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卫生部积极备战“入世”(论文文献综述)
黄锦南[1](2021)在《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的世代友好邻邦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和先行先试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媒体中的国家形象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学科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已有成果大部分采用了基于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并不能完全契合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本身固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质,忽略了国家形象系统内部的动力学特征和涌现。因此,本论文将网络科学的复杂网络方法引入国家形象研究,以检验该方法在国家形象系统研究中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了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的全部涉华报道和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与新冠疫情相关的部分涉华报道文本,构建了一大一小、一整体一局部的两种文本数据库,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结合诸如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中哈两国政府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官方媒体中的整体国家形象进行了全面挖掘和研究,并对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在哈官媒中的国家形象进行了具体的个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哈真理报》涉华报道主要展现了以下4个角度的中国形象:(1)哈萨克斯坦的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2)哈萨克斯坦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3)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形象;(4)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对国别区域研究的方法创新作出探索,尝试复杂网络方法在国家形象研究中的应用;(2)挖掘和呈现“一带一路”和新冠疫情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真理报》中的中国形象;(3)为国家形象、国别区域、乃至其他领域研究者提供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的客观中国形象数据和真实报道文本。
郑哲[2](2018)在《新时期军队英模人物成长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军是一支战功彪炳、英模辈出的伟大军队。进入新时期,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一代代官兵英勇无畏、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涌现出一大批英模人物和先进集体。正是他们在枪林弹雨中舍生忘死、浴血奋战,在各项工作中拼搏进取、锐意创新,在引领风尚中躬亲践行、模范带头,才有了人民军队凯歌高奏、发展壮大的生动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如火如荼的新军事变革,迫在眉睫的军事斗争准备,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审时度势鲜明提出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深化军队改革,加快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根本方向;为促进新时代我军官兵成长成才指明了根本路径。时势造英雄!强军兴军的伟大实践必将会造就千千万万个新时代的英雄模范。纵观新时期我军英模人物,无不是从一名普通官兵一步步成长为享誉军内外的英雄模范,成为军中娇子、时代楷模。其过程之复杂,参与因素之多,反应之剧烈,非常人所能想象。本研究旨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对新时期以来数百名军队英模人物的成长历程、先进事迹的梳理,从文化环境、成长历练、主要贡献、组织因素等方面考察新时期军队英模人物的精神内核和成长路径。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对相关概念进行了区分界定,讨论了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吸收和借鉴相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从履行使命、文化传统、自身素质、组织关怀等角度探索新时期我军英模人物成长路径。认为广大官兵必须将自己置身于时代的大环境下,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立足本职、瞄准使命、迎势而上才能有所建树,成长为众人景仰的英雄模范。在这个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党的优良作风、我军光荣传统等文化传统为广大官兵成长为英模人物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土壤,而其自身所具备的坚定的理想信念、过硬的专业素养、昂扬的战斗精神、高尚的道德品格是其成长为英模人物的坚实基础,各级组织又从筑牢思想根基、搭建实践平台、提供制度保障等方面为英模人物的成长进步发挥了重要的服务保障作用。文化熏陶、自身努力以及组织关怀,这三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对英模人物的成长自始至终,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从深入学习英模、依法扞卫英模、形成崇尚之风三个方面对开创新时代英模辈出新局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李晓寒[3](2016)在《当代中国改革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文中研究说明1978年以来,中华大地上发生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改革开放。这场变革最重要的成果,就是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三十多年来,这场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经历艰辛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创造了极富价值的改革经验。认真梳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系统总结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深刻把握改革开放的内在规律,无论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还是对于世界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代中国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从一开始就是从社会主义建设全局出发的,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具体议题或特定领域。因此,回顾改革的历史进程也需要一种全面、综合的视角,展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改革全貌。为此,就必须选取一个研究基点,将三十多年的改革脉络串联起来,生动体现改革进程中认识与实践的相互关系。一方面,这个基点必须是对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属于对改革的规律性认识;另一方面,它又必须能够指导新的实践,包含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观目的。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本文从探索改革规律的视角出发,采用文献分析法,通过深入分析党的重大会议记录、政策文件、领导人讲话、回忆录等一手材料,梳理改革的历史脉络,再现改革的历史进程、总结改革的历史经验。根据我们对改革开放的认识程度,可以把当代中国改革大致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这三个历史时期,分别对应本文的前三章。第一章从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92年2月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这是改革的全面探索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告了改革开放的正式启动。此后,改革的探索从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全面展开,边试验、边总结,不断把各领域取得的经验教训上升到理论高度,探寻改革的目标模式和实现路径,故称之为全面探索时期。第二章从1992年2月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到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改革的全面推进时期。“南方谈话”掀起了第二轮思想解放的热潮,标志着我们对改革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实践中,我们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围绕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相继确立了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领域的改革目标,这一阶段的改革是在各领域改革目标渐次明确的基础上的全面推进,故称之为全面推进时期。第三章从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至今,这是改革的全面深化时期。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指导思想、主要内容,是指导新时期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部署各领域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第一次在理论上将各领域的改革目标打通与整合,从理论上解决了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实现了改革在理论上和实践性上新的升华与飞跃,故称之为全面深化阶段。第四章总结了改革的七条基本经验。(一)必须不断解放思想、破除思想障碍。必须把握解放思想的特点、本质和功能,针对尚未认清的改革基本理论问题,进一步打破观念禁锢、清除思想障碍。(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三)要始终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强国富民作为改革的根本任务。(四)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又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摸着石头过河”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加强顶层设计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客观要求,二者统一于能动的实践论。(五)顺应和把握时代潮流,把改革和开放结合起来。改革为开放创造内在条件和体制基础,开放对改革产生倒逼机制和示范效应,必须积极谋划、顺势而为。(六)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平衡点,实现三者的动态平衡。(七)必须牢牢掌握改革的领导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仅是改革启动的前提,也是保证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通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坚持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原则,梳理改革三十多年来的历史进程,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改革是一场前无古人的社会实验,是一个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改革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不止步;只有不断解放思想、破除思想障碍、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推进理论创新,才能确立改革方向、不断深化改革。(2)三十多年的改革总体上走了一条波浪式前进的道路,呈现出一个“整体上行的马鞍形”的发展轨迹。未来,改革仍将伴随短暂的、局部的调整,甚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与某些根深蒂固的旧观念相结合,表现为回归旧体制的“潜流”,这是改革的必经之路。然而,正如改革的调整不可避免,改革向前推进同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改革必然在过程与方向的辩证统一中曲折前进。
沙蒙迪(Phouva SAMOUNTY)[4](2014)在《解放后老挝经济外交研究(1975-2014)》文中研究表明1975年,老挝国家和人民得到解放以及冷战结束的影响催生了老挝新时期经济外交的产生与发展。伴随着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主要的世界潮流,各国纷纷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因此,经济外交在各国外交的地位上升,作用不断加强。老挝党和政府在这一极好的外部环境下大力发展国家经济,以加快经济发展,政府充分利用有利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不断深化“革新开放政策”。经济外交作为总体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先后在日本、美国、中国、越南等国得到充分展示并取得巨大成就,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经济外交的这种发展势头引起了老挝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经济外交”一词也因此在2011年3月召开的老挝人民革命党“九·大”上被首次正式提及,成为老挝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此经济外交成为老挝外交界、政治界和经济界耳熟能详的话题。实际上,在“九·大”之前,老挝的经济外交已经开展。在重建家园阶段离不开经济外交,虽然经济外交受到了国内外形势的影响,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经济外交为国家重建工作赢得了极为重要的经济援助。值得一提的是,在老挝实施“革新开放政策”的初步阶段经济外交扮演了重要角色,为“革新开放政策”的顺利实施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影响。“革新开放政策”的实施同样也推动了经济外交的发展,形成了良好互动。另外,自1997年老挝加入东盟以来经济外交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2012年老挝加入世贸组织则意味着老挝经济外交开辟了更大的舞台。如何发挥和利用经济外交的作用成为政府的重要关切。老挝作为经济外交的“初学者”在实施经济外交的过程中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这些挑战与机遇既是经济外交实施和发展的障碍,也是推动经济外交不断向前发展的主要力量。为顺利实施经济外交,老挝党、政府积极向中国和越南学习与借鉴宝贵经验。同时,积极寻找符合老挝国情的经济外交手段、方法。在实践中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经济外交,加强与中国、越南以及泰国的传统经济外交,重视与日本、韩国、美国世界主要经济体展开经济外交,以传统的经济援助外交为跳板丰富老挝与欧洲经济外交的内涵。与此同时,全方位、多形式、多层面,成为近期老挝经济外交的主要特征。经过多年的经营与努力,经济外交成为老挝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本文除了绪论和结论之外,其正文由五章组成分,其中第一章为解放初期老挝经济外交(1975年–1985年),本章主要阐述和分析解放初期国内外形势对老挝外交尤其是经济外交的影响。此外,本章还分析和探讨解放初期老挝经济外交的特点,以及形成老挝经济外交构想与特点的因素;解放初期老挝经济外交面临的难题成为本章的最后部分;第二章为老挝经济外交探索阶段(1986年-1997年),本章包含了冷战结束、苏联解体、“革新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老挝外交政策的调整对老挝经济外交的影响,同时还分析和探讨由国内外形势决定的经济外交探索阶段的特点;第三章为大力推进经济外交的阶段(1997年-2014年),本章就左右老挝经济外交发展的国内外形势进行探讨;本章认为外交政策内涵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成为推动老挝经济外交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本章还就这一阶段的老挝经济外交的效果及特点进行分析与阐述;第四章为老挝经济外交指导思想与原则,本章就老挝经济外交的主要指导思想与原则进行分析与探讨。另外,推动老挝经济外交发展的经济外交发展趋势以及老挝经济外交的运行机制成为本章重点探讨之一;第五章为老挝经济外交产生影响的因素,本章主要深入研究对老挝经济外交产生影响的因素,认为影响老挝经济外交最大的国家分别是:中国、越南、泰国、日本、韩国、美国以及欧洲一些国家。另外,加入东盟和世界贸易组织是推进老挝经济外交不断向前发展的关键举措。最后是论文的结论部分,由老挝经济外交的特点、效果、影响与不足、改善老挝经济外交的建议、老挝经济外交的发展趋势、研究得出的结论以及为进一步研究提出的建议组成。
邓军[5](2013)在《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期我军的根本任务是“能打仗、打胜仗”。我国西部高原寒区(西藏、青海、新疆地区)人口稀少,幅员广阔,边防线长,道路崎岖,战略地位重要,对外反“蚕食”、对内反“分裂”斗争任务艰巨,是我军未来作战的主要方向。高技术条件下高原寒区作战有发起突然、时间急促、部队集结量大、保障范围广、保障难点多等特点,加之高原寒区环境气候恶劣,地方病、环境相关病、自然疫源性疾病突出,对高原寒区卫勤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军定点布局、对口保障、分级负责的卫勤保障模式,在作战中容易成为打击目标,医疗保障机构面临很大的生存威胁。同时,未来信息化条件下,高原寒区发生战役级及以上规模的高技术战争时,军队建制保障医疗资源数量不足,其他战区支援保障的医疗机构,面临难以适应环境、难以遂行保障、难以有效诊治等问题。因此,研究这一特殊地域作战的卫勤保障体系,加强地方医院的平时储备和战时动员,将作战方向战略后方支援区域内的地方医院纳入战时卫勤保障的后备力量,实施军民融合式发展,建立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寓军于民的卫勤保障创新模式,探索行之有效的保障手段和方法,对提高战役卫勤保障能力,取得高原寒区作战胜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据军队卫生勤务学、国防卫生动员、模块化理论及系统评估理论等相关学科理论,聚焦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问题,采用文献荟萃、现场调研等方法,研究总结我国地方医院平转战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国内外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发展历程和探索实践,分析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基础和存在的问题。采用专家咨询、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某区域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应急响应需求、卫生资源储备与战备训练等潜力情况,获得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的现实卫勤需求。在此基础上,采用优化建模、模块化等方法,构建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应急响应模型,优化应急响应体系与流程,探讨应急响应机制;解析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医疗分队模块结构,建立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医疗分队模块体系,阐明地方医院平战转换模块化机制;编制各类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预案,形成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预案体系,为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提供平战转换的理论与方法支持。进一步通过专家问卷,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为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评估提供工具,从而提升地方医院参与高原寒区作战的卫勤保障能力。本课题研究共分七章,第1章主要分析了高原寒区的概况及对机体的影响,阐明了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的特点和要求,重点回答“意义性”的问题;第24章主要分析了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发展历程、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并围绕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有无需求开展研究,回答“虽有意义,是否必要”的问题;第56章主要围绕高原寒区地方医院有无基础而开展潜力调查和分析,并依据调查结果,针对地方医院是否具备平转战能力开展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回答“既然必要,有无可能”的问题;第7章主要研究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机制和预案体系构建,回答“既然可能,如何实践”的问题。基于这一思路,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等研究,获得了以下研究结果:地方医院平转战发展历程和现况研究结果:(1)国内外国防卫生动员和地方医院平转战相关研究取得一系列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本研究中的地方医院平转战,是指战时由地方抽组的医疗救护分队预编地方各级医院中,从接到动员命令后,完成抽组或整体转换并到指定区域集结待命的过程;目前,我国地方医院平转战主要存在潜力调查管理不足、平转战机制建设不健全、平转战预案体系和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尚不健全、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研究不足等四个方面的问题。(2)地方医院资源丰富,人才和技术密集,卫生动员潜力巨大,高效的国防卫生动员是实现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的重要补充。(3)高原寒区作战对卫勤保障提出了新要求,大批量伤员、伤情复杂严重,伤病员救治与后送困难,地方医院的快速平战转换成为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的重要方式之一。(4)从地方医院平战转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上入手,研究前后密切衔接、军地密切融合、任务密切协同的“军地一体保障体系”,是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研究的新路子。地方医院平转战需求研究结果:(1)高原寒区作战急性高原病发病率高、卫生防病任务重、伤病员后送困难、地方卫生资源缺乏、高原特需药材保障难度大,卫勤保障的需求突出。(2)高原寒区作战减员率高,卫生人员的需求大,肢体伤、多部位伤、轻度脑损伤发生率高,救治难度很高,急性高原适应不全症、冻伤和非战斗外伤发生率高,救治任务的艰巨。(3)深入分析某战略后方支援区域卫生资源的现状发现,某区域医院在卫生机构总数、卫生床位、卫生人力及卫生设备等方面资源充足,说明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卫生资源的潜力储备充足。(4)地方医院建立了国防卫生动员与应急响应体系,但存在应急体系规范化程度不高、基础设施综合防范能力不强、应急处置救援能力不足、应急管理的社会参与程度不高等问题;应急响应体系主要以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为主,与战时卫勤保障的应急响应存在差距,现有的体系还不能完全满足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任务需求。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研究结果:(1)在高原寒区战略后方支援区域某城市地方医院动员潜力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两轮专家咨询,筛选确定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评估指标。(2)确定了各评估指标的权重,制定了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评估标准,形成了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经总体一致性检验,指标各项权重判断无逻辑错误,具有满意一致性,指标体系构建合理,能够较好评估高寒地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机制和预案构建研究结果:(1)围绕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快速“转”的问题,开展平转战应急响应机制研究,提出了地方医院应急响应程序,构建出平战转换模型,阐明了保障潜力向保障实力转化的机制。(2)围绕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的高效“转”的问题,开展平转战模块化机制研究,明确了地方医院医疗分队模块化步骤和模块化测算方法,提出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医疗分队可作为野战医疗队、野战医疗所、“中心型”野战医院、途中医疗站、基地医院、专科手术队、前沿手术队等模式实施保障,解析构建了高原寒区作战地方野战医疗所和野战医疗队三级模块化体系,以野战医疗队为例,研究建立了高原寒区作战地方野战医疗队人员编组配置的标准化模块,明确了卫勤保障模块化的机制。(3)提出了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应急预案的分级、分类,依据军队卫勤保障预案研制的思路与方法,构建了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预案体系,形成了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预案案例,为地方医院平转战提供范例。下一步将在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需求大规模调研、地方医疗分队模块化建设实战化、平转战能力评估体系现场验证等方面深入开展研究,为高寒地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系统的优化调整提供更加符合实际的政策建议。
杨浩然[6](2013)在《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导向选择 ——基于包容性发展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竞技体育在举国体制下创造了跨越式发展的奇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竞技体育领域出现了后备人才培养失衡、竞技体育区域发展不均衡和项目发展不均衡以及环境失衡等问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包容性发展与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其核心要义是“兼容、共赢、公正、共享”,已成为我国中央执政理念,是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诉求。本研究尝试从包容性发展这一全新的视角出发,以生态学、经济学、体育学和社会学理论为指导,构建我国竞技体育生态系统及其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结果如下:(1)竞技体育是由后备人才、竞技体育和环境有机组成的一个大的生态系统,三个子系统的包容性发展是实现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不二选择。(2)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失衡,培养机制有待完善。应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建立“以人为本”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体系,推行大部制,合并教育部与体育总局,实行体教结合,使体育真正回归教育,全面发展运动员素质,保障运动员权益。(3)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应调整为“均衡发展”战略。我国竞技体育区域发展不均衡,项目发展不均衡。应加强各区域间交流,促进体育人才合理流动,政府的政策应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兼顾公平,使东、中、西部地区竞技体育协调均衡发展。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对接,保证优势项目的发展,补齐基础项目的“短板”,引导项目均衡发展。(4)优化竞技体育包容性发展的外部环境。面对失衡的生态环境,应坚持绿色奥运,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使环境资源的适度开发及管理并重,促进人与环境的兼容发展;营造公平正义的政治环境,体育法制建设势在必行;营造成果共享的经济环境,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举国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职业体育”包容共赢;营造包容公平的社会文化环境,坚持“体教结合”;营造科技创新环境,完善体育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健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自主创新,加大经费投入,科技重心应兼顾与群体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均衡化发展。改变“唯金牌论”,“夺标”和“育人”相融合当是我国竞技体育的主导价值观。(5)协调竞技体育包容性发展的内部环境。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脱节,“体教分离”造成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缺失和选材面的萎缩。应通过政府主导、社会自治、市场自主三者之间的协调运转和有机融合,使“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两个战略协调发展,确保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
娄万锁[7](2012)在《中国海关改革的政治学分析 ——国家自主性理论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海关是国家的经济大门,也是国家的政治大门。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中国海关自1970年代末以来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改革:内部重建了“自主的”管理体制,重塑了“理性化”的海关官僚队伍;外部重构了海关与地方政府、海关与对外贸易市场、海关与国际社会的关系。海关税收连续增长,汲取能力不断增强。国家自主性是现代国家的根本特征。维护国家意志的独立性、公共性(中性)并提升国家能力,是现代国家建设的基本任务。本文运用国家自主性理论,对中国海关历时三十多年的改革进行宏观透视,探究其背后的政治逻辑,尝试回答中国海关改革的政治根源,具体改革内容,海关税收增长有没有限度等问题。本文运用制度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方法,从海关内部改革和外部改革两个领域展开研究,全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及其意义,国家自主性理论内涵,国家意志与国家能力关系以及研究思路等;第二章分析海关体制变革。改革前国家实行全能主义体制,海关实行地方管理体制,国家意志被极左分子及地方政府俘获了,国家能力低下,国家自主性低。改革后海关调整了内部机构及其职能,重建“自主”的垂直领导体制;确立了海关现代化发展战略,以及比较优势和出口导向战略,国家意志逐渐回归公共性;第三章分析海关官僚队伍建设。按照“理性化”标准打造一支唯国家利益至上的海关官僚队伍,既预防被俘获,又预防成为掠夺者,使海关关员成为“自主而自净”的公务员;第四章分析海关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随着地方分权化改革,中国地方政府自主性被激活,成为了地方政府利益集团,产生了走私动机。在中国式财政联邦主义架构下,海关通过特殊监管区等制度,发挥地方政府开展对外贸易的积极性,并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同时坚持中央集权,打击走私,取得海关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平衡;第五章,分析海关与进出口市场的关系。通过渐进改革模式,中国海关首先找回市场;同时转变海关管理方式,从管理到治理,借助减免关税,保护知识产权、简化通关手续等手段对市场加以干预和引领,使进出口市场不断繁荣,形成强海关-强市场的双强模式;第六章,分析海关与国际社会的关系。中国海关改变以往躲避全球化、孤立于国际社会的做法,先后加入世界海关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积极融入全球化,维护国家主权,并从国际制度的接受者演进为制订者,逐步提升在国际层面的国家自主性。最后一部分回答本文的问题,得出本文的结论。本文认为,国家自主性是中国海关改革成功的决定性变量。第一,集中型海关决策机制有利于隔离利益集团的俘获压力,避免出现美国等西方国家分散型决策机制下容易被利益集团俘获的结果;改革干部制度,按照“理性化”标准进行海关官僚队伍建设,逐步塑造“自主而自净”的海关公务员,有效地维护了国家意志的超然性和公共性;第二,抛弃零和思维,中国海关重构了与地方政府以及对外贸易市场的共生共荣关系。转变改革开放前的进口替代战略,发挥国家比较优势,确立出口导向战略,优化治理,国家意志逐步回归中性,国家能力不断提升;第三,中国海关融入全球化,维护国家主权,免蹈东亚模式国家的覆辙;同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不断提升对国际制度的影响力,增强在国际上的自主性。中国海关改革不是一个静止的终点,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前景取决于三个要素:第一,海关官员能否防止被俘获,能否避免论为掠夺者,即能否让国家意志一直保持独立、中性;第二,海关能否优化治理体制,提高执法效能,增强行政能力;第三,海关能否维护好地方政府、对外贸易市场及国际社会的自主性,不断优化与它们的关系,与它们之间保持动态的平衡,从而持续地提升国家能力。中国海关改革的实践表明,自主性高的强国家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后发现代化国家来说,现代国家建设需要强国家。被俘获国家、掠夺型国家以及能力低下国家都属于自主性弱的“失败国家”,对经济增长有害无利,无法完成现代国家建设的任务。
任伟伟[8](2012)在《南京国民政府社会调查研究》文中认为近代中国政府社会调查肇始于清末新政时期,中经北京政府时期,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形成规模,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整体认知近代政府社会调查在社会变迁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考察的对象,主要是南京国民政府主持的社会调查,所依靠的资料主要包括当时政府各机关公布的调查报告、各省市政府出版的政府公报和市政公报、各省市建设厅出版的建设公报、政府各调查统计机构出版的调查统计刊物以及一些商业刊物,比如《银行周报》、《工商半月刊》等,此外还包括一些档案资料。整体研究与个案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相结合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文章首先对于南京国民政府社会调查进行了整体研究,然后选取了资源委员会、地质调查所作为个案进行考察,并且将山东省政府作为地方政府的典型进行分析,力求点面结合,全面展示南京政府社会调查的整体面貌;另外本文分别对南京国民政府、地质调查所和山东省政府的社会调查数量作了统计,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进一步分析,力求反映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社会调查的整体状况和特点。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出于建国的需要,对社会调查的重要性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由此促成了政府社会调查的大规模开展。就时间而言,1929年政府社会调查数量开始大幅上升,1935年骤然下降;就地域来讲,1937年之前全国各省区几乎均有调查,但多寡不一,调查大多集中在政治、经济、文化发达的省区,但是1937年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调查向西部地区倾斜;就内容而言,政府社会调查内容丰富,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其中经济调查数量最多,其次是社会调查。社会需求是政府调查勃兴的直接动因以及与社会行政、社会改良关系密切是南京政府社会调查的两大基本特点。其中,行政与社会调查的关系是最为根本的,政府青睐社会调查的最主要原因是要通过调查社会事实为其施政提供数字化的依据。社会调查与政府政策制定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但有时由于条件所限,又会出现“因果不对称性”的特点。受历史条件所限,南京国民政府社会调查活动及结果不可避免地存在种种缺陷,但是不能因此抹杀其贡献尤其是不能否定其折射出的科学执政的现代理念。在个案分析方面中央主要选取了资源委员会和地质调查所这两个重要机构来透视南京国民政府社会调查与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以及近代科学进步之间的关系。资源委员会是一个国防备战机构,也是系统地对中国进行基本国势调查的最为重要的政府机构。它的前身是国防设计委员会,在其成立之初就定位于国防建设的调查研究以及计划工作,尽管随着调查工作的完成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其任务转向重工业建设,但不可否认的是,该会从事的调查工作为中国的工业发展以及国防备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对资源委员会社会调查的总体分析,透视政府调查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通过资源委员会开展的中国第一次全国工业调查及句容县人口农业总调查来探讨该会在社会调查过程中具体运作方式、其中所凸显的机构以及制度的作用,并分析其优缺点,从而为真实地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社会调查提供范本。地质调查所是中国近代科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机构,以丁文江、翁文灏为首的地质学奠基人在地质调查方面呕心沥血。本文依据有关资料,对于该所的地质调查数量进行了统计分析,以全面考察其整体的发展状况以及对于地球科学发展的影响,并且透过对丁文江、翁文灏等人毕生地质调查的实践来凸显地质调查在地质学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从而进一步考察社会调查与中国近代科学进步的关系。在地方个案中,论文选取了山东省政府社会调查作为考察对象,以展示当时政府社会调查在地方的推行和开展情况。山东省政府社会调查并非颇具典型性,但是山东省政府自身具有典型性,尤其是在1930-1937年韩复榘主鲁时期。这一时期,山东省政府与南京国民党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极其微妙,军阀出身的韩复榘极力维护其独立王国的利益,在原则性问题上不惜与蒋介石分庭抗礼,但是在发展山东地方经济方面,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社会调查作为政府开展各项事业的基础性工作此时也颇受青睐,这一方面是中国近代化发展趋势使然,另一方面也是深受南京中央政府的影响以及履行中央政府行政命令的结果。本文通过相关资料对于山东省政府社会调查数量进行了统计分析,重点考察了其调查类型、方式以及特征,并且通过邹平县人口调查来具体窥探社会调查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从政治角度来讲,国民政府并非进步政治势力,山东省政府与南京中央政府存在一些矛盾,但是两者在科学执政方面的理念是一致的,在发展中国方面的步伐也是一致的,所以不能一味简单地否定国民党执政和地方军阀执政。判断一个政权的得失除考察其政治取向外,还应当看其是否有着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举措,并对这些举措进行分析。从总体上看,南京国民政府主持的社会调查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规模最大、体系较为完备、影响深远的政府调查行为。它体现了科学执政的现代理念,为国民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的进步。
魏胜敏[9](2012)在《中国传统导引养生术的方法论特征及其当代价值》文中研究表明传统导引养生术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养生文化的瑰宝。传统导引养生术根植于优秀的中华文化,有着独特的功法和独到的健身养生价值。为了使它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扬光大,需要我们本着文化的自觉与自信态度从哲学层面上深入探索它的方法论特征与当代价值,寻找导引养生术当代价值实现的理论及其创新发展的道路。本研究以哲学和文化学为主要支撑理论,以导引养生术演变历史为经,中西方文化背景为纬,采用史学研究法、系统分析法和归纳、类比等思辨方法,同时辅以调查法,对导引养生术的方法论特征和当代价值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探索。首先对中国传统导引养生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系统地了解它的演变过程,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对导引养生术所产生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了导引养生术与我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应用方法学和文化学理论从宏观角度探讨中国传统导引养生术的方法论特征,揭示了其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七大方法论特征:系统主义、自然主义、适中主义、结构主义、超越主义、体验主义、神秘主义,并对这些特征进行了诠释,对其精华与糟粕作以辩证分析。导引养生术可分为医疗祛病、预防保健、强身壮力三大类,它们功法共同的特点是动静结合、内外兼修、顺应自然、适中绵和、因人而异等特点。其次从社会变迁和解决现代社会问题需要的角度,通过对中西方养生健身思想与方法手段的比较,探讨中国传统导引养生术的当代价值之所在。研究结果揭示了在现代社会中导引养身术独到的健身养生、疗病保健的价值;对构建和谐社会、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等方面的社会价值;以及促进文化认同、彰显民族精神、传承和传播民族文化等文化价值。最后主要以实证的方式论证了蕴含着我国哲学思想及其方法论特征的导引养生术,虽产生于农耕经济时期,但至今仍然成为国人喜爱的体育文化,仍是我国人民健身、休闲和庆典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当今举国上下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热潮中,无论在农村或在城市,甚至在高校仍有众多的爱好者和热心人在努力继承发扬它,让它在当代社会中充分发挥其现代价值。同时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基础上,提出了它的创新发展之路。
朱彦云[10](2011)在《试论1964—1990年甘肃的三线建设及调整》文中研究指明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党和国家在西南、西北内陆地区进行了一次以备战为中心、以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以建立巩固的战略后方基地为目标、以加强国防和改善工业布局为着眼点,在原材料工业、能源工业、机械工业、交通运输业、以及轻工业和纺织业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经济建设运动,即三线建设。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三线建设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促进了三线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中国生产力布局从沿海到内地的一次大转移。甘肃因为有丰富的资源条件、复杂的地形状况及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三线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省份之一。这次建设初步改变了甘肃缺少现代工业、交通运输和科学技术等方面落后的面貌,极大地促进了甘肃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进入80年代,三线建设进入了调整改造的新阶段。纵观其整个调整改造的历史,作为起步阶段的“六五”和“七五”调整改造,为以后的改造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回顾这段历史,理性地分析甘肃三线建设及其调整改造的得与失,对当今甘肃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全文包括绪论、正文与结语。绪论概述选题的由来、意义、研究现状及不足之处。正文包括四部分,主要是采用文字与图表相结合的方法,并参照相关文章,利用甘肃省档案馆的现有资料,根据文章的中心论题进行论述。这四部分包括以下内容:一、甘肃三线建设的背景,介绍了整个国家三线建设的背景,以及甘肃三线建设的规划与实施。二、甘肃三线建设的成就,包括原材料工业、机械工业、电子工业、能源工业、国防科技工业等,同时概述了几个典型的三线企业的情况。三、甘肃三线建设的历史评价,是从值得肯定的方面和存在的问题两方面对甘肃的三线建设进行论述的。四、甘肃三线建设的调整改造,是从调整改造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成效三方面进行论述的。
二、卫生部积极备战“入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卫生部积极备战“入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5 研究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
2 整体中国形象系统网络构建与测量 |
2.1 关键词同现网络构建及其网络特性分析 |
2.2 网络层级分析及核心关键词节点提取 |
2.3 核心关键词节点内部网络构建及其加权聚类分析 |
3 中哈非经济关系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3.1 中哈首脑外交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1.1 不断升级的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3.1.2 值得信任、不吝支持的好朋友形象 |
3.1.3 潜力巨大、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形象 |
3.2 中哈边境和安全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2.1 中哈边境繁荣共建者形象 |
3.2.2 上合组织框架下哈重要安全合作伙伴形象 |
3.2.3 哈打击边境走私活动合作者形象 |
3.3 中哈人文交流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3.1 哈萨克斯坦文化传播的支持者形象 |
3.3.2 中哈人文交流的推动者形象 |
3.3.3 丝路复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形象 |
3.4 关键词节点“2017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中国形象分析 |
3.4.1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积极参与者形象 |
3.4.2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 |
3.4.3 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可持续发展大国形象 |
4 经济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4.1 哈对华出口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1.1 哈对华出口贸易的积极推动者形象 |
4.1.2 哈出口贸易的重要市场形象 |
4.2 中哈交通运输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2.1 富有成效的交通运输合作伙伴形象 |
4.2.2 哈过境运输潜力释放的驱动者形象 |
4.3 中哈投资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3.1 中哈投资合作的推动者形象 |
4.3.2 带来多重利好和雪中送炭的对哈投资者形象 |
4.4 中国国内经济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4.1 飞速发展、迎难而上的经济强国形象 |
4.4.2 攻坚克难、施工高效的基建强国形象 |
5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之中国形象分析 |
5.1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技术”的中国形象分析 |
5.1.1 自主创新、积极进取的科技强国形象 |
5.1.2 科技惠民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5.2 灾难属性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的中国形象分析 |
5.2.1 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 |
5.2.2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 中国形象之新冠疫情涉华报道个案分析 |
6.1 中哈关系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1.1 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6.1.2 哈重要经济合作伙伴形象 |
6.2 中国国内抗疫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2.1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2.2 医疗系统强大、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大国形象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新时期军队英模人物成长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新时期军队英模人物成长路径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区分 |
2.1.1 新时期、新世纪新阶段与新时代 |
2.1.2 英雄模范、先进典型与榜样 |
2.1.3 成长路径与成长规律 |
2.2 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2.2.1 开展新时期军队英模人物成长路径研究的必要性 |
2.2.2 开展新时期军队英模人物成长路径研究的可行性 |
2.3 相关理论支撑及借鉴 |
2.3.1 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2.3.2 依据军队政治工作相关规定 |
2.3.3 借鉴其他学科相关理论成果 |
第三章 在履行使命时涌现 |
3.1 在维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中身先士卒 |
3.1.1 维护社会稳定 |
3.1.2 支援经济建设 |
3.1.3 参与抢险救灾 |
3.2 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冲锋陷阵 |
3.2.1 自卫还击作战 |
3.2.2 应对突发威胁 |
3.2.3 扞卫海外利益 |
3.3 在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中大显身手 |
3.3.1 参与维和行动 |
3.3.2 实施人道救援 |
3.3.3 中外联演联训 |
第四章 在文化传统中熏陶 |
4.1 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 |
4.1.1 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
4.1.2 传承朴素的传统美德 |
4.1.3 吸收优秀的传统武德 |
4.2 党的优良作风的滋养 |
4.2.1 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成长 |
4.2.2 在密切联系群众中提升 |
4.2.3 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进步 |
4.3 题军队光荣传统的教诲 |
4.3.1 牢记听党指挥的根本原则 |
4.3.2 践行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 |
4.3.3 坚持英勇善战的根本要求 |
第五章 在自身素质上着力 |
5.1 锻造坚定的理想信念 |
5.1.1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
5.1.2 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
5.1.3 坚定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
5.1.4 坚定对党中央、中央军委的信赖 |
5.2 磨砺超群的专业素养 |
5.2.1 刻苦学习不断积累 |
5.2.2 反复实践逐步提高 |
5.2.3 勇立潮头锐意创新 |
5.3 锤炼昂扬的战斗精神 |
5.3.1 在思想教育中认同 |
5.3.2 在训练管理中磨砺 |
5.3.3 在重大任务中锤炼 |
5.4 锤炼昂扬的战斗精神 |
5.4.1 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 |
5.4.2 恪守自觉的道德养成 |
5.4.3 投身积极的道德实践 |
第六章 在组织关怀下成长 |
6.1 筑牢坚实的思想基础 |
6.1.1 构建科学的世界观 |
6.1.2 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
6.1.3 培育正确的价值观 |
6.2 搭建广阔的实践平台 |
6.2.1 选送交流学习 |
6.2.2 变换岗位历练 |
6.2.3 下达任务考验 |
6.3 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
6.3.1 崇高的政治地位 |
6.3.2 严格的管理监督 |
6.3.3 优厚的生活待遇 |
第七章 开创新时代英模辈出新局面 |
7.1 谦逊的进取态度学习英模 |
7.1.1 学习英模人物要在领会精神 |
7.1.2 学习英模人物重在躬亲践行 |
7.1.3 学习英模人物贵在持之以恒 |
7.2 严正的法律手段扞卫英模 |
7.2.1 确立弘扬英模的法律地位 |
7.2.2 依法维护英模的合法权益 |
7.2.3 打击诋毁英模的不法行为 |
7.3 有力的政策措施崇尚英模 |
7.3.1 建立和完善英烈纪念制度 |
7.3.2 兴建和修葺英烈纪念设施 |
7.3.3 宣传和褒奖英烈光辉事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当代中国改革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意义及背景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我国学术界关于当代中国改革的认识 |
(二) 既有成果的主要问题 |
(三) 推进研究的思考 |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一)本文的重点 |
(二)本文的难点 |
(三)创新点 |
四、方法论 |
(一)当代改革史研究的学术规定性问题 |
(二)历史分期的标准和历史经验的视角 |
五、研究思路 |
六、基本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改革的全面探索时期(1978.12-1992.2) |
第一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改革的尝试 |
一、提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战略目标 |
二、做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正确决策 |
三、创立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
第二节 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1978.12-1984.10) |
一、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 |
三、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
四、试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 |
五、财政管理体制实行“分灶吃饭” |
第三节 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探索阶段(1984.10-1988.9) |
一、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 |
二、实行“利改税”基础上的财政包干制 |
三、科技、教育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
四、政治体制改革提上日程 |
第四节 改革的调整、整顿阶段(1988.9-1992.2) |
一、经济形势保持基本稳定 |
二、改革开放形势不容乐观 |
第二章 改革的全面推进时期(1992.2-2013.11) |
第一节 改革的全面展开阶段(1992.2-2003.10) |
一、“南方谈话”启动了第二轮改革 |
二、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 |
三、“分税制”改革先行一步 |
四、科学界定政府职能,大幅精简政府机构 |
五、对外开放形成梯次布局 |
第二节 改革的综合推进阶段(2003.10-2013.11) |
一、外汇、金融、财税改革稳步推进 |
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深入 |
三、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
四、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
五、开放型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 |
第三章 改革的全面深化时期(2013- ) |
第一节 党的十八大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 |
一、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
二、改革面临诸多挑战 |
三、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前进道路上所有问题的关键 |
第二节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迎来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 |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 |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 |
第三节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的新进展 |
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谋划落实改革方案 |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三、五大理念引领发展方向 |
第四章 当代中国改革的基本经验 |
第一节 必须不断解放思想、破除思想障碍 |
一、历史的启示: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
二、解放思想的特点、本质与功能 |
三、进一步解放思想所需解决的改革基本理论问题 |
第二节 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方式 |
三、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
第三节 始终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强国富民作为改革的根本任务 |
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检验改革成效的根本标尺 |
二、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三、通过科技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第四节 既要摸着石头过河,又要加强顶层设计 |
一、“摸着石头过河”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 |
二、加强顶层设计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 |
三、“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 |
第五节 顺应和把握世界大势把改革和开放结合起来 |
一、全球化、多极化、信息化趋势不可逆转 |
二、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
三、用好开放主动权,打赢改革攻坚战 |
第六节 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
一、改革、发展和稳定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关键问题 |
二、正确认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
三、把改革、发展和稳定结合起来的基本方法 |
第七节 牢牢掌握改革的领导权 |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的定盘星 |
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解放后老挝经济外交研究(1975-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目标 |
三、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
四、 研究现状 |
五、 研究创新 |
六、 经济外交的概念 |
第一章 解放初期的老挝经济外交(1975年– 1985年) |
一、 国内外形势的背景 |
(一) 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 |
(二) 困难重重的战后重建和保家卫国工作 |
二、 解放初期老挝外交政策特点 |
(一) 向社会主义“一边倒”外交政策 |
(二) 外交政策的两度调整 |
(三) 争取世界各国对新老挝的认可 |
三、 解放初期老挝经济外的构想与特点 |
(一) 先政治,后经济的外交特点 |
(二) “单一”形式的经济外交 |
(三) 经济外交服务于“两大中心任务” |
(四) 警惕和限制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外交 |
四、 解放初期老挝经济外交面临的难题 |
(一) 人才流失和财政短缺 |
(二) 意识形态的极大影响 |
(三) 计划经济牵制经济外交的发展 |
第二章 老挝经济外交的探索阶段(1986年– 1996年) |
一、 国内外形势特点 |
(一) 冷战的结束 |
(二)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带来的冲击 |
(三) “革新开放”政策的实施与初步成效 |
二、 外交政策的调整 |
(一) 和平、独立、友谊与合作外交政策成新主题 |
(二) “少树敌多交友”成新观念 |
(三) 创造有利的周边环境 |
三、 经济外交探索阶段的特点 |
(一) 落实革新开放政策 |
(二) 先经济,后政治的外交行动 |
(三) 经济外交的作用效果显着 |
第三章 大力推进经济外交的阶段(1997年– 2014年) |
一、 国内外形势决定老挝经济外交的走向 |
(一)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体 |
(二) 东盟经济共同体推动老挝经济外交的发展 |
(三) “革新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 |
二、 外交政策的不断完善 |
(一) 不断丰富“和平、独立、友谊与合作”外交政策的内涵 |
(二) “全方位外交政策”以及“与世界接轨”成特点 |
(三) 经济外交被重视和推广 |
(四) 积极提高国家地位 |
三、 经济外交政策落实的效果 |
(一) 经济援助外交效果显着 |
(二) 能源外交地位上升 |
(三) 经济合作外交突飞猛进 |
(四) 推动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 |
四、 大力推进经济外交阶段的特点 |
(一) 政经结合的外交特点 |
(二) 外交方针与经济外交 |
(三) 老挝经济外交的主要目标 |
(四) 积极向中国和越南学习和借鉴经济外交的成功经验 |
(五) 自身发展潜力推动经济外交的发展 |
第四章 老挝经济外交指导思想与原则 |
一、 老挝经济外交的指导思想 |
(一) 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外交 |
(二) 邓小平经济外交 |
(三) 凯山·丰威汉经济外交 |
二、 老挝经济外交的指导原则 |
(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二) 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原则 |
三、 经济外交发展趋势推动老挝经济外交的发展 |
(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强劲势头 |
(二) 日益紧密的经济相互依赖 |
(三) 无法阻挡的经济全球化 |
四、 老挝经济外交运行机制 |
(一) 国会、国务院 |
(二) 国家主席、政府总理 |
(三) 外交部与外交部长及老挝驻外机构 |
(四) 财政部、央行 |
(五) 计划与投资部 |
(六) 能源与矿业部 |
(七) 工业与贸易部 |
第五章 对老挝经济外交产生影响的因素 |
一、 影响老挝经济外交的主要国家 |
(一) 巩固的政治关系构造老–中经济外交 |
(二) “特殊关系”左右老–越南经济外交 |
(三) 地理与文化因素推动老–泰经济外交 |
(四) 援助成为老–日经济外交的主旋律 |
(五) 突发猛进的老–韩经济外交 |
(六) 历史与现实构建独特老–美经济外交 |
(七) 援助拉近老挝与欧洲国家的经济外交 |
二、 老挝与东盟及世贸组织的经济外交 |
(一) 东盟舞台使老挝经济外交充满活力 |
(二) 世贸组织为老挝经济外交提供宽广的舞台 |
结论 |
一、 老挝经济外交的特点、效果、影响与不足 |
二、 改善老挝经济外交的建议 |
三、 展望老挝经济外交的发展趋势 |
四、 研究得出的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5)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研究范围的界定与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国防动员和国防卫生动员理论 |
2.3 我国地方医院平转战的研究 |
2.4 讨论 |
第三章 国内外地方医院平转战发展历程和探索实践 |
3.1 我国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发展历程和探索实践 |
3.2 国外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实践及其借鉴 |
3.3 国外地方医院平转战实践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四章 我国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的现状和需求分析 |
4.1 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储备现况 |
4.2 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需求分析 |
4.3 我国高原寒区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必要性 |
第五章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潜力调查与分析 |
5.1 调查对象与方法 |
5.2 调查内容与分析 |
5.3 小结和讨论 |
第六章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
6.1 指标体系构建目的 |
6.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3 指标体系构建 |
6.4 讨论 |
第七章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机制与预案体系构建研究 |
7.1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应急响应机制 |
7.2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模块化及机制研究 |
7.3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预案体系构建 |
7.4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 |
致谢 |
(6)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导向选择 ——基于包容性发展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竞技体育软实力建设的需要 |
1.1.2 进一步推进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需要 |
1.1.3 《全民健身条例》推进与落实的需要 |
1.1.4 发展学校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世界竞技体育发展趋势 |
1.3.2 中国竞技体育研究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资料法 |
1.5.2 特尔菲法 |
1.5.3 数理统计法 |
1.5.4 逻辑分析法 |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6.1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导向选择的理论基础 |
2.1 可持续发展 |
2.1.1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渊源 |
2.1.2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2 生态系统理论 |
2.2.1 生态系统的内涵 |
2.2.2 体育生态系统的界定 |
2.3 包容性发展理论 |
2.3.1 包容性发展的内涵 |
2.3.2 包容性发展的理论基础 |
2.4 竞技体育生态系统的包容性发展 |
2.4.1 竞技体育必须促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和谐全面发展 |
2.4.2 竞技体育项目区域均衡发展和运动项目的均衡发展 |
2.4.3 竞技体育必须与环境协调发展 |
第三章 中国竞技体育“包容性发展”分析 |
3.1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机制有待完善 |
3.1.1 管理体制的完善 |
3.1.2 训练体制的完善 |
3.2 竞技体育区域发展和项目发展有待均衡 |
3.2.1 竞技体育区域发展有待均衡 |
3.2.2 竞技体育项目发展有待均衡 |
3.3 竞技体育包容性发展的内外环境失衡 |
3.3.1 外部环境 |
3.3.2 内部环境 |
第四章 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导向选择 |
4.1 人才培养导向选择 |
4.1.1 竞技体育选材渠道科学化 |
4.1.2 竞技体育训练体制人性化 |
4.1.3 竞技体育从业人员社会化保障体系制度化 |
4.2 竞技体育本身导向选择 |
4.2.1 促进区域间的竞技体育均衡发展 |
4.2.2 实现体育运动项目均衡发展 |
4.3 竞技体育环境导向选择 |
4.3.1 外部环境 |
4.3.2 内部环境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7)中国海关改革的政治学分析 ——国家自主性理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对象 |
一、中国海关的产生 |
二、中国近代海关外籍税务司制度(1859-1949) |
三、新中国海关(1949-1979)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有关中国海关相关研究 |
二、国外有关中国海关的研究文献 |
三、本文的研究空间 |
第四节 国家自主性理论 |
一、现代民族国家与国家自主性 |
二、国家自主性的涵义 |
三、现代国家建设与国家自主性 |
四、本文的研究假设 |
第五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框架安排 |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三、本文的框架安排 |
第二章 国家回归:重构自主海关体制 |
第一节 海关的国家性与国家自主性的弱化 |
一、海关政策的国家统一性 |
二、改革开放前中国海关管理体制的变化 |
三、地方政府对中国海关的挑战 |
四、中国海关改革前国家自主性分析 |
第二节 重建自主性海关体制 |
一、确立垂直管理体制 |
二、从副部级升格到正部级 |
三、组建缉私警察部队 |
第三节 中国海关事务决策机制与海关现代化发展战略 |
一、重建中国海关事务的决策机制 |
二、美国海关事务决策模式比较分析 |
三、制定中国海关现代化发展战略 |
第四节 海关职能调整与机构改革 |
一、国家职能与国家能力关系分析 |
二、调整海关职能 |
三、优化机构设置 |
第三章 自主而自净:重塑海关官僚队伍 |
第一节 从干部到公务员:海关人事制度改革 |
一、现代国家与官僚制 |
二、中国海关公务员制度改革 |
三、确立海关政治象征 |
四、官僚制的内在困境:海关腐败与反腐败 |
第二节 内外并举:反击被俘获腐败 |
一、特殊法人走私与执法自主性的挑战 |
二、内外并进:重振海关执法官员自主性 |
三、严管“一把手” |
第三节 从严治关:惩治掠夺式腐败 |
一、制度设计:不断夯实反腐败的基石 |
二、加强教育:五年回顾 |
三、强化监督机制 |
第四章 从角力到平衡:重建海关与地方政府关系 |
第一节 中国地方政府自主性的产生 |
一、地方立法权:地方政府利益主体的确立 |
二、财政自主权:地方政府自主性的动力 |
三、经济管理权:地方政府自主性的助推器 |
四、地方政府与海关 |
第二节 关地角力:地方政府支持走私的制度分析 |
一、分利本性:地方政府的内在冲动 |
二、政绩考核:地方政府官员的激励机制 |
三、用脚投票:地方政府的外在竞争压力 |
四、俘获与反俘获:地方政府与海关的角力 |
第三节 财政联邦主义:海关与地方关系从角力到平衡 |
一、中国式财政联邦主义 |
二、海关特殊监管区与对外贸易增长 |
三、海关特殊监管区与竞争机制 |
四、中央集权与打击走私 |
第五章 从管理到治理:重构海关与市场关系 |
第一节 找回市场 |
一、培育市场主体 |
二、逐步还原市场行为 |
三、降低关税税率 |
第二节 从海关管理走向海关治理 |
一、海关管理与海关治理 |
二、管理理念:从保卫到服务 |
三、管理结构:从橄榄形走向哑铃形 |
四、管理方式:引入市场手段 |
第三节 海关对市场的引领 |
一、海关减免税 |
二、加工贸易海关保税制度 |
三、知识产权海关保护 |
第四节 贸易便利化:监管与快速的平衡 |
一、快速通关与有效监管 |
二、企业分类管理制度 |
三、海关对市场的引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例 |
第六章 融入与自主:国际化与中国海关 |
第一节 国家自主性与全球化 |
一、国家自主性与国家主权 |
二、全球化与国家主权 |
三、全球化与中国海关 |
第二节 融入全球化 |
一、加入世界海关组织(WCO) |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
三、东亚国家海关国家自主性比较分析 |
第三节 提升国家能力 |
一、海关能力建设战略 |
二、提升对国际组织的影响力 |
三、提升对国际规则的影响力:以贸易便利化为例 |
四、派送人员到国际海关机构任职 |
结论 |
一、国家自主性与中国海关改革 |
二、中国海关改革与现代国家建设 |
三、中国海关改革的前景及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南京国民政府社会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综述 |
三、指导理论与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思路与结构 |
五、难点与创新点 |
六、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南京国民政府社会调查的活跃 |
第一节 活跃的数量表现:一个统计分析 |
一、调查的总量 |
二、调查的区域分布 |
三、调查的内容分布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社会调查的基本特点 |
一、社会需求是政府社会调查勃兴的直接动因 |
二、政府社会调查与社会行政、社会改良关系密切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社会调查的主要类型与方法 |
一、社会调查的类型划分 |
二、社会调查的方式方法探讨 |
第四节 政府社会调查存在的问题及其示范作用 |
一、社会调查问题分析 |
二、社会调查的示范作用分析 |
第五节 社会调查与政府政策制定之间的关系 |
一、有效社会调查与政府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之间具有“正相关性” |
二、社会调查与政府政策制定之间具有“因果不对称性” |
第二章 国防设计委员会—资源委员会社会调查与南京国民政府经济建设关系探究 |
第一节 国防设计委员会—资源委员会社会调查工作总体状况 |
一、实施资源调查的原因 |
二、国防设计委员会时期社会调查工作状况 |
三、资源委员会时期社会调查工作状况 |
四、国防设计委员会—资源委员会社会调查的特点以及不足 |
五、国防设计委员会—资源委员会社会调查之于经济建设的价值 |
第二节 国防设计委员会—资源委员会全国性调查模式探究—以1932年中国工业调查为例 |
一、工业调查的背景、必要性以及过程分析 |
二、工业调查的结论分析 |
三、工业调查之问题分析 |
第三节 国防设计委员会—资源委员会地方性调查模式探究—以句容县人口农业总调查为例 |
一、调查背景 |
二、调查的方式方法探讨 |
三、调查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
四、调查的影响 |
第三章 地质调查所地质调查与南京国民政府工矿业发展关系探究 |
第一节 地质调查所地质调查总体状况 |
一、地质调查的统计分析 |
二、地质调查的基本特点 |
三、地质调查付出的巨大代价 |
第二节 翁文灏与中国近代地质调查 |
一、翁文灏钟情地质调查的原因 |
二、翁文灏地质调查的成就 |
三、对翁文灏地质调查的评价 |
第三节 丁文江与中国近代地质调查 |
一、丁文江地质调查的成就 |
二、丁文江地质调查对于科学发展的重大贡献 |
三、丁文江地质调查的特点 |
四、丁文江工作态度以及工作方法探讨 |
第四节 南京政府启用丁文江、翁文灏的原因分析 |
一、思想渊源 |
二、知识分子自身的尝试 |
三、政府自身的需要 |
第四章 地方政府社会调查模式之考察:以山东省政府社会调查为例 |
第一节 山东省政府社会调查的总体状况 |
一、社会调查的总量:一个统计分析 |
二、社会调查的类型及方式 |
三、社会调查的主要特征 |
第二节 以邹平实验县户口调查为例窥探政府调查方法 |
一、调查缘起 |
二、调查的主要特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分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中国传统导引养生术的方法论特征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Contents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依据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五、研究内容与方法 |
六、有关本研究概念辨析 |
第一章 传统哲学思想对导引养生观影响的历史追溯 |
第一节 先秦时期哲学思想对导引养生观的影响 |
第二节 秦汉时期哲学思想对导引养生观的影响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哲学思想对导引养生观的影响 |
第四节 隋唐五代时期哲学思想对导引养生观的影响 |
第五节 宋元时期哲学思想对导引养生观的影响 |
第六节 明清时期哲学思想对导引养生观的影响 |
第七节 新中国时期科学思想对导引养生观的影响 |
第二章 传统思维方式对导引养生术的影响 |
第一节 整体性思维方式对导引养生术的影响 |
一、整体性思维概念与特点 |
二、整体性思维方式对传统导引养生术的影响 |
第二节 直觉(顿悟)思维方式对导引养生术的影响 |
一、少思寡欲、游心于淡的生命自我直观 |
二、体验、顿悟生命体内外修炼独特方法 |
第三节 取象比类思维方式对导引养生术的影响 |
一、传统导引取象思维释义 |
二、取象思维方式对导引养生术的影响 |
第四节 朴素辩证思维方式对导引养生术的影响 |
第五节 内向性思维方式对导引养生术的影响 |
第三章 传统导引养生术的方法论特征 |
第一节 系统主义:导引养生术天人合一境界的整体观 |
第二节 自然主义:导引养生术遵循的法则 |
第三节 适中主义:导引养生术的“和合”情结 |
第四节 结构主义:导引养生术“应象”的特殊架构 |
第五节 超越主义:导引养生术的不懈追求 |
第六节 体验主义:导引养生术修炼始终遵循的要领 |
第七节 神秘主义:导引养生术与现代社会不和谐之症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传统导引养生术功能类型特征分析 |
第一节 医疗祛病类导引术方法特征 |
一、中医养生——医疗导引术的理论为基础 |
二、身体疾患——医疗导引术的主要对象 |
三、动静兼修——医疗导引术的方法特征 |
第二节 预防保健、健身延年类导引方法特征 |
一、“未病先防”的思想 |
二、“健身延年”的价值追求 |
三、导引与行气吐纳(动静)相结合的技术特色 |
四、“形易小劳”的适量强度 |
第三节 强身壮力类导引方法特征 |
一、“刚柔相济、外动内静、动中求静”的导引原则 |
二、体现“旋转屈伸、伸筋拔骨”的技术特征 |
三、以“强身健体、内养外壮”为主要目的 |
第五章 中西方健身养生观念与方法的差异与融合 |
第一节 中西方健身养生术差异 |
一、中西方健身养生观念的差异比较 |
二、中西方健身养生方法之差异 |
第二节 从中西方健身养生术的互补性看导引术当代价值 |
一、西方健身运动对现代“文明疾病”的无奈 |
二、中西方健身养生术的互补性 |
小结 |
第六章 传统导引养生术当代健身养生价值 |
第一节 相关价值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导引养生术价值取向哲学基础 |
第三节 导引养生术当代“优势需要” |
第四节 导引养生术“治病保健、健身养生”的价值追求 |
第七章 传统导引养生术的当代社会价值 |
第一节 “缓解医疗经济压力”的社会价值 |
一、人口老龄化社会对导引养生术的需要 |
二、导引养生术适合我国农村与不发达地区健身的需要 |
第二节 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社会价值 |
一、“修身养性”促进现代社会和谐 |
二、“身国同治”蕴涵着个体与社会双重价值 |
三、导引养生文化“和”的社会价值 |
第八章 传统导引养生术当代文化价值 |
第一节 传统导引养生术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 |
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凝结和升华 |
二、传统养生健身节的文化传承 |
三、交流比赛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
四、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 |
第二节 传统导引养生术促进民族文化认同 |
第三节 传统导引养生术丰富大众文化生活 |
一、河北省体育健身俱乐部 |
二、十运会开幕式上展风采 |
三、助力健康,百城千村交流展示 |
第四节 传统导引养生术彰显民族精神 |
一、自强不息的主体追求精神 |
二、彰显温和谦逊的民族性格 |
三、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 |
四、“致中合”的民族和谐精神 |
第五节 世界健身文化领域的“特色品牌” |
一、导引养生术独特的养生思想 |
二、中国传统功法在国外传播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传统导引养生术当代价值实现及其对策探索 |
第一节 传统导引养生术当代价值实现案例 |
一、案例1:安徽亳州传统华佗五禽戏 |
二、案例2:北京体育大学导引养生中心 |
三、案例启示 |
启示一 |
启示二 |
第二节 传统导引养生术当代价值实现对策探索 |
一、专家问卷调查帕累托截集结果 |
二、导引养生术传承创新发展对策 |
第十章 总体结论、研究创新点 |
附件1 |
附件2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试论1964—1990年甘肃的三线建设及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研究综述 |
三、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方法 |
一、甘肃三线建设的背景 |
(一) 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形成 |
(二) 甘肃三线建设的规划与实施 |
二、甘肃三线建设的成就 |
(一) 基本情况 |
(二) 典型企业 |
1. 国营和平化工厂 |
2. 国营虹光电子管厂 |
3. 兰州真空设备厂 |
4. 兰州长虹电焊条厂 |
5. 甘肃光学仪器厂 |
6. 兰州轴承厂 |
三、甘肃三线建设的历史评价 |
(一) 值得肯定的方面 |
(二) 存在的问题 |
四、甘肃三线建设的调整改造 |
(一) 调整改造的背景 |
(二) 调整改造的主要内容 |
1. 基本情况 |
2. 主要企业 |
(三) 调整改造的成效 |
结语 |
读研期间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卫生部积极备战“入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D]. 黄锦南. 浙江大学, 2021(08)
- [2]新时期军队英模人物成长路径研究[D]. 郑哲.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3]当代中国改革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D]. 李晓寒.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4]解放后老挝经济外交研究(1975-2014)[D]. 沙蒙迪(Phouva SAMOUNTY). 外交学院, 2014(02)
- [5]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研究[D]. 邓军. 第三军医大学, 2013(05)
- [6]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导向选择 ——基于包容性发展的视角[D]. 杨浩然. 武汉体育学院, 2013(12)
- [7]中国海关改革的政治学分析 ——国家自主性理论的视角[D]. 娄万锁. 复旦大学, 2012(02)
- [8]南京国民政府社会调查研究[D]. 任伟伟. 山东大学, 2012(11)
- [9]中国传统导引养生术的方法论特征及其当代价值[D]. 魏胜敏.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1)
- [10]试论1964—1990年甘肃的三线建设及调整[D]. 朱彦云. 西北师范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