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通市市长罗一民:让“苏中”成为一个过渡性概念(论文文献综述)
王扩建[1](2011)在《转型期地方核心行动者行动逻辑研究》文中提出制度是塑造制度体制内相关主体行为的“一种关键性、干预性变量”,实现对行动者的约束。然而,约束实现的高度系统性制度环境与我国低制度化的现实环境存在明显的“错配”,导致常识性经验体认不符。改革开放以来,制度环境内生的核心行动者伴随制度环境的变化也产生着相适改变:正式制度中的党国体制、立法制度、财政制度、人事制度等规导着地方核心行动者;非正式规则中的意识形态、潜性规则、生活习惯及习俗浸润着地方核心行动者。在转型期的特定制度环境中,伴随持续性的行政放权,地方核心行动者的自主性和合法性得以增长。同时,相对于中央治国者与地方微观主体而言,地方核心行动者更能够整合和表达微观主体制度创新需求,从而有效承担联结中央治国者制度供给意愿和微观主体制度需求中介,由此,地方核心行动获得生成及成长的政治生态。而转型期制度变迁的波动性、软约束性及非耦合性又从不同逻辑维度事实影响了地方核心行动者的行动空间。我国特殊的制度环境中,由于客观因素的复杂性及个体地方核心行动者的特质差异,地方核心行动者所扮演的角色呈现多元化,然而多元性中又有一定的内在同质性。作为一个理性的主体,地方核心行动者必然遵循扩大自身权限、政府职能选择性履行及象征性治理等行动逻辑。而1990年代以后,部分地方核心行动者过分追求政绩最大化,与微观主体之间形成合谋等行为已经与地方公共利益发生背离,产生了异化现象。在转型期制度环境中,开拓型的地方核心行动者往往能够创造性的利用政策机遇,在现有的制度空间内,根据自己的效用偏好和行政目标大力推进改革,获取制度性收益,促进地方的跨越式的发展。“昆明新政”的施政模式和施政效能虽存在一些异议,但从本文研究主题视角看更多是对上述逻辑的有力验证。针对转型期地方核心行动者在行动中的背离现象,我们可以通过三个方面进行进行规制与引导:从地方核心行动者个体层面来说,转变其理念,规引其行动导向;从纵向的角度来说,变革制度体系,拓展其体制空间;从横向角度来说,构建社会生态机制,规范其行动模式。
蔡立雄[2](2008)在《经济市场化与中国农村制度变迁》文中认为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制度变迁,变迁的基本方向是市场化。市场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含着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所有领域深刻变化,各种制度变迁是市场化动态演进的具体体现。制度是一种行为规则,市场化水平不同,人的行为模式也不同,制度的形成来自于利益最大化的人的行为选择。相对价格的变化是市场化发展与制度变迁的中介。本文综合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等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制度的变迁及其绩效进行系统的考察,探索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所带来各利益相关方行为的变化以及由此所诱发的农村制度变迁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中总结农村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规律,为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1978年的中国农村制度变迁表面上是饥荒引起,但更深层的原因则是:土地和劳动力的相对价格差异的存在,市场交易使这种差异显性化,为获取这种差异带来的潜在收益使制度变迁得以扩大和维持,这是农地制度变迁的个人需求因素。与此同时,集体化监督成本的高昂和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下的低效率也使集体和国家有参与获取公共领域价格差的需求,这是农地制度变迁的组织和国家需求因素。制度变迁的供给因素在于市场化条件使个人和组织的选择集合扩大、知识的增长、技术进步、组织成本改变与政治支持的变化使制度供给成本下降或收益增加。需求和供给的合力使制度变迁成为多方一致的行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引起相对价格差异进而导致制度变迁,反过来制度变迁使生产要素从低收入领域转入高收入领域,形成正反馈促进了要素的进一步市场化,从而推动中国农村市场经济进一步高级化。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不仅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而且由于各地区改革进程和发展条件的差异,各地区市场化水平是不平衡的,农村经济各部门、各方面的市场化进程也是不均衡的。市场化的演进不是单调递增或平滑演进,在某些时间会出现跳跃,如1998年与1997年相比,市场化指数净提高3.76%,在某些年份也可能出现指数下滑现象,如1999-2000年市场化下降了0.68%;各指标的市场化演进速度也是不同的,表现为非平衡性特征,农村经济的货币化水平较高,表现为高水平均衡;而农村中介组织的发展与政府职能转换和市场环境建设是农村市场化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对2002-2004年各地区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水平横向测度中发现: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水平普遍偏低,主要表现为农村居民收入来源比较单一、乡镇企业发展不足、劳动力的市场化水平不高、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的发展有限、农村市场环境建设水平较低等;政府多予少取政策对农村市场化发展有重要作用,为此政府在推进农村市场化过程中应建立相应的支持机制。根据制度变迁的需求与供给理论,制度变迁表现为制度失衡与制度均衡交替出现的过程,当制度变迁发生时,旧制度的发展过程中断,新制度的代替制度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和秩序,因而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从长期来看表现为阶段性的跃进过程;由于路径依赖和知识积累、集体学习的渐进性与持续性,制度变迁条件的积累与局部的小规模的制度变迁可能是一个渐进的持续的过程。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是一个阶段性与连续性同时并存的过程。农业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产业,它的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土地、气候等自然环境,具有在一个比较广阔的空间内分散分布和多变性的特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必须适应自然力作用过程,农业的产业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的制度或组织特点。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经济组织主要包括家庭、合作经济组织和非合作性经济组织,家庭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组织形式;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兴起是农户为应对小农户与大市场矛盾的一种制度创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生产物;乡镇企业的发展是农户基于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为削弱工业对农村的产品垄断而产生的又一种经济组织。对农村经济市场化与制度变迁绩效的基本衡量标准是帕累托标准,它更强调是农户在市场化与制度变迁过程中的绝对收益地位的改善,可以分成两个维度进行测量,一个效率维度,二是公平维度。在利用前沿生产函数对第一产业生产效率的衡量中,本文发现,市场化对第一产业生产效率的改进起主要作用,而教育因素与技术效率的改进无明显相关。在对公平的测算中,从绝对收益的改善上看,农户的收入水平提高与市场化水平有正相关关系,农村市场化的发展还大量减少了农村的绝对贫困化程度;从农村居民的相对收入差距看,农村市场化的发展在初期缩小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而在市场化发展的中后期,扩大了农村居民地区间收入差距。教育性因素与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提高有正相关关系,越是市场化水平高的地区,工资与教育的相互诱致机制越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经济市场化发展到较高级阶段所进行的又一场大规模的制度变迁,市场化发展使农村居民的收入预期发生变化、各经济主体对风险的防范要求更强烈、对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有更高的期待,由此诱致相对价格变化,使制度变迁成为多方一致的意愿,而经济的发展、知识的积累、加入WTO所产生的倒逼机制使这种变迁成为可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是一场诱致性制度变迁,是多方利益一致的结果,在实施过程中特别要尊重农民的意愿,按农业、农村发展规律办事,顺势而为,防止这场变迁落入高成本、低收益的强制性变迁陷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关键在于培育更高级的市场经济主体——新农民和农村新型经济组织。
洪兆平[3](2006)在《中国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研究:行为理论的分析视角》文中认为本文从行为理论的分析视角出发,对中国地方政府竞争战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本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体现为:一是有助于理解地方政府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中的激励约束机制,二是有助于拓宽“战略竞争”的研究范围,三是有助于运用战略管理理论来深化对地方政府竞争行为的研究。 论文从行为理论的视角提出,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的形成及其实施有其内在的行动逻辑。地方政府在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必然受到强有力的外部刺激,通过对外部刺激的了解和观察,地方政府形成了自己的认知选择和认知组合,确定了自己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定位;并从这一战略目标和定位出发,对照现有的资源和能力,发现存在的战略矛盾;针对独特的战略矛盾,地方政府在多种战略类型中进行合理选择,当该竞争战略实施后产生效应时,地方政府根据战略效应,决定是否继续进行战略更新和升级。 论文认为,在以市场取向为目标的经济转型中,地方政府逐渐成为一个利益取向独立化和明晰化的“准市场主体”。因此,地方政府不可避免地成为战略竞争的主体。而这些演变都来源于一定的制度原因。从外部刺激因素看,财政分权、政绩考核、辖区居民、竞争战略集团是影响地方政府竞争行为的主要因素。从主体的认知看,地方政府逐步演变为“企业经营型政府”;地方政府官员逐步演变为“公共企业家”。 论文认为,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具有独特的性质、职能和表现形式。在行为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的特征,指出了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的形成过程是:从SWOT分析中发现“战略矛盾”、从“战略矛盾”中求解“战略方案”,从“战略失效”中寻找“战略更新”。论文进一步归纳了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的基本类型。 论文认为,地方政府战略竞争的积极意义在于: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加速了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促进了公共物品供给的优化、激发了政治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同时在地方政府竞争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如:重复建设、争夺原材料、地方保护主义和经济负外部性问题。但是,中国地方政府竞争总体上是积极意义大于负面效应。因此,必须超越地方政府利益,从中央政府层面对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加以鼓励、引导和规范。
吴瑞君[4](2005)在《上海大都市圈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人口发展战略是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在人口发展中的具体贯彻和体现,目的是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支持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增强规划对未来的适应性。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城市竞争力提升战略,以及规划理论的局限和层次需求等,使面向大都市圈的人口发展战略显得更加重要。目前上海大都市圈经济一体化进程发展迅猛,人口是其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若在发展战略和举措上不提早予以谋划,建立“预警机制”,无疑将给上海大都市圈的一体化建设和发展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 本文基于都市圈及人口快速发展的现实,根据战略决策的要求和战略管理的流程,应用多学科的知识,采用耦合式综合研究的方法,对大都市圈人口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展开深入的研究。 首先,在对国内外大都市圈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和评价的基础上,依据大都市圈人口发展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从增强人口发展与上海大都市圈社会经济战略适应性出发,阐述人口发展战略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联系界面的重要性,并结合战略规划的方法和原则以及人口发展与大都市圈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给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概念模型。 其次,应用战略管理的思想,比较纽约、东京、伦敦、巴黎等国际大都市圈的人口发展实践,总结国际大都市圈人口变动的阶段性特点,分析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在其中的作用,获取对上海大都市圈人口发展及战略研究的有益启示。 再次,通过对上海大都市圈人口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的分析,揭示人口变动的特点,研究人口变动的机制,了解人口发展与工业化、全球化的内在关联、及其互动趋向,并采用回归和相关等定量分析的模型,考察人口发展变动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此外,在探讨影响上海大都市圈人口发展因素的基础上,建立适合上海大都市圈人口发展特点的人口预测模型,并根据2001-2020年间的人口预测结果,对上海大都市圈未来人口发展的特点和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最后,基于“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考虑,提出上海大城市圈人口发展的战略类型、战略重点以及应采取的措施。在吸取国内外大都市圈人口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大都市圈人口发展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确立人口发展战略的目标模式和实施战略。 全文在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以下基本结论: 第一,“集聚、扩散、均衡”是国际大都市圈人口发展的一般规律,各国重视区域发展规划的做法值得借鉴。无论是类似美国这样的资源大国,还是日本那
李芃[5](2002)在《南通依江托海崛起苏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抵达南通,还来不及感叹这座通江达海的城市所发生的变化,记者便听说了当地建设项目的一个大手笔:外商拟斥巨资,在如东的洋口港筹建天然气项目。利用外地输送来的天然气,在6平方公里的沙洲上,将建起一座年发电量240万千瓦的天然气发电厂,其巨大的产能将供应到苏北、苏南?
二、南通市市长罗一民:让“苏中”成为一个过渡性概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通市市长罗一民:让“苏中”成为一个过渡性概念(论文提纲范文)
(1)转型期地方核心行动者行动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核心概念 |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四、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假设与基本内容 |
第一章 地方核心行动者的行动空间 |
第一节 地方核心行动者的制度环境 |
一、正式制度对地方核心行动者的规导 |
二、非正式规则对地方核心行动者的浸润 |
第二节 地方核心行动者的生成与成长 |
一、地方核心行动者生成的空间要素 |
二、地方核心行动者生成 |
三、地方核心行动者的成长 |
第三节 制度变迁下的地方行动空间 |
一、制度变迁波动性下的地方行动空间 |
二、制度变迁软约束性下的地方行动空间 |
三、制度变迁非耦合性下的地方行动空间 |
第二章 地方核心行动者的行动选择与行为异化 |
第一节 转型期地方核心行动者角色的多元化 |
一、转型期制度环境中的地方核心行动者 |
二、地方核心行动者角色的多元化 |
三、地方核心核心行动者角色多元化解析 |
第二节 地方核心行动者的行动选择 |
一、追求权力结构集化 |
二、履行职能的选择性 |
三、政策执行的权变性 |
第三节 地方核心行动者的行为异化 |
一、庇护关系下的权力扭曲 |
二、晋升锦标赛下的行为变异 |
第三章 制度环境中地方核心行动者行动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从“仇和现象”到“昆明新政” |
第二节 昆明新政图景展示 |
一、政治与行政制度方面 |
二、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方面 |
三、经济管理与社会发展方面 |
第三节 “昆明新政”解读——转型期的地方核心行动者因素 |
一、“昆明新政”实施的环境因素 |
二、地方核心行动者因素 |
第四章 转型期地方核心行动者行动的规制与引导的进路 |
第一节 地方核心行动者规制与引导的进路之一:转变行动的理念模式 |
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
二、塑造正确的权力观 |
三、坚持正确的事业观 |
第二节 地方核心行动者规制与引导的进路之二:拓展行动的体制空间 |
一、弹性化意识形态 |
二、改革压力型体制 |
三、变革人事制度 |
第三节 地方核心行动者规制与引导的进路之三:构建行动的生态机制 |
一、提升社会对改革认知 |
二、促进社会对改革试错的包容机制 |
三、构建地方核心行动者与民间良性互动机制 |
结论 转型制度环境中的地方核心行动者:松绑与规制 |
一、松绑:“放手做事”的逻辑 |
二、异化:弹性空间下的行动 |
三、规制:“束手做事”的策略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英文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
后记 |
(2)经济市场化与中国农村制度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逻辑思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逻辑思路 |
1.2 相关概念 |
1.2.1 制度 |
1.2.2 制度安排、制度结构 |
1.2.3 制度均衡、制度非均衡与制度变迁 |
1.2.4 农户 |
1.2.5 经济市场化 |
1.3 基本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安排 |
1.4 主要研究方法 |
1.5 本文主要的创新点与不足 |
1.5.1 主要的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制度经济学及其对农村制度变迁的理论解释——文献评述 |
2.1 从新古典经济学到新制度经济学 |
2.2 制度的经济功能 |
2.3 制度产生与演化的逻辑 |
2.3.1 制度是如何产生的 |
2.3.2 制度为何而产生 |
2.3.3 制度变迁的一般知识基础 |
2.3.4 制度变迁的主体与模式 |
2.3.5 制度变迁的原因与动力 |
2.3.6 制度变迁的需求与供给 |
2.3.7 制度变迁的方式 |
2.3.8 制度变迁的过程、时滞与路径依赖 |
2.4 制度经济学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理论中运用和发展 |
2.5 制度经济学在中国农村制度变迁中运用和发展 |
2.5.1 关于农户行为的研究 |
2.5.2 制度变迁依据的研究 |
2.5.3 制度变迁效率的研究 |
2.6 现有研究的不足 |
3 市场化、价格差异与中国农村制度变迁 |
3.1 经济市场化及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1.1 经济市场化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 |
3.1.2 经济市场化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2 相对价格的变化是市场化发展与制度变迁的中介 |
3.2.1 市场化的发展改变了要素或产品的时间、空间等方面的相对价格 |
3.2.2 相对价格的变化改变了制度变迁的成本、收益 |
3.3 在转型经济中,政府是制度变迁的第一驱动力和保障力量 |
3.4 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的理论考察 |
3.4.1 市场化与农村制度变迁:过程描述与理论解析 |
3.4.2 市场化与农村制度变迁:比较与分析 |
4 对中国农村市场化发展的测度 |
4.1 现有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测度的研究评述 |
4.1.1 市场化水平测度的理论 |
4.1.2 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测度研究的进展 |
4.1.3 目前中国农村市场化进程定量分析的主要成就与不足 |
4.2 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的指标体系构建 |
4.2.1 主要经济指标选取 |
4.2.2 各项经济指标的分值分配及计算方法 |
4.3 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水平的具体计算方法 |
4.4 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的测定(1996-2005年) |
4.5 2004年各地区农村经济市场化的相对进程 |
5 中国农村市场化发展与制度变迁的历史分析 |
5.1 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演进与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 |
5.1.1 农村市场化的启动阶段(1978-1984年) |
5.1.2 大力引进市场经营机制阶段(1985-1988年) |
5.1.3 农村经济市场化的徘徊阶段(1989-1991年) |
5.1.4 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阶段(1992-2000年) |
5.1.5 农村市场化的深化与完善阶段(2001年至今) |
5.2 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与制度变迁的主要成就与不足 |
5.2.1 中国农村市场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
5.2.2 农村市场化与制度变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变迁方向 |
6 中国农村经济主体的行为分析与制度选择 |
6.1 人的行为与制度的起源和变迁的一般描述 |
6.1.1 制度人的行为假设 |
6.1.2 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制度的起源与变迁 |
6.1.3 制度约束下的人的行为 |
6.2 农地产权制度和经营制度可能选择集与收益成本分析 |
6.2.1 农业的制度属性 |
6.2.2 农地产权制度 |
6.2.3 农地经营制度 |
6.3 中国农村经济主体的制度选择与行为 |
6.3.1 农户的制度选择与行为 |
6.3.2 农村经济组织的制度选择与行为 |
6.3.3 政府的农村制度选择与行为 |
6.3.4 中国农村制度中利益冲突与协调 |
7 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供求分析 |
7.1 主要新制度经济学家关于制度供求的基本理论 |
7.2 影响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需求因素分析 |
7.2.1 市场规模的变化 |
7.2.2 技术进步 |
7.2.3 各经济主体对收入预期的改变 |
7.3 诺斯与樊纲模型的改进与影响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供给因素分析 |
7.3.1 知识的积累 |
7.3.2 技术进步 |
7.3.3 组织成本变化 |
7.3.4 政府支持的变化 |
7.4 制度变迁理论的修正与补充——时滞与路径依赖 |
7.4.1 中国农村制度变迁中的时滞 |
7.4.2 中国农村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
7.5 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阶段性与连续性 |
8 经济市场化与中国农村经济组织变迁 |
8.1 农户间合作与农村经济组织 |
8.1.1 农户间的合作行为与合作效益 |
8.1.2 合作与农村经济组织 |
8.1.3 国际农业经济组织及其发展的考察 |
8.2 市场化与中国农村传统的非正式组织的演进 |
8.2.1 关于中国农村宗族制度演进的一个争议 |
8.2.2 农村宗族制度的主要功能 |
8.2.3 1949-1978年的中国宗族制度的演化轨迹 |
8.2.4 1978年后中国农村宗族制度的演化轨迹 |
8.3 市场化条件下的中国农村经济组织的变迁 |
8.3.1 家庭经营组织 |
8.3.2 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 |
9 以市场化为基础的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绩效分析 |
9.1 经济绩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
9.1.1 帕累托效率及其对农村制度变迁的启示 |
9.1.2 经济效率的测量方法 |
9.1.3 效率与公平的对立统一关系 |
9.1.4 公平的计量 |
9.2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绩效的基本描述 |
9.2.1 基本情况与可能的解释 |
9.2.2 近三十年中国农村分省经济增长特征与影响因素描述 |
9.3 制度变迁与农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
9.3.1 生产函数设定 |
9.3.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9.3.3 估算与结果 |
9.4 中国农村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因素分解 |
9.4.1 1978-2005农村不平等的测度 |
9.4.2 收入来源结构及其对不平等的影响(1984-2005) |
9.5 制度变迁与中国农村反贫困 |
9.5.1 制度变迁与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反贫困的成就 |
9.5.2 市场化与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 |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场新的大规模制度变迁 |
10.1 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关的理论问题评述 |
10.2 经济市场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条件和原因 |
10.2.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 |
10.2.2 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提出与实施的基本条件 |
10.2.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原因 |
10.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 |
10.3.1 在理论上,有效率的制度变迁主要是一种诱致性变迁 |
10.3.2 建国以来农村有效率的制度变迁主要是诱致性制度变迁 |
10.3.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应采取诱致性制度变迁路径 |
10.4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培育新农民、新组织 |
10.4.1 培育新农民 |
10.4.2 培育新型农村经济组织 |
10.5 2006年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分析 |
10.5.1 生产方面 |
10.5.2 生活方面 |
10.5.3 城乡统筹情况 |
11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展望 |
11.1 结论 |
11.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附录一: 陈宗胜计算的中国农业市场化程度 |
附录二: 程国强计算的中国农业市场化指数 |
附录三: 习近平计算1998年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水平 |
附录四: 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分类 |
附录五: 部分地区农民经济组织的发展情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中国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研究:行为理论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本章引言 |
1.1 选题背景、研究的问题和意义 |
1.1.1 地方政府竞争的时空背景 |
1.1.2 地方政府竞争问题的界定 |
1.1.3 研究地方政府竞争的意义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关于竞争战略与地方政府竞争的研究 |
1.2.2 国内外关于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研究 |
1.2.3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
1.3 本文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视角及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篇章结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研究预设及理论框架 |
本章引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政府与地方政府 |
2.1.2 地方政府竞争 |
2.1.3 竞争行为 |
2.1.4 地方政府竞争战略 |
2.2 理论基础 |
2.2.1 行为理论 |
2.2.2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理论 |
2.2.3 竞争战略理论 |
2.2.4 公共选择理论 |
2.2.5 辖区竞争理论 |
2.3 研究预设 |
2 3.1 预设一:有价值资源稀缺引发各地方政府间竞争 |
2.3.2 预设二:地方政府角色表现为“准市场竞争主体” |
2.3.3 预设三:地方政府行为有企业经营特征 |
2.4 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研究的理论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的刺激因素分析 |
本章引言 |
3.1 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
3.1.1 我国的财政分权历程 |
3.1.2 地方政府对财政压力的多种化解方式 |
3.1.3 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竞争行为的影响 |
3.2 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压力 |
3 2.1 “政绩考核”概念的演进 |
3.2.2 “政绩合法性”主导下的地方政府考核制度 |
3.3 辖区居民对地方政府的压力 |
3.3.1 地方政府担负的经济社会职能 |
3.3.2 辖区居民对地方政府施加压力的方式 |
3.3.3 地方政府应对辖区居民压力的措施 |
3.4 地方政府的竞争战略集团压力 |
3.4.1 区域竞争战略集团的压力 |
3.4.2 支柱产业竞争战略集团的压力 |
3.4.3 来自于竞争战略集团中领导人的压力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的认知分析 |
本章引言 |
4.1 地方政府及其领导人的角色特征与定位 |
4.1.1 地方政府的角色特征 |
4.1.2 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企业经营型政府 |
4.1.3 地方政府领导人的角色定位:政治企业家 |
4.2 地方政府及其领导人的目标 |
4.2.1 地方政府的目标:辖区财富最大化 |
4.2.2 地方政府领导人的目标:政治支持最大化 |
4.3 地方政府的资源与能力 |
4.3.1 地方政府的资源 |
4.3.2 地方政府的能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的形成与类型 |
本章引言 |
5.1 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的特征与要求 |
5.1.1 地方政府竞争行为的性质、职能与特征 |
5.1.2 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的特点 |
5.1.3 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的一般要求 |
5.2 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的形成方式 |
5.2.1 从SWOT分析中发现“战略矛盾” |
5.2.2 从“战略矛盾”中求解“战略方案” |
5.2.3 从“战略失效”中寻找“战略更新” |
5.3 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的基本类型 |
5.3.1 针对一般企业的低成本战略 |
5.3.2 针对企业外部环境的低交易成本战略 |
5.3.3 针对一般企业的错位竞争战略 |
5.3.4 针对企业外部环境的错位竞争战略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的效应评价 |
本章引言 |
6.1 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的效应评价准则 |
6.2 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的积极意义 |
6.2.1 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 |
6.2.2 加速了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 |
6.2.3 促进了公共物品供给的优化 |
6.2.4 激发了政治企业家的冒险精神 |
6.3 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的负面效应 |
6.3.1 重复建设 |
6.3.2 争夺原材料 |
6.3.3 地方保护主义 |
6.3.4 经济负外部性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案例分析:昆山市政府的竞争战略 |
本章引言 |
7.1 昆山市概况 |
7.2 昆山市政府竞争战略分析 |
7.2.1 改革初期昆山市面临的刺激因素 |
7.2.2 昆山市政府的竞争战略认知 |
7.2.3 昆山市政府竞争战略的选择与更新 |
7.3 对昆山市竞争战略效应的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建议、对策与启示 |
本章引言 |
8.1 对地方政府的建议 |
8.2 中央政府管理地方政府竞争的对策 |
8.2.1 建立公正、公平、规范的地方政府竞争制度 |
8.2.2 加强区域协调与合作 |
8.2.3 改革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机制 |
8.2.4 缓解外部的制度约束,引导各种要素的合理、有序流动 |
8.3 理论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本章引言 |
9.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9.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工作及发表论文 |
致谢 |
(4)上海大都市圈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相关概念及其辩析 |
1.2.1 大都市圈的基本概念 |
1.2.2 上海大都市圈的界定及圈层的划分 |
1.2.3 人口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 |
1.3 研究的思路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的总体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研究的假设 |
1.4 研究的方法 |
1.5 特色与创新 |
1.5.1 研究特色 |
1.5.2 研究创新 |
1.6 资料来源及其评估 |
第二章 大都市圈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2.1.1 关于都市圈概念的探讨 |
2.1.2 关于都市圈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 |
2.1.3 关于都市圈人口发展变动的研究 |
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2.2.1 都市圈概念及相关理论研究 |
2.2.2 人口发展战略研究 |
2.2.3 大都市圈人口专题研究 |
2.3 大都市圈人口发展的相关理论 |
2.3.1 城市圈“三地带”学说 |
2.3.2 城市发展阶段学说 |
2.3.3 大都市圈人口分布函数模型 |
2.3.4 大都市圈圈层结构理论 |
2.4 区域发展战略的相关理论 |
2.4.1 增长极理论 |
2.4.2 经济社会综合协调发展战略理论 |
2.4.3 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大都市圈人口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 |
3.1 大都市圈人口发展的国际经验 |
3.1.1 国外各大都市圈人口发展概况 |
3.1.2 国外大都市圈人口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
3.1.3 国外大都市圈人口发展变动的规律 |
3.2 大都市圈区域发展战略与规划在人口发展中的作用 |
3.3 国外大都市圈人口发展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3.3.1 上海大都市圈人口发展阶段的判断 |
3.3.2 借鉴与启示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上海大都市圈人口发展现状及其评价 |
4.1 上海大都市圈人口发展的现状 |
4.1.1 人口总量及其自然增长 |
4.1.2 人口性别年龄结构与出生性别比 |
4.1.3 人口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等级体系 |
4.1.4 人口空间分布和产业分布 |
4.1.5 人口迁移和流动 |
4.1.6 人口素质 |
4.2 上海大都市圈人口变动特征 |
4.3 上海大都市圈人口变动机制分析 |
4.3.1 人口城市化的影响机制 |
4.3.2 人口流动和迁移的影响机制 |
4.4 上海大都市圈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定量分析 |
4.4.1 人口数量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协调程度分析 |
4.4.2 人口质量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分析 |
4.4.3 人口密度分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分析 |
4.4.4 人口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评价 |
4.5 上海大都市圈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程度评价 |
4.5.1 人口与资源协调发展关系评价 |
4.5.2 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关系评价 |
4.6 小结 |
第五章 2001-2020年上海大都市圈人口预测 |
5.1 上海大都市圈人口预测的方法及其选择 |
5.1.1 常用的人口预测方法及其评价 |
5.1.2 本文所采用的预测方法 |
5.1.3 预测的内容及其参数的确定 |
5.2 上海大都市圈经济人口规模预测 |
5.2.1 关于测算方法的几点说明 |
5.2.2 主要参数及其测算 |
5.2.3 经济人口规模测算 |
5.2.4 上海大都市圈经济人口规模的论证 |
5.3 人口自然变动预测 |
5.3.1 基年人口数据的准备 |
5.3.2 人口预测参数的确定 |
5.4 上海大都市圈外来人口及其自然增长量估算 |
5.5 开放式人口仿真 |
5.5.1 新增外来人口分性别、年龄构成的选择 |
5.5.2 开放式人口仿真结果 |
5.6 上海大都市圈人口城市化水平估算 |
5.7 小结 |
第六章 上海大都市圈未来人口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6.1 上海大都市圈未来人口发展态势 |
6.1.1 人口总量快速增长,人口集聚能力迅速提高 |
6.1.2 人口年龄结构老化有所加剧,总抚养比将持续走高 |
6.1.3 外来人口导入的数量众多,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显着 |
6.2 上海大都市圈人口发展所面临的机遇 |
6.2.1 经济发展对人口的支撑作用强大 |
6.2.2 人口机会视窗开启的条件已经具备 |
6.2.3 人口活力将不断得到增强 |
6.3 上海大都市圈未来人口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
6.3.1 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 |
6.3.2 人口城市化快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6.3.3 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口问题 |
6.3.4 人口出生与生殖保健存在的问题 |
6.3.5 劳动力资源配置和优化中存在的问题 |
6.3.6 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上海大都市圈人口发展的战略选择 |
7.1 上海大都市圈人口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 |
7.1.1 指导思想 |
7.1.3 战略构架 |
7.2 上海大都市圈人口发展的战略目标 |
7.2.1 总体目标 |
7.2.2 分解目标 |
7.3 上海大都市圈人口发展的战略重点 |
7.3.1 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出生性别比平衡战略 |
7.3.2 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 |
7.3.3 大都市圈人口空间结构优化战略 |
7.3.4 提升上海大都市圈人力资源整体优势的战略 |
7.3.5 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机制的战略 |
7.4 小结 |
第八章 推进上海大都市圈人口发展战略实施的政策思考 |
8.1 建立人口发展战略的实施机制 |
8.1.1 建立人口发展战略实施的协调机制 |
8.1.2 构筑并拓展人口管理和服务的协作平台 |
8.1.3 营造人口良性发展的社会环境 |
8.2 提高政府对人口的宏观调控能力 |
8.2.1 通过制度改革影响人口的变动机制 |
8.2.2 依托土地调控完善城镇等级体系 |
8.3 依托市场力量实现人口和战略整合 |
8.3.1 依托市场力量实现人口整合 |
8.3.2 依托城市化实现人口战略的整合 |
8.3.3 寻求突破创建新的利益平衡机制 |
8.4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基本结论 |
9.2 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
9.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读博期间完成的科研课题和发表的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南通市市长罗一民:让“苏中”成为一个过渡性概念(论文参考文献)
- [1]转型期地方核心行动者行动逻辑研究[D]. 王扩建. 苏州大学, 2011(06)
- [2]经济市场化与中国农村制度变迁[D]. 蔡立雄. 西北大学, 2008(08)
- [3]中国地方政府竞争战略研究:行为理论的分析视角[D]. 洪兆平. 河海大学, 2006(09)
- [4]上海大都市圈人口发展战略研究[D]. 吴瑞君.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5]南通依江托海崛起苏中[N]. 李芃. 国际金融报, 2002
标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农村人口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