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品工业界精英聚首京城发出新世纪誓言(论文文献综述)
许晨[1](2019)在《耕海探洋(下)》文中研究说明第七章大洋上的"世界杯"(作家远航日记之四)2018年7月15日星期日睛西太平洋某海域对于科考队来说,今天是紧张忙碌的一天,因为随后的台风将接踵而至,必须及时完成预定的科考任务。所以,在"发现"号连续下潜以及提升的间隙里——它每次最多可以携带两种调查设备,当使用"深海拉曼探针"系统探测了某些数据之后,需要上来换另外装备进行调查,这时电视抓斗就抓紧放下去,再抓一把可用的海底样品。
彭海宝[2](2017)在《新世纪都市小说的中产阶层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二十年来的中国都市化速度可谓史无前例,现代都市的面貌日新月异。在此背景下,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态的现代都市小说正在悄然崛起。中国都市小说对中产阶层书写的重视,与中产阶层在现代城市中的兴起和扩张关系密切。中产阶层一般具有良好的物质条件,从事中高端职业,注重生活的格调和品味,代表了都市社会主流群体所尊崇的价值取向。然而,在他们体面生活的背后,却隐匿着焦虑不安和精神虚无等症候。现代都市文学的笔触在呈现中产阶层生存状态的同时,往往直抵都市精神的敏感部位,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中产阶层的书写过程也即现代都市密码的解析过程。文学是人学,人物形象的描述始终为现代都市小说的重心。而当下中国都市小说研究,主要集中在底层叙事、审美阐释、欲望化表达、消费主义批判等领域,有关小说人物的形象研究相对薄弱;已有的人物形象研究也多集中于底层人物,缺乏对现代都市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中产阶层人物形象研究。本文以新世纪都市小说的中产阶层书写为研究对象,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新世纪以来都市小说中中产阶层的生存处境、情感方式和精神状态,分析中产阶层书写的策略和审美品格,同时探讨消费主义、经济理性主义对现代都市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以期拓展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视域与价值空间。本论文共八个部分,正文六章,具体内容主要如下。绪论部分主要说明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界定论题涉及的“都市小说”、“中产阶层”等核心概念。第一章论述现代都市中产阶层书写的文化语境。主要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解读当代社会中产阶层兴起的动因和条件,围绕职业特点、地域分布、收入水平、消费层次、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深入探讨中产阶层书写的文化语境。并且从大众文化、消费主义文化的研究视角,阐释中产阶层的文化趣味、中产阶层话语扩张的具体表现。同时,从文学发展史的视角,简要回顾中国现当代都市小说的创作历程,梳理各时期都市小说的中产阶层书写脉络。第二章梳理现代都市小说中的中产阶层形象类型。主要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系统探讨现代都市小说中产阶层的人物形象类型;着重对都市小说中的高校知识分子、专业技术人才、中小私营企业主、中低级官员、艺术工作者等五类人物形象进行研究,分析这些人物形象的整体性特征,寻找出他们各自的差异性特质。第三章阐述现代都市中产阶层的生存法则与世俗人生。通过对中产阶层的物质欲望、情色心理和处世之道等三个方面的分析,总结出都市小说书写中的中产阶层拥抱世俗、讲求实利的生存法则。从物质的角度看,他们践行经济理性主义的价值理念,树立了新财富观,追求个人利益。从情感的角度看,他们注重满足个体的欲望,消解了传统社会形态婚姻和家庭的神圣性地位。从处世之道看,他们熟悉社会运作,善于通过圈子文化、交换逻辑达到个人目的,并信奉通过个人奋斗来改变命运的信条。第四章研究现代都市中产阶层的身份共同体的建构。主要探讨都市小说书写中产阶层身份构建的三种方式:一是以时尚消费作为身份标签;二是在空间上区隔底层社会,凸显阶层界线;三是通过身份比较获得阶层意识。从消费主义文化的角度看,中产阶层通过吃、穿、游、乐的时尚消费符号,成功实现了与社会底层的区隔。从空间意义上看,无论其占据的住宅空间、职场空间还是社交空间,都表征着社会阶层、群落的界线之所在。而在社会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身份比较和身份想象,更凸显了阶层差异及对比的观念已成为都市社会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章分析现代都市中产阶层的焦虑与救赎。通过对新世纪以来都市小说的文本分析,总结出中产阶层焦虑的时代表征与文化隐喻,探究当代中产阶层面临的精神困境、焦虑症候及其根源,为中产阶层的反省、救赎以及精神价值的重建提供参照。中产阶层虽然物质生活无忧,但精神上常常处于焦虑之中,缺乏安全感。焦虑的病理形式通常以抑郁症、肠胃症、不孕症等“病兆”反映出来,深刻反映了现代性的挤压和人性的脆弱。中产阶层需要反省和救赎,重构内心的信仰,化解人生虚无感,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都市人的身心健康与自由发展。第六章考察现代都市小说中产阶层书写的叙事策略与现实困境。在文学边缘化的背景下,都市作家在中产阶层书写中综合运用了多种叙事手段,包括都市时空的发现、感官叙事的运用、通俗传奇的嫁接、文学影视的并置、隐喻修辞的指向等五个层面。这五个层面叙事策略的使用,基本奠定了当下都市小说人文主义与世俗主义的双面特征,亦造成了平面化的呈现、类型化的倾向、批判性的缺失、代言者的局限等弊病。结语部分,对新世纪都市小说的中产阶层书写作出总体评价。总之,现代都市小说作为现代化进程的折光与反映,形象地描摹出炫目华丽的都市景观,探究了当下都市社会中产阶层的生存世相,给予都市现代性的审美阐释,并赋予中国当代文学新的精神面貌。但是,现代都市小说浅层次的“现在主义”的描绘、缺乏深度地对当代都市人的精神困境的追问,闪烁其词地对社会不公的消极发声等诸多问题,几乎形成了都市小说的内在自我障碍。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下的都市中产阶层,至今仍是有待持久关注并深入挖掘的书写对象。而且,关注的视角与挖掘的深度、广度、厚度及其密度,有赖于都市文化精神和作家思想视野的双向碰撞和提升。
董志鹏[3](2017)在《中国近代社团法制体系的构建与变迁》文中提出社团的兴起是近代社会组织方式演变和进化的重要特征。社团做为一种社会的子单元,具有重组和整合社会结构的功能,完善社团法制因此成为了近代中国政府实现社会控制、重塑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近代社团法制的纵贯考察,分析其体系构建过程和发展变化的总体历史脉络,有助于解读近代政府通过社团法制推动社会进化和实现社会动员的意图及其成效,管窥中国近代社会治理的发展演进。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社团在士农工商“四民”分业基础上发展而成,王朝体制下国家根据民间结社的不同性质予以差别对待,对政治性结社活动制定刑律严厉镇压,而对于经济文化类社团则在维持治安的前提下采取放任态度。晚清以来的全球化浪潮中,传统的社会组织开始解体,近代社团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新的社会力量。清政府末期开始通过法制手段将社团纳入统治体系中,其结社法律与社团章程组合的立法设计确定了近代社团法制体系的基本框架。辛亥革命之后,民国北京政府在前清基础上拓展了社团法制的规模,“结社自由”成为了宪法性的公理,同时职业团体也更大范围地纳入到法律规制之下,社团法制体系在前清的大致框架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社团的组织活动也一时呈现出蓬勃的气象。但是,北京政府在承认结社自由的法理同时,对于一般性结社行为仍基于专制统治的历史惯性采取压制,形成了约法理念与法律实践之间的矛盾。由于政局动荡加之治理能力有限,政府的法制权威受到了社团的挑战,围绕社团的法律地位、组织权限等问题,社团法制的发展过程中存在激烈的官民博弈,并常常以政府妥协为最终结果。总体而言,民国北京政府推行的社团法制偏重于对传统的维持和承认,在管理和规范社团方面表现出较大被动性,这种维持现状的策略在民间社会的发展中难以继续。1920年代,以工人为代表的基层民众主体意识开始觉醒,《治安警察法》等限制结社权的法规受到了强烈质疑,北京政府与民众间围绕结社权利的矛盾日趋尖锐,并随着南方革命的发展而激化。在北京政府刻意压制民众结社同时,孙中山领导的广东国民党政权则通过组织党化的民众团体聚合民众力量,进而发动国民革命并夺取了政权。在“党治”理论指导下,国民党制定了带有浓厚革命色彩的社团法规,试图通过主动干预使民众组织化,实现对民众的控制和对社会资源的动员。党化的民众团体在国民革命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革命的进展,社团活动逐渐失去约束,社团法制呈现出崩坏之象,秩序陷入混乱。“清党”后的国民党政府被迫停止民众团体的活动,调整社团政策,并对社团法制加以重建,南北政府两种对立的社团法制架构开始在南京国民政府的旗帜下融合成为新的体系。南京国民政府通过对“人民团体”整体的设计,辅以对职业团体和社会文化团体的法律规制,建立了一个无所不包的法制框架,并经多年立法实践形成了大规模的系统性法制结构。这个系统以党政二元并行的双轨管理为运行机制,以社团组织制度和法规为具体构成,以社团整合和规范为主要功能,从法理上提供了一种社会重组的可能性,表达了国民党政权试图通过社团来打造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国家实体的强烈愿望。由于南京国民政府自诞生之日起就面临复杂险恶的国内外形势,必须最大限度动员民间社会力量加以应对,其政治主导性造成了法制的不稳定,兼之法制体系自身的复杂性,国民党构建社团法制体系的意图与法制体系的实际运转效果之间存在明显的脱节,有很多弊病。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社团法制体系的控制色彩日渐浓厚,并在抗日战争的“非常时期”形成了带有军管色彩的社团统制。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曾试图将社团法制转回到正常轨道,但是由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种种不利局面而始终未能完成,其整合民众的努力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中国近代社团法制体系的构建历程体现了全球化视域下国家与社会的新型关系。在全球竞争环境中,传统的简约治理已经不能胜任,为了应对强大的外敌,近代国家必须通过对社会的重新组织来聚合和动员民间力量。中国近代的不同政权对于社团始终抱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控制意图,政府通过社团法制体系的构建,以有限的权利让度将大量的社会资源纳入到政府的治理体制下,形成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不平等交换。然而,发展和控制两种意图本质上具有矛盾性,民间社团的发展必然会促进其脱离政府控制的自主意识,以官方意识为主导的法制体系终将由于内在的不协调而面临方向性的抉择。尽管近代的社团法制体系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权覆亡、“法统”终结而成为了历史,但做为近代中国统合社会力量、直面国际竞争的有益尝试,社团法制体系构建和变迁的历程仍然具有筚路蓝缕的开拓意义。
杨丽娟[4](2013)在《20世纪上半期中国的“苏俄通讯”研究》文中提出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不仅发出了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先声,也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年间,赴俄取经的中国人前赴后继,络绎不绝。他们在社会主义苏俄实地考察后,撰写了有关苏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地理、社会、外交等方面最新动态的“苏俄通讯”。这些通讯刊载于国内的相关报刊或出书,在读者中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同期,中国也翻译了罗素、纪德、爱金生、秋田雨雀、斯诺等外国作者的“苏俄通讯”。20世纪上半叶的“苏俄通讯”,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闻传播文本,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丰富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苏俄通讯”促进了马列主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向前发展,对于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有借鉴意义。对“苏俄通讯”研究,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在结构上包括绪论、上编、下编三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几个相关概念的界定,如“通讯”、“游记”、“驻外记者”、“苏俄通讯”及发表通讯的媒介等;厘清了研究的对象为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10月1日前的国内外“苏俄通讯”。分析了目前国内对“苏俄通讯”“总体不足、个别热点”的研究状况;阐明了选题的原创性、重要性和现实性;提出在系统地收集“苏俄通讯”文本资料的基础上,先从个案研究开始,再上升到对“苏俄通讯”的宏观研究,并采用整体研究、历史研究、跨学科研究及比较研究等方法。上编共分十章,属于总论部分。第一章20世纪上半期中外“苏俄通讯”文献概述。着重梳理了“20年代”、“30年代”、“40年代”等4个历史阶段中外作者的“苏俄通讯”文献传播情况,并对重要的通讯文献、重点作者及重要的刊发媒体作了介绍。第二章“苏俄通讯”作者队伍与传播媒介。阐述了中国“苏俄通讯”作者的现代转型轨迹,并对中国“苏俄通讯”的作者进行了分类。通过对“苏俄通讯”作者访苏频率的统计,可以看出作者对苏俄的关注度。同时分析了国内发表“苏俄通讯”的媒介的运作情况及出版环境的嬗变。第三章“苏俄通讯”的特色与视角。论述了“苏俄通讯”时代性、政治性、整体性与倾向性的内容特色,分析了“苏俄通讯”的写作特色:在语言上新闻叙事语言、资料介绍语言与形象语言互补;在选材上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相结合,在论述方式上讲故事、善评论、互文式写作并举。第四章“苏俄通讯”的传播分析。阐述了“苏俄通讯”传播文本生成,强调一个完整的“苏俄通讯”传播文本由“主干”文本及附属文本构成。介绍了“苏俄通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与自我传播的三类传播路径,论述了“苏俄通讯”的传播效果取决于时代的需要程度、作者观察与思考的深入及作品价值的重要性,并论述了“苏俄通讯”所遵循的相关传播规律。第五章中外作者“行走苏俄”的多重意蕴。分析了中国“苏俄通讯”作者“行走苏俄”的前提条件,归纳了作者们“行走苏俄”的原因。分别选取了“边境”、莫斯科、“离俄”等节点,剖析了中外作者“行走苏俄”的路线;在分析友俄与仇俄的态度基础上,介绍了陈启修、戈公振、斯诺等观察苏俄的方法。第六章“解读苏俄”:别求新声于异邦。介绍了“大”、“富”、“新”、“文”等几个关键词勾勒出苏俄新国家形象;说明了苏俄通过新宣传、新教育打造新人类;通过对莫斯科及红场等新空间的介绍,突出了苏俄政治空间与社会制度的变迁。同时,带有时代特征的标语口号的嵌入,强调苏俄力图塑造新话语的努力。第七章“解读苏俄”:日常社会生活探究。通过“街头”、“公园”、“剧院”、“单位”等框架,解读苏俄民众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日常社会生活,选取面包意象、红头巾意象作为苏俄民众生活的典型分析。论述了苏俄民众日常社会生活的基本特征:突出集体生活,淡化私人家庭生活;突出革命生活,淡化宗教神圣生活;突出新式生活,淡化传统生活。第八章“解读苏俄”:另类镜像。分析了“苏俄通讯”负面宣传的基本表现,剖析了媒介的阶级立场是负面宣传造成的主因,并介绍了“苏俄通讯”负面宣传的一些手法。第九章“苏俄通讯”与马克思主义“俄国化”。在论述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苏俄通讯”与苏俄革命和建设、“苏俄通讯”与“苏俄理论”及“苏俄通讯”与苏俄传统文化等3对重要议题的关系。第十章“苏俄通讯”与苏俄经验的“中国化”、“世界化”。在分析中国学习吸纳苏俄经验的前提与基础上,从“苏俄通讯”角度解读苏俄经验“中国化”的具体内涵:在经济上实行计划经济、在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在文化教育上推行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在生活上推行共产主义生活方式等等,并阐述了苏俄经验“中国化”带来的重要启示。在分析苏俄经验“世界化”的历史前提与理论依据的基础上,解读苏俄经验的“世界化”的理论内涵与普遍意义。下编共分十章,属于分论部分。第十一章瞿秋白、俞颂华“苏俄通讯”比较。介绍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最早赴苏采访的新闻记者——瞿秋白、俞颂华赴苏俄采访前的思想状况与成因,概述了瞿秋白、俞颂华“苏俄通讯”的大体轮廓与基本议题,评价了瞿秋白、俞颂华“苏俄通讯”的价值,对两人通讯也作详细的比较。第十二章抱朴、张民权“苏俄通讯”比较。介绍了中国早期两位无政府主义者抱朴、张民权20世纪20年代赴苏俄访问背景及两人“苏俄通讯”的主要内容,并对二者通讯作了细致的比较。第十三章陈独秀、李大钊“苏俄通讯”比较。分析了20世纪20年代陈独秀、李大钊两位中共创始人的苏俄之行及“苏俄通讯”的基本内容,并对两人通讯作详细的比较。第十四章蒋介石、沈玄庐“苏俄通讯”比较。介绍了1923年“孙逸仙博士代表团”的苏俄考察,论述了两位代表人物——蒋介石、沈玄庐的“苏俄通讯”主要内容及苏俄之行后两人提出的“中国策略”,并比较了两人“苏俄通讯”的异同。第十五章徐志摩、胡适“苏俄通讯”比较。介绍了20世纪20年代现代中国着名的英美派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徐志摩、胡适的苏俄之行,并在解读两人“苏俄通讯”文本的基础上比较了两人通讯的异同。第十六章胡愈之、林克多“苏俄通讯”比较。在解读20世纪30年代胡愈之及林克多“苏俄通讯”文本的基础上,比较了两人通讯的异同,强调了两篇通讯观察视野及语言方式的差别。第十七章曹谷冰、戈公振“苏俄通讯”比较。介绍了20世纪30年代两位新闻工作者——曹谷冰、戈公振的苏俄之行及两人的“苏俄通讯”的主要内容,比较了两人“苏俄通讯”的异同。第十八章丁文江、蒋廷黻“苏俄通讯”比较。记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两位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丁文江、蒋廷黻的苏俄之行与其“苏俄通讯”的主要内容,比较了两人“苏俄通讯”的异同。第十九章郭沫若、茅盾“苏俄通讯”比较。记述了20世纪40年代中国两位文豪郭沫若与茅盾赴苏俄访问的经过,论述了两人“苏俄通讯”的主要内容,比较了两人“苏俄通讯”的异同。特别强调,两者皆指出了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必然前途。第二十章国外“苏俄通讯”译作选介。以洪福利《我在新俄罗斯的生活》、罗素《游俄之感想》、韦伯《苏俄实业界生活一瞥》、斯诺《战时苏联游记》为例,介绍20世纪“10”至“40”年代的国外“苏俄通讯”基本内容与在中国传播情况。
吕旭峰[5](2011)在《我国教育捐赠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代,教育捐赠已成为具有多重价值和意蕴的、须给予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教育捐赠问题跨越多个学科领域。从社会学视角来看,教育的社会资本是教育的社会关系和网络结构资源,社会资本理论和社会责任理论为教育捐赠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从文化学视角来看,教育捐赠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捐赠制度演进的初始条件与逻辑起点;从教育学视角来看,教育捐赠为教育筹集资金,并进一步促进教育更加注重自身内涵发展,注重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和服务社会,从而有利于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乃至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教育作为制度性的准公共产品,从经济学的角度证明了教育捐赠的可行性。教育捐赠作为社会资源的第三次分配形式,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调节贫富分化程度、促进社会良性运行与整体和谐;从伦理学的视角看,教育捐赠的意蕴已经超出经济学领域,逐渐延伸向价值观念、道德伦理等层面,教育捐赠行为是经济行为与道德行为的统一。教育捐赠宣扬了尊师重教、爱国主义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客观上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起了推动作用,促进了公民道德的培育。同时,教育捐赠作为一种伦理行为,捐赠的当事人在捐赠过程中又应遵循一定的伦理原则;从心理学的视角看,教育捐赠使捐赠者获得内心的满足和自我崇高感,给他们带来最高层次的心理满足。在人生价值实现、回馈与报答的心理驱动下,人们会更多地将捐赠投向教育事业上来。在中外教育的发展中,教育捐赠行为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今中外的教育捐赠发展历史证明,教育捐赠与地域文化、社会政治等关系密切。由于文化传统以及办学主体和办学模式的不同,教育捐赠的内核和形式呈现出不同的表征,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形态与特点。但是,教育经费的来源逐渐趋向多元化是目前各国教育经费来源的历史走向与共同趋势。从教育捐赠的动力机制来审视,强烈的宗亲意识和乡土情结是我国教育捐赠的主要动因;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是我国教育捐赠的社会文化基础;儒家文化关于完善人性与理想人格追求的激励作用引导人们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积极进行教育捐赠。从跨文化学的视角出发,美国传统的宗教文明以及深厚的慈善捐赠文化是美国教育捐赠的基本动因;对教育捐赠减免税收的相关优惠制度和配套政策是美国教育捐赠的直接动因;美国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大学校友捐赠文化,校友情结是校友为母校捐赠的内在动因;社会文化强调不遗留过多的物质财富也是美国教育捐赠的动因之一;教育捐赠行为背后的本根动机是利他主义。国外教育捐赠体制和机制已经相对成熟。从国家层面来讲,许多国家政府的政策导向鼓励和引导个人和企业进行教育捐赠,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及配套措施,为教育捐赠提供了高位强有力的政策性支撑。从学校本身募集教育捐赠的相关行为来看,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捐赠,并有很多积极有效的做法:校长率先士卒参与募捐工作,提高了学校对教育捐赠的重视程度;建立了专业化的捐赠管理机构和较为完善的筹资与运作体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捐赠管理制度;制定战略性的筹款目标与详尽的筹款计划;专业化和市场化的教育捐赠基金运作;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和激发捐资者的积极性;密切与(潜在)捐赠者的联系,巩固与捐赠者的忠诚友好关系,等等。其中的有益经验可资借鉴。近年来,我国新时期的慈善捐赠环境开始逐步形成,捐赠事业发展迅速,教育捐赠已经起步。国家积极鼓励社会集资、捐资助学,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和法规逐步引导教育捐赠的开展,中央财政对中央级高校设立了捐赠配比资金,教育行政部门开始重视教育捐赠。国内很多学校也逐步认识到教育捐赠的重要性,重视教育捐赠在学校多元化经费来源中的地位与作用,把争取社会各界的最大支持视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校友工作和筹资工作提升到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总体而言,教育筹资工作逐渐从许多高校的战略边缘向中心工作转移,成为高校深入改革、重点加强、积极推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些学校逐步建立了进行教育募捐的社团组织和筹资机构,对教育捐赠管理也作了许多实践上的探索,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管理模式,一些教育基金开始独立进行捐赠基金的管理与运作。然而,由于我国教育捐赠起步较晚,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资金筹措机制呈现出多元化虚像背后的单一化格局。面对这些困境和问题,教育捐赠要在规模和范围上有所发展,应由国家单一拨款向多渠道筹集经费的形式转变。从宏观层面来说,要转变政府职能,由政府的行政干预逐步转变为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建立健全关于教育捐赠的制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育捐赠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加强内部和外部监督,做好执法监督、行政管理、舆论监督和自我监督。要发挥政府政策的杠杆作用,促使政府政策导向化,提高政府资金效益,引导社会资源合理流向教育领域。同时,要制定鼓励社会各界向教育事业捐赠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促进教育捐赠的相关税收政策,为教育捐赠提供税收激励机制。从学校层面来讲,学校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成立专门的筹资管理部门,加强队伍建设,建立起一支具有专业水准、有文化素养、热心公益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团队,形成专职、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各类人才汇集、优势互补的教育筹资、教育基金管理与运作的强有力队伍。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做好发展联络工作,拓宽学校的筹资渠道。加强我国教育捐赠文化建设,构建适合我国教育捐赠发展的社会环境和良好氛围,建立有效激励社会捐赠的制度体系,已是应当提上日程的问题。我们要在汲取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借鉴西方有益的捐赠文化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诚信、透明、高效的筹措高等教育社会捐赠的有机体系。
钟实[6](2000)在《食品工业界精英聚首京城发出新世纪誓言》文中指出 雪后初晴,阳光倾洒在天安门广场如银的积雪上,映射出眩目的七彩霓裳;庄严的华表静穆地矗立在金水桥畔,见证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风中招展的五星红旗,宣告着新世纪中国的腾飞。祥和是京城这个冬日最好的注角。然而,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三楼小礼堂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春风满面的人们济济一堂;阵阵轰然响起的掌声回响在会场每个角落;闪光灯此起彼伏,不断升华着会场
二、食品工业界精英聚首京城发出新世纪誓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食品工业界精英聚首京城发出新世纪誓言(论文提纲范文)
(1)耕海探洋(下)(论文提纲范文)
第七章大洋上的“世界杯” |
第八章“科学”号诞生记 |
新世纪的邀请 |
世界一流科考船 |
首航西太平洋 |
第九章风雨航程 |
第十章深海大洋 |
《开讲啦》来了“海洋人” |
“海底沙漠的绿洲” |
惊涛骇浪 |
海洋大科学中心 |
第十一章碧波上的凯旋 |
尾章站在太平洋西岸上 |
(2)新世纪都市小说的中产阶层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基本概念界定 |
三、相关的研究现状 |
第一章 都市中产阶层书写的文化语境 |
一、中产阶层的社会学观察 |
(一) 近代中国中产阶层雏形与消亡 |
(二) 当代中国中产阶层的兴起 |
二、都市文化崛起与中产阶层话语扩张 |
三、中国都市小说的兴起与中产阶层书写 |
第二章 都市小说中的中产阶层形象类型 |
一、高校知识分子形象系列:市场化时代的多维人格 |
二、社会专业技术人才形象系列:消费主义语境下的“变形记” |
三、中小企业主形象系列:经济理性主义的实践者 |
四、中低级官员形象系列:权力镜像中的人性解码 |
五、艺术工作者形象系列:美与“丑”并存的圈子 |
第三章 中产阶层的生存法则与世俗人生 |
一、物质欲望:流金时代的厚利主义 |
(一) 当代启蒙语境下的财富观 |
(二) 经济理性主义催生的创富传奇 |
(三) “击鼓传花”游戏中的人性反思 |
二、情色写真:身体表达的自我主义 |
(一) “有闲阶级”的游戏 |
(二) 性压抑下的反拨 |
(三) 都市异化的表征 |
(四) 异性上位的筹码 |
三、处世之道:精致周到的利己主义 |
(一) 圈子文化 |
(二) 交换逻辑 |
(三) 竞争“无间道” |
(四) 个人主义奋斗 |
第四章 中产阶层身份共同体的建构 |
一、消费时尚与身份标签 |
(一) 作为符号的霓裳神话 |
(二) 美食营造的精致生活 |
(三) 富裕阶层的身体美学 |
(四) 闲暇生活的优雅趣味 |
二、空间区隔与地位界线 |
(一) 住宅空间:生活品味的标识 |
(二) 职业空间:都市权势的图腾 |
(三) 社交空间:累积资源的场域 |
三、身份比较与阶层意识 |
(一) 阶层比较下的社会透视 |
(二) 西方中产阶级的身份想象 |
(三) “名实之间”的身份焦虑 |
第五章 中产阶层的焦虑与救赎 |
一、焦虑时代的表征 |
(一) 婚姻的脆弱 |
(二) 恋爱的恐惧 |
(三) 竞争的压抑 |
(四) 生态的隐忧 |
(五) 财富的疑虑 |
(六) 人生的虚无 |
二、焦虑的症候与隐喻 |
(一) 抑郁症:频繁的“精神感冒” |
(二) 幻听症:嘈杂都市的痼疾 |
(三) 不孕症:人类前途的警示 |
(四) 肠胃症:欲壑难填的苦果 |
(五) 病理性赌博症:人性荒芜的切片 |
三、反省与救赎 |
(一) 爱的救赎:抚慰心灵的力量 |
(二) 伦理救赎:谋求义与利的合体 |
(三) 宗教救赎:听从智者的开释 |
(四) 艺术救赎:提升生命的高度 |
第六章 中产阶层书写的叙事策略与现实困境 |
一、叙事策略 |
(一) 都市时空的发现 |
(二) 感官叙事的运用 |
(三) 通俗传奇的嫁接 |
(四) 文学影视的并置 |
(五) 隐喻修辞的指向 |
二、现实困境 |
(一) 平面化的呈现 |
(二) 类型化的倾向 |
(三) 批判性的缺失 |
(四) 代言者的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3)中国近代社团法制体系的构建与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旨趣 |
二、概念界说 |
三、研究现状 |
1、结社权法制的研究 |
2、社团单行法的研究 |
3、社团法制的综合性研究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四民社会”基础上近代社团法制体系的雏形 |
一、传统社会中的结社禁律 |
1、传统“四民社会”中的社团 |
2、清代中前期的结社禁律 |
二、晚清近代社团对结社禁律的挑战 |
1、结社观念的复兴 |
2、戊戌学会与结社禁律的困境 |
三、清末新政时期社团法制的初创 |
1、社团章程的出台 |
2、《结社集会律》的制定 |
第二章 民国初年社团法制体系的曲折发展 |
一、“结社自由”的法律保障与限制 |
1、结社自由的宪法化 |
2、结社行为的法律限制 |
二、前清“法定团体”的权利与地位 |
1、商会与政府的权益之争 |
2、其他法定团体法律地位的调整和变化 |
三、新型法定团体的产生 |
1、新式行业的法定团体 |
2、新旧之间的中间团体——工商同业公会 |
第三章 南北对峙时期社团法制的分立 |
一、社团重心的下移与北京政府社团法制权威的动摇 |
1、社团活动的新动向 |
2、法定团体的法外行动 |
3、民众团体的兴起对《治安警察法》的挑战 |
二、“民众势力的组织”与南方国民党政府社团法制的革命化 |
1、广州政府初期的社团法制 |
2、革命方针下民众团体政策的变化 |
3、革命团体的相关法制 |
三、社团冲突与社团法制的破坏 |
1、党化革命团体的发展 |
2、国民革命时期社团法制的崩坏 |
3、社团法制失灵的原因试析 |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党政二元社团法制体系的形成 |
一、社团整理与法制重建 |
1、社团理论和政策的重构 |
2、社团法制的重建 |
二、党政二元社团法制体系的结构 |
1、党政并行的社团管理机制 |
2、党部主导的社团组织制度 |
3、政府颁行的多层次社团法规 |
三、党政二元社团法制体系的功能及其趋向 |
1、社团法制对社团事务的深度介入和干预 |
2、社团单行法规对社团的整合和规范 |
3、社团法制体系功能的统制趋向 |
四、党政二元社团法制体系的特征 |
1、社团法制体系的阶段性变化 |
2、社团法制体系的明显缺陷 |
第五章 战时社团法制体系的“非常化”及其战后结局 |
一、“非常时期”的社团法制体系 |
1、社团法制体系结构的一元化趋势 |
2、社团法制体系功能的统制化 |
3、社团权利义务的严重失衡 |
二、战后社团法制正常化的努力及其失败 |
1、“宪政”导向下社团法制体系的调整 |
2、社团法制体系的终结 |
结语 |
一、政府权能的扩张:社团法制的政治性功能 |
二、法制形式与法治精神:社团法制的义务本位 |
参考文献 |
报纸期刊 |
档案史料 |
专着、文集 |
学位论文 |
期刊论文 |
后记 |
(4)20世纪上半期中国的“苏俄通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几个概念的界定 |
二、“苏俄通讯”研究的对象 |
三、“苏俄通讯”的研究状况 |
四、“苏俄通讯”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五、“苏俄通讯”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20世纪上半期中外“苏俄通讯”文献概述 |
一、中国作者的“苏俄通讯”文献概述 |
二、外国作者的“苏俄通讯”文献概述 |
第二章 “苏俄通讯”作者队伍与传播媒介 |
一、中国“苏俄通讯”作者的现代转型 |
二、“苏俄通讯”作者的“类型”分析 |
三、“苏俄通讯”作者访苏频率分析 |
四、国内“苏俄通讯”发表媒介分析 |
第三章 “苏俄通讯”的特色与视角 |
一、内容特色 时代性、政治性、关联性与倾向性 |
二、写作特色 语言、视角与选材 |
第四章 “苏俄通讯”的传播分析 |
一、“苏俄通讯”传播文本的生成 |
二、“苏俄通讯”传播路径分析 |
三、“苏俄通讯”传播效果分析 |
四、“苏俄通讯”传播规律分析 |
第五章 中外作者“行走苏俄”的多重意蕴 |
一、中国“苏俄通讯”作者“行走苏俄”的前提 |
二、“苏俄通讯”作者“行走苏俄”的原因 |
三、中外作者“行走苏俄”的路线节点分析 |
四、“行走苏俄”的方法论 |
第六章 “解读苏俄” 别求新声于异邦 |
一、新国家 |
二、新人类 |
三、新空间 |
四、新话语 |
第七章 “解读苏俄” 日常社会生活探究 |
一、苏俄民众日常社会生活分析 |
二、苏俄民众日常社会生活的典型分析 |
三、苏俄民众日常社会生活的基本特征 |
第八章 “解读苏俄” 另类镜像 |
一、“苏俄通讯”另类镜像之一:负面宣传 |
二、“苏俄通讯”另类镜像之二:中性介绍 |
第九章 “苏俄通讯”与马克思主义“俄国化” |
一、“苏俄通讯”与苏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
二、“苏俄通讯”与“苏俄理论” |
三、“苏俄通讯”与苏俄的传统文化 |
第十章 “苏俄通讯”与苏俄经验的“中国化”、“世界化” |
一、“苏俄通讯”与苏俄经验的“中国化” |
二、“苏俄通讯”与苏俄经验的“世界化” |
第十一章 瞿秋白、俞颂华“苏俄通讯”比较 |
一、瞿秋白、俞颂华赴苏俄采访成因 |
二、瞿秋白、俞颂华“苏俄通讯”概述 |
三、瞿秋白、俞颂华“苏俄通讯”议题 |
四、瞿秋白、俞颂华“苏俄通讯”评价 |
五、瞿秋白、俞颂华“苏俄通讯”比较 |
第十二章 抱朴、张民权“苏俄通讯”比较 |
一、抱朴、张民权的苏俄之行 |
二、抱朴、张民权“苏俄通讯”的主要内容 |
三、抱朴、张民权“苏俄通讯”比较 |
第十三章 陈独秀、李大钊“苏俄通讯”比较 |
一、陈独秀苏俄之行与《苏俄六周》 |
二、李大钊苏俄之行与《苏俄民众对于中国革命的同情》 |
三、陈独秀、李大钊的“苏俄通讯”比较 |
第十四章 蒋介石、沈玄庐“苏俄通讯”比较 |
一、蒋介石、沈玄庐的游俄报告 |
二、蒋介石、沈玄庐的“中国策略” |
三、蒋介石、沈玄庐“苏俄通讯”比较 |
第十五章 徐志摩、胡适“苏俄通讯”比较 |
一、徐志摩《欧游漫录——西伯利亚游记》分析 |
二、胡适《一个态度》和《新自由主义》分析 |
三、徐志摩、胡适“苏俄通讯”比较 |
第十六章 胡愈之、林克多“苏俄通讯”比较 |
一、胡愈之《莫斯科印象记》分析 |
二、林克多《苏联闻见录》分析 |
三、胡愈之、林克多“苏俄通讯”比较 |
第十七章 曹谷冰、戈公振“苏俄通讯”比较 |
一、曹谷冰《苏俄视察记》分析 |
二、戈公振《从东北到庶联》分析 |
三、曹谷冰、戈公振“苏俄通讯”比较 |
第十八章 丁文江、蒋廷黻“苏俄通讯”比较 |
一、丁文江的苏俄之行与《苏俄旅行记》 |
二、蒋廷黻的苏俄之行与《欧游随笔》 |
三、丁文江、蒋廷黻“苏俄通讯”比较 |
第十九章 郭沫若、茅盾“苏俄通讯”比较 |
一、郭沫若的苏俄之行与《苏联纪行》 |
二、茅盾的苏俄之行与《苏联见闻录》 |
三、郭沫若、茅盾“苏俄通讯”比较 |
第二十章 国外“苏俄通讯”译作选介 |
一、“10年代”的“苏俄通讯”:以洪福利《我在新俄罗斯的生活》为例 |
二、“20年代”的“苏俄通讯”:以罗素《游俄之感想》为例 |
三、“30年代”的“苏俄通讯”:以韦伯《苏俄实业界生活一瞥》为例 |
四、“40年代”的“苏俄通讯”:以斯诺《战时苏联游记》为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片目录及出处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5)我国教育捐赠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多元化教育经费投入机制许要教育捐赠研究的理论支撑 |
(二) 教育捐赠的外部动力与政策驱动亟需实践的探索和理论的建构 |
二、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三、研究的论域和概念廓清 |
(一) 教育捐赠 |
(二) 教育基金 |
(三) 教育财力资源 |
四、研究综述与学术评价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四) 研究趋势 |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本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教育捐赠的理论意蕴解析 |
一、教育捐赠的社会学意蕴 |
(一) 社会资本理论基础 |
(二) 社会责任理论基础 |
二、教育捐赠的文化学意蕴 |
三、教育捐赠的教育学意蕴 |
四、教育捐赠的经济学意蕴 |
(一) 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 |
(二) 经济学效用理论与教育捐赠 |
(三) 教育捐赠的经济模型及其组成的基本要素 |
(四) 第三次分配:调节贫富差距 |
五、教育捐赠的伦理学意蕴 |
(一) 教育捐赠的伦理学意义 |
(二) 教育捐赠的伦理学原则 |
六、教育捐赠的心理学意蕴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外教育捐赠的历史考察 |
一、中国教育捐赠的历史梳理 |
(一) 历史的渊源:古代学校 |
(二) 历史的特色:古代书院 |
(三) 近现代教育捐赠:官倡民助 |
(四) 历史的断裂:控制与沉寂 |
(五) 新时期的发展:起步与复兴 |
二、国外教育捐赠历史概览 |
(一) 柏拉图学院:教育捐赠的滥觞 |
(二) 古代阿拉伯国家:教育捐赠成风尚 |
(三) 近代西方国家:教育捐赠走向成熟 |
(四) 近代亚洲国家:教育捐赠形态各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化视阈下中外教育捐赠行为的动因分析 |
一、我国教育捐赠的动因探析:本土溯源 |
(一) 传统中国社会强烈的宗亲意识和乡土情结 |
(二) 尊师重教和仁爱慈善的传统美德 |
(三) 儒家文化关于完善人性与理想人格追求的激励 |
二、国外教育捐赠的动因探析:跨文化视野 |
(一) 传统的宗教文明以及深厚的慈善捐赠文化——以美国为例 |
(二) 独特的校友文化产生的回报母校情结——以美国高校为例 |
(三) 相关税法和配套捐赠政策:政策法规的支持 |
(四) 社会文化强调不遗留过多的物质财富 |
(五) 利他主义:教育捐赠的本根溯源 |
三、中西教育捐赠动因之异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外教育捐赠的经验探讨 |
一、国外教育捐赠案例研究 |
(一) 哈佛大学的筹资运动与基金运作 |
(二) 密歇根大学的筹资运动与发展联络 |
(三) 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校友联盟 |
二、经验与启示 |
(一) 筹资渠道多元化,募捐手段多样化 |
(二) 政府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健全税法优惠和完善的激励机制 |
(三) 基金会和教育基金会运作成熟 |
(四) 高度重视教育捐赠——学校本身的相关行为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教育捐赠的案例研究 |
一、我国教育捐赠案例研究 |
(一) 北京大学 |
(二) 浙江大学 |
(三) 香港中文大学 |
(四) 上海交通大学 |
二、经验与启示 |
(一) 机构日益健全,管理渐趋规范 |
(二) 战略规划筹资工作 |
(三) 重视校友工作,加强校友联络 |
(四) 教育基金会逐步走向专业化运作管理 |
(五) 捐赠款项主要用于师生的教学与科研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前我国教育捐赠的现状:成绩、困境与问题 |
一、我国教育捐赠取得的成绩 |
(一) 慈善捐赠环境形成,教育捐赠方向明确 |
(二) 国家政策逐步鼓励引导,教育行政部门开始重视 |
(三) 拓展筹资渠道,促使筹措经费渠道多元化 |
(四) 教育筹资机构逐步建立,教育基金管理运行起步 |
(五) 校友捐赠意识增强,回馈母校热情高涨 |
(六) 大额捐赠稳步增长,地区与校际差距明显 |
二、当前我国教育捐赠面临的困境与存在的问题 |
(一) 资金筹措机制面临的困境:多元化虚像背后的单一化格局 |
(二) 当前我国教育捐赠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教育捐赠的策略研究 |
一、宏观建议与对策:本土的构建 |
(一) 制度层面的建构 |
(二) 政策层面的引导 |
(三) 法规层面的完善 |
(四) 队伍层面的建设 |
二、构建教育捐赠文化 |
(一) 汲取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
(二) 大力培育积极健康的校友文化 |
(三) 形成组织与制度的捐赠文化 |
(四) 推进教育捐赠环境文化建设 |
(五) 加强教育捐赠道德文化建设 |
三、高等教育捐赠工作管理建议 |
(一) 募捐项目设置与募捐策略 |
(二) 校友会与校友捐赠 |
(三) 教育基金会与教育基金管理运作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论文主要结论 |
二、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书籍类 |
论文类 |
网络类 |
附录 |
附录A:教育捐赠者调查问卷 |
附录B:学校接受教育捐赠情况调查问卷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与课题研究情况 |
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二、主持、参与课题研究情况 |
四、食品工业界精英聚首京城发出新世纪誓言(论文参考文献)
- [1]耕海探洋(下)[J]. 许晨. 时代文学, 2019(05)
- [2]新世纪都市小说的中产阶层书写研究[D]. 彭海宝.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5)
- [3]中国近代社团法制体系的构建与变迁[D]. 董志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6)
- [4]20世纪上半期中国的“苏俄通讯”研究[D]. 杨丽娟. 扬州大学, 2013(04)
- [5]我国教育捐赠问题研究[D]. 吕旭峰. 河南大学, 2011(10)
- [6]食品工业界精英聚首京城发出新世纪誓言[J]. 钟实. 中国食品工业,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