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吸入麻醉药MAC的中枢神经递质(论文文献综述)
杨绍忠[1](2021)在《七氟烷和异氟烷通过PI3K-C2α/Rho激酶调节血管平滑肌收缩》文中指出血管张力由机体的内在机制和外在机制共同调节。吸入性麻醉药可直接作用于各种血管床的血管平滑肌和内皮细胞,影响血管阻力,从而导致器官血流改变。在维持血管张力方面,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中的钾离子(K+)通道起着重要作用。氯化钾(Potassium chloride,KCl)刺激血管平滑肌(Vascular smooth muscle,VSM)收缩的机制可能涉及Ca2+依赖和Ca2+敏化途径。KCl膜去极化通过电压依赖性Ca2+通道受体增加VSM细胞Ca2+内流,导致胞浆游离Ca2+([Ca2+]i)增加。[Ca2+]i的增加激活Ca2+-钙调蛋白(Ca2+-calmodulin,CaM)依赖的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yosin light chain kinase,MLCK),导致肌球蛋白轻链(Myosin light chain,MLC)磷酸化和血管收缩。除Ca2+依赖途径外,Ca2+诱导的Ca2+敏化途径还可通过调节Ⅱ类磷酸酰肌醇3-激酶α 亚基(Class Ⅱphosphoinositide 3-kinase α-isoform,PI3K-C2α)和 Rho 激酶活性来抑制MLC磷酸酶(MLC phosphatase,MLCP),从而导致血管收缩。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kinase,PI3K)是一个广泛表达的酶家族,可以磷酸化膜肌醇脂类并发挥多种生物活性。根据其结构、分布、活化机制和功能不同,PI3K可分为Ⅰ,Ⅱ,Ⅲ三类。Ⅰ类PI3K根据不同类型的偶联受体和调节激活剂可进一步分为IA类和IB类,介导细胞增殖、存活和迁移。Ⅱ类PI3K分为 PI3K-C2α,PI3K-C2β,和 PI3K-C2γ 三种。研究表明 PI3K-C2α 和 PI3K-C2β均参与Rho的激活和Rho激酶依赖性MLCP抑制。Ⅲ类存在于酵母中,是由Vps34蛋白(磷酸酰肌醇3-激酶囊泡分选蛋白34)组成的。已知VSM表达多种PI3Ks,包括Ⅰ类酶p110α和 p110β,Ⅱ类酶 PI3K-C2α 和 C2β。PI3Ks已被证明与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及其并发症密切相关,是葡萄糖稳态的关键分子。PI3Ks对DM患者的重要性不仅限于对糖代谢的调节,还与DM引起的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如血管、心脏和大脑。研究证实,DM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中PI3K活性的降低。大脑中PI3K信号的上调,可以逆转DM的病理后果,而使用PI3K抑制剂则可减轻甚至恢复DM相关的损伤。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又称Akt,是PI3K途径的关键下游底物,在细胞凋亡、增殖、迁移和转录及葡萄糖代谢等多种细胞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PI3K/Akt信号通路广泛存在于细胞中,可以激活并调控众多激酶靶点,是生理和病理条件下调节血管张力的关键因子。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内皮细胞的典型功能,如调节血管平滑肌张力和血管生成等。Rho激酶在VSMC收缩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体内Rho-Rho激酶的激活可改变Ca2+的敏感性,磷酸化肌球蛋白磷酸酶靶向亚基1(Myosin phosphatase target subunit 1,MYPT1),抑制MLCP引起血管收缩。体内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 Ⅱ)、凝血酶和内皮细胞或平滑肌细胞中高血糖等因素,均可触发Rho激酶的激活。最新研究表明,DM患者外周循环白细胞的Rho激酶活性显着增加,抑制Rho激酶活性可以改善DM的疗效及预后。目前,临床常用的吸入性麻醉药为七氟醚(sevoflurane,SEVO)和异氟醚(isoflurane,ISO),通常表现为浓度依赖性的心肌抑制和血管舒张,引起低血压。既往研究表明,SEVO和ISO可以通过PI3K/Akt途径对心肌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保护作用。PI3K/Akt通路通过L型Ca2+通道的调控以及Rho激酶、磷酸二酯酶5(phosphodiesterase 5,PDE5)的激活,导致血管收缩。研究表明,抑制PI3K信号通路是一种潜在的抗高血压和血管保护疗法。可能机制与细胞内信号转导直接作用于VSM有关,但确切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我们前期研究发现SEVO通过抑制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磷酸化降低Ang Ⅱ诱导的血管收缩,而不影响VSM中[Ca2+]i。最近研究表明,SEVO抑制 MLC、蛋白激酶 C 增强抑制蛋白(PKC-Potentiated inhibitory protein,CPI-17)和肌球蛋白磷酸酶靶向亚基 1/Thr853(Myosin phosphatase target subunit/Thr853,MYPT1/Thr853)对AngⅡ的磷酸化反应。ISO也抑制MLC对Ang Ⅱ的磷酸化反应,与MYPT1/Thr853的降低有关,但与CPI-17的磷酸化无关。SEVO和ISO均不影响Ang Ⅱ诱导的肌球蛋白磷酸酶靶向亚基1/Thr696(Myosin phosphatase target subunit/Thr696,MYPT1/Thr696)磷酸化。上述研究表明两种吸入性麻醉药对Ang Ⅱ诱导的血管收缩和MLC磷酸化有相似的抑制作用,但其抑制MLCP活性的机制却不同。PI3K参与Rho的激活和由此产生的Rho激酶依赖性MLCP抑制,可诱导血管平滑肌收缩,但与其细胞内Ca2+浓度升高无关,表明该激酶参与了细胞内Ca2+敏化途径。研究表明,临床浓度的SEVO可显着抑制非DM大鼠对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的反应,但对DM大鼠无此作用。临床研究证实,用ISO或SEVO麻醉诱导,非DM患者的足部皮肤温度比DM患者更高,提示由交感神经系统控制的体温调节在DM患者中受损。这些发现表明DM血管对吸入性麻醉药的反应性发生了改变。但DM血管对吸入性麻醉药反应性的差异及其机制尚未确定,尤其是对血管病变较严重的老年DM研究较少。目前,关于SEVO和ISO对Ca2+诱导的Ca2+敏化途径在调节VSM收缩中的作用所知甚少。本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研究对象为正常大鼠主动脉血管,旨在探讨吸入性麻醉药通过调节PI3K亚基和Rho激酶活性,对正常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收缩的影响。第二部分研究对象为老龄DM血管,通过与幼龄和老龄正常大鼠血管对比,旨在探讨吸入性麻醉药对DM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收缩的影响,并探讨年龄和DM对吸入性麻醉药血管舒张反应的特异性影响。主动脉为弹性储器血管,而决定外周血管阻力的主要是阻力血管,因此第三部分研究对象选择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大网膜动脉,旨在探讨吸入性麻醉药通过调节PI3K亚基和Rho激酶活性,对阻力血管平滑肌收缩的影响。本研究将为临床合理应用吸入性麻醉药提供更多理论依据,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第一部分:七氟烷和异氟烷通过PI3K-C2 α/Rho激酶调节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收缩目的探讨SEVO和ISO通过调节正常大鼠离体主动脉血管平滑肌中PI3K亚基和Rho激酶活性对KCl所致血管平滑肌收缩的影响。方法1.血管平滑肌组织制备。雄性Wistar大鼠(250-350g)用氟烷麻醉,通过颈总动脉放血实施安乐死。仔细解剖降主动脉,去除附着的脂肪和连接组织,切成3-4mm的动脉环。用不锈钢针轻轻摩擦内表面,去除内皮细胞。动脉环垂直安装在两个挂钩之间,上挂钩连接到等张力传感器的杠杆上。2.等张肌力收缩测量。用KCl(60mM)培养主动脉环,观察平滑肌细胞完整性其整体收缩反应性,并确认动脉环内皮细胞已去除。在加入KCl前先将每只大鼠(n=7)的6个主动脉环随机暴露于SEVO和ISO的0、1、2和3最小肺泡浓度(MAC)或 1mM LY294002(PI3K 抑制剂)或1μM Y27632(Rho 激酶抑制剂)环境中培养15min。使用等张肌力传感器测量KCl诱发的血管收缩张力。SEVO、ISO、LY294002和Y27632对KCl诱导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收缩的等张力变化以相对于KCl(60mM)诱导的最大等张力的百分比表示。3.MYPT1、CPI-17和MLC磷酸化测定。从每只大鼠的降主动脉取一条去除内皮细胞的动脉条带(约3.5cm),在实验开始前将其浸泡在含氧的KBS溶液中平衡60min。主动脉条分别在0(对照)、60 mM KCl、1 MAC-SEVO(1.7%)、2 MAC-SEVO(3.5%)、1 mM LY294002 和 1μM Y27632 或 0(对照)、60mM KCl、1MAC-ISO、2MAC-ISO、1mM LY294002 和 1μM Y27632 中培养。在有 KCl 的情况下培养15min,无KCl的情况下培养5min,用液氮快速冷冻,匀浆离心后使用Western blot分析测定MYPT1、CPI-17和MLC磷酸化程度。实验中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免疫反应带的密度,用图像分析软件评估。磷酸化与总CPI-17、MLC和MYPT1的比值用作每种酶的活化指标,并表示为相对于基线对照水平的百分比。4.PI3K和Rho激酶(Rock Ⅱ)转膜活化测定。为测定SEVO、ISO和激酶抑制剂对KCl刺激的PI3K和Rock Ⅱ转膜活化的剂量效应,主动脉条分别先用1.7%SEVO、3.5%SEVO、1.2%ISO、2.3%ISO、1 mM LY294002 和 1μM Y27632处理15min后,用KCl培养5min。使用Western blot分析测定PI3K和Rho激酶(RockII)转膜活化水平。实验中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免疫反应带的密度,用图像分析软件评估。PI3K-p85α、PI3K-C2 α和Rock Ⅱ的含量以总值的百分比表示(膜中含量/膜和胞质中总量)。结果1.等张肌力收缩测量。KCl诱导大鼠主动脉平滑肌快速而持续收缩,在约5min后达到最大水平,并在大鼠主动脉环中持续超过30min。SEVO和ISO均以浓度依赖的方式减弱KCl诱导的动脉平滑肌收缩,并且LY294002(1mM)和Y27632(1μM)对平滑肌收缩也起抑制作用。SEVO对KCl诱导的血管平滑肌收缩抑制作用与等效浓度的ISO 比较,无显着性差异。2.MYPT1、CPI-17和MLC磷酸化测定。KCl诱导MLC磷酸化迅速增加,且在暴露于KCl约5min后达到峰值水平。SEVO和ISO也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 KCl 诱导的 MLC 磷酸化,LY294002(1mM)和 Y27632(1μM)对 MLC磷酸化也起到抑制作用。SEVO和ISO均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KCl引起的MYPT1/Thr853磷酸化,但均不影响MYPT1/Thr696和CPI-17/Thr38的磷酸化。3.PI3K 和 Rho 激酶(Rock Ⅱ)转膜活化测定。LY294002(1mM)抑制 KCl诱导的PI3K-p85和PI3K-C2α转膜活化(分别为P<0.05和P<0.01)。Y27632(1uM)和LY294002(1mM)均能抑制KCl诱导的Rock Ⅱ转膜活化(P<0.01)。SEVO和ISO均抑制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中PI3K-C2α和Rock Ⅱ转膜活化,但对PI3K-p85转膜活化无影响。结论1.SEVO和ISO均能通过抑制正常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中PI3K-C2α和Rho激酶活性及MLC磷酸化,抑制血管收缩。2.LY294002可通过抑制MLC磷酸化和PI3K活性抑制血管收缩。3.吸入性麻醉药发挥抑制作用的细胞机制是通过PI3K-C2α/Rho激酶/MYPT1/MLC途径介导。意义SEVO和ISO可通过调节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中PI3K-C2α和Rho激酶活性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临床浓度的吸入性麻醉药与PI3K抑制剂合用可增强血管舒张作用。研究为使用PI3K抑制剂进行抗癌治疗的患者使用吸入性麻醉药时的循环管理提供一定临床指导。第二部分:七氟烷和异氟烷通过PI3K/Rho激酶调节糖尿病血管平滑肌收缩目的探讨SEVO和ISO对PI3K和Rho激酶参与的老年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平滑肌收缩的影响。方法1.实验动物。选择老年雄性OLETF大鼠(65~70周龄)和年龄匹配的非糖尿病LETO大鼠及幼年Wistar大鼠(6~8周龄)作为研究对象。OLETF大鼠是一种自发性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mellitus,T2DM)动物模型,具有先天性多食、轻度肥胖、迟发性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的特点,与人类T2DM的病理生理过程相似。2.口服糖耐量试验。实验前对各组大鼠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大鼠禁食8~14h,取尾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然后葡萄糖(2g/kg)灌胃,30、60、90、120min时分别测定负荷后血糖。各组大鼠符合入组标准后用于后续实验。3.血管平滑肌制备。三组大鼠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0mg/kg)麻醉后,颈总动脉放血实施安乐死。仔细解剖降主动脉,切成3~4mm长的动脉环。用不锈钢针轻轻摩擦内表面,去除内皮细胞。动脉环垂直安装在两个挂钩之间,上挂钩连接到等张力传感器的杠杆上。4.等张肌力测量。等张力传感器测量KCl诱导的三组大鼠主动脉血管收缩张力。用KCl诱导动脉环后,将各组动脉环随机分别暴露于SEVO或ISO(MAC值为 0、1、2、3)、10μM LY294002 和 1μMY27632 的环境中培养 15min。SEVO和ISO通过校准的汽化器以2L/min的新鲜气流流量通入到气体混合物中,使用气相色谱仪监测和调整KBS溶液中的SEVO浓度。SEVO、ISO、LY294002和Y27632对KCl(60mM)诱导的三组大鼠动脉平滑肌收缩的等张力变化以相对于KCl(60mM)诱导的最大等张力的百分比表示。结果1.葡萄糖耐量曲线变化。大鼠OGTT曲线变化表明,老年OLETF大鼠餐后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同龄LETO大鼠及幼年Wistar大鼠,有显着差异(P<0.01)且在30min达到最高值。LETO大鼠及Wistar大鼠血糖峰值在10mmol/L以下,但峰值出现时间不同,老年LETO大鼠峰值在进食后30min,幼年Wistar大鼠峰值在餐后60min。2.KCl(60mM)对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收缩的影响。KCl诱导三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快速而持续收缩,与LETO组及Wistar组相比,OLETF组大鼠主动脉收缩更明显,有显着性差异(P<0.05),LETO组与Wistar组无显着性差异。3.SEVO和ISO对KCl诱导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收缩的影响。SEVO和ISO对幼年和老年大鼠血管反应存在显着性差异,SEVO对幼年大鼠血管抑制作用较等效浓度ISO更强,其中2MAC和3MAC SEVO较等效浓度ISO有显着性差异(P<0.05)。老年大鼠组中,ISO 比等效浓度SEVO抑制作用更显着,且OLETF组比LETO组更明显,但两者没有显着性差异。三组间比较,1MAC SEVO对KCl诱导的幼年Wistar大鼠主动脉血管收缩抑制作用最强,且与OLETF组和LETO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2MAC SEVO对三组大鼠无显着性差异。3MAC SEVO对KCl诱导的OLETF组血管收缩抑制作用最强,与LETO组和Wistar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与SEVO不同,相比较OLETF组和LETO组,各浓度ISO对幼年Wistar大鼠主动脉血管收缩抑制作用最弱,有显着性差异(P<0.05)。4.LY294002(10μM)和Y27632(1μM)对KCl诱导的大鼠主动脉血管收缩的影响。LY294002和Y27632对三组大鼠主动脉血管收缩均有抑制作用。三组间LY294002和Y27632抑制程度比较,Wistar组与LETO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OLETF大鼠组主动脉舒张程度明显高于LETO组和Wistar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1.与正常血管相比,KCl诱导糖尿病血管平滑肌收缩显着增强。2.SEVO和ISO对幼年和老年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收缩抑制有显着差异,SEVO对幼龄血管抑制作用更明显,尤其是高浓度时。ISO对老年血管抑制作用更强。3.吸入性麻醉药对正常血管和糖尿病血管反应明显不同,提示糖尿病血管PI3K和Rho激酶活性异常。4.PI3K抑制剂LY294002和Rho激酶抑制剂Y27632对糖尿病血管收缩抑制作用更强,进一步提示糖尿病血管PI3K和Rho激酶活性异常。意义探明吸入性麻醉药调控糖尿病血管舒张的特异性反应,为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合理选择麻醉药物,实现麻醉学向围术期医学转变,预防围术期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第三部分:七氟烷通过PI3K-C2 α/Rho激酶调节大网膜动脉血管平滑肌收缩目的研究SEVO通过调控PI3K-C2α和Rho激酶活性对KCl诱导的大网膜动脉血管平滑肌收缩的影响。方法1.组织制备。取患者腹腔镜胃切除后的大网膜动脉为研究样本。仔细解剖大网膜动脉,去除附着的脂肪和连接组织,并将备好的动脉切成3~4mm的动脉环。动脉环用棉签或针头轻轻摩擦,以机械方式去除内皮细胞,避免内皮衍生的血管舒张物质介导的影响。动脉环用苯肾上腺素(10-5mol/L)预收缩,对缓激肽(10-6mol/L)无舒张反应时,表明内皮细胞已完全去除。去除内皮细胞的动脉环垂直安装在两个挂钩之间,上挂钩连接到等张力传感器的杠杆上。2.等张肌力测量。等张力传感器测量KCl诱导的动脉血管收缩张力。在37℃的Krebs碳酸氢盐溶液(KBS)中通入95%(v/v)O2和5%(v/v)CO2的混合气(新鲜气体流量为2L/min)。动脉环在3g的静息张力下平衡60min,每隔20min更换一次培养液。随后用KCl(60mM)培养动脉环,观察平滑肌细胞的完整性及其整体收缩反应性。在加入KCl之前先将动脉环随机暴露于SEVO(MAC值为 0、1、2)或 10μM LY294002(PI3K 抑制剂)或 1μMY27632(Rho 激酶抑制剂)的环境中培养15min。SEVO通过校准的汽化器以2L/min的新鲜气流流量通入到气体混合物中,使用气相色谱仪监测和调整KBS溶液中的SEVO浓度。SEVO、LY294002和Y27632对KCl诱导的大网膜动脉平滑肌收缩的等张力变化以相对于KCl(60mM)诱导的最大等张力收缩的百分比表示。4.MYPT1、CPI-17和MLC磷酸化测定。在大网膜动脉样本中取一条内皮剥脱的血管条带(约3.5cm),将其浸泡在含氧的KBS溶液中,平衡60min。将不同大网膜动脉条随机于 0(对照)、60mM KCl、1MAC-SEVO(1.7%)、2 MAC-SEVO(3.4%)、LY294002(10μM)或 Y27632(1μM)中培养。在无 KCl 的情况下培养15min,在KCl存在的情况下培养5min,随后用液氮进行快速冷冻。匀浆离心后使用Western blot分析MYPT1、CPI-17和MLC磷酸化程度。实验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免疫反应带的密度,用图像分析软件评估。磷酸化与总CPI-17、MLC和MYPT1的比值用作每种酶的活化指标,并表示为相对于基线对照水平的百分比。5.PI3K和Rho激酶(Rock Ⅱ)转膜活化测定。选取样本中己去除内皮细胞的大网膜动脉条,将其浸泡在含有20ml KBS溶液的器官浴槽中平衡60min,每20min更换一次KBS溶液。将平衡后的动脉条分别置于1MAC-SEVO(1.7%)、2MAC-SEVO(3.4%)、LY294002(10μM)和 Y27632(1μM)的环境中培养 15min。用KCl处理5min后,用液氮快速冷冻样品。使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PI3K和Rho激酶(RockⅡ)的转膜活化。实验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免疫反应带的密度,用图像分析软件评估。PI3K-p85α、PI3K-C2α和Rock Ⅱ的含量以总值的百分比表示(即膜中含量/膜加胞质中总含量)。结果1.等张肌力测量。等张力传感器测量KCl诱导的动脉VSM收缩张力。SEVO、LY294002和Y27632对KCl诱导的大网膜动脉VSM收缩的等张力变化以相对于KCl(60mM)诱导的最大等张力的百分比表示。测量结果显示SEVO以浓度依赖的方式减弱KCl诱导的人离体大网膜动脉VSM收缩,LY294002(10μM)和Y27632(1μM)也可以对其起到抑制作用。2.MYPT1、CPI-17和MLC磷酸化测定。结果显示KCl诱导MLC磷酸化迅速增加,且在暴露于KCl约5min后达到峰值水平。SEVO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KCl引起的MLC和MYPT1/Thr853磷酸化。与第一部分结果一致,SEVO不影响KCl引起的大网膜动脉MYPT1/Thr696和CPI-17/Thr38磷酸化的增加;此外,LY294002(10μM)和Y27632(1μM)也可以抑制KCl诱导的MLC磷酸化。3.PI3K和Rho激酶(Rock Ⅱ)转膜活化测定。与第一部分结果一致,SEVO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人离体大网膜动脉血管平滑肌PI3K-C2α和Rock Ⅱ的转膜活化,但SEVO不会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PI3K-p85对KCl的反应。LY294002(10μM)可抑制 KCl 诱导的 PI3K-p85 和 PI3K-C2α 转膜活化。Y27632(1uM)和LY294002(10μM)均能抑制KCl诱导的Rock Ⅱ转膜活化。结论1.SEVO可通过调控大网膜动脉血管中PI3K-C2α和Rho激酶活性抑制血管收缩。2.低浓度PI3K抑制剂LY294002(10μM)可有效抑制PI3K活性和MLC磷酸化,舒张血管。3.SEVO对KCl诱导的血管收缩的抑制作用与调节MLCP的上游活化因子PI3K-C2α/Rho激酶活性有关。意义临床常用剂量的SEVO可通过调控大网膜动脉血管平滑肌中PI3K-C2α和Rho激酶活性抑制血管收缩。吸入性麻醉药对弹性储器血管和阻力血管均有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该研究为围术期使用PI3K抑制剂进行抗癌治疗的患者使用吸入性麻醉药时的循环管理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李冰清[2](2020)在《地氟醚与七氟醚对机器人辅助下老年膀胱癌根治术中脑氧代谢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观察地氟醚与七氟醚对机器人辅助老年膀胱癌根治术中脑氧代谢影响及术后恢复影响。资料与方法择期行机器人辅助下膀胱癌根治术老年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地氟醚组(D组)和七氟醚组(S组)。两组患者采用常规麻醉方法诱导后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术中分别采用1MAC地氟醚、七氟醚复合0.2-0.3ug/kg/min 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术中维持 PaCO235-45mmHg,BIS 40-60,鼻咽温36.0℃-37.0℃。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后3min(T0)、改Trendelenburg体位(TP)后30min(T1)、改TP后90min(T2)及关气腹改平卧位20min后(T3)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心输出量(CO)和BIS,经桡动脉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动脉血红蛋白(Hba)、动脉氧饱和度(SaO2)、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血葡萄糖值(Glua)、动脉血乳酸值(Laca),经颈静脉球部抽取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颈内静脉球部血红蛋白(Hbjv)、颈内静脉球部氧饱和度(SjvO2)、颈内静脉球部氧分压(PjvO2)、颈内静脉球部血葡萄糖值(Glujv)、颈内静脉球部血乳酸值(Lacjv),并计算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值(Da-jO2)、脑氧摄取率(CERO2)、乳酸生成率(CLP)和葡萄糖摄取率(CGU),并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T体位时间、苏醒时间、恢复指令性动作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定向能力恢复时间及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术前血红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输液量、出血量、T体位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各时间点HR、Hb、Hbjv、CLP、CGU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PACU停留时间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与S组比较,D组在T1、T2的CERO2显着降低(P<0.05)。与S组比较,D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指令性动作以及定向能力恢复时间显着缩短(P<0.05)。组内比较:与T0比较,CO在T1、T2显着升高(P<0.05);与 T0比较,CERO2在 T2显着降低(P<0.05)。结论1.机器人辅助老年患者膀胱癌根治术中地氟醚与七氟醚均能降低脑氧代谢率,地氟醚作用更加显着。2.机器人辅助老年患者膀胱癌根治术后地氟醚缩短苏醒拔管时间,更有益于老年人术后苏醒。
曹袁媛[3](2020)在《术前睡眠障碍对全身麻醉药物敏感性和术后谵妄的影响》文中认为背景 现代社会中因竞争日渐激烈、工作压力增加、生活节奏加快,睡眠障碍患者比例不断增加。而围术期恐惧、焦虑、疼痛以及环境干扰等因素进一步加重睡眠紊乱。睡眠障碍能引起内分泌、心血管系统和全身自主神经,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变,从而可能对全身麻醉状态产生调节作用。睡眠剥夺增加大鼠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睡眠障碍可能参与增加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然而,到目前为止睡眠障碍对全身麻醉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未见报道,以及睡眠的改变与手术后认知功能减退之间的联系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拟观察麻醉前合并睡眠障碍患者对常见全身麻醉药物剂量或敏感性的变化以及可能的机制,以及术前睡眠障碍是否与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相关;初步探讨术前睡障碍对全身麻醉的影响及机制,为临床麻醉提供参考,以期进一步提高麻醉质量、降低围术期并发症。目的 本研究拟探讨:(1)睡眠障碍对吸入麻醉药七氟醚的麻醉效能有无影响,并观察睡眠障碍患者血浆食欲素A浓度与正常睡眠者有无差异,以及食欲素A浓度差异与七氟醚作用差异间是否存在相关性。(2)睡眠障碍对静脉麻醉药丙泊酚的麻醉效能有无影响,并观察睡眠障碍患者与正常睡眠者相比血浆食欲素A浓度的差异与丙泊酚靶控输注效应室浓度的差异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3)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术前合并睡眠障碍是否为POD的独立危险因素;睡眠参数中入睡睡眠、觉醒时间、睡眠时长等何种因素与POD发生密切。方法(1)选择择期行乳腺手术患者共44名女性,年龄分布40-60岁,ASA分级Ⅰ~Ⅱ级。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术前睡眠质量,将PSQI>7分定义为睡眠障碍(SD组,n=20),PSQI≤7分定义为正常睡眠(control组,n=19)。采用肺活量法进行七氟醚诱导,七氟醚浓度8 vol%载气为100%氧气、流量6L/min。待患者意识消失后,将吸入浓度缓慢减少直至呼出浓度为1.0 vol%并稳定15min。采用Dixon“up and down”方法测定半数苏醒肺泡内浓度(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Awake,MACawake)。根据前一例患者对言语指令的阳性或阴性反应,增加或减少下一个病例的预设浓度0.2 vol%。观察前留取血标本测量患者的血浆食欲素A值。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血糖、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输注液体量,以及每一位患者的呼气末七氟醚浓度及反应。(2)选择择期手术患者68例,年龄40~60岁,ASA分级Ⅰ~Ⅱ级,依据PSQI分为两组:PSQI>7分为睡眠障碍组(SD组,n=32),PSQI≤7分为正常睡眠组(NS组,n=34)。入室后开放静脉、心电监测、面罩吸氧,留取血标本测量血浆食欲素A浓度。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进行丙泊酚阶梯式血浆靶控输注,初始血浆浓度(concentration of plasma,Cp)设定为1.0ug/ml,当效应室浓度(concentration of effect site,Ce)达到 1.0 ug/ml 后,每隔 30 秒以 0.2ug/ml 递增 Cp,每 15 秒呼唤患者姓名直至意识消失。继续增加效应室浓度直至BIS小于60,停止增加效应室浓度并稳定5min后停止输注。停药后每15秒轻拍并呼唤患者姓名直至有反应。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以及意识消失时、BIS<60时、意识恢复时的丙泊酚Ce。(3)选取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106例,男女不限,年龄>65岁,ASAI~Ⅱ级。患者采用静脉麻醉药物诱导,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术中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单肺通气期间合理调整呼吸机参数避免低氧血症。术后常规采用静脉自控镇痛,待自主呼吸恢复后转入麻醉恢复室,拔除气管导管后返普通病房。术后1~5天采用CAM量表评定是否发生术后谵妄。记录患者一般资料、PSQI量表评分及量表中各睡眠参数,计算觉醒占总睡眠时长比例(wake after sleep onset,WASO);记录术中麻醉时间、尿量和术后谵妄发生情况。结果(1)睡眠障碍组七氟醚MACawake值为0.80%(95%CI,0.683-0.926%),正常睡眠患者七氟醚 MACawake 值为 0.60%(95%CI,0.493-0.689%),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组间相对中位效价为0.75(95%CI,0.236-0.969)。与正常睡眠患者相比,睡眠障碍组血浆食欲素A浓度明显增加(72.17±18.24 vs.36.16±14.18 pg/mL),并且食欲素A浓度与患者苏醒概率成正相关(OR=1.081,95%CI=1.020-1.146,P<0.01)。(2)与正常睡眠患者相比,睡眠障碍组血浆食欲素A浓度增高;睡眠障碍组丙泊酚靶控输注Ce在意识消失时(2.53±0.26 ug/mL)、进入麻醉状态时(3.30±0.35 ug/mL)和意识恢复时(1.76±0.38 ug/mL)均较正常睡眠者高(2.38±0.3ug/mL、3.15±0.28 ug/mL、1.59±0.26ug/mL);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食欲素A浓度与各时点丙泊酚Ce均存在正相关。(3)随年龄增加,入睡时间并未随之增加;而觉醒时间、WASO明显增加,有效睡眠时间明显减少(P<0.05)。与正常睡眠者相比,睡眠障碍患者总睡眠时间并未减少,但入睡时间、觉醒时间、WASO明显增加,有效睡眠时长下降(P<0.05)。将多个POD相关危险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变量后得出是否睡眠障碍、觉醒时间和WASO为POD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睡眠障碍的患者术后出现谵妄的风险较高(RR=0.06,95%CI=0.008-0.312,P<0.001),其中频繁觉醒进一步增加POD的几率。结论(1)乳腺手术患者中,睡眠障碍的患者七氟醚的MACawake值较正常睡眠患者增高,潜在的机制可能与血浆食欲素A水平增高有关。(2)术前睡眠障碍患者接受丙泊酚全身麻醉时需要更高的效应室浓度,潜在的机制可能与血浆食欲素A水平增高有关。(3)术前合并睡眠障碍尤其伴随觉醒增多、睡眠效率下降是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俞锦[4](2018)在《从NMDA受体(ERK)1/2、P38MAPK途径探讨七氟烷对老年认知功能影响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说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老年人全麻手术后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可以降低生活质量,增加致残率和死亡率。但是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一些相关研究证明七氟烷麻醉可能引起浓度相关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NMDA受体在学习和记忆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在成熟神经元,多种因素通过改变NMDA受体的NR2A和NR2B表达,影响信号通路(ERK)1/2、P38MAPK的传导,引发神经毒性作用,从而影响认知功能。本研究主要探讨3%浓度的七氟烷麻醉对老年认知功能和NMDA受体的NR2A和NR2B表达及其信号通路(ERK)1/2、P38MAPK的影响,解决七氟烷是否剂量依赖性造成对老年认知功能损害及其分子机制。通过对大鼠吸入3%浓度七氟烷后的行为学变化,分子生物学机制,以及研究暴露在该浓度七氟烷下体外海马神经元的变化,找出可能导致老年认知障碍的机制,从而对临床产生一定指导意义。结果表明七氟烷吸入麻醉后损害老年SD大鼠认知功能,使空间认知能力下降,并影响信号通路(ERK)1/2、P38MAPK的传导。
吴云[5](2018)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七氟醚半数苏醒肺泡有效浓度的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是由肾小球、肾小管以及肾间质发生病变,最终肾功能恶化,引起肾脏排泄分泌及调节机能的减退,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或体征的综合征。由于机体内各种代谢产物和毒性物质大量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机体呈现广泛的中毒症状,从而引起神经功能与大脑结构发生病理性变化。肾脏替代治疗是终末期肾病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然而,由于毒物清除不彻底,细胞外容量波动、神经细胞水肿等因素,透析患者仍然存在认知功能受损等脑损伤表现。挥发性麻醉药物通过作用于神经细胞膜的离子通道与受体而发挥麻醉作用。因此,ESRD患者脑部的病理生理变化将可能影响吸入麻醉药物的效能。半数苏醒肺泡有效浓度(MACawake)是衡量吸入麻醉药物镇静效能的指标,是指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吸入麻醉药与纯氧吸入时,使得50%患者对呼唤能作出指令的最低肺泡麻醉药物浓度。七氟醚是目前临床中常用的吸入麻醉药,诱导快,可控性强。因此,本研究主要观察终末期肾病患者吸入麻醉药物七氟醚的MACawake值,并与肾功能正常成人进行比较,拟得出ESRD患者对七氟醚镇静效应的敏感程度,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主要表达于神经元及外周神经内分泌细胞,是反应脑损伤的敏感指标,本研究通过测定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动脉血气以及相关生物化学指标,以帮助分析ESRD患者对七氟醚敏感性改变的相关原因。方法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以及患者知情同意后,纳入30名肾功能正常患者,ASA I-II级,拟行全麻下手术;同时纳入30名终末期肾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拟在全麻下行甲状旁腺切除加自体移植术。两组患者性别不限,年龄18-65岁。所有患者均禁饮禁食8小时,术前均不服用任何镇静镇痛药物。ESRD患者均于术前1日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本研究采用Dixon up and down序贯法对患者MACawake进行测定,嘱患者深呼吸,100%氧气作为载气,流量设定为6L/min,七氟醚浓度设定为8%,患者意识消失后,将七氟醚浓度阶梯式调低至设定的浓度。两组中第一名受试患者七氟醚浓度均设定为1.0%,待呼气末七氟醚浓度达到预设值并维持此浓度15分钟后对患者进行唤醒试验,若患者能够按照指令睁开眼睛,则下一名患者的七氟醚呼气末浓度调高0.2%至1.2%,并维持15分钟,重新进行唤醒试验;若第一名患者没有对指令做出反应,则下一名患者的呼气末浓度调低0.2%至0.8%维持15分钟并进行唤醒试验。以此序贯法分别设定每一位患者的呼气末浓度,当出现前一名患者对指令未做出反应,而之后那名患者呼之睁眼,两者呼气末七氟醚的平均浓度则为一个平衡点,试验出现7个平衡点后,气体浓度测定试验结束。7个平衡点的均数则为每一组患者的MACawake值。同时通过probit分析法计算出MACawake,得出每组MACawake的95%置信区间,并通过相对中位效价(即两组中能使50%患者苏醒的七氟醚浓度的比值)比较两组MACawake值。记录患者诱导前与唤醒试验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同时检测患者动脉血气、生化指标以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结果在达到7个平衡点时,每组有21名患者进入序贯试验,但ESRD组一名患者由于高钾血症而被剔除。因此,最终分别有20名ESRD患者与21名肾功能正常患者完成试验。ESRD组患者的七氟醚MACawake值为0.56%(SD=0.10%),其与对照组患者七氟醚MACawake值(0.67%[SD=0.08%])相比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Probit分析中测得ESRD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七氟醚MACawake值为分别为0.59%(95%CI,0.50%-0.66%)与0.71%(95%CI,0.63%-0.80%),两组MACawake相对中位效价为0.82(95%CI,0.47-0.99),由于相对中位效价95%置信区间未包含1,因此probit分析得出的两组MACawak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逻辑回归显示在控制了年龄、体重与性别因素后,终末期肾病患者苏醒的几率是正常患者的0.016倍(95%CI,0.0003-0.9411)。ESRD组患者的尿素氮、肌酐、尿酸及钙离子水平较对照组患者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ESRD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与红细胞较对照组患者减低,然而并未出现统计学差异。患者术前常规行透析治疗且试验过程中给与患者辅助通气,因此无缺氧、高碳酸血症、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发生。此外,ESRD患者血清NSE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本研究发现,在进行唤醒试验前即刻,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较基础值降低,有一名患者发生MAP低于60 mmHg,在给予苯肾上腺素后血压回升。其余患者MAP、HR均维持在基础值20%范围内。结论本研究证实ESRD患者的七氟醚MACawake值较正常肾功能患者减少。其可能与ESRD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有关。麻醉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应该警惕肾衰患者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以防止出现药物过量引发的相关并发症。在今后的工作中,研究者将对临床中的诸多干扰因素以及药物相关机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张兴[6](2018)在《L型钙离子通道CaV1.2蛋白在大鼠七氟烷麻醉中的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索CaV1.2蛋白在大鼠七氟烷麻醉中的作用。方法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n=8):对照组(control组)、七氟烷1h组(sevo 1h)、七氟烷2h组(sevo 2h)、七氟烷3h组(sevo 3h)、七氟烷4h组(sevo 4h)。control组吸入氧气复合空气,其余各组均为2MAC左右七氟烷诱导麻醉,之后以1.5MAC左右七氟烷维持麻醉各1h、2h、3h、4h。记录七氟烷麻醉下各组大鼠翻正反射消失的时间,监测并记录麻醉前(T1)、麻醉中(T2)、麻醉结束(T3)三个时间点大鼠生命体征。麻醉结束后心尖取血0.5ml进行血气分析,断头取脑进行蛋白水平的检测。激动剂组:进行量效关系分析,FPL64176分为0.1umol,1umol,10umol三个浓度梯度经大脑侧脑室置管给药,进行麻醉,记录麻醉诱导的时间(翻正反射消失),常规记录监测生命体征,麻醉结束后断头取脑进行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分析。抑制剂组:随机分为3组(n=8):control(含DMSO),sevo 4h,isradipine组,侧脑室置管给药,进行镇痛镇静评分。结果HE染色表明1.5MAC左右七氟烷对大鼠神经细胞无影响;各组大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间无差异;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比较,sevo 1h、sevo 2h、sevo3h、sevo 4h CaV1.2蛋白表达逐渐下降,且在sevo 3h、sevo 4h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sevo 4h与sevo 3h相比下降也有明显差异(P<0.0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与control相比,CaV1.2阳性细胞表达依次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动机组:与control组比较,FPL64176组的大鼠翻正反射消失的时间延长,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control组比较,FPL64176组大鼠CaV1.2蛋白表达明显增高有显着差异(P<0.05),sevo 4h+FPL64176组与sevo 4h组相比CaV1.2蛋白表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比较,FPL64176组大鼠CaV1.2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增高有显着差异(P<0.05),sevo 4h+FPL64176组与sevo 4h组相比CaV1.2细胞表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剂组: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control相比,isradipine组CaV1.2蛋白表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与control相比,isradipine组CaV1.2阳性细胞减少有显着差异(P<0.05)。与control相比,isradipine组镇痛镇静评分(VOCR与TRP评分)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麻醉下CaV1.2蛋白逐渐减少,增强CaV1.2表达后麻醉诱导时间明显延长,抑制CaV1.2后对大鼠有镇静镇痛作用。
徐欢[7](2014)在《中枢胆碱能系统退化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患者麻醉手术后出现的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等认知功能改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术后死亡率。然而POCD的发病机制仍然不明。虽然老龄是目前POCD唯一明确的诱发因素,但增龄导致POCD发病增加的原因还不清楚。中枢胆碱能神经系统在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方面起着重要调节作用,而且中枢胆碱能系统随着年龄增长的退化可以造成其对抗中枢伤害性反应的能力下降。因此,本课题拟证明中枢胆碱能系统的退化是造成老年动物术后认知功能损伤的主要原因,并探讨其具体机制与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关系,为POCD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快速老化模型小鼠(SAM)是一种近交系衰老模型鼠,其中SAMP-8品系是目前用于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神经退行性病变较理想的模型。本课题拟评估SAMP-8小鼠作为非转基因AD动物模型对吸入麻醉药的敏感性变化,为临床AD患者优化麻醉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与结果1、中枢胆碱能神经退化在手术造成老年小鼠POCD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一:选取2月龄、18月龄C57BL/6小鼠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第3天应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测试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改变,水迷宫结束后采用Western Blot和生物化学发光技术检测小鼠海马胆碱能神经主要标志物的表达变化,包括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乙酰胆碱酯酶(AChE)、囊泡乙酰胆碱转运体(VAChT)、胆碱转运体(CHT)以及海马乙酰胆碱(ACh)的含量;实验二:为验证中枢胆碱能系统在手术引起老年小鼠学习记忆减退中的作用,给予老年小鼠5mg/kg/day多奈哌齐连续灌胃4周,提高中枢胆碱能神经的活性,灌胃结束后第1天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第3天水迷宫试验测试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改变,水迷宫结束后采用Western Blot和生物化学发光技术检测海马胆碱能神经主要标志物的蛋白表达和ACh含量的变化;实验三:为进一步证明中枢胆碱能系统的退化是手术引起小鼠学习记忆减退的重要原因,给予成年小鼠侧脑室内注射0.8μg免疫神经毒mu-p75-saporin适度损伤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20天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第3天水迷宫试验测试其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阑尾切除术对成年小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没有影响,但能引起老年小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力下降。相应地,手术并不改变成年小鼠海马胆碱能神经主要标志物的表达,但明显下调了老年小鼠海马ChAT、VAChT的水平及ACh含量。应用多奈哌齐能预防老年小鼠术后空间学习和记忆力的下降,并上调海马内ACh含量。而应用mu-p75-saporin适度地损伤成年小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后再行手术则会引起其学习记忆力的下降。2、手术造成老年小鼠中枢胆碱能神经损伤的机制研究方法:实验一:为探究手术对老年小鼠中枢NGF及调节NGF生成和降解的相关蛋白的影响,老年小鼠行阑尾切除术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其海马内NGF、NGF前体蛋白(proNGF)和受体TrkA、p75NTR蛋白量的变化,同时检测小鼠海马内纤维蛋白溶酶原、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变化;实验二:为验证NGF在手术引起老年小鼠中枢胆碱能系统损伤中的作用,给予老年小鼠双侧海马内注射10μg重组小鼠β-NGF,注射后30min立即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第3天水迷宫试验测试其认知功能的变化,水迷宫结束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海马胆碱能神经主要标志物的表达变化,包括ChAT、AChE、VAChT和CHT。结果:手术下调了老年小鼠海马内NGF及其活化受体pTrkA的表达水平,但对proNGF、TrkA和p75NTR受体的表达没有影响。同时,手术上调了MMP9的表达水平,不影响纤维蛋白溶酶原和tPA的表达。给予外源性NGF能预防手术导致的老年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下降,同时逆转手术对老年小鼠中枢胆碱能神经的损伤。3、快速老化小鼠SAMP-8对吸入麻醉药敏感性的研究方法:为观察小鼠对挥发性吸入麻醉药的敏感性变化,采用夹尾法检测4、6、8、10月龄快速老化小鼠SAMP-8和正常老化小鼠SAMR-1异氟醚、七氟醚及地氟醚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值。结果:统计学分析表明年龄和品系因素对MAC值均有影响,SAMP-8小鼠三种吸入麻醉药的MAC明显低于SAMR-1小鼠,并且随着年龄增长SAMP-8小鼠的MAC明显降低。结论1、中枢胆碱能系统退化是造成老年动物术后认知功能损伤的重要原因。2、手术造成老年小鼠中枢胆碱能神经损伤的机制可能与NGF的降解增加相关。外源性NGF能预防手术造成的老年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减退。3、与正常老化小鼠SAMR-1相比,快速老化小鼠SAMP-8对三种常用吸入麻醉药(异氟醚、七氟醚和地氟醚)的敏感性更强。
李英杰,杨宝学[8](2013)在《吸入麻醉药对组织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文中研究表明吸入麻醉药因其安全、可靠、稳定、易于控制等特性广泛应用于临床全麻手术中。近年来研究表明,吸入麻醉药可以通过减轻细胞损伤,降低梗死面积等方式在分子和细胞水平对脑、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害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吸入麻醉药可通过激活离子通道、抑制细胞凋亡、基因调控、减少自由基产生等多种途径发挥保护作用。该文综述了吸入麻醉药对机体脏器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黄思渐[9](2012)在《咪达唑仑对成人七氟醚最低肺泡有效浓度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咪达唑仑对成人七氟醚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的影响,拟得出咪达唑仑降低成人七氟醚MAC的幅度,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3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患者,ASAⅠ-Ⅱ级,年龄36-58岁,按密闭信封法分为单纯七氟醚组和七氟醚+咪达唑仑组两组,8%七氟醚吸入诱导,诱导开始后单纯七氟醚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七氟醚+咪达唑仑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mg/kg,患者意识消失后降低七氟醚浓度至5%,2分钟后缓慢推注瑞芬太尼1μg/kg(推注时间>60秒),推注完毕1分钟行气管插管。插管后维持七氟醚呼末浓度于目标值15分钟以上后手术切皮,观察体动反应。七氟醚MAC值采用up-and-down的方法确定,得到6个交叉点后终止实验。同时记录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脑电双频指数的变化。结果单纯七氟醚组的MAC为2.4±0.2%,七氟醚+咪达唑仑组的MAC为2.1±0.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咪达唑仑降低七氟醚MAC的幅度为12.5%。结论诱导时单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mg/kg可降低乳腺癌女性患者七氟醚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12.5%。
赵以林[10](2012)在《异氟烷对发育期大鼠海马神经元电生理及兴奋性神经毒性的影响》文中提出随着现在医学的发展进步,相当一部分小儿,特别是婴幼儿和孕妇不得不在全身麻醉下接受手术治疗。最新统计资料表明仅美国每年约有600万儿童患者接受手术和麻醉,其中包括150万婴儿患者。由于人类神经系统从妊娠第5W开始发育生长,持续至婴幼儿,其中妊娠后期以及新生儿期是神经元轴突生长、突触形成及可塑性的关键时期,因此吸入麻醉药(如异氟烷.七氟烷等)对发育期神经元的毒性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最近研究表明,吸入麻醉药以剂量时间依赖性导致发育期神经元毒性。然而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本研究探讨全身麻醉药对发育期神经系统生长发育、突触形成及可塑性是否存在毒性作用。与成熟神经元不同,发育期神经元展现很多独特的特征。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特征是GABA (Gamma aminobutyric acid, GABA)介导的兴奋性。在发育期由于升高细胞内氯离子浓度的Na+-K+-2Cl-同向转运体(Na+-K+-2Cl-cotransporter, NKCC)和降低内氯离子浓度的K+-Cl-同向转运体(K+-Cl-cotransporter, KCC)的相互作用导致发育期神经元胞内处于高浓度氯离子状态。因此GABA这一成熟期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抑制性神经递质,在神经元发育早期是作为一种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而发挥作用。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 NMD A)受体即具有配体门控的特点又具有电压依赖性激活特点。在成熟神经元中NMDA受体激活需要借助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受体(a-amino-3-hydroxyl-5-methyl-4-isoxazole-propionate receptor, AMPAR)去除Mg2+对NMDA受体的阻滞,激活NMDA受体引起细胞外Ca2+内流,继而激活CK2, PLC-PKC和PKA等细胞信号通路,促进神经元轴突生长、突触形成及可塑性。而在发育期神经元胞膜上,AMPA受体尚不具备完整离子运输功能,NMDA受体的激活依赖于激活其胞膜表达的GABAA受体(Gamma aminobutyric acid type A receptor, GABAA),使细胞内Cl-外流,细胞膜去极化,代替或者协同AMPA受体的功能,去除Mg2+对NMDA受体的阻滞作用,从而激活NMDA受体。从出生后第二天AMPA才逐渐开始发挥其在成熟神经元中的神经传递功能。亦有研究报道GABA能够直接激活电压依赖性钙通道(Voltage dependent calcium channels, VDCC)引起钙离子从细胞外内流。而过分的激活VDCC会引起细胞内自由钙离子水平升高。研究表明高细胞内自由钙离子会导致细胞产生病理性改变,甚至凋亡。因而与成熟神经元不同,在胚胎期和出生后早期,GABAA受体介导突触后兴奋效应,在轴突生长、突触形成和神经元可塑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图1发育期神经元膜受体与成熟期神经元之间的差异(A)成熟期神经元,激活AMPA受体使细胞膜去极化,可以移除镁离子对NMDA受体阻滞作用。而GABA受体激活则细胞膜超极化,可以抑制NMDA受体的激活,形成一个兴奋和抑制平衡。(B)发育期神经元,激活AMPA受体和(或者)GABA受体都可以致细胞膜去极化,促进NMDA受体的激活异氟烷(Isoflurane)在体内代谢少,大部分以原形从肺排出体外,具有可控性好、比较安全、有效的特点,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吸入麻醉药。异氟烷主要通过直接激活或者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内的γ-氨基丁酸A (Gamma aminobutyric type A, GABAA)受体、谷氨酸(Glutamine, Glu)受体和甘氨酸(glycine, Gly)受体的电生理功能发挥作用。最近研究证实吸入性全身麻醉药具有通过GABAA受体激活NMDA受体和VDCC等引起钙离子内流,进而增加细胞内自由钙离子浓度,导致cytochrome C释放及Caspase-3的激活,最终导致内源性和外源性细胞内凋亡。但是具体机制尚未明确。图2麻醉药致发育期神经毒性机制线路图(A)生理状态下,内源性GABA作用于突触后膜的GABAA受体,细胞膜去极化,易化NMDA受体和VDCC,导致钙离子内流,激活Ca2+/CAM等一系列激酶,导致CREB磷酸化,启动促细胞生长因子和抗凋亡因子。(B)麻醉药如异氟烷作用后,直接激活GABAA受体和增强内源性GABA反应性,过度激活NMDA受体和VDCC,导致大量细胞外钙离子内流,钙离子内流触发细胞内钙释放,导致钙超载,引起细胞色素C释放,启动内源性和外源性细胞凋亡。因此本研究拟选择离体培养海马神经元培养,从神经元电生理特性,神经元内自由钙离子浓度、神经元存活等方面探讨异氟烷在发育期海马神经元导致的神经毒性。本研究拟检验以下假说:(1)异氟烷可影响发育期海马神经元的电生理功能;(2)临床安全浓度的异氟烷在安全时间内使用并不导致发育期海马神经元凋亡;(3)临床安全浓度的异氟烷通过增强海马神经元的自由钙水平而双向调节神经元的生长(如图2所示)。研究方法与结果1.异氟烷对发育期神经元GABAA受体电流的影响方法:用出生后1d的SD乳鼠分离培养海马锥体神经元,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锥体神经元GABAA受体介导的Cl-电流(GAB A电流,Igaba),不同浓度的GABA和1μmol/L GABAA受体特异性拮抗剂荷包牡丹碱(Bicuculline)诱发并确定IGABA;用不同浓度的异氟烷(0.25、0.5、0.75、1MAC)对50μmol/LGABA诱发IGABA的影响结果:GABA诱发内向电流(IGABA),其EC50为23.73μmol/L,荷包牡丹碱阻断IGABA;异氟烷(0.25、0.5、0.75、1MAC)剂量依赖性增强IGABA,其EC为0.53MAC。2.异氟烷对发育期神经元NMDA受体电流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1d龄SD大鼠海马神经元5天(DIV5)。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暴露不同浓度异氟烷下NMDA受体电流(NMDA电流,INMDA),100μmol/L NMDA和10μmol/L NMDA受体特异性拮抗剂MK801诱发并确定INMDA;用不同浓度的异氟烷对100μmol/LNMDA诱发INMDA的影响结果:异氟烷(0.25、0.5、0.75、1MAC)增强NMDA受体电流幅度分别为116±8.8,122±11.7,135±14.3和132±14.6%。10μM Bicuculline预处理海马神经元能够部分抑制异氟烷增加的NMDA受体电流(P<0.05)。而40μM MK801预处理海马神经元可完全逆转异氟烷增加的NMDA受体电流(P<0.05)3.异氟烷对发育期神经元VDCC电流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1d龄SD大鼠海马神经元5天(DIV5)。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暴露不同浓度异氟烷(0.25、0.5、0.75、1MAC)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电流(IVDCC)。运用L-钙通道拮抗剂Nicadipine和GABAA受体拮抗剂Bicuculline探讨临床相关浓度异氟烷对电压依赖性钙电流增强机制结果:表明异氟烷(0.25、0.5、0.75、1MAC)增强IVDCC电流幅度分别为109.11±9.03,120.56±11.46,141.33±13.87和146.78±15.87%。10μM Bicuculline预处理海马神经元能够部分抑制异氟烷增加的IVDCC (P<0.05)。而10μM Nicardipine预处理海马神经元可完全逆转异氟烷增加的IVDCC (P<0.05)。4.异氟烷对发育期海马神经元胞内自由钙离子浓度[Ca2+]的影响方法:1d龄SD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5天(DIV5)。运用Calcium Imaging测定异氟烷(0.25、0.5、0.75、1MAC)对100μmol/L GABA荧光强度的变化。Nicadipine和Dantrolene探讨临床相关浓度异氟烷增强GABA对细胞内钙浓度的机制。结果:异氟烷呈浓度依赖性增强体外培养第5d的海马神经元GABA诱发的钙浓度增加(P<0.05),10μM Bicuculline预处理海马神经元能够部分抑制异氟烷增加的GABA诱发的钙离子浓度升高(P<0.05)。而10μM Dantrolene预处理海马神经元可完全逆转异氟烷增强GABA钙离子浓度升高(P<0.05)。5.异氟烷对发育期海马神经元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1d龄新生SD大鼠进行原代海马神经元培养,于培养至第5d(DIV5),运用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浓度异氟烷(0.25、0.5、0.75、1MAC)暴露6h后发育期神经元中caspase-3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异氟烷组呈剂量依赖性增加海马神经元nRNA caspase-3表达(P<0.05);在蛋白水平上,1MAC异氟烷可以明显增强海马神经元cleaved caspase-3表达(P<0.05)。6.异氟烷对发育期海马神经元cytochrome c表达的影响方法:1d龄新生SD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至第5d (DIV5),运用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浓度异氟烷(0.25、0.5、0.75、1MAC)暴露6h后发育期神经元中cytochrome c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异氟烷组呈剂量依赖性增加海马神经元cytochrome c mRNA表达(P<0.05);在蛋白水平上,0.75MAC和1MAC异氟烷可以明显增强海马神经元cytochrome C的表达(P<0.05)7.异氟烷对体外培养大鼠发育期海马神经元CREB信号的影响方法:1d龄新生SD大鼠进行原代海马神经元培养,于体外培养至第5d(DIV5),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临床相关浓度异氟烷暴露6h后发育期神经元中CREB表达变化及其下游基因脑源性生长因子(BDNF)、生长相关蛋白(GAP43)、PSD-95和抑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异氟烷组呈剂量依赖性增加神经元CREB mRNA、GAP43mRNA、PSD-95mRNA、BDNF mRNA和Bcl-2mRNA表达(P<0.05)。8.异氟烷对体外培养发育期大鼠海马神经元MEF2信号的影响方法:1d龄新生SD大鼠进行原代海马神经元培养,于体外培养至第5d(DIV5),利用用Real-time PCR进行定量分析不同浓度异氟烷暴露6h后发育期神经元MEF2信号通路(MEF2mRNA、synGAPI mRNA和Arc mRNA)。结果:与C组相比,临床相关浓度异氟烷干预6h后呈时间依赖性上调海马神经元MEF2mRNA、synGAP I mRNA、Arc mRNA (P<0.05)。9.异氟烷对发育期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将新生5d SD大鼠放入相对密闭的自制器皿,用麻醉挥发罐1MAC异氟烷干预6h。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干预后提取出海马神经元总mRNA,运用Real-time PCR检测异氟烷干预后发育期海马神经元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MAC处理组异氟烷剂量依赖性增加神经元凋亡(P<0.05)。10.异氟烷对发育期大鼠海马神经元MEF2信号的影响方法:新生5d龄SD大鼠(PSD5),随机分为6h和麻醉停止后24h异氟烷组和对照组(C组)。将新生5d SD大鼠放入相对密闭的自制器皿,用麻醉挥发罐1MAC异氟烷干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干预后在各时间点取海马神经元提取RNA和组织总蛋白质,运用Real-time PCR进行定量分析MEF2信号通路(MEF2mRNA、 synGAPI mRNA和Arc mRNA)。结果:与C组相比,1MAC异氟烷干预后呈时间依赖性上调海马神经元MEF2mRNA、synGAPI mRNA、Arc mRNA (P<0.05),麻醉停止后24h恢复正常。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one-way ANOVA,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或者配对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研究总结一、主要研究结果1.通过离体1d龄SD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5天(Day in vitro, DIV5d)以及整体动物实验从神经突触形成以及神经元存活两个方面证实了临床相关浓度吸入麻醉药异氟烷剂量时间依赖性致发育期海马神经元神经毒性。2.通过离体1d龄SD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证实临床相关浓度吸入性麻醉药异氟烷对发育期海马神经元VDCCs, NMDA受体和GABAA受体的激活及升高细胞内自由钙离子浓度的影响。3.在体动物以及离体细胞实验中均证实了临床浓度异氟烷(0.25、0.5、0.75、1MAC)对MEF2和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二、研究结论异氟烷致发育期海马神经元神经毒性的作用可能主要通过增强GABAA受体,细胞膜去极化,从而易化NMDA受体和VDCC,触发细胞外钙离子内流,引起钙触发钙释放(calcium-induced calcium release, CICR)从而导致细胞内钙离子超载,caspase-3和cytochrome C表达上调,导致细胞凋亡。同时钙离子内流可以上调MEF2和CREB Ser-133位点磷酸化,调节其下游对突触发生以及神经存活起重要作用的BDNF、Bcl-2以及突触素Ⅰ (synapsin Ⅰ)表达。
二、影响吸入麻醉药MAC的中枢神经递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吸入麻醉药MAC的中枢神经递质(论文提纲范文)
(1)七氟烷和异氟烷通过PI3K-C2α/Rho激酶调节血管平滑肌收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七氟烷和异氟烷通过PI3K-C2α/Rho激酶调节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收缩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七氟烷和异氟烷通过PI3K/Rho激酶调节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收缩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七氟烷通过PI3K-C2α/Rho激酶调节大网膜动脉血管平滑肌收缩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综述 吸入性麻醉药调控血管平滑肌张力的细胞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外文论文 |
英文论文1 |
英文论文2 |
(2)地氟醚与七氟醚对机器人辅助下老年膀胱癌根治术中脑氧代谢及术后恢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局限性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地氟醚与七氟醚的药理作用特点及对老年人术后苏醒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3)术前睡眠障碍对全身麻醉药物敏感性和术后谵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关键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引言 |
1 睡眠障碍的认知 |
2 睡眠障碍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
3 睡眠与全身麻醉的潜在联系 |
4 睡眠障碍对全身麻醉影响的研究现状 |
5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科学假设 |
第三部分 科学研究 |
研究一 术前合并睡眠障碍对七氟醚MACawake的影响 |
1 背景 |
2 资料和方法 |
3 统计分析 |
4 结果 |
5 讨论 |
6 结论 |
7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睡眠障碍对丙泊酚靶控输注效应室浓度的影响 |
1 背景 |
2 资料和方法 |
3 统计方法及统计学处理 |
4 结果 |
5 讨论 |
6 结论 |
7 参考文献 |
研究三 术前睡眠障碍与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联系 |
1 背景 |
2 资料和方法 |
3 统计方法及统计学处理 |
4 结果 |
5 讨论 |
6 结论 |
7 参考文献 |
附表1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
附表2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 |
附表3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 |
第四部分 总的结论 |
附录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围术期睡眠障碍与术后谵妄间联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4)从NMDA受体(ERK)1/2、P38MAPK途径探讨七氟烷对老年认知功能影响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按照字母A-Z顺序排列) |
第一章 绪论 |
1.1 影响因素 |
1.1.1 年龄对POCD的影响 |
1.1.2 麻醉方式 |
1.2 吸入麻醉药引起认知功能下降的可能机制 |
1.2.1 POCD与阿尔茨海默病 |
1.2.2 脑内β淀粉样蛋白的积聚 |
1.2.3 神经炎症 |
1.2.4 神经元内钙失衡 |
1.2.5 突触可塑性下降 |
1.2.6 一氧化氮的改变 |
1.2.7 p38MAPK |
1.3 POCD的临床启示 |
第二章 理论分析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分析 |
2.1.1 NMDA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与认知功能 |
2.1.2 七氟烷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
2.2 本项目的研究意义 |
2.3 研究内容 |
2.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2.5 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
2.5.1 拟采取的技术路线 |
2.5.2 可行性分析 |
2.6 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三章 实验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动物选择与分组 |
3.1.2 主要仪器 |
3.1.3 主要试剂 |
3.1.4 实验方法与步骤 |
3.1.5 行为学测试 |
3.1.5.1 Morris水迷宫实验 |
3.1.5.2 Morris 水迷宫参数 |
3.1.5.3 Morris 水迷宫行为学测试 |
3.1.5.4 Western Blot 检测 NR2A 和 NR2B 的表达和(ERK)1/2 信号通路 |
3.1.5.5 试剂盒内容物(室温保存) |
3.1.5.6 需自备材料及试剂 |
3.1.5.7 操作注意事项 |
3.1.5.8 组织准备 |
3.1.5.9 染色步骤 |
3.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测麻醉后Aβ沉积的改变 |
3.2.1 脑组织的处理及冰冻切片的制作 |
3.2.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3.3 WESTERN BLOT定量Aβ表达 |
3.4 数据处理与统计 |
第四章 结果分析与结论(讨论) |
4.1 七氟烷对老年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
4.2 NMDA受体NR2A和 NR2B的表达和(ERK)1/2 信号通路影响七氟烷吸入麻醉的老年认知功能 |
4.2.1 海马CA1 区域高尔基染色结果 |
4.2.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测麻醉后Aβ沉积的改变 |
4.2.3 Western blot定量Aβ |
4.3 讨论 |
4.3.1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 |
4.3.2 不同浓度氧与七氟烷相互作用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
4.3.3 吸入麻醉药引起老龄大鼠认知功能下降的可能机制 |
4.4 结果 |
4.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终末期肾病患者七氟醚半数苏醒肺泡有效浓度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3. 结果 |
3.1. 纳入试验病例 |
3.2. 患者一般情况、动脉血气、生化指标 |
3.3. 序贯试验结果 |
3.4. 多因素逻辑回归 |
3.5. 血流动力学 |
4. 讨论 |
4.1. MAC_(awake) |
4.2. 病例剔除原因 |
4.3. Dixon up and down方法 |
4.4. 七氟醚诱导方式 |
4.5. ESRD患者七氟醚MAC_(awake)降低的可能因素 |
4.6. NSE升高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
4.7. 本研究不足之处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L型钙离子通道CaV1.2蛋白在大鼠七氟烷麻醉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统计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个人简历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7)中枢胆碱能系统退化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枢胆碱能神经退化在手术造成老年小鼠 POCD 中的作用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手术造成老年小鼠中枢胆碱能神经损伤的机制研究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快速老化小鼠 SAMP-8 对吸入麻醉药敏感性的研究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课题展望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8)吸入麻醉药对组织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
1.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 |
1.1.1 减轻脑组织损害 |
1.1.2 减少神经细胞死亡 |
1.1.3 其他 |
1.2 吸入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保护的机制 |
1.2.1 PI3K-p AKT-p CREB通路 |
1.2.2 抑制神经递质谷氨酸的释放 |
1.2.3 调节脑血流量 |
1.2.4 抑制神经细胞凋亡 |
1.2.5 基因调控 |
2 对心脏的作用 |
2.1 对心脏的保护作用 |
2.1.1 缩小心肌梗死的面积 |
2.1.2 加快心功能及心肌顿抑的恢复 |
2.1.3 减轻心肌细胞损伤 |
2.1.4 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
2.1.5 保护作用强于静脉麻醉药 |
2.2 吸入麻醉药保护心脏的机制 |
2.2.1 激活KATP通道 |
2.2.2 激活蛋白激酶C (protein kinase C, PKC) |
2.2.3 减轻Ca2+超载 |
2.2.4 促进一氧化氮 (NO) 的释放 |
2.2.5 抗炎症效应 |
2.2.6 线粒体机制 |
2.2.7 减少自由基的产生 |
3 保护肝脏作用 |
4 保护肾脏作用 |
5 保护呼吸功能 |
6 结语与展望 |
(9)咪达唑仑对成人七氟醚最低肺泡有效浓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药物及设备 |
2.1.1 药物 |
2.1.2 设备 |
2.2 研究对象选择 |
2.2.1 纳入标准 |
2.2.2 排除标准 |
2.3 研究方法 |
2.3.1 预实验 |
2.3.2 实验步骤 |
2.3.3 监测指标 |
2.3.4 术后24小时随访 |
2.4 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脑电双频指数比较 |
3.2.1 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脑电双频指数组间比较 |
3.2.2 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脑电双频指数组内比较 |
3.3 七氟醚MAC值 |
3.4 术后24小时随访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七氟醚MAC值的测量 |
4.1.1 MAC的影响因素 |
4.1.2 诱导方案的确定 |
4.1.3 Up-and-down设计方案的选择 |
4.2 血流动力学变化 |
4.3 脑电双频指数对意识水平的监测 |
4.3.1 脑电双频指数的原理 |
4.3.2 实验中脑电双频指数的组间差异 |
4.3.3 脑电双频指数针对七氟醚的特异性 |
4.3.4 脑电双频指数对体动的预测性 |
4.3.5 脑电双频指数对术中知晓的预防作用 |
4.4 咪达唑仑对七氟醚MAC的影响及相互作用 |
4.4.1 吸入麻醉药的作用机制 |
4.4.2 咪达唑仑的催眠机制 |
4.4.3 咪达唑仑降低七氟醚MAC的可能机制 |
4.4.4 咪达唑仑对七氟醚的其他作用 |
4.5 实验的不足之处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异氟烷对发育期大鼠海马神经元电生理及兴奋性神经毒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异氟烷对发育期海马神经元电生理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异氟烷对发育期海马神经元自由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异氟烷对发育期海马神经元兴奋性毒性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吸入性全身麻醉药对发育期神经元电生理功能影响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及投稿的文章 |
四、影响吸入麻醉药MAC的中枢神经递质(论文参考文献)
- [1]七氟烷和异氟烷通过PI3K-C2α/Rho激酶调节血管平滑肌收缩[D]. 杨绍忠. 山东大学, 2021(11)
- [2]地氟醚与七氟醚对机器人辅助下老年膀胱癌根治术中脑氧代谢及术后恢复的影响[D]. 李冰清. 郑州大学, 2020(02)
- [3]术前睡眠障碍对全身麻醉药物敏感性和术后谵妄的影响[D]. 曹袁媛.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1)
- [4]从NMDA受体(ERK)1/2、P38MAPK途径探讨七氟烷对老年认知功能影响的作用机制[D]. 李俞锦.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4)
- [5]终末期肾病患者七氟醚半数苏醒肺泡有效浓度的变化[D]. 吴云. 安徽医科大学, 2018(04)
- [6]L型钙离子通道CaV1.2蛋白在大鼠七氟烷麻醉中的作用研究[D]. 张兴. 宁夏医科大学, 2018(10)
- [7]中枢胆碱能系统退化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徐欢.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7)
- [8]吸入麻醉药对组织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 李英杰,杨宝学. 神经药理学报, 2013(01)
- [9]咪达唑仑对成人七氟醚最低肺泡有效浓度的影响[D]. 黄思渐. 中南大学, 2012(12)
- [10]异氟烷对发育期大鼠海马神经元电生理及兴奋性神经毒性的影响[D]. 赵以林.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