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送式置换通风的适应性(论文文献综述)
杨睿康[1](2020)在《建筑高大空间垂直方向温度分布的预测模型》文中认为在数字化控制和人工智能日益发展成熟的今天,工业生产和工业调控越来越依赖于自动化无人值守系统。当前空调自动化调控系统虽然已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但若空调自控系统对室内环境进行调控时,不能准确的确定室内环境状态采样点,或是不能在合理的点位取得能反应室内状态参数的样本,那么再精密和智慧的算法,也难以对室内环境做出合理科学的调控。如此,空调的自动化调节就本末倒置了。当前的公共建筑,尤其是大空间公共建筑,例如高铁站,剧院,机场等这类建筑空调系统,在对室内环境进行检测及反馈调节时,并没有通用性、准确度高的数据采集传感器布置参考指导。本文意在给出一套较为简便的预测空间内垂直温度变化的数学模型,以对确定高度方向上能代表控制区域的测点位置,对解决大空间智慧化环境控制提供基本的理论依据。工作着手于西安阿房宫高铁站和宝鸡南高铁站两处车站候车厅大空间的室内温度环境进行了实地测试。西安阿房宫高铁站运用了氦气球悬挂温度模块的方式,进行了室内温度情况24小时监测;宝鸡南高铁站则由于其站房结构为双层架空式的设计,采用细绳捆绑温度模块悬挂测试的方法,并辅以手持TSI仪器进行温度测试。二者站房的环境特点和通风方式不同,通过实测两种不同空调类型的大空间温度参数,得到两类不同空调模式下大空间的垂直温度分布,为验证温度模型提供数据支撑。理论部分,将热源抽象成空间均布的形式,利用参数无量纲化,把室内温度分布归纳为若干基本模型,推导出非均匀热源分布下垂直方向温度曲线的数学表达式。对比实测温度数据及文献温度测试数据。得到了均布热源、非均匀热源(垂直方向)的温度曲线分布模型及其对应的热源分布表达式。工程中热源复杂且多样,通过利用分段函数来描述温度分布,拓展温度曲线分布形式。将分段函数模型与实测数据进行了计算验证,证明了分段函数可以较好的满足工程应用中温度梯度分布的预测需求。利用CFD数值模拟,对几类不同送风方式(下送上回的不同风口形式)的热环境进行分析,验证模型的适用性。证明得到,下送上回同侧送风及下送上回异侧送风工况下,温度预测模型符合精度较高;在下送上回双侧送风的情况下偏离度较大,原因是有空气碰撞产生的空气柱影响;在下送上回全平面送风状态下,由于浮升力与惯性力相互作用的情况,则需要对阿基米德数进行分析。
贺肖杰[2](2020)在《竖壁贴附通风与置换通风、混合通风气流组织性能比较》文中提出室内通风空调系统末端装置的气流形式直接影响室内人员的热舒适。合理、高效的气流组织,不仅耗能少,还能实现舒适的热环境。现如今,混合通风和置换通风被广泛采用,但是也分别存在着通风效率低和占用有效空间等问题。贴附通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二者之长,避两者之短,形成较为合理、高效的气流组织。但是对于三种通风气流组织效果的评价对比,以及采用贴附通风方式时,冬季送风速度如何确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以一典型建筑空间(长×宽×高分别为5.2 m×3.7 m×3.0 m)为例进行分析,研究竖壁贴附通风与置换通风、混合通风气流组织的有效性。分别建立了竖壁贴附通风、置换通风和混合通风的数值模拟模型,在相同建筑空间及热源条件下,对三种气流组织夏季工况所营造的室内风速场、温度场以及垂直温度梯度、吹风感、通风效率、速度、温度不均匀系数以及PMV-PPD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混合通风、置换通风以及竖壁贴附通风均适用于夏季空调工况,且混合通风用于较大负荷(如80 W/m2)情况时室内通风效果更佳,置换通风用于较小负荷(如40 W/m2)时通风效果较好,贴附通风的适用负荷范围较广。置换通风与贴附通风室内垂直方向均存在温度梯度,分别为1.5℃/m和0.6℃/m。对于通风效率,混合通风时接近1.0,置换通风与贴附通风均大于1.0,说明后两者通风能量利用率较高,在本研究条件下相同冷负荷时,以层高3.0 m建筑空间为例,相比混合通风分别可节约冷量约40%和20%。此外,还研究了混合通风、置换通风以及贴附通风用于送热风时的工况。针对混合通风热风不易下送的现象,研究了贴附通风送风温差与所需最小送风速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冬季采用混合通风(上侧送风)送热风时,大量热风聚集于房间上部,能量浪费较大,室内热环境较差;置换通风送风热气流在热浮力作用下向上运动,往往难以消除工作区负荷,室内地板上方存在一层厚度达0.5~1.0m的冷空气湖(18℃以下),鉴于此,置换通风不适用送热风工况。研究发现,竖壁贴附通风可以采用较大的送风速度,在竖壁的“扶持”下较好的将热气流送至工作区,克服了置换通风不能用于供暖、混合通风热风送不下来的弊端。研究表明,以本文研究工况为例,为保证在有效工作区内(x≤4.2 m,即两侧墙各减掉不保证区0.5 m)贴附送风热气流贴附于地板向前流动,当送热风温差在2.0℃~10.0℃之间时,最小送风速度从2.5 m/s(对应送风温差2.0℃)开始,其温差每增加1.0℃,送风速度线性增大约0.25 m/s。该研究为贴附通风用于送热风工况提供了设计参考。最后,通过分析典型顶部侧送的混合通风、底部侧送的置换通风及竖壁贴附通风设计中控制点及其控制参数的差异,对比三者设计方法的异同之处。
刘浩然[3](2020)在《不同通风方式下办公建筑室内污染物扩散模拟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们生活的质量提高,人们的工作地点不断转向室内。由于人们每天在室内工作的时间较长所以对室内环境及舒适度要求在不断的提高。室内的污染日益严重,如何利用合理的空气调节方式将室内污染物有效的排出是目前所关注的问题。不同的通风方式对室内的空气质量及舒适度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办公建筑室内一般采用自然通风、上送风、置换通风等方式来维持室内的舒适度和空气品质。通过研究不同的通风方式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可以得出将污染物有效排出及保持室内舒适度良好的空气调节方式,为以后办公建筑室内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设备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主要采用CFD技术运用Fluent软件对办公建筑室内分别在室内不同相对湿度及不同通风方式下的污染物扩散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以往的研究比较选取标准-kε模型和组分输送模型。首先对室内不同相对湿度下污染物扩散情况进行分析,然后进一步对五种不同通风方式下污染物浓度分布结合得到的温度分布,速度分布进行分析。最后得到结论如下:(1)根据模拟仿真的流线图可知,仿真结果与五种通风方式的气流组织流线特性基本吻合。证明了选取模型的准确性。(2)污染物浓度随着室内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升高,同时考虑到室内的舒适度情况,人员在室内工作的最佳相对湿度为40%-50%。(3)根据模拟结果可知,置换通风与上送下回通风方式的室内平均温度较高,无法满足要求,其他通风方式均可满足舒适性的要求。同时五种通风方式的室内工作区平均风速均满足工作人员舒适度要求且不会产生冷感。因此证明送风设计参数符合要求。(4)在自然通风风速较低的情况下无法将污染物有效顺利的排出,若风速较大人员则会有冷感。上送上回式与上送下回式通风只有送风方向区域的浓度较小,其它区域均由于阻碍造成涡流使污染物浓度较高无法更好的排出。置换通风的风速较低且从下部送风使气流沿着墙壁从上部排风口流出且室内工作区域很少有气流流动,污染物浓度整体偏高。侧送风使室内整体污染物浓度较低,同时室内的舒适度较高。
韩腾[4](2020)在《竖壁贴附通风水平贴附射程及室内热环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混合通风作为目前通风空调气流组织的主要形式之一,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然而,冬季送热风时,热气流从房间上部送入室内,由于热浮力的作用,热风易浮升至房间上部区域,为了使下部工作区温度达到设计值,必然会产生较大的空调能耗;此外,混合通风工作区一般处于回流区,通风效率较低。置换通风室内空气品质较高,但因其送风速度一般低于0.5m/s,承担室内负荷有限,难以适用于冬季送热风工况。竖壁贴附通风作为一种新型气流组织形式,既能克服混合通风能耗高、卫生条件差的缺陷,又能弥补置换通风难以用于冬季供热的不足,是一种兼顾夏季供冷和冬季供热的气流组织方案。本研究首先在人工热舒适实验室内,对比测试了竖壁贴附通风和混合通风在冬季送热风时的室内热环境和通风性能,验证了竖壁贴附通风作为冬季送热风气流组织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竖壁贴附通风用于送热风时,一方面室内垂直温度梯度造成的上热下冷现象得到改善,热量能有效送入工作区,有利于降低空调能耗;另一方面,室内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头脚温差(35)t在3℃以内,温度不均匀系数0.05左右,吹风感不满意率PD值均小于20%,空气特性分布指标ADPI均大于80%,热浮力对室内热舒适造成的不利影响得到有效改善。其次,竖壁贴附通风用于冬季送热风时,水平贴附射程的大小直接影响室内热舒适和能量利用率。水平贴附射程L定义为在贴附通风水平空气湖区,热气流开始脱离地面上浮的位置与贴附竖壁的水平距离。若送风参数不合理,水平贴附射程过小,可能导致室内出现供暖空白区域。本文通过实验验证的数值模拟(CFD)方法探讨了影响水平贴附射程的因素,分析了送风速度、送风温度、送风口高度对室内流场、温度场及水平贴附射程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水平贴附射程L与阿基米德数Ar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并给出了相关显着性检验。结果表明,送风温差越小,送风速度越大,热风贴附越充分,室内温度越均匀;但相比于送风温差,送风速度对水平贴附射程L的影响更为显着。在舒适性空调送热风参数范围内(送风温度3050℃,送风速度05m/s),竖壁贴附通风模式为惯性力主导的送风,热浮升力影响次之。送风速度与水平贴附射程L成反比,随着送风速度的增大,虽然L依然增长,但增长率明显减小。降低送风口高度也可以明显增大水平贴附射程。非等温射流判断准则阿基米德数Ar,综合反映了浮升力与惯性力对射流轨迹的作用。在舒适性空调冬季送风参数范围内,水平贴附射程L大于房间长度方向的50%,室内80%的区域便可达到温度设计值,此时送风口Ar<0.0025,可认为水平贴附射程达到送风要求。根据研究结果,竖壁贴附通风利用“康达效应”使得气流在竖壁的“扶持”下被送到工作区。合理的设计送风参数,可使送风热射流撞击地面,在流动转为水平向后,以较高的射流剩余动量克服热浮升力的作用,在地板表面形成“空气湖”,使热风有效送入工作区。
熊寒[5](2020)在《大空间厂房分区域空气环境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大空间厂房可根据用途划分不同的区域如工艺区、物料区、物流区等,不同的区域对空气环境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多数大空间厂房中工艺区的空气环境控制要高于其它区域,且工艺区占整个厂房空间比例较小,通过对大空间厂房空气环境进行分区控制,可以降低厂房通风空调能耗。此外,随着工业4.0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产品直接面对消费者个性化定制(柔性生产),由于生产流程或生产量等的不同,大空间厂房多个生产工艺区会存在不同时间段运行或仅部分运行的情况,若仅对运行的工艺区(未运行的按非工艺区对待)实施分区域空气环境控制,将更加有效的节省通风空调系统能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对大空间厂房空气环境实施分区域控制,并研究有效的实施方法和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应用CFD技术,以有效控制工艺区空气环境参数为目的,研究了大空间厂房分区域空气温度和有害气体控制方法和实施技术,论文内容如下:1、阐述大空间厂房分区域空气环境控制的背景和意义,综合分析了大空间厂房空气环境控制方法和技术的现状。2、在分析大空间厂房气流流态特性基础上,构建描述大空间厂房气流流动的控制方程和湍流模型,以及求解方程的数值方法。3、以单工艺区厂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工艺区和非工艺区空调负荷计算特点,并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单工艺区厂房不同送风形式、送风温度和裙挡对分区控制不同区域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规律。4、分析了双工艺区厂房工艺区和非工艺区空调负荷特征,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双工艺区厂房流场和温度场的分布规律,探讨了工作台布置方式、运行模式(是否同时工作)和裙挡高度对厂房空气环境分区效果的影响。5、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大空间厂房有害气体分区控制技术,探讨了侧吸罩和带挡板侧吸罩控制单污染源有害气体扩散的特征,对比研究了多个独立侧吸罩和集成侧吸罩控制工艺区内多污染源的流场和有害气体浓度场的分布规律。
代佳玲[6](2020)在《基于污染物释放衰减特征的新装修建筑通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建筑封闭性的增强,室内空气品质问题也日益严峻。尤其对于新装修的房间,装修材料中污染物含量不达标,会加剧室内空气品质的恶化,使人体健康受到威胁。气流组织形式不同会导致室内污染物的扩散和衰减特性不同,也就是说对室内空气品质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很有必要对新装修建筑提出合理有效的通风策略。本文以一普通办公室为研究对象,其中污染源为书柜和书桌,均为细木工板涂刷木器漆,同时,兼顾了人员的影响。室内污染物主要考虑了甲醛、苯、甲苯、二甲苯、TVOC和CO2。其中,甲醛和CO2以恒定速率释放,TVOC、苯、甲苯、和二甲苯的释放速率依其特性动态变化。保持相同的通风量,通过数值仿真方法模拟了不考虑热湿、只考虑热源以及考虑热、湿情况下采用侧送上回、上送下回和下送上回方式时室内污染物的速度场和浓度场。分析结果表明上送下回方式的室内污染物浓度最高,热湿作用均会加速污染物的扩散,热扩散的影响大于湿扩散的影响,尤其对下送上回方式影响更为显着。初始浓度场和扩散速率决定着污染物的浓度分布。考虑热源的作用时,下送上回方式室内污染物浓度分布、排污效率和污染源可及性方面等相对于另两种通风方式都表现更好,其达到平衡的时间相对于不考虑热源作用时缩短了7个小时。本文还探究了送风速度、送风温度以及室温对考虑热源作用时的下送上回方式室内污染物扩散的影响,发现:增大送风速度,能加快送风口上部区域污染物的扩散,降低上部区域的平衡浓度;但对送风口下部区域并非如此。从排污效率、污染源可及性和节能角度综合考虑,对于考虑热源作用的下送上回方式,送风速度为0.3m/s时室内空气品质最佳。送风温度低于室温时,提高送风温度可有效降低室内污染物的平衡浓度。等温送风下室温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较小。此外,还研究了同时散发污染物的种类对其中某一种污染物扩散的影响,表明散发多种污染物不会影响该污染物在室内的平衡浓度。并且还研究了三种气流组织方式下当单独释放CO2以及同时释放CO2和甲醛的情况,比较了污染物浓度场、空气龄和排污效率;进一步验证了考虑热源作用时,下送上回方式排出室内污染物的能力优于侧送上回方式和上送下回方式。
任祺[7](2020)在《邮轮厨房气流组织数值模拟》文中认为豪华邮轮不仅可以完成海上人力输送任务,同时需要满足人员在邮轮上正常的衣食住行。在海上航行过程中,各国顾客的饮食需求不同,其中中餐的烹饪方式主要为煎、炒、烹、炸,在烹饪过程中由于食用油以及食材受到高温加热,会释放大量的油烟,产生的油烟如果不能及时排出,不仅会破环厨房的热湿环境,并且会使在工作区的厨师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油烟环境中,随着航行时间增加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厨房需要保持良好的气流组织形式。本文针对邮轮厨房在不同风口组合方式下的气流组织及排烟罩的结构参数进行研究,为邮轮厨房的设计建造提供理论依据以及技术支撑。具体工作如下:首先,基于某实验厨房的实测数据,运用三种常用湍流模型对实验厨房内部的气流组织进行模拟,与实验测点处的温度值对比发现RNG k-ε湍流模型下与实验值的吻合程度最好。在此基础上,以典型邮轮厨房为例,研究四种不同风口组合方式下厨房内的气流组织变化情况,在送排风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风口的风量配比,探究厨房的最佳通风组合方式。研究得出弥散风口、岗位风口、条形新风、旋流空调风综合作用时,厨房的气流组织最佳,并可以有效的降低空调系统能耗。然后保证风口位置及风量配比不变,模拟了排烟罩冷凝板角度、排烟罩风幕组合形式、排烟罩风幕射流角度以及排烟罩罩内容积四种工况参数变化时烹饪区的气流组织变化情况,发现下送和侧送风幕同时存在时,对污染物的控制效果最佳。下送风幕的最佳射流角度为15-25。增加冷凝板后,可以使得油烟在板上发生贴壁附流,当冷凝板角度为-5时,捕集效率最高。随着排烟罩的容积增大,排烟罩的捕集效率也随之增大。最后设计正交实验,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探究了四种结构参数综合作用时,对排烟罩捕集效率的影响权重,影响从大到小为:风幕组合形式>排烟罩冷凝板角度>排烟罩容积>风幕射流角度。
王烨,白玉洁,闫若文[8](2020)在《不同通风模式下变温度送风的节能特性研究》文中指出通风模式对室内环境品质及建筑运行能耗均有重要影响。文章在采用非稳定传热方法得到建筑围护结构热边界条件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了寒冷地区某办公室分别采用置换通风和层式通风的通风效果和节能特性。结果表明:在保证舒适性的前提下,研究对象采用置换通风的送风温度范围为13.0~27.0℃,采用层式通风的送风温度范围为19.0~24.0℃。采用实时调整送风温度的措施可以使置换通风中处理送风的机械制冷量日平均节约率达到2.87%,使层式通风中处理送风的机械制冷量日平均节约率达到5.16%,与基准送风温度对应的送风量相比,两种通风模式下的送风量均有所下降,其风量节约率可分别达到22.65%和32.14%。置换通风的室内温度更接近舒适,两种通风模式下室内污染物浓度均未超标。
胡熠[9](2019)在《既有公共建筑室内热环境改造中气流组织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镇建筑尤其是公共建筑的面积飞速增长,2016年我国城市公共建筑面积已达117亿m2,而在新建建筑中公共建筑的比例占到了34%,大量建筑落地的同时意味着既有公共建筑的规模正在持续扩大。由于部分既有公共建筑建成之时室内环境设计标准和规范还未得到完善,导致其室内环境较新建公共建筑更易出现问题,因此一直备受人们关注。为了提升既有建筑使用者的舒适度,改善建筑室内环境,自2006年科技部与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先后批准了“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项目,力求推进既有建筑进行改造进程。为了改善既有公共建筑的室内热环境问题,本文首先梳理了我国公共建筑的热环境研究现状,根据规范中给出的热舒适区间对重庆、沈阳、广州和北京四个不同气候区的既有公共建筑室内热环境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在空调季节约50%的建筑室内热环境偏离热舒适区,并结合热环境满意度调查问卷发现了既有公共建筑现存的室内热环境问题;以百叶顶送风、百叶侧送风和散流器顶送风这三种既有公共建筑中常见的气流组织形式为研究对象,实测分析了这三种气流组织形式所营造的热环境特点,确定了不同气流组织形式下引起室内热环境问题的关键因素,即送风速度、送风口高度及送风角度;根据实测数据建立模型,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关键因素与热环境的内在联系,探寻了热环境关键影响因素的优化方向;对应既有公共建筑常见气流组织形式下出现的室内热环境问题,分别针对建筑的设计阶段和运行阶段提出了基于优化气流组织改善室内热环境的策略。
彭辉[10](2019)在《中央式新风净化系统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不仅仅是能够简单的遮风避雨,而是更加注重它能否给我们带来更加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因此,室内装饰装修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生活品质的热点。但是,随着建筑材料和家具的在装饰装修中的使用和普及,室内空气品质急速下降。同时,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振兴工业办法的实施,大气环境恶化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汽车、锅炉等各种污染源排放出来的污染物,对室内空气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一系列的中央式新风净化系统应运而生,但是由于设备质量和相关设计人员的参差不齐,新风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净化效果差强人意。为了探究中央式新风净化系统在应用过程中的优化策略,首先,本文以沈阳市某应用中央式新风净化系统的办公房间为研究对象,选取室内气态污染物二氧化碳(CO2)、甲醛(HCHO)和室外固态颗粒污染物PM2.5,作为衡量室内空气品质的三个污染物目标,搭建了中央式新风净化系统试验平台,测试了新风机在不同送风量下对室外颗粒污染物PM2.5的净化效果。并对房间处于门窗密闭不通风、开窗自然通风、关窗机械通风三种条件下室内的污染物浓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室内长期不通风的情况下,污染物浓度严重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范围,在“雾霾”爆发的天气条件下,机械通风相比于自然通风来说更能保证室内的空气品质。其次,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办公房间机械通风工况下的室内空气环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证明通过本文所建立的模型进行室内空气品质的研究是合理的。最后,本文模拟研究了中央式新风净化系统在不同送风方式、不同排风口位置和不同的送排风量下室内的气流组织和污染物浓度。结果表明,三种送风方式下,置换通风条件下的室内气流组织状况最好,房间整体的污染物浓度均值最小,且办公区域污染物浓度均匀性最好。所以选择置换通风作为本房间中央式新风净化系统送风方式的优化方案。三种排风口位置下,当排风口位于储物柜上方时室内整体的污染物浓度最低,所以选取储物柜上方排风口位置作为本房间中央式新风净化系统排风口位置的优化方案。随着送排风量的增大,系统对PM2.5颗粒污染物的过滤效率随之降低,导致室内PM2.5浓度升高,所以在室外雾霾天气爆发的时候,建议采取中央式新风净化系统低风速运行,来保障室内的PM2.5浓度在人体满意的范围之内。
二、下送式置换通风的适应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下送式置换通风的适应性(论文提纲范文)
(1)建筑高大空间垂直方向温度分布的预测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及现状 |
1.1.1 .室内空调能耗现状及研究意义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1.1.3 .国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课题的提出 |
1.2.1 .研究设想和目标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创新点 |
1.3 .本章小结 |
2.室内热对流与通风理论 |
2.1 .室内热对流扩散的典型模式及基础理论 |
2.1.1 .空间均布热源的基本推论 |
2.1.2 .底部全平面热的基本推论 |
2.1.3 .局部热源的基本推论 |
2.2 .热分层流动理论 |
2.2.1 .通风与非通风房间热羽流 |
2.2.2 .热分层产生时的温度结构 |
2.2.3 .壁面热致边界层热流动温度分布 |
2.3 .本章小结 |
3.空间垂直温度模型曲线分布实测实验 |
3.1 .西安阿房宫高铁站站内喷口送风空调下实测实验 |
3.1.1 .实验测试车站简介 |
3.1.2 .实验测试方法 |
3.1.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3.2. 宝鸡南高铁站地暖实测实验 |
3.2.1 .实验测试车站简介 |
3.2.2 .实验测试方法 |
3.2.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空间温度分布数学模型的建立 |
4.1 .参数的无量纲化及理论推导 |
4.1.1 .整体理论思路 |
4.1.2 .参数的无量纲化 |
4.2 .不同空间热源类型垂直温度分布曲线及数学模型 |
4.2.1 .空间均布热源情况 |
4.2.2 .垂直方向上的空间非均布热源情况 |
4.3. 函数表达模型的案例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5.空间温度垂直分布函数模型研究及验证 |
5.1 .用分段函数来描述空间温度垂直分布 |
5.2 .空间温度垂直梯度存在的几种函数形式 |
5.2.1 .地板辐射对房间底部的温升效应 |
5.2.2 .高度与温度梯度为负相关的情况 |
5.3 .空间温度垂直梯度函数表达的可行性验证 |
5.3.1 .空间均布热源验证实例 |
5.3.2 .地上集中热源验证实例 |
5.3.3 .底平面均布热源验证实例 |
5.3.4 .简单热源组合的验证实例 |
5.3.5 .多类型复合热源的实例验证(三段函数) |
5.4 .本章小节 |
6.温度分布模型的送风方式适用性研究 |
6.1 .几种送风方式的简介 |
6.1.1 .均匀流通风, |
6.1.2 .置换通风 |
6.1.3 .贴附通风 |
6.2 .模型对不同风口形状的适用性验证 |
6.3 .利用数值模拟验证模型对送风方式的适用性 |
6.3.1 .数值模拟的基本理论 |
6.3.2 .不同送风方式下均布热源模拟 |
6.3.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及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竖壁贴附通风与置换通风、混合通风气流组织性能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混合通风 |
1.2.2 置换通风 |
1.2.3 竖壁贴附通风 |
1.2.4 不同气流组织对比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空调环境气流组织评价方法 |
2.1 室内工作区域的界定 |
2.2 空调环境的气流组织评价指标 |
2.3 本章小结 |
3 数值模拟原理与方法 |
3.1 计算流体动力学概述 |
3.2 数值模拟计算流程 |
3.2.1 物理模型建立 |
3.2.2 控制方程建立 |
3.2.3 湍流模型 |
3.2.4 计算区域离散 |
3.2.5 求解计算 |
3.2.6 结果后处理 |
3.3 本章小结 |
4 三种气流组织夏季通风性能研究 |
4.1 夏季工况概述 |
4.2 风速场及温度场分析 |
4.2.1 风速场 |
4.2.2 温度场 |
4.3 气流组织性能评价 |
4.3.1 通风效率(温度效率)ET及热分布系数m |
4.3.2 头脚温差 |
4.3.3 吹风感DR |
4.3.4 速度及温度不均匀系数 |
4.3.5 PMV-PPD |
4.4 本章小结 |
5 三种气流组织冬季通风效果研究 |
5.1 冬季工况概述 |
5.2 气流组织效果对比 |
5.2.1 混合通风速度场及温度场 |
5.2.2 置换通风速度场及温度场 |
5.2.3 竖壁贴附通风速度场及温度场 |
5.2.4 三种气流组织冬季送热风室内温度对比 |
5.3 贴附通风送风温差与送风速度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6 三种气流组织设计方法对比 |
6.1 气流组织控制点特性 |
6.2 三种气流组织设计流程 |
6.2.1 混合通风设计流程 |
6.2.2 置换通风设计流程 |
6.2.3 贴附通风设计流程 |
6.3 贴附通风与置换、混合通风的主要设计差异 |
6.4 设计案例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论文、获奖情况 |
(3)不同通风方式下办公建筑室内污染物扩散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办公建筑室内污染现状 |
1.1.2 空调系统与室内空气环境的关系 |
1.1.3 研究空调系统之于办公建筑室内的必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室内空气品质的基本介绍 |
1.2.2 经验理论计算公式 |
1.2.3 实验测试 |
1.2.4 数值模拟方法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通风方式的机理分析 |
2.1 自然通风 |
2.2 机械通风 |
2.3 置换通风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CFD模拟理论基础及方法 |
3.1 CFD的简介 |
3.2 CFD的求解过程 |
3.3 湍流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法 |
3.4 方程的离散方法 |
3.5 污染物扩散控制方程 |
3.6 软件介绍 |
3.6.1 Gambit简介 |
3.6.2 Fluent简介 |
3.6.3 CFD-Post简介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模型的建立及模拟条件的设定 |
4.1 办公室物理模型的建立及简化 |
4.2 模拟基本假设与边界条件的设定 |
4.2.1 基本假设 |
4.2.2 边界条件的设定 |
4.3 网格划分 |
4.4 控制参数的设定与模拟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通风条件下模拟结果与分析 |
5.1 不同相对湿度情况下甲醛浓度分布情况 |
5.2 不同通风方式下基本流体特征 |
5.3 不同通风方式下温度分布情况 |
5.4 不同通风方式下速度分布情况 |
5.5 不同通风方式下甲醛浓度分布情况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竖壁贴附通风水平贴附射程及室内热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我国建筑能耗现状 |
1.1.2 冬季送热风气流组织 |
1.2 康达效应及贴附通风基本原理 |
1.3 贴附通风冬季送热风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2 课题特色与创新 |
2.回归分析及数值模拟理论 |
2.1 相关关系的描述与测度 |
2.2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
2.2.1 回归直线的拟合优度 |
2.2.2 显着性检验 |
2.3 残差分析 |
2.3.1 残差与残差图 |
2.3.2 标准化残差 |
2.4 数值模拟的基本理论分析 |
2.4.1 CFD基本思想 |
2.4.2 本文湍流流动控制方程 |
2.4.3 数值模拟方法的选择 |
2.4.4 湍流模型 |
2.4.5 控制方程的离散方法与离散格式 |
2.4.6 控制方程的求解 |
3.竖壁贴附通风冬夏季室内热环境实验研究 |
3.1 热舒适实验室概况 |
3.2 竖壁贴附热舒适实验工况设置 |
3.3 实验结果分析 |
3.3.1 竖向温度分布特性 |
3.3.2 水平向温度分布特性 |
3.4 气流组织评价指标分析 |
3.4.1 能量利用系数 |
3.4.2 头脚温差 |
3.4.3 温度不均匀系数 |
3.4.4 吹风感不满意率PD |
3.4.5 空气特性分布指标ADPI |
3.5 夏季供冷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3.5.1 竖直向温度分布特征 |
3.5.2 气流组织评价指标分析 |
3.6 本章小节 |
4.家用空调竖壁贴附气流组织冬季供热CFD数值模拟 |
4.1 房间模型的建立 |
4.2 计算模型的离散与求解 |
4.3 风管机档位及模拟参数设定 |
4.4 模拟工况设置 |
4.5 边界条件的设置 |
4.6 计算模型的实验验证 |
4.7 模拟结果温度场分析 |
4.8 热风水平贴附射程影响因素分析 |
4.8.1 送风速度的影响分析 |
4.8.2 送风温度的影响分析 |
4.8.3 送风高度影响的影响分析 |
4.9 热风水平贴附射程理论论证 |
4.10 设计参数校核验证 |
4.11 本章小节 |
5.风管机竖壁贴附工程化应用 |
5.1 工程应用对竖壁的要求 |
5.2 设计方法流程 |
5.3 风管改进应用贴附技术设计示例 |
6.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5)大空间厂房分区域空气环境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大空间建筑分区空调技术和研究现状 |
1.2.1 分区空调在工业建筑中的研究现状 |
1.2.2 分区空调在洁净室中的研究现状 |
1.2.3 工位空调的研究现状 |
1.3 大空间厂房有害气体局部控制技术和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章 大空间厂房通风空调气流特性和研究方法 |
2.1 大空间厂房通风空调气流特性 |
2.2 控制方程和湍流模型 |
2.2.1 控制方程 |
2.2.2 湍流模型 |
2.3 数值方法 |
2.3.1 数值方法 |
2.3.2 边界条件 |
2.3.3 网格划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单工艺区厂房分区空气温度控制研究 |
3.1 单工艺区厂房物理模型和空调负荷 |
3.1.1 物理模型 |
3.1.2 空调工况和空调负荷计算 |
3.2 数值模拟边界条件和网格划分 |
3.2.1 边界条件 |
3.2.2 网格划分 |
3.3 不同送风形式下流场和温度场的数值模拟结果和分析 |
3.3.1 不同送风形式下流场的数值模拟结果和分析 |
3.3.2 不同送风形式下温度场的数值模拟结果和分析 |
3.4 不同送风温差温度场数值模拟结果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工艺区厂房分区空气温度控制研究 |
4.1 双工艺区厂房物理模型和空调负荷 |
4.1.1 物理模型 |
4.1.2 空调工况和空调负荷 |
4.2 数值模拟边界条件和网格划分 |
4.2.1 边界条件 |
4.2.2 网格划分 |
4.3 双工艺区厂房横向布置流场及温度场数值模拟结果和分析 |
4.3.1 双工艺区横向布置流场数值模拟结果和分析 |
4.3.2 双工艺区横向布置温度场数值模拟结果和分析 |
4.4 双工艺区厂房纵向布置流场及温度场数值模拟结果和分析 |
4.4.1 双工艺区纵向布置流场数值模拟结果和分析 |
4.4.2 双工艺区纵向布置温度场数值模拟结果和分析 |
4.5 双工艺区纵向布置时不同裙挡高度的温度场数值模拟结果和分析 |
4.6 双工艺区厂房工作台独立工作时温度场模拟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空间厂房有害气体分区控制研究 |
5.1 单污染源排风罩物理模型和通风设计工况 |
5.1.1 侧吸罩物理模型 |
5.1.2 设计工况 |
5.2 单污染源侧吸罩有害气体控制研究 |
5.2.1 边界条件和网格划分 |
5.2.2 单污染源侧吸罩流场模拟结果和分析 |
5.2.3 单污染源侧吸罩有害气体浓度场模拟结果和分析 |
5.3 多污染源排风罩物理模型和设计工况 |
5.3.1 多污染源独立侧吸罩和集成侧吸罩物理模型 |
5.3.2 设计工况 |
5.4 多污染源独立侧吸罩和集成侧吸罩有害气体控制研究 |
5.4.1 数值模拟边界条件及网格划分 |
5.4.2 多污染源独立侧吸罩和集成侧吸罩流场模拟结果和分析 |
5.4.3 多污染源独立侧吸罩和集成侧吸罩有害气体浓度场模拟结果和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6)基于污染物释放衰减特征的新装修建筑通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室内污染物散发模型的发展状况 |
1.2.2 VOCs释放特性的研究进展 |
1.2.3 室内污染物扩散特性的研究现状 |
1.2.4 新装修建筑室内空气质量的研究状况 |
1.3 气流分布性能的评价指标 |
1.3.1 工作区的风速 |
1.3.2 空气龄 |
1.3.3 排污效率 |
1.3.4 污染源可及性 |
1.3.5 能量利用系数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2 建筑室内污染物扩散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
2.1 物理问题 |
2.2 污染物在建筑室内扩散的理论基础 |
2.3 CFD简介和数值仿真模型的建立 |
2.3.1 CFD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2.3.2 物理问题的数学模型 |
2.3.3 网格划分与离散格式 |
2.3.4 参数设置 |
2.4 模拟结果的准确性验证 |
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及气流组织效果评价 |
3.1 不考虑热源作用时三种通风方式的对比 |
3.1.1 速度场 |
3.1.2 浓度场 |
3.1.3 排污效率 |
3.1.4 污染源可及性 |
3.2 考虑热源作用时三种通风方式的对比 |
3.2.1 速度场 |
3.2.2 浓度场 |
3.2.3 排污效率 |
3.2.4 污染源可及性 |
3.3 考虑热源作用时,不同污染物扩散规律 |
3.3.1 不同通风方式下,室内不同污染物的浓度场 |
3.3.2 下送上回方式室内不同污染物浓度的动态变化情况 |
3.4 考虑热源作用时,下送上回方式污染物浓度达到稳定的时间 |
3.4.1 污染物浓度达到动态平衡的时间 |
3.4.2 热源对达到动态平衡的时间的影响 |
3.5 热湿对不同通风方式的影响分析 |
3.5.1 热湿对侧送上回方式室内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
3.5.2 热湿对上送下回方式室内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
3.5.3 热湿对下送上回方式室内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下送上回方式室内污染物扩散情况研究 |
4.1 送风速度对污染物扩散情况的影响 |
4.2 送风温度对污染物扩散情况的影响 |
4.3 室温对污染物扩散情况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多种污染物同时散发的扩散规律研究 |
5.1 两种污染物同时散发时的扩散规律研究 |
5.1.1 污染物浓度场 |
5.1.2 空气龄 |
5.1.3 排污效率 |
5.2 多种污染物同时扩散时的扩散规律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邮轮厨房气流组织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邮轮厨房通风系统介绍及排烟罩结构形式 |
1.2.1 不同通风系统简介 |
1.2.2 船用厨房排烟罩形式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综合分析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数值模拟理论及污染物扩散机理 |
2.1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 |
2.1.1 控制方程 |
2.1.2 湍流模型 |
2.2 厨房污染物扩散及捕集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值模拟验证及湍流模型的选择 |
3.1 实验内容 |
3.1.1 实验方法 |
3.1.2 实验工况 |
3.2 数值模拟过程 |
3.2.1 模型建立 |
3.2.2 网格划分 |
3.2.3 边界条件设置 |
3.3 模拟结果与实验值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厨房不同通风组合方式下气流组织研究 |
4.1 物理模型建立与简化 |
4.1.1 风量计算 |
4.1.2 网格划分 |
4.1.3 边界条件设定 |
4.1.4 网格无关性验证 |
4.2 热环境评价指标 |
4.2.1 热舒适性指标 |
4.2.2 送风有效性指标 |
4.3 条形新风+旋流空调风口对气流组织的影响 |
4.4 岗位送风对气流组织及通风能耗的影响 |
4.5 弥散新风对厨房气流组织的影响 |
4.6 通风方式对比与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厨房排烟罩结构参数对捕集效率的影响研究 |
5.1 污染物排除有效性 |
5.2 排烟罩不同风幕组合方式下流场数值计算 |
5.2.1 人员所在位置处温度场分析 |
5.2.2 人员所在位置处速度场分析 |
5.2.3 人员所在位置处浓度场分析 |
5.2.4 污染物外逸浓度及排烟罩捕集效率 |
5.3 排烟罩不同容积下流场数值计算 |
5.3.1 人员所在位置处温度场分析 |
5.3.2 人员所在位置处速度场分析 |
5.3.3 人员所在位置处浓度场分析 |
5.3.4 污染物外逸浓度及排烟罩捕集效率 |
5.4 排烟罩不同冷凝板角度下流场数值计算 |
5.4.1 排烟罩结构形式 |
5.4.2 人员所在位置处温度场分析 |
5.4.3 人员所在位置处速度场分析 |
5.4.4 人员所在位置处浓度场分析 |
5.4.5 污染物外逸浓度及排烟罩捕集效率 |
5.5 排烟罩不同风幕角度下流场数值计算 |
5.5.1 人员所在位置处温度场分析 |
5.5.2 人员所在位置处速度场分析 |
5.5.3 人员所在位置处浓度场分析 |
5.5.5 污染物外溢浓度及排烟罩捕集效率 |
5.6 基于正交实验设计探究排烟罩捕集效率的影响因素 |
5.6.1 正交实验 |
5.6.2 正交实验设计 |
5.6.3 极差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不同通风模式下变温度送风的节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模型介绍 |
1.1 物理模型 |
1.2 数学模型 |
1.3 边界条件 |
1) 室内壁面边界条件: |
2) 热源边界: |
3) 污染源条件设置: |
2 数值求解方法 |
2.1 网格划分 |
2.2 数值方法 |
3 负荷计算及空气处理过程 |
4 结果分析 |
4.1 基准送风温度的确定 |
4.2 CO2浓度场比较 |
4.3 对气候的适应性比较 |
4.4 能耗分析 |
5 结 论 |
(9)既有公共建筑室内热环境改造中气流组织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公共建筑室内热环境研究现状 |
1.2.2 气流组织研究现状 |
1.3 研究现状总结 |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既有公共建筑室内热环境现状研究 |
2.1 既有公共建筑中气流组织形式调研 |
2.2 既有公共建筑室内热环境问题分析 |
2.3 室内热环境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2.3.1 送风射流的分类 |
2.3.2 影响送风射流扩散的因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室内气流组织及热环境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3.1 实验地点概况 |
3.2 实验测试方案 |
3.3 实验数据处理 |
3.3.1 送风射流的特性指标 |
3.3.2 气流组织评价指标 |
3.4 百叶顶送风形式下室内气流扩散及分布实测 |
3.4.1 夏季室内气流扩散及分布实测分析 |
3.4.2 冬季室内气流扩散及分布实测分析 |
3.5 百叶侧送及散流器顶送风形式下室内气流扩散及分布实测 |
3.5.1 夏季室内气流扩散及分布实测分析 |
3.5.2 冬季室内气流扩散及分布实测分析 |
3.6 送风射流受阻挡时室内热环境实测 |
3.6.1 夏季室内气流扩散及分布实测分析 |
3.6.2 冬季室内气流扩散及分布实测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关键因素对室内气流组织及热环境的影响研究 |
4.1 气流组织的预测方法 |
4.2 房间负荷变化对室内气流组织及热环境的影响研究 |
4.2.1 房间负荷变化对侧送风形式的影响 |
4.2.2 房间负荷变化对散流器顶送风形式的影响 |
4.3 关键因素对室内气流组织及热环境的影响模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优化气流组织的室内热环境改造策略 |
5.1 气流组织设计方法优化方向探讨 |
5.1.1 贴附送风设计方法优化方向探讨 |
5.1.2 百叶顶送风设计方法的优化方向探讨 |
5.2 基于优化气流组织的室内热环境改造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10)中央式新风净化系统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不同通风形式下的室内空气品质研究现状 |
1.2.2 应用新风净化设备的室内空气品质研究现状 |
1.2.3 采用CFD数值模拟技术的室内空气品质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2 中央式新风净化系统研究基础 |
2.1 中央式新风净化系统概述 |
2.1.1 系统组成与特点 |
2.1.2 系统气流组织的常用形式 |
2.2 室内污染物检测方法 |
2.3 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 |
2.4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指标 |
2.4.1 空气龄 |
2.4.2 污染物浓度 |
2.4.3 换气效率 |
2.4.4 通风效率 |
3 房间不同工况下室内空气品质试验研究 |
3.1 新风机净化性能研究 |
3.1.1 新风机净化装置的组成 |
3.1.2 新风机的净化效率测试 |
3.2 室内空气品质试验研究 |
3.2.1 试验平台的搭建 |
3.2.2 测试污染物的确定 |
3.2.3 室内空气污染物达标标准 |
3.2.4 实验仪器与平台测点的布置 |
3.2.5 门窗密闭工况下室内污染物测试及分析 |
3.2.6 自然通风工况下室内污染物测试及分析 |
3.2.7 机械通风工况下室内污染物测试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中央式新风净化系统净化效果的数值模拟验证 |
4.1 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
4.1.1 数学模型 |
4.1.2 物理模型 |
4.1.3 边界条件设置 |
4.1.4 网格划分及收敛原则 |
4.2 机械通风工况下室内空气环境模拟结果及分析 |
4.2.1 速度场分析 |
4.2.2 空气龄分析 |
4.2.3 换气效率分析 |
4.2.4 污染物浓度分析 |
4.2.5 通风效率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中央式新风净化系统优化策略研究 |
5.1 送风方式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研究 |
5.1.1 模拟工况介绍 |
5.1.2 模拟结果及分析 |
5.1.3 小结 |
5.2 置换通风不同回风口位置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研究 |
5.2.1 模拟工况介绍 |
5.2.2 模拟结果及分析 |
5.2.3 小结 |
5.3 置换通风不同送排风量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研究 |
5.3.1 模拟工况介绍 |
5.3.2 三种送排风量下室内的污染物浓度分析 |
5.3.3 小结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下送式置换通风的适应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建筑高大空间垂直方向温度分布的预测模型[D]. 杨睿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竖壁贴附通风与置换通风、混合通风气流组织性能比较[D]. 贺肖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不同通风方式下办公建筑室内污染物扩散模拟研究[D]. 刘浩然.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4)
- [4]竖壁贴附通风水平贴附射程及室内热环境研究[D]. 韩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大空间厂房分区域空气环境控制技术研究[D]. 熊寒. 南华大学, 2020(01)
- [6]基于污染物释放衰减特征的新装修建筑通风策略研究[D]. 代佳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邮轮厨房气流组织数值模拟[D]. 任祺.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8]不同通风模式下变温度送风的节能特性研究[J]. 王烨,白玉洁,闫若文. 重庆大学学报, 2020(05)
- [9]既有公共建筑室内热环境改造中气流组织优化研究[D]. 胡熠. 重庆大学, 2019(01)
- [10]中央式新风净化系统优化策略研究[D]. 彭辉.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