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科新生英语学习状况调查及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黄晶[1](2021)在《走班制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基于成都市T中学的实施现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及相关教育政策的引领,走班制的理论研究成果丰硕,功效显着,为已实行、待实行走班制的众多学校提供了专业指导;与此同时,在走班制的实践过程中,多地形成了多学科化、多学段化、多学区化的繁盛局面。不过,这些研究从地域上看,大都集中在东部地区,比如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关于四川省的相关研究,从笔者掌握的情况来看,较为匮乏。虽然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成都还未正式施行,但也有一些中学提前步入了走班制的行列。所以,本研究试图以成都市T中学这所先期实行走班制的学校为研究对象,总结其经验成果,提炼其理论价值,同时分析T中在走班制的实践探索中遇到的现实困境,并结合国内外走班制的实施经验及发展趋势,试探性提出积极的应对策略,以期为成都市乃至四川省即将展开的新一轮高考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笔者选取了成都市已经实施走班制的T中作为研究个案,对教师和学生在走班制实施之后的态度、教学内容、文化建设、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了访谈和观察,发现“走班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的实践在任务维度学生选择受限、学校资源规划意识欠缺、应试主义下存在功利性;在结构维度,教师参与率有待提高、班级管理制度尚需完善、“教”与“育”产生割裂;在人员维度,层次设置存在争议、教师评价指标不够细化、激励方式面临困境、时空变化阻碍交流;在技术维度,排课系统有待优化、信息化平台建设迟滞。基于此,本研究结合李维特的系统性变革模式,从任务、结构、技术、人员、环境五个维度提出有效对策,力图丰富和深化走班制的理论研究,助推我国走班制研究理论构建的良性发展。首先,从志愿填报、生涯规划以及选科指导方案等任务层面明晰目标,整合资源;其次,从明晰分层模式以及实行分布式领导等结构层面提升学校管理效率;再者,从模拟走班、调整教学流程等人员层面革新观念,适切评价;最后,从信息化平台建设和疫情防控工作等技术层面实现对走班制的智能化管理;此外,从外部环境支持层面,本研究建议提供固定科目组合,或者形成区域联盟,让“走班”扩展为“走校”;同时通过呼唤相关政策来规范走班制乱象。
贾维德(JAVAD YAGHOUT)[2](2021)在《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学术适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的日益发展和国际化,来华留学生的人数不断呈增长趋势,留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也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工作。学生的学术适应和学术成就是教育的核心和目的。目前来华留学生在诸多方面特别是学术适应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十分有必要加强对留学研究生学术适应及影响因素方面的探讨。但目前,国内对来华留学生学术适应的关注还不多。正是基于当前这种研究状况以及来华留学生问题的重要性,本文以192名在京伊朗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学术适应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以便为完善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理论、为来华留学生的招收、培养和评估提供有效的依据和支撑。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法和访谈梳理了中伊两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包括教育体系、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及评估制度四个方面,回顾和总结了两国教育系统之间的差异及其对来华伊朗学生产生的影响。第二,本文在借鉴已有的学术适应定义及量表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来华留学生的学术适应的定义,构建了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学术适应。第三,本文利用该测量指标体系进一步描述和分析了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学术适应现状,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了来华伊朗研究生学术适应的群体差异;第四,运用自编社会交往和心理适应量表,考察了影响来华伊朗研究生社会和心理因素。第五、考察了学术成就作为学术适应的重要后果,并探索了学术适应对学生最终学术成就的影响。第五,通过深入访谈16名学生,挖掘了来华伊朗研究生在学术、社会交往和心理上面临的具体困难和挑战,以及学生面临不同的问题时采取的相应的应对策略,探讨了不同策略对学生的适应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学术适应不存在性别、学习专业和授课语言上的差异,而年龄、来华学习时间和汉语及英语水平对学生的学术适应产生着显着的影响。在社会交往与学术适应的关系方面,结果显示生活方面的交往和学术方面的交往都显着的预测学术适应的变异。在学生的朋友圈的国别结果表明,来华伊朗研究生的朋友国别和优选的朋友国别都以本国学生为主,但那些具有更多的中国朋友的学生呈现更高水平的学术适应。在心理适应与学术适应的关系上,结果表明学生对中国高校的想象和现实的反差及学生经历的消极情绪和焦虑的水平显着的影响学术适应,但孤独感和思乡病对学术适应的影响不显着。在学术成就上,本文发现性别、婚姻状况、授课语言、汉语和英语水平、学术适应、非学术性交往和孤独感和思乡病水平都是学术成就的重要预测因素。通过定性研究发现,语言水平是影响来华伊朗研究生学术适应的最主要因素。在学生相应的应对方面,以问题为导向的策略包括上课前预习、上课带录音机、借用母语、找中国语伴;而一些以情绪为导向的或者一些回避策略如包括回避上课或者回避参与课堂活动,甚至回避自己做作业并请求别人的帮助等策略。最后,本研究基于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学术适应的特点以及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留学生存在的问题,为有关政府部门的决策者、高等教育管理者、高等教育教员以及来华留学生提出了有关学术适应的信息以及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以便利用这些信息来增强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质量,使其达到最佳学术适应率并解决来华留学生各方面的若干问题。
陈宇[3](2020)在《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如火如荼。作为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国际间的学生流动已然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并且逐渐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教育质量衡量标准。中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化的大潮中日新月异,其中来华留学生教育也随之诞生并逐步发展壮大。历经七十年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在中国社会经济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强有力的推动下,逐步发展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将成为中国敞开国门,发展成为世界教育强国的重要体现。论文从历史的视角,对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及其演进进行系统考察,并以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为研究背景,从各个时期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内容入手,以来华留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实际发展状况为依据,结合广泛的统计和调研,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分析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的历程及特点,并与一些发达国家的留学生教育政策进行了系统的比较,以期达到以史鉴今、以外鉴内的目的。论文首先按照历史分期,概述了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伴随着来华留学生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面,进而从强调扩大规模到注重提质增效的深刻转变过程中,所经历的初步创立、开放探索、调整规范和提升完善等各个阶段的演进历程,并突出对来华留学生教育在招生和管理两个重要方面的政策演进的研究。在总结来华留学教育政策演进过程的基础上,一方面,从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特殊性和现实发展角度出发,分析了国内和国际政治、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全球发展、文化交流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等因素及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演进历程中的特征进行提炼,系统分析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制定和演进过程中的基本特点,即政策数量逐渐增加,内容逐渐清晰明确;政策作用逐渐明显,国家重视程度加强;政策覆盖逐渐全面,国际化程度显着;招生政策在演进过程中的突出特点,即招生依据遵循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留学资费由援助向收费转变,招生模式由计划向开放转变;管理政策在演进过程中的突出特点,即管理方式由多方联合向归口管理转变,管理驱动由政府主导向高校自主管理转变,管理手段更加注重队伍建设协同法制化管理。为使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适应国际化实际发展要求论述得更加充分,论文基于留学生教育的比较优势、地缘、语言、文化、经济和教育水平等各项因素,选择并集中描述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留学生教育的概况及政策特点,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和影响因素,以及演进特点的分析,总结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助力国家外交战略、服务国家经济全球化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传播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提出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总体政策高度、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教育结构调整、教育质量保障、相关社会服务以及就业服务体系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服务国家战略、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改善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质量、完善社会服务、健全就业服务体系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今后制定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一系列建议,包括严格服务于国家战略,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改善教育结构调整政策,优化教育质量保障政策,完善社会服务政策和健全就业服务政策体系等。最后,论文就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研究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国际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助力中国高等教育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了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启示和对未来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期待。
梁钰颖[4](2020)在《困窘与求索:1912-1937年山西科学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学教育是近代以来伴随着科学的传入而兴起的一种以自然科学知识为内容的教育,是近代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方向。民国以来,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在我国建立,并逐渐实现了由学术领域向社会生活领域的传播,科学大众化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趋势,因此与科学大众化相适应的科学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民国以后我国科学教育逐渐发展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山西基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积极发展科学教育,并逐渐实现了建制化,在促进山西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解放了民众思想,加快了山西的现代化进程。1912-1937年,山西的科学教育是在清末科学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清末“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颁布,科学教育在修业年限、课程方面有较为具体的规定,为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随着西方科学知识的不断传入、教会学校的兴办都为山西科学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与示范作用。进入民国后,科学在社会发展中所显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而山西出于社会的需要积极发展科学教育。民国前期山西科学教育的发展处在传统向现代发展的过渡阶段,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虽遇到一些问题,但也在积极发展与探索,并逐渐走向现代化。在小学阶段,山西科学教育的发展是随着义务教育的推广逐渐发展起来的,因而山西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的特点在于其推广度得到了提高,但质量却由于现实因素没有跟上步伐,尤其是乡村小学的科学教育非常落后,在师资、设备、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比较欠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不断进步,1920年代后科学教员短缺、科学教育设备落后等情况有所缓解,小学科学教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中学阶段,山西科学教育相较于小学阶段发展较好。中学科学教育在师资、课程设置、教科书的使用等教育教学方面有显着的提高,但在科学教育设备、教学方法等方面受传统旧教育的影响较大,特别是部分县立、私立中学几乎没有得到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1920年代后山西中学科学教育随社会的发展在整体上都有所提升,中学科学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大学阶段,山西科学教育发展较为平稳。民国山西高等科学教育是在清末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而民国山西高等科学教育起点高,开始早,发展势头较猛,尤其是师资状况、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发展较好,虽由于经费等原因使得而科学教育设备等方面有所欠缺,但也在逐渐改善,总体来说发展较为平稳。而且从山西高等科学教育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山西高等科学教育培养了一大批科技、教育人才,为山西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通过对1912-1937年山西科学教育的考察,再现了民国前期山西科学教育的基本面貌与发展特点,为之后科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与教训,同时通过对山西科学教育的考察见证了科学在培养人才、发展经济、解放思想方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以及科学文化在山西的发展与传播过程,展现了山西社会的现代化历程。
王哲[5](2020)在《国立第六中学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指明在民族危亡的历史背景下,国立六中的建校过程充满艰辛,是中华民族苦难历史的缩影。国立六中的建校史是一部苦难师生的流亡史,充满浓重的战时色彩。“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流亡学生纷纷涌入关内平津等地,此为流亡学生之嚆矢。迨至“七七”事变爆发后,平津陷入日军敌手,华北危急,大量中等学校学生南下流亡,迁至后方地区安置。山东部分中等学校师生在教育厅及教职员的带领下,南下迁至河南赊旗镇,成立山东省联合中学(即国立第六中学前身)。在这之后,国立六中先后落脚河南、湖北,后转经陕西,最后到达绵阳,流亡师生们在此度过余下的战时时光。国立六中的建校也是充满生机的历史,为国育才的教育理念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国立六中落户四川绵阳之后,开始其战时教育新阶段。以国立六中为代表的国立中学团体确立起校务会议决策机制,学校教职员以民主协商的方式参与到国立中学的管理过程中。国立六中的教职员在战前便有密切的联系,或是求学时期的同学关系,或是任职一校或机关的同事关系,或是师生关系。教职员之间错综复杂而又密切的人际关系网络,形成一个坚实的战前山东教育界团体力量,坚守其教育宗旨。救亡与启蒙,成为国立六中教学中的两个主要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看到以民族国家复兴为主流叙事的附加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过程中,教职员所强调的民族危亡意识。与此同时,启蒙课程和教育并未缺失。教员在课程中将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冶于一炉,而难解难分。学生仍然能够在贷金中保证其人格上的独立,而担负其工作后的偿还责任。贷金意在培育人才,不失国家保育人才之美意,非为养成徒劳寄生之辈。学校为保障学生享受贷金之利而与教育部几番博弈,试图为学生争取到最大的利益。学校成为保障师生利益的法团,而向国家争取最大利益。在医疗活动中,国家强调学生身体的健康,是以为国效劳为目的,强调对于学生身体的规训和使用。健康的体魄与国家的强盛结合起来,身体成为国家富强的重要保障。与国家的目的不同,国立六中教职员关注学生身体各方面,尽量保障学生的生活和健康。六中强调对于乡梓父老请托和诺言的践行,是出于一种为人父母的感同身受。国立六中教员既是学生求学路上的指路明灯,又是他们生活上的保姆。在国立六中所藏图书中,既藏有有关党化教育的着作,也收藏其他类型的着作。国立六中师生阅读世界之丰富,而这种多元开放自由的阅读条件,开阔师生眼界,有利于其自由主义品格的养成。在国立六中的校园纪念日活动中,学校当局对于南京国民政府纪念日秩序的遵循和安排,将政治纪念活动楔入学校教育秩序之中,这也是意识形态教育活动中的一部分。在国立六中的纪念实践中,校园虽然有相关的纪念活动,但与社会上的纪念相比,其纪念日数目、纪念活动范围等规模都大大缩小。教育对于政治侵入存在一定抵制,而强调其相对独立自主的自由主义教育空间。此外,从党团冲突和学生参军等问题上看到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往往夹杂在党团、民族大义问题之中。教育支配党团和党团支配教育之间的冲突,学生往往成为这些冲突的牺牲品而被推到前台,其背后是行政当局与党团代表之间的利益博弈。抗战时期,中学生是参军的主力,而研究一直受到忽略。与以往对于抗战时期学生参军的颂扬不同,从国立六中学生参军活动中看到,参军成为部分贫穷学生的出路所在,有助于纾解其所面对的困境。国立六中的生存和发展与地方社会密切相关,国立六中在遵照国家政策而带动地方教育复兴的同时,也在服务地方社会的互动中寻求生存空间。国立六中因其国立身份,既是地方教育发展的引擎,又成为拦阻与地方社会融合的隔断。国立六中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地方社会原有的自治秩序,而呼求新的管理方式的出现。在一些经济利益上,国立六中与地方社会产生角逐。面对民族国家要求与自身秉持的自由主义教育之间的冲突,国立六中是民族危机下孕育出的产物,但在其内核仍然是自由主义的教育理念。国立六中面对强势国家意志的管制,并没有展开激烈的对抗,而是将国家的意志创造性的转化成其发展的资源和凭借。民族主义的确进入国立六中,但已不再是原有的状态,而是得到消解。战前,山东教育界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而培育起一批秉持自由主义教育理念的教职员群体,这一群体成为战时国立六中教职员群体的基干力量。在国立六中教职员的保育之下,自由主义之花并未夭折,反得欣欣向荣之象。国立六中在抗战时期培育几千名学生,有很多学生成长为各行业的优秀人才,为海峡两岸的发展和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李冠男[6](2020)在《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筑波大学是由日本政府于1973年创立的新型国立大学,它的前身是东京教育大学。筑波大学顺应了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采用新的办学理念,以教学与科研并重、注重实践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开放式大学”着称于世。尤其是,筑波大学作为一所跨学科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跨学科教育、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在世界大学之林中独树一帜。筑波大学进行的各项体制创新,与日本近年大学改革的方针,具有很多相同之处。并且,筑波大学的“开放式大学”办学理念,在日本的大学也很普及。筑波大学创设时的“新构想理念”,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本研究针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这一核心问题,以筑波大学40多年的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为主线,以历史研究、文献研究和个案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为研究思路,以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和科研组织形式、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制度为研究内容,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发展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分析取得的成效与面临的问题,总结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经验。自1973年创立以来,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发挥作为日本政府制定大学改革政策的引领作用,筑波大学在学校自身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其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经历了“探索奠基”、“评估整改”和“深化改革”这三个历史时期。在探索奠基期(1973-1981年),筑波大学基于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确立了学群这一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相继设立了第一学群、第二学群、第三学群、体育专门学群、医学专门学群和艺术专门学群。同时,筑波大学将教学与科研组织相分离,建立了学系这一教师所属的新型科研组织,鼓励教师进行合作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并将跨学科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此外,筑波大学还设立了教学和研究中心,对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起到辅助作用。筑波大学重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与渗透,在本科阶段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开设文理融合的综合课程,注重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跨学科应用能力,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开展跨学科的科学研究。筑波大学在人才培养管理制度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实施了三学期制、班级制和“学生担当教官制度”等。在评估整改期(1982-2003年),随着1981年第三学群的首批毕业生步入社会,各学群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均步入正轨,筑波大学对新构想理念下的组织运营、跨学科整合型的综合课程、学生自主选择的专业教育、教师教育意识与学生指导等涉及人才培养的各关键环节进行了自我评估。特别是筑波大学重点分析了学群制度,在肯定其在日本大学改革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同时,也指出了诸如教学组织内外部之间的协调性不强、教师对本科课程教学的投入度不高等问题,对学群学类的重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证。由于1991年日本重新修订了大学设置基准,筑波大学也朝着强化大学教育职能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着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这一时期,筑波大学主要对本科教学与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实施了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具体举措。在深化改革期(2004年以来),由于2004年日本实行了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国立大学法人筑波大学成立,筑波大学由“新构想大学”时代迈进法人化大学时代。这一时期,筑波大学基于《筑波大学的将来设计》报告,对其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科研机构、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改革:重组学群、学系和教学研究中心,制定本科教育及通识教育标准,改革本科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在这些改革措施的驱动下,筑波大学以“未来构想大学”作为发展目标,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以及国际化大学的作用,培养能够解决全球性课题的复合型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筑波大学在40多年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中,始终坚持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始终坚持组织建设与制度改革,始终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始终坚持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形成了“理念领先”、“体制创新”、“通专融合”、“追求卓越”的特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改革发展实践,为我国大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经验:统筹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路径,打造通专融合和跨界培养的育人模式,构建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课程体系,坚持特色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严红霞[7](2020)在《少数民族初中生学习适应不良的个案研究 ——以青海省L中学民汉合班四名学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少数民族初中生学习适应的状况既关系到他们学业成绩的提高和身心健康的发展,也关涉到我国民族教育质量的提升,同时还关切到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和社会。由于少数民族学生长期生活在民族文化环境中,致使他们在民汉合校的学校中遇到不少学习困难,学习适应问题更加突出。因而,关注民汉合班少数民族初中生的学习适应问题既是学生融入学校和社会的需要,也是民族教育发展的要求。本研究深入L中学,选取四名学习适应不良的民汉合班少数民族初中生作为研究对象,从学习态度适应、学习习惯适应、学习方法适应和学习环境适应四个方面全面剖析少数民族初中生学习适应的现状。调研发现,学习适应不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点:学习态度适应方面,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生对待课程和教师不够重视、学生对学习环境适应意识不强;学习习惯适应方面,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还未形成、学生作业质量有待提升;学习方法适应方面,学生学习缺少计划、学生未掌握有效学习方法、学生答题技巧欠缺;学习环境适应方面,学生家长监管不到位、学生校园人际关系不佳。根据现代社会生态理论,少数民族初中生学习适应不良问题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实证反映出来的问题,研究进一步对少数民族初中生学习适应不良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就微观层面而言,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水平不高、学生自我约束力较差;就中观层面而言,学校教学忽视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教师的教育观固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缺失、家庭结构异化、家长思想觉悟低、家长文化程度有限、家长教育观念功利化;就宏观层面而言,传统思想的熏陶、网络媒介的不良影响。针对上述少数民族初中生学习适应不良的表现和影响因素,研究提出了如下改善对策:微观层面,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学生提高自制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中观层面,学校要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学校完善家校沟通合作、做好学生心理关怀与辅导,学校改善管理、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家长加强与学生和教师的沟通、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宏观层面,政府加强教育重要性宣传、强化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学术界应丰富少数民族初中生学习适应的对策研究。总而言之,少数民族初中生学习适应不良问题必须通过微观层面的学生、中观层面的学校和家庭及宏观层面的社会多方综合治理才能得到有效改善,才能促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获得良好的学业成绩,才能为学校改善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适应不良提供思路,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融入学校和社会,形成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和谐局面。
杨丽丽[8](2020)在《团体心理辅导对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干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职业教育发展,高等职业院校招录中职学校学生数量不断上升,数量的急剧增长带来一系列问题,学校适应便是其中之一。尽快适应高职生活已成为中职学生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学生对大学生活适应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身心状况及健康,还影响他们未来发展。学生经历由中职到高职的转校,面临和中职阶段不一样的学习生活,需要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群体。帮助中职学生如何快速的转换角色过渡到高职阶段,不仅是中职学生自身所要考虑的,也是教育工作者及社会所关注的。了解中职升高职学生学校适应的基本状态,进一步分析中职升高职学生适应不良的心理特点,探索提高学校适应水平的方法,对高职新生入学教育、中职毕业指导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并丰富职业学习阶段衔接过程中学生学校适应问题的相关研究。本研究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的学校适应情况进行了调研,用SPSS16.0进行分析,了解中职升高职新生的性别、学科、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留守与非留守、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之间的差异,中职升高职新生以及与单招新生、高考新生学校适应之间的差异,对适应不良的中职升高职新生进一步访谈发现在学习适应、自我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人际关系适应、校园适应、满意度适应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并通过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设计,对实验组的适应不良的学生进行8次干预;再次利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团体辅导后的实验组和未做干预的对照组进行测试,从问卷评估、被试主观评估、观察评估中探究团体心理辅导对学校适应水平的影响。本研究结论如下:1.性别、民族、留守与非留守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中,差异不显着。2.文科与理工科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在满意度适应上,存在显着差异。3.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在择业适应、自我适应上,存在显着差异。4.贫困与非贫困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在人际关系适应上,存在显着差异。5.中职升高职新生、单招新生、高考新生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在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适应上,差异显着,有着不同的适应特点;在学校适应上,差异不显着。6.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学校适应总体情况、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学校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适应方面,差异显着。7.实验组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后,学校适应总体情况、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自我适应方面,差异显着。但是情绪适应、自我满意度适应方面,差异不显着。
王家阳[9](2020)在《我国大学本科荣誉学院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拔尖创新人才是社会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和领军人物,对社会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界都呼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荣誉学院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从“少年班”、“实验班”等发展而来,到现在大学竞相建立荣誉学院。然而,目前对我国荣誉学院并没有全国性的研究和分析,荣誉学院在发展上也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对我国大学本科荣誉学院发展研究势在必行。我国荣誉学院经历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下曲折的发展,人们在分析通识教育的基础上,认识到了拔尖创新人才和荣誉学院的重要性。回顾我国荣誉学院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初步探索、典型建设和全面推进三大阶段。当前,我国“985工程”建设大学、“211工程”建设大学、地方大学三种层次大学的荣誉学院在管理创新和人才培养上既存在共同点,也存在差异。在管理创新上,他们都有卓越的培养目标、多元高水平师资和校内多方协同的制度支撑;在人才培养上,他们建立了多样化、强竞争的选拔机制,基于高平台的个性化培养并取得了显性化、可称赞的培养成效。但在培养目标、师资力量、校领导重视程度、委员会制度、分流淘汰标准、国际合作交流层次和形式以及培养成效上有较大差异。当前我国荣誉学院还存在扎堆建立、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和职责划分、与校内其他专业学院的协同等长效管理机制建设问题,选拔标准的“成绩导向”、生源的“非差异化”、分流淘汰标准的过分“学科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同性”、国际合作培养的“全方位落地”等人才培养问题。可以通过明晰办学定位,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建立独立的师资体系,加强针对性培养;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学校上下合力;坚持严格选拔的原则,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健全访学制度,提升国际交流能力等改革举措进行优化。荣誉学院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改革与发展不仅仅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的阶段性特征,也是标志性成果。大学的荣誉学院后续建设和创新,需要在汲取前期经验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继续保持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方向,为培养高端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雷淼[10](2020)在《荣誉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多案例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精英人才的培养供应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卓越计划的推出使得荣誉学院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和研究更为迫切,我国荣誉学院实践多年,典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范式研究并不充足。本研究使用多种研究方法,基于多案例的视角,对荣誉学院的人才培养进行对比分析后,对荣誉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交叉学科模式、通识教育模式以及专业强化模式三种典型模式进行研究,而模式中包含荣誉学院人才选拔、课程与实施、人才培养促进机制三方面;研究中总结了现有的典型荣誉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及已有经验,并为后期进行精英培养的院校提出意见以供参考。研究表明,荣誉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需要国家层面、高校层面与荣誉学院的积极配合与支持,即从国家应协调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共同发展,给予高校荣誉学院办学自主权;高校层面要增强校际合作,充分发挥和利用荣誉教育联盟的作用,加大对荣誉教育和荣誉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高校要积极支持荣誉学院人才培养,引领全校协同育人机制建立的同时支持和给予荣誉学院更大的办学自主权。荣誉学院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主体,需从精英人才选拔、荣誉课程与实施以及人才培养促进机制三方面进行改造。在精英人才选拔上,要准确、全面地确定选拔参考要素及标准,选择适合国情与校情的选拔程序,并为人才选拔建立权威且全面的保障机制,吸取已有的经验教训防患于未然;在荣誉课程与实施中,学院应进一步在课程建设上明确课程标准,规范课程建设,优化课程体系,精化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深化教学模式改革,针对性实施研讨型教学,并全面加强课程的国际化建设;在精英人才培养促进机制上,学院还可以深度挖掘组织力量,探索优势政策建立,积极进行书院制探索,强化软文化建设,在资源平台方面拓宽资源渠道,增强硬件设施。荣誉学院在现阶段的建立和发展是大势所趋,要在积极总结现有精英人才培养的经验基础上,借鉴外国经验,建立普适的荣誉学院人才培养模式。
二、理科新生英语学习状况调查及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理科新生英语学习状况调查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走班制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基于成都市T中学的实施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关于走班制实践的模式研究 |
2.关于走班制实践的影响研究 |
3.关于走班制发展的历史研究 |
4.走班制在国外的实施现状 |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基于学生视角的走班制研究 |
2.基于教师视角的走班制研究 |
3.基于学校管理视角的走班制研究 |
4.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走班制研究 |
5.国内走班制的实施现状 |
(三)文献述评 |
五、理论基础 |
六、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个案研究法 |
(三)访谈法 |
第二章 T中学走班制教学的实践探索 |
一、任务改革 |
(一)课程设计 |
(二)生涯规划 |
二、结构改革 |
(一)年级管理扁平化 |
(二)级部管理网状化 |
三、人员改革 |
(一)师生双选 |
(二)一生一课表 |
(三)差异化教学 |
四、技术改革 |
(一)排课系统 |
(二)网站建设 |
五、外部环境 |
(一)顺应新高考改革 |
(二)升级家委会功能 |
六、走班成效 |
第三章 T中走班制实践的现状调查 |
一、对改革的态度 |
(一)担忧:难以落地,负担未减 |
(二)认可:有效激励,管理先行 |
(三)小结 |
二、班级管理 |
(一)教学:分层备课,作业前置 |
(二)制度:约法三章,情理兼备 |
(三)文化:氛围有别,活动寥寥 |
(四)小结 |
三、沟通交流 |
(一)师生之间:频率减少,定时定点 |
(二)学生之间:范围扩大,亲密不足 |
(三)教师之间:教学同频,切磋减少 |
(四)小结 |
四、双向选择 |
(一)教师陷入被动局面:反促教学品质 |
(二)学生掌握主动权力:多方影响选择 |
(三)小结 |
第四章 对T中走班制教学实践的问题剖析 |
一、任务维度 |
(一)学生的选择受限 |
(二)资源规划意识欠缺 |
(三)应试主义下的功利性 |
二、结构维度 |
(一)教师参与管理率有待提高 |
(二)班级管理制度尚需完善 |
(三)“教”与“育”产生割裂 |
三、人员维度 |
(一)层级设置的争议 |
(二)教师评价指标不够细化 |
(三)激励方式的困境 |
(四)时空变化阻碍交流 |
四、技术维度 |
(一)排课系统有待优化 |
(二)信息化平台建设迟滞 |
第五章 探索走班制教学实践的有效对策 |
一、任务层面:明确目标,整合资源 |
(一)志愿填报及生涯规划 |
(二)预备选科指导方案 |
(三)提高空间利用率 |
二、结构层面:分层教学,分布领导 |
(一)明晰分层模式 |
(二)分布式领导 |
三、人员层面:革新观念,适切评价 |
(一)模拟走班,尊重隐私 |
(二)调整教学流程,营造学科氛围 |
(三)引导学生发现学习 |
(四)探索适切的评价体系 |
四、技术层面:信息建设,疫情防控 |
(一)信息化平台建设 |
(二)智能化疫情防控 |
五、外部支持:区域联动,呼唤政策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2)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学术适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动态 |
一、国外学者有关国际学生的一些研究结论 |
二、国内学者对来华留学生的研究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伊两国教育体系的比较 |
第一节 中国接受外国研究生的状况述评 |
一、接受外国研究生的总体情况 |
二、接受伊朗研究生的情况 |
第二节 中伊两国教育的比较 |
一、教育体系的比较 |
二、教学方法的比较 |
三、课程设置的比较 |
四、评估制度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证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理论基础与假设的提出 |
一、学术适应 |
二、社会交往 |
三、心理适应 |
四、学术成就 |
第二节 研究工具的编制与检验 |
一、研究工具的构成 |
二、量表的实证探索与验证 |
三、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第三节 调查过程和样本描述 |
一、问卷发放 |
二、样本描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来华伊朗研究生学术适应状况及其差异分析 |
第一节 来华伊朗研究生学术适应现状 |
一、学术适应总体现状 |
二、具体学术适应现状 |
第二节 来华伊朗研究生学术适应的差异分析 |
一、个体差异 |
二、语言水平上的差异 |
第三节 讨论 |
一、学术适应整体水平 |
二、学术适应的个体差异 |
三、学术适应的语言水平上的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社会交往与心理适应对学术适应的影响 |
第一节 来华伊朗研究生的社会交往与学术适应 |
一、社会交往的频率和质量与学术适应的关系 |
二、社会交往的国别差异与学术适应的关系 |
第二节 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心理适应与学术适应 |
一、心理适应现状 |
二、心理适应与学术适应的关系 |
第三节 讨论 |
一、社会交往有关的结论 |
二、心理适应有关的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学术适应结果——学术成就 |
第一节 学术成就的现状 |
第二节 相关性分析 |
一、个体因素和语言因素与学术成就的相关性 |
二、学术适应与学术成就的相关性 |
三、社会交往与学术成就的相关性 |
四、心理适应与学术成就的相关性 |
第三节 回归分析 |
一、课程通过率的预测因素 |
二、比赛参与预测因素 |
三、论文发表预测因素 |
四、期末成绩的平均分数预测因素 |
五、学术会议的参与预测因素 |
六、总体成就的预测因素 |
第四节 结构方程模型 |
第五节 讨论 |
一、个体因素对学术成就的影响 |
二、汉语和英语水平对学术成就的影响 |
三、学术适应对学术成就的影响 |
四、社会交往对学术适应的影响 |
五、心理适应对学术成就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来华伊朗研究生面临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第二节 研究过程 |
一、研究方法 |
二、抽样 |
三、访谈过程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学术方面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二、社会方面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三、心理方面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提升来华伊朗研究生的留学经历质量 |
一、提升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学术适应 |
二、促进来华伊朗研究生的社会交往 |
三、促进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心理适应 |
第三节 研究创新、限制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中文版) |
附录二 调查问卷(波斯文版) |
附录三 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国际学生流动日益频繁 |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迅速 |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 |
二、研究问题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历史分期研究 |
(二)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研究 |
(三)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结构的研究 |
(四)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影响因素的研究 |
(五)关于留学生教育的比较研究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留学和留学生 |
(二)来华留学生 |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 |
(四)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 |
五、研究的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意义 |
六、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七、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 |
一、初创阶段(1950-1977年) |
(一)初启交换留学生计划 |
(二)初探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政策体系 |
(三)初建来华留学生教学和实习管理政策 |
(四)初次召开全国外国留学生工作会议 |
(五)中断和积极恢复 |
二、开放探索阶段(1978-1992年) |
(一)两次来华留学生工作会议,实现继往开来 |
(二)加强经费管理,增加教育投入 |
(三)扩大来华留学生的招生规模,提高生源层次 |
(四)注重语言培训,实现汉语言推广 |
(五)打造综合管理,开启自费留学 |
三、调整规范阶段(1993-2009年) |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走上依法办学道路 |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步入信息化建设 |
(三)不断加强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管理 |
四、提升完善阶段(2010—2019年) |
(一)打造“留学中国”品牌 |
(二)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来华留学生招生政策的演进 |
一、来华留学生招生方式政策的演进 |
(一)以协定方式接受来华留学生政策 |
(二)开放自主招收来华留学生政策 |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资费政策转变 |
二、来华留学生招生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高度集中的招生管理政策 |
(二)招生管理政策向宏观管理过渡 |
三、来华留学生招生类别政策的演进 |
(一)来华留学生类别的明确 |
(二)来华留学生类别的细化 |
(三)招生专业政策的调整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来华留学生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教学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教学管理政策启动出台 |
(二)教学管理政策的规范完善 |
二、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初步建立 |
(二)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调整补充 |
(三)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科学前瞻 |
三、日常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日常管理政策的初步探索 |
(二)日常管理政策的稳步调整 |
(三)日常管理政策的顺势规范 |
(四)日常管理政策的应势完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政治因素的影响 |
(一)国内政治因素影响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制定与实施 |
(二)国际政治因素影响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方向 |
二、经济因素的影响 |
(一)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是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制定的前提 |
(二)经济全球化发展为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提供依据 |
三、文化和教育因素的影响 |
(一)文化交流是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 |
(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制定的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的特点阐释 |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中的基本特点 |
(一)政策数量逐渐增加,内容逐渐清晰明确 |
(二)政策作用逐渐明显,国家重视程度加强 |
(三)政策覆盖逐渐全面,国际化程度显着 |
二、来华留学生招生政策演进中的突出特点 |
(一)招生依据——遵循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 |
(二)留学资费——“从援助到收费”的转变 |
(三)招生模式——“由计划到开放”的转变 |
三、来华留学生管理政策演进中的突出特点 |
(一)管理方式——由多方联合向归口管理转变 |
(二)管理驱动——由政府主导向高校自主管理转变 |
(三)管理手段——管理队伍建设协同法制化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发达国家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借鉴 |
一、美国留学生教育政策 |
(一)美国留学生教育的概况 |
(二)美国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 |
(三)相关借鉴 |
二、英国留学生教育政策 |
(一)英国留学生教育的概况 |
(二)英国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 |
(三)相关借鉴 |
三、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政策 |
(一)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概况 |
(二)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政策特点 |
(三)相关借鉴 |
四、日本留学生教育政策 |
(一)日本留学生教育的概况 |
(二)日本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 |
(三)相关借鉴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评析 |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取得的显着成就 |
(一)助力国家外交战略 |
(二)服务国家经济全球化发展 |
(三)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 |
(四)传播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存在的问题 |
(一)政策总体高度有待提升 |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有待完善 |
(三)教育结构政策有待调整 |
(四)质量保障政策有待统一 |
(五)社会服务政策有待补充 |
(六)就业政策体系有待建立 |
三、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建议 |
(一)严格服务于国家战略 |
(二)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
(三)改善教育结构调整政策 |
(四)优化教育质量保障政策 |
(五)完善社会服务政策 |
(六)健全就业服务政策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4)困窘与求索:1912-1937年山西科学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五、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山西科学教育的时代土壤 |
一、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
(一)巩固政权的需要 |
(二)发展经济的需要 |
(三)破除封建文化的需要 |
二、外来文化对科学教育的推动 |
(一)西方科学知识的传入 |
(二)教会学校的推动与示范 |
三、清末山西科学教育发展概况 |
(一)中小学科学教育 |
(二)高等学校科学教育 |
小结 |
第二章 山西小学科学教育 |
一、科学教育师资状况 |
(一)科学教员数量短缺 |
(二)科学教员学历差异较大 |
(三)科学教员的检定 |
(四)科学教员的培训 |
二、科学科目教科书 |
(一)西式教科书的退出 |
(二)自编、乡土教科书的兴起 |
(三)部审教科书的普及 |
三、科学教育设备 |
(一)科学教育仪器 |
(二)科学教育场地 |
四、科学课程的设置 |
(一)“壬子”“癸丑”学制下科学课程的设置 |
(二)“新学制”下科学课程的设置 |
五、科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
(一)城市小学校教学方法改进 |
(二)农村小学“收效甚微” |
六、科学课程的测试与评价 |
(一)学业成绩评定 |
(二)毕业会考 |
小结 |
第三章 山西中学科学教育 |
一、科学教育师资状况 |
(一)科学教员数量短缺 |
(二)科学教员学历状况 |
(三)科学教员的培训 |
二、科学科目教科书 |
(一)西式教科书的退出 |
(二)自编教科书的出现 |
(三)部审教科书的推广 |
三、科学教育设备 |
(一)部分中学设备完备 |
(二)部分县立、私立中学设备落后 |
四、科学课程的设置 |
(一)“壬子”“癸丑”学制下科学课程的设置 |
(二)“新学制”下科学课程的设置 |
五、科学教育中的教学方法 |
(一)“五步教学法”的机械运用 |
(二)“实验教学法”的探索 |
六、科学科目的测试与评价 |
(一)学业成绩的评定 |
(二)毕业会考 |
小结 |
第四章 山西高等科学教育 |
一、科学专业的师资力量 |
(一)创建初期的师资 |
(二)1920年代师资状况 |
(三)1930年代师资状况 |
二、科学教科书的编写与使用 |
三、科学教育设备 |
(一)科学教育仪器 |
(二)科学教育图书 |
(三)科学教育场地 |
(四)科学教育学会 |
四、科学课程的设置 |
(一)山西大学工学院科学课程设置 |
(二)山西大学理学院科学课程设置 |
(三)并州学院农艺化学系课程设置 |
(四)专科学校科学课程设置 |
五、学生就业情况 |
(一)从事建设行业 |
(二)从事教育行业 |
(三)从政 |
小结 |
第五章 山西科学教育的影响与启示 |
一、山西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一)培养了大量科技人才 |
(二)促进了科学教育的发展 |
(三)提高了民众科学素养 |
二、山西科学教育的特征与启示 |
(一)山西科学教育的特征 |
(二)山西科学教育的启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国立第六中学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本文框架、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民族危机与联校自保:行政运作探析 |
第一节 国立六中流亡简史 |
第二节 国立中学校务会议研究 |
第三节 国立六中行政办事人员考察 |
第四节 国立六中德阳分校裁并问题研究 |
小结 |
第二章 民族情感与教育团体:教职员关系网络研究 |
第一节 同乡: 国立六中教职员的地缘关系 |
第二节 同学: 国立六中教员间关系之一 |
第三节 同事/师生: 国立六中教员间关系之二 |
第四节 同事/师生: 国立六中教员与职员关系 |
小结 |
第三章 启蒙与救亡: 国立六中教学主题探析 |
第一节 国立六中教科书荒及其应对 |
第二节 启蒙教育: 国立六中的人文和科学教育 |
第三节 救亡教育: 国立六中的战时教育色彩 |
小结 |
第四章 贷金、卫生、阅读: 生活史视野下的国立六中师生 |
第一节 国家扶持与人格独立: 贷金与学生生活 |
第二节 为国保育与视若己出: 国立六中师生健康 |
第三节 党化教育与自由阅读: 国立六中阅读世界 |
小结 |
第五章 政治意志与教育实践: 以党团冲突和校园纪念为例 |
第一节 党团冲突与教育统合: “校党团合一 |
第二节 国立六中的中共组织力量 |
第三节 国家纪念与教育秩序: 校园中的纪念日 |
小结 |
第六章 报效国家与纾解困境: 国立六中参军问题研究 |
第一节 抗战时期关于青年学生从军问题的讨论 |
第二节 “从军运动”前的学生参军情况 |
第三节 从军运动的兴起及发展 |
第四节 从军运动的余音 |
小结 |
第七章 国家襁褓与地方引擎: 国立六中与地方社会 |
第一节 政策管道与文化代表: 地方中的“国家”和“大学” |
第二节 地方引擎: 国立六中与地方教育的发展 |
第三节 挟校自重: 与地方社会的冲突 |
小结 |
结语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交缠下的战时教育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本科教育 |
(二)人才培养模式 |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 |
(一)历史分期依据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六、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本研究的创新点 |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探索奠基期(1973-1981 年) |
第一节 筑波大学探索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
一、世界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要求 |
二、欧美国家大学改革对日本教育改革的影响 |
三、日本科技强国建设对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
四、日本传统大学内部的学部讲座制的弊端 |
第二节 筑波大学教育理念及目标的提出 |
一、“新构想理念”的酝酿与形成 |
二、“开放式大学”办学理念的提出 |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革新 |
一、建设发挥学科综合优势的学科群 |
二、创建教师所属的新型科研组织 |
三、建立教学研究中心与特别课题组 |
第四节 筑波大学综合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
一、通专融合型教育的确立 |
二、特色公共课程群的建设 |
三、跨学科专业教育的实施 |
第五节 筑波大学人才培养管理制度建设 |
一、推进开放性办学的“三学期制” |
二、促进师生互动交流的“班级制” |
三、强化指导的“学生担当教官制度” |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成效与问题 |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成效 |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问题 |
第二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评估整改期(1982-2003 年) |
第一节 筑波大学评估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
一、日本经济衰退和人口少子化 |
二、教育审议会主导的大学改革 |
三、筑波大学建校计划基本完成 |
第二节 筑波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自我评估 |
一、新构想理念下的组织运营 |
二、跨学科整合性的综合课程 |
三、学生自主选择的专业教育 |
四、教师教育意识与学生指导 |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发展充实 |
一、教学组织的新设与调整 |
二、科研组织的稳定与发展 |
三、跨学科研究中心的创设 |
第四节 筑波大学本科教学与课程体系的完善 |
一、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特色化推进 |
二、通识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与改进 |
三、实践课程与毕业设计指导的重视 |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 |
第五节 筑波大学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举措 |
一、全面推行和完善教学助理制度 |
二、实施学生评教与教师听课项目 |
三、建立和健全校内就业指导体制 |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成效与问题 |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成效 |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问题 |
第三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深化改革期(2004 年以来) |
第一节 筑波大学改革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
一、世界全面进入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 |
二、日本国立大学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 |
三、本科教育向“学士课程教育”转变 |
第二节 筑波大学教育理念与教育方针的细化 |
一、“学群教育标准”的制定 |
二、课程大纲编写方针的确定 |
三、教师行为规范的颁布实施 |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全面性改革 |
一、兼顾跨学科和专业性的学群改组 |
二、作为教师新组织的“系”的建立 |
三、教学研究中心的改组与职能划分 |
第四节 筑波大学面向T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 |
一、依托“教育GP”的通识教育重构 |
二、多样化与整合式的综合课程改革 |
三、文科生科学教育的示范课程建设 |
四、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专业课程设置 |
第五节 筑波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改革 |
一、“两学期、六分段”的学期制改革 |
二、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绩点制的实施 |
三、促进全面发展的学生支援项目建设 |
四、PDCA循环在教育质量管理的运用 |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成效与问题 |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成效 |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问题 |
第四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发展的特点与经验 |
第一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 |
一、理念领先:始终坚持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 |
二、体制创新:始终坚持组织建设与制度改革 |
三、通专融合:始终坚持通识与专业教育并举 |
四、追求卓越:始终坚持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
第二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经验 |
一、改革与创新:统筹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路径 |
二、通才与专才:打造通专融合和跨界培养的育人模式 |
三、分科与综合:构建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课程体系 |
四、特色与普适:坚持特色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少数民族初中生学习适应不良的个案研究 ——以青海省L中学民汉合班四名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理论基础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二、少数民族初中生学习适应不良的表现 |
(一)学习态度适应 |
1.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
2.学生对待课程和教师不够重视 |
3.学生对学习环境适应意识不强 |
(二)学习习惯适应 |
1.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还未形成 |
2.学生作业质量有待提升 |
(三)学习方法适应 |
1.学生学习缺少计划 |
2.学生未掌握有效学习方法 |
3.学生答题技巧欠缺 |
(四)学习环境适应 |
1.学生家长监管不到位 |
2.学生校园人际关系不佳 |
三、少数民族初中生学习适应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微观层面:学生因素 |
1.学生学习基础薄弱 |
2.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 |
3.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水平不高 |
4.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弱 |
(二)中观层面:学校和家庭因素 |
1.学校教学忽视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 |
2.教师的教育观固化 |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缺失 |
4.家庭结构异化 |
5.家长思想觉悟低 |
6.家长文化程度有限 |
7.家长教育观念功利化 |
(三)宏观层面:社会因素 |
1.传统思想的熏陶 |
2.网络媒介的不良影响 |
四、少数民族初中生学习适应不良的改进对策 |
(一)微观层面 |
1.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 |
2.学生提高自制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
(二)中观层面 |
1.学校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 |
2.学校完善家校沟通合作、做好学生心理辅导 |
3.学校改善管理、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
4.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
5.家长加强与学生和教师的沟通、正确引导学生学习 |
(三)宏观层面 |
1.政府加强教育重要性宣传、强化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 |
2.学术界丰富少数民族中学生学习适应的对策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团体心理辅导对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研究背景 |
2.问题提出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的目的 |
2.研究的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学校适应的内涵研究 |
2.学校适应的相关研究 |
3 学校适应研究方法及测量工具 |
4.团体心理辅导对学校适应教育或辅导的相关研究 |
5.研究评价 |
(四)概念界定 |
1.学校适应 |
2.中职升高职 |
3.团体心理辅导 |
(五)相关理论阐释 |
1.团体动力学理论 |
2.社会学习理论 |
3.人际相互作用分析理论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假设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工具 |
1.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介绍及选用 |
2.有关人口统计学信息的学生情况调查表 |
3.有关中职升高职新生学校适应的学生、教师、辅导员访谈提纲 |
4.甑选团体心理辅导被试及有关学校适应不良学生访谈提纲 |
5.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单元反馈表 |
6.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记录分析表 |
7.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学生自评表 |
(四)研究对象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问卷测量法 |
3.统计分析法 |
4.访谈法 |
5.实验法 |
6.观察法 |
三、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调查研究 |
(一)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人口统计变量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
1.不同性别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
2.不同专业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
3.不同民族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
4.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
5.留守与非留守经历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
6.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
7.中职升高职学生、单招学生、高考学生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
(二)调查结论 |
(三)调查结果的分析 |
1.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自身学校适应情况分析 |
2.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与单招新生、高考新生学校适应对比分析 |
四、团体心理辅导在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干预研究 |
(一)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依据 |
1.学校适应问卷调查数据依据 |
2.团体心理辅导前访谈依据 |
3.团体心理辅导理论依据 |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与性质 |
1.团体心理辅导目标 |
2.团体心理辅导性质 |
(三)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内容设计 |
1.方案设计思路 |
2.方案设计内容 |
(四)团体心理辅导干预过程 |
(五)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评估 |
1.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的问卷评估 |
2.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的被试主观评估 |
3.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的观察评估 |
(六)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的讨论与分析 |
1.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人际关系适应的讨论 |
2.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学习适应的讨论 |
3.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校园适应的讨论 |
4.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择业适应的讨论 |
5.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情绪适应的讨论 |
6.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自我适应的讨论 |
7.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满意度适应的讨论 |
五、不足与展望 |
1.不足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大学新生适应调查问卷 |
附录2 :中职升高职新生学校适应的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3 :中职升高职学校适应的教师、辅导员访谈提纲 |
附录4 :甄选团体心理辅导被试及有关学校适应不良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5 :团体心理辅导实施方案 |
附录6 :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单元反馈表 |
附录7 :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学生自评表 |
附录8 :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记录分析表 |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9)我国大学本科荣誉学院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荣誉学院 |
1.3.2 拔尖创新人才 |
1.3.3 通识教育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重难点 |
1.4.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大学本科荣誉学院建设的发展历程 |
2.1 初期探索:以实验之名的“零的突破” |
2.2 典型建设:以名校引领的“高峰探索” |
2.3 全面推进:多类型院校参与的“高原效应” |
第三章 以卓越之名:荣誉学院的管理创新 |
3.1 以国际化和优势学科定位培养目标 |
3.2 多元高水平组建师资团队 |
3.2.1 多元的导师制 |
3.2.2 高水平教学团队 |
3.3 校内多方协同的制度支撑 |
3.3.1 校领导直接负责制 |
3.3.2 多元化的委员会制度 |
3.3.3 专业学院协同管理制度 |
3.3.4 独立的荣誉生权益保障 |
第四章 促卓越之实:荣誉学院的人才培养 |
4.1 多样化、强竞争的选拔机制 |
4.1.1 选拔时间:入学前、入学后和二次选拔 |
4.1.2 选拔标准:成绩为主和综合考察 |
4.1.3 分流淘汰:自主退出和考核退出 |
4.2 基于高平台的个性化培养过程 |
4.2.1 实行分段式培养模式 |
4.2.2 构建交叉复合型课程体系 |
4.2.3 发挥第二课堂的优势 |
4.2.4 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
4.2.5 搭建国际国内交流平台 |
4.3 显性化、可称赞的培养成效 |
4.3.1 毕业生继续深造率高 |
4.3.2 毕业生就业前景好 |
4.3.3 毕业生学业成果丰富 |
第五章 拷卓越之问:荣誉学院的发展困境 |
5.1 长效管理机制建设问题 |
5.1.1 荣誉学院的扎堆成立 |
5.1.2 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和职责划分 |
5.1.3 荣誉学院与校内其他专业学院的协同 |
5.2 深度开展卓越人才培养问题 |
5.2.1 选拔标准的“成绩导向” |
5.2.2 生源的“非差异化” |
5.2.3 分流淘汰标准的过分“学科化” |
5.2.4 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同性” |
5.2.5 国际合作培养缺乏“全方位落地” |
第六章 续卓越之路:给荣誉学院的若干建议 |
6.1 管理机制 |
6.1.1 明晰办学定位,发挥自身特色优势 |
6.1.2 建立独立的师资体系,加强针对性培养 |
6.1.3 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学校上下合力 |
6.2 人才培养 |
6.2.1 坚持严格选拔的原则,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 |
6.2.2 健全访学制度,提升国际交流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我国荣誉学院人才培养目标设置情况 |
附录2 我国荣誉学院导师制设置情况 |
附录3 我国荣誉学院任课教师水平 |
附录4 我国荣誉学院校领导任职情况 |
附录5 我国荣誉学院委员会制度设置情况 |
附录6 我国荣誉学院分段式培养对照表 |
附录7 我国荣誉学院国际合作交流情况 |
附录8 我国荣誉学院毕业生升学情况 |
附录9 我国荣誉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 |
附录10 我国荣誉学院毕业生荣誉获奖情况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荣誉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多案例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关于荣誉学院的研究 |
1.2.2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1.2.3 关于荣誉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1.3 研究的理论依据 |
1.3.1 精英理论 |
1.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1.3.3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
1.4 相关概念说明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2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的案例研究 |
2.1 概况介绍 |
2.2 竺可桢学院的人才选拔 |
2.2.1 人才选拔目标 |
2.2.2 人才选拔参考要素 |
2.2.3 人才选拔程序 |
2.3 竺可桢学院的课程与教学 |
2.3.1 培养目标 |
2.3.2 荣誉课程 |
2.4 竺可桢学院的人才培养促进机制 |
2.4.1 思想与文化建设 |
2.4.2 导师制培养 |
2.4.3 资源保障 |
2.4.4 平台保障 |
3 俄勒冈大学克拉克荣誉学院的案例研究 |
3.1 概况介绍 |
3.2 克拉克荣誉学院的人才选拔 |
3.2.1 人才选拔目标 |
3.2.2 人才选拔参考要素 |
3.2.3 人才选拔程序 |
3.3 克拉克荣誉学院的课程与教学 |
3.3.1 培养目标 |
3.3.2 荣誉课程 |
3.4 克拉克荣誉学院的人才培养促进机制 |
3.4.1 文化建设 |
3.4.2 顾问制协作 |
3.4.3 资源保障 |
3.4.4 平台保障 |
4 山西师范大学莳英学院的案例研究 |
4.1 概况介绍 |
4.2 莳英学院的人才选拔 |
4.2.1 人才选拔目标 |
4.2.2 人才选拔参考要素 |
4.2.3 人才选拔程序 |
4.3 莳英学院的课程与教学 |
4.3.1 培养目标 |
4.3.2 荣誉课程 |
4.4 莳英学院人才培养促进机制 |
4.4.1 文化建设 |
4.4.2 导师制培养 |
4.4.3 资源保障 |
4.4.4 平台保障 |
5 荣誉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案例分析 |
5.1 荣誉学院人才选拔分析 |
5.1.1 荣誉学院人才选拔相同点 |
5.1.2 荣誉学院人才选拔的特色 |
5.2 荣誉学院课程与实施分析 |
5.2.1 荣誉课程与教学的共同点 |
5.2.2 荣誉课程与实施的特色 |
5.3 荣誉学院人才培养促进机制分析 |
5.3.1 人才培养促进机制的共同点 |
5.3.2 人才培养促进机制的特色 |
6 思考与建议 |
6.1 国家层面 |
6.1.1 协调和推动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共同发展 |
6.1.2 给予高校荣誉学院办学自主权 |
6.2 高校层面 |
6.2.1 校际之间充分发挥和利用荣誉教育联盟的作用 |
6.2.2 高校支持和引导荣誉学院人才培养 |
6.3 荣誉学院层面 |
6.3.1 荣誉学院人才选拔的思考建议 |
6.3.2 荣誉学院课程与教学的思考建议 |
6.3.3 荣誉学院人才培养促进机制的思考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理科新生英语学习状况调查及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走班制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基于成都市T中学的实施现状分析[D]. 黄晶.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来华伊朗研究生的学术适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贾维德(JAVAD YAGHOUT).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3]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研究[D]. 陈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困窘与求索:1912-1937年山西科学教育研究[D]. 梁钰颖.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国立第六中学研究(1937-1945)[D]. 王哲. 山东大学, 2020(09)
- [6]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D]. 李冠男. 河北大学, 2020(08)
- [7]少数民族初中生学习适应不良的个案研究 ——以青海省L中学民汉合班四名学生为例[D]. 严红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8]团体心理辅导对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干预研究[D]. 杨丽丽.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9]我国大学本科荣誉学院发展研究[D]. 王家阳.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4)
- [10]荣誉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多案例的视角[D]. 雷淼.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