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RP系统自动化性能测试(论文文献综述)
孙世林[1](2021)在《基于ERP的离散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日益成熟,产品的生产制造流程已经非常完善,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脱颖而出,必须要在其他环节上进行改进,其中缩短生产制造周期,节约生产制造成本是其关键因素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特别是传统中小型离散制造企业,通过数据挖掘分析、生产流程管控技术改善,来降低企业生产管理成本,同时还可使企业对市场需求的了快速变化做出反应。本文基于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平台根据产品结构建立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系统涵盖从客户订单到产品交付的整个过程,具体模块包括:数据检索、库存及在制数据分析、成套数据分析、物流状态分析、生产管理及CAD管理,该系统实现了企业产品生产过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本文所开发的产品生产管理系统是基于产品结构进行需求分析和模块功能设计。根据产品结构,利用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架构,以ERP系统数据库为搭建依据,ASP.net为开发工具,运用Java、C#为开发语言、ERP客制化技术、扫码枪以及SQL Server关系型数据库实现了系统的全部功能。采用B/S模式使系统布局、实施、维护和升级更加的简洁。根据产品结构进行网页开发可以大幅度缩短算法的建模过程,优化算法性能,提高网页反应速度。客制化及动态Web(Word Wide Web,万维网)的网页开发技术实现了业务功能的快速定制及各页面之间的数据关联,满足了企业对系统的相关需求。首先,针对当前ERP系统,采用大数据分析对数据库相关信息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从企业积累的大量数据中发现隐藏的有价值的信息或知识。根据挖掘出的相关信息,开发相关的数学模型,包括:库存在制分析模型、成套预测分析模型、物流分析模型等,然后根据模型进行数据重组,实现了产品生产过程各阶段数据可视化,以及相关产品信息的未来预测。其次,根据产品结构及相关零部件的产品加工工艺流程,开发相关的车间加工物料状态管控模型。利用二维码相关技术,通过与外接设备扫码枪、显示屏等设备的有效集成,实现物料的精准控制。根据后台数据库数据,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实现物料状态自动锁定、加工数据透明化、工时计算快速化等相关附加功能。并且,针对产品图纸类型多样化,基于.net平台开发多功能CAD应用,能够同时打开NX的.prt,Soliworks的.SLDPRT、.SLDASM以及SLDDRW类型的图纸,CREO的.prt和.asm类型的图纸,Catia的CATPart和CATProduct类型的图纸,Auto Cad的.DXF以及.DWG类型的图纸,以及通用图纸类型的.step、.stl、.iges以及.jt格式的图纸。通过多类型CAD预览模型,可以在无需图纸类型转换下快速查看图纸,降低了图纸管理难度,利用多功能CAD编辑实现对CAD文件的快速处理、线上审批等操作,取代企业原有的线下审批流程,优化管理结构,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最后,本文在系统设计与开发过程中,采用了相关模块化开发的思路,充分考虑了算法的性能、用户界面的友好性、以及后台代码的注解和数据透明化,有效缩减了系统的开发周期,以及降低了企业熟练使用该系统的难度,使得ERP数据库中的信息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分析处理,产品各阶段管控高效执行。本论文在ERP的基础上,搭建了高效的、高价值的、创新性、全流程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它的成功实施对企业产品数据管理能力的提升以及相关成本的降低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王晶[2](2021)在《印刷车间AGV任务与仓库综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智能化已成为工业革命的主流趋势。印刷业作为制造业的主流,面临着多重压力和挑战,越来越多的印刷企业逐步认识到实现信息化、智能化能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运转效率。本文以印刷企业的智能化升级改造为研究背景,针对印刷车间面临的人员短缺、厂房空间不足、信息化发展不完善等问题,将企业仓库管理与车间生产物流结合起来,使用仓库综合管理系统来辅助管理,并使用自动导引运输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来解决物料拖运问题,搭建一套适用于印刷车间的AGV任务与仓库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企业管理、AGV调度系统和仓库管理信息的互联互通。本文系统设计基于软件生存周期的流程,采用Java语言开发,使用便于开发和维护的轻量级框架Spring Boot和Mybatis,并选择My SQL数据库、Intellij Idea平台进行系统开发。首先对印厂车间的生产流程和用户角色进行分析,完成了系统需求说明;然后,对整个系统设计进行规划,将整个系统分为基础管理模块、AGV管理模块、仓库管理模块与报表管理模块四部分;接着,为解决印刷车间仓库面临的现实问题,建立了库位分配优化与仓库移位问题的数学模型。最后,按照系统功能分解流程图,实现系统各模块的业务编码与测试,确保系统能够稳定正常运行。最终,本文针对印刷企业的实际业务需求,完成了一套适用于印刷车间的AGV任务与仓库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通过AGV小车来完成以往需要通过人工执行的重复性高,劳动强度高的运输任务,同时提高了运输任务的合理程度和效率,并实现通过了厂家的测试。采用该系统实现各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基于遗传算法的库位优化保证库位分配合理性,实现印刷车间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建立以仓库为中心的智能信息化体系,提高印刷企业仓储整体运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陈先运[3](2020)在《基于ERP的国网电力设备管理系统优化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市场化改革已全面进入“厂网分离、竞价上网”的全新形式,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因此,电力企业只有通过对自身的管理体制、管理方法进行改革和升级,才能应对全新形势下的市场竞争及用户需求的不断提升。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电力企业设备管理,充分发挥其优势,是电力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提高自身服务水平,满足电力用户高需求的重要举措,也是保证电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稳步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国网电力设备管理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在设备管理阶段应用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以提升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在交待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并对国内外参考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我国电力企业在开展电力设备管理阶段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日常工作进行的需求分析、开展ERP设备管理系统初步设计,按照设计的硬件/软件实现系统,随后对系统进行了初步测试。测试结果显示系统虽然在性能上已经满足各项业务日常工作需求,但在功能层面仍旧存在完善空间,尤其在系统安全层面存在较大的问题。之后通过研究,确定各项功能具体优化策略及方向,进一步开展优化设计。通过功能、性能以及非正常操作情况下的测试,以及实际接入主电网测试,统计数据结果显示故障发生率显着降低,充分论证了优化后的ERP的国网电力设备管理系统更加符合电力系统的工作需求,可以有效提升国网电力公司设备管理水平与效率,使系统真正符合国网电力公司设备管理的需求。本次对国网电力公司原有ERP设备管理系统的测试,指出了原有统存在的不足,在参照IFS公司的系统模式进行优化后,经过再次测试及接入实网,根据结果论证了该套ERP设备管理系统可全面提升国网电力设备管理系统工作效率。故本次研究成果,对于国网电力企业的未来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于我国其他电力企业的设备管理优化、研究可起到一定参考借鉴价值。
荆师佳[4](2020)在《ERP系统研究及其在阳泉煤业集团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当前阶段正是我国发展与转型的关键时期,能源企业的转型发展尤为重要,加快推进能源企业转型发展符合国家发展的大趋势。同时,为了进一步满足工信部对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所提出的政策要求,加快推进能源企业信息化发展成为能源企业综合发展的重中之重。然而,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企业信息化资源的管理不当,成为影响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的桎梏,为了弥补这类缺失,需要一套相对完整、科学、高效的方法论来指导企业自顶向下的开展信息化推广工作。ERP系统作为企业资源优化产品,除了能加快企业推进信息化发展的效率,还能在企业内部实现决策科学化、管理精细化、流程标准化等管理优化工作,为企业内部从上到下进行整体资源优化和整合。为此,阳泉煤业集团(以下简称YQMY集团)引进SAP ERP系统力求实现企业信息化的深度发展。但是引进ERP系统之后,企业已经投资并取得的信息化系统资源应该如何处理,并且如何有效的利用ERP系统实现企业信息化的深度发展是目前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本文通过系统集成和系统定制开发的研究,找到企业信息化资源利用的平衡点。面对企业自有系统应该从利旧的角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最低的成本,实现企业信息共享,最大化的实现企业信息化发展;同时为了满足企业信息化发展提出的新需求,积极发挥ERP系统的强大优势,将ERP企业资源作为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有力保障,基于ERP平台进行相关的定制开发,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大的效益。通过集成企业自有系统“主数据管理平台”与SAP ERP系统,以及在ERP系统中依靠定制开发实现的三个绩效管理子模块,展示了 YQMY集团引进ERP系统后在系统集成和系统定制开发上取得的实际效果,不仅实现了企业主数据管理系统的功能复用,提高了 ERP系统在企业内部应用的使用效率,而且达到了企业绩效管理全覆盖的宏观要求,间接提升了企业信息化的综合管理水平。开阔了企业应用ERP系统的新的应用方向,并对未来企业应用ERP提出了展望。
周红文[5](2020)在《JT公司基于ERP系统的精益改进研究》文中认为ERP系统代表了现代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与管理解决方案,在实践过程中与企业的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紧密结合,能够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而同样在国内应用广泛的精益生产理论,其实施成本低,见效快,致力于为顾客创造价值,是一种追求“零”浪费的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本文以JT公司为例,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专家访谈法,详细阐述了站在精益视角ERP在JT公司生产管理应用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第一,生产计划不精益,导致库存过多;第二,生产领料流程存在诸多问题;第三,设备备件无系统支持,管理水平低;第四,产品可追溯性存在盲区。文中论述了如何使用精益思想对ERP管理体系进行有效补充,结合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来改进企业生产运营管理。针对这些问题,改进方案中使用了精益理论的诸多工具和方法,例如:准时化生产(JIT),看板管理,零库存管理,全面生产维护(TPM),价值流图,拉动式生产系统,持续改善等等。其中具体的改进方案如下:第一,ERP与精益相结合改进生产计划,降低库存;第二,应用看板管理精益改进送料流程;第三,备件纳入ERP系统,实现精益管控;第四,增强功能,实现ERP中产品追溯全面覆盖。与此同时,还要就下述方面加强改进计划实施保障:高管层的参与、人员培训保障、绩效考核支持、采用PDCA循环巩固成果。企业可以把精益思想作为生产运营管理的核心思想,通过精益工具对ERP应用效果不足的地方进行改善,实现ERP系统和企业精益运营管理完美的融合。文中“结合精益思想对ERP系统实际应用进行改进的研究”,希望其不仅对JT公司的生产管理起到提升的作用,同时也能对同类型的制造企业实施ERP应用的持续改进活动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周国麟[6](2019)在《D集团基于CMM的ERP重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企业资源计划(ERP)是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的高度体现,融合了企业内部生产、销售、财务等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解决方案。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了解并意识到,借助信息化工具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助力其快速成长。随着ERP系统提供给企业运营带来种种好处的同时,基于商业目标出发而进行开发的理念,其系统功能也带来种种软件开发和管理的不规范,导致ERP系统项目未能在企业预设的轨道上实行,无法切实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为此,在企业实施ERP系统过程中,对其开展软件能力成熟度研究,挖掘其重点环节的问题所在,并对其进行重构与完善,切实有效地提高企业ERP系统,为企业实现经济效益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企业实施ERP重构中各个基本环节为基础,对其关键因素进行挖掘与剖析,找到其关键控制点。同时,文中运用了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将其应用在软件能力成熟度评估体系中,构建出ERP-CMM模型。并以D集团为例,将该模型应用在D集团ERP重构项目中,通过CMM过程代数计算评估得出项目实施能力所对应的CMM成熟度等级,并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了重构建议与执行方案。通过对ERP系统的重构与完善,为该集团提高效率、节约成本提供有效对策,从而帮助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快捷安全地进行ERP系统重构,既符合D集团实际业务流程,满足其实际的市场需求,极大限度地帮助D集团实现商业化目标,也为我国大小型企业进行ERP系统重构提供思维引导与借鉴作用。
贺景曼[7](2019)在《基于SAP ERP的内蒙古电力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文中指出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信息化企业管理模式已经逐渐成为现代企业的重要管理手段。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整合了企业的管理理念、财务业务流程、人力资源调配、基础数据汇总及综合分析、物资设备等资源管理,为企业提供详实信息以支持企业战略、运作、管理分析和决策,在企业管理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特定企业,ERP系统的建设实施通常需要不断修改完善内部组织管理流程,以建立适应企业特点和特殊功能要求的综合规划信息管理软件系统。目前,我国电力企业正处于改革创新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进程迅速向前推进,因此建立适用于我国电力企业的ERP系统是一项重要任务。同时,发挥其在财务管理、资金管理、人员管理、项目管理、物资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助力电力企业快速发展。本文结合内蒙古电力企业的管理现状,通过对ERP系统框架进行功能开发和应用研究,优化了该电力企业ERP系统的5个功能模块。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通过对内蒙古电力企业管理现状的深入调研,针对业务管理系统数据不全、信息流失、管理系统模块功能孤岛、信息混乱等实际问题,梳理了该企业ERP系统的需求情况,详细分析了五大模块下的总计43项功能需求,对该企业的ERP系统进行了功能开发和综合应用技术研究。2.根据系统运营网络管理模式和需求情况,制定具体实施设计方案,对系统进行了七个主要部分的总体架构设计。然后对网络架构和服务器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并采用统一网络建模语言UML在ERP系统的各业务模块之间建立了整体网络连接,从而完成了系统技术体系架构和业务系统工作流程的整体设计,实现了ERP系统与现有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同时在ERP框架中采用WEB以及SAP GUI两套系统平台,以满足不同用户的操作需求。3.完成了电力企业ERP框架下的主要基本功能管理模块的系统设计和规划实施,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资管理、项目管理和设备管理五个功能模块,建立了相应的系统信息接口连接,实现了对企业资金、人员、物资、项目和生产设备等基本资源的全面一体化综合管理。
梁龙[8](2019)在《基于ERP的国网山东电力设备管理系统优化设计与实施》文中指出近年来,国网山东电力公司已基本实现了设备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完善了公司的资产管理流程,使资产管理信息化支撑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但目前山东电力ERP侧数据与前端业务数据未完全实现实时共享、跨系统的多流程环节业务监控仍不全面。因此,急需拟定ERP资产卡片主数据与OMS设备台账信息间的联动规则,并对实物进行全面盘点,依托盘点结果更新设备信息、资产信息,实现系统链路贯通,确保数据交互连贯性、及时性和流畅性。论文在在需求分析中通过对OMS与ERP现状、运行问题、可行性分析、集成实施目标几方面讨论,绘制了 OMS与ERP系统集成功能流程图,明确了 OMS与ERP系统集成在设备主数据联动新增、异动、报废、调拨、数据治理、一致性检查几方面的功能需求。在系统实施详细设计中制定了系统集成的目标及原则;系统集成技术架构及系统集成的模型及实现方式;系统集成功能架构及系统集成流程中各功能模板组成部分,最后给出一个动态的系统功能集成流程;根据需求分析中提出的设备资产联动新增、异动、存量数据对应、一致性检查几部分来描述系统集成实施过程。设备资产联动新增在业务层面需要通过前端业务专工审核、调度审核、运检审核、财务审核来创建;设备资产异动联动包括修改、退役、报废、调拨等流程;存量数据通过系统传递,人工对应的方式完成治理;一致性功能用以查询两个系统数据对应情况。在系统集成实施效果方面,着重展示了新增审核过程中数据如何查询、审核;数据修改、报废、调拨如何查询、审核;存量数据如何查询、传输;一致性检查效果。之后,分析了系统测试,包括系统单元测试、集成测试。最后对系统集成设计和实施结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对OMS与ERP系统集成的展望和改进建议。此次系统集成实施实现了 ERP系统与OMS系统设备资产联动集成;完成了ERP与OMS系统设备资产台账新增、修改、退役、报废、调拨集成实施工作;控制住了资产新增变动的源头,实现账卡物同步变动;保障了资产的数据质量,利于完成资产折旧、逾龄资产等预测分析统计,实现了基础数据的高级应用。
陈伟杰[9](2019)在《面向传统媒体企业的ERP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传统媒体行业受到互联网媒体冲击、自媒体创新替代的影响,报刊发行量和广告投放量大幅下滑,报业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模式面临巨大的危机。传统媒体企业在寻求媒体融合转型的过程中同时面临着企业内部管控系统缺失、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流程不规范、信息系统落后等多种问题。如何通过ERP的实施和应用完善企业管理现状、突破制约自身业务发展因素并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助力企业转型将是传统媒体企业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本文以浙报集团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了浙报集团ERP项目建设过程。在整个项目立项到实施的过程中,本文作者参与了系统的需求分析和总体框架设计的工作,本文结合传统媒体企业的发展特点及困境,阐述了浙报集团ERP项目总体架构设计,以及系统、动态建模、公文、绩效、财务、资产、人力资源等七个主要模块的概要设计,为后续的开发和实施奠定了数据基础。针对浙报集团在全媒体战略背景下对公文系统的实际需求,本文作者主导设计并开发了公文流转系统,具有定制化流程以及双因子用户认证功能,支持特殊情况下公文流程的轻量级变更,兼顾了浙报集团公文传输效率、安全要求。本文给出了浙报集团ERP系统的性能测试、部署实施,应用成效符合预期,为传统媒体企业ERP成功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经验。
杨佳磊[10](2019)在《电商ERP系统和监控设备系统的软件开发模式的探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软件开发从简单的逻辑结构,单一的内容和技术实现,逐渐演变成复杂多样的市场需求及快速和高质量的多种技术的融合。选取和应用合理的软件开发模式是软件开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软件开发的多样性决定了每个软件在开发过程中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因此可以解决特殊问题。然而,软件开发的独特性和人们的思维在不断发展,更先进的开发技术和便捷的工具也在不断被更新。这些因素的存在都极大地推动了软件开发模型的应用和发展。因此,在研究软件开发模型的过程中,有必要探讨其开发问题,以便合理的选择合适的模型来满足提升软件的开发效率和开发质量的需求。本文以监控系统和ERP系统的开发过程为例,围绕软件开发的计划,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这六个基本软件开发元素,并讨论了软件开发模型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适用性的问题。阐述了监控系统和ERP系统的软件开发过程中常用的开发模式,并研究总结出了这些开发模式的的适用条件。为监控系统和ERP系统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参照。本文实施监控系统和ERP系统软件开发研究的初衷是为了给开发监控系统和ERP系统软件的项目团队提供合理的开发模式选取的理论依据,进而促进和提高软件的开发效率和开发质量,为提高类似项目团队的开发效率和软件质量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作者作为一家软件企业的项目开发和管理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依据分析问题、制定方案、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主线,深入阐述了自己对于软件开发模式的理解,对于监控系统和ERP系统的开发实施过程中软件开发模型的选取和使用进行分析并做出了总结。
二、ERP系统自动化性能测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RP系统自动化性能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ERP的离散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ERP与生产管理系统 |
1.2.1 ERP简介 |
1.2.2 生产管理系统简介 |
1.3 国内外ERP及生产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离散制造企业背景、生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4.1 离散制造企业背景 |
1.4.2 公司生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5 课题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研究意义 |
1.5.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ASP.NET的生产管理系统需求及技术研究 |
2.1 生产管理系统实现目标 |
2.1.1 生产数据可视化目标 |
2.1.2 企业生产管理目标 |
2.1.3 多功能CAD应用目标 |
2.2 生产管理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2.1 数据检索模块需求分析 |
2.2.2 库存及在制数据分析模块需求分析 |
2.2.3 成套数据分析模块需求分析 |
2.2.4 物流状态模块需求分析 |
2.2.5 外协件入库模块需求分析 |
2.2.6 主机核心件生产过程管控模块需求分析 |
2.2.7 多功能CAD应用模块需求分析 |
2.3 生产管理系统开发所用相关技术研究 |
2.3.1 编码技术 |
2.3.2 面向对象思想 |
2.3.3 关系型数据库 |
2.3.4 ASP.NET开发技术 |
2.3.5 数据挖掘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VS与 ADO.NET的生产数据可视化 |
3.1 生产数据可视化流程和整体功能框架设计 |
3.1.1 生产数据可视化开发流程 |
3.1.2 生产数据可视化功能框架设计 |
3.2 生产数据可视化功能实现 |
3.2.1 生产数据可视化主页的功能实现 |
3.2.2 数据检索的功能实现 |
3.2.3 库存及在制数据分析的功能实现 |
3.2.4 成套数据分析的功能实现 |
3.2.5 物流状态分析的功能实现 |
3.3 生产数据可视化权限设置 |
3.3.1 生产数据可视化权限划分 |
3.3.2 生产数据可视化权限配置功能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VS与SQL的企业生产管理设计与实现 |
4.1 企业生产管理系统开发流程和整体功能框架设计 |
4.1.1 企业生产管理系统开发流程 |
4.1.2 企业生产管理系统功能框架设计 |
4.2 企业生产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
4.2.1 SQL数据库设计原则 |
4.2.2 企业生产管理系统数据表单设计 |
4.3 企业生产管理的功能实现 |
4.3.1 员工二维码的功能实现 |
4.3.2 外协件二维码的功能实现 |
4.3.3 车间加工物流二维码的功能实现 |
4.3.4 外协件入库管理的功能实现 |
4.3.5 主机核心件加工管控的功能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VS的多功能CAD应用设计与实现 |
5.1 多功能CAD应用整体功能框架设计 |
5.1.1 多功能CAD应用开发流程 |
5.1.2 多功能CAD应用框架设计 |
5.2 多功能CAD应用的功能实现 |
5.2.1 多功能CAD应用交互界面设计 |
5.2.2 多类型CAD预览 |
5.2.3 多功能CAD编辑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生产管理系统的实施 |
6.1 系统实施所需要求 |
6.1.1 硬件要求 |
6.1.2 软件要求 |
6.2 生产数据可视化运行 |
6.2.1 数据检索模块运行 |
6.2.2 库存及在制模块运行 |
6.2.3 成套分析模块模块运行 |
6.2.4 物流状态分析模块运行 |
6.3 生产管理运行 |
6.3.1 二维码生成模块运行 |
6.3.2 外协件入库模块运行 |
6.3.3 主机核心件加工管控模块运行 |
6.4 多功能CAD应用运行 |
6.4.1 多类型CAD预览运行 |
6.4.2 多功能CAD编辑运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思考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印刷车间AGV任务与仓库综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 与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仓储应用对比状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AGV任务与仓库综合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2.1 问题描述 |
2.2 系统的需求分析 |
2.3 系统需求 |
2.3.1 功能性需求 |
2.3.2 非功能性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AGV任务与仓库综合管理系统设计 |
3.1 系统的总体设计 |
3.1.1 系统的架构设计 |
3.1.2 系统的功能结构设计 |
3.1.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3.2 系统详细设计 |
3.2.1 基础管理模块设计 |
3.2.2 AGV管理模块设计 |
3.2.3 仓库管理模块设计 |
3.2.4 报表管理模块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库位分配优化模型构建与求解 |
4.1 库位分配优化模型 |
4.1.1 仓库库存管理策略 |
4.1.2 库位分配和优化原则 |
4.1.3 库位分配优化目标 |
4.2 库位分配与优化算法研究 |
4.2.1 常用优化算法 |
4.2.2 基于遗传算法库位分配与优化模型构建 |
4.2.3 基于遗传算法库位分配与优化求解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AGV任务与仓库综合管理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
5.1 系统的功能实现 |
5.1.1 基础管理模块实现 |
5.1.2 AGV管理模块实现 |
5.1.3 仓库管理模块实现 |
5.1.4 报表管理模块实现 |
5.2 系统的测试 |
5.2.1 系统的测试环境 |
5.2.2 系统的功能测试 |
5.2.3 系统的性能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3)基于ERP的国网电力设备管理系统优化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ERP应用相关研究 |
1.2.2 电力企业设备管理系统相关研究 |
1.2.3 基于ERP的电力设备管理系统相关研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ERP设备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2.1 国网电力当前设备管理问题分析 |
2.1.1 检修频繁 |
2.1.2 带病作业 |
2.1.3 资源浪费 |
2.1.4 盲目维修 |
2.1.5 安全隐患 |
2.2 电力企业ERP设备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2.2.1 台账需求 |
2.2.2 工单需求 |
2.2.3 预防性维护需求 |
2.2.4 文档需求 |
2.2.5 安全需求 |
2.3 小结 |
3 基于ERP的国网电力设备管理系统设计研究 |
3.1 ERP设备管理系统框架 |
3.1.1 基本结构 |
3.1.2 模块构成 |
4 ERP设备管理系统实现与初步测试 |
4.1 ERP设备管理系统实现 |
4.1.1 硬件实现 |
4.1.2 软件实现 |
4.2 ERP设备管理系统初步测试 |
4.2.1 功能测试 |
4.2.2 性能测试 |
4.2.3 测试结果分析 |
4.3 小结 |
5 基于ERP的国网电力设备管理系统优化 |
5.1 ERP设备管理系统不足分析 |
5.1.1 台账管理 |
5.1.2 工单管理 |
5.1.3 设备预防性维护 |
5.1.4 设备文档管理 |
5.1.5 系统安全 |
5.2 优化思路 |
5.3 优化策略 |
5.3.1 台账管理优化 |
5.3.2 工单管理优化 |
5.3.3 设备预防性维护优化 |
5.3.4 文档管理优化 |
5.3.5 系统安全措施改进 |
5.4 优化实现 |
5.4.1 功能开发 |
5.4.2 功能测试 |
5.4.3 功能添加 |
5.4.4 压力测试 |
5.5 成果测试 |
5.5.1 测试准备 |
5.5.2 功能测试 |
5.5.3 性能测试 |
5.5.4 非正常状态测试 |
5.5.5 测试结果分析 |
5.6 实际应用 |
5.7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ERP系统研究及其在阳泉煤业集团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ERP研究和应用现状 |
1.3 选题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安排 |
第二章 主数据管理平台集成方案的研究 |
2.1 集成原则 |
2.1.1 系统集成总则 |
2.1.2 系统集成原则 |
2.2 SAP NetWeaver集成架构 |
2.3 PI集成技术 |
2.4 主数据管理平台集成方案 |
2.5 主数据管理平台集成适配器技术 |
2.6 主数据管理平台集成设计 |
2.6.1 集成架构设计 |
2.6.2 集成总体设计 |
2.6.2.1 数据对接实现方式 |
2.6.2.2 集成列表 |
2.6.2.3 关键算法的选择 |
2.6.2.4 系统集成流程 |
2.6.2.5 集成数据流向 |
2.6.3 集成详细设计 |
2.6.3.1 物料主数据同步 |
2.6.3.2 内部单位主数据同步 |
2.6.3.3 外部单位主数据同步 |
2.6.3.4 会计科目主数据同步 |
2.6.3.5 银行主数据同步 |
2.6.3.6 主数据反馈同步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主数据管理平台与ERP系统集成应用效果展示 |
3.1 实现意义 |
3.2 具体实现功能 |
3.2.1 主数据管理平台与SAP MDM系统集成 |
3.2.2 SAP MDM系统与SAP ERP集成 |
3.3 集成测试过程 |
3.3.1 测试范围 |
3.3.2 测试场景 |
3.3.3 测试内容 |
3.3.3.1 物料主数据测试 |
3.3.3.2 银行主数据测试 |
3.3.3.3 外部单位主数据测试 |
3.3.3.4 内部贸易伙伴主数据测试 |
3.3.3.5 会计科目主数据测试 |
3.4 应用效果展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ERP系统的绩效指标综合管理平台的设计研究 |
4.1 YQMY集团绩效管理综述 |
4.2 ABAP技术 |
4.3 实施方案 |
4.3.1 开发平台及架构的选择 |
4.3.2 遵循的原则 |
4.3.3 岗位权限管理子模块 |
4.3.3.1 建设目标 |
4.3.3.2 建设内容 |
4.3.4 用户工作量统计子模块 |
4.3.4.1 建设目标 |
4.3.4.2 建设内容 |
4.3.5 公司业务量统计子模块 |
4.3.5.1 建设目标 |
4.3.5.2 建设内容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ERP系统定制开发绩效管理的应用效果展示 |
5.1 企业绩效管理体系 |
5.2 实现意义 |
5.3 实现功能及展示 |
5.3.1 岗位权限管理子模块 |
5.3.2 用户工作量统计子模块 |
5.3.3 公司业务量统计子模块 |
5.4 应用效果简介 |
5.4.1 岗位权限管理子模块 |
5.4.2 用户工作量统计子模块 |
5.4.3 公司业务量统计子模块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和成果 |
6.2 论文的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附件 |
(5)JT公司基于ERP系统的精益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现状简要评述 |
1.3 研究的内容与思路方法 |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3.3 本文的论文框架 |
2 理论背景 |
2.1 ERP系统及其特点 |
2.1.1 ERP系统概述 |
2.1.2 ERP系统应用效果及其特点 |
2.2 精益生产理论及相关工具 |
2.2.1 精益理论与精益目标 |
2.2.2 精益生产的理论工具 |
3 JT公司生产管理现状及ERP应用存在问题分析 |
3.1 JT公司概况 |
3.2 JT公司生产管理现状 |
3.2.1 JT公司主要产品 |
3.2.2 JT公司的生产管理软硬件资源 |
3.2.3 JT公司生产管理概况 |
3.3 JT公司生产管理中ERP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生产计划不精确导致库存过多 |
3.3.2 生产领料流程存在诸多问题 |
3.3.3 无系统支持备件管理水平低下 |
3.3.4 产品追溯性上存在盲区 |
4 JT公司基于ERP系统的精益改进方案 |
4.1 改进方案设计的总体思路、原则和预期效果 |
4.1.1 改进方案的总体思路 |
4.1.2 改进方案的制定原则 |
4.1.3 改进方案的期望效果 |
4.2 JT公司基于ERP系统的精益改进方案 |
4.2.1 结合精益优化生产计划降低库存 |
4.2.2 应用看板精益改进送料流程 |
4.2.3 备件纳入ERP系统实现精益管控 |
4.2.4 增强功能实现ERP追溯全覆盖 |
5 精益改进的实施保障措施 |
5.1 高管层的参与 |
5.2 人员培训保障 |
5.3 绩效考核支持 |
5.4 采用PDCA循环巩固成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D集团基于CMM的ERP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D集团的ERP重构需求情况简述 |
1.3.1 D集团简介 |
1.3.2 D 集团信息化历程 |
1.3.3 D集团ERP系统现存的问题 |
1.3.4 D集团企业信息化期望达到的目标 |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ERP实施理论概述 |
2.1.1 ERP的基本概念 |
2.1.2 SAP的实施方法论 |
2.1.3 ERP系统可重构理论 |
2.2 项目管理概述 |
2.2.1 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 |
2.2.2 项目管理的内容 |
2.2.3 项目管理的方法 |
2.2.4 项目管理的过程 |
2.3 项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 |
2.3.1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定义 |
2.3.2 主流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ERP重构实施与能力成熟度评估体系 |
3.1 引入ERP能力成熟度的可行性分析 |
3.2 ERP能力成熟度模型的阶梯等级划分 |
3.3 ERP能力成熟度的关键过程域 |
3.4 本章小结 |
4 D集团ERP重构实施的能力成熟度模型分析 |
4.1 D集团ERP重构能力成熟度模型评估表设计 |
4.2 D集团ERP重构的成熟度等级评估方案 |
4.2.1 评估步骤和实际操作 |
4.2.2 成熟度等级评估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5 D集团ERP系统重构实施研究 |
5.1 D集团ERP重构项目实施总体架构设计 |
5.2 D集团ERP重构项目实施计划 |
5.2.1 第一阶段:项目准备 |
5.2.2 第二阶段:设计蓝图 |
5.2.3 第三阶段:系统实现 |
5.2.4 第四阶段:上线准备 |
5.2.5 第五阶段:上线及上线支持 |
5.3 D集团ERP重构项目实施效果 |
5.4 D集团ERP重构项目实施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D集团ERP重构项目关键实践评价指标调查问卷 |
致谢 |
(7)基于SAP ERP的内蒙古电力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ERP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ERP系统应用现状 |
1.2.2 国外ERP系统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二 基于SAP的 ERP系统的理论基础 |
2.1 基于SAP的 ERP系统简介 |
2.2 ERP系统基本理论及应用 |
2.2.1 WEB技术及其应用 |
2.2.2 数据库技术 |
2.2.3 B/S及 C/S架构简介 |
2.2.4 统一建模语言UML |
2.2.5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平台 |
2.3 本章小结 |
三 基于SAP的内蒙古电力企业ERP系统的需求分析 |
3.1 系统总体需求概述 |
3.1.1 电力企业运营管理特点分析 |
3.1.2 电力企业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
3.2 系统总体业务及功能需求分析 |
3.2.1 ERP系统业务需求分析 |
3.2.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3 系统五大基本功能管理模块需求分析 |
3.3.1 财务管理(FICO)模块需求分析 |
3.3.2 人力资源管理(HR)模块需求分析 |
3.3.3 物资管理(MM)模块需求分析 |
3.3.4 项目管理(PS)模块需求分析 |
3.3.5 设备管理(PM)模块需求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四 基于SAP的内蒙古电力企业ERP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总体架构设计 |
4.1.1 技术架构设计的原则 |
4.1.2 总体技术架构框架设计 |
4.2 基础架构设计 |
4.2.1 基于SAP的 ERP系统网络架构设计的总原则 |
4.2.2 服务器系统设计 |
4.3 数据库设计 |
4.3.1 系统数据库架构设计 |
4.3.2 数据中心设计 |
4.3.3 系统数据库管理 |
4.4 集成架构设计 |
4.4.1 表示层集成设计 |
4.4.2 应用层集成 |
4.4.3 业务流程集成 |
4.4.4 系统平台设置 |
4.5 系统五大基本功能设计 |
4.5.1 财务管理(FICO)模块设计 |
4.5.2 人力资源管理(HR)模块设计 |
4.5.3 物资管理(MM)模块设计 |
4.5.4 项目管理(PS)模块设计 |
4.5.5 设备管理(PM)模块设计 |
4.6 系统五大基本功能实现 |
4.6.1 财务管理(FICO)模块实现 |
4.6.2 人力资源管理(HR)模块实现 |
4.6.3 物资管理(MM)模块实现 |
4.6.4 项目管理(PS)模块实现 |
4.6.5 设备管理(PM)模块实现 |
4.7 系统后续管理和监控 |
4.7.1 SAP提供的系统监控工具——CCMS |
4.7.2 系统试运行 |
4.8 本章小结 |
五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财务管理(FICO)模块核心代码 |
2.人力资源管理(HR)模块核心代码 |
3.物资管理(MM)模块核心代码 |
4.项目管理(PS)模块核心代码 |
5.设备管理(PM)模块核心代码 |
致谢 |
(8)基于ERP的国网山东电力设备管理系统优化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系统集成实施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解决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OMS与ERP系统集成的需求分析 |
2.1 OMS与ERP系统现状分析 |
2.1.1 OMS与ERP系统功能现状分析 |
2.1.2 OMS与ERP系统运行问题分析 |
2.1.3 OMS与ERP系统集成可行性分析 |
2.1.4 OMS与ERP系统集成实施目标 |
2.2 OMS与ERP集成功能性需求分析 |
2.2.1 MS与ERP系统集成功能流程分析 |
2.2.2 MS与ERP系统集成功能需求分析 |
2.3 MS与ERP系统集成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第3章 OMS与ERP系统集成架构设计和详细设计 |
3.1 系统集成设计目标与原则 |
3.2 系统集成架构设计 |
3.2.1 技术架构设计 |
3.2.2 功能架构设计 |
3.3 集成接口功能设计与实施 |
3.3.1 数据新增同步接口 |
3.3.2 数据异动同步接口 |
3.4 数据治理及一致性检查设计与实施 |
3.4.1 数据治理 |
3.4.2 一致性检查 |
第4章 OMS与ERP系统集成实现与测试 |
4.1 系统集成实施效果 |
4.1.1 设备联动新增 |
4.1.2 设备联动异动 |
4.1.3 一致性检查 |
4.2 系统测试 |
4.2.1 单元测试 |
4.2.2 集成测试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面向传统媒体企业的ERP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ERP的发展阶段 |
1.2.2 国内外应用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工作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关键技术介绍 |
2.1 NC硬件平台 |
2.2 NC技术体系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浙报集团现状与系统问题分析 |
3.1.1 浙报集团现状 |
3.1.2 浙报集团系统问题分析 |
3.2 主要功能需求分析 |
3.2.1 系统管理需求 |
3.2.2 动态建模需求 |
3.2.3 定制化公文流程需求 |
3.2.4 绩效管理的需求 |
3.2.5 财务管理的需求 |
3.2.6 资产管理的需求 |
3.2.7 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 |
3.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概要设计 |
4.1 系统架构设计 |
4.1.1 总体框架 |
4.1.2 系统设计与基本配置 |
4.2 主要功能设计 |
4.2.1 系统管理功能 |
4.2.2 动态建模功能 |
4.2.3 定制化公文流程功能 |
4.2.4 绩效管理功能 |
4.2.5 财务管理功能 |
4.2.6 资产管理功能 |
4.2.7 人力资源管理功能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定制化公文流程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5.1 业务流程设计 |
5.2 数据库设计 |
5.3 程序设计 |
5.4 数据库关键代码实现 |
5.5 系统测试 |
5.5.1 单元测试 |
5.5.2 安全性测试 |
5.6 带来的成效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性能测试与部署应用 |
6.1 系统性能测试 |
6.2 系统部署实施概述 |
6.3 系统应用情况概述 |
6.3.1 系统登录 |
6.3.2 动态建模 |
6.3.3 定制化公文流程模块 |
6.3.4 绩效管理 |
6.3.5 财务管理 |
6.3.6 资产管理 |
6.3.7 人力资源管理 |
6.4 实施成效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4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电商ERP系统和监控设备系统的软件开发模式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软件开发要素和阶段划分 |
2.1 软件开发要素 |
2.1.1 计划 |
2.1.2 分析 |
2.1.3 设计 |
2.1.4 编码 |
2.1.5 测试 |
2.1.6 维护 |
2.2 软件开发阶段 |
2.2.1 问题的定义及规划 |
2.2.2 需求分析 |
2.2.3 软件设计 |
2.2.4 程序编码 |
2.2.5 软件测试 |
2.2.6 软件维护 |
第三章 监控系统和ERP系统的软件开发模式 |
3.1 瀑布开发模型的应用 |
3.1.1 定义 |
3.1.2 阶段分析 |
3.1.3 模型在监控和ERP系统的应用 |
3.1.4 模型应用上的优点 |
3.1.5 模型应用上的缺点 |
3.1.6 基于软件开发要素进行分析 |
3.2 迭代开发模型的应用 |
3.2.1 定义 |
3.2.2 阶段分析 |
3.2.3 模型在监控和ERP系统的应用 |
3.2.4 模型应用上的优点 |
3.2.5 模型应用上的缺点 |
3.2.6 基于软件开发要素进行分析 |
3.3 增量模型的应用 |
3.3.1 定义 |
3.3.2 阶段分析 |
3.3.3 模型在监控和ERP系统的应用 |
3.3.4 模型应用上的优点 |
3.3.5 模型应用上的缺点 |
3.3.6 基于软件开发要素进行分析 |
3.4 快速原型模型的应用 |
3.4.1 定义 |
3.4.2 阶段划分 |
3.4.3 模型在监控和ERP系统的应用 |
3.4.4 模型应用上的优点 |
3.4.5 模型应用上的缺点 |
3.4.6 基于软件开发要素进行分析 |
3.5 螺旋模型的应用 |
3.5.1 定义 |
3.5.2 阶段划分 |
3.5.3 模型在监控和ERP系统的应用 |
3.5.4 优点 |
3.5.5 缺点 |
3.5.6 基于软件开发要素进行分析 |
3.6 敏捷开发 |
3.6.1 定义和思想 |
3.6.2 路线划分 |
3.6.3 敏捷开发在监控和ERP系统的应用 |
3.6.4 敏捷开发的优点 |
3.6.5 敏捷开发的缺点 |
第四章 Devops模型在监控和ERP系统中的分析 |
4.1 定义 |
4.2 Devops适用于监控和ERP系统的阶段划分 |
4.3 Devops的三大原则 |
4.4 Devops适用的开发模式 |
4.5 优点 |
4.6 缺点 |
第五章 基于敏捷开发和Devops的项目分析 |
5.1 项目整体 |
5.2 开发进度 |
5.3 日常管理 |
5.4 拥抱变化 |
第六章 结论 |
6.1 瀑布开发模型在监控和ERP系统开发的场合 |
6.2 迭代开发模型在监控和ERP系统开发的场合 |
6.3 增量开发模型在监控和ERP系统开发的场合 |
6.4 快速原型模型在监控和ERP系统开发的场合 |
6.5 螺旋模型在监控和ERP系统开发的场合 |
6.6 敏捷开发在监控和ERP系统开发的场合 |
6.7 Devops在监控和ERP系统开发的场合 |
6.7.1 模型使用的场合 |
6.7.2 使用场合的延伸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ERP系统自动化性能测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ERP的离散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D]. 孙世林. 江南大学, 2021(01)
- [2]印刷车间AGV任务与仓库综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王晶.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基于ERP的国网电力设备管理系统优化研究与应用[D]. 陈先运. 兰州交通大学, 2020
- [4]ERP系统研究及其在阳泉煤业集团中的应用[D]. 荆师佳.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5]JT公司基于ERP系统的精益改进研究[D]. 周红文.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6]D集团基于CMM的ERP重构研究[D]. 周国麟. 暨南大学, 2019(03)
- [7]基于SAP ERP的内蒙古电力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D]. 贺景曼. 内蒙古大学, 2019(05)
- [8]基于ERP的国网山东电力设备管理系统优化设计与实施[D]. 梁龙. 山东大学, 2019(02)
- [9]面向传统媒体企业的ERP系统研究与实现[D]. 陈伟杰.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10]电商ERP系统和监控设备系统的软件开发模式的探究[D]. 杨佳磊. 北京邮电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