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向制造业的行业应用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重庆市人民政府[1](2021)在《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文中提出渝府发[2021]18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现将《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7月19日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重庆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在创造经济价值、优化供给结构、承载创新活动和集聚高端要素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刘宁[2](2021)在《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正在经历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根本改变,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及我国均已将创新驱动、提质增效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近年来,随着一大批创新型企业的兴起(如苹果、小米、海尔、特斯拉等),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技术能力和市场能力构成了经典创新耦合模型的基础,但除此之外,还存在第三种创新驱动模式——设计驱动型升级。自2000年起,众多国家制定了国家层面的设计政策与发展体系,其中,不乏将设计产业政策作为国家战略选择与政策制定的关键部分。因此,在此时代背景下,工业设计如何演变和进化,以及我国未来5-10年,工业设计相关国家战略的前瞻探析和实施路径的科学选择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溯因研究、系统分析等方法,从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设计学等多方面、多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国际国内工业设计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总结了我国工业设计正在发生的三方面深刻变化,即创新属性、创新关系、创新业态。由此,提出了在我国传统设计服务向设计产业转变和升级这一重要论点。进而,明确界定了工业设计产业的概念、特征,并基于发展社会学、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范式与范式转变的机会窗口、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通过钻石模型、SWOT分析,结合阿里巴巴、小米、方太等实际案例,解析了如何推动设计服务向设计产业转变,以及如何构建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新阶段,即在智能互联为产业发展趋势的背景下,着力构建设计创新力的新属性、创新驱动力的新生态、社会发展力的新关系、国际影响力的新姿态等战略。最后,具体规划了战略实施路径,其一,建设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包含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建设工业设计产业互联网平台两个部分。其二,产出工业设计标志性成果,包括成立并发展世界设计产业组织、持续举办世界工业设计大会、继续举办国家工业设计奖等。其三,开展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工程,包括建设设计开放大学、实施工业设计领军人才计划、开展设计人才能力素质评价等。其四,提升工业设计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包括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实施设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两个部分。本次研究遍览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分析总结全球20多年工业设计发展历程,紧扣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时代浪潮,并基于产业发展理论,提出我国未来工业设计的发展战略及实施路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应用价值。
周凌玥[3](2020)在《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过程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受限于劳动力工资成本增加、原材料价格上涨、发达国家技术封锁等因素,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陷入价值链高端升级被锁定、低端市场竞争激烈且利润被压缩的双重困境,面临着价值增值能力提升及价值链升级的迫切需求。随着服务经济的发展,服务与制造出现了明显的融合和相互增强作用,服务化普遍被认为是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但随着服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装备制造企业原有的价值来源、价值主体等价值逻辑发生变化,而新的价值逻辑尚处于摸索阶段,中国管理情景下,企业如何通过服务化优化、重构自身价值体系尚缺乏成熟的、可供借鉴的方式、方法。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处于“盲人摸象”的状态,导致部分装备制造企业出现了以服务化无法提升企业绩效为表征的“服务化困境”。因此,探究中国管理情景下,装备制造企业如何通过服务化重新优化、重构企业价值体系,有哪些成熟的、可供借鉴的方式、方法可以遵循,对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向良性方向演化,实现企业价值链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对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机理进行分析,并对整合模式的架构进行设计。在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基于服务化的价值链整合的核心动力及过程进行分析,并运用数值仿真分析揭示了装备制造企业通过基于服务化的价值链整合,实现企业价值增值能力提升的过程。运用扎根理论与结构方程模型识别并验证了服务整合能力、企业网络资本、价值主张契合、企业资源编排是基于服务化的价值链整合过程中装备制造企业价值增值能力的驱动要素。在此基础上,基于“驱动要素结构—价值链演化状态—价值链整合模式”这一理论框架,设计了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流程延展式、战略环节辐射式、价值模块凝聚式、价值网络集成式四种价值链整合模式,并对四种模式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模式分析、模式构建、模式运行三个方面分别对四种整合模式进行了具体设计。首先,揭示了四种整合模式的内涵与特征、模式框架、模式的价值增值过程;其次,分别设计了四种整合模式的构建过程。从用户需求分析、产品服务方案设计、价值流程延展策略三个方面设计了价值流程延展式整合模式的构建过程;从战略环节识别、不同战略环节的整合模式构成、整合模式实现策略三个方面设计了战略环节辐射式整合模式的构建过程;从价值模块分工、价值模块集成、界面规则构建三个方面设计了价值网络集成式整合模式的构建过程。从价值单元析出、价值单元协同与整合机制的构建、价值网络形成三个方面设计了价值网络集成式整合模式的构建过程。最后,对四种模式的运行进行分析。在模式运行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数理模型并求解,分别对模式运行稳定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的模式选择机制及保障策略。在设计价值链整合模式选择流程的基础上,从价值增值能力驱动要素评价指标体系、驱动要素结构判定、价值链整合模式选择三个方面构建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模式的选择机制;并从环境保障、组织保障两个方面提出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的保障策略;并以YQHQ公司为例,对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模式进行实例研究,验证本文研究结论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本文在服务化理论与价值理论的支撑下,依据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缺乏行之有效的基于服务化的价值链整合模式这一现状,探究装备制造企业如何通过服务化优化、重构企业价值体系,实现企业价值增值能力提升,对装备制造企业实现基于服务化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李薪茹[4](2020)在《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一轮智能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席卷全球,智能经济、数字经济以及技术经济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基于云计算、区块链以及大数据的人工智能产业在催生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同时,驱动基础产业链条向应用高级链条转变,对传统产业结构引起重大变革,推动社会生产力整体飞速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面对智能产业的新需求,我国高职院校在专业结构调整中开展了系列行动及措施,但为何仍出现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之间适配性不足的问题?那么,我国高职院校对专业结构应如何进行调整?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职业教育发展中永恒和经典问题。基于此,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以产业需求为背景和前提,探讨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中适配性不足的问题。笔者围绕要研究的问题,进一步细化为若干子问题:(1)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是什么?(2)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结构调整包括哪几个层面?主要表现形式有几种及具体内容包括什么?(3)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是什么?(4)如何形成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模型及院校规则?行进中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何以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发展和超越?如何实现其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围绕上述问题,基于概念分析和研究设计,解释和剖析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之间的适配关系,在此基础上基于适配理论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运用历史文献法、案例研究法以及跨学科研究法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分为总-分-总三个部分,第三章为第一大部分(总),从宏观整体上分析了我国整个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需求之间的适配关系及程度,从高职院校内部、内外部、外部三个层面出发,深入分析“专业-职业岗位群”“专业类-行业”“专业大类-产业”三种适配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适配性不足的根源。第四章到第七章为第二大部分(分),为研究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选取了人工智能(类)专业作为案例,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大数据统计分析等方式,分别从“专业-职业岗位群”“专业类-行业”“专业大类-产业”三个层面探讨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理念、方式及特征。第八章为第三大部分(总),通过深入的案例研究,总结规律性经验及原则,构建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模型,以及专业结构调整中应遵循的逻辑、采取的措施。本研究致力于对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行为如何同时产生经济和教育绩效的问题作出解释,推动专业结构调整研究在解决产教适配问题上做出应有的贡献。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整体调整来看,其宏观政策为产业需求发展以及专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系统全面的支持。第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现实之殇的根源是临界的失衡。具体表现在政府、市场及高职院校三个层面。第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行动呈现专业结构调整逐渐趋于理性和客观、专业结构调整正在向中高职衔接与普职融通多轨并行转变以及专业结构调整中采取“非均衡”的调整方式的特征。第四,从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实践动态来看,未来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呈现以下几种趋势和走向,一是学科交叉融合和专业空间的多维拓展将成为今后专业结构调整的主流趋势;二是从产业发展方式来看,继续加强我国高职院校专产学研合作促进知识应用与转化的力度;三是中小城市和职业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在未来几年职业教育将迎来较好的发展趋势。
高炜[5](2020)在《滚磨光整加工数据库平台研发及工艺方案决策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滚磨光整加工技术是一种普适性很强的旨在提高零件表面质量、改善零件表面完整性的基础制造工艺技术,已在传统制造及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广泛使用。国际权威专家Cariapa指出,机械零件中约有50%可以采用滚磨光整加工提高零件表面质量。滚磨光整加工工艺系统的专业性与复杂性,使得全产业链内企业之间存在工艺供需信息盲区,严重制约滚磨光整加工技术在制造领域的优势发挥。以长期工艺研发实践积累的大量工艺实例和开放式汇集的典型实例为基础,研发滚磨光整加工数据库平台并探索工艺方案决策的智能化方法,助推有效加工信息资源的合理共享,是全产业链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重要而现实的课题,对进一步拓宽滚磨光整加工技术的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的:一是研究滚磨光整加工数据库的构建模式,满足现阶段全产业链企业对滚磨光整加工要素信息直接获取的实际要求。二是研究工艺方案决策智能化方法及应用策略,使不同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通过数据库获得所期望的解决方案,包括使用的设备、磨块、磨剂及加工参数等方面的信息。首先,通过对滚磨光整加工流程分析,构建了加工过程信息资源及集成模型;数据库系统开发的建模表示方法采用集成化计算机辅助制造定义(IDEF)和统一建模语言(UML)结合的图形化描述方法;由功能模型、组织模型、信息模型、知识模型和过程模型组成数据库建模方法体系,建立了以过程模型为核心的滚磨光整加工数据库集成关系;建立了滚磨光整加工数据库的视图层、方法层和应用层三层体系结构,能实现全产业链中企业加工环境和基础结构的集成,为数据库平台构建奠定了模型和体系基础。剖析加工实例,以加工对象和加工要求为主要特征对应加工工艺方案的思想构成案例并集合成案例库,实现了加工实例的案例化表征;提出采用减法聚类的模糊C均值聚类改进算法(S-FCM)寻找特殊案例并加以保存,以提高其聚类质量;将其余案例通过两两相似度对比,删除冗余案例,从而合理有效地优化案例库。采用自主研发的滚磨光整加工数据库平台已有的合格案例进行了大量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合理筛选并删除案例库中的冗余案例,除节省案例存储空间外,使案例检索效率明显提高,可以满足对生产现场的实时调控。该方法原理简单、步骤清晰,可用于智能化滚磨光整加工工艺制订和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后续优选的数据库平台。为了智能化优选工艺方案,提出一种分级递进的融合决策理论。依据加工工艺数据库构建的工艺案例库,首先采用加权案例推理技术(WCBR),寻找与新问题匹配的原有案例,以便快速找到问题的解;如果没有找到匹配案例,则借助模糊专家系统(FES),充分挖掘已有案例中的知识,通过区间值模糊推理,寻找新问题的相似案例。其中,具体提出了一种变权重案例推理方法,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案例特征权重,明确了案例分级检索步骤和案例特征相似度计算办法,仿真研究了案例库中已有案例、相似案例及差异较大案例等情况,讨论了特征判断矩阵对优选结果的影响程度,仿真结果表明:采用WCBR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案例库中与新问题匹配的案例。另外,针对不能检索到匹配案例的情况,提出了滚磨光整加工工艺优选的模糊专家推理模型,以滚抛磨块优选为例详细阐述了区间值模糊规则的构建,根据实际加工的成功案例确定各特征值等级范围及隶属区间,并与滚抛磨块参数建立联系,利用产生式规则表示法建立区间值模糊规则;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模糊规则中各特征属性的权重,并采用区间值模糊推理算法进行滚抛磨块参数优选推理机的设计;采用大量的测试案例进行了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模糊专家推理优选模型能够在案例推理的基础上提升新问题与旧案例之间的相似度,在满足加工要求的同时,能够快速、准确、合理地优选出待加工零件所需的滚磨光整加工工艺。构建了包括物理资源层、虚拟资源层、数据管理服务层、应用接口层和用户层核心平台的滚磨光整加工数据库开发总体框架和功能结构。基于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C#和Python开发语言、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7集成开发环境和B/S网络结构模式,完成了数据库平台程序开发,多维度展示了平台的实用情况。从某大型航空发动机生产企业应用光整加工数据库的实际需求出发,实现了企业特殊的工序模板生成功能扩展,建立了与企业PDM系统的数据接口。生产应用表明,工序模板功能有助于工艺规范,整体数据库平台应用使企业专项工艺信息资源整合、积累并共享,对提质增效和信息化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研发的滚磨光整加工数据库平台及工艺方案决策方法,可以直接应用于全产业链企业的专项工艺决策及管理升级,为滚磨光整加工行业产业持续提质增效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探索。也为其他制造技术乃至工业领域构建数据库平台并进行智能化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国元贺[6](2020)在《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产品化设计研究 ——以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为例》文中提出向制造业学习过程中,制造业与建筑业的趋同性强化了建筑“产品”的概念。制造业先进理念技术逐步引入到建筑中,然而,应用的深度与角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建筑工业化已成为设计建造的重要方向,但国内外研究中并没有对于“建筑产品化”的确切概念,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制造业产品与建筑异同,定义“建筑产品化”:以标准化为基础,通过模块化方法,提高各层级建筑产品通用化程度的建筑系列化过程。工程实践中,精益建造所提倡的“建筑是固定的产品,流动的人员”局限于现场施工建造方式,并不能将建筑产品质量提高到制造业水平,通过系统分析法进行建筑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以及模块化特征分析,结合案例研究,提出了建筑构件-建筑模块-建筑系列的建筑产品化结构体系。BIM仅以建筑设计图纸提交为目的的设计策略,局限于设计与产品间的联系,产生大量重复性低效设计工作,数据库间信息隔离、信息有效性差,难以支撑建筑产品化发展,应用模型分析法,引入制造业产品族概念,建立建筑产品化应用的分析模型,归纳了建筑产品化道路并总结了建筑产品化的设计方法。本文基于产品化视角,从建筑构件产品、模块产品、系列产品三个层次延伸“建筑产品化”概念,论述了基于BIM的建筑产品化设计模式,并以老旧小区加建电梯项目为例,进行建筑产品化设计的比较研究,找出适合建筑业的产品化发展模式。使建筑产品化实现同制造业一样,支撑一系列建筑设计生产建造的优化过程,加速建筑工程“制造业化”。
韩冬辰[7](2020)在《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筑信息模型(BIM)正在引发从建筑师个人到建筑行业的全面转型,然而建筑业并未发生如同制造业般的信息化乃至智能化变革。本文以BIM应用调研为出发点,以寻找限制BIM生产力发挥的问题根源。调研的众多反馈均指向各参与方因反映建筑“物理”的基础信息不统一而分别按需创建模型所导致的BIM模型“林立”现状。结合行业转型的背景梳理与深入剖析,可以发现是现有BIM体系在信息化和智能化转型问题上的直接表现:1)BIM无法解决跨阶段和广义的建筑“信息孤岛”;2)BIM无法满足建筑信息的准确、全面和及时的高标准信息要求。这两个深层问题均指向现有BIM体系因建成信息理论和逆向信息化技术的缺位而造成“信息-物理”不交互这一问题根源。建成信息作为建筑物理实体现实状态的真实反映,是未来数字孪生建筑所关注而现阶段BIM所忽视的重点。针对上述问题根源,研究对现有BIM体系进行了理论和技术层面的缺陷分析,并结合数字孪生和逆向工程等制造业理论与技术,提出了本文的解决方案——拓展现有BIM体系来建构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基于建筑业的BIM应用调研和转型背景梳理,具体分析了针对建成信息理论和逆向信息化技术的现有BIM体系缺陷,并制定了相应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2)本文从建筑数字化定义、信息分类与描述、建筑信息系统出发,建构了包含BIM建成模型、“对象-属性”分类与多维度描述方法、建筑“信息-物理”交互系统在内的建成信息理论;3)本文依托大量案例的BIM结合建筑逆向工程的技术实践,通过实施流程和实验算法的开发建构了面向图形类建成信息的“感知-分析-决策”逆向信息化技术。研究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通过建筑学和建筑师的视角创新梳理了现有BIM体系缺陷并揭示“信息-物理”不交互的问题根源;2)通过建成信息的理论创新扩大了建筑信息的认知范畴并丰富了数字建筑的理论内涵;3)通过逆向信息化的技术创新开发了建成信息的逆向获取和模型创建的实验性流程与算法。BIM建成模型作为“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实施成果和能反映建筑“物理”的信息源,将成为其它模型的协同基础而解决BIM模型“林立”。本文聚焦“物理”建成信息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将成为未来探索数字孪生建筑的基础和起点。
邵博[8](2020)在《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基于绿色发展理念,为应对全球制造业格局变化,十九大报告指出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作为发展我国工业体系的重心。在2019年我国启动了第四批“绿色示范工厂”认证,标志着我国制造业初步形成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及绿色供应链共进发展的格局。但当前,我国制造行业整体仍处在全球价值链链中低端区域,存在大而不强、发展不均衡、依赖于粗放型发展模式等问题,尤其是中小制造企业仍面临综合实力弱,绿色创新能力较差的困境。构建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以开放式创新为主导绿色创新模式将成为实现制造业绿色、开放、创新发展的关键。现今新型信息通讯技术、数字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可持续性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的构建与实施开放式创新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基于上述背景,针对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进行研究,以期能为在动态发展的互联网环境中构建合适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对促进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创新水平迅速提升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本文在回顾了互联网环境下的经济理论、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等相关研究成果后,探讨了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系统结构、功能及其运作过程,分析了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的特点与动因,明确了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的阶段,为构建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的研究框架建立基础。通过对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机理的分析后,明确了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的特征,选择出开放式创新演进的状态参量和决策参量,深入探讨了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的各阶段特征以及演进规律。在对互补资源、知识管理能力、网络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和政策支持五个状态参量进一步剖析后,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了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序参量识别体系,采用2011-2016年我国25个制造业行业的样本数据,通过实证分析确定出互补资源与网络能力是影响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的两个序参量。在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构建方面,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设计出数字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并构建了其运作模型,最后通过仿真方法验证了此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从创新网络集成角度构建出横向集成、纵向集成以及融合式网络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并对其运行机理展开深入研究;以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的绿色研发、绿色制造、绿色营销模式以及绿色服务四个创新过程角度设计出智能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并对其运行机理进行剖析。在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选择与整合方面,运用系统有序度测算方法与容量耦合系数模型,设计出开放式创新模式选择与整合方法。采用2011-2016年我国25个制造业行业的样本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判别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阶段,并提出相应的开放式创新模式选择和整合策略。在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实施保障策略方面,依照前文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结果,根据三种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的特点和运行机理,分别设计出相应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实施保障策略,为基于互联网的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能够顺利实施提供指导建议。本研究从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机理入手,构建了三种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设计出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选择与整合方案,并提出开放式创新模式实施的保障策略,有利于丰富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等理论体系,为我国制造业实现绿色、开放、创新发展提供思路,对推动我国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卢阳光[9](2020)在《面向智能制造的数字孪生工厂构建方法与应用》文中提出数字孪生,与其它新兴技术诸如物联网、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一样,为当今制造模式向智能制造的转变提供了巨大的潜力。通过对智能制造研究成果量化分析、梳理和总结,可以发现数字孪生作为突破性的应用技术框架,将会成为实现信息物理系统乃至智能制造的必要方法,值得深入和全面地展开研究。现代制造业为了提升在效率、智能化和可持续性方面的管理水平,需要将工厂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数据与物理系统融合,体现在规划、生产控制和流程再造等各个阶段。现代工厂面临着快速变化的市场节奏,所以需要敏捷有效的规划方法;现代工厂的生产控制面对复杂环境和高实时性的要求,因此需要智能的生产控制优化手段;现代工厂面对全球化和新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需要灵活实用的精益制造和优化方法。新型的数字孪生信息技术方法有望帮助工厂更好地应对全生命周期的新问题和挑战。本文提出了面向工厂全生命周期构建数字孪生的方法框架,提出方法框架的构成核心即数字孪生实践环(Digital Twin Practice Loop,DTPL),并说明了 DTPL的组成要素和作用。在数字孪生方法框架的基础上,展开研究了面向制造型企业不同阶段的数字孪生工厂理论与应用方法,包括规划阶段、生产控制阶段、流程再造阶段。规划阶段的数字孪生工厂研究,为规划工作设计了一种新的快速仿真模型,称为效率验证分析(Efficiency Validate Analysis,EVA)模型,并基于工业物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of Things,ⅡoT)和EVA,构建了一种敏捷规划的数字孪生方法,以在制造业规划工作中提升规划效率和降低规划成本。通过基于数字孪生的规划方法在汽车再制造工业中的实例,证明基于数字孪生的新方法比传统方法能更有效地支持制造业规划任务。生产控制阶段的数字孪生工厂研究,提出了通过ⅡoT和机器学习构建生产控制数字孪生的方法。通过工业大数据与机器学习持续训练和优化数字孪生模型,实现了用数字孪生实时优化生产控制,动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及时响应市场变化。通过数字孪生的生产控制方法应用于石化工厂的实例,验证了这种方法能够显着提高生产经济效益。流程再造阶段的数字孪生工厂研究,将传统的精益方法如价值流程图等,通过与ⅡoT和轻量级仿真模型有效整合,提出了一种生产流程再造的数字孪生方法。该方法基于数字孪生,为传统精益方法的定量分析提供了基础。通过将数字孪生的生产流程再造方法应用于中小型制造业工厂的实例,证明了该方法可以有效提升精益方法对生产流程再造工作的效果和精确度。
刘正超[10](2020)在《面向分布式制造的建材装备集团绿色生产调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材装备制造业是建材工业的重要支柱,是为建筑材料及其相关制品提供生产设备及技术支持的基础性产业。近些年,我国建材装备制造业面临着规模型企业占比小、制造资源集中度低、局部产能过剩以及企业间无序竞争等问题。因此,该产业正逐步通过集团式重组、合并等方式进行发展,由此形成了集团分布式制造模式。与此同时,随着温室效应、资源枯竭以及环境恶化成为全球性的难题,我国建材装备制造业作为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行业,其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但是,由于该产业正处于集团式发展的初级阶段,集团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的功能分配不够完善、集团总部对下属企业的管理能力不足等缺陷,导致了集团内部制造任务与制造资源的匹配度偏低,以及集团下属企业的制造目标不统一、协同制造水平较差等问题的凸显,进一步增加了建材装备集团企业的绿色转型难度。因此,本文针对建材装备集团分布式制造模式的特点,主要从多主体制造任务分配、执行以及协同生产管理三个方面对建材装备集团的绿色生产调度问题展开研究与探索,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结合建材装备集团分布式制造模式的特征,对建材装备集团分布式生产调度过程的决策重点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建材装备集团的绿色生产调度关键问题进行提炼,建立了面向分布式制造的建材装备集团绿色生产调度体系,为下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2)针对建材装备集团总部在制造任务分配过程中的绿色制造需求和多目标组合分配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集成多目标优化和人工神经网络的绿色制造任务分配优化方法,首先通过多目标优化获取大量包含决策者偏好特征的绿色制造任务分配仿真数据,随后设计相关的人工神经网络结构,并使用仿真数据对其训练,最后使用受训的人工神经网络对候选制造任务分配方案进行绿色优选,实现了建材装备集团制造任务分配过程的绿色优化。(3)针对建材装备集团下属企业在制造任务执行过程中的车间生产资源浪费问题,重点研究了考虑车间内部加工过程和运输过程综合能耗的绿色集成调度优化方法,构建了集成加工机器和运输设备调度的绿色优化模型,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带有绿色运输调度启发式策略的改进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实现了建材装备集团制造任务执行过程的绿色优化。(4)针对建材装备集团在绿色生产调度过程中发生的多主体协作冲突问题,建立了集成多目标优化和非合作博弈理论的冲突协调模型,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NSGA-和纳什均衡的冲突协调求解算法,通过调度优化、冲突检测、冲突协调三个过程为建材装备集团的绿色生产调度提供配套的冲突协调方案,实现了建材装备集团分布式制造的绿色协同生产管理。(5)根据论文中提出的优化理论与方法,以国内某建材装备集团企业的实际应用需求为基础,设计开发了面向分布式制造模式的建材装备集团绿色生产调度平台原型系统,重点研究了平台系统的软硬件架构及功能框架设计,并结合开发实例对平台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应用效果进行了相关的展示说明。
二、面向制造业的行业应用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向制造业的行业应用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2)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来源 |
第二节 选题依据和研究背景 |
一 工业设计正在成为全球创新发展新模式 |
二 我国工业设计已处于突破规模优势临界点 |
三 工业设计正在发生三个深刻变化 |
四 我国工业设计快速升级发展 |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一 意义1:推动中国工业设计从“政策红利”阶段转向“创新红利”阶段 |
二 意义2:推动中国工业设计从“跟随式发展”转型为“先进性发展” |
三 价值:为中国工业设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行动路径提供理论基础、指导思想、行动路线 |
第四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工业设计产业研究综述 |
二 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
三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 研究的创新点 |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产业 |
第一节 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产业的界定 |
一 工业设计的界定 |
二 工业设计产业的界定 |
三 工业设计产业的主要特征 |
四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产业发展战略的内涵 |
一 产业发展战略的定义 |
二 产业发展战略的特征和主要内容 |
三 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与执行 |
第三节 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工具 |
一 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理论基础 |
二 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分析工具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脉络 |
第一节 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与成长 |
一 现代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 |
二 与产业脱节的初期成长阶段 |
三 工业设计产业的成长 |
第二节 政策推动下的产业发展 |
一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中重要政策的提出 |
二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中典型企业的发展历程 |
第三节 智能互联时代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新趋势 |
一 工业设计发展的多元化趋势 |
二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互联时代背景下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的分析 |
第一节 智能互联时代背景和特征分析 |
一 智能互联时代的技术和经济发展特征 |
二 智能互联时代对设计产业发展的影响和新的要求 |
三 智能互联时代设计产业的发展和走向 |
第二节 服务国家现行战略 |
一 “双循环”战略 |
二 “一带一路”倡议 |
三 供给侧、需求侧升级 |
第三节 发展战略分析 |
一 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 |
二 智能互联时代下的中国工业设计产业SWOT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互联时代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新战略 |
第一节 战略之一:设计创新力的新属性构建战略 |
一 构建设计产业资源配置系统 |
二 工业设计产业领域扩展 |
三 制造业设计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 |
第二节 战略之二:设计创新力的新生态构建战略 |
一 智能互联重构“人、物、环境”设计生态 |
二 数字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
三 工业设计产业生态构建策略 |
四 法律法规的保障策略 |
第三节 战略之三:推动社会发展力的新关系构建战略 |
一 工业设计与数字技术的新关系构建 |
二 工业设计与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的新关系构建 |
三 工业设计与产业发展的新关系构建 |
第四节 战略之四: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新姿态构建战略 |
一 融入国际设计业界的“语境” |
二 成立中国主导的国际设计组织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径 |
第一节 路径之一:建设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 |
一 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 |
二 构建智能互联时代工业设计技术支撑体系 |
三 建设工业设计产业互联网平台 |
第二节 路径之二:产出工业设计标志性成果 |
一 成立并发展世界设计产业组织 |
二 持续举办世界工业设计大会 |
三 继续举办国家工业设计奖 |
第三节 路径之三:开展人才培养工程 |
一 建设设计开放大学 |
二 实施工业设计领军人才计划 |
三 开展设计人才能力素质评价 |
第四节 路径之四:提升工业设计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
一 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
二 实施设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研究 |
1.3.2 服务化与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研究 |
1.3.3 基于服务化的企业价值链整合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机理分析 |
2.1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模式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内涵 |
2.1.2 装备制造企业服务化内涵及特征 |
2.1.3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内涵及基本要素 |
2.2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核心动力分析 |
2.2.1 装备制造企业服务化过程分析 |
2.2.2 服务化与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逻辑 |
2.2.3 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逻辑与价值链整合核心动力 |
2.3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过程分析 |
2.3.1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过程理论分析 |
2.3.2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过程模型构建 |
2.3.3 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过程与价值增值能力变化仿真分析 |
2.4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增值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2.4.1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增值能力影响因素识别 |
2.4.2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增值能力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2.4.3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增值能力影响因素模型检验 |
2.4.4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增值能力影响因素作用强度分析 |
2.5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机理模型 |
2.6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模式架构设计 |
2.6.1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模式设计思路 |
2.6.2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模式构成 |
2.6.3 基于服务化的价值链整合模式间关系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流程延展式整合模式 |
3.1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流程延展式整合模式分析 |
3.1.1 价值流程延展式整合模式内涵界定与特征 |
3.1.2 价值流程延展式整合模式框架 |
3.1.3 价值流程延展式整合模式价值增值过程 |
3.2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流程延展式整合模式构建 |
3.2.1 装备制造企业用户服务需求分析 |
3.2.2 基于用户服务需求的产品服务方案设计 |
3.2.3 基于产品服务方案的价值流程延展策略 |
3.3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流程延展式整合模式运行 |
3.3.1 价值流程延展式整合模式运行过程分析 |
3.3.2 价值流程延展式整合模式运行的网络均衡模型构建 |
3.3.3 价值流程延展式整合模式运行的模型求解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战略环节辐射式整合模式 |
4.1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战略环节辐射式整合模式分析 |
4.1.1 战略环节辐射式整合模式内涵界定与特征 |
4.1.2 战略环节辐射式整合模式框架 |
4.1.3 战略环节辐射式整合模式价值增值过程 |
4.2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战略环节辐射式整合模式构建 |
4.2.1 装备制造企业战略环节识别 |
4.2.2 基于不同战略环节的整合模式构成 |
4.2.3 战略环节辐射式整合模式实现策略 |
4.3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战略环节辐射式整合模式运行 |
4.3.1 战略环节辐射式整合模式运行过程分析 |
4.3.2 战略环节辐射式整合模式运行的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
4.3.3 战略环节辐射式整合模式运行的模型的求解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模块凝聚式整合模式 |
5.1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模块凝聚式整合模式分析 |
5.1.1 价值模块凝聚式整合模式内涵界定与特征 |
5.1.2 价值模块凝聚式整合模式框架 |
5.1.3 价值模块凝聚式整合模式价值增值过程 |
5.2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模块凝聚式整合模式构建 |
5.2.1 模块化分工 |
5.2.2 模块化集成 |
5.2.3 界面规则构建 |
5.3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模块凝聚式整合模式运行 |
5.3.1 价值模块凝聚式整合模式运行过程分析 |
5.3.2 价值模块凝聚式整合模式运行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
5.3.3 价值模块凝聚式整合模式运行的模型求解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网络集成式整合模式 |
6.1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网络集成式整合模式分析 |
6.1.1 价值网络集成式整合模式内涵界定与特征 |
6.1.2 价值网络集成式整合模式框架 |
6.1.3 价值网络集成式整合模式价值增值过程 |
6.2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网络集成式整合模式构建 |
6.2.1 价值单元析出 |
6.2.2 价值单元协同与整合机制构建 |
6.2.3 价值网络形成 |
6.3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网络整合模式运行 |
6.3.1 价值网络集成式整合模式运行过程分析 |
6.3.2 价值网络集成式整合模式运行的复杂网络模型构建 |
6.3.3 价值网络集成式整合模式运行的模型演化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的模式选择及保障策略 |
7.1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模式选择 |
7.1.1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模式选择流程 |
7.1.2 价值增值能力驱动要素的指标体系构建 |
7.1.3 驱动要素结构判定及整合模式选择 |
7.2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的保障策略 |
7.2.1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的组织文化保障 |
7.2.2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的人力资本保障 |
7.2.3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的沟通协调保障 |
7.2.4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的环境保障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实例分析 |
8.1 YQHQ公司基于服务化的价值链整合行为分析 |
8.2 YQHQ公司基于服务化的价值链整合模式选择 |
8.2.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与数据收集 |
8.2.2 驱动要素结构评定与整合模式选择 |
8.3 YQHQ公司价值模块凝聚式整合模式构建 |
8.3.1 YQHQ公司价值模块分工 |
8.3.2 YQHQ 公司价值模块集成 |
8.3.3 YQHQ公司界面规则构建 |
8.4 YQHQ公司价值模块凝聚式整合的模式运行与保障策略 |
8.4.1 YQHQ公司价值链整合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
8.4.2 YQHQ公司价值模块凝聚式整合的模式运行策略 |
8.4.3 YQHQ公司价值模块凝聚式整合的保障策略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4)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问题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高职院校 |
二、专业结构调整 |
三、产业需求 |
四、人工智能(类)专业 |
第三节 已有研究梳理与述评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一、研究意义 |
二、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图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第一节 适配理论 |
一、适配理论的缘起 |
二、适配理论模型的构建 |
第二节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理论的学理分析 |
一、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理论的学理引入 |
二、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层次分析 |
第三节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现实审思 |
第一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的调整 |
一、我国职业岗位群变化分析 |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的调整 |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与职业岗位群适配性分析 |
第二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的调整 |
一、我国行业分布变化分析 |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的调整 |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与行业需求适配性分析 |
第三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的调整 |
一、我国三次产业规模发展的变化 |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的调整 |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与三次产业需求适配性分析 |
第四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现实之殇 |
一、专业结构调整与市场需求脱节、对口率不髙 |
二、专业结构调整机制不健全,盲目跟风缺乏品牌特色 |
三、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宏观有序与局部失序 |
第五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现实之殇的根源探寻 |
一、专业结构调整中市场临界机制的失衡 |
二、专业结构调整中政府临界弹性的失调 |
三、专业结构调整中院校临界依赖关系的僭越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案例选取分析——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 |
第一节 理论分析及研究框架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
一、案例研究方法 |
二、案例选择 |
三、资料收集与研究信效度 |
第三节 案例描述 |
一、案例背景 |
二、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层次分析 |
第四节 研究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 |
第一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理念 |
一、学生职业能力诉求—掌握职业性创新能力 |
二、高职院校及教师诉求—学科交叉思维培养“AI+复合型人才” |
三、企业职业能力诉求—高技能型、智慧型人才链的形成 |
第二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方式 |
一、专业规模扩建与控制并行发展,满足市场弹性需求 |
二、人工智能专业分布于不同院系,满足职业岗位群差异化需求 |
三、拓展“异功同构”与“同功异构”的专业功能,满足消费者偏好转移性需求 |
第三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特征 |
一、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正在向中高职衔接与普职融通多轨并行转变 |
二、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逐步趋于理性化和客观化 |
三、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逐步从学科交叉融合走向专业空间的多维拓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的调整 |
第一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理念 |
一、新技术理念驱动AI行业层次结构变革 |
二、新就业理念驱动AI行业技术迭代 |
三、新职业理念驱动“AI+行业”与“行业+AI”形成涟漪效应 |
第二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方式 |
一、非替代性选择和扩建人工智能“新兴行业-专业类” |
二、非竞争性补贴和扶持人工智能“潜能行业-专业类” |
三、非均衡性以优带劣方式布局人工智能“优势行业-专业类” |
第三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特征 |
一、人工智能专业类布局集中趋势明显,分布于少数专业类别 |
二、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更加重视“非协同”模块化发展方式 |
三、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多样化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的调整 |
第一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理念 |
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业态赋能产业全链条应用场景落地实施 |
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策助力产业技术革命 |
三、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指数驱动产业集聚效应最大化 |
第二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方式 |
一、增设人工智能专业大类办学点,扩大产业规模效应 |
二、增加人工智能专业大类类别,扩大产业多元效应 |
三、布局人工智能专业大类梯形空间,扩大产业联动效应 |
第三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特征 |
一、依靠增设专业大类和专业点数量的方式扩建规模 |
二、调整理念逐步从规模效应向层次效应转变 |
三、开设院校增量向中小城市和职业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延伸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动态模型构建及对策 |
第一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基本原则 |
一、调整理念:坚持多学科、多领域“融通、跨界”的原则 |
二、调整目标:坚持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原则 |
三、调整过程:坚持产业需求与人力资源诉求协同发展的原则 |
四、调整行动:坚持政策引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原则 |
第二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动态模型构建 |
第三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
一、设定专业结构调整目标流程 |
二、完善专业结构调整外部需求环境调研机制 |
三、制定专业结构调整内部要素衔接计划 |
四、建立专业结构调整质量评价反馈与诊改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学科负责人、团队建设人员及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2 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学科负责人、团队建设人员及 、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生版) |
附录4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院版) |
附录5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校版) |
附录6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企业版)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5)滚磨光整加工数据库平台研发及工艺方案决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2 课题背景及国内外现状 |
1.2.1 滚磨光整加工技术现状 |
1.2.2 工业数据库技术概要 |
1.2.3 数据库智能化应用原理与方法 |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滚磨光整加工数据库的建模方法和体系结构 |
2.1 滚磨光整加工工艺流程分析 |
2.1.1 滚磨光整加工工艺过程信息资源 |
2.1.2 滚磨光整加工工艺过程信息集成 |
2.2 面向数据库系统开发的建模表示方法 |
2.2.1 集成化计算机辅助制造的定义方法IDEF |
2.2.2 统一建模语言UML |
2.2.3 滚磨光整加工数据库建模方法需求 |
2.3 滚磨光整加工数据库的建模方法 |
2.3.1 滚磨光整加工数据库的功能模型 |
2.3.2 滚磨光整加工数据库的组织模型 |
2.3.3 滚磨光整加工数据库的信息模型 |
2.3.4 滚磨光整加工数据库的知识模型 |
2.3.5 滚磨光整加工数据库的过程模型 |
2.4 滚磨光整加工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
2.4.1 滚磨光整加工数据库的视图层 |
2.4.2 滚磨光整加工数据库的方法层 |
2.4.3 滚磨光整加工数据库的应用层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滚磨光整加工数据库的工艺参数优选案例库构建 |
3.1 滚磨光整加工工艺实例的数据分析 |
3.2 基于滚磨光整加工数据库的工艺案例表征 |
3.3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工艺案例库优化 |
3.3.1 基于减法聚类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改进 |
3.3.2 基于减法聚类的FCM的工艺案例库优化 |
3.3.3 仿真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滚磨光整加工工艺参数优选融合推理模型研究 |
4.1 工艺优选的融合推理模型总体设计 |
4.2 加工工艺优选的加权案例推理模型研究 |
4.2.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案例特征权重确定 |
4.2.2 案例的匹配 |
4.2.3 案例处理 |
4.2.4 加权案例推理的仿真研究 |
4.3 滚磨光整加工工艺优选的模糊专家推理模型研究 |
4.3.1 专家系统的基本组成 |
4.3.2 滚磨光整加工工艺优选的专家推理模型研究 |
4.3.3 仿真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滚磨光整加工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 |
5.1 滚磨光整加工数据库的开发 |
5.1.1 数据库的总体框架 |
5.1.2 数据库的系统功能结构 |
5.1.3 数据库的开发环境 |
5.1.4 面向全产业链应用的用户权限模型设计 |
5.1.5 工艺优选融合推理模型的程序实现 |
5.2 面向全产业链应用的数据库平台界面 |
5.2.1 物料信息维护界面示例 |
5.2.2 工艺实例维护界面示例 |
5.2.3 案例智能优选界面示例 |
5.3 滚磨光整加工数据库在典型企业的定制化应用 |
5.3.1 企业定制化服务需求分析 |
5.3.2 基于定制化服务的数据库功能设计 |
5.3.3 实际生产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产品化设计研究 ——以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概念辨析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论文框架 |
第2章 制造业中以产品为目标的工业设计理论与实践 |
2.1 由生产到产品——工业设计理论的发展 |
2.1.1 由标准化到个性化的工业设计 |
2.1.2 精益生产理论 |
2.1.3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
2.1.4 敏捷制造理论与工业4.0 |
2.2 以产品为目标的工业设计实践 |
2.2.1 汽车 |
2.2.2 船舶 |
2.3 制造业中产品化设计的技术体系 |
2.3.1 软件系统 |
2.3.2 产品族DNA开发设计模式 |
2.3.3 通用化、标准化、模块化与系列化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筑业中的产品化趋向与设计模式的转变 |
3.1 由建造到制造——建筑设计理论的转变 |
3.1.1 既有建筑工程建造体系分析 |
3.1.2 精益建造理论 |
3.1.3 并行工程与协同产品开发 |
3.1.4 建筑产品化与制造服务化 |
3.2 以产品为目标的建筑设计实例 |
3.2.1 整体厨卫浴 |
3.2.2 集装箱建筑 |
3.3 BIM技术与建筑的产品化设计 |
3.3.1 BIM应用框架 |
3.3.2 BIM技术应用于建筑产品化各阶段的优势 |
3.3.3 BIM技术推进建筑工程“制造业化” |
本章小结 |
第4章 BIM技术在不同层级建筑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
4.1 构件族库——建筑产品化设计的基础 |
4.1.1 基于BIM的建筑构件产品化设计模型 |
4.1.2 基于BIM的构件产品标准化设计研究 |
4.1.3 BIM构件产品族库 |
4.2 部品模块——建筑产品化设计的核心 |
4.2.1 基于BIM的建筑产品族模块化设计 |
4.2.2 建筑产品模块化设计矩阵模型 |
4.2.3 BIM模块装配资源平台 |
4.3 产品系列——建筑产品化设计的目标 |
4.3.1 基于BIM的建筑产品化工作模型 |
4.3.2 基于BIM的建筑产品供应链 |
4.3.3 建筑产品系列化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中建筑产品开发与设计 |
5.1 基于BIM的外加电梯产品开发 |
5.1.1 建筑产品化设计特征 |
5.1.2 外加电梯项目产品化分析 |
5.1.3 外加电梯产品化族库建立 |
5.2 基于BIM的外加电梯产品化设计 |
5.2.1 外加电梯模块化装配平台 |
5.2.2 外加电梯产品系列化设计 |
5.2.3 方案生成 |
5.3 外加电梯项目案例比较研究 |
5.3.1 横向比较 |
5.3.2 纵向比较 |
5.3.3 建筑产品化设计前景 |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表目录 |
图目录 |
附录 |
研究成果 |
致谢 |
(7)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BIM技术对建筑业及建筑师的意义 |
1.1.2 “信息-物理”不交互的问题现状 |
1.1.3 聚焦“物理”的数字孪生建筑启示 |
1.2 研究综述 |
1.2.1 数字孪生建筑的相关研究 |
1.2.2 反映“物理”的建成信息理论研究 |
1.2.3 由“物理”到“信息”的逆向信息化技术研究 |
1.2.4 研究综述存在的问题总结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2章 BIM缺陷分析与“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
2.1 现有BIM体系无法满足建筑业的转型要求 |
2.1.1 信息化转型对建筑协同的要求 |
2.1.2 智能化转型对高标准信息的要求 |
2.1.3 面向数字孪生建筑拓展现有BIM体系的必要性 |
2.2 针对建成信息理论的BIM缺陷分析与交互策略制定 |
2.2.1 现有BIM体系缺少承载建成信息的建筑数字化定义 |
2.2.2 现有BIM体系缺少认知建成信息的分类与描述方法 |
2.2.3 现有BIM体系缺少适配建成信息的建筑信息系统 |
2.2.4 针对建成信息理论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
2.3 针对逆向信息化技术的BIM缺陷分析与交互策略制定 |
2.3.1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发展 |
2.3.2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分类 |
2.3.3 BIM结合逆向工程的技术策略若干问题 |
2.3.4 针对逆向信息化技术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建成信息理论 |
3.1 建成信息的建筑数字化定义拓展 |
3.1.1 BIM建成模型的概念定义 |
3.1.2 BIM建成模型的数据标准 |
3.2 建成信息的分类与描述方法建立 |
3.2.1 “对象-属性”建成信息分类方法 |
3.2.2 建筑对象与属性分类体系 |
3.2.3 多维度建成信息描述方法 |
3.2.4 建成信息的静态和动态描述规则 |
3.3 建成信息的建筑信息系统构想 |
3.3.1 交互系统的概念定义 |
3.3.2 交互系统的系统结构 |
3.3.3 交互系统的算法化构想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感知技术:信息逆向获取 |
4.1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
4.1.1 激光技术的定义、原理与流程 |
4.1.2 面向场地环境和建筑整体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
4.1.3 面向室内空间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
4.1.4 面向模型和构件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
4.2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
4.2.1 图像技术的定义、原理与流程 |
4.2.2 面向场地环境和建筑整体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
4.2.3 面向室内空间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
4.2.4 面向模型和构件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
4.3 趋近激光技术精度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研究 |
4.3.1 激光与图像技术的应用领域与技术对比 |
4.3.2 面向室内改造的图像技术精度探究实验设计 |
4.3.3 基于空间和构件尺寸的激光与图像精度对比分析 |
4.3.4 适宜精度需求的图像技术应用策略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分析技术:信息物理比对 |
5.1 信息物理比对的流程步骤和算法原理 |
5.1.1 基于产品检测软件的案例应用与分析 |
5.1.2 信息物理比对的流程步骤 |
5.1.3 信息物理比对的算法原理 |
5.2 面向小型建筑项目的直接法和剖切法算法开发 |
5.2.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
5.2.2 针对线型构件的算法开发 |
5.2.3 针对面型构件的算法开发 |
5.3 面向曲面实体模型的微分法算法开发 |
5.3.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
5.3.2 针对曲面形态的微分法算法开发 |
5.3.3 形变偏差分析与结果输出 |
5.4 面向传统民居立面颜色的信息物理比对方法 |
5.4.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
5.4.2 颜色部分设计与建成信息的获取过程 |
5.4.3 颜色部分设计与建成信息的差值比对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决策技术:信息模型修正 |
6.1 BIM建成模型创建的决策策略制定 |
6.1.1 行业生产模式决定建成信息的模型创建策略 |
6.1.2 基于形变偏差控制的信息模型修正决策 |
6.1.3 建筑“信息-物理”形变偏差控制原则 |
6.2 基于BIM设计模型修正的决策技术实施 |
6.2.1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继承 |
6.2.2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替换 |
6.2.3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添加与删除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数字孪生建筑展望 |
7.1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研究结论 |
7.1.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1.2 研究的创新点 |
7.1.3 研究尚存的问题 |
7.2 数字孪生建筑的未来展望 |
7.2.1 建筑数字孪生体的概念定义 |
7.2.2 建筑数字孪生体的生成逻辑 |
7.2.3 数字孪生建筑的实现技术 |
7.2.4 融合系统的支撑技术构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建筑业BIM技术应用调研报告(摘选) |
附录 B “对象-属性”建筑信息分类与编码条目(局部) |
附录 C 基于Dynamo和 Python开发的可视化算法(局部) |
附录 D 本文涉及的建筑实践项目汇总(图示)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互联网发展现状及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3.2 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研究现状 |
1.3.3 开放式创新模式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分析及开放式创新模式研究框架 |
2.1 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概念界定 |
2.1.1 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要素 |
2.1.2 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结构 |
2.1.3 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功能 |
2.2 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运作分析 |
2.2.1 绿色创新系统信息维度 |
2.2.2 绿色创新系统信息生态群落运作分析 |
2.2.3 绿色创新系统信息生态链运作分析 |
2.2.4 绿色创新系统信息生态网络运作分析 |
2.3 系统开放式创新的含义及动因 |
2.3.1 系统开放式创新含义及特征 |
2.3.2 系统开放式创新动因 |
2.4 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研究框架设计 |
2.4.1 设计思路 |
2.4.2 总体架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机理分析 |
3.1 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的特征 |
3.2 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参量分析 |
3.2.1 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参量选择 |
3.2.2 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状态参量分析 |
3.3 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序参量识别体系构建 |
3.3.1 序参量识别方法 |
3.3.2 参量指标体系设计 |
3.3.3 数据选取 |
3.4 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序参量的实证分析与确定 |
3.4.1 实证过程与结果 |
3.4.2 确定序参量 |
3.5 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阶段分析 |
3.5.1 数字化资源配置阶段 |
3.5.2 网络化集成阶段 |
3.5.3 智能化协同阶段 |
3.6 系统开放式创新演进规律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字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研究 |
4.1 数字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内涵 |
4.1.1 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数字化分析 |
4.1.2 数字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含义及特征 |
4.2 数字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设计 |
4.2.1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创新模式设计思想 |
4.2.2 数字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架构 |
4.3 数字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运行 |
4.3.1 数字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运行总体模型 |
4.3.2 创新主体功能模型设计 |
4.3.3 运行环境模型设计 |
4.3.4 实例分析 |
4.4 数字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适用条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网络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研究 |
5.1 网络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内涵 |
5.1.1 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绿色创新网络集成分析 |
5.1.2 网络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含义及特征 |
5.2 网络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设计 |
5.2.1 横向集成网络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 |
5.2.2 纵向集成网络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 |
5.2.3 融合式网络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 |
5.3 网络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运行 |
5.3.1 网络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运行总体模型 |
5.3.2 网络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运行机理 |
5.4 网络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适用条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智能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研究 |
6.1 智能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内涵 |
6.1.1 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智能化运作分析 |
6.1.2 智能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含义及特征 |
6.2 智能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设计 |
6.2.1 智能化绿色研发模式 |
6.2.2 智能化绿色制造模式 |
6.2.3 智能化绿色营销模式 |
6.2.4 智能化绿色服务模式 |
6.3 智能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运行 |
6.3.1 智能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运行总体模型 |
6.3.2 智能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运行机理 |
6.4 智能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适用条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选择与整合 |
7.1 开放式创新模式选择与整合思路 |
7.1.1 开放式创新模式的选择 |
7.1.2 开放式创新模式的整合 |
7.2 开放式创新模式选择模型与整合方法设计 |
7.2.1 开放式创新模式选择模型 |
7.2.2 开放式创新演进阶段识别及主导创新模式选择方法 |
7.2.3 开放式创新模式整合方法 |
7.3 实证分析 |
7.3.1 指标确定及数据选取 |
7.3.2 开放式创新演进阶段识别 |
7.3.3 开放式创新模式选择与整合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实施保障策略 |
8.1 数字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实施保障策略 |
8.1.1 以政策支持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进程 |
8.1.2 完善绿色创新平台 |
8.1.3 构建绿色创新公共服务体系 |
8.2 网络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实施保障策略 |
8.2.1 优化模块设计与控制 |
8.2.2 健全标准体系促进技术融合 |
8.2.3 完善绿色创新网络治理机制 |
8.3 智能化开放式绿色创新模式实施保障策略 |
8.3.1 强化知识库系统建设 |
8.3.2 以政用产学研合作加强创新要素智能化协同 |
8.3.3 完善工业网络安全防御体系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面向智能制造的数字孪生工厂构建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数字孪生规划方法的研究 |
1.2.2 数字孪生生产控制方法的研究 |
1.2.3 数字孪生流程再造方法的研究 |
1.3 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图 |
1.4 章节安排 |
2 智能制造背景下的数字孪生理论研究 |
2.1 理论综述 |
2.1.1 数字孪生相关研究综述 |
2.1.2 智能制造相关研究综述 |
2.1.3 CPS理论研究综述 |
2.1.4 数字孪生和CPS的关联与区别 |
2.1.5 数字孪生和仿真的关联与区别 |
2.1.6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2.2 在生产制造情境下的数字孪生工厂方法框架 |
2.2.1 制造业的数字工厂实践环 |
2.2.2 面向制造的数字孪生实践环 |
2.2.3 基于数字孪生实践环构建数字孪生工厂 |
2.3 制造业不同阶段的数字孪生工厂研究重点 |
2.3.1 规划阶段的数字孪生工厂研究 |
2.3.2 生产控制阶段的数字孪生工厂研究 |
2.3.3 流程再造阶段的数字孪生工厂研究 |
3 规划阶段的数字孪生工厂构建方法及应用 |
3.1 制造业的规划效率和仿真困难问题 |
3.2 规划阶段数字孪生工厂构建方法研究 |
3.2.1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规划框架 |
3.2.2 设计基于工业物联网和仿真的数字孪生方法 |
3.2.3 用于仿真的工业物联网数据计算方法研究 |
3.3 规划阶段数字孪生工厂应用研究 |
3.3.1 EVA模型的构建 |
3.3.2 设计基于数字孪生实践环的工厂规划流程 |
3.4 规划数字孪生工厂应用实例 |
3.4.1 实例背景 |
3.4.2 实例过程分析 |
3.4.3 实例结果和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生产控制阶段的数字孪生工厂构建方法及应用 |
4.1 生产控制优化的准确建模和时效性问题 |
4.2 生产控制优化数字孪生工厂构建方法研究 |
4.2.1 面向智能制造的生产控制数字孪生构成讨论 |
4.2.2 设计基于工业物联网和机器学习的数字孪生方法 |
4.2.3 生产控制数字孪生的组成要素分析 |
4.3 生产控制优化数字孪生工厂应用研究 |
4.3.1 生产控制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 |
4.3.2 数字孪生建模的工业大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4.3.3 数字孪生建模的机器学习算法比较研究 |
4.3.4 设计数字孪生模型验证指标 |
4.4 生产控制数字孪生工厂应用实例 |
4.4.1 实例背景 |
4.4.2 实例过程分析 |
4.4.3 实例结果和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流程再造阶段的数字孪生工厂构建方法及应用 |
5.1 流程再造精益方法的精确度和可行性问题 |
5.2 流程再造数字孪生工厂构建方法研究 |
5.2.1 设计流程再造的数字孪生方法 |
5.2.2 基于数字孪生工厂改进的价值流图方法 |
5.3 流程再造数字孪生工厂应用研究 |
5.3.1 流程再造情境下的数字孪生工厂构建研究 |
5.3.2 中小型制造业的数据采集和建模方法改善研究 |
5.4 流程再造数字孪生工厂应用实例 |
5.4.1 实例背景 |
5.4.2 实例过程分析 |
5.4.3 实例结果和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启示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DEVS的定义和仿真框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面向分布式制造的建材装备集团绿色生产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建材装备制造行业的发展现状 |
1.1.2 建材装备制造企业集团式发展面临的挑战 |
1.2 课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分布式制造模式概述 |
1.4.2 分布式生产调度理论研究现状 |
1.4.3 绿色生产调度优化理论研究现状 |
1.4.4 生产调度冲突协调方法研究现状 |
1.5 现有研究存在的局限与不足 |
1.6 课题项目支撑 |
1.7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面向分布式制造的建材装备集团绿色生产调度体系 |
2.1 概述 |
2.2 建材装备集团分布式制造模式分析 |
2.2.1 建材装备集团分布式制造模式特点 |
2.2.2 建材装备集团制造任务特征 |
2.2.3 面向分布式制造的建材装备集团生产调度决策重点 |
2.3 面向分布式制造的建材装备集团绿色生产调度体系设计 |
2.3.1 建材装备集团绿色生产调度关键问题分析 |
2.3.2 面向分布式制造的建材装备集团绿色生产调度体系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分布式制造的集团总部绿色制造任务分配优化方法 |
3.1 概述 |
3.2 绿色制造任务分配优化方法 |
3.2.1 问题描述 |
3.2.2 优化方法总体流程 |
3.2.3 多目标优化执行过程 |
3.2.4 人工神经网络执行过程 |
3.3 相关执行算法设计 |
3.3.1 人工神经网络结构设计 |
3.3.2 动态步长萤火虫群优化算法设计 |
3.4 实例分析 |
3.4.1 实例数据 |
3.4.2 神经网络训练集构建 |
3.4.3 人工神经网络训练 |
3.4.4 人工神经网络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分布式制造的集团下属企业绿色车间集成调度优化方法 |
4.1 概述 |
4.2 绿色车间集成调度优化模型 |
4.2.1 问题描述 |
4.2.2 车间集成调度环境影响分析 |
4.2.3 车间集成调度综合能耗优化模型 |
4.2.4 基于混合整数规划的绿色车间集成调度优化模型 |
4.3 模型求解算法设计 |
4.3.1 算法总体结构设计 |
4.3.2 编码方式 |
4.3.3 绿色运输调度启发式策略设计 |
4.3.4 遗传算法设计 |
4.3.5 萤火虫群优化算法设计 |
4.4 实例分析 |
4.4.1 实例数据 |
4.4.2 性能对比实验 |
4.4.3 能耗对比实验 |
4.4.4 综合对比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分布式制造的集团绿色生产调度冲突协调方法 |
5.1 概述 |
5.2 绿色生产调度冲突协调模型 |
5.2.1 问题描述 |
5.2.2 模型假设 |
5.2.3 多目标集团生产调度优化模型 |
5.2.4 多主体协作冲突检测模型 |
5.2.5 基于非合作博弈的冲突协调模型 |
5.3 基于NSGA-和纳什均衡的求解算法 |
5.3.1 多导向NSGA-算法 |
5.3.2 冲突协调算法求解过程 |
5.4 实例分析 |
5.4.1 实例数据 |
5.4.2 多目标优化性能分析 |
5.4.3 非合作博弈分析 |
5.4.4 冲突协调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面向分布式制造的集团绿色生产调度平台开发与应用 |
6.1 概述 |
6.2 平台开发背景与运行环境 |
6.2.1 平台开发背景 |
6.2.2 平台开发相关软硬件工具 |
6.2.3 平台开发环境与架构分析 |
6.3 平台开发设计与实现 |
6.3.1 平台功能框架设计 |
6.3.2 集团分布式绿色生产调度功能设计 |
6.3.3 集团绿色生产调度冲突协调功能设计 |
6.4 平台应用实例 |
6.4.1 集团制造任务信息构建 |
6.4.2 集团总部级绿色制造任务分配 |
6.4.3 下属企业级绿色车间集成调度 |
6.4.4 集团绿色生产调度冲突协调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B: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 |
附录 C:项目验收报告 |
附录 D:论文相关符号定义 |
四、面向制造业的行业应用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J]. 重庆市人民政府. 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15)
- [2]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D]. 刘宁.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模式研究[D]. 周凌玥.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1)
- [4]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D]. 李薪茹. 天津大学, 2020(02)
- [5]滚磨光整加工数据库平台研发及工艺方案决策方法研究[D]. 高炜. 太原理工大学, 2020
- [6]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产品化设计研究 ——以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为例[D]. 国元贺. 天津大学, 2020(02)
- [7]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D]. 韩冬辰. 清华大学, 2020
- [8]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绿色创新系统开放式创新模式研究[D]. 邵博.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1)
- [9]面向智能制造的数字孪生工厂构建方法与应用[D]. 卢阳光.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10]面向分布式制造的建材装备集团绿色生产调度研究[D]. 刘正超. 武汉理工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