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演说开头直接切题的技巧(论文文献综述)
武苗苗[1](2021)在《过程写作视角下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研究》文中提出写作是语言的表达和文字的运用,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非常重要的板块,也是专家和学者们争相研究的热点。写作能力培养,是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是《全国高考统一考试大纲(语文)》的要求;是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基本素养的要求。针对高中生,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综合前述两点,研究议论文写作教学是非常有价值的。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西安市某中学的学生议论文写作情况,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进行了解,而后总结分析,指出学生在议论文写作方面的问题,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困难。尝试运用“过程写作”的理论,解决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遇到的困难,在“过程写作”视角下,关注整个写作过程,尤其是论据的积累方法,关注写作的教学策略,关注学生建构,加工,模仿,运用议论文写作知识。文章第二章解释了“过程写作”的概念,原理,主要阶段,主要模型,以及引入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价值。第三章写作前,通过片段生活,演说时事观点,帮助学生积累;深入学习教材以《拿来主义》为例,训练学生理性思维;通过保护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写作动机,给与具体写作语境,让学生有个良好的写作环境,通过因果分析,比较分析与类比分析加强训练学生的思维,“多走一步”让学生思维更深刻。第四章首先介绍是确定主题的方法--“审题立意三步走”,后有喻指类材料作文审题方法;积累运用素材的方法有“三个一”“变通”“建立素材资源群”的方法;谋篇布局--“三框式”支架、鱼骨头支架;立意深刻是图尔敏模型,规避风险的三种切题技术;文章修改方法“整齐连贯”“文艺典雅”两种方法;作文评改--“面评”优先,作文发表建议收集成册,或者教师和学生一起投稿。其中每种方法或是举例证明,或是学生的真实作文,增加其可运用性。第五章分析“过程写作”的优势与不足,展望未来的具体应用。总之本文试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设计课例,引用学生作文,使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以提升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张鸽[2](2021)在《近五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演讲环节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截止到2020年,“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九届,随着其国际知名度的显着提高,相关的研究也日益丰富。演讲环节作为“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经典环节之一,其重要性日益突出。本论文以近五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演讲视频为研究对象,对该比赛的演讲环节进行系统研究。论文主要分析演讲内容和选手的赛场表现并探讨“汉语桥”演讲研究对国际汉语课堂教学的启示。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涉及的内容主要有选题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研究的重点难点、研究方法和论文的创新之处等。第二部分在介绍“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整体概况的基础上,从年度、地域、性别等角度具体分析演讲内容,论述主客观因素对演讲内容选择的影响,并探究参赛者的演讲内容所呈现出来的特点。第三部分主要是对选手在演讲环节中的表现进行分析,总结选手的语言运用特点,分析具有典型性的词汇、句法、语篇偏误,探讨体态语在演讲中的使用技巧。第四部分以演讲分析为基础,总结出一些对国际汉语课堂的启示,思路主要围绕课堂形式和课堂内容两方面展开,以期为组织高效有趣且重难点突出的国际汉语课堂提供可行性建议。
张诗音[3](2020)在《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的演讲训练》文中指出语文新课程强调,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要不断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但是,现实生活中高中语文课堂严重缺少交流气氛,高中生的口语交际面临困境。故本文围绕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实践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应加强演讲训练的主张。旨在让演讲训练走入高中语文课堂,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论文正文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围绕论题,从三个方面展开理论研究。首先,从高中语文课程出发,廓清了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概念,明确了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课程要求;其次,在此基础上,廓清了语文课程中的演讲训练的内涵,阐释了口语交际教学与演讲训练的关系;最后,从演讲训练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呈现的分析,发现教材提示了演讲训练的要点,设计了具体的演讲训练活动,很好的体现了高中语文课程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由此可见,演讲训练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训练形式,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应加强演讲训练是具有理论与实践价值的。第二部分,笔者针对教学现状展开调查,发现高中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薄弱,表现是高中生课堂交流活动参与度低;高中生总体不喜欢演讲;高中生只喜欢参加与自己相关的话题讨论。造成高中生口语交际能力薄弱的原因是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口语交际教学;教师理性认识不足,没有口语交际教学意识;课堂口语使用不当,影响口语交际教学效果。第三部分,针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加强演讲训练,切实提高高中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第一,立足教材,设计演讲训练;第二,加强演讲训练指导;第三,开发课程资源,促进演讲训练;第四,开创辩论式演讲新形式,切实提高学生应变能力。
李鑫[4](2020)在《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之新变》文中提出清末民初(1902—1919年),在小说界革命的号召下,小说创作迎来了辉煌的一页,这一时期,与小说相伴而生的小说评点亦迎来了极大的繁荣。值得注意的是,诞生于小说革命界之后的小说评点较之前代,无论是评点主体、评点对象、评点内涵、评点媒介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小说评点在其尾声期具有了新的素质,焕发出了别样的光彩。本文将清末民初小说评点置于古代小说评点的脉络中,立足近代小说的生存环境及特性,以“新变”为落脚点,具体考察近代小说评点的情况。研究分为四章。第一章探讨报刊这一新兴传播机制与清末民初小说评点的互动关系。本章首先从评点意图、评点特色、评点效果等方面分析小说评点与报刊的互动。其次从小说评点的形态角度,将小说话、小说论文等新兴批评方式视为报刊连载机制下传统小说评点形态之演化,探讨新旧评点形态之关系。第二章探讨评点者。晚清报刊业的发展为清末小说评点提供了新生力量,这一时期,许多评点者有报刊从业的经历,某种程度上说,报人成为小说评点的主流。本章以评点者的报人身份为切入点,首先分析报人评点者的身份特质及其与普通文人、书商的异同,从而提炼出报人评点者兼具商人与文人的特质复合型特征。其次结合本期评点的“同人化”潮流,探究不同报人群体的评点动机及评点情况。最后关注本时期大量出现的自评现象,探究不同评点者的自评倾向及其评点特色。第三章分析评点思想。小说界革命之后小说地位一跃而起,小说救国的论调使得对小说地位、小说思想的阐释与宣传成为小说评点的主要内容。本章首先论述清末民初小说评点对小说价值的阐释,以此反映时人的小说功利观。其次从题材角度论述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中思想内涵的转变及对西方思想的认识与宣传。第四章探讨评点中的叙事理论。清末民初处于中国小说现代化的前夕,是小说叙事模式新旧转变的关口,在这一重要又微妙的时间里,一方面是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稳定成熟,另一方面是题材新颖、叙事方式令人目眩神迷的翻译小说的涌入大开时人眼界。本章首先介绍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中传统小说叙事理论的发展背景及基本情况。其次阐述清末民初翻译小说的评点情况。最后论述在翻译小说影响下,评点对小说中新叙事因素的反映。
马素文[5](2020)在《普通高中语文演讲教学研究》文中提出演讲在当今社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演讲和口才更是被世界公认为现代人所必备的素质之一,中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代表更应该掌握演讲技能。而今演讲教学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施行,具体体现在:教师对演讲教学缺乏足够重视,演讲教学不成体系、随意性很强;学生对演讲认识不到位,在演讲学习中不得要领,缺乏兴趣和系统的学习,演讲能力不高,这些问题在演讲教学的现状调查中也得以证实。目前,对普通高中语文演讲教学的研究多集中于对演讲教学现状的分析,寻求问题症结,有针对性地构建演讲教学体系,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演讲教学无丰富案例和教学情境进行支撑、仅限分析和说理,演讲教学策略实施部分多重理论、轻实践。本论文则从具体教学情境和演讲案例出发构建演讲教学实施策略体系,又考虑到以往研究中对高中生健康演讲心理的建设几乎无提及,故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演讲心理等相关策略。演讲教学的理论基础部分,“教育心理学理论”“语言学理论”“交际语境理论”三大理论对演讲教学体系的实施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持。基于文献综述、理论基础及教学现状,结合笔者实习期间对演讲教学的实地考察,制定了相应的演讲教学体系的实施策略。围绕演讲阅读鉴赏、演讲稿写作训练、演讲活动三环节构建的演讲“三基”目标策略体系,有针对性的确定演讲教学目标实施策略;对各个版本语文教材演讲内容编排进行梳理整合,明确方向以期改进演讲教学内容实施策略;同时演讲教学内容下设两大环节进行研究,其一是演讲稿写作教学训练环节,围绕赏析精彩案例明确演讲重心、笔下耕耘秀出自我演讲风采、立足现实体验走向公众演讲等环节展开写作训练,其二是演讲教学的具体展示环节,重在对学生的演讲心理进行建设,围绕健康积极的演讲心理开展演讲展示训练;最后围绕评价内容的多量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对学生的各项演讲指标有针对性地进行演讲教学评价策略。以上演讲教学策略的实施,促进了师生之间良性互动,激发了学生的演讲兴趣和热情,提升了教师教学演讲的素质和水平,实现了演讲教学的价值所在,真正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演讲能力。
蒲京[6](2020)在《中学演讲词写作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信息化社会,大量的信息需要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进行表达,演讲与写作已成为基本技能。而中学演讲词写作教学,既符合初高中语文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本文通过调查和分析中学演讲词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借助相关教学理论和中外演讲教育史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中学演讲词写作教学进行深度探究。本文主要分为五章:第一章,调查分析当今中学演讲词写作教学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收集并分析学生演讲词作文等方式对中学演讲词写作教学现状展开调查。调查发现,当今演讲词写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地域差异及学校差异明显,二是存在把演讲词等同于议论文的倾向,三是教学指导缺位、教学方法单一,四是学生演讲词写作兴趣不高、写作能力有待提高。这些问题主要由考试功利化思想、演讲词写作本身难度较大、教师素养的限制、学生缺乏演讲机会等原因引起。第二章,从中西方演讲教学发展史中总结演讲词写作教学的经验。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从发展变化、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方面探究中西方演讲教学、演讲词教学的发展历程,并从中总结出演讲词写作教学在学校发展、教师培养和教学设计三方面的经验。第三章,确定演讲词写作教学的基本内容。通过分析课程标准、语文教材对写作的要求,结合学生学情和演讲词写作的教学价值,将演讲词写作教学的基本内容确立为演讲词审美特征教学、写作技巧的迁移教学、演讲词独特写作艺术教学、演讲精神的陶冶和传承教学四方面。第四章,对中学演讲词写作教学的教学方法进行理论建构。以生活教育理论、支架教学理论、情境教学理论等教学理论为理论支撑,结合中学演讲词写作教学的基本内容,提出以读促写、创设情境、搭建支架、以评促写、立德树人、与生活相结合等中学演讲词写作教学的宏观构架。第五章,将理论应用于具体教学实践。基于以上研究启示,分别设计和实施初中、高中演讲词写作的教学设计并进行反思,以期从实践方面推进中学演讲词写作教学的发展。
李向勤[7](2019)在《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已经成为当今社会至关重要的技能之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运用所学语言进行思考、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学科核心素养;随着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省市直接把英语听说能力考查纳入高考,强化对英语口语的考察。然而,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哑巴英语”、“一言堂”以及“满堂灌”等现象严重,学生缺乏语言实践和活动的空间,很难发展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本研究旨在探寻能够突破目前高中英语教学瓶颈的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环境下通过英语演讲学习来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并进一步分解为以下三个重点问题:(1)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方式是什么?(2)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可操作性教学途径有哪些?(3)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评价策略有哪些?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语言输入输出理论为基础,运用项目学习和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教学理念,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按照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开展,整个研究共分为三轮:第一轮属于尝试和探索阶段,重在让学生“有机会开口说英语”;第二轮属于调整和改进阶段,主要让学生“更愿意登台讲英语”;第三轮属于提升和完善阶段,重点聚焦于让学生“更好地公开‘秀’英语”。通过量化测试、师生访谈、学习反思、英语综合水平考察、问卷调查以及活动比赛等多种方式采集数据资料,分析对比,多角论证,总结归纳。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英语口语水平等语言综合素质以及合作能力、学习能力、思辨能力、自信心等人文素养均获得了明显的提升与增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并提出具体操作建议。本研究结论如下:(1)英语演讲项目学习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方式;(2)发挥学习小组的支架作用和最大功能是保障学习效果的有效教学手段;(3)通过多种方式的输入活动开展专题培训是英语演讲知识学习的主要教学途径;(4)开发“以输出为驱动”的课堂英语演讲学习活动是提高英语演讲能力的重要渠道;(5)循序渐进地开展足量的英语演讲实践活动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关键途径;(6)形成性评价为主的综合评价体系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评价策略。本研究创新点有:⑴针对我国高中生的具体特点,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和具体操作建议,为愿意从事相关相关实践和研究的同行提供可模仿和解读的范本。同时,为新高考的“口语考试”提前探寻教学路径,促进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建构。⑵严格规范地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评价量表”,并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本表灵活的内部动态调节功能,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和达成目标,成效显着。⑶英语演讲项目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哑巴英语”等陈旧教学方式,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起指导者、组织者、协调者和合作者的作用,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得以重新塑造。⑷国内外相关研究几乎都是从大学生或成人视角探讨,而本研究主要从高中生视角开展,学生既是研究的对象,又是研究的参与者,拓展了英语演讲教学的研究视角。
刘知源[8](2019)在《民国初中作文教学的历史回顾与现代启示》文中研究指明作文教学自古以来就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三国时期曹丕曾在《典论·论文》中尝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科举时期更有着“一篇文章定终身”的说法。随着民国时期《中学堂章程》的颁布,从制度上为现代“中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对写作的要求就是现代作文写作教学的起源,民国时期的作文教学受到西方思潮影响,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作文教学的经验,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推陈出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虽然现在的语文教育已走过了近一个世纪,写作教学也在不断的探索、改革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未摆脱写作教学中的种种矛盾。笔者认为当下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民国时期的课标、民国时期教育家的作文教学理念、民国时期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寻得借鉴。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进行简要描述。第二部分:对民国时期初中作文教学的起源和发展进行回顾分析,对民国时期的课程标准(纲要)、教科书、作文试题进行归纳分析,希望对民国时期初中作文教学主要关注方向得到一定的了解;以胡怀琛、沐绍良、阮真、朱德熙等人对写作教学方法的探索研究为基点,通过对他们写作教学着作的研究分析,梳理他们的作文教学方法和思想,总结归纳民国时期作文教学的特点;第三部分:归纳梳理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写作教学板块,得出当前作文教学对民国时期作文教学的继承与发展;第四部分:分析当下初中写作教学与民国时期中学写作教学之间的关系,总结出这一时期的写作教学的特点,并针对民国时期写作教学的优秀理念的特点对当下初中写作教学的有益启示。
王悦[9](2019)在《高中生关于科普类微信推文认同的科学认识论及其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的快速产生和传播带来了对信息甚至知识的质量、准确性和实用性的担忧,而科学认识论关注的正是知识的性质、获得与判断。随着微信等社交软件的推广,高中生在阅读微信推送的文章时往往面对着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观点,这就需要高中生用科学认识论来完成对文章中信息、观点的判断。本研究梳理了国内外研究领域中关于科学认识论的已有研究成果,结合科学修辞学理论,研究了高中生在认同科普类微信推文时所表现出来的科学认识论,同时通过干预研究,探究高中生科学认识论的发展。通过研究,获得了高中生关于科普类微信推文认同的科学认识论特征,同时发现间接干预、在讨论环节干预以及在前几次活动中实施干预能有效提升高中生关于科普类微信推文认同的科学认识论。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研究缘起和研究概述”,主要讨论了研究的缘起、研究问题以及研究的规划。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主要界定了“科学修辞”、“科学认识论”的核心概念,并进一步在上述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的理论框架。第三章为“研究的设计”,主要论述了研究活动的设计、研究对象的选取、研究的实施以及分析框架的构建。第四章“高中生关于科普类微信推文认同的科学认识论特征”和第五章“干预下的高中生关于科普类微信推文认同的科学认识论发展”呈现了研究结果并作出了相关解释。第六章为“结论与反思”,总结了研究结论,并进一步论述了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林云柯[10](2018)在《斯坦利·卡维尔日常语言文艺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斯坦利·卡维尔是美国着名的日常语言学家,在哲学领域他主要以对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独特解读而闻名,并被视为美国“新维特根斯坦”学派的代表性人物。同时,卡维尔还是第一个力图拓展日常语言哲学在文艺理论中应用的哲学家,其兴趣范围之广在同时代的美国学者中可以说无人能及。卡维尔不仅是较早的将电影作为主要写作课题的哲学家之一,同时他还是公认的莎士比亚悲剧的卓越解读者。在文学方面他通过重新阐释爱默生及爱伦·坡等美国本土作家的思想,重新激活了美国“超验论”及“至善论”的传统。因此,与当时其他的日常语言哲学家将日常语言思想导向科学主义不同,卡维尔力图通过日常语言哲学重新激活自由人文主义思想,并发掘其中原初性的变革能动性。本文将通过两个层次介绍和解析卡维尔的日常语言思想及其文艺理论方面的应用。第一个层次将聚焦于卡维尔日常语言思想的基本原则,即一种语言的“在地性”原则。在卡维尔的思想中,语言的“在地性”原则关系到我们如何能够获得日常语言的“蕴涵义”,即为什么日常语言中的语词表达在其字面义与蕴含义的指涉之间有其“必然性”。在卡维尔看来,掌握一种语言的过程并不是掌握“词语的意义”的过程,而是掌握这种蕴涵义之“必然性”的过程。这一过程并不发生在语言学习者与客观存在的“词语的意义”之间,而是发生在具体的语言学习行为之中。通过对维特根斯坦对于语言学习原初状态描述的再解读,卡维尔指出这种语言的“在地性”是通过学习者与教授者在试探与回应之中展开的“世界建构”行为而达成的,“言必所指”指的是我之所做必能得到他人的回应,反之亦然。由此,卡维尔澄清了日常语言的有效性基础并不来自于一种逻辑实证主义所标榜的可经验的客观对应物,而是一种伦理意义上的奠基,因此卡维尔认为日常语言可以作为一种回复审美“共通感”的途径,其基础性词汇是与美学、文学以及道德范畴所共享的日常词汇:爱、承诺、负责以及拒绝等等。由此卡维尔以这种日常生活形式的“世界建构”来理解表演性艺术,也就是电影和戏剧。在卡维尔的电影本体论中,电影的本体论意义并不仅仅如巴赞所说,是通过技术发展强化了反映现实的能力,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驱逐了人为的影响。在卡维尔看来,电影的本体论意义恰恰在于它与人类在现实之中通过日常语言建构“世界”的运作方式是相同的,它并不受制于某种基于“反映”的现实“转译”机制,而是一种承诺了“世界”之可进入性的“自动投射”,电影在这种“世界建构”的行为中与我们对于现实世界既有的日常语言的理解相同调。在对莎士比亚悲剧的解读中,卡维尔继续运用相同的本体论原则指出,悲剧的根源在于一种基于逻辑实证主义的他者怀疑论,即将人本身的有机生命表征分裂为内在性与外在性的截然对立,从而造成了整个“生活世界”的分崩离析。卡维尔通过对《科里奥兰纳斯》、《哈姆雷特》和《李尔王》等剧的分析,阐释了悲剧所展现的是一种人类“共同生活世界”的破败所导致的人道灾难及诸世界冲突,这一视角超越了传统的基于悲剧人物善恶之别的“道德主义”视角。在本文第二个层次中,卡维尔被置于当时日常语言哲学一个广义的问题意识当中,即通过对于康德哲学的批判阐释,力图使日常语言哲学成为这个时代的批判哲学。日常语言哲学在这个问题上针对康德对于“物自体”的设定,反对通过某种“不可知论”来奠基有限性认知的批判哲学思路,而是通过对一种对无限性和一般性的预先承认恢复一种对于外部事物的直接性理解,亦即将浪漫主义从一种由可知向不可知的超越视角,转化为一种为超验之物提供日常理解条件的恢复性视角。由此,卡维尔通过对于爱默生、艾伦·坡、柯尔律治和华兹华斯等人的解读,将文学语言视为人类智识的基础性语言,文学语言由此就不是与哲学语言相对立的,正相反,哲学语言只有在向文学语言的返还中才能实现其价值。通过对爱默生“自立”概念的解析,卡维尔将文学语言视为人类具身化行动的动源所在。文学语言的功能就是让认识主体在创作中主动地脱离庸常的固定化的生活,将自己置于未定的状态当中,重建关于自身日常生活的普遍性命题。这意味着语言本质上是一种积极的将自我投入到与外物的原初建构性关系中的行为,因此文学语言就是一种由私人性引导公共性、由文学的个人性引导哲学之普遍性的机制。这其中隐藏着一种斯多亚式的语言观以及斯宾诺莎式的道德观,卡维尔称之为文学的“至善”。
二、演说开头直接切题的技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演说开头直接切题的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1)过程写作视角下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 |
(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所提出的要求 |
(三)学生议论文写作亟待提高的要求 |
二、研究价值 |
(一)提升议论文教学有效性 |
(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与说理能力 |
(三)增加学生考场优势 |
三、文献综述 |
(一)过程写作 |
(二)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 |
(三)过程写作视角下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观察法 |
(三)谈话法 |
(四)案例研究法 |
第一章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现状分析 |
第一节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 |
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与议论文 |
二、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与议论文 |
三、议论文写作教学问题例举 |
第二节 发现问题---问卷调查与访谈 |
一、问卷调查法 |
二、访谈法 |
三、总结分析 |
第二章 过程写作应用于高中议论文教学的必要性 |
第一节 过程写作的理论基础 |
一、信息加工理论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过程写作的模型 |
四、写作的主要阶段 |
第二节 过程写作引入高中议论文写作的价值 |
一、重学生,关注写作主体 |
二、重过程,过程可指导 |
三、重交流,激发写作兴趣与积极性 |
四、重思维,开发写作策略 |
第三章 过程写作视角下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实施前准备 |
第一节 积累 |
一、发现生活,片段生活 |
二、关注时事,演说观点 |
三、深入教材,理性思维与《拿来主义》 |
第二节 写作语境 |
一、保护兴趣,热爱写作 |
二、激发动机,积极写作 |
三、关注语境,交流写作 |
第三节 思维训练 |
一、“三法”活跃思维 |
二、批判性思维培养 |
三、发散性思维 |
四、思维的深刻性 |
第四章 过程写作视角下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实施 |
第一节 起草 |
一、分析题意,确定主题 |
二、搜索素材,巧用素材 |
三、谋篇布局,策略支架 |
四、立意深刻,图尔敏模型 |
五、规避风险,切题三法 |
第二节 修改 |
一、整齐连贯 |
二、文艺与典雅 |
第三节 评改 |
一、“面批”概念及过程 |
二、“面批”具体实践 |
第四节 发表 |
一、建立班级群和微信公众号 |
二、和学生一起投稿 |
第五章 过程写作视角下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反思 |
第一节 过程写作视角下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优势 |
一、重视写作过程,重学生主体地位 |
二、重写作思维,重写作策略 |
三、重互相激发,重兴趣保护。 |
第二节 过程写作视角下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不足 |
一、对学生水平和教师能力要求高 |
二、耗时长,见效慢 |
三、过程易模式化 |
第三节 过程写作视角下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展望 |
一、过程写作优化 |
二、过程写作“本土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近五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演讲环节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对外汉语电视节目相关研究 |
1.2.2 “汉语桥”系列比赛相关研究 |
1.2.3 汉语演讲研究 |
1.3 研究设计 |
第二章 “汉语桥”比赛演讲内容分析 |
2.1 “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概况 |
2.2 演讲内容的分类概况 |
2.3 近五届“汉语桥”比赛演讲内容分析 |
2.3.1 不同年度的演讲内容分析 |
2.3.2 基于地域的演讲内容分析 |
2.3.3 基于性别的演讲内容分析 |
2.3.4 演讲内容的特点 |
第三章 “汉语桥”演讲环节选手表现分析 |
3.1 选手语言运用特点 |
3.1.1 成语广布,文采斐然 |
3.1.2 俗语点缀,通俗易懂 |
3.1.3 用流行语,新鲜时尚 |
3.1.4 讲究韵律,朗朗上口 |
3.1.5 巧用修辞,感染力强 |
3.1.6 句式丰富,变化多端 |
3.1.7 形式多样,趣味十足 |
3.2 选手的口语偏误分析 |
3.2.1 词汇偏误 |
3.2.2 句法偏误 |
3.2.3 篇章偏误 |
3.3 选手的体态语情况 |
第四章 “汉语桥”演讲环节研究对国际汉语课堂的启示 |
4.1 对课堂形式方面的启示 |
4.1.1 引入演讲,活泼生动 |
4.1.2 加入游戏,寓教于乐 |
4.2 对课堂内容方面的启示 |
4.2.1 词汇教学 |
4.2.2 语法教学 |
4.2.3 语篇教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的演讲训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高中语文课堂缺少交流气氛 |
(二)高中生日常口语表达有困境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一)让演讲训练走入高中语文课堂 |
(二)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案例研究法 |
第一章 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与演讲训练概述 |
一、高中语文课程中的口语交际教学 |
(一)口语交际教学的概念 |
(二)口语交际教学的课程要求 |
二、口语交际教学与演讲训练的关系 |
(一)对语文课程中的演讲训练的界定 |
(二)演讲训练是口语交际教学的课程内容 |
(三)口语交际教学通过演讲训练来实施 |
三、演讲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呈现分析 |
(一)提示了演讲训练要点 |
(二)设计了具体演讲训练活动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一、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
(一)调查目的及内容 |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
二、高中生口语交际现状统计 |
(一)课堂教学交流活动参与度低 |
(二)高中生总体不喜欢演讲 |
(三)喜欢参加与自己相关的话题讨论 |
三、高中语文教师的口语交际教学情况统计 |
(一)没有专门的口语交际课 |
(二)口语交际课与其他课混为一谈 |
(三)很少设计口语交际课教学方案 |
(四)忽视教材中的口语交际教学内容 |
四、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归因 |
(一)突出问题:高中生口语交际能力薄弱 |
(二)归因分析 |
第三章 在高中口语交际教学中加强演讲训练的策略 |
一、立足教材,设计演讲训练 |
(一)高中一次演讲训练总体设计 |
(二)演讲训练设计案例与分析 |
二、加强演讲训练指导 |
(一)指导演讲稿的选题 |
(二)用修改指导演讲稿的撰写 |
(三)在点评中进行指导 |
三、开发课程资源,促进演讲训练 |
(一)将电视资源引入演讲训练 |
(二)案例与分析 |
四、开创辩论式演讲新形式 |
(一)辩论式演讲概述 |
(二)辩论式演讲案例与分析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之新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论题研究背景及概念界定 |
第二节 论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报刊——小说传播媒介与小说评点 |
第一节 报刊与小说评点的互动 |
第二节 报刊与其他小说评点形态 |
第二章 报人——评点者的身份特征及其评点特色 |
第一节 报人——评点者的身份特征及其思想变化 |
第二节 评点者的友人化、“同人化”及其评点动机 |
第三节 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中的自评现象 |
第三章 以评觉世——小说评点的思想内涵 |
第一节 觉世之文、裨益社会——评点对小说价值的重新定位 |
第二节 讲公德之权舆,谈宪政之滥觞——评点思想内涵的转变 |
第四章 “观其一起之突兀”——小说评点中的叙事理论 |
第一节 传统小说叙事理论 |
第二节 翻译小说评点中的叙事理论 |
第三节 翻译小说的余响——清末民初自着小说评点中的新叙事因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清末民初(1902—1919)小说评点叙录 |
后记 |
(5)普通高中语文演讲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的具体问题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的具体问题 |
1.2 研究现状 |
1.2.1 核心概念界定 |
1.2.2 关于演讲教学的意义研究 |
1.2.3 关于演讲教学目标的研究 |
1.2.4 关于演讲教学内容的研究 |
1.2.5 关于语文教材中演讲选编内容研究 |
1.2.6 关于演讲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2 演讲教学的理论基础 |
2.1 教育心理学理论 |
2.1.1 认知心理学 |
2.1.2 当代建构主义教学观 |
2.2 语言学理论 |
2.2.1 现代语言学理论 |
2.2.2 西方语言学理论 |
2.3 交际语境理论 |
2.3.1 语境功能理论 |
2.3.2 情境教学理论 |
3 高中语文演讲教学的现状分析 |
3.1 关于语文演讲教学学生调查情况 |
3.2 关于语文演讲教学教师调研情况 |
3.3 关于语文演讲教学现状调查的结论分析 |
3.3.1 学生调查层面 |
3.3.2 教师调研层面 |
4 高中语文演讲教学的实施策略 |
4.1 高中语文演讲教学目标的确定策略 |
4.1.1 演讲“三基”目标的实施策略体系构建 |
4.1.2 演讲教学目标策略的具体实施 |
4.2 高中语文演讲教学内容的选择策略 |
4.2.1 各版本演讲教学内容的梳理整合 |
4.2.2 演讲教学内容策略的具体实施 |
4.3 高中语文演讲稿写作教学训练策略 |
4.3.1 演讲稿写作教学的实施策略体系构建 |
4.3.2 演讲稿写作教学策略的具体实施 |
4.4 高中语文演讲教学的展示策略 |
4.4.1 演讲心理建设的实施策略体系构建 |
4.4.2 演讲心理建设策略的具体实施 |
4.4.3 演讲心理影响下的演讲展示环节 |
4.5 高中语文演讲教学评价的策略 |
4.5.1 演讲教学评价的实施策略体系构建 |
4.5.2 演讲教学评价策略的具体实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中学演讲词写作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第一章 中学演讲词写作教学现状及原因 |
一、研究调查与分析 |
(一)初中教师访谈调查分析 |
(二)高中教师访谈调查分析 |
(三)中学问卷调查分析 |
(四)学生演讲词作文分析 |
二、中学演讲词写作教学的主要问题 |
(一)地域差异、学校差异明显 |
(二)存在把演讲词等同于议论文的倾向 |
(三)写作教学指导缺位,教学方法单一 |
(四)学生对演讲词写作不感兴趣,写作能力有待提高 |
三、演讲词写作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一)功利化思想长期存在 |
(二)演讲词写作教学本身存在较大难度 |
(三)教师素养限制演讲词写作教学质量 |
(四)学生缺乏真正的演讲机会和平台 |
第二章 演讲、演讲词教学历史研究及启示 |
一、西方演讲及演讲词教学史研究 |
(一)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2世纪 |
(二)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公元2世纪-16世纪中叶 |
(三)近现代时期:16世纪末以后 |
二、我国演讲及演讲词教学史研究 |
(一)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 年-公元前221年 |
(二)封建王朝时期:公元前221 年-1912年 |
(三)民国时期:1912 年-1949年 |
(四)新中国成立后:1949 年之后 |
三、演讲教学史对当今演讲词写作教学的启示 |
(一)学校方面:重视演讲,营造良好的演讲环境 |
(二)教师方面:率先垂范,提高自身演讲素养 |
(三)教学方面:育德为先,培育演讲风度 |
第三章 中学演讲词写作教学内容的确立 |
一、中学演讲词写作教学内容确立的依据 |
(一)语文课程标准 |
(二)语文教科书和学情 |
(三)演讲词写作所需的能力和素养 |
二、中学演讲词写作教学的基本内容 |
(一)演讲词文体特征教学 |
(二)其他文体写作技巧的迁移和使用 |
(三)演讲词独特写作艺术教学 |
(四)演讲精神的陶冶与传承 |
第四章 中学演讲词写作教学方法建构 |
一、演讲词写作教学方法建构的理论依据 |
(一)生活教育理论 |
(二)支架式教学理论 |
(三)情境教学理论 |
二、中学演讲词写作教学方法的理论构架 |
(一)以读促写:在名篇中学写演讲词 |
(二)创设情境:激发演讲词写作灵感 |
(三)搭建支架:逐步获得演讲词写作能力 |
(四)立德树人:传承为演讲家的精神 |
(五)以评促写:在演讲中评价演讲词写作 |
(六)扩展延伸:在生活中学写演讲词 |
第五章 中学演讲词写作教学的实践探索 |
一、高中演讲词写作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
(一)设计分析 |
(二)教学实录 |
(三)课后反思 |
二、初中演讲词写作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
(一)设计分析 |
(二)教学实录 |
(三)课后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对象 |
附录三 :学生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目录 |
致谢 |
(7)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缘由 |
1.1.2 新高考制度的变化:听力口语考试走进英语高考 |
1.1.3 笔者的教学理念:相信学生能够在适合的舞台上翩翩起舞 |
1.1.4 培养英语演讲能力的重要作用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初始的研究问题 |
1.2.2 问题的提炼与聚焦 |
1.3 研究意义 |
1.3.1 实践价值 |
1.3.2 理论价值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研究 |
2.1.1 关于演讲概念的研究与界定 |
2.1.2 英语演讲 |
2.1.3 关于演讲能力的界定与研究 |
2.1.4 关于(英语)演讲能力的培养研究 |
2.2 英语演讲学习与教学的研究现状 |
2.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2.2.2 国外新近研究现状 |
2.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合评述 |
2.3 行动研究及其在外语教学研究的应用 |
2.3.1 行动研究的缘起与发展 |
2.3.2 行动研究的概念界定 |
2.3.3 行动研究的特点 |
2.3.4 行动研究的过程 |
2.3.5 行动研究与传统教育研究的区别 |
2.3.6 行动研究在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
2.3.7 本课题所采用的行动研究模式 |
2.4 相关理论基础及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4.2 语言输入输出理论 |
2.4.3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 |
2.4.4 项目学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测量工具的编制 |
3.1 研究对象的背景分析 |
3.2 研究对照样本的选择与确定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思路与过程 |
3.4.1 总体思路 |
3.4.2 .实施步骤 |
3.4.3 研究过程 |
3.5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
3.5.1 数据收集 |
3.5.2 数据分析 |
3.6 研究的伦理考量 |
3.7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测量工具的编制 |
3.7.1 明确研究目的,研究相关理论和文献资料 |
3.7.2 研究对象的特征与英语学习现状 |
3.7.3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维度与量化指标的初步确认 |
3.7.4 修改、完善量化指标,确定具体测量题项 |
3.7.5 评价量表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
3.7.6 确定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评价量表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第一轮行动研究:尝试和探索——让学生“有机会开口说英语” |
4.1 第一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
4.1.1 问题的确立 |
4.1.2 对问题的假设性分析 |
4.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
4.2.1 制定行动计划 |
4.2.2 实施行动研究 |
4.3 第一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4.3.1 研究过程总结 |
4.3.2 行动研究结果 |
4.3.3 第一轮行动研究反思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第二轮行动研究:调整和改进—让学生“更愿意登台讲英语” |
5.1 第二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
5.1.1 问题的确立 |
5.1.2 问题假设性分析 |
5.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
5.2.1 制定行动计划 |
5.2.2 实施行动研究 |
5.3 第二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5.3.1 研究过程总结 |
5.3.2 行动研究结果 |
5.3.3 进一步总结与反思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第三轮行动研究:提升和完善—让学生“更好地公开‘秀’英语” |
6.1 第三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
6.1.1 问题的确立 |
6.1.2 问题假设性分析 |
6.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
6.2.1 制定行动计划 |
6.2.2 实施行动研究 |
6.3 第三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6.3.1 研究过程总结 |
6.3.2 行动研究结果 |
6.3.3 第三轮行动研究反思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反思与结论 |
7.1 三轮行动研究总结 |
7.1.1 测试数据 |
7.1.2 问卷调查 |
7.1.3 学生的学习反思 |
7.1.4 笔者的教学反思 |
7.1.5 访谈 |
7.2 研究反思 |
7.2.1 研究对学生的影响 |
7.2.2 研究对笔者及课堂教学的影响 |
7.2.3 研究对学校整体教学生态的影响 |
7.2.4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的构建 |
7.2.5 研究成果的局限性 |
7.3 研究结论 |
7.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5 研究局限和有待改进的空间 |
7.6 研究展望 |
7.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民国初中作文教学的历史回顾与现代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现状 |
1.2.1 民国时期育发展历程研究 |
1.2.2 民国时期作文教学的个体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逻辑分析方法 |
2 民国初中作文教学的历史回顾 |
2.1 民国时期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规定 |
2.1.1 掌握运用语体文,抒发学生自己的思想 |
2.1.2 作文练习方法与写作知识的探索 |
2.1.3 注重写作能力与实践的教学策略 |
2.2 民国时期国文教科书中呈现的作文教学理念 |
2.2.1 构建循序渐进的写作知识教学 |
2.2.2 以读促写——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知识 |
2.2.3 重视实践——促进写作知识向写作能力的转化 |
2.3 民国时期教育名家的作文教学理念分析 |
2.3.1 作文教学目的探索 |
2.3.2 作文教学方法的探索 |
2.3.3 完善作文修改体系的尝试 |
2.4 民国时期中学国文试卷中的作文试题 |
2.4.1 命题由浅及深,抒发学生己见 |
2.4.2 写作方法、知识检测 |
2.4.3 结合现实,重视实践 |
3 当代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对民国时期写作教学理念的继承 |
3.1 写作知识构成系统,抒发学生真情实感 |
3.2 写作修改细致入微,素材积累源于生活 |
3.3 写作方法循序渐进,扎实提升中注重实践 |
4 民国时期初中作文教学理念对当下启示 |
4.1 写作要审美性和实用性兼顾 |
4.1.1 审美性源于生活美 |
4.1.2 实用性用于实践中 |
4.2 读写结合、日常训练为写作打基础 |
4.2.1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
4.2.2 合理写作练习法,保证日常训练量 |
4.3 学会条理清晰内外结合的修改 |
4.3.1 学生之间进行修改 |
4.3.2 学会进行用字反复推敲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高中生关于科普类微信推文认同的科学认识论及其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缘起和研究概述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概述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思路 |
1.2.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科学认识论概述 |
2.1.2 科学修辞学概述 |
2.2 基于科学认识论和科学修辞学的文本分析框架 |
2.2.1 基于论证的修辞 |
2.2.2 行文目的 |
2.2.3 谋篇布局 |
2.2.4 文体风格 |
第三章 研究的设计 |
3.1 任务的设计 |
3.1.1 科普类微信推文的选择 |
3.1.2 科学认识论干预措施的设计 |
3.1.3 研究活动的设计 |
3.2 研究的对象 |
3.3 研究资料分析 |
第四章 高中生关于科普类微信推文认同的科学认识论特征 |
4.1 高中生关于科普类微信推文认同的科学认识论特征概述 |
4.2 基于论证的修辞的科学认识论特征 |
4.2.1 基于论证的修辞的科学认识论特征概述 |
4.2.2 基于诉诸权威的科学认识论特征 |
4.2.3 基于诉诸情感的科学认识论特征 |
4.2.4 基于实验论证的科学认识论特征 |
4.2.5 基于数据论证的科学认识论特征 |
4.2.6 基于其他事实论证的科学认识论特征 |
4.2.7 基于对比论证的科学认识论特征 |
4.2.8 基于类比论证的科学认识论特征 |
4.3 基于其他修辞的科学认识论特征 |
4.3.1 基于其他修辞的科学认识论特征概述 |
4.3.2 基于行文目的的科学认识论特征 |
4.3.3 基于谋篇布局的科学认识论特征 |
4.3.4 基于文体风格的科学认识论特征 |
4.3.5 基于写作背景的科学认识论特征 |
4.4 基于个人经验的科学认识论特征 |
4.4.1 基于个人经验的科学认识论特征概述 |
4.4.2 基于个人经验的科学认识论特征 |
第五章 干预下的高中生关于科普类微信推文认同的科学认识论发展 |
5.1 A组学生科学认识论的发展过程 |
5.1.1 A_1学生科学认识论的发展过程 |
5.1.2 A_2学生科学认识论的发展过程 |
5.1.3 A组学生科学认识论的整体发展过程 |
5.2 B组学生科学认识论的发展过程 |
5.2.1 B_1学生科学认识论的发展过程 |
5.2.2 B_2学生科学认识论的发展过程 |
5.2.3 B组学生科学认识论的整体发展过程 |
5.3 C组学生科学认识论的发展过程 |
5.3.1 C_1学生科学认识论的发展过程 |
5.3.2 C_2学生科学认识论的发展过程 |
5.3.3 C组学生科学认识论的整体发展过程 |
5.4 D组学生科学认识论的发展过程 |
5.4.1 D_1学生科学认识论的发展过程 |
5.4.2 D_2学生科学认识论的发展过程 |
5.4.3 D组学生科学认识论的整体发展过程 |
5.5 总结及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1.1 高中生评价科普类微信推文的科学认识论特征 |
6.1.2 促进高中生的科学认识论发展的有效措施 |
6.2 研究启示 |
6.3 研究反思与展望 |
6.3.1 研究反思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科普类微信推文的文本分析示例 |
致谢 |
(10)斯坦利·卡维尔日常语言文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斯坦利·卡维尔、早期分析哲学与日常语言哲学文学批评应用的可能性 |
斯坦利·卡维尔与日常语言哲学 |
卡维尔对早期分析哲学方法论的继承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上编:日常语言审美“共通感“视野下的电影及戏剧艺术 |
第一章 日常审美“共通感”的恢复:卡维尔的日常语言思想 |
导言、卡维尔思想的缘起:实证主义美学危机 |
一、言必所指?:日常语言的“在地性”与“必然性” |
1、日常语言理解的“直接性”基础:语言“在地性”原则 |
2、日常语言“意义”获得的必然性:超越“语义”与“语用”二分 |
二、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有效性:“规则”与“唯我论”的日常方式 |
1、对于玻尔“语言规则”观的驳斥:“规则”的非对象性 |
2、隐含的路径:“规则”、“唯我论”与“现象主义” |
三、日常语言的获得:“实指定义(解释)”与伦理的“在地性”奠基 |
1、关于“意义用法论”的争议:日常语言的“意义”与“词语的意义” |
2、“实指定义(解释)”与语言习得:日常语言的“意义” |
第二章 作为“共同感”的艺术:《看见的世界》与卡维尔的“电影本体论” |
导言、电影的两种“现实主义”:爱森斯坦与巴赞之间的卡维尔 |
一、《看见的世界》中的“电影本体论”:艺术媒介与“审美共通感” |
1、电影作为“媒介语法”:媒介比较中的日常语言思想 |
2、日常语言下的艺术“本体论”的界定:“去中介化”与“同调性” |
3、“本体论”的承诺机制:“可进入”而“不可转译”的媒介 |
4、媒介“自动作用”的日常语言来源:“语词投射”与“世界”的描绘 |
二、电影戏剧中的“共通感”政治:好莱坞喜剧中的“复婚”主题 |
1、日常共通感视野下的婚姻内涵:《费城故事》中的“离异”与“复婚”主题 |
2、电影喜剧的激进政治:日常“共通感”对实证与解构主义的超越 |
第三章 日常语言视角下的“戏剧化”行为:卡维尔论莎士比亚悲剧 |
导言、实证主义的“非人性化”:他人心灵与怀疑主义 |
一、作为“生活形式”的有机系统隐喻:《科利奥兰纳斯》中的“食欲”主题 |
1、“食欲”作为日常的“欲望”:戏剧中的有机形式与无机形式 |
2、悲剧的本体论内涵:戏剧化行动中的“私人性”与“公共性” |
二、个人心灵与悲剧中的诸“世界”冲突:卡维尔论《哈姆雷特》与《李尔王》 |
1、实证主义压抑下的“我思”:《哈姆雷特》中的“剧中剧” |
2、实证主义危机下的荒诞性与悲剧性:《李尔王》中的“世界”冲突与“爱的弃绝” |
下编:日常语言作为批判性思想与浪漫主义诗学 |
第四章 日常语言作为一种批判性美学思想:卡维尔论“怀疑主义”与“日常”的共生性 |
导言、语言之“先验”与“基础”反思转向:一种可能的“批判”的日常语言 |
一、对“先验”的反思:日常语言视野下的“物自体”与审美直接性 |
1、问题的转化:“先验哲学”的语言学维度 |
2、雅各比问题与“理论”的虚无主义:日常语言哲学视野下康德与斯宾诺莎 |
3、基础信念的在日常语言中的发现:日常语言批判的合理性 |
二、日常语言的内部机制:卡维尔论怀疑主义 |
1、问题的转化:从逻辑的真到日常语言的真 |
2、判断与“标准”(Criteria):日常语言的“调值” |
3、“Criteria”的认识论地位:怀疑主义与日常语言的共生性 |
三、“常识”与主体性权威批判:卡维尔视野下的摩尔与奥斯汀问题 |
1、“常识”作为“强立场”:反“怀疑主义”与摩尔的“零和游戏” |
2、认识主体的指向:对早期奥斯汀的批判及“一般对象”(genericobject) |
3、反对“强立场”:对怀疑主义的“低估”与“高估” |
第五章 文学语言中的“至善论”与“事物”:卡维尔论浪漫主义的日常性 |
导言、实用主义或其他?:卡维尔与美国本土美学思想 |
一、在“文学”与“哲学”之间:卡维尔论文学的“自我”与“至善” |
1、日常语言的斯多亚主义因素:卡维尔文学“至善论”的潜在思想基础 |
2、从“我思”到“自立”:“文学语言”作为“哲学语言”的奠基与实现 |
3、“日常”的文学理论对“解构”的超越;“自白”作为文学与哲学的咬合 |
二、“文本”与“事物”:日常语言视野下的阅读与阐释 |
1、“物自体”作为“世界之死”:“超验论”的经验面相与《古舟子咏》 |
2、浪漫主义对日常的恢复:华兹华斯的“日常之光”与文学语言的述行 |
结语:“欧陆”与“英美”哲学的“危机”意识合流:卡维尔日常语言阐释的时代价值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演说开头直接切题的技巧(论文参考文献)
- [1]过程写作视角下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研究[D]. 武苗苗.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近五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演讲环节探析[D]. 张鸽. 兰州大学, 2021(02)
- [3]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的演讲训练[D]. 张诗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4]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之新变[D]. 李鑫.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5]普通高中语文演讲教学研究[D]. 马素文.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中学演讲词写作教学研究[D]. 蒲京.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7]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D]. 李向勤.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8]民国初中作文教学的历史回顾与现代启示[D]. 刘知源.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
- [9]高中生关于科普类微信推文认同的科学认识论及其干预研究[D]. 王悦.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 [10]斯坦利·卡维尔日常语言文艺思想研究[D]. 林云柯.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