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Kohonen神经网络模型在膨胀土膨胀潜势分类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高岭,李建朋,李雪校[1](2021)在《基于燕尾突变模型和标准吸湿含水率的膨胀土分类方法》文中研究指明为更加快捷、准确地进行膨胀土分类,基于燕尾突变模型,选用标准吸湿含水率、自由膨胀率和塑性指数作为评判指标,提出了一种新的膨胀土分类方法。首先,收集整理了若干具代表性的膨胀土分类实例,在对该实例集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的基础上,采用归一公式进行综合量化计算,求出各土样实例的突变级数,进而结合土样的实际类别划分确定了不同膨胀土类别对应的突变级数区间,最后通过回代检验和泛化能力测试证明其可行性与有效性。研究表明:1)采用突变级数可较好地量化膨胀潜势这一定性概念;2)依据所提方法进行膨胀土分类准确率较高,评价计算过程简便易行,能避免发生指标赋权和同一土样依不同指标分类结果不同的现象。
张新冈[2](2020)在《含膨胀组分混合填料膨胀机理及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高速铁路的高标准要求,路基的微膨胀变形也对线路的平顺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一些开通的高铁线路也出现了不少上拱病害问题,给运营维护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在高速铁路建设工程中微膨胀性问题也应当得到充分重视。对于微膨胀性变形控制不只是控制标准的问题,为保证工程建设的经济性和科学性,需要对微膨胀变形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及规律开展系统的研究。高速铁路路基工程中严禁使用膨胀性填料,然而在一些地区的非膨胀混合料中不可避免含有一定比例的膨胀性物质,其实际的膨胀变形表现不一,对工程建设造成了极大的困扰,需要掌握其膨胀变形规律并对其危害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价。本文在调研沪昆、京沈、兰新和大西等高铁路基上拱病害的基础上,通过室内试验和PFC颗粒流数值模拟,分析了含膨胀组分混合填料的宏、细观膨胀变形特性;揭示了微膨胀混合填料膨胀机理;建立了含膨胀组分混合填料的膨胀作用机制模型;提出了微膨胀混合填料膨胀性的试验和评价方法。主要研究的内容及成果如下:(1)通过室内试验,分析获得了混合填料中膨胀组分的物理、化学及膨胀特性;自制了大直径多环膨胀仪,试验分析了混合填料的微膨胀影响因素及膨胀规律,其中膨胀组分含量、初始含水率、荷载及孔隙率对混合填料的微膨胀变形影响较大。(2)通过PFC3D颗粒流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膨胀组分不同含量、粗颗形状均匀性和不同孔隙率下膨胀组分混合填料的细观模型,获得了混合填料中颗粒的运动特征、接触力链、孔隙变化和能量演化规律,含膨胀组分的混合填料膨胀过程是膨胀组分吸水体积膨胀填充骨架孔隙和抬升骨架形成宏观膨胀的过程。(3)基于膨胀组分膨胀体积转化为填充孔隙体积及骨架抬升宏观膨胀体积的作用机理,建立了含膨胀组分混合填料的膨胀作用机制模型。通过能量最低原理建立了膨胀组分膨胀填充孔隙和抬升骨架的分配方程及含膨胀组分混合填料膨胀率的计算公式。(4)研制了混合填料骨架等效孔径孔板试验仪,模拟测试了膨胀组分膨胀填充孔隙的过程与穿过孔隙的耗能。提出了微膨胀混合填料的膨胀性试验评价方法,即以膨胀组分膨胀性、膨胀填充耗能、非膨胀骨架孔隙状态试验为基础的混合填料膨胀性的综合分析方法。
曾星[3](2019)在《多掺合料改良膨胀土性能的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膨胀土工程病害处置及煤矸石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社会需求。本文拟采用煤矸石粉、粉煤灰和石灰复合改良膨胀土的胀缩变形和强度特性,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室内常规试验和SEM试验,对测试的各项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多掺合料对膨胀土改良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理,并得到改良膨胀土的最优掺配比方案。为有效改良膨胀土路基、资源化利用煤矸石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改良方法。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分析膨胀土、各掺料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和改良膨胀土机理。利用正交设计理论,制定试验设计方案。对素膨胀土和掺灰土进行击实试验,得到不同掺配比下膨胀土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变化关系,得到掺灰后膨胀土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均呈下降趋势。其次,通过正交试验设计,选取煤矸石粉掺量、粉煤灰掺量和石灰掺量为三个影响因素,进行各项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得到三因素共同作用下膨胀土的液塑限、自由膨胀率、抗剪强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性能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结果表明:对塑性指数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石灰掺量、粉煤灰掺量和煤矸石粉掺量;对自由膨胀率、抗剪强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为石灰掺量最大、煤矸石次之;通过综合平衡法分析得到改良膨胀土的因素大小为:石灰掺量>煤矸石粉掺量>粉煤灰掺量,最优配合比方案为A2B3C3,即煤矸石粉8%、粉煤灰11%和石灰6%。通过自由膨胀率试验及力学性能试验对最佳掺配比方案进行了试验验证,测定其各项试验指标,将实测值与各掺配比方案结果、单掺改良膨胀土进行比较,验证了最佳掺配比方案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后,根据扫描电镜试验,揭示了改良膨胀土的微观结构,掺灰膨胀土颗粒孔隙大部分被球状颗粒和白色Ca(OH)2、Ca CO3晶粒填充,降低了孔隙发育程度,膨胀土从扁平状聚集体和粒状颗粒微观结构变成颗粒以团聚体为主,土体结构更加密实,增强了土体稳定性,降低了胀缩变形。综合分析了煤矸石粉、粉煤灰和石灰共同改良膨胀土机理,其主要是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团粒化作用、碳酸化作用及胶凝作用等并生成新的物质碳酸钙、硅酸钙、铝酸钙等,进而改变土体内部结构,降低膨胀土胀缩特性,增强强度。
高树增[4](2019)在《基于云模型和直觉模糊集对改良膨胀土胀缩性等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膨胀土或改良膨胀土具有胀缩性,工程中常根据膨胀土或改良膨胀土的胀缩性等级采用不同的治理处置方式,因此对膨胀土或改良膨胀土的胀缩等级评价是必要的,由于煤矸石改良膨胀土研究较为广泛,本文以煤矸石改良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对其胀缩性等级评价方法进行探讨。然而,传统评价方法有三点不足:①指标数量与指标可靠性不足;②传统的多指标评价方法无法克服指标随机性问题,即评价指标实测值常不可能同时满足某一等级标准,给判别造成困难;③无法实现边界的模糊处理,即评价指标实测值常因观测、计算误差或者取舍等引起误差,而这可能导致在等级边界附近的指标出现不同级别归类。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准确且科学的方法。近年来兴起的在不确定性分类与边界模糊处理中有突出优势的云理论与直觉模糊集理论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首先根据影响膨胀土或煤矸石改良膨胀土胀缩性的各种因素,依据国内外胀缩等级分类方法,选取了评级指标并建立了分级标准。本文认为利用单一的评价模型有可能造成判别上的失误,因此以熵权法为基础结合云理论、直觉模糊集分别建立了熵权-云模型与熵权-直觉模糊集模型,两种模型互为参照,并且以煤矸石改良膨胀土为例,通过试验指标实测值验证所建模型与传统方法对比分析,得到了如下结论:(1)根据以往膨胀土胀缩性评价指标选择的不足,选取液限、塑性指数、最大线缩率、最大体缩率和自由膨胀率5个胀缩性分级评价的指标,并建立了分级标准。(2)本研究建立了以综合确定度U(μ(x)ωi)为核心值的熵权-云模型与以得分值Mj(Un)为核心值的熵权-直觉模糊集模型。(3)通过0%、3%、6%、9%四组煤矸石掺量的试验样本对本研究模型进行验证,而后与柯尊敬法、膨胀潜势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同时得出掺入6%及以上煤矸石可有效降低膨胀土的胀缩特性。
何霄[5](2019)在《膨胀土干湿循环作用下的工程特性及基坑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膨胀土在我国广泛分布,在自然界降雨-蒸发过程持续作用下,表现为吸水膨胀、失水收缩,性质极不稳定,会给基坑、边坡等基础建设工程造成诸多影响。膨胀土由于其特殊的成分、状态和结构特征,目前,土水作用机理尚不完善,因此,需要深入研究膨胀土在干湿循环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质。论文选取石家庄地区膨胀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干湿循环前后的膨胀试验、固结试验、直剪试验、静动三轴试验研究干湿循环前后土体性质的变化规律,利用Midas GTS软件建立膨胀土基坑实体模型进行施工阶段的分析。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膨胀率试验,探究膨胀土的膨胀力、膨胀率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膨胀力和膨胀率与含水率、干密度的拟合关系以及干湿循环作用下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膨胀土的膨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剧烈膨胀阶段、减速膨胀阶段、平缓膨胀阶段。(2)基于固结试验,揭示干湿循环在膨胀土固结过程中的影响机理。利用功能关系对压缩过程进行分析,得出任意荷载作用下上覆荷载与压缩变形量之间的关系式。(3)通过有荷干湿循环下的直剪试验,探究不同上覆压力下的干湿循环对膨胀土强度的影响,获得了膨胀土的强度衰减规律和强度参数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上覆荷载对于干湿循环中的强度衰减具有抑制作用。基于不同含水率试样的静三轴试验,从割线模量与应变的对数关系出发,构建了与含水率相关的膨胀土本构关系表达式。(4)结合干湿循环条件下膨胀土的动三轴试验,得到了围压、干湿循环次数、振动次数对于膨胀土动弹模量、阻尼比的影响规律,定性分析了膨胀土稳定型和破坏型累积变形特点,推导出膨胀土累积变形与振动次数的关系,建立了膨胀土的累积变形预测模型,可以用于分析土体的累积变形随振动次数的变化规律。基于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曲线,探讨了动应力大小、干湿循环作用对于滞回圈的影响,得到滞回圈形态、大小、疏密程度的变化规律。(5)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某基坑工程的三维实体模型,研究了基坑内部土体的的变形以及各施工阶段支护结构体系内力的变化规律,验证膨胀土基坑在正常施工条件下的安全性和设计的合理性。对于膨胀土基坑的设计和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进前[6](2019)在《基于高速铁路的低黏土矿物泥岩膨胀规律试验研究》文中提出膨胀土是工程中的一种重要病害,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新建铁路有时不可避免地穿越膨胀土地区,发生上拱病害。对一高速铁路上拱段地基泥岩进行取样研究,根据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对膨胀泥岩进行膨胀性判定,发现该高速铁路地基膨胀泥岩为“无”膨胀性泥岩或弱膨胀性泥岩,但是高速铁路多处出现上拱病害,说明目前铁路规范判定为“无”膨胀性及弱膨胀性的泥岩对高速铁路仍会造成危害,为掌握高速铁路地基中膨胀泥岩的膨胀规律,所以需要对目前普通铁路规范判定为“无”膨胀性或弱膨胀性的低黏土矿物泥岩进行研究。本文以某高速铁路上拱地段地基泥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特性试验、室内膨胀试验、现场原位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高速铁路地基泥岩的基本物理性质、微观特性、膨胀变形规律,以期对高速铁路膨胀土地基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以高速铁路上拱地段泥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基本特性试验,得到该地基泥岩的物理特性指标,以数学方法对泥岩基本物理特性指标进行分析,得到高速铁路地基泥岩膨胀性的综合指标,以表征高速铁路低黏土矿物泥岩的膨胀潜势。(2)进行了该高速铁路上拱地段重塑土泥岩与原状泥岩微观特性研究,分析重塑泥岩干密度与微观孔隙分布特征关系、原状泥岩膨胀指标与微观孔隙分布特征关系,建立起微观结构与宏观物理指标间的关系。(3)进行室内小尺寸泥岩膨胀试验,得到小尺寸泥岩增湿膨胀规律,分析得到小尺寸泥岩膨胀过程参数:节点含水率。并分析节点含水率与泥岩综合指标间关系;进行大尺寸泥岩膨胀变形试验,得到大尺寸泥岩开孔损失土体对膨胀量的影响规律,以及大尺寸泥岩膨胀变形增长规律、上覆荷载与膨胀变形关系。(4)进行现场原位膨胀试验,得到原位泥岩膨胀变形增长规律、上覆荷载与原状泥岩膨胀变形关系;得到原状泥岩不同水平距离与不同竖向距离处的泥岩含水率增长规律、得到现场原状泥岩不同上覆荷载下、不同水平距离处泥岩的水平渗透速度变化规律、得到不同上覆荷载下、不同竖向距离处的原状泥岩竖向渗透速度变化规律。
马丽娜[7](2016)在《高速铁路路基低黏土矿物泥岩膨胀机理及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不同以往、无法预料的新问题。某高速铁路部分线路段部分路基由于低黏土矿物含量泥岩的膨胀性导致线路出现上拱病害。结合以往高速铁路设计、施工及运营经验,以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判断此类泥岩为无或弱膨胀性岩;同时,高速铁路设计规范中从未涉及上拱变形,仅对沉降变形有严格标准;对于无或弱膨胀性泥岩引起的路基上拱变形为新问题,故针对此方面问题开展研究工作。本文以某高速铁路部分线路段路基中低黏土矿物泥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试验、现场原位试验、室内自加工模型试验、微观机理、理论计算分析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低黏土矿物泥岩作为高速铁路路基时的变形特性、膨胀机理及工程应用。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以低黏土矿物泥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得到了原状样、重塑样的基本特性,包括物理性质、矿物成分和地球化学成分、水理性质、膨胀特性、强度特性;进行了泥岩自然状态、干湿循环作用不同状态下的微观结构扫描试验,得到了泥岩遇水-失水情况下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2)结合高速铁路对路基变形的高标准及严要求,提出符合高铁变形要求的评价泥岩膨胀性参数及现场典型上拱病害段路基泥岩的参数值对比。(3)进行现场典型路基段的原位浸水膨胀变形试验,确定泥岩路基在不同上覆荷载及约束条件下的膨胀变形量,分析膨胀变形发生规律、上覆荷载与膨胀变形关系、浸水深度与膨胀变形关系、膨胀变形发展过程及发展阶段;通过室内自制试验装置探讨上覆荷载对泥岩浸水膨胀变形的作用。(4)验证泥岩路基浸水膨胀变形计算方法可行性,分析泥岩路基在不同上覆填土高度时可能发生的最大上拱变形量值。(5)理论推导了考虑膨胀变形的弹性状态应力-应变关系、弹-塑性状态应力-应变关系;建立了考虑膨胀力的数值模拟方法,通过环刀的数值模拟与室内试验测试变形值的对比及分析,验证数值模型的可行性,并进行了典型上拱路基段数值分析,模拟分析了泥岩路基段膨胀变形。(6)依托某高速铁路部分线路段两处典型低黏土矿物泥岩上拱路基段,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及现场调查,提出某高速铁路低黏土矿物泥岩路基上拱变形原因、影响因素及变形机理。
王欢[8](2015)在《陇南地区高速公路膨胀土路基处治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膨胀土是膨胀土地区公路路基塌陷、崩解、隆起等病害的主要原因。膨胀土遇水膨胀、失水收缩后使得膨胀土体产生裂缝,且反复性较强,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进度,加大了膨胀土地区公路建设的难度,是公路建设质量和公路运行安全的隐患。当膨胀土膨胀性较弱时,可在工程建设中使用,但弱膨胀土分类较为粗略,针对性不强,因此,对弱膨胀土进行试验研究,制定弱膨胀土分级标准、路基填料分级标准和边坡坡度标准对于制定弱膨胀土地区路基边坡处治控制标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系统分析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采用理论研究和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陇南地区弱膨胀土的细化分级标准、采用弱膨胀土作为填料和路堑边坡坡度控制技术标准进行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和XRD试验对甘肃省陇南地区弱膨胀土从微观角度进行膨胀性分析,通过对膨胀土的微观形态和矿物成分的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揭示了弱膨胀土具有膨胀性的内在机理,为分析弱膨胀土的工程特性提供依据。通过膨胀土土工试验,分析了甘肃省陇南地区弱膨胀土的基本性质,并在无荷载和有荷载膨胀率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含水率、干密度等影响因素与膨胀土膨胀性的关系,并以此推导出弱膨胀土无荷载和有荷载膨胀率预估公式,为提出弱膨胀土细化分类标准和弱膨胀土填料填筑分级标准和路堑边坡坡度控制标准奠定基础。对膨胀土膨胀性判别指标进行分析,并结合甘肃省陇南地区弱膨胀土的膨胀性能,将膨胀土膨胀性分类指标进行细化,制定弱膨胀土膨胀性分级指标。在膨胀土膨胀性试验的基础上,对弱膨胀土膨胀性分级指标进行判别对比分析。在膨胀土膨胀力试验的基础上,基于膨胀土上覆荷载压力与膨胀力平衡的思想,制定弱膨胀土作为填料时的上覆路基厚度标准。并采用FLAC-3D软件对弱膨胀土填料填筑标准进行验证。根据弱膨胀土分级标准对弱膨胀土边坡坡度进行分级。并制定十天高速公路甘肃段膨胀土分布路段处治措施。
王亮亮[9](2014)在《高速铁路膨胀土路堑基床结构及其动力特性试验研究》文中认为摘要: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速铁路路基长期动力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项目编号:51278499)、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课题“云桂铁路膨胀土(岩)地段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0G016-B)、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高速铁路地基膨胀土临界动应力研究”(编号CX2012B062),依托云桂高速铁路建设工程,采用室内试验、理论研究、室内足尺模型动力试验和现场大型激振试验等方法,开展了高速铁路膨胀土路堑基床结构设计及其动力特性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开展了膨胀土室内土工试验、化学成分分析、阳离子交换量分析。确定了云桂铁路南百段膨胀土的膨胀等级,获得了不同膨胀等级膨胀土的物理力学参数。(2)利用平衡加压法,在云桂铁路典型中~弱、中~强膨胀土路段,分别进行了膨胀土大型原位竖向膨胀力试验,分析了膨胀土在原位约束条件下竖向膨胀力与含水率增量、变形量之间的关系。(3)通过动三轴试验,获得了不同含水率和压实度条件下膨胀土的临界动应力,为基床结构设计和长期动力稳定性评价提供参数。(4)针对传统铁路路基复合防水土工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膨胀土路堑基床病害特点,开展了新型半刚性防水结构层的研发工作。通过大量配比优化试验,获得了中低弹模抗渗水泥基防水结构层。(5)利用强度控制、应变控制、微膨胀变形控制以及膨胀力平衡四种方法,开展了膨胀土路堑基床换填厚度优化设计。获得了不同膨胀等级膨胀土路堑基床的换填厚度建议值。(6)研究了防水结构层与接触立柱、侧沟以及其它基床附属结构接触位置的密封技术,设计了膨胀土路堑基床地表降雨全封闭防排水系统,并针对边坡裂隙渗流、毛细水渗流以及地下水发育等工况设计了相应的基底防排水系统,为膨胀土路堑基床的长期动力稳定性提供了保障。(7)基于土体微观结构球形颗粒简化几何模型,根据球形颗粒不同堆积状态,分别采用四尖瓣线和三尖瓣线方程描述毛细水的过水断面,建立了异形毛细管模型。通过引入初始水力梯度,结合毛细水力学,建立了异形毛细管模型时粘性土中毛细水上升高度的计算公式。(8)设计并制作了铁路路基足尺动力试验钢结构模型箱(长×宽×高为9.2m×2m×4.6m),针对中~弱、中~强两种类型地基膨胀土,分别填筑了新型膨胀土路堑基床。全面系统的研究了不同基床换填厚度、不同服役环境(干燥、降雨和地下水位上升)下,新型基床结构的动静特性、新型改性水泥基防水结构层的防水效果和抗疲劳性,试验成果为开展试验段填筑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撑。(9)在中~强、中~弱膨胀土路堑试验段,针对不同防水层类型和换填厚度,选取4个代表性试验断面,埋设速度计、加速度计、动土压力盒和湿度计,利用高速铁路路基原位动力试验系统(DTS-1),对每个试验断面在干燥和浸水两种极端服役环境下分别进行不少于100万次的激振试验,4个试验断面共激振1000万次。全面检验实践服役环境下膨胀土路堑基床降雨全封闭防排水系统的工作性能、研究新型基床结构的动力响应特性和变形规律,为其在云桂铁路的全线推广提供数据支撑。(10)针对临界动应力法和振动速度法两种铁路路基长期动力稳定性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展开探索和研究,提出修正临界动应力法和修正临界振动速度法评判准则,并分别利用两种修正动力稳定性评判准则对云桂铁路膨胀土路堑基床的长期动力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图158幅,表格55个,参考文献362篇。
鲍灵高,梁翔[10](2009)在《膨胀土胀缩等级的SOM神经网络评判及验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对现有膨胀土判别分类方法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公路建设中的常规试验项目选择了液限、塑性指数、小于0.002 mm的黏粒含量、CBR、自由膨胀率和CBR膨胀率6项指标,通过确定每项指标的界限值,建立了以神经网络中的SOM网络模型为理论依据的膨胀土胀缩等级评判模型,编写了评判软件;并应用评判模型对沿线膨胀土土样的胀缩等级进行了评判分类;通过应用膨胀土土样6项指标以外的胀缩性能和强度性能指标进行验证,证明了分类结果是正确可靠的。
二、Kohonen神经网络模型在膨胀土膨胀潜势分类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Kohonen神经网络模型在膨胀土膨胀潜势分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燕尾突变模型和标准吸湿含水率的膨胀土分类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突变级数法基本原理 |
1.1 确定突变模型 |
1.2 突变系统归一化 |
1.3 综合评判 |
2 膨胀土类别综合评判 |
2.1 评判指标与突变模型 |
2.2 不同膨胀土类别对应的突变级数区间 |
2.2.1 膨胀土分类实例 |
2.2.2 实例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
2.2.3 土样的突变级数 |
2.2.4 基于突变级数的膨胀土分类 |
2.3 分类效果检验 |
3 结论 |
(2)含膨胀组分混合填料膨胀机理及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变形特性研究概况 |
1.2.2 膨胀机理研究概况 |
1.2.3 膨胀模型概况 |
1.2.4 膨胀性评价方法 |
1.3 目前研究的不足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含膨胀组分的混合填料宏观膨胀变形研究 |
2.1 膨胀组分的基本特征分析 |
2.1.1 界限含水率 |
2.1.2 自由膨胀率试验 |
2.1.3 最佳含水率试验 |
2.1.4 膨胀组分化学成份 |
2.1.5 膨胀组分矿物组成 |
2.2 膨胀组分宏观变形特性研究 |
2.2.1 无荷载膨胀率试验 |
2.2.2 有荷载膨胀率试验 |
2.2.3 膨胀力试验 |
2.3 含膨胀组分的混合填料宏观变形分析 |
2.3.1 试验仪器及材料 |
2.3.2 试验方法及步骤 |
2.3.3 组分含量的混合填料膨胀变形影响分析 |
2.3.4 含水率对混合填料宏观变形影响分析 |
2.3.5 荷载对混合填料膨胀变形影响分析 |
2.3.6 初始孔隙率对混合填料膨胀变形影响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PFC3D的膨胀组分混合填料细观特性及机理研究 |
3.1 PFC颗粒流数值模拟理论概况 |
3.1.1 PFC颗粒流概况 |
3.1.2 PFC本构接触模型 |
3.1.3 PFC3D颗粒流计算步骤 |
3.2 含膨胀性组分混合填料的PFC3D模型构建 |
3.2.1 混合填料膨胀模型建立 |
3.2.2 混合填料膨胀模型参数标定 |
3.2.3 混合填料各工况下的数值模型 |
3.3 PFC3D颗粒流模拟结果与细观分析 |
3.3.1 含膨胀组分的混合填料颗粒运动规律 |
3.3.2 含膨胀组分的混合填料接触键产生演化过程 |
3.3.3 含膨胀组分的混合填料孔隙变化规律 |
3.3.4 含膨胀组分的混合填料能量演化规律 |
3.3.5 含膨胀组分的混合填料接触力链分布与演化规律 |
3.4 含膨胀组分的混合填料变形机制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膨胀组分混合填料膨胀计算研究 |
4.1 基于最低能量原理的孔隙填充研究 |
4.1.1 最低能量原理理论 |
4.1.2 膨胀组分挤出耗能研究 |
4.1.3 膨胀组分抬升粗颗粒骨架准则 |
4.2 含膨胀组分的混合填料能量分布模型 |
4.2.1 含膨胀组分的混合填料膨胀计算模型 |
4.2.2 填充料膨胀能量 |
4.2.3 孔隙填充的能量耗散 |
4.2.4 混合填料膨胀变形耗能 |
4.3 含膨胀组分的混合填料膨胀预测模型验证 |
4.3.1 试验设计 |
4.3.2 试验方案与步骤 |
4.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膨胀组分混合填料的评价体系及试验方法 |
5.1 含膨胀组分混合填料的评价方法 |
5.1.1 混合填料的膨胀变形评价体系建立 |
5.1.2 膨胀组分的混合填料微膨胀变形评价方法 |
5.2 膨胀组分混合填料的试验方法 |
5.3 膨胀组分混合填料的措施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多掺合料改良膨胀土性能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矸石研究 |
1.2.2 膨胀土研究 |
1.2.3 改良膨胀土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方案设计 |
2.1 概述 |
2.2 改良膨胀土合理掺灰量研究 |
2.2.1 煤矸石粉改良膨胀土掺量研究 |
2.2.2 粉煤灰改良膨胀土掺量研究 |
2.2.3 石灰改良膨胀土掺量研究 |
2.2.4 双掺料改良膨胀土掺量研究 |
2.3 正交试验设计 |
2.3.1 正交设计理论及优点 |
2.3.2 试验设计中的基本概念 |
2.3.3 正交设计的基本步骤 |
2.4 基于正交设计的试验方案 |
2.4.1 确定试验因素和水平 |
2.4.2 正交试验设计方案 |
2.5 基本性质试验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原材料基本性质及试验过程 |
3.1 试验材料 |
3.1.1 膨胀土 |
3.1.2 煤矸石粉 |
3.1.3 粉煤灰 |
3.1.4 石灰 |
3.2 击实试验 |
3.3 液塑限试验 |
3.4 自由膨胀率试验 |
3.5 直剪试验 |
3.6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3.7 SEM试验 |
3.7.1 SEM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3.7.2 SEM试验过程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试验结果及机理分析 |
4.1 基本物理性能分析 |
4.1.1 击实试验指标分析 |
4.1.2 液塑限指标分析 |
4.1.3 自由膨胀率分析 |
4.2 力学性能分析 |
4.2.1 抗剪强度指标分析 |
4.2.2 无侧限抗压强度分析 |
4.3 综合指标分析 |
4.4 最优配合比的确定 |
4.5 改良机理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4)基于云模型和直觉模糊集对改良膨胀土胀缩性等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概述 |
1.2 膨胀土判别与分类现状 |
1.2.1 膨胀土 |
1.2.2 膨胀上现有分类方法 |
1.2.3 对现有方法的评价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改良膨胀土评价指标的确定与赋权 |
2.1 材料的基本性质 |
2.1.1 原材料性质 |
2.1.2 煤矸石改良膨胀土混合料性质 |
2.2 评价指标及分级标准 |
2.3 评价指标权重 |
2.3.1 熵权法 |
2.3.2 确定指标权重的步骤 |
2.4 本章小结 |
3 熵权-正态云模型 |
3.1 云模型理论 |
3.1.1 云的定义 |
3.1.2 正态云的数字特征 |
3.1.3 云发生器与代码实现 |
3.2 评价模型建立 |
3.2.1 基本原理 |
3.2.2 评价步骤 |
3.3 模型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4 熵权-直觉模糊集模型 |
4.1 直觉模糊集理论 |
4.1.1 定义 |
4.1.2 基本性质 |
4.2 评价模型建立 |
4.2.1 基本原理 |
4.2.2 评价步骤 |
4.3 模型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5 与其它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 |
5.1 基于柯尊敬法的膨胀土胀缩性评价 |
5.2 基于膨胀潜势标准法的膨胀土胀缩性评价 |
5.3 熵权-正态云与熵权-直觉模糊集的对比分析 |
5.4 几种方法间的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5)膨胀土干湿循环作用下的工程特性及基坑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课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膨胀土物理特性研究现状 |
1.2.2 膨胀土动力特性研究 |
1.2.3 膨胀土干湿循环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膨胀土物理特性试验 |
2.1 试验原理及试验过程 |
2.1.1 比重试验 |
2.1.2 液塑限试验 |
2.1.3 膨胀土天然含水率试验 |
2.1.4 膨胀土干湿循环试验 |
2.1.5 自由膨胀率试验 |
2.1.6 击实试验 |
2.2 本章小结 |
3 膨胀土固结试验和膨胀性试验 |
3.1 膨胀土无荷膨胀率试验 |
3.1.1 初始含水率对于无荷膨胀率的影响 |
3.1.2 干密度对于无荷膨胀率的影响 |
3.1.3 干湿循环对无荷膨胀率的影响 |
3.2 膨胀土有荷膨胀率试验 |
3.2.1 上覆荷载对膨胀率的影响 |
3.2.2 试验结果分析 |
3.3 膨胀力试验 |
3.3.1 干密度和含水率对于膨胀力的影响 |
3.3.2 干湿循环作用对膨胀力的影响 |
3.4 膨胀土膨胀机理 |
3.5 膨胀土固结试验研究 |
3.5.1 试验原理及过程 |
3.5.2 试验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膨胀土干湿强度特性研究 |
4.1 直剪试验 |
4.1.1 有荷干湿循环的实现 |
4.1.2 土样剪切 |
4.1.3 试验结果 |
4.1.4 试验结果分析 |
4.2 三轴剪切试验 |
4.2.1 试验设备 |
4.2.2 试验制备方法 |
4.2.3 试验步骤 |
4.2.4 试验结果分析 |
4.3 考虑含水率的土体本构模型方程 |
4.3.1 考虑含水率的土体本构模型方程 |
4.3.2 模型方程分析 |
4.4 膨胀土动力特性试验 |
4.4.1 动三轴试验条件方法 |
4.4.2 动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
4.4.3 振动次数的影响 |
4.4.4 滞回圈演化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膨胀土基坑稳定性分析 |
5.1 数值模拟软件介绍 |
5.2 工程概况 |
5.3 数值模型 |
5.3.1 施工阶段分析模型 |
5.3.2 抗震分析模型 |
5.3.3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高速铁路的低黏土矿物泥岩膨胀规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微观特性方面 |
1.2.2 胀缩变形方面 |
1.2.3 原位试验方面 |
1.2.4 膨胀土判定分级方面 |
1.3 本文研究方法及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工程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地层岩性 |
2.1.3 水文地质 |
2.1.4 气象条件 |
2.1.5 泥岩分布 |
2.2 现场勘查 |
2.3 现场取样 |
2.4 本章小结 |
3 泥岩性质研究 |
3.1 泥岩的物理特性研究 |
3.1.1 自由膨胀率 |
3.1.2 阳离子交换量 |
3.1.3 界限含水率 |
3.1.4 矿物组成 |
3.1.5 性质分析 |
3.2 泥岩膨胀特性指标研究 |
3.2.1 膨胀土判别方法现状 |
3.2.2 主成份分析法 |
3.2.3 建立泥岩膨胀特性指标模型 |
3.2.4 膨胀特性指标验证 |
3.3 泥岩微观特性研究 |
3.3.1 泥岩微观膨胀机理 |
3.3.2 重塑泥岩微观结构特性研究 |
3.3.3 原状泥岩微观结构特性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室内重塑泥岩膨胀规律试验研究 |
4.1 小尺寸泥岩增湿膨胀特性研究 |
4.1.1 泥岩增湿膨胀规律试验思路 |
4.1.2 试验过程 |
4.1.3 泥岩膨胀率随含水率变化规律 |
4.1.4 节点含水率与膨胀特性指标关系 |
4.2 大尺寸泥岩开孔对膨胀量的影响研究 |
4.2.1 试验目的 |
4.2.2 试验方案及步骤 |
4.2.3 不同注水方式膨胀变形规律 |
4.2.4 土体损失体积率与膨胀量损失量之间的关系 |
4.3 大尺寸泥岩膨胀试验研究 |
4.3.1 试验目的 |
4.3.2 试验方案及过程 |
4.3.3 大尺寸泥岩膨胀变形规律 |
4.3.4 不同厚度下泥岩的膨胀量变化规律 |
4.3.5 不同上覆荷载下膨胀量变化规律 |
4.4 不同尺寸泥岩膨胀规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现场原状泥岩膨胀规律试验研究 |
5.1 试验目的 |
5.2 试验方案 |
5.2.1 试验设计 |
5.2.2 试验区域布置 |
5.2.3 试验材料、设备 |
5.2.4 试验步骤 |
5.2.5 试验过程 |
5.3 原状泥岩进水膨胀规律 |
5.3.1 原状泥岩膨胀量随时间变化规律 |
5.3.2 原状泥岩膨胀量随上覆荷载变化规律 |
5.3.3 原状泥岩与重塑泥岩膨胀规律对比分析 |
5.4 泥岩膨胀过程中含水率变化规律 |
5.4.1 泥岩水平向不同位置含水率变化规律 |
5.4.2 泥岩竖向不同位置含水率变化规律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高速铁路路基低黏土矿物泥岩膨胀机理及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3.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泥岩基本性质研究 |
2.1 工程概况 |
2.2 泥岩物理性质 |
2.3 泥岩矿物成分和地球化学成分 |
2.3.1 蒙脱石含量M(%) |
2.3.2 自由膨胀率FS(%) |
2.3.3 阳离子交换量CEC(NH_4~+)(mmol/kg) |
2.4 泥岩水理性质 |
2.4.1 渗透性 |
2.4.2 湿化试验 |
2.5 泥岩膨胀特性 |
2.5.1 膨胀力 |
2.5.2 膨胀变形 |
2.6 泥岩强度特性 |
2.6.1 粘聚力与内摩擦角 |
2.6.2 含水量变化关系 |
2.7 本章小结 |
3 泥岩微观结构分析 |
3.1 既有膨胀变形机理 |
3.1.1 分子膨胀机理 |
3.1.2 胶体膨胀机理 |
3.1.3 物理化学机理 |
3.1.4 力学机理 |
3.2 泥岩遇水的微观结构变化规律 |
3.2.1 原状样微观结构变化规律 |
3.2.2 重塑样微观结构变化规律 |
3.3 基于微观结构分析的泥岩变形影响因素 |
3.3.1 结构因素 |
3.3.2 裂隙因素 |
3.3.3 荷载因素 |
3.3.4 水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4 泥岩膨胀性指标分级 |
4.1 铁路判断标准 |
4.2 泥岩膨胀性指标分析 |
4.3 典型路基段膨胀性判断 |
4.4 本章小结 |
5 泥岩路基原位浸水膨胀变形试验 |
5.1 试验设计及试验过程 |
5.1.1 试验段选取 |
5.1.2 试验设计 |
5.1.3 试验准备 |
5.1.4 试验过程 |
5.2 膨胀变形值变化规律 |
5.3 上覆荷载与膨胀变形的关系 |
5.4 浸水深度与膨胀变形的关系 |
5.5 膨胀变形发展过程分析 |
5.6 级配碎石层对膨胀位移的影响研究 |
5.7 室内外试验结果对比及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6 泥岩路基浸水膨胀变形计算方法研究 |
6.1 膨胀岩应力-应变关系 |
6.2 数值计算方法分析 |
6.2.1 实现膨胀性的数值计算方法 |
6.2.2 环刀模型 |
6.2.3 路基模型 |
6.2.4 路基模型计算 |
6.3 室内模型试验及分析 |
6.3.1 设计模型试验 |
6.3.2 测试结果数据分析 |
6.4 泥岩浸水膨胀值计算分析 |
6.4.1 基本理论 |
6.4.2 计算过程 |
6.4.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高速铁路泥岩路基膨胀机理研究 |
7.1 现场路基段病害膨胀原因分析(一) |
7.2 现场路基段病害膨胀原因分析(二) |
7.3 高速铁路泥岩路基膨胀机理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陇南地区高速公路膨胀土路基处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膨胀土微观结构分析研究现状 |
1.2.2 膨胀土工程特性研究现状 |
1.2.3 膨胀土分级标准研究现状 |
1.2.4 膨胀土填筑路基研究现状 |
1.2.5 膨胀土边坡安全性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膨胀土分布及微观结构研究 |
2.1 膨胀土分布地区地质及水文气候情况 |
2.1.1 地理位置及地质条件 |
2.1.2 气候与水文条件 |
2.2 膨胀土微观结构分析 |
2.2.1 实验仪器及工作原理 |
2.2.2 实验方法及步骤 |
2.2.3 实验结果分析 |
2.2.4 能谱分析 |
2.3 膨胀土矿物组成分析 |
2.3.1 XRD工作原理 |
2.3.2 实验方法及结果分析 |
2.3.3 甘肃陇南地区膨胀土矿物组成对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膨胀土工程特性与膨胀变形预估研究 |
3.1 膨胀土基本工程性质 |
3.1.1 膨胀土的物理性质 |
3.1.2 膨胀土的快剪试验 |
3.1.3 膨胀土的自由膨胀率 |
3.2 膨胀土胀缩性能影响因素研究与无荷载膨胀率预估 |
3.2.1 含水率同膨胀土膨胀性关系试验研究 |
3.2.2 干密度同膨胀土膨胀性关系试验研究 |
3.2.3 含水率同干密度关系试验研究 |
3.2.4 无荷载膨胀率同含水率和干密度关系 |
3.2.5 无荷载膨胀率预估 |
3.3 膨胀土有荷载膨胀率预估研究 |
3.3.1 试验结果分析 |
3.3.2 膨胀土有荷载膨胀率预估公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弱膨胀土分级标准研究 |
4.1 膨胀土现有分级方法 |
4.1.1 膨胀土分类 |
4.1.2 膨胀土分类常用评判方法 |
4.2 膨胀土分级指标和膨胀性的确定 |
4.2.1 膨胀土分级指标的选择 |
4.2.2 弱膨胀土分级指标确定 |
4.2.3 弱膨胀土分级指标的评判 |
4.2.4 十天高速公路甘肃段膨胀土分级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膨胀土路基填筑标准研究 |
5.1 膨胀土膨胀力试验 |
5.1.1 试验介绍 |
5.1.2 试验结果分析 |
5.1.3 弱膨胀土填筑标准划分 |
5.2 基于FLAC-3D的膨胀土地基胀缩变形分析 |
5.2.1 FLAC-3D软件介绍 |
5.2.2 膨胀土路基分层填筑 |
5.2.3 弱膨胀土填筑标准验证 |
5.3 弱膨胀土路基填筑优化处治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膨胀土边坡分级及安全性评价 |
6.1 弱膨胀土边坡工程地质及破坏原因分析 |
6.2 弱膨胀土边坡坡度分级标准划分 |
6.3 弱膨胀土边坡分级安全性评价 |
6.3.1 微弱膨胀土边坡安全性分析 |
6.3.2 中弱膨胀土边坡安全性分析 |
6.3.3 强弱膨胀土边坡安全性分析 |
6.4 弱膨胀土路堑边坡处治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高速铁路膨胀土路堑基床结构及其动力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膨胀土膨胀性判别和膨胀力测试 |
1.2.2 动力荷载作用下土体的强度和变形特性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有砟轨道高速铁路基床结构型式及其防排水措施 |
1.2.4 铁路路基动力反应特性研究现状 |
1.2.5 铁路路基长期动力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6 膨胀土路堑铁路基床处治措施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云桂铁路路堑段膨胀土工程特性试验研究 |
2.1 膨胀土常规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2.1.1 膨胀土膨服性判别 |
2.1.2 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
2.2 膨胀土竖向膨胀力原位试验 |
2.2.1 试验方案简介 |
2.2.2 试验结果 |
2.3 膨胀土动三轴试验 |
2.3.1 试验简介 |
2.3.2 试验结果分析 |
2.4 小结 |
3 膨胀土路堑基床防水结构层材料研发 |
3.1 概述 |
3.2 膨胀土路堑基床新型防水结构层设置位置 |
3.3 新型防水结构层研发 |
3.3.1 新型防水结构层基本要求 |
3.3.2 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试验方法 |
3.3.3 配比优化试验 |
3.3.4 新型防水结构层研发成果 |
3.4 小结 |
4 膨胀土路堑基床结构防排水系统 |
4.1 概述 |
4.2 接触缝和施工缝防水关键技术 |
4.3 侧沟与侧沟平台、基床防水结构层衔接位置防水关键技术 |
4.4 膨胀土路堑边坡裂隙渗流防排水措施 |
4.5 毛细水上升时基底防排水措施 |
4.5.1 毛细现象及其机理 |
4.5.2 毛细作用主要影响因素 |
4.5.3 毛细管-液-气弯曲界面的力学分析 |
4.5.4 毛细管模型及毛细水上升高度 |
4.5.5 基于异形毛细管模型的粘土毛细水上升高度分析 |
4.5.6 毛细水渗流时基底防排水措施 |
4.6 地下水发育的松软膨胀土路堑地段 |
4.7 小结 |
5 膨胀土路堑基床结构换填厚度确定 |
5.1 概述 |
5.2 基于强度控制确定路堑基床换填厚度 |
5.2.1 路基面设计应力幅值 |
5.2.2 动应力沿基床深度的分布规律 |
5.2.3 膨胀土路堑基床换填厚度确定 |
5.3 基于应变控制确定基床换填厚度 |
5.3.1 基于应变控制确定基床换填厚度的步骤 |
5.3.2 膨胀土路堑基床换填厚度 |
5.4 基于膨胀力平衡确定膨胀土路堑基床换填厚度 |
5.4.1 大面积全封闭防水层对膨胀土湿度变化的影响 |
5.4.2 膨胀土路堑基床换填厚度 |
5.5 基于微膨胀变形控制确定膨胀土路堑基床换填厚度 |
5.6 膨胀土路堑换填厚度综合分析 |
5.7 膨胀土路堑基床地基承载力基本要求 |
5.8 小结 |
6 膨胀土路堑基床结构足尺模型激振试验 |
6.1 概述 |
6.2 试验方案 |
6.2.1 模拟对象 |
6.2.3 监测元器件布设 |
6.2.4 试验加载方案 |
6.3 中~强膨胀土路堑基床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6.3.1 不同换填厚度基床动力特性分析 |
6.3.2 不同服役环境下基床动力特性分析 |
6.4 中~弱膨胀土路堑基床模型动力试验结果 |
6.5 膨胀土路堑基床防水效果检验 |
6.6 基床动力参数受服役环境影响内因分析 |
6.7 基于足尺动力模型试验成果的基床换填厚度优化 |
6.8 小结 |
7 云桂膨胀土路堑基床现场激振试验 |
7.1 概述 |
7.2 试验段概况与主要研究内容 |
7.3 改性水泥基防水结构层施工技术 |
7.4 试验加载方案 |
7.4.1 加载参数 |
7.4.2 数据采集 |
7.4.3 试验工况和试验过程 |
7.5 试验结果分析 |
7.5.1 不同工况下基床动应力分析 |
7.5.2 不同工况下基床振动速度分析 |
7.5.3 不同工况下基床加速度分析 |
7.5.4 基床沉降变形规律 |
7.5.5 不同基床防排水措施隔水效果分析 |
7.5.6 改性水泥基防水结构层抵抗自然营力作用性能检验 |
7.6 小结 |
8 膨胀土路堑基床长期动力稳定性评价 |
8.1 概述 |
8.2 修正临界动应力法评价膨胀土路堑基床动力稳定性 |
8.2.1 修正临界动应力法评判准则 |
8.2.2 膨胀土修正临界动应力法动力稳定性评价参数 |
8.2.3 基于室内动力模型试验的稳定性评价 |
8.2.4 基于现场激振试验的稳定性评价 |
8.3 修正振动速度法评价膨胀土路堑基床动力稳定性 |
8.3.1 膨胀土干湿循环效应研究现状 |
8.3.2 考虑干湿循环效应的膨胀土振动速度评判准则 |
8.3.3 膨胀土全封闭路堑基床动力稳定性评价 |
8.4 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10)膨胀土胀缩等级的SOM神经网络评判及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现有判别分类方法及评价 |
2.1 规范判别分类法 |
2.2塑性图判别分类法[1] |
2.3黏土膨胀势判别图法[1] |
2.4最大胀缩性指标分类法[1] |
2.5多指标综合判别分类法[1] |
2.6风干含水量法[2] |
2.7多指标数学式判别与分类法[3-7] |
3 SOM神经网络法原理 |
3.1 SOM网络的结构 (图1) |
3.2 SOM网络的学习算法 |
4 评判指标及界限值的确定 |
4.1 界限含水量 (液限、塑性指数) |
4.2 粒度组成 (小于0.002 mm的黏粒含量) |
4.3 自由膨胀率 |
4.4 CBR试验指标 (CBR 92、CBR 30膨胀率) |
1) 寻找相同含水量和干密度条件下的CBR 92、CBR 30膨胀率和胀缩总率的关系。 |
2) 根据上述分析, 通过胀缩总率的界限值[11] (参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和式 (7) 、式 (8) ) 可以确定出击实膨胀土CBR 92、CBR 30膨胀率的界限值。 |
5 SOM网络评判实例及结果 |
5.1 网络样本设计 |
5.2 网络设计 |
6 评判结果的验证 |
6.1 击实土样胀缩性能指标 |
6.2 击实土样强度指标 |
7 结 语 |
四、Kohonen神经网络模型在膨胀土膨胀潜势分类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燕尾突变模型和标准吸湿含水率的膨胀土分类方法[J]. 高岭,李建朋,李雪校.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1(04)
- [2]含膨胀组分混合填料膨胀机理及评价方法研究[D]. 张新冈.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3]多掺合料改良膨胀土性能的试验研究[D]. 曾星.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5)
- [4]基于云模型和直觉模糊集对改良膨胀土胀缩性等级评价[D]. 高树增.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5]膨胀土干湿循环作用下的工程特性及基坑稳定性研究[D]. 何霄. 西华大学, 2019(02)
- [6]基于高速铁路的低黏土矿物泥岩膨胀规律试验研究[D]. 李进前.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3)
- [7]高速铁路路基低黏土矿物泥岩膨胀机理及影响研究[D]. 马丽娜. 兰州交通大学, 2016(02)
- [8]陇南地区高速公路膨胀土路基处治技术研究[D]. 王欢. 长安大学, 2015(01)
- [9]高速铁路膨胀土路堑基床结构及其动力特性试验研究[D]. 王亮亮. 中南大学, 2014(02)
- [10]膨胀土胀缩等级的SOM神经网络评判及验证[J]. 鲍灵高,梁翔.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