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吕梁管理财政扶贫资金的做法(论文文献综述)
石恒贵,徐晓霞[1](2021)在《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审计的时空演变及对乡村振兴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扶贫审计作为新型扶贫治理工具之一,能够有效提升脱贫攻坚治理质量。本文运用空间分类、空间计量模型分析2013-2019年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77个贫困县扶贫审计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13-2019年多数片区精准扶贫审计由低审计区转变为较低或一般审计区,并表现出一定的空间相关性。进一步研究表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政扶贫资金投入金额、贫困人口数量是影响精准扶贫审计的重要因素。本文的研究结论证实了扶贫审计具有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这为审计署制定扶贫审计计划提供了科学基础。我国扶贫审计应以审计署为主导,协调各级审计机关实现扶贫审计项目、计划两统筹,并在区域贫困治理中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加强片区之间以及片区内部的联合扶贫审计,共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王泽润[2](2021)在《中国开发式扶贫的内涵、历程与政策效果评估》文中认为
赵永杰[3](2021)在《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研究》文中认为每个家庭都希望孕产妇能够顺利安全地度过整个孕产期并生育聪明健康的孩子,这也是整个社会的共同愿望,因此母婴安全保障与每一个家庭都息息相关,每个人都要重视,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二孩政策的放开,人们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出生人口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变高,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高龄孕妇,如何向社会提供优质的母婴安全保障服务,是母婴安全保障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对政府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通过对母婴安全的内容进行解读,对其重要意义进行研究阐述,并结合分析吕梁市母婴安全工作的现状及困境,发现在母婴安全保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机遇,可以更好地抓住机遇针对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应对,科学把握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为吕梁市人民提供优质的公共卫生服务。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阐述母婴安全保障工作产前、孕产期、产后三方面内容及提高群体健康水平、提升社会幸福感、带动医疗技术发展等重要意义;第二、通过制度建设、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能力建设、各辖区的情况对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工作进行剖析,从制度、硬件、软件等各项指标与行业照标准化进行比对,结合现阶段母婴安全保障的机遇和挑战,分析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现状;第三、发现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工作存在的各种问题,寻找并分析引发问题的各种原因;第四、分别在政府、医疗机构以及个人层面对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工作提出建议。吕梁市地处黄土高原,在全市13个县市区中有10个贫困县,6个国家级贫困县,4个省级贫困县,属于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对于公共卫生方面的支出制约着母婴保障工作的方方面面,缺乏吸引优秀人才的能力,卫生行政部门与医疗单位认识无法统一也影响着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工作。本论文在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工作薄弱的基础上,各项数据与行业标准进行逐一比对,并通过与沿海发达地级市及省内母婴安全保障工作完成较好的地级市横向对照,以及吕梁市各辖区的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到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工作急需在基础设施、人员配备、工作规范、沟通协调、人群健康理念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方可达到国家相应标准。为了更好地提升吕梁市的母婴安全保障工作能力,提供优质的公共医疗服务,需要行政部门制定规范,加大宏观调控与沟通协调力度,积极调配资源,医疗机构按照要求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共同努力提高吕梁市的母婴安全保障能力,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维护好妇女儿童的健康权益,加大宣传力度,让母婴保障健康知识普及群众,形成良性循环。
王东[4](2021)在《兰考县精准扶贫研究》文中提出贫困问题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地理生态和自然资源差异、个体禀赋差异等因素造成的人类物质和生活资源匮乏的综合现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减贫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长足发展。但脱贫任务仍然艰巨,需要啃剩下的“硬骨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贫困问题,从全面小康补短板的角度进行战略规划。作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河南省兰考县,已于2017年初宣布脱贫,成为河南省第一个“摘帽”贫困县,为全省乃至全国扶贫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借鉴。选取兰考县这一典型区域,以精准扶贫为研究对象,一是梳理总结兰考县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历史过程,深化对扶贫课题的研究;二是总结兰考县精准扶贫的经验,为全国扶贫工作提供借鉴;三是丰富中国精准扶贫的理论,拓宽中共党史研究的视域。第一章考察兰考县精准扶贫的背景和成效总结。从兰考县的自然区位、经济社会发展及区域贫困状况,回顾兰考县实施精准扶贫的背景。进而总结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这一时期兰考县的扶贫历程,最后在中国农村扶贫的历史进程中概括兰考精准扶贫的实践,将其置于中国进入新时代这一时代背景中。第二章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基础,解决“扶持谁”的问题。通过建档立卡初步确认扶贫对象,针对建档立卡存在的识别不精准的问题,进一步组织“回头看”精准再识别,确保扶贫对象准确。最后通过对兰考县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程序和成效的考察,总结这一过程的经验启示。第三章精准发展扶贫项目。在对项目分类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兰考县扶贫项目的确认和管理过程,并以堌阳镇民族乐器产业为例做详细考证。在发展扶贫项目方面,兰考县积极激发干部群众内生动力,破解脱贫攻坚中的关键制约,推进扶贫项目落实,并且能够关注到项目间的连续性,统筹整合资源,但也存在有些项目选择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的情况,需要及时调整。第四章精准使用扶贫资金。梳理扶贫资金的来源构成及投入方向,详细考察兰考县扶贫资金的统筹使用情况,并选取利用财政资金、金融资金的实际案例,解析扶贫资金的使用过程和成效。在扶贫资金分配上兰考县探索出了“先拨付、后报账,村决策、乡统筹、县监督”的资金分配运行机制;也关注到扶贫过程中存在的扶贫资金来源不合理、资金滞留问题影响资金使用效率、项目实施较慢、相关制度和人员配套不够完善等问题。第五章精准选择到户措施。通过梳理“六到户”分析精准到户的基本内容,进而考察“三保障,五政策”的精准到户具体措施,梳理兰考县精准选择到户措施的全过程。同时,以许河乡东埽怀村为例实证考察精准到户的具体流程和内容。从前期宣传、动员,到过程严格监督管理、突出重点,再到最后严把验收考核等角度分析兰考县精准到户的经验。第六章精准因村派人。在强调精准派人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论文考察了兰考县扶贫队伍构成和管理制度,以张命月等扶贫干部为典型分析兰考县扶贫干部的培养过程。兰考县把“扶贫队伍”作为承接贫困户与扶贫措施的中间环节,优化选人体制、精化工作内容、严格队伍管理,基本做到“选对了人”、“人尽其力”,将人的优势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来。第七章精准考核脱贫成效。首先梳理国家关于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脱贫标准和退出程序,然后从各部门自查、第三方评估、国务院开发领导小组综合考核等阶段详细梳理兰考县脱贫考核的过程。最后总结兰考县脱贫程序的经验并总结不足。第八章精准扶贫政策的意义和启示。从兰考县精准扶贫经验探寻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的必要性。系统总结精准扶贫实践成就,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在多个方面的重要影响,与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具体问题的成功典范。
罗廷锦[5](2020)在《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文中提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贫困治理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经济学特别是发展经济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消除贫困,经济学界的先贤们不断探索致贫原因,并提出了诸多反贫困战略和对策,形成了众多反贫困理论。然而,很多反贫困理论和对策主要是基于经济学视角来研究贫困,把贫困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仅从单一的经济维度来探讨贫困形成的原因及反贫困战略。其实,贫困是一个复合型概念,形成贫困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导致贫困的原因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进入21世纪,学术界掀起了从多维视角研究贫困问题的热潮,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反贫困理论,而且还对反贫困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着力于数字鸿沟视角,应用解剖麻雀的研究方法,以点带面,问题为导向,以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最深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云南为例,理论联系实践,深入研究数字鸿沟与贫困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科学全面的分析数字鸿沟与贫困之间存在的静态、动态和空间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缩小数字鸿沟措施的减贫效应,探讨数字鸿沟对贫困的作用与影响,基于缩小数字鸿沟,提出相应的反贫困对策建议。现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概述如下:1.梳理中国反贫困历程与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建国以来,中国通过6个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反贫困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即将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而,脱贫攻坚工作的结束并不是扶贫的终点,而是一个新征程的开始,是如何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缓解相对贫困,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起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国际组织的反贫困计划,拓展扶贫思路,探索扶贫开发的新途径。在信息化社会,由于数字鸿沟拉大贫富差距,加深贫困,要消除贫困就必须首先消除横亘于前的数字鸿沟。2.以典型欠发达地区云南为例,通过统计数据和抽样调查,对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资本匮乏和基础设施落后已不是主要的致贫原因,虽然资金匮乏还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进行扶贫资金投入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贡献率尤为重要。在信息社会,信息革命带来数字红利,助力反贫困工作的同时,贫困人口信息技术能力的匮乏已成为致贫的主要因素。3.使用FGLS和PAVR模型,检验和分析数字鸿沟与贫困的静态和动态关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出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综合指数。总体上,数字鸿沟与贫困指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步缩小,但各地区缩小幅度不同,造成地区间差距在扩大,说明地区间数字鸿沟和贫富差距在进一步拉大。FGLS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存在显着性正相关关系。PAVR检验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不仅对自身产生正向冲击,贫困加深贫困,数字鸿沟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与贫困相互间也会产生正向冲击,数字鸿沟直接作用于贫困,加深贫困;贫困也同样作用于数字鸿沟,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与贫困不仅对各自当期产生影响,还会对相互间的滞后期产生作用。从FEVD检验结果来看,贫困对自身产生较大影响,并持续较长时间,说明治理贫困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贫困也对数字鸿沟产生较大、且持续较长时间的影响,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是影响贫困的重要因素,并对贫困产生较长时间的影响;数字鸿沟也会对自身产生较大影响,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影响会持续较长时间。因此,贫困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进一步加深贫困,形成循环积累因果关系。4.使用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结果显示,在信息化社会,缩小数字鸿沟对贫困产生显着性影响,缩小数字鸿沟能明显降低贫困程度,数字鸿沟变得越小,贫困程度也会变得越轻;随着时间的推移,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逐渐增大;基础设施条件好、相对越富裕的地区,减贫效应越大。因此,缩小贫困地区的数字鸿沟,也是一条重要的减贫措施。5.使用Moran模型检验数字鸿沟与贫困的自相关性。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与空间聚集度成正比。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聚集度在逐步减弱,不过贫困聚集度减小的速度慢于数字鸿沟,说明贫困的治理难度大于缩小数字鸿沟。同时,由于数字鸿沟与贫困存在空间自相关性,使得较为贫困的地区如迪庆州、怒江州、昭通市等地的贫困得到进一步强化,较为富裕的地区如昆明市、玉溪市等地的贫困得到进一步减缓;信息化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如怒江州、迪庆州等地的数字鸿沟进一步扩大,而信息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如昆明市、玉溪市等地的数字鸿沟得到进一步缩小。所以,数字鸿沟与贫困同经济发展一样,区域间会形成“回波效应”,中心地带的发展会弱化属于从属地位的边缘地带和边远农村落后地区的发展,强化处于起支配地位的中心城市的发展,拉大二者间的信息差距和贫富差距。6.从空间计量的角度,加入空间权重,使用空间SDM模型对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依存与溢出效应进行检验分析。结果显示,空间分布上,数字鸿沟与贫困呈显着性正相关关系,数字鸿沟不仅显着性影响本地区的贫困,还通过溢出效应显着性影响邻近地区的贫困,贫困程度越深的地区,数字鸿沟对贫困的影响越大。收入水平和数字鸿沟一样,也对贫困具有显着性影响。数字鸿沟二级指标与贫困的SDM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应用和信息环境对贫困具有显着性影响,而信息意识对贫困的影响不显着。因此,需要加快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提高贫困地区居民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能力,缩小数字鸿沟,加速农村地区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等现代经济发展,让身处中心地带的发达地区的发展通过“扩散效应”惠及广大边远农村地区,缩小贫富差距,减小贫困地区数字鸿沟和贫困的外溢性。7.以问题为导向,基于前面的分析,本文从六个方面提出缩小数字鸿沟的反贫困对策建议,旨在为新时期脱贫攻坚,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减缓相对贫困建言献策。
赵茜[6](2020)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女性脱贫内生动力培育发展研究 ——以吕梁山护工为例》文中指出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通过群众和干部的努力,我国的扶贫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我国的扶贫工作依据发展形势不断的变化调整,在2013年,提出了精准扶贫这一政策,并着手开始推行,意在通过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使得农村的扶贫工作可以有效得到发展。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我国的扶贫工作从刚开始的不规范、效率低,逐渐进入正规化,扶贫效果也越来越明显,现在正处于决胜的关键期,更需要强力推动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然而,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离不开农村女性这支强大的巾帼力量的参与,扶贫先扶人,精准扶贫的关键之处就在于积极的开发贫困人口的脱贫能力。所以,要激发农村女性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农村女性不仅成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受益者,更要成为参与者、建设者,为实现乡村脱贫致富发挥“半边天”作用,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脱贫的新篇章。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观察法,通过对山西省吕梁山护工扶贫模式情况展开实地调研和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对农村女性脱贫内生动力的培育发展进行了简单的阐述。本文除引言部分一共有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是对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介绍,贫困治理理论与社会性别理论所包含的内涵与农村女性脱贫内生动力的培育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第二章是简单地对吕梁山护工内生脱贫动力的培育发展现状进行介绍,何为“吕梁山护工”,以及这一扶贫政策的实施手段和实施效果。第三章是分析“吕梁山护工”品牌在发挥扶贫作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以及缘由。第四章是针对农村女性脱贫内生动力培育发展提出的优化路径。文章通过对“吕梁山护工”扶贫模式的分析,指出农村女性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其发展动力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只有通过改变女性的思维和增强其自身的技能才能让其摆脱贫困的生活状态。吕梁市人民政府通过提升贫困人口就业技能,以此来增加贫困人口工资性收入,实现吕梁市精准脱贫的目标,特制订实施办法,对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进行限定,优化培训机构,并且提供就业推荐和跟踪服务。最终目的是增强农村女性内生脱贫动力,以此来达到脱贫致富的目标。因此,摆脱“输血式”的扶贫行为,用“造血式”的模式做到脱贫可持续。
任虹霞[7](2020)在《传统贫困地区阻断返贫机制研究 ——以吕梁市为例》文中认为自精准扶贫战略提出以来,我国许多贫困地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吕梁市作为传统贫困地区,其扶贫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后一年,消除贫困的目标马上就要实现。然而,现阶段无论是吕梁市还是我国其他地方,扶贫解决的主要是绝对贫困问题,即在收入上达到我国的脱贫标准。一些贫困户在脱贫后由于社会保障不健全或自身能力不足等诸多原因,难以获得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再次返回到贫困状态。因此要保证“真脱贫,脱真贫”,则必须解决脱贫人口的返贫问题,实现“短期脱贫”向“长效脱贫”的转变。对于吕梁市来说,结合自身实际状况,从根源上阻断返贫是下一阶段脱贫工作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首先对研究阻断返贫机制设计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同时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贫困和返贫问题的研究,发现对2020年以后可能存在的返贫问题进行研究的学者较少,本文则以2020年全面脱贫为背景展开分析。其次,本文将传统贫困地区做了界定,并以吕梁市为例,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相结合、归纳与逻辑演绎、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循环累积因果理论等理论工具分析了影响吕梁市脱贫后返贫的因素。最后,以精准扶贫战略完成为背景,人力资本理论和协同理论为理论工具,根据吕梁市存在的返贫风险制定阻断返贫机制,其主要作用是发现并解决返贫风险,这一机制的构建可为吕梁市及我国其他贫困地区提供返贫风险防范经验,完善防返贫机制理论研究。
杨漂[8](2019)在《习近平扶贫理念的“吕梁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摆脱贫困,始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热门话题。建国后,历代领导人对摆脱贫困的具体策略进行艰难求索并取得了显着成效。习近平针对我国贫困问题呈现出的新特点,在扶贫理论与扶贫实践方面进行大力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扶贫理念,为决胜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目前我国在扶贫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然存在诸多“硬骨头”,扶贫工作仍然非常艰巨。“打铁还需自身硬”,这就更加需要执政党加强党性修养,将工作业绩写到老百姓的心坎上,采取富有创新的更具针对性的扶贫措施让贫困地区百姓“真脱贫、脱真贫”。作为典型集中连片特困区和革命老区的吕梁市在习近平扶贫理念指导下,结合当地实际进行了创新性探索,取得了显着成效,积累了丰富的扶贫经验,探究吕梁市的扶贫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践参考价值。文章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与理论联系实际等研究方法,在深入挖掘扶贫理论与详细研究吕梁市扶贫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实地调查展开研究。文章首先对习近平扶贫思想及其实践等研究进行了述评。从目标、前提、核心、策略与保障方面归纳了习近平扶贫理念的内涵。其次,文章基于战略目标、扶贫举措、责任落实、考核监督、资金支持方面论述了习近平扶贫理念“吕梁实践”的路径。通过对吕梁市脱贫工作取得业绩的归纳,论证了习近平扶贫理念的实践性与“吕梁实践”的价值性。文章基于习近平扶贫理念指导下的吕梁扶贫实践,提炼出可供贫困地区借鉴与参考的扶贫普遍性经验。文章最后对本研究进行了系统归纳与展望。文章凝练了“吕梁实践”经验是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吕梁市在扶贫实践中以习近平扶贫理念为实践引领,基于熔铸“锲而不舍”的担当之魂与炼就“敢为人先”的担当之勇,展现了吕梁市扶贫干部的担当精神。吕梁市在把握精准特色、遵循适度原则、兼顾全局与局部中坚持展开具体分析。扶贫干部立足贫困特点、厚植历史根基与依托文化底蕴开拓了扶贫新思路。扶贫实践取得的丰富经验可以为其他同类地区提供参考,为其他贫困地区提供借鉴,为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陈政[9](2019)在《精准扶贫中贫困农民内生动力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贫困是世界性的难题。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我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消除了旧中国贫困发生的制度基础。但是,由于我国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阶段,即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并非建立在经典作家所设想的发达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基础之上,并且我们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贫困现象至今仍然无法根除。建国以来,我国乡村扶贫事业基本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政府道义式的简单救济阶段(1949-1978);政府主导的产业开发式扶贫为主而救济式扶贫为辅的阶段(1986-1999);政府主导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以产业开发式扶贫为主、社会保障兜底式扶贫同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举(2000-今)等三个阶段;而农村扶贫对象的瞄准和帮扶的单元重心,依次经历了由全国普惠救济阶段(1949-1978)、以贫困县专项划分的县级瞄准为主要标志的区域性瞄准阶段(1986-1999),再到贫困村划分及村级瞄准的整村推进阶段(2000-2012),整村推进同针对农户个体的精准瞄准和帮扶相结合的阶段(2013-今)等五个时期的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及时调整扶贫策略,适时提出了精准扶贫方略。在“十三五”时期,我国扶贫事业进入了脱贫攻坚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是我党对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庄严承诺。进入新时代,我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脑体结合”的趋向愈发显着、进展步伐愈发加快。与此同时,“城乡、区域、群体、行业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历史难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一些地方,甚至有逐步扩大、延伸的趋势。对此,如果不及时加以遏制、减缓和下大力气去解决乃至根治,那么势必影响我国迈向全面现代化强国的历史征程,势必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和党的执政根基和政府的公信力。在目前举国上下合力克贫攻坚、同心决胜全面小康的“大扶贫”格局下,贫困地区的基层党员和领导干部到底该如何做到——有效激发贫困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打牢贫困农民群众稳定脱贫的基础、改进扶贫开发领域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从而切实提高贫困人口的获得感,确保他们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进而为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基础,十分迫切。当前,以扶贫干部“嵌入式”帮扶为主导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推进模式中,在一些地方、一段时期内出现了“干部一头热、群众一头冷”的现象。因此,如何全面和有效激发贫困群众能动、自主、自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的积极参与行为和自食其力的生计方式,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对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全面激发贫困农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问题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接着详细分析了其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的基本表现和基本成因,最后提出了着力进行相应的体制、机制、路径改革的主张和建议。本文认为,贫困农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实践主体,在脱贫致富领域的内生动力不足,主要表现为:“不愿脱贫”、“不敢脱贫”、“不能脱贫”等三个基本方面;而造成此况的基本要素要从他们所处的地域生存环境、社会发展战略及具体实施的体制机制、精准扶贫政策本身的顶层设计层面和基层政府、干部的执行力维度、贫困农民群众主体自身情况等四个方面进行剖析;最后,笔者指出,作为帮扶对象和脱贫主体,贫困农民群众在乡村贫困治理当中脱贫致富内生动力的全面有效激发机制的建立健全,需要多举措并举,多管齐下,全面发力,协同共治。具体来说,要着力从转变政府职能、壮大村集体经济、完善村民自治和实现基层民主、法制化、协同化治理转型,在重构村社社区共同体进程中强化贫困村民个体和群体的自我教育等四个方面入手,予以相应的变革和改进,从而有效提升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和其他参与扶贫事业的多元主体之间上下同心、共同致力于全面小康、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
贾诗涵[10](2019)在《深度贫困地区扶贫路径研究 ——以吕梁市“三个一”扶贫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吕梁市是深度贫困地区,其行政区内四个深度贫困县位于我国十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吕梁山区范围内,2015年,国家卫计委会同山西省委、省政府为吕梁市量身制定了“100万亩经济林提质增效、100万千瓦光伏扶贫和10万贫困人口护理护工培训”的“三个一”扶贫行动计划。吕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吕梁山护工、光伏扶贫与生态扶贫作为三大特色扶贫品牌,先行先试、锐意改革,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本文以吕梁市“三个一”扶贫行动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这三种项扶贫路径的实施情况,总结扶贫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优化“三个一”扶贫路径的对策建议,以期给深度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研究添砖加瓦。笔者在吕梁市扶贫一线挂职锻炼,把“三个一”扶贫路径作为自己硕士论文研究的对象,主要从四个方面对此课题进行了探索。第一章是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及政策依据。阐述了“贫困”“扶贫”的相关含义,引用了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等相关理论作为论文的理论基础,并对我国扶贫的相关政策依据做了一定的解读。第二章是吕梁市“三个一”扶贫路径的实施情况和成效。详细论述了吕梁山护工、光伏产业、生态扶贫三种扶贫路径在吕梁市当前的实施情况,以及扶贫路径产生的积极效益。第三章是对“三个一”扶贫路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列举。对吕梁市“三个一”扶贫路径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顶层设计不完善、市场对接问题、龙头企业参与带动扶贫产业力量不足、贫困瞄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第四章是优化“三个一”扶贫路径的对策部分。根据吕梁市在“三个一”扶贫过程中衍生出的系列问题,笔者结合问题成因和综合调研情况,给出相应对策。全文客观、具体的对吕梁市“三个一”扶贫路径做了深入详尽的分析研判,针对扶贫过程中存在问题,给出了具体可操作对策建议,为我国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价值。
二、吕梁管理财政扶贫资金的做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吕梁管理财政扶贫资金的做法(论文提纲范文)
(1)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审计的时空演变及对乡村振兴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综述 |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
(二)研究方法 |
1、扶贫审计等级划分。 |
2、全局空间相关分析。 |
3、空间计量模型。 |
三、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审计的时空演变特征 |
(一)精准扶贫审计时间变化 |
(二)精准扶贫审计时空演变 |
四、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审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变量选择 |
1、精准扶贫审计(PA)。 |
2、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总额(PF)。 |
3、贫困人口数量(PM)。 |
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PPI)。 |
5、社会经济发展水平(PGDP)。 |
(二)空间计量分析 |
五、结论及对乡村振兴的启示 |
(3)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母婴安全保障概述 |
1.1 母婴安全保障主要内容 |
1.1.1 产前风险防范 |
1.1.2 孕产期管理与救治 |
1.1.3 产后服务 |
1.2 母婴安全保障重大意义 |
1.2.1 提高群体健康水平 |
1.2.2 提升社会幸福感 |
1.2.3 带动医疗技术发展 |
第二章 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挑战和现状 |
2.1 母婴安全保障工作总体要求 |
2.2 现阶段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的机遇和形势 |
2.2.1 吕梁市出生人口变化情况 |
2.2.2 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的机遇 |
2.2.3 吕梁市的母婴安全保障工作严峻形势 |
2.3 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现状 |
2.3.1 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主体现状 |
2.3.2 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客体现状 |
2.3.3 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内容现状 |
第三章 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1 政府保障力度不足 |
3.1.2 医疗机构保障工作开展不规范 |
3.1.3 群众主动参与度低 |
3.2 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1 政府对母婴安全保障工作投入不足 |
3.2.2 医疗机构执行政策力度不强 |
3.2.3 群众医疗健康观念缺乏不配合参与母婴保障安全 |
第四章 做好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
4.1 政府层面 |
4.1.1 完善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的顶层设计 |
4.1.2 加大母婴安全保障的投入力度 |
4.1.3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培养并留住人才 |
4.2 医疗机构层面 |
4.2.1 提高对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的认识 |
4.2.2 制定标准规范业务操作 |
4.2.3 加强培训提高工作能力 |
4.2.4 重视健康教育工作 |
4.3 公民个人层面 |
4.3.1 孕产妇本人 |
4.3.2 孕产妇家属及社会其他人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兰考县精准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及主要概念界定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四、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兰考县落实精准扶贫的时代背景与效果 |
第一节 兰考县概况 |
一、兰考县自然区位 |
二、兰考县经济社会状况 |
三、治沙治贫中凝炼焦裕禄精神 |
四、兰考县区域贫困状况 |
第二节 十八大前兰考县扶贫实践和成效 |
一、兰考县开展扶贫工作的历史背景 |
二、十八大前兰考县扶贫实践 |
三、十八大前兰考县扶贫工作的主要成效和困难 |
第三节 新时代兰考县实施精准扶贫 |
一、兰考落实精准扶贫的条件和背景 |
二、兰考县落实精准扶贫的实践 |
三、兰考县落实精准扶贫成效显着 |
第二章 兰考县精准识别扶贫对象 |
第一节 建档立卡确认贫困对象 |
一、贫困村建档立卡的方法和步骤 |
二、贫困户建档立卡的方法和步骤 |
三、精准识别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精准再识别贫困对象 |
一、“回头看”把握三大工作要求 |
二、“回头看”找准四个核查内容 |
三、“回头看”把握六个工作方法 |
四、精准再识别的成效 |
第三节 兰考县精准识别的经验启示 |
第三章 兰考县精准安排扶贫项目 |
第一节 扶贫项目概况 |
一、扶贫项目分类 |
二、扶贫项目发展状况 |
第二节 扶贫项目确认过程及其管理 |
一、项目申报和审批制度 |
二、项目实施和管理的基本要求 |
三、项目实施和管理的制度建设 |
第三节 兰考县堌阳镇推进实施扶贫项目 |
一、堌阳镇依靠民族乐器产业实现脱贫的优势 |
二、依托民族乐器产业园,形成集聚效应 |
三、堌阳镇民族乐器产业脱贫的启示 |
第四节 兰考县精准发展扶贫项目的经验启示 |
第四章 兰考县精准使用扶贫资金 |
第一节 扶贫资金的来源及投入方向 |
一、扶贫资金的来源构成 |
二、扶贫资金的投入方向 |
第二节 扶贫资金的统筹使用 |
一、精准落实扶贫资金及成效 |
二、扶贫资金使用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精准使用资金的案例分析 |
一、有效利用财政资金 |
二、有力撬动金融资金 |
第四节 兰考县精准使用扶贫资金的经验启示 |
第五章 兰考县精准选择到户措施 |
第一节 精准到户的基本内容 |
一、建档立卡到户 |
二、结对帮扶到户 |
三、项目覆盖到户 |
四、工作指导到户 |
五、排难攻坚到户 |
六、统计抽查到户 |
第二节 精准到户的具体措施 |
一、“三保障”推进社会福利到户 |
二、“五政策”实现生产帮扶到户 |
第三节 兰考县许河乡东埽怀村精准选择到户措施 |
一、针对贫困户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 |
二、针对不同致贫原因采取差异化脱贫措施 |
三、针对多原因致贫采取多维度脱贫措施 |
第四节 兰考县精准到户经验启示 |
第六章 兰考县精准因村派人 |
第一节 精准派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第二节 扶贫工作队的构成及管理 |
一、扶贫工作队的动态结构 |
二、扶贫工作队的工作要求 |
三、扶贫工作队的监督管理 |
第三节 驻村干部的具体工作 |
一、调查研究了解实情 |
二、对症下药落实精准帮扶 |
三、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 |
四、脚踏实地为民服务 |
第四节 兰考县精准派人的经验总结 |
第七章 兰考县精准脱贫 |
第一节 脱贫标准和退出程序 |
一、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脱贫标准 |
二、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退出程序 |
第二节 兰考县脱贫考核过程 |
一、兰考县各部门自查确保退出机制科学合理 |
二、第三方评估保障退出真实公正 |
三、国务院开发领导小组综合考核批准 |
第三节 兰考县精准脱贫的经验启示 |
第八章 精准扶贫的意义和启示 |
第一节 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 |
第二节 落实精准扶贫的经验启示 |
一、兰考县在精准扶贫中的经验积累 |
二、中国其他典型区域在精准扶贫中的经验积累 |
第三节 精准脱贫的历史贡献和未来展望 |
结束语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扶贫工作大事记 |
党的十八大以来兰考县扶贫工作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1.2.1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2.2 研究方法 |
1.2.3 创新点 |
1.2.4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反贫困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贫困 |
2.1.2 反贫困 |
2.1.3 数字鸿沟 |
2.2 反贫困理论的阐释 |
2.2.1 促使资本形成的反贫困理论 |
2.2.2 促使结构转换的反贫困理论 |
2.2.3 促进人力资本形成的反贫困理论 |
2.2.4 综合反贫困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 |
2.3.2 国内研究 |
2.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章中国反贫困实践及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 |
3.1 建国以来中国反贫困实践概述 |
3.1.1 “救济式扶贫”(1949-1978) |
3.1.2 体制改革推动扶贫(1978-1985) |
3.1.3 区域大规模开发扶贫(1986-1993) |
3.1.4 整村推进扶贫攻坚(1994-2000) |
3.1.5 综合开发攻坚扶贫(2001-2010) |
3.1.6 精准定点脱贫攻坚(2011-) |
3.2 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传统扶贫向数字扶贫转变 |
3.2.1 世界银行 |
3.2.2 联合国 |
3.2.3 世界经济论坛 |
3.2.4 对中国反贫困的启示 |
第四章 云南案例: 欠发达地区贫困与数字鸿沟现状分析 |
4.1 云南的反贫困历程 |
4.2 贫困现状分析 |
4.2.1 已脱贫人口收入情况 |
4.2.2 贫困人口分布情况 |
4.2.3 贫困地区收入与消费情况 |
4.2.4 贫困人口的年龄和健康状况 |
4.2.5 贫困人口的职业和家庭构成 |
4.2.6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及医疗服务状况 |
4.3 致贫原因统计分析 |
4.3.1 缺少技能和能力已成为致贫的主因素 |
4.3.2 教育落后迟滞信息技术发展加剧贫困 |
4.3.3 贫困人口主动“丧失”劳动能力 |
4.4 贫困地区数字鸿沟现状分析 |
4.4.1 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落后 |
4.4.2 贫困地区信息设备使用效率低 |
4.4.3 信息使用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分析 |
4.5 数字红利与数字鸿沟对贫困的影响 |
4.5.1 数字红利加速反贫困 |
4.5.2 数字鸿沟加深贫困 |
第五章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静态与动态关系实证分析 |
5.1 贫困的测度与指标构建 |
5.1.1 贫困单一测度指标 |
5.1.2 多维度贫困指标 |
5.1.3 贫困测度指标构建与解释 |
5.2 数字鸿沟的测度与指标构建 |
5.2.1 数字鸿沟测度指标变化与发展 |
5.2.2 数字鸿沟测度指标构建与解释 |
5.3 数字鸿沟与贫困指数计算与结果 |
5.3.1 数字鸿沟与贫困综合指数的计算 |
5.3.2 数字鸿沟与贫困综合指数结果分析 |
5.4 数字鸿沟与贫困静态关系实证分析 |
5.4.1 静态关系估计选择 |
5.4.2 FGLS估计结果及分析 |
5.4.3 实证结论 |
5.5 数字鸿沟与贫困动态关系实证分析 |
5.5.1 PVAR模型及检验步骤 |
5.5.2 平稳性检验 |
5.5.3 滞后阶数确定 |
5.5.4 GMM估计 |
5.5.5 脉冲响应分析 |
5.5.6 FEVD检验 |
5.5.7 实证结论 |
5.6 缩小数字鸿沟减贫效应实证分析 |
5.6.1 模型的选择 |
5.6.2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
5.6.3 实证结果分析 |
5.6.4 实证结论 |
第六章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关系实证分析 |
6.1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计量研究 |
6.1.1 空间数字鸿沟 |
6.1.2 空间贫困 |
6.2 模型的选择 |
6.2.1 空间自相关模型 |
6.2.2 SDM模型 |
6.2.3 空间权重矩阵 |
6.3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6.3.1 数据来源 |
6.3.2 选择变量说明 |
6.4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SDM检验与分析 |
6.4.1 空间自相关检验 |
6.4.2 空间SDM实证结果分析 |
6.5 实证结论 |
第七章 缩小数字鸿沟,防止返贫的对策建议 |
7.1 重视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健全防止返贫的长效保障机制 |
7.1.1 减缓贫困需要缩小数字鸿沟 |
7.1.2 建立健全缩小数字鸿沟的组织保障长效机制 |
7.2 补齐信息技术教育短板,提高贫困地区居民信息素养能力 |
7.2.1 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 |
7.2.2 加大人力资本开发 |
7.2.3 着力优化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
7.3 完善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接入鸿沟 |
7.3.1 加大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
7.3.2 完善农村信息应用服务平台 |
7.4 强化信息应用与保护,减小使用鸿沟 |
7.4.1 完善信息应用条件 |
7.4.2 加强信息监管与保护 |
7.5 加快智慧农村、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农村数字经济 |
7.5.1 加快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
7.5.2 构建统一完备的城乡信息服务体系 |
7.5.3 完善农村数字化物流集散中心建设 |
7.6 强化信息扶贫与其他扶贫措施融合,提高扶贫成效 |
7.6.1 信息技术与产业扶贫融合 |
7.6.2 信息技术与教育扶贫融合 |
7.6.3 信息技术与金融扶贫融合 |
7.6.4 信息技术与医疗救助融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1978-2020年扶贫标准、全国绝对贫困人口数及贫困发生率 |
附录-2 2016-2019年云南省贫困县分布情况 |
附录-3 2016-2019年云南省深度贫困县分布情况 |
附录-4 2016-2018年云南各地州市贫困村分布变化情况 |
附录-5 深度贫困地区怒江州2018年居民收入基本情况 |
附录-6 云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分布情况 |
附录-7 信息扶贫典型案例 |
附录-8 农村居民互联网及信息使用现状调查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与导师主持的研究课题 |
(6)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女性脱贫内生动力培育发展研究 ——以吕梁山护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1.1 基本概念 |
1.1.1 精准扶贫 |
1.1.2 内生性动力 |
1.1.3 农村女性 |
1.2 理论基础 |
1.2.1 贫困治理理论 |
1.2.2 人力资本理论 |
1.2.3 社会性别理论 |
第二章 精准扶贫背景下“吕梁山护工”脱贫内生动力的培育发展现状 |
2.1 “吕梁山护工”概述 |
2.2 “吕梁山护工”品牌培育发展农村女性脱贫内生动力的主要措施 |
2.2.1 进村宣讲扶贫政策 |
2.2.2 切实做好建档立卡工作 |
2.2.3 切实抓好培训工作 |
2.2.4 切实做好就业服务工作 |
2.2.5 切实用好各类培训就业资金 |
2.3 “吕梁山护工”扶贫模式实施取得的成效 |
2.3.1 就业女性收入增加 |
2.3.2 转变了女性就业思维 |
2.3.3 开拓了护工市场 |
2.3.4 推动了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 |
第三章 吕梁山护工脱贫内生动力培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脱贫内生动力培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
3.1.1 贫困女性参与度较低 |
3.1.2 政策实效未能充分发挥 |
3.1.3 培训机制滞后 |
3.1.4 经费供给不足 |
3.1.5 护工输出层次低 |
3.2 原因分析 |
3.2.1 女性自身发展意识不足 |
3.2.2 帮扶对象影响扶贫效果 |
3.2.3 技能培训缺乏长远规划 |
3.2.4 扶贫资金管理制度薄弱 |
3.2.5 培训过程忽视贫困人口个人情况 |
第四章 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女性脱贫内生动力培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
4.1 转变农村女性思想观念,提升脱贫内生动力 |
4.1.1 转变农村女性思想应“因材施教” |
4.1.2 实施脱贫考核制度,建立奖惩机制 |
4.1.3 培养就业技能,增强自主脱贫自信心 |
4.2 完善供给举措,提高扶贫资源利用效率 |
4.2.1 建立技能培训长效机制,增强贫困女性脱贫能力 |
4.2.2 优化扶贫资金使用机制 |
4.2.3 加大文化扶贫投入力度 |
4.3 建立和完善脱贫内生动力的提升机制 |
4.3.1 内生性脱贫动力提升机制的健全 |
4.3.2 农村女性参与扶贫决策机制 |
4.3.3 建立提升内生性脱贫动力的相关法规 |
4.4 保障农村女性权利,完善子女教育制度 |
4.4.1 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有关妇女保障机制 |
4.4.2 激励女性参与社会生产 |
4.4.3 完善农村女性子女教育制度 |
4.5 构建完善女性职业能力培养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传统贫困地区阻断返贫机制研究 ——以吕梁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论文的结构及主要内容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1.6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工具 |
2.1 与返贫相关的概念界定 |
2.1.1 贫困 |
2.1.2 扶贫 |
2.1.3 脱贫 |
2.1.4 返贫 |
2.2 关于贫困地区的界定 |
2.2.1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
2.2.2 深度贫困地区 |
2.2.3 贫困县划分类型 |
2.2.4 传统贫困地区 |
2.3 理论工具 |
2.3.1 马克思主义者的贫困相关理论 |
2.3.2 阿比吉特·班纳吉和艾丝特·杜芙若关于贫困本质的解读 |
2.3.3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
2.3.4 人力资本理论 |
2.3.5 协同理论 |
2.4 小结 |
第3章 吕梁市存在返贫风险的分析 |
3.1 吕梁市概况 |
3.1.1 区位条件与资源禀赋 |
3.1.2 经济发展概况 |
3.2 吕梁市扶贫取得的成效 |
3.2.1 贫困县逐渐摘帽退出,贫困人口大幅降低 |
3.2.2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 |
3.2.3 “三个一”扶贫行动计划稳步推进 |
3.3 影响吕梁市脱贫后返贫的因素分析 |
3.3.1 集体因素 |
3.3.2 个人因素 |
3.3.3 因政策返贫 |
3.4 小结 |
第4章 阻断吕梁市返贫的机制设计 |
4.1 建立返贫预警程序 |
4.2 阻断返贫风险 |
4.2.1 加快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 |
4.2.2 完善人才引进政策 |
4.2.3 建立防灾返贫制度 |
4.2.4 提升思想教育水平 |
4.2.5 健全医疗保障制度 |
4.3 核定阻断成效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8)习近平扶贫理念的“吕梁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3 研究目标与概念界定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概念界定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习近平扶贫理念的内涵 |
2.1 目标:消除贫困 |
2.1.1 决胜脱贫攻坚 |
2.1.2 解决全部贫困 |
2.2 前提:责任落实 |
2.2.1 坚持党的领导 |
2.2.2 增强扶贫责任 |
2.3 核心:精准扶贫 |
2.3.1 树立精准思维 |
2.3.2 实现精准发力 |
2.4 策略:多措并举 |
2.4.1 解决教育贫困 |
2.4.2 注重扶志工作 |
2.4.3 发展稳定产业 |
2.4.4 坚持生态补偿 |
2.5 保障:机制与资金 |
2.5.1 建立考核监督机制 |
2.5.2 增加扶贫资金投入 |
第3章 “吕梁实践”路径及业绩 |
3.1 “吕梁实践”路径 |
3.1.1 明确战略目标 |
3.1.2 细化扶贫举措 |
3.1.3 增强责任落实 |
3.1.4 完善考核监督 |
3.1.5 强化资金支持 |
3.2 “吕梁实践”业绩 |
3.2.1 贫困程度减轻 |
3.2.2 农民生活改善 |
第4章 “吕梁实践”经验分析 |
4.1 坚持习近平扶贫理念引领实践 |
4.2 发挥干部扶贫担当精神 |
4.2.1 熔铸“锲而不舍”担当之魂 |
4.2.2 炼就“敢为人先”担当之勇 |
4.3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4.3.1 把握扶贫精准特色 |
4.3.2 遵循扶贫适度原则 |
4.3.3 兼顾好全局与局部 |
4.4 开拓扶贫新思路 |
4.4.1 立足贫困特点,革故鼎新 |
4.4.2 厚植历史根基,推陈出新 |
4.4.3 依托文化底蕴,继承创新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9)精准扶贫中贫困农民内生动力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精准扶贫中激发农民内生动力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精准扶贫 |
二、贫困农民 |
三、内生动力 |
第二节 脱贫攻坚中激发农民内生动力的理论依据 |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 |
二、人民历史主体论 |
三、可行能力与权利贫困理论 |
四、内源式发展理论 |
五、社会存在同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 |
第三节 精准扶贫中激发农民内生动力的现实依据 |
一、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 |
二、它是根本摆脱贫困状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
三、它是根本提升农民权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客观要求 |
四、它是有力保障农民人权,实现贫困治理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
第二章 精准扶贫中农民内生动力不强的主要表现和基本成因 |
第一节 贫困农民内生动力不足的主要表现 |
一、“不愿脱贫”:部分农民依赖政府救济,不愿自食其力 |
二、“不敢脱贫”:部分农民发展思路、机会、能力、支持不足 |
三、“不能脱贫”:部分农民因病债灾致贫,自救力和信心不足 |
第二节 贫困农民内生动力不足的基本成因 |
一、生存环境方面 |
二、社会体制方面 |
三、扶贫政策方面 |
四、贫困农民自身原因 |
第三章 精准扶贫中激发农民内生动力的路径探析 |
第一节 加快基层政府职能转变,构建服务共治型治理体制 |
一、改革帮扶管理机制,促进产业脱贫优质可持续 |
二、供需有效对接,充分赋权群众引导能动参与 |
三、改进动员方式,简政放权第三力量协同参与 |
四、大胆赋权村社,合作化联合参与项目实施 |
第二节 壮大集体经济,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
一、挖掘多元功能,实现农业发展转型 |
二、鼓励返乡创业,实现人气旺盛回流 |
三、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实现农民职业化转型 |
四、挖掘乡村文化价值,实现社区内生源发展 |
第三节 完善村民自治,构建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 |
一、发掘后备人才,党建引领带动 |
二、推进协商民主,实现共建共享 |
三、引进“乡贤”“回巢”,激发内生活力 |
四、推进德法并治,规范参与秩序 |
第四节 加强自我教育,构建贫中农互助共同体 |
一、抓好典型示范,增进互助和谐 |
二、促成协会组织,强化集体行动 |
三、传承优良家风,推进家庭互动 |
四、养成自我教育,巩固内驱脱贫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深度贫困地区扶贫路径研究 ——以吕梁市“三个一”扶贫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及政策依据 |
1.1 贫困的含义 |
1.2 扶贫的理论基础 |
1.2.1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
1.2.2 人力资本理论 |
1.2.3 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 |
1.3 深度贫困地区扶贫的政策依据 |
第二章 吕梁市“三个一”扶贫路径的实施情况和成效 |
2.1 吕梁市选择“三个一”扶贫路径的背景 |
2.1.1 吕梁市基本情况 |
2.1.2 吕梁市致贫因素 |
2.1.3 吕梁市“三个一”扶贫路径的选择 |
2.2 吕梁山护工培训情况 |
2.2.1 护工培训实施情况 |
2.2.2 吕梁山护工品牌的积极效益 |
2.3 光伏产业扶贫实施情况 |
2.3.1 吕梁市光伏产业实施情况 |
2.3.2 发展光伏产业的积极效益 |
2.4 生态扶贫实施情况 |
2.4.1 生态扶贫实施现状 |
2.4.2 生态扶贫的积极效益 |
第三章 吕梁市“三个一”扶贫路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1 扶贫计划顶层设计不完善 |
3.1.1 护工输出层次低 |
3.1.2 光伏电站规划不够精准科学 |
3.1.3 生态扶贫结构不平衡 |
3.2 扶贫路径和市场对接问题 |
3.2.1 光伏产业对政府补贴依赖性强 |
3.2.2 经济林提质增效品牌未打响 |
3.3 龙头企业参与带动扶贫产业力量不足 |
3.3.1 本地家政企业规模小底子薄 |
3.3.2 造林工程质量有待提升 |
3.4 产业运行中的不规范问题 |
3.4.1 本地家政市场不规范 |
3.4.2 部分光伏电站工程质量不过关 |
3.4.3 造林合作社内部管理运行不规范 |
3.5 贫困瞄准机制不够精准 |
3.5.1 贫困指标自上而下布置 |
3.5.2 主观因素影响精准识别 |
3.5.3 村民自报资产不实 |
3.5.4 扶贫效果受帮扶对象影响 |
3.6 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缺失 |
3.6.1 政府在帮扶工作中的越位 |
3.6.2 扶贫信息不共享 |
3.6.3 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 |
3.7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滞后 |
第四章 优化“三个一”扶贫路径的对策 |
4.1 完善路径规划做好顶层设计 |
4.1.1 护工培训提档升级 |
4.1.2 统筹规划光伏电站 |
4.1.3 培育发展经济林主导产业 |
4.2 培育支持本地龙头企业带动扶贫 |
4.2.1 助力本地家政企业发展壮大 |
4.2.2 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光伏+”产业发展 |
4.2.3 支持龙头企业助力生态产业发展 |
4.3 规范扶贫产业运行加强监管 |
4.3.1 推动家政服务标准化建设 |
4.3.2 加强光伏电站运营监管 |
4.3.3 规范合作社运行机制 |
4.4 提升精准识别率 |
4.4.1 打破贫困指标限制 |
4.4.2 建立动态识别机制 |
4.4.3 加强考核监督 |
4.5 调动贫困户自主脱贫积极性 |
4.5.1 摆对政府在扶贫工作中的位置 |
4.5.2 通过参与式扶贫发挥贫困户主动性 |
4.5.3 推动贫困户思想转变 |
4.5.4 推动扶贫信息共享 |
4.6 加强基础设施完善基本保障 |
4.7 加快扶贫工作立法进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四、吕梁管理财政扶贫资金的做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审计的时空演变及对乡村振兴的启示[J]. 石恒贵,徐晓霞. 财政监督, 2021(17)
- [2]中国开发式扶贫的内涵、历程与政策效果评估[D]. 王泽润. 西北大学, 2021
- [3]吕梁市母婴安全保障研究[D]. 赵永杰. 山西大学, 2021(12)
- [4]兰考县精准扶贫研究[D]. 王东. 中共中央党校, 2021
- [5]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D]. 罗廷锦.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6]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女性脱贫内生动力培育发展研究 ——以吕梁山护工为例[D]. 赵茜. 山西大学, 2020(01)
- [7]传统贫困地区阻断返贫机制研究 ——以吕梁市为例[D]. 任虹霞. 山西财经大学, 2020(04)
- [8]习近平扶贫理念的“吕梁实践”研究[D]. 杨漂.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
- [9]精准扶贫中贫困农民内生动力问题研究[D]. 陈政. 太原科技大学, 2019(04)
- [10]深度贫困地区扶贫路径研究 ——以吕梁市“三个一”扶贫为例[D]. 贾诗涵. 山西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