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道路管理协同工作中的安全机制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刚[1](2021)在《协同治理视域下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以贵阳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李杨[2](2021)在《保定市智慧交通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随着保定市城区的不断发展壮大,市区常住人口数量、机动车保有量连年增加,截至2020年末保定市区汽车保有量高达40.8万。庞大的汽车数量与有限的城市交通承载能力形成的矛盾使得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的交通管理模式不能适应现代交通的发展,不能解决交通管理出现的诸多问题。在此背景下保定市交通管理部门积极探索智慧交通管理这一新型管理模式。智慧交通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打破行业壁垒实现数据信息共享,通过对数据进行采集分析、深度挖掘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帮助,使交通管理更加高效化智慧化。智慧交通具有高效集约、安全便捷、绿色可持续等优点,智慧交通管理具有多样化、个性化、集约化、服务化等特征。智慧交通管理提升了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为市民出行提供了便利和保障。保定市智慧交通管理建设本着前瞻性、需求导向性、集约性和融合性几大原则,确立了三年建设总体规划,分步建立完整的智慧交通管理体系。保定市智慧交通管理的总体架构为“1+1+1+N”,即一个智能感知网络、一个智慧交管大脑、一个“一体化”指挥平台和多个智慧应用平台。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实地调研法和问卷调查法分析出保定市智慧交通管理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保定市智慧交通管理的对策和建议。加强保定市智慧交通管理建设首先要转变思想认识,提高重视程度,完善顶层规划,加大资金投入,鼓励技术创新;其次,要加强制度建设,增进部门协同整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信息共享、数据融合,完善系统平台建设,保障信息安全,注重人才培养,增加人才储备;最后,还要加强交通宣传工作,改进宣传方式,注重宣传效果,为群众提供更好的交通信息服务。保定市交通管理部门要积极运用智慧交通管理的新型管理模式,多措并举加快发展,尽快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以人为本,推动保定市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使市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潘昭天[3](2021)在《基于博弈论和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城市道路网络交通控制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信号交叉口交通流的受控过程对城市道路网络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现有城市道路网络交通控制方案优化设计仍处于优化-性能改善-需求增加-性能恶化-再优化的循环困境。当经济、技术、城市建设程度迅速发展引发交通需求变化加速、交通流动态性增强,优化困境面临周期缩短的问题。交通控制方案频繁迭代优化将造成城市交通建设成本增加。抑制相应随机性诱发交通拥堵能力不足是现有交通控制方法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有必要针对城市道路网络交通流动态、随机性展开城市道路网络控制方法研究。此外,网络节点失效扩增交通拥堵蔓延引发路网性能下降也需要考虑。围绕城市道路网络交通控制方法研究:(1)在城市道路网络分布式的交通控制方法与交通分配、信号控制耦合方法之间,对交通信号控制领域理论体系中作进一步补充完善;(2)使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具备自适应改进能力,能够随路网拓扑关系及交通需求共同演化,避免迭代优化的循环困境。论文从随机出行需求下的分布式动态交通分配、应对随机出行需求影响的分布式交通信号控制、应对网络节点失效的信号控制系统鲁棒性增强三个方面展开研究。(1)分布式动态交通分配方法,对随机出行需求分配,从根源抑制路网交通拥堵产生,为后续研究的关键基础。构建异构建议者多智能体团体,耦合异构建议者建议约束决策者动作空间,使其在有限动作空间内采用混合策略形式分配出行需求,提升多智能体强化学习在动态交通分配任务方面的运行效率;构建差异化回报函数机制,使智能体在学习中实现用户均衡原则;设计自适应学习率机制,提升方法对随机出行需求以及交通状态变化的敏感性,增强其再学习能力。经验证分析,分布式动态分配方法有效改善城市道路网络中个体出行者平均出行时间、提升网络整体吞吐量水平,且出行需求分配结果满足用户均衡原则。此外,研究也表明,与分布式交通信号控制方法相耦合,能够有效降低路网内出行延误水平。(2)分布式交通信号控制方法,从应对出行需求随机性影响出发维持城市道路网络性能稳定、进而缓解抑制交通拥堵发生、蔓延,是研究中的重要核心。引入博弈中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概念,改进多智能体强化学习决策过程,使智能体隐式获取全局信息,增强其在不同随机出行需求状态下维持路网性能稳定的能力;在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解基础上,引入Jensen-Shannon散度构建自适应学习率机制,增强信号控制智能体对局部交通流状态变化的敏感性,使其具备收敛后再学习能力。经验证分析,分布式交通信号控制方法在应对出行需求骤增、起讫点间出行需求分布骤变以及路网中出行需求分布不均衡、到达率随机引发随机性影响方面具有良好控制效果,将城市道路网络出行延误维持在较低水平。然而,验证也表明其仅适用于城市道路网络流量输入适中的情况下,是一种对城市道路网络时空资源深度挖掘的方法。(3)应对网络节点失效的信号控制鲁棒性增强方法,侧重于在路网结构受损时,强化信号控制方法维持路网性能的能力,是对重要核心的补充。立足于多智能体系统,构建对城市道路网络节点等级度量方法,实现对路网关键节点判别;引入路网节点交通状态,构建节点各向异性影响力传播机制,实现节点交互关系动态演化;根据节点交互结构差异,修正相应信号控制智能体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求解决策过程及回报函数机制。经验证分析,在少量节点失效情况下,论文方法能够较好的将城市道路网络出行延误维持在较低水平,且在节点失效时间增加时有效抑制路网性能下降速度。然而,当路网拓扑结构严重受损、承载能力无法满足出行需求时,该鲁棒性增强机制难以提升信号控制方法性能。综上所述,论文构建动态交通分配方法出行需求分配从根源抑制交通拥堵的形成,该方法可独立执行交通分配任务,与分布式控制耦合使用可以有效抑制拥堵,还是信号控制鲁棒性增强机制的关键接口。针对随机出行需求影响构建的分布式交通信号控制方法,能够在局部交互过程中隐式地感知全局信息,有效缓解、抑制随机出行需求诱发的交通拥堵。而信号控制鲁棒性增强机制,构建节点间交互关系,实现信号控制方法网络节点失效鲁棒性提升。将分布式动态交通分配、分布式交通信号控制、信号控制鲁棒性增强机制相融合,使交通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应对频繁的优化困境且具跟随城市道路网络共演化的能力。
赵芳[4](2021)在《西宁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道路交通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促进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城市道路交通的管理水平间接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和进步。道路交通管理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公共服务,在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要充分考虑人的需求。然而伴随着人,车、路的迅猛增长,道路交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因此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如何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民众的急切期待。如何才能提升道路交通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能是摆在道路交通管理部门面前亟需解决的课题。青海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高效的道路交通,西宁市作为省会城市,如何更好发挥规划宏观指导和建设引领作用,对于处在转型发展中的西宁至关重要,想要着力构建西宁市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构建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必须加快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提升道路交通管理能力,优化交通路网,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构建综合交通枢纽。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确保道路交通健康发展,不仅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出行交通环境,也有利于促进西宁城市经济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但是近年来随着西宁市机动车保数量迅速增长,路网不畅、交通拥堵、一体化服务水平低等问题凸显,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也制约了西宁市城市的发展。本文基于公共服务视角,应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结合西宁市道路交通管理的实际现状,综合运用新公共服务理论和激励理论,对西宁市的道路交通管理进行探讨研究。首先,从公共服务视角下西宁市道路交通管理现状出发,对当前西宁市城市发展状况、道路交通管理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其次,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归纳总结出西宁市道路交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静态交通秩序混乱、交通违法行为屡见不鲜、交通参与者素质偏低、管理任务繁重等,进而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原因有交通规划缺乏系统性、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和管理落后、宣传教育水平低、科技手段应用不足等。最后,结合国内外道路交通管理先进城市的经验的基础上,从规划设计层面、管理层面、宣传层面、社会层面提出解决西宁市道路交通管理问题的具体对策。
毛丽娜[5](2021)在《智能车路协同环境下实时动态可变车道研究》文中认为在城镇化进程中,虽然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但城市道路资源供给仍然有限,往往跟不上交通需求的发展,交通供需矛盾突出,交通拥堵频发,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产生活,已成为制约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城市道路资源供给受限的情况下,进行交通资源供给侧改革,借助科学新技术和管理新手段充分挖掘现有道路交通资源的利用潜力,提高其通行能力和运行效率,是缓解当前城市交通拥堵的较好思路。城市相当部分交通拥堵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主要为道路交通流向性供需失衡,即路段或交叉口不同方向流量比在不同时段表现出显着差异性,导致空间资源供需错位、交通效率急剧下降的运行状态。该状态在交叉口表现为进口不同转向车流之间的非均衡性,在路段上表现为双向车流之间的非对称性。变向交通管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而当前可变车道的研究与应用多集中于定时段、定路段方案的组织与管理,无法主动适应交通流的实时变化,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得益于智能车路协同技术的快速发展,实时把握道路交通流向性供需失衡态势,动态调整可变车道控制策略成为可能;探索智能车路协同环境(Intelligent Vehicle Infrastructure Cooperative System——IVICS)下实时动态可变车道的控制理论与方法,是非常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工作。首先,本文在定义交通流向性供需失衡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路网的实际调查数据分别针对交叉口、干线和网络层面建立了流向供需失衡特征表达模型,进而揭示了道路交通流向性供需失衡的演化特性,明确了实时动态可变车道的应用场景。然后通过实际数据进行预测结果对比和验证,提出以修正后的GA-NARX神经网络模型预测交通流量,为把握交通流向性供需失衡态势提供依据。其次,参考可变车道实施的相关标准,总结了设置实时动态可变车道的条件和原则,主要从硬件设施、运行组织和信息管控支持三个方面构建了实时动态可变车道的整体方案。提出了以智能道钉灯为核心的设施系统及其布设方案;设计了可变车道运行流程并从时间、空间和智能车路协同环境三个角度构建了可变车道运行与安全控制方案;围绕车道切换数量、时机和过程提出了可变车道组织实施及车道分配方案;分析了实时动态可变车道的信息支持需求,并据以提出了IVICS下可变车道控制信息系统设置方案,为实时动态可变车道的协同控制提供了信息系统技术方案。第三,基于实时动态可变车道方案构建了面向可变车道分段开启的元胞传输模型,分析了可变车道控制过程中的交通流演化特征,揭示了可变车道转换过程中的速度和密度变化规律,为可变车道的动态控制提供支持。在分析可变车道开启时机及分配方案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干线路况拥堵点检测确定可变车道开启点与开启长度,以干线总体阻抗最小为目标构建干线车道分配模型。此外,总结了影响可变车道安全运行的因素,分别构建了路段和交叉口实时动态可变车道的安全控制模型和流程,为实时动态可变车道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第四,从对比传统环境和IVICS下交叉口的车流运行特征入手,分析了可变车道对交叉口运行状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围绕可变导向车道与交叉口信号的协同控制进行了信号相序与信号配时设计,先以进口道时空资源利用率最大为目标初步确定进口道车道功能划分方案,然后再以通行能力和车辆延误作为评判标准最终确定可变导向车道功能。为了实现交叉口的资源利用最大化并高效衔接路段与交叉口的车流运行,分别构建了可变车道车辆汇入优化模型、车速引导模型和信号配时协同优化模型,进而提出了单交叉口可变车道动态控制流程与方法,实现了动态可变车道在单交叉口的时空资源优化配置。第五,分析了IVICS下干线车流运行特征,为干线实时动态可变车道控制提供支持;基于分段优化控制原则,以车道利用效率最优为目标确定可变车道分段长度,并提出了可变车道清空和开启控制方法,设计了可变车道清空控制流程及清空车速引导策略、干线协同运行车速引导策略,构建了干线绿波相位差协同优化模型;形成了干线实时动态可变车道协同优化控制流程。最后,选取南京市北京西路,分别构建了单交叉口、路段及干线的元胞传输仿真模型。利用提出的优化控制模型对可变车道动态开启方案及信号配时方案分别做了优化设计,对比优化前后的交通运行状态。结果显示实时动态可变车道方案中的平均车速和拥堵持续时间比可变车道未开启状态下及常规环境可变车道在固定时刻开启状态下均有明显改善;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能够有效提升路段及交叉口的通行效率,充分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案和智能优化控制方法对解决交通流向性供需失衡问题的有效性。实时动态可变车道的实施受到方案、设施、技术和运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只有多种因素协同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其功效,真正达到及时缓解交通流向性供需失衡的目的。本文围绕实时动态可变车道的实施,进行了整体方案设计、交通态势把握、信息管控系统构建、控制模型与方法探索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实时动态可变车道应用理论与方法,为智能车路协同环境下开展变向交通管理提供了思路与借鉴。
孙坤坤[6](2020)在《重庆市公交车运行安全治理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城市交通体系逐步完善,公共交通类型的丰富增加了公共交通对市民出行的吸引力。此外,鉴于公共交通高效、环保等特点,发展公共交通是现代化城市的发展方向。公交车作为市民主要出行方式之一,安全隐患频发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痛点,发生了如北京375公交事件、广州301公交事件、柳州6路车事件、贵州兴义公交事件等等危害市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2018年10月28日由驾乘纠纷引发的重庆大巴车坠江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大多数人日常出行的主要方式,巨大的客流量使公共交通安全越来越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在我国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人口密集度不断提高,短距离运输尤其是城市内运输中频发的公共交通问题,对公民人身与财产安全都造成了极大威胁,成为社会安全治理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公交车运行安全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的相关研究以社会风险理论、公共安全治理等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协同治理理论为基础,多维度分析总结了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所暴露出的问题及其原因,借助问卷分析、访谈分析对其运行安全现状进行归纳。横向对比美国、日本、德国三个国家的相关公共交通安全治理的经验并予以借鉴。最后,针对我国公共交通安全治理提升方面给出了积极有益的思考和探索,分析总结出五项改善重庆市公交车运行安全治理的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文章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即:导论、研究主体。导论中详细介绍了文章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方法与思路。研究主体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相关概念,着重介绍道路交通安全及其治理主体、内容和方法,同时提出城市公交运行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与道路安全相关的理论研究。第二部分介绍重庆市公交的发展和运行安全治理现状,详细了解重庆公交的发展历程、规划、特点及载客情况等,并结合案例、问卷分析、访谈分析,对其运行安全现状进行归纳总结。第三部分介绍重庆市公交运行安全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第四部分以比较分析法为基础,侧重研究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在公共交通安全治理方面的经验,进而阐述重庆市在公共交通安全治理方面如何吸收国外的经验。第五部分是对策建议。通过多维度的论证分析,比这分别就政府、政府、公共交通部门、乘客和司机,4类不同主体,给出了完善重庆市公交运行安全治理方面的对策建议。从理论探索出发,本研究通过多维分析重庆市公共交通安全遇到的挑战,结合实践经验,给出相关的可行性建议。道路交通安全的治理是一个涉及到社会、法制、伦理道德、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方面面的综合课题,希望本研究为守护重庆公共交通安全的出一分薄力。
王庭男[7](2020)在《成都市共享单车违规占道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社会,快速兴起的共享经济模式已参透到各行各业,其中颇具代表性的共享单车产业仍在飞速发展中。共享单车的出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带来了便利,它突出解决了民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困难,积极响应了国家推行“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发展理念,降低了交通拥堵的压力。但是,新兴事物的发展总会带来一些前所未有的问题,共享单车企业的资本恶性竞争和过量投放单车使得市场中单车数量剧增,进而达到了一种“过饱和”的状态,政府缺乏智慧治理,民众自我约束意识淡薄,共享单车违规占道问题应运而生。成都作为一个对共享单车需求量极高的省会城市,存在着不可避免的违规占道问题,成都市政府部门积极响应,潜心摸索各种治理方式来尝试解决占道问题。就近几年的治理效果来看,占道问题并不完全处置得当,治理方式仍存在一些弊端。为更好地完善存在的治理问题,本文以公共管理角度为立意,以合作治理理论为基础,建立出一个多主体合作治理的模式来研究解决成都市共享单车违规占道的治理问题。本文首先总结前人经验,充分调研了近年来与共享单车治理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其中不乏关于违规占用城市道路问题的文献。然后,详细地阐释了合作治理理论的基本概念、体系架构和在其他社会问题方面的治理应用。其次,结合合作治理理论模型和成都市治理共享单车违规占道现状的具体内容,推理出目前违规占道治理问题的形成过程,指出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完善。随后从三个方面全面剖析了违规占道治理问题的成因,其中包括治理主体与职责以政府为主导,主体间缺乏沟通与合作机制以及治理政策与法规保障不足。围绕政府部门、共享单车企业和用户及社会组织的不同角度,通过应然实然分析法、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数据分析法等,深入剖析不同主体对治理共享单车违规占道问题的参与度与合作性。最后,把成都市治理共享单车违规占道问题完整融入合作治理模型中,以构成治理问题的三大原因为参照,多元主体为视角,外加部分科学治理方法,自下而上地提出实际性的治理对策。本文通过论述,为成都市在治理共享单车违规占道问题上提供了新的建议,为政府部门、共享单车企业和公众等提供了更多的治理理论依据和参考,使得共享单车更便于服务大众,从而实现共享单车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朱赤[8](2020)在《南通城市交通拥堵精细化治理的逻辑、困境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城市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顺畅的城市交通会对城市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交通拥堵会制约城市发展,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目前,南通市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水平、汽车保有量较过去都有显着增加,随之产生的是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为此,市政府曾通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等方式来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长期看来,一些疑似解决的问题容易复发,治标不治本。归根到底,现阶段所运用的还是一种粗放式的治理方式,远远不能满足南通市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将精细化治理的理论引入南通城市交通拥堵治理中,对城市交通拥堵实施精细化治理。精细化厘定政府职能,建立跨部门协同治理,与社会组织、公众合作治理,运用大数据和智能化技术,对城市交通拥堵治理中的各因素采取量化、细化和流程化措施,并完善相关保障制度,来实现降低治堵成本、提高治堵效能的目标,以便于从源头上切实缓解南通市交通拥堵状况。本文在厘清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行业、市民、国家三个层面论述了南通城市交通拥堵精细化治理的背景和意义,分析总结了治堵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剖析了精细化治堵的制约因素,再结合国内外城市精细化治堵的先进经验,从制度完善、流程优化、技术支撑三个方面探寻了南通城市交通拥堵精细化治理的具体路径,以期能够在某些层面上对我国其他城市的治堵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张晓东[9](2020)在《苏州工业园区道路交通管理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苏州工业园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住房和产业的规模化集聚,也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城市交通拥堵、交通安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中新合作示范区,改革开放水平一直走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园区管委会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道路交通管理的先进经验,从2009年开始调研、论证智慧交通建设可行性方案设计,2011年正式启动项目建设。本文主要选取苏州工业园区道路交通管理展开研究。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认真研究了国内外道路交通管理体制、道路交通信息化管理模式、法治化的实现路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等方面,全面总结了苏州工业园区道路交通管理现状、特色做法和取得成效,深刻指出了政府在道路交通建设源头规划上不科学、公共设施投入不足、对道路交通重点领域、路段和顽疾问题的管理办法有限、信息化建设有待完善等问题,并从园区道路交通管理的主体、客体、方法、制度等层面深入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苏州工业园区道路交通管理的改进对策。在以主体视角推动形成多元协同的道路交通管理格局方面,提出推动园区交通委员会和“一办六委”实体化运作、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社会化协同联动机制;在以客体视角建立“精准控制+云端服务+联动宣传”的道路交通综合源头管理模式方面,提出加强道路交通执法、服务、宣传体系建设;在以方法视角推动智慧交通建设与管理应用深度融合方面,提出推动大数据融合共享、提升数据赋能实战应用能力、加强信息数据的运维管理和提高政府部门业务人员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在以制度视角推动道路交通管理专项政策的出台方面,提出调控交通需求供给管理政策、推出本地智慧交通产业发展政策、完善人才培养政策。
严晓云[10](2020)在《高速移动环境异构网络的多维动态适配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高速移动网络作为“泛在”移动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随着网络技术发展,高速移动网络可以融合多个电信运营商提供的网络,为移动用户提供丰富的网络信息服务。然而,传统的高速移动网络因其自身架构的局限性和复杂的无线链路特点,难以灵活地协同异构网络来满足移动信息服务的多维需求,造成服务质量差、用户体验不佳和资源利用率低等弊端。因此,本文在智慧标识网络理论基础下,结合高速移动网络特点与服务多维需求,研究基于无线链路状态动态感知的多维适配机制。论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高速移动网络中多维需求服务面临的适配挑战,提出一种基于智慧标识网络的多维需求服务与网络动态适配框架。首先,综合分析高速移动网络环境中现有网络适配框架和机制的优缺点。然后,详细阐述了新型适配架构的设计需求,并设计多维需求服务与网络动态适配框架和关键功能模块。最后,通过在高速铁路和城市道路沿线的原型系统实地测试,验证该适配框架的可行性与优势,为后续章节中不同需求维度的服务适配提供研究基础。(2)针对高速移动网络中多Qo S参数需求服务因无线链路动态性导致的适配不准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满意度的服务与网络适配机制。首先,根据高速移动环境无线链路质量参数特点与服务的多Qo S目标需求构建族群模糊处理规则。其次,根据服务的多目标需求建立加权满意度的动态适配机制,以最大化服务满意度。最后,利用高速铁路网络真实数据对该机制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制有效地提高了适配准确性,并提升服务适配满意度。(3)针对高速移动网络中可靠性需求服务因无线链路失效导致的传输失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链路失效状态预测的服务与网络适配机制。首先,根据高速移动环境中无线链路状态的特点建立链路失效预测模型。其次,引入冗余传输方法以提高服务传输的可靠性,并进一步考虑数据流有效吞吐量收益与冗余传输开销之间的权衡,构建基于效用优化模型的适配机制。最后,根据真实的高速铁路网络状态数据进行仿真实验,以评估该适配算法的性能优势。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制有效地提高了服务的丢包率满足率和效用值,获得较好的吞吐量性能。(4)针对高速移动网络中时效性需求服务因无线链路频繁切换导致的超时传输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链路可用时长和服务截止时间的流调度机制。首先,根据高速移动环境中移动轨迹特点设计了无线链路可用时长预测模型。然后,根据服务的持续时长和截止时间这两个关键时间需求参数设计了基于链路可用时长预测的适配机制,以提高数据流按时递交率。最后,通过高速移动网络环境中的仿真实验对提出的适配机制进行评估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制有效地提高了服务传输成功率,并缓解服务成功传输的滞留时间。
二、城市道路管理协同工作中的安全机制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道路管理协同工作中的安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保定市智慧交通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智慧交通 |
2.1.2 智慧交通管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大数据理论 |
2.2.2 优化决策理论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三章 保定市智慧交通管理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3.1 保定市交通管理发展历程 |
3.2 保定市智慧交通管理现状 |
3.2.1 运行原则 |
3.2.2 总体架构 |
3.2.3 具体应用 |
第四章 保定市智慧交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保定市智慧交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4.1.1 基础设施建设不规范 |
4.1.2 数据信息不可靠 |
4.1.3 平台建设不完善 |
4.1.4 交通宣传不到位 |
4.1.5 技术人才不充足 |
4.2 保定市智慧交通管理问题成因 |
4.2.1 重视程度不够 |
4.2.2 资金投入不足 |
4.2.3 缺乏人才培养 |
4.2.4 欠缺宣传意识 |
第五章 国内外城市智慧交通管理经验 |
5.1 国外城市智慧交通管理经验 |
5.1.1 新加坡 |
5.1.2 日本东京 |
5.2 国内城市智慧交通管理经验 |
5.2.1 北京 |
5.2.2 广州 |
5.2.3 上海 |
5.3 对保定市智慧交通管理的启示 |
第六章 完善保定市智慧交通管理的对策 |
6.1 完善顶层规划 |
6.1.1 增强思想认识 |
6.1.2 鼓励技术创新 |
6.1.3 加大资金投入 |
6.2 加强制度管理 |
6.2.1 加强部门整合制度 |
6.2.2 加强基础设施管理 |
6.3 完善系统建设 |
6.3.1 推进系统平台建设 |
6.3.2 加强信息安全保障 |
6.4 重视人才培养 |
6.4.1 加强人才储备 |
6.4.2 加强教育培训 |
6.5 加强交通宣传 |
6.5.1 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 |
6.5.2 加大宣传资金投入 |
6.5.3 加强宣传人才培训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保定市智慧交通管理服务的问卷调查 |
致谢 |
(3)基于博弈论和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城市道路网络交通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城市道路网络交通控制 |
1.3.2 城市道路网络动态交通分配 |
1.3.3 城市道路网络中的多智能体强化学习 |
1.3.4 研究现存问题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框架 |
第2章 城市道路网络分布式动态交通分配方法 |
2.1 动态交通分配 |
2.1.1 动态交通分配问题 |
2.1.2 用户均衡和系统最优 |
2.1.3 动态交通分配的主要数学形式 |
2.1.4 动态交通分配模型的缺陷 |
2.2 多智能体强化学习 |
2.2.1 多智能体系统 |
2.2.2 强化学习机制 |
2.2.3 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算法 |
2.3 动态交通分配决策者智能体架构 |
2.3.1 决策者智能体状态空间 |
2.3.2 决策者智能体动作空间 |
2.3.3 决策者智能体回报函数 |
2.3.4 决策者智能体的学习率机制 |
2.4 动态交通分配空间约束建议者智能体架构 |
2.4.1 建议者智能体的状态空间 |
2.4.2 建议者智能体的动作空间 |
2.4.3 建议者智能体的回报函数 |
2.4.4 建议者智能体的学习率机制 |
2.5 异构建议者多智能体强化学习 |
2.5.1 HAB-MARL 框架的应用 |
2.5.2 HAB-MARL 算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道路网络分布式交通信号控制方法 |
3.1 城市道路网络交通信号控制 |
3.1.1 URNTSC优化目标选取 |
3.1.2 URNTSC方法主要形式 |
3.1.3 多智能体强化学习在URNTSC中的应用 |
3.1.4 当前URNTSC方法可改进性 |
3.2 交通管控中的博弈论 |
3.2.1 博弈论形式及基本分类 |
3.2.2 博弈中的均衡解 |
3.2.3 博弈论在交通系统中的应用形式 |
3.3 分布式交通信号控制智能体架构 |
3.3.1 信号控制智能体状态空间 |
3.3.2 信号控制智能体动作空间 |
3.3.3 信号控制智能体决策过程 |
3.3.4 信号控制智能体回报函数 |
3.3.5 信号控制智能体的学习率机制 |
3.4 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多智能体强化学习 |
3.4.1 MSNE-MARL 框架的应用 |
3.4.2 MSNE-MARL 算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道路网络交通信号控制鲁棒性增强方法 |
4.1 复杂网络关键节点判别技术 |
4.1.1 图论基础 |
4.1.2 复杂网络理论 |
4.1.3 关键节点判别技术 |
4.1.4 现有关键节点判别技术局限性 |
4.2 节点影响力传播机制 |
4.2.1 社会网络影响力传播机制 |
4.2.2 基于 MAS 的节点影响力传播机制 |
4.2.3 影响力传播机制改进关键点 |
4.3 MAS-AITM的URNTSC鲁棒性增强框架 |
4.3.1 MAS-AITM中节点等级度量及关键节点判别机制 |
4.3.2 MAS-AITM节点交互关系的分类 |
4.3.3 MAS-AITM节点交互关系的各向异性自择机制 |
4.3.4 MAS-AITM节点交互机制 |
4.3.5 URNTSC中鲁棒性增强构建的其他事项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值模拟框架及验证测试 |
5.1 城市道路网络数值模拟框架 |
5.1.1 元胞传输模型 |
5.1.2 基于CTM-DNL的数值模拟框架 |
5.1.3 城市道路网络交叉口转弯比动态构建方法 |
5.2 HAB-MARL分布式动态交通分配方法验证分析 |
5.2.1 出行成本函数选用 |
5.2.2 验证方法选用 |
5.2.3 验证网络选用 |
5.2.4 验证输入值设置 |
5.2.5 HAB-MARL验证分析 |
5.2.6 本节小结 |
5.3 MSNE-MARL分布式交通信号控制方法验证分析 |
5.3.1 验证指标选用 |
5.3.2 验证方法选用 |
5.3.3 验证网络选用 |
5.3.4 验证输入值设置 |
5.3.5 验证方法参数标定 |
5.3.6 MSNE-MARL验证分析 |
5.3.7 本节小结 |
5.4 MAS-AITM的URNTSC鲁棒性增强方法验证分析 |
5.4.1 验证方法选用 |
5.4.2 验证网络选用 |
5.4.3 验证输入值设置 |
5.4.4 MAS-AITM验证分析 |
5.4.5 本节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西宁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研究法 |
三、访谈研究法 |
四、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公共服务 |
二、道路交通管理 |
三、城市道路交通管理 |
第二节 理论依据 |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二、激励理论 |
第三章 西宁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现状 |
第一节 西宁市城市发展现状 |
第二节 西宁市道路交通概述 |
第三节 西宁市道路交通管理现状 |
一、道路管理层面 |
二、车辆管理层面 |
三、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层面 |
四、驾驶人层面 |
第四章 西宁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西宁市道路交通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静态交通秩序混乱 |
二、打击交通违法力度不够 |
三、交通管理工作任务繁重 |
四、道路交通规划前瞻性不足 |
五、优先发展公交战略落实不足 |
六、道路交通管理中宣传教育乏力 |
第二节 西宁市道路交通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管理手段跟不上交通发展新业态 |
二、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
三、道路交通管理中高科技手段应用不足 |
四、交通管理对象复杂 |
五、交通参与者的素质有待提高 |
第五章 国内外道路交通管理先进城市经验借鉴 |
第一节 东京 |
第二节 纽约 |
第三节 香港 |
第四节 深圳 |
第六章 西宁市道路交通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
第一节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原则 |
一、以人为本原则 |
二、连续性原则 |
三、公平性原则 |
第二节 西宁市道路交通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
一、规划设计层面 |
二、管理层面 |
三、宣传层面 |
四、社会层面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智能车路协同环境下实时动态可变车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变量及符号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研究及应用概况 |
1.2.2 可变车道方案研究与实施概况 |
1.2.3 可变车道动态控制模型研究概况 |
1.2.4 可变车道交叉口信号控制研究概况 |
1.2.5 总结 |
1.3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道路交通流向性供需失衡演化特性及态势预测 |
2.1 交通流向性供需失衡定义 |
2.2 交通流向性供需失衡演化特性 |
2.2.1 节点流向性供需失衡特征 |
2.2.2 干线流向性供需失衡特征 |
2.2.3 网络流向性供需失衡特征及演化过程 |
2.3 交通流向供需失衡态势预测 |
2.3.1 NARX神经网络结构 |
2.3.2 基于NARX神经网络的交通流量预测 |
2.3.3 基于GA-NARX神经网络的交通流量预测 |
2.3.4 基于GA-NARX神经网络的交通流向供需失衡态势预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车路协同环境下实时动态可变车道方案设计 |
3.1 实时动态可变车道设置条件和原则 |
3.1.1 概念界定 |
3.1.2 设置条件 |
3.1.3 设置原则 |
3.2 实时动态可变车道设施系统设置方案 |
3.2.1 智能道钉灯 |
3.2.2 实时可变信息标志牌 |
3.2.3 可变导向箭头预信号灯 |
3.2.4 车内语音和信息实时提示 |
3.3 实时动态可变车道运行方案 |
3.3.1 实时动态可变车道运行流程 |
3.3.2 安全控制方案 |
3.3.3 车道分配方案 |
3.3.4 交通组织实施方案 |
3.4 实时动态可变车道控制信息系统设置方案 |
3.4.1 智能车路协同环境概述 |
3.4.2 智能车路协同控制系统架构设计 |
3.4.3 可变车道实时控制信息系统方案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智能车路协同环境下实时动态可变车道动态控制模型 |
4.1 车道控制过程中的宏观交通流演化模型 |
4.1.1 可变元胞传输模型(VCTM) |
4.1.2 可变车道转换过程模拟分析 |
4.1.3 面向可变车道的元胞传输模型构建 |
4.1.4 可变车道控制过程中的交通流演化特征 |
4.2 实时动态可变车道分配模型 |
4.2.1 车道分配影响因素分析 |
4.2.2 可变车道分配模型构建 |
4.3 实时动态可变车道安全控制模型 |
4.3.1 安全控制影响因素分析 |
4.3.2 安全控制模型构建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单交叉口实时动态可变车道优化控制方法 |
5.1 智能车路协同环境下交叉口车流运行特征 |
5.2 智能车路协同环境下实时动态可变车道对交叉口运行特征影响分析 |
5.3 动态可变导向车道与信号协同控制方法 |
5.3.1 信号相序设计 |
5.3.2 信号配时参数设计 |
5.3.3 交叉口时空资源协同优化模型 |
5.4 实时动态可变车道控制与信号协同优化模型 |
5.4.1 可变车道车辆汇入优化模型 |
5.4.2 智能车路协同环境下车速引导模型 |
5.4.3 信号配时协同优化模型 |
5.5 单交叉口可变车道实时动态控制方法 |
5.5.1 检测器布设 |
5.5.2 变向开关阈值确定 |
5.5.3 单交叉口可变车道实时动态控制流程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干线实时动态可变车道协同优化控制方法 |
6.1 智能车路协同环境下干线车流运行特征 |
6.2 干线实时动态可变车道分段优化控制方法 |
6.2.1 分段原则 |
6.2.2 可变车道利用效率表达 |
6.2.3 动态可变车道分段控制优化 |
6.3 干线实时动态可变车道清空优化控制 |
6.3.1 引导策略 |
6.3.2 假设条件 |
6.3.3 车速引导控制方法 |
6.3.4 优化模型 |
6.4 干线实时动态可变车道开启控制方法 |
6.5 干线实时动态可变车道协同控制方法 |
6.5.1 模型基本假设 |
6.5.2 干线交叉口信号协同优化控制流程 |
6.5.3 车速引导控制方法 |
6.5.4 相位差优化模型 |
6.5.5 控制流程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仿真模型构建及验证 |
7.1 实时动态可变车道仿真模型构建 |
7.1.1 数据采集 |
7.1.2 仿真模型 |
7.1.3 仿真步骤 |
7.2 单交叉口实时动态可变车道控制仿真 |
7.2.1 交通需求输入 |
7.2.2 交叉口可变车道动态控制仿真方案设计 |
7.2.3 仿真评价及效益分析 |
7.3 路段实时动态可变车道控制仿真 |
7.3.1 交通需求输入 |
7.3.2 路段可变车道控制仿真方案设计 |
7.3.3 仿真评价及效益分析 |
7.4 干线实时动态可变车道协同控制仿真 |
7.4.1 交通需求输入 |
7.4.2 交叉口群可变车道与信号协同控制方案设计 |
7.4.3 仿真评价及效益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科研情况 |
(6)重庆市公交车运行安全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 案例分析法 |
(二) 问卷调查法 |
(三) 访谈法 |
四、研究思路 |
(一) 研究内容 |
(二)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道路交通运行安全及治理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道路交通安全概述 |
一、道路交通运行安全 |
二、道路交通运行安全治理 |
三、城市公交车运行安全的特点 |
第二节 城市公交车运行安全治理的主体和内容及方法 |
一、城市公交车运行安全治理的主体 |
二、市公交车运行安全治理的内容 |
三、城市公交车运行安全治理的方法 |
第三节 城市公交车运行安全隐患的分析 |
一、城市公交车超载带来安全隐患 |
二、城市公交车逃生设备不健全带来安全隐患 |
三、城市公交车设备陈旧与维护不力带来安全隐患 |
四、城市公交车司机安全意识不足带来安全隐患 |
五、乘客安全意识不足带来安全隐患 |
第四节 理论基础 |
一、公共产品理论 |
二、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
三、协同治理理论 |
第二章 重庆市公交车发展及运行安全治理的现状 |
第一节 重庆市公交车发展概述 |
一、2016年-2019年重庆市公交车车辆总数的增加情况 |
二、重庆市公交车的载客情况调查 |
三、重庆市公交未来的规划 |
四、重庆市公交车运行的特点 |
第二节 重庆市公交车运行安全治理的现状 |
一、大部分公交车乘客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 |
二、规范市场秩序提升城市形象 |
三、加快设施建设改善基础条件 |
四、加强行业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
五、加大执法力度强化部门监管 |
第三章 重庆市公交车运行安全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重庆市公交车运行安全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一、公共交通法规不完善且权责不明确导致违法成本低 |
二、公共交通部门协调有待提高且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
三、驾驶区域防护隔离措施不到位 |
四、城市公交车司机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
五、城市公交车司机心理健康值得关注 |
六、公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治意识薄弱 |
七、公民对城市公交车安全治理的参与意识不强 |
第二节 重庆市公交车运行安全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与城市公交车交通安全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落后 |
二、政府应该加强公共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
三、公交公司忽视交通安全且对驾驶员职业素养培训不到位 |
四、各主体间协同治理机制不完善 |
五、公共交通部门危险防范意识不足 |
第四章 国内外城市公交车安全治理的经验与借鉴 |
第一节 国内外公共交通安全治理的经验 |
一、国内公共交通安全治理 |
二、国外公共交通安全治理 |
第二节 国内外城市公交车安全治理的借鉴 |
一、注重对公交司机心理健康的教育 |
二、建立政府主导的公共交通安全保障体系 |
三、完善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
四、注重交通安全教育的完善与宣传 |
第五章 改善重庆市公交车运行安全治理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政府发挥引导作用构建多元治理体系 |
一、完善与城市公交车交通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
二、加大对妨害城市公交车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戒力度 |
三、增强治理主体间的协同联动机制建设 |
四、重视城市公交车营运线路交通安全问题 |
五、提升车辆安全技术性能 |
六、依托新兴技术促进智能交通发展 |
第二节 公交公司发挥主体地位加强安全管理 |
一、健全完善公交车驾驶区域安全防护隔离措施标准 |
二、切实落实公交车配备乘务管理人员(安全员)相关规定要求 |
三、全面提升公交车驾驶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
第三节 提高乘客城市公交车交通安全参与度实现全面治理 |
一、加大宣传力度以提高公民公共交通安全意识 |
二、加强公民对交通安全的思想教育 |
第四节 加强公交车交通安全的法制建设 |
一、完善破坏公共交通安全的责任主体认定的法律依据 |
二、责任主体的惩罚措施 |
第五节 构建公交车驾驶员心理健康保障体系 |
一、构建驾驶员心理健康测评机制 |
二、建立公交车驾驶员心理危机应急干预体系 |
三、设置机构并加大对驾驶员心理健康的投入 |
四、提供驾驶员心理健康辅导并突出人文关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出行方式选择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致谢 |
(7)成都市共享单车违规占道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和关键性问题 |
1.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1.4 研究创新点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总结 |
第二章 合作治理理论阐释 |
2.1 合作治理理论基本概念 |
2.2 合作治理理论的体系架构 |
2.2.1 主体界定 |
2.2.2 主体关系 |
2.2.3 运作机制 |
2.3 合作治理理论的实际应用 |
第三章 成都市共享单车违规占道治理问题的形成 |
3.1 成都市共享单车违规占道现状 |
3.2 治理共享单车违规占道现状分析 |
3.2.1 政府主导治理 |
3.2.2 递进式治理措施 |
3.3 基于合作治理理论下治理问题的形成 |
3.4 治理问题的形成总结 |
第四章 治理共享单车违规占道治理主体与职责原因分析 |
4.1 治理主体与职责以政府为主导的表现 |
4.1.1 传统型政府主体 |
4.1.2 成都市政府职责界定单一化 |
4.1.3 其他参与者职责不明确 |
4.2 造成治理主体与职责以政府为主导的原因 |
4.2.1 成都市政府职能思想仍处于转化阶段 |
4.2.2 共享单车属性的复杂性 |
4.2.3 缺乏处理相似问题的经验 |
第五章 治理共享单车违规占道沟通与合作机制原因分析 |
5.1 缺乏沟通与合作机制的表现 |
5.1.1 成都市城管上下级部门间的沟通 |
5.1.2 成都市综合多部门间沟通与合作 |
5.1.3 政府部门、共享单车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沟通与合作 |
5.2 造成缺乏沟通与合作机制的原因 |
5.2.1 经济人的自利性 |
5.2.2 引导多主体参与沟通与合作意识的缺失 |
5.2.3 搭建主体间沟通桥梁的困难性 |
第六章 治理共享单车违规占道政策与法规保障原因分析 |
6.1 政策与法规保障不足的表现 |
6.1.1 法律依据的滞后性 |
6.1.2 成都市相关政策内容的分散性 |
6.1.3 具体措施推进缓慢 |
6.2 造成政策与法规保障不足的原因 |
6.2.1 共享单车发展速度与出台政策法规时效性的博弈 |
6.2.2 成都市地方性合作政策的缺失 |
6.2.3 缺乏其它主体参与合作治理的激励机制 |
第七章 成都市共享单车违规占道的合作治理对策 |
7.1 明确合作治理主体与职责 |
7.1.1 政府主体的职责 |
7.1.2 共享单车市场主体的职责 |
7.1.3 社会主体的职责 |
7.2 实现全方位多层次沟通与合作 |
7.2.1 三大主体合作治理 |
7.2.2 政府多部门分工联动合作治理 |
7.2.3 分区因地制宜 |
7.3 制定合作性政策和保障性机制 |
7.3.1 合作性政策的推出 |
7.3.2 保障性机制的建立 |
7.4 其它科学治理对策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对共享单车违规占道行为的看法调查问卷 |
(8)南通城市交通拥堵精细化治理的逻辑、困境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国内外文献综述 |
二、精细化治理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图 |
第五节 创新之处 |
一、研究角度创新 |
二、研究内容创新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城市交通拥堵精细化治理的相关概念 |
一、交通拥堵 |
二、城市交通拥堵治理 |
三、城市交通拥堵精细化治理的内涵 |
四、城市交通拥堵精细化治理的特征 |
第二节 相关的理论基础 |
一、城市治理理论 |
二、精细化管理理论 |
三、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二章 南通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南通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现状 |
一、南通城市交通概况 |
二、南通城市交通拥堵情况简析 |
三、南通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主要措施及初步成果 |
(一) 整合道路资源 |
(二) 优化交通空间 |
(三) 加强涉路管理 |
(四) 完善区域功能性建设 |
(五) 开展宣传引导 |
第二节 南通城市交通拥堵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一、执行力弱,治理体系不完善 |
二、治理措施不具体,针对性不强 |
三、技术手段较为落后,通行效率低 |
第三章 南通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体制机制缺失,分工协作不明确 |
一、岗位职责界定不清 |
二、部门间缺乏协作配合 |
三、政府与社会组织、公众间缺乏合作 |
第二节 治理流程模糊,措施不精细 |
一、城市交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不够细致 |
二、城市停车系统的整治要求不够精确 |
三、城市路网改造流程不够清晰 |
第三节 现代化高科技手段使用滞后 |
第四章 国内外城市交通拥堵精细化治理的经验 |
第一节 国内城市精细化治堵的经验 |
一、杭州——积极推行公共交通精细化 |
二、上海——统筹各方力量,强化协同共治 |
三、北京——坚持民意导向下的精细治理 |
第二节 国外城市精细化治堵的经验 |
一、伦敦——优化路网体系和路面设计 |
二、巴黎——完善政策措施,加强停车治理 |
三、新加坡——精细执法,严格惩戒 |
第三节 国内外城市精细化治堵的启示 |
第五章 推进南通城市交通拥堵精细化治理的对策 |
第一节 构建跨部门协同与合作治理 |
一、政府职能的精细化厘定 |
二、跨部门协同治理 |
三、与社会组织、公众的合作治理 |
第二节 进一步优化治理全过程 |
一、加强对城市交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交通发展等方面的细化治理 |
二、加强对城市停车系统的量化治理 |
三、加强对城市路网改造的流程化治理 |
第三节 充分运用大数据和智能化技术 |
一、健全大数据分析研判平台 |
二、完善智能交通监测体系 |
三、推广应用车联网系统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苏州工业园区道路交通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道路交通管理体制研究 |
二、道路交通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 |
三、道路交通管理法治化的实现路径研究 |
四、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道路交通拥堵和安全的概念 |
二、城市道路交通管理 |
三、智慧交通的概念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二、技术治理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 |
三、交通控制理论和交通需求管理理论 |
第三章 苏州工业园区道路交通管理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苏州工业园区道路交通管理现状 |
一、道路交通管理中的政府职能 |
二、政府在道路交通管理中的规划设计 |
三、政府在道路交通管理设施上的投入 |
四、政府依托智慧交通改进道路交通管理模式的探索 |
第二节 苏州工业园区道路交通管理特色做法及取得成效 |
一、针对“人”的管理模式创新 |
二、针对“车”的管理模式创新 |
三、针对“路”的管理模式创新 |
第四章 苏州工业园区道路交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与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存在问题 |
一、从道路交通规划角度分析:道路供给、交通分配和公交规划等方面存在短板问题 |
二、从道路交通设施建设角度分析:停车设施、公交设施投入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存在短板问题 |
三、从道路交通管理角度分析:重点路段管理、交通组织优化、交通顽疾整治和新业态监管等方面存在短板问题 |
四、从智慧交通信息化应用角度分析:数据汇聚、辅助决策和精细管理等方面存在短板问题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一、主体层面:政府的管理体制、机制、理念、经验和能力不足 |
二、客体层面:政府对“人”的教育、“车”的监管、“路”的排堵保畅等方面还有所欠缺 |
三、方法层面:政府对道路交通信息化管理认识、专业人才保障和技术应用方面有待提高 |
四、制度层面:政府对道路交通管理的法治保障、供需政策、财政支撑方面亟待改进 |
第三节 国内外工业园区道路交通管理经验与借鉴 |
一、新加坡道路交通管理特色及启示 |
二、香港特区政府道路交通管理特色及启示 |
第五章 苏州工业园区道路交通管理的改进对策 |
第一节 以主体视角推动形成多元协同的道路交通管理格局 |
一、从政府部门角度推动园区交通委员会和“一办六委”实体化运作 |
二、从企业角度推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
三、从社会角度推动建立社会化协同联动机制 |
第二节 以客体视角建立“精准控制+云端服务+联动宣传” 的道路交通综合源头管理模式 |
一、建立“精准控制”的道路交通执法体系 |
二、建立道路交通云端综合服务体系 |
三、建立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联动宣传体系 |
第三节 以方法视角推动智慧交通建设与管理应用深度融合 |
一、推动大数据融合共享 |
二、提升数据赋能实战应用能力 |
三、加强信息数据的运维管理 |
四、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
第四节 以制度视角推动道路交通管理专项政策的出台 |
一、调控交通需求供给管理政策 |
二、推出本地智慧交通产业发展政策 |
三、完善人才培养政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高速移动环境异构网络的多维动态适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符号注释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高速移动场景移动网络概述 |
1.2.1 网络异构特点 |
1.2.2 移动环境服务特点 |
1.2.3 无线链路特点 |
1.3 资源适配机制研究现状 |
1.4 研究基础与选题意义 |
1.4.1 智慧标识网络 |
1.4.2 研究问题及意义 |
1.5 论文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1.6 论文组织结构 |
2 高速移动环境中异构网络的多维动态适配框架 |
2.1 引言 |
2.2 相关工作 |
2.2.1 已有的适配框架 |
2.2.2 基于时效性的适配方法 |
2.2.3 基于可靠性的适配方法 |
2.2.4 基于吞吐量的适配方法 |
2.3 设计需求 |
2.4 多维动态适配基础框架 |
2.4.1 框架概述 |
2.4.2 关键功能模块 |
2.5 原型系统的可行性与优势评估 |
2.5.1 移动性支持 |
2.5.2 链路状态感知与预测 |
2.5.3 异构网络协同 |
2.5.4 服务质量保障 |
2.5.5 部署开销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模糊满意度的服务与网络适配机制 |
3.1 引言 |
3.2 研究现状 |
3.2.1 动态适配算法 |
3.2.2 模糊适配算法 |
3.3 系统模型 |
3.3.1 服务需求描述 |
3.3.2 族群模糊处理规则 |
3.3.3 加权满意度函数 |
3.4 功能模块与算法设计 |
3.4.1 功能模块 |
3.4.2 FSNS适配算法 |
3.5 仿真结果与评估 |
3.5.1 链路质量数据集 |
3.5.2 仿真设置与参数 |
3.5.3 适配性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链路失效状态预测的服务与网络适配机制 |
4.1 引言 |
4.2 研究现状 |
4.2.1 基于链路预测的适配机制 |
4.2.2 效用优化机制 |
4.3 系统模型 |
4.3.1 网络传输模型 |
4.3.2 链路失效模型 |
4.3.3 效用优化模型 |
4.3.4 静态策略转移行为 |
4.3.5 动态策略转移行为 |
4.4 功能模块与算法设计 |
4.4.1 功能模块 |
4.4.2 E-CGF适配算法 |
4.5 仿真结果与评估 |
4.5.1 仿真拓扑与设置 |
4.5.2 预测性能分析 |
4.5.3 静态适配性能分析 |
4.5.4 动态适配性能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链路可用时长和服务截止时间的流调度机制 |
5.1 引言 |
5.2 研究现状 |
5.3 系统模型和适配机制 |
5.3.1 链路可用时长预测模型 |
5.3.2 服务需求描述 |
5.3.3 LDDA适配机制 |
5.4 功能模块与算法设计 |
5.4.1 功能模块 |
5.4.2 LDDA适配算法 |
5.5 仿真结果与评估 |
5.5.1 仿真拓扑与设置 |
5.5.2 预测性能分析 |
5.5.3 适配性能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城市道路管理协同工作中的安全机制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协同治理视域下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以贵阳市为例[D]. 赵刚. 贵州大学, 2021
- [2]保定市智慧交通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 李杨. 河北大学, 2021(02)
- [3]基于博弈论和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城市道路网络交通控制方法研究[D]. 潘昭天. 吉林大学, 2021(01)
- [4]西宁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问题研究[D]. 赵芳.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5]智能车路协同环境下实时动态可变车道研究[D]. 毛丽娜. 东南大学, 2021(02)
- [6]重庆市公交车运行安全治理研究[D]. 孙坤坤.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3)
- [7]成都市共享单车违规占道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王庭男.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8]南通城市交通拥堵精细化治理的逻辑、困境与对策[D]. 朱赤. 苏州大学, 2020(03)
- [9]苏州工业园区道路交通管理研究[D]. 张晓东. 苏州大学, 2020(03)
- [10]高速移动环境异构网络的多维动态适配机制研究[D]. 严晓云.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