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防科技计划及其特点分析

美国国防科技计划及其特点分析

一、美国国防科学技术计划及其特点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婷[1](2021)在《美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研究》文中认为校长专业标准对校长队伍建设和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国已先后颁布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2013年)和《普通高中校长专业标准》(2015年)。目前这些标准正式试行和不断完善中。在此背景下,研究美国的校长专业标准,可以为完善我国的校长专业标准提供启发。美国的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在历经20余年的发展演变已较为成熟,对我国具有借鉴价值。论文主要从美国现行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调研历史变迁、基本内容、构建理念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美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的内容及其实施,分析其特点,以期为我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的更新及完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论文首先梳理了美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的演变历程,发现美国不同时期颁布的校长专业标准在内容及构建理念等方面既保留了一致性,同时又因为时代背景的差异性,各个版本都具有所属时代的鲜明特征;其次,运用文本分析法对美国现行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教育领导者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及其理念进行分析。再次,通过搜集大量文献和报道,分析美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实施策略;最后,分析美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的特点,总结美国校长专业标准对我国的借鉴意义。论文最后提出,立足于我国实际及美国的经验,我国应注重校长专业标准的时代性、重视校长的教学领导及道德领导职能,并基于校长专业标准构建校长专业发展机制。

王胜男[2](2020)在《中美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研究》文中提出“全球治理”一词在近现代国际政治语境中未曾见到。最早发明这一概念的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距今也不到30年。目前有关“全球治理”的内涵解释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但是共同的解释都聚焦于“全球化”与“全球困境”两个语境。换言之,“全球治理”是伴随新时期的“全球化”到来,引发了以往未曾见到或者是未曾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全球困境”产生而产生的。很显然,“全球治理”属于国际政治现象,涉及“体系、行为体、价值与目标”,应当说,国际政治的基本要素应有尽有,那么,与传统的国际政治相比,是不是能够完全独立于传统的国际政治理论,构成新的国际政治理论诠释?回顾国际关系领域的几大流派可以发现:国家间关系取决于国际体系、国家行为体与人性之间的互动,权力与利益成为国际政治的追逐目标,战争与和平、冲突与合作成为密不可分话语叙述。从发展历史来看,现实主义相对历史悠久,两次世界大战以后,自由主义理论在研究国家之间的预防战争与追求和平方面,延伸并扩大了有关国际体系与其他行为体的“角色”作用,个人、公民团体、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等“行为体角色”纳入讨论范围。自冷战结束以来,建构主义的出现,扩大了国际关系本体论研究视角,对权力、身份、观念与秩序进行了更广度的讨论,进一步将身份角色、观念角色等国际社会领域的概念纳入到国际关系中来,其中“安全共同体”的理念打破了传统国际关系话语权的垄断,但国家行为体作为传统国际政治的主导角色,国家安全作为“高级政治(high politics)”的叙事基本没有颠覆性的变化。进入21世纪,随着新全球化的到来,“全球主义”路径日渐浮现出来,但这一新视角并不意味着国家主导角色的丧失,其方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的图景,在新全球化背景下,全球治理理论从全球视角出发,作为研究国家关系新的理论现象与内容,既继承了上述传统理论的精髓,又提供了一种重新理解国家关系的方法与视觉,拓宽了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的广度和深度。同时,由于前所未有的“全球困境”的出现,以往被视为“低级政治”的非传统领域的东西变成了被优先考虑的“高级政治”的内容,如此次突发公共安全卫生事件,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导致全球各国紧密联动,全球治理、国际合作、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的重要性也不断提升。简而言之,现有的全球化的全面深化,打破了国家封闭的“海洋孤岛”,全球体系形成了彼此联系,相互依赖的网络,这种相互依赖性全球性结构导致合作越成功共同收益就越多,反之,对抗越激烈损失就越大。任何国家只关注自己国家内部事务,而回避与其他国家相互关联与互动,完全不参与现有的国际事务纷争之中,试图维持本身的“角色孤立”已经不尽可能。近30年来,面对全球治理困境严峻现实,大国在全球治理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引起学人的关注,并常常被放在全球治理的国际政治中心的位置。中美两国分别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全球治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角色认知、角色期望、角色需求,面对新一轮全球化的出现,中美在全球治理体系中表现出不同的“角色定位”。从全球治理动态发展来看,国家的“角色定位”具有多维度。每个参与者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会确定不同角色。而全球性大国在全球治理中“角色定位”的作用尤其突出。大国“角色定位”一旦形成,对全球治理的实践、体系结构的稳定影响巨大。可以说,中美两个大国在全球治理方面,如果减少“角色冲突”,全球治理体系就存在了一个持久性的基础,体现出来的一种稳定模式。反之,如果“角色冲突”加剧,全球治理体系也将处于不稳定状态。在彼此联系、依赖与博弈关系的全球治理的系统中,经过反复多次的“角色冲突”,中美在全球治理中的“合作性竞争”逐渐向“对抗性竞争”偏移。“对抗性竞争”危害在于将会全面延伸到其他领域,因此,中美之间如何相互认知适应、追求共同利益、规避对抗竞争、追求相对收益与共同收益就成为“合作优势”的基本动机。当然,相互依赖性结构没有根本改变竞争领导权的现实主义本质属性,但合作共赢的目标极大修正了对抗性竞争“零和博弈”的走向,因此,构建中美之间良性的“竞合关系”,就成为全球治理的当务之急。本论文研究,主要涉及了中美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认知、角色预期、角色定位、角色冲突、受众效应、角色嬗变与新时代“角色再构建”等多方面内容,按照国家主义、国际主义与全球主义三个路径方向,融汇现实主义、自由主义与建构主义三大理论,借用全球治理宏观理论,将角色中层理论与竞合关系的微观理论有机结合,集中在全球治理、区域治理与大国双边角色互动三个层面,同时,在全球经济治理、全球发展治理、全球环境治理、全球安全治理、全球公域治理和全球区域治理等六个主要领域展开多维度的研究。在新全球化时代到来的今天,国际政治不仅步入“百年未曾有的大变局”时代,人类也面临迄今未曾见到的全球治理困境。因此,如何构建中美两国在全球治理实践中的“合作性角色”,如何推动中美两国的良性的“竞合关系”,对两国关系健康发展,对国际社会的稳定,对全球治理困境的解决、全球治理机制的构建和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都具有重要意义。

万柏辰[3](2020)在《美国东南亚军事基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为了实现自己的国家战略和维护自己的全球利益,广泛部署了海外军事基地。从冷战到现在,美国全球战略重心在不断变动,军事基地也在随着美国国家战略的调整而变动,但从中我们能看到,一些地方的军事基地群尽管有着整合和调整,但自始至终都没有消失。而选取东南亚的美军基地群作为研究对象,恰恰说明在东南亚甚至于扩大到整个亚太地区,这里都是美国关注的重点,但其中又有着不同的原因使得美军愿意“留下来”,保持大规模的军事存在。本文将就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论述:美国在冷战前后同东南亚国家进行军事合作的来龙去脉、主要军事基地的目的和作用产生的效果和影响。其中第一章将介绍冷战时期前后美国在东南亚军事基地群的历程和影响美军部署决策的因素,让读者对美国在东南亚部署军事基地群的由来有一定的了解。第二章详细介绍了在东南亚地区以及紧靠东南亚的澳大利亚部署的主要军事基地,通过集中列举更清楚地展现了各自主要功能并归纳共性特征,并分析美军各基地背后可能的深层意图,为中国应对、化解问题提供思路。第三章集中分析东南亚地区的美军基地群对于周边地区和国家各方面的影响,包括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为后文针对性提出建议提供参考基础,也能展现军事基地群的影响范围,从而分析基地群的发展趋势。第四章第一节就前文内容作出东南亚地区安全走势上的预测,第二节简要阐述中美之间存在的矛盾点,并就两军关系作合理性的建议,最后就如何减少东南亚国家对美国在军事上的依赖作出分析与建议,少了东道国的支持,美国的军事基地自然无法维持下去。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同时也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在东南亚的军事基地群以及世界各地的军事基地群一样,都仅仅是为了美国在周边国家的战略、海外利益和维护美国在全球的霸权而服务的,其对于东道国和维护亚太地区安全的意义和作用也是有限的,相反更为其东道国和亚太地区及其周边国家的发展带来了安全的威胁与发展的风险,中国同时也需要冷静地研判国际形势,警惕军事基地群的一些潜在性的威胁,及时主动地作出应对,维护中国在海外的利益,保障国家的和平与崛起。

Ivan Sarafanov[4](2020)在《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宏观经济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互联网经济与跨境电子商务成为各国企业和消费者不可或缺的部分,大规模的数字化不仅引起经济理论和国民经济结构根本性的变革,但同时也提高了社会各界对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贸易规则及新型合作机制探索的关注度。学术界认为,互联网交易和数据跨境自由流动是全球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阶段后,实现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和必要手段。随着互联网和新的技术持续快速发展,由跨境数据流动构成的数字产品贸易正在促进全球货物、服务、人员、资金和信息流动,以及改变各类企业的运营方式和商业模式。例如,当中小企业拥有接入互联网、计算机或智能手机等所需的基础设施和网络通信服务,它们可以接触到世界各地的客户,并随时参与全球商品和服务的供应链体系。数字贸易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不仅涵盖了互联网上消费品的销售和在线服务的供应,而且还包括使全球价值链得以实现的数据流、使智能制造得以实现的服务以及无数其他电子交易平台和应用程序。不过,当前数字产品贸易除了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因素,还被视为各种贸易壁垒和限制措施日益增多的领域之一。这些保护政策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宽容到严格的发展演变过程最终形成一套有针对性的、系统的、严谨的数据管理制度。即数字贸易的出现使得传统贸易壁垒的作用大大降低,导致类似于金砖国家这样的大型新兴经济体为了保护国内市场而保持着很多新型“虚拟”贸易壁垒和数据限制性政策。在这种背景下,若金砖国家将继续提高数字产品贸易壁垒或提出更严格的数据限制性措施,这是否必然会增加数据密集型行业内的企业运营成本,进而导致整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降低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本文以金砖国家为例,从产业经济学角度衡量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的影响,建立一种科学的定量分析框架。首先,通过对大量国内外文献和政策措施的梳理和总结,本文对金砖国家采用的新型和传统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具体保护政策和措施作了一个系统的分析和阐述,发现其主要特点和问题,并建立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壁垒资料库。此外,使用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建立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计算数字贸易限制和数据限制指数两种指标,衡量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保护程度。本文发现,根据数字贸易限制指数评估结果,金砖国家呈现“一高、三中、一低”贸易保护程度结构,其中中国采取的保护水平最高,同时巴西、俄罗斯和印度保护度属于中等以下水平,而南非的水平最低。根据数据限制指数评估结果,在金砖国家范围内中国、俄罗斯和印度数据保护程度最高并正在逐步提升,而南非与巴西维持相对较低的保护程度。其次,为了计算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及其他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影响,本文建立多维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估计。本文根据数字贸易限制和数据限制指数两个反映数字产品贸易保护程度的指标,构建数字贸易保护强度综合指数(DTPSI)作为模型的自变量。为了计算模型的因变量,本文使用GTAP 10数据库建立Levinson-Petrin非参数估计模型对金砖国家2004-2014年间数据密集型及其他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估计。最终在面板数据回归结果基础上,模拟分析三种不同程度的贸易保护方案对数据密集型及其他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影响,发现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如邮电和通信服务、金融和保险业和公共服务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而在性质上不属于数据密集度很高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也受到了负面影响。此外,由低级保护政策所带来的负效应缺乏弹性,因此不会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很大的下滑压力,而中级和高级数字贸易保护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富有弹性,因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大。再次,本文采用GTAP 10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将全要素生产率估计值代入到模型当中,进一步分析限制跨境数据流动的数字贸易壁垒措施对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产生的影响。通过模拟结果发现,随着数字产品贸易保护强度水平的提升金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其中由于中国、俄罗斯和印度使用大量的数据本地化措施导致的损失更大一些。从各行业的产出规模来看,由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导致的数据自由流动限制使得所有国家数据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行业的生产规模萎缩,而数据密集度相对较低的行业产出水平受到影响最小。从进出口贸易规模来看,由于金砖国家采取的一半以上数字贸易壁垒政策使用于限制国内数据跨境出口(传输),因而使得数据密集型行业的出口贸易下降,而进口贸易上升。最后,为了克服由数字产品贸易壁垒政策对金砖国家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产值和进出口贸易产生的严重负面影响,本文尝试提出可操作性较强的两种合作框架和运行机制的实现方案。其中第一个是全面考虑发展中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发展需要,以WTO为主和TiSA协议为辅GATS“+”多边数字贸易合作框架实现途径。第二个则为了加强金砖国家之间数字贸易合作联系,包括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贸易运行机制及软环境合作领域“三位一体”的合作框架。本文认为,金砖国家之间须要加强内部协调,尽快开展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多边数字贸易合作,制定有效的监管办法,促进数字贸易发展并努力实现互联网领域消费者安全、数据隐私保护和国家安全等目标。

袁百文[5](2020)在《普通高校军事课程实施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军事课程是普通高校实施军事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载体,对提高大学生军事素质和国防意识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自全国高校普遍开展军训工作以来,军事课程建设得到长足发展。但与此同时,实践中军事课程实施与军事课程设置和目标存在一定差距,军事课程实施也面临一些问题。为了给军事课程实施提供助力,本研究旨在通过运用课程实施理论对军事课程实施现状和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本研究首先对普通高校军事课程实施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普通高校军事课程实施的途径、方法。本研究依据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自编了《普通高校军事课程实施现状调查问卷》,从课程内容、教学与评价方式和学生学习兴趣三个方面,以重庆市七所高校2019级的1256名大学新生为调查对象,对普通高校军事课程实施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本研究还针对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评价、教学保障、教师发展和督导评价问题对三名军事课程教师进行了访谈,了解各高校军事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之处。本研究认为,依据课程实施理论和课程层次论,普通高校军事课程实施理想状态下应当属于持相互适应价值取向的“研究-发展”实施模式,即国家教育部门负责制订课程计划并通过行政命令向高校推广而高校则根据自身实际实施修改后的课程计划。这种价值取向下的实施模式,既可以保证国家教育目标的落实也可以适应不同学校的特点。但是,现实情况却并不理想。调查结果发现:1.多数高校军事理论课必讲课目比重低;2.军事技能课必训内容部分缺失,63.18%的学生没有接触过核生化装备,95.67%的学生没有参加过实弹射击;3.军事技能课缺少合理有效的考核方式,31.92%的学生表示没有参加过任何军事技能考核。从访谈分析来看军事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地位低,军事课程实施机构职能分工不合理,军事课程师资队伍中专职教师数量不足兼职教师多;军事技能训练所需场地、器材保障困难。总的来看,普通高校军事课程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课程要求落实不到位;第二,课程内容部分缺失;第三,课程评价方式单一且部分内容缺失;第四,军事课程实施机构设置待优化;第五,军事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待加强。本研究认为首先应改变对军事课程的认识,然后完善高校军事课程实施机构设置,加强军事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和建立健全军事课程督导评价体系,以此提高军事课程实施实效性。

赵亚琪[6](2019)在《广州海幢寺建筑研究》文中提出海幢寺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创立于明末,在清代发展为广州规模最大的佛寺之一。由于战乱及其他原因,海幢寺存留下来的清代木构建筑仅有大雄宝殿和塔殿,大雄宝殿建于1666年,是广州除光孝寺大殿以外唯一一座七开间重檐歇山顶古代建筑,塔殿建于1699年,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内部放置舍利塔,是岭南佛寺中比较独特的建筑类型。1993年8月,海幢寺大雄宝殿和塔殿被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基于实地测绘图纸及外销画、老照片、碑刻铭文、前人测绘资料,文章从三个角度对海幢寺建筑进行了研究。第一,从宏观角度出发,文章研究了海幢寺的格局演变历史,比较了海幢寺与同时期其他佛寺的不同;第二,从中观角度出发,文章分析了大雄宝殿、塔殿、韦陀殿、天王殿四座单体的建筑特色;第三,从微观角度出发,文章分析了大雄宝殿、塔殿、韦陀殿、天王殿四座单体的多类构件样式。文章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包括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说明了文章写作缘由和写作价值;第二章利用多类文献梳理了海幢寺从无到有、由盛及衰的五个阶段,推测并绘制了寺院格局演变图,通过对比得出海幢寺格局在选址朝向、总平面布局、主轴线建筑组群、主轴线空间意境四个方面的特色;第三章分别对大雄宝殿、塔殿、韦陀殿、天王殿进行了建筑特色的分析,在实地测绘的基础上,参考前人测绘图,文章提出与之前学者意见不同的营造尺长看法,认为海幢寺大雄宝殿营造尺为长312mm,大殿地盘按照整尺结合三寸零数的方法进行设计,有可能是岭南工匠营造过程中较大灵活性和地域性的体现,同时,第三章分析了海幢寺建筑梁架的举折、间架配比特点;第四章研究了平棋、斗栱、角梁、柱、梁、驼峰六种类型建筑构件的样式。通过上述研究,文章探讨了清代海幢寺布局的地域性特征和营造尺度、构架、构件的建筑特色。

王晓强[7](2019)在《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基本理论研究》文中指出行政组织法作为内部行政法,在整个行政法体系中始终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包括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在内的诸多基础性理论命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虽然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已经成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基本政策要求,但是如何认识和推进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仍然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加以研究和解决,具体而言,应包括:如何理解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行政机构设置为何需要法定化、行政机构设置法定范围的划分、行政机构设置法定位阶的确定、行政机构设置法定程度的判断,这些问题层层推进,相互关联,从而构成了本文分析、探讨的逻辑框架与基本主题。本文除绪论之外,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对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对象进行分析,即如何理解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从静态与动态两个层面对行政机构设置进行分析探讨,前者主要从主体角度依据不同的标准对行政机构进行类型化划分,后者则主要从行为角度对设置的范围进行界定,所谓行政机构设置是指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内设机构及派出机构的设立、撤销、合并、规格变更、名称变更等一系列行政组织行为。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源于传统的法律保留、制度性法律保留、行政组织法定主义等,但是又与其存在差别,其将法律、法规、规章一并纳入法定化的调整范围。第二章,主要分析了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必要性。我国行政机构设置总体上经历了萌芽、初创、发展、改革四个阶段,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存在法律、制度、理论等方面的问题。行政机构设置之所以要实现法定化,主要是因为我国行政机构设置领域所存在的现实问题需要通过法定化的方式予以解决,规则是减少混乱、建立秩序的最有效方式,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是解决行政机构设置随意化、碎片化、行政化、同质化的最有效途径;此外,在理论方面的原因则主要基于法律保留学说的发展、行政组织规范作用的提升、基本权利的客观价值秩序的要求、财政预算理论的推动,以及法规范所具有的一致性、稳定性、权威性等法的一般性特征。第三章,对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域外经验进行分析。着重就美国、德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行政机构设置的法规范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在行政机构设置领域实现预算控制、行政机构设置的法规范内容尽可能详尽、立法主导行政机构设置、行政机构设置的动态控制机制以及对行政机构设置进行数量控制等制度和措施,都对我国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推动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第四章,主要划分了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范围,即哪些行政机构的设置需要法规范依据,哪些行政机构的设置则不需要法规范依据。重要性理论应作为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范围划分的理论依据,其在法定化范围的判断上具有重要影响。根据行政机构实施行政职责范围的不同,所有的行政机构可以划分为各级人民政府派出机关、各级人民政府的业务机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业务机构的内设机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业务机构的派出机构四种类型;内设机构可以根据机构功能、结构的不同,再划分为业务、事务、辅助、监督机构及行政职位五种,并以行政机构设置是否对行政相对人权利保障产生影响为标准,将业务类行政机构的全部设置行为纳入法定化范围,其他行政机构的设置行为则排除在法定化范围之外。第五章,主要确定了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位阶与法定化程度。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位阶的确定应当参照行政处罚法等法律规范中有关行政处罚事项等的设定,对划入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范围的事项分别予以分析,尝试在行政机构设置领域建立多元多级的法规范体系;而法定化程度的判断,则认为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意味着行政机构设置的过程需要尽可能实现法定化,因而将行政机构设置领域的法规范分为程序方面的要素与其他方面的要素,具体包括提案、方案的编制、审核、决定、备案、监督等程序要素和机构设置的规则要素、结构要素、设置的形式要素等,并且从准则性与单行性法规范并行、明确机构设置的程序要素、数字化表达三方面来增强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程度。

张健[8](2019)在《虚拟知识经纪平台的关键要素与运营策略研究 ——以增值型技术成果转化为例进行的分析》文中指出技术成果转化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然而,技术成果到具体产品或服务之间,存在着一条被称作“死亡之谷”的沟壑,阻碍技术成果的成功转化。为提高技术成果转化的成功概率,转化过程需要对技术成果进行再加工,通过分析技术成果的功能特征、关键属性与市场潜力等,从而论证其市场可行性;并通过对其未来商业化模式进行设计,形成可发展的应用规划项目,这一过程被称作技术成果的价值增值工程(VAE)。随后以加工后的项目为起点,逐步进行后续产业化实践。而这一过程的成功进行需要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各方主体共同参与,充分沟通、通力协作,才能将技术成果转化为应用于社会的各类产品与服务。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相关活动仍多在线下进行,彼此之间关于技术成果的内容属性、应用规划、开发推广、产业实践等方面的充分沟通与理解程度、合作效率与效果方面都难以令人满意。因此,技术成果转化过程可以通过搭建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虚拟知识经纪(VKB)平台来改善这一情况。本文通过对商业模式创新理论(试错过程模型与迭代理论)、虚拟知识经纪、概念证明以及技术成果转化等相关理论与概念的归纳总结,提炼出虚拟知识经纪人在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一系列活动)中的作用。通过理论文献与我国技术成果转化现状的研究,提出技术成果价值增值工程的主要路径,并根据现有案例研究,总结归纳典型VKB平台的基本框架与构成要素。同时,研究经过VAE加工后的技术成果的潜在目标市场进行分析。最后,本文研究了基于VAE价值增值的虚拟知识经济平台构建的关键要素以及运营策略,为搭建新型虚拟知识经纪平台提供建议,为技术成果的推荐、经纪活动提供支持。

李彤[9](2018)在《基于容错抗扰的冲压型无翼超声速导弹控制系统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冲压型无翼超声速导弹作为新时代国防重要兵器之一,其控制系统以高精度、高鲁棒性、高生存性、低成本引领了未来导弹系统发展方向。本文以冲压型无翼超声速导弹为对象,针对其飞行任务所面临的复杂内外扰动和不确定性,以及执行机构可能发生的部分失效和完全失效故障,根据其动态特性和相关约束,深入研究了基于扰动抑制和容错重构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建立了针对冲压型无翼超声速导弹控制问题的导弹对称串联结构模型。根据导弹对象特点,推导和建立了适合欠驱动控制系统设计的导弹三通道耦合对称串联结构模型。对控制系统设计问题进行了描述,选择了速度倾角角速率和航迹偏航角角速率作为控制目标变量,并针对冲压发动机工况角度要求,在制导层设计了饱和约束函数。对所研究的导弹执行机构模型和故障进行了定义,确定了导弹舵机部分失效和完全失效故障模式以及所导致的过驱动、全驱动和欠驱动状态,提出了控制系统设计目标。提出了基于扰动抑制的线性控制系统设计方法。针对导弹所面临的内外扰动和不确定性,以及执行机构部分失效故障和单个执行机构完全失效故障,引入了扰动估计控制方法中等效输入扰动理论及定义,在等效输入扰动系统前提下,分别基于时域状态空间和频域分析,提出了等效输入扰动—广义扩张状态观测器控制设计方法,和等效输入扰动—H∞控制设计方法,证明了方法稳定性并分析了方法应用优势。针对导弹恰驱动下系统特性和三通道姿态运动特点,分别应用时域控制方法对俯仰和偏航通道线性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和频域控制方法对滚转通道线性控制系统进行设计。提出了基于容错重构的非线性控制系统设计方法。针对导弹执行机构完全失效故障所导致的系统恰驱动状态,建立导弹系统反馈线性化映射模型,以滚转角作为稳定控制目标变量而避免零动态,应用反步控制对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并采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对集总扰动估计补偿,以此作为非线性控制系统基本控制策略。针对导弹执行机构完全失效故障所导致的系统欠驱动状态,引入成形变量,利用成形函数对不同执行机构完全失效故障模式下欠驱动导弹系统进行重新建模,并以滚转角作为成形变量将导弹系统模型变换为串联系统,同时作为中间变量改变导弹系统控制输入驱动状态。基于多模型方法,提出故障模式识别因子,并设计识别因子自适应律以实现控制系统重构机制,同时,利用Nussbaum函数技术设计了辅助系统,解决了舵机舵偏非线性饱和问题,形成控制系统抗饱和机制。通过Lyapunov稳点性分析方法,验证了所设计控制系统的全局有界稳定性。开展了控制系统参数设计分析和导弹多故障模式情形数值仿真研究。根据导弹动态特性对线性控制系统和非线性控制系统参数进行了设计与分析。对于导弹系统恰驱动故障模式,采用极限拉偏和Monte-Carlo两种数值仿真手段,在考虑舵机部分失效故障、单个舵机完全失效故障、风干扰、敏感装置噪声以及各种参数偏差和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对所设计扰动抑制线性控制系统和容错重构非线性控制系统性能进行了充分验证,两者均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非线性控制系统拥有更好过渡过程。对于导弹系统欠驱动故障模式,考虑并发故障和顺序故障两类情况,分别对容错重构非线性控制系统性能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两个舵机发生完全失效故障条件下,控制系统能够及时重构控制系统结构,调整控制策略,并且克服其他扰动和不确定性影响,实现较好跟踪性能和容错性能。论文对冲压型无翼超声速导弹控制系统实际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同时,研究成果为其他对称结构系统欠驱动控制和执行机构容错控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储备和支撑。

龙砚菲[10](2018)在《2000年以后美国教育研究主题的特点研究 ——以《美国教育研究杂志》为例》文中提出美国教育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代表性,因而对美国教育研究的内容进行探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文献分析的角度,采用科学知识图谱的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美国教育研究杂志》期刊为研究对象,对其2001-2016年所刊载的490篇文章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以揭示美国教育研究的主题及其变化,并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反思。本研究主要从美国教育研究的关键词分析入手,从而确立美国教育研究的研究内容及主题,以此为依据来探究美国教育研究主题的内容以及特点,并从中获得一些启示。本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作者在引言部分陈述了本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对象、研究问题与研究设计,阐述研究的思路框架,同时对选用《美国教育研究杂志》这一期刊的原因进行了说明,并对前人的研究做了简要的综述。第二部分为高频共现关键词的简要分析。作者基于《美国教育研究杂志》的文本,对2000年以后美国教育研究的高频共现关键词进行呈现和简要分析。根据可视化结果发现:美国教育研究的热点关键词主要有成就、学生、教师、学校、教学、数学、教育,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分析,发现这些关键词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第三部分为美国教育研究的特点呈现与分析。作者根据可视化结果以及对具体文本的查阅分析,对美国教育研究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主要包括学生成就、种族;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工作;学校管理与学校改革;教育改革与政策、教育平等这四个方面,并根据具体的文章、联系美国的教育现实,分别对其所呈现的特点进行分析,探究呈现这些研究特点的原因。第四部分为本研究的结论与启示。作者结合美国教育的现状,总结了美国教育研究的内容及其特点,阐述相关特点形成的原因,并探析美国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对我国教育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二、美国国防科学技术计划及其特点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国防科学技术计划及其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我国中小学校长规范建设的需要
        二、美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相对成熟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中小学校长
        二、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
    第四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小结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美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的研制背景及演变历程
    第一节 美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的研制背景
        一、政治背景
        二、经济背景
        三、社会文化背景
    第二节 美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的演变历程
        一、试行阶段:1996 年《学校领导者标准》
        二、修订阶段:2008 年《教育领导政策标准》
        三、拓展阶段:2015 年《教育领导者专业标准》
第三章 美国现行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的内容及理念
    第一节 《教育领导者专业标准》的内容
        一、基本内容:十条标准互相支撑
        二、内容特点:使命凸显与角色重建
    第二节 《教育领导者专业标准》蕴涵的理念分析
        一、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学业成功和人生幸福”为核心目标
        二、提高学校教育领导工作的专业化程度
        三、强调教育领导工作应面向未来
        四、突出“价值领导”的重要性
第四章 美国现行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实施途径及策略
    第一节 美国现行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实施途径
        一、校长专业标准应用于校长培训项目
        二、校长专业标准应用于校长评价
        三、校长专业标准应用于校长资格认证和高级专业认证
        四、校长专业标准应用于校长专业发展
    第二节 美国现行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实施策略
        一、完善标准实施的程序和步骤
        二、依据校长专业标准开发配套标准和指标
        三、组织专业部门和团队落实标准实施
        四、通过制度和评估保障标准的落实
第五章 美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的特点及其借鉴意义
    第一节 美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的特点
        一、标准的研制与完善彰显时代性和专业性
        二、标准的核心始终围绕学生的成就和幸福
        三、标准的理念始终强调校长的教育领导者角色
        四、标准在实施和推广中不断完善
    第二节 美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的借鉴意义
        一、校长专业标准的开发要注重与时俱进与专业性
        二、校长专业标准的目标要指向学生成功与幸福
        三、校长专业标准的内容要突出校长的教育引领作用
        四、基于校长专业标准建立规范的校长专业发展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专着类
    二、期刊、论文类
    其他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中美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分类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四、论文创新与论文不足
第1章 全球治理体系与全球治理理论
    1.1 全球治理体系的历史演变
        1.1.1 全球化发展与新全球化的出现
        1.1.2 全球治理体系的三个历史阶段
        1.1.3 全球治理体系演变的基本原因
    1.2 全球治理的基本内容
        1.2.1 全球治理的概念界定
        1.2.2 全球治理的构成要素
        1.2.3 全球治理的实践范畴
    1.3 全球治理的理论基础
        1.3.1 全球治理理论的现实价值
        1.3.2 全球治理理论的主要范式
        1.3.3 全球治理角色理论的框架
第2章 中美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角色定位”
    2.1 中美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角色认知”
        2.1.1 中国的“角色认知”
        2.1.2 美国的“角色认知”
    2.2 中美两国彼此之间的“角色预期”
        2.2.1 美国对中国崛起的“角色预期”
        2.2.2 中国对美国霸权的“角色预期”
    2.3 冷战后中美全球治理的“角色定位”
        2.3.1 中国全球治理的“角色定位”
        2.3.2 美国全球治理的“角色定位”
第3章 中美在全球治理实践中的“角色冲突”
    3.1 中美在全球治理实践层面的“角色冲突”
        3.1.1 “多元合作”与“单极霸权”的治理冲突
        3.1.2 “北京共识”与“华盛顿共识”模式之争
    3.2 中美在区域治理实践层面的“角色冲突”
        3.2.1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虹吸效应
        3.2.2 美国“印太战略”的对华遏制围堵
    3.3 中美在大国关系互动层面的“角色冲突”
        3.3.1 中美贸易战的冲突持续升高
        3.3.2 中美科技战的零和性博弈凸显
        3.3.3 中美核心利益的碰撞全面升级
    3.4 中美两国“角色冲突”的受众效应
        3.4.1 “角色冲突”带来不同的“受众效应”
        3.4.2 “角色冲突”引发的中美“角色困境”
第4章 中美在全球治理结构中的“角色嬗变”
    4.1 中国在全球治理结构中的“角色嬗变”
        4.1.1 “中国发展”推动了国际格局的演变
        4.1.2 “中国方案”影响着国际规范的导向
        4.1.3 “中国角色”促进了国际制度的发展
    4.2 特朗普政府在全球治理结构中的“角色嬗变”
        4.2.1 全球治理“举旗者”蜕变为“搅局者”
        4.2.2 霸权体系“保护者”蜕变为“讹诈者”
        4.2.3 自由秩序“灯塔国”蜕变为“破坏者”
    4.3 中美参与全球治理的“角色转换”
        4.3.1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角色转换
        4.3.2 美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角色转换
第5章 新时代中美在全球治理中“角色再构建”
    5.1 中美构建良性“竞合角色”的重要基础
        5.1.1 中美构建良性的“竞合角色”重要性
        5.1.2 中美构建良性“竞合角色”的新机遇
    5.2 中美在全球治理中“合作性角色”的实践积累
        5.2.1 全球经济治理合作
        5.2.2 全球安全治理合作
        5.2.3 全球公域治理合作
    5.3 中美在全球治理中“角色再构建”的路径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致谢

(3)美国东南亚军事基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研究价值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美国东南亚军事基地建设历史演变
    第一节 部署东南亚军事基地的背景与条件
        一、拉拢东南亚国家遏制共产主义扩张
        二、重塑美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军事关系
    第二节 冷战后东南亚军事基地的建设及其战略目标
        一、美国战略重心转移
        二、“9·11”事件到“重返亚太”战略前部署
        三、“重返亚太”战略后部署
        四、美国加强在东南亚军事基地建设的战略企图
    第三节 印太战略框架下美国东南亚军事基地的调整
        一、东南亚在美国“印太”战略中地位
        二、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军事基地群调整
    第四节 影响东南亚美军基地的调整因素
        一、东盟国家军事预算困境
        二、东南亚地区能源需求增长
        三、东南亚国家反恐能力弱
第二章 美国驻东南亚军事基地的部署及其特点分析
    第一节 美国东南亚军事基地部署
        一、美军驻菲律宾军事基地
        二、美军驻新加坡军事基地
        三、美军驻泰国军事基地
        四、美军驻澳大利亚军事基地
    第二节 美国东南亚军事基地部署特点分析
        一、规模大容纳量可观
        二、分布与战略需求相适应
第三章 美国驻东南亚军事基地的影响
    第一节 对美国的影响
        一、保障美军战略通道安全
        二、强化美国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
        三、利于美国反恐
    第二节 对中国的影响
        一、威胁中国海上能源通道
        二、不利于南海地区局势的稳定
        三、对中国“蓝水战略”形成阻力
    第三节 对东南亚地区影响
        一、增加地区国家的不安全感和反美情绪
        二、刺激恐怖主义加快发展
第四章 美国驻东南亚军事基地群前景与中国应对之策
    第一节 东南亚美军基地前景
        一、时代大背景弱化基地群的作用
        二、东南亚国家安全保障
        三、美国单边主义不利基地发展
    第二节 中国应对之策
        一、多边交流合作深化互信
        二、中美军方深化互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宏观经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1.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3.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3.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际经济学贸易壁垒理论综述
        2.1.1 国际贸易壁垒的概念界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利弊因素
        2.1.2 国际贸易壁垒主要类型
    2.2 数字贸易理论、发展情况及规则研究的文献综述
        2.2.1 国内研究综述
        2.2.2 国外研究综述
    2.3 数字贸易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研究的文献综述
        2.3.1 国内研究综述
        2.3.2 国外研究综述
    2.4 关于度量数字贸易壁垒的行业和经济效应研究的文献综述
    2.5 国内外文献综述小结
第3章 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发展现状及其主要特征分析
    3.1 金砖国家社会经济及对外贸易发展情况概述
        3.1.1 金砖国家组织成立和发展历程、结构及主要经济合作领域
        3.1.2 金砖国家成员国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3.1.3 金砖国家产业结构发展演变情况概述
        3.1.4 金砖国家成员国内外贸易规模及其结构
    3.2 金砖国家互联网基础设施和网络通信服务发展水平概述
        3.2.1 金砖国家互联网基础设施发展情况分析
        3.2.2 金砖国家网络通信服务发展水平分析
        3.2.3 金砖国家网络通信服务领域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分析
    3.3 金砖国家云计算服务发展情况分析
        3.3.1 云计算概念界定、基本功能、发展规模及其对数字贸易起到的作用
        3.3.2 云计算服务主要类型、发展优势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3.3.3 金砖国家云计算服务发展水平及市场规模分析
    3.4 金砖国家数字内容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3.4.1 金砖国家计算机和手机游戏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3.4.2 金砖国家视频点播和音乐流媒体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3.4.3 金砖国家数字出版电子图书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3.5 金砖国家电子商务、数字支付和电子交易记录系统发展现状分析
        3.5.1 金砖国家电子商务与网络销售发展情况分析
        3.5.2 金砖国家数字支付发展情况
        3.5.3 金砖国家区块链技术与数字货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领域主要壁垒和限制措施分析及其水平评估
    4.1 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和限制措施含义、主要类型和特点分析
        4.1.1 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和限制措施的含义
        4.1.2 数字产品新型贸易壁垒主要类型及其特点分析
    4.2 新型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在金砖国家使用情况及其效果分析
        4.2.1 数据保护与隐私政策概述及其适用范围
        4.2.2 数据本地化概述及其使用范围
        4.2.3 私人和公共网络安全措施概述及其使用范围
        4.2.4 有关知识产权政策措施概述及其适用范围
    4.3 传统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在金砖国家使用情况及其效果分析
        4.3.1 市场准入措施概述及其使用范围
        4.3.2 与投资相关措施概述及其适用范围
    4.4 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壁垒与数据限制性政策保护程度评估
        4.4.1 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壁垒发展情况及其保护水平分析
        4.4.2 金砖国家数据限制发展情况及其保护水平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多维面板数据模型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
    5.1 模型设定与研究方法介绍
        5.1.1 模型设定
        5.1.2 研究方法介绍
    5.2 指标选择、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介绍
        5.2.1 数据密集型行业识别方法与实现步骤
        5.2.2 基于L-P非参数方法金砖国家数据密集型及其他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计算
        5.2.3 建立金砖各国数字贸易保护强度指数(DTPSI)的方法与实现步骤
    5.3 实证模型实现步骤及其结果
        5.3.1 面板单位根检验
        5.3.2 面板数据模型豪斯曼检验
        5.3.3 基于多维面板数据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分析
    5.4 低级、中级和高级数字产品贸易保护政策对15个行业TFP影响模拟分析
        5.4.1 不同数字产品贸易保护方案对各行业TFP影响模拟方法与结果
        5.4.2 数字产品贸易保护政策对数据密集型行业TFP影响模拟结果分析
        5.4.3 模拟分析结果主要结论和本章主要发现
第6章 基于GTAP模型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壁垒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6.1 GTAP10数据库和模型介绍
        6.1.1 GTAP10模型的基本简介及其主要特点
        6.1.2 GTAP模型使用于评估数字贸易壁垒影响的局限性
    6.2 基于GTAP10模型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壁垒宏观经济影响模拟分析
        6.2.1 模拟方法介绍及其实现过程
        6.2.2 不同数字贸易壁垒保护程度下实际GDP变化模拟结果分析
        6.2.3 不同数字贸易壁垒保护程度对行业产出水平的影响模拟结果分析
        6.2.4 不同数字贸易壁垒保护程度对行业进出口贸易水平的影响模拟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数字产品贸易壁垒上升背景下的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合作框架与运行机制构建
    7.1 全球与金砖国家现有数字产品贸易合作框架分析
        7.1.1 多边与诸边贸易协定层面
        7.1.2 区域和双边贸易协定层面
        7.1.3 金砖国家现有关于数字产品贸易政策及合作框架协议
    7.2 金砖国家同世界其他国家数字贸易合作的模式构建及其运行机制
        7.2.1 合作模式一:WTO框架内的多边协议–数字贸易领域多边协议
        7.2.2 合作模式二:WTO框架内的诸边协议,以信息技术协定框架为主
        7.2.3 合作模式三:《国际服务贸易协定》(TiSA)框架内的诸边协议
        7.2.4 以WTO为主Ti SA协议为辅数字贸易合作框架实现途径
    7.3 金砖国家之间数字贸易合作模式构建及其运行机制
        7.3.1 建立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合作框架的基础条件和技术路线
        7.3.2 以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为主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合作模式
        7.3.3 以BRICS支付系统为主金砖国家数字贸易运行机制的实现
        7.3.4 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软环境建设合作领域及运行机制的实现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附录A 金砖国家采用的数据本地化及跨境数据流动限制政策
附录B NAICS行业与GTAP行业分类之间的一致性表
附录C 论文购买数据库和软件使用许可证明
附录D 简字缩语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普通高校军事课程实施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军事课程目标与实施
    (三)军事课程内容与实施
    (四)军事课程实施过程
    (五)小结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普通高校军事课程实施理论阐释
    (一)课程实施理论与军事课程
    (二)课程层次论下的军事课程实施
    (三)普通高校军事教育实施演进
五、普通高校军事课程实施现状调查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工具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过程
    (五)研究结果
六、普通高校军事课程实施改进对策
    (一)完善军事课程要求
    (二)落实军事课程内容
    (三)改进军事课程考核
    (四)改革军事课程实施机构
    (五)加强军事课程师资建设
    (六)健全军事课程督导体系
结论及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广州海幢寺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全国佛寺个案相关的研究现状
        1.3.2 岭南佛寺建筑相关的研究现状
        1.3.3 海幢寺相关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实地调研法
        1.4.2 文献研究法
        1.4.3 类比研究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海幢寺格局的演变历史及其特点分析
    2.1 海幢寺的建设背景
        2.1.1 时代背景
        2.1.2 城市背景
        2.1.3 宗教背景
    2.2 寺院格局的演变历史
        2.2.1 始建阶段
        2.2.2 鼎建阶段
        2.2.3 扩建阶段
        2.2.4 衰落阶段
        2.2.5 修缮增建阶段
    2.3 海幢寺鼎盛时期的格局特点分析
        2.3.1 选址朝向特点
        2.3.2 总平面布局特点
        2.3.3 主轴线建筑组群特点
        2.3.4 主轴线外部环境特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清代海幢寺的建筑特色
    3.1 大雄宝殿
    3.2 塔殿
    3.3 天王殿
    3.4 韦陀殿
    3.5 四座建筑的比较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幢寺建筑构件研究
    4.1 平棋
    4.2 斗栱
    4.3 柱及柱础
    4.4 梁
    4.5 驼峰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1955 年的测绘图纸
    附录2 :1998 年的测绘图纸
    附录3 :2012 年的测绘图纸
    附录4 :2015 年的测绘图纸
    附录5 :2018 年的测绘图纸
    附录6 :清朝海幢寺禁妇女入寺烧香示
    附录7 :清道光《广东通志·海幢寺》
    附录8 :清同治《番禺县志·海幢寺》
    附录9 :清宣统《番禺县续志·海幢寺》
    附录10 :《羊城诗钞·海幢寺》
    附录11 :《南海百咏续编·海幢寺》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基本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
        (一)问题的提出背景
        (二)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的价值
        (一)有利于完善我国行政组织法的构建
        (二)有利于发展我国行政组织法学理论
        (三)有利于指导行政机构改革的实践
        (四)有利于公民合法权益的保障
    三、国内外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国内研究述评
        (二)国外研究述评
    四、研究的方法
    五、研究的结构与思路
第一章 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对象
    第一节 静态层面的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
        一、机构的内涵
        二、行政机构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三、作为行政法学术语的行政机构
        四、类型化的行政机构
    第二节 动态层面的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
        一、行政机构设置权及设置的外延
        二、机构设置与职权配置的关系
        三、机构设置与职位、编制设置的关系
    第三节 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理论变迁
        一、行政组织法中的法律保留
        二、法律保留不能承受之重
        三、从法律保留原则到行政法定原则
        四、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中法的内涵
第二章 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依据
    第一节 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理论依据
        一、法律保留学说的发展
        二、行政组织规范作用的提升
        三、基本权利的客观价值秩序
        四、财政预算理论的推动
        五、法规范的一般性特征
    第二节 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现实依据
        一、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现实状况
        二、我国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所面临的问题
        三、个案分析:环境保护领域的行政机构设置
第三章 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域外经验
    第一节 域外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现状
        一、美国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
        二、德国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
        三、日本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
        四、台湾地区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
    第二节 域外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基本经验
        一、预算控制行政机构设置
        二、行政机构设置的规定应尽可能详尽
        三、立法主导行政机构设置
        四、行政机构设置的动态调整机制
        五、对行政机构设置进行数量限定
第四章 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范围
    第一节 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范围的判断标准
        一、从法律保留原则到制度性法律保留原则
        二、法律保留范围的判断标准:从干涉、全面保留到重要性理论
        三、重要性理论应为机构设置法定化范围的判断标准
    第二节 我国大部分行政机构设置非法定化
        一、中央层面
        二、地方层面
    第三节 判断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范围时须考虑的因素
        一、行政保留产生的影响
        二、行政机构设置对行政相对人权利保障产生的影响
        三、行政机构设置对行政任务正确、有效实施产生的影响
        四、行政机构设置行为本身产生的影响
    第四节 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范围的确定
        一、区分行政决策机构与行政执行机构?
        二、业务类行政机构的设置应纳入法定化范围
        三、行政机构的所有设置行为应纳入法定化范围
第五章 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位阶与程度
    第一节 法律规范密度的双重性
        一、区分法定化位阶与法定化程度
        二、法律规范密度在我国法律中的表现
        三、法律规范密度确定的不同标准
    第二节 行政机构设置的法定化位阶
        一、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位阶的不同模式
        二、我国行政机构设置的法定化位阶的现状
        三、如何确定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位阶
    第三节 行政机构设置的法定化程度
        一、比较借鉴:域外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程度分析
        二、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程度的现状
        三、行政机构设置的内容要素
        四、如何加强行政机构设置的法定化程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附件:行政组织法规范汇总目录(1949~1999)

(8)虚拟知识经纪平台的关键要素与运营策略研究 ——以增值型技术成果转化为例进行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标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框架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理论框架
        1.3.3 技术路线
    1.4.可能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2.1 技术成果转化
    2.2 虚拟知识经纪
    2.3 商业模式创新
    2.4 平台构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技术成果转化的知识经纪:问题与总体过程
    3.1 技术成果转化中的“死亡之谷”
    3.2 我国技术成果转化现状
    3.3 技术成果的价值增值工程
        3.3.1 VAE工程的主要流程
        3.3.2 技术成果项目的潜在市场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构成VKB平台关键要素的案例研究
    4.1 案例背景介绍
        4.1.1 Yet2.com
        4.1.2 Nine Sigma
        4.1.3 Inno Centive
    4.2 VKB平台参与主体要素分析
        4.2.1 知识需求方及其特点分析
        4.2.2 潜在知识提供方及其特点分析
        4.2.3 其他利益相关方
    4.3 VKB平台的功能结构要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虚拟知识经纪平台的功能-架构设计
    5.1 平台架构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5.2 VKB平台的功能设计
        5.2.1 设计原则
        5.2.2 服务流程分析
        5.2.3 功能模块设计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虚拟知识经纪平台的运维策略研究
    6.1 知识经纪平台运维的主要问题
    6.2 VAE加工策略研究
    6.3 成果估值策略研究
    6.4 平台维护策略研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基于容错抗扰的冲压型无翼超声速导弹控制系统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冲压型超声速导弹发展现状
        1.2.2 相关控制理论方法研究进展
    1.3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问题描述与模型建立
    2.1 相关坐标系定义
        2.1.1 发射坐标系O-xyz
        2.1.2 弹体坐标系o_1-x_1y_1z_1
        2.1.3 速度坐标系o_1-x _vy _v z _v
    2.2 坐标系转换关系及欧拉角定义
        2.2.1 发射坐标系与弹体坐标系转换关系
        2.2.2 发射坐标系与速度坐标系转换关系
        2.2.3 速度坐标系与弹体坐标系转换关系
        2.2.4 坐标系与欧拉角间联系
    2.3 导弹运动模型的建立
        2.3.1 导弹动力学方程
        2.3.2 导弹运动学方程
        2.3.3 导弹位移及姿态模型
    2.4 控制问题描述
        2.4.1 弹道及制导律设计
        2.4.2 执行机构模型
        2.4.3 执行机构故障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扰动抑制的线性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
    3.1 等效输入扰动理论
        3.1.1 EID定义及其系统建立
        3.1.2 EID一般表达式
    3.2 EID-GESO控制设计方法
        3.2.1 GESO设计
        3.2.2 复合控制律设计
        3.2.3 EID-GESO控制的稳定性分析
        3.2.4 俯仰与偏航通道控制系统设计
    3.3 EID-H_∞控制设计方法
        3.3.1 H_∞扰动滤波器设计
        3.3.2 H_∞复合控制器设计
        3.3.3 滚转通道控制系统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容错重构的非线性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
    4.1 恰驱动控制策略
        4.1.1 反馈线性化映射建模
        4.1.2 反步控制律与ESO设计
    4.2 欠驱动控制策略
        4.2.1 成形变量定义
        4.2.2 欠驱动故障模式建模
        4.2.3 欠驱动控制律设计
    4.3 重构抗饱和机制设计
        4.3.1 重构机制设计
        4.3.2 抗饱和机制设计
    4.4 稳定性分析
        4.4.1 Lyapunov函数设计
        4.4.2 稳定有界证明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值仿真分析
    5.1 控制系统参数设计
        5.1.1 线性控制系统参数设计与分析
        5.1.2 非线性控制系统参数设计与分析
    5.2 恰驱动故障模式仿真
        5.2.1 极限拉偏仿真情形分析
        5.2.2 Monte-Carlo对比仿真分析
    5.3 欠驱动故障模式仿真
        5.3.1 并发故障仿真分析
        5.3.2 顺序故障仿真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6.3 下一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A 导弹相关设计参数与系统方案
附录 B 相关数学基础

(10)2000年以后美国教育研究主题的特点研究 ——以《美国教育研究杂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缘起、问题及其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问题
        (三) 研究意义
    二、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其设计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设计
    三、文献综述
        (一) 中国对美国教育研究的相关综述
        (二) 以美国期刊为研究对象所做教育研究的相关综述
        (三) 关于信息可视化与科学知识图谱的研究综述
第一章 《美国教育研究杂志》高频共现关键词的简要分析
    一、美国教育研究对象的关键词可视化呈现
    二、美国教育研究对象的关键词分析
        (一) 高共现频次关键词的呈现
        (二) 高共现频次关键词的分析
第二章 美国教育研究的内容呈现及特点分析
    一、关于学生的研究及其特点
        (一) 关于学生种族的研究及其特点分析
        (二) 关于学生学业成就的研究及其特点分析
    二、关于教师的研究及其特点
        (一)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及其特点分析
        (二) 关于教学工作的研究及其特点分析
    三、关于学校的研究及其特点
        (一) 关于学校改革的研究及其特点分析
        (二) 关于学校管理的研究及其特点分析
    四、关于社会的研究及其特点
        (一) 关于教育政策与改革的研究及其特点分析
        (二) 关于教育平等的研究及其特点分析
第三章 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一) 美国教育研究的特点分析
        (二) 美国教育研究的变化趋势
    二、对我国教育研究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四、美国国防科学技术计划及其特点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研究[D]. 孙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中美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研究[D]. 王胜男. 吉林大学, 2020(08)
  • [3]美国东南亚军事基地研究[D]. 万柏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4]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宏观经济影响研究[D]. Ivan Sarafanov.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5)
  • [5]普通高校军事课程实施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袁百文. 西南大学, 2020(01)
  • [6]广州海幢寺建筑研究[D]. 赵亚琪.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7]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基本理论研究[D]. 王晓强.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8]虚拟知识经纪平台的关键要素与运营策略研究 ——以增值型技术成果转化为例进行的分析[D]. 张健. 东南大学, 2019(05)
  • [9]基于容错抗扰的冲压型无翼超声速导弹控制系统设计方法研究[D]. 李彤.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10]2000年以后美国教育研究主题的特点研究 ——以《美国教育研究杂志》为例[D]. 龙砚菲.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美国国防科技计划及其特点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