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医院1995~1998年循环系统药物的用药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董乾[1](2021)在《DRG实施对三级医院住院费用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
肖雄[2](2021)在《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十七年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的针灸推广运动从开始实施到广泛普及的历史进程,勾勒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结合时代背景、政治动因、社会环境等进行历史分期研究,探讨不同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剖析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起伏的原因及国家力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对运动中的典型事例进行个案研究;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和针灸(中医)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在掌握丰富史料和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的针灸推广运动全过程进行系统考察,力求再现“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历史面貌。同时,结合这一时期政治动因、政策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采用分析归纳法、比较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的发生原因、主要内容和阶段性特色进行研究;并运用个案研究法、历史考据法对针灸推广运动中产生的技术革新和典型临床运用进行分析考察。成果: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置于宏大历史叙事角度下,分析领导组织力量、参与群体、学习内容、推广方式诸要素,全面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客观再现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史实。确定了针灸推广运动开始的时间与标志性事件;将推广运动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初期(1951年2月《人民日报》发出号召至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之前)、中期(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后至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前)、高潮期(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至1962年底)和后期(1963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并分别客观分析、总结了各时期的阶段性特色和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并普及使用的电针、水针、耳针、梅花针四种典型新针法和针灸治疗疟疾、针灸治疗血吸虫病、针刺治疗阑尾炎、针刺治疗聋哑四项典型临床运用进行个案研究和历史考证。重新梳理了电针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与推广情况,水针发明过程、代表人物及推广情况,耳针被介绍至国内并被推广和经典化的过程,梅花针的发明、推广应用与更名争议等。从国家政策和卫生建设需要的角度分析研究针灸推广治疗疟疾和血吸虫病的史实;梳理了针刺治疗阑尾炎的历史进程;并对针刺治疗聋哑的发明情况、政治推动因素等进行了考察。同时,对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的“针灸休克”治疗精神病、首例针刺麻醉的学术争议以及“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历史研究。从国家建设、政治领导、针灸特质等角度深度剖析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总结归纳了针灸推广运动的政治特点和组织特点;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对不同参与群体在思想意识、政治品格和医学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当代针灸发展和国家卫生建设的影响;客观总结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论:“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中医药参与卫生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典型事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呈现出阶段性特色和数次高潮起伏。其不仅是一项卫生工作,振兴并重塑了中国针灸学和当代针灸业;更被上升为国家行为和政治任务,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新中国卫生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和针灸疗法“多、快、好、省”的特质是这场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采用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以及大力开展群众性运动是针灸推广运动的主要特点。通过针灸推广运动,针灸医师接受了社会主义政治规训和现代医学知识,改变了传统从业与受业方式;西医接受了政治身份的重新塑造,培养了无产阶级政治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待中医的态度;普通民众增强了对针灸的认知,基层、边远地区人民的卫生健康得以有更多医疗保障。针灸推广运动也影响了疗法自身的形塑,使针灸学走向科学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为当代针灸的传承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参与构建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基本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中国的卫生面貌,有助于强化政治宣传,巩固国家治理。其历史经验在于: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其历史教训提示:医学技术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同时应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行政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有助于深化考察中共领导下的中医工作和新中国卫生事业建设,可为当代针灸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中医工作开展和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参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参考。
郭薇薇[3](2021)在《民国时期《民国医学杂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民国医学杂志》是1923年由侯毓汶在北京发起创办,1933年改名为《东方医学杂志》。《民国医学杂志》(《东方医学杂志》)是办刊时间较长,在20世纪20、30年代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医学期刊,在推动医学学术进步,尤其在推进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刊先后在北京、沈阳、长春多地办刊,刊发了大量学术论文,记载了当时重要的医学活动,呈现了医学与社会、医学与文化、医学与政治等多维度的互动与交流史实,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研究方法:本文以《民国医学杂志》(《东方医学杂志》)为研究蓝本,从传媒视角、学术发展视角、医事活动视角探讨杂志在当时的发展情况以及产生的影响,并结合清末留日医学生归国后的医学活动,以及他们在民国及伪满时期的医学普及、医学教育、医药卫生行政、医药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贡献,对民国及伪满时期医学发展进行研究。主要包括民国及伪满时期社会医疗卫生发展状况研究,《民国医学杂志》形态研究、民国及伪满时期医学学术发展状况研究、传媒视角的医疗与社会的互动研究、民国及伪满时期医学政策及医事活动研究等。研究结论:该杂志在办刊的过程中,发挥了传播医学思想、推动医学进步、完善医学制度、扩大医学交流、展示医学成果的作用。同时,由于该杂志的主办者多有日本医学教育经历,深受德日医学思想的影响,其杂志观点,也受到其他医界同仁批评。杂志迁址沈阳后,该刊成为伪满时期重要医学期刊,成为日本殖民统治的一部分。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肿瘤防治专家委员会[4](2021)在《肝癌肝切除围手术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文中研究表明肝切除术是肝癌最主要的根治性治疗手段。肝脏解剖结构复杂、血供丰富, 手术难度大, 但随着手术设备的不断升级以及手术技术的发展, 目前多数治疗中心的围手术期死亡率<5%。然而, 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然高达15%~50%, 如何进一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为了规范肝切除围手术期管理, 肿瘤防治专家委员会特邀请国内不同领域专家, 以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为指导, 结合国内肝癌诊疗特点, 遵循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修订并更新形成肝癌肝切除围手术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
李云芳[5](2021)在《热消融联合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及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热消融联合活化的功能性杀伤细胞(AFK)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进行过热消融联合AFK细胞免疫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实验室检查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联合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无肝肾损害。治疗局部缓解率90%。PFS中位数为12个月(0-25个月)。与消融前相比,消融后血红蛋白(P=0.023)、红细胞压积(P=0.034)和淋巴细胞比率(P=0.023)显着减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 P=0.038)、中性粒细胞比率(P=0.016)、白蛋白(P=0.006)和碱性磷酸酶(P=0.029),CA-125(P=0.033),D-二聚体(P=0.011)显着增加。与联合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白细胞(P=0.003)、中性粒细胞(P=0.024)、淋巴细胞(P=0.003)显着增加,单核细胞比率(P=0.008)、嗜酸性粒细胞比率(P=0.005)显着减低。随访终点存活患者治疗后淋巴细胞增加更为显着(P=0.001)。联合治疗后CD3+细胞比例(P=0.016)和CD3+CD8+细胞比例(P=0.002)上升,CD3-CD16+CD56+(P=0.002)和 CD4+/CD8+(P=0.016)下降。结论:热消融联合活化的功能性杀伤细胞免疫治疗是一种安全、局部有效的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热消融治疗后,AFK细胞免疫治疗可能有助于预防某些肿瘤复发。目的:探讨微波消融联合活化的功能性杀伤细胞(AFK)免疫治疗晚期NSCLC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入组的6例晚期NSCLC患者行微波消融联合AFK细胞免疫治疗后进行初步评估,包括实验室检查、术后并发症和治疗局部的情况。结果:微波消融和AFK联合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肝肾损害。与联合治疗前相比,联合治疗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肿瘤标志物的变化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联合治疗后,总T细胞、杀伤性T细胞、NK及NKT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辅助性T细胞比例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微波消融联合AFK细胞免疫治疗晚期NSCLC是一种安全和局部有效的治疗方法。目的:探讨微波消融治疗联合AFK细胞免疫治疗对小鼠肺癌远隔肿瘤的影响及其免疫学的变化。方法:在重度免疫缺陷小鼠B-NDG肺癌皮下瘤模型基础上,建立远隔肿瘤模型,进行两个实验:1.微波消融和AFK细胞免疫联合治疗肺癌远隔肿瘤的疗效评价;2.微波消融和AFK细胞免疫联合治疗与手术切除和AFK细胞免疫联合治疗的比较。观测小鼠及肿瘤生长情况,记录小鼠体重及肿瘤大小,检测小鼠外周血中回输的AFK细胞的比例及活性,实验结束时检测肿瘤中AFK细胞情况,并行大体解剖及病理学检查。结果:消融联合治疗(MWA+AFK)组小鼠总生存期较长,肿瘤生长速度慢于单消融组。相对于单消融组,联合治疗组的抑瘤率57.3%。联合治疗组的AFK细胞比例高于AFK组,回输后CD4+、CD8+T细胞消耗明显,T细胞活化程度高于AFK组。联合治疗组肿瘤组织及脾、外周血内CD8+T细胞近乎耗尽,肿瘤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低于单消融组。MWA+AFK组肿瘤生长速度慢于手术联合治疗(Op+AFK)组,相对于Op+AFK组,MWA+AFK组的抑瘤率28.5%。T细胞活化程度MWA+AFK组高于Op+AFK组。结论:微波消融和AFK细胞免疫联合治疗不但可以消除肺癌原发肿瘤,还可以更好的抑制远隔肿瘤的生长。微波消融激活了回输后的AFK细胞。目的:应用iTRAQ技术研究消融治疗小鼠肺癌皮下瘤后血清差异蛋白表达,探讨消融治疗后外源性免疫细胞激活的机制及对肿瘤的作用。方法:选用9只5周龄SPF级雌性B-NDG小鼠,建立小鼠肺癌皮下瘤模型,在微波消融术前及术后采集外周血清,提取蛋白,使用iTRAQ技术进行蛋白质谱检测,通过筛选差异蛋白、GO富集以及KEGG信号通路富集等方法分析消融前后血清差异蛋白表达。结果:消融后释放入血的多种蛋白质片段成为外源性免疫细胞活化的抗原。与消融术前相比,消融后血清中表达的差异蛋白共300个,其中人类种属90个,小鼠种属210个。富集于代谢、死亡方式及肿瘤相关的多条通路上的相关差异蛋白,人类种属18个,其中表达上调7个,下调11个;小鼠种属29个,其中上调4个,下调25个。结论:消融后释放入血的多种肽段可以成为外源性免疫细胞活化的抗原。肺癌消融治疗后,可以激活多条信号通路,影响肿瘤的增殖、凋亡、转移及信号转导,或促进肿瘤进展,或加速肿瘤死亡。
李健楠[6](2021)在《急性心肌梗死罪犯斑块与循环标志物》文中指出背景:斑块破裂、斑块侵蚀和钙化结节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三大病理分型,光学相干断层显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目前区分患者罪犯斑块类型的主要手段,而缺少有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既往的报道显示微小RNA(microRNA,miRNA)大量参与调控斑块破裂和斑块侵蚀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考虑到OCT价格昂贵且不易推广,本研究通过对斑块破裂和侵蚀患者血浆miRNA差异表达的系统性分析,旨在寻找对区分两种斑块类型具有诊断价值的循环miRNA。方法:本研究纳入21例斑块破裂、20例斑块侵蚀的急性心梗患者以及17例正常对照人群,采集患者的血浆并提取miRNA,通过RNA二代测序检测三组患者血浆miRNA的差异表达。根据测序结果筛选出差异表达的miRNA,设置20例STEMI斑块破裂患者和20例STEMI斑块侵蚀患者的验证队列,提取患者血浆中的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技术测定相关miRNA水平。最后建立82例STEMI斑块破裂患者、84例STEMI斑块侵蚀患者和59例正常对照人群的重复验证队列对上述有差异表达的miRNA进一步验证,筛选出同时在STEMI患者与健康人群、斑块破裂与斑块侵蚀之间同时有显着差异表达的miRNA。结果:在58例测序样本中,检测到1305个成熟已知的miRNA序列,每个miRNA的p值再通过多重假设检验校正得到Q值。通过筛选,在斑块破裂的患者中,有80个miRNA较斑块侵蚀的患者上调,117个miRNA下调。再根据miRNA在测序样本中的表达量,制作区分斑块破裂和侵蚀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筛选出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6的miRNA,并综合既往文献报道,筛选出可能与斑块破裂发生机制有关的24个miRNA。其中miR-744-3p,miR-641,miR-4435,miR-330-3p,miR-324-3p,miR-495-3p,miR-6772-3p在验证队列中的表达具有显着差异。随后重复验证队列结果表明,nmiR-744-3p,miR-324-3p和miR-330-3p不仅在斑块破裂中的表达显着高于斑块侵蚀,而且在急性心肌梗死人群中的表达显着高于正常人群。将重复验证队列的166个患者按照7:3随机分为训练集115人和验证集51人。ROC分析显示miR-744-3p,miR-324-3p和miR-330-3p联合区分斑块破裂和斑块侵蚀在测试集中的AUC为0.764,在验证集中的AUC为0.768。结论:循环miRNA在急性心肌梗死斑块破裂与斑块侵蚀的患者中存在差异性表达。其中,联合循环miR-744-3p,miR-324-3p和miR-330-3p可较好的预测斑块破裂,为STEMI患者的风险分层和精确治疗提供依据。背景:透明质酸(Hyaluronan,HA)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在调节组织损伤和修复以及影响疾病预后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文献报道,HA的代谢参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过程,然而目前尚不清楚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循环 HA 水平如何变化,以及HA的水平与不同斑块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如何。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浆高分子量(high molecular weight,HMW)HA及其受体CD44的水平与STEMI患者罪犯斑块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3个前瞻性队列,包括162例STEMI患者,34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人群。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显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分析STEMI患者罪犯斑块类型,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浆 HMW HA 和 CD44 的水平。我们比较了 STEMI患者,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之间以及STEMI斑块破裂和斑块侵蚀患者之间血浆HMWHA和CD44的水平差异。结果:STEMI患者的血浆HMW HA和CD44水平显着低于健康对照组[30.1ng/ml(17.6-47.7)vs.39.3ng/ml(26.0-53.7),p=0.009;143.7ng/ml(126.2-162.8)vs.172.1ng/ml(156.4-197.4)p<0.001]。并且,斑块侵蚀患者的血浆 HMW HA水平显着低于其在斑块破裂中的水平[25.1ng/ml(15.4-41.4)vs.36.2ng/ml(18.9-51.9)p=0.021],而血浆CD44 水平在斑块破裂与斑块侵蚀之间没有差异。结论:低水平的循环HMW HA和CD44与STEMI独立相关,并且斑块侵蚀患者HMWHA水平显着低于斑块破裂患者。因此,血浆HMWHA可作为用于识别斑块侵蚀的生物标志物,以改善STEMI患者的危险分层和精确治疗。背景:愈合斑块提示局部斑块破裂或侵蚀的反复发生。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TMAO)与斑块负荷、易损性以及心血管事件风险有关。在本研究中,我们探究了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血浆TMAO水平与愈合斑块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前瞻性纳入了206例术前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的STEMI患者。在排除不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之后,将156例患者根据是否能在OCT上观察到愈合斑块分为两组。在术前提取患者血浆并用稳定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每个患者血浆TMAO水平。结果:有愈合斑块的患者比无斑块愈合的患者年龄更大,体质指数更低。OCT结果显示斑块破裂(P<0.001),薄纤维帽斑块(P=0.004)和巨噬细胞浸润(P<0.001)等斑块易损性的指标在愈合斑块患者中的比例较无愈合斑块的患者更高。并且,愈合斑块患者血浆TMAO水平显着高于无愈合斑块的患者。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分析表明,TMAO可以作为预测STEMI患者愈合斑块的潜在生物标志物,ROC曲线下面积为0.810。结论:愈合斑块与斑块易损性有关。TMAO可以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识别愈合斑块,并改善STEMI患者的风险分层,治疗和预防。背景:钙化斑块的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的病理表型之一,并常见于罪犯斑块节段中。据报道,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TMAO)水平与血管钙化和斑块不稳定性有关。本研究拟探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罪犯斑块节段的钙化负荷与血浆TMAO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79例STEMI患者,并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分析其中127例患者的钙化病变。测定患者血浆TMAO 水平,并依据检测结果的中位数将患者分为两组。结果:高TMAO水平组罪犯斑块节段的钙化病变,尤其是内膜钙化病变的发生率显着高于低 TMAO 水平组(90.6%vs.57.1%,p<0.001;84.4%vs.44.4%,p<0.001)。在校正了传统的危险因素和用药史后,罪犯病变节段钙化的STEMI患者血浆TMAO水平高于该区域无钙化病变的患者。此外,血浆TMAO水平与钙化负荷的指标呈显着正相关,包括最大钙化弧度(r=0.392,p<0.001),最大钙化厚度(r=0.443,p<0.001)和钙化长度(r=0.466,p<0.001)。结论:上述结果表明,STMEI患者血浆TMAO的水平与罪犯病变节段钙化的发生率显着相关,通过检测血浆TMAO水平可能会帮助临床识别重度钙化患者。
钟雪锋[7](2021)在《老年重症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机械通气治疗新探索》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老年重症CAP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分析APACHEⅡ评分≥26.8分、SOFA≥6分,GCS<13分时NIV组和IMV组的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IV组严重免疫抑制比例、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比例、收缩压和舒张压、病情最重时血Hb、PLT、ALB明显高于IMV组;而IMV组阿尔茨海默病的的比例、昏迷的比例、肌酐、尿素、血钠、血氯的水平、脓毒症休克比例、HAP 比例均明显高于NIV组。NIV失败后转为IMV的病死率达87.1%。只用NIV组、NIV+IMV和IMV组三组比较,NIV+IMV组在入组时的P/F值明显低于只用NIV组,而在临床评分、基础疾病、临床症状和体征、入组时重要脏器功能评估等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IV失败组使用NIV24h内P/F无改善,NIV成功组入院时和入组前使用 HFNC 的比例明显高于 NIV 失败组。UREA>16.6mmol/L、TNI>0.26ng/ml、ACS、消化道出血、Ⅱ型呼吸衰竭、ARDS、脓毒症休克为NIV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其P值分别为 0.025、0.005、0.004、0.025、0.006、0.032、0.009。结论:重症肺炎并发急性呼衰应尽早行机械通气治疗,P/F<150mmHg老年重症CAP患者,NIV和IMV均可作为呼吸支持治疗的初始选择,但NIV失败患者病死率很高,UREA>16.6mmol/L、TNI>0.26ng/ml 及合并 ACS、消化道出血、Ⅱ型呼吸衰竭、ARDS、脓毒症休克为NIV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目的:老年重症肺炎的病死率很高,大部分患者都需要机械通气治疗。为此探讨NIV对P/F<150mmHg老年重症CAP的治疗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1年5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北京医院RICU收治的P/F<150mmHg且符合入排标准的老年重症CAP患者,将入组后使用NIV治疗的72例纳入NIV组,使用IMV治疗的25例纳入IMV组。对NIV组和IMV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资料进行收集和比较。为了解是否存在入组后初始呼吸支持方式的选择偏倚造成结果差异,我们对入组后只用NIV(41例)、NIV失败后转为IMV(NIV+IMV组,31例)以及入组后立即使用IMV(25例)三组患者进行两两比较。最后我们将NIV组的患者分为NIV成功组(24例)和NIV失败组(包含NIV组死亡病例和转为IMV的病例共48例)进行比较。研究终点指标:住院病死率、住院28天病死率、住院时间、RICU时间、无机械通气时间、住院费用、NIV失败的危险因素。统计使用SPSS21.0软件,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稚和检验或Kruskai-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的统计采用卡方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f<5);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生存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当统计结果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NIV组和IMV组比较,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值为61.1%vs 72%,P=0.329;住院28天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其值为48.6%vs 48%,P=0.958。NIV组住院天数、RICU天数、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IMV组,其P分别为0.044,P=0.045,P=0.014。入组时NIV组GCS评分明显高于IMV组,而IMV组入组时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明显高于NIV组,分层分析发现,第二部分:老年人流感的临床特征分析目的探讨老年人流感的临床诊疗特点。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18年3月北京医院老年病区确诊的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老年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描述老年患者流感的总体临床特征,并分组比较年龄≥90岁长寿老人和普通老人(60岁≤年龄<90岁)流感的临床特征差异;比较老年患者甲、乙流的临床特点;比较流感合并脓毒症的危险因素。统计使用SPSS 16.0软件,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当统计结果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17年10月~2018年3月北京医院老年病区共确诊流感患者47名,其中年龄≥90岁长寿老人20名,占42.5%。总体临床特征:平均年龄(86.47± 11.62)岁,近50%的患者合并心脑血管和慢阻肺;91.5%的患者有发热,最高平均体温为(38.34±0.75)℃,以中低热为主。咳嗽、咳痰的比例分别为74.5%、66.0%。平均氧合指数(283.94±65.93)mmHg。初诊时符合脓毒症(Sepsis)诊断的比例为36.2%,符合Sepsis诊断患者中不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诊断的占29.4%。使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后,第二天平均体温明显下降(38.34±0.75℃vs 37.34±0.77℃,t=5.732,P=0.000),第三天平均体温降至正常(36.96±0.62℃),诊断第7天治疗有效率占93.6%,住院病死率为2.1%。年龄≥90岁长寿老人组和普通老人组比较,平均年龄(96.95±3.53)岁 vs(78.70±9.09)岁,P=0.000)、住院率(100%vs 74.1%,P=0.015)、需无创通气支持率(25%vs 3.7%,P=0.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在主要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合并症和治疗效果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长寿老人组有更高的sepsis 比率(50%vs 25.9%,P=0.187)和低的第7天治愈率(50.0%vs 80.8%,P=0.138)。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在诊断时PO2差异有统计学差异[(78.03±18.13)mmHg vs(63.45±7.37)mmHg,t=2.428,P=0.034]。对脓毒症危险因素分析发现,年龄≥80岁(94.1%vs 60%,P=0.017),冠心病(64.7%vs 33.3%,χ2=4.321,P=0.038),慢性心功能不全(52.9%vs 10%,P=0.00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4.7%vs 33.3%,χ2=4.321,P=0.038),SIRS(70.6%vs 40%,χ2=4.063,P=0.044),喘息(47.1%vs 6.7%,P=0.02),呼吸频率>20 次/min(70.6%vs 26.7%,χ2=8.563,P=0.0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冠心病(P=0.016)、慢阻肺(P=0.034,)、喘息症状(P=0.010)是出现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流感多表现为中、低热,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病程初期即可出现明显低氧血症。年龄≥90岁长寿老年人组有更高的住院率,需更多的无创呼吸机支持治疗。磷酸奥司他韦治疗48h体温显着降低。合并冠心病、慢阻肺和出现喘息症状是患者出现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卢凤玲[8](2020)在《餐后不同体位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餐后低血压患者餐后血压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餐后低血压(postprandial hypotension,PPH)患者在进餐后采取卧位或半卧位姿势对餐后血压的影响,明确可降低PPH发生率的体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设计,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心脏科病房住院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PPH患者共96例。采用区组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卧位组、半卧位组、对照组。从患者早餐进食第一口食物开始计时,总时长120分钟(要求患者在30分钟内进餐完毕,之后进行体位干预)。卧位组在进餐后采取卧位姿势;半卧位组在进餐后采取45°半卧位姿势;对照组在进餐后进行日常活动,但期间不得取卧位或半卧位姿势超过30分钟。测量进餐前15分钟、开始进餐时、30分钟、60分钟、90分钟、120分钟的血压值,比较餐后不同体位患者的血压、PPH发生率、血压变异度、心率、PPH症状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等指标。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分析方法比较三组餐后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心率的差异,并绘制三组的血压、心率变化趋势图;采用χ2检验、非参数检验、方差分析、LSD多重比较等方法对三组的PPH发生率、血压变异度、PPH症状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患者96例,脱落4例,最终完成干预92例,其中卧位组31例,半卧位组31例,对照组30例。1.三组患者餐后血压比较:(1)三组患者餐后血压值的重复测量分析结果:三组患者餐后2小时SBP、DBP变化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SBP、DBP均随时间推移发生变化(P<0.05);体位因素与时间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2)对餐后血压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差值进行组间比较,三组SBP、DBP在各时间段内的差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3)对餐后血压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差值进行组内比较,三组SBP、DBP在各组内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SBP组内LSD多重比较结果:①卧位组与对照组的变化趋势一致,在0~30分钟内均出现SBP下降趋势,降幅超过10mmHg,与组内其他时间段相比波动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段之间波动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半卧位组SBP在0~30分钟内出现显着下降,并在90~120分钟时间段出现上升趋势,与组内其他时间段相比波动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BP组内LSD多重比较结果:卧位组、半卧位组及对照组DBP均在餐后30分钟内下降,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患者的餐后血压按年龄分层的重复测量分析结果:三组年轻老年患者、高龄老年患者餐后2小时SBP、DBP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年轻老年患者、高龄老年患者的餐后SBP均随时间推移发生变化(P<0.05);年轻老年患者的餐后DBP随时间推移发生变化(P<0.05),高龄老年患者DBP变化与时间发展无关(P>0.05);体位因素与时间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2.卧位组、半卧位组、对照组的PPH发生率分别为80.65%、80.65%、86.67%,三组之间PPH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三组患者的SBP、DBP变异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三组患者餐后心率的重复测量分析结果:三组患者餐后2小时心率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餐后心率均随时间推移发生变化(P<0.05);体位因素与时间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5.三组患者的PPH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共有11例患者出现PPH症状,包括卧位组1例,半卧位组5例,对照组5例,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PPH症状中以头晕症状出现次数最多,其次分别为头痛、眩晕、乏力、胸痛。6.三组患者的满意度总分、条目1“早餐后的这种体位/状态,我感觉身体舒服”、条目2“早餐后的这种体位/状态,不让我感觉到累”,三组之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SD多重比较结果显示:《患者满意度评分表》总分、条目2半卧位组得分均低于其他两组(P<0.05);条目1半卧位组得分低于卧位组(P<0.05);条目3“早餐后的这种体位/状态我可以坚持2小时”得分三组之间无差别(P>0.05),条目4“总体上说,我对这种体位/状态感到满意”半卧组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PPH患者进餐后采取卧位或半卧位,对患者的餐后血压无影响。体位对年轻老年患者、高龄老年患者餐后血压的影响无差别。不同体位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PPH患者的餐后血压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患者血压在进餐后30分钟内下降趋势明显,之后血压在相对较低水平平稳波动。提示对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PPH患者,无论其采取何种体位,进餐后30分钟内应密切关注血压。2.餐后采取卧位或半卧位既不能预防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PPH患者发生PPH,也不能降低餐后血压的变异度。3.餐后采取卧位或半卧位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PPH患者的心率无影响。4.大多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PPH患者没有出现PPH症状,且PPH症状的出现与否与体位无关。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现的PPH症状中以头晕症状最为常见。5.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PPH患者进餐后采取半卧位,可出现明显的不适感和疲累感。
殷勤[9](2015)在《安徽省三级医院临床用药趋势分析及合理用药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构建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一直是我国深化医改的重要工作之一。我国曾采用的药品加成政策是医疗机构中药品价格形成的主要方法,曾经对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运行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近些年来,这项政策诱发了医疗机构,特别是个别的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开大处方、开贵药的情况,给患者增加了经济负担,尤其对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品供应保障产生不良影响。在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取消药品加成、斩断医药利益链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改革目前是我国深化医改的重要工作领域,尤其是目前安徽省以推进公立医院转换运行机制为核心,实行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实施药品带量采购“三同步”的改革过程中,摸清三级综合医院药品使用的现况,对顺利实施综合性公立医院改革,构建适应改革需要的绩效评价体系均有重要参考意义。为了使调研结果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本课题以安徽省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为调查对象,根据安徽省不同地区以及经济发展的特点,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共抽样5个地区三级医疗机构,对5家医院在医改前后分别2008年、2013年的所有药品消耗情况进行分析。从药品可获得性、可负担性、合理用药三个维度,经文献调研选用医改效果评估的核心指标及合理用药调查指标体系,采用药物利用研究方法对我省三级综合医院药物使用的情况进行评价,探讨医改实施过程中安徽省三级公立医院药物使用可能存在的问题,在安徽省医改新形势下,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构建完善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提供政策建议。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安徽省三级公立医院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的总体构成收集5家三级医院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前后两年使用的药品数据,分别计算以下指标。1.1药品使用金额分析计算2008年、2013年所有品种药品使用的总金额,可以用于比较不同地区的药品资源消耗水平。同时按照销售金额进行排序,得出排名前20位的药品品种。结果显示,2008年金额排序前十的药品为:神经节苷脂钠、奥美拉唑钠、头孢孟多、头孢替安、头孢甲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Ⅱ、奥拉西坦、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头孢西丁;2013年金额排序前十的药品为:神经节苷脂钠、奥拉西坦、头孢替安、泮托拉唑、多西他赛、甲磺酸伊马替尼、小牛血清去蛋白、头孢西丁钠、艾迪、复合辅酶。1.2用药频度(DDDs)分析计算2008年、2013年所有品种药品使用的DDDs值,结果显示,2008年DDDs排序前十的药品为:维生素C注射液、单硝酸异山梨酯、维生素C片、曲美布汀、克拉霉素、头孢克肟、尼群地平、左西替利嗪、厄贝沙坦、伊曲康唑;2013年DDDs排序前十的药品为:维生素C注射液、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维D钙、凝血酶、单硝酸异山梨酯、雷公藤多苷、地高辛、白芍总苷、利可君。2.安徽省三级公立医院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的分类构成在分析所有药品总体构成的基础上,按照药理作用分类,分别研究两个年度各类药品的使用金额和药品用药频度构成情况,更为具体地探讨临床各类药品使用可能存在的不合理现象。2.1抗微生物类药品使用金额及用药频度分析2013年较2008年抗微生物药使用金额及用药频度均小幅增长(分别为32.03%和13.94%),远较药品总使用金额及总用药频度增长幅度小(分别为212.99%和81.47%)。2013年的抗微生物类药品中碳青霉烯类、糖肽类大分子抗菌药使用金额进入排名前20位。相较与2008年,2013年的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使用频度排名跌出前20名,大环内脂类使用频度有所增加。2.2神经系统用药药品使用金额及用药频度分析2013年较2008年神经系统用药金额及使用频度均出现大幅增长(分别为323.76%和136.27%)。用药金额增长幅度远大于使用频度增长幅度,说明神经系统用药以价格较为昂贵的药品增长为主。2013年营养脑神经药物取代调节脑血流、脑代谢药物成为神经系统用药金额中占比最大类,但使用频度中调节脑血流、脑代谢类药物仍占神经系统用药最大比例。2008年及2013年两年使用金额最大的药品均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2.3消化系统用药药品使用金额及用药频度分析2013年较2008年消化系统用药金额及使用频度均有较大增长(分别为249.94%和76.24%)。2008年及2013年消化系统用药金额排名前20位均为抑酸药和肝胆胰疾病用药,2013年抑酸药使用金额占比相对下降,但2013年抑酸药使用频度却相对上升。2.4循环系统用药药品使用金额及用药频度分析2013年较2008年循环系统用药金额及用药频度均有增长(分别为268.35%和181.15%)。2013年相较于2008年抗心绞痛、扩血管药物使用金额及使用频度占比均有下降,利尿药使用金额占比2013年未进入排名前20位。2008年及2013年循环系统药品使用频度排名中抗高血压药及抗心绞痛、扩血管药均位于前列,2013年抗心绞痛、扩血管药用药频度占比下降。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未进入使用金额及使用频度排名前20位。抗高血压药有使用种类相对集中趋势。2.5激素类药品使用金额及用药频度分析2013年较2008年激素类药品金额及用药频度均出现增长(分别为189.97%和160.21%)。使用金额与用药频度增长幅度相接近,说明激素类药品的增长以使用频度的增长为主。胰岛素类为激素类药品中使用金额最大类。2.6营养类药品使用金额及用药频度分析2013年较2008年营养类药品使用金额及用药频度均出现增长(分别为187.62%和46.41%)。2008年及2013年两年肠内营养药品使用金额均占比很低,2013年占比进一步下降。肠外营养中脂肪乳、氨基酸使用金额占比两年均居于首位,2013年电解质、微量元素类药品出现较大增幅。使用频度排名中肠内营养药2013年进入排名前20位,电解质、微量元素类药使用频度占比也出现较大增长。转化糖电解质在其他相似研究中并未出现在使用金额排名前列中,但在本次调查中2008年及2013年两年均出现在使用金额前列中。2.7中成药药品使用金额及用药频度分析2013年较2008年中成药用药金额及用药频度均有增加(分别为231.60%和142.27%)。两年中成药使用金额排名中辅助抗肿瘤药均占比最多。2013年及2008年中成药使用频度排名中位于首位的均为活血化瘀类中成药。说明辅助抗肿瘤药价格相对较高。本次调查中抗肿瘤中成药位居前列的几种药品与其他类似研究结果基本一致。2.8抗肿瘤类药品使用金额及用药频度分析2013年较2008年抗肿瘤药使用金额及使用频度均出现飞速发展(分别为1053.64%和561.81%)。抗肿瘤靶向药物在本次调查中使用金额得到巨大增长,原因主要为安徽省发病率的增长及抗肿瘤靶向药物在临床使用越来越多且其价格非常昂贵。3.2008年与2013年药品使用变化分析从药品使用金额来看,只有抗菌药物的使用金额相对于总金额未取得增长,其他类型药品均取得较大增长,其中又以抗肿瘤药物、神经系统药物增长较快。大部分的药物增长有合理解释,但部分药品如转化糖电解质存在不合理的快速增长现象。从药品使用频度来看,抗菌药物、中成药、神经系统药物及消化系统药物相对于总DDDs的增长幅度未取得增长,其他类型药物均取得使用频度的增长,其中又以抗肿瘤用药频度增长幅度最大。综合两者可以看到只有抗菌药物在使用金额及使用频度上相对于总金额及总使用频度均出现大幅下降,其他类型药物未见此现象,说明抗菌药物的临床滥用现象正在得到控制。而抗肿瘤药无论药物使用金额或使用频度的增长均居于各种药品之首,这与抗肿瘤药物2008年的基数较小及近年的快速增长有关。从中成药(使用金额增长231.60%,DDDs增长142.27%)及神经系统药物(使用金额增长323.76%,DDDs增长136.27%)的使用金额大幅上涨,而DDDs增长较少可以推断出此两类药品使用金额的增长主要以高价格药品增长为主或使用药品种类相对集中引起或使用药品种类相对集中引起或使用药品种类相对集中引起。
曾子芸[10](2014)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论文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上篇为文献综述、中篇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下篇为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上篇主要是通过探讨中医下法的理论形成依据、张仲景对下法的运用、下法的禁忌、后世医家对三承气汤的运用与发展、笔者对三承气汤之见,在探讨中医八法中的“下法”。中篇是经由全面检索、收集、阅读、统计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与个案(个人经验)文献,整理挖掘出三承气汤的运用轨迹。下篇则是对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在具有相同研究内容及目的基础进行分类,依据文献资料共分为11组。在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合并统计量)研究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疗效对比。最后,基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精神与目的,就此统计研究结果对肠梗阻设计出一套建议治疗方案。研究对象1发表于1949-2014年之间的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期刊文献,以及以针灸疗法治疗肠梗阻的期刊文献。2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期刊文献。研究方法1文献检索:于CNKI、VIP、CBM等三大数据库中,分别设定检索词为:大承气汤、复方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加减;小承气汤、复方小承气汤、小承气汤加减;调胃承气汤、复方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加减;针灸疗法治疗肠梗阻。2文献整理:基于本论文研究内容,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文献整理方法与步骤如下:2.1全面阅读整理所有检索获得的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期刊文献,再分别归纳分类出三承气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与个案文献。2.2全面阅读整理出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针灸疗法用于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研究文献。3文献录入: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依照疾病系统的分类逐篇统计其治疗疾病病名;将符合每篇文献按Cochrane文献质量评价系统中7项检测逐一做记录后,删除偏倚风险过高文献,最终获得较高质量的文献资料。最后,将分类好的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方案研究,分别在Review Manager Meta-analysis中设定研究题目及录入建档。4数据处理: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运用EXCEL表格及基本统计学方法处理相关数据;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研究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疗效对比,包含OR、RR、RD、SMD等四方面。研究内容1将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期刊文献逐篇统计其治疗疾病病名,从中整理挖掘出三承气汤的运用轨迹。2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研究下列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方案中的疗效对比:2.1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2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生长抑素;2.3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二联法;2.4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三联法;2.5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盐水灌肠;2.6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肥皂水灌肠;2.7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石蜡油灌胃;2.8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阿托品;2.9小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10针灸+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2.11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研究结果1由统计结果发现,小承气汤、大承气汤两方大量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其中,无论是在临床经验或个人经验记载,小承气汤、大承气汤分别均以运用于治疗肠梗阻比例最高。2遵循循证医学及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合并统计量)研究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统计研究结果发现其疗效:1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生长抑素;3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二联法;4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三联法;5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盐水灌肠;6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肥皂水灌肠;7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石蜡油灌胃;8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阿托品;9小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单纯西医基础疗法;10针灸+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11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由以上11组统计研究结果来看,中医学加上西医学治疗肠梗阻的治疗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学的个种治疗方案。研究成果与肠梗阻建议治疗方案结论基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精神与目的,笔者与导师陈明教授就此统计研究结果对肠梗阻设计出一套建议治疗方案,方案如下:1中药处方: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2主要加减配伍:桃仁、炒莱菔子、赤芍;3兼证3.1兼瘀血重者加:桃仁、赤芍、丹参,以活血化瘀;3.2兼食积重者加:炒莱菔子、陈皮,以和胃消积;3.3兼腹胀痛重者加:木香、延胡索,以行气止痛;3.4兼气血虚重者加:黄芪、党参、当归,以益气补血;3.5兼湿热重者加:黄芩、金银花,以清热燥湿解毒。4针灸取穴:足三里、天枢、上巨墟、中脘、关元、下巨墟;5西医基础疗法: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抗感染,其他治疗。
二、北京医院1995~1998年循环系统药物的用药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医院1995~1998年循环系统药物的用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 选题依据 |
(二) 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新中国“十七年” |
(二) 针灸与针灸推广 |
(三) 运动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与内容 |
(二)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材料 |
(一) 材料来源 |
(二) 材料的甄选 |
五、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当代针灸史研究现状 |
(二) 当代中医史研究现状 |
(三) 当代医疗社会史(医学发展与政治方向)研究现状 |
(四) 简要评议 |
第一章 楔子:近代针灸境遇的不同面向 |
第一节 针灸生存危机与业者自强举措 |
一、民国政府统治下针灸生存危机频现 |
二、针灸业者尝试“科学化”革新 |
第二节 中共领导下普及针灸的尝试 |
一、毛泽东重视发挥中医力量 |
二、中共领导下根据地及军队普及针灸的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曲折行进:针灸推广运动的初期 |
第一节 新中国“针灸推广”的提出 |
一、卫生部确立“团结中西医”方针 |
二、《人民日报》揭开针灸推广帷幕 |
第二节 针灸疗法实验所探索推广针灸 |
一、在北京先行培训针灸师资 |
二、在多地推广针灸培训模式 |
三、针灸疗法实验所推广针灸的成效 |
第三节 针灸推广在国内的初步实践 |
一、针灸教学开始普及 |
二、组织针灸医师开展临床工作 |
第四节 新针灸学:推广初期的核心内容 |
一、“新针灸学”的学术特点 |
二、“新针灸学”的推广情况 |
第五节 针灸推广初期的成效与困难 |
一、针灸推广初期取得的成绩 |
二、针灸推广初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步入正轨:针灸推广运动的中期 |
第一节 中医政策调整,针灸推广迎来新阶段 |
第二节 推广针灸的四大主要途径 |
一、西医学习针灸 |
二、改进中医针灸教育 |
三、培训基层卫生人员掌握针灸技术 |
四、“中医带徒弟”助力培养针灸人才 |
第三节 典型事例:江苏省针灸推广与教学革新 |
一、分设中、西医班级培养针灸师资 |
二、开展短期针灸巡回教学,培养校外医务人员 |
三、承担委托教学任务,培养更多针灸人才 |
四、编写《针灸学》,为统编针灸教材确立范式 |
第四节 推广中期的主要成效:临床应用取得进展 |
一、应用范围扩大,治疗病种增加 |
二、推动献方工作,发掘民间针灸 |
第五节 推广中期潜在的问题与新的趋势 |
一、中、西医间的龃龉与“整风运动” |
二、“技术革命”催生针灸新方向,“跃进”苗头初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跃进”与“革命”:针灸推广运动的高潮 |
第一节 “大跃进”历史背景下的针灸推广 |
一、“大跃进”正式发动,《健康报》呼吁进一步推广针灸 |
二、河北省开展“普及针灸”群众运动 |
三、保定会议组织中医药界“大跃进” |
第二节 “人人学会针灸” |
一、学习主体:干部带头,医务人员广泛参与 |
二、学习形式及主要内容 |
三、针灸出版物大量涌现 |
第三节 掀起针灸“技术革命” |
一、以“土”为主的医药卫生技术革命 |
二、积极开展针灸经络科学研究 |
三、新式针法与器具大量涌现 |
第四节 针灸“跃进”的高潮与后续 |
一、针灸“跃进”达到高潮 |
二、形势发生变化,针灸工作转入调整阶段 |
第五节 “大跃进”时期针灸推广的特点 |
一、强调党的领导,政治挂帅 |
二、提倡短期速成,大放“卫星” |
三、开展群众运动,影响广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农村:针灸推广运动的后期 |
第一节 “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
一、卫生工作新方向 |
二、毛泽东发布“六·二六”指示 |
第二节 农村成为针灸推广重点场域 |
一、鲁之俊重提针灸推广 |
二、山西省在农村推广针灸的经验 |
第三节 农村地区针灸推广的具体情况 |
一、针灸推广的培养对象与师资力量 |
二、针灸推广的主要传授形式 |
三、针灸推广的主要学习内容 |
四、在农村推广针灸的成效与影响 |
第四节 城镇针灸教育与科学研究趋于规范 |
一、针灸教育进一步普及与规范 |
二、针灸在科技领域的发展 |
三、针灸学术交流活跃,政府加强统一领导 |
第五节 针灸推广运动与“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 |
一、赤脚医生与针灸术在农村的继续传播 |
二、新针疗法的出现与普及 |
三、针刺麻醉热潮出现及后续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创新针术 |
第一节 电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二节 水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三节 耳针在国内的推广与经典化 |
一、临床普及耳针运用 |
二、围绕耳针的技术革新 |
三、耳针的经典化过程 |
第四节 梅花针的发明与推广 |
一、孙惠卿与“刺激神经疗法” |
二、在各地的推广: 以上海市和江西省为例 |
三、推广中的争议——“梅花针”之名 |
第七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典型应用 |
第一节 针灸治疗疟疾 |
一、1956年前针灸治疟的使用情况 |
二、1956年后针灸治疟在各地推广 |
三、针灸治疟的后续发展 |
第二节 针灸治疗血吸虫病 |
一、严峻疫情要求中西医合作治疗 |
二、推广针灸用于血吸虫病防治 |
三、“血防大跃进”中针灸推广的高潮及后续 |
第三节 针灸治疗阑尾炎 |
一、针灸治疗阑尾炎的缘起与演进 |
二、推广中关于针刺治疗机理的研究与讨论 |
三、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 |
第四节 针刺治疗聋哑 |
一、吴芝升等人初试针治聋哑 |
二、“大跃进”时期针治聋哑迎来高潮 |
三、推广针治聋哑高潮下的问题 |
第八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 |
一、新中国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 |
二、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 |
三、针灸疗法具备大范围推广的特质 |
第二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特点 |
一、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 |
二、采用自上而下、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 |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运动 |
第三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影响 |
一、对参与群体的影响 |
二、对当代针灸学形塑的影响 |
三、对针灸普及和中医工作的影响 |
四、对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影响 |
第四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
一、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 |
二、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 |
三、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 |
四、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
结语 |
一、本研究创新之处与主要成果 |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群众迫切要求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2: 《有组织地研究与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3: 《认真地学习和推行针灸疗法》 |
附录4: 《进一步学习推广针灸》 |
附录5: 《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农村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附件 |
(3)民国时期《民国医学杂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绪论 |
1.背景与意义 |
2.文献综述 |
3.论文的主要内容 |
4.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部分 《民国医学杂志》创办及发展历程 |
1.民国时期的医学发展状况 |
1.1 近代医学知识的传播 |
1.2 医学杂志的兴起 |
2.杂志创办及发展 |
2.1 《民国医学杂志》的创办 |
2.2 《民国医学杂志》的发展 |
3.杂志特点 |
3.1 《民国医学杂志》形态 |
3.2 《民国医学杂志》主要栏目 |
3.3 《民国医学杂志》征稿与稿酬 |
4.创办人与编辑队伍 |
4.1 侯毓汶及其团队 |
4.2 阎德润及其团队 |
5.影响与作用 |
5.1 医学研究成果的专业化呈现 |
5.2 医学界消息的传播平台 |
6.小结 |
第三部分 民国时期医学学术发展状况研究:基于学术论文的分析 |
1.《民国医学杂志》刊载学术论文概况 |
2.《民国医学杂志》刊载医学学术论文分析 |
2.1 基础医学 |
2.2 临床医学 |
2.3 公共卫生与防疫 |
2.4 中医学 |
3.主要作者 |
3.1 侯宗濂 |
3.2 金宝善 |
3.3 石增荣 |
3.4 刘曜曦 |
3.5 冈西为人 |
3.6 周颂声 |
4.小结 |
第四部分 传媒视角的医疗与社会的互动研究:基于杂志广告的分析 |
1.《民国医学杂志》广告概述 |
1.1 《民国医学杂志》广告刊登价格 |
1.2 《民国医学杂志》广告类型 |
2.《民国医学杂志》医药广告与社会文化 |
2.1 补药广告与医疗观念 |
2.2 西药入侵与文化融合 |
2.3 常见疾病与社会环境 |
3.小结 |
第五部分 民国伪满时期医学政策及医事活动研究:基于医学消息的分析 |
1.《民国医学杂志》刊载消息类型 |
2.民国时期医学教育状况研究——以北京医专学潮事件为例 |
3.民国伪满时期医学学术团体研究——以奉天医学会为例 |
4.民国伪满时期医学政策研究——以医师考试令为例 |
5.小结 |
第六部分 结语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5)热消融联合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及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热消融联合AFK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回顾性研究 |
引言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第二部分 微波消融联合AFK细胞免疫治疗晚期NSCLC的探索性研究 |
引言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微波消融联合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肺癌远隔肿瘤的实验研究 |
引言 |
一、实验设计 |
二、材料 |
三、方法 |
四、结果 |
五、讨论 |
六、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第四部分 基于iTRAQ技术的小鼠肺癌皮下瘤消融治疗后血清差异蛋白表达研究 |
引言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血细胞在NSCLC中的免疫机制及RFA后的变化 |
参考文献 |
基金资助情况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6)急性心肌梗死罪犯斑块与循环标志物(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循环微小RNA在鉴别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斑块破裂中的作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循环透明质酸水平在鉴别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斑块侵蚀中的作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血浆氧化三甲胺水平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愈合斑块之间的关系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血浆氧化三甲胺水平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罪犯斑块节段钙化负荷之间的关系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微小RNA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缩略语表 |
致谢 |
(7)老年重症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机械通气治疗新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老年重症CAP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分析 |
摘要 |
Abstract |
背景 |
方法 |
一 研究设计 |
二 研究对象 |
(一) 入选标准 |
(二) 排除标准 |
三 分组 |
四 观察指标及研究内容 |
(一) 观察指标 |
(二) 研究内容 |
五 统计 |
六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一 总体分析 |
二 NIV组和IMV组比较 |
(一) NIV组和IMV组主要临床结果比较 |
(二) NIV组和IMV组基础疾病比较 |
(三) NIV组和IMV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比较 |
(四) NIV组IMV组影像学比较 |
(五) NIV组和IMV组实验室检查比较 |
(六) NIV组和IMV组并发症比较 |
(七) NIV和IMV组28天和住院生存分析 |
三 只用NIV组、NIV+IMV组和IMV组比较 |
(一) 只用NIV组、NIV+IMV组和IMV组28天和住院病死率比较和生存分析 |
(二) 只用NIV组、IMV组和NIV+IMV组主要临床指标、基础疾病比较 |
(三) 只用NIV组、IMV组和NIV+IMV组临床表现、影像资料比 |
(四) 只用NIV组、IMV组和NIV+IMV组实验室检查比较 |
(五) 只用NIV组、IMV组和NIV+IMV组并发症比较 |
四 NIV成功组和NIV失败组比较 |
(一) NIV成功组和NIV失败组主要临床指标及入组时基线资料比较 |
(二) NIV成功组和NIV失败组血气分析和呼吸支持相关资料比较 |
(三) NIV成功组和NIV失败组病情最重时实验室检查比较 |
(四) NIV成功组和NIV失败组并发症比较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老年人流感的临床特征分析 |
摘要 |
Abstract |
背景 |
对象和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分组比较 |
(二) 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比较 |
(三) 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比较 |
四统计学方法 |
研究结果 |
一 老年人流感的总体特征 |
三 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分组对比 |
四 流感合并脓毒症危险因素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名词缩略表 |
附录2 致谢 |
附录4 综述 呼吸机撤离困难策略进展 |
参考文献 |
(8)餐后不同体位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餐后低血压患者餐后血压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原发性高血压概述 |
二、餐后低血压概述 |
(一) PPH的流行病学现状 |
(二) PPH的危害 |
(三) PPH的发生机制 |
(四) PPH的评估 |
(五) PPH的影响因素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相关概念 |
(一) 概念性定义 |
(二) 操作性定义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一) 纳入标准 |
(二) 排除标准 |
(三) 脱失病例标准 |
二、样本量计算 |
三、研究步骤 |
(一) 分组方法 |
(二) 干预方法 |
(三) 评价指标 |
(四) 资料收集方法 |
(五) 统计学方法 |
四、技术路线 |
五、质量控制 |
(一) 准备阶段 |
(二) 资料收集阶段 |
(三) 资料录入阶段 |
六、伦理学审查 |
七、试验方案注册信息 |
第四章 结果 |
一、入组患者情况 |
二、三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
三、三组患者血压比较 |
(一) 三组患者进餐前后各时间点血压值 |
(二) 进餐前后各时间点血压值的重复测量分析结果 |
(三) 餐后各时间段血压差值比较 |
(四) 按年龄分层亚组分析 |
四、三组患者PPH发生率比较 |
五、三组患者血压变异度(cv)比较 |
六、三组患者心率比较 |
(一) 三组患者进餐前后各时间点心率情况 |
(二) 进餐前后各时间点心率的重复测量分析结果 |
七、三组患者症状评分结果 |
八、三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 |
第五章 讨论 |
一、餐后采取不同体位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PPH患者的餐后血压无影响 |
(一) 老年人胃肠功能发生增龄性改变 |
(二)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管调节功能受损 |
(三) 长效降压药对PPH产生的影响难以规避 |
二、餐后采取不同体位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PPH患者餐后血压变化规律趋于一致 |
三、高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PPH患者的餐后血压变化特点 |
四、餐后采取不同体位不能预防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PPH患者发生PPH |
五、餐后不同体位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PPH患者的心率无影响 |
六、大多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PPH患者没有PPH症状,且PPH症状的出现与餐后体位无关 |
七、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餐后采取半卧位时主观体验较差 |
第六章 结语 |
一、结论 |
二、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建议 |
三、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安徽省三级医院临床用药趋势分析及合理用药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样本点及样本选择 |
2.2 研究药品种类选择 |
2.3 研究方法 |
2.3.1 药品使用金额分析 |
2.3.2 限定日剂量 |
2.3.3 用药频度 |
2.4 统计方法 |
2.5 文献资料 |
2.6 技术路线 |
2.7 质量控制与实施方法 |
2.7.1 调研准备阶段(2013.09-2013.12) |
2.7.2 人员培训(2014.3-2014.5) |
2.7.3 预调查(2014.6-2014.9) |
2.7.4 现场调查工作的组织与协调(2014.10-2014.12) |
2.7.5 资料录入与复查(2015.01-2015.02) |
2.7.6 资料整理与结果撰写(2015.03-2015.5) |
2.7.7 专家论证(2015.06) |
3 结果 |
3.1 安徽省三级公立医院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的总体构成 |
3.1.1 药品使用金额分析 |
3.1.2 用药频度分析 |
3.2 安徽省三级公立医院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的分类构成 |
3.2.1 抗微生物类药品使用金额及用药频度分析 |
3.2.2 神经系统用药药品使用金额及用药频度分析 |
3.2.3 消化系统用药药品使用金额及用药频度分析 |
3.2.4 循环系统用药药品使用金额及用药频度分析 |
3.2.5 激素类药品使用金额及用药频度分析 |
3.2.6 营养类药品使用金额及用药频度分析 |
3.2.7 中成药药品使用金额及用药频度分析 |
3.2.8 抗肿瘤药品使用金额及用药频度分析 |
4 讨论 |
4.1 2008年与2013年药品临床使用变化分析 |
4.2 药品使用变化原因的分析 |
4.2.1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 |
4.2.2 药品招标采购政策 |
4.2.3 药品不良事件影响(含药品不良反应) |
4.2.4 上市后药物的临床效果评价 |
4.2.5 医疗保险政策影响 |
4.2.6 患者及医师理念、行为的影响 |
5 建议 |
5.1 继续大力推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 |
5.2 合理设计实施药品招标采购制度 |
5.3 关注药品不良反应 |
5.4 医疗保险政策 |
5.5 规范医师用药行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10)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三承气汤理论研究 |
第一章 中医学下法的形成与发展 |
1 下法理论形成依据 |
2 探讨张仲景对下法的应用 |
2.1 《伤寒论》中的下法 |
2.1.1 攻逐瘀血法 |
2.1.1.1 桃核承气汤证 |
2.1.1.2 抵当汤证 |
2.1.1.3 抵当丸证 |
2.1.2 泻热逐水法 |
2.1.2.1 大陷胸丸证 |
2.1.2.2 大陷胸汤证 |
2.1.3 三物白散证 |
2.1.4 十枣汤证 |
2.1.5 苦寒泻下法 |
2.1.5.1 调胃承气汤证 |
2.1.5.2 小承气汤证 |
2.1.5.3 大承气汤证 |
2.1.6 麻子仁丸证 |
2.1.7 蜜煎导证 |
2.1.8 变治法 |
2.1.8.1 大柴胡汤证 |
2.1.8.2 柴胡加芒硝汤证 |
2.1.8.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
2.1.8.4 桂枝加大黄汤证 |
2.1.9 急下存阴法 |
2.1.9.1 阳明三急下证 |
2.1.9.2 少阴三急下证 |
2.2 《金匮要略》中的下法 |
2.2.1 攻下泻热法 |
2.2.1.1 阳明实热痉病证治 |
2.2.1.2 实积下利证治 |
2.2.1.3 支饮证面热证证治 |
2.2.1.4 谷疸证证治 |
2.2.1.5 酒疸证证治 |
2.2.1.6 热盛里实黄疸证证治 |
2.2.1.7 热盛吐衄证证治 |
2.2.2 攻下行气法 |
2.2.2.1 表寒里实腹满证证治 |
2.2.2.2 里实胀重证证治 |
2.2.2.3 里实少阳心下满痛证证治 |
2.2.2.4 里实积胀俱重证证治 |
2.2.2.5 支饮腹满证证治 |
2.2.3 峻下去积法 |
2.2.4 攻下逐饮法 |
2.2.4.1 留饮欲去证证治 |
2.2.4.2 悬饮证证治 |
2.2.4.3 肠间饮聚成实证证治 |
2.2.4.4 水血并结血室证证治 |
2.2.5 攻下逐瘀法 |
2.2.5.1 虚劳干血证证治 |
2.2.5.2 急性肠痈未成脓证证治 |
2.2.5.3 瘀血内结证证治 |
2.2.5.4 瘀结成实证证治 |
2.2.6 泻热通便止呕法 |
2.2.7 缓下润燥法 |
2.2.8 温里攻下法 |
第二章 三承气汤论述 |
1 调胃承气汤论述 |
1.1 原文 |
1.2 主证 |
1.3 药物组成 |
1.4 煎服法 |
1.5 调胃承气汤证之见 |
1.5.1 不大便,心烦,躁动不安 |
1.5.2 蒸蒸发热 |
1.5.3 吐下腹胀满不痛 |
1.5.4 脉调和或阴脉微 |
1.6 调胃承气汤方之见 |
2 小承气汤论述 |
2.1 条文 |
2.2 主证 |
2.3 药物组成 |
2.4 煎服法 |
2.5 小承气汤证之见 |
2.5.1 脉滑而疾 |
2.5.2 腹大满不通 |
2.5.3 大便燥结、小便频数 |
2.6 小承气汤方之见 |
3 大承气汤论述 |
3.1 原文 |
3.2 主证 |
3.3 药物组成 |
3.4 煎服法 |
3.5 大承气汤证之见 |
3.5.1 当下而尚未攻下之大承气汤证 |
3.5.1.1 局部证候特点 |
3.5.1.1.1 腹胀满、大便不通、绕脐痛 |
3.5.1.1.2 热结旁流兼喘证 |
3.5.1.1.3 不能食 |
3.5.1.2 全身证候特点:潮热、手足濈然汗出 |
3.5.1.3 神志证候特点:心烦、心中懊憹、谵语 |
3.5.1.4 脉迟而实有力 |
3.5.2 急下存阴的阳明大承气汤证 |
3.5.2.1 目中不了了,睛不和 |
3.5.2.2 发热汗多 |
3.5.2.3 腹胀满疼痛、减不足言 |
3.6 大承气汤方之见 |
4 三承气汤总结 |
4.1 配伍为主治证候疗效的关键 |
4.2 煎服法为处方理法方药的特点 |
第三章 阳明病下法禁忌 |
1 阳明腑证未实不可下 |
2 阳明表未解不可下 |
3 阳明病兼少阳证不可下 |
4 阳明病兼太阳少阳证不可下 |
5 阳明经证不可下 |
6 阳明虚寒证不可下 |
7 阳明热在上不可下 |
第四章 承气类方的形成与发展 |
1 新加黄龙汤证 |
2 宣白承气汤证 |
3 导赤承气汤证 |
4 牛黄承气汤证 |
5 增液承气汤证 |
6 护胃承气汤证 |
7 承气合小陷胸汤证 |
8 桃仁承气汤证 |
中篇 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 |
前言 |
1 大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1.1 大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统计表 |
1.2 大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1.3 大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2 小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2.1 小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统计表 |
2.2 小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2.3 小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3 调胃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3.1 调胃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表 |
3.2 调胃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3.3 调胃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4 结论 |
下篇 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 |
第一章 医学文献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1 系统评价概述 |
1.1 系统评价基本概念 |
1.2 Cochrane系统评价基本概念 |
1.3 Meta分析 |
1.4 文献综述 |
2 系统评价的方法与步骤概述 |
2.1 系统评价方法 |
2.2 系统评价步骤简易流程图 |
2.2.1 系统评价程序流程图 |
2.2.2 检索与课题研究相关文献资料流程图 |
2.2.3 纳入文献资料可能的偏倚风险来源简易图 |
2.2.4 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规则 |
3 Meta分析概述 |
3.1 Meta分析基本概念 |
3.2 Meta分析的目的 |
3.2.1 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 |
3.2.2 定量估计研究效应 |
3.2.3 发现既往研究缺乏之处 |
4 Meta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
4.1 确立研究课题 |
4.2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检索 |
4.2.1 文献检索方法 |
4.2.1.1 检索词 |
4.2.1.2 文献检索方法 |
4.2.1.3 检索范围 |
4.2.2 文献检索步骤 |
4.3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资料的纳入与排除 |
4.3.1 课题研究设计的类型 |
4.3.2 文献发表年限、所使用语言 |
4.3.3 样本量和随访期限 |
4.3.4 结果测量指标 |
4.3.5 重复发表文献 |
4.3.6 信息完整性 |
4.4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质量评价 |
4.4.1 随机对照研究 |
4.4.1.1 CONSORT(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 |
4.4.1.2 CONSORT扩展版(ectensions of the CONSORT statment) |
4.4.1.3 STARD(Standards for the Reporting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 |
4.4.2 观察性研究 |
4.4.2.1 STROBE(Strengthening The Reporting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Epidemiology) |
4.4.2.2 TREND(Transparent Reporting of Evaluations with NonrandomizedDesigns) |
4.4.3 系统评价(Meta分析) |
4.4.3.1 QUOROM(Quality of Reporting of Meta-analysis) |
4.4.3.2 RISMA(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Meta-analysis) |
4.4.3.3 MOOSE(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Epidemiology) |
4.5 数据及相关信息提取 |
第二章 大承气汤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一 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Review Manager中连续性资料的Meta分析 |
5.1 肛门排气时间标准均数差SMD |
5.2 肛门排便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3 腹胀腹痛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4 住院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6 典型医案 |
研究二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生长抑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三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二联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Review Manager中连续性资料的Meta分析 |
5.1 肛门排气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2 肛门排便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3 腹胀缓解/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4 肠鸣音恢复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5 恶心、呕吐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6 治疗/住院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研究四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三联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五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盐水灌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六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肥皂水灌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七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石蜡油灌胃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八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阿托品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三章 小承气汤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 小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四章 针灸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一 针灸治疗与西医临床治疗肠梗阻的Review Manager Meta系统评价分析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典型医案 |
研究二 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治疗肠梗阻的Review Manager Meta系统评价分析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五章 肠梗阻疗法研究成果与建议治疗方案 |
1 基于RevMan Meta-analysi s中的方药组方规律与经验分析 |
2 基于RevMan meta-analysis下针刺治疗肠梗阻取穴组方规律与经验分析 |
3 研究总结-肠梗阻建议治疗方案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参考书目 |
附篇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北京医院1995~1998年循环系统药物的用药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DRG实施对三级医院住院费用的影响研究[D]. 董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D]. 肖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民国时期《民国医学杂志》研究[D]. 郭薇薇.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肝癌肝切除围手术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J].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肿瘤防治专家委员会. 中华肿瘤杂志, 2021(04)
- [5]热消融联合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及机制的研究[D]. 李云芳.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6]急性心肌梗死罪犯斑块与循环标志物[D]. 李健楠.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7]老年重症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机械通气治疗新探索[D]. 钟雪锋.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8]餐后不同体位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餐后低血压患者餐后血压的影响研究[D]. 卢凤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安徽省三级医院临床用药趋势分析及合理用药策略研究[D]. 殷勤. 安徽医科大学, 2015(03)
- [10]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D]. 曾子芸.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标签:针灸培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