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颈椎侧块钢板螺钉内固定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施凯日,王扬,李豪杰,陈云琳,胡旭栋,周树一,彭宇杰,马维虎[1](2021)在《前路枕骨髁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上颈椎不稳的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前路枕骨髁钢板螺钉内固定相较于常见前路枕颈融合内固定装置治疗上颈椎不稳的性能差异。方法选取1名28岁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的枕颈部CT数据建立有限元模型, 包括正常模型、单纯人工椎体(异形钛笼+斜坡螺钉)内固定模型、斜坡钢板螺钉内固定模型、前路枕骨髁钢板螺钉内固定模型, 在枕骨上表面施加50 N载荷和1.5 N·m扭矩, 使模型产生屈伸、侧弯及旋转运动。比较各模型在屈、伸、侧弯、旋转工况下的活动度、内固定应力峰值及颅骨应力峰值的分布。结果在屈、伸、侧弯、旋转工况下, 正常模型活动度分别为18.65°、15.35°、9.82°、34.68°;单纯人工椎体内固定模型分别为3.20°、3.63°、2.94°、3.92°;斜坡钢板螺钉内固定模型分别为0.40°、0.50°、0.35°、0.89°;前路枕骨髁钢板螺钉内固定模型分别为0.27°、0.33°、0.13°、0.30°。在屈、伸、侧弯、旋转工况下, 相较于单纯人工椎体内固定模型, 斜坡钢板螺钉内固定模型活动度分别减少87.5%、86.2%、88.1%、77.3%, 前路枕骨髁钢板螺钉内固定模型分别减少91.5%、90.1%、95.6%、92.3%。在屈伸、侧弯、旋转工况下, 单纯人工椎体内固定的应力峰值分别为52.3 MPa、51.9 MPa、52.6 MPa;斜坡钢板螺钉内固定分别为100.1 MPa、158.1 MPa、170.6 MPa;前路枕骨髁钢板螺钉内固定分别为114.2 MPa、62.9 MPa、132.9 MPa。在屈伸、侧弯、旋转工况下, 单纯人工椎体内固定时的颅骨应力峰值分别为52.9 MPa、50.9 MPa、62.3 MPa;斜坡钢板螺钉内固定时分别为19.7 MPa、55.9 MPa、38.3 MPa;前路枕骨髁钢板螺钉内固定时分别为37.8 MPa、15.0 MPa、16.3 MPa, 舌下神经管附近骨质应力远小于颅骨应力峰值, 接近于0 MPa。结论在异形钛笼前方加用前路枕骨髁钢板螺钉内固定能提升枕颈融合的稳定性, 未见明显应力集中, 并且对颅骨及舌下神经管影响较小, 是上颈椎不稳的一种安全可靠的前路内固定方式。
李永标[2](2021)在《基于颈椎三维重建技术下Centerpiece钛板联合同侧侧块螺钉固定的影像学三维测量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颈椎侧块螺钉固定是目前脊柱外科最常见的颈椎手术之一。自1972年以来,已经有许多文献报道了对该手术方式的修改。这些变化包括入钉点的选择,螺钉角度的变化,以及出钉点的差异。在这些技术中最广泛使用的是Roy-Camille等人[1]和Jeanneret等人[2]所报道的技术。其他许多作者,包括An等人[3]和Kim等人[4]都建议对这些技术进行修改。所有这些技术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确保颈椎侧块前外侧的神经和血管结构的安全。这些技术的改进使颈椎侧块螺钉固定成为一种更安全的手术方式。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术式,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的“金标准”。当患有CSM的患者同时合并有颈椎曲度反张、颈椎骨折或者颈椎不稳等疾病时,可采用颈后路侧块螺钉内固定联合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成形术治疗这类患者,国内已经有相关文献报道这种术式的研究[5]。近年来对于颈椎测块钉道长度影像学测量相关数据的文献[6]较多见,但通过对颈椎侧块高度及宽度的影像学测量,探讨是否能在同一颈椎侧块进行Centerpiece钛板联合侧块螺钉固定术的可能性进行研究较为少见。目的:通过颈椎三维重建技术对颈椎侧块进行影像学测量,对颈椎侧块高度及宽度的测量,探讨是否能在同一颈椎侧块进行Centerpiece钛板联合侧块螺钉固定术的可能性,对颈椎侧块空间大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临床相关手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12月的因颈椎病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行颈椎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139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及诊断等基本信息,并将术前颈椎三维CT的数据传至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其中女性57例,男性82例,平均身高(164.78±6.75)cm,年龄为33-76岁,平均年龄为(57.01±10.26)岁,平均体重(66.84±11.24)kg。测量所有下颈椎侧块(Cervical Lateral Mass,CLM)的高度及该侧块的宽度,根据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因素将其分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测量的下颈椎C3~C7CLM平均高度为(14.70±1.29)mm,宽度为(12.35±1.16)mm,与以往相关文献研究测量的结果大致相同。男性组CLM平均高度及宽度分别为(15.05±1.34)mm、(12.79±1.11)mm,女性组CLM平均高度及宽度分别为(14.22±1.39)mm、(11.79±1.26)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体重组CLM平均高度及宽度分别为(15.05±1.37)mm、(12.83±1.15)mm,低体重组CLM平均高度及宽度分别为(14.45±1.36)mm、(11.98±1.21)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身高组CLM平均高度及宽度分别为(15.15±1.38)mm、(12.89±1.10)mm,低身高组CLM平均高度及宽度分别为(14.23 ±1.35)mm、(11.76±1.25)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年龄组CLM平均高度及宽度分别为(14.69±1.47)mm、(12.23±1.22)mm,低年龄组CLM平均高度及宽度分别为(14.79±1.31)mm、(12.54±1.13)m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本研究中大样本的下颈椎侧块影像学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可以得出性别、身高及体重是下颈椎侧块大小的影响因素,年龄对下颈椎侧块大小可能没有影响,可为临床相关手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韩钊[3](2020)在《胸1倾斜角在上颈椎融合术后颈椎矢状位平衡中临床意义及相关生物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脊柱的矢状位平衡能够使得人体以最小的能耗对抗重力,实现人体直立,维持平视。脊柱矢状位平衡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从头颅到骨盆,各节段彼此关联相互影响,任何一个节段的异常都将引起邻近节段的改变,从而影响脊柱矢状面的平衡。颈椎负责连接头颅和躯干,承担着头部的重量,是整个脊柱中运动范围最大的节段,一旦平衡被打破,会对其下位的脊柱序列乃至骨盆角度产生影响,甚至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保持颈椎矢状位平衡非常重要!另一方面,虽然随着内固定技术的进展,外伤、发育畸形、炎症等各种原因导致的寰枢椎不稳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师通过后路融合术解决了,但是由于上颈椎融合后会导致下位椎体和间盘应力增加,退变加速,很容易引起矢状位失衡,严重者甚至出现颈椎后凸畸形,需要二次手术矫正。因此,颈椎矢状位平衡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师所重视了。然而,由于脊柱,特别是颈椎的矢状位平衡的评估指标是比较纷杂的,颈椎前凸角,颈2-7Cobb角,颈椎倾斜角,胸廓入射角,胸1倾斜角(T1S)等等,都被认为可以用来评估颈椎矢状位平衡。其中,T1S由于角度相对恒定,被很多学者用来评估颈椎矢状位平衡。但是在颈椎保持矢状位平衡的过程中,寰枢椎融合角度与T1S有没有发挥作用,其对颈椎各节段的影响究竟有多重要,目前还不是很清楚。研究目的:1、通过对健康志愿者X线及CT影像学资料的分析和测量,寻求不同评估方式在判断T1S与颈椎曲度变化的相关性上的差异及其内在相关联系。验证T1S对于颈椎矢状位平衡的重要意义;2、通过人尸体颈椎标本的离体生物力学研究,分析在不同T1S条件下,不同C1-2角度固定后对下位颈椎各节段的运动范围(ROM)和各椎间压力(IDP)的影响,寻找T1S、C1-2固定角度与ROM和IDP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曲度变化的生物力学机制。3、通过临床病例随访研究验证寰枢椎融合角度对下颈椎曲度的影响程度,分析不同T1S的患者在不同角度寰枢椎融合后下颈椎曲度的改变趋势,寻找针对不同T1S患者的最佳融合角度,以达到维持正常矢状面平衡,减少颈椎退变,提升术后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研究方法:1、由2名高年资脊柱外科医师对筛查后纳入的44名健康志愿者的中立位颈椎侧位X光片以及CT三维重建的C1-2 Cobb角、C2-4 Cobb角、C4-7 Cobb角、C2-7Cobb角、T1S等指标进行测量、记录。为了避免人为因素影响测量结果,在两次测量之间间隔2周,采取随机分组,分别记录的方法,尽可能去除人为偏倚。通过统计学方法中相关系数(ICC)的计算,来分析同一人前后两次测量之间的复测信度(intra-observer ICC)及2人测量之间的观察者间信度(inter-observer ICC)。寻找并验证T1S和颈椎曲度之间的关系,并对CT测量结果与X线测量结果进行比对,探究其内在联系并验证其可信度。2、应用8具人体新鲜全颈椎尸体标本(C0-T1),建立后路寰枢椎融合术标本(内固定选择C1经后弓侧块螺钉+C2椎弓根螺钉),并改变标本T1S值及C1-C2固定角度,利用生物力学实验机及应变测量仪等设备,模拟颈椎三维运动,通过改变寰枢椎融合角度,选择不同的T1S,运用混杂测试模式检测颈椎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等六种工况下椎间盘的应力变化及颈椎各椎体活动范围,以揭示寰枢椎融合后颈椎退变的机制,研究融合角度和T1S对于下位椎体活动范围、椎间盘应力变化的影响程度。3、回顾分析近年来因寰枢椎脱位而就诊于我院脊柱外科,并由同一位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医师行后路寰枢椎融合手术的52名患者的病例,收集其相关影像学资料,包括术前、术后、术后三个月直至最后一次随访时的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并分析其C1-2 Cobb角,C2-4 Cobb角,C4-7 Cobb角,C2-7 Cobb角以及T1S角等参数,评估寰枢椎融合术后患者颈椎曲度的变化程度,验证T1S在颈椎矢状位平衡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1、颈椎生理性前凸是维持颈椎矢状位平衡的重要基础。T1S作为评判颈椎矢状位平衡的重要参数,对颈椎生理性前凸角度有直接的影响。颈椎的生理性前凸主要是由C1-2角度来决定的,但T1S并不能直接影响C1-2Cobb角;作为颈椎生理性前凸的主要组成部分,C2-7Cobb角受T1S影响非常大。T1S角度与C2-7Cobb角呈明显正相关(r=0.493,p=0.001)。且相对于C2-4Cobb角,C4-7Cobb角受T1S影响更直接一点(r=0.430,p=0.006)。无论是选择X线检查还是CT三维重建检查都不影响对于颈椎矢状位平衡的评估,但是X线检查受到患者肩关节的阻挡,有时候无法清楚显示胸1椎体,临床评估受到限制。虽然CT测量结果相较X线为大(Cobb X=0.6384×Cobb CT+7.5663),但它可以清楚显示颈、胸椎的椎体边界,测量更加准确,是X线检查的良好替代方法。2、离体生物力学实验研究显示,寰枢椎固定后,在前屈和后伸方向,T1S的大小以及C1-2的角度改变对下位颈椎影响不大。但是较大的T1S会引起C4-7节左右侧弯活动度明显降低,二者呈显着负相关(r=0.-967,P=0.007)。而在轴向旋转方向上,较大的T1S会引起C3-5节左右旋转活动度明显增大,二者呈显着正相关(r=0.981,P=0.007)。另一方面,寰枢椎固定后会引起下颈椎椎间盘压力加大。在前屈和后伸方向,各椎间盘压力都有明显增加,且增加的程度与T1S的大小呈显着正相关(r=0.998,P<0.000)。但是在侧屈和轴向旋转方向,固定后仅有C3-4椎间盘压力增加(p=0.017),其他节段增加不明显。而且不同的寰枢椎固定角度和T1S对椎间盘压力变化无影响。3、根据长达三年的随访,患者在寰枢椎融合术后,颈椎曲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T1S相对固定不变,可以作为颈椎矢状位平衡的重要评估指标,T1S越大的患者往往下颈椎前凸的趋势更加明显。相较于C2-4 Cobb角,较大的T1S往往更容易引起C4-7 Cobb角的增大。由于C1-2 Cobb角与C2-7 Cobb角呈负相关性,因此越大的C1-2固定角通常会导致下位颈椎退变加速,甚至后凸畸形。对于较大T1S的患者,需要将寰枢椎固定呈一个相对前凸较小的角度(15-20°),而对于较小T1S的患者,寰枢椎尽量固定在前凸略大的角度(25°)左右,以此来维持颈椎的矢状位平衡,减缓颈椎的退变速度,尽可能提高寰枢椎脱位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研究结论:T1S与颈椎矢状位平衡密切相关。越大的T1S往往导致更大的C2-7 Cobb角,T1S更容易影响C4-7 Cobb角,C2-7 Cobb角与C1-2 Cobb角有明确的负相关性。CT检查结果虽然同X线检查结果有差异,但是对于颈椎矢状位平衡的评估并无异样。它同样具有良好的信度,对于X线有遮挡的患者,可以选择CT检查来替代。寰枢椎融合术后,固定节段的活动范围显着减小,下位颈椎活动代偿性增加,在前屈和后伸方向,T1S的大小以及C1-2的角度改变对下位颈椎影响不大。但是较大的T1S会引起C4-7节左右侧弯活动度明显降低,C3-5节旋转活动度明显增大,同时也会导致屈伸方向上下位颈椎椎间盘压力的增加,加速其退变。寰枢椎后路融合手术作为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主要方法,要想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需要考虑颈椎的矢状位平衡。T1S作为颈椎矢状位平衡的重要衡量指标,与颈椎前凸弧度呈正相关,在侧屈方向上更容易影响C4-7节段,在旋转方向上更容易影响C3-5节段。术前需要仔细评估颈椎的矢状位参数,根据不同的T1S选择个性化的寰枢椎融合角度,减少对颈椎矢状位平衡的干扰。对于较大T1S的患者,需要将寰枢椎固定呈一个相对前凸较小的角度(15-20°),而对于较小T1S的患者,寰枢椎尽量固定在前凸略大的角度(25°)左右,可以最大限度的维持颈椎矢状位平衡。
潘保顺[4](2020)在《新型寰椎后弓钢板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测量寰椎后弓骨标本及CT资料数据,分析骨标本与CT资料测量差异。2、分析寰椎解剖学特征,为新型寰椎后弓钢板的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3、基于解剖学数据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寰椎后弓钢板,并分析其可行性。4、运用有限元方法对新型寰椎后弓钢板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方法1、测量30例寰椎骨标本及100例(男50例、女50例)寰椎CT资料的后弓数据,测量骨标本寰椎后弓高度及厚度、寰椎后中线至两侧椎动脉沟内侧缘距离(内侧、外侧),测量两侧寰椎后弓夹角(内侧、外侧)。CT矢状面测量寰椎后弓高度,CT水平面测量寰椎后弓厚度、后弓弦长及后中线处至弦长的距离、后中线处到左右两侧椎动脉沟内侧缘距离(内侧、外侧)、左右后弓夹角(内侧、外侧),比较并分析骨标本与CT资料两种数据来源的差异性。2、观察寰椎后弓形态学结构及分析寰椎后弓的解剖学特点,并依据测量的寰椎后弓解剖参数设计一种符合寰椎解剖结构的新型寰椎后弓钢板,并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3、构建正常上颈椎有限元模型、寰枢椎失稳有限元模型、寰枢椎椎弓根钉有限元模型及新型寰椎后弓钢板有限元模型,运用有限元方法对各模型活动度及应力进行分析;模型的应力以应力云纹图显示,并将新型寰椎后弓钢板有限元模型与传统的寰枢椎椎弓根钉有限元模型对比,并对各模型活动度及应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经30例寰椎后弓骨标本测量得出,寰椎后中线处高度及厚度分别为10.75±1.38mm、8.55±1.77mm;寰椎后弓水平面内侧缘夹角141.00±3.43°,外侧缘夹角134.67±2.87°;寰椎后中线至两侧椎动脉沟内侧缘距离:内侧13.45±0.73mm,外侧20.28±2.20mm。我们对100例寰椎CT资料测量结果为,寰椎后弓外侧缘半径26.77±2.14mm;寰椎后中线处高度10.45±1.61mm,厚度8.12±1.57mm;寰椎后弓水平面内侧缘夹角141.23±9.64°,外侧缘夹角135.47±9.02°;寰椎后中线处至椎动脉沟内侧缘距离:内侧13.60±1.26mm,外侧20.48±2.05mm。骨标本和CT资料数据左侧与右两侧测得的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骨标本与CT资料测量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依据测量的寰椎后弓解剖参数分析,设计出的新型寰椎后弓钢板为圆弧形,总长度30mm,左右对称,以后中线为中心对称性变窄,其厚度2mm,半径27mm。其结构包含两个3.5mm锁定螺钉孔,两个左右对称的多轴“U”形槽,四个后弓钩。寰椎后弓螺钉为锁定螺钉:直径3.5mm,长度1214mm;依据寰椎后弓解剖学特征设计的新型寰椎后弓钢板符合寰椎的解剖特征。3、与以往文献对比验证得出,我们建立的正常上颈椎有限元模型验证有效。与正常上颈椎有限元模型相比,在各状态下,新型寰椎后弓钢板有限元模型均明显减少植入节段的活动度;对于相邻节段屈伸活动度来说C0-1节段轻微增加而轻微减少了C2-3节段;相邻节段侧屈活动度均轻微减少了,而对于旋转活动度均轻微增加了。有限元分析得出新型寰椎后弓钢板有限元模型在屈伸、侧屈、旋转状态下C1-2节段活动度分别为1.10°、0.49°、0.59°,与传统的寰枢椎椎弓根钉有限元模型活动度相近;新型寰椎后弓钢板对C2-3椎间盘应力几乎无影响,新型寰枢椎后路内固定系统的应力主要集中于新型寰椎后弓钢板“U”形槽与钢板的连接处、枢椎椎弓根钉根部及连接棒。结论1、通过骨标本与CT资料测量数据比较,CT资料可以较好的反映出骨标本的解剖结构参数。2、经寰椎解剖结构测量及分析得出,寰椎解剖学测量可以为新型寰椎后弓钢板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3、寰椎后弓解剖学研究提示新型寰椎后弓钢板在解剖学上是可行的,为寰椎后路内固定提供新的固定方式。4、有限元分析得出,新型寰椎后弓钢板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可作为寰枢椎失稳内固定的一种补充方式。
尚子琨[5](2020)在《不同手术策略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和多节段颈椎病的生物力学分析及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术前牵引+颈后路椎板减压关节突松解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与影像学资料的研究目的: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后凸的疗效存在争议。传统的椎板成形术对于颈椎后凸的矫形效率较低,退变的颈椎容易产生小关节的骨赘形成或者局部韧带增厚,而颈椎椎板切除术有两大缺点:椎板切除术后硬膜粘连严重和术后融合率低导致曲度丢失。本文介绍术前牵引+颈后路椎板减压关节突松解侧块螺钉内固定术的临床和放射学结果及有效性。对于成功的颈椎矫形术来说,一定要在解除颈椎后凸畸形造成脊髓压迫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回复颈椎前凸是手术目的中最关键的。这给外科医生控制力量和密切监视手术范围带来了不便。方法:回顾性研究17例患有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并在术后完成至少12个月的临床随访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检查。其中,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43-70岁。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术前牵引+颈后路椎板减压关节突松解侧块螺钉内固定术(C2-7 7例;C3-7 6例;C2-6 4例)。并且接受过术前牵引+颈后路椎板减压关节突松解侧块内固定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手术前后及随访时采用X线、CT进行影像学评估术后骨性融合情况,以及颈椎矢状面垂直轴(Cervical Sagittal Vertical Axis,C-SVA)及C2-C7 Cobb角。所有患者均接受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日本骨科协会改良颈椎评分(modified Japanesc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m JOA)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价。结果:17例患者(男性10例,女性7例)均进行最少12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2.4个月(13个月至27个月)。平均手术时间165.3min(120-210 min)、出血量289.4m L(200-500 m L),术后10例患者出现轴性症状,7例患者在术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症状,未出现椎动脉损伤。末次随访时VAS、NDI、m JOA分别由术前7.8±1.7、37.7±5.4、7.4±2.4改善为4.7±1.4、27.2±7.2、10.4±2.1。术后CT显示手术节段均获融合,复位未丢失。C2-C7 Cobb角由16.0°±5.7°改变为-1.4°±5.8°;C2-C7矢状面垂直轴(C-SVA)由57.5±10.2mm改变为24.6±7.9mm。结论:使用术前牵引+颈后路椎板减压关节突松解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操作者可以获得一个更好的术前软组织松解,术中安全的,有控制的复位与密切监测的外科手术。该技术可能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为颈椎矫正截骨术提供稳定的三维复位。第二部分颈椎前路楔形截骨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与影像学资料的研究目的:回顾性研究颈椎前路楔形截骨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wedge osteotomy decompression and vertebral fusion,ACWODF)技术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改变。方法:收集分析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8年5月共26例因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合并颈椎病的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了颈椎前路楔形截骨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技术(ACWODF)进行畸形矫形,并在术后完成至少12个月的临床随访。其中,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44-67岁。共有52节段进行颈椎前路楔形截骨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C3/4 10例;C4/5 20例;C5/6 17例;C6/7 5例)。这些患者接受中单节段手术融合6例,双节段融合14例,三节段融合6例。通过颈椎前方入路,经椎间隙进行椎间盘切除,并且进行楔形截骨,两侧切除部分钩椎关节骨质并进行软组织松解,楔形截除椎间隙上下椎体的部分终板及骨质,潜行截除上下椎体椎体后缘,保留上下椎体的部分终板,彻底切除椎体后缘的增生骨质,彻底切除后纵韧带。术中使用Caspar型颈椎撑开器、带角度Peek椎间融合器(Cage)、麻醉完成后通过X线透视调整颈椎位置及角度等方法,预先矫形并为手术减压提供更好的体位。椎间融合器内填充患者自体骨,椎体前缘植入钛板固定。术中使用超薄椎板咬骨钳和气动磨钻进行辅助截骨操作。手术前后及随访时采用X线、CT进行影像学评估术后骨性融合情况,以及颈椎矢状面垂直轴(Cervical Sagittal Vertical Axis,C-SVA)及C2-C7 Cobb角。所有患者均接受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日本骨科协会改良颈椎评分(modified Japanesc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m JOA)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价。结果:26例患者(男性15例,女性11例)均进行最少12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1.4个月(14个月至28个月)。平均手术时间91.9min(50-150 min)、出血量111.1 m L(50-220 m L),术后15例患者出现轴性症状,8例患者在术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症状,未出现椎动脉损伤。末次随访时VAS、NDI、m JOA分别由术前3.3±2.1、34.3±7.6、8.6±2.7改善为3.1±1.4、14.6±7.7、13.1±2.1。术后CT显示手术节段均获融合。C2-C7 Cobb角由10.6°±4.1°改变为-1.6°±5.6°;C2-C7矢状面垂直轴(C-SVA)由52.0±9.3mm改变为24.0±9.0mm。结论:对于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采用颈椎前路楔形截骨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颈椎后凸畸形,矫正整体颈椎的曲度,有效地预防颈椎后凸加重的进一步发生,但术后接受该手术方式的患者会出现颈部疼痛等轴性症状。通过颈椎前路楔形截骨可以有效的解除脊髓压迫,去除椎体后缘骨赘,可应用多节段联合楔形截骨术,提高矫形效果,适用于由椎间盘退变,颈椎前柱出现骨性增生等原因导致的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第三部分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跳跃型多节段颈椎病的远期临床疗效与影像学分析的回顾性研究目的:这是一项关于Bryan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 ADR)与颈前路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跳跃型多节段颈椎病(“skip”multi-segment cervical spondylosis SCS)的长期随访(48个月以上的)观察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分析的相关研究。方法:采用Bryan颈椎ADR(18例)和ACDF(31例)治疗49例SCS。在术前和术后48个月以上使用m JOA、NDI和VAS对每个病例进行评估。评估颈椎矢状面曲率、颈椎总体活动度(ROM)和中间节段运动程度。MRI用于评估邻近节段退变(ASD)、脊髓压迫和信号改变。结果:两组术后m JOA、NDI、VAS评分均明显改善。在最后一次随访中,Bryan组在轴性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11.1%和45.2%)、VAS、ROM和运动中段程度方面均优于ACDF组。Bryan组ROM为38.2±4.6°;ACDF组ROM为25.3±4.6°。Bryan组运动中段为8.4±2.0°;ACDF组为12.2±2.2°。Bryan组无ASD患者。ACDF组1例内固定器脱位,2例邻近节段椎间盘变性,但无需二次手术。结论:对于治疗多节段跳跃型颈椎病,人工间盘置换术能有效改善SCS的神经功能,保持颈椎的整体活动,从而降低邻近节段退变和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率。第四部分颈椎前路楔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后凸畸形动物模型的生物力学分析目的:颈椎前路椎体切除融合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但同时该术式对及颈椎后凸畸形的手术矫正效率较低。我们设计使用颈椎前路楔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的矫正,可以扩大颈椎椎管容积,并且有效的恢复颈椎生理曲度。通过对颈椎后凸畸形山羊颈椎标本的术前术后手术节段相邻节段椎间盘压力的改变,来研究该术式对手术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的影响研究。方法:将6只公山羊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只。实验组山羊颈椎标本被给予颈椎前路楔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照组山羊颈椎标本采用的是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对新鲜颈椎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各组三只山羊分别进行两个节段融合内固定术。比较各组手术节段上下两个间盘术前术后的的前屈、后伸和轴向旋转的应力变化。在手术前和手术后,X线片检查两种术式对于颈椎整体曲度和手术节段曲度的影响。结果:两种手术方式在山羊颈椎后凸畸形模型的手术治疗效果上较为满意。颈前路楔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相较于颈前路常规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在颈椎整体曲度和手术节段曲度的恢复上有显着的优势(P<0.01),在大部分方向上的应力改变,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颈椎前路楔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与常规融合术相比,可以恢复一定程度生理曲度,但由于使用了较大的椎间融合器,邻近节段间盘的应力较常规减压明显增大。结论:颈椎前路楔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为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手术方式恢复颈椎生理曲度提供了更多的术式选择,但有证据表明该手术方式并不能降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
葛苏[6](2020)在《不同基底高度枢椎支点螺钉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利用新鲜颅颈尸体标本,探讨、比较寰枢椎复位过程中不同基底高度枢椎支点螺钉具体提拉力大小情况。2.利用新鲜颅颈尸体标本,评估不同基底高度枢椎支点螺钉应用于寰枢椎钉棒系统内固定模型的三维生物力学稳定性。3.评价枢椎支点螺钉临床上初步应用效果。方法:1.利用6具新鲜人体颅颈椎标本模型,建立寰枢椎失稳模型,并对失稳模型进行寰枢椎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寰椎均采用常规螺钉固定,枢椎先后采用常规螺钉及不同基底高度的枢椎支点螺钉进行固定。实验共分为6组:A2组:枢椎常规单轴螺钉内固定组;B2组:枢椎常规多轴螺钉内固定组;C2组:枢椎支点螺钉单轴加高2mm内固定组;D2组:枢椎支点螺钉多轴加高2mm内固定组;E2:枢椎支点螺钉单轴加高4mm内固定组;F2:枢椎支点螺钉多轴加高4mm内固定组。将数字电子压力传感器插入至寰齿前间隙中,采取直棒连接模拟寰枢椎复位过程,拧紧螺帽后,测量各组的压力值,并进行组间比较;2.利用6具新鲜人体颅颈椎标本模型,在评估完整模型的三维活动度后,建立寰枢椎失稳模型,并对失稳模型进行寰枢椎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寰椎均采用常规螺钉固定,枢椎先后采用常规螺钉及不同基底高度的枢椎支点螺钉进行固定。实验共分为8组,A1:完整模型组;B1:失稳模型组;C1:枢椎常规单轴螺钉内固定组;D1:枢椎常规多轴螺钉内固定;E1:枢椎支点螺钉单轴加高2mm内固定组;F1:枢椎支点螺钉多轴加高2mm内固定组;G:枢椎支点螺钉单轴加高4mm内固定组;H:枢椎支点螺钉多轴加高4mm内固定组。按顺序将8组模型固定于三维运动机上进行三维活动度测量并进行各组间三维稳定性的对比分析;3.对11例寰枢椎前脱位患者进行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固定融合术治疗,寰椎均采用常规螺钉固定,枢椎均采用枢椎支点螺钉固定,对患者进行随访并评价其临床初步应用效果。4.对1例少见的寰枢椎后脱位患者进行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固定融合术治疗,寰椎采用支点螺钉固定,枢椎采用常规螺钉固定,评价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1.六种固定方式的寰齿前间隙压力值为E2>F2>C2>D2>A2>B2,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六组间两两比较也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00)。2.六种固定方式(C1、D1、E1、F1、G、H)在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右旋6个方向上的活动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明显优于A1和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明显优于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1例寰枢椎脱位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93.5±15.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08.4±36.7ml。所有患者术后颈部疼痛即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个月。ADI从术前的(6.8±1.5)mm降至术后9个月的(2.4±0.9)mm(t=17.854,P=0.000)。颈椎JOA评分由术前的(14.1±1.3)分提高至术后9个月的(15.9±0.9)分(t=-10.000,P=0.000)。所有患者均获寰枢椎间骨性融合,平均融合时间为6个月。术中、术后及随访期间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4.患者术后寰枢椎获得解剖复位,神经功能障碍症状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获得骨性融合。结论:不同基底高度枢椎支点螺钉应用于寰枢椎钉棒系统内固定中的三维稳定性类似于常规钉棒系统,但不同基底高度的枢椎支点螺钉,其产生复位提拉力不同,单轴螺钉优于多轴螺钉,高度越高,产生的复位力量越大,且均优于常规螺钉。枢椎支点螺钉的应用于寰椎前脱位及后脱位的治疗中均可获得满意的寰枢椎复位,临床初步应用效果满意。
宁栩[7](2019)在《前路上颈椎钩状钛板内固定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建立前路C1-3钩状钛板内固定器的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模拟生物力学测试,并与椎弓根钉棒系统对比,分析C1-3钩状钛板模型的运动范围及其内固定器的应力分布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1.选取一名27岁成年健康男性为志愿者,采集上颈椎(C0-C3)的CT数据,将颈椎图像输入三维重建软件中施行逆向重建,通过对其进行去噪、光滑以及打磨来建立椎间盘和小关节面等结构,继而产生完整的上颈椎三维实体模型。将得到的三维模型施行划分网格,继而对网格质量进行修改及调整,之后再区分髓核、纤维环,并对关节面及软骨终板进行提取。最终得到完整的正常上颈椎复合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与Panjabi等[1-3]所测得的上颈椎实体实验ROM数据结果,Brolin等[4]在与本实验完全相同的加载情况及边界约束条件下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的数据结果行对比验证,证实本模型的有效性。2.在建立正常且有效的上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枢椎椎体病变(缺损)模型、钩状钛板模型、钉棒模型(寰椎侧块螺钉+C3椎弓根螺钉模型)。通过有限元法对比分析,比较4种模型的角位移情况,并结合C1-C3及内固定应力数据及应力云图分析应力分布情况,从而分析C1-3钩状钛板的生物力学性能及其内部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1.正常上颈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验证:在正常上颈椎模型上施加1.5Nm的力矩,结果显示正常上颈椎有限元模型CO-C1节段在前屈、后伸、旋转、侧屈工况下的活动度分别为20.15°、18.80°、6.03°、8.56°,C1-C2节段分别为11.57°、14.87°、6.25°、18.65°,C2-C3分别为3.15°、2.05°、3.64°、1.27°,与文献数据均基本符合,证实了本正常上颈椎模型的有效性及正确性。2.前路钩状钛板系统治疗枢椎椎体病变(如肿瘤、结核、骨折等)的有限元分析:在缺损模型上建立的两组内固定模型均能有效降低C1-C2、C2-C3节段的活动度,提供较好的稳定性。RCHP模型在C1-C2节段,活动度较枢椎缺损模型在前屈、后伸、侧屈、旋转各个工况下分别减少了88.6%、76.5%、96.2%、84.9%;在C2-C3节段,活动度较枢椎缺损模型在各个工况下分别减少了88.9%、93.0%、98.7%、86.5%。钉棒模型于C1-C2,活动度较枢椎缺损模型在前屈、后伸、侧屈、旋转各个工况下分别减少了94.0%、99.5%、81.7%、92.7%;在C2-C3节段,活动度较枢椎缺损模型在各个工况下分别减少了96.9%、96.7%、98.4%、94.8%。两种内固定模型的稳定性均明显强于正常模型及缺损模型;与钉棒模型相比,在侧屈工况下RCHP模型稳定性略强;而在前屈、后伸、旋转工况下,RCHP模型稳定性要略逊于钉棒模型。应力方面,RCHP在前屈、后伸、侧屈、旋转工况下的应力最值分别为141.81Mpa、610.52Mpa、238.39Mpa、414.69Mpa;钩板连接部位受力相对复杂(包括压、弯、扭),应力峰值主要位于此处,也就是说这里是钛板相对薄弱的区域。结论:(1)本实验所建立的正常上颈椎有限元模型真实有效,可进行生物力学相关研究。(2)钩状钛板用于枢椎椎体病损时可达到稳定目的,其稳定性在前屈、后伸、旋转工况下弱于后路钉棒内固定系统。(3)钩状钛板内固定器的钩板连接部存在局部应力过高的现象,设计有待进一步优化。
谭必知[8](2019)在《东北地区下颈椎椎管旁螺钉相关参数影像学测量及可行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基于影像归档及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测量东北地区人群下颈椎椎管旁螺钉(Paravertebral Foramen Screw,PVFS)相关参数并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为其以后的临床应用奠定一定的基础。方法:(1)纳入研究对象:按时间先后顺序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因颈椎退变及外伤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住院行颈椎手术治疗的患者,共纳入100例,其中筛选并剔除了颈椎炎症、颈椎肿瘤等疾病,颈椎椎体骨折或关节突骨折以及术前颈椎三维CT不完整的患者。(2)患者基本信息及术前完整颈椎三维CT的采集:采集选定的100例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病因及其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基本信息,以及术前完整颈椎三维CT数据,并以Microsoft Excel Sheet记录全部患者相关基本信息。(3)下颈椎(C3-6)椎管旁螺钉及侧块螺钉(Lateral Mass Screw,LMS)的钉道长度测量:将全部患者术前完整颈椎三维CT数据采集图像上传至影像归档及通信系统,参考椎管旁螺钉该种新内固定相关文献报道,确定下颈椎椎管旁螺钉的进钉点及进钉轨迹,直接在PACS影像系统中反复测量患者下颈椎C3-C6椎管旁螺钉的钉道长度并将测量数据的记录于Microsoft Excel Sheet表格中。参考文献中所报道的侧块螺钉的置钉方法,确定侧块螺钉安全进钉点及出钉点,同样在PACS影像系统中多次测量C3-C6侧块螺钉的钉道长度并将其平均值记录于Microsoft Excel Sheet中,并通过几何原理计算出其有效LMS钉道长度。(4)统计学处理分析:将记录于Microsoft Excel Sheet表中测量数据简单处理后,分为PVFS数据组、LMS数据组、有效LMS数据组,数据使用SPSS24.0软件进行分析,数据间的均值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下颈椎C3-6PVFS10°误差范围内三维影像学测量的安全钉道长度为(12.54±1.16)mm,15°误差范围内三维影像学测量的安全钉道长度为(11.76±1.11)mm,而下颈椎C3-6LMS的三维影像学测量的钉道长度为(14.58±0.16)mm,与以往文献报道测量的结果基本一致,其有效LMS钉道长度为(12.83±1.21)mm。虽然C3-6 PVFS与LMS三维影像学测量钉道长度两者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与有效LMS三维影像测量钉道长度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下颈椎PVFS10°误差范围内三维影像学测量安全钉道长度明显长于15°误差范围,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东北地区人群下颈椎PVFS三维影像学测量的安全钉道长度与有效LMS三维影像学测量钉道长度相接近,且置钉方法合理安全性较高,因此从影像学研究角度而言,东北地区下颈椎椎管旁螺钉固定是一种可行的技术选择,具有临床可行性。其有可能成为除LMS技术之外的另外一种选择方案,但其是否具有确实的临床可行性有待于生物力学实验的研究以及临床进一步的相关研究。
廖穗祥[9](2017)在《新型枕颈内固定系统的研制、生物力学分析及初步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枕颈部失稳的诊治一直以来都是脊柱外科领域中难点和重点之一。炎症、创伤、肿瘤以及先天发育畸形等方面是引起该解剖部位失稳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的颅脊交界区不稳可导致颅底凹陷症、寰枢椎脱位等疾患,从而引起脑干和高位脊髓的压迫,使患者出现诸如:肢体麻木、乏力甚至截瘫等严重后果,这就往往需要通过脊柱外科手术进行干预并治疗。手术的关键目标是要恢复有效的枕脊椎管容积以及正常的枕颈序列,解除脑干以及脊髓的压迫,从而达到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并通过有效的固定和植骨重建枕颈交界区的骨骼稳定的目的。由于儿童的骨骼发育尚未成熟,常规成人的内固定系统无法照搬使用,传统的用于儿童患者颅颈交界疾患的后路手术多采用寰枢椎的钢丝固定,或枕颈椎弓根钉棒固定或经关节螺钉方式。由于其骨质较软,钢丝固定容易发生骨劈裂,固定不牢,固定松动等,从而影响手术效果。术后多需要辅以Halo架等外固定,直至骨性融合完成。而Halo架等外固定的佩戴非常痛苦,患者常常难以护理和配合,螺钉钉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患者及家属往往难以接受。目前市面上专门用于儿童患者的颅颈椎内固定系统的产品非常缺乏,脊柱外科医生接诊到这类患者常感觉到束手无策。近年,美国强生等一些国际大牌的脊柱内固定器械公司开发了少量针对儿童的颈椎内固定产品,但仍未进入国内市场。根据国外资料介绍,强生的儿童枕颈固定系统采用2~3枚螺钉的枕骨板固定,颈椎采用3.5mm螺钉固定。该系统仅见用于7岁以上白人患儿的报道,而对于国内儿童是否适合尚未可知。鉴于目前国内外现状,一些临床医生在针对这类儿童实施手术时,只能使用成人的器械进行替代,常常给手术的实施带来困难和不便。曾使用国内医疗公司提供的成人枕颈交界内固定系统给患儿实施过颅颈交界区内固定手术的脊柱外科医生,常常深刻体会到目前针对儿童颅颈交界手术医疗器械产品研发的局限和不足。比如临床手术中常常发现以下问题:①3.5毫米螺钉对于部分年龄较大,发育较好的患儿可以实施寰枢椎的经椎弓根固定。但对5岁以下低龄儿童并不合适,由于没有其他选择,手术只能在螺钉部分穿破骨皮质的情况下勉强使用,或改用经椎板螺钉等其他方式固定。②7岁以下的患儿枕骨板厚度明显小于成人。对成人而言,如采用中线方式固定枕骨板,螺钉长度可达10毫米以上,2至3枚螺钉即可获得非常坚强的固定,而对7岁以下患儿,其中线部分皮质的最大厚度有时不到5mm,3枚螺钉固定难以获得足够力学强度,必须改进设计,增加锚定点数目,扩大固定融合面积。为了解决儿童枕颈固定的难题,迫切需要研发一种适合国内人群的儿童专用枕颈固定系统,以满足这部分人群手术的需要。目前,虽然国内的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很快,许多以前依赖进口的脊柱外科手术器械如今大部分都能国内生产。但针对儿童这一特殊人群的颈椎内规定器械的研制和开发仍然是一片空白。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全国的儿童人口达2~3亿,颅颈交界区疾患的发病率虽然仅0.01-0.02%,但总患病人群将达4~6万,这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而广东是人口大省,患儿的数量也不在少数。针对国内儿童骨骼特点,研发专门的儿童颈椎手术器械,为儿童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手术器材,不仅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也能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目的]枕颈交界区的创伤,骨折脱位及先天发育畸形引起的寰枢椎病变往往需要实施寰枢椎或枕颈部内固定融合手术。而专门用于儿童患者的相关器械国内尚无相应的企业研发和生产,脊柱外科医生在手术时只好选择不太合适的常规器械进行替代使用,结果就会造成临床手术困难、风险增加、术后失败率上升等一系列不利情况。本课题拟研制开发一种专门针对国内儿童颅颈交界区病变的内固定系统,用于解决这部分特殊人群的手术难题。该系统的研制对于改进和完善此类特殊群体颅颈交界区手术方法,提高手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方法]1、运用三维工程软件设计新型枕颈内固定系统并通过有限元分析验证其力学有效性设计理念:拟设计蝴蝶形的枕骨板,要求其固定的螺钉切迹较低,以便于术后枕骨后方皮肤的覆盖以及切口的愈合。同时为了提升固定的强度,我们设计拟通过增加枕骨板的锚钉点来提高其抗拔出能力,从而获得足够的瞬间力学强度。力学有效性验证:选择1例正常成年男性志愿者,利用64排双源螺旋CT进行上颈椎的轴向断层无间隔扫描。将其DICOM格式数据,导人三维重建软件Mimics,采取阈值分割和区域增长技术,分离出C0-3模型,对模型进行修整处理,使之外形光滑,接近C0-3骨性结构,再以STL文件格式输进Geomagic Studio 2013逆向工程软件中,分节段重建C0-3等结构三维实体模型,以STEP文件格式导入Solidworks 2012进行模型的修复充填,根据实体形态分别画出两套与骨面贴合的SUMMIT及新型枕颈内固定系统模型,最后把两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ANSYS 13.0中划分网格,并对该两套模型的各种物理材料属性予以赋值,将模型进行必要的约束与加载后进行验证,最后通过数据分析两套内固定系统的力学性能差异。2、使用尸体标本对新型枕颈内固定系统及SUMMIT系统三维稳定性进行评价获取人体新鲜枕颈椎标本6例,在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上先测量枕颈部的三维运动范围,再于模型上对每具标本分别进行SUMMIT及新型枕颈系统内固定对比,测量比较两种内固定方式中枕颈部的屈伸、侧屈及旋转三维稳定性。3、观察1例幼儿应用该枕颈内固定系统的临床疗效运用该符合儿童解剖学特点、低切迹多锚点的新型枕颈内固定装置,手术治疗观察1例寰枢椎脱位、枕颈失稳幼儿,通过随访观察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1、有限元分析两套枕颈内固定系统力学效能:在屈伸、侧屈及旋转6个维度下,两套系统的最大应力均低于钛合金的屈服强度且都出现在后伸状态。其中,新系统的3、7枚螺钉组螺钉的最大应力值分别较SUMMIT组上升16.5%、15.0%,但11枚螺钉组较其下降15.6%,伴随着蝶形枕骨板固定螺钉数目的增加,螺钉的最大应力值呈逐渐减少趋势,并渐低于SUMMIT组;枕骨的最大位移值也出现在后伸状态,蝶形枕颈固定系统不同螺钉组其枕骨的最大位移值均小于SUMMIT’组,分别减少10.05、11.45、11.8%,随着蝶形钢板螺钉数目的增加,枕骨的最大位移值呈减少趋势。2、新鲜尸体标本生物力学分析两套枕颈内固定系统力学效能:在两套枕颈部内固定系统固定下,最大活动度均出现在后伸状态,两组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方面无显着差异。SUMMIT组在屈伸、侧屈及旋转6个维度均优于蝶形枕颈系统3、7枚螺钉组,但蝶形枕颈系统3、7枚螺钉组未出现内固定失效。3、通过三维设计软件以及与厦门大博医疗器械公司制作合作,成功研制出由蝶形枕骨板、椎弓根钉棒组成的蝶形枕颈内固定系统;并将该系统用于1例2岁寰枢椎脱位患儿,术后寰枢椎复位满意,解除脊髓压迫,内固定位置良好,术后随访1年,脊髓功能明显改善,恢复正常行走。[结论]1、新型蝶形枕颈内固定系统以及SUMMIT枕颈内固定系统在枕颈融合的手术中均能提供足够的力学强度和瞬间的稳定性,并且对于患有枕颈疾病的儿童而言,蝶形枕颈系统可提供更多的螺钉锚定点选择,其低切迹固定螺钉设计,有利于患儿术后枕后皮肤覆盖以及切口愈合,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多一种备选的手术器材。2、两种枕颈内固定系统均能提供可靠的力学强度,但在枕骨板很薄尚未发育成熟的患儿中,选择新型蝶形枕颈系统既可减少穿透脑膜的风险,又可增加术后力学稳定性。3、新型蝶形枕颈内固定系统可提高枕骨固定强度,可广泛用于低龄儿童上颈椎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黄定安[10](2016)在《颈椎侧块螺钉在颈椎疾患中的临床应用》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回顾30例颈椎后路手术患者,探讨颈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颈椎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07月—2015年06月30例患者采用颈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颈椎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本组病例中颈椎外伤16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12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1例,颈椎管硬膜外自发性出血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其中有2例因考虑颈髓前方有髓核压迫,二期行前路髓核摘除取植骨椎间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所有病例分别在术前,术后,术后6个月采用ASIA评分系统和JOA评分系统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症状进行临床效果评定,随访患者的复位,植骨融合情况及内固定失效情况。结果:3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6个月—3.5年,平均2年4个月;术后行X线摄片,颈椎MRI检查;所有颈椎患者均完全复位。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的骨性融合。16例颈椎外伤患者(ASIA分级),5例A级(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中,1例术后6个月因反复肺部感染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2例恢复至B级,2例无恢复;5例B级患者中,4例恢复至C级,1例无恢复;4例C级患者中,3例恢复至E级,1例恢复至D级;2例D级患者均恢复至E级。术前、术后2周和术后6月ASIA分级Kruskal Wallis检验P=0.049。组间两两比较显示术前和术后2周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829),术前和术后6月JOA评分比较差异有显着意义(P=0.024);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12例及颈椎后纵韧带骨化1例,颈椎管硬膜外自发性出血1例,优9例(改善率>75%),良4例(改善率50%-75%),可1例(改善率<50%)。术前、术后2周和术后6月JOA评分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01(F=23.13)。组间比较显示术前和术后2周JOA评分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87),术前和术后6月JOA评分比较差异有显着意义(P<0.001)。所有病例均没有出现神经根,椎动脉,脊髓损伤或损伤加重的并发症。结论:颈椎侧块螺钉内固定具有力学强度好,适应症广,操作安全等优点,术后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患者颈椎的活动度,是颈椎后路手术中一种安全,可靠的内固定方法。
二、颈椎侧块钢板螺钉内固定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颈椎侧块钢板螺钉内固定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颈椎三维重建技术下Centerpiece钛板联合同侧侧块螺钉固定的影像学三维测量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颈椎后路治疗多节段脊髄型颈椎病并颈椎不稳的手术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胸1倾斜角在上颈椎融合术后颈椎矢状位平衡中临床意义及相关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颈椎矢状位平衡相关指标的测量以及分析 |
一、引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二部分 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曲度异常的离体生物力学研究 |
一、引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三部分 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曲度变化的临床研究 |
一、引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全文总结 |
综述 寰枢椎脱位的治疗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4)新型寰椎后弓钢板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寰椎后弓解剖学测量及意义 |
一、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二)测量内容与方法 |
(三)数据统计学处理 |
二、结果 |
(一)一般资料 |
(二)测量参数 |
三、讨论 |
(一)骨标本与CT资料测量比较 |
(二)寰椎后弓解剖结构 |
(三)寰椎后弓解剖结构测量的意义 |
(四)存在的不足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新型寰椎后弓钢板的设计及可行性分析 |
一、材料与方法 |
(一)材料 |
(二)主要实验环境及软件 |
(三)方法及内容 |
(四)数据统计学处理 |
二、结果 |
(一)测量结果 |
(二)新型寰椎后弓钢板设计及组装 |
三、讨论 |
(一)寰枢椎后路内固定方式及特点 |
(二)新型寰椎后弓钢板的解剖可行性 |
(三)新型寰椎后弓钢板及螺钉的优点和创新性 |
(四)使用范围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新型寰椎后弓钢板有限元分析 |
一、材料与方法 |
(一)材料 |
(二)主要实验环境及软件 |
(三)建立有限元模型 |
(四)有限元后处理 |
二、结果 |
(一)活动度结果 |
(二)应力结果 |
三、讨论 |
(一)活动度分析 |
(二)应力分析 |
(三)存在的不足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A.英中文术语和缩略语对照表 |
附录 B.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及专利申报成果 |
附录 C.综述 有限元分析方法在上颈椎的应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5)不同手术策略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和多节段颈椎病的生物力学分析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术前牵引+颈后路椎板减压关节突松解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与影像学资料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颈椎前路楔形截骨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与影像学资料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跳跃型多节段颈椎病的远期临床疗效与影像学分析的回顾性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颈椎前路楔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后凸畸形动物模型的生物力学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颈椎后凸畸形手术策略的临床研究和影像学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不同基底高度枢椎支点螺钉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线缆技术 |
1.2 椎板夹技术 |
1.3 经C1-C2关节螺钉技术 |
1.4 钉棒系统 |
1.4.1 寰椎侧块螺钉技术 |
1.4.2 C1椎弓根螺钉技术 |
1.4.3 C2椎弓根螺钉技术 |
1.4.4 C2侧块螺钉技术 |
1.4.5 C2椎板螺钉技术 |
1.4.6 寰椎提拉螺钉 |
第一章 不同基底高度的枢椎支点螺钉的提拉复位力的测试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标本 |
1.1.2 内固定材料及操作器械 |
1.1.3 试验中所用的仪器 |
1.1.4 模型的制作及内固定方法 |
1.1.5 提拉复位力的测试 |
1.1.6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第二章 枢椎支点螺钉的三维生物力学稳定性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标本模型获取 |
1.1.2 实验器材 |
1.1.3 试验仪器 |
1.1.4 模型的制作及包埋过程 |
1.1.5 分组及内固定方式 |
1.1.6 测试方法 |
1.1.7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完整模型与失稳模型三维运动活动度比较 |
1.2.2 八组模型的三维运动活动度的综合比较 |
1.3 讨论 |
1.3.1 寰枢椎后路各种内固定技术的演变 |
1.3.2 寰枢椎后路钉棒系统的不足及枢椎支点螺钉的提出 |
1.3.3 枢椎支点螺钉的三维生物力学稳定性 |
第三章 枢椎支点螺钉在临床中的应用 |
一 新型枢椎支点螺钉在寰枢椎前脱位中的应用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一般资料 |
1.1.2 内固定材料 |
1.1.3 手术方法 |
1.1.4 术后处理 |
1.1.5 主要观察指标 |
1.1.6 统计学分析 |
1.2 结果 |
1.2.1 手术实施结果 |
1.2.2 观察指标结果 |
1.2.3 典型病例 |
1.3 讨论 |
二 新型枢椎支点螺钉在寰枢椎后脱位中的应用 |
1.1 案例介绍 |
1.2 手术要点 |
1.3 结果 |
1.4 讨论 |
结语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英文缩略表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科研情况 |
参与课题 |
致谢 |
附件 |
(7)前路上颈椎钩状钛板内固定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正常上颈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
绪论 |
1 资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前路钩状钛板系统治疗枢椎椎体椎体病变的有限元分析 |
绪论 |
1 资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东北地区下颈椎椎管旁螺钉相关参数影像学测量及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前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六)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9)新型枕颈内固定系统的研制、生物力学分析及初步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新型蝶形枕颈固定系统与SUMMIT固定系统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对比研究 |
引言 |
1.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1.1.1 新设计的枕颈内固定系统简介 |
1.1.2 两套内固定系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1.1.3 正常模型的验证以及两种内固定方式3D模型的网格划分 |
1.1.4 两套三维模型在ANSYS中的约束与加载 |
1.1.5 以分组螺钉固定方式将蝶形枕颈内固定系统与Depuy的Summit内固定系统进行比较 |
1.2 实验结果 |
1.2.1 位移分析 |
1.2.2 应力分析 |
1.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新型蝶形枕颈固定系统与SUMMIT固定系统的三维稳定性评价 |
引言 |
2.1 实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及两套内固定模型的制备 |
2.1.2 标本的生物力学测试 |
2.1.3 统计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3.1 脊柱生物力学标本的选择与建模原则 |
2.3.2 颅脊交界区正常与固定状态下的生物力学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新型蝶形枕颈内固定系统治疗儿童不可复位型寰枢椎脱位的初步临床应用研究 |
引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设计思路与原理 |
3.1.2 新型枕颈内固定系统的组成 |
3.1.3 临床病例的选择、治疗与随访 |
3.1.4 病例介绍 |
3.2 结果 |
3.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
1、脊柱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
1.1 古代脊柱生物力学发展 |
1.2 近代脊柱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
1.3 现代脊柱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
2、枕颈融合术研究进展 |
2.1 钢丝加植骨块固定技术 |
2.2 金属棒-钢丝固定技术 |
2.3 钉板固定技术 |
3、枕颈融合术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简表 |
成果 |
致谢 |
(10)颈椎侧块螺钉在颈椎疾患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 手术方法 |
3. 评价方法 |
4. 统计分析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颈椎侧块钢板螺钉内固定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前路枕骨髁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上颈椎不稳的有限元分析[J]. 施凯日,王扬,李豪杰,陈云琳,胡旭栋,周树一,彭宇杰,马维虎. 中华创伤杂志, 2021(11)
- [2]基于颈椎三维重建技术下Centerpiece钛板联合同侧侧块螺钉固定的影像学三维测量及影响因素分析[D]. 李永标. 承德医学院, 2021(01)
- [3]胸1倾斜角在上颈椎融合术后颈椎矢状位平衡中临床意义及相关生物力学研究[D]. 韩钊.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4]新型寰椎后弓钢板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D]. 潘保顺. 蚌埠医学院, 2020
- [5]不同手术策略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和多节段颈椎病的生物力学分析及临床研究[D]. 尚子琨.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1)
- [6]不同基底高度枢椎支点螺钉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应用[D]. 葛苏.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7]前路上颈椎钩状钛板内固定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 宁栩. 南华大学, 2019(01)
- [8]东北地区下颈椎椎管旁螺钉相关参数影像学测量及可行性研究[D]. 谭必知.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 [9]新型枕颈内固定系统的研制、生物力学分析及初步临床研究[D]. 廖穗祥. 南方医科大学, 2017(11)
- [10]颈椎侧块螺钉在颈椎疾患中的临床应用[D]. 黄定安. 皖南医学院,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