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变发展方式,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在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颁发“曲格平奖学金”大会上的演讲(论文文献综述)
王静慧[1](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环境宣传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研究》文中认为
杨帆[2](2020)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如何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只有世界各国都积极变革、共同走绿色发展道路,人类文明才能得到永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彰显了生态文明的“共同体”责任,揭示出工业文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生态共同体的运行规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路径,能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重新建构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统一。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是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生态治理理论相结合的重大议题,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它突破了地域空间和主权国家的局限,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建造一个追求生态利益、承担生态责任、实现生态共治共享的“清洁美丽的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是推动全球绿色发展与建设全球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更是建设美丽的清洁世界,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问题研究,共分七个部分,包括六章以及结论:第一章为绪论。这部分的内容旨在交代问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与述评已有国内外文献成果,在此基础上,明确选题的研究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和具体研究方法,概括选题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二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概念辨析与内涵解读。本章首先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等选题研究所涉及的主要概念展开理论辨析;其次,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相关内涵进行深入解读;最后,本章在绪论部分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并确证了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理论溯源。本部分主要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生态经济理论两个层面,结合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所涉及的主要议题,以理论溯源的形式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问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四章为中国参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历史进程。本章论述了中国参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历史进程,并指出我国参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实践过程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及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活动存在紧密的逻辑关联。第五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现状分析。本部分首先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与参与全球生态治理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特别点明了我国基于自身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为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贡献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而后对推动实现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第六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对策研究。建设生态文明是整个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课题,深刻影响到每个国家的生态福祉。国际社会应积极达成共识,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全球协同治理,进而实现生态合作共赢。本章将从弘扬全球生态合作治理理念、形成全球生态协同治理机制、促进全球生态共赢模式、提供中国方案四个方面具体论述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实现路径。论文最后为全文总结。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梳理提炼全文的观点结论。本文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是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生态治理理论相结合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议题,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更是有效遏制并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必由之路。
刘涵[3](2019)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发展的新成果。它把建设生态文明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整地统一起来,既是对生态文明的科学认识,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把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推向了崭新境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一方面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有利于我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另一方面为人类走出生态困境提供中国方案,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任何哲学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必然有其生长的时代背景、思想来源、发展过程。据此,本文从生态危机爆发、环境保护运动兴起、生态科学繁荣发展三个角度分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西方生态理论三个视角梳理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与发展的理论来源;并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划分为孕育阶段、生成阶段、升华阶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目标诉求、核心理念的思考。首先,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揭示了人类文明演进的规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基于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深入认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其次,目标诉求。美丽中国是对社会主体生态诉求的回应,美丽中国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美丽中国建设推动了生态文明的演进和发展。最后,核心理念。绿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核,它能加快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由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三个部分构成。首先,对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的论述。理由在于: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化解生态危机的客观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历史演进的必然趋势,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其次,对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的阐释。结论在于:生态文明是具有新的文明要素的更高级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本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新文明。最后,对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的谋划。措施在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推动世界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它既立足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又遵循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二是预见性和现实性的统一。它既关爱自然,表达了强烈的生态忧患意识,又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问题,回应民生关切;三是继承性和创造性的统一。它继承了人类文明思想的精华,又注重生态文明思想理论的顶层设计;四是整体性和区域性的统一。它既关注人类整体发展,又尊重差异,注重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价值在于,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坚持和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拓和创新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实践价值在于,它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张成利[4](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回顾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演进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不断演变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人类逐渐战胜自然的历史过程。就中国而言,短短几十年就走过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发展进程,成就斐然的背后实则是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不断涌现。可以说,在获得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付出了巨大的自然代价。面对国际整体生态形势不佳、国内生态环境问题严峻的基本现状,基于对工业文明发展方式的反思以及进一步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如何从理论上构建指引生态实践的思想认识是党和国家现阶段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要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回答,以期从思想意识层面为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提供引领。本文旨在借鉴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以人类发展史上新的文明(生态文明)为背景,以党的十八、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以及如何运用它指导生态实践进行整体性研究,对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作出理论应答。全文主要分导论、主体、结语三个部分。导论部分首先是对研究的对象和意义进行简要论述;其次梳理了当前学术界对选题的研究现状;另外介绍了论文所采用的基本研究方法、思路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最后着重阐述了生态、生态文明等多组概念的基本内涵。论文的前两章主要是从理论来源和历史演进两个角度进行梳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构建与确立提供理论准备和实践支撑。第一章主要论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开发利用自然要遵循自然规律等思想认识,肯定这些思想至今仍在延用。其次,就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尊重生命”思想进行论述。最后,分别讨论生态主义、生态社会主义以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三种理论,为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提供理论准备。第二章主要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发展历程。本章从动态角度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经历了萌芽、孕育、发展、丰富等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历史阶段,涉及到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对于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这些认识皆以相关生态文明理念表现出来。为了体现逻辑上的连贯和结构上的衔接,每个发展阶段基本从历史背景和具体理论认识两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持之以恒的探求。论文的中间部分也是主干部分,主要从理论主张、基本特征的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认识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第三章具体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理论主张。本章以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历史考察为基础,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价值指向,概括和提炼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主张为和谐发展、生态公平、绿色发展、生态安全,并对其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旨在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说清楚、说透彻。论文后面所阐释的对于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实践的现实路径分析正是基于本章内容。可以说,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理论主张的概括与论述是整篇博士论文的关键和核心。第四章简单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特征。在上一章提炼和分析了理论主张之后,进一步归纳总结这个概念的基本特征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特征,并将其与传统文明观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我们走出传统文明观的误区,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简言之,历史性、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是其最基本的四大特征。论文的后三章都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理论主张的确定展开的,包括用生态文明观衡量现阶段中国生态文明实践的现状,肯定成就,发现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生态实践的具体现实路径。第五章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衡量我国的生态建设实践。本章主要从现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和依然存在的问题这两个方面来评价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一方面,就成就而言,经过党和国家多年的努力,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建设工作持续顺利推进,国内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而言有所改善;另一方面,成绩显着的同时尚未解决的问题依然较多,包括在新的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具体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国内生态环境状况依然不容乐观、思想观念上生态文明意识尚未完全形成、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依然存在、制度建设仍需加强和完善、国际环保领域的合作机制仍有待健全等多个方面。第六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本章旨在从学理依据与现实基础两个维度论证和阐释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内生态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解决现实环境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路径,即,一是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形成良好社会风尚;二是完善关键制度建设,增强制度保障能力;三是更新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绿色持续发展;四是加强国际生态合作,推进全球生态建设。结束语部分主要是对文章研究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得出了一定的研究结论。如,在历史传承中不断增强其理论自信、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来推动国内生态建设是必然选择等。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未来研究可能拓展的方向进行展望。如,可以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主张、可以探讨具体措施以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在全社会的树立以及如何积极提升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影响力等方面。
孙蕾[5](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及理论研究进入了蓬勃发展的繁荣期,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并提出到2020年,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但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面临诸多发展问题,一些重大基本问题有待深入解决,这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全面梳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以往成果和研究不足的基础上,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和文献研究法,提出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力求在研究视角和观点上有所创新。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在理论层面有利于回应“工业文明”生产方式,有利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有利于探索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在实践层面能够发挥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积极作用,能够促进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文明实践提供有效借鉴。具体而言,论文内容除绪论和结语外,正文分为五章。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论文研究的结构及创新点。第一章,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探讨了关于生态文明概念的由来、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的特征、生态文明建设的代表性理论、生态文明相关概念的内涵及联系。通过从不同角度理解生态文明内涵、对生态文明相关概念的内涵及联系的阐述,明确了本研究内容和其他相关理论内容的区别所在。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思想资源。论文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我国传统文化渊源和西方理论中生态文明思想三个角度,阐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思想渊源,如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列宁生态文明思想和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儒家生态思想、道家生态思想和佛教生态思想等等。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产生的实践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在实践历史基础上,历经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迎来飞跃的阶段,取得了初步成就,如国土空间开发初具规模,格局错落有序;资源节约工作初显成效,减排能力有所提升;环保顶层设计初具雏形,保护能力有所增强;环保宣传力度有所加大,环保意识有所加强;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公众参与力度增强;社会转型阶段性告捷,环保目标更加明确;生态求美文化逐步深化,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各要素之间的矛盾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与法律体制机制之间的矛盾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与个人价值观、意识的矛盾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与国际政治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论文根据取得的初步成就和存在的问题系统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建设的必要性。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基本内容。包括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走文明发展道路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基本内容。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发展应响应“建设美丽中国”,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突出“中国特色”,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蕴含中国政治想象,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发挥导向作用,指导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集百家之所长,推动生态发展战略转型。在结语部分,除了总结论文的大致思路和基本观点外,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应当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几个问题。
张华丽[6](2018)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时代问题,并在经济、政治、社会以及人的思想领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研究成为热点,自然中心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生态资本主义、生态现代化等理论话语应运而生。在积极应对国际和国内严峻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指导下,在积极借鉴吸收世界上相关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中国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环境话语的多样性反映了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以及对该问题理解与认识的差异,并在世界环境治理的时代浪潮中,交流竞争,争夺着对环境问题的阐释权和提供解决方案的话语权。本文以环境话语为支点,以世界环境话语体系为参照,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进行整体系统的研究。本文在梳理研究国内外话语理论的基础上,将其主要内容概括为话语体系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和传播与发展三个方面,并依此思路,布局谋篇,从环境话语切入,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进行论述,最后将其归结为对环境话语的超越,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关于社会发展的话语体系,是对科学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坚持和发展。本文由导论、正文五章和结语组成。导论部分主要论述选题的缘由、研究现状、研究目的意义以及研究思路与可能的创新等内容。正文五章分别从理论支撑和研究框架、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传播与发展以及问题与建构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结语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预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发展趋势。第一章: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种环境话语体系首先,从话语、话语体系和环境话语体系的探讨入手,在梳理国内外相关话语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确立本文中话语体系概念的内涵和使用方法,为研究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提供理论支撑和基本研究框架。其次,在对西方环境话语体系的简单梳理中,进行比较分析,初步认识国际社会环境话语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状况和主要内容。最后,从环境话语的角度初步认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形成发展过程,基本特征以及在在国际环境话语领域的地位。第二章: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形成背景本章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形成为切入点,探讨其形成的国际国内客观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其形成的关系网络和形成标志。对本章内容的探讨借鉴了福柯的话语形成理论,力图总结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对象的形成、陈述方式的形成、概念的形成和策略选择的必然性,表明它是世纪之交特定的国际国内关系网络作用的结果,从而论证其产生的客观必然性,回答它为什么能够建立的问题。第三章: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主要内容作为话语体系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和表现形式的集合,包括概念系统、理论体系和话语形态三部分内容。本章首先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基本概念、范畴、原理及其逻辑关系进行概述。然后对其三种形态即学界的学术话语,政界的政治话语和人民的大众话语作出概述。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主要内容进行探讨,回答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是什么的问题。第四章: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传播与发展任何一种话语体系在形成以后都要经过传播,获得认同,并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传播也就是其获得社会认同的过程。根据认同的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国内传播和国际传播两个部分。三种话语形态在传播过程中具有不同特点和传播方式。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发展与创新。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传播与发展的探讨,回答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形成以后怎么样的问题。第五章: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反思与建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是特定知识和权力网络作用下的必然选择,然而它的这种必然性并不排除主体有意识的话语建构行为,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对话语体系建构中的问题研究与理论成果总结一样都是对主体话语建构行为的反思,是人类有意识的和自觉创造行为的表现形式。本章是对目前学界已经存在的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建构中存在问题的反思成果进行的归纳总结。最后,在对其进行总结性概述中指明它已经超越了环境话语体系的意义,成为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本章内容是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认识的升华,也就是进一步从更深层次上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是什么的认识。结语: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有生命力的话语体系对全文作归结,指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生命力之所在,并在此基础上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的创新之处。首先,体现在选题方面。生态文明和话语体系都是20世纪新兴的研究领域,把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学界的成果还比较少,国内尚未发现这方面的博士论文,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作为研究主题本身就是对生态文明研究的创新。其次,体现在研究内容方面。本文在以往生态文明研究的基础上,以“生态文明”概念为纲,以话语体系研究为主线,力图突破以往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零碎研究,把研究视域扩展到生态经济学、环境政治学、文学等领域,研究范围不仅包括学术领域、政治领域还拓展到大众实践领域,并跨越了学科领域的界限,开辟出一个更为广阔的认识场域,做到对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纵横两个方面的历史梳理和内容结构研究,展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整体性。最后,体现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主要运用话语分析方法,从话语体系分析确定文章的逻辑结构,从概念分析入手把握话语形成标志和主要内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是在应对时代提出的人类环境问题和展望人类未来发展所贡献的中国智慧,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研究有利于增强中国环境外交领域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增强中国的环境话语权;也有利于开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教育,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王敬照[7](2018)在《白洋淀生态报道研究(1972-2018)》文中指出在西方生态保护的发展历程中,大众媒介一直参与其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也开始关注“媒体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本文以白洋淀生态保护中的媒体报道为研究对象,考察了40多年来白洋淀生态报道的发展变化,从微观角度探究中国媒体在生态保护中的角色及作用,并力图揭示媒体生态报道背后的影响和制约因素,以期为白洋淀生态保护乃至中国的生态保护提供参考。本文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选取了1972年至2018年的有关白洋淀生态保护的(报纸)新闻报道,同时结合保定市、安新县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环境年鉴河北部分、河北经济年鉴环境保护部分的内容以及有关白洋淀四次综合治理的文件档案,进行整理、统计、分析,从政府主导下的白洋淀生态报道、媒体构建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和雄安新区语境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三个阶段进行系统阐述。本文认为,媒体在生态报道中受政府、公众以及媒介自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媒体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并切实担负起生态政策的宣传者、生态风险的监督者、生态对话的参与者和生态教育的推动者的角色和职责。
张子玉[8](2016)在《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人民群众普遍富裕起来。但是粗放的发展方式,使我们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沉重代价。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超出了自然资源的支撑能力与自然环境的承载容量,这必然会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自然资源面临枯竭等严重问题。如果我们要想解决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就必须改变现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比以往更加爱护人类依赖生存的生态环境。自党的十八大首次确立了“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并将生态文明置于“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战略地位,生态文明在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也不断凸现出来。十八届五中全会中,习近平系统的论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强调既要“绿色”,又要“发展”,没有发展,也就不能实现绿色发展。因此,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要紧紧围绕“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统筹协调,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化现代化、城镇化和绿色化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还需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中的绿色发展,关键在于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绿色低碳、勤俭节约和健康文明的方向转变,形成一种弘扬生态文明主流的价值观念,营造一种人人、事事、时时的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依旧是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脚步,“千里霾笼,万里尘飘”成为民生之患,治理生态环境既是执政考验,又是发展课题。所以,只能下定决心、深化改革,打赢这场没有退路的生态攻坚战。本文以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为题,共分为7个部分进行研究,具体如下:第1章,绪论。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点与不足。第2章,生态文明建设概述。主要介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特征和意义,并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以下意义: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推进低碳发展的根本保障、发展方式转型的必然要求、责任大国需要履行的责任和文明形态升级的必然途径。第3章,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生态文明思想;其次,总结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再次,分别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和佛家的生态文明思想;最后,介绍了福斯特、奥康纳、阿格尔和莱易斯四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的生态文明思想。这为本文研究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第4章,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一方面,总结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环境保护工作开展顺利、整体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和生态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几点问题:环境总体恶化趋势尚未根本改变、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尚未根本完善、执法监管责任尚未根本落实、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生态环境基础较为薄弱、生态经济发展简单粗放、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淡薄、国际环境合作机制不健全。第5章,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模式。本章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工程进行整理与归纳,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实践模式:新农村生态建设实践模式、京津冀风沙源治理工程实践模式、“三北”防护林工程实践模式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践模式,并系统的论述了各个典型模式的由来、特点及实践价值。第6章,发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及经验借鉴。本章在介绍美国、日本和德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基础上,总结出有益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经验借鉴。其中包括:积极推进环境教育、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立法先行的治理环境和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第7章,推进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思考。基于对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以上分析,提出了推进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五点对策思考,合理开发和利用国土空间、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良好社会风尚和加强国际生态合作。
李霞[9](2015)在《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当代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东西方价值观发生激烈的碰撞和激荡,社会的价值观念和公众的价值抉择也随之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历史性嬗变。在此种现实国情下,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也具有了时代特征。大学生作为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文化基础好、整体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肩负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重任,他们的生态文明观如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关系到“美丽中国”宏伟目标的实现。基于此,2012年11月至2013年6月对安徽省内18所高校和安徽省外2所高校的1783名大学生、83名教育者、83名家长及2014年9月至12月对安徽省内 18所高校所在地和安徽省外2所高校所在地共12个城市197名社区、媒体和企业人员进行了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的调查。整个调查包括问卷设计、发放、回收、数据处理、分析等一系列过程,历时近半年,目的是了解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对策。这将有助于大学生提高生态文明素质,有助于社会、学校、家长在进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时有据可依,有助于研究者在研究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时有理论参照,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美丽中国”宏伟目标的实现。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理论。认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不仅具有厚重的理论基础,也具有客观的现实依据,且研究的开展须全面把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特征、功能、价值与目标等问题。从理论上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主要基于西方现实主义的环保观念和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当代西方“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从现实性上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具有认识、激励、调节和导向的功能,其价值在于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生态伦理良知,培养个体超越精神,并以负责有效的方式对待与处理生态问题;其目标在于通过个体生态意识的确立,对规范制度的遵守,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必须认识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知识、涵盖多维度内容、具有多层次要求的立体性工作,呈现出广泛性、长期性与和谐性等特征。其次,采用社会学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生态文明现状及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进行了调研。发现大学生生态文明现状呈现出生态文明知识掌握程度有所提升、生态文明意识有所觉醒、生态实践行为有所自觉等积极方面,以及重认知文明轻行为文明、重小环境文明轻大环境文明、重生态文明享受轻生态文明建设等消极方面,总结出其主要特点。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呈现出教育形式多样、环保社团不断发展等积极的一面,但仍存在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尚未完全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尚未全面展开、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力量有待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环境建设仍需加强等较为薄弱的一面。同时在对相关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性别、学历、政治面貌、专业性质、专业类别、院校层次等,比较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状况,以及通过大学生与教育者对生态文明教育认知的比较,分析了其同一性及其差异性。再次,在掌握现状和相关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原因剖析。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多方位的、多层次的:教育内容较为贫乏、教育方法不够科学、教育合力尚未形成、高校管理者的生态文明素质急需提升、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认识应当深化、教育者的生态文明教育能力亟待提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方面的原因为高校发展理念的偏失导致多数高校内涵建设不尽人意、传统教育体制弊端导致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生态文明建设起步较晚导致教育经验不足、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严重滞后;社会方面的原因为落后的生态意识不断激化人与自然的矛盾、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无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不正确的传媒舆论导向为生态污染推波助澜、社会保障不到位而影响生态文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家庭方面的原因为家长自身的生态文明素质欠缺导致无力教育孩子、独生子女的不良习惯引发生态文明教育效果欠佳、家庭环境不和谐导致父母对子女的生态文明教育效率低下;个人方面的原因主要为生活条件优越致使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不强、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和认识局限等。复次,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实施内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整体性、参与性和道德性的教育原则。同时,根据生态文明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影响与作用来实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即从经济层面的生态消费教育;政治层面的生态安全教育;文化层面的生态意识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生态法制教育、生态审美教育;社会层面的生态人际关系教育来开展教育内容。最后,从强化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政府导向、实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高校举措、运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力量、创设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家庭条件、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自我教育与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可行途径。
杜昌建[10](2014)在《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是有效提高人口素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途径。建设生态文明,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必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在提高人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相关行为能力的基础上,可以使广大社会成员自觉遵守自然生态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积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发展的进程,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创造条件。因此,大力发展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质,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关键环节。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生态理念和借鉴西方先进的生态主张的基础上,以国内外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严峻现实与当前我国公民整体生态文明素质不高的现状为出发点,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途径,以多种教育方式、方法提高公民生态文明素质为落脚点,借助理论论证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手段,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结构,以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生态观、培养生态公民为最终目标,对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观点和主张。论文导言部分对相关研究现状作出了评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以及创新点等。第一章着重分析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特点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第二章在梳理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深入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种种问题的原因。第三章则梳理了生态文明思想产生的渊源,主要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生态文明思想、我国古代与西方现代的生态文明思想等方面阐述了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基础。第四章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同时明确了生态文明教育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培养生态公民,并把这一目标细化,进而围绕教育目标确立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第五章首先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等方面对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体制建构,其次从保障机制、动力机制与评价机制三个方面构建生态文明教育的运行机制,最后从施教队伍、教育方式和区域差异等方面确立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原则。第六章在前一章宏观体制机制建构的前提下,具体论述了生态文明教育实施的三大途径——家庭生态文明教育、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生态文明教育,进而给出了生态文明教育落实的一些具体方法。论文的结束语在简要总结全文的基础上,预测了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趋势。针对当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研究中对教育目标界定不一的现状,本文从教育的本质与生态文明教育的性质方面把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标确立为培养具备科学生态观及相关行为能力的生态公民,并对科学生态观与生态公民的内涵进行界定。同时,本文从人的心理结构与知行关系角度把这一目标进行细化,以利于在实践中操作。文中还强调要把生态文明教育列入我国正规国民教育体系,以使其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此外,本文侧重于从宏观层面对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体制机制建构,从理论上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提供有效的制度设计。
二、转变发展方式,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在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颁发“曲格平奖学金”大会上的演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转变发展方式,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在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颁发“曲格平奖学金”大会上的演讲(论文提纲范文)
(2)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研究 |
1.2.2 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理论基础的相关研究 |
1.2.3 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政策实践的相关研究 |
1.2.4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保护与治理研究的现状评析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基本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人类命运共同体 |
2.1.2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 |
2.2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主要内容 |
2.2.1 共同承担 |
2.2.2 协同治理 |
2.2.3 生态共赢 |
2.3 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3.1 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必要性 |
2.3.2 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可行性 |
第三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理论溯源 |
3.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渊源 |
3.1.1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 |
3.1.2 西方人类中心论 |
3.1.3 中国传统的“和合”思想 |
3.2 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理论来源 |
3.2.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 |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 |
3.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参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历史进程 |
4.1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参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提供基础 |
4.1.1 构建生态文明政策制度体系 |
4.1.2 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 |
4.1.3 完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 |
4.1.4 建立中国生态环境管理体制 |
4.2 参与国际生态保护与治理,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
4.2.1 致力于全球环境污染治理 |
4.2.2 参与国际生态环境保护 |
4.2.3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
4.3 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国际生态合作提供中国方案 |
4.3.1 搭建“一带一路”国家绿色发展合作平台 |
4.3.2 主动开展国际多边合作 |
4.3.3 “一带一路”绿色金融体系日益成熟 |
4.3.4 积极开展生态援外培训 |
第五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现状透视 |
5.1 中国参与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成就 |
5.1.1 初步形成生态保护与治理的中国模式 |
5.1.2 在国际生态治理中显现中国姿态 |
5.1.3 进一步推动了国际生态合作 |
5.2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面临的挑战 |
5.2.1 全球生态合作理念尚未完全构建 |
5.2.2 全球生态环保顶层设计不合理 |
5.2.3 生态共赢模式没有有效建立 |
5.2.4 生态保护与治理的中国智慧没有充分展现 |
第六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对策 |
6.1 弘扬全球生态协同治理理念 |
6.1.1 呼吁全球重视生态环境问题 |
6.1.2 引领各国协商共渡危机 |
6.1.3 树立一致的生态保护目标 |
6.2 完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顶层设计 |
6.2.1 开展国际生态环境合作调查 |
6.2.2 进行科学全球生态保护规划 |
6.2.3 实行全球范围的生态保障措施 |
6.3 构建生态合作共赢导向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模式 |
6.3.1 形成各个国家的生态合作联动效应 |
6.3.2 发挥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合作优势 |
6.3.3 推动生态治理体系法治化 |
6.4 提供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的中国方案 |
6.4.1 完善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 |
6.4.2 总结中国绿色发展模式的特征 |
6.4.3 贡献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
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 |
一、生态危机爆发 |
二、环境保护运动兴起 |
三、生态科学繁荣发展 |
第二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思想来源 |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
二、中国传统生态智慧 |
三、西方生态理论 |
第三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
一、孕育阶段 |
二、生成阶段 |
三、升华阶段 |
第二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目标诉求、核心理念 |
第一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揭示了人类文明演进的基本规律 |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认识 |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 |
第二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目标诉求 |
一、美丽中国是对社会主体生态诉求的回应 |
二、美丽中国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
三、美丽中国建设推动了生态文明的演进和发展 |
第三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 |
一、绿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核 |
二、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 |
三、绿色发展理念能加快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 |
第三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对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的论述 |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化解生态危机的客观要求 |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历史演进的必然趋势 |
三、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 |
第二节 对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的阐释 |
一、生态文明是具有新的文明要素的更高级的文明形态 |
二、生态文明的本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三、生态文明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新文明 |
第三节 对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的谋划 |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 |
二、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推动世界生态文明建设 |
第四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特征 |
第一节 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
一、立足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诠释了世界性 |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彰显了民族性 |
三、实现了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
第二节 预见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
一、生态忧患意识体现了预见性 |
二、回应民生关切彰显了现实性 |
三、实现了预见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
第三节 继承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
一、坚持生态关怀体现了继承性 |
二、注重顶层设计诠释了创造性 |
三、实现了继承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
第四节 整体性和区域性的统一 |
一、关注人类文明的整体发展 |
二、注重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
三、实现了整体性和区域性的统一 |
第五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 |
第一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
二、坚持和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三、开拓和创新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
第二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价值 |
一、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
二、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四、相关概念解析 |
(一)生态 |
(二)生态文明 |
(三)生态文明观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理论源头: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考 |
二、列宁的生态认识 |
第二节 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念 |
一、“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 |
二、“尊重生命”的生态理念 |
三、“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 |
第三节 理论借鉴:西方社会的几种生态理论 |
一、生态主义 |
二、生态社会主义 |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萌芽阶段(1949-1978)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萌芽的历史缘由 |
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
三、对生态与发展关系的关注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孕育阶段(1978-2002) |
一、孕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现实挑战 |
二、环境保护思想 |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发展阶段(2002-2012) |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时代要求 |
二、科学发展理念 |
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丰富阶段(2012-至今) |
一、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时代背景 |
二、绿色发展理念 |
三、生态文明新理念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主张 |
第一节 和谐发展 |
一、和谐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应然状态 |
二、追求自然关系中的和谐发展 |
三、构建社会关系中的和谐发展 |
第二节 生态公平 |
一、公平是一切人类行为应遵循的准则 |
二、公平为解决当前生态危机提供条件 |
三、公平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关键 |
第三节 绿色发展 |
一、绿色是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的标志 |
二、绿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
三、绿色是政治与文化发展的基本观念 |
第四节 生态安全 |
一、安全是人类文明稳定发展的内在需要 |
二、生态安全是对国家安全理念的丰富发展 |
三、生态安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特征 |
第一节 历史性 |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环境伦理观的历史承接 |
二、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三、对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生态智慧的深化 |
第二节 民族性 |
一、保障中国人民的环境利益 |
二、维护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 |
三、促进世界各民族协同发展 |
第三节 时代性 |
一、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状况 |
二、回应时代最基本问题的拷问 |
三、有效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举措 |
第四节 实践性 |
一、来源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
二、具有现实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
三、在实践中实现进一步丰富发展 |
第五章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衡量我国生态建设实践 |
第一节 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初见成效 |
一、生态文明意识初步形成 |
二、生态建设事业顺利推进 |
三、生态环境状况有所改善 |
第二节 生态文明建设形势相当严峻 |
一、国内的生态环境状况依然不容乐观 |
二、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尚待全面提高 |
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仍需加强和完善 |
四、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仍未根本改变 |
五、国际环保领域的合作机制有待健全 |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 |
第一节 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
一、牢固树立尊重自然的生态意识 |
二、切实强化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教育 |
三、积极培养与生态文明相契合的生活方式 |
第二节 完善关键制度建设增强制度保障能力 |
一、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实现源头防控 |
二、完善环境监督管理制度强化过程监管 |
三、构建相关追责损赔制度确保责任落实 |
第三节 更新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绿色持续发展 |
一、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
二、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 |
三、大力发展和应用绿色生态技术 |
第四节 加强国际生态合作推进全球生态建设 |
一、努力推进全球生态建设是必然选择 |
二、不断增强国际生态合作的思想认识 |
三、积极参与全球生态合作的实践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依据 |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
(三)研究的实践价值 |
二、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 |
(二)系统研究的方法 |
(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四、论文的结构及创新点 |
(一)论文的基本结构 |
(二)论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 |
一、生态文明概念的由来 |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 |
(一)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角度理解生态文明 |
(二)从人类社会形态组成角度理解生态文明 |
(三)从生态文明组成角度理解生态文明 |
(四)从生态文明所涉及的对象间关系角度理解生态文明 |
(五)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理解生态文明 |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与特征 |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特征 |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代表性理论 |
(一)“五力模型”设想 |
(二)注重理念说 |
(三)生态主导说 |
(四)机制构建说 |
五、生态文明相关概念的内涵及联系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思想资源 |
一、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 |
(二)列宁生态文明思想 |
(三)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 |
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
(一)儒家生态思想 |
(二)道家生态思想 |
(三)佛教生态思想 |
三、西方理论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
(一)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
(二)生物中心主义理论 |
(三)生态中心主义理论 |
(四)生态社会主义理论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产生的实践背景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探索 |
(一)实践历史依据 |
(二)实践探索阶段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初步成就 |
(一)国土空间开发初具规模,城市格局错落有序 |
(二)资源节约工作初显成效,减排能力有所提升 |
(三)环保顶层设计初具雏形,保护能力有所增强 |
(四)环保宣传力度有所加大,环保意识有所加强 |
(五)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公众参与力度增强 |
(六)社会转型阶段性告捷,环保目标更加明确 |
(七)生态求美文化逐步深化,制度体系加快形成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各要素之间的矛盾问题 |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法律体制机制之间的矛盾问题 |
(三)生态文明建设与个人价值观、意识的矛盾问题 |
(四)生态文明建设与国际政治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本内容 |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
(一)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
(二)建设美丽中国 |
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一)科学规划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前提 |
(二)树立科学的生态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保障 |
(三)完善生态法律制度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制度保障 |
(四)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行为保障 |
三、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
(一)科学规划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 |
(二)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参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
(三)坚持绿色发展之路 |
(四)坚持循环发展之路 |
(五)坚持低碳发展之路 |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一)“两型社会”背景下的空间格局 |
(二)“两型社会”背景下的产业结构 |
(三)“两型社会”背景下的生产方式 |
(四)“两型社会”背景下的生活方式 |
五、坚持走文明发展道路 |
(一)走实现人类全面发展之路 |
(二)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之路 |
(三)走延伸人类文明发展之路 |
(四)走科学总结历史教训之路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方向 |
一、响应“建设美丽中国”,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
(一)弘扬生态求美文化,将求美精神渗透到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中 |
(二)发挥生态文化内聚力,形成并维系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
二、突出“中国特色”,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
(一)传承我国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精髓 |
(二)破解生态发展难题,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
三、蕴含中国政治想象,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
(一)蕴含中国的政治想象,保持理论活力 |
(二)破除僵化思想,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
(三)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作用 |
四、发挥导向作用,指导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
(一)理论要发挥科学树立生态价值观和生态道德观的导向作用 |
(二)理论要发挥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导向作用 |
(三)理论要发挥提升全民生态消费意识水平的导向作用 |
五、坚持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一)借鉴国外先进生态建设理论是理论发展的重要途径 |
(二)借鉴国外先进生态建设理论是克服生态弊端的有效方法 |
(三)具有全球视野,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
六、集百家之所长,推动生态发展战略转型 |
(一)吸收交叉学科理论研究成果,及时解决新问题 |
(二)科学总结经验,发挥推动生态与发展战略转型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种环境话语体系 |
第一节 话语、话语体系和环境话语 |
一、话语、话语体系 |
二、环境话语体系 |
第二节 西方主要环境话语体系简介 |
一、古代有机的环境话语体系 |
二、现代机械理性的环境话语体系 |
三、当代西方环境话语体系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环境话语体系 |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种方兴未艾的环境话语体系 |
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环境话语体系的特点 |
第二章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形成背景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形成的国际背景 |
一、20世纪下半叶人类面对的三大危机 |
二、20世纪下半叶知识领域的变革 |
三、20世纪下半叶的经济政治局势 |
四、20世纪下半叶出现的新革命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形成的国内背景 |
一、中国融入世界 |
二、经济和政治条件 |
三、生态经济学的兴起 |
四、中国政府部门环境保护实践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形成的关系网络 |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形成的知识网络 |
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形成的权力网络 |
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形成 |
第三章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概念系统 |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三个基本概念 |
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概念系统的形成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基本理论 |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
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 |
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话语形态 |
一、三种话语形态及划分依据 |
二、学术话语形态 |
三、政治话语形态 |
四、公众话语形态 |
五、三种话语形态之间的互动关系 |
第四章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传播与发展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传播 |
一、国内传播 |
二、国际传播 |
三、增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权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发展 |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发展动力 |
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发展历程 |
第五章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反思与建构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中的问题反思 |
一、学术话语形态建构中存在的问题 |
二、政治话语形态建构中存在的问题 |
三、公众话语形态建构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的建构原则 |
一、科学性原则 |
二、实践性原则 |
三、对话性原则 |
第三节 超越环境话语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 |
一、关于社会发展的话语体系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 |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的坚持与发展 |
结语: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有生命力的话语体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白洋淀生态报道研究(1972-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意义及创新点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创新点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白洋淀 |
1.3.2 环境新闻与生态新闻 |
1.4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内容与框架 |
第2章 政府主导下的白洋淀生态报道(1972-1998) |
2.1 白洋淀第一次集中治理中的新闻报道(1972-1983) |
2.1.1 白洋淀污染问题的产生与第一次集中治理简介 |
2.1.2 沉默与回避:1972-1976年的白洋淀生态报道 |
2.1.3 启蒙与科普:1977-1983年的白洋淀环境报道 |
2.2 白洋淀第二次集中治理中的新闻报道(1984-1991) |
2.2.1 数量分析 |
2.2.2 内容分析 |
2.2.3 效果分析 |
2.3 白洋淀第三次集中治理中的新闻报道(1992-1998) |
2.3.1 整体分析 |
2.3.2 案例分析:以“燕赵环保世纪行”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为例 |
第3章 媒体建构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1999-2016) |
3.1 本阶段白洋淀生态报道综述 |
3.1.1 报道主体分析 |
3.1.2 报道理念分析 |
3.1.3 报道手段分析 |
3.2 党报与都市类报纸的比较分析:以白洋淀干淀与补水报道为例 |
3.2.1 案例与研究设计 |
3.2.2 新闻来源 |
3.2.3 新闻体裁与报道主题 |
3.2.4 报道基调 |
3.2.5 报道细节 |
3.2.6 结论与讨论 |
3.3 本地与异地媒体的比较分析:以白洋淀死鱼事件报道为例 |
3.3.1 四次死鱼事件报道的整体分析 |
3.3.2 第二次死鱼事件报道的个案分析 |
第4章 雄安新区语境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2017-2018) |
4.1 传统媒体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 |
4.1.1 白洋淀生态报道中的专家角色 |
4.1.2 白洋淀生态报道中的政府形象 |
4.1.3 白洋淀生态报道中的公众诉求 |
4.1.4 讨论与结论:反思与监督性报道不足 |
4.2 新媒体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 |
4.2.1 数量分析 |
4.2.2 效果分析 |
4.2.3 案例分析:以白洋淀芦苇问题的全媒体报道为例 |
第5章 白洋淀生态报道制约因素分析:政府、公众与媒介 |
5.1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地方政府 |
5.1.1 地方政府与生态报道的正向互动 |
5.1.2 地方政府对白洋淀生态报道的负面制约 |
5.2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公众 |
5.2.1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公众环保意识 |
5.2.2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公众环保行动 |
5.3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媒介 |
5.3.1 媒介的双重属性让白洋淀生态报道在夹缝中生存 |
5.3.2 媒介的报道观念让白洋淀生态报道片面发展 |
5.3.3 媒介的记者素养让白洋淀生态报道质量参差不齐 |
第6章 白洋淀生态保护中媒体的角色和未来之路 |
6.1 白洋淀生态保护中媒体的角色 |
6.1.1 生态政策的宣传者 |
6.1.2 生态风险的监督者 |
6.1.3 生态对话的参与者 |
6.1.4 生态教育的推动者 |
6.2 白洋淀生态报道的未来之路 |
6.2.1 创新机制,优化白洋淀生态报道的外部环境 |
6.2.2 转变观念,重构白洋淀生态报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8)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
2.1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
2.1.1 生态的内涵 |
2.1.2 文明的内涵 |
2.1.3 生态文明的内涵 |
2.1.4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
2.2 生态文明建设的特征 |
2.2.1 自律性与他律性 |
2.2.2 循环性与持续性 |
2.2.3 公平性与文化性 |
2.3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
2.3.1 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 |
2.3.2 推进低碳发展的根本保障 |
2.3.3 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
2.3.4 责任大国需要履行的责任 |
2.3.5 文明形态升级的必然途径 |
第3章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文明思想 |
3.1.1 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 |
3.1.2 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 |
3.1.3 列宁的生态文明思想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 |
3.2.1 毛泽东的生态文明思想 |
3.2.2 邓小平的生态文明思想 |
3.2.3 江泽民的生态文明思想 |
3.2.4 胡锦涛的生态文明思想 |
3.2.5 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 |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
3.3.1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 |
3.3.2 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 |
3.3.3 佛家的“众生平等”思想 |
3.4 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的生态文明思想 |
3.4.1 福斯特的“生态革命”思想 |
3.4.2 奥康纳的“双重危机”思想 |
3.4.3 阿格尔的“异化消费”思想 |
3.4.4 莱易斯的“控制自然”思想 |
第4章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
4.1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 |
4.1.1 环境保护工作开展顺利 |
4.1.2 整体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4.1.3 生态文化理念深入人心 |
4.2 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
4.2.1 环境总体恶化趋势尚未根本改变 |
4.2.2 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尚未根本完善 |
4.2.3 执法监管责任尚未根本落实 |
4.2.4 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 |
4.3 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生态环境基础较为薄弱 |
4.3.2 生态经济发展简单粗放 |
4.3.3 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淡薄 |
4.3.4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完善 |
4.3.5 国际环境合作机制不健全 |
第5章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模式 |
5.1 新农村生态建设模式 |
5.1.1 新农村生态建设模式的由来 |
5.1.2 新农村生态建设模式的特点 |
5.1.3 新农村生态建设模式的实践价值 |
5.2 京津冀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模式 |
5.2.1 京津冀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模式的由来 |
5.2.2 京津冀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模式的特点 |
5.2.3 京津冀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模式的实践价值 |
5.3“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模式 |
5.3.1“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模式的由来 |
5.3.2“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模式的特点 |
5.3.3“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模式的实践价值 |
5.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模式 |
5.4.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模式的由来 |
5.4.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模式的特点 |
5.4.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模式的实践价值 |
第6章 发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及经验借鉴 |
6.1 发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 |
6.1.1 美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 |
6.1.2 日本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 |
6.1.3 德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 |
6.2 发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借鉴 |
6.2.1 积极推进环境教育 |
6.2.2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6.2.3 立法先行的治理环境 |
6.2.4 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
第7章 推进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思考 |
7.1 合理开发和利用国土空间 |
7.1.1 落实主体功能区的规划 |
7.1.2 加强海洋资源科学开发 |
7.1.3 加大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
7.2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
7.2.1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
7.2.2 加快生态文明法制化建设 |
7.2.3 加强统计监测和执法监督 |
7.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7.3.1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
7.3.2 由量的增长向质的上升转变 |
7.3.3 由资源依赖向技术创新转变 |
7.4 建设良好社会风尚 |
7.4.1 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
7.4.2 平衡生态与心态的关系 |
7.4.3 培养绿色生活方式 |
7.5 加强国际生态合作 |
7.5.1 开展国际环境合作 |
7.5.2 创新区域保护国际合作 |
7.5.3 反对生态霸权主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概念及其辨析 |
一、生态与环境 |
二、环境教育与生态教育 |
三、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教育 |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依据 |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依据 |
第三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功能、价值与目标 |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功能 |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 |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 |
第二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实证比较 |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分析 |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现状 |
二、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 |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证比较 |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个体比较 |
二、大学生与教育者对生态文明教育认知的比较 |
第三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归因 |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较为贫乏 |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不够科学 |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合力尚未形成 |
四、高校管理者的生态文明素质急需提升 |
五、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认识应当深化 |
六、教育者的生态文明教育能力亟待提高 |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问题归因 |
一、学校方面的原因分析 |
二、社会方面的原因分析 |
三、家庭方面的原因分析 |
四、个人方面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实施内容 |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
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
二、坚持整体性、参与性和道德性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内容 |
一、生态消费教育 |
二、生态安全教育 |
三、生态意识教育 |
四、生态伦理教育 |
五、生态法制教育 |
六、生态审美教育 |
七、生态人际关系教育 |
第五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途径 |
第一节 强化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政府导向 |
一、积极发挥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 |
二、大力借助宣传机构的舆论力量 |
第二节 实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高校举措 |
一、重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地位作用 |
二、设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管理机构 |
三、建设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队伍 |
四、开发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体系 |
五、加快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步伐 |
六、优化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校园环境 |
第三节 运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力量 |
一、善于利用民间组织的资源优势 |
二、深入挖掘传播媒体的教育信息 |
第四节 创设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家庭条件 |
一、提高家长的生态文明素养与能力 |
二、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家庭氛围 |
第五节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自我教育与管理 |
一、学习理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
二、在实践中化理论为行为,做到“知行合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大学生生态文明现状的调查问卷(大学生) |
附录B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教育者) |
附录C 家庭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家长) |
附录D 社会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社区、媒体和企业人员)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特点 |
第一节 生态文明的内涵及特点 |
一、生态与文明 |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 |
三、生态文明的特点 |
第二节 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 |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特点 |
三、生态文明教育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章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一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环境教育阶段( 1972-1992) |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阶段(1992-2003) |
三、生态文明教育阶段(2003-至今) |
第二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
一、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取得的成绩 |
二、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三、我国生态文明教育问题的成因 |
第三章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思想基础与理论借鉴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 |
一、人类源于自然并且依赖自然 |
二、实践活动使自然人化 |
三、人类与自然的和解和谐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生态文明思想 |
一、毛泽东强调利用自然、节约资源的思想 |
二、邓小平重视控制人口、法制环保的思想 |
三、江泽民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的节能环保思想 |
四、胡锦涛建设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的思想 |
第三节 我国古代与西方现代的主要生态文明思想 |
一、继承我国古代的合理生态文明思想 |
二、借鉴西方现代的相关生态文明思想 |
第四章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及内容 |
第一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思想 |
一、生态文明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二、科学发展观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
第二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 |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标 |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具体目标 |
第三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
一、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确立原则 |
二、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基本构成 |
第五章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体制机制建构与实施原则 |
第一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体制建构 |
一、宏观:以政府为主导,构建整体教育方案 |
二、中观:以企业为主体,形成教育主要阵地 |
三、微观:以个人为基点,实现教育全覆盖 |
四、横向:借助环保组织,提升教育影响力 |
第二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运行机制 |
一、保障机制 |
二、动力机制 |
三、评价机制 |
第三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原则 |
一、施教主体的多元性 |
二、教育方式的多样性 |
三、教育实践的参与性 |
四、教育区域的差异性 |
第六章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途径 |
一、家庭生态文明教育 |
二、学校生态文明教育 |
三、社会生态文明教育 |
第二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方法 |
一、生态文明教育方法的重要意义 |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实施方法 |
三、生态文明教育方法的运用要求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的学术成果 |
四、转变发展方式,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在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颁发“曲格平奖学金”大会上的演讲(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以来环境宣传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研究[D]. 王静慧.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1
- [2]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保护与治理研究[D]. 杨帆. 吉林大学, 2020(02)
- [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 刘涵.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研究[D]. 张成利.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D]. 孙蕾.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1)
- [6]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研究[D]. 张华丽.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7]白洋淀生态报道研究(1972-2018)[D]. 王敬照. 河北大学, 2018(05)
- [8]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D]. 张子玉. 吉林大学, 2016(08)
- [9]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 李霞. 安徽师范大学, 2015(01)
- [10]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 杜昌建. 天津师范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