一、3例先天性主动脉瓣上狭窄的X线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钟玉敏[1](2015)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道异常的影像学诊断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巴马小型猪计算机体层成像(CT),研究心脏CT低剂量扫描模式和扫描参数,优化低剂量扫描方案,进而探讨低剂量心脏CT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道异常的应用价值。通过巴马小型猪磁共振(MRI)不同序列的气道成像,选择最佳显示气道MRI序列,进而探讨MRI气道成像及替代CT的可能性。材料与方法1,选取巴马小型猪4头,体重7.5至14.4kg,麻醉后进行心脏CT扫描。采用前门控及后门控扫描模式。在前门控扫描模式下,固定管电压于80KVp,调节管电流在60-180 mA,80%ASIR后重建算法。在后门控扫描模式下,固定管电压80KVp,根据心电图调控管电流模式,设置最大管电流范围80-220 mA,最小管电流范围20-45 mA,80%ASIR后重建算法。选取巴马小型猪2头,体重7.5至10.5kg,麻醉后进行磁共振气道扫描。扫描序列选取CE-MRA、3D-TFE和3D-B-TFE。2,选取323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前门控低剂量心脏CT扫描。按体重分三组(0-5kg、6-10kg、11-15kg),连续入组,三个体重组固定管电压、采用二组不同管电流扫描条件,0-5kg组120 mA和300 mA,6-11kg组180 mA和300 mA、11-15kg组200-250 mA和300 mA。相同扫描条件下获取虚拟后门控剂量参数。3,选取35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心脏MRI检查。全部病例行三维扰相梯度回波序(3D-TFE)扫描;其中46例患儿同时有CT检查结果做对比;26例病例同时行三维稳态梯度回波(3D-B-TFE)序列扫描,并有CT结果做对比。结果1,CT前门控模式与后门控扫描模式辐射剂量比较显示在相同的扫描参数及图像主观评分无差异的条件下前门控扫描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后门控模式,两头实验猪辐射有效剂量分别下降了81%和77%;前门控心脏ct扫描模式其有效剂量均在亚毫西弗以内。在80kkvp、100ma低剂量扫描条件下大血管图像的主观评分较好(3.8-4.5分)。在显示气道图像质量方面,各扫描参数下主观评分均在4分以上。磁共振三个扫描序列在显示气道方面主观评分显示3d-tfe显示气道评分最高。2,三个体重组在同组扫描参数下(相同管电压和管电流),两位观察者对于大血管及气道图像主观评分均无显着性差异,一致性好(kappa值0.72-0.89;0.59-0.91)。同组不同扫描参数条件下(固定管电压、高低管电流调节),大血管图像观察者主观评分在0-5kg、6-10kg组中有统计学差异,但是低管电流组评分均在3.9-4.5分之间。11-15kg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气道图像主观评分各组均无显示性统计差异。在同组不同扫描剂量条件下,对比噪声比无统计学差异。三个体重组同组高低扫描参数下有效剂量分别下降了64.3%、38.8%和32.9%。与虚拟后门控的辐射剂量比较,三组有效剂量间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有效剂量分别下降了75%、79%和85%。323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非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与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比例为2.3:1;术前病例占88.2%。非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中主要为简单的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为圆锥动脉干畸形系列疾病为主。323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道异常83例,其中气道狭窄65例,气管性支气管13例,心房异构型支气管4例,气管反位1例。引起气管支气管狭窄的主要为主动脉畸形包括双主动脉弓、右位主动脉弓伴迷走左锁骨下动脉、左弓右降等。323例中214例手术治疗,心外大血管诊断准确率100%,心内缺损诊断准确率94%。3,357例行3d-tfe检查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92%(328/357)例为术前检查,8%(29/347)为术后随访。非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占71%(253/357),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占29%(104/357)。在357例检查中,27%(97/357)有气管支气管异常,包括气道狭窄66例,气管性支气管18例,10例心房异构型支气管,3例心房反位。与ct检查结果比较,3d-tfe和3d-b-tfe序列在显示气道上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比分别为90%、84%、91%、5.6、0.1和80%、62%、71%、2.1、0.3。3D-TFE与CT检查结果一致性极好(Kappa 0.868)结论前门控扫描模式为心脏CT低剂量扫描方案的首选扫描模式,能实现亚毫西弗低剂量扫描,使得CT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道异常中应用更加广泛。3D-TFE序列为目前MRI显示气道首选序列,MRI可以用来诊断先天性心脏病伴气道异常病变。
蒋世良[2](2009)在《心血管造影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现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探讨了心血管造影技术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以及该项检查的并发症,为临床应用该项检查提供了参考。
吴刚[3](2004)在《高位食管疾病内支架置入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和目的 高位食管疾病是指颈段和胸上段食管的良恶性病变,包括食管-胃吻合口瘘、食管癌弓上或颈部吻合术后复发和高位食管-气管瘘、食管-纵隔瘘、食管癌性狭窄、放射性食管狭窄、腐蚀性食管炎等。此类疾病或导致食管严重狭窄不能进食,或因进食后气道误咽剧烈呛咳而不敢进食,病人进食障碍,直接危及生命。内科治疗效果差,外科治疗缺乏有效方法。 所有失去手术机会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良恶性食管病变采取食管内支架置入治疗,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能迅速有效地解除狭窄或瘘所致的吞咽困难,其良好的治疗效果使之在食管瘘或狭窄性疾病的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高位食管疾病的内支架置入治疗仍属于盲区,原因在于对食管入口和上段解剖结构认识存在极大的偏差。对于高位食管病变内支架置入,大多采用骨性标志一颈椎来定位支架最上界,部分学者认为支架上缘最高不能超过第七颈椎上缘水平或第1胸椎水平。食管入口随体位、头部活动变化相对于椎体位置变化较大,X线以椎体作为解剖标志既不能准确显示食管入口的位置,又不能反映食管入口的动态变化。 为了详细了解食管入口的毗邻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充分利用上段正常食管,准确、合理放置支架,减少支架置入后下滑、移位等并发症,扩大食管内支架置入治疗高位食管疾病的适应症,本研究旨在进行梨状隐窝下极和食管入口位置关系的解剖学研究,寻找和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食管入口定位法,指导临床准确置入食管内支架治疗高位食管疾病。 材料与方法 ①随机、自愿的原则对257例健康体检志愿者,年龄5~86郑州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高位食管疾病内支架置入治疗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斌淤争介屯砂盛书淤淤犷几奈粉讲飞移称仁溺犷介君‘旦杂犷诵艺二绍;矛魏拔卫么弃飞欲梦‘淤介势姗盛韶忙石需匕舒尹护夯照若户宝纷行咬必佗簇宁缺睽嚣笋七溺产丫奋留‘押了求沙货珍于呀经先沸;褪梦‘绷,冷黔必泛藻粉形了泌二溯梦端少潇职‘口二由盼‘奋欲岁,平均46.1士15.6岁,记录其姓名、年龄、身高、体重等,并在胃肠造影机下口服钡剂进行咽腔及食道造影。180位被检查者使用n xl4寸X线胶片四分格拍片,分别摄直立仰头位、平头位、低头位和仰卧仰头位咽腔食管造影片;77位被检查者只摄直立平头位咽腔食管造影片(4位用一张胶片)。随机抽出10位被测者进行X线造影片放大率校正。通过X线片将椎体平分三等份、椎间盘一份,分别记录梨状隐窝下极对应的椎体位置;以第五颈椎(C5)下缘平面为基线,利用两脚规和游标卡尺测量梨状隐窝下极与C5下缘基线的距离。在直立平头位图片上测量颈5、6高度,利用两脚规和游标卡尺测量C5上缘中点和第六颈椎(C6)下缘中点间的距离。 ②福尔马林固定的头颈部尸体标本61例,正中矢状断面切开,用1/50Inm游标卡尺和两脚规测量梨状隐窝下极与环状软骨板下缘平面之间距离、梨状窝下极与CS下缘的垂直距离和相对椎体位置关系、环状软骨板下缘与C5下缘平面的垂直距离和相对椎体位置关系。 ③26例高位食管疾病患者,男性20例,女性6例,年龄278岁,平均52.0士22.3岁。食管癌或责门癌根治性切除食管一胃弓上吻合或颈部吻合术后形成食管一胃吻合口痰10例、吻合口癌性复发狭窄4例、吻合口狭窄合并气管痰2例和高位食管一气管屡6例、腐蚀性食管炎4例。根据病变性质、长度、部位个体化选择食管内支架。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头尽量抬高后仰,X线监视下置入食管内支架。支架置入后食管造影,了解支架位置、膨胀程度,观察食管通畅和痰口封堵情况,感染控制效果。 结果X线片梨状隐窝下极位置测量:①梨状隐窝下极随着体位的变化而相对椎体位置变化。②四种体位下男女之间梨状隐窝下极位置均有显着性差异 (户0.000),且女性梨状隐窝下极位置高于男性。③男性或者女性直立仰头位、平头位、低头位和仰卧仰头位四种体位之间均有显着性差别,且直立仰头位高于仰卧仰头位、仰卧仰头位高于直立平头位、直立平头位又高于直立低头位。④将被测试者以蕊30岁、31一60岁、)61岁年龄段分组,四种体位下梨状隐窝下极位置年龄段间均有显着性差异。⑤将被测试者体重指数分为<18.5、18.522.99和>2.99三组,分析显示四种体位下各体重指数段间均无显着性差异。⑥梨状隐窝下极活动度不受性别、年龄、体型的影响。⑦颈5、6高度与身高呈正相关郑州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高位食管疾病内支架置入治疗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欲绝J犷令舀叮扁岁命犷房甲理期护汤犷笼狱说卖今凌男货势汉鲜浦尹彩r袱峨凭黔届路舅臼多诬户篇祝弱娜全斜洲彩洲蛇翎群必一拐广飞罗,涛男协洲韶尹;游峪韶黔苏尹佗诫照谈笋扩矛螃诀比蔑赞卜洲货抖裕筑分留哟今磅,」死华炭仁属粉宝砰卜浦尸拼架几淤哪歼屯甲李拼勺盼口谈、徽礴粉减汹气面绷护产线性关系。 尸体标本测量:梨状隐窝下极与环状软骨下缘相距约2.ocm,而与C5下缘相距约1.Icm,环状软骨下缘与C5相距约一0.scm。尸体标本梨状隐窝下极多位于C4一CS一6水平(94.8%),环状软骨板下缘多位于C5一C6刃之间(97.4%)。 临床高位食
张悦东,徐乃勋,张洪,魏尔勇[4](2000)在《3例先天性主动脉瓣上狭窄的X线诊断》文中认为
周华藻,杜勇,赵琼惠,顾鹏[5](1998)在《影像学检查在诊断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价值》文中提出本文对同时行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60例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结果与手术对照研究,其X线与超声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3%和967%。X线与超声检查在先心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宋云龙,刘玉清,凌坚,李坤成,王照谦[6](1998)在《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磁共振成像诊断》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先天性主动脉缩窄(CoA)的磁共振成像(MRI)征象并与超声心动图(Echo)和手术对照,探讨其在诊断中的意义和作用。方法CoA12例,单纯型10例,复杂型2例。10例经手术证实,1例行DSA,1例行血管造影和经皮主动脉球囊成形术。MRI均行SE序列成像,其中8例兼作梯度回波(GRE)的电影(cine)MRI或(和)MR血管造影(MRA)。所有病例均有经胸Echo检查。结果9例(75%)MRI显示为局限性膜状或嵴状狭窄,3例(25%)呈长管状狭窄。8例cineMRI或(和)MRA均能显示狭窄段和扩张的肋间动脉和乳内动脉等侧支循环。12例CoA,MRI均获得正确诊断,Echo8例(66.7%)获正确诊断。结论MRI是检查CoA的一种优良的无创性方法,能准确判断狭窄部位、形态、范围和程度,显示狭窄前、后主动脉及头臂血管改变,以及侧支循环情况。对CoA的诊断优于Echo,基本上可取代血管造影检查。
黄卓英,褚建国,吕春燕[7](1997)在《主动脉弓离断的 X 线诊断(3例报告兼文献复习)》文中认为主动脉弓离断的X线诊断(3例报告兼文献复习)黄卓英褚建国吕春燕主动脉弓离断(InterruptedaorticarchIAA)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报告3例手术证实的IAA及文献复习,着重讨论本病的X线诊断。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3例中...
宋云龙,刘玉清,荆宝莲[8](1996)在《先天性主动脉瓣瓣上、瓣下狭窄的造影诊断及其评价》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先天性主动脉瓣瓣上、瓣下狭窄心血管造影诊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分析24例先天性主动瓣瓣上、瓣下狭窄的心血管造影所见并与超声心动图比较。瓣上狭窄8例,瓣下狭窄16例。结果:瓣上狭窄造影征象以升主动脉根部局限性环形狭窄最为常见(7例),瓣下狭窄造影示有主动脉瓣下1~20mm处局限性狭窄,表现为环形透亮带(10例)或切迹(3例)等。结论:瓣上狭窄的造影征象明确、可靠,优于超声心动图;瓣下狭窄造影所见有时不够明确,超声心动图优于造影。
李淑芝,王藏海[9](1987)在《先天性主动脉窦瘤的X线诊断(附9例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报道了9例先天性主动脉窦瘤,均经手术证实。窦瘤起自右冠状窦者7例,其中破入右室4例,未破3例。窦瘤起自无冠状窦者2例,其中破入右房1例,破入左室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8例,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6例。并讨论了主动脉窦瘤的X线诊断及主动脉造影对本病的诊断价值。
吕富荣,戚警吾[10](1995)在《先天性主动脉窦瘤X线平片表现(附四例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报告4例先天性主动脉窦瘤,2例为单纯主动脉窦瘤穿破至右室,另1例为窦瘤伴主动脉二叶瓣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又1例与室间隔缺损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并存。文中提出:临床有心前区连续性杂音时,如有肺血增多与心脏增大程度不相称或伴左心衰时有肺血减少现象应考虑此症。
二、3例先天性主动脉瓣上狭窄的X线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例先天性主动脉瓣上狭窄的X线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道异常的影像学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列表 |
绪论 |
第一部分 巴马小型猪心脏和气道低剂量CT和MRI气道序列研究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低剂量前门控心脏CT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伴气道异常的应用研究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MRI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道异常中的应用研究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3)高位食管疾病内支架置入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部分 高位食管疾病内支架置入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附图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部分 高位食管疾病的解剖学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对照表 |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 |
获奖证书 |
致谢 |
(4)3例先天性主动脉瓣上狭窄的X线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报告 |
2 讨论 |
四、3例先天性主动脉瓣上狭窄的X线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 [1]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道异常的影像学诊断方法研究[D]. 钟玉敏.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2)
- [2]心血管造影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现状[J]. 蒋世良. 临床荟萃, 2009(19)
- [3]高位食管疾病内支架置入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D]. 吴刚. 郑州大学, 2004(04)
- [4]3例先天性主动脉瓣上狭窄的X线诊断[J]. 张悦东,徐乃勋,张洪,魏尔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01)
- [5]影像学检查在诊断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价值[J]. 周华藻,杜勇,赵琼惠,顾鹏. 川北医学院学报, 1998(04)
- [6]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磁共振成像诊断[J]. 宋云龙,刘玉清,凌坚,李坤成,王照谦.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8(05)
- [7]主动脉弓离断的 X 线诊断(3例报告兼文献复习)[J]. 黄卓英,褚建国,吕春燕. 实用放射学杂志, 1997(05)
- [8]先天性主动脉瓣瓣上、瓣下狭窄的造影诊断及其评价[J]. 宋云龙,刘玉清,荆宝莲.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6(04)
- [9]先天性主动脉窦瘤的X线诊断(附9例报告)[J]. 李淑芝,王藏海. 河北医学院学报, 1987(04)
- [10]先天性主动脉窦瘤X线平片表现(附四例报告)[J]. 吕富荣,戚警吾. 临床放射学杂志, 199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