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香豆素染料/碘盐光引发体系的研究

新型香豆素染料/碘盐光引发体系的研究

一、新型的香豆素染料/碘鎓盐光敏引发系统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曹洪志[1](2021)在《线粒体靶向的有机小分子在光动力治疗及超分辨成像的应用探索》文中研究指明线粒体是细胞内最重要的功能细胞器之一,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及产生能量的场所,通过氧化呼吸链,线粒体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了超过80%的能量,并且氧化呼吸链中的多种酶也直接参与了其他生命活动。同时线粒体内的多种蛋白及裸露的环状线粒体DNA也与细胞氧化应激、介导多种细胞死亡方式及许多重大疾病的产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过去的几十年,众多研究学者借助电泳、电镜等方法或仪器对线粒体的组分及功能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近年来,共聚焦荧光显微术的蓬勃发展为通过荧光手段观察细微结构提供了可能,并催生了荧光生物显影的领域。随着化学与生物领域的交叉融合,越来越多的小分子探针、配合物及纳米粒子被应用在成像和治疗的领域。这三类荧光探针均具有较为灵活使用的特点,而且可以根据设计思路合成相应的化合物或纳米粒子达到对应的目的。本论文从设计思路出发,设计合成了两种有机小分子D-A构型的荧光探针,具有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及荧光强度,两种探针均可以靶向线粒体,并针对线粒体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应用探索。1.我们设计合成了三种以刚性平面为主体的有机小分子结构,并在R基团分别修饰了醚氧链、醋酸根及羟基。增加其水溶性及生物相容性。刚性平面具有较大的π-π共轭体系,可以有效限制其分子扭转,减少能量损耗,同时该结构也是同时具有电子供体-受体的D-π-A结构,可以有效加速分子内电荷转移,增强荧光量子产率,较高的量子产率有利于在光刺激下诱导产生活性氧(ROS),用于光动力治疗。经过体外实验检测,我们发现其中一个探针U-Ts O具有优秀的光催化ROS转换效率,有很大潜力可以应用在光动力治疗领域,并通过后续的细胞及组织实验证实了它在细胞内也具有良好的光动力治疗效果。但是由于UTs O的激发光在349 nm处,该激发光处在紫外区,本身对细胞有较大的损害,所以在单光子光动力治疗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探索了它的非线型光学效应,发现它在700 nm处和940 nm处分别有优秀的双光子及三光子吸收,十分满足荧光成像的要求,并且在进一步的细胞及肿瘤球实验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经过文献查阅,相较于常见的金属配合物、卟啉环及BODIPY衍生物一类结构,我们设计的大共轭体系刚性平面的结构未曾在光动力治疗中报道过,是一类新型的可用于光动力治疗的结构,也希望未来在该领域有更大的应用。2.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两种D-A构型的有机小分子,具有较高的量子产率,由于分别引入苯环与噻吩,改变了其电荷转移能力,影响了其激发发射图谱,含苯环的BDP激发光波长比含噻吩的BDTP蓝移55 nm,使BDP的斯托克斯位移达到了105 nm,也可以完全排除激发光对发射的影响,在体外测试中,BDP对线粒体DNA有较强的响应。进一步我们使用BDP进行细胞实验,在细胞内可以借助超分辨共聚焦显微镜精准靶向线粒体DNA,并在细胞内可以动态观察线粒体DNA的变化,在低浓度时,BDP对细胞几乎无毒性,可以用作观察线粒体DNA的工具,可以通过外来物的刺激观察外来刺激时线粒体DNA的变化,BDP浓度在高时,可以诱导凋亡,因此我们在细胞内借助BDP超分辨动态观察了线粒体DNA在凋亡时从分散到聚集并黏附在嵴上的过程,并借助电泳、荧光成像等手段鉴定BDP为Caspase家族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在文献调研中,也很少报道到可以动态观察线粒体DNA的荧光染料。本论文从设计思路出发,选择合适的推拉电子基团以增强分子内电荷转移,最终设计合成了两种有机小分子D-A构型的荧光探针,具有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及荧光强度,两种探针均可以靶向线粒体,并针对线粒体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应用探索。

翟伟俊[2](2019)在《线粒体靶向的铱配合物磷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过渡金属配合物与有机荧光分子相比有许多优点,它们的光物理性质及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调节配体而完成,并且过渡金属配合物具有大的斯托克斯位移和长寿命等特征,这使它们可用于荧光探针和细胞成像。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一种起重要作用细胞器,其作为通过氧化磷酸产生细胞能量的动力源,并且在细胞死亡途径中起关键作用。多种疾病的发病机理均与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例如帕金森病(PD)。因此,针对线粒体的靶向成像从而实现间接的鉴定与监测的研究也是本领域的研究热点。现在基于磷光靶向线粒体成像的研究还比较少,本论文将线粒体的靶向单元引入到磷光铱配合物中,并引入对氧化还原性物质响应的特定基团,从而实现对线粒体靶向的磷光成像及特定物质的监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我们在N^C配体4-(2-吡啶基)苯甲醛上引入了能与次氯酸发生特异性反应的肟基单元,在N^N配体的碳链上引入了能靶向线粒体的三苯基磷单元,设计合成铱配合物Ir1。使用质谱和核磁,表征了其分子结构。我们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表征了配合物Ir1对次氯酸根的响应性和选择性,在甲醇缓冲溶液中,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290 nm,加入次氯酸之后,最大吸收峰升高。配合物Ir1在溶液中是不发光的,随着HClO的增加,在550 nm处呈现发射,并且发射峰逐渐增强,当加入的次氯酸到达39倍当量的时候,荧光发射达到最强,其最大发射峰的发射强度大幅增加了15倍,实现了对次氯酸的“Turn-on”型检测。探针Ir1的荧光光谱对其他氧化性离子基本不发生变化,表明了探针Ir1对次氯酸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对细胞毒性的检测,表明配合物探针的生物毒性较低,可以在生物细胞中使用。细胞成像实验,铱配合物探针Ir1可以通过荧光法检测细胞中的次氯酸。共染色实验结果显示探针特异性靶向线粒体,靶向共染系数达到94%,可以有效检测线粒体上产生的次氯酸。其次,我们在N^C配体4-(2-吡啶基)苯甲醛上引入了能与亚硫酸氢根发生特异性反应的醛基单元,在N^N配体的碳链上引入了能靶向线粒体的三苯基磷单元,设计合成铱配合物Ir2。质谱和核磁,表征了其分子结构。我们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表征了配合物Ir2对亚硫酸氢根的响应性和选择性,配合物的吸收波长位于280 nm和320 nm。未加入亚硫氢酸根离子时,吸收峰明显,加入亚硫氢酸根离子之后,位于280nm和320nm的吸收明显降低。配合物Ir2发射波长在550 nm,随着亚硫酸氢根离子的增加,550 nm处发射明显降低,当加入的次氯酸到达50倍当量的时候,荧光发射不再发生变化,铱配合物Ir2对亚硫酸氢根可以进行有效灵敏的检测,实现了“Turn-off”型检测。细胞成像实验,证明铱配合物探针Ir2可以通过荧光法容易地检测细胞中的亚硫酸氢根。

谢小银[3](2019)在《理论研究分子轨道调控对DSSCs染料分子光吸收和能量转移特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石化资源(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消耗导致过去的一百多年以来排放了难以估量的二氧化碳。由此引发的温室效应不断侵蚀着这颗星球上生物的生存空间,人类也无法独善其身。近年来,绿色替代能源的研发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尤其以太阳能电池发展与应用最受瞩目。而其中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 Sensitized Solar Cells,DSSCs)为代表的新型电池的发展最被看好。虽然DSSCs器件转换效率(513%)尚不能与已被商业化应用数十年的硅基(单晶硅及多晶硅)光伏器件动辄10-24%相比,但其选用原料成本低廉且较为无毒,加上可运用印刷技术的简单制造设备,制造成本仅为硅基太阳电池的510%,同时DSSCs转换效率不受日照角度影响,转换效率随温度上升而增加,因此未来竞争力也会将优于硅基太阳能电池。对于DSSCs来说,影响器件性能的最关键因素莫过于所使用的染料敏化剂了,理想的敏化剂应该有一个合适的HOMO/LUMO能隙,这样就能够很好的匹配太阳光谱吸收尽可能多的太阳光子并激发产生尽量多的电子空穴对。另外,敏化剂的电子结构还能够影响激发态电荷在分子内输运性质,理想的敏化剂分子能够对激子产生足够大推动力来促使电子和空穴分离从而产生有效电荷。同时驱动电荷向相反方向转移形成光电流。本论文以密度泛函理论为基本研究手段,对一系列D-π-A有机染料分子的电子结构及分子内电荷传输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结合相关实验结果提出了一些普适的染料分子设计方案。研究过程中,除了研究敏化剂分子的独立个体特性,还通过对电荷密度差分、态密度、及电子注入驱动力的分析,深入研究了敏化剂分子与半导体结合体系界面间吸附和电荷转移特性,从理论角度对染料敏化剂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价和预测。希望本研究工作能够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尤其是敏化剂分子的合成和制备工作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该论文的第一章为前言,介绍了太阳能电池尤其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发展过程,简要介绍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器件的结构和光电转换原理,综述了现有的设计和合成高性能敏化剂的方案,阐明该课题的研究意义。第二章为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理论基础的进行阐释,主要包含了量子力学基础和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各种近似解方法以及计算方案;此外,本论文还对研究工作过程中所有理论分析手段进行了介绍。包括对染料分子几何构型、电子结构、电荷转移特性、染料与氧化还原电对间的作用以及染料-二氧化钛界面特性等方面进行计算和分析。我们借助这些理论测试手段及评价方方法,深入地揭示了通过对敏化剂分子构型进行调整最终是如何影响DSSCs的性能,提出高性能染料敏化剂分子的设计的普适原则。希望这些设计原则,能够为今后的实验研究提供理论支持。第三、四和第五章是对我们所设计的高性能敏化剂的方法和原则的具体研究过程和方法手段进行说明。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我们将高效有机异质结光伏器件电子给体材料分子中共轭单元应用到具有D-π-A结构的DSSCs中作为光电子传输载体π桥。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方法探究了染料分子π桥上三种共轭单元重复数量对于这类DSSCs分子的光子吸收和转移效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π共轭延长能够改善吸收强度,但是吸收峰位置变化却有差异。主要是吸收峰位置变化程度Ppv<P3ht<Ptb7。这是因为通过变化Ppv基团的数目,HOMO轨道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而LUMO基本上没有变化,因而Ppv系列的染料吸收峰位置没有显着变化,相对于P3ht和Ptb7系列来说。同时我们还证实,P3ht的引入有利于改善分子内电荷转移效率,而Ppv和Ptb7系列中π共轭的延长使分子内电荷转移效率降低。随后我们选取有实验数据的D-π-A染料XY1和D35作为参照构型,来研究具有吸收光谱互相补充的染料组合对器件的效率的提升作用。众所周知,提高DSSC效率的策略有很多,最有效的方法是促进光的收集,即扩大光谱吸收范围和/或提高光谱吸收强度。在这一章,我们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设计并研究了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谱互补的D-π-A有机染料组合。研究了电子性质,包括前线分子轨道、分子内电荷转移、吸收光谱等。结果表明,B1染料与XY1染料具有最佳的吸收波长互补性,相应地在太阳光谱的350-450纳米范围内具有较高的采光效率。因此,我们能够籍以此理论结果预测,以B1和XY1为敏化剂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其光电转换效率比参考文献中的XY1和D35染料的组合更高。最后,我们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对高效D-π-A有机染料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探索。具体地说,我们对两种噻吩[3,2-b]二苯并噻吩π桥D-π-A有机染料SGT129和SGT130进行了几何优化和电子结构和吸收光谱计算,这两种染料在与TiO2半导体结合前后表现出显着的效率差异。计算结果表明,电子供体与π桥之间的共面结构能够有效地增强电子转移,从而促进SGT130分子内电荷从电子供体转移到受体基团。SGT130的吸收光谱由于带隙的减小而展宽并发生红移。较高的采光效率、有利的分子内电荷转移、TiO2半导体中导带边缘的较大位移以及在TiO2导带中注入的电子与电解质之间的慢电荷复合解释了SGT130优于SGT129的效率。以SGT130为参考染料,通过对含富电子和吸电子部分的π桥基团进行改性,进一步设计了四种新型染料1-4。从影响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的理论参数来看,所有染料在界面电荷转移和光捕获效率方面均优于SGT130,并且TiO2导电带边缘的位移较大。我们的理论研究有望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应用中基于TBT的D-π-A有机染料的分子改性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在第六章,对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包括对截至当前所取得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及在投工作的介绍,另外还对未来的工作做出规划。

华超君[4](2017)在《含香豆素结构的荧光染料的合成及光谱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香豆素类衍生物由于其荧光量子产率高,光稳定性好,生物兼容性好等优良的光学和生物性能,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荧光染料及探针还有医药等领域。为了能更简便以及得到更多的有机荧光小分子染料和探针,因此寻找更简便方法来合成不一样的香豆素类荧光分子还是非常重要的。本论文通过香豆素类衍生物设计合成了几种由香豆素作为发色团的荧光染料及探针,并将此含有香豆素结构的化合物进行光谱性质的测试及理论研究。本论文围绕香豆素类荧光化合物的合成及光谱性质展开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以4-氨基香豆素,1,3-环己二酮和取代的苯甲醛为原料,通过一锅煮的方法直接合成5个不同取代基的香豆素类荧光小分子化合物,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MNR)及碳谱(13CMNR)表征了结构。将香豆素类荧光分子4进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的研究,发现不同的溶剂对荧光分子的荧光性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在DMSO溶剂中荧光强度及荧光量子产率达到最大。他们的吸收峰大都在375 nm,荧光发射峰在445 nm左右,因此斯托克斯位移可达到70 nm。此外,其中4个取代基为推电子基的荧光分子的荧光强度及荧光量子产率很高,尤其是化合物4e,荧光量子产率达到了0.83。然而当取代基为吸电子基硝基的荧光分子的荧光强度及荧光量子产率却很低,化合物4b的荧光量子产率仅仅只有0.014。这些荧光化合物在不同的pH环境中也表现出了不同的现象,当pH呈酸性和中性时这些荧光分子在365 nm紫外灯下呈现蓝色的荧光,吸收峰为375 nm,发射峰为450 nm,斯托克斯位移为75 nm;而当pH呈碱性时,呈现出的却是黄绿色荧光,吸收峰为450 nm,发射峰为540 nm,斯托克斯位移为90 nm。可以看出,pH从酸性到碱性无论是吸收峰还是发射峰都发生了很大的红移,斯托克斯位移也增大了很多。最后通过密度泛函理论优化了5个荧光分子的结构以及计算了其吸收波长和发射波长,并且验证并解释了不同取代基效应的现象。第二方面,以4-氨基香豆素,1,3-环己二酮和取代的水杨醛为原料,通过简单地一锅煮绿色合成方法直接合成1个香豆素类荧光小分子化合物,产率高达87.3%,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碳谱(13C NMR)及质谱高分辨(HR-ESI/MS)表征了结构。通过对该物质的紫外-可见光光谱及荧光发射光谱的研究,发现该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表现出了相同的吸收光谱(λabs=375 nm),但荧光强度不同。通过该分子在不同金属离子的环境下进行荧光性能的测试,发现当三价铁离子存在时,该分子的荧光强度几乎没有,处于淬灭状态,同时进行了其他金属的干扰性实验,发现无影响,因此突出了该荧光探针的专一性。然后对该分子在碱性环境下进行荧光性能测试,发现在碱性环境下处于淬灭状态。最后通过化学计量学,探究了分子在铁离子以及碱性环境下的淬灭机理,并且通过计算化学,利用密里根电荷布居常数来验证了该探针与铁离子结合时发生了电荷转移。第三方面,通过4-氨基香豆素,茚酮和取代的苯甲醛为原料,通过一锅煮的方法直接合成4个不同取代基的香豆素并茚酮结构的荧光化合物,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及碳谱(13C NMR)表征了结构。论文通过研究四个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吸收波长、发射波长、荧光量子产率及荧光强度确定了在DMF中荧光量子产率及荧光强度达到了最大。在DMF中化合物的荧光量子产率可以达到89%,激发光谱及发射光谱分别为308 nm和417 nm,因此在DMF中,此物质的Stocks位移达到了109 nm。同时,也对不同取代基时的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当取代基不同时对其吸收光谱及发射光谱的影响都不大,吸收光谱在308 nm左右,而发射光谱在420 nm左右。而当取代基为吸电子基硝基的时候其荧光强度达到最小,而无取代基的时候荧光强度达到最大。另外,本文还研究了荧光强度与化合物浓度的关系,我们发现当化合物溶液的浓度越来越大的时候,荧光强度却越来越小,但吸收波长和发射波长都没有发生移动,最后通过计算化学TD-DFT验证了实验测得的发射光谱、吸收光谱,而且也计算出跃迁能级以此来探讨该化合物的荧光性质。

于肖[5](2013)在《单晶TiO2纳米线合成及在太阳电池中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从1991年,Gr tzel在染料敏化电池(DSSC)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来,由于该电池简单的制备工艺、较低的生产成本、较高的光电转化效率以及较短的能量回馈周期,使其在世界范围内,成为越来越多实验小组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基于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薄膜并不利于电子的传输,由光子激发产生的电子在通过介孔纳米颗粒薄膜的过程中可能经历了一个随机的路径,而且在纳米颗粒的间隙中可能经历了数以百万计的电子俘获和解俘获的过程,从而降低了电子的收集率,以致于降低了电池的性能。相反,一维纳米结构如纳米线、纳米管、纳米棒等,由于其结构属性,非常有利于电子的传输,进而得到优越的电池性能,被广泛研究探索。本文从区别于常规水热合成一维二氧化钛纳米结构上,研究提出用一步法成功合成出单晶二氧化钛纳米线;并且对于该单晶一维二氧化钛纳米线的合成,分别从溶剂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进行了探索以探讨这些参数在纳米线形成上的影响作用,根据时间演变规律,提出了该纳米线溶解—再结晶的可能的生长机制。将制备的纳米线应用到染料敏化电池上取得了7.1%的效率,明显高于基于商业P25粉制备的染料敏化电池(效率为5.57%),证实了一维纳米线结构在电子传输上的优势。

张琼,王秋亚,刘龙珠[6](2012)在《光化学应用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综述了光化学在有机光化学、高分子光化学、生物光化学、光电化学、环境光化学领域中的应用,并对光化学应用进行了展望。

李博[7](2012)在《基于金属卟啉化合物的环碳酸酯合成及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文中指出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两个难题。目前,由于化石能源的耗竭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发展环境友好的可持续能源技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最为迫切的战略目标。一方面,二氧化碳作为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其资源利用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环境意义。另一方面,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作为一种新型的低成本太阳能光伏器件,在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基于此,同时联想到大自然中的光合作用,既吸收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成功转化了太阳能。而光合作用的核心部位叶绿素,正是一种镁卟啉衍生物。本论文选取了金属卟啉类化合物,考察了这类化合物在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合成环碳酸酯反应中的催化作用,并以金属卟啉类化合物为基础,研究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性能。在二氧化碳合成环碳酸酯方面,我们合成了一系列新型、高效的四羧基苯基卟啉类钴盐催化剂TCPPCo(III)X。这类催化剂可以在室温下高效转化二氧化碳合成环碳酸酯。通过比较不同的轴向抗衡离子和共催化剂对催化效果的影响,本文系统的研究了四羧基苯基金属卟啉类化合物对二氧化碳的催化作用。同时,本工作首次发现了有机酸对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偶联反应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机理。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方面,考虑到电池的整体性,我们在电荷传输和界面电荷转移理论的基础上,以电子的定向传输为研究思想导向,从染料的合成、光电极的制备和电解液的开发三方面入手进行研究,系统地研究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性能及其本征的电荷传输机理,为开发出电子定向传输的高效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打下了基础。在染料合成方面,我们合成了不同金属中心的四羧基苯基金属卟啉染料,考察了不同中心金属对卟啉染料的影响。通过比较发现,染料TCPPRu(II)(PPh3)2由于其金属中心Ru独特的分子轨道及轴向配体三苯基膦的推电子效应,使得基于其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单色光转化效率和光电流明显大于其他金属卟啉染料,显着增强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效果。这部分工作加深了我们对染料分子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作用机理的理解,同时论证了金属中心及分子结构共轭性和电子定向传输对染料效果的影响,特别是金属中心轴向配体的作用。在电极制备方面,为了更好地利用一维纳米结构在电子传输上的优势和照顾染料的吸附情况,我们将一维纳米带掺杂到Ti02纳米颗粒中来,制成了复合半导体电极,相比于采用单一Ti02纳米粒子电极的电池,这种复合电极电池获得了更好的光电性能。更进一步,我们应用电化学阻抗谱,详细讨论了一维Ti02纳米带的引入,对电池电压、电子扩散系数、电子寿命和电荷收集效率的影响,解释了一维TiO2纳米带对电池光电性能的改善作用,同时再次明确了我们通过电子定向传输来改善电池性能的思路。在电解液开发方面,延续使电子定向传输的思路,以前人工作为参考,我们向电解液中加入4-叔丁基吡啶(TBP)和1,2-二甲基-3-丙基碘化咪唑鎓盐(DMPII),使得Ti02半导体光电极的表面形成了分子阻挡层,从而弛豫了半导体电极-电解液界面间的电荷复合过程,提高了半导体电极中的电子收集效率,改善了电池的光电性能。进一步,通过线性扫描伏安测试和电化学阻抗测试,我们确认了分子阻挡层的形成,并得以从本质上描述了分子阻挡层对电池光电性能的改善作用。

李辉[8](2010)在《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微波“一锅煮”合成、光谱及色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香豆素衍生物具有明显的抗菌、抗凝血、抗艾滋病等生物活性。一些3-取代、4-取代羟基香豆素被认为是活泼的非肽类的HIV蛋白酶抑制剂,其中4-羟基香豆素被认为是起主要作用的结构部位。因此,对一系列具有独特生理活性和荧光特性的香豆素衍生物进行合成、光谱及色谱方面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在概述了香豆素衍生物合成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微波“一锅煮”法快速合成了一系列香豆素类化合物,同时研究了它们的荧光光谱、紫外光谱以及色谱行为,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香豆素的药用资源提供有用的信息和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综述了近年来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合成进展、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光谱及色谱进展,重点介绍了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2.采用微波“一锅煮”法快速合成了1,4-二[双-(4-羟基-3-香豆素)]次甲基苯(a)、3,4-二(4-羟基-3-香豆素)-2,5-已二醇(b)、2,3-二(4-羟基-3-香豆素)-1,4-萘醌(c)和4-甲基-7-羟基香豆素(d),反应时间均缩短至15-30min,产率有所提高,同时考察了微波功率、温度及时间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确证。3.运用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初步研究了所合成的4种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光谱性能。结果表明,母体结构具有供电性羟基及刚性“平面”结构的4-甲基-7-羟基香豆素(d)有强的荧光特性,其荧光强度随极性的增大而增强;在二(?)烷-水的二元溶剂中,其荧光强度随二元体系极性的增大而降低;在pH=3.5~5.1的酸性条件下,其荧光强度随pH降低而减弱;在pH=6.47-6.98的碱性条件下,其荧光强度随pH升高而减弱;在温度为8℃-20℃范围内,随着d溶液温度的升高,荧光强度降低。4.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初步研究了上述4种香豆素类化合物的色谱行为,其色谱分离条件:KromasilC18色谱住,流动相为V(乙醇):V(0.85%磷酸)=50:50,柱温3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10nm。标准品的进样量为5μL-20μL,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999,线性关系良好。标准品连续5次进样和在12h内多次进样,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不高于3.5%。

王建超[9](2010)在《共轭型二苯甲酮染料的合成与双光子性质的研究》文中认为由于共轭型双光子染料的化学结构易于修饰,光学性质可控,光物理与光化学性质的可调节性强,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为实现在分子水平上调控双光子光引发聚合的目标,可通过提高电子给体与电子受体的强度或提高共轭中心母体的平面性来增大化合物的双光子吸收截面。据此,我们构建了共轭双键连接紫外光引发剂的双光子染料,通过改变苯乙烯的取代基团,设计合成了九种含二苯甲酮的苯乙烯类化合物,重点研究了这些新型共轭型二苯甲酮化合物的光谱及双光子性质。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合成了九种新的目标化合物,并通过熔点、1HNMR谱、13CNMR谱、质谱及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2.研究了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紫外可见吸收与荧光发射。光谱中在短波长区的吸收主要由二苯甲酮片段提供,而可见光区的吸收是由分子内电荷转移引起的,随着苯乙烯上的取代基的供吸电子能力的不同,化合物具有不同的分子内电荷转移能力。全面系统地分析,考察了溶剂、结构变化对光谱性质的影响。用荧光比较法测定了荧光量子产率,并检测了目标化合物的荧光寿命。3.研究了化合物的双光子吸收性质。测定了化合物的双光子上转换荧光,并用荧光比较法计算了化合物的双光子吸收截面,结果表明,五种化合物皆具有明显的上转换荧光发射,其双光子吸收横截面的大小与二苯甲酮取代位置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4.对共轭型二苯甲酮光引发剂的电化学行为、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分子构型优化计算。发现前线轨道能量与分子的电子密度分布及取代位置均有一定依赖关系。

彭华勇[10](2009)在《含二苯甲酮片段的可见光染料的光引发聚合体系的研究》文中提出可见光聚合技术的研究在近十年获得了长足发展,具有固化速度快、固化深度高、污染少、节能和固化产物性能优异等优点,符合现代绿色工业的发展与需求。广泛应用于印刷制版、立体光刻、油墨、涂料、胶粘剂,以及齿科、骨科修复材料、隐形眼镜等生物医疗材料领域。本文选用本课题组前期合成的一系列含可见光生色团的二苯甲酮(BP)衍生物作为光引发剂。包括醚键连接对硝基二苯乙烯生色团的BP衍生物,醚键连接对二乙氨基对硝基二苯乙烯生色团的BP衍生物,醚键连接对二乙氨基对硝基偶氮苯生色团的BP衍生物,酯键连接对硝基二苯乙烯生色团的BP衍生物,双键连接三苯胺生色团的BP衍生物。研究了这一系列光引发剂的光谱响应波长与荧光发射。通过改变生色团的种类,生色团与BP之间的连接键,可以控制和优化光引发剂分子内电荷转移程度和光谱响应范围。通过双键连接三苯胺生色团的BP衍生物分子内电荷转移程度较大,能够感400~500 nm的可见光;其次是通过醚键连接对二乙氨基对硝基二苯乙烯生色团的BP衍生物,能够感400~550 nm可见光;通过醚键连接对二乙氨基对硝基偶氮苯生色团的BP衍生物分子内荷转移程度较小,够感400~600 nm的可见光;通过醚键连接对硝基二苯乙烯生色团的BP衍生物分子内荷转移程度较弱,能够感400~450 nm的可见光;通过酯键连接对硝基二苯乙烯生色团的BP衍生物分子内荷转移程度较差,感可见光较差。研究了这一系列光引发剂在可见光诱导下的引发性能,光聚合反应均体现了典型的自由基聚合。引发活性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表明:改变生色团的结构与BP的分枝数目,可以控制和优化可见光聚合引发效率。分子内电荷转移比分子间电荷转移产生自由基引发聚合更有效;醚键连接对硝基二苯乙烯生色团的BP衍生物光引发剂引发效率最高,双键连接三苯胺生色团的BP衍生物引发效率最低;含对二乙氨基对硝基二苯乙烯生色团比含对二乙氨基对硝基偶氮苯生色团的BP衍生物光引发剂引发效率高;醚键连接比酯键连接对硝基二苯乙烯生色团的衍生物光引发剂引发效率高;生色团与BP之间连接键较短引发效率高;增加BP的分枝数能有效地提高引发效率,但醚键连接对硝基二苯乙烯生色团的BP衍生物增加BP的分枝数不能促进光聚合反应。通过分子结构优化分析这一系列BP衍生物光致分子内电荷转移强弱,结果与实验数据相匹配。激发态的HOMO→LUMO电子云密度分布从生色基团向BP基团上移动。通过Rohm–Weller方程估算C1~C12电荷分离自由能变均为负值,说明光致电子转移过程在热力学上是允许的。差热-热重分析得知这一系列光引发剂对热稳定,失重温度均在250℃以上。由双键连接三苯胺生色团的BP衍生物的热稳定性最强,由醚键连接生色团的BP衍生物热稳定性次之,由酯键连接生色团的BP衍生物热稳定性较差。引发剂光漂白实验得知,通过酯键引入BP基团使引发剂的光解速率加快;通过醚键引入两个BP基团的光解速率明显要低于引入单个BP,且有利于分子内电荷转移与能量转移;通过双键连接三苯胺生色团的BP衍生物随连接BP基团的数目增加光漂白减弱。根据光引发剂分子结构优化计算结果,电荷分离自由能变估算值,在可见光诱导下聚合引发体系的波谱演变规律,及光引发剂与三乙醇胺发生光化学反应后的半苯嚬那醇核磁共振特征峰,推测出光引发剂的光引发历程。

二、新型的香豆素染料/碘鎓盐光敏引发系统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的香豆素染料/碘鎓盐光敏引发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线粒体靶向的有机小分子在光动力治疗及超分辨成像的应用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线粒体
        1.2.1 线粒体DNA
        1.2.2 线粒体与ROS
    1.3 荧光成像
        1.3.1 细胞成像技术的发展
        1.3.2 共聚焦显微镜成像原理
        1.3.3 STED成像原理
        1.3.4 STED的最新进展
    1.4 光动力治疗概述
        1.4.1 PDT的机理
        1.4.2 PDT的光源条件
        1.4.3 PDT的光敏剂
    1.5 小分子探针在细胞成像上的应用
    1.6 本文的设计思想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具有三光子性质的刚性平面有机光敏剂指导的光动力疗法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合成途径及表征
    2.3 性质与应用探索实验
        2.3.1 单光子光物理性质探究
        2.3.2 非线性光学效应探究
        2.3.3 体外ROS产生效率和细胞光毒性测试
        2.3.4 U-Ts O的细胞摄取和亚细胞分布
        2.3.5 U-Ts O细胞内单、双、三光子PDT效率及细胞死亡机制
        2.3.6 3D多细胞球体模型中U-Ts O 3P-PDT的评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吡啶盐化合物在STED超高分辨显微镜下观察mt DNA在凋亡中的变化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合成途径及表征
    3.3 性质与应用探索实验
        3.3.1 单光子光物理物理性质探究
        3.3.2 非线性光学效应探究
        3.3.3 体外响应实验
        3.3.4 细胞暗毒性及超分辨共定位显影实验
        3.3.5 BDP与 mt DNA的结合机理研究
        3.3.6 CCCP及核酸酶处理后BDP的荧光显影
        3.3.7 细胞凋亡分析
        3.3.8 BDP用于双光子显影观察mt DNA在外源刺激物诱导细胞凋亡中的变化
    3.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与展望
    1.全文总结
    2.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线粒体靶向的铱配合物磷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荧光产生机理和荧光探针设计原则
        1.2.1 荧光产生机理
        1.2.2 荧光探针的设计原则
    1.3 活性氧原子(ROS)综述
        1.3.1 次氯酸荧光探针综述
        1.3.1.1 次氯酸荧光探针研究背景
        1.3.1.2 次氯酸荧光探针的识别机理与研究进展
        1.3.2 过氧化氢子综述
        1.3.2.1 过氧化氢荧光探针研究背景
        1.3.2.2 过氧化氢荧光探针检测机理
        1.3.3 其他活性氧检测
    1.4 亚硫酸氢根离子的检测
        1.4.1 亚硫酸氢根离子研究背景
        1.4.2 亚硫酸氢根离子研究进展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设计思路
第二章 线粒体靶向的次氯酸根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细胞成像研究
    2.1 引言
    2.2 设计思路
    2.3 实验部分
        2.3.1 实验药品与试剂
        2.3.2 实验仪器
        2.3.3 实验步骤
    2.4 结果与讨论
        2.4.1 铱配合物探针Ir1 的合成与表征
        2.4.2 铱配合物探针Ir1 的滴定光谱
        2.4.3 铱配合物探针Ir1 对次氯酸的选择性检测
        2.4.4 铱配合物探针Ir1 检测机理
        2.4.5 铱配合物探针Ir1 对次氯酸的细胞成像
        2.4.6 靶向线粒体实验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线粒体靶向的亚硫氢酸根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细胞成像研究
    3.1 引言
    3.2 设计思路
    3.3 实验部分
        3.3.1 实验药品和试剂
        3.3.2 实验仪器
        3.3.3 实验步骤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探针的合成与表征
        3.4.2 配合物探针Ir2 的滴定光谱
        3.4.3 铱配合物探针Ir2 对亚硫酸氢根的选择性检测
        3.4.4 铱配合物探针Ir2 检测机理
        3.4.5 铱配合物探针Ir2 的细胞成像实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部分配合物和配体的~1H NMR谱图和质谱图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3)理论研究分子轨道调控对DSSCs染料分子光吸收和能量转移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程
    1.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程
    1.3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4 提升DSSCs光电转换效率的策略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理论基础、计算方法及分析手段
    2.1 薛定谔方程
        2.1.1 自由粒子波函数
        2.1.2 薛定谔方程的建立
    2.2 分子轨道理论
    2.3 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 Theory)
        2.3.1 密度泛函理论推导过程
        2.3.2 DFT的近似:交换相关泛函
        2.3.3 密度泛函理论的的优势和劣势
    2.4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2.5 量子化学基组简单介绍
        2.5.1 斯莱特(Slater)基组
        2.5.2 高斯型基组
        2.5.3 劈裂价键基组
        2.5.4 极化基组
        2.5.5 弥散基组
        2.5.6 赝势基组
        2.5.7 基函数叠加误差及均衡校正
    2.6 Franck–Condon原理与电子跃迁
    2.7 Hückel分子轨道理论
    2.8 二氧化钛团簇模型的建立
    2.9 敏化剂分子的电子结构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2.9.1 前线分子轨道
        2.9.2 分子内电荷转移机制及定量判断依据
    2.10 Dye-I_2 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及染料重组
    2.11 Dye-TiO_2 结合体系及界面间电子注入过程
    2.1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第三章 理论研究有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donor单体作为π-桥用于D-π-A型DSSCs吸收光谱调节
    3.1 研究背景
    3.2 研究方法
        3.2.1 计算细节
        3.2.2 理论基础
    3.3 结果与讨论
    3.4 结论
第四章 理论研究总结具有吸收光谱互补性组合染料分子设计思路
    4.1 背景介绍
    4.2 理论背景
        4.2.1 计算方法
        4.2.2 光电转换效率
        4.2.3 分子几何构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电子结构
        4.3.2 紫外-可见光谱
    4.4 电荷传输
    4.5 结论
第五章 理论研究调节噻吩[3,2-b]苯并噻吩π-间隔基在D-π-A型有机染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5.1 研究背景介绍
    5.2 计算细节
        5.2.1 理论方法
        5.2.2 计算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4 结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本人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含香豆素结构的荧光染料的合成及光谱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有机荧光物质发光机理
    1.3 香豆素的合成方法
    1.4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应用研究进展
        1.4.1 香豆素类化合物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1.4.2 香豆素类化合物在荧光分子染料上的应用
        1.4.3 香豆素类物质在荧光探针中的应用
        1.4.4 香豆素类物质在荧光增白剂中的应用
    1.5 本论文选题及研究工作
第二章 香豆素并环己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与荧光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结果与讨论
        2.2.1 香豆素并环己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2.2.2 目标化合物4的荧光性能研究
        2.2.3 荧光化合物的溶剂化效应
        2.2.4 不同取代基对化合物荧光性质的影响
        2.2.5 不同pH对化合物荧光性质的影响
    2.3 化合物光谱性质的理论计算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香豆素并环己酮类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3.1 引言
    3.2 结果与讨论
    3.3 化合物sensor a荧光性能研究
        3.3.1 测试条件
        3.3.2 荧光探针的溶剂化效应
        3.3.3 荧光探针对不同金属离子的效应
        3.3.4 不同pH对荧光探针的影响
        3.3.5 不同浓度的Fe~(3+)对荧光探针影响
        3.3.6 不同金属离子对荧光探针探测Fe3+的干扰
    3.4 荧光探针淬灭机理研究
    3.5 荧光探针淬灭的理论计算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香豆素并茚满二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与荧光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 目标化合物的荧光性能的研究
        4.3.1 测试条件
        4.3.2 荧光化合物的溶剂化效应
        4.3.3 不同取代基对化合物荧光性质的影响
        4.3.4 不同浓度对化合物荧光性质的影响
    4.4 化合物光谱性质的理论计算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实验部分
参考文献
附录1 核磁谱图
附录2 高分辨谱图
附录3 化合物数据一览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单晶TiO2纳米线合成及在太阳电池中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太阳电池的分类与特点
        1.2.1 晶体硅太阳电池
        1.2.2 薄膜太阳电池
        1.2.3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1.2.4 有机太阳电池
第2章 染料敏化电池
    2.1 染料敏化电池结构
    2.2 染料敏化电池原理
        2.2.1 反应 1 和 2 电子注入及激发态衰减
        2.2.2 反应 3 氧化态染料的再生
        2.2.3 反应 4 电子在介孔氧化物薄膜中的传输
        2.2.4 反应 5 和 6 半导体中电子与氧化态染料/电解液的再次复合
        2.2.5 反应 7 对电极上电解液中受体的减少
    2.3 与传统硅电池比较
    2.4 光阳极材料及其合成工艺
        2.4.1 光阳极材料
        2.4.2 合成工艺
    2.5 对电极及其制备
        2.5.1 对电极
        2.5.2 对电极制备
    2.6 染料
        2.6.1 金属化合物
        2.6.2 有机染料
    2.7 电解质
        2.7.1 液体氧化还原电解质
        2.7.2 溶胶和聚合物电解质
        2.7.3 离子液体电解质
    2.8 提高 DSSC 性能的方式
        2.8.1 由电解质入手
        2.8.2 由染料展开的研究
        2.8.3 纳米材料结构的影响
第3章 实验部分
    3.1 实验药品
    3.2 实验仪器
    3.3 测试仪器设备
    3.4 实验
        3.4.1 单晶锐钛矿 TiO_2纳米线的合成
        3.4.2 光阳极的制备以及电池的封装
    3.5 表征手段
    3.6 结果与讨论
        3.6.1 纳米线的性质
        3.6.2 氨水浓度的作用
        3.6.3 反应温度的影响
        3.6.4 反应时间的影响
        3.6.5 形成机理的讨论
        3.6.6 高温烧结的影响
        3.6.7 DSSC 的性能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6)光化学应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光化学的应用
    1.1 在有机光化学研究领域
        1.1.1 有机合成
        1.1.2 光诱导电子转移
    1.2 在高分子化学研究领域
        1.2.1 光化学降解
        1.2.2 光固化涂料
    1.3 在光电化学研究领域
        1.3.1 光催化技术
        1.3.2 纳米TiO2
    1.4 在生物光化学研究领域
        1.4.1 生物
        1.4.2 医学
    1.5 在环境光化学研究领域
        1.5.1 臭氧层空洞和酸雨
        1.5.2 光化学烟雾
2 展望

(7)基于金属卟啉化合物的环碳酸酯合成及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二氧化碳的固定与利用
        1.1.1 二氧化碳固定与利用的重要性
        1.1.2 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及应对现状
        1.1.3 二氧化碳固定与利用的方式
    1.2 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合成环碳酸酯概述
        1.2.1 环碳酸酯的合成途径
        1.2.2 催化剂研究进展
        1.2.3 反应机理讨论
    1.3 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
        1.3.1 太阳能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
        1.3.2 太阳能开发与利用的方式
    1.4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应用
        1.4.1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优点
        1.4.2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现状
        1.4.3 太阳能电池简介
    1.5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概述
        1.5.1 DSSC的发展简介
        1.5.2 DSSC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5.3 DSSC的应用前景
        1.5.4 DSSC的性能测试方法
    1.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卟啉钻配合物在二氧化碳合成环碳酸酯反应中的应用及有机酸对反应的促进作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催化剂的合成
        2.2.4 催化剂的表征
        2.2.5 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反应合成环碳酸酯的一般步骤
        2.2.6 动力学数据的获得
    2.3 反应催化体系的优化
        2.3.1 添加物对TCPPCo(Ⅲ)OAc/PTAT催化体系的影响
        2.3.2 抗衡阴离子对TCPPCo(Ⅲ)X/PTAT催化体系的影响
        2.3.3 共催化剂对TCPPCo(Ⅲ)CF_3COO催化体系的影响
        2.3.4 CF_3COOH加入量对TCPPCo(Ⅲ)CF_3COO/PTAT催化体系的影响
    2.4 动力学研究
        2.4.1 反应速率常数的确定
        2.4.2 反应活化能的确定
    2.5 布伦斯惕酸促进作用的反应机理
    2.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不同中心金属离子对卟啉类光敏剂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卟啉类光敏剂的合成及表征
        3.2.4 二氧化钛纳米电极的制备
        3.2.5 DSSC的组装
        3.2.6 染料及太阳能电池的测试
    3.3 不同金属卟啉染料的性质比较
        3.3.1 染料的光学性质
        3.3.2 染料的电化学性质
        3.3.3 染料的光电性质
        3.3.4 染料的分子轨道计算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二氧化钛纳米带与纳米粒子掺杂的复合光电极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性能的改善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卟啉类光敏剂的合成及表征
        4.2.4 二氧化钛复合电极的制备
        4.2.5 DSSC的组装
        4.2.6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电化学及光电化学测试
    4.3 二氧化钛纳米复合电极的材料特性
    4.4 二氧化钛纳米复合电极的光电性能
    4.5 一维二氧化钛纳米带的引入对电池光电性能的改善作用
        4.5.1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4.5.2 一维二氧化钛纳米带的引入对电池电压的影响
        4.5.3 一维二氧化钛纳米带的引入对光电极电荷传输的影响
    4.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分子阻挡层的形成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性能的改善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2.3 TCPPZn染料的合成及表征
        5.2.4 二氧化钛纳米电极的制备
        5.2.5 DSSC的组装
        5.2.6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电化学及光电化学测试
    5.3 电池的光电性能表征
    5.4 电池的电荷传输性能研究
        5.4.1 线性扫描伏安测试
        5.4.2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5.5 分子阻挡层的形成
    5.6 小结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微波“一锅煮”合成、光谱及色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合成进展
        1.1.1 传统合成方法
        1.1.1.1 Perkin反应
        1.1.1.2 Knoevenagel反应
        1.1.1.3 Pechmann反应
        1.1.1.4 Michael反应
        1.1.1.5 Athertorr Todd反应
        1.1.2 最新合成方法
        1.1.2.1 固相合成法
        1.1.2.2 无溶剂合成方法
        1.1.2.3 微波技术的应用
        1.1.2.4 固体酸催化剂的应用
        1.1.2.5 离子液体的应用
    1.2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光谱、色谱进展
        1.2.1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光谱性能研究
        1.2.2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色谱进展
    1.3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2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微波"一锅煮"合成及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合成方法
        2.2.2.1 化合物a的合成
        2.2.2.2 化合物b的合成
        2.2.2.3 化合物c的合成
        2.2.2.4 化合物d的合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化合物a的微波"一锅煮"合成
        2.3.1.1 合成方法的比较
        2.3.1.2 化合物a的表征
        2.3.2 化合物b的微波"一锅煮"合成
        2.3.2.1 合成方法的比较
        2.3.2.2 化合物b的表征
        2.3.3 化合物c的微波"一锅煮"合成
        2.3.3.1 微波功率对产率的影响
        2.3.3.2 微波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2.3.3.3 微波温度对产率的影响
        2.3.3.4 化合物c的表征
        2.3.4 化合物d的微波"一锅煮"合成
        2.3.4.1 合成方法比较
        2.3.4.2 化合物d的表征
    2.4 本章小结
3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光谱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荧光、紫外光谱的原理
        3.2.3 荧光光谱的测定方法
        3.2.4 紫外光谱的测定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化合物(a-d)的荧光光谱
        3.3.2 化合物d的荧光光谱
        3.3.2.1 溶剂极性对d荧光光谱的影响
        3.3.2.2 元溶剂对d荧光光谱的影响
        3.3.2.3 缓冲溶液pH对d荧光光谱的影响
        3.3.2.4 度对化合物d荧光光谱的影响
        3.3.2.5 d和BSA结合的荧光特性
        3.3.3 化合物(a-d)的紫外光谱
    3.4 本章小结
4 几种香豆素类化合物的色谱行为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与试剂
        4.2.2 色谱条件
        4.2.3 标准溶液的配制
        4.2.4 液相色谱原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检测波长的选择
        4.3.2 流动相选择及其酸度影响
        4.3.3 流速的选择
        4.3.4 柱温的选择
        4.3.5 精密度试验
        4.3.6 稳定性试验
        4.3.7 线性关系的考察
        4.3.8 检测器的比较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9)共轭型二苯甲酮染料的合成与双光子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双光子光聚合
        1.1.1 双光子聚合的基本原理
        1.1.2 双光子聚合的光敏引发体系
        1.1.3 双光子聚合的有关应用
    1.2 二苯甲酮光敏引发体系的应用
        1.2.1 光聚合反应的光敏剂
        1.2.2 紫外可见吸收剂
        1.2.3 二苯甲酮类光引发剂引发机理(分子间的氢提取反应)
    1.3 论文设计思想和研究内容
2 光功能染料的设计与合成
    2.1 光功能染料的设计
        2.1.1 合成的光功能性染料
        2.1.2 合成光敏染料的主要反应原理
        2.1.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2.2 光功能性染料的合成
        2.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2.2.2 光功能染料的合成
    2.3 目标化合物的分析比较
3 目标化合物的性质研究
    3.1 紫外可见光谱性质分析
    3.2 荧光光谱分析
        3.2.1 荧光光谱
        3.2.2 荧光量子产率(Φ_f)
        3.2.3 荧光寿命
        3.2.4 Stokes 位移效应
    3.3 双光子效应
        3.3.1 双光子诱导荧光发射
        3.3.2 双光子吸收截面
    3.4 分子构型优化计算
    3.5 电化学性质分析
    3.6 热稳定性分析
4 结论与展望
    4.1 全文总结
    4.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化合物的~1H-NMR 谱及~(13)C 谱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10)含二苯甲酮片段的可见光染料的光引发聚合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可见光聚合引发体系的研究现状
        1.1.1 染料/硼酸盐体系
        1.1.2 香豆素酮类染料体系
        1.1.3 六芳基双咪唑引发体系
        1.1.4 硫杂蒽酮衍生物体系
        1.1.5 有机过氧化物体系
        1.1.6 二苯甲酮(BP)、三氯代均三嗪衍生物体系
    1.2 光引发剂的研究现状
        1.2.1 水溶性光引发剂
        1.2.2 大分子光引发剂
        1.2.3 枝状光引发剂的研究现状
    1.3 可见光聚合技术应用于高新技术领域
        1.3.1 可见光聚合技术在固化胶粘剂方面的应用
        1.3.2 可见光聚合技术在齿科修复方面的应用
        1.3.3 可见光聚合技术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1.4 可见光聚合引发机理
        1.4.1 裂解型可见光聚合引发机理
        1.4.2 夺氢型可见光引发聚合机理
        1.4.3 可见光聚合引发特征
    1.5 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
2 二苯甲酮衍生物光引发剂的光谱性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仪器及可见光引发剂
        2.2.2 测试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表征光引发剂的吸收光谱
        2.3.2 分子荧光光度计表征光引发剂
    2.4 结论
3 二苯甲酮衍生物光引发性能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试剂及仪器
        3.2.2 实验步骤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可见光引发聚合体系
        3.3.2 光引发剂分子结构与引发活性的关系
    3.4 结论
4 二苯甲酮衍生物光引发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仪器
        4.2.2 测试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光引发剂分子的分子构型优化计算
        4.3.2 电化学分析
        4.3.3 光引发剂的热分析
        4.3.4 光引发剂的光漂白
        4.3.5 机理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滤光片的透光率,C1 与C7 的1H-NMR 谱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四、新型的香豆素染料/碘鎓盐光敏引发系统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线粒体靶向的有机小分子在光动力治疗及超分辨成像的应用探索[D]. 曹洪志. 安徽大学, 2021
  • [2]线粒体靶向的铱配合物磷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D]. 翟伟俊.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3]理论研究分子轨道调控对DSSCs染料分子光吸收和能量转移特性的影响[D]. 谢小银. 吉林大学, 2019(11)
  • [4]含香豆素结构的荧光染料的合成及光谱性能研究[D]. 华超君. 浙江工业大学, 2017(03)
  • [5]单晶TiO2纳米线合成及在太阳电池中应用[D]. 于肖.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3(06)
  • [6]光化学应用的研究进展[J]. 张琼,王秋亚,刘龙珠.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06)
  • [7]基于金属卟啉化合物的环碳酸酯合成及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D]. 李博. 兰州大学, 2012(09)
  • [8]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微波“一锅煮”合成、光谱及色谱研究[D]. 李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12)
  • [9]共轭型二苯甲酮染料的合成与双光子性质的研究[D]. 王建超. 重庆大学, 2010(03)
  • [10]含二苯甲酮片段的可见光染料的光引发聚合体系的研究[D]. 彭华勇. 重庆大学, 2009(S2)

标签:;  ;  ;  ;  ;  

新型香豆素染料/碘盐光引发体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