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工合成宝石的价值与价格(论文文献综述)
赵亮[1](2020)在《不同氧化物掺杂体系下硅酸铝钠硬玉的高温高压合成与表征》文中认为硬玉即翡翠,其主要成分为硅酸铝钠,化学式为:NaAlSi2O6,是一种稀有的宝石,它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地质的演变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宝石学和地质学研究的重点。本论文主要利用高温高压法模拟硬玉的生长环境,开展硅酸铝钠硬玉及其不同氧化物掺杂体系下的高温高压合成研究。通过研究合成硅酸铝钠硬玉的高温高压实验条件以及矿物学和物理学等特征,探索天然翡翠的成因机制和致色机理。翡翠的颜色和质地均与其结晶程度以及内部结构有关,合成宝石级翡翠的关键是提高非晶质玻璃料至硬玉的转化率,尽可能地提高其透明度,并且使致色离子进入硬玉晶格中,达到稳定的致色效果。本论文优化设计了硅酸铝钠硬玉的合成组装与合成工艺,成功地合成出了不同氧化物掺杂的硅酸铝钠硬玉样品,并取得了如下创新结果:(1)优化设计了适合高温高压合成硅酸铝钠硬玉的实验组装腔体。选取氯化钠-氧化锆复合材料作为腔体内部的传压介质,既保证了样品腔压力和温度的稳定,又避免了传压介质材料与样品粘连而导致的样品破碎现象。(2)优化了掺杂玻璃料的制备工艺,将原料偏硅酸铝和九水硅酸钠按一定比例混合,并掺入微量的氧化物致色剂,进一步均匀充分混合,通过多次淬火工艺得到优质掺杂的硅酸铝钠玻璃料。采用该优化工艺制备的掺杂硅酸铝钠玻璃料有效解决了合成硬玉内部经常出现的“黑斑”和“色斑”现象。(3)在不同合成压力下开展了硅酸铝钠硬玉的合成研究,给出了高温高压条件下合成硅酸铝钠硬玉的压力和温度区间。研究发现,在所研究的压力范围内,随着合成压力的升高,合成硅酸铝钠硬玉的温度也相应增加。经过对合成的无掺杂硅酸铝钠硬玉样品的测试表征,合成样品的质地均匀致密,形状完整无裂纹,呈乳白色,具有较单一的硅酸铝钠硬玉成分,并含有链状硅酸盐所具有的典型的微观形貌特征和硬玉配位体的振动特征。(4)通过掺杂0.4 wt%的TiO2、V2O5、Cr2O3、MnO、Fe3O2、CoO、NiO、CuO八种氧化物,高温高压下成功合成了颜色分别为:灰色、苹果绿色、翠绿色、粉紫色、浅黄绿色、钴蓝色、黄色和天蓝色的掺杂硅酸铝钠硬玉。XRD表征结果表明,合成样品的主要成分均为硅酸铝钠硬玉。掺杂1.0 wt%MnO的硅酸铝钠硬玉颜色为蓝紫色,合成的最低压力为2.5 GPa。(5)对合成的不同氧化物掺杂的高质量硅酸铝钠硬玉进行了微观形貌、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表明,在较高压力下合成的高质量硬玉样品具有更丰富的、类似天然翡翠的纤维编织结构。在5.0 GPa,1450℃下,分别掺杂0.4 wt.%TiO2、MnO、Cr2O3、Fe2O3的合成硅酸铝钠硬玉的拉曼光谱在373 cm-1和698 cm-1均具有较强的Si-O四面体振动峰,与天然硬玉质翡翠特征振动峰相同,无其它杂峰。其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上述氧化物掺杂硬玉样品具有典型的天然硬玉质翡翠的红外特征峰。(6)对合成的掺杂硅酸铝钠硬玉的成分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合成掺杂硅酸铝钠硬玉含有与天然硬玉质翡翠相符的元素含量,致色离子与掺杂含量一致,表明致色离子能够有效进入合成样品中。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不同氧化物掺杂硅酸铝钠硬玉样品含有特定的离子吸收峰,符合离子色心致色机制。
王战轲[2](2020)在《纯铁触媒体系合成宝石级金刚石单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刚石作为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极限功能性超硬材料,聚集如此多的优异性能例如耐强酸碱、抗辐射,以及它的最大的硬度和热导率等让人们目前为止还无法找到一种能代替的材料。其中Ⅱa型金刚石内部不含硼氮及其他金属等杂质,结晶度高,缺陷密度低等特性让其在基于金刚石的功率器件中表现出及其稳定的高性能。因此高纯Ⅱa型金刚石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无缺陷衬底。另外,高纯金刚石在量子领域、高精度传感器、高分辨率成像技术等尖端领域也具有重要应用,是目前金刚石大单晶研究领域的国际热点问题。而又由于金刚石的诸多性能的特殊性,让金刚石的寸尺成为金刚石能否产生实际应用的关键因素。当今,制备高纯金刚石大单晶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和高温高压(HPHT)法,但是两种高纯金刚石合成方法仍存在许多技术问题。例如,CVD金刚石大单晶中的应力和缺陷问题,高温高压金刚石大单晶中的金属杂质问题等。因此,针对HPHT法合成高纯金刚石晶体中存在金属杂质的问题,在合成“高纯”Ⅱa型金刚石晶体时,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触媒溶剂。我们知道,金属溶剂在金刚石晶体的合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不同触媒体系中生长的金刚石能更好地理解金刚石的成核和生长机制,增大合成具有特定性能的晶体的可能性,因此对于金属溶剂的研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科学家们发现金属触媒主要为过渡金属。除此之外,其他金属(Zn、Cu和Sb等)也分别作为触媒合成出了金刚石晶体,这些触媒溶剂在合成金刚石的过程中需要相当高的压力和温度(7.0-8.0 GPa,1600-2000℃),且晶体尺寸一般小于1.0mm,当延长合成时间后极易形成自发核,很难控制晶体的质量。并且在这些金属溶剂体系下合成出的金刚石都是含A心和C心的高氮型晶体,浓度一般在1000ppm以上,远高于Ni基、Fe基合金触媒生长的晶体。据文献报道,氮在熔融金属中的溶解度取决于金属原子的电子结构。铁、钴、镍的外层电子壳结构分别为3d64s2、3d74s2和3d84s2,元素周期表行元素中的原子数越小,d壳层的电子数目就越少,这意味着氮溶解的可能性越大,溶氮能力越强。因此,氮原子在铁基触媒中的溶解度比镍基触媒的大。这就是以铁基为催化剂,氮杂质很难进入金刚石的原因。又因为在过渡金属中,铁原子极难进入金刚石结构中,而镍极易进入金刚石内部,所以使用纯铁触媒能从根源上避免镍及其他金属杂质的进入。因此纯铁触媒在合成高纯金刚石大单晶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虽然,先前已有利用金属铁粉合成出工业级金刚石,但目前还未有纯铁触媒体系系合成宝石级金刚石的相关报道。因此,本文在纯铁触媒体系系中研究了宝石级金刚石的合成与特性,并成功合成出尺寸约3 mm的Ⅰb及Ⅱa型宝石级金刚石,并对晶体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
李玉[3](2020)在《人工宝石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人工宝石是相对天然宝石来说的,可以缓解天然宝石供需矛盾而存在的产物。人们可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原理,选择合适的材料,并通过合理的技术和工艺在实验室或工厂中制造珠宝。本文通过阐述人工宝石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应用优势、应用价值及应用工艺,为现代首饰设计提供更多的设计思路。
夏希悦[4](2019)在《人工合成宝石的发展概况》文中研究指明珠宝作为日常消费品已逐步被消费者接纳,随着珠宝市场的不断发展,合成珠宝也开始渐渐的走向市场并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在科技领域、军事领域以及珠宝市场的供不应求导致了合成珠宝的快速发展壮大。但是在当今的合成珠宝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没有完全达到批量化生产、切磨加工还是主要以人工为主,机器切磨较少、合成宝石的品质并不能达到最好,合成的手法以及质量需要改进等,如果能规范人工合成宝石的发展市场,相信人工合成宝石定能蓬勃发展。
常静[5](2017)在《浅析在珠宝首饰界准确鉴定宝石的重要性》文中研究说明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珠宝已经不再是触不可及的奢侈品,而是逐渐进入到大众的视野,成为人们在生活中的重要购物选择。其实,不管是天然形成的矿石材料,还是合成的宝石,只要细节处理到位,都会呈现出和宝石相同的外观以及特征。珠宝商必须要具备一项最基础的能力,就是鉴定珠宝真假。本文将就在珠宝首饰界准确鉴定宝石的重要性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曹盼[6](2017)在《天然、合成宝石的谱学特征研究 ——以变石、水晶、尖晶石、欧泊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合成宝石是模拟与其所对应的天然宝石在自然界中生长时的物理条件和化学条件,采用人工结晶或重结晶方法生长出的人工材料,因而鉴别天然、合成宝石成为宝石学研究重难点之一。论文主要对天然变石及提拉法合成变石、天然水晶及水热法合成水晶、天然尖晶石及焰熔法合成尖晶石、天然欧泊及化学沉淀法合成欧泊的拉曼特征主峰半高宽值测试分析,通过对比半高宽值的差异为天然、合成宝石的鉴别提供新思路。论文采用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光纤光谱仪、红外光谱仪和拉曼光谱仪对天然与合成变石、水晶、尖晶石、欧泊测试分析发现:天然变石和提拉法合成变石的主要化学成分、晶体结构、致色机理相似,但所含微量元素、红外特征吸收、拉曼光谱半高宽值不同,天然变石含元素Ti、V、Cr、Fe、Ga、Zr,合成变石含元素V、Cr、Sr,天然变石在3600-2300cm-1附近有5个O-H、Be-O与M-O、C-O振动峰,而合成变石无此特征,天然变石半高宽值均大于17.0cm-1,提拉法合成变石半高宽值均小于17.0cm-1;天然水晶和水热法合成水晶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致色机理相似;但红外特征吸收、拉曼光谱半高宽值不同,天然无色水晶以4547 cm-1 O-H合频谱带为特征,合成绿水晶仅含5200 cm-1O-H合频吸收峰,天然紫水晶在3500-3000 cm-1呈O-H宽吸收带,而合成紫水晶为三个尖锐O-H吸收峰,合成黄水晶仅含5180 cm-1O-H合频吸收峰,合成烟水晶以3633、3542、3423、3311 cm-1O-H吸收为特征,天然水晶半高宽值均大于6.5cm-1水热法合成水晶半高宽值均小于6.5 cm-1天然尖晶石和焰熔法合成尖晶石的主要化学成分、晶体结构相似;但所含微量元素、致色机理、红外特征吸收、拉曼光谱半高宽值不同,天然尖晶石含元素V、Cr、Fe、Zn、Ca,合成尖晶石测出含V、Cr、Fe、Ti、Co等元素,天然红色调尖晶石的颜色与Cr、Fe、V有关,天然蓝色调和紫色调尖晶石的颜色与Fe有关;合成蓝色调尖晶石的颜色与Cr、Fe、Co有关,合成绿色调尖晶石的颜色与Fe、Co有关,合成尖晶石在3528、3353 cm-1附近为O-H凹谷吸收肩带,天然尖晶石在6000-3000cm-1无特征吸收,拉曼光谱半高宽值有差异,天然尖晶石半高宽值均大于10.0cm-1,焰熔法合成尖晶石半高宽值均小于10.0cm-1;天然欧泊和化学沉淀法合成欧泊的主要化学成分、晶体结构相似;所含微量元素、致色机理、红外光谱特征吸收不同,天然、合成欧泊中均含元素Si,天然欧泊中还含有Fe、Cu,天然欧泊的体色与Fe和Cu元素有关,合成欧泊的颜色与SiO2小球排列方式有关,合成欧泊以5812 cm-1、5720 cm-1O-H合频吸收峰为特征,天然欧泊无此特征吸收峰。通过红外特征光谱和拉曼半高宽值规律能为快速鉴别天然与提拉法合成变石、天然与水热法合成水晶、天然与焰熔法合成尖晶石提供有效帮助,而天然欧泊和化学沉淀法合成欧泊采用红外特征吸收鉴别更为有效。
康亚楠[7](2015)在《合成宝石的拉曼光谱研究 ——以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合成技术的不断改进与提高对鉴定天然与合成宝石带来更大的困难,合成宝石与天然对应品种宝石在颜色、内含物、宝石学特征方面越来越接近,一些常规的检测方法已不能对两者进行区分。论文主要对天然与合成的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的特征拉曼振动峰进行分析研究,旨在通过对比拉曼峰半高宽的差异为鉴定天然与合成宝石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为将来鉴定工作提供思路。论文通过使用常规宝石学仪器、光纤光谱仪、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对天然与合成宝石测试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天然与合成宝石的基本宝石学常规特征无差异。(2)天然与合成宝石内部特征差异较大。天然红、蓝宝石内部特征:裂隙、角状色带、晶体矿物包体,合成红、蓝宝石内部比较干净,可见气泡、未熔粉末及弯曲生长纹;天然祖母绿内部特征:裂隙、侵染物、矿物包体,合成祖母绿内部较干净,可见气泡、“面包渣”包体及“水波”状生长纹理。(3)宝石目测的颜色与色度学参数对宝石颜色的分析结果既有联系又有差别。(4) HTHP、CVD合成钻石具有2847、2917、2954cm-1的C-H振动峰,HTHP钻石出现1127、1341cm-1孤氮特征振动峰,CVD钻石没有出现与氮、硼有关的吸收峰;天然与合成刚玉红外光谱仅显示Al-O的振动峰;天然祖母绿与合成祖母绿在400-1300cm-1内的Si-O振动峰、2000-2400cm-1的C02振动峰以及4500~6000cm-1振动峰的存在差异。(5)天然与合成宝石的半高宽存在显着性差异。天然钻石半高宽大于4.3cm-1,合成钻石小于4.3cm-1,HTHP合成钻石比CVD合成钻石略高;天然红、蓝宝石的半高宽均在4.5cm-1以上,焰熔法合成红、蓝宝石均在4.5cm-1以下;天然祖母绿半高宽大于8.6cm-1,而水热法合成祖母绿小于8.6cm-1,天然宝石的半高宽均要比合成宝石大。
张志祥,斯琴高娃,翁根花,李伟,哈斯[8](2013)在《浅谈人工宝石》文中研究表明天然宝石资源是有限的,而且优质品更是罕见,价格昂贵,加之工业用某些宝石原料量增长极快,因而促使人们探索以人工方法制造宝石,以弥补天然资源的不足。从19世纪末至今的100多年里,几乎所有的珍贵宝石都有了人工合成的产品。人工合成宝石的生产工艺多种多样,人工宝石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看好;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宝石鉴定机构的要求越来越高。
周树礼,张琳琳,王坤,张志强[9](2011)在《仿真宝石知多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宝石首饰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已不能满足当今市场的不同需求。随之而崛起的仿真宝石首饰正是满足了市场的这种需求,渐渐为人们所接受,成为时尚和潮流的代名词。
李新英,刘晓亮[10](2010)在《高温高压人工合成翡翠研究》文中提出翡翠作为一种美丽、稀缺的玉石品种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本文结合高温高压合成实验并综合前人研究探讨高温高压合成宝石级翡翠的合成工艺、温度和压力以及不同元素离子参杂对合成翡翠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 200~1 400℃,压力为30~45 kb,保温半小时以上时,能够合成宝石级的翡翠,这种高压合成的翡翠无论是成分、结构、折射率、比重还是吸收光谱,都和天然翡翠相同,除非使用高端的检测仪器鉴定,否则无法以肉眼或一般方法辨别。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但通过高温高压合成的宝石级翡翠成本太高,目前尚不能形成市场化生产。
二、人工合成宝石的价值与价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工合成宝石的价值与价格(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氧化物掺杂体系下硅酸铝钠硬玉的高温高压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翡翠的基本概述 |
1.1.1 翡翠的历史 |
1.1.2 翡翠岩石的矿床及地质特征 |
1.1.3 硬玉岩矿床成因与讨论 |
1.1.4 翡翠的类型 |
1.1.5 翡翠的评估 |
1.2 翡翠的宝石学性质 |
1.2.1 翡翠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 |
1.2.2 翡翠的晶体结构 |
1.2.3 翡翠的力学特征 |
1.2.4 翡翠的光学特征 |
1.3 翡翠的研究进展 |
1.3.1 翡翠中微量元素的研究现状 |
1.3.2 翡翠的优化处理 |
1.3.3 人工合成翡翠的依据 |
1.3.4 合成翡翠的发展现状 |
1.4 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选题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温高压设备与实验技术 |
2.1 引言 |
2.2 高温高压技术简介 |
2.2.1 高压设备简介 |
2.2.2 国产六面顶高温高压设备 |
2.2.3 国产六面顶压机压力控制系统 |
2.2.4 国产六面顶压机温度控制系统 |
2.3 压力及温度的标定 |
2.3.1 压力的标定 |
2.3.2 温度的标定 |
2.4 传压介质与外围材料的选择 |
2.4.1 传压介质的选取 |
2.4.2 容器材料的选择 |
2.5 高压腔体中样品单元的组装结构 |
第三章 无掺杂硅酸铝钠硬玉的高温高压合成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硅酸铝钠硬玉晶体生长的影响因素 |
3.3 高温高压无掺杂硅酸铝钠硬玉的合成 |
3.3.1 实验原料的配制 |
3.3.2 实验工艺 |
3.3.3 时间对合成样品宏观形貌的影响 |
3.3.4 不同压力下无掺杂硅酸铝钠硬玉的合成 |
3.4 高温高压无掺杂硅酸铝钠硬玉的表征 |
3.4.1 合成样品XRD测试 |
3.4.2 合成样品的扫描电镜测试 |
3.4.3 合成样品的拉曼光谱检测 |
3.4.4 不同压力合成最佳样品的硬度与密度 |
3.5 硅酸铝钠硬玉的合成条件(P-T)图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氧化物掺杂硅酸铝钠硬玉的高温高压合成 |
4.1 引言 |
4.2 实验过程 |
4.2.1 氧化物的介绍 |
4.2.2 氧化物掺杂体系下的玻璃料制备 |
4.2.3 氧化物掺杂体系下硅酸铝钠硬玉的高温高压合成 |
4.3 合成样品的XRD表征 |
4.4 一氧化锰浓度对样品颜色的影响 |
4.5 低压下掺杂铬离子的硬玉合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温高压合成的掺杂硅酸铝钠硬玉的表征 |
5.1 引言 |
5.2 合成样品的X射线衍射及结构分析 |
5.3 合成样品的透射电镜检测 |
5.4 合成样品的扫描电子显微结构对比 |
5.5 合成样品的拉曼光谱检测 |
5.6 合成样品的红外光谱检测 |
5.7 合成样品的密度与硬度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温高压合成掺杂硅酸铝钠硬玉的成分与致色机理 |
6.1 引言 |
6.2 翡翠宝石的呈色理论 |
6.2.1 翡翠的颜色成因 |
6.2.2 翡翠的呈色机理 |
6.3 合成翡翠的致色分析 |
6.3.1 合成样品的元素分布 |
6.3.2 合成样品的成分分析 |
6.3.3 XPS能谱表征 |
6.3.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纯铁触媒体系合成宝石级金刚石单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金刚石简介 |
§1.1.1 金刚石的晶体结构 |
§1.1.2 金刚石的类别 |
§1.1.3 金刚石的特性和应用 |
§1.2 人造金刚石的合成历史以及最新研究状况 |
§1.3 人造金刚石合成的方法与理论 |
§1.3.1 金刚石合成方法 |
§1.3.2 生长金刚石的溶剂理论 |
§1.4 人造金刚石单晶合成的关键性技术-温度梯度法 |
§1.4.1 碳元素在熔融合金溶剂中的输运 |
§1.4.2 合适的温度梯度 |
§1.4.3 合成腔体的稳定性 |
§1.5 论文选题的意义及主要科研内容 |
§1.5.1 论文选题的意义 |
§1.5.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压设备与其精密化控制 |
§2.1 引言 |
§2.2 实验所用高压设备简介 |
§2.3 铰链式六面顶压机的压力与温度的操控系统 |
§2.3.1 压力操控系统 |
§2.3.2 温度操控系统 |
§2.4 合成实验的压强和温度的标定 |
§2.4.1 合成压强的测量 |
§2.4.2 合成温度的测量 |
第三章 合成金刚石大单晶的实验组装 |
§3.1 引言 |
§3.2 腔体内传压和保温材料的选择 |
§3.2.1 传压材料的选择 |
§3.2.2 白云石做衬管 |
§3.2.3 稳定的容器材料 |
§3.3 石墨加热源的确定 |
§3.3.1 压制的石墨纸管 |
§3.3.2 压制的石墨纸管 |
§3.3.3 两种石墨管腔体温度的比较 |
§3.4 实验组装的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纯铁触媒合成Ⅰb型金刚石 |
§4.1 引言 |
§4.2 实验过程 |
§4.3 纯铁触媒合成Ⅰb型金刚石 |
§4.3.1 晶体的光学图片 |
§4.3.2 晶体的红外吸收光谱(FTIR)分析 |
§4.3.3 晶体的拉曼光谱分析 |
§4.3.4 晶体的光致发光光谱(PL)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纯铁触媒合成Ⅱa型金刚石 |
§5.1 引言 |
§5.2 实验过程 |
§5.3 纯铁触媒合成Ⅱa型金刚石 |
§5.3.1 晶体的光学图片 |
§5.3.2 晶体的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
§5.3.3 晶体的拉曼光谱分析 |
§5.3.4 晶体的PL光谱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3)人工宝石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人工宝石概述 |
1.1人工宝石的分类 |
1)合成宝石。 |
2)人造宝石。 |
3)拼合宝石。 |
4)再造宝石。 |
1.2人工宝石的形成 |
2人工宝石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应用优势 |
2.1价格优势 |
2.2材质优势 |
3人工宝石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
3.1追唯美意趣 |
3.2弘扬个性情感 |
3.3推崇新奇 |
4人工宝石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应用工艺 |
5总结 |
(4)人工合成宝石的发展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工合成宝石的现况 |
二、人工合成宝石的发展 |
三、结语 |
(5)浅析在珠宝首饰界准确鉴定宝石的重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珠宝首饰界准确鉴定宝石的重要性分析 |
二、现阶段鉴定宝石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分析 |
三、结束语 |
(6)天然、合成宝石的谱学特征研究 ——以变石、水晶、尖晶石、欧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珠宝玉石基本概念 |
1.2 天然宝石概述 |
1.3 合成宝石概述 |
1.4 天然、合成宝石研究现状 |
1.5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6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仪器 |
2.1 常规宝石学仪器 |
2.2 大型仪器 |
第三章 常规宝石学仪器测试 |
3.1 实验样品 |
3.2 常规宝石学测试结果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物相成分分析 |
4.1 实验条件及测试方法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致色机理分析 |
5.1 仪器与测试条件 |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分子光谱分析 |
6.1 仪器与测试条件 |
6.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实验样品图 |
(7)合成宝石的拉曼光谱研究 ——以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宝石概论 |
1.2 天然宝石概述 |
1.2.1 钻石概述 |
1.2.2 红、蓝宝石概述 |
1.2.3 祖母绿概述 |
1.3 合成宝石 |
1.3.1 合成钻石 |
1.3.2 合成刚玉 |
1.3.3 合成祖母绿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结果 |
1.5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样品与仪器 |
2.1 实验仪器 |
2.2 常规宝石学仪器 |
2.3 大型仪器 |
2.3.1 红外光谱仪 |
2.3.2 拉曼光谱仪 |
2.3.3 光纤光谱仪 |
第三章 常规宝石学测试 |
3.1 试验样品 |
3.2 基本宝石学特征实验 |
3.2.1 样品内外部特征总结 |
3.2.2 内部特征 |
3.3 宝石学常规仪器测试 |
3.3.2 实验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反射光谱分析 |
4.1 实验条件 |
4.2 实验结果分析 |
4.2.1 天然与焰熔法合成蓝宝石 |
4.2.2 天然与焰熔法合成红宝石 |
4.2.3 天然与水热法合成祖母绿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红外光谱分析 |
5.1 红外光谱法实验 |
5.2 实验过程 |
5.2.1 样品预处理 |
5.2.2 实验参数设置 |
5.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1 天然钻石与合成钻石的红外光谱 |
5.3.2 天然蓝宝石与合成蓝宝石的红外光谱 |
5.3.3 天然红宝石与焰熔法合成红宝石 |
5.3.4 天然祖母绿与水热法合成祖母绿的红外光谱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拉曼光谱分析 |
6.1 实验设备 |
6.2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6.2.1 天然钻石与合成钻石 |
6.2.2 天然蓝宝石与焰熔法合成蓝宝石 |
6.2.3 天然红宝石与焰熔法合成红宝石 |
6.2.4 天然祖母绿与水热法合成祖母绿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8)浅谈人工宝石(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工宝石的定义和命名 |
1. 合成宝石 |
2. 人造宝石 |
3. 拼合宝石 |
4. 再造宝石 |
二、人工宝石的生产工艺 |
1. 焰熔法 |
2. 助溶剂法 |
3. 晶体提拉法 |
4. 区域熔炼法 |
5. 熔体导模法 |
6. 冷坩埚法 |
7. 水热法 |
8. 高温高压法 |
9. 化学沉淀法 |
三、常见人工宝石及主要特征 |
四、人工宝石展望 |
(9)仿真宝石知多少(论文提纲范文)
1 仿真宝石的概念及分类 |
2 仿真宝石的历史 |
3 仿真宝石的应用 |
3.1 无机类仿真宝石 |
3.1.1 仿钻 |
(1) 立方氧化锆 |
(2) 水晶 |
(3) 铅玻璃 |
3.1.2 仿红宝石 |
(1) 红色尖晶石 |
(2) 红色玻璃 |
(3) 红色石榴石 |
(4) 红色碧玺 |
3.1.3 仿蓝宝石 |
(1) 合成蓝尖晶 |
(2) 蓝色堇青石 |
(3) 蓝宝石粘合石 |
3.1.4 仿祖母绿 |
(1) 绿色玻璃 |
(2) 祖母绿粘合石 |
3.1.5 仿金绿宝石 |
(1) 仿变石 |
(2) 仿猫眼石 |
1) 纤维玻璃 |
2) 透辉石猫眼 |
3) 石英猫眼 |
3.2 玉石类仿真宝石 |
3.2.1 仿真翡翠 |
(1) 马来玉 |
(2) 特兰斯瓦翡翠 |
(3) 水沫子 |
(4) 依莫利石 |
3.2.2 软玉 |
(1) 京白玉 |
(2) 白色大理岩 |
3.2.3 仿欧泊 |
3.3 有机类仿真宝石 |
3.3.1 仿珍珠 |
3.3.2 仿琥珀 |
(1) 天然仿真琥珀 |
(2) 人工仿真琥珀 |
4 仿真宝石的发展前景 |
4.1 仿真宝石的市场前景 |
4.2仿真宝石的收藏前景 |
(10)高温高压人工合成翡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人工合成翡翠所需的温压条件 |
2 人工合成翡翠的工艺研究 |
2.1 人工合成翡翠装置简介 |
2.2 温度和压力对合成翡翠品质的影响 |
3 人工合成翡翠与天然翡翠的比较 |
四、人工合成宝石的价值与价格(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氧化物掺杂体系下硅酸铝钠硬玉的高温高压合成与表征[D]. 赵亮. 吉林大学, 2020(08)
- [2]纯铁触媒体系合成宝石级金刚石单晶的研究[D]. 王战轲. 吉林大学, 2020(08)
- [3]人工宝石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应用[J]. 李玉. 工业设计, 2020(01)
- [4]人工合成宝石的发展概况[J]. 夏希悦. 青年与社会, 2019(02)
- [5]浅析在珠宝首饰界准确鉴定宝石的重要性[J]. 常静. 艺术品鉴, 2017(10)
- [6]天然、合成宝石的谱学特征研究 ——以变石、水晶、尖晶石、欧泊为例[D]. 曹盼.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1)
- [7]合成宝石的拉曼光谱研究 ——以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为例[D]. 康亚楠. 昆明理工大学, 2015(01)
- [8]浅谈人工宝石[J]. 张志祥,斯琴高娃,翁根花,李伟,哈斯. 西部资源, 2013(05)
- [9]仿真宝石知多少[J]. 周树礼,张琳琳,王坤,张志强. 超硬材料工程, 2011(04)
- [10]高温高压人工合成翡翠研究[J]. 李新英,刘晓亮. 新疆有色金属, 201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