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论文文献综述)
刘帅伟,李建设[1](2021)在《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证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文中认为目的:探究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虞城县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126例脾胃虚寒证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83 %,高于对照组的85.7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脾胃虚寒证消化性溃疡患者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陈金旭[2](2021)在《古代医籍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的发掘研究》文中指出目的 对古代医籍中运用经方治疗痛胀类脾胃病医案进行收集整理,归纳总结出其主要治法,浅析名家运用经方治疗痛胀类脾胃病的特点,并进行数据挖掘,结合中医学相关理论知识,分析组方用药规律,以此为现代临床治疗痛胀类脾胃病提供更多的思路。方法 1.在查阅调研古代医籍中记载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的相关文献基础上,以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图书馆馆藏图书为资料来源,广泛收集清末(1911年)以前历代名家关于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的着作,同时参阅大型文献类书《医案类聚》,选取以“胃脘痛”、“痞满”、“腹痛”、“腹胀”相关症状为主症的经方医案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传统的文献整理方法,研读古代医案资料,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评议,归纳总结其治法特色及经方应用特点。2.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处方作数据规范化处理,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系统,建立治疗痛胀类脾胃病的经方处方数据库,运用该软件集成的频次统计法、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统计高频药物、四气五味、归经等,借助数据挖掘的结果来分析探讨治疗痛胀类脾胃病的用药规律及选方思路。结果 1.古代医籍中经方治疗痛胀类脾胃病的治法可归纳为调和法、温补法、消导法、通下法、补益法、清宣法等六种。医家在辨证选方及运用经方配伍时各有其特点。2.符合纳入标准的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有323则,处方360首,涉及192味中药。3.通过数据统计显示,在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数据库中,排名前七的药物均超过100次,分别是甘草、茯苓、人参、半夏、桂枝、干姜、白术。按药物功效分类,最多的是补虚药,其次为温里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4.药物四气为温热为主,少用寒凉。五味以辛、甘、苦为主。药物归经以脾、胃为主,与肺关系密切。5.出现频数最高的药对是甘草-人参,12味核心药物中能组成理中丸、桂枝汤、五苓散、半夏泻心汤、苓桂术甘汤等经方和二陈汤、六君子汤等时方。结论 历代名家运用经方治疗痛胀类脾胃病,治法多样,选方多用理中丸、半夏泻心汤、桂枝汤、五苓散等,用药各有特点,有保留原方使用,亦有化裁加减。同时,古代名家在治疗胃脘部和腹部的疼痛胀满症状时,治法用药选方有一些区别,值得现代临床学习借鉴。
王万之[3](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黄芪建中汤组方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刘铁军教授应用黄芪建中汤诊疗病证的临床组方及用药规律,总结导师思想经验和学术理论,进一步提高黄芪建中汤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扩大黄芪建中汤的治疗范围。方法:本试验通过采集刘铁军教授于2019年11月至2021年1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医堂运用黄芪建中汤诊治的患者,应用影像方式拍摄诊疗信息或直接保留病历原件或从医院计算机中心调取,最后共收集300例。将病案信息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系统中统计报表功能对病案的病人信息、症候、证型、治疗药物等形成统计表。再使用本软件中数据分析功能里的方剂分析模块,对导师使用黄芪建中汤相关用药进行挖掘;使用数据分析功能中的医案分析模块,对导师应用黄芪建中汤主治的症候、方证进行挖掘。最终的统计数据包含了症状、药物的频次统计,中西医的疾病统计,核心药物、症状组合,合方组合等等。结果:1.病人基本信息统计:医案中男性患者159人,女性141人,男性患者稍多于女性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49.6岁,其中以40-60岁的中老年患者为主要组成。2.中医四诊与症状分析:其中舌质5种、苔象6种、脉象7种,频率最高的舌脉是舌淡苔白、脉虚;症状统计共有144种症状,出现频率最高的前3位症状分别是乏力、畏寒、恶风。3.疾病诊断统计:西医疾病共40种,以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结肠炎病例较多,占比达37%;中医疾病30种,其中频数最高的3种依次是胃痛、泄泻、痞满。4.方药应用分析:300例病案中共涉及中药114味,除黄芪建中汤本方药味外,最常用的依次为:大黄、当归、柴胡、陈皮、黄连、黄芩、党参、茯苓、栀子、川芎、半夏、石膏等。结论:1.乏力、畏寒、恶风为导师应用黄芪建中汤的核心症状,病机总结为脾胃虚寒,正气不足。2.涉及西医疾病40种,中医疾病30种,可见导师应用黄芪建中汤重视辩证,异病同治,故治疗范围广泛。3.导师常以黄芪建中汤合陈皮、大黄作为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核心药物;以黄芪建中汤合柴胡作为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核心药物。4.总结导师应用黄芪建中汤常见合方:寒热错杂证合泻黄散,阴寒内盛证合附子理中汤,脾虚食阻证合保和丸,肝火犯胃则合左金丸治疗等等。
钟岢屹[4](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类方组方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总结导师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类方治疗相关性疾病的理论研究,以期进一步提高桂枝类方治疗相关疾病的临床疗效,丰富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学术水平及临床应用。方法:1资料来源:刘铁军教授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医堂运用桂枝类方诊治的患者,其临床诊疗信息拍照留存或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计算机中心调取。本研究所选取的某一类方药,其主要组成药物属《伤寒论》、《金匮要略》桂枝类方者,即以本研究所选取的桂枝汤、新加汤、当归四逆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炙甘草汤、桂枝汤合四逆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原书药物组成为主,且一般资料记录(如姓名、性别、年龄等)及四诊信息记录完整者。2资料收集与处理:对本研究所选取的桂枝类方病例的病名、症状、体征、舌脉、药物名称等信息进行规范化,录至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如乌贼骨、海螵蛸统一录为海螵蛸。并对录入数据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严密控制,由专人负责,它人未经授权不得进行修改,以保障所需数据库项目的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3统计学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分别采用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结果:对500例医案进行数据挖掘统计,统计结果如下:桂枝汤135例,新加汤24例,当归四逆汤144例,枳实薤白桂枝汤68例,炙甘草汤66例,桂枝汤合四逆汤11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10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42例,根据频次分析、黄金分割法可得出导师运用各桂枝类方的适应证及其主症、主药,并通过药物聚类分析得出导师常用的合方用药,以总结导师临床使用该类方诊治疾病过程中的用药思路、处方特点、辨证规律等,丰富导师使用桂枝类方的内涵研究,并将其与中医“治未病”理论相结合论述。1桂枝汤:导师运用桂枝汤主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代谢系统疾病等10类疾病,具体疾病如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等,主要证型为风寒袭表,卫强营弱,主要症状:汗出、手足不温、恶风、肢节疼痛、气上冲、心动悸、发热,主要药物:桂枝、大枣、生姜、白芍、炙甘草、大黄,次要药物:黄芪、防风、厚朴、白术、陈皮、川芎、枳实、茯苓、当归、荆芥、黄芩、姜半夏,常用合方:平胃散、保和丸、二陈汤、厚朴温中汤、奔豚汤、柴胡疏肝散、五积散、越鞠丸、当归补血汤、玉屏风散、小承气汤、升阳益胃汤、黄龙汤、枳实消痞丸。2新加汤导师运用新加汤主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关节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5类疾病,具体疾病如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便秘等,主要证型为寒入中焦,胃虚津亏,主要症状:心下痞、口干、发热、汗出、手足不温、恶风、肢节疼痛、头痛、不寐、心动悸,主要药物: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党参,次要药物:黄芪、白术、大黄、黄连、干姜,常用合方: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厚朴温中汤、枳实消痞丸、泻心汤、升阳益胃汤、参苓白术散。3当归四逆汤:导师运用当归四逆汤主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传染疾病等9类疾病,具体疾病如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等,主要证型为寒伤血脉,血脉凝滞,主要症状:手足凉、肢节疼痛、腹痛、不寐、指尖麻木、头痛、肠鸣,主要药物:桂枝、白芍、通草、当归、大枣、细辛、炙甘草、白术、黄芪,次要药物:大黄、党参、枳实、陈皮、川芎、厚朴、神曲、茯苓、干姜、生姜、柴胡、鸡内金、莱菔子,常用合方:四君子汤、柴胡疏肝散、保和丸、理中汤、升阳益胃汤、吴茱萸汤、温经汤、枳术丸、厚朴温中汤、黄芪建中汤、血府逐瘀汤、暖胃方(自拟)、少腹逐瘀汤、补中益气汤。4枳实薤白桂枝汤:导师运用枳实薤白桂枝汤主要治疗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5类疾病,具体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窦性心动过缓、不稳定性心绞痛等,主要证型为胸阳不振,寒凝胸中,痰气互结,主要症状:心悸、大便干、心下痞、腹胀、痞满、胸闷、气上冲、胁痛,主要药物:厚朴、薤白、瓜蒌、枳实、桂枝、陈皮、甘草、茯苓,次要药物:干姜、大黄、柴胡、姜半夏、桃仁、当归、枳壳、桔梗、川芎,常用合方:逍遥散、血府逐瘀汤、身痛逐瘀汤、复元活血汤、桃核承气汤、癫狂梦醒汤、半夏泻心汤、柴胡桂枝汤、枳实消痞丸、柴胡疏肝汤、血府逐瘀汤、蒿芩清胆汤、大柴胡汤。5炙甘草汤:导师运用炙甘草汤主要治疗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4类疾病,具体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室性早搏等,主要证型为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主要症状:心悸、自汗、盗汗、肢节疼痛、少气,主要药物:甘草、生地黄、党参、大枣、麦冬、桂枝、火麻仁、生姜、阿胶,次要药物:当归,茯苓,陈皮,姜半夏,川芎,酸枣仁,桔梗,柴胡,常用合方:奔豚汤、补阳还五汤、大秦艽汤、生化汤、四物汤、温经汤、归脾汤、二陈汤、玉女煎、逐瘀汤、归脾汤、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补中益气汤、左金丸、金铃子散、柴胡疏肝散。6桂枝汤合四逆汤:导师运用桂枝汤合四逆汤主要治疗肿瘤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疾病3类疾病,具体疾病如癌性发热(肝癌)、癌性发热(胃癌)等,主要证型为风寒袭表,营卫不和,心肾阳虚或脾肾阳虚,主要症状:肢节疼痛、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身冷、汗出、倦怠欲寐、精神萎靡,主要药物:桂枝、白芍、大枣、炙甘草、生姜、干姜、附子,次要药物:泽泻、茯苓、土茯苓、山茱萸、熟地黄,常用合方:化症散积Ⅰ方(自拟)、化症散积Ⅱ方(自拟)、七消饮(自拟)、实脾饮。7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导师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要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男科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3类疾病,具体疾病如神经衰弱、睡眠障碍等,主要证型为虚劳阴阳两虚,主要症状:自汗、盗汗、胆怯易惊、多梦,主要药物:桂枝、大枣、生姜、白芍、炙甘草、龙骨、牡蛎,次要药物:黄芪、当归、熟地黄,常用合方:六味地黄丸、牡蛎散、当归六黄汤。8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导师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要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耳鼻喉病等3类疾病,具体疾病如睡眠障碍、焦虑症、抑郁症等,主要证型为肝胆火实,心阳浮越,主要症状:易惊、脐腹动悸、身重难以转侧、烦躁、不寐、惊狂不安,主要药物:柴胡、黄芩、生姜、半夏、大枣、桂枝、茯苓、大黄、牡蛎、龙骨、党参,次要药物:沉香、炙甘草、陈皮、当归、酸枣仁,常用合方:四磨饮子、二陈汤、归脾汤、礞石滚痰丸、酸枣仁汤、珍珠母丸、天王补心丹。结论:导师运用桂枝类方的特点可归结为1.宗经辨治,谨求古训;2.方证传变,预防为主;3.随证合方,灵活多效;4.因郁致病,因病致郁;5方证相应,不离病机等5个方面。
张瑛娟[5](2020)在《胃苓汤加味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气虚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因脾胃病多虚,基于“温化”理论,在治疗之时加燥湿健脾药疗效更佳。观察胃苓汤加味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其实用性、有效性。方法:按课题要求共筛选72例符合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气虚证)临床诊断的患者。将所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给予胃苓汤加味中药汤剂;对照组给予胃乃安胶囊中成药,均连续服用4周。治疗前后密切观察及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检查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两组67例按要求完成试验的患者对于总有效率及总积分方面,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主要症状积分变化情况,治疗组在胃脘痞满、肢软乏力、纳呆、大便溏薄的症状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具有显着性差异;但两组对于口淡乏味、四肢不温的改善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胃苓汤加味在改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临床症状方面更有优势。结论:经典方剂胃苓汤加味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气虚证)的患者,在改善临床症状、综合疗效方面明显优于胃乃安胶囊,并且安全性高。
李溦[6](2020)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寒热错杂型儿童幽门螺杆菌相关胃脘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寒热错杂型儿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胃脘痛的临床疗效及对Hp根除率,探讨该方药治疗Hp相关胃脘痛的有效性,以期丰富此病的治疗方法。方法:严格按照本课题的病例选择标准,选取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在厦门市中医院儿科门诊诊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寒热错杂型Hp阳性胃脘痛患儿90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中医组、西医组、中西医组,每组各30例。中医组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西医组采用西药三联疗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中西医组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西药三联疗法,总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治疗1周后及2周后三组患儿症状、体征变化,评估三组患儿的证候疗效及总疗效;记录疗程结束后4周三组患儿Hp根除率;所有试验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2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本试验共纳入90例,85例完成临床试验观察,其中中医组脱落2例,西医组脱落2例,中西医组脱落1例,脱落率为5.56%,三组患儿治疗前一般情况、证候积分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2.三组疗效比较:(1)组间比较: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三组症状积分组间比较差异显着(P<0.001),分别进行两两比较(两两比较以α¢≈0.017为检验水准),中医组与西医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7);中医组与中西医组比较,均存在显着差异(P<0.001);西医组与中西医比较,均存在显着差异(P<0.001),表明在治疗1周后、2周后中西医组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均优于另外两组。(2)组内比较:三组组内在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皆存在显着差异(P<0.001),两两比较后,均存在显着差异(P均<0.001),提示三种治疗方案皆有效。(3)总疗效比较:中西医组总有效率96.55%,西医组总有效率85.71%,中医组总有效率78.57%,三组总疗效存在显着性差异(P<0.001),两两比较后,中医组与西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中医组与中西医组比较,差异显着(P<0.001);西医组与中西医比较,差异显着(P<0.017),表明中西医的总疗效优于另外两组。3.三组Hp根除率比较:治疗结束后,中医组转阴12例,根除率为42.86%;西医组转阴20例,根除率为71.43%;中西医组转阴28例,根除率为96.55%。三组根除率差异显着(P<0.001),两两比较后,中医组与西医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中医组和中西医组相比差异显着(P<0.001),西医组和中西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表明中西医组根除率优于另外两组。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能有效改善寒热错杂型Hp相关胃脘痛患儿的症状和体征,与西药三联疗法合用能更快的改善患儿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及Hp的根除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段俊玮[7](2020)在《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临床观察,观察其临床疗效和患者症状变化,统计分析其试验结果,从而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客观评价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疗效和探讨其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并来自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肝脾胃病科门诊病人,将入选病例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黄芪建中汤加味(免煎颗粒中药,每次150ml,早晚饭后口服)疗程为4周。对照组:理中丸,(一次8丸,一日3次口服)疗程为4周。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与胃镜改变情况。以客观评价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总结得出:(1)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36例中,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36例中,总有效率为72.22%,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疗效分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的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表现治疗组的中医症状总积分显着低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2)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中医主症积分的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表现治疗组的中医主症积分显着低于对照组。(3)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次要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与治疗前相比较有着明显改善,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中医次症积分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表现治疗组的中医次症积分显着低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4)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胃镜方面的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胃镜积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治疗组的胃镜积分低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的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说明黄芪建中汤加味在临床中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有很好的疗效性及安全性。结论:试验结果表明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可显着改善和消除患者临床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药物疗效,在临床应用该方治疗本病的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体现出良好的中医特色,是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
许裕伟[8](2020)在《安胃二号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湿郁脾胃证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安胃二号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湿郁脾胃证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作用机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课题共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安胃二号方联合四联疗法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方案治疗。通过观察中医症状积分变化、Hp根除率和复发率情况、胃镜疗效情况、血清胃泌素水平变化、溃疡复发情况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以此探讨安胃二号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湿郁脾胃证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作用机制。结果:1.一般情况:治疗组和对照组共纳入统计分析的60例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程上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临床总体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80.0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3.症状改善情况:(1)症状总积分比较:(1)治疗前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项症状积分比较:(1)治疗前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各单项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组内比较:治疗组患者的各单项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各单项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单项症状均有明显改善。(3)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的单项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的单项症状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改善单项症状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Hp根除率和复发率情况:(1)在对比Hp根除率上: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83.3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Hp根除率方面疗效相当。(2)在对比Hp复发率上:治疗组为7.14%,对照组为36.0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降低Hp复发率方面优于对照组。5.胃镜疗效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促进溃疡愈合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6.血清胃泌素水平:(1)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的血清GAS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方案均能降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血清GAS水平。(2)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胃泌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降低血清GAS水平上,治疗组更具有优势。7.用药安全性情况:两组患者本次研究期间均未发生任何药物不良反应。8.溃疡复发情况:在治疗结束停药6个月后,分别对两组胃镜下表现为临床治愈、显效的患者行复查胃镜,结果显示:治疗组未发现溃疡复发;对照组的复发率为22.22%。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降低溃疡复发率方面治疗组比对照组更有优势。结论:(1)安胃二号方联合四联疗法能有效地改善十二指肠溃疡湿郁脾胃证的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降低溃疡复发率、降低Hp复发率,并且用药相对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2)安胃二号方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湿郁脾胃证的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有关,值得继续研究。
卜祥会[9](2019)在《清胃疏肝方治疗肝胃郁热型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清胃疏肝方治疗肝胃郁热型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治疗此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及理论依据。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1Omg,枸橼酸铋钾胶囊0.6g(含铋220mg),阿莫西林胶囊1000mg,克拉霉素分散片500mg,每日2次,14天后停服枸橼酸铋钾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分散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继续服用2周,服药疗程共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给药基础上加用自拟清胃疏肝方,服药疗程为4周。疗程结束1周内复查胃镜,1月后复查14C呼气试验。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单项症状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胃镜下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Hp根除情况。并对胃镜下痊愈患者及Hp根除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远期疗效。所有数据采用SPSS24.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在胃脘疼痛、烦躁易怒的疗效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口干口苦、胸胁胀满、大便干结的疗效,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嗳气吞酸的疗效,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说明两组在改善嗳气吞酸症状方面疗效相当。(2)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胃镜下疗效及Hp根除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4)胃镜下溃疡复发率及Hp根除后复发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清胃疏肝方是治疗肝胃郁热型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有效方剂,其机制可能与清除Hp、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调节胃肠运动、抗炎解痉镇痛及精神心理调节等有关。
阳磊[10](2019)在《温中运脾汤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温中运脾汤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温中运脾汤治疗。治疗结束后记录其观察指标:中医临床症状评分、中医证候疗效、胃镜及病理疗效、临床总疗效、安全性评估及随访3个月的远期疗效,通过比较其治疗前后的积分差异来评价温中运脾汤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疗效。结果:1症状评分比较:两组在中医临床各症状评分通过组内比较发现治疗后对比治疗前有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发现治疗后观察组在胃脘疼痛、喜温喜按、四肢不温对比对照组有显着差异(P<0.05),而在疲倦乏力、畏寒怕冷、大便稀溏症状评分中两组无差异性比较(P>0.05)。2胃镜及病理疗效比较: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6.66%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6.67%有显着性差异(P<0.05)。3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对照组治疗效率76.66%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有显着性差异(P<0.05)。4临床总疗效比较:对照组治疗有效70.00%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00%有显着性差异(P<0.05)。5安全性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一般查体、常规抽血检查、心电图均未出现明显异常,但纳入患者中共有11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观察组出现2例对比对照组9例有显着性差异(P<0.05)。6随访:治疗后三个月对两组进行随访通过临床症状评分,其对照组(3.86±1.53)及观察组(3.86±1.53)进行组内比较发现对比治疗后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温中运脾汤治疗CNAG脾胃虚寒证各临床症状上均存在一定的疗效,并在治疗胃脘疼痛、喜温喜按、四肢不温症状上存在优势。2温中运脾汤可以有效减轻CNAG脾胃虚寒证患者胃黏膜炎症反应。3通过整体观察,温中运脾汤治疗CNAG脾胃虚寒证在临床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并具有远期疗效稳定的优势,故值得推广应用。
二、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论文提纲范文)
(1)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证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基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观察组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 讨 论 |
(2)古代医籍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的发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古代医籍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治法及特点分析 |
(一) 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治法举要 |
1. 调和法 |
2. 温补法 |
3. 消导法 |
4. 通下法 |
5. 补益法 |
6. 清宣法 |
(二) 古代医籍经方治疗痛胀类脾胃病的特点 |
1. 胃脘痛 |
2. 痞满 |
3. 腹痛 |
4. 腹胀 |
二、古代医籍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用药规律研究 |
(一) 古代医籍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方药数据库的规范及建立 |
1. 数据来源 |
2. 数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
3. 数据处理 |
(二) 处方用药数据统计结果 |
1. 高频药物统计结果 |
2. 高频药物类别频数统计 |
3. 药物四气分布 |
4. 药物五味分布 |
5. 药物归经分布 |
6. 基于关联规则的处方组方规律分析 |
(三) 数据分析 |
1. 胃脘痛、痞满、腹痛、腹胀高频药物分析 |
2. 痛胀类脾胃病高频药物分析 |
3. 43味高频药物属性和功效分类及其体现治法 |
4. 药物四气、五味、归经结果探讨 |
5. 用药模式及关联规则分析 |
6. 核心药物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现代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3)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黄芪建中汤组方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试验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与方法 |
2 数据库的建立 |
3 数据挖掘 |
二、研究结果 |
1 黄芪建中汤证治规律 |
2 黄芪建中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
三、结果分析 |
1 黄芪建中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黄芪建中汤适应证 |
3 黄芪建中汤症状规律 |
4 黄芪建中汤药物规律 |
5 黄芪建中汤常见疾病比较 |
四、小结 |
讨论 |
1 研究结果讨论 |
2 导师运用张仲景建中法经验探讨 |
3 导师运用黄芪建中汤组方规律总结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类方组方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试验研究 |
第一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与方法 |
2 数据库的建立 |
3 数据挖掘 |
二、研究结果 |
1 桂枝汤证治规律 |
2 桂枝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
三、讨论 |
1 桂枝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桂枝汤适应证 |
3 桂枝汤症状规律 |
4 桂枝汤药物规律 |
5 桂枝汤常用病证比较 |
四、小结 |
第二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新加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新加汤证治规律 |
三、讨论 |
1 新加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新加汤适应证 |
3 新加汤症状规律 |
4 新加汤药物规律 |
四、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当归四逆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当归四逆汤证治规律 |
2 当归四逆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
三、讨论 |
1 当归四逆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当归四逆汤适应证 |
3 当归四逆汤症状规律 |
4 当归四逆汤药物规律 |
5 当归四逆汤常用病证比较 |
四、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枳实薤白桂枝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枳实薤白桂枝汤证治规律 |
2 枳实薤白桂枝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
三、讨论 |
1 枳实薤白桂枝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枳实薤白桂枝汤适应证 |
3 枳实薤白桂枝汤症状规律 |
4 枳实薤白桂枝汤药物规律 |
5 枳实薤白桂枝汤常用病证比较 |
四、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炙甘草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炙甘草汤证治规律 |
2 炙甘草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
三、讨论 |
1 炙甘草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炙甘草汤适应证 |
3 炙甘草汤症状规律 |
4 炙甘草汤药物规律 |
5 炙甘草汤常用病证比较 |
四、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汤合四逆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桂枝汤合四逆汤证治规律 |
三、讨论 |
1 桂枝汤合四逆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桂枝汤合四逆汤适应证 |
3 桂枝汤合四逆汤症状规律 |
4 桂枝汤合四逆汤药物规律 |
四、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治规律 |
三、讨论 |
1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适应证 |
3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症状规律 |
4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药物规律 |
四、小结 |
第八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治规律 |
三、讨论 |
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适应证 |
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症状规律 |
4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药物规律 |
四、小结 |
总体讨论 |
1 导师运用桂枝类方比较分析 |
2 桂枝类方方证对比 |
3 导师运用桂枝类方病证关系 |
4 导师运用桂枝类方证治规律比较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5)胃苓汤加味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气虚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认识 |
1.1 病名 |
1.2 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辨证论治 |
1.4 胃苓汤 |
2 西医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认识 |
2.1 病因病机 |
2.2 西医治疗 |
2.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及标准 |
2 诊断标准 |
3 试验方法 |
4 研究结果 |
5 典型病例 |
讨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6)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寒热错杂型儿童幽门螺杆菌相关胃脘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认识 |
1.1 对Hp相关胃脘痛病名的认识 |
1.2 对Hp相关胃脘痛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辨证施治 |
1.4 半夏泻心汤原方分析 |
1.5 半夏泻心汤的现代药理研究 |
1.6 半夏泻心汤的现代灵活应用 |
2 西医学认识 |
2.1 Hp的起源及流行病学特点 |
2.2 Hp感染致病机理 |
2.3 Hp感染的检测方法与诊断 |
2.4 Hp感染与儿童常见的相关疾病 |
2.5 治疗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样本量估计 |
1.2 病例来源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1.7 脱落标准 |
1.8 中止试验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分组方法 |
2.3 治疗方案 |
2.4 观察内容 |
2.5 评价标准 |
3 统计学处理 |
4 技术路线图 |
5 研究结果 |
5.1 基线比较 |
5.2 疗效评价 |
5.3 Hp根除率比较 |
5.4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讨论 |
1 课题设计思路 |
1.1 选方思路 |
1.2 组方药物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2 研究结果分析 |
2.1 疗效方面 |
2.2 根除率方面 |
2.3 不良反应方面 |
3 课题的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对慢性非萎缩胃炎的认识 |
2 西医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认识 |
3 其他方法治疗 |
试验研究 |
1 临床试验设计 |
2 临床试验标准 |
3 统计学方法与结果分析 |
讨论 |
结语 |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安胃二号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湿郁脾胃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对象 |
1 病例来源 |
2 疾病相关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1.1 十二指肠溃疡诊断标准 |
2.1.2 良性溃疡内镜下分期及分级 |
2.1.3 病理诊断 |
2.1.4 Hp的诊断标准及根除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病例纳入标准 |
2.4 病例排除标准 |
2.5 病例剔除、脱落以及中止标准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1 病例分组方法 |
2 治疗方法 |
3 观察指标 |
3.1 一般情况观察指标 |
3.2 安全性观察指标 |
3.3 疗效观察指标 |
4 疗效判定标准 |
4.1 中医症状疗效判定标准 |
4.2 根除Hp疗效判定标准 |
4.3 胃镜疗效判定标准 |
4.4 溃疡复发判定标准 |
5 统计学处理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 一般情况比较 |
1.1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
1.2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
1.3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
2 疗效比较 |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个单项症状积分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 |
2.3 两组患者总体临床疗效比较 |
2.4 两组患者治疗后Hp根除率比较 |
2.5 两组患者Hp根除后复发率比较 |
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镜疗效比较 |
2.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水平比较 |
2.8 两组患者溃疡复发情况比较 |
2.9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用药安全性分析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中医学对十二指肠溃疡的认识 |
1.1 病名的研究 |
1.2 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 |
1.2.1 古代中医家的认识 |
1.2.2 现代中医家的认识 |
1.3 中医对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 |
1.3.1 辨证论治 |
1.3.2 中药复方治疗 |
1.3.3 中成药治疗 |
1.3.4 中西医结合治疗 |
1.3.5 针刺疗法 |
1.3.6 艾灸疗法 |
1.3.7 穴位贴敷 |
1.3.8 穴位注射疗法 |
1.3.9 推拿按摩疗法 |
2 西医对十二指肠溃疡的认识 |
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1.1 胃酸与胃蛋白酶 |
2.1.2 幽门螺杆菌(Hp) |
2.1.3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
2.1.4 其他因素 |
2.2 西医对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 |
2.2.1 抑制胃酸分泌 |
2.2.2 根除Hp |
2.2.3 保护胃黏膜 |
3 安胃二号方方药分析 |
3.1 安胃二号方创制、组成及功效 |
3.2 安胃二号方的理法分析及现代药理学分析 |
4 胃泌素 |
5 疗效分析 |
5.1 中医症状积分变化分析 |
5.2 总体临床疗效分析 |
5.3 Hp根除率和复发率变化分析 |
5.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镜疗效分析 |
5.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水平比较分析 |
5.6 用药安全性 |
5.7 两组患者溃疡复发情况比较分析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9)清胃疏肝方治疗肝胃郁热型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 |
(一) 研究对象 |
(二) 诊断标准 |
(三) 病例纳入标准 |
(四) 病例排除标准 |
(五) 病例剔除、脱落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 分组及基础数据可比性分析 |
(二) 治疗方法 |
三、观测指标 |
(一) 安全性指标 |
(二) 疗效性指标 |
四、统计学处理方法 |
五、疗效判定标准 |
(一) 单项症状疗效评价 |
(二) 中医症候疗效判定标准 |
(三) 胃镜下疗效评定标准 |
(四) 根除Hp疗效判断标准 |
六、研究结果 |
(一) 两组临床单项症状疗效比较 |
(二)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三)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 |
(四) 两组胃镜疗效比较 |
(五) 两组Hp根除率比较 |
(六) 远期疗效比较 |
(七) 安全性观察 |
讨论 |
一、现代医学对十二指肠溃疡的认识 |
(一) 病因及发病机制 |
(二) 临床治疗 |
二、中医学对十二指肠溃疡的认识 |
(一) 中医归属及历史沿革 |
(二) 病因病机的认识 |
(三) 肝胃郁热证型的认识 |
(四) 肝胃郁热型DU的治则治法 |
三、清胃疏肝方的方药分析 |
(一) 方药组成 |
(二) 方解 |
(三) 现代药理研究 |
四、清胃疏肝方作用机制探讨 |
(一) 清除Hp |
(二) 抑制胃酸分泌、保护黏膜 |
(三) 精神心理调节 |
(四) 抗炎、解痉镇痛 |
(五) 调节胃肠运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十二指肠溃癌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临床病例观察表 |
致谢 |
附件 |
(10)温中运脾汤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CNAG的研究 |
1.1 现代医学对CNAG病因的认识 |
1.2 现代医学对CNAG治疗的认识 |
1.2.1 抗Hp治疗 |
1.2.2 抑制胃酸治疗 |
1.2.3 保护胃黏膜治疗 |
1.2.4 促进胃动力治疗 |
1.2.5 助消化治疗 |
1.2.6 其它 |
2 中医学对CNAG的研究概括 |
2.1 中医学对CNAG病名的认识 |
2.2 中医学对CNAG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1 脾胃虚弱 |
2.2.2 外邪客胃 |
2.2.3 情志不畅 |
2.2.4 饮食不节 |
2.3 中医学对CNAG辩证分型的认识 |
2.4 中医学对CNAG治疗的研究认识 |
2.4.1 专方加减治疗 |
2.4.2 中医针灸治疗 |
2.4.3 中医内外联合治疗 |
2.4.4 中西医联合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CNAG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本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1.3.3 终止标准 |
1.3.4 脱落病例标准 |
1.3.5 脱落病理处理 |
1.3.5 剔除标准 |
1.4 主要仪器 |
2 研究方案 |
2.1 知情同意 |
2.2 筛查入组 |
2.3 治疗方法 |
2.3.1 对照组 |
2.3.2 观察组 |
2.3.3 其他 |
2.4 观察指标 |
2.4.1 一般资料 |
2.4.2 安全性指标 |
2.4.3 疗效性观察 |
2.5 疗效判定标准 |
2.5.1 症状评分判定标准 |
2.5.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2.5.3 胃镜及病理疗效判定标准 |
2.5.4 临床总疗效判定标准 |
2.5.5 安全性分级标准 |
2.6 统计学处理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3.1.1 性别比较分析 |
3.1.2 年龄构成分析 |
3.1.3 病程差异比较 |
3.2 治疗前中医症状评分、胃镜及病理炎症程度差异性比较分析 |
3.2.1 治疗前中医症状评分差异比较分析 |
3.2.2 治疗前胃镜和病理炎症程度差异比较分析 |
3.3 治疗后效果差异性分析 |
3.3.1 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3.3.2 中医证候疗效差异比较分析 |
3.3.3 胃镜及病理疗效差异比较分析 |
3.3.4 临床总疗效差异比较分析 |
3.3.5 安全性比较分析 |
3.3.6 随访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立法依据 |
1.1 对脾胃虚寒证的认识 |
1.2 导师治疗经验 |
2 温中运脾汤探讨 |
2.1 温中运脾汤药物构成 |
2.2 温中运脾汤方药研究 |
3 CNAG脾胃虚寒证应用温中运脾汤的疗效分析 |
4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证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J]. 刘帅伟,李建设.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18)
- [2]古代医籍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的发掘研究[D]. 陈金旭.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黄芪建中汤组方规律研究[D]. 王万之.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类方组方规律研究[D]. 钟岢屹.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胃苓汤加味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气虚证)的临床观察[D]. 张瑛娟.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寒热错杂型儿童幽门螺杆菌相关胃脘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溦.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临床观察[D]. 段俊玮.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9)
- [8]安胃二号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湿郁脾胃证的临床观察[D]. 许裕伟.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清胃疏肝方治疗肝胃郁热型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观察[D]. 卜祥会.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10]温中运脾汤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临床观察[D]. 阳磊.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标签:对照组论文; 建中汤论文; 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论文; 消化性溃疡论文; 萎缩性胃炎的治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