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rofibus在物流配送中心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付一川[1](2020)在《A企业制丝原料物流改造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以及物流技术更新迭代,越来越多的企业的原料仓储模式通过现代物流技术改造也走向先进化、智能化。卷烟行业是对自动化物流的要求非常高的一个行业。越来越多的卷烟厂借助现代物流系统提升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先进的物联网技术、AGV小车、物流高架立体库和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能够极大的提升仓储效率,降低企业物流运营成本。虽然烟草工业在云南属于经济支撑产业,纳税大户。但是A企业的高消耗、高成本物流仓储运作,极大的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因此,科学合理的将现代物流技术与烟草生产相结合是现代卷烟厂提升企业物流水平的重要课题,是企业完善自身,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选择。本文依据烟草行业背景以及现代物流系统的相关发展情况确定了研究思路和框架,通过分析A企业原料物流系统的现状,结合国内外物流的研究成果,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向。本文首先对框架结构和技术路线做简要描述,然后对现代物流方法和理论进行概述说明,根据这些方法理论,对A企业制丝原料物流系统的应用现状进行整体分析,并结合当前实际状况,提出了A企业制丝原料物流系统的改造方案。基于本文所提出的A企业制丝原料物流系统改造方案,首先对输送电控系统、计算机系统等部分进行设计,其次依据前文提及的改造方案和系统设计等方面内容,最后A企业制丝原料物流系统改造结论,力求通过利用现代物流技术改造提升仓储水平,提高生产效率。本文通过对制丝原料物流系统进行改造优化,实现了现代物流系统的全面控制,达到了制丝原料物流的统一管理和调度,提供了快速高效的出入库以及准确、快捷的输送和运转;通过对制丝原料物流的实时分析与控制,有助于为企业生产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大幅提高了烟包、烟梗出库利用率、周转率,降低库存成本,提高了制丝车间的原料物流效率,提升高架库货位利用率,缩减出入库操作的人力成本与降低体力劳动,对提高A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索文博[2](2020)在《自动化物流系统在ZT烟厂原梗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认识到,要想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强化物流管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已成为目前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而烟草工业传统的物流系统已经难以满足新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烟草企业希望借助自动化物流系统提高自身物流管理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生产效率。但ZT烟厂的物流系统效率较低,所需物流成本较大,导致物流管理水平低下,企业竞争力下降。因此将现代化企业物流技术与烟草行业结合是提升烟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企业提升自身物流水平和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根据国内外物流系统研究现状,结合烟草行业物流和现代企业物流系统发展情况,确定本文研究框架。通过对ZT烟厂原梗生产物流系统的现状进行分析,再结合现有物流研究成果,确定研究方向。本文首先对相关背景和研究内容进行概述;再对现代企业物流相关方法及相关理论进行说明;通过利用相关物流方法和理论知识对ZT烟厂原梗生产物流系统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现有物流系统存在的问题;根据现有物流系统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ZT烟厂原梗生产物流系统的优化方案,根据方案对ZT烟厂原梗生产物流系统进行优化,主要包含输送电控系统和计算机系统进行设计,再对系统进行仿真处理,验证优化效果,保证建立的系统能够提升ZT烟厂原梗生产物流水平和生产效率。本文对ZT烟厂原梗物流生产系统进行改善优化,实现了自动化物流系统对ZT烟厂梗箱的入库、出库、移库、盘点等操作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并对原料物流库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以及仓储信息管理的自动化,提供快速高效的出入库以及准确、快捷的输送和运转,确保物流计算机与工厂ERP、MES系统,其他各生产子系统之间能够集成、接口兼容、互联互通、无缝连接、资源共享、安全可靠。对ZT烟厂烟梗生产的进行实时分析与控制,有助于为ZT烟厂生产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它可以极大地提高原梗的使用效率,降低储藏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管理水平,增加空间使用,降低成本,减少手工劳动,对提高烟草生产效率和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余丽艳[3](2019)在《退台式立体仓储与机器人分拣一体化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大背景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物流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追求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为一体的现代物流系统成为今后物流业发展的主趋势。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出具有先进技术的自动化仓储设备与分拣设备,利用集成智能化技术,强化企业内部系统联网功能的构建,打造出整套具有智能控制功能的全自动化物流系统。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各企业都在不断寻求发展,建立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是物流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利润、提升服务质量、战胜竞争对手的重要手段,因此,物流配送中心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在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高效运转的同时这其中仍然有一些环节,比如配送中心物料的分拣配单问题还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解决。配送中心传统的订单分拣方式大多为人工分拣,差错率高且分拣效率低。而目前企业普遍采用的专机分拣,又具有适应性低且灵活性低的弊端,不能适用于多样化物料的分拣。因此,本文从习惯的单元物料分拣专用设备的思路跳出来,应用机器人,设计全新的物料仓储模式与机器人分拣自动化技术与设备,提供系统高效的解决方案,不仅使配送中心作业更加节能高效,还能提高分拣的效率和自动化水平,降低配送成本。首先,本文描述了退台式立体仓储与机器人分拣一体化系统的设计要点、设备技术要求以及系统总体功能目标。然后,根据系统要求具体设计了该系统的工艺流程以及工艺平面布局图,并详细阐述了系统的主要模块:直角坐标机器人分拣系统和退台式立体仓储系统等模块的设计原理及具体功能,以及计算机信息管理和控制系统的设计。然后,将设计的退台式立体仓储与机器人分拣一体化系统应用到具体的单元物料商品配送中心的订单分拣中去。最后,采用AutoMod仿真实验对某单元物料配送中心退台式立体仓储与直角机器人分拣一体化系统进行了验证,通过仿真结果分析表明了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证明本文设计的退台式立体仓储配合机器人分拣一体化系统具有可行性且可应用在单元物料配送中心的立体仓储与订单分拣上。
江东[4](2019)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发动机车间动态物料配送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制造业产业升级转型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对发动机行业的生产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产品类型和结构也变得多样化,物料种类和数量也随之增加,车间物料配送所面临的信息不准确、耗时长以及配送不到位等问题日益显现出来,本文在此背景下提出基于物联网的发动机作业车间动态物料配送策略,从物料数据信息来源进行分析,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物料需求预测模型,结合IOT技术设计开发出实用性的动态物料管理系统。首先从物流配送和物联网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对车间物料配送模式进行分析,比较了几种配送模式的特点和优缺点,得出当前车间采用的配送模式存在的不足点,并结合物联网技术在车间的应用构建实时感知的车间信息化环境。然后以车间物料的流转过程分析为基础,研究了物料的主要三种数据采集来源,在车间物联网的环境下对物料进行编码并对电子标签和工位数据块进行规划,接着对物料需求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利用BP神经网络对物料需求预测。在此之上基于某公司发动机装配车间建立了多目标的物料配送模型,采用改进的蚁群算法进行求解,并进行实验仿真分析,得到了合理的配送路径和AGV小车数量,减少了配送距离和成本。最后基于物料配送方法研究和车间IOT信息采集关键技术,针对以上研究设计开发出物料管理信息系统,并通过实际数据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王楷[5](2019)在《基于PLC的异型卷烟分拣控制与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异型卷烟是指不同于传统标准卷烟的统称,在卷烟生产过程中具有特有的特征属性,如长度,宽度,厚度,材料和重量。标准条烟尺寸规格为(270-286)*(86-90)*(44-49)mm,如果条烟尺寸不同于上述标准条烟尺寸的均被统称为异型包装卷烟,简称异型卷烟,目前已形成重要市场需求。南京异型卷烟的销量由日均2000条,迅速提升至日均超过20000条,由于使用的人工分拣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差错率高,已无法完成日常的拣选工作,因此,专门研发出一套用于异型卷烟分拣的自动化设备尤为重要。本文以江苏省烟草公司南京市公司卷烟物流配送中心异型卷烟分拣线开发项目为系统背景,结合本人在企业项目的工程管理和技术探索工作,系统探究了基于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技术的异型卷烟分拣控制与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以江苏省烟草公司南京市公司卷烟物流配送中心异型卷烟自动分拣设备的研发实践过程,结合机械设备方案设计、电控技术的应用实践、信息管理、图像识别质检的配套支持,完成了整体的异型卷烟自动分拣设备的研发工作,解决了现有的异型卷烟分拣难题。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概括如下:进行了异型卷烟分拣系统整体方案描述,介绍了系统各机械结构的功能、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信息管理设计、基于图像(视觉)识别的分拣订单检验系统设计、分拣系统测试与改进设计。首先分析了异型卷烟的特点和传统分拣方案的不足,基于虚拟托盘队列思路设计了异型卷烟分拣方案,结合异型卷烟分拣作业流程,对分拣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其次分析了异型卷烟控制环节的需求,结合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进行了系统组成、I/O点分配与连接、电源接入、PLC关键控制环节程序等内容的设计;介绍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控制系统PLC硬件组态、状态监控等控制系统功能的实现过程。再者分析了异型卷烟信息管理软件的需求,论述了信息管理系统架构及控制系统的衔接;介绍了在实施过程中数据库搭建、数据操作、数据优化程序等内容,实现了数据管理和分拣监控功能。最后,进行了基于图像识别的分拣检验设计,通过图像识别中的训练分类器和分类识别来区分异型卷烟的不同品牌、品规,并将此环节作为分拣完毕后的校对检测环节,以此对分拣结果进行检测。通过异型卷烟分拣设备的研发,使异型卷烟拣选效率达到了7000条/小时,实现了准确、快捷的异型卷烟自动拣选。实用表明自动化分拣系统配合烟草物流对异型卷烟分拣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证,能显着提升物流运行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王小奇[6](2018)在《分拣储运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现代物流事业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对物流服务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货物的分拣效率、存储方案、输送方式都是影响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为了提高物流作业的效率,很多物流配送中心已经逐步引进自动分拣机、自动化立体仓库、AGV小车等高效、快速的自动化设备来代替人力完成物流任务,不但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自动化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大大推动了行业的发展,因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伴随着控制器技术、总线技术以及网络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工业控制系统在分散化、复杂化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的新趋势。高可靠性的基础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更新速度虽然略低,但是不断发展的通讯与网络功能强大的新型控制器,在与基础自动化系统实现良好兼容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先进的网络化管理方案,使系统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本文以北方工业大学气动实验室的气动实验台为基础,设计了一套由两台分拣系统、一台仓储系统以及一个AGV小车构成的分拣储运系统。分拣系统与仓储系统以西门子PLC作为子系统控制器,AGV输运小车采用NI cRIO控制器控制小车中电机构成的行走机构与机械手。采用OPC技术、利用PROFIBUS现场总线以及以太网、局域网,建立了PLC控制器之间、PLC控制器与cRIO控制器之间的实时通讯,实现了不同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交换,使分拣储运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状态信息实现共享。以NILabVIEW为上位机监测软件平台,利用以太网与局域网,通过与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交换,实现了复合控制系统的状态监测与控制,从而实现了分拣储运系统的多级网络化管理。
沈国军[7](2016)在《自动化立体仓库巷道堆垛机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物流产业的不断发展,尤其在最近几年,发展之迅猛更是无法想象,电商的热度促使物流向更高的要求迈进。自动化立体仓库作为物流行业不可或缺的储物装备也应运而生,堆垛机高度需达到40m至50m,速度和精度也需要进一步提升。鉴于本人在德马泰克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的实习经历,本文以德马泰克物流中心建设要求为依据,对自动化立体仓库堆垛机的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研究,得出了基本设计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自动化立体仓库和堆垛机的整体设计进行了研究,给出基本设计框架。在控制方面研究了PLC加变频器及其他辅助设备实现功能要求。(2)按照本企业物流设计的技术、标准要求,设计了堆垛机的关键结构形式,并运用AutoCAD二维设计软件对结构进行了创新设计。(3)充分考虑了堆垛机的结构调整,便于在今后使用中及时发现问题,以防堆垛机出现故障。同时设计地轨两边的缓冲器装置,选用先进的液压缓冲器对堆垛机运行起到了更好地保护作用。分析了堆垛机所受载荷情况,堆垛机结构设计准则遵循FEM 9.311设计标准。(4)位置控制采用领先的设备,水平方向采用激光测距定位、垂直方向采用BPS34条码定位、货叉伸缩方向采用多圈绝对型旋转编码器定位,都实现了闭环控制,更加的准确稳定。堆垛机安全控制器设计方案采用邦纳安全控制器SC22-3,用单个控制器替代多个多种安全控制模块,确保系统更加安全可靠、简单易操作。(5)研究控制网络系统,由企业级、单元级、现场级、AS-I级组成,MPI、工业以太网、PROFIBUS现场总线贯穿整个网络。堆垛机核心控制采用S7-300 PLC,用STEP7 V5.5版的软件进行编程应用,SIMATIC Manager具有极强大且非常丰富的功能,每台PLC与相应变频器、HIM、ET200S模块、水平激光认址、起升条码阅读器、货叉定位编码器、红外通讯和上位机控制组成控制系统网络。(6)结合堆垛机的实际控制需求运用WinCC组态软件对人机界面进行了设计,通过图像编辑器设计出形象生动的监控画面,有控制系统登入、实时报警监控、立体仓库监控、出入库输送线、设置用户登入系统等主要监控画面。本文设计的堆垛机满足了企业对物流的更高要求,特别适用于出入库频繁的小型货物的运输,容量特别大,本文能为未来大型企业建设自动化仓库提供参考。
梅发东[8](2015)在《面向整车制造过程物料流动态优化方法》文中研究表明整车装配过程中生产物料的供给和配送直接影响生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由于客户定制化要求越来越高,生产物料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影响物料配送的不确定因素也越来越复杂;本文以整车制造过程物料配送为研究对象,针对物料到达时间的不确定性,提出基于模糊软时间窗的路径优化方法,以实现物料配送的准时化、高精度和低成本。(1)本文从车间布局和物料配送路径这两个方面介绍了生产物流的研究现状,并简述了该课题的研究意义;阐述了整车制造过程的生产组织方式和常见物料配送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总结了整车制造过程中物料配送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指标。(2)介绍了以工位为中心的物料管理思想,并设计了整车物料的存储和配送方案;提出模糊软时间窗的概念表征物料到达时间的不确定性;在此基础上,以工位满意度为约束条件,以配送成本最小化为优化目标,构建了基于模糊软时间窗的物料路径优化模型,并研究了动态规划-模拟退火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合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3)设计了一套面向整车制造过程的物料动态配送系统,研究了系统的整体功能架构、软硬件架构以及工业以太网、信息感知技术、现场总线技术等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最后开发了系统原型。
李思淼[9](2014)在《面向机械产品装配过程的物料配送策略及优化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机械产品装配是一个复杂的生产过程,涉及零部件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物料配送是装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及时、准确、高效的物料配送既能够保证生产过程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也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针对当前装配车间物料配送存在的低效率、高成本、缺少有效的实时工况信息支持等问题,重点对装配过程中的物料配送进行了研究,以期实现对物料配送过程的优化。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物料配送以及配送车辆路径优化的研究现状,并阐述了课题研究的意义,在对机械产品装配过程以及车间物料的分类和配送方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车间物料配送的优化指标。然后,对传统装配过程物料配送模式和基于实时工况的物料配送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时工况的拉动式物料配送方法,并对方法实现中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通过生产现场与配送中心的信息实时交互,实现了物料的准时化主动式配送。根据生产车间线旁库存有容量限制的约束条件,建立了以最小化配送费用为目标的物料配送车辆路径优化模型,并设计了相应的遗传算法对其进行了求解,从而实现了降低配送成本的目的,对配送过程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最后,以与某企业合作项目为平台,进行了基于MES的物料配送系统的设计,验证了以上研究内容可操作性及有效性。
谢丽娟[10](2014)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现代物流实验中心项目规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高校建设物流实验室对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和满足市场人才需求具有紧迫性。本论文主要针对这一形势分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物流学科的基本情况,从物流实验室的功能出发,探讨如何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建设好现代物流实验中心,充分发挥其具体功能并对现代物流实验中心建设进行了规划设计。本论文主要工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结合物流学科的特点重点介绍了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物流实验室符合各级政府产业发展政策导向。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需要。是培育创新人才的需要也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2.针对项目方案对现代物流实验中心建设的可行性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学校重视是建设现代物流实验中心的领导保障。完善的学科体系是现代物流实验中心的支撑和价值所在。良好的教师团队是建立现代物流实验中心的人才基础。规范的管理制度是确保实验室正常运转的制度保证。国家财政的有力支持是现代物流实验中心的物质保证。3.介绍了现代物流实验中心建设的经费预算和具体设备的配置。4.对现代物流实验中心功能进行系统分析,从实验室总体功能、实验室教学功能和实验室社会服务功能进行了研究说明。5.重点介绍现代物流实验中心实验室的总体布局:现代物流装备实验室。运输工程与信息管理实验室。供应链一体化实验室。物流系统规划与仿真实验室。同时介绍学院背景和项目规划设计,对经费进行预算。6.从实验室教学效果、科学研究效果、社会服务效果几方面分析实验室建设效果。通过全面的环境、技术与功能的分析,形成了项目研究结论,分析强调通过合理地设计规划,物流实验室建设项目不仅可以顺利完成,而且将极大地提高学校的实训教学条件,从而最终为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当前我国高校建设物流实验室对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和满足市场人才需求具有紧迫性。本论文主要针对这一形势分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物流学科的基本情况,从物流实验室的功能出发,探讨如何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建设好现代物流实验中心,充分发挥其具体功能并对现代物流实验中心建设进行了规划设计。
二、Profibus在物流配送中心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rofibus在物流配送中心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A企业制丝原料物流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实证分析法 |
1.3.3 规范研究法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现代物流的方法和理论 |
2.1 现代物流方法概述 |
2.1.1 现代物流技术 |
2.1.2 工作原理及构成 |
2.1.3 应用技术 |
2.2 现代物流理论 |
2.2.1 企业物流系统理论 |
2.2.2 精益物流理论 |
2.2.3 价值流理论 |
2.2.4 系统设计原则及流程定义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企业制丝原料物流系统现状研究 |
3.1 A企业概况 |
3.1.1 A企业简介 |
3.1.2 A企业组织架构 |
3.2 A企业制丝原料物流系统现状 |
3.2.1 制丝原料物流概述 |
3.2.2 制丝原料物流现状分析 |
3.3 A企业制丝原料物流系统改造项目背景 |
3.4 A企业制丝原料物流系统改造需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企业制丝原料物流系统改造研究 |
4.1 解决方案设计 |
4.1.1 整体思路 |
4.1.2 功能区域划分 |
4.1.3 作业流程 |
4.1.4 工艺设计 |
4.2 应用高架库物流系统改造 |
4.2.1 下位电控系统 |
4.2.2 计算机系统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自动化物流系统在ZT烟厂原梗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现代企业物流方法及相关理论 |
2.1 现代企业物流方法概述 |
2.1.1 现代企业物流技术 |
2.1.2 工作原理及构成 |
2.1.3 系统架构及应用技术 |
2.2 现代企业物流相关理论 |
2.2.1 企业物流系统理论 |
2.2.2 精益物流理论 |
2.2.3 流程优化理论 |
2.2.4 系统设计原则及流程定义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ZT烟厂原梗生产物流系统现状分析 |
3.1 ZT烟厂概况 |
3.2 ZT烟厂原梗生产物流系统现状 |
3.2.1 ZT烟厂生产物流系统概述 |
3.2.2 ZT烟厂原梗生产物流现状 |
3.3 ZT烟厂原梗生产物流系统存在的问题 |
3.3.1 原梗生产自动化水平低 |
3.3.2 生产过程粉尘污染大 |
3.3.3 生产过程损耗大 |
3.3.4 物流管理水平较低 |
3.3.5 未实现信息管理一体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ZT烟厂原梗生产物流系统优化研究 |
4.1 物流系统优化方案总体规划 |
4.1.1 设计要求 |
4.1.2 功能区域划分 |
4.1.3 作业流程及流程说明 |
4.1.4 工艺设计 |
4.1.5 流量分析计算 |
4.1.6 存储量分析计算 |
4.2 自动化物流系统的设计及仿真 |
4.2.1 输送电控系统 |
4.2.2 计算机系统 |
4.2.3 系统安全性 |
4.2.4 系统仿真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退台式立体仓储与机器人分拣一体化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仓库布局研究综述 |
二、订单分拣研究综述 |
三、分拣工业机器人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的内容 |
二、研究的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立体仓储与分拣系统理论研究基础和集成应用 |
第一节 分拣理论研究 |
一、分区策略 |
二、订单分割策略 |
三、订单分批策略 |
四、分类分拣策略 |
第二节 分拣系统发展 |
一、分拣方式 |
二、现有分拣方式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立体仓储与分拣一体化系统的基础理论 |
一、系统理论概述 |
二、系统模式分析 |
三、系统集成应用的价值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退台式立体仓储与机器人分拣一体化系统设计 |
第一节 系统设计要点和功能目标 |
一、系统设计要点 |
二、功能目标设计 |
第二节 系统工艺设计 |
一、工艺流程设计 |
二、工艺平面布局设计原则 |
三、工艺设备平面布局设计 |
第三节 系统模块设计与开发 |
一、自动拣货直角坐标机器人 |
二、退台式立体仓储系统 |
三、自动输送系统设备 |
第四节 PLC自动化控制系统及计算机管理系统 |
一、PLC控制系统 |
二、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以某单元物料配送中心为例的一体化系统建模及仿真 |
第一节 案例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一、系统方案设计 |
二、系统建模 |
第二节 AutoMod仿真算法及软件介绍 |
一、AutoMod仿真算法 |
二、AutoMod功能 |
三、AutoMod模型的子系统 |
四、AutoMod界面 |
第三节 系统仿真建模 |
一、系统仿真效果 |
二、系统仿真建模 |
三、系统仿真 |
第四节 系统运行与仿真结果分析 |
一、仿真运行程序 |
二、仿真结果输出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4)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发动机车间动态物料配送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课题研究现状 |
1.3.1 物流配送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车间物联网发展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物联网的发动机车间装配环境构建 |
2.1 离散车间物流分析 |
2.2 生产线配送物流作业需求 |
2.3 车间物料配送模式分析 |
2.3.1 推式和拉式模式 |
2.3.2 JIS和 JIT作业拉料模式 |
2.3.3 KITING物流模式和线边库模式 |
2.4 物联网的体系架构和应用特征 |
2.5 物联网感知使能技术管理方法研究 |
2.5.1 无线网络传感器技术应用 |
2.5.2 RFID技术和物料条码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
2.6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感知系统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物料信息化管理与物料需求预测模型 |
3.1 物料数据来源分析与对象编码 |
3.1.1 物料流转过程分析 |
3.1.2 物料数据来源分析 |
3.1.3 对象分类编码 |
3.1.4 Tag与工位数据块规划 |
3.2 基于物联网的物料需求信息分析 |
3.3 物料信息处理方式与生成配送任务策略 |
3.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物料需求预测模型 |
3.4.1 问题描述 |
3.4.2 模型构建 |
3.4.3 实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IOT的发动机车间物料配送方法研究 |
4.1 问题描述 |
4.2 车间物料多目标配送数学模型 |
4.2.1 模型变量与参数 |
4.2.2 约束条件与目标函数 |
4.3 基于改进的蚁群算法的构造 |
4.3.1 信息素增量矩阵与信息素平滑机制 |
4.3.2 状态转移概率 |
4.3.3 改进蚁群算法步骤 |
4.4 实验与仿真分析 |
4.5 基于物联网的AGV小车动态配送策略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发动机装配物料配送系统实现 |
5.1 系统功能概述 |
5.2 整体架构与系统建模 |
5.2.1 系统架构 |
5.2.2 基于IOT的数据采集 |
5.2.3 物料信息关系数据库模型设计 |
5.3 系统实现 |
5.3.1 基础信息管理 |
5.3.2 生产计划管理 |
5.3.3 物料管理模块 |
5.3.4 装配过程可视化模块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5)基于PLC的异型卷烟分拣控制与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烟草行业异型卷烟分拣现状 |
1.1.2 异型卷烟分拣系统概述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卷烟分拣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卷烟分拣设备概述 |
1.3 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异型卷烟分拣系统的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 |
2.1 需求分析 |
2.1.1 目前异型卷烟分拣系统的主要问题 |
2.1.2 异型卷烟分拣系统的作业需求 |
2.2 异型卷烟分拣系统总体工艺流程及设计方案 |
2.2.1 分拣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
2.2.2 总体工艺流程 |
2.2.3 基于虚拟托盘队列的各烟仓执行顺序计算 |
2.2.4 分拣效率理论测算 |
2.3 异型卷烟分拣系统的主要功能与性能指标 |
2.4 异型卷烟分拣线机械部分组成 |
2.5 异型卷烟分拣系统各环节流程及结构设计 |
2.6 电机选型 |
2.6.1 主线皮带机电机选型 |
2.6.2 烟仓打烟电机选型 |
2.6.3 电机参数计算 |
2.7 异型卷烟分拣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PLC的电气设计方案 |
3.1 异型卷烟分拣电气设计总体方案 |
3.1.1 电气系统总体设计 |
3.1.2 电气系统控制功能设计 |
3.2 控制系统描述 |
3.2.1 概述 |
3.2.2 系统组成 |
3.2.3 安全保护 |
3.3 基于PLC的控制单元设计 |
3.3.1 PLC控制系统的运行方式 |
3.3.2 PLC机型选择 |
3.4 I/O点分配与连接 |
3.4.1 主电柜I/O分配与连接 |
3.4.2 远程子站电柜I/O分配与连接 |
3.5 电源接入设计 |
3.5.1 动力电部分设计 |
3.5.2 控制电部分设计 |
3.6 异型卷烟分拣PLC控制程序设计 |
3.6.1 PLC控制过程示意图 |
3.6.2 PLC分拣系统程序设计 |
3.7 电控各环节功能及纠错报警处理说明 |
3.8 控制系统实现 |
3.8.1 PLC硬件组态 |
3.8.2 关键控制环节 |
3.8.3 故障检测 |
3.8.4 状态监控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拣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
4.1 信息管理系统架构 |
4.2 分拣数据管理系统 |
4.3 信息管理系统实现 |
4.3.1 数据库搭建 |
4.3.2 数据操作实现 |
4.3.3 数据接口实现 |
4.3.4 数据优化程序 |
4.4 分拣监控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拣订单检验管理系统设计 |
5.1 基于图像处理的异型烟检测校对方法 |
5.2 基于视觉的卷烟品牌识别系统设计 |
5.2.1 基于视觉的卷烟品牌识别系统总体设计 |
5.2.2 基于视觉的卷烟品牌识别系统开发实验 |
5.3 卷烟品牌识别系统与控制系统的通信设计 |
5.3.1 通信方式设计 |
5.3.2 通信模块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分拣系统测试与改进设计 |
6.1 实际分拣效率测试统计 |
6.2 设备测试情况 |
6.2.1 异型卷烟分拣线与手工分拣线对比 |
6.2.2 测试结果总结 |
6.3 分拣系统运行情况 |
6.4 主要技术特点总结 |
6.5 系统改进设计 |
6.5.1 异型烟分拣系统效率提升的影响因素分析 |
6.5.2 复杂情况下的异型烟分拣方法的改进设计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6)分拣储运系统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自动分拣系统的应用 |
1.1.2 自动化仓储系统的应用 |
1.1.3 AGV小车的应用 |
1.2 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 |
1.2.1 控制器技术的发展 |
1.2.2 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分拣储运系统结构设计 |
2.1 分拣储运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2 气动技术特点及发展 |
2.2.1 气动技术优缺点 |
2.2.2 典型气动元件 |
2.3 分拣系统设计 |
2.3.1 轴承端盖分拣系统设计 |
2.3.2 定位销分拣系统设计 |
2.4 自动仓储系统设计 |
2.5 AGV小车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控制系统设计 |
3.1 分拣系统的控制系统设计 |
3.1.1 分拣系统控制原理 |
3.1.2 分拣系统PLC选型 |
3.2 仓储系统的控制系统设计 |
3.3 AGV小车控制系统设计 |
3.3.1 AGV小车控制器选择 |
3.3.2 NI CompactRIO概述 |
3.3.3 AGV小车系统控制原理 |
3.4 系统中的传感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拣储运系统的网络化管理 |
4.1 传统PLC控制系统网络化管理方法 |
4.2 系统的网络化管理方案设计 |
4.2.1 现场控制层通讯设计 |
4.2.2 监控层通讯设计 |
4.3 系统网络化管理的整体实现 |
4.3.1 基于PROFIBUS-DP通讯协议的主从站之间的通讯 |
4.3.2 基于以太网的PLC与上位机LabVIEW的通讯 |
4.3.3 实现cRIO与上位机的通讯 |
4.3.4 实现cRIO与PLC的通讯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位机监控系统设计 |
5.1 监控系统组成 |
5.2 密码管理 |
5.3 系统控制 |
5.3.1 上位机控制方案 |
5.3.2 下位机控制原理 |
5.4 监控界面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自动化立体仓库巷道堆垛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物流概述 |
1.2 自动化立体仓库概述 |
1.2.1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简介 |
1.2.2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发展 |
1.2.3 自动化立体库的优势 |
1.3 堆垛机概述 |
1.3.1 巷道堆垛机的主要构成 |
1.3.2 巷道堆垛机的分类 |
1.3.3 巷道堆垛机的国内外技术发展状况 |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 创新点 |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立体仓库和堆垛机的总体设计 |
2.1 堆垛机的基本设计要求 |
2.1.1 堆垛机正常工作条件 |
2.1.2 主要零件材质 |
2.1.3 通用零部件 |
2.1.4 金属结构件 |
2.2 确定设计方案 |
2.2.1 设计准则 |
2.2.2 设计规划 |
2.3 控制系统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堆垛机的结构设计 |
3.1 堆垛机结构主体设计 |
3.2 堆垛机结构设计分析 |
3.2.1 金属结构 |
3.2.2 载货台 |
3.2.3 直线型水平运行机构 |
3.2.4 起升传动机构 |
3.2.5 货叉伸缩机构 |
3.2.6 超速保护装置 |
3.3 堆垛机的结构调整 |
3.3.1 水平导向轮调整 |
3.3.2 起升导向轮调整 |
3.3.3 上部导向轮调整 |
3.4 地面缓冲器的辅助设计 |
3.4.1 液压缓冲器的选择 |
3.4.2 缓冲器的安装 |
3.5 堆垛机主要受力分析 |
3.5.1 堆垛机所受载荷 |
3.5.2 测试载荷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堆垛机控制功能及方案 |
4.1 堆垛机控制方式 |
4.1.1 常规控制 |
4.1.2 故障处理控制 |
4.1.3 参数设置控制 |
4.2 堆垛机的工作过程 |
4.3 堆垛机的控制功能 |
4.4 堆垛机位置认址方式 |
4.4.1 绝对认址方式 |
4.4.2 相对认址方式 |
4.5 位置控制方案的确定 |
4.5.1 水平行走方向位置控制方案 |
4.5.2 垂直方向位置控制方案 |
4.5.3 货叉伸缩的位置控制方案 |
4.6 堆垛机通讯方案的确定 |
4.7 堆垛机安全控制器设计方案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堆垛机控制系统设计 |
5.1 立体仓库系统整体网络架构 |
5.1.1 西门子网络各级的组成 |
5.1.2 仓储管理系统 |
5.1.3 三大重要网络通信分析 |
5.2 堆垛机核心控制PLC |
5.2.1 S7-300 PLC的基本结构 |
5.2.2 本系统主站PLC硬件配置 |
5.2.3 STEP7软件编程 |
5.3 网络架构 |
5.4 模板控制及接线图 |
5.4.1 ET200S模块 |
5.4.2 CPU模块与HMI |
5.4.3 数字输入模块 |
5.4.4 数字输出模块 |
5.5 变频器的选型 |
5.6 安全检测传感器的选用 |
5.7 附加安全保护措施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堆垛机的人机界面的设计 |
6.1 WinCC软件简介 |
6.2 WinCC组态的基本步骤 |
6.3 STEP 7数据集成到WinCC |
6.4 图像编辑器做界面控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8)面向整车制造过程物料流动态优化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清单 |
表格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
1.2.1 混流生产系统车间布局的研究现状 |
1.2.2 物料配送路径优化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整车制造过程中的物料配送特点 |
2.1 整车制造的生产组织方式 |
2.2 整车装配车间物料配送模式 |
2.3 整车制造过程物料配送存在的问题 |
2.4 整车制造过程物料配送的优化目标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整车装配过程生产物流优化策略 |
3.1 以工位为中心的物料管理思想 |
3.1.1 物料配送方式设计 |
3.1.2 物料存储模式设计 |
3.2 带模糊软时间窗的物料VRP问题 |
3.2.1 时间窗的分类 |
3.2.2 模糊软时间窗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模糊软时间窗的物料流路径优化方法 |
4.1 VRP问题简介 |
4.1.1 VRP的定义 |
4.1.2 VRP的构成要素 |
4.2 基于模糊时间窗的物料流路径优化模型 |
4.2.1 问题描述 |
4.2.2 配送约束条件 |
4.2.3 符号变量 |
4.2.4 模型建立 |
4.3 车间物料流路径优化模型的求解 |
4.3.1 模拟退火遗传算法概述 |
4.3.2 模型求解 |
4.4 实例验证 |
4.4.1 基础数据 |
4.4.2 实例求解 |
4.4.3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整车制造过程物料动态配送系统 |
5.1 系统概述 |
5.1.1 车间布局 |
5.1.2 系统的特点 |
5.1.3 系统业务需求 |
5.2 系统整体功能架构设计 |
5.2.1 系统体系架构 |
5.2.2 系统物料配送流程 |
5.3 系统软硬件架构 |
5.3.1 硬件架构 |
5.3.2 软件架构 |
5.4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
5.4.1 信息感知技术 |
5.4.2 现场总线技术 |
5.4.3 工业以太网 |
5.4.4 AGV小车 |
5.5 系统实现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9)面向机械产品装配过程的物料配送策略及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清单 |
表格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
1.2.1 物料配送 |
1.2.2 配送车辆路径规划 |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机械产品装配中的物料配送问题 |
2.1 机械产品装配过程 |
2.2 物料的分类及配送模式 |
2.2.1 物料分类方法 |
2.2.2 物料配送方式 |
2.3 装配车间物料配送的优化指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机械产品装配过程实时物料配送策略研究 |
3.1 物料配送模式分析 |
3.1.1 传统机械产品装配过程物料配送模式 |
3.1.2 基于实时工况物料配送模式 |
3.2 基于实时工况的物料配送策略分析 |
3.2.1 线边库拉动当日库的物料配送策略 |
3.2.2 当日库拉动第三方物流配送策略 |
3.3 机械产品装配过程实时物料拉动关键技术 |
3.3.1 总体概述 |
3.3.2 现场总线技术 |
3.3.3 数据采集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装配过程的物料配送路径优化模型 |
4.1 车辆路径问题的描述 |
4.1.1 车辆路径问题的定义 |
4.1.2 车辆路径问题的构成要素 |
4.1.3 车辆路径问题的分类 |
4.2 遗传算法 |
4.2.1 遗传算法简介 |
4.2.2 遗传算法的基本操作 |
4.2.3 遗传算法的特点 |
4.3 物料配送路径优化模型 |
4.3.1 问题描述 |
4.3.2 模型的建立 |
4.3.3 模型求解算法 |
4.3.4 算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 MES 的装配过程实时物料配送系统 |
5.1 系统概述 |
5.1.1 装配线布局 |
5.1.2 系统的特点 |
5.2 系统建模 |
5.2.1 概念模型 |
5.2.2 数据模型 |
5.2.3 功能模型 |
5.3 系统的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现代物流实验中心项目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物流发展现状 |
1.1.2 物流高等教育现状 |
1.1.3 国内外物流实验室现状 |
1.1.4 现代物流实验室建设概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2 现代物流实验中心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 |
2.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物流实验中心基本情况 |
2.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物流学科专业情况 |
2.3 现代物流实验中心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
2.3.1 现代物流实验中心建设的意义 |
2.3.2 现代物流实验中心建设的必要性 |
2.4 现代物流实验中心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
2.4.1 学校重视是建设现代物流实验中心的领导保障 |
2.4.2 建设条件以及前期基础良好 |
2.4.3 本实验中心项目实施后有较高使用率 |
2.4.4 完善的学科体系是现代物流实验中心的支撑和价值所在 |
2.4.5 良好的教师团队是建立现代物流实验中心的人才基础 |
2.4.6 规范的管理制度是确保实验室正常运转的制度保证 |
2.4.7 国家财政的有力支持是现代物流实验中心的物质保证 |
2.5 现代物流实验中心规划建设目标及主要内容 |
2.5.1 规划建设指导思想 |
2.5.2 规划建设目标 |
2.5.3 规划建设思路原则 |
2.5.4 规划建设内容 |
2.5.5 相关制度建设 |
3 现代物流实验中心建设经费预算和使用安排 |
3.1 现代物流实验中心的资金情况 |
3.2 建设项目实施组织及进度安排 |
3.3 现代物流中心系统和设备具体清单及价格 |
4 现代物流实验中心的规划建设方案 |
4.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总体概况 |
4.2 总体规划方案 |
4.3 现代物流实验中心规划建设内容 |
4.3.1 现代物流实验中心软件选型及描述 |
4.3.2 物流专用硬件设备选型及描述 |
4.4 现代物流实验中心项目规划方案及设备配置 |
4.5 现代物流实验中心实验室的总体布局 |
4.5.1 实验室的安全 |
4.5.2 现代物流装备实验室 |
4.5.3 国际物流与采购实验室 |
4.5.4 供应链一体化实验室 |
4.5.5 物流系统规划与仿真实验室 |
5 现代物流实验中心功能分析 |
5.1 实验室总体功能分析 |
5.2 实验室教学功能分析 |
5.3 实验室科学研究功能分析 |
5.4 实验室社会服务功能分析 |
6 现代物流实验中心建设预期收益效果分析 |
6.1 实验室教学效果分析 |
6.3 社会服务效果 |
6.4 辐射效果 |
7 现代物流实验中心规划建设保障措施 |
8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Profibus在物流配送中心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A企业制丝原料物流改造研究[D]. 付一川.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2]自动化物流系统在ZT烟厂原梗生产中的应用研究[D]. 索文博.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3]退台式立体仓储与机器人分拣一体化系统研究[D]. 余丽艳.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1)
- [4]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发动机车间动态物料配送方法研究[D]. 江东.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5]基于PLC的异型卷烟分拣控制与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楷. 东南大学, 2019(03)
- [6]分拣储运系统设计与研究[D]. 王小奇. 北方工业大学, 2018(08)
- [7]自动化立体仓库巷道堆垛机的研究[D]. 沈国军.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6(01)
- [8]面向整车制造过程物料流动态优化方法[D]. 梅发东. 合肥工业大学, 2015(07)
- [9]面向机械产品装配过程的物料配送策略及优化方法研究[D]. 李思淼. 合肥工业大学, 2014(06)
- [10]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现代物流实验中心项目规划[D]. 谢丽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