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萨满文化到实践理性——以《易经》和《三礼》为视角

从萨满文化到实践理性——以《易经》和《三礼》为视角

一、从巫仪文化到实践理性——以《周易》和“三礼”为视镜(论文文献综述)

田薇[1](2014)在《宗教性视阈中的生存伦理 ——以基督教和儒家为范型》文中研究指明论文《宗教性视阈中的生存伦理——以基督教和儒家为范型》有两个主题性的思想元素,一个是理论的,就是构思一个关于“宗教性生存伦理”的基本观念和解释框架;一个是历史的,就是关于“基督教”和“儒家”两个范型的观念史解读。文中力图使二者融贯在一起,一方面依据宗教性生存伦理的观念和框架去深入解读基督教和儒家,使之呈现出作为“同”一种宗教性生存伦理又具有“不同”的各自独特的思路和模式,这是论文的中心内容和直接目的;另一方面又以对基督教和儒家各个基本观念环节的思想史解读来呈现和印证关于宗教性生存伦理的理论构想,这是论文的深层意图和间接目的。宗教性生存伦理是这样一种思路和观念:既是对宗教伦理予以生存论的定位,将宗教伦理理解为一种存在论意义上的生存性伦理;也是从宗教性的视阈出发去理解人类整个伦理性生存,将宗教性与人类的生存本性打通,进抵人性存在的内在结构和生存状态。这样一来,宗教伦理不再是某种特殊形态和特殊领域的伦理,而是人的整个生存伦理;反过来说,人类的生存伦理在根本上就是一种宗教性伦理。而这有赖于哲学形而上学和宗教形而上学的统一视阈,文中将两者融合为“形而上学宗教性”的视阈。在这一视阈中,一切高级而成熟的宗教形态就客体而言都是对某种至上者的终极性观照,就主体而言都是对人性有限性的超越性观照。因此“宗教性”的生存伦理关涉的乃是对于人的存在来说具有某种普遍的形而上学意义的价值生存模式,将人的整个生活世界和生存秩序引向某种终极性之维,同时也就获得了突破当下生存限度的超越性之维。宗教性生存伦理是这样一种思想观点:首先,宗教性生存伦理的起始观念(也是复归目标)是生存性、宗教性、伦理性三者同构的原发之域及其整体观念,这可以视作为由“存在的领会”而开启的直观。借助海德格尔关于家园的存在论诉求和基督临在的信徒经验的分析,将本源生存性与神圣宗教性打通,再借助海德格尔关于伦理的源始意涵(即近神而居)的开显,将伦理-宗教-生存全部打通。生存性言述着人的存在本体,伦理性指示着人的存在经纬,宗教性显现着人的存在限度并由此开敞生存的终极之维和超越之维。其次,宗教性生存伦理的轴心观念是“宗教性”。在梳理了各种相关思想资源尤其是西美尔的宗教性和舍勒的绝对域观念的基础上,文中用“宗教性”来表达关于人的存在的根本品性及其社会伦理秩序的价值根基,意在指向人类存在伦理的终极之维和超越之维。就是说,将“宗教性”生存伦理的根本品性和价值根基定位在终极性和超越性上。以“宗教性”概念为轴心,把宗教与个体生存和社会历史文化生存贯通起来,使宗教性的意义既可以指称整个文化价值系统中的绝对性依据,也可以指称个体有限性生存的终极归属。沿着这一思路来看,各种伦理价值传统,无论它们具有多少差异,都或隐或显地具有某种指向自身终极价值根据的宗教性品质;每一个人无论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持有对某个特定对象的信仰,作为个体人格都在自身有限性的生存中包含着某种宗教性的超越追求。再次,源自人性深处的宗教形而上学倾向,亦即人类试图超越有限而取向无限的特殊的精神生存本性是宗教性生存伦理的先验论根据。这使得以“宗教性”为基调的生存伦理是一种深层伦理,植根于存在论的层面,其基本品格是关于某种无限而至上的终极根据和超越而崇高的生存信念的确认,彰显着人作为有限的精神性存在者的生存与其他一切存在者的存在之间的本质差异。这种特殊的生存本性就是内在于人性中的试图跨越有限性的藩篱,朝向绝对性生存的形而上学冲动。这意味着,植根于终极依据和生存信念之上的宗教性伦理源自人性深处的宗教形而上学倾向。最后,自由与回归是宗教性生存伦理的双向展开。在朝向终极而生存的形而上学倾向下,人类生存一方面绽放出某种不断突破有限性束缚的超越性姿态,使自由成为人的存在方式的本质之维,打开了理想之境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展开为某种朝着本源回归的姿态,使生存之旅成为一种契合存在天命的回家之旅,使存在状态开放为一种与终极实在共存的本然之序。因而自由是超越束缚的自由,又是诉求归处的自由,不同于近代以来对象化模式下向外扩张的构造自由。这意味着,宗教性生存伦理是自由与回归的双向成全,充满生命厚度的存在方式。在设立了宗教性生存伦理的基本概念之后(第一二章),将基督教和儒家作为两个宗教性生存伦理的范型进行深入的观念史解读。换言之,把基督教和儒家放在一个宗教性生存伦理的解释框架中予以定位和阐发。这个解释框架是由几个基本思想环节构成的一个观念结构,具体展开为如下关于基督教和儒家的观念史解读的内容构架(第三-七章):第三章“神圣和世俗:宗教性伦理的至上性根据”,借助伊利亚德神圣观念的视镜阐明,预设某种神圣而至上、终极而超越的意义根据,旨在作为人的价值生存秩序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之基。基督教的上帝观和儒家的天命观就是这一观念的呈现。绝对性、人格性和神圣性是传统上帝观的基本特征。绝对的上帝构成为人类存在的基础和生存的依据;人格的上帝与人深度相遇并参与人类的历史生活;神圣的上帝以其神秘的超越性唤醒人类对自身存在限度的意识,并为之提供存在论上的归属感,由此预制了神人之间恩典-接纳、启示-信仰的生存关联模式。现代上帝观的重构带来了多元论景观和多向度的人神关联,文中探讨了利奇尔主义自由神学的社会论上帝观、巴特新正统神学全然相异的上帝观、朋霍费尔世俗神学的苦弱上帝观、莫尔特曼希望神学的末世论上帝观。儒家的天和天命不具有此岸和彼岸、世俗和神圣判然二分的性质,而是展开为一种天命和人性、天道和人道、天理和人心之天人之际、天人相与、天人合一的生存境界,具有人文性和宗教性、神圣性和世俗性杂糅的性质。它不是在实体上指称一个相对世俗世界的神圣世界,而是在功能上指称一种具有神圣性意义的价值根据。它以宗教性的终极意义为根底,以自然性和道德性为特征。对于天命观的讨论展开为两个问题:先从思想史的角度考察了天命观的确立和演变,然后以“四书”为据进行文本解读及其义理分析,揭示“与命与仁”和“立命存性”之天人之际、天人相与的生存境界。第四章“圆满与欠缺:宗教性伦理的人性论预设”,在和完满本源的关联中赢获了关于人性“原善”的宗教形而上学先验论的观念预设,而作为有限存在者又使人性充满了实存的欠缺性和破损性。文中立足于人的存在结构,从人性的双重性及其内在张力中解读基督教的罪性观。基督教关于神的形象和自然形象、超越的精神形象和有限的受造者形象的统一,构成了精神超越性和肉身有限性的双重性及其内在张力,正是在这种张力作用下酿成了人性的罪性,即不顾自然的有限性存在限度,试图变成无限的存在者,造成人性僭越的罪果,其中意志自由起了关键作用。儒家性善论的终极根据在天,人性源自天命,禀受天之正命存为人之性,故善。此可谓性善论的存在论理由。孔子“与命与仁”既表现出天命在身的存在论情怀,也表明仁乃天人相与之道,天与人合其德而共其在。子思“天命之谓性”和孟子“顺受正命以为性”,更是明确地为性善论提供了形而上学的终极理由。在此基础上,孟子采取以心释性的方式,提出了恻隐、羞恶、是非、辞让之善心来解释仁义礼智之善性,所谓尽心-知性-知天,可谓性善论的认识论理由。第五章“超拔与沉沦:宗教性伦理的超越路径”,通过分析人类精神生存的本性阐明超越性取向的可能性依据,按照学理划分,阐发了哲学的、艺术的和宗教的三种超越方式及其特征;按照实践范式,提出了自力超越和他力超越两种类型。基督教的超越模式是一条基于他力和信仰的神圣拯救之路,文中分析了他力拯救的神学根据和人性论理由,通过阐发奥古斯丁的自由论,揭示出罪中之人在自由择善上的意志无能。只有依靠外在他者的神圣力量,在启示-信仰中领受恩典,才能获救重生。儒家的超越模式则是基于自力与良知的成圣之道,从天-人之序来看,善性先天,良知固有,这是道德自力所以可能的内在根据。从人-天之序来看,良知意味着对天命的直接觉识和领悟,因而基于良知的道德自力之路是一个诉诸仁心、溯源天命、反省内求的过程。既包含着超越的内向性,即回归自身便回到了与天命同在的本源处,可谓尽心、知性、知天;也包含着超越的外向性,即将内在的良知性命向外开显广大直至充塞天地之间,实现内圣外王、天人合一的圣人境界。第六章“至爱与疏离:宗教性伦理的生存范式”,在与亲爱、友爱、性爱的比较中将“至爱”阐释为一种存在论性质的爱,出于自身之源,超越了对象化关系中对被爱者的价值诉求,以完全的自身性和无待性、给予性和接纳性而成为价值生成之源,并以云格尔爱的自身性结构和舍勒爱的先在性秩序为例进行了典型分析。然后,阐发基督教神性爱的绝对模式,神性爱是无条件的、无差别的、绝对的,构成基督教爱的伦理的超验根基。从神爱到人爱(爱神与爱人)意味着,不是爱植根于人性,而是人性植根于爱。借助于舍勒和尼布尔的理论视镜继续探讨了基督教爱观在现代的重构。相比之下,儒家的仁爱是一种人性爱的次第模式。从何为仁的层面来看,仁在天人之间获得定位,包含着人性、美德、仁爱、天人合一、天地生生及万物之性的意思,中心在于仁是人性之爱,但既不困于人性,而是延伸到天地万物的生生之仁,也不囿于爱人,而是仁者无不爱。故仁爱立足于人性,上达天地,下贯万物,是一个涵盖天地人的形而上学宗教性观念,也是一种普遍之爱。从实践仁爱的方式来看,是一种推己及人的次第模式且充满了多维内容。在涵养仁爱的心性和态度上主张守诚之道;在修养仁爱美德的道路和规范上讲究中庸和守礼;在施行仁爱的活动中主张忠恕之道;在行诸仁爱的内容和次第上注重“五伦”之实,讲究由近及远、推己及人、由人及物的顺序,即亲亲-仁民-爱物。故而,儒家仁爱具有非常突出的伦理品格,而仁爱伦理秩序的基石是以血缘亲情为纽带的家族关系,由此导向以“亲亲”为起点向外扩充的仁爱实践顺序。但是,只有将何谓仁与何以实现仁两者统一起来把握,将仁爱理解为一种起于亲亲又超越亲亲的普遍之爱才是合适的。第七章“永恒与虚无:宗教性伦理的终极关怀”,生命的有限性把人抛到了虚无还是永恒面前,这是终极关怀的视域,实质是一个希望的问题。希望和自由不可分隔,永恒的希望是在与自由的张力中生成的。在对自身反观的自由意识中,死亡提前出场,虚无成为一个生存论的挑战。然而否定死亡的永生和拒绝虚无的永恒的希望,也一并在自由意识中被开启。但是,希望却无法最终靠自由本身来支撑,自由只能把希望连同自由本身一并交给那关于永恒存在的终极信念。为了深刻阐明这一问题,先是详致研讨了利科关于希望话语的解释学观点,并直面人的实存世界的死亡命运探讨永恒希望的主题,然后追踪舍勒的向死而生与永生、海德格尔的向死而在与跨越沉沦、克尔凯郭尔的绝望致死病和信仰生存、蒂利希的非存在的焦虑和存在的勇气等一系列理论,充分论述了永恒希望的终极话题。接着,分别讨论基督教关于永生的盼望和儒家关于不朽的追求。基督教有关这一问题的典型理论即终末论。文中梳理了从旧约到新约终末论的思想发展线索,阐发了终末论的基本思想观念,充分审理了现代终末论关于永恒希望的重构,尤其是麦奎利关于末世论的实存论解释和莫尔特曼希望神学的终末论体系。相比之下,儒家的不朽追求属于在世关怀,由于实用理性的精神品格,儒家坚持从活着出发的生存立场,立足于一个世界一个人生,当务之事在生不在死,应该操持的是在世的社会事务和道德人伦,而不是来世不明的神鬼生活。在这样的前提下,儒家的不朽追求是从生而非死的视角求取活的永恒价值,即超出个人生死之外与人类同在、与日月同辉的不朽意义。于是,不朽意味着今世的作为不会随着个人的死亡而消失,相反在身后留下了传世的历史性影响。正所谓立功、立德、立言之三不朽。不朽还有着最为平实而基本的关怀,就是在子子孙孙身上不尽的生命延续。不朽也可以透过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观念来领会,由之发现其终极关切的亦人文亦宗教的性质。

叶友琛[2](2007)在《周代玉瑞文化考论》文中认为本文主要从先秦文献出发,结合一定的考古挖掘,对周代的玉瑞文化进行专门的分析研究。所谓玉瑞,指用于人际(主要是贵族)间礼仪活动场合并承担着“示信”、“示诚”作用的玉礼器,具有鲜明的等级性、道德性。玉瑞文化,是指包含了关于玉瑞的器物、制度、思想观念在内的一整套系统。按照玉瑞的内在含义,玉瑞共可分为四类,即“命玉”、“挚玉”、“节玉”、“佩玉”。在周代的策命礼、朝觐礼以及聘问礼中,玉瑞广泛使用且担当着重要角色,具有依不同等级、不同对象、不同场合而使用不同形制、大小玉瑞的特点。玉瑞文化并非在周代一蹴而就,史前时期的玉文化即孕育了玉瑞的因素,包括“凭信”的观念以及作为权力的符瑞、等级的象征等等。文章详细整理了玉瑞的使用制度,梳理了玉瑞的职官管理制度、征贡制度。周代玉瑞文化高度发达,和殷周间政治、思想剧烈变革,周人实行德治有着密切关系。玉瑞与周代礼乐政治紧密相联,既承载着“尊尊亲亲”治国方针下的等级要求、亲仁理念和行政规定,更在道德建设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追求“诚信”的内涵、塑造君子形象以及用于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等等。玉瑞文化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主要有,奠定了历代帝王用玉严格的等级性基础,并使玉的人格化、道德化成为中国玉文化的主要特色;同时对传统文学、美学、世俗文化等均产生不小的影响,这些也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锟[3](2002)在《从巫仪文化到实践理性——以《周易》和“三礼”为视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先秦思想经历了从上古巫仪文化向周代实践理性转变的过程。《周易》和“三礼”蕴涵着巫仪文化和实践理性的双重性 ,并且具有巫仪文化向实践理性过渡的特色。所以 ,《周易》、“三礼”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转变的关键点。从这两种经典文献观念的转化中 ,我们能发现先秦思想发展的脉路 ,又可在发生学意义上探索中国古代传统所具有的实践理性和情理结构的特质

二、从巫仪文化到实践理性——以《周易》和“三礼”为视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巫仪文化到实践理性——以《周易》和“三礼”为视镜(论文提纲范文)

(1)宗教性视阈中的生存伦理 ——以基督教和儒家为范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论文写作意图与选题的学术背景及其意义
    二、论文的思想观点与内容结构及其研究方法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论文的创意及不足
第一章 形而上学宗教性的诉求
    第一节 现代性的生存处境——人从宇宙整体中的“脱嵌”和神从人世间的“退隐”
    第二节 道德形而上学检审——近世以来的伦理学的“症结”和“缺位”
    第三节 走向宗教性的视阈——进抵生存伦理的宗教形而上学根基
第二章 宗教性生存伦理释义
    第一节 生存、神圣、伦理——三者同构的存在论之域
    第二节 宗教性——生存伦理的终极之维和超越之维
    第三节 宗教性生存伦理的先验根据——朝向绝对而生存的形而上学倾向
    第四节 契合存在的天命——宗教性生存伦理的自由与回归
第三章 神圣与世俗:宗教性伦理的至上性根据
    第一节 神圣之维的设立——以伊利亚德的神圣观念为视镜
        一、神圣与世俗:两种基本的生存方式
        二、神圣空间与神圣时间:至上核准及其意义世界的形成
    第二节 神人划界——基督教的上帝观
        一、上帝观的基本特征与神人之间的恩典-承纳模式
        二、上帝观的多元化与神-人关联的多向度
    第三节 天人之际——儒家的天命观
        一、天命观的确立:天命靡常与以德配天
        二、与命与仁和立命存性:天人之际的生存境界
第四章 圆满与欠缺:宗教性伦理的人性论预设
    第一节 人性的内在张力——原善之性与实存之恶
        一、人性原善:宗教形而上学的先验理念
        二、生存境况:人性的陷落
    第二节 人与上帝的疏离——基督教的罪性论
        一、人性的两重性与疏离上帝的罪性
        二、罪与人的自由:精神超越的悖论
    第三节 由天命而人性——儒家的性善论
        一、天地境界中的人:自然化生的道德人格形象
        二、人异于禽兽者:天赋善端仁义礼智
第五章 超拔与沉沦:宗教性伦理的超越路径
    第一节 人类精神生存的本性——超越性取向及其方式
        一、人类精神的超越性与超越的方式
        二、超越的悖论性与宗教的双重性
    第二节 他力与信仰——基督教的拯救之路
        一、拯救的他力性和罪中的无能性:他力拯救的神学根据和人性论理由
        二、拯救的方式和路径:在启示-信仰中领受恩典而重生
    第三节 自力与良知——儒家的成圣之道
        一、基于良知的道德自力:原始善性和天命的回归与开显
        二、圣人之境: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
第六章 至爱与疏离:宗教性伦理的生存模式
    第一节 至爱的先在性——一种存在论的立场和态度
        一、爱的存在论性质:自身性和给予性
        二、爱的自身性结构与秩序:思想个案检视
    第二节 以爱承负恶——基督教神性爱的绝对模式
        一、神性爱的俯身性和给予性:十字架上的绝对范式
        二、爱在现代处境下的意义重释:以舍勒和尼布尔为例
    第三节 推己及人——儒家人性爱的次第模式
        一、仁爱在天人之间:仁者人也与生生谓仁
        二、由近及远的仁爱之道(序):亲亲-仁民-爱物
第七章 永恒与虚无:宗教性伦理的终极关怀
    第一节 永恒的希望——在与自由之间的张力中生成
        一、自由与希望的勾连:关于利科解释学观点的一种审读
        二、死亡意识的在场与挑战:从虚无走向永恒的希望
    第二节 永生的盼望——基督教的终末论
        一、死亡与复活:基督教终末论的基本思想观念
        二、希望的多维面相:由未来开启现在的神学重构
    第三节 不朽的追求——儒家的在世关怀
        一、一个世界一个人生:从“活着”出发的生存立场
        二、不朽的观念:历史记忆·血脉相传·天人合一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周代玉瑞文化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论题的价值
    二、学术史的回顾
    三、材料的运用
    四、研究角度与方法
    五、文章结构
第一章 玉瑞文化溯源
    第一节 玉瑞名义考
    第二节 玉礼器概览
    第三节 玉瑞溯源
    第四节 玉瑞文化的历史定位
第二章 周代玉瑞探微
    第一节 命玉
    第二节 挚玉
    第三节 节玉
    第四节 佩玉
第三章 周代玉瑞制度考述
    第一节 玉瑞管理制度
    第二节 玉瑞贡赋制度
    第三节 玉瑞使用制度
第四章 玉瑞与周代礼乐政治
    第一节 玉瑞与诚信观念
    第二节 玉瑞与道德标杆
    第三节 佩玉与礼乐修身
    第四节 玉瑞与尊尊之道
    第五节 玉瑞与亲抚之治
    第六节 玉瑞与行政管理
第五章 玉瑞文化的历史影响
    第一节 玉瑞对后世玉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玉瑞文化对文学与美学的影响
    第三节 玉瑞文化对世俗文化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四、从巫仪文化到实践理性——以《周易》和“三礼”为视镜(论文参考文献)

  • [1]宗教性视阈中的生存伦理 ——以基督教和儒家为范型[D]. 田薇. 山东大学, 2014(11)
  • [2]周代玉瑞文化考论[D]. 叶友琛. 福建师范大学, 2007(06)
  • [3]从巫仪文化到实践理性——以《周易》和“三礼”为视镜[J]. 王锟. 人文杂志, 2002(01)

标签:;  ;  ;  ;  ;  

从萨满文化到实践理性——以《易经》和《三礼》为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