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莆田市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孙佳馨[1](2020)在《“健康中国”背景下佳木斯市广场舞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健康是促进人民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愿望,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民健康,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健康中国”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其目的就是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广场舞作为全民健身运动中普及项目,已经成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佳木斯广场舞兴起于2008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舞蹈类型,其动作简单易学,快速制动,全面身体锻炼,功能性强,老少皆宜,音乐优美动听等特点,深深的吸引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并已经成为佳木斯城市群众体育文化的一张名片。随着人民日益增长体育健身需求,该项目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佳木斯市广场舞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以佳木斯市广场舞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佳木斯市广场舞的发展现状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分析佳木斯市广场舞存在的问题,结合“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佳木斯市广场舞的健康发展提供可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提出,为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全民健身公共设施,增加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起到助推器的作用。在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健身方法的同时,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全民健身指导服务,大力发展群众喜欢的健身休闲活动,为促进全民身体运动更为广泛的普及和提高起到积极地作用。(2)佳木斯市是全国广场舞开展最早的城市之一,其兴起的主要原因有:第一,佳木斯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广场舞的兴起提供了必要条件;第二,佳木斯市政府制定出台了《佳木斯市快乐舞步健身操管理办法》和《全民健身辅导站点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文件,为广场舞发展提供政策保障;第三,佳木斯市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和对健康问题的关注,推动了佳木斯广场舞的迅速兴起;第四,佳木斯市人口老龄化严重,人们对健身、健心有着强烈的需求,促使广场舞的迅速发展;第五,广场舞的社交、自娱和健身休闲迎合了佳木斯市中老年人的需求;第六,2008年于继承首创的全国唯一一套行进中有氧健身,并逐渐演化成佳木斯市广场舞,它独具特色的运动形式不仅顺应了人们追求健康的时代潮流,受到了群众的热捧,而且其远播国内外很多地区,将“快乐”不断复制。(3)佳木斯广场舞参与者基本情况表现为:佳木斯市广场舞参与者中,中老年女性比例较大;参与者职业以退休人员为主;参与者认知和学习广场舞的途径多通过身边实际广场舞活动进行;多数参与者参与年限在3年以上;从参与频率、时长推.断,多数参与者能够通过广场舞运动达到运动健身的效果;(4)佳木斯市广场舞开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练习内容缺乏创新,缺乏新颖多样的舞蹈元素和音乐元素的融入,多数社区广场舞仍以“僵尸舞”为主,与时俱进的理念还需加强。第二,政府的宣传工作不到位,老年人成为广场舞的主力军,青年人参与度不够。第三,活动场地紧张,存在一个广场上有数个广场舞团体同时活动的情况。第四,专业指导人员数量难以满足参与者需求,广场舞指导者中业余指导者占比较大,难以满足广大群众对专业指导的需求。第五,活动噪声扰民问题严重,社会矛盾频频激发,严重制约了广场舞的广泛开展。(5)针对佳木斯市广场舞开展现状提出以下发展对策:第一,丰富广场舞的运动内容,政府提供必要的专项资金,邀请各地区的专业广场舞指导者、舞蹈编排教师等创作全新的舞步;第二,要加大对广场舞的宣传力度,在广场舞的宣传对象定位方面,要在面向更多中老年群体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年轻受众;第三,完善场地设施建设与规划,在场地数量不断增加的基础上,确保足够的公共活动空间;第四,加强专业人才培训与引进,注重利用专业培训将现有业余指导人员转化为专业指导人员,帮助其提升相关理论知识储备;第五,规范管理缓解噪声问题,政府应当积极发挥其管理职能,出台地方性政策制度规范广场舞活动,重新规划和限制广场舞活动区域降低噪声影响等。
杨角[2](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纪荣喆[3](2020)在《大庆市快递业政府监管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近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电子商务产业的迅速崛起,大庆市快递行业迅猛发展,2018年以来投入1.16亿元支持大庆市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了快递企业加盟落户大庆的积极性,但快递公司如何能够把握机遇、顺势而为,推动大庆市快递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成为了一个尚需解决的难题,目前大庆市快递行业仍处于劳动效率低下、产业发展低端的初级阶段,特别是在快递末端派件环节,成本居高不下,且派件效率不高,快递企业服务质量不高造成客户满意度降低,个别快递公司的服务行为很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寄递需求等问题,暴露出了大庆市快递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政府在监管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为进一步促进大庆市快递业健康发展,解决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大庆市政府监管角度出发,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和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借鉴我国莆田、天津和宜宾市邮政管理局成功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英国、德国和美国三个发达国家对快递业监管的先进经验,并根据大庆市经济发展现状,阐述了大庆市政府相关部门对快递业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从政府监管的角度提出了规范和促进大庆市快递业健康发展的可行性建议和参考对策。全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分析了政府部门对快递行业监管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等相关内容;第二章是政府对快递行业监管的理论基础,分别对快递业和快递业监管相关概念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政府对快递业监管的必要性,为下文提供了理论支持;第三章分析了大庆市快递业发展情况和监管现状,介绍了制约大庆市快递业发展的短板;第四章对大庆市快递业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五章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获得国内外在快递业监管方面的经验,并据此得出三点启示,分别是完善法律法规,规范行业行为。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加快科技化进程。建立信用体系,提高行业诚信水平;第六章针对大庆市快递业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借鉴国内外快递业监管的经验和启示的基础上,总结出大庆市政府对快递行业监管的五条对策,即加强监管主体能力建设、推动监管法律体系落地生根、建立健全快递行业市场监管体制、完善快递服务监管机制、创新快递监管方式。
吴耀华[4](2020)在《闽东北区域协同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中国市场化改革走向深入,区域协同发展成为了中国区域城市间合作的新特征。学术界关于这一现象的研究源于府际关系理论发展下对横向府际关系的侧重。当前,为指导区域协同发展,中央制定了一系列顶层设计,以期解决区域协同发展中碰到的各种问题。闽东北协同发展区的建设,既有其历史沿革,也有现实的迫切要求。如何破除现实中遇到的发展瓶颈,成为闽东北协同发展区实现跨越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府际关系理论以及城市群治理理论为基础,以闽东北协同发展区为研究对象。梳理了闽东北协同发展从起步到发展,再到拓展提升,最后到全面协作的各个历史阶段,概括了协作机制以及各重要领域的主要做法和成就。通过案例内纵向比较,以及和闽西南、长株潭两个协同发展区案例间横向比较,运用府际关系、城市群治理理论和统计资料二次分析法客观地分析闽东北协同发展向前推进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而提出进一步促进闽东北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从顶层设计上,提出了强化上级整体统筹作用、健全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健全利益共享的激励机制等三个体制机制上的建议;从重点领域上,提出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产业协作、生态共建共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四个方面的意见建议。
刘青青[5](2020)在《《中国环境报》“垃圾分类”报道话语变迁研究(2000-2019)》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垃圾围城”问题就是其中之一。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相关政府部门逐渐认识到通过垃圾分类实现源头减量和资源回收对于城市垃圾治理的重要性。在2000年6月,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开启八个城市垃圾分类试点。如今20年过去,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的统计,截至2020年1月3日,全国已有237个城市启动垃圾分类。《中国环境报》作为全球唯一国家级的环境保护报纸,是国家环境保护部直属的新闻机构。在这20年过程中,该报对垃圾分类议题连续不断的进行相关报道,并随着垃圾分类在我国的不断推进,对其关注度逐渐提高。本文借用梵·迪克的话语分析理论,以《中国环境报》自2000年至2019年间对“垃圾分类”的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话语分析挖掘其话语变迁背后的社会意义。具体思路如下:首先对“垃圾分类”及“环境新闻”进行相关概念界定,对本文运用的梵·迪克的新闻话语分析理论作出简要解读,对其理论框架进行拆解,解释宏观结构、微观结构、话语风格和话语修辞的具体含义,并确定具体研究范围。其次,对我国“垃圾分类”政策的演变进行梳理,并对《中国环境报》中“垃圾分类”报道的总体概况做出相应分析。再次,笔者将《中国环境报》“垃圾分类”报道分为三个时间段,分别是2000年-2010年、2011年-2017年2月、2017年3月-2019年。以梵·迪克的话语分析框架,从四个方面对“垃圾分类”话语变迁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并总结出三个阶段话语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探讨话语变迁背后的所存在的政治、经济、社会中的原因。在最后,分析总结该报“垃圾分类”新闻话语变迁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在结尾总结出话语向好的变迁趋势,并对变迁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讨论,提出相应优化建议。《中国环境报》“垃圾分类”报道话语特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期待性—探索性—坚定性”三个阶段。在“垃圾分类”报道中,话语的变化显示了其相应的社会价值,包括监察风险性问题、助力政策推行、凝聚社会共识、表达社会诉求、建设生态文明,在社会进程中起到了重要意义。话语的总体变化具有向好的趋势,包括报道话语逐渐深度、对策建议逐步专业、单一报道走向系列报道、行文风格呈现穿插与跳跃,但报道话语变迁速度迟缓,批评话语力度较弱仍需进行改进。
杜俊奇[6](2020)在《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外公职人员中一直存在着腐败现象,而且党外公职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其腐败问题也开始空前凸显,在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中,腐败问题还表现的相当严重。党外公职人员分布在各领域、各层级,在各级政府、各个岗位充当重要角色,有职有权,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因此,如何加强对行使公权力的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而必须直面和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相关部门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由于监督机制与现实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监督问题仍然处于薄弱状态。学术界对此也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但总体上说,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全面系统的研究尚不充分,对这一群体的腐败程度、形式、原因等实证研究非常不足,具有建设性和应用性的对策建议更是不多。从我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这一时代的宏伟大业来看,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问题的研究,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共产党(即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即参政党)互相监督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更是将全面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的迫切需要。本文主体内容分为逻辑紧密关联的五章。逻辑起点首先在理论层面阐发了关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必须厘清的几个基础性问题,介绍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体内容、制度基础、法理依据和监督的必要性;然后运用历史和比较的方法追溯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发展历程,分析目前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继而用实证研究、尤其是案例分析的方法,剖析了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现状、成因和特征;论证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强化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和显着成效;最后,就如何强化、细化、实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特别是政治敏感度和政策性比较强的宗教界、工商联、村委会三个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从理论性和应用性两个维度提出的若干对策建议。本文的意义在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这一事关我国反腐败成效而迄今很少受到关注的问题做了初步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内调外研获得了翔实的一手数据;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尤其是对特殊群体的监督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从而对国家监察机制改革和推进反腐败事业整体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陈美琼[7](2019)在《厦门市加强民营医院监管研究》文中指出2009年新医改启动以来,我国民营医院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至2015年民营医院数量首次超过公立医院。而在2013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就指出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医疗卫生事业,形成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格局。这就要求了政府需要对医疗事业进行全面规划(包含了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引导)、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完善政府监管职责。由于民营医院在我国起步较晚,尽管机构数量已经超过公立医院,但公立医院仍然承担80%以上的医疗服务量。民营医院自我调节呈现乏力状态,政府应及时加大管理力度、加强区域卫生规划、促进卫生环境公平、发挥职能强化专业指导以及完善监管体制,协助民营医院走上良性发展轨道,继而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本文以信息不对称理论、政府失灵理论及政府规制理论为基础,通过收集新医改实施以来厦门市民营医院的卫生统计数据以及厦门市统计局对民营医院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分析厦门市民营医院监管的成效与不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存在监管不足的根本原因:一是政府对民营医院定位不明确,二是监管缺乏独立性,三是监管机构内部机制不完善,四是政策制定参与机制不完善等。结合厦门市民营医院发展和监管问题以及原因的剖析,借鉴国内外的相关做法,探讨厦门市应如何加强民营医院监管:首先建议政府转变观念,正视民营医院的作用;其次建议政府协助提升民营医院社会认同感;再者改革医疗机构人事管理制度;最后建立公平竞争环境以及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陈翔[8](2019)在《莆田市北岸开发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城市管理作为影响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一项工作,如何有效加强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关注。同时,城市管理又是一个非常庞大、系统、复杂的工程,具有覆盖面广、政策性强、反复性大等特点,在新形势下,如何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实现城市管理的低成本、高效率,已经成为政府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研究数字化城市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以当前莆田市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为例进行研究,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个人访谈等方式,了解莆田市北岸经济开发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现状,以及莆田市北岸开发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运用新公共服务理论、城市治理理论、信息化理论等理论知识,采用比较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方法分析了数字化城市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如管理数字化应用不够、部门间未形成协同、信息采集来源单一、处理问题效率低、公众参与度低,同时客观剖析了其中的原因,如资金匮乏情况下人员管理机制不健全;协作机制有缺陷,部门间权责不清;案件采集制度不合理,采集员素质参差不齐;绩效考评机制不完善,奖惩不清;推广机制不足,公众参与渠道不通畅。最后,通过借鉴国内部分城市的城市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对当前北岸开发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包括:完善人员管理机制,加强管理人员的培养;完善部门间协作机制,明确部门间权责范围;完善投入机制,加强资金保障;优化数字化城市管理案件采集制度,开展采集员专项培训;健全绩效考评机制,明确奖惩范围;加强宣传工作,强化公众参与。
陈思[9](2019)在《我国城市智慧度评价研究 ——基于100个城市的横截面数据》文中认为20世纪,关于智慧城市的研究大部分处于科学幻想阶段,但随着计算机等智能化设施的完善,智慧城市已逐步成为现实。毋庸置疑,智慧化是城市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都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规划,但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诸多问题。因此,对我国城市智慧度的评价以及各级别城市智慧度的差异性分析能够使城市更加明确自身发展的优势、劣势,从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对提高我国城市智慧度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论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发现研究现状中关于我国城市智慧度评价方面存在的不足,界定城市智慧度内涵,并提炼出影响城市智慧度的6大关键性构面,分别是社会及人力资本、城市竞争力、运输及通信技术、公民参与水平、公民生活质量、公民生活环境。其次,通过分析构面之间的关联,构建了基于目标层、应用层、支撑层的城市智慧度框架。然后,利用问卷调查法、频次分析法及信效度分析,剔除无效指标,最终建立了包含6个构面、24个末级指标的城市智慧度评价体系。最后,利用熵权-TOPSIS评价模型,选取我国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及三线城市共计100个城市样本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同一级别不同城市以及不同级别城市之间进行城市智慧度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整体来看,我国城市智慧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各城市智慧度差异性较大,呈现正态分布。就各级别城市智慧度平均水平而言,一线城市独占鳌头,新一线城市紧随其后,二线城市次之,三线城市最后。从各构面智慧度而言,一线城市各构面发展均衡,名列前茅,而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均有各自的优势与短板。
郑帆[10](2019)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农村公共体育设施优化供给研究 ——以莆田市四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公共体育服务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体育需求的重要部分,也是全面建设特色小镇的重要内容。伴随《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以及《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政策的出台,政府逐步加强对公共体育服务领域支持力度。特色小镇建设中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也再次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和热门话题。特色小镇建设中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现状究竟如何,如何提升居民群众体育锻炼满意度与幸福感,最终实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有效供给,有待跟进研究。为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专家访谈、对比分析等方法,以福建省莆田市特色小镇为例,对公共体育服务设施供给现状进行实地调研,研究结果表明,一、当前莆田市特色小镇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现状:四个特色小镇人口居住相对集中,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之前有所增加,闲暇时间相比以往亦有所增加,其它基本公共设施配置较为完善,这为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合理选址及优化配置创造条件。但目前特色小镇居民体育认知意识稍显不足,余暇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时间较少。二、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政府对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重视程度不够;2.体育设施建设法规不健全,缺乏特色小镇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相关文件;3.无差别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造成供需错配;4.公共体育服务设施供给主体单一;5.参与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成员中缺少体育人员参与;6.特色小镇居民公共体育服务需求表达机制缺失;7.经济效益与体育空间资源分配之间矛盾凸显;8.特色小镇公共体育设施验收考核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阻碍特色小镇公共体育设施合理配置。深入分析公共体育设施供需差异成因,对此提出建议:1.提高政府重视,按需供给群众满意的体育设施;2.体育人员参与到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中;3.建立健全的居民需求表达机制;4.多方协作共同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供给;5.完善特色小镇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相关法律法规,以此来推动特色小镇公共体育服务建设。
二、莆田市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莆田市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健康中国”背景下佳木斯市广场舞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有关健康中国的研究 |
2.1.2 广场舞作用与特征的研究 |
2.1.3 广场舞开展现状的研究 |
2.1.4 广场舞种类和特征的研究 |
2.1.5 广场舞发展趋势的研究 |
2.1.6 广场舞的开展和管理方面的研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健康中国”的解析 |
4.1.1 “健康中国”的基本内容解析 |
4.1.2 “健康中国”有关体育的内容解析 |
4.2 佳木斯市广场舞兴起的原因 |
4.2.1 佳木斯市经济的发展 |
4.2.2 佳木斯市政策的保障 |
4.2.3 佳木斯市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
4.2.4 佳木斯市人口老龄化 |
4.2.5 佳木斯市市民思想的转变 |
4.2.6 佳木斯市广场舞的特色 |
4.3 佳木斯市广场舞开展基本情况的分析 |
4.3.1 广场舞参与者的基本情况分析 |
4.3.2 广场舞参与者练习内容的分析 |
4.3.3 广场舞参与者的锻炼动机分析 |
4.3.4 广场舞参与者对广场舞的认知和学习途径分析 |
4.3.5 广场舞参与者的运动年限分析 |
4.3.6 广场舞参与者参与锻炼的时间段分析 |
4.3.7 广场舞参与者的锻炼频率、持续时间分析 |
4.3.8 广场舞参与者身体不适情况分析 |
4.3.9 广场舞参与者对指导者的需求情况分析 |
4.3.10 广场舞参与者锻炼后的身心变化情况分析 |
4.3.11 广场舞参与者的参赛和表演情况分析 |
4.3.12 广场舞冬季锻炼情况分析 |
4.3.13 佳木斯市广场舞指导者基本情况分析 |
4.4 佳木斯市广场舞开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4.4.1 练习内容缺乏创新 |
4.4.2 参与人群结构单一 |
4.4.3 场地设施条件受限,锻炼环境得不到保障 |
4.4.4 缺乏专业的指导人员 |
4.4.5 活动的噪声扰民问题严重 |
4.5 佳木斯市广场舞开展的对策 |
4.5.1 丰富广场舞的运动内容 |
4.5.2 加大宣传力度 |
4.5.3 完善场地设施的建设与规划 |
4.5.4 加强专业人才培训与引进 |
4.5.5 规范管理缓解噪音扰民矛盾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附录Ⅲ |
个人简历 |
(2)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 |
2.2 国内文献 |
2.3 文献简要评述 |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城镇化 |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
3.1.3 新型城镇化 |
3.1.4 绿色发展 |
3.1.5 绿色城镇化 |
3.1.6 耦合 |
3.2 相关理论介绍 |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
3.2.4 生命周期理论 |
3.2.5 系统理论 |
3.2.6 PSR框架模型 |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
4.1.1 起步发展阶段 |
4.1.2 稳步发展阶段 |
4.1.3 深入发展阶段 |
4.1.4 蓬勃发展阶段 |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
4.3.4 经济利益驱动 |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
4.3.7 其他原因 |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
6.2.1 评价方法选择 |
6.2.2 权重的确定 |
6.2.3 评价样本选择 |
6.2.4 数据来源 |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1.1 德国埃朗根 |
7.1.2 瑞典马尔默 |
7.1.3 美国伯克利 |
7.1.4 日本北九州 |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
7.1.6 巴西库里蒂巴 |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2.1 北京 |
7.2.2 上海 |
7.2.3 贵阳 |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大庆市快递业政府监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的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 |
1.5.1 研究的重点 |
1.5.2 研究的难点 |
本章小结 |
2 快递业监管概述 |
2.1 快递业相关概述 |
2.1.1 快递业的定义 |
2.1.2 快递业的相关发展情况 |
2.2 快递业监管概述 |
2.2.1 政府监管的概念 |
2.2.2 政府监管的分类 |
2.2.3 快递业政府监管的内容 |
2.3 快递服务监管的必要性 |
2.3.1 符合快递企业的自身发展要求 |
2.3.2 满足用户的寄递需求 |
2.3.3 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3 大庆市快递业发展情况及监管现状 |
3.1 大庆市快递业发展情况概述 |
3.1.1 大庆市快递业发展基础 |
3.1.2 大庆市快递业发展现状 |
3.1.3 大庆市快递业发展数据 |
3.2 大庆市快递业发展短板 |
3.2.1 行业整体发展质量偏低 |
3.2.2 快件寄递安全很难保证 |
3.2.3 行业发展水平仍处于低端 |
3.3 大庆市快递业政府监管现状 |
3.3.1 大庆市快递业监管和服务主体 |
3.3.2 大庆市快递行业监管手段 |
本章小结 |
4 大庆市快递业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大庆市快递业政府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
4.1.1 监管部门协调配合能力不足 |
4.1.2 监管方式有待提升 |
4.1.3 邮件安全监管不力 |
4.2 大庆市快递业政府监管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监管主体力量薄弱 |
4.2.2 监管依据不足 |
4.2.3 监管措施落实不力 |
本章小结 |
5 国内外快递服务监管的经验及启示 |
5.1 国外快递服务监管经验 |
5.1.1 英国快递业监管经验 |
5.1.2 德国快递业监管经验 |
5.1.3 美国快递业监管经验 |
5.2 国内快递服务监管经验 |
5.2.1 莆田市快递服务管理经验 |
5.2.2 天津市快递服务管理经验 |
5.2.3 宜宾市快递服务管理经验 |
5.3 国内外快递业监管的重要启示 |
5.3.1 完善法律法规,规范行业行为 |
5.3.2 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加快科技化进程 |
5.3.3 建立信用体系,提高行业诚信水平 |
本章小结 |
6 大庆市政府对优化快递业监管的对策 |
6.1 加强监管主体能力建设 |
6.1.1 完善监管组织机构 |
6.1.2 加强监管执法力量建设 |
6.2 推动监管法律体系落地生根 |
6.2.1 充分利用《快递暂行条例》 |
6.2.2 完善监管相关配套规章制度 |
6.3 建立健全快递业市场监管体制 |
6.3.1 建立健全独立的市场监管机构 |
6.3.2 合理分配监管权 |
6.3.3 合理设定市场监管程序 |
6.3.4 建立统一的快递业市场监管标准 |
6.4 完善大庆市快递服务监管机制 |
6.4.1 深化行业体制改革 |
6.4.2 开展行业企业评级 |
6.4.3 推进快递企业诚信经营 |
6.4.4 完善行业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 |
6.4.5 建立对监管服务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
6.5 创新大庆市快递监管方式 |
6.5.1 加强社会监管的力度 |
6.5.2 推进各部门联合监管 |
6.5.3 引导快递行业绿色发展 |
6.5.4 重点关注快递行业安全监管 |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调查问卷 |
(4)闽东北区域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背景 |
1.1.2 目的 |
1.1.3 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府际关系理论研究 |
1.2.2 府际竞争与治理研究 |
1.2.3 跨区域治理与协同合作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闽东北协同发展区 |
2.1.2 区域协同发展 |
2.1.3 城市群 |
2.2 理论基础 |
2.2.1 府际关系 |
2.2.2 城市群治理 |
3 闽东北协同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3.1 闽东北协同发展的历程 |
3.1.1 起步阶段(1986-1991年) |
3.1.2 发展阶段(1992-2005年) |
3.1.3 拓展提升阶段(2006-2017年) |
3.1.4 全面协作阶段(2018年至今) |
3.2 闽东北协同发展的现状 |
3.2.1 主要做法 |
3.2.2 取得的成就 |
3.3 小结 |
4 闽东北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 |
4.1 闽东北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 |
4.1.1 闽东北协同发展水平整体偏低 |
4.1.2 中心城市虹吸效应多于辐射带动 |
4.1.3 交通基础设施协同作用未充分发挥 |
4.1.4 创新网络与产业协同机制尚待优化 |
4.2 原因分析 |
4.2.1 行政逐级发包导致竞争失调 |
4.2.2 未建立利益共享的激励机制 |
4.2.3 市场的主体作用未有效发挥 |
5 其他区域协同发展的经验借鉴 |
5.1 闽西南协同发展 |
5.1.1 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就 |
5.1.2 面临的困境 |
5.2 长株潭协同发展建设 |
5.2.1 主要做法 |
5.2.2 取得的成就 |
5.2.3 面临的困境 |
5.3 小结 |
6 加快推进闽东北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加强顶层设计 |
6.2 共建区域协同的基础设施 |
6.3 共建区域协同的产业体系 |
6.4 共建区域协同的生态环境 |
6.5 共建区域协同的公共服务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环境报》“垃圾分类”报道话语变迁研究(2000-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环境新闻的研究综述 |
1.2.2 关于垃圾分类报道的研究综述 |
1.2.3 关于话语分析的研究综述 |
1.2.4 本人对综述的评价 |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重点、难点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重点 |
1.3.3 研究难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中国环境报》“垃圾分类”报道概况 |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探讨 |
2.1.1 概念界定 |
2.1.2 梵·迪克的新闻话语分析框架 |
2.2 我国垃圾分类发展情况和政策演变 |
2.3 《中国环境报》“垃圾分类”报道的总体概况(2000年-2019年) |
2.3.1 报道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
2.3.2 消息、通讯及评论为主要报道体裁 |
2.3.3 平均字数波折上升 |
2.3.4 报道主题以地方行动与对策建议为主 |
2.3.5 报道基调以中立报道为主 |
第3章 《中国环境报》“垃圾分类”报道阶段话语分析 |
3.1 样本阶段划分 |
3.2 《中国环境报》“垃圾分类”前期报道话语分析(2000年-2010年) |
3.2.1 “垃圾分类”前期报道的话语宏观结构 |
3.2.2 “垃圾分类”前期报道的话语微观结构 |
3.2.3 “垃圾分类”前期报道的话语风格 |
3.2.4 “垃圾分类”前期报道的话语修辞 |
3.3 《中国环境报》“垃圾分类”中期报道话语分析(2011年-2017年2月) |
3.3.1 “垃圾分类”中期报道的话语宏观结构 |
3.3.2 “垃圾分类”中期报道的话语微观结构 |
3.3.3 “垃圾分类”中期报道的话语风格 |
3.3.4 “垃圾分类”中期报道的话语修辞 |
3.4 《中国环境报》“垃圾分类”后期报道话语分析(2017年3月-2019年) |
3.4.1 “垃圾分类”后期报道的话语宏观结构 |
3.4.2 “垃圾分类”后期报道的话语微观结构 |
3.4.3 “垃圾分类”后期报道的话语风格 |
3.4.4 “垃圾分类”后期报道的话语修辞 |
3.5 《中国环境报》“垃圾分类”报道各阶段话语特性 |
3.5.1 “垃圾分类”报道前期(2000年-2010年)的话语特性——期待性话语 |
3.5.2 “垃圾分类”报道中期(2011年-2017年2月)的话语特性——探索性话语 |
3.5.3 “垃圾分类”报道后期(2017年3月-2019年)的话语特性——坚定性话语 |
第4章 《中国环境报》“垃圾分类”报道话语变迁的影响因素 |
4.1 新闻话语变迁背后的政治因素 |
4.1.1 政策细化与完善报道紧跟政策方向 |
4.1.2 分类纳入规划话语篇幅增量显着 |
4.1.3 政策从“提倡”到“强制”话语情感由弱变强 |
4.2 新闻话语变迁背后的经济因素 |
4.2.1 垃圾分类实现循环经济经济话语逐步显现 |
4.2.2 分类减少垃圾处置成本效益数据使用增多 |
4.3 新闻话语变迁背后的社会因素 |
4.3.1 政府主导到社会多方协力话语对象走向多元 |
4.3.2 环保NGO组织发挥社会力量民间话语被关注 |
第5章 《中国环境报》“垃圾分类”报道话语变迁中的社会价值与思考 |
5.1 “垃圾分类”报道话语变迁中的社会价值 |
5.1.1 监察风险危机跟进分类治理 |
5.1.2 传达政策信息助力分类推行 |
5.1.3 凝聚社会共识建立分类意识 |
5.1.4 表达社会诉求改善分类执行 |
5.1.5 建设生态文明培养分类习惯 |
5.2 “垃圾分类”报道话语变迁的向优趋势总结 |
5.2.1 报道内容深度化 |
5.2.2 对策建议专业化 |
5.2.3 从单一报道向系列报道转变 |
5.2.4 行文风格的穿插与跳跃 |
5.3 “垃圾分类”报道话语变迁中存在的不足 |
5.3.1 批评话语缺乏力度 |
5.3.2 话语变迁被动迟缓 |
5.4 “垃圾分类”报道话语优化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一)实践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学界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三)对决策层关于统一战线相关文献的解读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实证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五、内容与框架 |
六、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创新之处 |
(二)研究难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若干基本问题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与构成 |
一、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阐释 |
(一)“公职人员”的概念 |
(二)“党外”的概念 |
二、党外公职人员来源与构成 |
(一)我国政治体制中“党外公职人员”的来源 |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分类构成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培养选拔、任用与管理 |
一、党外公职人员培养选拔政策 |
二、党外公职人员任用政策的历史沿革 |
(一)建国初期的任用政策 |
(二)改革开放后的任用政策 |
(三)进入21世纪后的任用政策 |
(四)新时代选拔任用的政策 |
三、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管理 |
(一)对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引导 |
(二)优化党外干部管理结构。 |
(三)选好配强民主党派领导班子 |
(四)选好选准主委。 |
四、党外公职人员从政优势 |
(一)政治优势 |
(二)智力资源优势 |
(三)利益表达优势 |
(四)社会活动优势 |
五、党外公职人员不同时期在体制内的作用 |
(一)建国初期 |
(二)改革开放初期 |
(三)新时期 |
六、党外公职人员使用现状 |
(一)中央越来越重视,阵营越来越壮大 |
(二)实职正职比例增大,切实保障有职有权 |
七、制约党外公职人员培养使用的因素 |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内容 |
一、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二、社会公众与媒体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三、民主党派对担任公职的党内成员内部监督 |
四、各级监察委员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
第四节 民主党派党内监督概述与成效分析 |
一、内部监督内容 |
二、内部监督实践 |
三、内部监督成效 |
四、在内部监督中对腐败问题的处置 |
五、内部监督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制度基础和法理依据 |
一、制度基础 |
(一)人民代表大会政体制度 |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政党制度 |
二、法理依据 |
(一)根本法依据 |
(二)专门法依据 |
(三)行业法依据 |
(四)有关法规依据 |
第六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重要意义 |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必然要求 |
二、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我国民主监督的重要补充 |
三、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要求 |
四、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执政要求 |
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国家监察法的内在要求 |
第二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与主要问题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 |
一、民主革命时期,监督雏形显现 |
二、建国初期,监督方针确立 |
三、整风反右时期,监督出现挫折 |
四、“文革”时期,监督遭受破坏 |
五、改革开放时期,监督恢复完善 |
六、“十八大”后,监督成熟定型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成效 |
一、思想认识不断深化 |
二、监督机制逐步完善 |
三、监督效果初步显现 |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问题 |
(一)监督意识不够清晰,监督观念亟待提高 |
(二)监督机制存在缺陷,监督体系亟待完善 |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特殊性给监督带来的难点 |
(一)党外公职人员界别分布具有特殊性 |
(二)党外公职人员管理体制具有特殊性 |
(三)党外公职人员任职情况具有特殊性 |
(四)党外公职人员廉政意识具有特殊性 |
(五)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倾向具有特殊性 |
(六)政治参与呈现多元化、差异性 |
三、特殊领域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难点 |
(一)宗教界 |
(二)工商联 |
(三)村委会 |
第三章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与特点分析 |
一、不同层级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特点的异同分析 |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共同点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不同点 |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异同分析 |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共同点 |
(一)个人私欲恶性膨胀 |
(二)公共权力发生异化 |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不同点 |
(一)内外监督不力 |
(二)外部环境影响 |
第四章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意义与成效 |
第一节 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意义 |
一、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反腐败斗争的现实意义 |
(一)为反腐彻底性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证 |
(二)为反腐高效性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机制保证 |
(三)为反腐持续性提供了有力的法理机制保证 |
二、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 |
(一)强化了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领导 |
(二)实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全面覆盖 |
(三)法定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权力来源 |
(四)创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方法路径 |
三、国家监察委员会尚需进一步强化和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 |
(一)提升政治站位,以大作为彰显监督的权威性 |
(二)遵循五条原则,以科学性增强监督的实效性 |
第二节 监察法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和惩治的效用 |
一、监察法对全面深入开展反腐败的积极意义 |
(一)保证了监察机关的独立性 |
(二)实现了监察范围的全覆盖 |
(三)界定了监察职能和监察权限 |
(四)创新了以“留置”措施取代“两规”、“两指”措施 |
(五)强化了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 |
二、监察法对于预防和惩治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特殊作用 |
(一)统领推进作用 |
(二)警示威慑作用 |
(三)法治保障作用 |
三、监察法尚需进一步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与惩处的操作性 |
第五章 加强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性思考 |
第一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
二、坚持问题导向 |
三、坚持立体监督 |
四、坚持务实管用 |
五、坚持理论创新 |
六、坚持用权公开 |
第二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路径 |
一、加强民主党派队伍建设 |
二、加强廉政宣传教育 |
三、加强制度机制建设 |
四、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
五、加强党派本体内部监督 |
六、加强反腐统筹协调 |
七、加强社会舆论制约 |
第三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工作机制 |
一、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机制 |
二、专项巡察监督机制 |
三、谈心谈话机制 |
四、失察责任追究机制 |
五、廉政诫勉机制 |
六、重要情况报告与通报机制 |
七、法治制约权力机制 |
八、自律约束权力机制 |
第四节 对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对村委会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加大学习宣传监察法力度,形成“不敢腐”的强大法律震慑 |
(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关紧“不能腐”的权力制约制度笼子 |
(三)注重思想政治建设,营造“不想腐”的廉政勤政氛围 |
二、对宗教界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依法进行政治监督,精准贯彻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 |
(二)依法进行财务监督,对宗教界财务实行规范化管理 |
(三)依法进行组织监督,确保各宗教团体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高素质宗教界代表人士手中 |
(四)依法进行思想监督,增进宗教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
三、对工商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加强私企腐败监督,填补党和国家反腐综治体系空白点 |
(二)精准做好考察评价,把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入口关节点 |
(三)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聚焦严控政商交往活动廉政风险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正文数据表格 |
附录二 关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情况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关于对民主党派内部监督专题调研提纲 |
附录四 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
后记 |
(7)厦门市加强民营医院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创新点及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民营医院 |
2.1.2 民营医院监管 |
2.2 理论基础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政府失灵理论 |
2.2.3 政府规制理论 |
3 厦门市民营医院监管现状 |
3.1 厦门市民营医院监管主体及监管内容 |
3.2 厦门市民营医院监管方式及手段 |
3.3 厦门市民营医院监管成效 |
3.3.1 政策扶持下社会资本办医成长速度快 |
3.3.2 医疗服务多样化 |
3.3.3 医疗服务品质不断优化 |
4 厦门市民营医院监管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厦门市民营医院监管问题 |
4.1.1 整体卫生规划有待加强 |
4.1.2 对民营医院发展缺乏有效引导 |
4.1.3 医疗领域人事管理制度缺陷 |
4.1.4 民营医院相关政策有失公平 |
4.1.5 政策落实度有待提高 |
4.2 厦门市民营医院监管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政府对民营医院定位不明确 |
4.2.2 监管机构缺乏独立性 |
4.2.3 政府监管机制不完善 |
4.2.4 政策制定参与机制不完善 |
5 国内外政府对民营医院的监管经验及启示 |
5.1 国外政府对民营医院的监管经验及启示 |
5.1.1 国外政府为民营医院发展提供立法保障 |
5.1.2 国外政府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
5.1.3 国外政府对民营医院监管的启示 |
5.2 国内政府对民营医院的监管经验及启示 |
5.2.1 东莞市对民营医院的监管经验 |
5.2.2 国内其他地市对民营医院的监管经验 |
5.2.3 国内政府对民营医院监管的启示 |
6 厦门市加强民营医院监管的政策建议 |
6.1 正视民营医院的作用 |
6.2 协助提升民营医院社会认同感 |
6.3 改革医疗机构人事管理制度 |
6.4 建立公平竞争环境 |
6.5 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致谢 |
(8)莆田市北岸开发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图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图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2 相关概念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城市管理 |
2.1.2 数字城市 |
2.1.3 数字化城市管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城市治理理论 |
2.2.3 信息化理论 |
3 莆田市北岸开发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现状 |
3.1 莆田市北岸开发区基本情况 |
3.2 莆田市北岸开发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现状 |
3.2.1 莆田市北岸开发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建设情况 |
3.2.2 莆田市北岸开发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原则 |
3.2.3 莆田市北岸开发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模式 |
4 莆田市北岸开发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 管理数字化应用不够 |
4.2 信息化管理水平低,部门间未形成协同 |
4.3 信息采集来源单一 |
4.4 处理问题效率低 |
4.5 公众参与度低 |
5 莆田市北岸开发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资金匮乏情况下人员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管理数字化应用不够 |
5.2 协作机制有缺陷,部门间权责不清 |
5.3 案件采集制度不合理,采集员素质参差不齐 |
5.4 绩效考评机制不完善,奖惩不清 |
5.5 推广机制不足,公众参与渠道不通畅 |
6 国内一些数字化城市管理经验的借鉴 |
6.1 北京市东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 |
6.2 福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 |
6.3 无锡市数字化城市管理 |
6.4 启示 |
7 提高莆田市北岸开发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水平的对策 |
7.1 完善人员管理机制,加强管理人员的培养 |
7.2 完善部门间协作机制,明确部门间权责范围 |
7.3 完善投入机制,加强资金保障 |
7.4 优化数字化城市管理案件采集制度,开展采集员专项培训 |
7.5 健全绩效考评机制,明确奖惩规范 |
7.6 加强宣传工作,强化公众参与 |
8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我国城市智慧度评价研究 ——基于100个城市的横截面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目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智慧城市 |
2.1.2 城市智慧度 |
2.2 我国城市划分概述 |
2.2.1 按城市等级划分 |
2.2.2 按城市行政级别划分 |
2.3 城市智慧度评价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城市智慧度评价模型构建 |
3.1 我国城市智慧度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 |
3.1.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3.1.2 评价体系构建理论框架 |
3.1.3 评价体系初步建立 |
3.2 我国城市智慧度评价体系的修正和确定 |
3.2.1 问卷调查法进行修正 |
3.2.2 频次法进行修正 |
3.2.3 评价体系信度检验 |
3.2.4 评价体系效度检验 |
3.2.5 修正后评价体系 |
3.3 基于熵权-TOPSIS的我国城市智慧度评价模型 |
3.3.1 熵权-TOPSIS评价模型原理 |
3.3.2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综合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100个城市横截面数据的我国城市智慧度评价 |
4.1 样本及数据来源 |
4.2 评价结果计算 |
4.3 熵权计算结果分析 |
4.4 我国城市智慧度整体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城市智慧度差异性分析 |
5.1 一线城市智慧度差异性分析 |
5.2 新一线城市智慧度差异性分析 |
5.3 二线城市智慧度差异性分析 |
5.4 三线城市智慧度差异性分析 |
5.5 不同级别城市智慧度差异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提升我国城市智慧度对策 |
6.1 优化城市智慧设施,拓宽公众参与渠道 |
6.2 整合智慧项目,完善城市功能 |
6.3 优化融资渠道,促进智慧城市运营多元化发展 |
6.4 加强人才系统完善,发挥标杆城市“辐射”作用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附录 |
(10)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农村公共体育设施优化供给研究 ——以莆田市四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特色小镇的建设理论、渊源与内涵、个案分析研究 |
1.2.2 公共服务供给理论研究 |
2 研究的对象、方法及框架思路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实地调研法 |
2.2.3 访谈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3 研究框架和思路 |
3 研究结果分析 |
3.1 莆田市四特色小镇基础现状调研 |
3.1.1 莆田市四特色小镇功能定位调查 |
3.1.2 莆田市四特色小镇人口分布调查 |
3.1.3 莆田市四特色小镇居民经济基础调查 |
3.1.4 莆田市四特色小镇居民闲暇时间调查 |
3.1.5 莆田市四特色小镇居民体育认知调查 |
3.1.6 莆田市四特色小镇其它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状况调查 |
3.1.7 莆田市四特色小镇基础现状调查总结 |
3.2 莆田市四特色小镇公共体育服务配套设施、利用率及群众满意度调研 |
3.2.1 莆田市特色小镇公共体育设施配置情况及利用率调查 |
3.2.2 莆田市特色小镇群众公共体育设施满意度调查 |
3.2.3 莆田市特色小镇公共体育服务配套设施、群众利用率及其满意度调查总结 |
3.3 原因分析 |
3.3.1 政府对特色小镇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
3.3.2 体育设施建设法规不健全,缺乏特色小镇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相关文件 |
3.3.3 政府统一无差别的供给造成特色小镇公共体育服务供需错配 |
3.3.4 特色小镇公共体育服务设施供给主体单一 |
3.3.5 特色小镇建设缺少体育人员参与 |
3.3.6 特色小镇居民公共体育服务需求表达机制缺失 |
3.3.7 特色小镇经济效益与体育空间资源分配间矛盾凸显 |
3.3.8 特色小镇公共体育设施验收考核机制不完善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4.2.1 提高政府重视按需供给群众满意的体育设施 |
4.2.2 体育人员参与到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中 |
4.2.3 建立健全的居民需求表达机制 |
4.2.4 拓宽特色小镇公共体育服务多主体供给 |
4.2.5 完善特色小镇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相关法律法规 |
5 附录 |
1 问卷调查表 |
2-1 访谈提纲特色小镇管理人员 |
2-2 访谈提纲相关领域专家 |
3-3 访谈提纲居民群众问卷调查 |
6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莆田市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健康中国”背景下佳木斯市广场舞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孙佳馨.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0(11)
- [2]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3]大庆市快递业政府监管问题研究[D]. 纪荣喆.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9)
- [4]闽东北区域协同发展研究[D]. 吴耀华.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5]《中国环境报》“垃圾分类”报道话语变迁研究(2000-2019)[D]. 刘青青. 新疆大学, 2020(07)
- [6]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D]. 杜俊奇.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7]厦门市加强民营医院监管研究[D]. 陈美琼.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5)
- [8]莆田市北岸开发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研究[D]. 陈翔.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5)
- [9]我国城市智慧度评价研究 ——基于100个城市的横截面数据[D]. 陈思.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2)
- [10]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农村公共体育设施优化供给研究 ——以莆田市四镇为例[D]. 郑帆. 厦门大学, 2019(08)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中国现状论文; 快递加盟论文; 城市中国论文; 农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