椴木灵芝栽培及孢子粉收集技术

椴木灵芝栽培及孢子粉收集技术

一、椴木灵芝栽培及孢子粉采集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盛立柱,谢良明,叶晓菊,何建芬,廖加贵,文冬华,林火松[1](2022)在《8个灵芝菌株农艺性状、产量及有效成分比较分析》文中提出以8个灵芝菌株为试验材料进行代料栽培试验,研究其菌包成活率、高温烂棒率、农艺性状、现蕾时间、产粉时间、孢子粉采收时间、孢子粉及子实体产量;检测孢子粉中有效成分灵芝多糖和三萜含量。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孢子粉产量最高为美芝,其次是角芝、沪农1号;子实体产量最高为韩芝,其次是日芝、泰山。孢子粉中三萜含量沪农1号最高,其次是113和美芝;孢子粉中灵芝多糖含量113最高,其次是沪农1号和美芝。试验筛选出美芝、角芝、113和沪农1号4个育粉灵芝菌株可用于灵芝工厂化栽培。

叶松梅[2](2021)在《代料灵芝工厂化栽培前景分析》文中提出为促进灵芝产业转型升级,浙江双益菇业有限公司利用竹木加工边角料探索代料灵芝工厂化栽培获得成功。指出发展代料灵芝工厂化栽培4方面意义,并分析当前需要解决的3个问题:运行成本高,技术要求高,市场接受度待提高,为工厂化代料栽培灵芝产业发展指出方向。

李朝谦,何建芬,韩鸿翼,潘峰,李春,刘荣松,肖纪军[3](2021)在《两项灵芝孢子粉培育、采集专利技术的实施效果》文中认为20世纪末全国孢子粉产量极低,仅占子实体产量的3.6%,《一种灵芝孢子粉培育和采集技术》和《一种灵芝孢子粉高产培育方法》两项专利技术的应用将这一比率提高到185%。介绍两项专利的技术特点;为促进专利价值实现,专利权人联合相关单位,采取多种推广措施,促进专利技术的实施,取得良好效果,两项专利公开16年平均每年灵芝孢子栽培9 600亩,累计培育灵芝孢子粉约10.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28亿元,利润高达45亿元。

吴国华,付雅丽,叶茂平,童小青,饶雨欣,江宏,王勇军[4](2021)在《野生灵芝的分离鉴定及林下栽培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灵芝Ganoderma lucidum是我国重要的珍贵食药用菌。本研究从浙江省龙泉市森林中采集得到8个野生灵芝子实体,通过菌丝体分离,获得了相应8个灵芝菌种,比较不同菌株在PDA培养基和原种培养基的生长速度,发现采自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上的菌株LQ06的生长最快。对其进行形态学和ITS序列比对分析,明确了菌种LQ06为灵芝属灵芝种真菌G. lucidum Dai 2272。比较了灵芝LQ06林下栽培过程中不同段木栽培基质、不同林地郁闭度及塑料棚设置等因素对灵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以麻栎Quercus acutissima为段木栽培基质进行栽培,所得灵芝的生长性状及孢子粉产量显着高于以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板栗和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为段木栽培基质的(P<0.05);在林分郁闭度为0.6和0.8的条件下,灵芝的生长性状及孢子粉产量均优于郁闭度为0.4的条件;设置灵芝棚可显着促进灵芝生长和提高孢子粉产量,林下栽培得到的灵芝菌柄平均长度为12.04 cm,菌盖平均直径为17.92 cm,生物转化率为5.63%,每个成熟灵芝子实体平均干质量为163.43 g,孢子粉平均质量为152.37 g,粉/芝比为93.23%。研究结果对灵芝野生资源开发及山区林下经济发展具有理论和应用价值。

邢皓[5](2020)在《牛樟芝活性成分发酵耦合提取新工艺的初步探究》文中研究说明牛樟芝是中国台湾特有的一种稀有药用真菌,只寄生在倒伏枯死牛樟树的心材内壁,难以获得。牛樟芝具有很强的药用作用,其菌丝体中特有的泛醌类化合物4-acetylantroquinonol B(以下简称4AAQB)对肝癌细胞Heph2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作为一种潜在的抗癌药物。但由于其生长条件的限制,无法大规模生产。本实验以液态发酵培养的方式获得菌丝体,以改进子实体培养所带来的生产周期长和质量不稳定等缺点。在液态发酵中使用发酵耦合提取新工艺,使原本胞内产物流向胞外,被发酵液中提取剂富集,实现初步分离。主要工作内容如下:一、通过对各类含苯环类物质等外源添加物的种类,添加时间,添加量进行探究,成功筛选出第发酵过程第6 d添加0.008%(m/v)的对甲基苯甲酸,其做为小分子物质添加低浓度即可大幅提升牛樟芝菌丝体中的4AAQB和三萜类化合物,产量分别为0.57 mg/g和130.26 mg/g,较空白对照组提升了 3.35倍和1.61倍。在目前的研究中尚数首次,可以避免以往的外源添加物量大,成分复杂造成后续分离困难等因素,对牛樟芝合成4AAQB和三萜类化合物的代谢途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二、实验中对发酵耦合提取4AAQB体系中表面活性剂和提取剂的种类、添加量、添加时间进行了初步探究。实验所得的最优条件为在发酵过程的第0天添加2%(v/v)的Tween-80,第16 d添加30%(v/v)的油酸。胞内4AAQB产量为0.011mg/g,有机相中产量可达1.6 mg/g,总产量是空白组的26.67倍,极大地提升了单位体系中4AAQB的产量。三、实验中对发酵耦合提取三萜类化合物体系中表面活性剂和提取剂的种类、添加量、添加时间进行了初步探究。根据研究结果其最优条件为在在发酵过程的第0d添加2%(v/v)的Tween-80,在第16 d添加30%-50%(v/v)的油酸。其胞内三萜类化合物产量为64.2 mg/g,有机相中产量为12 g/L,极大了提升了单位体系中三萜类化合物的产量,其最优条件与发酵耦合提取产4AAQB较为接近,可以考虑使用统一条件同时生产这两种目的产物。四、结合上述最优条件,同时使用对甲基苯甲酸和发酵耦合提取体系进行探究,即发酵第0 d添加2%的Tween-80,第6 d添加0.008%的对甲基苯甲酸,在发酵第16 d添加30%的油酸,在胞内可以得到0.09 mg/g的4AAQB和210 mg/g的三萜类化合物,在有机相中可以得到6.84 mg/g的4AAQB和6.94 g/L的三萜类化合物,相较于单一使用这两种方法,在目的产物4AAQB方面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李朝谦,韩鸿翼,潘峰,李春,陈昭月,叶晓菊,韩省华,陈济,潘新华[6](2020)在《我国产孢用灵芝栽培发展进程和主要技术》文中提出孢子粉是灵芝的生殖细胞,具有灵芝遗传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有良好作用。在灵芝野生条件下,孢子粉无法采集。我国灵芝孢子粉的栽培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2000年之前,孢子粉产量很低。2001年发明扎袋套筒技术,2007年孢子粉/子实体产量之比达到143.8%,取得历史性重大突破,2018年全国产孢用灵芝栽培面积2.5万亩(1亩≈667 m2,下同),孢子粉年产量1.5万吨。介绍产孢用灵芝栽培发展进程和4项有关技术。

陈振妮,郎宁,霍秀娟,祁亮亮,李俐颖,吴小建,梁幸[7](2019)在《膜下滴灌在灵芝孢子粉栽培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常规大棚模式栽培为对照,以灵芝菌盖直径、单朵鲜芝重量、孢子粉产量、灵芝孢子粉的总多糖、总三萜、蛋白质和有机锗含量为指标,开展膜下滴灌对灵芝孢子粉栽培的效果研究,为灵芝孢子粉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栽培的单朵鲜芝重量、孢子粉产量、总三萜含量、蛋白质含量、有机锗含量分别比常规大棚模式提高了42 g/朵、90 g/m2,1.2%、1.71%、0.001μg/100 g,差异显着。灵芝菌盖直径和灵芝孢子粉总多糖差异不显着,说明膜下滴灌技术在灵芝孢子粉栽培良好的应用效果,前景广阔。

李朝谦,周靖,苟明鑫,李春,韩鸿翼,叶哓菊,王晨光[8](2019)在《两个灵芝菌株特性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透射电镜观察供试灵芝菌株子实体菌管结构发现:龙芝二号菌孔小,管壁厚,菌管内有一层类胶质物覆盖于菌管的网状结构上,阻碍抑制了孢子的繁殖及弹射,菌丝营养主要转化为子实体,其子实体产量高,质量好,适合采收子实体;沪农灵芝1号菌孔大,管壁薄,菌管内没有类胶质物覆盖,其繁殖和弹射孢子能力强,菌丝营养主要转化为孢子粉,孢子粉产量高,质量好,适合采收孢子粉。研究为灵芝菌种选育及灵芝发育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刘昆,郑巧平,蒋俊,吴志鹏[9](2019)在《中国新记录Xylogone ganodermophthora的分离及鉴定》文中研究指明在研究椴木灵芝连作障碍问题中,采用单菌丝分离技术获得1子囊菌纯培养物,菌株编号为WS058。经形态观察与分子鉴定,确定其为木生红曲霉属Xylogone中的灵芝腐败木生红曲霉菌Xylogone ganodermophthora。此属种均为中国新记录。文中对其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供了显微结构图版。

孟楠楠[10](2019)在《灵芝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及复合冲调粉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灵芝(Ganoderma lucidum)是担子菌门伞菌纲多孔菌目灵芝科灵芝属真菌,研究发现灵芝子实体、孢子粉都具有调节免疫、抗肿瘤、保肝解毒、降三高等功效。常见的灵芝产品大多为灵芝孢子粉及其加工品,而产量较大的灵芝子实体却难以被充分利用,造成灵芝资源的浪费。本课题以山东省内的灵芝子实体和破壁孢子粉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基本理化性质的测定,通过各种参数比较确定合适的灵芝原料。然后,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灵芝子实体的多糖,通过DEAE-52纤维素柱及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100柱进行分离纯化。将纯化获得的三种多糖进行了分子量大小、单糖组成以及红外光谱的测定。然后将灵芝子实体多糖粗提物进行喷雾干燥,通过单因素实验来确定灵芝多糖粗提物的喷雾干燥工艺,并制备了灵芝多糖粗提粉。将粗提粉与孢子粉按照“全灵芝”的概念进行复配,制备了复合冲调粉,并对其进行了理化特性测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集了两种灵芝子实体样品(GL-F1F2)和六种灵芝孢子粉样品(GL-S1S6)。经测定,不同来源的灵芝子实体和孢子粉之间含水率差异显着,而含油率无显着差异。孢子粉含油率约为子实体的10倍。孢子粉总糖、多糖含量高于子实体,子实体还原糖含量高于孢子粉。其中孢子粉中GL-S4多糖含量最高,子实体中GL-F1多糖含量最高。孢子粉中未检出灵芝酸a、b,而灵芝子实体中检出了灵芝酸a、b。子实体GL-F1灵芝酸a、b含量最高。6种灵芝孢子粉中镉、铅、砷重金属含量均低于GB16740-2014和GB2762-2012中的含量限值。经粒径分布分析得出孢子粉GL-S4的D[4,3]和D50相差值最小,说明其粉的一致性好,即粒度分布均匀,使用性能好。孢子粉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碾压式破壁方式较撞击式破壁方式破壁更完全,其中孢子粉GL-S4为碾压式破壁,其破壁效果最好。综合分析,选出孢子粉GL-S4及子实体GL-F1用于下步研究。(2)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灵芝子实体GL-F1粗多糖,得率为1.32%。将GL-F1粗多糖通过DEAE-52纤维素阴离子交换柱进行分离纯化,得到3种多糖组分,分别是GP-1、GP-2、GP-3。其中,GP-1是中性多糖,而GP-2、GP-3是酸性多糖。将分离得到的三种多糖组分过Sephadex G-100柱子,得到三种对应单一多糖。(3)通过高效凝胶色谱法测定三种多糖的分子量。GP-1分子量为3.215×104Da,GP-2和GP-3的平均分子量分别为4.483×104Da和1.146×105Da。采用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灵芝多糖的单糖组成,测得GP-1的单糖组成为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和木糖,摩尔比为12.66:2.01:41.73:43.60。GP-2的单糖组成为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和木糖,摩尔比为16.65:0.65:55.44:10.55:16.72。GP-3的单糖组成为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木糖,摩尔比为2.37:0.88:1.12:78.96:11.45:5.22。三种组分的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GP-1,GP-2和GP-3均具有多糖的特征链带,基于数据推断,GP-1,GP-2和GP-3均为以吡喃糖为主链的多糖。(4)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灵芝子实体多糖粗提粉的喷雾干燥最佳工艺参数,即麦芽糊精的适宜添加量为10%,进风温度为170℃,空气流量700L/h,进料量10mL/min。(5)结合“全灵芝”灵芝冲调粉的理念,将子实体多糖提取物和孢子粉进行复配(每10g孢子粉中加入由40g子实体中提取的粗提物),制成复合冲调粉。为解决复合冲调粉的溶解性和氧化性问题,在冲调剂中添加1%乳清蛋白和0.02%的TBHQ。对复合冲调粉进行理化特性的测定,结果显示产品的复水性、分散性、稳定性、溶解性等理化特性较好。

二、椴木灵芝栽培及孢子粉采集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椴木灵芝栽培及孢子粉采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8个灵芝菌株农艺性状、产量及有效成分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2试验方法
        1.2.1母种的制备
        1.2.2原种的制备
        1.2.3栽培种的制备
        1.2.4生产菌包的制备
        1.2.5菌丝生长状态和菌包成活率统计
        1.2.6出芝管理及试验数据采集记录
        1.2.7灵芝三萜和多糖含量的测定
    1.3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菌丝生长速度和农艺性状
    2.2孢子粉和子实体平均产量
    2.3三萜和多糖含量
3讨论

(2)代料灵芝工厂化栽培前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展代料灵芝工厂化栽培的意义
    1.1 是解决灵芝产业可持续发展与阔叶林资源矛盾的迫切需要
    1.2 是解决灵芝产业可持续发展与耕地资源矛盾的有效途径
    1.3 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有利选择
    1.4 是实现灵芝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
2 实现工厂化代料栽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1 运行成本高
    2.2 技术要求高
    2.3 市场接受度有待提高
3 小结

(3)两项灵芝孢子粉培育、采集专利技术的实施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专利申请背景
2 技术特征
    2.1 专利《一种灵芝孢子粉培育和采集技术》的技术特征
    2.2 专利《一种灵芝孢子粉高产培育方法》的技术特征
3 推广应用情况
    3.1 培训技术队伍,建立示范基地
    3.2 政府资金支持,专家技术支撑
    3.3 联营加工企业,鼓励实施人员
4 实施效果
    4.1 灵芝孢子粉产量品质双提高,造福人民健康
    4.2 助推产业跨越式发展
    4.3 生产者经济效益突出
    4.4 提升产业影响力
5 结语

(4)野生灵芝的分离鉴定及林下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菌种采集
        1.1.2 培养基
        1.1.3 栽培场地
    1.2 试验方法
        1.2.1 灵芝菌丝分离纯化
        1.2.2 扫描电镜观察
        1.2.3 ITS-PCR及测序
        1.2.4 灵芝菌包的制备
        1.2.5 灵芝林下栽培管理及采收
        1.2.6 不同段木对灵芝林下栽培影响的小区设计
        1.2.7 林间不同郁闭度对灵芝林下栽培影响的小区设计
        1.2.8 设置灵芝棚对灵芝林下栽培影响的小区设计
        1.2.9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灵芝菌种的生长速度测定
    2.2 灵芝菌种LQ06的生长特性及ITS序列分析
    2.3 林下栽培过程中灵芝LQ06的生长特征
    2.4 不同段木栽培基质对林下栽培灵芝LQ06的生长性状及孢子产量的影响
    2.5 不同郁闭度对林下栽培灵芝LQ06的生长性状及孢子产量的影响
    2.6 灵芝棚搭建对林下栽培灵芝LQ06的生长性状及孢子产量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3.1 讨论
    3.2 结论

(5)牛樟芝活性成分发酵耦合提取新工艺的初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牛樟芝简介
        1.1.1 牛樟芝的发现与命名
        1.1.2 牛樟芝的生物学特性
    1.2 牛樟芝的人工培养方式
        1.2.1 椴木培养
        1.2.2 固体发酵培养
        1.2.3 液态发酵培养
        1.2.4 发酵耦合提取技术
    1.3 牛樟芝活性成分与药理活性
        1.3.1 牛樟芝多糖类与糖蛋白类
        1.3.2 三萜类化合物
        1.3.3 腺苷
        1.3.4 超氧化物歧化酶
        1.3.5 泛醌类化合物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外源添加物对牛樟芝活性成分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1.1 实验菌种
        2.1.2 培养基
        2.1.3 实验试剂
        2.1.4 实验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固体平板培养方法
        2.2.2 固体斜面培养方法
        2.2.3 孢子悬液制备方法
        2.2.4 液体种子培养方法
        2.2.5 生物量测定方法
        2.2.6 胞外多糖测定方法
        2.2.7 菌丝体中三萜类化合物测定方法
        2.2.8 菌丝体中4-acetylantroquinonol B的测定
    2.3 实验设计
        2.3.1 牛樟芝发酵生长曲线的绘制
        2.3.2 外源添加物的选择
        2.3.3 含苯环氨基酸对牛樟芝活性成分的影响
        2.3.4 抗生素对牛樟芝活性成分的影响
        2.3.5 对甲基苯甲酸乙酯对牛樟芝活性产物的影响
        2.3.6 添加三种甲基苯甲酸对牛樟芝活性成分的影响
        2.3.7 甲苯对牛樟芝活性成分的影响
        2.3.8 对甲基苯甲酸浓度对牛樟芝活性成分的影响
        2.3.9 对甲基苯甲酸添加时间对牛樟芝活性成分的影响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牛樟芝发酵生长曲线的绘制
        2.4.2 外源添加物的选择
        2.4.3 含苯环氨基酸对牛樟芝活性成分的影响
        2.4.4 抗生素对牛樟芝活性成分的影响
        2.4.5 对甲基苯甲酸乙酯对牛樟芝活性产物的影响
        2.4.6 添加三种甲基苯甲酸对牛樟芝活性成分的影响
        2.4.7 甲苯对牛樟芝活性成分的影响
        2.4.8 对甲基苯甲酸浓度对牛樟芝活性成分的影响
        2.4.9 对甲基苯甲酸添加时间对牛樟芝活性成分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4AAQB工艺的初步探究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3.1.1 实验菌种及培养基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发酵液中4-acetylantroquinonol B的测定
    3.3 实验设计
        3.3.1 表面活性剂种类的选取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4AAQB的影响
        3.3.2 提取剂种类的选取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4AAQB的影响
        3.3.3 表面活性剂添加量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4AAQB的影响
        3.3.4 提取剂添加量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4AAQB的影响
        3.3.5 Tween-80添加天数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4AAQB的影响
        3.3.6 油酸添加天数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4AAQB的影响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表面活性剂种类的选取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4AAQB的影响
        3.4.2 提取剂种类的选取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4AAQB的影响
        3.4.3 表面活性剂添加量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4AAQB的影响
        3.4.4 提取剂添加量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4AAQB的影响
        3.4.5 Tween-80添加天数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4AAQB的影响
        3.4.6 油酸添加天数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4AAQB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三萜类化合物工艺的初步探究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4.1.1 实验菌种及培养基
        4.1.2 实验试剂
        4.1.3 实验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发酵液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测定
    4.3 实验设计
        4.3.1 提取剂种类的选取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三萜类化合物的影响
        4.3.2 表面活性剂添加量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三萜类化合物的影响
        4.3.3 提取剂添加量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三萜类化合物的影响
        4.3.4 Tween-80添加天数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三萜类化合物的影响
        4.3.5 油酸添加天数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三萜类化合物的影响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提取剂种类的选取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三萜类化合物的影响
        4.4.2 表面活性剂添加量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三萜类化合物的影响
        4.4.3 提取剂添加量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三萜类化合物的影响
        4.4.4 Tween-80添加天数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三萜类化合物的影响
        4.4.5 油酸添加天数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三萜类化合物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合验证实验
    5.1 实验材料与设备
        5.1.1 实验菌种及培养基
        5.1.2 实验试剂
        5.1.3 实验设备
    5.2 实验方法
    5.3 实验设计
        5.3.1 单独添加油酸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4AAQB和三萜类化合物的影响
        5.3.2 添加外源添加物对发酵耦合提取工艺产活性成分的影响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单独添加油酸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4AAQB和三萜类化合物的影响
        5.4.2 添加外源添加物对发酵耦合提取工艺产活性成分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附件

(6)我国产孢用灵芝栽培发展进程和主要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2 发展进程
    2.1 前20年(1980—2000年)试验探索阶段
    2.2 后20年(2001—2019年)产量突破,产业化栽培迅速发展阶段
3 主要栽培技术
    3.1 优良菌种选择
    3.2 栽培环境选择
    3.3 培养基质选择
    3.4 产孢用灵芝培育技术
4 讨论与建议

(7)膜下滴灌在灵芝孢子粉栽培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地点
    2.2 试验设计
    2.3 试验步骤
        2.3.1 试验菌棒制作和培养
        2.3.2 栽培管理
        2.3.3 灵芝采收与孢子粉采集
    2.4 评价指标的测定
        2.4.1 生物学指标检测
        2.4.2 灵芝孢子粉成分的测定
        2.4.3 灵芝孢子形态的显微镜观察
3 结果与分析
    3.1 膜下滴灌栽培的灵芝子实体生物学性状分析结果
    3.2 膜下滴灌栽培的灵芝孢子粉产量分析结果
    3.3 膜下滴灌栽培的灵芝药用成分含量的检测分析结果
    3.4 膜下滴灌模式栽培的灵芝孢子粉的孢子形态结构观察
4 结论

(8)两个灵芝菌株特性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灵芝菌株
    1.2 试验方法
        1.2.1 栽培试验
        1.2.2 测定方法
        1.2.2. 1 子实体显微结构观测
        1.2.2. 2 单个灵芝子实体产量统计
        1.2.2. 3 灵芝子实体及孢子粉有效活性成分含量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电镜观察结果
    2.2 供试灵芝菌株单个子实体及孢子粉产量
    2.3 供试灵芝菌株子实体经济性状
    2.4 供试灵芝子实体及孢子粉活性成分检测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9)中国新记录Xylogone ganodermophthora的分离及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菌株
    1.2 培养基
    1.3 形态学特征观察
    1.4 PCR扩增
    1.5 序列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分子鉴定
    2.2 形态学观察
3 讨论

(10)灵芝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及复合冲调粉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灵芝简介
        1.1.1 灵芝的形态特征
        1.1.2 灵芝的主要分布
        1.1.3 灵芝的栽培现状
        1.1.4 灵芝的主要营养成分
        1.1.5 灵芝的主要功效
        1.1.5.1 抗肿瘤
        1.1.5.2 调节免疫
        1.1.5.3 降血糖、降血脂
        1.1.5.4 抗衰老
    1.2 灵芝多糖提取、分离纯化、结构研究进展
        1.2.1 灵芝多糖的提取
        1.2.1.1 传统热水浸提法
        1.2.1.2 超声辅助提取法
        1.2.1.3 酶提法
        1.2.1.4 微波提取法
        1.2.1.5 其他提取方法
        1.2.2 灵芝多糖的分离纯化
        1.2.2.1 灵芝多糖脱蛋白
        1.2.2.2 灵芝多糖的脱色
        1.2.2.3 纯化
        1.2.3 结构分析技术
        1.2.3.1 光谱法
        1.2.3.2 色谱分析法
        1.2.3.3 液质联用或气质联用法
    1.3 灵芝加工产品的开发现状
    1.4 冲调粉加工技术研究现状
        1.4.1 喷雾干燥技术
        1.4.2 微波冷冻干燥技术的应用
        1.4.3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的应用
        1.4.4 膨化干燥技术的应用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原料来源
        2.1.2 实验仪器
        2.1.3 主要实验试剂
        2.1.4 主要试剂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灵芝子实体及孢子粉理化性质测定
        2.2.1.1 水分含量的测定
        2.2.1.2 粗脂肪含量测定
        2.2.1.3 灵芝总糖的测定
        2.2.1.4 灵芝还原糖的测定
        2.2.1.5 灵芝多糖的测定
        2.2.1.6 灵芝酸类的测定
        2.2.1.7 重金属含量的检测
        2.2.1.8 灵芝孢子粉粒度分布的测定
        2.2.1.9 灵芝孢子粉扫描电镜的检测
        2.2.2 灵芝粗多糖的提取
        2.2.2.1 提取的方法
        2.2.2.2 粗多糖得率的计算
        2.2.3 灵芝多糖的分离纯化
        2.2.3.1 工艺流程
        2.2.3.2 Sevage法去蛋白实验
        2.2.3.3 活性炭脱色实验
        2.2.3.4 透析法去除小分子杂质
        2.2.3.5 DEAE Cellulose-52 柱层析
        2.2.3.6 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100柱层析
        2.2.4 灵芝多糖的结构分析
        2.2.4.1 灵芝多糖分子量的测定
        2.2.4.2 灵芝多糖单糖组成测定
        2.2.4.3 灵芝多糖傅里叶红外的测定
        2.2.5 灵芝子实体粗提液喷雾干燥
        2.2.5.1 工艺流程
        2.2.5.2 操作要点
        2.2.5.3 工艺参数确定
        2.2.5.4 指标测定
        2.2.6 复合冲调粉的制成及其理化特性测定
        2.2.6.1 乳化剂的筛选
        2.2.6.2 抗氧化剂的筛选
        2.2.6.3 理化特性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灵芝子实体及孢子粉理化性质分析
        3.1.1 含水率及含油率的测定结果
        3.1.2 总糖、还原糖及多糖含量分析
        3.1.3 标品的HPLC灵芝酸类图谱
        3.1.4 样品中HPLC灵芝酸类含量分析
        3.1.5 重金属含量结果分析
        3.1.6 粒度分布结果分析
        3.1.7 扫描电镜结果分析
    3.2 灵芝粗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结构分析
        3.2.1 粗多糖的得率
        3.2.2 灵芝多糖梯度洗脱曲线
        3.2.3 灵芝多糖分子量结果分析
        3.2.4 灵芝多糖的单糖组成结果分析
        3.2.5 灵芝多糖傅里叶红外结果分析
    3.3 灵芝粗提物喷雾干燥工艺确定
        3.3.1 麦芽糊精添加量单因素结果
        3.3.2 进风温度单因素结果
    3.4 复合冲调粉产品制成及其理化特性分析
        3.4.1 乳化剂的确定
        3.4.2 抗氧化剂的确定
        3.4.3 复配产品配方
        3.4.4 理化特性分析
4 讨论
    4.1 灵芝子实体及孢子粉理化特性的测定
    4.2 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分离及纯化
    4.3 子实体多糖的结构分析
    4.4 灵芝粗提液喷雾干燥工艺
    4.5 复合冲调粉产品制成及其理化特性测定
    4.6 下一步工作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四、椴木灵芝栽培及孢子粉采集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8个灵芝菌株农艺性状、产量及有效成分比较分析[J]. 盛立柱,谢良明,叶晓菊,何建芬,廖加贵,文冬华,林火松. 中国食用菌, 2022(01)
  • [2]代料灵芝工厂化栽培前景分析[J]. 叶松梅. 食药用菌, 2021(04)
  • [3]两项灵芝孢子粉培育、采集专利技术的实施效果[J]. 李朝谦,何建芬,韩鸿翼,潘峰,李春,刘荣松,肖纪军. 食药用菌, 2021(02)
  • [4]野生灵芝的分离鉴定及林下栽培技术研究[J]. 吴国华,付雅丽,叶茂平,童小青,饶雨欣,江宏,王勇军. 浙江林业科技, 2021(02)
  • [5]牛樟芝活性成分发酵耦合提取新工艺的初步探究[D]. 邢皓.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6]我国产孢用灵芝栽培发展进程和主要技术[J]. 李朝谦,韩鸿翼,潘峰,李春,陈昭月,叶晓菊,韩省华,陈济,潘新华. 食药用菌, 2020(02)
  • [7]膜下滴灌在灵芝孢子粉栽培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陈振妮,郎宁,霍秀娟,祁亮亮,李俐颖,吴小建,梁幸. 南方园艺, 2019(05)
  • [8]两个灵芝菌株特性比较研究[J]. 李朝谦,周靖,苟明鑫,李春,韩鸿翼,叶哓菊,王晨光. 食用菌, 2019(03)
  • [9]中国新记录Xylogone ganodermophthora的分离及鉴定[J]. 刘昆,郑巧平,蒋俊,吴志鹏. 菌物研究, 2019(02)
  • [10]灵芝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及复合冲调粉的研制[D]. 孟楠楠.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椴木灵芝栽培及孢子粉收集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