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产业经济及其发展战略

水稻产业经济及其发展战略

一、Rice industrial economy and its development strategy(论文文献综述)

胡勇,胡敏,曹刚[1](2021)在《芜湖大米区域公共品牌发展路径探讨》文中指出芜湖大米是芜湖市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市委、市政府将推进芜湖大米区域公共品牌发展列入"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重点工程。该文分析了芜湖大米区域公共品牌的发展优势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芜湖大米区域公共品牌的发展路径,为进一步促进芜湖市稻米全产业链发展提供参考。

陈露,宋学堂,徐玉峰,张兆成[2](2021)在《优质粳稻新品种“武粳38”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表明"武粳38"是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和江苏金色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培育的迟熟中粳水稻新品种,其综合性状优,具有较好的丰产性,稻米外观品质佳、适口性好,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地区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为促进"武粳38"的进一步推广种植,在总结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的基础上,从适期播种、培育壮秧、合理进行肥水运筹、科学防治病虫草害、适时收获等环节,提出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王海荣[3](2020)在《江苏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品牌建设策略》文中认为江苏省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是我国水稻生产大省之一,稻米产业地位突出。由于长期注重高产育种,忽视稻米品质改善,造成江苏大米普遍口感不佳,一直处于市场低端水平。2019年4月,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印发《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工程千亿级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和专项行动方案(2018-2022年)》,明确将稻米产业打造为江苏八大“千亿级”特色产业之一,这为江苏优质稻米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本研究归纳分析了影响江苏稻米产业发展的六个领域的最新进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相关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江苏优质米品牌的策略,希望能为相关管理部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具体结果及建议如下:1、江苏水稻种植面积及区域分布 江苏水稻面积能维持在3300万亩左右,其中粳稻占85%以上,但最近两年面积有所下降,籼稻面积有所上升;粳稻以迟熟中粳和中熟中粳为主,分布分布在苏中和苏北各市县;籼稻主要在淮安、宿迁和徐州种植,总面积在不同年度间变幅较大,2018年面积最大,为438万亩。江苏主要企事业单位水稻育种现状:2018-2019年全省参加水稻新品种审定试验的单位至少有85家;常规粳稻育种实力较强,近10多年的常规粳稻品种基本是省内单位育成的,但从事杂交籼稻育种的单位较少。近年优质稻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情况:2008-2019年间审定的优质一级、二级品种比例较低,尤其是优质一级,总计只有6个,占比不足3%,籼稻品种中更是没有到达优质一级的,表明全省优质稻育种能力有待提高;2013年后优质稻品种推广面积呈现连续下滑态势,取而代之的是优良食味水稻品种的推广面积大幅上升,甚至出现稻米加工企业加价收购现象,表明稻米市场更加追求优良食味大米。2、江苏稻米加工企业情况 截止2017年,全省登记在册的主要从事稻米加工销售的企业至少有1118家,另结合2019年江苏农业龙头企业网信息,认为全省中大型稻米企业有105家,其中多数位于苏中和苏北,尤以淮安、宿迁和盐城最多;各龙头企业均具有较强的稻米加工和仓储能力。主要稻米品牌建设情况:全省现有大米品牌总体可归纳为3大类型,即基于地理标志保护的地方区域大米品牌、企业品牌、基于品种名和栽培技术等标志信息的大米品牌;总体而言,品牌数目繁多,大品牌或知名品牌少;淮安拥有的大米品牌数最多。在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相关的软实力上,江苏优势明显,拥有在国内从事水稻生产加工相关的高水平院校3所,可以为江苏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提供持久原动力,是国内其他省市难以媲美的。此外,江苏地理区位好,周边消费市场及物流优势明显,适宜大力发展优质稻米产业。3、根据以上结果,讨论认为江苏发展优质稻米产业仍存在3个问题,即:优质籼稻的规划种植区偏小,建议在苏北中熟中粳区增加优质籼稻区规划;外观和食味俱佳的优质稻品种育种及相关理论研究未得到较好重视,建议相关科技管理部门加大该领域的科技研发力度;稻米企业兼并重组和做大做强缺乏政策引导,建议从地方政策上加以扶持引导。在优质名牌打造上,建议从“政府引导,制定产业规划布局和市场推广目标;科技引领,加快多性状优质品种及特色品种的研发;加快规模经营和加强品牌创建;强化多领域融合发展”这五个方面打造和提升苏米品牌,促进江苏优质米产业发展。

支继战[4](2019)在《DG油田团泊洼基地农场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团泊洼基地农场发展战略为研究对象,坚持战略选择遵循的三个原则,一是发挥优势趋利避害,二是捕捉良机抢抓机遇,三是立足当前考虑长远,在分析DG油田团泊洼基地农场资源、经营现状、外部及内部环境基础上,对其发展模式进行定位,选择其发展战略,进行发展战略设计,最后是实施的保障措施。现状分析结果表明,团泊洼基地农场受制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既面临传统机制遗留下来的“守业”问题,同时面临自负盈亏的“创业”问题,还面临与“中石油”主业发展战略相矛盾的问题,虽有资源地域优势,但从“人、财、物”三者的关系来看,未能形成协同优势,经营困难,甚至难以为继,长期经营不善已成为“中石油”乃至DG油田公司的一个“累赘”。发展战略分析结果表明,团泊洼基地农场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目前是“ST战略”所对应的多种经营战略,长期是“ST+SO组合发展战略”所对应的“多种经营战略+增长型战略”,若决策得当,目前这个“累赘”完全可通过战略应对由“被动”变为“主动”,由亏损负资产变为有盈利能力的优质资产,从“空口袋”变为“聚宝盆”。发展战略规划表明,团泊洼基地农场战略设计是一个完整的内容体系,其发展战略的组织落实离不开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协调及监控、检验、改进、纠错反复过程中具有针对性的实施保障方案,为在“发挥优势趋利避害”“立足当前考虑长远”的基础上实现“捕捉良机抢抓机遇”,控制风险,奠定坚实基础。本文的政策建议是,在今后的工作中,DG油田决策层要高度重视,解决与主业互容共进的问题,需要从“中石油”以及DG油田的角度给予政策上的肯定;解决战略规划问题,完善顶层设计,提高解决方案的可行性;解决目标一致的地方政策配套问题,协调地方政府,与企业共同发展、共享发展成果;解决绿色经济、养老休闲、房地产等主要产业业态互补兼容问题,通过解决受制于筹融资政策及土地开发敏感度高等政策上的问题,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开发;解决投资决策、经营开发、投资回报等根本性问题,谋划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组建多种经营主体参与开发,不断开创团泊洼基地农场开发建设的新局面。

刘尊[5](2016)在《衡阳县双季稻产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关系我国民生的大事。一直以来,水稻都是我国粮食的“硬通货”代表,全部65%以上的人口主要以稻米作为主食,85%以上的稻米是作为口粮消费,在我国的城乡居民口粮消费总量中,稻谷每年的消费量达到3500亿斤以上。我国水稻产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国家的粮食安全,更直接关系到我国1亿多稻农的收入来源。因此,做好我国水稻粮食产业的发展工作不仅有利于稳定我国农民的持续增收,更能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双季稻作为水稻产业中的重点,双季稻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粮食生产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双季稻的生产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我国对于双季稻产业的布局也在逐步改变。本文从国内外的双季稻产业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入手,采用现状分析法、总结分析法和发展对策研究法相结合,以湖南省衡阳县为例,对当地的双季稻种植基础设施情况、种植面积、种植产量、种植收益等情况进行分析,从粮食补贴政策、经济效益、技术服务体系、产业化发展程度等角度对衡阳县的双季稻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了解到双季稻产业发展受到制约的主要因素有可种植耕地减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完善,中低产田块面积大;水稻种植生产成本过高,特别是水稻田的租金成本一直在涨,种植水稻的经济效益差,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不高,机械化程度低,社会化服务覆盖面不够广;水稻种植产业化程度低,缺乏规模化;稻米加工企业的产业链过短,附加价值低;土地流转存在非粮化,杂交水稻高产却不增收。针对衡阳县双季稻产业发展的问题,提出双季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主要包含了合理布局,大力推广优质水稻品种;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扶持水稻作为种粮主体的力度,提高种粮的收益,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市场竞争力。

周明旭[6](2014)在《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4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今后我们要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基础上,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并进一步保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农村土地制度、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村金融制度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构建、完善和创新作出了具体的部署和指导,并重点强调了我们需要通过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的建立,来解决我国目前粮食安全保障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间所存在的尖锐矛盾。作为农业大省的黑龙江,即是全国重要粮食基地,同时也肩负着保障全国粮食安全的重任。近些年黑龙江的农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尤其是水稻,在种植面积、生产总量以及商品量方面均居于我国首位。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黑龙江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由于对农业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粗放简单的农业生产方式,给全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本文以“中央一号文件”重要精神为指导,通过对农业可持续理论和农业技术创新理论的应用,结合工作实践,对我省实现水稻可持续生产的方法和途径作出了初步探索和研究。文中第一部分对“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概念进行了分析和界定,并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农业技术创新理论”进行了阐述,为本文针对水稻可持续生产的写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对国内外水稻可持续生产的成功经验作出了分析。第二部分,对黑龙江省水稻的生产现状从种植情况、科研能力、基础设施以及产业状况进行基础性的总结和描述,为文章的写作做好直观的铺垫。第三部分,采用SWOT分析模式对黑龙江水稻可持续生产中所存在的促进以及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目前黑龙江水稻的可持续生产既存在自然资源优良、水稻种植面积扩展潜力大和科研实力雄厚的优势因素,又存在化学农药施用不合理、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生产水平不均衡以及稻谷加工产能不足的劣势因素;即有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亟待解决、各级政府给予政策支持以及优质粳米消费需求增加为黑龙江省水稻可持续生产带来的机遇,同时也存在耕地环境恶化和土壤肥力下降,以及黑龙江稻米市场地位面临挑战等因素对全省水稻可持续生产构成的威胁。最后则是为黑龙江省实现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其中主要包括中低产田改良和标准化水田建设、科技体系创新、发展水稻节水控制灌溉设施建设、水稻适度规模化生产、生产资源平衡和整合、现代植保模式推广、水田科学施肥方式研究和应用。

佴军[7](2013)在《近30年江苏省水稻生产的时空变化与效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粮食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粮食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粮食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不断增长,确保粮食供应成为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农业的首要目标。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长期以来位于全国粮食作物的首位,在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处于主体地位。水稻生产的稳定发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及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是我国水稻的主产和高产省份之一,水稻常年总产占全省粮食总产60%左右,约占全国水稻总产的10%,水稻常年种植面积占全省粮食面积的40%左右,约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7%,总产和种植面积位居全国前列,单产则稳居全国各主产省之首。江苏省水稻在全省粮食生产中和全国水稻生产中均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持续健康的发展对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稻农增收具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南沿海的浙江、福建、广东等省水稻总产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同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江苏省水稻总产则从1978年的1282.0×104t增加到2010年的1807.9×104t,增幅为41.02%。为什么在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江苏省水稻总产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大幅度的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水稻生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江苏省水稻生产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是什么?为此,本研究以江苏省近30年水稻生产的时空变化和效益分析为切入点,基于大量的统计数据和调研数据,运用因素分解法、小波分析法、比较优势指数法、GIS技术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了江苏省水稻生产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江苏省水稻生产的成本收益变动规律和比较优势水平,同时从技术经济分析的视角实证研究了科技促进江苏省水稻增产增效的效果,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江苏省水稻生产的发展路径与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1980年以来,江苏省水稻生产依据总产变化经历了快速增长期、徘徊波动期、突破增长期、快速下降期和恢复增长期等5个发展阶段,1999年前水稻单产贡献率大于种植面积贡献率,1999年后则种植面积的贡献率大于水稻单产贡献率。近年来,江苏省水稻生产恢复的速度在减慢,进一步增产的难度逐渐加大,且通过小波分析发现未来几年江苏省水稻总产有进入新一轮减产周期的态势。稳定种植面积是促进江苏省水稻生产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提高单产则是促进江苏省水稻生产的必然选择和根本出路。种植面积的稳定和单产水平的进一步突破对于江苏省水稻生产发展都至关重要。(2)江苏省水稻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和规模比较优势,但缺乏效率比较优势。依据比较优势指数运算方程分析认为,进一步提高江苏省水稻生产规模比较优势的潜力较小,而进一步提高江苏省水稻生产效率比较优势还有一定的潜力。为此,建议稳定水稻种植面积,继续发挥现有水稻生产的规模比较优势,同时积极挖掘水稻单产潜力,提高水稻生产的效率比较优势,以进一步提升水稻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促进江苏省水稻生产的持续发展。(3)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近30年来江苏省水稻生产区域格局的变化明显,苏北地区的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逐步跃居全省三大区域的首位,苏南地区则退居全省三大区域的末位,全省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的重心由苏南地区逐步转移到苏北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南稻北移”的现象;苏南地区水稻单产的优势逐步削弱,苏中地区成为江苏省水稻单产优势区,苏北地区水稻单产逼近全省平均单产。耕地质量变化、气象因子和社会因素等方面的综合影响是江苏省水稻单产区域变化的主要原因,种植结构调整和耕地面积变化是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其中种植结构调整是主导因素,而水稻种植面积的变化则是江苏省水稻总产区域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4)近30年来,江苏省水稻生产由经济发达县域向经济相对不发达县域转移,县域经济发展和水稻生产的地域格局呈现出日益显着的空间差异化特征。依据1980~2010年江苏省各县域水稻总产量增幅,将江苏省水稻生产划分为中幅减少型县域、基本稳定型县域、中幅增长型县域和大幅增长型县域等4种县域类型。通过对各类型县域水稻产量在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上的变化特征分析,大幅增长型县域和中幅增长型县域水稻总产量之和占全省水稻总产量的比重高达83.67%,是影响全省水稻稳产增产的最重要的水稻生产县域;中幅减少型县域是水稻总产量唯一减少的县域类型,且其减产比重高达55.01%,是可能导致今后全省水稻产量下降的最主要的水稻生产县域。(5)近30年,江苏省籼稻和粳稻生产的每亩总成本、每亩生产成本和单位产品成本的投入量均呈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而后又缓慢上升的变化趋势,总体上有大幅度的增加。物质与服务费用和人工成本水平的上升是造成江苏省水稻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的主要原因,而种子费、肥料费、农药费和租赁作业费的不断上升则是江苏省水稻生产的物质与服务费用上涨的主要原因。2001~2010年籼稻和粳稻生产的每亩用工数量明显减少,但由于劳动日工价和雇工工价的不断上升,导致人工成本的上涨,其中家庭用工折价远远超过雇工费用,说明江苏省水稻生产主要以家庭经营为主。2004~2010年籼稻和粳稻生产的土地成本的上升是由于流转地租金和自营地折租的不断增加,其中自营地折租的大幅增加是主要因素,说明土地的机会成本越来越大。1980~2010年江苏省籼稻和粳稻生产的产值、净利润、成本利润率总体上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有些年份波动比较大,主要由于其受到产量、价格、总成本等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说明江苏省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总体上不断增长,但缺乏稳定性。与全国水稻主产省比较,江苏省水稻生产仅有微弱的成本优势,但其净利润和成本利润率在全国水稻主产省中排名前列。(6)基于“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苏水稻丰产科技工程项目实施效果的跟踪调研数据,对科技促进水稻增产增效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分析。在良田和良种的基础上,通过作物栽培技术的创新与有效推广应用,在适当降低生产性投入的前提下,可较大幅度地提高水稻的单产,并在更高的单产水平上实现水稻单产、效益和效率的协同提高。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未来的粮食生产科技政策需要高度重视作物栽培等非物化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应用,以进一步挖掘粮食的增产潜力。(7)促进江苏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从省域角度分析,必须稳定水稻种植面积、提高水稻单产水平;从区域角度分析,必须控制苏南地区水稻生产下滑的趋势、稳定苏中地区的生产能力、合理释放苏北地区水稻生产的增产潜力;从县域角度必须控制中幅减少型县域水稻生产的下降趋势、提升大幅增长型县域和中幅增长型县域水稻生产的增产潜力;在增效层面上,必须努力降低水稻生产成本,提高水稻单产水平、收购价格和补贴标准。“推进稻作科技进步,促进单产与效益协调提高”是江苏省水稻生产持续发展的根本选择,其关键要加强稻作科技的创新及其推广应用。

赵婉莹[8](2011)在《陕南中药产业化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医药以其浓厚的中国文化背景和独特疗效,日益受到世界瞩目和重视。随着世界性对中医药的广泛关注和对中药使用需求的增加,以及国际上崇尚绿色中药的趋势,中医药有了进军国际医药市场的机会。加之国内外学界对中医药应用及其理论的研究热潮,国内医药工业由单纯的仿制向创制的转变,皆使得中药产业呈现出巨大的潜力、强大的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中药产业在中华历史上历来都是民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医药研究与生产依然方兴未艾,在国民经济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我国的中药产业面临着激烈的挑战和无限的机遇。随着21世纪科技浪潮的兴起,中医药产业再度成为投资和市场运作的热门产业,形成了以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和中药知识经济业构建而成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集团。不少地区对发展中药产业寄予很高期望,甚至将其定位为经济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以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中药产业。陕南地处秦巴山地,是陕西省内中药资源优势和重点发展区域以及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地,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陕南丰富的中药自然资源和悠久的中药业发展历史。陕南中药产业正经历着从传统中药产业向现代中药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已经实现了一定的产业经济规模和产业组织规模,提升了其中药发展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程度。陕南中药产业正以特色优势主导产业的角色对陕南区域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梳理了陕南中药产业发展的历史,论述了在陕南中药产业进入完全的产业化发展之前,其缺少某些产业环节,产业链条疏松,部门分散,医药结合,医药互养,工贸一体的不完全产业化特征,从而归纳出中药前产业时期这一中药产业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过渡时期,在这一过渡时期中,陕南中药产业发展包含了传统中药产业体系的“胎记”,同时孕育了现代中药产业化发展的新特征。中药前产业时期的界定,为陕南中药产业化的研究提供了历史认识和研究脉络,在此基础上,本论文首先运用产业经济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从产业结构视角分析了陕南中药产业选择和培育对陕南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及作用,中药产业在陕南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以提升县域经济水平、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过程中,其特色性与支柱性不断凸显,对陕南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力表现在:解决“三农”问题和贫困问题的重要途径;壮大陕南县域经济的支柱力量;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强势品牌产业。其次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产业生态理论从生态视角分析了陕南中药产业生态选择和培育机制,并构建出完整的陕南中药产业生态化可持续发展体系。由于陕南区域“反生态化”现象的日渐严重,中药自然资源短缺问题的突出以及中药市场壁垒的增加,使陕南中药产业面临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并选择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的战略发展模式。再次,运用产业经济理论从产业化视角分析了陕南中药材种植业经济、加工业经济、市场营销经济等基本产业经济问题及其产业链延伸问题。中药材的栽培有着农作物特性,故中药产业有着农业产业的特征,受到农业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即称之为中药农业;中药加工业是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直接标志;中药市场营销是中药产业链延伸中的重要环节。最后,本论文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分析陕南中药产业发展的组织设计及运行问题。在陕南中药产业化发展进程中,产业组织形式在产业经济发展的要求下使产业链各组织间向纵深化发展,如陕南中药材种植业组织、陕南中药加工业组织和陕南中药市场销售组织之间的纵向合作关系不断深化。更重要的是,作为陕南中药产业组织的完整体系,陕南中药科技研发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业集群组织等关联组织之间的多元化发展和联系日益增加,对整个陕南中药产业组织的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更加突出。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中药产业化发展是陕南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产物,是陕南区域在工业化进程中发展地域特色优势产业的必然选择,是陕南农民在农业基础地位相对稳固的前提下发展的致富性产业,目前基本形成了“农稳药富”的局面。(2)陕南中药产业的生态发展不仅仅是产业自身生存的问题,而且是秦巴山系特定地理单元的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西部地区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统一协调发展的要求。(3)陕南中药产业化进程仍然处在由传统中药产业向现代中药产业的转型发展之中,未来发展趋势在于:陕南根据地域特色进行中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实施以绿色中药产业和循环经济产业为主要方式的生态化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延伸中药产业链,以规模化和标准化完善中药产业组织,并在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下,逐步实现陕南中药产业的现代化、科技化和国际化。

李晏军[9](2010)在《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文中研究说明杂交水稻作为一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一直领先世界已近50年,其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不仅对中国,同时对世界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为解决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技术从诞生之日起就会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杂交水稻在中国的研究起步虽相对较晚,却在中国极端艰辛的环境中诞生,这与中国当时社会的技术需要的强大推动是密不可分的。纵观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国一直未能彻底摆脱饥饿的威胁。20世纪50年代末爆发的大饥荒,又一次夺走了中国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粮食安全直接威胁到中国的稳定与存亡,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之下,致力于选育水稻良种、提高粮食产量的杂交水稻技术也就应运而生。为理顺杂交水稻技术发展脉络,文章回顾了中国五十年代水稻杂交育种研究的概况,为杂交水稻研究的兴起做好了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准备。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经过十年的共同努力,终于实现了三系配套,在全国科研大协作之下,中国科技工作者实现了在科学上的重大突破,获得了技术上的一个又一个创新,不断攻克了三系配套关、良种选育关和制种关,使三系杂交籼稻在全国迅速大面积推广,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三系法育种研究还在上升阶段时,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研人员又把目光投向了两系稻研究。水稻温光敏雄性不育现象的发现和温光敏不育系的育成,让两系法育种从科学设想成为现实。两系法育种从国家“863”科研立项到研究成功,历时也是近十年,同样是众多科研单位科研协作的结果。两系法育种从育种技术思路上由繁到简,成本大大降低,从高产目标向高产、优质、多抗综合目标转变。与三系法育种相比,两系法育种具有了明显的优越性,中国的稻作技术与文化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的提出,不仅是杂交水稻技术内部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社会的稻作发展需要。超级稻育种的方法也将常规选育、三系、两系选育方法和分子生物技术方法等现代高新技术统一了起来,育种理念也从“高产优质多抗”向“绿色环保”理念转变。计划运作已历时15年,每个阶段的育种目标都如期实现。预期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必然以其杰出的成就,为解决新世纪中国的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从三系到两系再到超级稻,中国杂交水稻研究节节推进,一直保持着我国在杂交水稻育种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从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的建立到优势利用技术的发展,杂交水稻学科逐步建立。杂交水稻技术范式是支起整个学科的灵魂,“袁隆平思路”成为杂交水稻技术范式公认的理论基础,众多的科研人员创新的科研方法是杂交水稻技术范式的基本内容,其范式的形成是在科研实践中由外在信息不断作用于科研系统,通过系统内科研人员的吸收、交流、创造与传播逐步形成的。在杂交水稻科研系统内部,有了共同的理论、方法、价值标准、科研目标以及自己的组织机构和学术权威等。与其他学科的形成一样,杂交水稻学科知识的演化同样也经历了朦胧意识期、自觉认识期、整体把握期和综合发展期四个阶段。杂交水稻学科在中国发展近半个世纪,从其理论构架、学术队伍、知识信息及学术资料等方面都已经进入综合发展。杂交水稻科研队伍的发展是杂交水稻学科发展的核心,其科研队伍已经形成一个多层次、多领域、上下承继、结构合理的学科团队,其科研机构从国家到地方、从专门到综合已经发展成熟并不断壮大,杂交水稻研究成为一个能出成果、多出成果和出好成果的研究领域,在科研激励方面,杂交水稻科研人取得的丰硕成果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和赞誉,从社会地位、科研立项、科技奖励等方面都给予这个科研团队以最大的关注。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推广在世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杂交水稻技术成果的产业化程度并不很高,这与中国经济社会的大环境密切相关。从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历程来看,前期推广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规模主要依靠的是国家行政手段实现的,国家粮食政策的宏观调控直接影响到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在80年代初期,成果推广与技术创新是同步的,技术推广体系在推广中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一时期的推广成绩显着,杂交水稻事业获得快速发展,农民种植杂交水稻增产增收;从90年代开始,杂交水稻的推广开始引进市场机制,产业化发展方向有了新的转变,杂交水稻的推广面积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半数以上并趋于稳定;超级稻的推广模式已臻成熟,在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共同作用下必将杂交水稻产业化推上一个崭新阶段。从整体上来看,杂交水稻的推广阶段经历了指令性计划发展阶段、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发展阶段、完全市场化产业模式发展阶段,产业化过程中主要存在科研与企业体系分离、市场经营无序、种子区域封锁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利用市场机制良性推动科研与企业体系的融合、打通产业化环节、加强整治市场、把好种子市场准入标准、宏观调控全局、改善供求平衡外,还需要面向“WTO”背景下的国际大环境,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将杂交水稻技术成果产业化融入国际化轨道,加速产业化发展。杂交水稻从1980年第一次与美国圆环种子公司签订技术转让协议开始走出国门,到现今已有8个国家已经大面积推广中国杂交水稻,有40多个国家引种、研究、推广中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已经超300万公顷。中国作为杂交水稻的策源地,为国际培训了大量的杂交水稻技术人员,策划召开了5届国际杂交水稻学术会议。亚洲是世界水稻的主产区,也是中国杂交水稻主要推广的区域,目前在亚洲的推广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印度、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都已经大面积种植中国杂交水稻。非洲有着水稻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但其稻作水平却很低,大量的稻米需要进口。近几年,中国杂交水稻在几内亚、马里、赞比亚、塞拉利昂、马达加斯加、利比亚、尼日利亚等国试种增产效果显着,各国政府均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应该存在较大的推广潜力。杂交水稻技术在全球的推广受到世界粮农组织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这不仅有利于全球的粮食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也将为改善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为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作出重要贡献。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相对落后,但杂交水稻技术却已领跑世界近半个世纪,并还将继续领先世界。杂交水稻技术发明是中国现代科技史上的重大事件,在中国诞生绝非偶然,从技术的发明到技术成果的推广都离不开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由此,我们发展中国技术,就必须立足于中国的技术国情,选择适应本国条件又能取得最大成效的技术,同时不断优化和完善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用社会的发展来带动技术的发展,孕育出更多土生土长的像杂交水稻技术一样的原创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技术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技术体系,实现中国科技振兴。袁隆平作为杂交水稻科研团队的领军人物,他的成功享誉世界。他科学研究的风格带动了杂交水稻科研团队的一批人,成就了杂交水稻科学事业,成为了当今时代科学精神的主音。其科学风格的形成既有他对水稻特有的洞察力、自身个性等Taste"的直接作用,也是杂交水稻科研实践的直接塑造。其超强的创新意识、科学的研究方法、始终贯穿于其科学实践中的创新品质构成了袁隆平科学风格的主要内容。袁隆平的科研成果已经惠及全球,他的科学风格也将影响一代又一代科技人。他学术上的贡献主要包括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的建立、三系法配套理论及技术规范的构建,建立了杂交水稻“从三系、两系到一系”育种理论的战略构想,提出培育两系法杂交水稻的一整套理论和技术路线并创新了核心种子生产等一系列技术,创立了超级杂交稻育种理论。研究袁隆平个人为国家创造的经济价值那是难以计算,获得的社会效益更是无法估量。文章采用有限的对照数据来论述基本问题。

谢冬容[10](2010)在《南平市杂交水稻产业发展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平市是福建省粮食主产区,其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年提供商品粮数量均居福建省首位。水稻是南平市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对保障福建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国内外杂交水稻研究和发展动态入手,采用现状分析法、总结分析法和发展对策研究法相结合,分析了南平市水稻发展历程、发展杂交水稻的优势、杂交水稻品种与推广面积现状、产量与效益情况及产业化现状,结果表明:南平市具有发展杂交水稻产业的良好基础。但南平市杂交水稻产业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本研究从生态条件、效益、品种、技术服务体系和产业化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了制约南平市杂交水稻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中低产田面积大,杂交水稻生长期间易发生稻瘟病危害;杂交水稻种植比较效益下降,优质稻品种生产综合效益无法体现;主栽杂交水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较单一,缺乏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水稻品种;高产高效配套生产技术集成与普及推广程度低,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优质杂交稻推广速度缓慢,品种布局较随意;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产业规模小,稻米加工企业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不高等。因此,针对上述制约因素,提出南平市杂交水稻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1、创新育种途径,调整育种目标,选育高产、优(特)质、抗病、抗倒、不易落粒的杂交水稻优良品种:引进筛选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为品种的更新换代提供后备优良品种。2、因地制宜,因种制宜,合理布局。根据品种特性、生态条件和耕作模式,选择并搭配好不同类型的杂交水稻品种,充分发挥杂种优势,以期获得最佳收益。3、研究和推广节本增效轻型栽培技术,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栽培技术,再生稻栽培技术,杂交水稻原种繁殖技术;加强科技培训,健全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加快新品种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定种粮面积、加速土地流转,加大良种推广的扶持力度,广泛推广水稻农业保险,创新信息服务方式,健全社会服务体系,以保障南平市杂交水稻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5、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种子产业化,提高种子企业市场竞争力;扶持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扶持稻米加工龙头企业;创新产业经营模式;延长种粮产业链等措施,以提升杂交水稻生产综合效益、促进南平市杂交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Rice industrial economy and its development strategy(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ice industrial economy and its development strategy(论文提纲范文)

(1)芜湖大米区域公共品牌发展路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芜湖大米区域公共品牌的发展优势
    1.1 区位优越
    1.2 气候适宜
    1.3 底蕴深厚
    1.4 加工优势
    1.5 品牌基础
2 芜湖大米区域公共品牌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水稻品种杂乱,主导品种不明确
    2.2 稻米品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2.3 加工企业小且分散,不具有规模效益
    2.4 加工企业融资难,资金短缺严重
    2.5 销售途径相对单一
3 芜湖大米区域公共品牌发展的主要路径
    3.1 遴选适合本地稻米品种,分系列推广种植
    3.2 制定完善生产、加工等技术标准
    3.3 推进稻米生产规模化,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
    3.4 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3.5 推进产业链延伸,强化融合发展
    3.6 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拓展销售渠道
    3.7 加强质量监管,构建追溯体系

(2)优质粳稻新品种“武粳38”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经过
    1.1 杂交亲本简介
    1.2 选育流程
2 特征特性
    2.1 产量表现
    2.2 稻米品质
    2.3 综合抗性
3 适宜种植范围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期播种,培育壮秧
    4.2 合理进行肥水运筹
    4.3 有效防治病虫草害
    4.4 适时收获
5 讨论

(3)江苏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品牌建设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研究背景
    1.1 江苏稻米产业中稻强米弱现象严重
    1.2 粳米消费比例逐年增加
    1.3 农业供给侧改革对稻米产业发展的影响
    1.4 国内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状况
        1.4.1 优质稻品种选育
        1.4.2 优质米品牌建设
    1.5 国外知名优质米品牌
        1.5.1 日本越光大米
        1.5.2 泰国茉莉香米
        1.5.3 巴斯马蹄(Basmati)香米
    1.6 江苏发展优质稻米产业的优势和意义
        1.6.1 江苏发展优质稻米产业的优势
        1.6.2 江苏发展优质稻米产业的意义
    1.7 本研究的提出与意义
二 研究方法
    2.1 数据资料获取
    2.2 企业走访
    2.3 市场调查
三 结果分析
    3.1 江苏水稻面积及区域分布情况
    3.2 江苏主要企事业单位水稻育种现状分析
    3.3 江苏近年优质水稻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情况
    3.4 江苏稻米加工企业现状分析
    3.5 江苏主要稻米品牌建设现状
        3.5.1 基于地理区域的大米品牌
        3.5.2 基于企业商标或自创的大米品牌
        3.5.3 基于品种名、特殊技术模式等其他宣传方式的大米品牌
    3.6 江苏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相关的软实力分析
四 讨论
    4.1 江苏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的问题讨论
    4.2 江苏发展优质米品牌建设策略
参考文献
论文附表
致谢

(4)DG油田团泊洼基地农场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英文文献综述
    2.2 国外实践案例
    2.3 中文文献综述
    2.4 本章小节
第3章 DG油田团泊洼基地农场现状分析
    3.1 DG油田团泊洼基地农场资源与经营现状分析
        3.1.1 团泊洼基地资源现状分析
        3.1.2 团泊洼基地农场经营现状分析
        3.1.3 团泊洼基地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3.2 团泊洼基地农场组织管理现状分析
        3.2.1 上级主管单位DG油田后勤矿区业务发展分析
        3.2.2 团泊洼开发公司组织机构设置
        3.2.3 “一套人员、两块牌子”管理运行模式
    3.3 团泊洼基地农场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3.3.1 管理责任类管理问题
        3.3.2 经营责任类管理问题
        3.3.3 DG油田团泊洼基地发展迟缓的主要原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DG油田团泊洼基地农场发展环境分析
    4.1 团泊洼基地农场外部环境PEST分析与内部环境分析
        4.1.1 团泊洼基地农场外部环境PEST分析
        4.1.2 团泊洼基地农场内部环境分析
    4.2 团泊洼基地农场发展模式选择
        4.2.1 团泊洼基地农场发展模式选择出发点
        4.2.2 团泊洼基地农场发展模式选择
    4.3 团泊洼基地农场SWOT综合分析及其结果
        4.3.1 团泊洼基地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4.3.2 团泊洼基地SWOT分析矩阵
        4.3.3 团泊洼基地短长期的核心战略选择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团泊洼基地农场发展战略设计、举措与实施保障
    5.1 团泊洼基地农场发展战略设计
        5.1.1 发展战略设计原则
        5.1.2 发展战略执行定位
        5.1.3 发展战略目标体系
    5.2 团泊洼基地农场发展战略实施举措
        5.2.1 调整完善规划,绘就发展蓝图
        5.2.2 优化业态布局,推进产业升级
        5.2.3 统筹谋划实施,提升资源支撑能力
        5.2.4 创新运营体制,推动可持续发展
        5.2.5 企地对接融合,携手共推发展
        5.2.6 体现地域特征,塑造特色农产品品牌
        5.2.7 面向终端市场,做实营销推广
        5.2.8 释放人力资源潜力,激活发展动力
    5.3 团泊洼基地农场发展战略实施保障
        5.3.1 团泊洼基地农场发展战略实施控制过程
        5.3.2 团泊洼基地农场发展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衡阳县双季稻产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际水稻产业研究现状
        1.3.2 国内水稻产业研究现状
        1.3.3 综合评述
    1.4 论文可能创新点与不足
        1.4.1 论文可能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双季稻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2 双季稻相关理论基础
    2.2 农业产业链理论
        2.2.1 农业产业链和农业产业链管理
        2.2.2 农业产业链和农业产业化
        2.2.3 农业产业链管理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2.3 农产品供应链理论
        2.3.1 供应链内涵
        2.3.2 农产品供应链内涵
    2.4 产业组织理论
第3章 衡阳县双季稻产业发展现状
    3.1 气候生态对双季稻产业的影响因素
        3.1.1 日夜温差变化的影响
        3.1.2 气象灾害的影响
        3.1.3 衡阳县的气候生态特点
    3.2 衡阳县水稻产业基本情况
        3.2.1 衡阳县水稻种植产量和面积概况
        3.2.2 水稻施肥情况
        3.2.3 水稻加工特点
        3.2.4 水稻销售特点
    3.3 衡阳县双季稻生产技术概况
        3.3.1 双季稻可采用搭配种植
        3.3.2 当地农民具有良好基础
        3.3.3 早晚两季互补性强
    3.4 衡阳县双季稻发展模式概况
        3.4.1 共生模式
        3.4.2 农业废弃物再利用模式
        3.4.3 “三品基地”模式
        3.4.4 资源节约模式
        3.4.5 观光休闲模式
    3.5 双季稻生产机械化概况
    3.6 双季稻机械化生产模式
        3.6.1 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
        3.6.2 提高农机设备补贴
        3.6.3 农机技术的应用推广
        3.6.4 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
第4章 衡阳县双季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双季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水平较低
    4.2 双季稻种植基础条件较薄弱
        4.2.1 中低产田面积大
        4.2.2 不利天气影响水稻生产
    4.3 双季稻种植技术条件不成熟
        4.3.1 生产技术普及率低
        4.3.2 机械化覆盖率过低
    4.4 双季稻种植效益不高
        4.4.1 双季稻的生产效益无法得到体现
        4.4.2 水稻种植效益低于其他农产品
        4.4.3 杂交稻高产不增收
    4.5 双季稻产业化存在缺陷
        4.5.1 产品附加值低
        4.5.2 产业规模小
第5章 促进双季稻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健全机制,加强服务
        5.1.1 健全农机服务机构
        5.1.2 建立全内部监督管理制度
        5.1.3 提升农机政务
    5.2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5.2.1 恢复早稻种植
        5.2.2 推广杂交稻种植面积
        5.2.3 推进优质品种水稻推广
    5.3 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
        5.3.1 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
        5.3.2 提升地力,较少中低产田比例
        5.3.3 增加良种的推广
        5.3.4 普及水稻农业保险
        5.3.5 加大集中育秧的覆盖面
        5.3.6 加强科技培训和农业技术推广
        5.3.7 加速土地流转,稳定种粮面积
        5.3.8 进行粮食补贴
    5.4 推进衡阳县水稻产业化可持续发展
        5.4.1 增加对种粮大户、粮食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
        5.4.2 延长水稻产业链
        5.4.3 创新产业经营模式
        5.4.4 推广先进配套技术
        5.4.5 发展种子产业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的、方法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可持续发展
        2.1.2 农业可持续发展
        2.1.3 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农业技术创新理论
第三章 国内外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3.1 国外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经验
        3.1.1 日本:完善水稻生态种植,发展免耕直播栽培方式
        3.1.2 韩国:政府发挥职能作用,发展水稻有机生产
        3.1.3 泰国:加强化学农药管理,培育抗病虫水稻品种
        3.1.4 美国:充分应用高科技手段;强化农药使用
    3.2 国内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经验
        3.2.1 江苏:加大超级稻培育力度,推广生态栽培技术
        3.2.2 湖南:完善生态稻作模式,开展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
        3.2.3 辽宁:推广综合节水灌溉技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
    3.3 国内外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经验对黑龙江省的启示
第四章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现状
    4.1 水稻种植情况
    4.2 水稻科研情况
    4.3 水稻基础设施情况
    4.4 水稻加工基本情况
第五章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 SWOT 分析
    5.1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5.1.1 优良的自然资源,是天然“绿色稻米”生产优势因素
        5.1.2 水稻种植面积扩展潜力大,实现环境生态化发展
        5.1.3 科研实力雄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5.2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劣势
        5.2.1 稻区病虫害频发,加大了化学农药的使用
        5.2.2 水资源利用不合理造成土壤环境弱化
        5.2.3 水稻生产水平分布不均衡,造成资源浪费
        5.2.4 加工企业产能低下,影响循环深加工的持续发展
    5.3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机遇
        5.3.1 我国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得到持续解决
        5.3.2 国家和地方政策支持黑龙江农业可持续发展
        5.3.3 优质粳米消费需求增加,带动黑龙江绿色稻米产业发展
    5.4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威胁
        5.4.1 利润空间下降,影响种植户水稻生产积极性
        5.4.2 化肥不合理使用导致耕地环境恶化,形成恶性循环
        5.4.3 稻米市场竞争力加大,对黑龙江稻米市场地位产生威胁
    5.5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
        5.5.1 S-O 策略:抓住机遇,发挥地域优势
        5.5.2 S-T 策略:发挥自身优势,客观应对威胁
第六章 黑龙江省实现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加大中低产田改良力度,合理挖掘水田扩展潜力
    6.2 推动科技体系创新,实现水稻生态化生产
    6.3 整合力量和资金,大力发展水利基础设施及节水控灌设施建设
    6.4 发展多元化主体经营,适度发展水稻规模化生产
    6.5 整合生产资源,实现水稻生产和循环产业全面发展
    6.6 推广现代植保模式,发展病虫害生态防治
    6.7 着力科学施肥方式研究,实现高产增效和生态环境改善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近30年江苏省水稻生产的时空变化与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粮食和水稻生产的时空变化研究
        2.1.1 关于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的研究
        2.1.2 关于水稻生产时空变化的研究
    2.2 关于粮食和水稻生产的成本收益研究
        2.2.1 关于粮食生产成本收益的研究
        2.2.2 关于水稻生产成本收益的研究
    2.3 关于水稻生产发展的研究
        2.3.1 基于国家层面的水稻生产发展研究
        2.3.2 基于省域层面的水稻生产发展研究
    2.4 相关评述
第三章 江苏省水稻生产的时序变化与地位分析
    3.1 江苏省近30年水稻生产的时序变动分析
        3.1.1 江苏省水稻总产、种植面积和单产变化特征
        3.1.2 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和单产对总产的贡献率分析
        3.1.3 江苏省水稻总产变化的小波分析
    3.2 江苏省水稻生产在全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分析
    3.3 江苏省水稻生产在全国水稻生产中的地位分析
    3.4 讨论与小结
        3.4.1 讨论
        3.4.2 小结
第四章 江苏省水稻生产的比较优势分析
    4.1 江苏省近30年水稻生产比较优势的时序变化分析
    4.2 江苏省水稻与省内其他主要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分析
    4.3 江苏省水稻生产与全国其他水稻主产省的比较优势分析
    4.4 讨论与小结
        4.4.1 讨论
        4.4.2 小结
第五章 江苏省水稻生产区域格局的变化分析
    5.1 江苏省近30年水稻生产区域格局的变化特征
        5.1.1 水稻种植面积的区域变化
        5.1.2 水稻单产的区域变化
        5.1.3 水稻总产的区域变化
    5.2 江苏省水稻生产区域格局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水稻种植面积区域格局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5.2.2 水稻单产区域格局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5.3 讨论与小结
        5.3.1 讨论
        5.3.2 小结
第六章 江苏省水稻生产县域格局的变化分析
    6.1 江苏省近30年县域水稻生产的时空变异分析
        6.1.1 水稻种植面积分布的时空变化
        6.1.2 水稻单产分布的时空变化
        6.1.3 水稻总产量分布的时空变化
    6.2 江苏省县域水稻生产变化的类型划分
    6.3 江苏省不同类型县域水稻产量变化的特征分析
    6.4 讨论与小结
        6.4.1 讨论
        6.4.2 小结
第七章 江苏省水稻生产成本收益的分析
    7.1 江苏省近30年水稻生产成本收益时序变动分析
        7.1.1 江苏省水稻单位面积成本和单位产量成本分析
        7.1.2 江苏省水稻生产的成本结构及变动分析
        7.1.3 江苏省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分析
    7.2 江苏省水稻与省内其他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
        7.2.1 江苏省水稻与省内其他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成本的比较分析
        7.2.2 江苏省水稻与省内其他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收益的比较分析
    7.3 江苏省水稻生产与全国其他水稻主产省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
        7.3.1 江苏省中籼稻生产与全国其他中籼稻主产省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
        7.3.2 江苏省粳稻生产与全国其他粳稻主产省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科技促进江苏水稻增产增效的实证研究
    8.1 数据来源
    8.2 项目区与非项目区水稻的单产和产值分析
    8.3 项目区与非项目区水稻生产的成本分析
        8.3.1 单位面积水稻的生产成本
        8.3.2 水稻单位产量的生产成本
    8.4 项目区与非项目区水稻生产的效益分析
    8.5 项目区与非项目区水稻生产的效率分析
    8.6 讨论与小结
        8.6.1 讨论
        8.6.2 小结
第九章 讨论与结论
    9.1 讨论
        9.1.1 江苏省水稻单产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分析
        9.1.2 江苏省水稻生产效益进一步提高的途径分析
        9.1.3 科技促进江苏省水稻生产发展的潜力分析
    9.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陕南中药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及研究的不足
        1.5.1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1.5.2 研究的不足
    1.6 中药产业化发展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1.6.1 相关概念
        1.6.2 基本理论
        1.6.3 研究内容界定
第二章 陕南中药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2.1 陕南中药产业发展历程
        2.1.1 陕南中药资源的历史记载
        2.1.2 陕南中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
    2.2 陕南中药前产业时期
        2.2.1 中药前产业时期概念的提出
        2.2.2 中西药融合加速中药前产业时期进程
    2.3 陕南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2.3.1 发展现状
        2.3.2 趋向于产业化的发展态势
        2.3.3 制约因素
第三章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视角的陕南中药产业选择
    3.1 陕南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
        3.1.1 陕南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3.1.2 陕南区域经济现状
        3.1.3 陕南区域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3.2 中药产业在陕南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定位
        3.2.1 陕南中药产业是陕西农业后续产业的选择
        3.2.2 陕南中药特色产业选择的条件优势
    3.3 中药特色产业对陕南区域经济的影响
        3.3.1 解决陕南“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
        3.3.2 提升陕南中药品牌效应,促进区域竞争能力
        3.3.3 壮大陕南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
    3.4 中药特色产业在陕南区域经济中的地位提升
第四章 基于生态视角的陕南中药产业选择
    4.1 陕南中药产业生态化选择的必要性
        4.1.1 生态环境问题的紧迫性
        4.1.2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4.1.3 陕南突破国际中药市场壁垒的现实要求
    4.2 陕南绿色中药产业生态模式
        4.2.1 陕南绿色中药产业发展的市场前景
        4.2.2 陕南绿色中药产业发展的SWOT 分析
        4.2.3 陕南绿色中药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4.3 陕南中药产业循环经济生态模式
        4.3.1 循环经济产业的思路和原则
        4.3.2 中药产业实施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4.3.3 陕南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的实践模式
        4.3.4 陕南中药产业循环经济生态模式的政策支撑
        4.3.5 陕南中药产业循环经济生态模式的意义
    4.4 陕南中药产业生态化可持续发展体系构建
        4.4.1 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是陕南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尝试
        4.4.2 陕南中药产业生态化可持续发展体系框架
第五章 基于经济视角的陕南中药产业发展
    5.1 陕南中药材种植业经济
        5.1.1 中药材种植业的基本形式
        5.1.2 绿色硅谷---陕南中药材种植基地
        5.1.3 中药材种植基地规模化发展
    5.2 陕南中药加工业经济
        5.2.1 中药加工业的特征
        5.2.2 陕南中药加工业发展现状
        5.2.3 陕南中药加工业的规模与竞争
        5.2.4 陕南中药生产加工的全面质量管理
        5.2.5 陕南中药加工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5.2.6 陕南中药加工业优先发展政策
    5.3 陕南中药产业的市场营销经济
        5.3.1 中医药市场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5.3.2 中药产业的市场结构
        5.3.3 陕南中药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5.3.4 陕南中药市场营销网络建立
    5.4 陕南中药产业链的延伸发展
        5.4.1 中医药产业链节的关系及特征
        5.4.2 中药产业链节点的分析
        5.4.3 陕南中药产业链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六章 陕南中药产业发展组织设计及运行
    6.1 陕南中药科技研发组织
        6.1.1 科技创新是中药产业化发展的原动力
        6.1.2 多元化的陕南中药研发机构
        6.1.3 趋向于科学化的陕南中药研发内容
        6.1.4 人才队伍建设对陕南中药产业的驱动力
        6.1.5 陕南中药科技研发中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
    6.2 陕南中药产业发展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
        6.2.1 合作经济组织的兴起与发展
        6.2.2 中国市场化进程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缘起
        6.2.3 陕南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中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6.2.4 陕南中药产业化进程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完善
    6.3 陕南中药产业集群发展
        6.3.1 产业集群的组织优势
        6.3.2 陕南产业集群形成的背景
        6.3.3 陕南中药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因素
        6.3.4 陕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支持体系的培育策略
第七章 结论与趋势
    7.1 结论
    7.2 陕南中药产业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9)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动态
        (一) 关于杂交水稻技术分时段的发展研究的着述
        (二) 关于杂交水稻育种理论与技术的专业着述
        (三) 关于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文献着述
        (四) 关于杂交水稻栽培技术及其技术推广的文献着述
        (五) 关于对袁隆平的研究
        (六) 关于各类媒体的科技新闻报道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 历史文献法
        (二) 历史逻辑法
        (三) 统计分析法
        (四) 实地调查访谈法
    五、创新与研究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研究不足
第一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进程
    第一节 水稻杂种优势与雄性不育
        1.1 杂种优势理论研究概况
        1.2 水稻雄性不育性研究概况
    第二节 三系配套技术
        2.1 三系配套技术思路的确立
        2.2 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性的选育
        2.3 三系配套技术的完善与发展
    第三节 两系配套技术
        3.1 温光敏核不育研究概况
        3.2 两系法制种程序及其优越性
    第四节 超级杂交稻研究进展
        4.1 超级杂交稻育种计划
        4.2 超级稻育种技术路线
        4.3 超级稻选育概况
        4.4 绿色超级稻——水稻育种新概念
第二章 中国杂交水稻学科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学科队伍的发展与科研激励
        1.1 两院院十是学术团队的核心力量
        1.2 从科研协作中成长起来的学术中坚
        1.3 独立开展杂交水稻研究的育种专家
        1.4 快速成长的中青年学者
        1.5 科研激励
    第二节 学术研究机构的发展
        2.1 从课题组到协作组
        2.2 从省级研究机构到国家研究中心
        2.3 分中心机构的建立
        2.4 其他科研机构概况
    第三节 杂交水稻学科知识的演化
        3.1 第一阶段:朦胧意识期
        3.2 第二阶段:自觉认识期
        3.3 第三阶段:整体把握期
        3.4 第四阶段:综合发展期
第三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推广及其产业化
    第一节 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历程
        1.1 在试验、示范中积累经验
        1.2 在徘徊调整中稳妥发展
        1.3 在体系完善中全面推广
        1.4 在模式转变中稳定发展
        1.5 超级稻推广
    第二节 杂交水稻技术产业化进程
        2.1 指令性计划发展时期
        2.2 科技体制改革发展时期
        2.3 市场化产业模式全面发展时期
        2.4 杂交种子繁制体系的发展
    第三节 杂交水稻技术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 解决科研与市场分离状况,推动科研与企业体系融合
        3.2 解决经营无序状态,保证杂交种子质量
        3.3 打破种子区域封锁,宏观调控供求失衡
        3.4 发挥技术领先优势,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第四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在国外的推广
    第一节 技术交流与技术培训
        1.1 与国际水稻所(IRRI)的合作研究与启示
        1.2 杂交水稻国际学术会议
        1.3 国际培训概况
    第二节 技术转让与技术开发
        2.1 对美国的技术转让与合作
        2.2 与印度的技术合作开发
        2.3 与印度尼西亚的技术合作开发
        2.4 与马来西亚等国的技术初步合作
    第三节 技术贸易与边境贸易
        3.1 对越南的技术贸易及其技术推广
        3.2 对菲律宾的技术贸易及其技术推广
    第四节 经济援助与技术支持
        4.1 对巴基斯坦的技术支持
        4.2 对缅甸的技术支持与援助
        4.3 对孟加拉的技术支持与援助
        4.4 对非洲大陆的技术援助
第五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明的动因分析
    第一节 政治与经济需要的动因分析
        1.1 政治需要的推动
        1.2 经济需要的推动
    第二节 文化动因与饥饿启迪
        2.1 悠久的稻作历史
        2.2 传统文化的动因
        2.3 饥饿的启迪
    第三节 制度创新的动因分析
        3.1 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
        3.2 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激励
        3.3 科研大协作的制度创新
    第四节 技术发明的内在动因
        4.1 无性杂交的尝试
        4.2 “人工去雄”方法的瓶颈
        4.3 品种间杂交育种的困惑
        4.4 远缘杂交方面的探索
第六章 “杂交水稻之父”的主要贡献
    第一节 袁隆平的科学风格
        1.1 对自然的感悟力是袁隆平科学风格形成的基础
        1.2 个性心理是成就袁隆平科学风格的重要因素
        1.3 杂交水稻技术范式直接塑造了袁隆平的科学风格
        1.4 创新意识是袁隆平科研创新的逻辑起点
        1.5 科研实践是袁隆平科学风格的外在表现
    第二节 在学术上的主要贡献
        2.1 三系配套理论及其技术规范的构建
        2.2 完整地提出了“袁隆平思路”
        2.3 构建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路线
        2.4 创立了超级杂交稻育种理论
    第三节 在科研方法上的主要贡献
        3.1 在科研实践中强化了观察和实验作用
        3.2 在技术创新中对逐步逼近法的运用
        3.3 在技术思路上的突破与类比联想法的妙用
        3.4 在科研实践中重视对直觉和灵感的把握
    第四节 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1 巨大的经济效益
        4.2 显着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一) 专着类
    (二) 论文类
    (三) 学位论文类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立项
致谢

(10)南平市杂交水稻产业发展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杂交水稻产业发展概况
        1.2.2 我国杂交水稻研究概况
        1.2.3 我国杂交水稻产业发展概况
        1.2.4 我国杂交水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资料数据来源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南平市杂交水稻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2.1 南平市水稻发展历程
        2.1.1 地方优良品种(系)推广应用阶段
        2.1.2 矮秆良种推广应用阶段
        2.1.3 杂交水稻品种的引进应用阶段
        2.1.4 南平市自育杂交水稻品种推广应用阶段
    2.2 南平市发展杂交水稻的优势
        2.2.1 光、热、水资源丰富
        2.2.2 区位优势
        2.2.3 技术优势
        2.2.4 人力资源优势
        2.2.5 政策支持
    2.3 南平市杂交水稻品种与推广面积现状
        2.3.1 推广面积逐年减少,早中晚稻格局发生明显变化
        2.3.2 主栽杂交水稻品种更换速度较快,但类型较单一
        2.3.3 自育杂交水稻品种数量不断增加,推广面积逐年增大
        2.3.4 优质杂交水稻品种种植规模小,品种单一
    2.4 南平市水稻产量与效益情况
        2.4.1 南平市杂交水稻平均产量
        2.4.2 南平市杂交水稻种植效益
    2.5 南平市杂交水稻产业化现状
        2.5.1 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现状
        2.5.2 稻米产业化现状
第三章 南平市杂交水稻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3.1 生态条件因素
        3.1.1 南平市生态条件复杂,中低产田面积大
        3.1.2 南平市气候温暖多变,杂交水稻生长期易发生稻瘟病危害
    3.2 效益因素
        3.2.1 杂交水稻种植比较效益下降
        3.2.2 水稻种植效益低于其他主要农产品收益
        3.2.3 优质稻品种生产综合效益得不到体现
    3.3 品种因素
        3.3.1 南平市主栽杂交水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较单一
        3.3.2 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水稻品种缺乏
    3.4 技术服务体系因素
        3.4.1 高产高效配套生产技术集成与普及推广程度低
        3.4.2 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优质杂交水稻推广速度缓慢
        3.4.3 品种布局较随意
    3.5 产业化因素
        3.5.1 农田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3.5.2 市场上销售的杂交水稻种子存在多、乱、杂现象
        3.5.3 杂交水稻分散经营,产业规模小
        3.5.4 稻米加工企业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不高
第四章 南平市杂交水稻产业发展的对策
    4.1 加强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和引进筛选,加快新品种的更 新换代
        4.1.1 创新育种途径,调整育种目标,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4.1.2 引进筛选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南平市种植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4.2 因地制宜,因种制宜,合理布局
        4.2.1 根据品种特性,合理安排品种
        4.2.2 根据生态条件,合理安排品种
        4.2.3 根据耕作制度,合理安排品种
    4.3 加强杂交水稻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4.3.1 研究和推广节本增效轻型栽培技术
        4.3.2 研究和推广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栽培技术
        4.3.3 研究和推广再生稻栽培技术,提高复种指数和粮食总产量
        4.3.4 加强杂交水稻原种繁殖技术研究,提高种子质量
        4.3.5 加强科技培训,健全农业技术推广网络
    4.4 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
        4.4.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4.4.2 稳定种粮面积,加速土地流转
        4.4.3 加大良种推广的扶持力度
        4.4.4 广泛推广水稻农业保险
        4.4.5 创新农业信息服务方式
    4.5 推进杂交水稻产业化可持续发展
        4.5.1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种子产业化,提高种子企业市场竞争力
        4.5.2 扶持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4.5.3 培植稻米知名品牌,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4.5.4 培育、扶持稻米加工龙头企业,实现一体化开发
        4.5.5 创新产业经营模式
        4.5.6 延长种粮产业链,提升杂交水稻生产综合效益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Rice industrial economy and its development strategy(论文参考文献)

  • [1]芜湖大米区域公共品牌发展路径探讨[J]. 胡勇,胡敏,曹刚. 安徽农学通报, 2021(07)
  • [2]优质粳稻新品种“武粳38”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 陈露,宋学堂,徐玉峰,张兆成. 上海农业科技, 2021(01)
  • [3]江苏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品牌建设策略[D]. 王海荣. 扬州大学, 2020(06)
  • [4]DG油田团泊洼基地农场发展战略研究[D]. 支继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5]衡阳县双季稻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 刘尊. 湖南农业大学, 2016(09)
  • [6]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D]. 周明旭. 吉林大学, 2014(03)
  • [7]近30年江苏省水稻生产的时空变化与效益分析[D]. 佴军. 扬州大学, 2013(04)
  • [8]陕南中药产业化发展研究[D]. 赵婉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3)
  • [9]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D]. 李晏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10]南平市杂交水稻产业发展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D]. 谢冬容.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06)

标签:;  ;  ;  ;  ;  

水稻产业经济及其发展战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