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享式局域网实时可靠通信的一种实现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张然[1](2021)在《毫米波大规模天线阵列系统中的混合预编码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未来移动通信业务爆炸式增长,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利用毫米波丰富的频谱资源,并结合大规模天线阵列的高复用增益,可实现超高速率、超低时延的数据传输,因而已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与传统的纯数字预编码相比,混合预编码作为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主流信号处理技术,可在硬件复杂度和系统性能之间提供灵活的折中,对毫米波通信的发展及实际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本文以混合预编码技术为研究核心,针对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面临的移相器(Phase Shifters,PS)硬件不理想、频率选择性衰落、多用户间干扰、高计算复杂度等关键问题展开研究,以提升系统的频谱效率。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首先,研究了单用户系统中基于低分辨率PS的混合预编码技术。针对PS硬件不理想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信道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的量化方案(SVD-Q)。具体地,在假设PS硬件理想的前提下,方案SVD-Q先根据信道矩阵SVD推导出模拟预编码和合并器的最优相位值,随后利用量化器获得了任意bit分辨率PS下的模拟预编码矩阵和合并矩阵,之后通过最大化系统的频谱效率计算出最优的数字预编码矩阵和合并矩阵。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分辨率的PS下,方案SVD-Q可实现比现有方案更高的频谱效率性能。此外,考虑到量化器对1-bit分辨率PS误差较大,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基于矩阵秩-2近似的交替混合预编码方案(Alter-Rank2)。该方案先利用矩阵秩-2近似法,构造出一个基于1-bit分辨率PS的二进制码本,然后根据此码本交替设计了模拟预编码矩阵和合并矩阵。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1-bit分辨率PS下的混合预编码方案,方案Alter-Rank2可实现更高的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其次,研究了单用户宽带系统中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的混合预编码技术。针对频率选择性衰落导致的共享式模拟预编码矩阵难解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Jensen不等式的列迭代混合预编码方案(JC-Iteration)。该方案先假设模拟预编码已知,引入了一个虚拟变量,进而通过最大化频谱效率推导出数字预编码矩阵的闭式解,随后根据Jensen不等式将频率选择性衰落下的模拟预编码问题转化为平坦衰落下的模拟预编码问题,并通过列迭代算法求出了模拟预编码的局部最优解,而后利用Sherman-Morrison公式简化了该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为了进一步降低混合预编码设计的计算复杂度,本文提出了基于相位匹配的交替最小化方案(PM-AltMin)。该方案先根据矩阵乘法性质,将基于矩阵运算的混合预编码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基于向量运算的子问题,然后通过相位匹配法和最小二乘法交替求解每个子问题的模拟和数字预编码向量,最终获得完整的模拟和数字预编码矩阵。仿真结果表明,方案PM-AltMin和方案JC-Iteration均可实现较好的频谱效率性能,其中方案JC-Iteration更接近于性能上界。最后,研究了多用户系统中基于两阶段的混合预编码技术。针对用户间的信号干扰问题,本文基于块对角化技术(Block Diagonalization,BD),提出了互信息准则下的两阶段设计方案(MI-TS)。该方案先通过最大化等效基带信道容量来设计模拟阶段,并利用矩阵分块法求解了模拟预编码矩阵和合并矩阵的元素值,之后在数字阶段,根据BD技术设计了数字预编码矩阵和合并矩阵,消除了用户间干扰。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现有的混合预编码BD方案,所提方案MI-TS可支持更高的用户和速率。为了能兼顾用户间干扰和噪声问题,本文进一步提出了信漏噪比(Signal-to-Leakage-and-Noise Ratio,SLNR)准则下的两阶段设计方案(SLNR-TS)。其中,在模拟阶段,方案SLNR-TS通过最大化等效基带信道增益求得了模拟预编码矩阵和合并矩阵,然后在数字阶段,利用SLNR准则并结合KKT条件推导出数字预编码矩阵和合并矩阵的解,较大程度地抑制了用户间干扰和噪声,从而提高了系统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方案SLNR-TS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方案的不足,获得更好的系统性能。
施陈俊[2](2021)在《一类云与端结合的物联网无线组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随着物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以及大规模设备组网需求日益增多,物联网无线组网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无线组网具有有线组网无法比拟的优势,如组网灵活,布线简单等。由于物联网应用需求的复杂性,目前基于多种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Zig Bee、蓝牙(BLE)、NB-IOT、LORA等的组网技术被提出并应用于物联网。然而,这些组网技术各有其应用局限性和优缺点。特别是针对一类设备密集、节点易变化、上下行数据不平衡的应用环境,尚无一种性价比最优的无线组网技术满足该需求。基于此,本文将蓝牙无线技术、云计算技术和边缘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类云与端结合的物联网无线组网技术。该技术采用基于网关与子节点的星形拓扑结构,利用LTE-CAT1技术将网关与公网对接,实现了网关与子节点的智能自组网以及节点的动态管理;同时,提出了改进的单定向广播多监听机制的网关与子节点通信方案,解决了设备密集情况下的无线信号干扰问题,并利用动态优先级机制解决了上下行数据不平衡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多网关热备机制与边缘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该组网技术下的可靠性与安全性问题。最后,将本文提出的物联联网组网技术应用于共享经济行业的升级改造中,开发实现了按摩椅联网与控制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性成果如下:1.对现有物联网无线组网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针对设备密集、节点易变化、上下行数据不平衡的应用环境,提出了一类基于蓝牙的云与端结合的物联网无线组网技术。与典型的蓝牙mesh组网不同,该技术采用基于网关与子节点的星形拓扑结构,利用LTE-CAT1技术将网关与公网对接,通过云平台下发终端MAC地址与身份信息实现了网关与子节点的智能自组网以及网关对于动态网络(节点的出入网)的智能管理。网关与子节点之间通信采用了单监听多广播机制,实现了上行数据的实时传送。针对该机制下,无线信号干扰问题,提出了基于广播延时的抗干扰通信算法,有效降低了干扰的发生。2.针对多广播机制下,节点数目受限以及下行数据(控制)延时等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基于网关单定向广播与子节点监听的组网机制。该机制有效解决了干扰问题,实现了下行数据的实时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优先级与采集间隔时间自动优化相结合的动态通信算法,有效解决了部分设备上行数据的延时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制在对子节点数据采集频率低、下行数据实时要求性高的情况下运行效果较好。3.针对星型组网机制下单网关与广播机制下的可靠性与安全性问题,提出了多网关热备份冗余与基于Token与DES算法的网关身份识别与数据加密技术,解决了物联局域网与移动公网之间通信的可靠性以及终端子节点间通信的安全性。设计了基于边缘计算的主网关选举算法,实现了主从网关的无缝切换。同时,通过将加密的网关身份存储至终端并定期修改,有效地解决了子节点与网关之间的身份互认问题,提升了通信的安全性。4.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无线组网技术,本文将研发的云与端结合的蓝牙无线智能组网技术运用于共享经济行业,开发了相应的软件硬件系统。通过实际应用发现,本文提出的云与端结合的智能组网技术完全符合实际应用得要求,系统安全稳定可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提出的物联网无线组网技术有效解决了密集设备下的自动组网问题,具有组网方便、节点动态可配、性价比优、网络安全可靠等优点。
王忠峰[3](2021)在《中国铁路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以让旅客出行更美好为目的,以“列车公众无线网络”为基础,以“旅客行程服务”和“特色车厢服务”为核心,构建中国铁路高速列车智慧出行延伸服务平台,为旅客提供高速移动场景下智能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高质量出行服务体验。基于现阶段中国高速铁路运行环境及沿线网络覆盖情况,提出了基于运营商公网、卫星通信和超宽带无线局域网(EUHT-Enhanced Ultra High Throughput)三种车地通信备选方案,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分别对三种备选方案的建设难度、投入成本及服务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现阶段以“运营商公网”方式搭建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基于运营商公网实现车地通信,以不影响动车组电磁干扰与安全为前提,设计了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组网架构,为进一步完善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运维管控、智能化延伸服务、网络服务性能以及系统安全性,深入研究面向动车组公众无线网络复杂设备的运管平台、高铁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流媒体智能调度、基于列车位置的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和网络安全防护设计,最终为旅客提供了面向移动出行场景的行程优选、在途娱乐服务、高铁订餐、接送站等定制化延伸服务。随着5G技术已全面进入商用时代,为进一步提升旅客出行服务体验,以5G在垂直行业应用为契机,提出5G与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融合组网方案,创新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建设和运营新模式,论文的具体工作如下:1、深入分析当前高速移动出行场景下旅客的服务需求,调研了国内外公共交通领域公众无线网络服务模式及经营现状,提出了以实现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服务为目的,带动铁路旅客出行服务向多样化、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的设计方案。在系统分析了既有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通信技术选择、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和系统运维管理等难题。2、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OWA(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算子与差异驱动集成赋权方法,利用基于OWA与差异驱动的组合赋权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通过灰色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各方案的灰色关联系数,得到灰色加权关联度,对三种备选方案合理性进行优势排序,最终确定了现阶段基于运营商公网为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车地通信方案。3、基于动车组车载设备安全要求,设计了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总体架构、逻辑架构和网络架构;基于动车组车厢间的互联互通条件,分别设计有线组网和无线组网的动车组局域网解决方案。4、基于Java基础开发框架,采用Jekins作为系统构建工具,设计面向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云管平台微服务架构设计。使用高可用组件和商业化的Saa S(Software-as-a-Server)基础服务,保证云端的可扩展性、高可用和高性能,解决了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远程配置及管理。5、基于传统CDN原理和部署并结合高速列车车端的线性组网物理链路的特点,提出基于高速列车组的CDN概念,简称“高铁CDN”。设计由中心服务器提共一级缓存,单车服务器提供二级缓存的高铁CDN的两级缓存方案,每个二级缓存的内容为一级缓存的一份冗余,以此进一步提升旅客使用公众无线网络的体验,同时结合DNS解析技术提升请求的响应速度并减少出口带宽及流量的占用,提供了流畅的视频娱乐和上网体验。6、基于列车高速运行场景,分析了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普勒效应补偿对于提高接收信号质量的影响,通过实验模拟了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对于LTE(Long Term Evolution)每个时隙下网络速率的变化,提出了350km/h高速移动场景下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普勒效应补偿技术,以验证了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普勒补偿技术和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在高铁场景下的有效性,并通过实验证明了天线间距和天线数量对于波束成形技术的影响关系。7、针对高速列车网络环境,根据802.11系列相关协议中Beacon数据包会携带AP网络相关属性进行广播这一特点,利用协议标准未定义的224字段进行唯一性标识加密,唯一性标识加密算法是通过RC4、设备MAC地址与随机码组合,不定期更新。系统采用AP(Access Point)间歇性扫描形式检测,调整虚拟接口到过滤模式,不断轮询所有频道,实现车载非法AP的检测与阻断。8、基于列车无线公众网络,打造了车上车下一体化、全行程、链条式延伸服务生态,实现了人流、车流、物流3流合一,极大提升了旅客出行服务体验。9、针对5G应用场景及业务需求,基于现有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运营服务系统,通过复用其基础设施,采用5G室分技术设计了列车公众无线网络与5G融合组网方案。该方案通过创新建设模式,引入车载室分设备,并结合5G大带宽、低时延、多连接等特性进行无线调优方案设计,实现车厢内部5G信号和Wi-Fi信号的双重覆盖。
吴瑶清[4](2021)在《基于DDS框架的民航客舱应用软件中间件开发》文中指出近年来,由于民航乘务人员和旅客需求的不断更新,电子技术在民航客舱环境下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大和上升。民航客舱环境下,为了保证应用间通信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对系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样的实时应用程序的需求,对象管理组织通过发表DDS规范,提出了一个以数据为中心的发布/订阅通信模型,并使用这样的模型来进行数据分发。然而,目前国外诸如RTI DDS等应用于航空客舱环境的中间件大多为商用产品,开源产品Open DDS采用C++开发且使用集中式架构,性能不如RTI DDS等中间件的效果。因此,采用C语言,基于DDS框架研发实时性、可靠性等接近RTI DDS的国内民航客舱应用软件中间件,是一种在民航通信中间件市场几乎被垄断的背景下提出的降低商用成本的创新方案。由此本文根据民航背景下的客舱系统环境,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DDS框架的民航客舱应用软件实时中间件,在实现业务逻辑和通信逻辑的解耦的同时保证民航客舱环境下各应用软件交互的实时性、可靠性以及动态可扩展性。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分析研究DDS中间件相关技术以及对比分析民航客舱通信中间件架构,对项目背景以及技术基础进行学习。(2)结合民航客舱环境特点以及民航通信中间件的功能需求提出民航通信中间件的需求分析以及总体设计方案、总体架构设计等,并对如何实现实时、可靠、动态可扩展、稳定的民航通信中间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3)基于DDS框架结合功能需求,设计成四个模块(DCPS核心模块、DCPS通信模块、网络通信模块、应用软件接口模块)并使用C语言实现采用分布式架构的民航通信中间件。(4)设计具体测试方案,通过仿真民航客舱环境完成民航通信中间件的功能验证和性能测试分析。测试结果显示本文实现的民航通信中间件达到项目基本预期。本论文研究的课题源于国内民航客舱环境通信中间件的开发需求,设计并实现的民航通信中间件可以降低民航客舱环境内各个节点之间的耦合,进行实时可靠的数据传输,对于国内研究开发高性能的应用于民航客舱应用软件的中间件具有切实的意义。
苏成清[5](2020)在《高性能无线自组网物理层控制信道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无线自组网以其组网快速、扩展灵活、稳定抗毁等突出特点而得到研究领域和应用行业的广泛而积极地关注。现有的无线自组网应用系统在无线传输性能、组网节点规模、环境普适性能及网络移动应用等能力与性能上尚有诸多不足或欠缺,无法满足各种各类应用的多样需求。针对相关行业的具体应用目标要求,论文就研发具有传输速率高、延时小、支持节点移动的新型高性能无线自组网开展了相关具体技术研究、设计与实现开发工作。论文工作从实际应用需求出发,根据高性能无线自组网系统整体功能性能及特点要求,以实现高速率、低时延和高可靠的物理层数据传输为具体目标,针对性地开展了物理层传输帧结构设计,重点就物理层控制信道传输链路的关键技术方案进行了全面研究与详细设计,并对同步和BCH编译码功能模块开展具体深入的设计和研发工作。基于高性能自组网系统无线突发通信特点及物理层性能要求,针对性地提出一种时域同步算法,与经典的Schdmil&Cox同步算法(SC算法)相比,该算法仅采用一个辅助序列完成符号同步和频率同步,且去除同步序列的循环前缀(CP),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同步算法解决了SC算法中存在的“平台效应”问题,有效提高了同步性能,降低了计算复杂度。根据研发系统对于信令信息的高可靠性要求,就物理层控制信道中所采用的LDPC与BCH级联编码进行了具体研究,给出了一种适应系统物理层传输链路结构的BCH(1440,967)编码方案,仿真研究的结果表明所设计的BCH编码方案纠错性能良好,满足实际应用。基于高级综合(HLS)平台,就所设计的同步算法和BCH编译码算法进行具体的功能硬件实现设计与优化开发,实现结果表明所设计开发的算法实现模块功能正确,性能高效,均满足高性能无线自组网系统物理层相应功能模块设计要求。论文研究、设计、开发工作与成果不仅对高性能无线自组网系统研发具有创新贡献与实用价值,对相关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也有着一定参考意义和应用价值。
刘奕[6](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李晶[7](2020)在《信息社会场域中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职能研究》文中提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数字化信息社会的演进,信息社会的到来不仅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而且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与人之间乃至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然而,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它又诱发了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传统的政府管理理念、治理结构和政策行为都受到了巨大冲击,使政府的各项工作面临新的环境。面对如此情境,政府网络公关得以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所谓政府网络公关,是政府为了更好地实现其管理和服务职能,将网络沟通传播方式引入政府公共关系活动,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收集和传播信息,与公众进行双向互动交流,以争取公众的信任、支持与合作,从而实现政府公共关系目标,塑造与维护政府良好形象的公关理念与行为。政府网络公关不仅涉及网络信息技术,而且涉及了一种以网络媒介为手段的崭新政府治理模式,其实质为政府与公众之间借助网络媒介进行双向互动与沟通,建立一种互利互信的理想公共关系状态。我国的政府网络公关始于1999年启动的政府上网工程。2000年后开始“三网一库”工程建设,即大力推进政府办公业务网、业务资源网、政府公众信息网和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和完善,促进了政府机关信息资源的共享,实现了网络化、协同化办公,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政府网络公关得以快速发展。自2011年起,各级政府机关和部门又纷纷开设政务微博,将其作为获取社情民意、公开政务信息、推行网络问政、塑造政府形象的重要平台。近几年,以政务APP为代表的移动客户端快速成长起来,与政务微博一起成为政府网络公关中不可或缺的信息沟通媒介,其巨大的媒介优势和信息沟通效果,使政府网络公关展现出新的形态、新的活力。我国政府网络公关如今正朝着一个以公众为中心、政府网络公关媒介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迈进。但是,政府网络公关面对的是广泛而复杂的社会公众,所涉及的事务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技术又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网络谣言、舆论压力、信息安全等问题对政府网络公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借助新兴网络媒介的优势,利用有效的公关手段,制定和实施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府网络公关策略,使其职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成为现阶段政府必须着重思考的问题。以职能为主线分析我国政府网络公关所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能够全面、清晰地了解当前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实际状况,帮助我们探寻完善政府网络公关的有效策略。政府网络公关具有政府形象塑造、公共危机治理、公共政策传播和信息服务等四项基本职能。政府网络公关的首要职能是政府形象塑造,其能够借助多元化网络公关媒介的优势,帮助政府树立沟通型、互动型、创新型等良好的政府形象。不过,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需要不断提升政府自身能力与素质,强化对公众的正确引导,加强对网络媒介的管理和应用,从而使政府网络公关的政府形象塑造功能得到更好地发挥。其次,公共危机治理是当代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政府网络公关的重要职能。政府网络公关在帮助政府获取准确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修复政府形象、提升政府危机治理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政府网络公关意识和专门网络公关部门的欠缺,政府与公众间出现信息沟通不畅,影响了公共危机的有效治理。通过强化政府的网络危机意识、培养公众的责任意识、完善政府网络公关系统,能够有效提升政府的公共危机治理效能。再次,政府网络公关重新定义了公共政策的传播模式,畅通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政策信息沟通渠道,有利于政策传播优化和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然而,公共政策传播的封闭性、公共政策传播反馈渠道受阻,以及公共政策传播的舆论场分离,严重阻碍了公共政策传播效果的实现。为此,应借助政府网络公关的有效方式和手段,创新公共政策传播的理念、内容和方式,实现公共政策传播的优化。最后,政府网络公关对完善政府信息服务有显着的正向效应,让政府信息服务的价值得到充分实现,让政府信息服务的效能大幅提升。但是,目前仍然存在政府在线信息服务能力不足、公众对信息服务参与度不高、政府信息服务不平衡以及政府与公众沟通不深入等问题。为此,应当充分发挥政府网络公关主体的作用,通过整合政府信息资源、提升政府信息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强公众的参与能力、升级政府信息服务平台、完善政府信息服务制度和创新政府信息服务模式,来让尽可能多的公众享受到优质的政府信息服务。中国已经迈进了新时代,明确了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我国的政府网络公关也必须与时俱进,实现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双向-主动-引导”是未来的发现方向,其既强调了政府网络公关在主客体间信息沟通的互动性,又能明确公关态度上的主动性,还体现了公关手段上的引导性,是未来政府网络公关模式的理想状态。
吴惠[8](2020)在《离散装配产线的数据链路架构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离散型生产指将生产物料经过若干个不连续的工序,实现从物料到半成品,再到产品的生产方式,其生产过程灵活多变,易于组织,因此是重要的低端制造业生产的构成方式。但因离散型生产过程不连续,生产线数据多依赖人工管控,因此在数据实时性、准确率及统计处理等方面存在不足,易造成车间管理与产线之间的信息断层。本文充分考虑了离散型装配产线的数据管理需求,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离散型装配产线的通用化数据链路架构,实现装配产线数据的采集、传输与分析管理,并结合某车载电子水泵的装配产线进行了实验研究,验证该架构的可行性。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无线网络的产线数据链路模型,该模型采用C/S架构与B/S架构相结合的方式,以无线网络为传输媒介,服务器与节点构成分布式网络,实现工位间的信息交互与数据管理,设计了数据库与网页应用程序,实现数据的储存与WEB访问。(2)设计了适用上述通用化数据链路架构的底层硬件平台。基于STM32内核的ARM器件设计了底层硬件控制器;针对常规执行器、传感器系统的接口需求,设计了功能IO板来提供多路ADC、总线通信以及逻辑控制等可配置接口。通过底层硬件控制器与功能IO板卡的组合可适应不同底层硬件功能,并通过驱动库来实现针对不同产线应用的硬件配置,提高了硬件系统的通用性。(3)基于本文所提出的通用化数据链路架构设计了针对某车载电子水泵的离散装配产线数据系统,系统中水泵产线数据在后台得到有效监控与统计分析,证明了本文所提出架构的有效性与通用性。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将计算机领域的分布式网络与产线管理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通用化的离散型数据管理系统架构,通过可配置的模块化底层硬件接口与驱动库设计,使本文所提出的数据管理架构具备良好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适用于类似特点的离散型生产。本文的研究工作能显着提高离散产线的自动化水平,有效实现离散工位之间信息共享;更有助于生产进度、物料调度、人员管理等及时调整,有效提高了企业的科学管理与决策水平,效率和竞争力。
郏琨琪[9](2020)在《智能用电网络的数据驱动架构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用户侧智慧能量管理系统是智能电网在用户侧的实现关键。当前用户侧智慧能量管理系统从设计理念到软硬件开发大多针对小规模用电设备的监控,存在系统无法自生长、可扩展性差、数据传输效率低、信息孤岛等不足,无法适应未来智能电网在用户侧的海量用户、海量设备、海量场景、海量数据的发展形态。本文提出以智能用电网络作为智能电网在用户侧的实践范式,依托当下飞速发展的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信息技术,从架构设计、数据共享、数据高效传输、软硬件研发等方面提出了系统性解决方案,主要贡献包括:1)提出了基于自律分散系统理论的智能用电网络数据驱动架构。从信息物理系统的角度,分析了智能用电网络的六大特征和四大核心要素,提出了智能用电网络的两大挑战:一是需要具备“物理分布,逻辑统一”的系统体系架构,该架构需具有在线可扩展性和在线容错性;二是需要实现数据的横向赋能共享和纵向高效传输。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基于自律分散系统理论的智能用电网络数据驱动架构,阐述了该架构的设计理念、逻辑架构、特性,并将自律分散系统理论的应用场景从局域网扩展到物联网。2)针对数据横向赋能共享的问题,提出了基于MQTT/MQTT-SN的智能用电网络信息共享协议和数据元接口,实现了智能用电网络数据交互的空间解耦、时间解耦和同步解耦。首先,介绍了MQTT/MQTT-SN的特点、相关术语、消息格式、实现要点等,并对比了常见的通讯协议(HTTP、Co AP、AMQP、DDS等),从数据交互机制、应用范围、设计理念和技术可行性等方面,全方位地阐述了MQTT/MQTT-SN是最适用于智能用电网络场景的信息共享协议。接着,设计了设备的接入规范和服务规范,通过分析智能用电网络底层设备的主要功能,总结了设备通用的三种实体服务(即量测、控制和升级),并规范了上述实体服务的表达形式,提出了四层架构数据元接口的设计方法。3)针对数据纵向高效传输问题,提出了两种数据高效实时传输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基于勒贝格采样的数据传输方法(Lebesgue Sampling,LS)。首先对勒贝格采样机制进行了数学建模,并对比了该方法与传统轮询方法的数据采集与传输效果。LS方法对计算和存储资源要求极低,适用于任何硬件平台和时间序列数据,泛用性很强。第二种是基于特征曲线的数据传输方法(Online Pattern-based Data Compression,OPDC)。区别于基于预定义函数的传统思路,该方法基于曲线本身的形状特征,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提取最合适的形状特征进行压缩传输。其实现过程包含自适应分段算法、基于重构误差的相似度度量、基于聚类集成的特征曲线提取、基于随机森林的时间序列索引、基于特征曲线的解压缩算法。OPDC算法的时空复杂度分别为O(n)和O(1)。基于实测的电器数据集,将OPDC的效果与当前6种最先进的在线压缩算法(FSW,Optimal PLR,Conn Seg Alg,Conn Alg I,AA和LS)进行了对比,并基于统计学方法验证了OPDC压缩效果的优越性。OPDC方法对计算和存储资源有一定要求,且方法效果受到时间序列自身特性的影响。4)所研发的智能用电网络,目前已经在Intel亚太研发中心等地投入使用,监控用电设备超10000个。以河北沧州市9所学校针对电采暖场景的智能用电网络为例,介绍其典型应用:阐述了智能用电网络数据驱动架构及其关键技术的应用,包括在线可扩展性、在线容错性、数据赋能共享和数据高效传输;以智能插座为例介绍了智能用电网络核心设备的研发工作,对智能插座嵌入式软件的连接模块、量测模块、控制模块、远程升级模块,基于UPPAAL进行了形式化建模与验证;提出了针对该电采暖场景的智能用电网络协同运行优化策略,并提出了基于提升信息服务质量等级和网络拓扑优化的智能用电网络信息物理特性优化方案,以保证上述策略的实际运行效果。最后,介绍了各个学校智能用电网络协同运行优化策略的运行效果,相较优化策略运行前,各校日均电量平均下降8.2%,最高下降14.9%。
张富超[10](2020)在《基于CAN总线的船舶中央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在贸易全球化的推动下,船舶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促进了船舶设备的更新。在众多的船舶设备中,船舱中央控制系统(CCS)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负责安全可靠的数据传输以及及时准确的告警控制。然而传统的船舶控制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监测控制的功能,但存在信息滞后、可靠性差等缺陷,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船舱环境的作业要求,因此研究现代化的船舶控制系统对船舶本身乃至整个船舶行业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研究分析传统控制系统。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概述了国内外船舶控制系统的发展过程。船舶控制技术已由早期模拟仪表控制发展为现场总线控制,然后举例说明了几种应用广泛的现场总线优缺点和适应场景,最终选用以CAN总线为基础、以NMEA2000为通信协议进行CCS的设计。2.完成CCS硬件设计。在硬件设计上,选用ARM Cortex A7为核心的i.MX6UL芯片作为CPU,该芯片具有CAN总线、双路以太网RJ45、OTG以及USB等多种外设接口,满足设计需求;选用CTM8251作为CAN总线收发器,采用DP83848型号的PHY百兆以太网芯片,完成CAN总线数据和以太网数据的传输,并对PCB板抗干扰性进行了分析。3.完成CCS软件设计。以嵌入式Linux内核为基础,采用嵌入式技术,在Ubuntu 12.04的桌面版环境下进行软件部分的开发,利用Linux内核的可移植性和可裁剪性,将u-boot、裁剪后的Linux内核、根文件系统移植到目标板中,实现实时监测的同时对异常进行声光报警并将记录写入日志文件、提供历史日志查看的功能,还可以通过以太网对系统固件进行升级。在深入研究CAN总线和NMEA2000协议的基础之上,利用CTM8251CAN总线收发器实现在NMEA2000协议下的下位机数据收发功能,并结合TCP/IP网络协议,实现了CCS的可靠、安全、高效的数据通信等功能。
二、共享式局域网实时可靠通信的一种实现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共享式局域网实时可靠通信的一种实现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毫米波大规模天线阵列系统中的混合预编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毫米波大规模MIMO技术 |
1.1.2 混合预编码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单用户混合预编码 |
1.2.2 多用户混合预编码 |
1.2.3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1.3.1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单用户系统中基于低分辨率PS的混合预编码技术研究 |
2.1 引言 |
2.2 模型 |
2.2.1 系统模型 |
2.2.2 信道模型 |
2.3 问题建模 |
2.4 基于信道SVD的混合预编码量化方案 |
2.4.1 模拟预编码和合并器设计 |
2.4.2 数字预编码和合并器设计 |
2.4.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2.5 基于矩阵秩-2近似的交替混合预编码方案 |
2.5.1 模拟预编码和合并器设计 |
2.5.2 数字预编码和合并器设计 |
2.5.3 收敛性分析与证明 |
2.5.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2.6 计算复杂度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单用户宽带系统中基于OFDM的混合预编码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模型 |
3.2.1 系统模型 |
3.2.2 信道模型 |
3.3 问题建模 |
3.4 基于Jensen不等式的列迭代混合预编码方案 |
3.4.1 问题转化及解决思路 |
3.4.2 数字预编码设计 |
3.4.3 模拟预编码设计 |
3.4.4 混合合并器设计 |
3.4.5 收敛性分析与证明 |
3.5 基于相位匹配的交替最小化混合预编码方案 |
3.5.1 问题转化及解决思路 |
3.5.2 混合预编码设计 |
3.5.3 混合合并器设计 |
3.5.4 收敛性分析与证明 |
3.6 计算复杂度分析 |
3.7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用户系统中基于两阶段的混合预编码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模型 |
4.2.1 系统模型 |
4.2.2 信道模型 |
4.3 问题建模 |
4.4 互信息准则下的两阶段混合预编码方案 |
4.4.1 问题转化及解决思路 |
4.4.2 基于BD技术的数字阶段设计 |
4.4.3 基于矩阵分块的模拟阶段设计 |
4.4.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5 SLNR准则下的两阶段混合预编码方案 |
4.5.1 问题转化及解决思路 |
4.5.2 数字阶段设计 |
4.5.3 模拟阶段设计 |
4.5.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6 计算复杂度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研究总结 |
5.2 未来研究展望 |
附录A 命题2.1的证明 |
附录B 命题3.2的证明 |
附录C 式(4-37)的推导过程 |
附录D 缩略语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一类云与端结合的物联网无线组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物联网无线组网技术 |
1.2.2 蓝牙终端组网技术 |
1.2.3 云计算技术 |
1.2.4 边缘计算技术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课题相关技术理论研究及测试环境搭建 |
2.1 引言 |
2.2 物联网技术 |
2.2.1 物联网架构 |
2.2.2 无线通信技术 |
2.2.3 物联网云平台 |
2.3 蓝牙组网技术 |
2.4 云与端移动通信技术 |
2.5 边缘计算技术 |
2.6 硬件测试环境搭建 |
2.6.1 硬件设计 |
2.6.2 测试环境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单定向广播多监听的蓝牙组网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单监听多广播机制的组网技术 |
3.2.1 蓝牙设备的连接机制 |
3.2.2 基于单监听多广播的组网架构设计 |
3.2.3 数据上下行分析 |
3.2.4 基于广播延时的抗干扰通信算法 |
3.3 改进的单定向广播多监听机制的组网技术 |
3.3.1 主从连接机制改进 |
3.3.2 基于动态优先级机制的网关与子节点通信算法 |
3.3.3 子节点的动态入网与退网 |
3.4 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 |
3.4.1 实验环境的搭建 |
3.4.2 基于广播延时的抗干扰算法的测试与分析 |
3.4.3 单定向广播多监听下的组网技术测试与分析 |
3.4.4 节点动态入网与出网的测试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多网关热备份与边缘计算的物联网组网安全性与可靠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问题描述 |
4.3 基于推优机制的多网关备份技术 |
4.3.1 双网关备份机制 |
4.3.2 基于边缘计算的多网关备份推优算法 |
4.4 基于token机制的双向身份认证技术 |
4.4.1 token机制介绍 |
4.4.2 基于动态token的网关与子节点双向认证 |
4.4.3 基于DES算法的关键数据加密 |
4.5 网络可靠性与安全性测试与分析 |
4.5.1 多网关备份测试 |
4.5.2 动态token双向身份认证测试 |
4.5.3 数据加密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云与端结合的无线组网技术在共享经济行业的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系统需求分析 |
5.3 系统总体设计 |
5.3.1 硬件组成架构 |
5.3.2 软件功能架构 |
5.3.3 软件开发与运行环境 |
5.4 通信协议的设计 |
5.4.1 消息类型与消息结构 |
5.4.2 重要消息的消息体结构 |
5.5 数据库设计 |
5.6 各子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
5.6.1 网关程序的开发与实现 |
5.6.2 子节点程序的开发与实现 |
5.6.3 云端服务程序开发与实现 |
5.6.4 手机端Web程序的开发 |
5.6.5 实际运行效果与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3)中国铁路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公共交通领域无线网络服务现状研究 |
1.2.2 旅客需求服务现状 |
1.2.3 中国铁路科技开发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研究 |
2.1 车地通信技术方案 |
2.1.1 基于运营商公网的车地通信 |
2.1.2 基于卫星的车地通信 |
2.1.3 基于超宽带无线局域网(EUHT)的车地通信 |
2.2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方法研究 |
2.2.1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指标选取 |
2.2.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2.2.2.1 基于OWA算子主观赋权 |
2.2.2.2 基于差异驱动原理确定指标的客观权重 |
2.2.2.3 组合赋权 |
2.2.3 灰色关联评价分析 |
2.2.3.1 指标预处理确定决策矩阵 |
2.2.3.2 计算关联系数及关联度 |
2.3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算例分析 |
2.3.1 计算指标权重 |
2.3.2 灰色关联系数确定 |
2.3.2.1 选择参考序列 |
2.3.2.2 计算灰色关联度 |
2.3.2.3 方案比选分析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3 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总体方案研究及系统建设 |
3.1 总体架构 |
3.2 网络架构 |
3.2.1 地面网络架构设计 |
3.2.2 车载局域网架构设计 |
3.3 网络安全防护 |
3.3.1 安全认证 |
3.3.2 安全检测与监控 |
3.4 运营平台建设 |
3.4.1 用户中心 |
3.4.2 内容服务 |
3.4.3 视频服务 |
3.4.4 游戏服务 |
3.4.5 广告管理 |
3.5 一体化综合云管平台 |
3.5.1 云管平台总体设计 |
3.5.2 功能设计及实现 |
3.6 本章小结 |
4 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服务质量测量与优化 |
4.1 公众无线网络服务质量测量分析 |
4.1.1 系统面临挑战 |
4.1.2 服务质量测量场景 |
4.1.3 服务质量分析 |
4.1.3.1 分析方法 |
4.1.3.2 用户行为分析 |
4.1.3.3 网络状态分析 |
4.2 QoE与 QoS指标映射模型分析 |
4.2.1 列车公众无线网络QoE与 QoS指标 |
4.2.1.1 无线网络QoS指标 |
4.2.1.2 无线网络QoE指标 |
4.2.2 QoE与 QoS映射模型 |
4.2.2.1 QoE与 QoS关系 |
4.2.2.2 通用映射模型 |
4.2.2.3 映射模型业务类型 |
4.2.3 系统架构 |
4.2.4 系统问题分析 |
4.2.4.1 开网业务的开网成功率问题 |
4.2.4.2 网页浏览延质差问题 |
4.2.4.3 即时通信的业务连接建立成功率问题 |
4.2.5 性能评估 |
4.3 高铁CDN流媒体智能调度算法研究 |
4.3.1 技术架构 |
4.3.2 缓存策略分析 |
4.3.3 算法设计 |
4.3.4 流媒体算法仿真结果 |
4.4 基于列车位置信息的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对LTE下行信道的影响研究 |
4.4.1 模型建立 |
4.4.2 信道建模 |
4.4.3 试验模拟结果 |
4.5 本章小节 |
5 基于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智慧出行服务研究及实现 |
5.1 基础行程服务 |
5.1.1 售票服务 |
5.1.2 共享出行业务 |
5.1.4 特色车厢服务 |
5.1.5 广告 |
5.2 ToB业务 |
5.2.1 站车商业 |
5.2.2 站车广告管理平台 |
5.3 创新业务 |
5.3.1 高铁智屏 |
5.3.2 国铁商学院 |
5.4 本章小结 |
6 融合5G技术的动车组公众无线网络升级优化研究 |
6.1 融合场景分析 |
6.1.1 动车组公众无线网络现状分析 |
6.1.2 5G在垂直领域成熟应用 |
6.2 融合组网需求分析 |
6.2.1 旅客追求高质量通信服务体验需求 |
6.2.2 铁路运营方提升运输生产组织效率需求 |
6.2.3 电信运营商需求 |
6.3 电磁干扰影响分析 |
6.3.1 环境分析 |
6.3.2 干扰分析 |
6.3.3 结论及建议 |
6.4 5G上车方案设计 |
6.4.1 技术方案可行性分析 |
6.4.2 融合架构设计 |
6.4.3 逻辑架构 |
6.4.4 网络架构 |
6.4.5 系统功能 |
6.4.6 系统建设内容 |
6.5 关键技术 |
6.5.1 本地分流技术 |
6.5.2 高速回传技术 |
6.5.3 时钟同步 |
6.5.4 5G语音回落4G(EPS Fallback) |
6.5.5 5G网络QoS机制 |
6.5.6 隧道技术 |
6.5.7 切片技术 |
6.6 融合5G技术的公众无线网络经营思路 |
6.6.1 业务架构 |
6.6.2 商业模式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基于DDS框架的民航客舱应用软件中间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数据分发服务研究现状 |
1.2.2 民航客舱通信中间件研究现状 |
1.3 论文技术特色 |
1.4 论文主要工作及意义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述 |
2.1 中间件概述 |
2.1.1 中间件的定义 |
2.1.2 中间件的分类 |
2.2 DDS中间件 |
2.2.1 数据分发模型 |
2.2.2 DDS规范 |
2.2.3 DCPS概念模型 |
2.2.4 DDS的 QOS策略 |
2.3 民航客舱通信中间件 |
2.3.1 常用的民航客舱通信中间件 |
2.3.2 常用的民航客舱通信中间件架构 |
2.3.2.1 联邦式架构 |
2.3.2.2 分布式架构 |
2.3.2.3 集中式架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航通信中间件需求分析和方案设计 |
3.1 民航通信中间件需求分析 |
3.1.1 民航客舱环境特点 |
3.1.2 民航通信中间件功能需求 |
3.1.3 民航通信中间件性能需求 |
3.2 民航通信中间件总体方案设计 |
3.3 民航通信中间件系统架构设计 |
3.4 民航通信中间件使用流程设计 |
3.5 关键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 |
3.5.1 民航通信中间件的实时性能 |
3.5.2 民航通信中间件的可靠传输 |
3.5.3 民航通信中间件的动态可扩展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航通信中间件的模块设计 |
4.1 分布式架构设计 |
4.2 DCPS核心模块设计 |
4.2.1 基础模块设计 |
4.2.2 主题模块设计 |
4.2.3 发布模块设计 |
4.2.4 订阅模块设计 |
4.2.5 域模块设计 |
4.3 DCPS通信模块设计 |
4.4 网络通信模块设计 |
4.4.1 网络分区设计 |
4.4.2 基于信道的发现机制 |
4.4.3 基于UDP/组播方式的传输机制 |
4.4.4 串口通信转换插件设计 |
4.5 数据发布/订阅过程 |
4.6 应用软件接口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航通信中间件的实现 |
5.1 DCPS核心模块的实现 |
5.1.1 基础模块的实现 |
5.1.2 主题模块的实现 |
5.1.3 发布模块的实现 |
5.1.4 订阅模块的实现 |
5.1.5 域模块的实现 |
5.2 DCPS通信模块的实现 |
5.3 网络通信模块的实现 |
5.3.1 网络分区的实现 |
5.3.2 信道机制的实现 |
5.3.3 网络消息队列的实现 |
5.3.4 串口通信转换插件的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民航通信中间件的测试与分析 |
6.1 民航通信中间件核心功能测试 |
6.1.1 测试方案 |
6.1.2 测试过程及结果 |
6.2 民航通信中间件性能测试 |
6.2.1 实时性测试 |
6.2.1.1 测试方案 |
6.2.1.2 测试过程及结果 |
6.2.2 可靠性测试 |
6.2.2.1 测试方案 |
6.2.2.2 测试过程及结果 |
6.2.3 动态可扩展性测试 |
6.2.3.1 测试方案 |
6.2.3.2 测试过程及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后续研究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高性能无线自组网物理层控制信道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无线自组网技术与应用 |
1.1.1 无线自组网的技术发展 |
1.1.2 无线自组网的特点与优势 |
1.1.3 高性能无线自组网研究开发的意义 |
1.2 项目背景与主要研发内容 |
1.3 内容安排 |
第二章 高性能无线自组网节点系统及研发方案 |
2.1 节点系统功能架构 |
2.2 节点系统物理层链路承载方案 |
2.2.1 节点系统传输带宽配置 |
2.2.2 物理层传输帧结构 |
2.2.3 OFDM频域结构 |
2.3 节点系统物理层控制信道传输方案 |
2.3.1 控制信道基带收发链路 |
2.3.2 加扰解扰 |
2.3.3 信道编码方案 |
2.3.4 CRC校验 |
2.3.5 调制 |
2.3.6 同步方案 |
2.4 节点系统研发硬件平台 |
2.5 FPGA开发工具 |
2.5.1 HLS开发流程 |
2.5.2 HLS优化 |
2.5.3 HLS优势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节点系统物理层同步模块设计与实现 |
3.1 OFDM系统的接收与同步 |
3.2 同步偏差的影响 |
3.2.1 符号同步偏差的影响 |
3.2.2 采样时钟偏差的影响 |
3.2.3 载波频率偏差的影响 |
3.3 OFDM接收同步算法 |
3.3.1 Schdmil&Cox算法 |
3.3.2 Minn算法 |
3.3.3 Park算法 |
3.4 同步方案选择 |
3.5 同步训练序列长度仿真设计 |
3.6 同步模块HLS开发实现 |
3.6.1 同步位置检测过程 |
3.6.2 频偏估计实现 |
3.6.3 同步模块的HLS实现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BCH编译码器设计与实现 |
4.1 BCH编码原理 |
4.1.1 有限域 |
4.1.2 BCH码概念 |
4.1.3 BCH编码 |
4.2 BCH译码 |
4.2.1 伴随式计算 |
4.2.2 错误位置多项式求解 |
4.2.3 钱搜索算法 |
4.3 节点系统BCH码方案设计 |
4.3.1 BCH码方案设计与分析 |
4.3.2 BCH码性能仿真与方案选择 |
4.4 BCH并行编码器设计与实现 |
4.4.1 BCH(1440,967)相关参数 |
4.4.2 BCH并行编码器设计 |
4.4.3 BCH(1440,967)并行编码器实现 |
4.4.4 BCH(1440,967)并行编码实现验证 |
4.5 BCH并行译码器设计与实现 |
4.5.1 伴随式计算模块实现 |
4.5.2 错误多项式模块实现 |
4.5.3 钱搜索算法模块实现 |
4.5.4 BCH(1440,967)译码器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发工作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7)信息社会场域中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政府网络公关的理论阐释 |
第一节 政府网络公关的内涵解析 |
一、政府网络公关的涵义 |
二、政府网络公关的基本要素 |
三、政府网络公关的特征 |
四、政府网络公关的比较性优势 |
第二节 政府网络公关的主要形式 |
一、政府门户网站的综合公关 |
二、电子邮件的针对性公关 |
三、政府网络论坛的引导公关 |
四、“两微一端”的“微时代”实时公关 |
第三节 政府网络公关的主要职能 |
一、政府形象塑造 |
二、公共危机治理 |
三、公共政策传播 |
四、政府信息服务 |
第四节 政府网络公关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政府再造理论 |
二、风险社会理论 |
三、分众传播理论 |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二章 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兴起与发展 |
第一节 我国政府网络公关兴起的背景 |
一、信息社会的来临 |
二、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信息社会我国政府网络公关面临的机遇 |
一、政府网络公关基础夯实 |
二、政府网络公关动力增强 |
三、政府网络公关能力提升 |
四、发达国家提供了经验借鉴 |
第三节 信息社会我国政府网络公关面对的挑战 |
一、信息传播方式变革,致使政府网络公关的难度加大 |
二、信息传播速度提升,致使政府网络公关的反应时间减少 |
三、传受角色模糊,致使政府网络公关针对性不足 |
四、把关人角色弱化,致使政府网络公关信息传播失真 |
第四节 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发展历程 |
一、政府网络公关之萌芽:政府门户网站的建立 |
二、政府网络公关之成长:“三网一库”工程”的建设 |
三、政府网络公关之强化:“政务微博”的实时互动 |
四、政府网络公关之新形态:新兴媒介的开发应用 |
第三章 政府形象塑造与政府网络公关 |
第一节 信息社会对政府形象塑造的影响 |
一、政府形象与政府形象塑造的内涵 |
二、信息社会政府形象塑造的紧迫性 |
三、信息社会政府形象塑造的新导向 |
第二节 政府网络公关塑造政府形象的实效 |
一、政府网络公关在政府形象塑造中的积极作用 |
二、政府网络公关在政府形象塑造中的困境 |
第三节 政府网络公关塑造政府形象的策略 |
一、提升政府自身素质与能力,夯实政府形象塑造的基础 |
二、增进与公众的信息沟通,营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塑造环境 |
三、加强对网络媒介的管理与应用,完善政府形象塑造机制 |
第四章 公共危机治理与政府网络公关 |
第一节 信息社会公共危机治理的新趋势 |
一、要求政府第一时间争夺话语权 |
二、要求信息沟通公开透明 |
三、要求多元主体协同参与 |
四、要求重视日常危机预警和处置预案的建设 |
第二节 政府网络公关对于公共危机治理的突出作用 |
一、沟通信息与引导舆论,塑造应对公共危机的良好环境 |
二、动员社会力量,实现公共危机的多元共治 |
三、修复与优化政府形象,提高公共危机治理效能 |
第三节 政府网络公关应用于我国公共危机治理的困境 |
一、政府网络公关的意识狭隘、能力欠缺 |
二、缺少专门的政府网络公关部门和统一的制度规划 |
三、政府网络公关的信息沟通不畅 |
四、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不足制约政府网络公关 |
第四节 公共危机治理中政府网络公关的完善 |
一、提升政府的网络公关能力 |
二、培养合格的“网络公民” |
三、优化政府与公众的互动交流 |
第五章 公共政策传播优化与政府网络公关 |
第一节 我国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 |
一、公共政策与公共政策传播的内涵 |
二、信息社会公共政策传播的新态势 |
三、当前我国公共政策传播的现实困境 |
第二节 政府网络公关促进公共政策传播优化的机理 |
一、两者的建构理论相同 |
二、两者在信息传播方面的性能相同 |
三、两者的价值取向高度一致 |
第三节 政府网络公关促进公共政策传播优化的策略 |
一、以“共治共享”理念为引领,创新政策传播思维 |
二、以人性化为原则,创新政策传播内容 |
三、以多元化为方向,创新政策传播方式 |
四、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创新政策传播媒介与手段 |
第六章 政府信息服务与政府网络公关 |
第一节 我国政府信息服务的现状 |
一、政府信息与政府信息服务的内涵 |
二、信息社会政府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
三、目前我国政府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
四、我国政府信息服务问题的成因 |
第二节 政府网络公关对完善政府信息服务的正向效应 |
一、实现政府信息服务的价值目标 |
二、创新政府信息服务的实现方式 |
三、提升政府信息服务的整体效能 |
第三节 基于政府网络公关考量的政府信息服务完善对策 |
一、发挥政府网络公关主体的作用 |
二、完善政府信息服务制度 |
三、创新政府信息服务模式 |
四、提高公众参与政府信息服务的能力 |
结语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发展趋势 |
一、变单向为双向:强化政府与公众的网络互动 |
二、变被动为主动:提升政府网络公关的主动性 |
三、变牵制为引导:强化对网络舆论的正面引导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8)离散装配产线的数据链路架构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制造业发展与离散型产线制造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离散型产线管理 |
1.2.2 数据库与产线管理 |
1.2.3 分布式网络与产线管理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
1.3.1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离散装配产线的数据链路需求与总体架构 |
2.1 离散型装配产线特点 |
2.2 离散型装配数据链路系统需求 |
2.3 总体架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链路系统的总体架构与网络 |
3.1 产线数据链路系统结构设计 |
3.1.1 产线数据链路系统总体架构 |
3.1.2 数据链路系统的分布式网络设计 |
3.1.3 系统通用性与开放性分析 |
3.2 产线服务器设计 |
3.2.1 产线服务器结构组成 |
3.2.2 网络数据库设计 |
3.2.3 数据库性能分析 |
3.2.4 数据库应用接口设计 |
3.2.5 TCP拥塞控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据链路中的硬件平台 |
4.1 底层硬件控制器需求分析以及方案确定 |
4.2 主控板分析与设计 |
4.2.1 主控板电源电路 |
4.2.2 主控板通信总线电路 |
4.2.3 主控板信号调理电路 |
4.3 功能IO板分析与设计 |
4.3.1 功能IO板双向IO电路 |
4.3.2 功能IO板DAC电路 |
4.3.3 功能IO板调压电路 |
4.4 底层驱动与通信协议设计 |
4.4.1 STM32 底层驱动 |
4.4.2 通信协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应用实例-某电子水泵装配产线 |
5.1 测试背景与测试指标 |
5.1.1 水泵装配产线流程 |
5.1.2 信号数据类型与传感器、执行器选型 |
5.2 产线工位节点搭建 |
5.2.1 工位底层硬件控制器设计 |
5.2.2 工位软件设计 |
5.3 运行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9)智能用电网络的数据驱动架构及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用户侧智慧能量管理系统的实践案例 |
1.2.2. 用户侧智慧能量管理系统的软件架构设计与硬件研发 |
1.2.3. 用户侧智慧能量管理系统的通信技术与协议 |
1.2.4. 用户侧智慧能量管理系统的数据交互机制 |
1.2.5. 用户侧智慧能量管理系统的时间序列数据挖掘技术 |
1.2.6. 研究现状总结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智能用电网络的数据驱动架构 |
2.1. 引言 |
2.2. 智能用电网络简介及其特征分析 |
2.3. 智能用电网络的主要挑战 |
2.4. 基于自律分散系统理论的智能用电网络数据驱动架构 |
2.4.1. 自律分散系统简介 |
2.4.2. 基于ADS的智能用电网络数据驱动架构的特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MQTT/MQTT-SN的数据横向赋能共享 |
3.1. 引言 |
3.2. MQTT/MQTT-SN简介 |
3.2.1. MQTT-SN的消息格式 |
3.2.2. MQTT-SN的功能描述与实现要点 |
3.3. MQTT/MQTT-SN对基于ADS的智能用电网络的适用性分析 |
3.4. 基于MQTT/MQTT-SN主题的数据元接口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据纵向高效传输方法一:基于勒贝格采样的方法 |
4.1. 引言 |
4.2. 智能用电网络数据传输的主要挑战 |
4.3. 勒贝格采样及其建模 |
4.4. 算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据纵向高效传输方法二:基于特征曲线的方法 |
5.1. 引言 |
5.2. OPDC的主要思路 |
5.3. 在线自适应分段算法 |
5.4. 基于聚类集成的特征曲线提取 |
5.4.1. 聚类集成简介 |
5.4.2. 基于重构误差的距离度量函数 |
5.4.3. 基于K中心点算法和遗传算法的聚类集成算法 |
5.5. 基于随机森林的时间序列索引技术 |
5.6. 基于特征的在线压缩算法的时空复杂度分析 |
5.6.1. OPDC的时间复杂度分析 |
5.6.2. OPDC的空间复杂度分析 |
5.7. 算例分析 |
5.7.1. 数据集及实验环境 |
5.7.2. 在线自适应分段的效果分析与参数确定 |
5.7.3. 基于随机森林的时间序列索引效果分析及参数确定 |
5.7.4. OPDC的效果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智能用电网络的典型应用 |
6.1. 引言 |
6.2. 智能用电网络在电采暖场景下的运行目标 |
6.3. 智能用电网络在电采暖场景下的应用 |
6.3.1. 基于自律分散系统理论的数据驱动架构应用 |
6.3.2. 数据横向赋能共享的应用 |
6.3.3. 数据纵向高效传输的应用 |
6.4. 核心测控设备研制 |
6.4.1. 智能插座的功能和特点 |
6.4.2. 智能插座软件系统核心功能的形式化建模与验证 |
6.5. 网络拓扑优化与通信可靠性提升 |
6.6. 协同运行优化策略 |
6.7. 用户交互界面与运行效果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附录 |
A. 增量数据处理技术 |
B. 6种最新的在线压缩算法简介 |
B.1 基于勒贝格采样的压缩算法(Lebesgue Sampling, LS) |
B.2 可行空间窗口算法(Feasible Space Window, FSW) |
B.3 OptimalPLR算法 |
B.4 ConnSegAlg算法 |
B.5 ConnAlgI算法 |
B.6 自适应近似算法(Adaptive Approximation, AA) |
C. 墙面型智能插座 3C认证证书 |
D. 智能用电网络30个房间的相关参数 |
E. 重要缩略语汇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工作 |
(10)基于CAN总线的船舶中央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船舶控制系统发展现状和趋势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4 本文组织架构 |
第二章 相关通信协议原理 |
2.1 现场总线选型 |
2.2 CAN总线协议原理 |
2.2.1 CAN总线特点 |
2.2.2 CAN总线分层结构 |
2.2.3 J1939高层协议 |
2.3 NMEA2000协议原理与设计 |
2.3.1 NMEA2000协议特征 |
2.3.2 NMEA2000协议分层结构 |
2.3.3 NMEA2000协议数据帧格式及标识符定义 |
2.3.4 NMEA2000协议消息参数群设计 |
2.4 网络通信技术原理 |
2.4.1 TCP/IP协议 |
2.4.2 以太网通信技术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 |
3.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2 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
3.2.1 处理器选择 |
3.2.2 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
3.3 系统软件总体架构设计 |
3.3.1 操作系统选择 |
3.3.2 软件总体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船舶中央智能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1 A6G2C核心板介绍 |
4.2 电源模块设计 |
4.3 关键功能模块电路设计 |
4.3.1 CAN总线电路设计 |
4.3.2 USB电路设计 |
4.3.3 以太网电路设计 |
4.4 PCB抗干扰设计 |
4.5 硬件平台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船舶中央智能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1 Linux环境搭建 |
5.2 Linux开发环境配置 |
5.2.1 交叉编译环境配置 |
5.2.2 相关环境配置 |
5.2.3 u-boot移植 |
5.2.4 Linux内核移植 |
5.2.5 Linux根文件系统移植 |
5.2.6 开发软件安装 |
5.3 软件设计 |
5.3.1 NMEA2000数据传输流程设计 |
5.3.2 TCP/IP协议数据传输流程设计 |
5.3.3 系统软件主流程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功能测试 |
6.1 以太网通信测试 |
6.1.1 网口配置与测试 |
6.1.2 告警阈值设置测试 |
6.2 NMEA2000通信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
四、共享式局域网实时可靠通信的一种实现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毫米波大规模天线阵列系统中的混合预编码技术研究[D]. 张然. 北京邮电大学, 2021
- [2]一类云与端结合的物联网无线组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 施陈俊. 东华大学, 2021(09)
- [3]中国铁路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D]. 王忠峰.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4]基于DDS框架的民航客舱应用软件中间件开发[D]. 吴瑶清.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高性能无线自组网物理层控制信道设计与实现[D]. 苏成清. 东南大学, 2020(01)
- [6]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7]信息社会场域中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职能研究[D]. 李晶.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8]离散装配产线的数据链路架构及其应用研究[D]. 吴惠.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9]智能用电网络的数据驱动架构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 郏琨琪.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10]基于CAN总线的船舶中央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 张富超. 青海师范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