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绳海槽中南部及邻近陆架悬浮物分布、组成及影响因素

冲绳海槽中南部及邻近陆架悬浮物分布、组成及影响因素

一、冲绳海槽中南部及其邻近陆架悬浮体的分布、组成和影响因子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邹亮,窦衍光,陈晓辉,胡邦琦,林曦[1](2021)在《冲绳海槽中南部不同环境表层沉积物质来源》文中研究说明对冲绳海槽中南部3种不同沉积环境(东海外陆架、东海陆坡和冲绳海槽)表层沉积物进行了稀土等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冲绳海槽和陆坡表层沉积物具有与台湾物质来源类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La/Sm-Gd/Yb散点图也显示海槽和陆坡沉积物主要分布在台湾物源端元区,表明冲绳海槽中南部海槽和陆坡表层沉积物主要来源于台湾,而外陆架沉积物明显的重稀土亏损与大陆河流(特别是长江、黄河)沉积物来源较为一致。为进一步判断外陆架表层沉积物来源,对外陆架沉积物重矿物进行分析鉴定,结果显示,外陆架沉积物重矿物以普通角闪石-绿帘石-石榴石-赤褐铁矿为组合特征,与长江沉积物重矿物组成特征类似,其明显缺乏台湾河流来源的典型重矿物锆石、黄河来源典型重矿物云母、浙闽沿岸来源典型重矿物磁铁矿,说明台湾、黄河和浙闽沿岸并非研究区外陆架表层沉积物主要物源。根据以往测年等研究成果,研究区外陆架沉积物年代较老,应为古长江物质经东海现代环流体系不断改造而成。

冯轩[2](2020)在《冲绳海槽西南端1.3ka以来重力流沉积特征及沉积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以冲绳海槽西南端HOBAB4-S1岩心为研究对象,利用沉积物粒度、沉积构造、AMS14C测年、碎屑矿物组合、有机碳氮、地球化学等资料,对研究区重力流沉积特征、沉积机制以及与晚全新世气候事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岩心发育了正常半深海碎屑沉积和17段重力流沉积。正常半深海碎屑沉积以粉砂为主,发育块状层理,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呈以10-14μm为中心的单峰,C-M图上样品点分布于左下角,体现静水沉积的特征;而重力流沉积层以砂质粉砂为主,发育平行层理、爬升沙纹层理和粒序层理等沉积构造,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多呈以70-130μm为中心的单峰,C-M图上样品点分布区间大致平行于C=M基线,且位于PQ段以下,表明沉积物搬运方式为重力流悬浮搬运。沉积物中主要轻矿物为石英、斜长石、云母和绿泥石,重矿物为普通角闪石、黑云母、阳起石和褐铁矿。有机碳氮分析表明重力流沉积层的总有机碳、总氮含量低于正常半深海沉积层,因有机质自然降解作用,其含量均随深度增加而降低。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重力流沉积较正常半深海沉积层相对富集元素Si、Zr、Ca、Sr,而相对亏损元素Al、Fe、K以及微量元素;元素因子分析表明岩心元素含量受粒度组成、生源输入和陆源物质输入三个主因子控制;稀土配分模式表明岩心沉积物的稀土配分曲线特征与台湾河流沉积物相似,而与长江和东海陆架沉积物有差异。根据重力流层的沉积构造特征判断该区重力流属于沉积物从河口直接输入到槽底的异重流。其类型主要有两类,一类形成厚层异重流沉积,底部侵蚀面发育,内部发育多组逆-正粒序组合,指示了水动力较强,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均较明显的异重流近端沉积;另一类形成薄层异重流沉积,底部侵蚀面不发育,内部不发育或仅发育一组逆-正粒序组合,指示了水动力较弱的异重流边部沉积。岩心的重力流层多发育在800-1300A.D.之间,指示了当时气候条件为高温高湿、台风洪水频发、降雨量较大,验证了“中世纪暖期”在东亚地区的存在。

路月[3](2019)在《东海陆架—冲绳海槽不同沉积单元表层沉积物组成特征及环境指示意义》文中研究指明东海外陆架-冲绳海槽海域是研究大陆边缘沉积物现代沉积特征以及海陆相互作用的重点靶区。本文对该海域所获取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粒度、元素、碎屑矿物、粘土矿物分析,阐述了其表层沉积物的组成特征,并对不同沉积单元粗、细表层沉积物的物质来源、沉积环境及成因、输运机制及路径等沉积物问题做出探讨。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主要由砂、粉砂质砂、砂质粉砂、粉砂4种类型组成,具有明显分区特征:东海外陆架区域砂及粉砂质砂广泛分布,陆坡区表层沉积物主要由粉砂及砂粒级组分组成,冲绳海槽以粉砂为主,整体表现为自外陆架—冲绳海槽由粗变细的特点。研究区内大部分表层沉积物的元素分布符合元素“粒度控制律”,即在细颗粒为主的冲绳海槽区元素含量较高,至东海外陆架粗颗粒分布区其含量明显降低。R型因子分析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的分布主要受控于陆源碎屑沉积作用,受海洋生物沉积与化学沉积作用较小。东海外陆架区碎屑矿物组合主要为钾长石-普通角闪石-绿帘石-钛铁矿-石榴石,轻矿物占主导,含量介于88.60%98.14%之间,其高值区位于外陆架中部,重矿物含量远低于轻矿物,含量范围为1.17%11.16%,水动力分选是影响研究区碎屑矿物分布的重要因素。陆坡-冲绳海槽的粘土矿物组合按特征可分为3类:Ⅰ类和Ⅱ类粘土矿物组合均为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蒙皂石,二者含量上存在差异性,主要分布在陆坡区,Ⅲ类粘土矿物组合为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蒙皂石,主要分布在冲绳海槽区。东海外陆架沉积区水系流场变化复杂,经历冰消期及全新世的多期海侵作用,重矿物组合特征显示其粗碎屑沉积物来自古长江;陆坡沉积区重力流沉积特征明显,受黑潮、陆架潮流作用共同影响;冲绳海槽沉积区既体现出浊流沉积特征,又表现出半深海-深海沉积特征。粘土矿物组合揭示陆坡及冲绳海槽区细颗粒物质主要源自台湾岛、大陆长江、浙闽沿岸河流及东海陆架。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以陆源为主,沉积物输运借助于河流向海输入(中国大陆、台湾),陆架悬浮体近底搬运、黑潮输运、残留沉积物再搬运(块体滑塌、浊流、牵引流)的共同作用。

郑旭峰[4](2014)在《晚更新世末期以来冲绳海槽峡谷区沉积特征及其环境响应》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冲绳海槽西坡海底峡谷区沉积特征及其环境响应的沉积学研究,旨在重建冲绳海槽海底峡谷区50ka以来的古环境演化历史,进而探讨区域季风、洋流以及海平面变化所存在的科学问题。东海广阔流场分布以及海底峡谷区天然的地理和地形优势,为我们获得高分辨率的、具有代表性的沉积学记录提供有利的条件。在本研究中,我们分别选取海底峡谷轴部、峡谷扇以及槽底的四个沉积物柱状样A27、Oki02、A7和Oki01。利用强有力的粒度分析方法,包括粒度旋转主成分分析(V-PCA)、端元分析方法(EMMA),分别从Oki02和A7孔的沉积物粒度中分离出独立的黑潮端元F3和EM1和冬季风端元GSI和EM2,以讨论沉积物输运机制。结合粘土矿物分析和地球化学分析,以区分沉积物源。同时,还应用XRF岩芯扫描所获得的常量元素比值log(Ti/Ca)和log(Fe/Ca),以表征陆源沉积物输入量的变化,进而重建东亚冬季风、黑潮和浊流沉积作用历史。进一步对比热带辐合带上其他季风、降雨指标以及厄尔尼诺指标,探讨黑潮和冬季风变化的潜在控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响应于构造和洋流的变化,冲绳海槽南部海底峡谷区A27孔经历了沉积-剥蚀-沉积的过程。50.0-48.0ka,黑潮尚未进入冲绳海槽,沉积基本以源于黄河和长江的稳定的半深海沉积物为主。48.0-35.0ka是冲绳海槽构造活动非常强烈的时期。强烈的火山、地震作用,不仅使海底峡谷区A27孔基本处于剥蚀和沉积缺失状态,而且逐渐使得冲绳海槽南部的陆桥打开。35.0-34.0ka冲绳海槽构造活动逐渐减弱,浊流沉积开始在峡谷保存。34.0-12.0ka,冲绳海槽南部的陆桥彻底坍塌,黑潮进入冲绳海槽,这一方面带来了台湾东部的沉积物,另一方面阻挡长江和黄河的沉积物向冲绳海槽南部搬运。全新世伊始,响应于岁差所驱动的东亚夏季风增强以及热带“ENSOPOWER”的减弱,黑潮经历了大幅度的增强;黑潮的增强及其所产生的“水障作用“,一方面阻挡了大多数夏季源于中国东部的沉积物,另一方面使得大部分黄河物质无法到达冲绳海槽, A7、Oki02和Oki01孔中粘土矿物物源由以长江和黄河为主转变为以陆架、长江以及少量台湾物质为主,log(Ti/Ca)和log(Fe/Ca)比值也有较大减小。相反,在强烈东北季风以及黑潮的水障减弱的冬季,季风Ekman效应所产生的下降流以及强烈的水体混合,仍然能将丰富的中国东部的陆源沉积物以底部雾状层的形式沿着海底峡谷和陆坡向海槽搬运。这时黑潮逐渐达到稳定,海平面对东海的环流的影响已经很小,东海的“夏贮冬输”模式基本形成。底部雾状层粒度端元GSI、EM2以及陆源物质指示的log(Ti/Ca)基本记录冬季风的信号。另外,GSI、EM2和log(Ti/Ca)之间以及它们与苏禄海的初级生产力,青海多洼黄土平均粒径和湖光岩玛珥湖沉积物的磁化率在全新世的一致性变化,进一步说明GSI、EM2和log(Ti/Ca)作为冬季风指标的可靠性。对比同纬度上东葛洞石笋的东亚夏季风指标δ18O,发现东亚冬季风与夏季风具有非常一致的反向变化,这种反向变化关系反映全新世热带辐合带的南移。更进一步对比热带辐合带上的季风、降雨指标,包括安曼石笋δ18O,委内瑞拉卡里亚科湖泊的Ti含量,北半球夏季日照量变化以及南半球秘鲁石笋δ18O,发现它们之间具有非常一致的变化,这进一步支持热带辐合带对全球季风、降雨的调控作用,从而支持高纬和低纬过程在不同尺度对季风的驱动。为了更定量描述季风体系的相互关系,从而分离出太阳外部的驱动以及地球内部ENSO的调控,在研究中我们还分别应用交叉互相关分析、小波分析以及全局谱分析,对于东亚冬季风与夏季风指标进行了分析。交叉互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东亚冬季风与夏季风在12.0-5.5ka具有非常强的反向相关性(-0.8),这种反相关说明季风体系直接响应于太阳辐射所驱动的热带辐合带的纬向迁移,即外部调控;从5.5-2.5ka,东亚冬季风与夏季风的耦合性减弱(-0.5),这种减弱与这个时期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的加强有关。2.5-0ka,东亚冬夏季风的关系进一步脱偶,从反向相关变成正相关甚至没有相关性,这种东亚冬季风与夏季风之间关系的脱偶现象与2.5ka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进一步加强以及人类对于气候以及环境的干扰有关。全局谱分析和小波分析的结果表明东亚冬夏季风具有相似的1500,500以及260年的周期。粒度V-PCA和EMMA分析得到黑潮端元F3、EM1具有非常一致的变化,而且它们与其他黑潮指标,包括A7和MD0124-04孔的普林虫含量、ODP1202孔中分选性粉砂含量以及日本海沿岸的MD01-2421孔黑潮指标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进一步对比其他热带ENSO指标以及季风指标,结合现代观测结果,表明黑潮在12.0ka急剧增强是响应于岁差变化所驱动的“ENSOPOWER“的减弱以及东亚夏季风的增强。而5.0ka以来黑潮的高频变化和减弱,可能与叠加于轨道尺度的更高频次的ENSO活动有关。进一步对黑潮指标F3、EM1进行全局谱分析、小波分析,还发现黑潮2600、1500以及260年周期。这些黑潮周期更一步说明热带ENSO以及季风与中纬度黑潮的复杂的、非线性的关系。

董爱国[5](2011)在《黄、东海海域沉积物的源汇效应及其环境意义》文中研究表明陆海相互作用过程中痕量元素和有机质的归宿和行为,不仅是全球物质循环过程(例如碳循环、汞的全球循环等)研究的关键,而且与人类活动(例如:重大水利工程、城市化进程和土地的使用、工业污染物质的排放和大气污染物的沉降)密切相关。如果在一个典型的河口或者陆架海域,将自然过程(河流的输入、季风的输送、外海流系的输送、再悬浮过程等)、人类活动与海洋环境状况(缺氧区、上升流等)相结合,辅助敏感的示踪剂,就有可能在崭新的层面上认识陆海相互作用过程中痕量元素和有机质在海洋学过程中的源汇效应,而长江口与黄、东海海域正是实施这一研究最为理想的场所之一。本文以国家"973"项目(2002CB412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076222)和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基金(MRE201004)为依托,根据2003与2006年夏季、2009年冬季和2010年秋季长江口与黄东海海域四个航次的综合调查资料,测定了悬浮体含量、沉积物粒度、黏土矿物含量、有机碳、总氮、碳氮同位素、重金属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等,分析了黄东海海域悬浮体的输送格局、沉积物的来源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定量估算了黄东海泥质区的沉积通量以及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有机碳的埋藏通量,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系统地探讨了黄东海海域沉积物的源汇效应及其环境记录。主要结论如下:(1)黄海海域秋季悬浮体含量介于0.1-300mg/L之间,小于5mg/L的水体占据了研究区绝大部分海域。悬浮体高含量区主要分布在苏北浅滩,低含量区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南部海域和南黄海中部海域。黄海悬浮体分布特征受黄海环流系统和再悬浮作用影响显着。北黄海泥质区和山东半岛沿岸泥质区是渤海海峡输入物质的汇,长江冲淡水也可能携带部分泥沙经黄海暖流输送至北黄海泥质区,而南黄海中部泥质区主要受老黄河物质的影响。基于对北黄海泥质区、山东半岛沿岸泥质区和南黄海中部泥质区沉积通量的估算(其沉积通量分别约为20Mt/yr、25-75Mt/yr和49Mt/yr),可得知黄河通过渤海海峡的输送通量应大于43Mt/yr,每年至少有50Mt老黄河物质输入至东海东部海域。(2)长江口海域夏季悬浮体含量的极大值出现在最大浑浊带,悬浮体高含量区主要出现在近岸泥质区中,在东海残留沉积区悬浮体含量较低。悬浮体含量的分布格局受沿岸流、长江冲淡水和台湾暖流的共同作用。表层悬浮体含量主要受长江冲淡水的影响,部分悬浮体可被携带至口外东北方向的海域。底层悬浮体含量在最大浑浊带可达1000mg/L,之后向外海方向迅速降低,在口外锋面处悬浮体含量出现明显的梯度变化,大部分悬浮体在沿岸流的作用下向南输送。闽浙沿岸泥质区的沉积通量约为186Mt/yr,而长江口外泥质区虽然面积较小,但却有着较快的堆积速率(最高可达到3g/cm2/yr),其沉积通量约为137Mt/yr。长江口泥质区和闽浙沿岸泥质区每年约沉积323Mt泥沙,大于基于浅地层剖面所估算的沉积通量240Mt/yr。(3)北黄海泥质区沉积物中有机质主要以陆源为主。长江口外泥质区和闽浙沿岸泥质区中有机质在近岸主要以陆源沉积为主,由近岸向海沉积物受海源物质的影响逐渐增强。在南黄海中部泥质区沉积物,陆源有机质的输送依然是有机质来源的主要方式,海洋来源有机质在南黄海中部泥质区的东侧呈增加趋势,可能与黄海暖流的输入有关。在百年尺度上,北黄海泥质区每年埋藏的有机碳总量约为0.19Mt,南黄海中部泥质区每年约埋藏0.59Mt,而长江口外泥质区的有机碳埋藏通量约为1.24Mt,略低于闽浙沿岸泥质区(2.10Mt)。东海的有机碳理藏通量大于黄海,在东海至少有50%的有机碳埋藏于长江口外和闽浙沿岸泥质区。(4)长江口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高含量分布在口门附近,向海方向呈逐渐减少的趋势。长江口外泥质区中呈现重金属元素的高值,在东海残留沉积区内绝大多数重金属元素含量出现低值。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是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非残渣态的主要存在形式。在长江口外泥质区的南部出现高含量的铜元素非残渣态,长江水沙输入量呈一定的正相关性;非残渣态的铅元素含量受大气输入和工业污染的影响较明显。长江口海域Y16站岩芯沉积物中铅、锌含量在1990年后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其含量变化主要受控于长江物质的供给、生物沉积作用以及人类活动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另外,长江输沙量的变化与重金属元素铅、锌含量旱现一定的负相关性,结合富集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可知,1990年后岩芯沉积物中铅、锌含量受到人类活动污染物排放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在长江大量输沙的背景下被明显减少。(5)黄东海海域黏土矿物的分布特征主要受长江和黄河两条大河的影响,北黄海泥质区中黏土矿物主要受黄河输入物质控制,闽浙沿岸泥质区中黏土矿物被长江输入物质所控制。南黄海中部泥质区黏土矿物不仅受老黄河物质的影响,还受现代黄河和长江物质的影响,具多源特点。同时,韩国河流对南黄海中部泥质区中黏土矿物的贡献很小。黄渤海海域悬浮体和沉积物中稀土总含量介于20至300μg/g之间。在悬浮体中,经北美页岩标准化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水体的各层悬浮体中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均一致,与黄河沉积物接近。另一类为:底层悬浮体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黄河沉积物接近,而表层和10m层悬浮体配分模式呈现重稀土相对富集,且稀土总量整体偏低。黄海海域悬浮体中稀土元素含量的变化主要受控于陆源碎屑物质,还可能受到水体的影响而体现出与陆源碎屑不同的配分模式。这种影响主要集中于悬浮体含量较低的表层或水深10m层中,可能由悬浮体清扫水体中重稀土元素所致。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为:一、基于矿物学、地球化学和水沙输送过程,系统地分析了黄、东海海域物质的输送格局和来源,重新估算和评价了沉积通量、有机碳的埋藏通量和重金属元素的环境效应。二、详尽分析了黄海海域悬浮体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及配分模式,发现部分表层悬浮体中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虽仍呈近直线型分布,但重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可能由悬浮体清扫水体中重稀土元素所致。

胡邦琦[6](2010)在《中国东部陆架海泥质沉积区的物源识别及其环境记录》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东部陆架海(渤海、黄海和东海)是世界上最宽阔的陆架海之一。长江和黄河输入的巨量泥沙是其主要的物质来源,对本海区的物质通量、陆架泥质沉积体的形成以及海洋生态环境有着重大的影响。确定长江和黄河物质的可靠识别指标,对于确定两种物源在中国东部陆架海区的时空分布,了解长江和黄河物质的“源-汇”作用、阐述陆架海区物质通量和认识东部陆架海区的演化过程等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近年来,长江、黄河物源识别工作已经取得巨大的进展,但迄今为止在长江和黄河物质可能的物源混合区进行长江与黄河物质的准确识别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同时,中国东部陆架海区泥质沉积体中蕴藏着全新世以来丰富的古环境信息,其变化受到大陆、海洋两方面环境变化的影响。这些泥质沉积体中的沉积物和石英敏感粒级、磁性、地球化学以及UK37-古水温等参数已被广泛用于东亚季风等环境变化的替代指标,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目前在东部陆架海区关于东亚冬季风等环境因素的高分辨率长期记录比较缺乏。黄海暖流作为现代黄、东海环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泛关注,但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报道了其形成年代,对其形成以后的可能变化未进行讨论。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末次冰消期以来东部陆架泥质区海洋环境演化的地质记录”和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我国陆架海生态环境演变过程、机制及未来变化趋势预测”为依托,研究了长江、黄河代表性表层样品23个,泥质区表层样品近150个、济州岛西南泥质区B3孔和南黄海中部泥质区的ZY-1、ZY-2、ZY-3孔4根柱样。利用沉积物粒度测试、X-衍射矿物分析、XRF地球化学分析、UK37-古水温测试、AMS 14C测年等多种分析手段,对中国东部陆架海区泥质区的物源识别和古环境记录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长江与黄河入海沉积物不同粒级中的矿物组合中,方解石与白云石含量的比例在细粒级部分(<16μm)差异最大,是长江与黄河流域风化程度和沉积物物质源区不同的集中体现。同时白云石不是生源物质,因此,在东部陆架海区沉积物中,可以采用<16μm粒级区间的方解石和白云石含量比值的差异,作为识别长江与黄河物源的可靠指标。2.利用<16μm粒级中的方解石和白云石比值差异对各泥质区表层沉积物中长江与黄河物源识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尤其在两者混合区域。结果表明,黄河物质的影响在整个东部陆架海区泥质区中均有反映,但在渤海和北黄海海域,主要是现代黄河物质的供应,而在35°N以南的黄河物质主要来自苏北老黄河口再悬浮物质。长江物质分布范围比较小,主要集中在东海内陆架和济州岛西南泥质区,最南界不超过26°N,最北界不超过35°N。长江和黄河物质的扩散模式与中国东部陆架海的海洋动力条件密切相关。3.利用济州岛西南泥质区的B3孔沉积物<16μm粒级部分的方解石和白云石含量比例差异,揭示了全新世以来长江、黄河物质对此海区物源贡献的变化历史。结果表明,黄河物质分别在6.7~4.1和0.8~0 ka B.P期间对此海区有所贡献,可能显示了黄河在苏北入海的变迁史,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长江物质在6.0 ka B.P以来对此海区均有贡献,与全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从堆积转变为进积的时间一致。B3孔的物源、粒度及沉积速率的变化,与海洋环境及长江与黄河物质供应量的变化历史有较好的对应关系。4.利用南黄海中部泥质区的3根柱样(ZY-1、ZY-2、ZY-3孔)的沉积物粒度和地球化学指标,研究了中全新世以来东亚冬季风的演化历史。结果表明,近7200年来东亚冬季风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7.2~4.2 ka B.P的东亚冬季风强盛期、4.2~1.8 ka B.P的东亚冬季风的稳定期和1.8~0 ka B.P的东亚冬季风转换期。轨道驱动的太阳辐射量(Solar insolation)变化的季节性差异使得中全新世以来东亚冬、夏季风在整体上呈同步减弱趋势,而太阳活动(Solar irradiance)在十年、百年尺度上使得东亚冬、夏季风反相变化。5.在6.2 ka B.P以来,南黄海中部ZY-2孔的海水表层温度(SST)的几次千年尺度降温事件与黑潮减弱事件和北大西洋浮冰(IRD)事件一一对应,表明低纬度边缘海区与高纬度地区的气候变化是同步发生的,有可能是对同一驱动力(Solar irradiance)的响应。通过多个钻孔海水表层温度之间比较,表明黄海暖流“前弱后强”,发现了10次黄海暖流减弱事件。黄海暖流的长期变化和短期的减弱事件与黑潮和西太平洋暖池区的SST变化基本一致,表明黑潮本身的强弱是影响黄海暖流的主要因子,而其他因素(如东亚冬季风)只在某些阶段会对黄海暖流产生显着的影响。

李传顺[7](2009)在《冲绳海槽西南端中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特征及其物源与环境意义》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大陆向大洋的过渡带,由于享有得天独厚的沉积环境,具有独特的构造特征以及与黑潮主流之间的密切关系,一直以来,冲绳海槽都是中外学者研究的重点靶区。2005年5月,由我国与法国联合主持的IMAGES航次在台湾东北海域获取MD05-2908柱状岩芯(24o48.04′N,122 o29.35′E,水深为1275米),该柱状岩芯为一34.17米长高质量的连续沉积记录,岩性以深灰色粘土质粉砂为主,含水量较高,粘性、可塑性强,含有数层厚度不等的夹层。岩芯年龄模式依据17个AMS 14C定年数据建立,岩芯底部年代约6.8ka,为中全新世以来的沉积。在实验室对样品按照2cm的间隔进行分割后分别进行了粒度分析、粘土矿物提取与测试、碎屑矿物提取与鉴定、常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等实验。粒度分析结果显示,MD05-2908岩芯沉积物粒度垂向上总体比较均一,以细颗粒的粘土与粉砂质为主,但不同层位也稍有差别,表现为底部层位粒度较粗,含砂量较高,说明底部沉积环境比较复杂。粘土粒级(<2μm)矿物主要由四种粘土矿物和少量石英、长石碎屑组成。其中,粘土矿物相对含量变化中,伊利石(~68%)与绿泥石(~17%)构成主要成分,含有蒙皂石(~10%)和高岭石(~5%)。结合台湾东北外海表层沉积物的研究,利用粘土矿物伊利石/蒙皂石和绿泥石/高岭石比值得出岩芯粘土矿物主要为陆源碎屑粘土矿物,其源岩主要为台湾中央山脉的变质岩与台湾东部的沉积岩。重矿物分析共选取了41个层位,对63~250μm粒级的样品在实体镜和偏光显微镜下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岩芯重矿物主要由绿泥石(29%)、普通角闪石(22%)、白云石(10%)、黑云母(8%)、绿帘石(7%)、白云母(7%)、褐铁矿(5%)等组成。稳定矿物少,矿物成熟度低。碎屑矿物风化程度低,磨蚀不明显,分选较差,表明沉积物来自于近源,后期改造作用不明显。常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SiO2、Al2O3和Fe2O3是岩芯沉积物中的最主要组分,这三种组分占沉积物总量的82%左右。整个岩芯自下而上各常量组分变化不大,其平均值与东海陆架沉积物基本接近。微量元素变化比较明显, Ba、Cr、Cu、Zn元素的含量比东海陆架沉积物中的含量要高,而Sr的含量明显低于东海陆架。对常微量元素的R型因子分析表明,常量元素SiO2、Al2O3、Fe2O3、MgO和K2O,微量元素Cr、Cu、Ni、Zn、Pb、Rb和Mn可代表陆源物质;常量元素CaO和微量元素Sr、Ba可代表生物源物质。岩芯沉积物以陆源物质为主,生源物质的贡献起次要作用。岩芯沉积物中稀土元素总量平均为169.87×10-6,并且轻稀土含量均高于重稀土,LREE/HREE平均值为10.14,表明了轻稀土对稀土总量的贡献远高于重稀土,沉积物富集轻稀土,反映了沉积物的陆源特征。岩芯MD05-2908中全新世以来平均5m/ka的高沉积速率主要源于丰富的物质供应和适宜的沉积环境。岩芯细粒级沉积物中,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陆源碎屑物质,粘土矿物特征与台湾东部陆源物质相同;粗粒级沉积物中,重矿物含量及矿物特征也表明岩芯沉积物粗颗粒组分主要来自于近源沉积。台湾宜兰境内的兰阳溪每年携带约一千万吨冲积物入海成为研究区重要的物质来源。由于受到黑潮的强烈影响,逆时针涡流及底层反向流的存在是岩芯高沉积速率重要控制因素。因此,利用动力分选的粉砂组分可以用来示踪古洋流强度,结果显示,6.8ka以来黑潮的强弱波动频繁,并表现出一定的旋回性变化,频谱分析表明,其具有的千年尺度周期(1500a)、百年尺度周期(604a、242a、192a、153a、133a)与十年尺度周期(22a)的周期性变化均与太阳辐射量变化有密切关系,因此,黑潮的强弱变化在大背景上是由太阳活动所控制的。根据测年资料可以识别出岩芯存在5期快速堆积事件,这与区域性降水增加有关,降雨量增加导致陆源物质输入的增加。另外,岩芯位于大陆斜坡区,附近存在有三支海底峡谷,并且地震活动频繁,沉积在宜兰陆架及东海陆架处的浅海沉积物由于受到地震、风暴等活动的影响而受扰动崩塌、因重力作用而向低处输送,产生二次侵蚀并经由海底峡谷搬运到冲绳海槽南段堆积,使得沉积环境更为复杂,但同时也为冲绳海槽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供应。

刘升发[8](2009)在《全新世以来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沉积作用及古环境演变》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依托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08专项)的“CJ12区块海底底质调查与研究”课题,利用专项课题调查所获的927个表层沉积物、4条悬浮体断面和7根重力柱样进行了沉积学、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分析测试以及水文与悬浮体的现场观测,编制了研究区沉积物类型图,探讨了全新世以来沉积环境的演化。沉积物粒度、常微量元素、粘土矿物资料表明东海内陆架泥质区现代沉积作用稳定,沉积物总体呈NE-SW方向运移,它们主要受控于长江来源物质与闽浙沿岸流、台湾暖流等水动力条件。沉积物空间分布上可划分为长江物质控制区和闽江物质控制区两部分。因子分析表明,研究区沉积物主要为陆源细颗粒碎屑沉积,还有少量陆源粗颗粒碎屑和海洋自生的混合沉积、火山碎屑和海洋化学混合沉积。东海内陆架泥质区夏季悬浮体质量浓度平面分布,近岸浓度明显高于远岸,最高值出现在闽江、瓯江等河口区附近。垂向上浓度随水深的增加而增大,海底地势凸起位置出现高浓度区。控制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悬浮体质量浓度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为物源供给和海流状况。现场体积浓度平面分布表现出自北向南逐渐降低的趋势,而垂向分布总的规律表现为表层水体浓度较低,且分布均匀,而在水深10m和30m左右浓度出现高值,30m以下水体随着深度增大,呈小幅度增大趋势。现场平均粒径垂向分布的最大值出现在不同的层位,但总体表现出由北向南逐渐降低的趋势,且多数站位粒度频率曲线尾部出现了“上升尾”。基于对7个沉积物柱样的分析,探讨了研究区全新世以来沉积作用与沉积环境的演化。年代学结果表明全新世以来泥质区沉积速率介于26.41-50.41cm/ka之间,在此基础上以粒度敏感粒级、粘土矿物组合恢复了闽浙沿岸流强度,以敏感性微量元素指标恢复了氧化还原环境,以有机碳、生物硅、微量元素组合指标推断了古生产力演化。结果表明,研究区8400-4000aB.P.表现为氧化还原环境偏向于富氧,沿岸流较强,古生产力和上升流强度较弱;4000-1300aB.P.期间沿岸流、氧化还原环境、古生产力和上升流强度均表现为高度波动期;1300aB.P.至今,表现为氧化还原环境偏向于贫氧,沿岸流逐渐变弱,古生产力和上升流则有逐渐增强的趋势。根据CJ12-1011孔沉积物<9.71μml粒级平均粒径、TiO2/Al2O3比值、(蒙皂石+伊利石)/高岭石比值推断东亚冬季风演化过程,可以识别出全新世12次降温事件,与格陵兰冰心和敦德冰心氧同位素测试结果对应性较好,且在其它区域不同的材料中也能找到相应的降温证据,揭示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性相应。

陈金霞[9](2008)在《末次冰消期以来东亚季风演化:来自东海和北黄海沉积孢粉记录》文中指出本论文通过对冲绳海槽南部的MD05-2908孔、北黄海的B-U35、B-U41、B-L44孔和北黄海的299份表层样中的孢粉组成、堆积速率、有机碳氮同位素的综合研究,分析了北黄海的孢粉来源、传播动力和途径,并与其它古气候记录对比,重建了末次冰消期以来东亚季风的演化。MD05-2908孔孢粉组合特征显示6800-3800a BP间气候温暖干燥,其间存在着两次明显的温度降低、湿度增加阶段,即6800-6600a BP和5800-4850a BP;3800a BP以后,气候变得比较寒冷湿润,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分别位于990-480aBP和480-230a BP。北黄海表层孢粉百分含量等值线图显示北黄海不同海域孢粉来源不同,北黄海东部海域(123.5°E以东的陆架区域)孢粉主要来源于鸭绿江;北黄海中部海域(123.5°E-122.6°E的陆架区域)孢粉来源比较复杂,既有来自辽东半岛、沿海岛屿、山东半岛,还有由黄海暖流携带而来的;北黄海西部海域(122.6°E以西的陆架区域)孢粉以黄海沿岸流携带而来的黄河来源的为主。北黄海表层孢粉百分含量等值线图还显示,北黄海东部海域孢粉分布主要受鸭绿江冲淡水影响,波浪和潮汐的作用较弱;北黄海中部海域孢粉分布受黄海暖流和辽东沿岸流的分支共同影响;黄海暖流与黄海沿岸流在山东半岛东北部相遇,形成一逆时针方向的涡旋,该涡旋控制着北黄海西部海域孢粉的分布。B-U35孔、B-U41和B-L44孔孢粉组合特征显示,12830-12350a BP时气候寒冷干燥,植被以旱生草本植物为主,时间上可能对应YD事件;12350-10100a BP时植被以针叶林为主,林下生长着大量蕨类植物,气候寒冷湿润,可能对应着YD事件;10100-6600a BP时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伴生大量旱生草本植物,气候温暖干燥;6600-5000a BP时植被以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旱生草本植物含量下降,相对上一阶段温度有所降低,但气候更湿润,可能对应全新世最佳期;5000-4000a BP时针叶林所占比例扩大,温度再次降低,湿度变化不明显;4000-500a BP旱生草本植物含量增加,气候寒冷干燥;500a BP-至今,受人类活动影响,植被遭到严重破坏。B-U35孔和B-U41孔淡水水生植物花粉百分含量曲线显示11750a BP以来黄河河口地区沼泽湿地面积几经变化。10100-6600a BP时沼泽湿地范围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6600-2850a BP间沼泽湿地大面积缩小,水生植物属种式微;2850a BP之后黄河河口地区沼泽湿地面积再次扩大,水生植物重新繁盛。MD05-2908孔蕨类孢子百分含量被用来作为中国东南部季风演化的代用指标。结果显示6800-3800a BP时夏季风较强,其间有两次夏季风减弱阶段,分别位于6800-6600a BP和5800-4850a BP,3800a BP以来,夏季风明显减弱,此期的夏季风减弱除受太阳辐射量的减少影响外,可能还与El Nino的频繁爆发有关。B-U35孔和B-U41孔蒿属、藜科、麻黄科百分含量被用来作为中国中北部夏季风演化的代用指标。研究表明,11750a BP以来东亚夏季风强度在10100-6600aBP时,显着加强,6600a BP左右,夏季风开始减弱,4000a BP以后夏季风显着减弱。将MD05-2908孔、B-U35孔和B-U41孔夏季风代用指标进行对比发现,中晚全新世以来中国南-北湿度变化特征正好相反,东亚夏季风强度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雨锋的南进北撤可能是导致中国不同区域中晚全新世以来降雨量不同的主要原因。

王文娟[10](2008)在《东中国海表层悬浮体分布的遥感反演及输运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悬浮体作为影响水色的三要素之一,对于水体质量及水环境有着重要影响。悬浮体浓度分布是自然环境条件的综合反映,与物质来源以及海洋环流、风场、波浪等动力要素密切相关,也与底质、地形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营养盐和其他污染物的载体,悬浮体的分布和输运可以影响海水中污染物的分布以及造成营养盐的富集,进而影响海洋生态环境。悬浮体输运还可以为海洋沉积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依据,对海岸淤积、海底侵蚀等造成影响,对海洋测绘、港口规划、保护海洋环境等有重要意义。由于悬浮体对于水动力环境反应敏感,为了建立悬浮体分布和输运的宏观格局,需要长时间连续序列以及大空间覆盖范围的数据,这一点仅凭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现场观测基本不能做到。而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可以利用水色传感器获取的各波段离水辐射率来进行水色的探测与研究。本文利用潘德炉等于2001年提出的反演公式以及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提供的1998-2006年SeaWiFS月平均三级网格化数据,对渤、黄、东海(即东中国海)的表层悬浮体浓度进行了反演。由反演结果得到的表层悬浮体时空分布特征与已有实测及模式结果一致性较好,说明这一反演体系(反演公式、遥感数据选取及处理)是有效可行的。利用遥感反演结果对东中国海表层海水中悬浮体的分布和输运的空间特征和季节变化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发现,东中国海悬浮体分布和输运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悬浮体浓度近岸高离岸低;径流入海的河口区一般为悬浮体浓度高值区,渤海湾和苏北浅滩也存在常年浓度高值区;辽东湾内的悬浮体存在着“西低东高”的分布特征,对冬季而言尤为显着。冬半年(11月-4月)较高浓度悬浮体分布面积远大于夏半年(6月-9月),且对于同一点而言悬浮体浓度一般也是冬季大于夏季。南黄海和东海悬浮体向东部深海的延伸存在着如下规律:冬季悬浮体向外扩散的范围比夏季大,呈现“夏贮冬输”的格局,而5月份和10月份为悬浮体“外延”和“内退”的过渡季节;以10mg/L等值线来标记的话,夏季该海域悬浮体向外海输运一般不能越过124°00′E,冬季不能越过126°30′E。影响表层悬浮体分布和输运的因素包括地形、海底沉积物类型、径流、跃层、风浪以及环流等等,海水中的悬浮体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呈现出上述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风浪引起的再悬浮作用对于浅水区(一般为水深小于50m)的悬浮体分布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浅水区同一地点的悬浮体含量的季节变化与之密切相关,这表明海底沉积物的再悬浮是表层海水悬浮体物质的重要来源。环流在悬浮体向外输送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南黄海和东海海域中悬浮体向东部深海的输运起着控制作用。入海径流为海水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和悬浮体资源,对入海口海区的夏季悬浮体分布和输送起着控制作用。而跃层作为海底底层悬浮体向上扩散的屏障,其随季节的生消对同一地点表层悬浮体含量的季节变化产生明显影响。海底沉积物类型对悬浮体含量并不起决定作用,二者的关系常因海底地形及水动力因素的综合作用而复杂化。本文还利用月平均及天平均遥感资料的反演结果对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事件对长江口外悬浮体分布和输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洪水汛期内长江口外悬浮体分布和输运主要受入海径流的控制,由于长江冲淡水比平常年份的强度大而导致长江口外悬浮体向外海输运地更远,可达125°E左右;而洪水事件对于1998年冬季长江口外悬浮体的分布和输运也有影响,悬浮体沿浙闽沿岸向西南输运的距离更远;长江口门及杭州湾(30°N-32°N)附近海域的悬浮体浓度值与高值区面积与平常年份同期相比也增大。且由悬浮体分布的型态可以得到汛期长江冲淡水主轴为偏东北转向,直指济州岛。本文是首次利用水色遥感资料对东中国海表层悬浮体进行长时间、大范围的研究,根据反演结果给出了东中国海表层悬浮体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反映了这一方法的有效可行性。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在更高时空分辨率上展开,以得到更加细致的结果,加深对悬浮体分布及输运的认识。

二、冲绳海槽中南部及其邻近陆架悬浮体的分布、组成和影响因子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冲绳海槽中南部及其邻近陆架悬浮体的分布、组成和影响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冲绳海槽西南端1.3ka以来重力流沉积特征及沉积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深水重力流沉积研究现状
        1.2.2 异重流研究现状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流程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海底地形特征
    2.2 沉积特征
    2.3 洋流特征
    2.4 台湾北部气候条件与兰阳溪的水文特征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有孔虫AMS14C测年
    3.2 沉积物激光粒度测试
    3.3 碎屑矿物鉴定
    3.4 总有机碳(TOC)、总氮(TN)含量测试
    3.5 沉积物XRF岩心扫描
    3.6 主微量元素含量测试
第四章 岩心沉积特征
    4.1 岩心岩相划分与沉积构造
        4.1.1 平行层理
        4.1.2 爬升沙纹层理
        4.1.3 粒序层理
    4.2 岩心年龄框架
    4.3 岩心粒度特征
        4.3.1 平均粒径和粒度参数
        4.3.2 粒度频率分布曲线
        4.3.3 C-M图解
    4.4 岩心碎屑矿物组成特征
        4.4.1 轻矿物
        4.4.2 重矿物
    4.5 岩心有机碳氮含量特征
    4.6 岩心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4.6.1 XRF元素扫描测试结果的可靠性评价
        4.6.2 XRF元素扫描测试结果、相关性和因子分析
        4.6.3 稀土配分模式
    4.7 岩心中正常半深海沉积与重力流沉积的差异性
第五章 讨论
    5.1 沉积物来源
    5.2 岩心中重力流沉积的类型
    5.3 岩心异重流沉积模式
    5.4 岩心异重流沉积与晚全新世东亚古气候事件的对应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发表文章目录

(3)东海陆架—冲绳海槽不同沉积单元表层沉积物组成特征及环境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东海陆架沉积特征研究现状
        1.2.2 东海陆坡-冲绳海槽沉积特征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思路及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1.6 论文工作量
2 区域概况
    2.1 地理环境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特征
    2.2 区域水文环境
        2.2.1 东海入海河流
        2.2.2 东海海洋环流体系
    2.3 区域地质环境
        2.3.1 构造背景
        2.3.2 表层沉积物分布特征
3 研究材料与测试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测试方法
        3.2.1 粒度测试
        3.2.2 地球化学测试分析
        3.2.3 粘土矿物测试分析
        3.2.4 碎屑矿物测试
4 东海外陆架-冲绳海槽表层沉积物组成及分布特征
    4.1 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
        4.1.1 粒度组成及分布特征
        4.1.2 粒度参数特征
    4.2 表层沉积物粘土矿物特征
        4.2.1 粘土矿物组成及分布特征
        4.2.2 粘土矿物组合分类
    4.3 表层沉积物碎屑矿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4.4 表层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4.1 常量元素组成及分布特征
        4.4.2 微量元素组成及分布特征
        4.4.3 稀土元素组成及分布特征
        4.4.4 研究区元素分布控制因素
5 东海外陆架-冲绳海槽表层沉积物物质来源、成因及输运机制
    5.1 研究区表层沉积物分区
        5.1.1 表层沉积物类型及分布特征
        5.1.2 研究区沉积环境分区
    5.2 研究区沉积环境及成因分析
    5.3 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物源判别
        5.3.1 东海外陆架粗颗粒沉积物物源判别:碎屑矿物证据
        5.3.2 陆坡-冲绳海槽细颗粒沉积物物源判别:粘土矿物证据
        5.3.3 稀土元素对研究区沉积物来源的指示
    5.4 研究区表层沉积物输运路径与机制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与认识
    6.2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晚更新世末期以来冲绳海槽峡谷区沉积特征及其环境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海底峡谷研究现状
    1.2 黑潮的研究现状
    1.3 东亚冬季风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区域概况
    2.1 区域地理概况
    2.2 构造特征
    2.3 地形地貌
    2.4 气候特征
        2.4.1 热带辐合带
        2.4.2 季风
    2.5 区域环流体系
    2.6 水文特征
    2.7 沉积特征
        2.7.1 垂直沉降
        2.7.2 侧向搬运
        2.7.3 火山碎屑沉积
        2.7.4 浊流沉积作用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站位选择与材料
    3.2 AMS14C 年代测定
    3.3 粒度分析
        3.3.1 粒度测量
        3.3.2 粒度分析方法
    3.4 粘土矿物分析
    3.5 地球化学分析
        3.5.1 常微量、稀土元素分析
        3.5.2 岩心 XRF 扫描
    3.6 时间序列分析
        3.6.1 奇异谱分析
        3.6.2 小波分析
        3.6.3 交叉互相关分析
第四章 末次盛冰期以来冲绳海槽古环境演化
    4.1 年代模式
        4.1.1 Oki02 孔
        4.1.2 A7 孔
        4.1.3 Oki01 孔
    4.2 沉积学特征
        4.2.1 粒度分析
        4.2.2 粘土矿物特征
        4.2.3 地球化学特征
    4.3 物源分析
        4.3.1 冲绳海槽中北部物质来源
        4.3.2 粘土组成及其物源
        4.3.3 粘土矿物分析与物源
    4.4 浊流沉积作用
        4.4.1 浊流层的识别特征
        4.4.2 7300-7500 cal. a B.P.浊流事件及机制探讨
    4.5 末次盛冰期以来黑潮的变化
        4.5.1 黑潮的演化
        4.5.2 黑潮的周期性变化
        4.5.3 岁差与热带厄尔尼诺调控
    4.6 全新世以来东亚冬季风的演化
        4.6.1 沉积物搬运与沉积:黑潮,海平面以及季风作用
        4.6.2 东亚冬季风的周期性变化
        4.6.3 东亚冬季风的变化:热带辐合带调控
        4.6.4 东亚冬季风的变化:厄尔尼诺-南方涛动
第五章 50.0ka 以来的古环境演化
    5.1 年代与沉积模式
    5.2 沉积学特征
        5.2.1 粒度及粒度参数
        5.2.2 粘土矿物组成
    5.3 地球化学特征
        5.3.1 常量元素
        5.3.2 微量元素
    5.4 物源分析
        5.4.1 冲绳海槽南部物质来源
        5.4.2 粘土矿物物源分析
    5.5 冲绳海槽南部陆桥的坍塌与黑潮的进入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5)黄、东海海域沉积物的源汇效应及其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引言
    0.1 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黄、东海海域物质的输送格局与沉积通量
        0.2.2 黄、东海海域有机质的输送、来源与通量
        0.2.3 黄、东海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赋存形态及来源
        0.2.4 黄、东海海域沉积物的物源判识
    0.3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1.研究区概况
    1.1 黄海、东海及其泥质区
    1.2 周边入海河流
    1.3 环流特征
    1.4 重大人类活动
2.黄、东海沉积物的粒度特征与沉积记录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表层沉积物的类型及其粒度参数分布特征
        2.3.2 黄东海海域沉积物的分区及影响因素
    2.4 小结
3.黄海秋季悬浮体输送格局与沉积通量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悬浮体含量的平面分布特征
        3.3.2 悬浮体含量的剖面分布特征
        3.3.3 黄海海域的沉积通量
    3.4 小结
4.长江口外海域夏季悬浮体的输送格局与沉积通量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悬浮体含量的分布特征
        4.3.2 长江入海物质的输送模式和沉积通量
    4.4 小结
5.黄、东海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来源与埋藏通量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
        5.3.1 沉积速率
        5.3.2 有机碳、氮及其同位素的分布特征
    5.4 讨论
        5.4.1 有机碳的来源
        5.4.2 有机碳的埋藏通量
    5.5 小结
6.长江口及闽浙沿岸海域重金属元素的沉积记录及环境意义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6.3.2 重金属元素的形态
        6.3.3 岩芯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变化特征
    6.4 小结
7.黄、东海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特征与来源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3 结果
    7.4 讨论
    7.5 小结
8.黄、东海海域稀土元素的分布与来源
    8.1 引言
    8.2 材料与方法
    8.3 结果与讨论
        8.3.1 悬浮体中稀土元素的含量与配分模式
        8.3.2 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含量与配分模式
        8.3.3 黄海海域稀土元素的来源与影响因素
    8.4 小结
9.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学术论文

(6)中国东部陆架海泥质沉积区的物源识别及其环境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黄、东海泥质沉积体系的研究进展
        0.2.2 长江和黄河的物源识别研究进展
        0.2.3 黄、东海陆架海区全新世以来古环境研究进展
    0.3 存在问题和选题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1.1 自然地理
    1.2 水文概况
    1.3 海洋流系
    1.4 周边河流
2 长江和黄河入海沉积物不同粒级中的矿物组合特征及其物源识别指标
    2.1 研究材料和方法
    2.2 研究结果
        2.2.1 矿物组成
        2.2.2 长石/石英比值
        2.2.3 白云石/方解石的差异
    2.3 讨论
    2.4 小结
3 现代长江、黄河物质在中国东部陆架海区的分布模式
    3.1 研究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细粒级碳酸盐矿物(方解石和白云石)的物源识别优势
        3.2.2 长江、黄河物质在东部陆架海区的扩散模式
    3.3 小结
4 全新世以来济州岛西南泥质区B3孔的物源变化
    4.1 研究材料和方法
    4.2 研究结果
        4.2.1 B3孔沉积速率和岩性特征
        4.2.2 B3孔碳酸盐矿物含量变化
    4.3 讨论
    4.4 小结
5 中全新世以来东亚冬季风的演变历史及其影响机制
    5.1 研究材料和方法
    5.2 研究结果
        5.2.1 岩性特征
        5.2.2 沉积速率
    5.3 讨论
        5.3.1 沉积历史
        5.3.2 敏感粒级的提取
        5.3.3 沉积物粒度反映的东亚冬季风的演化
        5.3.4 东亚冬季风的长期演变机制
        5.3.5 东亚冬季风、太阳活动和ENSO事件
    5.4 小结
6 南黄海中部泥质区的地球化学特征
    6.1 研究材料和方法
    6.2 研究结果
        6.2.1 常、微量元素含量分布特征
        6.2.2 沉积物元素含量垂向变化特征
        6.2.3 元素含量相关性分析
    6.3 讨论
        6.3.1 物源识别
        6.3.2 元素比值的古环境意义
        6.3.3 沉积层段划分及古气候演化
    6.4 小结
7 6200年以来ZY-2孔海水表层温度变化及其影响机制
    7.1 研究材料和方法
    7.2 研究结果
    7.3 讨论
        7.3.1 南黄海中部海水表层温度变化的影响因素
        7.3.2 6200年来黄海暖流的强弱变化
    7.4 小结
8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7)冲绳海槽西南端中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特征及其物源与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东海整体特征
    2.2 研究区域概况
    2.3 海底地形
    2.4 研究区流场
    2.5 底质类型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研究方法
        3.2.1 资料来源
        3.2.2 沉积物分析测试
        3.2.2.1 沉积物采集
        3.2.2.2 年代模型
        3.2.2.3 含水量和容重测试
        3.2.2.4 沉积物粒度分析
        3.2.2.5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3.2.2.6 粘土矿物分析
        3.2.2.7 碎屑矿物分析
第四章 MD05-2908 岩芯的沉积特征
    4.1 MD05-2908 岩芯含水量与干容重
    4.2 MD05-2908 岩芯粗颗粒组分含量
    4.3 MD05-2908 岩芯年代模式
    4.4 MD05-2908 岩芯沉积速率
    4.5 MD05-2908 岩芯沉积物粒度特征
        4.5.1 全样粒度特征
        4.5.1.1 沉积参数间相关性
        4.5.1.2 粒度的频率曲线图
        4.5.2 陆源粒度特征
    4.6 MD05-2908 岩芯沉积矿物特征
        4.6.1 岩芯重矿物特征
        4.6.2 MD05-2908 岩芯粘土矿物的组成和特征
        4.6.2.1 粘土矿物的含量特征
        4.6.2.2 粘土矿物的垂向变化特征
        4.6.2.3 研究区粘土矿物的组成特征
        4.6.2.4 岩芯粘土矿物的物质来源
    4.7 元素地层学分析
        4.7.1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7.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7.3 元素相关性与元素组合及其意义
        4.7.3.1 相关性分析
        4.7.3.2 岩芯元素组合
        4.7.4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第五章 讨论
    5.1 南冲绳海槽的物质来源及输运机制
        5.1.1 南冲绳海槽的物质来源
        5.1.1.1 碎屑矿物对物源的指示
        5.1.1.2 常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对物源的指示
        5.1.1.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对物源的指示
        5.1.1.4 粘土矿物对物源的指示
        5.1.2 南冲绳海槽的沉积物输运机制
    5.2 MD05-2908 岩芯陆源物质中环境敏感粒度组分的提取一标准偏差法
    5.3 中全新世以来黑潮的强弱变化-SSM的应用
    5.4 MD05-2908 岩芯沉积物粒径变化周期分析
        5.4.1 千年尺度的周期
        5.4.2 百年尺度的周期
        5.4.3 几十年尺度的周期
    5.5 MD05-2908 岩芯记录的冲绳海槽事件沉积
        5.5.1 小时间尺度的事件沉积
        5.5.2 百年尺度的五期快速沉积事件
    5.6 沉积物氧化还原条件的记录
    5.7 不活泼元素记录与陆源输入变化探讨
    5.8 冲绳海槽海洋古生产力初步探讨
    5.9 化学元素对古环境的响应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情况
致谢

(8)全新世以来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沉积作用及古环境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东海区域地理概况
        1.1.1 地理位置
        1.1.2 海底地形
        1.1.3 东海环流系统
        1.1.4 构造特征
    1.2 东海沉积学研究进展
        1.2.1 沉积物类型和分布
        1.2.2 泥质区沉积物组成研究
        1.2.3 泥质区沉积物物源分析
        1.2.4 泥质区现代沉积作用
    1.3 末次冰期以来东海内陆架沉积的高分辨率研究
    1.4 东海内陆架海洋环境研究概况
        1.4.1 东海内陆架泥质区上升流
        1.4.2 东海陆架缺(低)氧区特征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
        2.1.1 表层沉积物
        2.1.2 重力柱状样
        2.1.3 悬浮体
    2.2 分析方法
        2.2.1 粒度分析
        2.2.2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2.2.3 粘土矿物分析
        2.2.4 悬浮体分析
        2.2.5 有机质分析
        2.2.6 生物硅分析
        2.2.7 年代学分析
3 东海内陆架泥质区现代沉积特征
    3.1 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
        3.1.1 沉积物的粒度组成
        3.1.2 沉积物粒度参数的分布特征
        3.1.3 沉积物类型及分布
        3.1.4 沉积物粒径趋势分析
    3.2 表层沉积物粘土矿物组成
        3.2.1 粘土矿物分布特征
        3.2.2 粘土矿物组合分区
        3.2.3 粘土矿物组合的地质意义
    3.3 表层沉积物的常、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3.3.1 常量元素分布特征
        3.3.2 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
    3.4 小结
4 东海内陆架泥质区夏季悬浮体特征
    4.1 悬浮体质量浓度分布
        4.1.1 悬浮体浓度的平面分布
        4.1.2 悬浮体浓度的垂向分布
        4.1.3 海水浊度分布特征
        4.1.4 悬浮体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
    4.2 悬浮体现场粒度特征
        4.2.1 现场体积浓度
        4.2.2 现场平均粒径
    4.3 小结
5 全新世以来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沉积特征与古环境重建
    5.1 全新世以来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沉积特征
        5.1.1 粒度演化特征
        5.1.2 元素地球化学演化特征
        5.1.3 粘土矿物演化特征
        5.1.4 沉积速率分布特征
        5.1.5 有机碳、生物硅演化特征
    5.2 全新世以来东海内陆架泥质区古环境重建
        5.2.1 氧化还原环境演变过程恢复
        5.2.2 闽浙沿岸流演变过程恢复
        5.2.3 古生产力演变过程恢复
        5.2.4 上升流演变过程恢复
        5.2.5 古气候序列建立
    5.3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完成论文及参加调查航次情况
致谢

(9)末次冰消期以来东亚季风演化:来自东海和北黄海沉积孢粉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亚洲季风系统
    1.2 亚洲季风研究进展
        1.2.1 季风的研究历史
        1.2.2 季风的起源
        1.2.3 季风变化的驱动因子
        1.2.4 亚洲季风与热带辐合带和副热带高压
        1.2.5 亚洲季风与ENSO
    1.3 孢粉分析在古环境上的进展
    1.4 冲绳海槽、黄海古海洋学研究进展
        1.4.1 冲绳海槽古海洋学研究进展
        1.4.2 黄海古海洋学研究进展
    1.5 选题依据和研究目的
第二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材料
    2.2 研究方法
        2.2.1 孢粉分析
        2.2.2 有机质碳(δ~(13)Corg)、氮(δ~(15)Norg)同位素分析
第三章 中晚全新世以来东亚季风演化在南冲绳海槽MD05-2908孔中的记录
    3.1 区域地质和气候环境
        3.1.1 区域地质概况
        3.1.2 区域环流特征
        3.1.3 区域沉积环境特征
        3.1.4 区域气候特征
        3.1.5 气候与植被
    3.2 年龄框架
    3.3 孢粉记录
    3.4 有机质碳(δ~(13)Corg)、氮(δ~(15)Norg)同位素
    3.5 物源分析
    3.6 中晚全新世以来东海沿岸地区古气候重建
    3.7 中晚全新世东海沿岸地区气候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3.7.1 中全新世降温事件
        3.7.2 晚全新世中国湿度变化的不一致性
        3.7.3 中世纪暖期
        3.7.4 小冰期
    3.8 中晚全新世以来东亚季风演化
    3.9 小结
第四章 末次冰消期以来东亚季风演化在北黄海沉积孢粉中的记录
    4.1 区域地质和气候环境
        4.1.1 地理位置、地形和构造特征
        4.1.2 区域水文特征
        4.1.3 气候与植被
    4.2 物质来源、传播动力和途径
        4.2.1 表层孢粉分布特征
        4.2.2 物源来源、传播动力和途径分析
    4.3 年龄框架
    4.4 区域孢粉地层
        4.4.1 B-U41孔
        4.4.2 B-U35孔
        4.4.3 B-L44孔
    4.5 末次冰消期以来黄河三角洲地区植被和气候演化
    4.6 末次冰消期以来北黄海、渤海地区古地理的变化
    4.7 末次冰消期以来以来东亚季风的演化历史
    4.8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文章
致谢

(10)东中国海表层悬浮体分布的遥感反演及输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0.1 本文的研究意义
    0.2 东中国海悬浮体研究的历史回顾
        0.2.1 实测分析的研究历史与成果
        0.2.2 数值模拟方法的发展与成果
        0.2.3 水色遥感反演的发展及成果
    0.3 本文的创新点以及主要工作内容
1. 东中国海自然环境及动力特征
    1.1 东中国海海底地形及沉积物类型概述
        1.1.1 渤海
        1.1.2 黄海
        1.1.3 东海
    1.2 注入东中国海的径流概述
    1.3 东中国海环流概述
        1.3.1 渤海
        1.3.2 黄海
        1.3.3 东海
    1.4 东中国海风场概述
    1.5 东中国海风浪概述
    1.6 东中国海跃层特点
2. 悬浮体水色遥感反演
    2.1 SEAWIFS 传感器及遥感数据介绍
    2.2 采用的反演公式介绍
    2.3 遥感数据的读取与处理
        2.3.1 数据格式及读取
        2.3.2 反演过程及计算
        2.3.3 关于海冰的处理
        2.3.4 反演结果的精度
    2.4 表层悬浮体浓度反演结果及时空分布特征
        2.4.1 空间分布总体特征
        2.4.2 季节变化总体特征
3. 东中国海悬浮体浓度影响机制分析
    3.1 海底表层沉积物类型
    3.2 径流
        3.2.1 径流作用的概况
        3.2.2 河口外不同位置的断面上悬浮体浓度季节变化规律的比较
    3.3 跃层
    3.4 环流
        3.4.1 环流对渤海和北黄海悬浮体分布的影响
        3.4.2 环流对南黄海和东海悬浮体向深海输运的影响
    3.5 风浪
4. 特殊事件对长江口外悬浮体分布与输运的影响
    4.1 长江口海域及其悬浮体分布与输运的基本情况
    4.2 1998 年长江特大洪水事件
        4.2.1 1998 年长江特大洪水事件概况
        4.2.2 月平均数据分析洪水事件对夏季长江口外悬浮体分布和输运的影响
        4.2.3 洪水发展各阶段对应的悬浮体浓度分布
        4.2.4 月平均数据分析洪水事件对冬季长江口外悬浮体分布和输运的影响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冲绳海槽中南部及其邻近陆架悬浮体的分布、组成和影响因子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冲绳海槽中南部不同环境表层沉积物质来源[J]. 邹亮,窦衍光,陈晓辉,胡邦琦,林曦.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1(01)
  • [2]冲绳海槽西南端1.3ka以来重力流沉积特征及沉积机制研究[D]. 冯轩.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2020(02)
  • [3]东海陆架—冲绳海槽不同沉积单元表层沉积物组成特征及环境指示意义[D]. 路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4]晚更新世末期以来冲绳海槽峡谷区沉积特征及其环境响应[D]. 郑旭峰.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4(10)
  • [5]黄、东海海域沉积物的源汇效应及其环境意义[D]. 董爱国.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9)
  • [6]中国东部陆架海泥质沉积区的物源识别及其环境记录[D]. 胡邦琦.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6)
  • [7]冲绳海槽西南端中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特征及其物源与环境意义[D]. 李传顺.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9(10)
  • [8]全新世以来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沉积作用及古环境演变[D]. 刘升发.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9(02)
  • [9]末次冰消期以来东亚季风演化:来自东海和北黄海沉积孢粉记录[D]. 陈金霞.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8(07)
  • [10]东中国海表层悬浮体分布的遥感反演及输运机制研究[D]. 王文娟. 中国海洋大学, 2008(02)

标签:;  ;  ;  ;  

冲绳海槽中南部及邻近陆架悬浮物分布、组成及影响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