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国内汽车公路现状看成山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高云亮[1](2021)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问题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在精准扶贫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政治引领优势、统筹协调作用、资源整合功能是保证广大贫困村实现脱贫的重要动因,也是推动农村党建科学化的决定性因素。截止2019年底,我国已在533824个行政村建立党组织,覆盖率超过99%。1从基层党组织引领干部群众推进精准扶贫的实践来看,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发挥形成鲜明的交互促进特征:一方面,贫困村的扶贫必须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来推动、组织、实施;另一方面,精准扶贫又为农村基层党组织以提升功能为重点的自身建设提供了良好平台。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工作已进入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战略决胜期,由于扶贫主体的自身能力因素、脱贫主体的内在动力因素、帮扶策略的试用匹配因素、扶贫保障的机制体制因素等方面的影响,精准扶贫的成效受到一定制约。在此种情形下,在今后的脱贫攻坚中如何才能有效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特定功能,如何才能强化农村党组织功能促进脱贫实效,如何理解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功能内涵,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如何实现等等,这些问题亟需提上重要日程,也是我们党巩固农村执政根基、加强自身建设、推动脱贫实现进程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难题。从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演进来看,能够为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下科学高效地推进脱贫攻坚提供经验借鉴。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作用是组织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提高农村土地产出率,承接落实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工代赈政策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扶贫开发阶段专门成立农村扶贫工作领导机构,增强了广大农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有效加强对农村扶贫工作的领导,承接落实贫困县独有的优惠政策,增强扶贫攻坚的驱动力。扶贫攻坚阶段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互促模式促进贫困人口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新世纪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格局中形成攻坚合力,以“一体两翼”战略建立农户参与式利益协调,以“多予、少取、放活”的强农惠农方针确立利益协调的行动导向。新时代精准脱贫阶段主要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主导、社会动员、群众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承接第一书记驻村制度安排,促进精准化脱贫与党的政策机制有效衔接,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典型做法,呈现出脱贫攻坚与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战略性、资源开发与整合的统筹性、制度政策与利益诉求衔接的科学性等特征。我们党通过探索与实践,不仅使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贫困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更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显着加强,彰显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背景下脱贫攻坚的贫困治理价值。从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内涵看,在对政党功能作用理论展开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村级党组织履行功能时呈现出直接现实性、动态不均性、相对变易性、权责限定性、权威内生性等基本特点,分类分析了影响村级党组织功能的历史选择因素、制度机制因素、利益结构因素、干部能力因素和服务保障因素,在本体层面、载体层面、中接层面、取向层面、职责层面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定位。以此为基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组织建设功能、经济发展功能、宣传教育功能、联系群众功能、整合动员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建设性地提出生态建设功能供理论研讨;通过对习近平在精准扶贫中关于村党支部功能重要论述的话语分析,析理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这一特定条件下发挥的核心领导功能、队伍建设功能、致富引领功能、宣传扶志功能、资源整合功能、基础保障功能等实际功能;阐明了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作用机制,为后文研究提供基本遵循。在对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时,一是以全国范围内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实现状况为标的,结合历史考察方法进行重点梳理。二是选取甘肃省陇南市、兰州新区的100个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调研对象,对其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状况开展实证研究。三是结合中观层面的功能实现状况和微观层面的调研走访结果,推证出精准扶贫进程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功能主体本位化、功能结构固有化、功能方式单一化、功能策略浅表化、功能保障低效化等主要问题,并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深入探究问题成因。在脱贫攻坚背景下,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主要途径应当聚焦于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以多元化为引领,拓展功能主体。以加强扶贫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以加强扶贫公开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以加强扶贫领导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第二,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重点是: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第三,以多元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尤其是:坚持多元推动,统筹扶贫方式;坚持要素整合,统筹扶贫资源;坚持人才整合,统筹精英参与。第四,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必须着力于: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效;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第五,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持续壮大村级积累,持续健全协调体系,持续强化服务保障,为实现脱贫攻坚奔小康提供强大支撑。从现实来看,广大农村地区当下乃至今后两年的扶贫攻坚工作具有极端特殊性:既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收官阶段,也是既有脱贫成果的检验巩固阶段;既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决胜阶段,也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的布局强基阶段。值得指出的是,全面小康是一个大的历史范畴,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多维建设的有机统一,也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结果和归宿。因此,精准扶贫思想的最大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针对脱贫攻坚实践的指导意义,而在于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目标为统率,促成路线、方针、政策、举措、治理能力、具体工作等全方位的精准化,从根本上提升发展效能。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彰显农村党组织的功能,以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着力点,带动农村“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立体、科学、渐进地融入全面小康社会。
彭蕾[2](2020)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十八大以来,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科学分析了生态环境面临的严重挑战,提出了若干新理念和新路径,做了大量的实践工作,形成了对如何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回答。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具有鲜明的创新性、论断的科学性、指导的全局性和实践的有效性,在治国理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促进生态文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以探讨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为重点,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为目的,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多学科交叉法,按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哪里来-是什么-为什么行-如何深入发展”的研究思路,深入解读了其思想的相关理论、哲学意蕴、形成过程、核心内涵、具体实践、发展路径和时代贡献等内容,力求通过对其思想的系统研究,整体把握思想精髓、全面认识理论创新、系统掌握实践路径、科学理解当代价值,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大阔步的发展。论文主要包含以下七个方面:第一章,绪论。主要论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分析国内外的研究状况,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思路和创新点。第二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概念界定和哲学依据。主要对其思想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从唯物论、辩证法和价值观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哲学阐释。第三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生成。主要通过探讨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党的历代领导人的生态思想,分析其思想的理论渊源和思想基础,并对其思想的萌芽探索期、形成完善期和成熟升华期等三个发展阶段进行历史分析,解答其思想“从哪里来”的问题。第四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涵。主要对其思想的核心理论进行系统考察,通过逻辑主体、逻辑主线和逻辑主旨把握其思想的理论逻辑;从发展转型、系统治理、人民立场和共享共建目标等方面来分析其思想的主要观点;从多种角度探讨其思想的思维方法。通过逻辑、观点、方法的全面分析,解答其思想“是什么”的问题。第五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探析。主要通过分析我国生态建设中的先进典型,总结实践成就,提炼实践经验,解答其思想“为什么行”的问题。第六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进路。主要以问题为导向,分析了生态文明在实践中面临的新挑战,结合多方面的生态体系建设,提出生态层面的推进路径;从物质奠基、政治引领、文化护航、社会合力等视角,提出总体布局层面的保障路径,解答其思想“怎么深入发展”的问题。第七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贡献。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出发,通过战略性、创新性、人民性和全球性等时代特性,探讨其思想的价值和贡献。论文的创新之处首先表现在遵循理论和实践的双重逻辑,以实践样本为个体研究目标,分析实践成效,增强了理论研究的说服力,克服了以往研究侧重于理论探讨的局限性;其次论文突出整体性,力求克服碎片式的研读方式,通过系统研究和全面探讨,全景式地展现其思想的科学全貌;三是尝试丰富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建构,论文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逻辑起点,通过唯物论、辩证法和价值观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上对其践行情况进行现实反思,力求以理性哲理提升研究质量,更好的认识和掌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现实内涵和历史贡献。
杨角[3](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高滢洁[4](2020)在《内蒙古赤峰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文化旅游业成为世界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而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文化旅游产业一直是我国旅游业和第三产业的重要构成。进入新世纪,我国政府颁布一系列旨在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新政策,文化旅游产业成为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兴产业,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南部,处于我国北方的农牧交错带上,也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交融地,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区域性较大城市。赤峰市自然生态环境独特、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北方文明的摇篮。截止2018年,这里拥有7000多处历史文化遗址,包括省级、国家级以及世界级,其文化资源占据内蒙古自治区总量的一半左右。赤峰市依靠极其丰富的人文资源,积极促进旅游产业的升级调整,努力打造文化旅游产业新发展,为当地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在国家战略的整体推动和全国各地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的形势下,赤峰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也显现出明显的经济效应、社会文化效应,成为推动赤峰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就赤峰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背景、现状、经济效应和影响因素进行了重点分析。重点说明赤峰市如何利用该市丰富厚重的文化资源的比较优势对文化旅游产业进行开拓性发展,最终使旅游产业成为赤峰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中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应,最后使文化旅游产业在我国民族地区旗县中达到中上水平。本文还重点探讨了赤峰市巴林左旗已经消失数百年的契丹文化,如何通过创新性发展被打造成现代文化产业园区的特征与效应,探讨其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如何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民族文化的继承、保护与开发,进而提升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感。本文体现的新意主要体现在:一是将赤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分析放置于国内外文化旅游大发展的背景中,说明赤峰作为我国文化资源大市和欠发达地区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性与必要性。二是文章依据旅游经济的关联理论、融合理论以及整合理论,分析了赤峰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特征及经济效应,说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能够促进赤峰市文化资源的开发进而促进民族经济发展。三是本文借助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分别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与同业竞争、机遇、政府六个方面分析了影响赤峰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重点突出了政府主导对于赤峰这样欠发达地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所起的决定作用与推动作用。然而,赤峰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毕竟起步晚,受该市经济基础薄弱的影响,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诸多困难与问题,如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程度偏低、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与文化体验感不足、区域旅游发展不均衡等,文章进一步说明赤峰市文化旅游产业还需要在文化资源整合、核心文化品牌创建、政府牵头推动、展开境域内外文化合作以及文化与旅游融合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发展。
高鑫[5](2019)在《资源环境约束下贵州经济绿色转型路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发展形势发生新变化,在经济发展中,对资源利用效率和健康生存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践行“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已成为各地面临的时代课题。对贵州而言,面对加快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压力,要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环境约束,改变经济总量小、人均收入水平低、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的状况,就必须创新发展方式,走符合时代要求的绿色转型发展道路。基于此,本文在分析贵州经济发展状况、资源环境约束以及绿色转型措施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贵州经济绿色转型成效及影响贵州经济绿色转型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促进贵州经济绿色转型的基本路径和对策建议。全文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提出问题并分析贵州经济发展状况(第1章、第2章、第3章):第1章主要阐述了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以及资源环境约束下贵州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并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章对本文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概念及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第3章分析贵州经济发展状况,并与周边省市进行横向比较,发现贵州依托生态环境优势,经济总量和经济综合实力都得到了显着的提升,但整体经济实力仍低于周边省市,这也意味着贵州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机会成本也小于周边省市。(2)贵州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分析(第4章):紧扣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和能源资源,分析了贵州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情况,表明在水资源方面,贵州工程性缺水严重;在土地资源方面,以建设用地的高投入拉动经济发展的方式可能存在“资源诅咒”效应;在能源方面,贵州以煤炭为主要消费能源,能源结构不合理。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分析了贵州环境压力情况,发现贵州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在增强,且生态承载力正处于生态超载的状态,人均生态足迹由2009年的2.1999hm2·cap-1增加到2016年的2.6100hm2·cap-1,增加了0.4101hm2·cap-1。(3)贵州经济绿色转型的实证分析(第5章):从考虑资源环境约束的经济发展效率和忽略资源环境约束的经济发展效率两个方面,分析了贵州经济增长的情况,发现在长期的情况下,提高环境质量和能源效率的措施能够增加经济发展的效率。(4)影响贵州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第6章):考虑资源环境约束的经济效率为介于01之间的受限变量,采用Tobit模型分析影响贵州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能源、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对经济绿色转型的投入松弛具有较明显的影响,环境治理投入和教育投入对经济绿色转型具有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和能源消费结构对经济绿色转型具有负向影响。(5)促进贵州经济绿色转型的基本路径和对策建议(第7章):结合第4章、第5章与第6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围绕构建绿色消费模式、绿色生产体系、绿色价格机制、绿色管理体制和科技创新环境,提出了促进贵州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付诗谣[6](2013)在《我国城市优势产业的评价选择及其竞争力比较研究 ——基于大连、青岛、宁波、厦门和深圳5个计划单列市面板数据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将计划单列模式融入开放战略中,通过体制上的改革创新,要素资源的大进大出,迅速融入全球市场体系。然而30年发展所形成的以市场换技术、以土地换投资、以要素驱动为特征的粗放型增长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如何破解此类城市发展难题,思考其在新发展环境和新历史条件下的战略定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明确优势产业内涵、理清城市产业竞争力理论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综合指标评价法,对城市优势产业及其竞争力进行研究。首先,建立优势产业判定系数模型,选取各计划单列市优势产业,通过对比分析,采用变异系数法,得出制造业优势产业形成原因包括产业专业化程度、生产技术水平、资本量,以及战略与结构等组成的市场控制力;服务业优势产业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产业创新模式、专业化程度及劳动者技能水平。其次,通过对城市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分析影响城市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包括生产要素、优势产业发展竞争力,以及产业创新力三个方面。其中,劳动生产率、资本获利能力、优势产业规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技术创新、R&D投入为主要影响因子,优势产业规模增长能力、城市基础设施、商务环境、社会环境等为次要影响因子。结合各城市“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计划单列市产业发展方向主要为高端服务业、高端装备制造业、高性能材料、生物医学材料、生物人工器官、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海洋高端产业等。最后,在计划单列市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青岛市进行个案研究,通过横向对比和纵向分析,利用SWOT和波士顿矩阵分析,发现青岛市产业发展存在后劲乏力、结构失衡、增长动力不足等的问题,确定青岛市产业基本发展方向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积极推进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发展旅游、会展及文化创意产业。结合扇轴创新战略,认为城市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根本是优势产业的培育选择,途径是培育创新载体、强化战略合作,基础是完善创新体系、创新机制体制,重点是进行人才、技术、制度、管理等方面的培养,关键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效能的提高。
李霞[7](2013)在《武汉当代城市空间拓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发展是一个有机生长的整体,它受经济、社会、政治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呈现不同的空间形态。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市受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政治体制变革的双重影响,城市急剧向外扩张,通过中心城区的蔓延扩展和郊区城镇的行政区划整合,武汉市建成区面积由1979年初的168.4平方公里急剧扩张到2009年的超过260平方公里,急剧拓展造成了城市空间的无序和混乱,对城乡人居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和威胁。在当今世界日益全球化和中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建立在新型城镇化和城市人文基础上的空间优化成为城市集约、健康、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1861-2009年武汉市空间发展形态的演变的回顾分析,探析其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对未来驱动武汉空间拓展的动力机制的探析,对其未来“黄金三十年”(2009-2039年)的空间发展做出规划。全文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对武汉市空间拓展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研究。通过对武汉市发展背景的分析以及国内外城市空间拓展研究成果的借鉴,结合武汉城市空间拓展的综述结论,探求武汉城市空间研究取得的成果和不足,为下文分析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包括第三、四、五、六章。简要介绍武汉市的自然和人文背景,并对武汉市历史时期(1979年改革开放以前)的空间拓展进行简单概括。主要研究1979-1989年、1989-1999年、1999-2009年三个阶段武汉城市空间拓展历程和特征。论文首先对各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历程进行了回顾,因为“只有把城市形态放在不断发展中的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加以考察,才能有深入的理解”(周霞,2005)。然后分析了本阶段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的结构、面、线和点等要素,最后,对本阶段武汉市城市空间拓展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第三部分:包括第七、八、九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主要探析武汉市“黄金三十年”城市空间拓展优化的策略。论文首先分析了武汉市空间拓展的影响因素,并通过SPSS等分析软件对这些影响因子进行分析评估,得出影响武汉市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要因子。并结合未来发展中推动武汉市空间拓展的动力机制,预测了武汉市未来的城市空间拓展的导向、目标。最后提出了武汉在2009-2019、2019-2029、2029-2039年三个阶段城市空间优化布局及保障措施。系统地阐释了本次空间优化的思路和对策。结论部分对武汉市空间拓展各阶段的主要特征进行总结。概括了武汉市空间拓展的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阐述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对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于灥[8](2012)在《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农业大国,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我国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对农产品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导致农产品供不应求的矛盾日益突显。黑龙江省的农业发展也面临同样问题。黑龙江省自然禀赋良好,农业资源丰富,产量大,商品率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目前黑龙江省农产品行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伴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农民减轻了负担,增加了收入,调动了生产积极性,农产品产量逐年增长,黑龙江省农产品的主要矛盾也由过去的生产环节转为流通环节。多年来的重生产轻流通和传统的运输方式使黑龙江省的物流业发展滞后农业发展,黑龙江省的农产品流通效率不高,成本居高不下,严重阻碍了黑龙江省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也使黑龙江省的物流产业发展陷入瓶颈。因此构建农产品现代物流网络系统,为社会提供畅通、安全、便捷、经济的运输通道,保证农产品的有序供给,成为黑龙江省农产品产业发展中紧迫而重要的战略任务。随着中国加入WTO,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受到很大冲击,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具有流通成本高、效率低、在运输中浪费严重、交易成本高等问题,也形成了黑龙江省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黑龙江省农产品品种繁多,如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产品、水产品等。且各品种的品质特征差异较大,进入消费市场的渠道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本文作者将研究对象锁定在大宗农产品(指未经深度加工的初级农产品,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主要是粮食作物)。这是由于大宗农产品在我国农产品总产量中占极大比重(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粮食总产量已超过4000亿千克,每年进入流通领域的商品粮约650亿千克,这是农产品物流的一大对象)。同样,效率低下的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流通也成为黑龙江省物流产业发展的巨大障碍。鉴于此,本研究立足黑龙江省具体情况,深入调查研究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发展状况,指出目前物流网络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系统分析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的内外部环境,借鉴国外大宗农产品产业和物流业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运行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将物流网络系统技术应用于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的构筑,优化了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寻求以物流网络系统为基础推动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优模式。论文从黑龙江省现实出发,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针对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在归纳总结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深入剖析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的发展现状,指出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体制弊端的存在、组织保障的缺乏、基础设施的不完善,这些问题将长期影响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产业的生存和发展。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运行效率进行评价,并对评估结果优异的物流企业进行优势分析。针对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现存的问题,结合国外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发展的先进模式经验,引进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结合的思想,应用蚁群算法进行物流网络系统设计优化,重点围绕物流网络系统节点城市和物流通道体系,优化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据此从体制、组织和基础设施三方面提出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运行的保障措施。为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产业和物流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王洪祥[9](2012)在《县级市城市化演进及创新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前人对大城市和小城镇的研究很多很多,但对我国六百多座城市中一半以上的县级市却涉及很少,缺乏全面系统的论述。本文在总结和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县级市城市化做了以下六方面的研究:(1)县级市的概念。从居民点的演化方向,追踪了农村城市化的脉络;从行政审批的程序,理清了撤县设市、建立县级市的路径;从县级市城市化实践的角度,界定了县级市的系统内涵。(2)县级市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考察农村城市化的相关理论,分析县级市从农村到城市的萌发和运行机制。基于结构方程(SEM)的基本原理,对县级市城市化动力系统和元素进行分析验证。透过行政推动的表象,寻找推动县级市城市化的根本动因,寻找基于市场化的内生动力。(3)县级市城市化的评价体系及方法。针对县级市的城市化特性,构建与时俱进的县级市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创造性地引入马田系统(MTS),将稳健设计理念与马氏距离相结合,解决了模式识别中有效特征选取问题,建立起新颖的测度县级市城市化进程的数学模型。(4)县级市城市化的创新发展。一是县级市自身的创新问题,它由农业县创新发展而来,经历了包产到户的洗礼和乡镇工业的异军突起,在八九十年代盛极一时。二是县级市发展过程中的创新问题,它涉及整体的区域创新,分项的工业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等,必须以创新永葆县级市发展的活力。(5)县级市与新农村建设。县级市作为工业反哺农业较成熟的载体,城市支持农村最前沿的阵地,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起着典型引领、示范发展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突出了新农村建设对县级市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作用。(6)案例分析。以苏南中部县级市—金坛为例,以作者见证的撤县设市背景和亲历的制度设计和行政推动,展示了金坛城市化发展历程,揭示了金坛市城市化发展的特色路径。本文独立界定了县级市的概念,创造性地引入马田系统分析评价县级市城市化水平,明确提出县级市城市化过程的“两个统一”:经济支持和制度创新的统一,农民转变为市民和农业县发展为工业城的统一。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完善我国县级市城市化政策、把握国家城市化战略将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帮助。
胡静[10](2010)在《湖北西部地区区域发展战略与路径研究 ——旅游引领区域协同》文中研究表明无论差异多大的彼此,只要是在同一目标下,在同一个统一体内,都存在着协同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都可以实现协同发展。当前,在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选择上,从协同学理论中寻找对策,已经成为一些专家学者有意识的集体行为。本文运用比较优势、协同学及相关理论,从大力发展旅游业的角度对湖北西部地区区域发展做了系统研究。长期以来,湖北西部地区农村面积广阔,是“老、少、边、穷”聚集区,相比于湖北东部地区的武汉城市圈的优势工业经济和城市群体系,其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发展工业等产业的制约因素较多。但湖北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良好、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面对“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重要机遇,又因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良好促动,更具有利用生态文化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的较好基础和后发优势。旅游业作为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先导作用和强关联带动作用的产业,以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高贡献性和与日俱增的旅游市场前景,对区域发展具有特殊作用。旅游业既是湖北西部地区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有效切入点,也是湖北西部地区实现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因此,依托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对资源进行高效和高度有序化的整合,谋求区域产业联动,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导产业和产品集群,实现湖北西部地区的协同共进,不仅在理论上具有充分依据,而且在实践中具有可能性和现实性。本文以湖北西部地区为研究区域,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实地考察了湖北西部地区大多数地区经济、社会与生态状况,分析了大量的文献、统计数据,从有效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立足于资源丰富而经济欠发达的发展现状分析,实证探索了后工业时代处于发展初期的资源丰富且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命题,对湖北西部地区的发展现状、困境及成因、发展战略与发展路径选择等做了相关理论思考和实证研究,提出整合集群、联动共进的“旅游引领,区域协同”的发展模式,以期能拓展资源型区域发展思路,为类似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第一部分“引论”为选题背景、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指出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构想、缓和区际差异等现实需要,依托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实现湖北西部地区发展上的协同共进,尤为必要和紧迫;并对区域发展研究的已有文献做了综述,从可持线发展、区域经济学、旅游学、城乡统筹论等多维视角对协同发展研究作了审视,进而以此为研究框架,阐述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说明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逻辑思路,提出了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部分,对区域发展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分别以比较优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社会学理论、协同理论、区域旅游合作理论、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对区域发展进行深入而全面的理论研究,并为第四、第五部分针对客观实际的分析评价后所形成的反思内容进行引导式铺垫。第三部分为“发展现状与困境”。这一部分主要以资源、环境、发展为主题,首先从区域概况、资源禀赋、交通状况、生态环境、产业变迁等方面,对湖北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状况作了细致分析,深刻剖析了发展的新意不足、环境生态失衡、产业结构趋同等诸多困境的成因问题。第四部分是发展战略部分。本部分旨在论证湖北西部地区选择以旅游为引领的发展战略的合理性。首先,尝试对现状与困境做出针对性的理论思考,提出在湖北西部地区发展要以较优势理论确立发展先导,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奠定发展基础,以社会学理论提供发展依据;其次,分析了湖北西部发展旅游业的现实基础(政策环境、适宜的社会氛围以及地缘的一体性、生态的良好性和交通的通达性)和比较优势(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条件,显着扩增的旅游市场需求、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以及湖北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引擎效用(加速发展优势转变、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生态文明发展等),随后提出了湖北西部地区的发展战略选择(以旅游发展形成区域发展引擎,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引领区域统筹协调)。第五部分为发展路径部分。本部分从协同论中吸取理论智慧,探讨以旅游为引领,湖北西部地区区域协同发展的实现途径。首先,以协同学理论为基础,提出湖北西部地区发展路径选择应以区域协同为发展思维,以旅游合作为发展主线,以生态学理论为发展重点。其次,概括提出三种可借鉴的旅游协同发展经验,即交通优先的京津冀“叠加效应”、特色互补的沪杭“同城待遇”、市场运作的欧盟“联动模式”。再次,以价值重构为中心,从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重点等方面诠释湖北西部地区发展路径选择,提出要用后现代视野来扬弃以工业化为基础的传统现代化的局限,把发展建立在有效保护和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最后以整合联动为重点,结合旅游协同发展的有利条件,着力分析了整合集群、联动共进、交通互融、营销共推等运行机制,探讨了以旅游为引擎的区域协同发展的实现途径。最后为结论与展望部分。本文认为,湖北西部地区相融性和互补性好,有条件也有必要形成一体化的“旅游引领、区域协同”发展模式,这不仅是湖北西部地区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湖北省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更能为后工业时代类似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如何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重构资源价值,建构发展模式提供范式参考。
二、从国内汽车公路现状看成山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国内汽车公路现状看成山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问题意识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梳理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研究成果评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的理论依据 |
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思想 |
1.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反贫困思想 |
1.1.2 列宁的反贫困思想 |
1.1.3 毛泽东的反贫困思想 |
1.1.4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思想 |
1.1.5 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思想 |
1.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分析 |
1.2.1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概念 |
1.2.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内涵 |
1.2.3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原理 |
1.2.4 马克思主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 |
1.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理论分析 |
1.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特殊性分析 |
1.3.2 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相互关系分析 |
1.3.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基本内涵分析 |
1.3.4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二章 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考察 |
2.1 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78 年一1985 年) |
2.1.1 组织领导功能:有力推动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 |
2.1.2 政策执行功能: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商业发展 |
2.1.3 统筹协调功能:带动农村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
2.1.4 资源整合功能:助力农村基础设施显着改善 |
2.2 扶贫开发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86 年一1993 年) |
2.2.1 成立农村扶贫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功能的新起点 |
2.2.2 落实专项帮扶计划:加强政策承接功能的着力点 |
2.2.3 纳入贫困县惠顾序列:加强致富引领功能的关键点 |
2.3 扶贫攻坚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94 年一2000 年) |
2.3.1 统筹农村“三位一体”扶贫力量 |
2.3.2 推动建立农村多元互促扶贫模式 |
2.3.3 带领农村群众开展内源扶贫 |
2.4 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01 年一2011 年) |
2.4.1 全力构建农村大扶贫格局 |
2.4.2 在“一体两翼”战略中推进农户参与式扶贫 |
2.4.3 以“多予、少取、放活”确立行动导向 |
2.4.4 在“双轮驱动”中增强农村贫困群众生活保障 |
2.5 精准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12 年一2020 年) |
2.5.1 扶贫领导作用持续强化 |
2.5.2 功能实现特征更加鲜明 |
2.5.3 引富带富成就广受认同 |
2.5.4 党建扶贫经验值得推广 |
第三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实证分析 |
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的个案研究 |
3.1.1 样本选择 |
3.1.2 现实表现 |
3.2 精准扶贫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主要问题 |
3.2.1 功能主体中的本位化问题 |
3.2.2 功能结构中的固有化问题 |
3.2.3 功能方式中的单一化问题 |
3.2.4 功能策略中的浅表化问题 |
3.2.5 功能保障中的低效化问题 |
第四章 精准扶贫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思考 |
4.1 以多元化为方向,拓展功能主体 |
4.1.1 以加强致富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 |
4.1.2 以加强党群联系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 |
4.1.3 以加强农村治理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 |
4.2 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 |
4.2.1 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 |
4.2.2 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 |
4.2.3 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 |
4.3 以多样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 |
4.3.1 实施多元推动,促成扶贫路径多样化 |
4.3.2 实施资源整合,促成要素配给多样化 |
4.3.3 实施人才战略,促成精英参与多样化 |
4.4 以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 |
4.4.1 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 |
4.4.2 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果 |
4.4.3 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 |
4.5 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 |
4.5.1 持续壮大村级积累 |
4.5.2 持续健全协调体系 |
4.5.3 持续强化服务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2)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创新点 |
本章小结 |
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概念界定和哲学依据 |
2.1 概念界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相关概念 |
2.1.1 生态 |
2.1.2 文明 |
2.1.3 生态文明 |
2.1.4 生态文明思想 |
2.2 唯物论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本体之源 |
2.2.1 人与自然处在同一场域之中 |
2.2.2 人同万物是同一律的存在 |
2.2.3 人与自然要合其德与合其律 |
2.3 辩证法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规律遵循 |
2.3.1 用矛盾规律揭示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 |
2.3.2 用联系的观点把握自然与社会的双向互动 |
2.3.3 用发展的观点认识自然界的生成与消逝 |
2.4 价值观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根本取向 |
2.4.1 回应生态文明发展的现代诉求 |
2.4.2 体现生态文明发展的人本意蕴 |
2.4.3 呈现生态文明发展的整体旨归 |
本章小结 |
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生成 |
3.1 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 |
3.1.1 关于人与自然统一的理论 |
3.1.2 关于人化自然的理论 |
3.1.3 关于生态危机的理论 |
3.2 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生态思想 |
3.2.1 毛泽东的生态思想 |
3.2.2 邓小平的生态思想 |
3.2.3 江泽民的生态思想 |
3.2.4 胡锦涛的生态思想 |
3.3 形成历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
3.3.1 萌芽探索期 |
3.3.2 形成完善期 |
3.3.3 成熟升华期 |
本章小结 |
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涵 |
4.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逻辑 |
4.1.1 逻辑主体:全面自由发展的生态人 |
4.1.2 逻辑主线:从解释世界到改造世界 |
4.1.3 逻辑主旨:消除自然、社会、人的异化状态 |
4.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观点 |
4.2.1 发展转型:新型文明观与绿色发展观 |
4.2.2 系统治理:整体系统观与严密法治观 |
4.2.3 人民立场:普惠民生观与全民行动观 |
4.2.4 共享共建:和谐自然观与全球共赢观 |
4.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思维方法 |
4.3.1 辩证扬弃的历史思维方法 |
4.3.2 全球共治的战略思维方法 |
4.3.3 协同治理的系统思维方法 |
4.3.4 严格保护的底线思维方法 |
本章小结 |
5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成果 |
5.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样本 |
5.1.1 浙江安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
5.1.2 福建第一个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经验 |
5.1.3 河北三代塞罕坝人接力在荒漠沙地成功植树造林 |
5.1.4 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造就美丽乡村 |
5.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成效 |
5.2.1 生态文明氛围日益浓厚 |
5.2.2 我国生态状况显着改善 |
5.2.3 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
5.2.4 生态文明制度日趋完善 |
5.2.5 生态环境治理卓有成效 |
5.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经验 |
5.3.1 坚持党对生态建设领导 |
5.3.2 重视生态实地调查研究 |
5.3.3 综合施策提升生态实效 |
5.3.4 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 |
本章小结 |
6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进路 |
6.1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
6.1.1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还存在着不平衡性 |
6.1.2 人民对优美环境的需要还不能得到充分满足 |
6.1.3 我国生态环境总体还比较脆弱 |
6.1.4 生态环境修复与监管仍待加强 |
6.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推进路径 |
6.2.1 加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建设 |
6.2.2 完善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生态目标责任建设 |
6.2.3 强化以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
6.2.4 加快以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建设 |
6.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保障措施 |
6.3.1 物质奠基:助推生态文明绿色转型 |
6.3.2 政治引领:凝聚生态文明发展共识 |
6.3.3 文化护航:强化生态文明行动自觉 |
6.3.4 社会合力:实现生态文明和谐发展 |
本章小结 |
7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贡献 |
7.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特性 |
7.1.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性 |
7.1.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国家的创新性 |
7.1.3 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人民性 |
7.1.4 携手共建人类地球美好家园的全球性 |
7.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价值 |
7.2.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 |
7.2.2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7.2.3 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航标 |
7.2.4 提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论指导 |
7.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价值 |
7.3.1 引领美丽中国建设的行动指南 |
7.3.2 努力形成和推进绿色发展模式 |
7.3.3 指明打赢环境治理攻坚战路径 |
7.3.4 构建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新范式 |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 |
2.2 国内文献 |
2.3 文献简要评述 |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城镇化 |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
3.1.3 新型城镇化 |
3.1.4 绿色发展 |
3.1.5 绿色城镇化 |
3.1.6 耦合 |
3.2 相关理论介绍 |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
3.2.4 生命周期理论 |
3.2.5 系统理论 |
3.2.6 PSR框架模型 |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
4.1.1 起步发展阶段 |
4.1.2 稳步发展阶段 |
4.1.3 深入发展阶段 |
4.1.4 蓬勃发展阶段 |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
4.3.4 经济利益驱动 |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
4.3.7 其他原因 |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
6.2.1 评价方法选择 |
6.2.2 权重的确定 |
6.2.3 评价样本选择 |
6.2.4 数据来源 |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1.1 德国埃朗根 |
7.1.2 瑞典马尔默 |
7.1.3 美国伯克利 |
7.1.4 日本北九州 |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
7.1.6 巴西库里蒂巴 |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2.1 北京 |
7.2.2 上海 |
7.2.3 贵阳 |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内蒙古赤峰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关于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文献综述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 |
四、论文研究的新意与可能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本文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支持 |
第一节 与文化旅游产业相关的概念 |
一、旅游与旅游产业 |
二、文化旅游与文化旅游产业 |
三、文旅产业融合 |
第二节 支撑本文的相关理论基础 |
一、产业关联理论 |
二、产业融合理论 |
三、产业整合理论 |
第二章 赤峰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概况及特征 |
第一节 赤峰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时代背景 |
一、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国内外旅游产业中的新兴产业 |
二、我国从国家战略层面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
三、全国各地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 |
第二节 赤峰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
一、通过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文化资源 |
二、是赤峰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
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是对民族文化的积极保护与弘扬 |
第三节 赤峰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特征 |
一、可以成为赤峰市支柱产业 |
二、形成一定的文化旅游品牌 |
三、文旅产业在我国民族地区旗县中达到中上水平 |
四、产业形式多样、内涵丰富 |
第四节 上京契丹辽文化产业园:赤峰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典型 |
一、上京契丹辽文化产业园建设的缘起 |
二、目标与成效:建设中国辽文化产业示范区 |
三、上京契丹辽文化产业园建设的启示 |
第三章 赤峰市文化旅游产业的经济效应与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赤峰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经济效应分析 |
一、文化旅游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增长 |
二、促进第三产业的完善与发展 |
三、文化旅游的乘数效应明显 |
第二节 赤峰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关于波特产业竞争力的“钻石模型” |
二、赤峰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影响因素 |
第四章 赤峰市文化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一节 赤峰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文化旅游产业缺乏整体形象塑造,规模效益低 |
二、融资难导致文化旅游产业综合水平偏低 |
三、文化创意研发应用能力低、文化体验感不强 |
四、文化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同质化程度高 |
第二节 促进赤峰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树立赤峰特色鲜明的全域旅游品牌形象 |
二、明确政府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的角色与定位 |
三、发展赤峰特色旅游 |
四、注重文化品牌的塑造与推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资源环境约束下贵州经济绿色转型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有关资源环境约束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 |
1.3.2 有关经济增长绿色化转型路径的研究 |
1.3.3 有关贵州经济转型发展问题的研究 |
1.3.4 总结性评论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经济绿色转型的相关概念 |
2.1.1 经济与绿色经济 |
2.1.2 经济绿色转型的内涵 |
2.2 经济绿色转型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两山”理论 |
2.2.4 资源环境约束与经济增长理论 |
3 贵州经济发展状况及比较 |
3.1 贵州省情概况 |
3.2 贵州经济发展状况 |
3.2.1 贵州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
3.2.2 贵州经济绿色转型的主要做法 |
3.3 贵州经济发展的横向比较 |
4 贵州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 |
4.1 贵州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 |
4.1.1 水资源方面 |
4.1.2 土地资源方面 |
4.1.3 能源资源方面 |
4.2 贵州经济发展的环境约束 |
4.2.1 贵州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 |
4.2.2 贵州经济发展的环境约束分析 |
4.2.2.1 生态足迹模型 |
4.2.2.2 贵州生态足迹测算结果 |
4.2.2.3 贵州生态环境约束情况 |
5 资源环境约束下贵州经济绿色转型的实证分析 |
5.1 传统的DEA-CCR模型 |
5.2 处理非期望产出的DEA-SBM模型 |
5.3 贵州经济绿色转型效率实证分析 |
5.3.1 研究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5.3.2 结果与分析 |
6 影响贵州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主要因素 |
6.1 变量选取及模型构建 |
6.2 进入模型的自变量描述性统计 |
6.3 回归结果及分析 |
7 贵州经济绿色转型的基本路径和对策建议 |
7.1 促进贵州经济绿色转型的基本路径选择 |
7.2 促进贵州经济绿色转型的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我国城市优势产业的评价选择及其竞争力比较研究 ——基于大连、青岛、宁波、厦门和深圳5个计划单列市面板数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有关产业竞争力理论 |
1.2.2 有关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视角 |
1.2.3 有关城市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1.2.4 有关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
1.2.5 有关城市竞争和城市产业竞争的研究 |
1.2.6 有关计划单列市的研究 |
1.2.7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城市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城市的相关概念 |
2.1.1 城市的概念 |
2.1.2 城市的划分 |
2.1.3 计划单列市及其形成 |
2.2 产业的相关概念 |
2.2.1 产业 |
2.2.2 产业的分类 |
2.2.3 优势产业的界定 |
2.3 产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 |
2.3.1 竞争与竞争力 |
2.3.2 竞争力的层次划分 |
2.3.3 城市产业竞争力的形成与界定 |
2.4 城市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2.4.1 国家竞争力决定因素 |
2.4.2 产业竞争力决定因素 |
2.4.3 城市竞争力决定因素 |
2.4.4 城市产业竞争力决定因素 |
2.5 产业升级的一般规律 |
3 城市优势产业的选取与分析 |
3.1 国内外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1 国外优势产业发展特征 |
3.1.2 国内优势产业发展特征 |
3.1.3 国内外优势产业发展基本趋势 |
3.1.4 国内外优势产业发展举措 |
3.1.5 我国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3.3 城市优势产业的筛选与比较 |
3.3.1 计划单列市的地位及作用 |
3.3.2 优势产业选择模型 |
3.3.3 制造业优势产业判定指标体系 |
3.3.4 服务业优势产业判定指标体系 |
3.3.5 优势产业的选取方法 |
3.3.6 城市优势产业的选择 |
3.3.7 城市优势产业的比较 |
3.4 城市优势产业形成的因素分析 |
3.4.1 制造业优势产业形成的因素 |
3.4.2 服务业优势产业形成的因素 |
4 城市产业竞争力的评价 |
4.1 城市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
4.2 城市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3 计划单列城市产业竞争力的评价 |
4.3.1 数据来源 |
4.3.2 数据处理 |
4.3.3 评价结果 |
4.3.4 评价结果的验证 |
4.4 城市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4.5 计划单列市“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比较 |
4.6 计划单列市产业发展举措 |
5 青岛市产业竞争力比较分析及对策建议 |
5.1 青岛市产业发展背景 |
5.2 青岛市产业竞争力的横向比较 |
5.2.1 产业结构比较 |
5.2.2 制造业比较 |
5.2.3 服务业比较 |
5.2.4 城市优势产业判定指数(CIDI)的横向比较 |
5.2.5 城市产业竞争力(UIC)的横向比较 |
5.3 青岛市产业竞争力变化分析 |
5.3.1 城市产业结构变化特征 |
5.3.2 城市优势产业发展水平演进分析 |
5.3.3 城市产业竞争力(UIC)的演进分析 |
5.4 青岛市产业发展分析 |
5.4.1 青岛市产业发展的SWOT矩阵分析 |
5.4.2 青岛市产业选择的波士顿矩阵分析 |
5.5 青岛优势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
5.5.1 制造业发展 |
5.5.2 现代服务业发展 |
5.6 推进青岛市转型发展的战略举措 |
5.6.1 推进实施“扇轴型”创新发展战略 |
5.6.2 完善创新体系,增强研发能力 |
5.6.3 创新机制体制,助推产业升级 |
5.6.4 培育创新载体,整合创新资源 |
5.6.5 强化战略合作,整合三大链条 |
5.6.6 提高政府效率,营造创新环境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产业分类简表 |
附录2:城市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专家赋权表 |
附录3:城市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各专家赋权值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武汉当代城市空间拓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与信息化的世界 |
1.1.2 城市化的世界 |
1.1.3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 |
1.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的变化 |
1.1.5 中国大城市的核心力量 |
1.2 研究对象、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理论意义 |
1.2.4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城市空间拓展相关理论研究及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和辨析 |
2.1.1 城市空间 |
2.1.2 城市空间结构 |
2.2 城市空间拓展相关理论研究 |
2.2.1 城市人文 |
2.2.2 空间协调理论 |
2.2.3 聚集经济理论 |
2.2.4 地租理论 |
2.2.5 新马克思主义理论 |
2.2.6 新城市主义理论 |
2.3 研究综述 |
2.3.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3.2 武汉城市空间相关研究综述 |
2.4 小结 |
第二部分 当代武汉城市空间拓展历程 |
第3章 武汉城市空间拓展的历史背景 |
3.1 自然地理 |
3.1.1 九省通衢的交通区位 |
3.1.2 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 |
3.1.3 地形多样化 |
3.2 历史沿革 |
3.3 社会人文 |
3.4 城市历史空间演变过程 |
3.4.1 古代武汉城市空间发展历史 |
3.4.2 近代武汉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
3.4.3 近代武汉城市空间演变分析 |
3.4.4 1949年-1978年武汉空间发展历史 |
3.5 小结 |
第4章 1979-1989年武汉城市空间扩展研究 |
4.1 历史背景 |
4.2 历次城市规划情况 |
4.2.1 1982年《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
4.2.2 1988年《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
4.3 城市空间拓展的要素分析 |
4.3.1 结构要素 |
4.3.2 面要素 |
4.3.3 线要素 |
4.3.4 点要素 |
4.4 城市空间拓展的特征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1989-1999年武汉城市空间扩展研究 |
5.1 历史背景 |
5.2 城市空间拓展的历程分析 |
5.2.1 “八五”时期 |
5.2.2 “九五”时期 |
5.3 1996版《武汉城市总体规划》 |
5.3.1 总体规划背景 |
5.3.2 指导思想 |
5.3.3 基本思路 |
5.3.4 主要内容 |
5.3.5 空间布局 |
5.3.6 实际空间演化情况 |
5.4 城市空间拓展的要素分析 |
5.4.1 结构要素 |
5.4.2 面要素 |
5.4.3 线要素 |
5.4.4 点要素 |
5.5 城市空间拓展的特征分析 |
5.6 小结 |
第6章 1999-2009年武汉城市空间扩展研究 |
6.1 历史背景 |
6.2 城市空间拓展的历程 |
6.3 2006年版《武汉城市总体规划》 |
6.3.1 总体规划背景 |
6.3.2 城市性质 |
6.3.3 城市规模 |
6.3.4 新城规划 |
6.3.5 都市发展区规划 |
6.3.6 住宅建设 |
6.3.7 工业区布局 |
6.3.8 综合交通规划 |
6.3.9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
6.4 城市空间拓展的要素分析 |
6.4.1 结构要素 |
6.4.2 面要素 |
6.4.3 线要素 |
6.4.4 点要素 |
6.5 城市空间拓展的特征分析 |
6.6 小结 |
第三部分 当代武汉城市空间拓展优化策略 |
第7章 武汉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因素分析评估 |
7.1 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7.1.1 经济因素 |
7.1.2 技术因素 |
7.1.3 政治政策因素 |
7.1.4 社会文化因素 |
7.1.5 外部约束因素 |
7.2 武汉市城市空间拓展影响因子评估 |
7.2.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
7.2.2 指标选取 |
7.2.3 数据分析 |
7.3 小结 |
第8章 当代武汉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的动力机制 |
8.1 武汉市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的动力机制 |
8.1.1 外在动力机制 |
8.1.2 内在动力机制 |
8.2 武汉市城市空间拓展趋势预测 |
8.2.1 空间拓展模式 |
8.2.2 空间扩展方向 |
8.3 小结 |
第9章 2009-2039年武汉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
9.1 城市发展目标和规模 |
9.1.1 城市发展目标: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 |
9.1.2 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 |
9.2 城市用地布局优化的导向和目标侧重 |
9.2.1 规划布局的导向 |
9.2.2 优化目标的侧重 |
9.3 2009-2019年空间拓展要素优化 |
9.3.1 结构要素 |
9.3.2 面要素 |
9.3.3 线要素 |
9.3.4 点要素 |
9.4 2019-2029年空间拓展要素分析 |
9.4.1 结构要素 |
9.4.2 面要素 |
9.4.3 线要素 |
9.4.4 点要素 |
9.5 2029-2039年空间拓展要素分析 |
9.5.1 结构要素 |
9.5.2 面要素 |
9.5.3 线要素 |
9.5.4 点要素 |
9.6 空间布局优化保障机制 |
9.6.1 国际化城市的经验借鉴 |
9.6.2 武汉空间布局优化保障措施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研究结论 |
10.2 主要创新点 |
10.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博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
后记 |
(8)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3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2 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大宗农产品 |
2.1.2 大宗农产品物流 |
2.1.3 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 |
2.2 本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系统理论 |
2.2.2 交易费用理论 |
2.2.3 供应链管理理论 |
2.2.4 中间组织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现状 |
3.1.1 大宗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 |
3.1.2 大宗农产品物流主体 |
3.1.3 大宗农产品物流模式 |
3.2 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存在的问题 |
3.2.1 体制弊端的存在 |
3.2.2 组织保障的缺乏 |
3.2.3 基础设施的不完善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运行效率评价 |
4.1 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介绍 |
4.1.1 模糊综合评价介绍 |
4.1.2 层次分析法 |
4.1.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4.2 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运行效率评价体系的建立 |
4.2.1 指标体系的确立 |
4.2.2 指标权重的确立 |
4.3 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运行效率评价 |
4.3.1 评价等级的确定 |
4.3.2 基于AHP的模糊综合评价 |
4.3.3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发展经验与借鉴 |
5.1 国外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发展经验 |
5.1.1 美国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的特点 |
5.1.2 荷兰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的特点 |
5.1.3 日本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的特点 |
5.1.4 澳大利亚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的特点 |
5.1.5 加拿大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的特点 |
5.2 国外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发展经验的启示 |
5.2.1 系统的物流网络规划 |
5.2.2 合理的物流节点布局 |
5.2.3 完备的物流基础设施 |
5.2.4 先进的物流模式运用 |
5.3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的优化 |
6.1 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优化的指导目标与原则 |
6.1.1 主要目标 |
6.1.2 基本原则 |
6.2 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结构的优化 |
6.2.1 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设计 |
6.2.2 基于蚁群算法的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优化 |
6.2.3 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节点城市的选择 |
6.2.4 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通道体系优化 |
6.3 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主节点的布局及功能定位 |
6.3.1 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主节点的布局 |
6.3.2 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系统主节点的功能定位 |
6.4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优化系统运行保障措施 |
7.1 体制保障 |
7.1.1 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
7.1.2 制定优惠的配套政策 |
7.1.3 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 |
7.2 组织保障 |
7.2.1 加强微观主体自身建设 |
7.2.2 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
7.2.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7.3 基础设施保障 |
7.3.1 完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
7.3.2 加强大宗农产品储运设施建设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县级市城市化演进及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综述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1.3 县级市的界定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主要发达国家县级市发展与研究 |
1.2.2 国内县级市相关研究 |
1.2.3 城市化水平评价与预测方法研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4 本文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县级市的起源与发展回顾 |
2.1 城市 |
2.1.1 城市的内涵 |
2.1.2 城市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 |
2.2 乡村城市化 |
2.2.1 基本概念界定 |
2.2.2 村、镇、城的演化 |
2.3 县级市的产生 |
2.3.1 市制的变迁 |
2.3.2 撤县设市的标准 |
2.3.3 撤县设市的程序 |
2.3.4 撤县设市面临的挑战 |
2.4 我国城市化历程 |
2.4.1 建国以来的城市发展 |
2.4.2 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争论 |
2.4.3 县级市城市化研究的尴尬 |
2.5 本章小结 |
3 县级市城市化演进的动力机制 |
3.1 农村城市化基础理论分析 |
3.1.1 经典农村城市化理论 |
3.1.2 我国农村城市化理论的发展 |
3.2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内涵 |
3.2.1 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含义 |
3.2.2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界定 |
3.2.3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源及动力结构分类 |
3.3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机制分析 |
3.3.1 结构方程模型 |
3.3.2 基于系统视角的县级市城市化动力元素分析 |
3.3.3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系统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县级市城市化水平评价 |
4.1 国内外城市化水平评价述评 |
4.1.1 国外城市化水平评价研究 |
4.1.2 国内城市化水平评价研究 |
4.2 县和县级城市发展评价 |
4.3 我国县级市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础分析 |
4.3.2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
4.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4.4 基于MTS的县市城市化水平评价 |
4.4.1 马田系统的研究现状 |
4.4.2 马田系统的基本原理 |
4.4.3 实证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5 县级市城市化的创新发展 |
5.1 工业化与县级市城市化 |
5.1.1 乡村工业对县级市城市化的基础作用 |
5.1.2 新型工业化对县级市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
5.2 制度创新与县级市城市化 |
5.2.1 包产到户与县域经济社会变革 |
5.2.2 改革开放与企业制度创新 |
5.2.3 县级市城市创新的制度框架 |
5.3 科技创新与县级市城市化 |
5.3.1 县级市城市化进程中科技创新的作用 |
5.3.2 县级市城市化迸程中科技创新的特征 |
5.3.3 实施科技创新的途径 |
5.4 城市建设与县级市可持续发展 |
5.4.1 县级市城市意识建设 |
5.4.2 县级市市政建设 |
5.4.3 县级市资源环境的维护和提升 |
5.5 本章小结 |
6 县级市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 |
6.1 我国农村建设历程 |
6.2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及其必要性分析 |
6.2.1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 |
6.2.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本概念的界定 |
6.2.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 |
6.3 县级市城市化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分析 |
6.3.1 县级市的城、乡特征 |
6.3.2 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动因 |
6.3.3 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支撑 |
6.3.4 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循环 |
6.4 县级市新农村建设的城市化归属 |
6.4.1 以城带乡的城市化效应 |
6.4.2 以工促农的农业工业化效应 |
6.4.3 城乡互动的农村社会变革效应 |
6.5 本章小结 |
7 案例分析——以江苏金坛为例 |
7.1 金坛撤县设市 |
7.1.1 金坛发展的历史沿革 |
7.1.2 撤县设市的行政实践 |
7.1.3 撤县设市的数据分析 |
7.2 金坛城市发展的产业推动 |
7.2.1 金坛市的工业概况 |
7.2.2 支柱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 |
7.2.3 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城市发展 |
7.3 金坛城乡互动的社会效应 |
7.3.1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 |
7.3.2 金坛市提升市民素质的实践 |
7.3.3 金坛市城市创建的主要成果 |
7.4 金坛城市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
7.4.1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
7.4.2 金坛市城市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7.4.3 金坛市城市化发展的对策 |
7.5 本章小结 |
8 结束语 |
8.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8.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8.3 本文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湖北西部地区区域发展战略与路径研究 ——旅游引领区域协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研究背景和缘起 |
1.1.1 区际发展差异待缓解 |
1.1.2 区域发展融入新观念 |
1.1.3 社会进步提出新要求 |
1.1.4 中部崛起构想新举措 |
1.1.5 区域旅游发展呈现一体化 |
1.1.6 区际竞合互补更具现实性 |
1.2 文献综述 |
1.2.1 区域发展研究述评 |
1.2.2 不同视角下的协同发展研究 |
1.3 研究框架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3 研究的逻辑思路 |
1.3.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区域发展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协同学基本理论 |
2.1.1 协同学 |
2.1.2 协同作用 |
2.1.3 协同观点 |
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1 绝对优势理论 |
2.2.2 相对比较优势理论 |
2.2.3 要素禀赋理论 |
2.2.4 现代比较优势理论 |
2.3 区域旅游合作理论 |
2.3.1 区域旅游协作理论 |
2.3.2 区域旅游形象构建理论 |
2.3.3 旅游区位和空间结构理论 |
2.4 社会学理论 |
2.4.1 社会和谐理论 |
2.4.2 社会协同理论 |
2.4.3 社会均衡理论 |
2.5 生态学理论 |
2.5.1 生态系统理论 |
2.5.2 人类生态学理论 |
2.5.3 环境生态学理论 |
2.6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6.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2.6.2 可持续发展的悖论 |
2.6.3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
第3章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现状与困境 |
3.1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现状分析 |
3.1.1 区域概况 |
3.1.2 资源禀赋 |
3.1.3 交通状况 |
3.1.4 生态环境状况 |
3.1.5 产业基本结构 |
3.2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困境及其成因分析 |
3.2.1 区域发展思路不够开阔,发展方式新意不足 |
3.2.2 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转化为经济成果的能力有限 |
3.2.3 产业结构趋同严重,地域分工不明确 |
3.2.4 生态环境面临失衡,生产持续受到威胁 |
3.2.5 行政区划分割导致的矛盾日益尖锐 |
3.2.6 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影响发展持续性 |
3.2.7 政策倾斜措施有待落实,投入明显不足 |
3.2.8 核心城市现代化功能不完善 |
第4章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战略选择:旅游引领 |
4.1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战略选择的理论思考 |
4.1.1 以比较优势理论确立发展先导 |
4.1.2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奠定发展基础 |
4.1.3 以社会学理论提供发展依据 |
4.2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的现实基础 |
4.2.1 政策环境 |
4.2.2 社会氛围 |
4.2.3 基础条件 |
4.3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比较优势 |
4.3.1 资源条件得天独厚,发展旅游业优势明显 |
4.3.2 市场需求显着扩增,发展旅游业恰逢其时 |
4.3.3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发展旅游业适得其利 |
4.4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引擎效应分析 |
4.4.1 旅游业关联效应明显,能够加速发展优势转变 |
4.4.2 旅游业引擎作用发挥,能够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
4.4.3 旅游开发新模式探索,能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4.4.4 旅游发展新空间拓展,能够保障生态文明发展 |
4.5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思路 |
4.5.1 以发展旅游发挥资源比较优势 |
4.5.2 以旅游发展形成区域发展引擎 |
4.5.3 以旅游为龙头引领区域协同发展 |
第5章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路径:区域协同 |
5.1 湖北西部地区发展路径的理论思考 |
5.1.1 以区域协同理论引领发展思维 |
5.1.2 以旅游合作理论贯穿发展主线 |
5.1.3 以生态学理论强化发展重点 |
5.2 旅游区域协同发展的经验借鉴 |
5.2.1 交通优先,京津冀旅游协同显现"叠加效应" |
5.2.2 特色互补,沪杭旅游协同共享"同城待遇" |
5.2.3 市场运作,欧盟旅游协同形成"联动模式" |
5.3 湖北西部地区协同发展的价值重构 |
5.3.1 发展理念 |
5.3.2 发展目标 |
5.3.3 发展重点 |
5.3.4 市州发展思路 |
5.4 湖北西部地区协同发展的实现途径 |
5.4.1 整合集群 |
5.4.2 联动共进 |
5.4.3 保障齐备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总结 |
6.2 本文不足之处 |
6.3 本文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从国内汽车公路现状看成山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D]. 高云亮. 兰州大学, 2021(11)
- [2]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与实践研究[D]. 彭蕾.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3]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4]内蒙古赤峰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 高滢洁.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5]资源环境约束下贵州经济绿色转型路径研究[D]. 高鑫. 贵州财经大学, 2019(03)
- [6]我国城市优势产业的评价选择及其竞争力比较研究 ——基于大连、青岛、宁波、厦门和深圳5个计划单列市面板数据的分析[D]. 付诗谣. 青岛科技大学, 2013(07)
- [7]武汉当代城市空间拓展研究[D]. 李霞. 武汉大学, 2013(06)
- [8]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网络系统研究[D]. 于灥. 东北农业大学, 2012(02)
- [9]县级市城市化演进及创新发展研究[D]. 王洪祥. 南京理工大学, 2012(07)
- [10]湖北西部地区区域发展战略与路径研究 ——旅游引领区域协同[D]. 胡静.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4)
标签:生态文明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经济转型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