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慷慨解囊 汉宝设立科研基金汉宝集团在上海水产大学设立汉宝科研基金(论文文献综述)
石林[1](2020)在《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作为研究主体,以近代中西文化的融合为背景,以建筑装饰图案的生成背景、历史分期,图案的本体特征、空间特征与审美特征为视角,以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进行了研究,以期揭示其发展的机制与动因,从微观领域管窥地域建筑装饰文化的发展脉络。从历时性的维度来看,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发展呈现从单一类型移植到多元类型并存,最终分化为两条分支的发展路径。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发展包含了“发育期(1840到20世纪初)”、“发展期(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初)”和“分化期(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三个发展阶段,发育期以西方复古装饰符号的移植为主要特点,这一时期建造的西式建筑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对建筑装饰并不十分重视。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厦门开始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大量华侨投资房地产业并在厦门兴建自己的住宅,建筑装饰蓬勃发展,各种不同类型、风格的装饰图案得到了大量发展,出现了本土装饰图案与西方建筑构件以及不同类型装饰图案融于同一建筑单体的多元并存现象。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步入分化期,并产生了两条分支,第一条为异质装饰元素进一步相互交融,并在前期的基础上出现了异质装饰符号相互嫁接共生的现象;另一条为地域装饰元素的衍生发展,表现在嘉庚建筑的创作实践中,以闽南传统建筑大屋顶式样及墙面砖石组合式样为基础,衍生出了具有地域特征的屋顶装饰以及立面的砖石组合砌筑的装饰手法。从共时性的角度来看,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是以西方观念、技术为主导的,中西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就图案的本体特征而言,在西方材料、工艺的影响下呈现出形态特征的变革,同时,西方装饰图案在造型上亦产生了一定的本土化的变异;在构成特征中兼容了中西方的形态构成特点,在突出形式美感的同时,也表达出了丰富的意象内涵。就图案的空间属性与秩序特征而言,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是以西方建筑的形体特征为主导,融合了中西方两种不同空间秩序的综合表达,装饰图案呈现出“附加性”与“实体性”的空间特征,并在秩序表达上关注到图案与建筑、图案与人的交互关系。就图案的审美特征而言,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融合了中西方的审美特征,构建了新的审美系统,表现在形式与内容的美感构建、主体与客体的情感交融,并最终通过与社会文化相关的情境营造,将装饰图案的审美统一于大的文化系统当中。
史煜[2](2019)在《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文中提出自鸦片战争遭遇西方武力冲击,中国渐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延续千年的传统建筑体系从沿海至内陆城市渐次发生近现代化演变。西安作为中国内陆传统城市典型代表与华夏文化生发繁荣之地,经历了20世纪来持续变革求新以及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变,在取得城市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同时,也面临因明城区大片历史街区建筑消失与城市记忆难以承续的现状。在当前中国城市建设从经济指标“量”的扩张转向历史文化与环境生态“质”的彰显之际,学界对西安都城时代的关注逐步转向对城市近现代发展变迁的研究。鉴于建筑是城市最基本的物质组成,本文选择以20世纪来西安明城区不同时段所生发新建筑作为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具体产物,以西安从传统向近现代城市的发展历史为线索,利用影像文本“客观纪实性”功能再现建筑形态特征,呈现与解析明城区建筑演进历程,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以及再塑古城历史文化风貌的探索实践提供借鉴。首先,立足影像与建筑文化研究方向,将建筑影像与历史文本相结合作为还原城市记忆的基本载体,在以人为主体、建筑为客体所形成的城市记忆框架中,以西安明城区建筑发展历史为线索,搜集整合20世纪来(1900-2010)不同历史时期典型的建筑影像文本,将其置于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时空背景中进行分期、分类及演变研究。其次,以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与历史地理学等学科在西安城市建筑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参照,将清末(1900-1911)、民国(1912-1949)与共和国(1949-2010)三个典型时期建筑影像文本进行分类对比,以“图文”互证方式还原西安明城区建筑发展演变历程,借助图像学与现象学等研究方法进行解读,揭示演变特征、规律及综合动因。再次,利用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五要素”(道路、边缘、区域、节点、地标)作为体验与认知城市的一种方法,对应分析20世纪不同时段西安城市代表性建筑,尝试还原与建构近现代西安城市记忆。近现代西安传统建筑是顺应时代发展与社会现实需求,从“模仿搬用”到“选择吸收”西方先进建筑形式与技术的演进历程,展现了不同历史阶段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主体审美与价值观的转变,也是传统建筑体系融合西方文化不断做出权衡与选择的实践过程。以城市记忆的“整体性、时代性、延续性与建构性”为原则,对20世纪以来西安明城区建筑状况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1)“体用”原则上中西“折衷”建筑特征的延续性在西安城市近现代化转型历程中,城市发展渐从传统社会的闭守走向近现代的开放,在继承传统建筑文化“体”对西方建筑形式、材料、结构等因素“用”的基础上,传统建筑主体地位逐步被削弱而日趋式微。是在政治与军事因素主导下,从清末“洋风”模仿建筑到民国以不同程度的中西“折衷”特征为主、兼有少量几何形式特征工业化建筑,经历共和国初期“苏化”因素影响,又从单一国家性建筑逐步走向现代化探索与多元化发展历程,建筑是“自上而下”非自然发展路径,以“局部-整体-简化-创新”不同程度中西“折衷”建筑特征的渐变为其发展规律。(2)传统建筑文化承续及创新的矛盾性与表面性作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西北区域重镇与传统内陆城市,近代“洋风”模仿、中西“折衷”建筑到建国10周年经典的“传统”复兴建筑,在改革开放后1990-2010年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以房地产商业开发与以旧城拆迁改造为手段的城市化建设,带来明城区商业化、功能化的大尺度的现代建筑在明城墙内外无序耸立,因其与西安历史文化缺乏关联而影响古城整体建筑风貌。近年来,西安明城区依旧以在建筑上附加传统元素与佩戴仿古头饰屋顶作为体现古都风貌的手法,令人深感传统建筑传承与创新层面缺乏文化关联呈现出的矛盾心态与形式的表面性。(3)城市建筑演变缺乏历史文化承续性与整体观伴随20世纪以来西安城市建筑特征近现代化演变历程,西安明城区多数历史街区风貌逐步被科技文明所打造的功能化、商业化与符号化的新建筑所替代与消解,建筑景观的汰换更新导致历史特色被抹除失去城市记忆载体,而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在加速城市记忆的缺失,不利于获得古城西安作为精神家园应有的历史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基于城市记忆与建筑影像的互动同构关系再现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历程,省察急躁功利的赶超式与风貌式城市建设行为,汲取东西方城市近现代化发展正反经验,以期在健全城市建设评估与民众参与的监督管控机制,重拾城市文化自信、再塑城市历史风貌,将西安建成生态宜居的家园,肩负起“国家文化形象”的城市职能与使命。
刘文祥[3](2017)在《国民政府时期的国立大学新校园建设 ——以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为中心》文中认为国立武汉大学珞咖山校园,是国民政府时期为数不多的国立大学新校园建设案例中的重要代表。作为由美国建筑师主导设计的中国国立大学校园,珞咖山校园的建筑风格和文化意涵,是中西建筑文化交流史上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而其建设过程和当时的师生校园生活,亦值得深入探究。本文充分利用了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及美国等地的馆藏未刊原始档案,在教育史、建筑史、社会经济史等领域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对这一在中国近代建筑史和教育史上具有双重重要意义的案例进行了深入探讨。近代以来,武汉地区的高等教育校园校舍建设曾长期发展滞后,在全国范围内处于落后地位,这一状况直到国立武汉大学成立并开始珞珈山新校舍建设方才发生根本改变。1928年国民政府改组重建国立武汉大学,其筹备过程中适逢“宁汉对立”和大学区制改革试行,新大学曾经历了省立与国立间的短暂摇摆,最终由蔡元培确定为国立大学,并组织建筑设备委员会,为建设新校园做准备。武大新校舍建设计划最早由筹备委员李四光提出,选址过程经历了多次变更,在李四光、叶雅各、开尔斯及建委会其他委员共同决策下最终确定。在珞珈山新校址范围内,武汉大学依照《土地征收法》开展了持续8年的土地征收,其间发生了多次迁坟、拆迁和土地纠纷,武大校方、地方土着、中央及地方政府等方面在其间发生了复杂的利益纠葛和博弈,体现出当时中国教育与政治权力的复杂关系,以及精英知识分子与底层民众间的鸿沟。珞珈山新校舍建设的经费来源十分复杂,在中央和湖北省各担半数的150万元初期财政拨款以外,另有中央和湖北省政府的追加拨款、湖南省政府及汉口市政府的补助款、美国及英国退还庚子赔款、黎氏兄弟私人捐款、平汉铁路局技术合作协定补助款等来源。这些拨款的进程各有不同,其间亦经历了众多曲折与反复。珞珈山新校舍的建筑设计,主要由美国建筑师开尔斯进行,李锦沛、石格司等建筑师也参与其中并发挥重要作用。开尔斯建筑师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丰富的旅行经历,这些成为他设计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的重要背景。新校舍前后两期工程,分别主要由汉口汉协盛营造厂和上海六合建筑公司承建。两大营造厂在施工过程中都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均总体上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工程建设。由开尔斯主持设计的珞珈山校园建筑,在风格上契合当时的“固有形式”潮流,在近代中国民族形式建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但其中也融合了大量其他元素。开尔斯、李锦沛等人在珞珈山演绎“中国固有形式”的过程中,受到中山陵建筑设计的深刻影响,而在具体设计实践中,也展现出对中国南北不同地域建筑元素的融合,及对“中西合璧”和“古今融合”的尝试。面对形式与功能的矛盾,也在探索中不断尝试进行调和折衷。珞珈校园与武昌东湖密不可分。民初任桐的大东湖风景区构想和30年代周苍柏“海光农圃”的建设,是近代东湖风景区开发先驱。与此同时,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建设也是东湖风景区建设最早的拓荒实践,武汉大学的道路建设极大改善了东湖交通状况,而珞珈校园本身也成为了民国时期武昌东湖作为风景旅游地的核心景观和主要游憩地之一。作为大学校园的珞珈湖山,在30年代的武汉三镇发展成为一个“世外仙源”,也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和大学生活模式。
傅祎[4](2013)在《脉络 立场 视野与实验 ——以建筑教育为基础的室内设计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梳理,意图呈现当下室内设计教育多元化格局的样貌,以此为背景论述“以建筑教育为基础”的室内设计教学体系的立场与视野、方法和实验。笔者认为从教育的角度,室内设计就是建筑学大树的一个分枝,而人的因素则应是室内设计重点研究的对象,室内设计教学强调1)体验设计作为室内空间组织的方法;2)模型推进设计的实验性方法。设计首先关系到的是怎么看事物的角度和怎么想问题的方式,人文艺术的学科环境提供了设计教学不可缺少的养分。批判性的思维是设计创新的开始,对于问题的系统性回答是设计的过程。抽象性思维使得感性认识的表达更加精准,技术性思维使得天马行空的概念叫到现实。论文正文分三个部分加以论述,第一部分脉络研究:分析中国从近现代大学教育开始到上世纪末,室内设计专业实践与教学的发展历程,总结室内设计专业的国情特征;比较四所美国的独立艺术院校和三所有代表意义的中国大学的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说明办学特色才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竞争力。第二部分立场与视野: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和“以人为本”设计立场的真正内涵,以此作为室内设计教学中的人文主义显像;从“空间概念与空间结构的发展”、“体验设计是空间组织的一种方法”、“装饰还是设计”、“视觉艺术带给设计的创新启示”、“网络时代对教学方法的挑战”等五个方面,揭示当代室内设计教学所面临的时代机遇。第三部分方法与实验:以中央美院为例,就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机制建设提出设想,并对“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室内设计人才培养”提出建议;总结梳理了多年来笔者主持的室内设计毕业班工作室的教学实验,以部分优秀学生作品作为例证,强调教案作为主题工作室教学研究核心的重要性。论文的章节之间和行文背后实质存在着关联关系,呈现一定的网络特征,结论部分将对此进行描述
何依[5](2012)在《四维城市理论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探讨的四维城市是由历史累积所呈现的时空关系,正如芒福德(Lewis Mumford)在《城市发展史》中的“容器”比喻:“城市从其起源时代开始便是一种特殊的构造,它专门用来贮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其中,储蓄是空间属性,是历史积累在三维概念中的“广延”性存在;流传是时间属性,是历史积累在四维概念中的“持续”性存在。首先,本文从城市空间的社会本质特征出发,提出四维城市的概念,一种在现实的城市空间中看得见过去或历史的城市。从城市空间中新与旧的要素关系入手,归纳出四维城市的空间形态,并进一步转化为时间属性的历史文脉。第二,对四维城市的研究,包括“时间的空间化”和“空间的时间化”两个反向的过程:从时间中研究空间,根据时间单位在空间中的标记与投影,将四维城市的历史演化放在三个时段中进行:基于历史“事件”的短时段演化,发现城市空间中特殊的时间转折点;基于历史“要素”的中时段演化,寻找属于某个阶段城市空间的普遍特征;基于历史“环境”的长时段演化,揭示影响一座城市文化形成的终极性因素。从空间中研究时间,根据空间要素在时间中的衰减与更替,将四维城市的形象识别与类型分辨放在二个层次中展开:历史格局是针对“历史城区”的整体性存在,研究城市历史空间格局的转存与形象识别;历史肌理是针对“历史街区”的真实性存在,研究街区建筑肌理的嬗变与类型分辨等。第三,将研究成果应用城市设计:案例一是历史格局整合设计,通过历史中心、历史轴线、历史边界的识别与重构,为历史城区提供一种“整体性”的设计方法;案例二是历史街区修复设计,从历史演化的过程出发,为历史街区提供一种“真实性”的设计方法;案例三是历史地段更新设计,从历史要素的创新出发,为历史地段提供一种“适应性”的设计方法。本文的研究在大量个案集成基础上,以时间为视角,从城市空间的演化逻辑和历史文脉出发,建立了系统的理论框架,并采用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拓展了设计学的研究领域。
林文伟[6](2011)在《大学创业教育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没有价值体系的教育就是没有灵魂的教育,创业教育没有价值体系,就是没有灵魂。创业教育只有做到知识体系、方法体系和价值体系的统一,这样的创业教育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创业教育。而如今,我们的创业教育更偏重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的构建,价值体系的构建涉及较少,甚至可以说价值体系的构建被大大地忽略了。本论文尝试创建创业教育价值体系,聚焦大学创业教育价值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大学创业教育价值研究是在价值哲学视阈下进行的较为系统的创业教育问题研究,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创业教育需要有价值支撑和提升,何谓创业教育价值,创业教育价值实现等等,以及多维度研究创业和创业教育的本质、内涵、价值、意义。第一章,创业教育价值的基础。从价值、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创业、创业教育等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出发,将一个比较复杂的研究对象,通过层层剥开和层层界定的方法,审视了国内外创业教育情况,确定了本文对创业教育的定位,提出创业教育价值阈的概念,即创业教育的价值是有范围的,是有限定的,它受到来自三个问题的限制:其一是创业教育主体是否能够通过有效途径和有效方法来培养培育创业教育对象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其二是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是否具有可教授性;其三是创业教育的对象是否能够接受教育内容要求并内化为自身的创业人格素质和自觉的创业行动。这正是创业教育价值隐含的三个必然前提,也正是创业教育价值研究的基础。第二章,创业教育价值的意蕴。以“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为主导,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帮助人达到并延续美好生活,揭示出“创业教育”的价值内涵和真谛是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勾勒了独特的创业教育价值研究的架构,提出三大层次,即价值理想、价值目标和价值存在。创业教育的价值理想,是创业教育价值本体追求,主要是从终极意义上反映人对创业教育活动的价值追求,体现创业教育价值的理想性、创业教育目的取向的单一性以及创业价值实现形式的崇高性,主要是发挥人的潜能和彰显人的价值,引导和帮助人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业教育的价值目标,是在创业教育价值理想的导行下呈现出的种种创业价值状态,使创业教育价值理想变得更为具体、更为实在,主要体现在有益于帮助人获得美德与财富,成就幸福人生,从而达到人的自我实现的价值等;创业教育的价值存在,是使创业教育价值在可能与实际之间达到共存的持续性的存在,有赖于创业主体参与社会活动,在创业实践中让创业教育价值得以实现,体现在对创新国家建设的价值、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对文化观念进步的价值、对创业人才培养的价值等。第三章,创业教育价值的体系。重点研究创业教育价值体系及其结构的基本内容,将研究创业教育价值体系作为制定创业教育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的理论基础,确立创业教育价值观念,完善创业教育教学经验,构建新的创业教育教学理论体系。教学价值的结构思想要求创业教育要以结构性的过程,实现结构性的日标,满足社会和学生的结构性需求。根据创业教育的定义及其自身的实践特点,其核心内容包括创业理论知识、创业能力、创业精神品格、创业方法技能等四个方面构成了创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创业知识教育是价值体系的基础,创业能力教育是价值体系的核心,创业品格教育是价值体系的保证,创业方法教育是价值实现的手段。要充分实现创业教育的价值,就必须在创业教育的过程设计与运作中坚持结构化原则、特性分析原则、复合性原则、协同性原则、充分思维原则和过程价值与终极价值相统一原则。第四章,创业教育价值的实现。基于国内外高校的经验和几百个大学生创业案例的启示,探讨实现创业教育价值遵循的原则和选择的路径。在创业教育价值创造的原则方面,归纳了全面发展价值观导向原则、创新大学办学理念原则、争取社会力量协同原则、尊重学生主体意识原则、与各项教育相结合原则等五项原则,这些原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体的,互为条件的。大多数高校是以某一项原则为主兼有其它原则。本文在研究创业教育价值实现的路径时,搜集了上百个创业案例,在筛选案例时更关注大学期间和大学毕业后创业的对象,包括一毕业就创业和毕业以后工作了几年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开始创业的,因为他们之所以走上创业之路,大学所给予的创业教育对他们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王运良[7](2009)在《中国“文物保护单位”制度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中国社会,城市更新、生活改造、旅游开发,以及近年兴起的新农村建设等,在日益凸现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地位之时,正如一把双刃剑,也给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巨大冲击。由此使得制度的完善、组织的健全、资金的供给、技术的支撑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作用愈发显得关键,尤其是相关的制度建设与持续性更新不仅可以为组织健全、资金供给、技术支持提供强有力保障,更可有效地规范世人对文化遗产所作的保护和利用行为。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1956年起施行至今的“文物保护单位”制度,经实践证明是效果显着、作用重大、无可替代。但与此同时,众多的遗产受损案例又显示出这一制度在当今复杂形势中的种种不足,既反映了制度本身完善与更新的滞后性,也说明基于实际的相关学术理论研究还远远不够。因此,本文即以“文物保护单位”制度这一颇具中国特色的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管理制度为对象,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对其展开翔实研究,即不仅重在制度的历史追溯,更着眼于现实的制度分析,是由“史”到“实”,“史”“实”并重。具体而言,论文首先以历史梳理、归纳、分析方法详细论述“文物保护单位”的概念内涵、制度形成背景及其历史演变、功能作用与现实影响;接着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多角度剖析这一制度现存的不足与亟待完善之处;最后借鉴中外制度学派的相关理论研究模式,从“非正式约束”、“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三大要素入手,对现行的中国“文物保护单位”制度提出了较为系统的予以完善的构想和制度安排。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仍在发挥积极作用的中国“文物保护单位”制度,在短时间内显然不可能彻底地改弦更张,所以,唯有从多方面对这一制度进行广泛的学术探讨,并对其予以卓有成效的完善,才能最大限度地切实保障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生命安全。文中所述虽然是笔者的一己之见,但无疑也是出于现实的需求,故希冀对当下的遗产理论及管理实务起到些许作用。
李振龙[8](2008)在《耕耘“蓝色沃土”的“水产庄园主”——访陕西汉宝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勇》文中研究指明在日前西安举办的2008中国畜牧业暨饲料工业展览会上,一个造型独特的展台吸引了很多参会人员的注意,展台全部由实木板拼合而成,很像"汤姆叔叔的小屋"。这个"小屋"属于陕西汉宝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一个在水产饲料、渔药领域并重发展的农业现代化企业。它
刘静[9](2008)在《古都西安都市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都市农业是适应城市居民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等多方面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全新型的农业形态,近年来在国外发达地区和国内的许多大中城市已有很大发展。开展都市农业的调查研究,积极发展都市农业,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对古都西安而言,不仅有现实意义,而且具有理论价值。论文首先概括了都市农业的概念、特征、功能及分类,从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实践中总结经验,为西安市都市农业提供参考。主要对西安市都市农业发展进行现状分析,把握西安市都市农业发展的背景、基础、制约因素、机会及产业选择。在此基础上,选取了适合的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西安市都市农业发展现状进一步进行定量评价,得出结论认为,西安市的都市农业发展尚处于建设阶段。接着对西安市都市农业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对比国内外发展模式之后,确定西安市都市农业发展模式。都市农业的发展对相关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本文尝试研究西安市都市农业发展与三大产业的关联度,从而分析都市农业发展对三大产业的带动作用。在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借鉴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提出了西安市都市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包括:优化都市农业布局;扩展其功能结构;创新运行管理体制;规范土地;制定高起点的发展规划并构架相应的信息网络等。值得指出的是,本文在对策中首次提出,将都市农业发展与城中村改造相结合的发展理念,这不仅为城中村的改造开辟了新的就业途径,也为都市农业的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领域。
盛佃清[10](2007)在《质量进步评价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质量问题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问题,质量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教育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特别是,人类进入21世纪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由数量型增长转变为质量型增长,市场竞争也由价格竞争为主转向以质量竞争为主。然而,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质量总体水平仍有较大差距,突出地表现在质量进步缓慢,质量竞争力不强,这些问题势必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人民的生活水平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提高。因此,在系统研究质量进步和探索质量进步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科学有效与切实可行的推进质量进步的政策措施,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全文除导言和结束语两部分外,共分七章。导言部分在介绍论文的研究目的、背景和现状的基础上,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设想及逻辑脉络及创新之处。之后的七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一些基本概念和重要问题,首次诠释了质量进步的概念和内涵,指出进行质量进步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剖析了质量进步的三个层面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章主要基于质量科学基本理论,积极借鉴和吸取已有的专业研究成果,阐述了推动质量进步的理论方法和科技手段,总结特点,分析作用并提出了改进的方向。第三章系统地研究了质量组织在质量进步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活动,论述了政府在质量进步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我国质量组织管理体制应当遵循的改革方向。第四章有选择地考察分析了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推动质量进步的质量政策,并与我国现行的质量政策进行比照,分析了质量政策在推动质量进步过程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未来质量政策建设和改革的发展方向。第五章基于数理统计技术,有创新地构建了质量进步的指数评价模型,并以山西省机电行业企业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第六章通过分析美国贝尔实验室、通用电气公司、我国海尔集团等企业质量进步及温州市区域质量进步案例,总结经验启示,探索质量进步的发展规律。第七章在考察和总结我国质量进步现实状况和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对我国关于质量技术、质量建设和质量治理必须制定的政策和必须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对策建议,并特别指出,严格质量立法、加强技术基础、实施名牌战略、规范市场秩序、强化质量监管,是在市场条件下保证质量进步的战略选择和必然途径。这些都为我国政府质量政策的制定和质量管理的改进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最后,在预测世界科技高速发展对质量进步影响的基础上,在科学理性的视野下展望了未来质量进步的发展趋向,并提出本文的后续研究方向。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首先,本文首次把质量进步问题放置于社会、文化、政策、法律等语境中进行讨论,从而有助于将理论性的质量科学与应用性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其次,首次系统阐述了质量进步的科学内涵以及与质量管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结质量进步规律,凸显质量进步的宏观表征特性,为质量进步的更加深入系统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理论研究与实证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构建了关于质量进步的指数评价模型,提出并阐述了一个测度质量进步的行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这将极大地推进质量进步在企业、行业和政府管理中的可度量进程。第四,基于质量进步的发展规律,从更加有效推动质量进步的角度系统提出了质量政策的建构,并在高科技背景下从科学理性的视角阐述了质量进步的未来发展趋向。
二、慷慨解囊 汉宝设立科研基金汉宝集团在上海水产大学设立汉宝科研基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慷慨解囊 汉宝设立科研基金汉宝集团在上海水产大学设立汉宝科研基金(论文提纲范文)
(1)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大背景 |
1.1.2 厦门丰富的地域建筑与装饰图案遗存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近代中西建筑文化的交融 |
1.3.2 近代建筑装饰的研究 |
1.3.3 厦门近代建筑及装饰研究 |
1.3.4 建筑装饰图案的研究 |
1.3.5 国外建筑装饰领域的相关研究 |
1.3.6 总结 |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4.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4.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生成背景 |
2.1 地理环境与区位优势 |
2.1.1 沿海对外的地理环境 |
2.1.2 以港兴市的区位优势 |
2.2 近代厦门的开埠与港口贸易的发展 |
2.2.1 厦门的开埠 |
2.2.2 港口贸易的发展 |
2.3 近代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 |
2.3.1 海外移民的发展 |
2.3.2 以侨汇为支柱的城市发展 |
2.3.3 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 |
2.4 近代城市建设 |
2.4.1 英租界的开辟与建设 |
2.4.2 鼓浪屿公共租界的设立与建设 |
2.5 厦门近代建筑的主要类型 |
2.5.1 早期移植的西式建筑 |
2.5.2 洋楼民居建筑 |
2.5.3 嘉庚建筑 |
2.5.4 骑楼建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历史分期 |
3.1 发育期——西方复古装饰风格的传播 |
3.1.1 早期西方殖民、教会建筑复古装饰符号的移植 |
3.1.2 早期的洋楼民居建筑装饰风格 |
3.2 发展期——西方装饰风格的发展与本土装饰式样的兴起 |
3.2.1 华侨意识主导的西方古典装饰图案的发展 |
3.2.2 近代摩登风尚与装饰艺术风格图案的传播 |
3.2.3 中西文化融合与本土装饰式样的兴起 |
3.3 分化期——图案风格的“地域衍生性”与“异质共生性” |
3.3.1 民族意识影响下的地域装饰图案的衍生发展 |
3.3.2 异质文化多元共生的装饰格局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载体与细部特征 |
4.1 尚奢重雅的洋楼民居装饰图案 |
4.1.1 山花 |
4.1.2 柱 |
4.1.3 檐口 |
4.1.4 窗 |
4.1.5 栏杆 |
4.2 崇简去繁的骑楼装饰图案 |
4.2.1 女儿墙 |
4.2.2 檐口 |
4.2.3 窗 |
4.2.4 壁柱 |
4.2.5 墙面 |
4.3 承袭地域特色的嘉庚建筑装饰图案 |
4.3.1 闽南传统大屋顶 |
4.3.2 立面砖石拼贴图案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本体特征 |
5.1 西中融合的装饰图案造型特征 |
5.1.1 近代西方观念技术体系下的装饰图案形态变革 |
5.1.2 本土装饰文化对西式图案造型的影响 |
5.2 形式与意象并存的装饰图案构成特征 |
5.2.1 秩序构成规范下的形式感 |
5.2.2 本土文化语境中的意象构成 |
5.3 材料与色彩系统的“地域性”与“现代性” |
5.3.1 地域装饰材料的继承 |
5.3.2 现代装饰材料的引进 |
5.3.3 与材质和式样呼应的色彩系统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空间属性与秩序特征 |
6.1 基于西方建筑形体之上的图案空间 |
6.1.1 厦门近代建筑空间观念与形体结构的转变 |
6.1.2 装饰图案空间属性的“附加性”与“实体性” |
6.2 以突出人的观念与尺度为目的的装饰秩序 |
6.2.1 等级中心秩序 |
6.2.2 视觉中心秩序 |
6.2.3 风格中心秩序 |
6.3 以突出建筑形体结构为目的的装饰秩序 |
6.3.1 横向结构秩序 |
6.3.2 纵向结构秩序 |
6.3.3 混合结构秩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审美特征 |
7.1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审美系统重塑 |
7.1.1 建筑装饰图案的审美冲突 |
7.1.2 建筑装饰图案审美的分解 |
7.1.3 建筑装饰图案审美的整合 |
7.1.4 建筑装饰图案审美的适应 |
7.2 内容与形式的美感构建 |
7.2.1 审美取向导致的式样融合 |
7.2.2 造型感知的视觉生理场 |
7.2.3 空间感知的审美知觉场 |
7.3 主体与客体的情感交融 |
7.3.1 装饰主体的审美移情 |
7.3.2 主体与客体的情境营造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本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解放前建造的嘉庚建筑及其装饰风格 |
附录2:厦门近代洋楼民居部分门楼装饰图样 |
附录3:作者在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与参与课题 |
(2)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西安城市建筑近现代演发 |
1.1.2 近代西安影像文本的生发 |
1.2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论文研究现状 |
1.3.1 近现代西安城市建筑研究 |
1.3.2 近现代西安城市及建筑影像 |
1.3.3 城市记忆的研究与实践 |
1.4 研究对象界定 |
1.4.1 研究时间界定:1900-2010年 |
1.4.2 研究空间界定:以西安明城区为空间界限 |
1.4.3 研究对象界定:20 世纪以来西安明城区所生发新建筑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框架 |
2 “建筑影像-城市意象-城市记忆”的逻辑关联 |
2.1 建筑影像:城市记忆的载体 |
2.1.1 影像的内涵及其特征 |
2.1.2 影像文本的阐释 |
2.1.3 影像文本的选择 |
2.1.4 影像文本的价值 |
2.2 城市意象:显现的城市记忆 |
2.2.1 意象的概念及特征 |
2.2.2 城市意象要素的应用 |
2.2.3 城市意象理论的探索 |
2.2.4 城市意象理论的借鉴 |
2.3 城市记忆:内化的城市意象 |
2.3.1 记忆的概念及其特征 |
2.3.2 城市记忆三要素及其建构 |
2.3.3 城市记忆的所指及特征 |
2.3.4 城市记忆的保存与延续 |
2.4 “建筑影像-城市意象-城市记忆”的互动生成结构 |
2.5 小结 |
3 清末西安“洋风”模仿建筑的生发(1900-1911) |
3.1 西北重镇的历史机遇 |
3.1.1 “两宫西狩”与清末新政发布之地 |
3.1.2 清末西安影像文本的生发 |
3.1.3 欧美及日本人眼中的西安 |
3.2 “洋风”模仿建筑的生发 |
3.2.1 教会建筑“洋风”的先导 |
3.2.2 洋务军事工业的创立 |
3.2.3 城墙城门建筑与行宫内的“洋风” |
3.3 内陆传统城市地域风貌 |
3.3.1 坚固的城防体系 |
3.3.2 严整的空间布局 |
3.3.3 延续的建筑风貌 |
3.4 公共建筑近代化萌芽 |
3.4.1 近代城市功能的增加 |
3.4.2 近代文教建筑的创设 |
3.4.3 近代寺观建筑的衰落 |
3.5 小结 |
4 民国西安“中西折衷”建筑的创发(1912-1949) |
4.1 国内外战争期间:短暂而有限的城市发展 |
4.1.1 持续的战火饥荒与“陪都”西京建设 |
4.1.2 城市生活与建筑影像的丰富 |
4.1.3 “洋风”模仿到“中西折衷”建筑 |
4.2 北洋政府时期:持续的灾乱致使城市发展滞缓(1912-1926) |
4.2.1 战争对城市的影响 |
4.2.2 公共建筑的初创 |
4.2.3 医疗建筑的建立 |
4.2.4 文教建筑的近代化发展 |
4.3 南京政府时期:“陪都”西京建设促进经济繁荣(1927-1945) |
4.3.1 开发西北与“西京”建设 |
4.3.2 市政交通建筑的发展 |
4.3.3 军工商业建筑的初创 |
4.3.4 文教建筑持续发展 |
4.4 国内外战争频发:动荡变局导致城市发展衰败(1945-1949) |
4.4.1 抗战时期城市遭受重创 |
4.4.2 战后城市发展快速萧条 |
4.4.3 建筑行业发展走向衰落 |
4.5 小结 |
5 共和国西安建筑现代化的探索实践(1949-2010) |
5.1 共和国时期的城市建设环境 |
5.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风貌 |
5.1.2 城市建筑的阶段性发展 |
5.1.3 影像文本从政治化到多元 |
5.2 工业化建设时期:“生产型”城市建筑的发展(1949-1978) |
5.2.1 经济恢复期与“一五”期间的建筑成就(1949-1957) |
5.2.2 大调整时期城市建设萎缩(1958-1966) |
5.2.3 文革与“三线”建设时期城市建设停滞(1966-1978) |
5.3 市场经济转型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城市建筑增长(1978-1999) |
5.3.1 改革开放时期建筑渐趋起步(1978-1989) |
5.3.2 “旧城拆迁改造”时期建筑的突变(1990-1999) |
5.3.3 城市化加速时期明城区建筑的杂糅(2000-2010) |
5.4 小结 |
6 西安城市建筑近现代化演进分析(1900-2010) |
6.1 农业经济背景下建筑近代化的布局与特征 |
6.1.1 “洋风”模仿搬用时期的建筑(1900-1911) |
6.1.2 “传统”革新求变时期的建筑(1912-1931) |
6.1.3 “现代”初创繁荣时期的建筑(1932-1945) |
6.1.4 战争导致发展停滞时期的建筑(1945-1949) |
6.2 建筑近代化的演进规律与动因 |
6.2.1 新建筑布局与发展规律 |
6.2.2 新建筑演进的综合动因 |
6.3 计划经济背景下建筑现代化的布局与特征(1949-1978) |
6.3.1 “苏化”时期“社会主义民族形式”的建筑(1949-1957) |
6.3.2 大调整时期“新的民族形式”的建筑(1958-1966) |
6.3.3 文革与“三线”建设时期的建筑(1966-1978) |
6.4 市场化与“旧城改造”背景下建筑的布局与特征(1978-2010) |
6.4.1 改革开放初期全面复苏的建筑(1978-1989) |
6.4.2 经济转型时期去旧布新的建筑(1990-1999) |
6.4.3 城建加速时期国际化多元化建筑(2000-2010) |
6.5 建筑现代化的演进规律与动因 |
6.5.1 新建筑布局与发展规律 |
6.5.2 新建筑演进的综合社会动因 |
6.5.3 新建筑演进的影响因素 |
6.6 小结 |
7 20 世纪西安城市建筑演进的文化反思 |
7.1 从传统走向近现代的探索历程 |
7.1.1 政治军事因素的主导 |
7.1.2 地域交通因素的制约 |
7.1.3 经济技术因素的影响 |
7.1.4 文化观念因素的转变 |
7.1.5 城市建设管控与监督机制的不力 |
7.2 近现代城市建筑文化的省视 |
7.2.1 城市规划建设与建筑景观的异化 |
7.2.2 国际化大都市与再塑国家文化形象 |
7.2.3 对21 世纪城市发展的展望 |
7.3 小结 |
8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国民政府时期的国立大学新校园建设 ——以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史料来源 |
四、本文的基本框架 |
第一章 近世中西建筑文化交流与晚清民初大学校园发展历程 |
一、近世以来西人眼中的中国建筑 |
二、风格交错的晚清民初中国建筑及大学校园 |
三、“中国固有之形式”与国立大学校园建设 |
四、清末民初武汉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校园建设 |
第二章 国立武汉大学的组建与珞珈山新校址的选定 |
一、从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到国立武汉大学 |
二、武汉大学新校舍的酝酿和建筑设备委员会的成立 |
三、珞珈山新校舍的选址过程 |
四、珞珈山新校址内的土地征收与纠纷 |
第三章 珞珈山新校舍的建筑设计及工程营造 |
一、建筑师开尔斯与珞珈山新校舍的建筑设计 |
二、汉协盛营造厂与新校舍一期工程 |
三、六合建筑公司与新校舍二期工程 |
第四章 珞珈山新校舍建设的经费来源与支出 |
一、珞珈山新校舍一期工程的经费来源 |
二、珞珈山新校舍二期工程的经费筹措 |
三、对民国时期珞珈山校园建设经费收支的分析 |
第五章 珞珈山校园的建筑语汇和文化意涵 |
一、珞珈山校园的总体规划及空间布局 |
二、“南北”与“东西”:珞珈山校园的建筑风格 |
三、现代大学校园与复古建筑形式的折衷碰撞 |
第六章 藏修息游焉:湖山风景与校园生活 |
一、武昌东湖:由荒郊野泽走向近代风景游憩地 |
二、武汉大学与东湖风景区 |
三、民国时期珞珈山的校园生活 |
结语 |
附录一 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地契信息统计表 |
附录二 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建筑一览表 |
附录三 民国时期珞咖山校园规划设计主要建筑工程师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
后记 |
(4)脉络 立场 视野与实验 ——以建筑教育为基础的室内设计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研究基础与目的 |
1.1.1 研究现状 |
1.1.2 研究基础与目的 |
1.2 研究立场 |
1.2.1 权宜是策略 |
1.2.2 集成是创新 |
1.2.3 教学是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中国室内设计教育发展脉络 |
2.1 作为“美术”的建筑教育与图案教学传统 |
2.1.1 民国时期美术学校的建筑教育 |
2.1.2 “美术建筑”的思想与实践 |
2.1.3 图案教学与“装饰”传统的意义 |
2.2 “鲍扎”体系中国本土化过程对室内设计教学的影响 |
2.2.1 国民政府时期“鲍扎”体系建筑教育的移植 |
2.2.2 “鲍扎”体系建筑教育的中国本土化过程 |
2.2.3 室内设计教学“图式化”培养模式 |
2.3 从“实践带动教学”到“环境观”的导入 |
2.3.1 “实践带动教学”的中国室内设计教育特点 |
2.3.2 走向“环境”的设改计观 |
2.3.3 大美术格局下的室内设计教学 |
第三章 中国与美国高等教育室内设计教学课程体系比较 |
3.1 中国不同学科背景下室内设计教学课程体系介绍 |
3.1.1 美术院校建筑学专业室内设计方向课程体系分析—中央美术学院 |
3.1.2 综合性大学建筑学专业室内设计方向课程体系研究—同济大学 |
3.1.3 综合性大学环境设计专业室内设计方向课程体系研究—清华美院 |
3.2 美国独立艺术学院室内设计教学课程体系介绍 |
3.2.1 芝加哥艺术学院(The School Of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
3.2.2 罗德岛设计学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 |
3.2.3 帕森斯设计学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 |
3.2.4 纽约室内设计学院(New York School of Interior Design) |
3.3 中美学校室内设计课程体系比较 |
3.3.1 分类 |
3.3.2 比较 |
第四章 :设计伦理与价值观 |
4.1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绿色”的建筑设计 |
4.1.1 “绿色”是一种不可逆的趋势 |
4.1.2 “绿色”是一种环境伦理与设计审美 |
4.1.3 建筑的“绿色”设计原则 |
4.1.4 关于“绿色”建筑教育的思考 |
4.2 以人为本的设计观-----设计“为人民服务” |
4.2.1 人类需求的层次性 |
4.2.2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及其消费习惯的分析 |
4.2.3 作为社会服务的“设计” |
4.2.4 作为文化媒介的“建筑” |
第五章 室内设计教学的当代视野 |
5.1 空间慨念与空间结构的发展 |
5.1.1 空间概念的拓展 |
5.1.2 空间边界的模糊性 |
5.2 体验设计是空间组织的一种方法 |
5.2.1 体验经济和文化营销 |
5.2.2 建筑学本体的基因 |
5.2.3 体验设计是组织空间关系的一种方法 |
5.3 “装饰”还是“设计” |
5.3.1 “室内设计”与“室内装饰”的概念 |
5.3.2 激进的现代主义思想狂飙 |
5.3.3 “装饰”的人文意义 |
5.4 视觉艺术带给设计创新的启示 |
5.4.1 视觉艺术作为工具和语言 |
5.4.2 视觉艺术作为组织和态度 |
5.4.3 视觉艺术作为跨学科高度整合的工程 |
5.5 网络时代对教学方式的挑战 |
5.5.1 网络时代人类学习面临两大挑战 |
5.5.2 设计课工作室教学的传统 |
5.5.3 网络时代设计教学方式可能的改变 |
第六章 关于室内设计教学的几个设想 |
6.1 加强人文艺术修养通识课程建议 |
6.1.1 大学教育的目的 |
6.1.2 人文艺术类通识课程的作用 |
6.1.3 有效整合人文艺术类通识课程 |
6.2 强化问题导向、整合教学内容、突出课题特色的设计主干课程 |
6.2.1. 重点:空间认知与表达—设计的基础 |
6.2.2 重点:空间操作—基础的设计 |
6.2.3 重点:空间模式组织---“之间”的关系 |
6.2.4 重点:“物”的空间情景 |
6.2.5 重点:大型的、复杂的公共室内空间 |
6.2.6 毕业设计---研究性或者现实性 |
6.3 发展视觉艺术课程系列 |
6.3.1 建筑与视觉艺术关系密切 |
6.3.2 视觉艺术课程教学在建筑教育中的作用 |
6.3.3 视觉艺术课程系列的教学组织 |
6.4 主题工作室教学机制建设 |
6.4.1 中央美院现有的教学组织模式 |
6.4.2 什么是主题工作室 |
6.4.3 主题工作室教学体系 |
6.5 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室内设计人才培养 |
6.5.1 室内设计人才需求与能力构成 |
6.5.2 分层次办学的课程结构 |
第七章 中央美院建筑学院十工作室的教学实验 |
7.1 建立背景 |
7.1.1 建筑学院情况 |
7.1.2 十工作室基本情况 |
7.2 教学思路 |
7.2.1 教学定位与重点 |
7.2.2 教学的基本观点 |
7.3 教学特色 |
7.3.1 教学方法 |
7.3.2 教学内容 |
7.4 十工作室的毕业设计教案 |
7.4.1 2008-2009学年(如何应对超大尺度建筑空间的室内规划?) |
7.4.2 2009-2010学年(景观规划、建筑与室内设计一体化设计的方法研究) |
7.4.3 2010-2011学年(“后世博”的影响,关于体验和体验设计) |
7.4.4 2011-2012学年(“微城市”与“微建筑”之“居住”研究与设计) |
7.5 成绩与展望 |
7.5.1 教学成果 |
7.5.2 目标展望 |
第八章 结语 |
8.1 室内设计教育的多元格局 |
8.2 室内设计,怎么想 |
8.3 室内设计,怎么做 |
8.4 室内设计教学,怎么教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四维城市理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第2章 四维城市的基础理论 |
2.1 四维城市的基本概念 |
2.1.1 城市的空间性 |
2.1.2 城市空间的时间性 |
2.1.3 四维城市的定义 |
2.2 四维城市的空间形态 |
2.2.1 历史要素的叠加形态 |
2.2.2 历史单元的拼贴形态 |
2.2.3 历史格局的延展形态 |
2.3 四维城市的历史内涵 |
2.3.1 历史文脉的历时态 |
2.3.2 历史文脉的共时态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演化的时间维度 |
3.1 历史事件与短时段演化 |
3.1.1 空间时序中的历史事件 |
3.1.2 空间纪事中的历史事件 |
3.2 空间要素与中时段演化 |
3.2.1 城墙时段中的封闭形态 |
3.2.2 步行时段中的有限形态 |
3.3 地理景观与长时段演化 |
3.3.1 地理环境中的城市兴衰 |
3.3.2 山水景观中的城市文脉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历史格局与形象识别 |
4.1 城市格局的四维特征 |
4.1.1 城市格局的空间特征 |
4.1.2 城市格局的时间特征 |
4.2 城市格局的结构性要素 |
4.2.1 历史中心 |
4.2.2 历史轴线 |
4.2.3 历史边界 |
4.3 历史格局的转存与识别 |
4.3.1 历史要素的转存 |
4.3.2 历史城区的识别 |
本章小结 |
第5章 街区历史肌理与类型分辨 |
5.1 城市肌理的四维特征 |
5.1.1 城市肌理的二维特征 |
5.1.2 城市肌理的四维特征 |
5.2 历史肌理的基本类型 |
5.2.1 机械性肌理 |
5.2.2 增长性肌理 |
5.3 历史肌理的衰减与分辨 |
5.3.1 肌理内部的模糊化 |
5.3.2 肌理外部的零散化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四维城市的设计案例 |
6.1 案例一:太原府城格局整合设计 |
6.1.1 府城演化的时间维度 |
6.1.2 府城格局的形象识别 |
6.1.3 府城格局的整合设计 |
6.2 案例二:南华门历史街区修复设计 |
6.2.1 南华门街区的历史演化 |
6.2.2 南华门肌理的类型辨识 |
6.2.3 南华门肌理的修复设计 |
6.3 案例三:宁波老外滩北段更新设计 |
6.3.1 老外滩地段的历史演化 |
6.3.2 老外滩肌理的基因重组 |
6.3.3 老外滩肌理的更新设计 |
结语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的相关科研课题及获奖情况 |
(6)大学创业教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创业与创业教育 |
(二) 价值、教育价值、创业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 |
(三) 创业教育价值的哲学思考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 研究目标:创建大学创业教育价值体系 |
(二) 研究内容 |
(三) 拟突破的关键问题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方法 |
(二) 案例分析方法 |
(三) 系统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创业教育价值的基础 |
一、关于价值的基本概念 |
(一) 价值的定义 |
(二) 教育价值的本质 |
(三) 创业教育价值关系界说 |
二、创业涵义的界定 |
(一) 对创业涵义的理解 |
(二) 创新、创造与创业的关系 |
(三) 创新教育、创造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 |
三、创业教育价值的定位 |
(一) 从价值的视角审视国外创业教育 |
(二) 从价值的视角审视中国创业教育 |
(三) 本研究对创业教育价值的定位 |
第二章 创业教育价值的意蕴 |
一、"以人为本"的价值意蕴 |
(一) "人"既是价值的前提,也是价值的存在 |
(二、"人的需要"决定了价值和价值的多样性 |
(三) "人的价值"存在于人创造价值的活动中 |
二、创业教育价值层次界说 |
(一) 创业教育的价值理想 |
(二) 创业教育的价值目标 |
(三) 创业教育的价值存在 |
三、创业教育的价值理想: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
(一) 人的自由发展的实质与内涵 |
(二) 人的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 |
(三)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内涵 |
(四) 现代教育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
(五) 创业教育的价值在于"帮助人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 |
四、创业教育的价值目标:美德与财富同生共长,成就幸福人生 |
(一) 创业教育与人的美德 |
(二) 创业教育与人的财富 |
(三) 创业教育与人生幸福 |
(四) 创业教育与人的自我实现 |
五、创业教育的价值存在:促进经济发展、文化进步和创业人才培养 |
(一) 促进创新国家建设的价值 |
(二)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 |
(三) 促进文化观念进步的价值 |
(四) 促进创业人才培养的价值 |
第三章 创业教育价值的体系 |
一、创业教育价值体系的结构 |
(一) 研究创业教育价值体系的意义 |
(二) 创业教育教学价值体系和结构 |
(三) 创业教育的过程价值和终极价值 |
(四) 创业教育的主要价值和附加价值 |
二、创业教育价值体系的基本架构 |
(一) 创业知识教育 |
(二) 创业能力教育 |
(三) 创业品格教育 |
(四) 创业方法教育 |
三、创业教育过程的设计与运作的基本原则 |
(一) 结构化原则 |
(二) 特性分析原则 |
(三) 复合性原则 |
(四) 协同性原则 |
(五) 充分思维原则 |
(六) 过程价值与终极价值相统一的原则 |
第四章 创业教育价值的实现 |
一、创业教育价值遵循的原则 |
(一) 全面发展价值观导向原则 |
(二) 创新大学办学理念原则 |
(三) 争取社会力量协同原则 |
(四) 尊重学生主体意识原则 |
(五) 与各项教育相结合原则 |
二、创业教育价值选择的路径——基于大学生创业案例的启示 |
(一) 创业型大学催生科技创业,培育创业精神企业家素质 |
(二) 改革专业教育课程体系,扩大创业教育受益而 |
(三) 改进教学提升师资水平,创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
(四) 国际视野拓宽创业领域,创意网络适合大学生创业 |
(五) 国家战略提供政策支持,改善中小企业创业环境 |
结语 |
一、问题导向贯穿研究始终并形成论文框架 |
二、价值层次理论帮助厘清了创业教育价值的真谛 |
三、创业教育的价值在于探索人的自由、发展、财富与幸幅的统一 |
四、创业教育价值体系构成的合理度是价值实现的前提 |
五、有待后续研究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国“文物保护单位”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对象与基础 |
1.2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2. 文物保护单位概念辨析 |
2.1 概念的界定及其实际运用 |
2.2 与企事业单位概念的比较 |
2.3 概念理解中的“博物馆”涵义 |
2.4 概念认识中的“四维时空观” |
2.5 小结 |
文中注释 |
3. 文物保护单位制度实施背景与基础 |
3.1 我国不可移动文物的群体组合特性 |
3.2 建国初期我国文物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 |
3.3 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类似的保护制度 |
3.4 我国文物保护单位制度的雏形 |
3.5 小结 |
文中注释 |
4. 文物保护单位制度的历史发展 |
4.1 制度的初步建立 |
4.2 法律地位的确立与巩固 |
4.3 制度的特色 |
4.4 历史贡献与现实作用及影响 |
4.5 小结 |
文中注释 |
5. 现行文物保护单位制度的不足 |
5.1 基于现实的问题分析 |
5.2 相关案例的实证研究 |
5.3 现行制度的阶段性定位 |
5.4 小结 |
文中注释 |
6. 完善文物保护单位制度的构想 |
6.1 “制度”与“单位制度” |
6.2 “单位制度”完善的技术路径 |
6.2.1 非正式约束 informal constraints |
6.2.2 正式约束 formal constraints |
6.2.3 实施机制 implementing mechanism |
6.3 小结 |
文中注释 |
7. 结语 |
7.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古都西安都市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发展都市农业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内容及框架 |
1.4 研究目的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创新点 |
2 理论综述 |
2.1 都市农业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
2.1.1 都市农业的概念及特征 |
2.1.2 都市农业的功能及基本分类 |
2.2 都市农业发展的理论支撑 |
2.2.1 农业区位论 |
2.2.2 城乡一体化理论 |
2.2.3 田园城市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和谐社会理论 |
2.3 国内外都市农业研究动态及发展经验 |
2.3.1 境外都市农业研究动态 |
2.3.2 国内都市农业研究动态 |
2.3.3 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
3. 西安市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3.1 研究区域的基本概况 |
3.1.1 自然生态条件 |
3.1.2 社会经济条件 |
3.1.3 政策环境条件 |
3.2 西安市都市农业发展起步与基础条件 |
3.2.1 西安都市农业发展起步 |
3.2.2 西安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
3.3 西安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制约条件分析 |
3.4 西安市都市农业的发展机会分析 |
3.5 西安市都市农业产业分析与评价 |
3.5.1 农业优势产业的研究方法 |
3.5.2 西安市都市农业产业现状分析 |
3.6 西安市都市农业现状的主要问题 |
4. 西安市都市农业发展评价研究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和原则 |
4.1.1 设计思路 |
4.1.2 设计原则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评价指标的具体含义 |
4.3 西安都市农业发展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1 权重确定的方法及基本原理 |
4.3.2 各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 西安都市农业发展评价与分析 |
4.4.1 都市农业发展的评价模型 |
4.4.2 数据的标准化 |
4.4.3 西安市都市农业发展评价结果分析 |
5 西安市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
5.1 西安市都市农业发展的思路 |
5.1.1 指导思想 |
5.1.2 发展目标 |
5.1.3 发展思路 |
5.1.4 发展类型 |
5.2 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
5.1.1 国外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
5.1.2 国内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
5.2 都市农业发展模式评价 |
5.2.1 以经济功能为主的模式 |
5.2.2 以生态、社会功能为主的模式 |
5.2.3 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的模式 |
5.3 西安市都市农业发展模式选择 |
6 西安市都市农业发展前景及对策建议 |
6.1 都市农业与三大产业的关联分析 |
6.1.1 定量方法 |
6.1.2 具体分析 |
6.2 都市农业的发展前景及作用 |
6.2.1 发展前景 |
6.2.2 发展作用 |
6.3 具体发展策略及建议 |
6.4 都市农业发展的新思路——与城中村改造相结合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图 |
在校学习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10)质量进步评价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本文选题的意义与研究现状 |
二、本文的写作思路与主要内容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质量进步的历史沿革与基本内涵 |
第一节 质量的历史演进 |
一、原始形态质量的形成 |
二、工业化社会初期的质量 |
三、美国工业化生产中的质量 |
四、当代社会中的质量 |
第二节 质量和质量进步的含义 |
一、质量的概念与含义 |
二、质量进步的内涵与意义 |
第三节 质量进步的主要层面 |
一、质量进步的技术层面 |
二、质量进步的管理层面 |
三、质量进步的制度层面 |
四、三个层面间的相互关系 |
第二章 质量进步的理论方法与科技手段 |
第一节 推动质量进步的理论方法 |
一、可靠性与零缺陷理论 |
二、质量保证、控制与改进理论 |
三、全面质量管理理论(TQM) |
四、6 SIGMA理论 |
五、质量管理主要理论方法比较分析 |
第二节 推动质量进步的科技手段 |
一、标准与计量 |
二、数理统计技术 |
三、技术创新与质量管理 |
四、标准计量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
第三节 质量管理理论和科技手段在推动质量进步中的作用 |
一、质量管理理论和科技手段是推动质量进步的技术支撑 |
二、质量管理理论和科技手段的发展是质量进步的客观要求 |
第三章 质量进步与质量组织 |
第一节 质量行业协会 |
第二节 质量专业组织 |
一、美国质量协会(ASQ) |
二、欧洲质量组织(EOQ) |
三、日本科学技术联盟(JUSE) |
四、澳大利亚质量组织(AOQ) |
五、各国质量组织的特点比较 |
第三节 质量中介机构 |
一、瑞士通用公正行(SGS) |
二、我国质量中介组织的发展 |
三、商业组织中的质量机构 |
四、质量中介机构的作用分析 |
第四节 政府质量管理机构 |
一、为质量主体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
二、增强质量主体的创新能力 |
三、国际协调及其它 |
第五节 质量组织在质量进步过程中的作用 |
一、质量组织是推动质量进步的重要力量 |
二、我国质量组织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三、中国质量组织管理体制的变革方向 |
第四章 质量进步与质量政策 |
第一节 质量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 |
一、质量法律法规 |
二、质量管理政策 |
第二节 世界各国的质量政策分析 |
一、欧洲国家的质量政策 |
二、日本的质量政策 |
三、美国的质量政策 |
四、发展中国家的质量政策 |
第三节 质量政策在推动质量进步中的意义和作用 |
一、质量政策是推动质量进步的重要保障 |
二、质量政策的未来发展方向 |
第五章 质量进步的评价模型建构 |
第一节 质量进步评价的方法选择和模型架构 |
一、质量进步的综合模糊评价方法 |
二、质量进步指数的评价模型 |
第二节 质量进步评价的实证分析 |
一、山西省机电行业重点企业质量进步指数测定 |
二、山西省机电行业质量进步指数分析 |
第三节 质量进步评价的重要意义 |
一、为各级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提供依据 |
二、为企业的质量进步导航 |
三、为经济社会发展助力 |
第六章 质量进步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企业的质量进步 |
一、贝尔实验室的质量研究 |
二、美国通用电气的6sigma进程 |
三、海尔的质量进步实践 |
第二节 政府质量管理与区域质量进步 |
一、温州案例的简单背景 |
二、温州质量进步的策略分析 |
第三节 质量进步案例的经验与启示 |
一、技术主导型企业质量竞争优势明显 |
二、科学管理加快了质量发展 |
三、制度建设促进质量进步 |
四、质量进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
第七章 我国质量进步的政策选择 |
第一节 我国质量现状分析 |
一、产品质量现状 |
二、产业发展阶段与质量 |
三、质量管理现状 |
第二节 我国质量政策的演进 |
一、质量政策初创时期(1949-1988年) |
二、质量政策系统制定时期(1989-2001年) |
三、质量政策全面创新时期(2001-2004年) |
第三节 我国质量政策选择要素分析 |
一、质量政策制定的宏观环境分析(PEST) |
二、质量三要素分析 |
三、质量政策选择的启示 |
第四节 我国质量政策的科学选择 |
一、质量技术政策 |
二、质量建设政策 |
三、质量治理政策 |
结束语 质量进步的未来趋向 |
一、高科技背景下的质量进步 |
二、科学理性视野下的质量进步 |
三、未来质量进步的特征与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慷慨解囊 汉宝设立科研基金汉宝集团在上海水产大学设立汉宝科研基金(论文参考文献)
- [1]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研究[D]. 石林. 江南大学, 2020(01)
- [2]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D]. 史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3]国民政府时期的国立大学新校园建设 ——以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为中心[D]. 刘文祥. 武汉大学, 2017(06)
- [4]脉络 立场 视野与实验 ——以建筑教育为基础的室内设计教学研究[D]. 傅祎. 中央美术学院, 2013(10)
- [5]四维城市理论及应用研究[D]. 何依. 武汉理工大学, 2012(05)
- [6]大学创业教育价值研究[D]. 林文伟.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9)
- [7]中国“文物保护单位”制度研究[D]. 王运良. 复旦大学, 2009(02)
- [8]耕耘“蓝色沃土”的“水产庄园主”——访陕西汉宝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勇[J]. 李振龙. 中国水产, 2008(06)
- [9]古都西安都市农业发展研究[D]. 刘静. 西安理工大学, 2008(01)
- [10]质量进步评价与政策研究[D]. 盛佃清. 山西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