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岳霖教授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苏日娜[1](2020)在《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理逻辑,又称符号逻辑、理论逻辑或逻辑斯蒂,数学的一个分支,用数学方法研究的逻辑或形式逻辑。数理逻辑诞生于17世纪末,迄今为止,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数理逻辑最初是作为“运用数学方法的逻辑”而兴起的。随后,数学的发展提出并要求解决数学的逻辑和哲学基础问题,于是数理逻辑又进一步发展成主要是“关于数学的逻辑”,并且与数学基础理论相结合,成了一门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泛应用的数学科学。1920年,随着英国着名哲学家、数学家、社会活动家,数理逻辑的集大成者罗素(1872-1970)来华,数理逻辑正式传入中国。本文以1920-1966年间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地挖掘、收集和整理原始文献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较为细致和深入的研究,力图从整体上厘清其发展的基本脉络,呈现主要科学家的贡献和中外数理逻辑交流等情况,较为客观地反映其发展水平和特点。本文主要包括以下4部分内容:1.分前史时期、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梳理数理逻辑的诞生及其各分支的发展历史。2.考察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对数理逻辑的引介工作。分析了罗素来华之前,中国学者关于数理逻辑的探讨以及罗素《数理逻辑》讲演的历史背景、内容与影响。围绕中国第一部数理逻辑译着《罗素算理哲学》及其引起的学术争论,探讨了数理逻辑被最初引进时中国学者的态度、学术水平与传播范围等问题。搜集了早期中国学者的数理逻辑论文,介绍了他们对集合论、数学基础、数理逻辑基础理论3个方面的引介工作。3.回顾和总结了数理逻辑在中国初步奠基时期(1920-1949)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以汪奠基的《逻辑与数学逻辑论》、《现代逻辑》和金岳霖的《逻辑》3部具有代表性的着作为切入点,探究了这一时期中国学者数理逻辑研究的方向、水平与贡献。特别探讨了各层次数理逻辑教育的开展情况以及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第一批数理逻辑留学人员的学习与研究。4.回顾和总结了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49-1966)的发展历史与特点。重点讨论了这一时期数理逻辑界为消除科学界和大众对数理逻辑的歪曲和误解所做的宣传与普及工作。分析了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开展与“12年远景规划”对数理逻辑的助推作用,总结了中国学者在数理逻辑理论与应用领域取得的主要成绩。以1952年“院系大调整”为背景,讨论了数理逻辑专门人才的培养情况。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民国时期,以傅种孙、张申府、金岳霖、汪奠基为代表的先行者们为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引介和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的引介工作是谨慎的、负责的,也是先进的。他们的工作使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具有了较高的起点和良好的基础,迈出了历史性的、坚实的一步。2.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初步奠基时期(1920-1949),国内学习和研究数理逻辑的人屈指可数,并没有广泛和稳固的发展基础。一些科学家的工作和具有前瞻性的成果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数理逻辑只是中学、大学课堂里讲授的内容,并没有成为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3.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49-1966),为使数理逻辑具备持续发展的群众基础,中国数理逻辑学家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宣传与普及工作。20世纪五十年代,数理逻辑研究机构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数理逻辑发展已经从教学研究相结合的阶段进入专门研究阶段。这一时期,中国数理逻辑在逻辑演算、递归论及数理逻辑的应用等领域有比较集中的研究,尤其在逻辑演算、递归论两个领域取得了一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4.大学数理逻辑教育的开展为学科的发展带来了转折。1927年,金岳霖在清华大学哲学系开设数理逻辑课程。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国内接受数理逻辑教育的第一批留学人员出国深造,师从世界知名大师学习。他们回国后,投身教育与科学研究第一线,开创了我国数理逻辑崭新的局面。5.国家政策是助推数理逻辑发展的重要动力。1956年,《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颁布后,数学界及全国各地高等学校相应地开展了远景规划的实施工作。数理逻辑界开始了较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科学研究,构建了中国数理逻辑发展的新格局。
刘小波[2](2019)在《冯契人生哲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冯契,我国现当代着名的哲学家之一。冯契会通古今,比较中西,融合了中、西、马三种哲学传统,创建了“智慧说”的哲学体系。人生哲学则是冯契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冯契的人生经历、主要着述、思想渊源、人生观、价值观、自由观、广义认识论和转识成智等方面,对其人生哲学进了分析、研究。冯契的人生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础上,结合中、西方传统哲学的思想成果,对自己人生经历和人生最高理想的总结。真、善、美一直是中外思想家们追求的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冯契对这组价值范畴也作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总结出人类最终要获得自由,就是要达到真、善、美的统一。冯契的平民化自由人格理论,建立在其“智慧说”哲学体系之上,是从智慧出发对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继承和创新。冯契接续了近代中国培育“新人”的人格理想,主张主体通过转识成智,达到真、善、美的统一,实现自由德性。冯契理想人格的实现注重人的实践性、主体性和个体性,主张自愿原则,要求是自觉与自愿的结合。冯契的平民化自由人格学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肯定了人性能够实现完满的发展,充分的关注到了人的社会性特征,并认为人性本源上是善的。在自由人格的实现方法上,冯契主张化理论为德性,人在自由劳动中获得自由意识,从而成就了自由德性,同时还要注重实践与教育相结合,个人努力与集体帮助相结合。
王龙龙[3](2019)在《论殷海光史学》文中研究指明殷海光(1919—1969),中国着名哲学家,20世纪50年代,为海外历史学科学化运动的先知。许冠三在《新史学九十年》中将其归入史建学派当中,在20世纪中国新史学的发展历程中,殷氏占有重要地位。殷海光一生学术经历丰富,学术思想庞杂,他走上学术之路,除个人努力外,究其根源离不开所处社会大环境的锻造和良师金岳霖的学术引导。殷氏具有良好的学术素养,一生在多个领域耕耘。20世纪50年代,开始引论西方历史学。他从评介和翻译史学名着、引介逻辑经验论工作中开始关注西方史学理论及方法等问题。这促使了他由论政到论史的学术转向。殷海光在史学领域的探索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反对传统的思辨的历史哲学,提出后设历史学概念。殷氏认为尽管历史学在科学分类中有其独立性,但历史学无疑是科学的一支。若要历史学获得最大的客观,位居精确科学知识行列,必须借助于科际整合方法,即一方面要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历史学研究,另一方面要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作为历史学研究的理论背景;同时从语义学的角度对历史学进行语言解析,对历史证据从技术、逻辑和经验三个层面的解析,确保历史学的客观性。二是在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上做了积极探索。从1962年至1969年,他计划完成《中国近代思想史》,实际写成《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札记》和《近代以来中国新传统主义研究框架》,这两篇文本阐明了殷氏在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方面所关注的问题和其思想史研究困境,对时下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具有启示意义。殷海光的史学影响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台湾史学思潮向科学史学转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对许冠三和林毓生的史学影响尤为明显。许冠三在其着《史学与史学方法》中的“假设”、“通则”、“学说与概念”、“史学致知中的因果关系”等章节明显受其影响;殷海光主要影响了林毓生的学术选择等。总之,对殷海光史学的进一步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对殷海光其人及其学术思想的整体认知,亦是对20世纪中国史学史研究的一种推动与完善。
李冰慧[4](2018)在《涂又光教育哲学思想探析》文中研究指明涂又光(1927-2012),字君实,河南光山人,当代着名哲学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他根植于中国文化形成了颇具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同时又深具个人风格的、独特的教育哲学思想。本研究试图对涂又光的教育哲学思想进行探析。文章首先分析了涂又光先生的生平,通过梳理涂先生的教育与学术人生,追溯其教育哲学思想形成的渊源。文章认为,他幼时打下的国学功底、清华园习得的哲学知识与治学方法、社会阅历的深刻体悟和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等,都成为影响他教育哲学思想形成的重要因素。接下来,文章探讨了涂又光先生的哲学思想,指出涂先生长期从事哲学研究,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如:特殊高于普遍的本体论思想、实践高于认识的认识论思想以及“只能看实际、看行动,不能看理论、看口头”的方法论思想等,这些都影响着他的教育哲学思想,成为其教育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文章比较详细地讨论了涂先生的教育哲学思想,包括:性灵说;三li说;教育自身;“知的载体”与“知的自身”;从“有知”走向“无知”;反刍律与经验律;“泡菜说”;终身教育思想等;并试图提炼出涂先生教育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丰富的哲理性、浓郁的人文性、深厚的民族性与爱国情怀、贯通的历史与现实统一性等。进而,探析涂先生教育哲学思想的文化意蕴,认为他将教育定位于文化领域,他的教育哲学思想根植于中国本土文化、兼采他山之石,涉及中华传统文化之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之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化等方面,而且他自己是以身载道,知行合一,在实践中践行他的教育哲学思想。最后,探讨涂又光先生教育哲学思想的现代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认为涂又光先生的教育哲学思想对于维护和发扬中国文化的尊严、传承和创新中国教育学以及唤醒和提升精神文化生命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他的教育哲学思想还有着“经世致用”的目的,对于当下如何传承民族文化、如何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以及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总之,深入探究涂又光先生的教育哲学思想,不仅有助于拓展教育历史人物研究,丰富中国教育哲学理论的内容,而且对于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和传承民族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殷燕[5](2017)在《副文本因素的介入与译本的可阐释空间 ——《庄子》英译本的副文本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副文本是翻译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存在于文本周边的辅助性文本要素,如译序、导言、注释、插图、附录、访谈录、书评等等,为译本的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文字史料和新的研究维度。典籍译本尤为如此,通常包含大量的内、外副文本,用以介绍原着作品与翻译情况、注解文化背景与概念术语、配以插图形象释义文本内容、提供延伸阅读资源等。这些弥足珍贵的内、外副文本要素彰显着译者的在场,参与着译本的生成,影响着译本的接受,既能真实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译者翻译行为的变化,又能用来合理解释同一历史时期不同译者翻译行为的差异,还能用来合理解释单个译者在特定历史时期翻译行为的独特性。单纯研究译文正文本,分析较多地停留在译文的语言层面,而结合副文本展开的译本研究,可超越语言层面,延伸至语言文本之外各种因素的考察,有利于拓宽翻译研究视野。所以,典籍《庄子》译本的副文本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国内外有关《庄子》的研究成果丰硕,内容涵盖庄学研究和《庄》译研究的多个方面,但目前还很少有学者涉足《庄子》英译本的副文本研究,从翻译角度对其展开深入研究的更是鲜见。现有部分研究虽然总结了《庄子》译本序跋中译者的翻译思想,但在结合客观历史语境、译者主观意图以及翻译文本展开对比分析方面尚缺乏系统性研究。本研究借助《庄子》英译本的副文本史料,综合运用文献阅读法、描述性分析法、文献可视化计量法、定性分析法、阐释学的文本解读法和海外阅读市场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在对主体与语境、历史与文本关系的追溯中,考察译本副文本因素的介入对译本阐释的影响,包括客观历史语境介入和译者文本翻译意图主观介入,以探究《庄子》解读无止境、成为永久经典的原因。研究发现,一方面,由于客观历史语境的介入和影响,《庄子》历经一个多世纪海内外翻译家的阐释,在不同历史时代以不同面貌示于读者:传教驱动下的学者型英译、教学驱动下的致用型英译、职业驱动下的归化英译、学术驱动下的古籍修复式英译、文化交流驱动下的通俗化英译、中西学术对话驱动下的兼容调和。另一方面,由于译者翻译意图的主观介入和影响,解《庄》视域没有唯一性,从而形成了《庄子》译本的多视角阐释:理雅各语文学视角的阐释、冯友兰哲学视角的阐释、华兹生文学视角的阐释、葛瑞汉和任博克兼顾哲学性与文学性的阐释、彭马田宗教视角的阐释。《庄子》英译阐释的空间维度之大由此可窥一斑,解《庄》无止境,时代的发展、客观历史语境的介入以及译者翻译意图的主观介入为多维度阐释并英译《庄子》提供了契机、视角和不断超越前人视野的可能性,每部《庄子》译本都带有它所处时代以及译者视域的印迹。“诗无达诂”,如此多样的英译阐释预示着《庄子》可延展的阐释空间,这些可阐释空间又为下一时代的译者介入提供了可能,《庄子》正是在这种“时代与译者的不断介入中”保持着持久的生命力,成为永久的经典。研究《庄子》英译本的副文本,探究客观历史语境和译者主观翻译意图的介入,让我们见识了文本的开放性,认识到时代和译者的介入能够拓展文本阐释的空间,延续原着的生命力。这对我们重新认识典籍复译的意义,认识传统“对等标准”的局限性,认识新时代读者对于从译文中获得更多阐释空间的诉求等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海外阅读市场比较畅销的三个《庄子》译本是华兹生译本、彭马田译本和任博克译本,其英译模式可为中国典籍外译所借鉴:从语言层面讲,以译语和译语读者为中心取向;从文化层面讲,认同原语文化,采用兼容调和的翻译策略;从内容层面讲,保留原着文本的开放性,给读者留下解读的空间;从市场层面讲,关注海外阅读市场的需求,针对不同读者群采用不同翻译策略——学术性翻译和通俗化翻译齐头并进,分别面向学者和非学者读者群。我们研究《庄子》英译本的副文本,彰显《庄子》可阐释空间,意义就在于此。
潘登[6](2016)在《分析法学权利观的批判性分析与权利理论之重构》文中研究表明同自然法学相比,分析法学的权利理论并未引起学界的充分注意,但实际上,其权利观十分独到,具备概念明晰、理论体系化以及内容包容等诸多特征。需要指出的是,学术上、实务中,我国学界对待“权利”的态度与分析法学存在某种一致。基于此,本文选取分析法学的权利观作为研究对象和线索,以期深化对“权利”的认知。理论上,要深刻并完整地理解“权利”,必须弄清楚“权利”是什么,从哪里来以及“如何评判”也即“权利依据什么”等三个基本问题。这恰好分别与权利概念,权利来源以及权利正当性论题相对。分析法学认为,权利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它来源于法律,最终以“主权者”的权威为支撑。从历史维度上看,分析法学的上述论点与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政府对权利理论的需求相关;就哲学层面来说,“分析法学”及其“权利观”受到英国的经验主义与实证主义、功利主义以及语言哲学等资源的启发。作为一个流派,分析法学家们大体上都认可“权利法定”与“权利的‘道德无关论’”立场,然而,在具体定义上,分析法学家并未达成共识,概略观之,分析法学脉络中存在着“关系论”“意志论”“利益论”等三种不同的权利主张。分析法学的权利概念具有深厚的理论背景,在思想渊源上,“关系论”“意志论”“利益论”分别与“二元分析”“古典自由哲学”“功利主义”存在某种关联。然而,这并不表示分析法学的权利概念完美无缺。沿着霍菲尔德的思路,“关系论”无法处理双重、多重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冲突现象;“意志论”也并没有为“无自由意志”主体留下“权利”空间,尽管他们更需要权利保护;分析法学的主流观点——“利益论”,则无法对“权利”中的“不利益”面向进行合理解释,导致权利理解的不完整。因此,分析法学权利概念并不能完全涵摄所有权利种类和权利现象,这与其在概念界定时的“语境主义”方法和“归纳逻辑”思路相关,需要在理论上进行“周延性”补足。与“天赋人权”相对,分析法学严格坚持“权利法定”立场。这一立场,在分析法学内部,可以回溯到霍布斯的“契约理论”。但是,即便根据分析法学的逻辑,“权利法定”也不是一种融贯的权利来源学说。首先,以“语言文本”作为载体的“法律”存在着“开放性结构”,这使法律规定的“权利”变得不确定。其次,针对“二战”后的“告密者”案,分析法学“邪恶的法律不能适用”的主张暗含了公民“不适用‘恶法’”的权利,与“权利法定”自身的逻辑存在根本分歧。“权利法定”的基本立场将分析法学对“权利正当性”的理解拖入“规范性”领域,伴随着分析法学“法律”与“道德”不相关的“分离论”,“权利正当性”论题演变为一种“形式正当”论证。这种论证,以休谟“是”与“应当”区分的怀疑论哲学为基础,在整体上和“功利主义”对行为结果的关注趋向一致。就分析法学自身而言,权利的“形式正当性”得到了“主权者逻辑”和“法律体系封闭性”支持,它以如下逻辑展开:主权者制定法律,法律规定权利,行为人依据法律行为,行为符合法律则“权利正当”,行为不符合法律则“权利不正当”。上述线索明确、简洁、可操作,但它忽略了权利的“合道德性”也即本文所称的“合理性”面向,造成“权利价值缺失”,“权利”不再是保护公民个人的屏障,而成为主权者手中的工具。可以看出,无论是在概念、来源,还是在权利的最后依据上,分析法学权利观都存在理论困难,这些困难的解决,需要重述权利的“正当性”内涵。“正当性”,就其涵义而言,是一个包含“合法性”与“合理性”、“合道德性”的概念。本质上,权利是关于行为的“正当性观念”,这种理解,把权利当作一种“精神观念”,能够统摄所有的权利类别和权利现象,消除了分析法学“语境主义”和“归纳逻辑”导致的概念偏狭。“正当性观念”权利的载体,是共同体成员所达成的“社会共识”,它具有流变性、协议性等特征,这就摆脱了语言文本对“权利”的限制,也弱化了“法律”的“强概念”形式和官方表达,可以容纳复杂甚至矛盾的权利结构,“权利来源”的“契约论型态”得到拓展。达致上述“社会共识”的有效方式,是“三人社会理论”和“交往行为理论”之间的相互协调。一方面,“三人社会”中的第三方以良心、良知对行为进行评价,通过“不应当—正当”的逻辑形式导出“原初性权利观念”;另一方面,原初性权利观念在开放的公共领域中经过多元道德主体进行论辩、商谈,获得建制化力量,成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共识”。经过以上重构,“权利正当性”理论“依据—来源—概念”的逻辑结构建立,关于权利概念、来源以及判断准据等方面的基本论题也得到回答。在权利实践中,“权利正当性”理论是一个有效的分析框架,能够合理分析权利类别和权利现象;与此同时,把权利置于人类的良心、良知之上,为“公民不服从”留足了空间。另外,同样重要的是,将“权利”理解为关于行为的“正当性观念”,既“不允许国家随意侵犯公民之权利,也不鼓励公民随意要求国家之福利”,调和了“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基本关系,是一条通往法治国的权利之路。
吴青梅[7](2016)在《西南联大哲学学科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重视学科的基本建设。而作为基础学科中重要的一类——哲学学科的建设,在整个人文学科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考察西南联大这所高等教育史上重要的研究对象时,其哲学学科的建设发展足以为我们现在探讨哲学学科的建设乃至人文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建设发展提供宝贵的理论资源和成功的实践经验。本文立足于西南联大哲学学科的发展,从学科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学术共同体的理论入手,对抗战前三校各自的哲学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说明,并详述联大时期哲学学科发展的状况。联大时期,呈现了教学研究机构持续发展、教师资源丰富、人才培养成就显着,各二级学科方向迅猛发展的总体状况。这在于哲学学科有着内外两方面的原因:自由民主的学术传统、会通中西的文化观、文化救亡的使命感的外部因素,明确地学科定位、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健全的学术制度、完善的学术组织的内部因素。这一时期的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影响了新中国成立后各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对现在新儒学这一学术思想流派的发展更是影响深远。因此,从学科发展史的角度来研究西南联大的哲学学科,有利于总结学科发展的经验,为现今哲学学科的建设提供借鉴作用。
赖岳山[8](2013)在《考论:“民国教育部‘着作发明及美术奖励’(1941—1949)”与“吕澂柳诒徵《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审查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言第一节汤着获奖之"三十二年度第三届"与《审查书》"卅三年"考订(一)汤着获奖在前评审在后:年份问题与结论(二)奖项缘由(三)《规则》的历届修订与送审截止时间(四)送审过程、审查用时与获奖公布的时间(五)结论第二节"临时补助"与"矜审消极":此奖性质判断与汤先生对此奖的可能态度(一)"临时"与"补助":此奖性质判断(二)"矜审"与"消极":汤先生对此奖的可能态度第三节"第三者"是谁:汤着进入评审的相关问题(一)谁推荐?
赵云波[9](2012)在《严复科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严复(1854~1921)字几道,福建侯官人,中国近代着名的启蒙思想家,作为中国第一代海军留学生的成员,他的历史功绩的主要方面却不在实务领域,而在于将其对西方近代文明的切身体认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述诸于笔端、广布于国人,在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近现代之际起到了广泛而深刻的思想启蒙作用。百年来,学界对严复的思想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包括其政治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等多个侧面,取得了丰厚的学术成果,本文从严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中择取科学思想这一鲜为人关注却在严复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的主题为核心论题展开探讨和研究,以期丰富和深化严复思想研究。本文主体包括导言、正文六章和结束语三部分。导言部分围绕本文主题集中探讨了可行性、研究意义、相关研究概况等内容,对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难点与困难作了预判,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思路作了初步的缕析,对研究的整体框架作了粗略的预设。通过以上工作为有效推进严复科学思想研究奠定了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第一章主要阐明严复科学思想的形成背景,包括时代思想文化背景和个人教育背景。在思想文化背景方面,文章择取了既能突出反映整个时代特征又与严复科学思想的形成有着紧密联系的科学文化本土化实践趋向为视角,文章认为,正是科学文化本土化的具体实践为严复提供了接受西方自然科学和哲学理论的机会,而严复科学思想一经形成又返归到中国科学文化本土化的历史实践中并将其推向了深入;严复的教育背景分为中学教育和西学教育两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它们对严复科学思想的形成都起到了直接的或者间接的作用。通过对以上背景的分析,为我们认识严复科学思想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侧面。第二章主要论述严复的自然观与天演哲学思想。严复自然观有着丰富的内涵:他大胆预设较之构成物质的原子而更为微观的“太素物质”的存在,并在对“道”、“气”的阐释中对宇宙本体作了唯物论的解释;探讨时空问题之后,提出宇宙万物的起源“咸其自己”无所谓造物主的观点,并论证宇宙处于不断演化的过程之中;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肯定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同时又强调发挥人的能动性。严复对自然的论述与阐释有益于深化国人对自然的认识,促进了中国自然观的发展。而自然观作为严复思想体系中的重要一维,它的形成则有着更为广阔的哲学思想根据,即以西方近代进化论,特别是达尔文进化为科学基础,选择与汇释斯宾塞普遍进化主义、社会有机体论和赫胥黎哲学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交相胜”等观念而形成的天演哲学思想。严复天演哲学的核心论题是“天行”与“人治”的关系,他一方面将作为“天行”的生物进化主义及自然选择机制提升和泛化为一种普天之“道”,从而将天演进化的适用范围拓展到属于“人治”的人类社会领域;另一方面,在遵循“人治天行,同为天演”的前提下强调发挥“人治”的主动性。第三章主要讨论了严复的科学观与科学主义思想。严复以其深厚的科学素养和对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炽热关怀,深入探讨了何谓“科学”、“科学的功能与价值”等重要命题,形成了主题明确、层次清晰的科学观内容,他指出科学施之于外则有益于事功,修之与内则可“增益智慧、变化心习”,而二者又以科学的真理性(或近真理性)知识为基础。而且严复是最早将科学作为一种价值体系来接受的中国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和某些侧面表现出科学主义的倾向,突出的表现在他所持有的科学知识至上的观念以及将科学方法泛化的倾向上,但同时,他并没有因之而走向“科学万能”的极端,相反他充分认识到人文文化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上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因而提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不可“一甚一亡”的主张。第四章主要阐明了严复的方法论和实证主义思想。严复认识到,西方经济社会的繁荣昌盛得益于科学的发达,而科学的发达又离不开一套科学方法论的指导,相应的,中国欲摆脱落后赶上世界潮流就必须发展科学事业,为此又必须从根本上引入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方法。他在以英国经验主义哲学,特别是实证主义哲学的科学归纳法为思想与理论模板,形成了较为完整和有着个人见解的科学方法论内涵,集中的表现在主张经验的原则和逻辑的原则两个方面。严复在思想倾向上由对科学归纳法的推崇而导向实证主义,他在接受西方实证主义的科学方法论的同时,亦接受了其认识论上的现象主义原则,但较之西方实证主义对形而上学问题的拒斥而言,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浸染和救国图强的现实启蒙任务,在对待形而上学的问题上表现出较为宽容的态度,特别是对哲学世界观功能的重视。第五章主要分析了严复对科学文化本土化的认识。严复系统地批判了“西学中源”说和“中体西用”等近代以来国人对西方科学文化的错误认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科学文化本土化实践起到了清扫观念障碍,奠定思想基础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严复进一步探讨了为何在中国文化内部未能生发出科学文化的问题以及提出了实现科学文化本土化地建议。他指出中国传统教育体制,特别是科举制度以及传统文化中的无自由特征所导致的窒息崇尚真理精神和限制学术研究方向等因素阻碍了科学文化的诞生。因此他建议建立独立的学术评价制度和奖励制度以保障科学文化本土化的全面推进。第六章主要从西学东渐史的角度来展开对严复的研究。严复是西学东渐史上的杰出知识分子,他传播西方学术是作为其思想启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展开的。个世纪以来,学界已充分认识到,严复所着力传播的西方学术在很大程度上可归属于科学哲学的理论体系。一般而言,科学哲学是对科学的哲学反思,是科学思想中最为精致和核心的部分。文章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严复传播科学哲学的动因、主要内容,并详细论证了严复在科学哲学东渐史上的具体地位等问题。通过研究,文章认为,严复所传播的是属于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而他之所以青睐并选择这一理论就在于在他看来其重实证、讲逻辑、求实效的理论特征对于变革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着重要的思想作用。通过对严复传播科学哲学的动因等方面的分析,从一个侧面深化了对其科学思想的研究。结束语部分在全文挖掘、整理和探讨严复科学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在中国现代思想与学术史上的意义。文章认为,严复科学思想中富含的崇尚科学理性精神、推崇科学方法以及重视建立独立的学术体制等内容已然具备了现代学术与思想的本质要求,因而具有开启中国现代学术之滥觞的意义。此外,文章对从比较学的角度进一步研究严复科学思想的思路作了简要介绍。
魏万磊[10](2011)在《1930年代清华政治学的国际视野——以《清华学报》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1930年代,重组后的清华政治学系拥有一批有海外名校留学背景的教师,师资力量雄厚,其研究主题涵括了政治学原理、本国政治、比较政治、国际政治四大领域,外围以法学为基础,细化到对公共政策和公共行政的具体研究。清华政治学人打通了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之间的界限,主要教学科研人员形成了与自身特长相结合的研究路数,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和高度的现实关怀,敢于向国际学术大师发起挑战。他们在内部具有高度张力的学术团体讨论中提高学术研究质量,并且注重基础研究与前沿研究的结合,遵循严格的学术规范。这些使得清华政治学从研究主题到学术水准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具备了国际化的视野。
二、金岳霖教授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岳霖教授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数理逻辑发展史概述 |
2.1 前史时期(古典形式逻辑时期) |
2.1.1 古典形式逻辑发展史简述(至17 世纪末) |
2.1.2 数理逻辑诞生的科学基础与思想基础 |
2.2 第一阶段 |
2.2.1 数理逻辑指导思想的提出 |
2.2.2 布尔代数与关系逻辑的建立 |
2.3 第二阶段 |
2.3.1 集合论及其悖论 |
2.3.2 数学基础三大学派对数理逻辑的贡献 |
2.3.3 公理集合论的创建 |
2.3.4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及其意义 |
2.3.5 逻辑演算的建立与发展 |
2.4 第三阶段 |
第3章 20世纪上半叶数理逻辑的引进 |
3.1 罗素《数理逻辑》讲演及其影响 |
3.1.1 《数理逻辑》讲演的历史背景 |
3.1.2 《数理逻辑》讲演的内容及其影响 |
3.2 《罗素算理哲学》及其引起的学术争论 |
3.2.1 《罗素算理哲学》成书背景与内容 |
3.2.2 《罗素算理哲学》引起的学术争论 |
3.3 张申府对数理逻辑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贡献 |
3.3.1 张申府生平 |
3.3.2 数理逻辑学术活动与贡献 |
3.4 数理逻辑其他方面的引介 |
3.4.1 集合论与数学基础的引介 |
3.4.2 数理逻辑基础理论的引介 |
3.5 小结 |
第4章 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初步奠基(1920-1949) |
4.1 汪奠基《逻辑与数学逻辑论》与《现代逻辑》 |
4.1.1 《逻辑与数学逻辑论》 |
4.1.2 《现代逻辑》 |
4.2 金岳霖的数理逻辑贡献 |
4.2.1 金岳霖生平 |
4.2.2 《逻辑》及其影响 |
4.3 数理逻辑教育的初步开展 |
4.3.1 中等教育中的数理逻辑 |
4.3.2 高等教育中的数理逻辑 |
4.4 留学人员的数理逻辑学习与研究 |
4.4.1 留学人员基本情况 |
4.4.2 留学人员的学习与研究 |
4.5 小结 |
第5章 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1949-1966) |
5.1 数理逻辑的宣传与普及 |
5.1.1 对数理逻辑唯心主义的批判 |
5.1.2 数理逻辑科学价值的宣传 |
5.2 数理逻辑科学研究的全面开展 |
5.2.1 数理逻辑领域的学术交流 |
5.2.2 “12 年远景规划”中的数理逻辑 |
5.3 数理逻辑各领域重要研究成果 |
5.3.1 理论研究成果 |
5.3.2 应用研究成果 |
5.4 数理逻辑专门人才的培养 |
5.4.1 高等院校专门人才的培养 |
5.4.2 科研机构专门人才的培养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民国时期数理逻辑发展的特点 |
6.1.1 第一代数理逻辑学家的卓越贡献 |
6.1.2 数理逻辑是引介的对象,而非研究的对象 |
6.1.3 数理逻辑留学人员回国后开创新的局面 |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数理逻辑发展的特点 |
6.2.1 数理逻辑从教学研究相结合到专门研究的阶段 |
6.2.2 国家政策助推数理逻辑的发展 |
6.2.3 中国数理逻辑学家的国际影响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冯契人生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1.1.1 选题的理论依据和意义 |
1.1.2 选题的现实依据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研究创新点 |
2 冯契的生平及着述 |
2.1 冯契的生平 |
2.2 冯契的着述 |
3 冯契人生哲学的思想渊源 |
3.1 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 |
3.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 |
3.3 西方哲学的影响 |
4 冯契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 |
4.1 冯契的人生观 |
4.1.1 天人关系 |
4.1.2 人的本质 |
4.1.3 人性论 |
4.2 冯契的人生价值观 |
4.2.1 真 |
4.2.2 善 |
4.2.3 美 |
4.2.4 真、善、美的统一 |
4.3 冯契的自由观 |
4.3.1 平民化 |
4.3.2 自由人格 |
4.4 冯契的智慧说 |
4.4.1 广义认识论 |
4.4.2 转识成智 |
5 冯契人生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
5.1 冯契人生哲学的当代理论价值 |
5.2 冯契人生哲学的当代实践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3)论殷海光史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殷海光史学的价值与意义 |
二、学界研究殷海光史学的概况 |
三、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 |
四、本文主要内容与主要参考文献说明 |
第一章 殷海光治学的社会机缘 |
第一节 社会环境对殷海光的影响 |
第二节 良师金岳霖的学术引导 |
第二章 殷海光引论西方历史学 |
第一节 评介与翻译西方史学 |
一、评论汤因比的《历史研究》 |
二、评介张贵永的《史学讲话》 |
三、翻译纳格尔《历史解析底逻辑》 |
四、翻译罕波尔《历史中普遍定律底功用》 |
第二节 关注西方史学中的重要问题 |
一、科学统一与科学分类问题 |
二、科学统一下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
三、关注历史学在科学分类中的特殊地位 |
第三章 殷海光论后设历史学与科际整合 |
第一节 殷海光论后设历史学 |
一、后设历史学概念的阐释历程 |
二、后设历史学的组成及其任务 |
三、后设历史学内容的分析与阐释 |
第二节 殷海光论科际整合 |
一、科际整合的背景与目标 |
二、科际整合的基础和程序 |
三、科际整合在历史学领域的应用 |
第四章 殷海光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思想史探索历程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成果 |
一、关于《中国文化的展望》 |
二、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思考 |
第五章 殷海光的史学影响 |
第一节 殷海光对台湾史学思潮的影响 |
第二节 殷海光对许冠三、林毓生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4)涂又光教育哲学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涂又光的教育与学术人生 |
一、幼程庭训习读经典 |
二、得遇恩师学贯中西 |
三、学思互进知行合一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涂又光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特殊高于普遍的本体论思想 |
二、实践高于认识的认识论思想 |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涂又光教育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特征 |
一、涂又光教育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 性灵说 |
(二) 三li说 |
(三) 教育自身 |
(四) “知的自身”与“知的载体” |
(五) 从“有知”走向“无知” |
(六) 反刍律和经验律 |
(七) 泡菜说 |
(八) 不谈毕业,死而后已 |
二、涂又光教育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
(一) 丰富的哲理性 |
(二) 浓郁的人文性 |
(三) 深厚的民族性与爱国情怀 |
(四) 贯通的历史与现实统一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涂又光教育哲学思想的文化意蕴 |
一、中国气派:教育哲学思想的文化取向 |
(一) 中国传统文化之传承 |
(二) 中国传统文化之改造 |
二、知行合一:教育哲学思想之践行 |
(一) “修辞立其诚” |
(二) 融入生命的教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涂又光教育哲学思想的意义 |
一、涂又光教育哲学思想的理论意义 |
(一) 学以报国:维护和发扬中国文化尊严 |
(二) 返本开新:传承和创新中国教育学 |
(三) 止于至善:唤醒和提升精神文化生命 |
二、涂又光教育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
(一) 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 |
(二) 深刻启迪着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
本章小结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副文本因素的介入与译本的可阐释空间 ——《庄子》英译本的副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内外《庄子》英译研究综述 |
一、国内《庄子》英译研究 |
二、国外《庄子》英译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的目标和价值 |
第四节 研究对象、方法和框架 |
一、副文本源译本的选取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翻译研究中的副文本视角 |
第一节 副文本理论概述 |
第二节 副文本研究的翻译转向 |
一、副文本研究总体发展趋势分析 |
二、副文本新兴研究热点分析 |
第三节 副文本视阈下的翻译研究 |
第三章 《庄子》英译本的副文本概述 |
第一节 《庄子》英译本的内副文本概述 |
第二节 《庄子》英译本的外副文本概述 |
第四章 客观历史语境的介入与《庄子》译本的可阐释空间 |
第一节 传教驱动下的学者型英译 |
一、文献层面的考据 |
二、显性的深度翻译 |
三、维多利亚时代的文风 |
第二节 教学驱动下的致用型英译 |
一、译注的浅描 |
二、以受众需求为中心取向 |
第三节 职业驱动下的归化英译 |
一、关照译语语言层面的审美接受 |
二、关照译语读者心理层面的审美接受 |
第四节 学术驱动下的古籍修复式英译 |
一、文本批评性修复 |
二、以创造性为中心取向 |
第五节 文化交流驱动下的通俗化英译 |
一、通俗化改写 |
二、以译语文化为中心取向 |
第六节 中西学术对话驱动下的兼容调和 |
一、传递不同学者的声音 |
二、对原语文化的认同 |
小结 |
第五章 译者意图的主观介入与《庄子》译本的可阐释空间 |
第一节 语文学视角的阐释 |
一、道家思想的存真 |
二、保留原着语义本原 |
第二节 哲学视角的阐释 |
一、中西哲学格义 |
二、哲学术语的“以用取义” |
第三节 文学视角的阐释 |
一、神形兼似 |
二、诗性的再现 |
第四节 兼顾哲学性与文学性的阐释 |
一、葛瑞汉兼顾哲学性与文学性的阐释 |
(一) 基于哲学分析的《庄子》重构 |
(二) “以散文译散文、以诗译诗”再现《庄子》的文学性 |
二、任博克兼顾文学性与哲学性的阐释 |
(一) 保留原着富于暗示性的风格 |
(二) 融哲学解读于译文 |
第五节 宗教视角的阐释 |
一、融宗教解读于译文 |
二、配宗教插图于译文 |
小结 |
第六章 《庄子》英译多维阐释对中国典籍走出去的启示 |
第一节 《庄子》英译阐释的三种翻译策略 |
第二节 《庄子》英译本在海外阅读市场的接受与启示 |
一、《庄子》英译本的海外阅读市场调查及数据分析 |
二、对中国典籍走出去的启示 |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6)分析法学权利观的批判性分析与权利理论之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基本问题 |
二、进路与方法 |
1、研究进路 |
2、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综述 |
1、边沁对分析法学权利理论的贡献 |
2、关于霍菲尔德权利理论的研究 |
3、对哈特为代表的权利“意志论”讨论 |
4、对拉兹权利“利益论”的批评与修正 |
四、论文结构 |
第一章:分析法学权利观的整体景象及其展开 |
第一节:分析法学权利观的出场背景 |
一、分析法学权利观出场的历史背景 |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权利理论 |
2、“法国大革命”与边沁对“自然权利”的批评 |
二、分析法学权利观出场的思想资源 |
1、哲学基础:英国的“经验哲学与实证主义” |
2、价值指引:功利原则 |
第二节:分析法学权利观的整体景象 |
一、分析法学权利观的基本论点 |
1、“权利法定”的基本主张 |
2、权利的“道德无关论” |
二、分析法学权利观的方法论特质 |
1、实证与经验的方法 |
2、语言分析的方法 |
第三节:关系论、利益论、意志论——分析法学权利观之展开 |
一、关系论——以霍菲尔德为代表的权利观 |
1、霍菲尔德权利体系的基本内容 |
2、霍菲尔德对待权利的基本态度与“关系论” |
二、利益论——以拉兹为代表的权利观 |
1、“利益论”在分析法学中的基本脉络 |
2、“利益论”对“利益”的强调——以拉兹为代表的分析 |
三、意志论——以哈特为代表的权利观 |
1、什么是权利“意志论”? |
2、哈特的权利“选择说”与“意志论” |
第四节:分析法学权利观的进步意义 |
第二章:“权利”概念分析——分析法学权利观的批判性分析I |
第一节:返本溯源:关系论、利益论、意志论的思想脉络分析 |
一、关系论:一种二元的权利分析框架 |
1、关系论中“二元分析”的方法论基础 |
2、实证主义与“关系论”对现实法律关系的强调 |
二、利益论:权利的目的论解释及其他 |
1、权利背后“利益”之发现:从边沁到耶林 |
2、“利益论”中的功利主义与结果论 |
三、意志论:从“古典自由”到“自由选择” |
1、权利“意志论”的根基:康德的古典自由哲学 |
2、哈特的改造:从“意志论”到“选择说” |
第二节:三种主要权利概念的实质指向与解释范围 |
一、权利“关系论”的实质指向及其解释范围 |
1、在法律关系中界定权利 |
2、双重、多重“关系”中的“权利”冲突与混乱 |
二、权利“利益论”的实质指向与解释范围 |
1、权利人对利益的实质追求 |
2、“不利益”可否作为权利? |
三、权利“意志论”的实质指向与解释范围 |
1、“自由意志”与权利本质 |
2、“无自由意志”情境下是否存在权利? |
第三节:可能的问题:权利概念之不足 |
一、“语境主义”权利概念的解释困境 |
1、“权利”概念界定的“语境主义”方法 |
2.“语境”中“权利”的解释困难 |
二、分析法学权利概念界定的缺陷 |
第四节:寻求“周延性”权利概念 |
一、何为“周延性”?——来自逻辑学的解释 |
二、为什么要寻求“周延性”权利概念 |
1、“周延性”对“语境主义”之补足 |
2、“周延性”权利概念的理论旨趣 |
三、“周延性”权利概念的构成要素 |
1、对权利种类与权利现象的完全涵摄 |
2、“周延性”对“内涵”的考虑 |
第三章:“权利”来源之分析——分析法学权利观的批判性分析II |
第一节:“天赋人权”vs.“权利法定”:关于权利来源的两种主张 |
一、“天赋人权”:关于权利来源的假说 |
1、什么是“天赋人权”? |
2、“天赋人权”:古典自然法学家说了什么? |
3、“天赋人权”的理论依据与逻辑不足 |
二、“权利法定”:权利来源现实规定 |
1、分析法学关于“权利法定”的主张 |
2、为什么要倡导“权利法定”——分析法学反对什么? |
第二节:“权利法定”的伦理依据与实用价值 |
一、“权利法定”的伦理依据——基于霍布斯“契约理论”的分析 |
1、“权利法定”与霍布斯的“契约论”论证 |
2、“契约论”背后霍布斯对“人性”与“国家”的假设 |
二、“权利法定”的实用价值 |
1、“权利法定”与法治秩序之实现 |
2、“权利法定”与公民权利之保障 |
第三节:“开放性结构”和“反抗恶法”中的“权利”悖论 |
一、“开放性结构”导致“权利”不确定 |
1、法律的开放性结构——哈特的说明 |
2、“开放性结构”中如何确定“权利”? |
二、“反抗恶法”与“权利‘法’定” |
1、邪恶的法律不能适用 |
2、“不适用恶法的权利”如何“法”定? |
第四节:“社会共识”对“权利法定”的补救 |
一、“社会共识”对“法律”概念的柔化 |
1、分析法学对“法律命令说”的基本态度 |
2、“社会共识”对“法律”概念的柔化 |
二、作为“法律”的“社会共识”对“权利法定”的补救 |
1、“权利法定”背后的“契约论”逻辑 |
2、“契约论”下的“社会共识”与权利“法”定 |
第四章:权利“正当性”分析——分析法学权利观的批判性分析III |
第一节:权利正当性中的规范性命题 |
一、权利的“正当性”问题及其脉络 |
1、何为权利的“正当性”? |
2、权利“正当性”问题的由来及理路 |
二、从“正当性”到“规范性”:分析法学视野中的“权利”正当性论题 |
1、“规范性”命题:本源与内涵 |
2、“合法”即“正当”:权利“正当性”论题之转化 |
第二节:分析法学权利正当性的哲学基础 |
一、休谟经验哲学与分析法学权利的“正当性”论证 |
1、“事实”与“价值”区分——休谟的“怀疑” |
2、权利何以正当?——褪去“应当”以证明“正当” |
二、功利主义哲学对权利的“正当性”证成 |
1、功利主义哲学的结果论导向 |
2、权利“正当性”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
第三节:“剥离道德”的权利是否可能正当? |
一、“权利”正当性的两个面向 |
1、形式正当vs.实质正当:权利“正当性”的不同面向 |
2、“剥离道德”与权利的“形式正当性” |
二、权利“形式正当性”的逻辑依据 |
1、分析法学与法律体系的封闭性 |
2、“主权逻辑”下“权利”的“正当性” |
第四节:权利如何合理? |
一、合法性vs.合理性:分析法学权利“正当性”论证之不足 |
1、法律上的正当是否必然合理? |
2、欠缺“合理性”的“正当性”论证 |
二、为什么需要“合理性”? |
1、权利“合理性”意味着什么? |
2、保卫脆弱的“个人”——合理性的价值指向 |
第五章:当代权利观之重构:一种迈向“正当性”的权利理论 |
第一节:何种“正当性”——一个实质追问 |
一、合法性、正当性、合理性概念辨析 |
1、什么是合法性、正当性、合理性? |
2、合法性、正当性、合理性的相互关系——基于马克思·韦伯理论的分析 |
二、权利“正当性”与“实质合理性”的契合 |
1、“实质合理性”与权利“正当性”的价值回归 |
2、为什么要坚持一种“实质合理”的权利“正当性”立场? |
第二节:“正当性观念”对权利概念“周延性”补足 |
一、权利:作为一种行为正当性“观念” |
1、什么是权利?——一个尝试性定义 |
2、如何理解作为一种行为正当性“观念”的权利 |
二、“正当性观念”与权利概念的“周延性” |
1、行为正当性“观念”对权利种类与权利现象的涵摄 |
2、“正当性”观念对“事实”与“价值”关系之重构 |
第三节:达致“社会共识”的有效方式——“交往行为”理论与“三人社会”理论之协调 |
一、交往中的“社会共识”生成——基于“交互行为理论”的阐释 |
1、“交往行为理论”之内涵与发展 |
2、“社会共识”何以形成——哈贝马斯的解释 |
3、“交往行为理论”之不足——原初性“权利”观念如何产生? |
二、第三方评价与“正当性观念”产生——以“三人社会”为视角的分析 |
1、“三人社会”理论及相关论题 |
2、“第三方评价”与“正当性”观念导出 |
3、“正当性”观念扩展与“社会共识”达成——权利来源的最终阐释 |
第四节:迈向权利的“正当性”理论 |
一、权利“正当性”理论是什么? |
1、权利“正当性”理论的逻辑结构 |
2、权利“正当性”理论的价值命题 |
二、在“强制”与“无序”之间——权利“正当性”与“法治国”之内在调和 |
1、国家不可随意侵犯公民之权利vs.公民不可随意要求国家之福利 |
2、权利“正当性”理论:通向“法治国”的“权利”之路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西南联大哲学学科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西南联大的研究 |
二、关于西南联大哲学学科的研究 |
三、对西南联大研究的总体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二、关于“学科”的主要理论 |
三、学术共同体理论 |
第一章 抗战前三校的哲学学科发展状况 |
第一节 国立北京大学哲学系 |
一、初创时期 |
二、发展时期 |
第二节 清华大学的哲学系 |
一、初创阶段 |
二、发展时期 |
第三节 南开大学的哲教系 |
第二章 西南联大时期的哲学学科发展 |
第一节 哲学教学与研究机构的设置 |
第二节 大师云集 |
第三节 造就人才培养的高峰 |
一、课程理解(理念) |
二、课程设置 |
三、教学 |
四、人才培养的成就 |
第四节 中国现代哲学体系的形成 |
一、中国哲学学科 |
二、西方哲学学科 |
三、逻辑学 |
四、宗教学 |
第三章 哲学学科发展的成因分析 |
第一节 学科发展的外部因素分析 |
一、自由民主的学术传统成为支撑学术发展的基本条件 |
二、会通中西的文化观促进了新的研究范式的建构 |
三、文化救亡的使命感转化为学术发展的直接动力 |
第二节 学科发展的内在因素分析 |
一、学科定位 |
二、学科队伍 |
三、学术制度 |
四、学术组织 |
第四章 西南联大哲学学科的历史影响分析 |
第一节 学科的承续 |
一、中国哲学学科的承续 |
二、西方哲学学科的承续 |
三、逻辑学及宗教学的发展 |
第二节 现代新儒学的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严复科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科学思想视角下严复研究何以可能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本文研究难点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严复科学思想的形成背景 |
1.1 严复科学思想形成的思想文化背景 |
1.2 严复科学思想形成的个人教育背景 |
1.2.1 中学教育 |
1.2.2 西学教育 |
第二章 严复自然观与天演哲学思想 |
2.1 严复自然观 |
2.1.1 向物质求宇宙本体 |
2.1.2 宇宙及其起源与演化 |
2.1.3 人与自然的关系 |
2.1.4 本节评论 |
2.2 天行与人治:严复天演哲学思想 |
2.2.1 天行:天人一贯 |
2.2.2 人治:与天争胜 |
2.2.3 本节评论 |
第三章 严复科学观与科学主义思想 |
3.1 严复科学观 |
3.1.1 “科学公例,无时不诚”的科学知识观 |
3.1.2 物质与精神价值同具的科学功能观 |
3.1.3 本节评论 |
3.2 继承与超越:严复科学主义思想 |
3.2.1 近代中西科学主义概述 |
3.2.2 继承:对科学知识与方法的推崇 |
3.2.3 超越:科学不能疏离人文之域 |
3.2.4 本节评论 |
第四章 严复方法论与实证主义思想 |
4.1 经验与逻辑并重的“即物穷理”之学 |
4.1.1 “实测内籀”的科学方法 |
4.1.2 “即物实测”的经验原则 |
4.1.3 “道通为一”的逻辑原则 |
4.1.4 本节评论 |
4.2 接受与衍化:严复实证主义思想 |
4.2.1 近代中西实证主义概述 |
4.2.2 接受:认识论上的现象主义原则 |
4.2.3 衍化:对形而上学问题的讨论 |
4.2.4 本节评论 |
第五章 严复科学文化本土化致思 |
5.1 对近代中国科学文化观的辨析 |
5.1.1 批判“西学中源”说 |
5.1.2 批判“中体西用”论 |
5.1.3 本节评论 |
5.2 中国科学文化落后原因及建议 |
5.2.1 对中国未能内生科学文化的思考 |
5.2.2 “治学治事宜分二途”:科学文化本土化思考 |
5.2.3 本节评论 |
第六章 西学东渐史视野下的严复与西方科学哲学 |
6.1 学界对严复在西学东渐史上地位认识的深化 |
6.2 严复对早期西方科学哲学思想的引介 |
6.2.1 传播科学哲学动因分析 |
6.2.2 引介西方科学哲学的主要成果 |
6.2.3 本节评论 |
6.3 严复在中国科学哲学史中的地位分析 |
6.3.1 基于西方科学理论东渐史的考察 |
6.3.2 基于西方科学哲学理论形态的考察 |
6.3.3 本节评论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 |
二、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四、金岳霖教授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D]. 苏日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2]冯契人生哲学研究[D]. 刘小波.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
- [3]论殷海光史学[D]. 王龙龙. 淮北师范大学, 2019(09)
- [4]涂又光教育哲学思想探析[D]. 李冰慧. 深圳大学, 2018(08)
- [5]副文本因素的介入与译本的可阐释空间 ——《庄子》英译本的副文本研究[D]. 殷燕. 武汉大学, 2017(07)
- [6]分析法学权利观的批判性分析与权利理论之重构[D]. 潘登.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7]西南联大哲学学科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研究[D]. 吴青梅.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2)
- [8]考论:“民国教育部‘着作发明及美术奖励’(1941—1949)”与“吕澂柳诒徵《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审查书》”[J]. 赖岳山. 汉语佛学评论, 2013(00)
- [9]严复科学思想研究[D]. 赵云波. 山西大学, 2012(01)
- [10]1930年代清华政治学的国际视野——以《清华学报》为中心[J]. 魏万磊.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