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淄博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论文文献综述)
潘科[1](2020)在《漳河非法采砂治理研究》文中指出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控制性要素。河流是地球上水文循环的重要路径,是水资源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是泥沙、盐类和化学元素等进入湖泊、海洋的通道。漳河是我国华北地区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支流,是山西、河南、河北三省边界地区的重要水源地,担负着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的供水任务。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河北省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特别以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为代表的经济部门对砂子等基础建筑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大,导致漳河河砂滥采乱采现象愈演愈烈。河道中砂石是缓冲河道水流、涵养水源以及保护堤防的重要屏障。长期采砂加剧了河水对堤防等水利工程的冲刷,在洪水期加大了堤防等防洪工程被冲毁的危险,对漳河两岸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从根源上彻底解决漳河非法采砂问题,从而保护漳河堤防安全和水源地地位,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漳河非法采砂产生的内在机制,指出漳河非法采砂是一种低效的砂石资源配置活动,受到市场经济价格机制调节,根源在于砂石供需关系中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结构性矛盾。本文运用治理理论,指出要综合运用市场和政府手段,从河砂需求侧和供给侧两侧发力,化解漳河河砂供需关系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结构性矛盾,从而彻底解决漳河非法采砂问题。
金星[2](2020)在《乌梁素海流域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履职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环境治理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有着明显的复杂性和社会性,需要利用科学技术、法律法规等各种成熟的社会因素协力完成,地方政府作为环境治理的主体,既要科学的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相关政策法规,也要做好执行和监管义务,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只有将各项工作都都落到实处,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地方政府的职能作用。本文对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履职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科学的研究,对解决环境问题,乃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乌梁素海流域环境治理过程中地方政府履职的实际情况,结合公共管理的知识体系和环境治理的相关理论,对地方政府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进行梳理,深入的剖析地方政府在乌梁素海流域中的履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并通过具有比较性的国内优秀成功案例进行总结,进而对乌梁素海流域中地方政府的履职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对乌梁素海流域中地方政府的履职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不仅有助于乌梁素海流域的环境治理成果,还可以对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工作提出建议,促使地方政府提高自身工作效率,帮助地方政府加快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李明辉[3](2019)在《山东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当前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伴随着中国粮食生产中心北移,南方北方、旱区非旱区粮食生产水土资源配置严重失调,尤其是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问题十分突出,有专家称水资源缺乏将成为本世纪中国农业最大的威胁。山东是粮食生产大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在全国居第三位,保障粮食安全的地位至关重要。山东也是水资源短缺省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08.1亿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总量192.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15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6,属于人均占有量小于5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地区,存在水资源数量短缺、时空分布失衡、水质污染和短缺与浪费并存等问题,且水资源又具有区位固定性、不可替代性等特征,不像其它资源可以通过进口替代来缓解压力。农业用水是用水大户,其中粮食灌溉用水占比较大,尤其山东以冬小麦夏玉米为主的粮食生产结构对灌溉水依赖度高,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任,更加凸显了水资源要素对粮食生产的制约。因此以山东为例研究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问题,对保障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本研究以资源配置理论、生产前沿面理论、边际生产力理论、公共物品理论等为研究基础,以山东和各地市2001-2016年统计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的研究框架,梳理了山东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现状和问题,分析了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及时空分布规律,揭示了粮食生产水资源的区域间和产业间配置特征,并在预测粮食生产水资源供需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粮食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策略。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测度了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并估算了粮食生产节水潜力。山东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低于粮食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表明与综合要素配置相比较,水资源配置更需要进行优化。全省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均值为0.59,其中鲁西南地区和鲁北地区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低,与粮食生产需求不相匹配。基于效率改进的粮食生产节水潜力巨大,全省节水潜力理论值可达到30.89亿立方米,鲁北地区节水潜力最大,节水量占总用水量份额达到36.52%,总节水量达到11.9亿立方米,且鲁北地区水-土-粮匹配系数低下,验证了粮食生产水资源短缺与浪费并重、且节水潜力巨大的结果。(2)揭示了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的收敛特征和空间特征。山东各市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差距的变化趋势取决于自身条件,不是各市都收敛于同一稳态值,而是各自收敛于自身的稳态水平,地区间的水资源配置效率差异不会消失。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呈现出正向的空间自相关关系,空间莫兰指数经历了一个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局部空间自相关Lisa图显示山东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整体上呈现出块状分布的特点,但是局部也有破碎化的特征。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发现,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表明空间特征是影响水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在粮食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中应予以考虑。(3)定量探索了水资源对粮食生产的约束度、匹配度及区域间差异特征。采用水资源阻尼效应模型,测度了水资源对粮食生产的约束度,发现山东粮食产值增长率受水资源短缺影响,比上一年增长率减缓0.022%。不同区域水资源对粮食生产的约束程度不同,鲁北、鲁西南地区粮食生产集中区域受水资源制约较大,尤其是对德州、聊城等粮食生产大市的制约作用更为明显。构建了水-土-粮综合匹配模型,发现山东粮食生产水土资源要素极不匹配,在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中,山东水-土-粮综合匹配度仅高于河南,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6.6%。省内粮食生产水土资源要素空间上不匹配,总体呈现出“东部优于西部、南部优于北部、丘陵优于平原”的水土粮匹配格局。区域水资源丰缺度、土壤垦殖率、粮食生产结构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是影响粮食生产水土资源匹配的重要因素。(4)探讨了效益差距、种植结构和政策因素对产业间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的影响。效益差距和非农用水需求增长促进水资源非农化,农业用水量和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不同粮食作物需水量存在明显差异,小麦玉米单一种植模式对灌溉用水依赖度较高,近年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向促进节水方向发展,但由于粮食综合效益低下,水资源呈现逃离粮食生产趋势,加剧了粮食生产水资源的短缺。通过博弈分析发现,适当提高水价、制定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政策有利于促进农户采用节水技术,节约灌溉水资源。(5)研究提出了粮食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策略。通过灰色关联度预测粮食生产水资源供需关系,发现2020年粮食生产水资源安全阈值为96.69亿立方米,存在10.69亿立方米的灌溉用水缺口,亟需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基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同发展,通过构建多目标模糊优化模型,研究提出了2020年水资源分配方案和粮食生产种植结构调整方案。在此研究基础上,从区域间、产业间和产业内三个层面提出了粮食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策略,以期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本研究立足于粮食生产和水资源配置问题,系统量化了山东粮食生产中水资源利用状况,构建了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的研究分析框架,从配置效率、区域间和产业间配置等角度,揭示了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的时空演变特征,提供了粮食生产水资源研究的新视角,丰富了水资源配置和承载力研究理论,为山东制定粮食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提供了决策参考,有助于实现粮食生产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王超锋[4](2018)在《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研究》文中认为所谓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是相较于传统的行政区大气污染执法而言的,意指大气污染执法主体可以超越行政区划的限制而在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开展大气污染监管执法活动的一种全新的大气污染执法类型,其实施不仅符合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客观规律,也契合严峻的区域大气污染形势对我国传统大气污染执法体制所提出的改革要求,并且对消除我国传统大气污染执法体制的弊端、实现区域大气环境的一体化保护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鉴于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在区域性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独到作用,我国2015年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在第92条明确提出了在重点区域实行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要求,以此规定为基础,我国地方政府也相继开展了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实践,从而有效推动了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在我国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持续开展。不过,由于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是我国大气污染执法领域的新事物,当前对于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具体实施,我国既无丰富的经验可循,国外也无可靠的路径、模式可鉴,这一切都阻碍了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在我国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深入开展。在此情况下,从学理上对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基本理论及其主体、客体、实施程序以及保障机制的建构问题展开探讨,不仅有助于丰富我国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理论体系,更能推动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机制的建立健全,从而有效保障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在我国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稳定实施。为此目的,本文在对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概念、特征、理论依据、功能等基本理论问题予以系统论述之后,从执法的主体、客体、程序、保障四个方面入手,对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机制进行完善性构建。首先,是对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主体的设置。与传统的行政区大气污染执法相比,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领域是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区域在内的大气环境区域,从而使其在执法主体的设置上也需要采取不同于传统大气污染执法的路径。具体来说,依据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具体实施模式,可以对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主体作出三种路径的设计。具体来说,在统一执法模式下,可以将跨地区的环保机构作为实施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主体,这种跨地区环保机构既可以经由我国原有环境保护机构的重组而成,也可在我国现有环保机构之外新设产生。不过,基于我国现有的环境执法体制考虑,目前通过新设路径建构跨地区环保机构的方法更为可行;在交叉执法模式下,则应把区域内地方政府的共同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作为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主体,由其抽调区域内地方政府所属的大气污染执法人员组成临时性的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队伍,并授权上述大气污染执法人员以其名义开展异地交叉执法活动;在联合执法模式下,可将区域内地方政府所属的大气污染执法机构成立的区域大气污染联合执法小组作为名义上的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主体,并由其承担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组织协调职能,但在实践操作中,为了保障联合执法模式与我国传统执法体制的吻合,联合执法小组所享有的大气污染执法职权仍应由其成员依据属地管辖原则在各自的行政管辖区域内行使,而到自己管辖区域之外的其他行政区域参与执法活动的小组成员则主要发挥参与和监督作用。其次,是对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客体的界定。为了节约宝贵的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资源,并合理协调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主体与传统大气污染执法主体之间的关系,还需要从执法领域和执法对象两个层面对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客体进行界定。其中,对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领域的界定可分为两个层次进行:其一,是将国家和省级人民政府划定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作为适用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宏观领域;其二,则是将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内的行政交界区域界定为实施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微观区域,以确保将有限的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资源主要用于行政交界区域之内的大气污染项目或活动之上。此外,对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对象的界定则可采用执法名录的方式,将容易导致区域性大气污染的行业、项目、活动等事项列入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名录之中,从而有效增强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并有效防止不执法、乱执法现象在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过程中的出现。再次,是对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程序的设计。为了有效约束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主体的执法行为,并保障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稳定实施,需要对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程序作出系统安排。当前,我国时间概念上的执法流程和步骤已经相当成熟,因而我国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可以直接采用,故本文对此不予赘述。不过,相较于传统的大气污染执法,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过程中还需要协调不同主体之间的横向关系,因而其空间概念上的协调程序要比传统大气污染执法程序更为复杂。鉴于此,在设计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程序时,应将协调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过程中相关主体之间横向关系的程序作为其程序的建构重点。为此,本文从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启动程序、运行程序、终结程序以及监督程序四个方面入手,对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协调程序进行重点设计,以充实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程序的内容,保障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稳定实施。最后,作为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程序的延续,还需要为保障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稳定实施而设定相应的保障机制,而这又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和共享机制,以确保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相关信息能为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相关主体所知悉并共享,从而增强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主体之间的信任,并提升其实施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意愿;其二,还需要对区域内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协调和均衡,以便调动区域内地方政府参与并支持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热情。为此目的,则需要建立区域内地方政府之间的激励和帮扶机制,并持续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区域内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其三,作为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必要保障,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究机制,以提升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主体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从而有效防范不执法、乱执法以及干扰执法等违法现象在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领域的发生。
程钰[5](2014)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与优化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推动下,影响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因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资源环境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基础,战后世界和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引发了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近几十年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片面的追求经济增长,许多全球性问题如全球气候变化、土地退化、荒漠化、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环境公害、化学物质迁移、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呈现在公众面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逐渐显现。经济高速增长引发的资源环境问题背后是人地关系的急剧恶化,其深层次的是哲学层面上对人地关系的不恰当认识,源自于发展观念的不合理,因此研究人地关系的演变与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中国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的约束,公众的资源环境需求越来越接近甚至超过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具有中国缩影之称的山东省,作为中国经济大省、工业大省、人口大省,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转型、城镇化加速、市场化完善和国际化提升的新阶段,是进行人地关系研究的典型区域。论文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与实证研究为主线,采取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综合比较和归纳论证相结合、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综合分析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解析山东省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时间演变过程和空间分异格局,选取生态脆弱型、海陆兼备型和资源导向型3种地域系统类型,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典型地域系统的人地矛盾问题辨析和定量判断,在此基础上提出人地系统优化可持续发展的调控机制,形成了以下结论:(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呈现研究区域多尺度、研究手段多样化、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但系统性综合研究、基础性研究是薄弱环节,因此加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是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趋势。人地关系向人地系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转变是对人地关系理论与认知的深化,强调了人地系统的整体性概念,能够将系统的研究方法引入到研究中,为人地关系的综合集成系统研究提供基础。(2)人地关系互动演化的曲线符合Logistic模型,在阻止因子s(0<s<r)和作用系数(0<<1)以及最大承载力K的条件下,人类活动强度在K/t r s至K/之间是维持人地关系协调的基本条件。资源环境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约束性要素,在索罗模型的基础上,推导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尾效。(3)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人类活动、需求结构、区际关系、区域发展环境、区域管治措施是影响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的7个主要因素,其中自然地理环境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的基础,人文地理环境是系统演变内在动力,人类活动是系统演变直接动力,需求结构是系统演变间接动力,区际关系是系统演变外部动力,区域发展环境是系统演变推动力,区域管制措施是系统演变调控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的内部作用、外部作用和整体作用机制。(4)1949年-至今时期内,山东省人地关系大致可以划分为相对协调阶段(1949-1978年)、矛盾凸显阶段(1979-2002年)、逐步协调阶段(2003年-至今)。山东省人地系统整体可持续性状态呈现部分经济要素、社会要素和生态环境要素状态逐步改善,但资源环境约束性作用依然较强的特征,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供给与需求矛盾持续突出成为制约山东省人地关系协调的重要因素。(5)定量测度山东省1991-2012年人类活动强度和资源环境水平的耦合度和人类活动强度对资源环境水平的响应度,山东省1991-2012年人类活动强度指数由0.410上升到0.819,呈逐步上升的趋势,资源环境水平由0.736下降到0.537,呈逐步下降的趋势,两者耦合度基本在0.959以上,处于高水平耦合,协调度由良好协调向高度协调演变。资源环境水平对人类活动强度响应具有对应性和连续性,始终表现出负响应特征,但胁迫效应幅度逐年缩小,回归分析发现市场化程度和区域开发效率是造成响应度减小的最主要因素。(6)根据组合类型划分结果,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地级市空间格局来看,威海、青岛属于高水平协调型,枣庄、滨州、潍坊和泰安属于中等水平协调类型,日照、临沂、东营、烟台和德州属于低水平协调型,淄博、莱芜和济宁属于不协调型,聊城和菏泽属于勉强协调型;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县级市空间格局来看,鲁东、鲁中和鲁北地区县市的协调类型相对较好,但鲁南、鲁西地区县市特别是菏泽和临沂地区县市协调类型相对较差,区域之间协调类型差异较大。(7)选取生态脆弱型、海陆兼备型和资源导向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类型作为典型分析案例,生态环境敏感脆弱、淡水资源先天不足、环境污染严重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人地主要矛盾,区域中部和西翼开发过度,而区域东翼和中部部分县市区人地关系相对协调;渔业生产中的结构性和深层次矛盾突出、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淡水资源不足等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存在的主要人地矛盾,人地关系的可持续性正在由一般可持续性向强可持续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流域环境问题严重等是西部隆起带人地主要矛盾,枣庄市人地系统的脆弱性基本介于0.208-0.377之间,属于较低强度的脆弱性水平。(8)在时间和空间角度下,人地关系研究的目标是协调人地关系,促进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不断优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从“人”的生产力、需求力和调控力以及“地”的承载力、缓冲力和恢复力角度,构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整体调控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人地系统调控的区际协调机制以及适应性机制。在优化“人”与“地”之间相互作用方式与作用强度、强化生态安全调控、优化“人”与“地”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结构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对策。论文在内容安排上包括8个部分:(1)第一部分:导言。从国际、国内和山东省3个层面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归纳总结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等。(2)第二部分: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述评。梳理、总结与归纳国内外人地关系的相关研究特点与不足之处,展望总结人地关系的研究趋势。(3)第三部分: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分析人地关系的相关理论依据,梳理判断人地关系、人地系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相关基础理论。(4)第四部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研究。阐释人地关系演变的状态,分析地域系统演变的影响因素,构建系统演变作用机制。(5)第五部分:山东省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实证研究。划分山东省人地关系演变的阶段,综合评估山东省人地关系可持续性状态,解析山东省人地关系的演化过程和空间格局。(6)第六部分:典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人地矛盾解析与评估。辨析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西部隆起带人地关系的主要矛盾,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综合评估研究区的人地关系可持续性状态。(7)第七部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优化路径。构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优化调控的整体思路,从“人”与“地”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和作用强度、“地”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空间结构以及制度保障等方面提出人地关系优化路径。(8)第八部分:结论与展望,通过对论文的全面回顾与逻辑概括,提炼总结论文的基本结论,展望未来的研究趋势。
王智霖[6](2013)在《淄博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水资源作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2011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并划定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三条红线。如何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努力解决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淄博市是一个老工业和新兴石油化工城市,同时又是全国严重缺水的城市。全市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335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15%,属于全国110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问题成为困扰淄博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如何破解水资源瓶颈制约,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淄博市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的一项迫切任务。本文作者水资源和水行政管理工作实践为基础,深入研究分析了淄博市水资源方面存在的资源性缺水、水质性缺水、缺乏管理活力和优化配置机制等一系列问题,结合国家、省关于治水方针、治水思路的战略调整以及省、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从水网建设、制度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水污染防治、生态修复、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淄博市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的对策措施,重点阐述了建立和完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水资源统筹管理机制、优化配置机制和节约保护机制等长效机制,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推动淄博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和保障。
中共淄博市委 淄博市人民政府[7](2011)在《淄博工业 铸就辉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一历史性时刻,在2011年即将收官之际,我市全部工业企业总产值及主营业务收入双双突破万亿大关。这是淄博工业新的跨越,是淄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齐风泱泱,淄水汤汤。淄博,这片诞生龙山文化和齐文化的古老土地,这座拥有百余年近现代工业发?
丛忻[8](2010)在《孝妇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问题已经是所有国家都面临的难题,水能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对它的管理更是全世界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以流域为单元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已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并成为了国际公认的科学原则。而法律对流域管理的保障,也是实现水资源永续利用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孝妇河作为淄博市境内的大型骨干河流,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由于各种自然和人为原因,使得孝妇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出现了水质污染严重、水源水量无保障、防洪排涝能力差、河道拦蓄工程少、生态系统及人文景观遭到破坏等问题,这都对人民的生活和城市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由此可见,分析和研究孝妇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法律问题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了一个不同于以往侧重于从环境科学、水利工程、自然地理等方面对进行分析研究的角度,而是从法律的视角来探讨孝妇河流域水资源管理问题。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孝妇河流域水资源的概况,介绍孝妇河流域的基础环境和流域水资源的现状;第二部分是孝妇河流域水资源管理评述,总结孝妇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历史沿革,分析了孝妇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现状并做出了评析;第三部分是孝妇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法律原因,分析孝妇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法律的角度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第四部分是完善孝妇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法律对策,在分析一些发达国家对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孝妇河客观实际出发提出了以治污为主的一系列法律对策。
毛春梅,施国庆,黄涛珍,丁守森[9](2007)在《淄博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体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淄博市水资源水环境管理体制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对照有效的水资源水环境管理体制的特征,分析比较了以行政职能和市场导向为主导的两种不同类型的水资源水环境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结合淄博市现状,提出了"行政管理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新体制。
刘海涛[10](2007)在《水务一体化进程中涉水部门间利益冲突及协调机制》文中研究表明水是一切生物赖以生存,也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资基础。中国现在面临着严峻的水危机,为了改变传统的“多龙治水”局面,我国实行了水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水务一体化管理。本文针对我国现阶段水务一体化改革中涉水部门间存在的利益冲突和不足来展开论述。 论文在对水管理问题国内外研究动态分析的基础上,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首先从我国的水资源现状分析出发,指出我国旱涝灾害、水量型缺水、水质型缺水、水污染严重等问题已威胁到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水务改革取得的成效和不足;(2)运用冲突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我国水务改革中涉水部门间存在的利益矛盾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在水管理部门内部、水管理部门同环保、城建等部门间存在的冲突;(3)针对水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对策,从完善水法规体制,建立水务市场,成立水务改革委员会,理顺信息沟通,人才培养、水务宣传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水务管理体制的建议;(4)以淄博市水务改革为例,分析探讨了淄博市水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对策,使本文的论述更加贴近现实。
二、淄博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淄博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论文提纲范文)
(1)漳河非法采砂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 研究内容、思路和技术路线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思路 |
3 技术路线 |
(四) 研究方法和创新与不足 |
1 研究方法 |
2 创新与不足 |
二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 概念界定 |
1 砂石及采砂 |
2 采砂管理和采砂治理 |
3 非法采砂 |
(二) 理论基础 |
1 治理理论 |
2 公共物品理论 |
三 漳河非法采砂治理现状 |
(一) 漳河砂资源状况 |
1 漳河概况 |
2 采砂情况 |
(二) 漳河非法采砂治理情况 |
1 采砂危害 |
2 治理情况 |
四 漳河非法采砂治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
(一) 漳河非法采砂治理现存问题 |
1 非采现象难以杜绝 |
2 采砂管理理念落后 |
3 采砂执法力量薄弱 |
4 采砂管制滋生腐败 |
(二) 原因分析 |
1 市场需求催生非采 |
2 忽视市场公民作用 |
3 采砂治理投入不足 |
4 政府监管引发寻租 |
五 漳河非法采砂治理对策 |
(一) 稳定砂石供需关系 |
1 推进砂石需求侧改革 |
2 推进砂石供给侧改革 |
(二) 引入采砂治理理念 |
1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
2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
3 两种制度绩效比较 |
4 充分发挥公共作用 |
(三) 加大采砂治理投入 |
1 安排采砂治理水政执法专项经费 |
2 安排采砂治理水政执法专项编制 |
3 安排采砂治理水政执法专项设备 |
(四) 加强渉砂腐败监督 |
1 发挥党内监督作用 |
2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
3 发挥民主监督作用 |
4 发挥法律监督作用 |
六 结论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乌梁素海流域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履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 |
1.地方政府 |
2.治理 |
3.环境治理 |
(二)理论基础 |
1.公共产品理论 |
2.委托一代理理论 |
3.协同理论 |
二、乌梁素海环境治理政府履职现状 |
(一)重视程度和治理力度不断加强 |
(二)资金投入更大更具体 |
(三)环境治理已初见成效 |
三、乌梁素海流域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一)乌梁素海流域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存在的问题 |
1.地方政府对于环境治理的全局性考量不足 |
2.基层政府对于环保法规的执行力度不足 |
3.执行主体综合素质不高 |
4.地方政府的环境监管存在缺位现象 |
5.社会力量参与环境治理的力度不足 |
(二)地方政府在乌梁素海流域环境治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1.环境治理对于放慢经济发展的阵痛 |
2.缺乏跨区域协同治理方法 |
3.跨部门的多头管理引起的混乱问题 |
4.环境治理的理念偏差 |
5.环境治理的主体不够丰富 |
四、国内优秀环境治理案例借鉴 |
(一)鄂尔多斯库布其沙漠治理案例 |
1.库布齐沙漠概况 |
2.库布齐沙漠治理效果 |
3.地方政府在治理库布齐沙漠中采取的措施 |
4.库布其沙漠治理中地方政府作用的经验启示 |
(二)山东淄博市马踏湖流域综合治理案例 |
1.马踏湖概况 |
2.马踏湖治理效果 |
3.地方政府在治理马踏湖中采取的措施 |
4.马踏湖治理中地方政府作用的经验启示 |
五、完善地方政府对于乌梁素海流域环境治理的对策建议 |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正确的环保理念及政绩观 |
(二)统筹规划,健全合理的生态管理体制 |
(三)落实河长制,完善地方政府对环境的监管机制 |
(四)借鉴PPP模式,探索环境政策的科学执行 |
(五)建立科学完备的社会共治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山东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水资源与粮食生产关系的研究 |
1.2.2 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和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3 粮食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 |
1.2.4 简要述评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来源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粮食生产水资源 |
2.1.2 生产效率与生产要素配置效率 |
2.1.3 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 |
2.1.4 粮食生产水资源安全阈值 |
2.1.5 粮食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 |
2.2 理论基础 |
2.2.1 资源配置理论 |
2.2.2 公共物品理论 |
2.2.3 边际生产力理论 |
2.2.4 生产前沿面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山东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状况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自然地理概况 |
3.1.3 区划特征 |
3.2 粮食生产状况分析 |
3.2.1 山东粮食在全国的地位 |
3.2.2 山东粮食生产结构分析 |
3.2.3 山东粮食生产时序特征分析 |
3.2.4 山东粮食生产空间变化特征 |
3.3 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
3.3.1 数量配置状况 |
3.3.2 时空分异特征 |
3.3.3 质量配置状况 |
3.3.4 开发利用状况 |
3.4 本章小结 |
4 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测度及时空特征分析 |
4.1 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的测算及分析 |
4.1.1 模型构建 |
4.1.2 研究对象选取及变量设定 |
4.1.3 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测算结果及分析 |
4.2 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的分解特征 |
4.2.1 研究模型 |
4.2.2 规模效率的特征分析 |
4.2.3 可处置效率的特征分析 |
4.2.4 技术效率的特征分析 |
4.3 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
4.3.1 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的σ收敛分析 |
4.3.2 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的β收敛分析 |
4.3.3 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的俱乐部收敛分析 |
4.4 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分析 |
4.4.1 空间计量分析法 |
4.4.2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4.4.3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4.5 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测度 |
4.5.1 空间杜宾模型与空间溢出效应分解 |
4.5.2 指标选取与模型设定 |
4.5.3 数据描述性统计及平稳性检验 |
4.5.4 结果与分析 |
4.6 基于配置效率的粮食生产节水潜力估算 |
4.6.1 粮食生产节水潜力估算模型 |
4.6.2 不同地市粮食生产节水潜力估算结果分析 |
4.6.3 基于农业分区的粮食生产节水潜力估算结果分析 |
4.6.4 粮食生产节水潜力的时序趋势 |
4.7 本章小结 |
5 粮食生产水资源的区域间配置特征分析 |
5.1 区域间水资源禀赋和基础设施条件差异性分析 |
5.1.1 水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
5.1.2 区域水资源禀赋与粮食生产的相关性检验 |
5.1.3 水利设施条件与粮食生产的匹配协调性分析 |
5.2 水资源对不同区域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与测算 |
5.2.1 模型构建及数据来源 |
5.2.2 回归分析及参数估计 |
5.2.3 全省粮食生产水资源阻尼系数测度 |
5.2.4 区域间粮食生产水资源阻尼系数的差异性分析 |
5.3 粮食生产水资源匹配度测算及区域特征分析 |
5.3.1 水资源与粮食生产的匹配度测算及特征分析 |
5.3.2 水-土-粮综合匹配度测算及特征分析 |
5.3.3 水-土-粮不匹配和区域间差异显着的原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粮食生产水资源的产业间配置特征分析 |
6.1 效益差距对粮食生产水资源不同产业间配置的影响分析 |
6.1.1 不同行业效益差距促进水资源非农化 |
6.1.2 比较收益低下促进农业水资源逃离粮食生产 |
6.2 种植结构对粮食生产水资源产业内部配置的影响分析 |
6.2.1 粮食作物水资源利用的差异性分析 |
6.2.2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影响水资源利用 |
6.2.3 粮食生产存在短缺与浪费并重的现象 |
6.3 政策因素对粮食生产水资源有效配置的影响分析 |
6.3.1 水价影响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的机理分析 |
6.3.2 政策激励影响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的机理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山东粮食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策略研究 |
7.1 粮食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路与原则 |
7.1.1 总体思路 |
7.1.2 基本原则 |
7.2 未来粮食生产水资源供需关系预测 |
7.2.1 模型建立与数据来源 |
7.2.2 粮食生产水资源安全阈值预测 |
7.2.3 粮食生产供水量预测 |
7.2.4 粮食生产水资源缺口预测 |
7.3 粮食生产水资源系统优化配置方案设计 |
7.3.1 粮食生产水资源系统组成与主体界定 |
7.3.2 系统优化模型构建 |
7.3.3 优化结果分析 |
7.4 粮食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策略选择 |
7.4.1 区域间粮食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策略 |
7.4.2 产业间粮食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策略 |
7.4.3 产业内粮食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策略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宏观层面的研究现状 |
(二)中观层面的研究现状 |
(三)微观层面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论文的研究思路 |
(二)论文的研究方法 |
四、论证结构 |
第一章 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概念 |
一、跨区域概念的推演 |
二、大气污染监管执法概念的界定 |
三、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概念的总结 |
第二节 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特征 |
一、执法主体的复合性 |
二、执法领域的限缩性 |
三、执法程序的复杂性 |
四、执法保障的全面性 |
五、执法依据的多元性 |
第三节 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理论依据 |
一、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直接理论依据 |
二、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间接理论依据 |
第四节 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功能 |
一、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示范功能 |
二、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增信功能 |
三、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纠偏功能 |
第二章 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主体 |
第一节 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主体的类型 |
一、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决策主体 |
二、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协调主体 |
三、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实施主体 |
第二节 统一执法模式下的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主体 |
一、统一执法模式下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主体的现状 |
二、统一执法模式下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主体的范畴 |
三、统一执法模式下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主体的建构 |
第三节 交叉执法模式下的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主体 |
一、交叉执法模式概述 |
二、交叉执法模式下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主体的实践探索 |
三、交叉执法模式下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主体的界定 |
第四节 联合执法模式下的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主体 |
一、联合执法模式概述 |
二、联合执法模式下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主体的设置现状 |
三、联合执法模式下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主体的建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客体 |
第一节 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客体概述 |
一、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客体的概念 |
二、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客体的内涵 |
三、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客体的特征 |
第二节 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客体的界定历程 |
一、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客体界定的相关政策 |
二、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客体界定的相关法规 |
三、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客体界定的实践探索 |
第三节 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客体的界定举措 |
一、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客体的界定原则 |
二、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客体的界定标准 |
三、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客体的界定层次 |
第四章 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程序 |
第一节 功能视角下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程序的现状审视 |
一、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程序的功能 |
二、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程序的现状 |
第二节 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启动程序 |
一、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启动主体 |
二、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启动条件 |
三、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启动流程 |
第三节 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运行程序 |
一、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运行基础 |
二、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运行环节 |
第四节 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终结程序 |
一、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决定的作出 |
二、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工作的善后 |
第五节 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监督程序 |
一、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监督程序概述 |
二、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国家监督程序 |
三、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社会监督程序 |
第五章 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保障 |
第一节 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信息保障 |
一、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信息保障的内涵 |
二、完善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信息公开机制 |
三、建立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信息共享机制 |
第二节 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责任保障 |
一、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责任保障的概念 |
二、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责任保障的现状 |
三、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责任保障的完善 |
第三节 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的利益保障 |
一、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利益保障的由来 |
二、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利益保障的内涵 |
三、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利益保障的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5)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与优化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述评 |
2.1 国外研究进展与述评 |
2.1.1 国外研究进展 |
2.1.2 国外研究述评 |
2.2 国内研究进展与述评 |
2.2.1 国内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研究述评 |
第三章 基础理论与基本概念 |
3.1 基础理论 |
3.1.1 系统科学理论 |
3.1.2 经济学与资源环境学科交叉理论 |
3.1.3 地理学基本理论与概念 |
3.2 基本概念与内涵 |
3.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基本概念辨析 |
3.2.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本特征 |
3.2.3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本结构 |
3.2.4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本功能 |
3.2.5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本原理 |
第四章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研究 |
4.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状态演变 |
4.1.1 地理熵视角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状态演变 |
4.1.2 Logistic 模型视角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状态演变 |
4.1.3 索罗模型视角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状态演变 |
4.1.4 人类文明发展视角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状态演变 |
4.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影响因素解析 |
4.2.1 自然地理环境 |
4.2.2 人文地理环境 |
4.2.3 人类活动因素 |
4.2.4 需求结构因素 |
4.2.5 区际关系因素 |
4.2.6 区域发展环境 |
4.2.7 空间管治措施 |
4.3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作用机制构建 |
4.3.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的内部作用机制 |
4.3.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的外部作用机制 |
4.3.3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的整体作用机制 |
第五章 山东省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实证分析 |
5.1 山东省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阶段划分 |
5.1.1 划分依据 |
5.1.2 结果分析 |
5.2 山东省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可持续性评估 |
5.2.1 “人”的可持续性评估 |
5.2.2 “地”的可持续性评估 |
5.3 山东省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及影响因素 |
5.3.1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
5.3.2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与权重的确定 |
5.3.3 人地关系耦合度和响应度模型构建 |
5.3.4 计算结果分析 |
5.4 山东省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空间格局分析 |
5.4.1 基于地市视角的山东省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空间格局 |
5.4.2 基于县域视角的山东省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空间格局 |
第六章 山东省典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类型人地矛盾评估 |
6.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类型划分的基本原则与类型选取 |
6.1.1 基本原则 |
6.1.2 类型选取 |
6.2 生态脆弱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 |
6.2.1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基本概况 |
6.2.2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人地关系主要矛盾辨析 |
6.2.3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空间开发状态评估 |
6.3 海陆兼备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 |
6.3.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基本概况 |
6.3.2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人地关系协调主要约束瓶颈 |
6.3.3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人地关系可持续性综合评估 |
6.4 资源导向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 |
6.4.1 西部隆起带基本概况 |
6.4.2 西部隆起带人地关系主要矛盾辨析 |
6.4.3 西部隆起带人地系统脆弱性评估——以资源衰竭型城市枣庄市为例 |
第七章 山东省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优化路径与对策 |
7.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优化的总体思路 |
7.1.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优化的依据原则 |
7.1.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优化的总体思路构建 |
7.2 山东省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优化路径 |
7.2.1 优化调控“人”与“地”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与作用强度 |
7.2.2 提高“地”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强化生态环境安全调控 |
7.2.3 调控与优化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结构 |
7.3 创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优化调控对策 |
7.3.1 构建区域发展综合决策机制 |
7.3.2 创新区域(省域)生态环境管理模式与机制 |
7.3.3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观点与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淄博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概述 |
2.1 水资源概述 |
2.1.1 水资源的定义 |
2.1.2 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
2.2 全球水资源概况及特点 |
2.3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特点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1 国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 |
2.4.2 国内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 |
第三章 淄博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3.1 淄博市水资源概况 |
3.2 淄博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分析 |
3.2.1 地表水储量有限 |
3.2.2 地下水开发利用空间小 |
3.2.3 引用客水工程体系不完善 |
3.2.4 中水资源丰富,回用潜力较大 |
3.2.5 汛期雨洪资源开发潜力较大 |
3.3 淄博市供用水现状 |
第四章 淄博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水资源可利用量不能满足用水需求 |
4.2 水污染问题造成水质性缺水严重 |
4.2.1 大部分地表水不能作为饮用水水源 |
4.2.2 地下水污染威胁日益严重 |
4.3 亟需强化水资源管理机制 |
4.3.1 水资源分级管理的弊端逐步显现 |
4.3.2 管理法规制度不健全 |
4.3.3 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影响法律法规贯彻 |
4.4 体制矛盾制约优化配置方案实施 |
4.4.1 水资源规划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 |
4.4.2 水网工程体系薄弱 |
4.4.3 水资源调控机制影响水权管理制度落实 |
4.5 水资源承载能力薄弱 |
4.5.1 排污监管不健全,水功能区建设滞后 |
4.5.2 水环境治理任务艰巨 |
第五章 实现淄博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
5.1 完善水资源配置体系 |
5.1.1 规划建设引黄供水二期工程 |
5.1.2 规划建设南水北调地方配套工程 |
5.1.3 规划建设“清水润城”工程 |
5.1.4 规划建设地下水源地挖潜配套工程 |
5.1.5 加快实施骨干河道综合治理 |
5.1.6 加快城乡一体化自来水工程建设 |
5.2 加强水污染的源头治理 |
5.3 严格控制水资源开采量 |
5.4 组建水务集团 |
5.5 建立水利综合执法体系 |
5.5.1 加快水利立法步伐 |
5.5.2 加强水行政执法及监督检查 |
5.6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
5.7 通过水生态修复提升水环境质量 |
5.8 深化水行政管理改革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孝妇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1 孝妇河流域水资源概述 |
1.1 孝妇河流域的基础环境 |
1.2 孝妇河流域水资源的现状 |
2 孝妇河流域水资源管理评述 |
2.1 孝妇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历史沿革 |
2.2 孝妇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现状 |
2.3 孝妇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现状评析 |
3 孝妇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巫待解决的问题及法律原因 |
3.1 孝妇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中巫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
3.2 孝妇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中产生巫待解决问题的法律原因 |
4 完善孝妇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法律对策 |
4.1 国外流域水资源管理的相关启示 |
4.2 完善孝妇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法律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9)淄博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淄博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体制现状 |
2 有效的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体制的特征 |
3 不同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模式的比较 |
3.1 以行政职能为主的集成管理模式与协调模式 |
3.1.1 集成模式 |
3.1.2 协调模式 |
3.2 以市场导向为主的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
3.2.1 运行模式 |
3.2.2 运行条件 |
4 淄博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及运营模式 |
4.1 改革原则 |
4.2 改革方案 |
4.2.1 管理体制 |
4.2.2 运作模式 |
4.2.3 运营机制 |
(10)水务一体化进程中涉水部门间利益冲突及协调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水务一体化改革回顾与述评 |
2.1 我国水管理面临的危机 |
2.1.1 水资源短缺与洪涝灾害并存 |
2.1.2 水资源浪费严重 |
2.1.3 水资源污染严重 |
2.1.4 水资源管理体制存在弊端 |
2.2 水务一体化改革历程回顾 |
2.2.1 传统水管理体制 |
2.2.2 1988年《水法》颁布后 |
2.2.3 水务管理体制改革以后 |
2.3 水务一体化改革政策背景 |
2.3.1 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 |
2.3.2 水务一体化改革 |
2.4 我国水务一体化取得的成效与不足 |
2.4.1 取得的成效 |
2.4.2 我国水务一体化改革存在的不足 |
第三章 水务一体化进程中涉水部门间的利益冲突 |
3.1 冲突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对水务一体化改革的借鉴作用 |
3.2 水务一体化中冲突的现实表现及原因 |
3.2.1 部门整合中人员安置上的冲突 |
3.2.2 整合后部门内的冲突 |
3.2.3 不同部门存在业务和利益上的冲突 |
3.2.4 水务部门同用水户之间的利益冲突 |
3.2.5 上下级部门间的冲突 |
3.2.6 流域管理部门同各涉水部门间的冲突 |
第四章 涉水部门间利益冲突的协调机制 |
4.1 完善法律、法规 |
4.1.1 行政区域内水务工作法规问题 |
4.1.2 流域水管理中的法规问题 |
4.1.3 依法行政问题 |
4.2 建立水务市场 |
4.2.1 建立水权制度 |
4.2.2 建立水务市场融资体系 |
4.2.3 搭建水务市场交易平台 |
4.3 成立水务改革指导委员会 |
4.4 加强内部协调、理顺部门间信息沟通 |
4.5 建立激励、问责机制 |
4.5.1 激励机制 |
4.5.2 问责制 |
4.6 加强宣传教育,培养引进人才 |
第五章 涉水部门利益冲突的实例分析——以淄博市为例 |
5.1 淄博市水务一体化现状分析 |
5.1.1 改革沿革 |
5.1.2 存在问题 |
5.2 水务一体化进程中涉水部门利益冲突的表现形式及根源探析 |
5.2.1 涉水管理行政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 |
5.2.2 涉水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 |
5.3 推进水务一体化的对策与建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项目情况 |
致谢 |
四、淄博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漳河非法采砂治理研究[D]. 潘科.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2]乌梁素海流域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履职问题研究[D]. 金星.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3]山东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及优化策略研究[D]. 李明辉.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4]跨区域大气污染监管执法研究[D]. 王超锋. 苏州大学, 2018(12)
- [5]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变与优化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程钰.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6]淄博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及对策研究[D]. 王智霖. 天津大学, 2013(01)
- [7]淄博工业 铸就辉煌[N]. 中共淄博市委 淄博市人民政府. 淄博日报, 2011
- [8]孝妇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法律问题研究[D]. 丛忻. 山东科技大学, 2010(02)
- [9]淄博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体制研究[J]. 毛春梅,施国庆,黄涛珍,丁守森. 水资源保护, 2007(06)
- [10]水务一体化进程中涉水部门间利益冲突及协调机制[D]. 刘海涛. 河海大学, 2007(06)
标签:人地关系论文; 配置效率论文; 资源优化配置论文;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