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团队合作探索青藏高原环境变化

中日团队合作探索青藏高原环境变化

一、Sino-Japanese Teamwork Probes Environment Changes on Tibetan Plateau(论文文献综述)

唐领余,沈才明,吕厚远,李春海,马庆峰[1](2021)在《青藏高原第四纪孢粉研究五十年》文中提出20世纪60年代,因应西部经济建设的需要催生了青藏高原第四纪孢粉研究.最初为探索冰期(冷期)/间冰期(暖期)孢粉组合、植被与气候变化规律,且首次在青藏高原主体钻取200多米第四纪湖相沉积岩芯进行孢粉研究.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开始了高山雪冰孢粉研究; 80年代起,开展了中法、中德、中澳和中美国际合作,标志着中国第四纪孢粉学界与国际接轨,一些第四纪孢粉研究的新方法逐渐得到不断的推广和应用,使中国第四纪孢粉学开始了从定性到定量重建古植被与古气候的探索; 90年代后,众多孢粉学者在青藏高原的60多个湖泊/剖面及高山冰川研究点,开展了以全球变化为重点的大范围第四纪孢粉研究,探讨更新世以来高原植被的时空变化及高原气候与环境的演变.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青藏高原第四纪孢粉研究,为中国第四纪孢粉数据库的建立及高原末次盛冰期以来植被和气候演变过程的研究作出了贡献.已有的花粉记录揭示了末次盛冰期以来青藏高原植被的时空分布,表现为森林、草甸、草原和荒漠在末次盛冰期、冰消期和全新世适宜期等不同时段的扩张和收缩.古植被反映的末次盛冰期以来古季风经历了弱→增强→强盛→减弱但仍活跃→萎缩的变化,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马万里[2](2021)在《柴达木盆地西北缘上干柴沟组泥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古环境古气候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生代时期,全球气候变冷、青藏高原隆升、北特提斯海退深刻地改变着地球气候环境。柴达木盆地西北缘上干柴沟组在盆地内广泛出露,该地层的研究对揭示青藏高原隆升、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变化及亚洲地区干旱化等意义重大。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并在上干柴沟组冷湖四号井中选取泥岩样品共计26件,测试其主量、微量元素以及稀土元素REE,同时也有效结合了泥岩岩性特征以及前人对该地层古生物、沉积学等研究成果对上干柴沟组的古盐度、古气候、古环境进行重建,结果如下:(1)古盐度指标Sr/Ba比值除样品LS~4~19为1.18>1外,其余样品Sr/Ba均<1,指示绝大部分样品来源于淡水环境;所有样品的Th/U均>2,与Sr/Ba比值所反映的陆相淡水环境一致。(2)氧化还原指标U/Th比值最大值<0.75;V/Cr比值的最大值<2.0;Ni/Co最大值<5.0;V/Sc比值最大值小于9。四种氧化还原指标均指示上干柴沟组为氧化环境,同泥岩样品的颜色棕褐色反映的氧化还原状态一致。(3)古气候指标Sr/Cu比值指示的温湿气候期大致分别为27.5~24.0 Ma、31.0~29.5 Ma;干旱气候期大致分别为24.0~22.0 Ma、29.5~27.5 Ma。古气候指标Sr、Sr/Cu、Rb/Sr、Fe/Mn曲线大致成镜像对称,共同反映了古气候变化的一致性和同步性,且气候的温湿状况同盐度变化趋势基本吻合,即气候潮湿时盐度为淡水环境,气候干旱时盐度为咸水环境。沉积学和古生物学特征同样表明上干柴沟组总体处于相对温湿的气候环境。温湿气候、淡水环境响应了该时段全球升温的气候背景。阶段性干旱气候的出现,前期可能受到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后期主要与北特提斯海退有关。推测由喜马拉雅中期运动导致冷湖构造带抬升进而致使湖盆下沉、湖岸线北东向迁移、湖水面下降,形成氧化环境。

杨丹丹[3](2021)在《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教材活动系统教学策略研究 ——以2019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在对培养学生自身素质以及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地理教材“活动系统”对于落实地理实践力培养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载体,进行地理教材“活动系统”研究,可以提高对当前地理教育发展的认识,更好地了解新教材的编写设计特点,有利于地理教育的发展。因此,进行地理教材“活动系统”的研究,探讨其在地理实践力培养中的教学策略,可以对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产生重要意义。本文以2019人教版版地理必修第一册教材为研究对象,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杜威“做中学”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地理课程与教学理论作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分析法、教材分析法、行动研究法、归纳总结法等,研究教材“活动系统”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的教学策略。首先分析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系统地分类梳理出目前的研究成果及其脉络,明确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确定研究方法和论文的思路框架。其次分析了地理实践力的表现及地理实践力的水平划分,将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教材“活动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包括其整体结构、类型、内容、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关联度分析;对教材“活动系统”分为了3大类8小类,第一类为认知性活动,包括绘图填表活动、图表分析活动、问题分析活动和资料分析活动,第二类为探究性活动,第三类为实践性活动,包括地理考察活动、地理调查活动、地理实验活动;通过前面的研究,归纳总结出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教材“活动系统”内容及其对应的地理实践力,分析基于不同类型的活动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然后得出教材“活动系统”的内容与其所对应的地理实践力的关系,并把每一个活动栏目的内容进行研究,将其所在章节与对应的地理实践力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探索出对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知识点。最后根据教材“活动系统”与教材内容的关系,以教材“活动系统”的类型为依据,设计出6项教学案例:《气象灾害——探究“寒潮灾害”的形成》《火星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大气热力环流》《观察家乡的土壤》《校园内植被调查活动》《水循环主要环节模拟实验》;基于以上的研究,探究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教材“活动系统”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教学策略。根据实际情况将自己设计出的案例进行实践教学行动研究,检测策略的可行性。

王坦,李瑜,张锐,师宏波,王阅兵[4](2021)在《GPS在我国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回顾了GPS技术应用于我国地震监测中的发展历程,重点从GPS数据处理与时间序列、中国大陆构造变形速度场与应变率场、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运动定量化和地震研究等方面,介绍了GPS在我国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并针对当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讨论,从地震预测研究、基础研究、GPS台网监测布局和GPS解算精度与时效4个方面,对GPS在我国地震监测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周睿[5](2020)在《高原鼠兔个体和种群对捕食风险的响应及其栖息地植物群落的变化》文中研究说明捕食是生物进化过程中重要的选择压力之一,并对动物的反捕食进化适应有着重要作用。捕食者对猎物的影响包括直接捕杀和捕食风险效应。已有研究表明,捕食风险效应的影响远比直接捕食的影响大。近年来,关于捕食风险效应对小型哺乳动物行为、繁殖和种群动态的影响及其机理等已开展了大量研究。然而,不同种群密度的草地啮齿动物对捕食风险的响应机制,以及捕食风险效应对草地生态系统营养级联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故此,本研究以栖息于青藏高原高原鼠兔为研究对象,从2016年至2019年,利用旋翼无人机模拟天敌捕食者,研究捕食风险下,不同种群密度高原鼠兔行为、内分泌激素、基因、繁殖力及其栖息地植物群落的变化,探讨高原鼠兔对捕食风险的响应机制,明确不同种群密度高原鼠兔对捕食风险响应的差异,揭示了由高原鼠兔介导的捕食者和植物的级联效应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不但对于完善高原鼠兔应对捕食风险研究有着重要科学意义,而且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科学防控其危害有着重要实践意义。主要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捕食风险未对高原鼠兔体重产生显着影响。不同种群密度下捕食风险处理组和对照组雄性高原鼠兔体重均有所下降,且处理组的下降率(GREXH=-3.05%;GREXL=-6.06%)高于对照组(GRCKH=-1.86%;GRCKL=-2.96%);雌性体重呈升高趋势,但处理组的增长率(GREXH=8.92%;GREXL=7.36%)低于对照组(GRCKH=14.46%;GRCKL=12.80%)。高原鼠兔体重在月际间(F2,81=3.356,P=0.0398)和性别间(F1,81=5.054,P=0.0273)差异显着,但在处理间(F1,81=0.301,P=0.585)和种群密度间(F1,81=0.003,P=0.956)无显着差异。2.捕食风险对低密度高原鼠兔种群的采食、警戒和洞内行为有显着影响,而对高密度种群各行为并无显着影响。高原鼠兔采食行为在密度间(F1,56=16.191,P=0.00017)和处理间(F1,56=25.112,P<0.001)差异显着,而在性别间(F1,56=1.593,P=0.212)无显着差异。警戒行为在密度间(F1,56=16.831,P=0.00013)以及密度和处理间的交互作用(F1,56=4.909,P=0.031)差异显着,而洞内行为只在密度和处理间的交互作用(F1,56=6.30,P=0.015)差异显着。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低种群密度区雌性个体的平均采食时间在捕食风险处理下显着低于对照组(P=0.031)。低种群密度区雄性个体的采食(P=0.0042)和警戒(P=0.027)的平均时间均在捕食风险处理下显着低于对照组,但洞内平均时间在捕食风险处理下显着高于对照组(P=0.027)。3.捕食风险对低种群密度高原鼠兔皮质酮、皮质醇、甲状腺激素、睾酮和瘦素的影响最显着,对高密度种群无显着影响。高原鼠兔甲状腺激素(F1,171=31.626,P<0.001)和瘦素(F1,171=21.827,P<0.001)在密度间差异显着;其皮质酮(F1,171=14.014,P<0.001)、甲状腺激素(F1,171=15.166,P<0.001)和瘦素(F1,171=9.112,P=0.0029)在处理间具有显着差异;而在密度和处理间的交互作用中,睾酮(F1,86=13.722,P<0.001)、皮质醇(F1,171=6.142,P=0.0142)和瘦素(F1,171=7.689,P=0.0062)具有显着差异。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低种群密度区个体的睾酮含量在捕食风险处理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01),而甲状腺激素(P<0.001)、瘦素(P=0.0017)、皮质酮(P=0.010)和皮质醇(P=0.021)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高种群密度区个体的睾酮含量(P=0.1658)、甲状腺激素(P=0.357)、瘦素(P=0.663)、皮质酮(P=0.3628)和皮质醇(P=0.286)含量在捕食风险处理组和对照组间无显着差异。4.捕食风险对雌雄高原鼠兔AVP mRNA的表达量以及雌性高原鼠兔c-fos mRNA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而显着促进雄性个体c-fos mRNA的表达。捕食风险对雌雄个体AVP mRNA的表达量(雌性:F1,27=18.564,P<0.001;雄性:F1,27=12.12,P<0.01)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同一处理下,不同性别个体的AVP mRNA的表达量无显着差异(无捕食风险组:F1,27=0.866,P>0.05;捕食风险处理组:F1,27=0.933,P>0.05);捕食风险对雌性个体c-fos mRNA的表达量有显着的抑制作用(F1,27=5.674,P<0.05),但显着促进了雄性个体c-fos mRNA的表达(F1,27=8.154,P<0.01)。在无捕食风险组,雌性个体c-fos mRNA的表达量显着高于雄性(F1,27=26.187,P<0.001),而在捕食风险处理组,雌雄个体c-fos mRNA的表达量无显着差异(F1,27=1.567,P>0.05)。5.捕食风险显着影响低密度高原鼠兔种群的繁殖力。不同种群密度下捕食风险处理组和对照组雄性高原鼠兔睾丸重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处理组的变化率(GREXH=-23.73%;GREXL=79.87%)高于对照组(GRCKH=-6.92%;GRCKL=79.65%);雌性胎仔数也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处理组的变化率(GREXH=-42.86%;GREXL=31.43%)低于对照组(GRCKH=-41.03%;GRCKL=9.52%)。高原鼠兔睾丸重在月际间(F2,33=287.635,P<0.001)、处理间(F1,33=9.333,P=0.0044)和密度间(F1,33=6.531,P=0.0154)差异显着。高原鼠兔胎仔数在月际间(F2,48=55.98,P<0.001)以及月际和密度间的交互作用(F2,48=4.584,P=0.0151)差异显着。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低种群密度区高原鼠兔睾丸重(P=0.0053)在捕食风险处理组显着低于对照组,在高种群密度区无显着差异(P=0.76),且在捕食风险处理下,高原鼠兔睾丸重量在4月份的不同种群密度间差异显着(P=0.037)。捕食风险处理下,高原鼠兔胎仔数仅在5月份的不同种群密度间差异显着(P=0.012)。6.捕食风险干扰下,低种群密度区高原鼠兔的相对种群密度增长率较低。高原鼠兔相对种群密度增长率在不同种群密度间(F1,17=50.57,P<0.001)、不同处理间(F1,17=116.67,P<0.001)以及密度和处理间的交互作用(F1,17=45.92,P<0.001)差异显着。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在低密度区,捕食风险处理组的相对种群密度增长率显着低于无捕食风险的对照组(P=0.0008)。高密度区高原鼠兔的相对种群密度增长率在捕食风险处理和对照间均无显着差异(P=0.2266)。7.捕食风险干扰下,低种群密度区高原鼠兔栖息地禾本科地上生物量、莎草科优势度和杂类草地上生物量均有显着增长。禾本科、莎草科和杂类草优势度和地上生物量增长率在高原鼠兔不同种群密度间(优势度增长率(禾本科:F1,17=124.3,P<0.001;莎草科:F1,17=123.8,P<0.001;杂类草:F1,17=54.63,P<0.001);生物量增长率(禾本科:F1,17=70.209,P<0.001;莎草科:F1,17=11.778,P=0.0015;杂类草:F1,17=36.736,P<0.001))以及密度和处理间的交互作用(优势度增长率(禾本科:F1,17=100.4,P<0.001;莎草科:F1,17=47.9,P<0.001;杂类草:F1,17=113.2,P<0.001);生物量增长率(禾本科:F1,17=15.512,P<0.001;莎草科:F1,17=9.618,P=0.0032;F1,17=16.404,P<0.001))差异显着。而在不同处理间,禾本科、莎草科和杂类草优势度增长率(禾本科:F1,17=263.3,P<0.001;莎草科:F1,17=130.8,P<0.001;杂类草:F1,17=25.3,P<0.001)以及杂类草生物量增长率(F1,17=6.399,P=0.0264)差异显着。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在低密度种群中,禾本科优势度增长率(P=0.0042)和莎草科地上生物量增长率(P=0.0022)在捕食风险处理组显着低于对照组,禾本科地上生物量增长率(P=0.0017)、莎草科优势度增长率(P=0.0089)和杂类草地上生物量增长率(P=0.016)在捕食风险处理组显着高于对照组。在高密度种群中,捕食风险处理组的杂类草优势度增长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01),杂类草生物量增长率在捕食风险处理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6),而禾本科和莎草科的优势度增长率和地上生物量增长率在处理间均无显着差异。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不同种群密度的高原鼠兔对捕食风险的响应存在显着差异。在捕食风险下,低种群密度高原鼠兔下丘脑AVP和c-fos基因表达显着增加,进而通过减少采食时间,增加警戒和洞内躲避时间来应对捕食风险,且低种群密度的高原鼠兔雄性个体睾酮含量也显着减少,而甲状腺激素、瘦素、皮质酮和皮质醇含量显着增加,导致其繁殖力降低,进而减少了种群数量,使低种群密度高原鼠兔栖息地莎草科和杂类草优势度、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显着增加。

张元梁[6](2020)在《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体育科学技术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是一个既相互牵制,又协同共生的复合大系统。其中,体育科技在促进系统稳固可持续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主导作用。我国在建设竞技体育强国的改革发展进程中,我们需要继续借助和依靠体育科技,不断提升对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两者相互关系与融合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并充分利用体育科学研究与开发,力求达到两者之间的有序与和谐,才能最终实现我国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的良性融合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想提升我国体育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发挥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需要我们对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进行系统探索研究。本研究旨在依据系统科学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等理论与方法,对我国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相互关系进行系统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角度,对我国体育科技发展中的体育科学研究特征和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在对我国体育科技进步进行追踪观测的基础上,探索体育科技对竞技体育的影响,最后对我国体育科技攻关与服务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为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经研究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动态演化系统,其动力机制主要包括竞技体育发展需求的拉动力、体育科技自身创新的推动力以及包括相关政策规范在内的外部环境支持力,两者即是在此三方面力量的相互作用和共同推动下不断演化发展。(2)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在国际上踏入高产高影响力国家行列,同时产生了一批诸如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国际高影响力的体育科研机构,凭借高产和高质的论文成果跻身世界顶尖级研究机构行列,中国体育科学研究步入了新时代。然而,我国的影响力并未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与全球领先国家和机构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我国在体育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中处于主导地位,但在国际合作论文产出的绝对值上中国与美国仍存在较大差距,运动创伤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康复学及运动心理学等是我国国际合作频率最高的领域,国际合作网络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在合作网络规模上,美国核心圈和外围圈明显大于中国。(3)我国在体育自主创新技术研发领域取得了显着进步,体育专利申请数量逐年攀升,并在数量上占据世界领先地位,然而在专利申请量激增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专利质量参差不齐,多数技术还停留在低技术含量的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的边缘技术。完善的专利制度、良好的专利保护意识、广阔的国际市场范围、稳固高效的研发团队以及高科技核心专利技术,成为国外领先国家与核心企业重要的专利技术研发战略。(4)上世纪90年代,我国体育科技进步相对发展比较缓慢,无论是科技人员、科技经费的投入等均处于较低水平,体育科技进步贡献率较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在体育科技人力和经费等方面投入的不断增长,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创新扩散水平不断提升,从而使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的贡献率大幅增长。其中,体育科技经费投入、体育科技创新活动及体育科技创新扩散三个指标对竞技体育产出呈现显着影响。(5)完善的制度保障是实现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的重要前提。多年来,我国所实施的竞技体育科研攻关科技服务制度,逐步形成了运动队、体育院校和科研所、政府体育部门三维一体互动模式,为竞技体育科学化训练与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在科研攻关课题方面,逐步形成了以体育类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核心,以非体育专业类院校和地方科研院所为支撑的合作攻关联网络模式,为我国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提供了良好的科技保障。提出以下建议:(1)进一步提升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发展水平。(2)进一步加强国际体育科学合作研究。(3)加强有利于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的创新机制建设。(4)进一步增强体育科技成果在竞技体育领域内的成果转化与应用。

王印[7](2020)在《青藏高原地区冬季来流对大型风力机功率及尾流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风能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已成为最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随着风场的广泛投建,高海拔、低温、低风速地区建设的风力机运行条件复杂且恶劣,非常值得人们探索,故本课题以实验为主要研究手段,利用激光测风雷达对青藏高原地区冬季风场中的3.6MW大型水平轴风力机的来流与尾流进行同时测量,并同步记录于风力机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来研究来流条件对风力机的输出功率及尾流的影响。另外,现今数值模拟以其经济性、便利性被广泛使用,准确的数值模拟可弥补实验测量的诸多不足,但其重现外场风场的可行性仍值得探讨,故本课题依据实验测得的外场数据,来验证大涡模拟能否准确重现高原外场大型风力机的来流、功率、尾流。本文首先进行外场实验方案设计,其次对相干雷达测风原理、风速反演方法进行说明,然后验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并进行后续处理,为后文做出准确分析奠定基础。最后研究了来流条件对风力机功率及尾流的影响,并对数值模拟的准确性进行了探讨,主要内容可总结为如下几个方面:(1)激光雷达的稳定运行分析与测量风速的准确性及测量数据的处理通过雷达发射的激光的数据流与激光的空间探测位置分析,确保测风雷达的稳定运行,为准确测量实验数据提供保证。通过对SCADA系统同时记录的机舱风速计与机舱式激光雷达测得的来流风速数据的回归分析,其结果呈高度相关性。探讨了实验中与雷达硬件及气象相关的测量不确定性来源,对机舱式激光雷达测得的不同来流风速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计算。基于机舱式激光测风雷达近一个月的测量得到的温度、风速、风向、风切变指数、湍流度与SCADA系统记录风力机输出功率的对比分析,得到如下规律:大尺度地形对主流风向的影响显着;风剪切指数为负值时,基本是处于上游风力机的尾流区;对于高原戈壁地区,昼夜交替引起的温度周期性变化明显,并且会对风剪切产生周期性影响。(2)来流条件对风力机输出功率与尾流的影响基于小波分析理论,对同一时程下,来流、功率及尾流不同位置处的风速数据的小波分析表明:来流的小尺度波动会被发电机的控制作用过滤掉,从而输出功率更平滑;可以引起风力机功率发生大尺度波动的湍流来流作用在风轮上时,功率的波动频率均小于风速的波动频率,即湍流的尺度效应将会被放大;来流风速的增大会增加其中高频的小尺度湍涡结构对风力机的影响,进而功率的高频波动增加。来流湍流的间歇性运动会对风力机尾流不同高度处风速产生明显的影响;随着来流风速增大,尾流发生级联演化现象越弱,尾流湍流结构受来流影响越清晰。基于相关函数理论,将来流风速与对应的时段内风力机输出功率以及相同时段的风轮下游不同位置处的风速数据进行自相关与互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数据长度下,来流与功率的相关性系数有随风速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轮毂高度处来流对尾流中轮毂高度以下部分的风速波动影响更明显,且尾流与来流的互相关系数有随风速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所以,来流风速对风力机输出功率以及尾流的影响的强弱并不只依赖于空间位置关系,更与来流风速的大小以及风力机的运转情况有关。基于SCADA数据的风力机输出功率的功率谱特性表明,风力机输出功率的波动可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大尺度气象现象影响区、湍流特征与功率波动耦合区和小尺度湍流脉动影响区,其中,湍流特征与功率波动耦合区的功率谱出现-2及-5/3-4的斜率,小尺度湍流脉动影响区域附近出现三个由风轮旋转引起的波峰,且 0.064Hz前后分别出现Φp/Φu~f-4/3,Φp/Φu~f-4两种幂率关系。(3)大涡模拟外场测量不同来流条件下的风力机流场特性基于OpenFOAM开源平台,利用致动线和大涡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风力机的实验工况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来流风速模拟值与实验值误差在8.7%以内,风力机输出功率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误差范围在6%以内,在数值模拟不考虑机舱与塔架影响的情况下,在垂直方向上风轮下游1倍风轮直径处的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误差较大,而风轮下游1.5倍风轮直径后,在垂直方向上尾流风速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误差范围在10.09%以内。由此说明,数值模拟还原外场流场速度特性具有一定准确性。

钟桢[8](2020)在《甘青藏区“控辍保学”政策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甘肃A县和青海B县为例》文中认为甘青藏区失学、辍学问题是长期以来制约当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发挥扶贫作用的障碍之一。目前,随着新一轮加强“控辍保学”政策的出台,义务教育阶段失学、辍学问题的解决已经有所突破,但是甘青藏区义务教育发展依然存在阻力,“后控辍保学”时代“控辍保学”政策的推行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更深层次的问题。本研究选取甘肃A县和青海B县为研究对象,探究当地“控辍保学”政策实施的现状。研究采取调查研究方法,通过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实物收集法进行数据资料的收集,利用SPSS20.0分析处理问卷资料,共收集了学生样本2908份,教师样本487份。通过分析A、B两县依法控辍保学、机制控辍保学、质量控辍保学、扶贫控辍保学、保障控辍保学、组织宣传控辍保学这六个方面的现状,研究发现两县“控辍保学”政策实施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以及存在部分问题。首先取得成效方面,目前两个县的义务教育巩固率指标已经提前完成,政策文本分析得知控辍机制建立基本合理,实施的保障措施针对性强劝返率高,政策实施以来家长思想观念较过去发生转变,教师管理方式也发生转变,以上主要是控辍方面的成效。其次存在问题方面,研究发现两县依就存在潜在辍学问题,劝返生归校之后普遍“学不好”,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学习的出口没有彻底打开,政策目标群体对“控辍保学”政策的认知程度低。最后结合公共政策系统理论进行原因分析发现,造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在政策执行方面,政策执行者宣传力度不足、宣传手段不恰当、执行人员数量上不足、政策执行者实施过程中产生偏向,在教育内部,两县学校教育提升不足,初中普职融合教育发展缓慢,此外政策的实施效果还受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以及个体自身的影响。那么在“后控辍保学”时代,本研究认为进一步推进政策实施,需要从内提升主体和客体的内推力,在外改善环境形成支持力,内外共同形成合力,重点加强保学措施。具体而言,内部方面,首先政府要继续加强领导力,统筹兼顾建立“控辍保学”工作的长效机制,其次以学校为中心开展多种形式宣传,进一步提高政策相关内容的认知程度,再次改善教育侧供给,提高劝返生、学困生、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次加速初中普职教育融合发展,拓宽藏区学生学习出口;外部方面,首先进一步完善甘青藏区教师队伍建设,创建特色化的教师队伍,其次加大对甘青藏区教育事业的财政支持力度,集中财力物力攻坚“硬骨头”,再次用行政力量引导社会文化环境良好发展,再次多方面建设学校环境,创建学生“爱”的家园,最后多平台辅助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张金玉[9](2020)在《青藏铁路沿线不同深度冻土温度分布式监测系统设计》文中提出青藏高原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对象之一,铁路建设是实现稳定发展的前提。随着川藏线海拔逐渐增大,青藏高原地区具备了形成和保存多年冻土的低温条件,冻土的水热物理特性使得在冻土区修筑的铁路必将面临冻胀和融沉两大危险,严重损坏轨道地基,造成严重后果。为了服务青藏高原铁路建设和维护保障需要,设计了不同深度冻土温度分布式监测系统,旨在铁路建设与运行时,监测沿线土壤温度,实现冻土变化预警,做好防护措施。本文基于冻土的水热物理特性,结合其温度变化趋势,分析了系统需满足的监测精度、最大深度等性能参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适用于低温环境下的热敏电阻的非线性特性,通过实验逐点测试传感器温阻值,分段拟合,得到热敏电阻的温阻关系曲线,用于温度信号的监测与处理。根据青藏铁路沿线土壤面积大小及施工难易程度,研究了多通道信号传输技术和复用通道信号传输技术,设计了分布式64通道冻土监测系统和单通道64点冻土监测系统,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多通道信号传输技术,在分布式64通道冻土温度监测系统采集端,建立了64通道传感器群采集模型。为了消除引线误差,降低电压转换电路设计的复杂性,引入四线制方法,巧妙地设计了64通道温度采集电路,将各路采集点的温度阻值转为电压值,通过地下64根信号电缆传输至地面系统中。2、在系统接收端,利用继电器模块和译码器,设计了选通电路,选择性接收64路温度电压信号,可节约单片机85%的通用接口,并提高处理速度。3、针对热敏电阻老化导致信号畸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温度校正方法,对短时间内同一传感器采集的3组温度值进行求差对比,分析了畸变信号的概率,去除畸变概率大的温度点,计算并输出处理后的温度值。64通道系统的优点在于信号串扰较小,精度较高,采集通道的耦合性较低,缺点在于布线繁杂,因此适用于布线容易的高精度监测环境。4、根据频分复用技术原理,建立了分布式单通道64点冻土温度监测系统温度采集模型,旨在提高信道利用率,降低布线难度。设置了各路调制信号的载波频率,设计了64路温度信号调制电路,在单通道中实现了64路信号传输。5、在单通道系统接收端,为了解决自动混频时,本地振荡信号发生频偏导致输出信号幅度失真问题,利用两个乘法器和一个带通滤波器,设计了二阶乘法混频电路,大大降低了中频信号的失真度,提高系统精度。单通道64点系统的优点在于信号传输线路较少,安装容易,易于维护,缺点在于信号间干扰较多,精度略低,因此适用于监测精度要求不高的大面积冻土区域。利用高低温实验室,模拟相似的冻土温度环境,分别对分布式64通道和单通道冻土温度监测系统进行了系统性能测试,并将两个系统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实验结果可得,单通道冻土温度监测系统最大误差为0.2℃,但稳定性较高,适用于大范围的初步监测,64通道冻土温度监测系统温度误差约为0.1℃,偶尔出现误差偏大的温度点,适用于小范围的精密监测,两个系统均能满足实际需求。

邱铁鑫[10](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二、Sino-Japanese Teamwork Probes Environment Changes on Tibetan Plateau(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ino-Japanese Teamwork Probes Environment Changes on Tibetan Plateau(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第四纪孢粉研究五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困难中起步:探索冰期(冷期)/间冰期(暖期)孢粉组合特征
3 携手中跋涉:中西方学者合作探讨青藏高原古植被与古气候
4 定性到定量:行进在定量重建古植被与古气候的征途
5 开拓新领域:开展高山冰川的雪冰孢粉研究
6 恢复古植被:探讨更新世以来高原植被的时空变化
    6.1 高原东南部末次冰消期以来植被演替
    6.2 高原南部晚更新世以来植被演替
    6.3 高原中东部更新世以来植被演替
    6.4 高原中部全新世植被演替
    6.5 高原西部全新世植被演替
7 重建古气候:探讨西南(印度或南亚)季风主导的高原气候变化
8 展望未来:任务艰巨

(2)柴达木盆地西北缘上干柴沟组泥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古环境古气候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古环境古气候指标
        1.2.2 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
        1.2.3 青藏高原隆升
        1.2.4 副特提斯海及其消亡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1.4 本论文所完成的工作量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柴达木盆地简介
    2.2 构造特征
    2.3 地层特征
第三章 样品的采集处理、分析测试及年代框架
    3.1 样品的采集处理
    3.2 分析测试
    3.3 年代框架
第四章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1 分析结果
    4.2 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第五章 古环境与古气候
    5.1 数据的可靠性分析
    5.2 古盐度
    5.3 古氧化还原环境
    5.4 古气候
    5.5 古气候、古环境演化与全球气候、地质事件的响应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教材活动系统教学策略研究 ——以2019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1.研究背景
        2.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与内容
        1.研究意义
        2.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地理实践力
        2.活动系统
    (二)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杜威“做中学“理论
        3.信息加工理论
        4.地理课程与教学理论
二、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材“活动系统”总体分析
    (一)课程标准分析
    (二)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材“活动系统”的分析意义
    (三)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材“活动系统”的位置
    (四)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材“活动系统”的类型
    (五)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材“活动系统”的内容
    (六)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材“活动系统”与其他表层系统的关联性
    (七)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材“活动系统”对应的地理实践力
    (八)总结
三、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教材“活动系统”的教学案例设计
    (一)案例设计依据
    (二)案例选择说明
    (三)实践性活动教学案例设计
    (四)案例设计评析
四、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教材“活动系统”的教学策略研究
    (一)注重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活动参与的兴趣
    (二)明确活动系统与教材正文的关系,合理安排活动时间
    (三)结合实践活动内容,挖掘乡土资源
    (四)一材多用,探索“活动系统”的本质
    (五)构建以地理实践力为核心的评价量表
五、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教材“活动系统”的教学案例实施
    (一)教学案例实施记录
    (二)教学案例实施反思
六、结论与展望
    (一)基本结论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水平划分表
附录2 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考察评价表
附录3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教材“活动系统”的教学案例设计
致谢

(4)GPS在我国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GPS观测台网
    1.1 早期观测
    1.2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1.3 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
    1.4 GPS数据资源共享与发展
2 GPS在我国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现状
    2.1 GPS数据处理与时间序列
        2.1.1 GPS数据处理软件
        2.1.2 GPS坐标时间序列
        2.1.3 GPS基线时间序列
    2.2 中国大陆构造变形速度场与应变率场
        2.2.1 水平速度场
        2.2.2 垂向速度场
        2.2.3 应变率场
    2.3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运动定量化
    2.4 地震研究
        2.4.1 同震形变场
        2.4.2 高频GPS应用
        2.4.3 GPS震后形变监测
    2.5 广泛的影响
3 面临的问题
    3.1 地震监测预报难题尚未解决
    3.2 基础研究缺乏突破
    3.3 站点密度有待提高
    3.4 GPS解算精度和时效有待提高
4 发展方向
    4.1 强化地震预测研究目标导向
        (1)强化中长期地震预测,完善GPS在发震地点和震级预测的方法和应用。
        (2)加强GPS用于短临预测的实践探索与研究。
        (3)强化断层滑动行为的精细化研究,分析地震危险性。
        (4)提高断层滑动瞬态变化过程的监测能力。
        (5)GPS分析研究要从地表到地下,从运动学到动力学转换。
        (6)加强GPS与InSAR、地震波等多元数据、多学科融合应用。
    4.2 加强基础研究和基础性工作
    4.3 统筹数据资源,优化GPS监测布局
        (1)充分利用连续站资源,适当减少东部地区的流动观测。
        (2)加强西部地区观测密度。
        (3)构建活动块体边界带的综合观测体系。
        (4)加强地震重点危险区细部观测,获取精细变形特征。
        (5)在“十四五”期间,推进GPS台站加密建设。
    4.4 重视基础工作,加强GPS解算精度和时效
5 结语

(5)高原鼠兔个体和种群对捕食风险的响应及其栖息地植物群落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重要性
        1.1.2 草地鼠害现状
        1.1.3 草地鼠害形成的原因
        1.1.4 草地鼠害的防控现状
    1.2 研究目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捕食风险研究进展
    2.2 捕食风险大小的评估
    2.3 捕食风险对小型哺乳动物的影响
        2.3.1 捕食风险对小型哺乳动物采食行为的影响
        2.3.1.1 采食时间格局的变化
        2.3.1.2 食谱组成的变化
        2.3.1.3 栖息地环境的变化
        2.3.2 捕食风险对小型哺乳动物防御行为的影响
        2.3.3 捕食风险对小型哺乳动物内分泌的影响
        2.3.4 捕食风险对小型哺乳动物神经环路的影响
        2.3.5 捕食风险对小型哺乳动物繁殖的影响
        2.3.6 捕食风险对小型哺乳动物种群密度的影响
        2.3.7 捕食风险对小型哺乳动物栖息地植物群落的影响
    2.4 高原鼠兔研究概况
第三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2 研究对象
    3.3 试验设计
    3.4 技术路线
    3.5 研究目标和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3.5.1 研究目标
        3.5.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3.6 研究内容
        3.6.1 高原鼠兔个体对捕食风险的响应
        3.6.2 高原鼠兔种群对捕食风险的响应
        3.6.3 高原鼠兔栖息地植物群落对捕食风险的响应
    3.7 研究方法
        3.7.1 高原鼠兔适宜干扰期和无人机最优飞行参数研究
        3.7.1.1 高原鼠兔月际体况调查
        3.7.1.2 高原鼠兔季节节律和昼夜节律调查
        3.7.1.3 高原鼠兔繁殖期及繁殖强度调查
        3.7.1.4 高原鼠兔激素月际间变化调查
        3.7.1.5 无人机有效干扰高度的选择方法
        3.7.1.6 无人机有效干扰半径的确定
        3.7.1.7 无人机飞行速度的确定
        3.7.2 捕食风险对高原鼠兔行为、生理激素和繁殖力的影响
        3.7.2.1 样地设置
        3.7.2.2 高原鼠兔个体标记
        3.7.2.3 捕食风险干扰源设置
        3.7.2.4 高原鼠兔行为监测
        3.7.2.5 高原鼠兔粪便收集及激素含量测定
        3.7.2.6 数据分析
        3.7.3 捕食风险下高原鼠兔应激基因表达的变化
        3.7.3.1 样地设置
        3.7.3.2 高原鼠兔个体标记
        3.7.3.3 捕食风险干扰源设置
        3.7.3.4 高原鼠兔大脑样本收集
        3.7.3.5 下丘脑总RNA的提取及逆转录
        3.7.3.6 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
        3.7.3.7 数据处理
        3.7.4 捕食风险下高原鼠兔栖息地植物的变化
        3.7.4.1 样地设置
        3.7.4.2 植被调查
        3.7.4.3 数据分析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确定模拟捕食风险干扰高原鼠兔的时期
        4.1.1 高原鼠兔体重和繁殖特征的月季间变化
        4.1.2 高原鼠兔活动节律
        4.1.3 高原鼠兔内分泌激素月季间变化
        4.1.4 小结
    4.2 模拟天敌的旋翼无人机飞行参数
        4.2.1 无人机最佳飞行高度的确定
        4.2.2 无人机飞行速度的确定
        4.2.3 无人机有效干扰半径的确定
        4.2.4 小结
    4.3 捕食风险对高原鼠兔行为的影响
        4.3.1 捕食风险对高原鼠兔采食行为的影响
        4.3.2 捕食风险对高原鼠兔洞内行为的影响
        4.3.3 捕食风险对高原鼠兔警戒行为的影响
        4.3.4 小结
    4.4 捕食风险对高原鼠兔生理激素的影响
        4.4.1 捕食风险对高原鼠兔睾酮(T)的影响
        4.4.2 高原鼠兔孕酮(PROG)含量的变化
        4.4.3 高原鼠兔皮质酮(CORT)皮质醇和(Consoil)含量的变化
        4.4.4 高原鼠兔甲状腺激素(T_4)含量的变化
        4.4.5 高原鼠兔瘦素(LEP)含量的变化
        4.4.6 小结
    4.5 捕食风险对高原鼠兔AVP和c-fos mRNA的影响
        4.5.1 内参基因与目的基因PCR产物的扩增
        4.5.2 定量PCR检测
        4.5.3 捕食风险对高原鼠兔AVP mRNA的影响
        4.5.4 捕食风险对高原鼠兔c-fos mRNA的影响
        4.5.5 小结
    4.6 捕食风险对高原鼠兔体重、繁殖力和种群密度的影响
        4.6.1 高原鼠兔体重对捕食风险的响应
        4.6.2 捕食风险下高原鼠兔睾丸重变化
        4.6.3 捕食风险下高原鼠兔胎仔数变化
        4.6.4 捕食风险干扰下高原鼠兔种群密度变化
        4.6.5 小结
    4.7 捕食风险下高原鼠兔栖息地植被的变化
        4.7.1 捕食风险干扰下植物功能群多样性变化
        4.7.2 捕食风险干扰下植物功能群生物量变化
        4.7.3 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捕食风险对高原鼠兔行为的影响
    5.2 捕食风险对高原鼠兔体重的影响
    5.3 捕食风险对高原鼠兔生理激素的影响
    5.4 捕食风险对高原鼠兔AVP和c-fos基因的影响
        5.4.1 捕食风险对高原鼠兔下丘脑c-fos mRNA表达的影响
        5.4.2 捕食风险对高原鼠兔下丘脑AVP mRNA表达的影响
    5.5 捕食风险对高原鼠兔繁殖力和种群密度的影响
        5.5.1 捕食风险对高原鼠兔繁殖力的影响
        5.5.2 捕食风险对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影响
    5.6 捕食风险下高原鼠兔栖息地植物的变化
        5.6.1 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优势度对捕食风险的响应
        5.6.2 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对捕食风险的响应
第六章 结论
第七章 展望
第八章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项目来源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6)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体育科技创新的相关研究
        1.3.2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相互关系的研究
        1.3.3 国外相关研究
        1.3.4 小结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基本思路
        1.5.1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重点和难点
        1.5.4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1.5.5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2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的理论思考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科技、体育科技与体育科技进步
        2.1.2 竞技体育
    2.2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的协同进化机制
        2.2.1 体育技术在竞技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2.2.2 竞技体育竞赛规则对体育技术发展的调节机制
        2.2.3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的协同进化机制
    2.3 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2.3.1 竞技体育实践发展需求的拉动力
        2.3.2 体育科技创新的推动力
        2.3.3 外部环境的支持力
    2.4 小结
3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体育科学研究特征
    3.1 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特征分析
        3.1.1 数据来源与检索
        3.1.2 中国体育科学发文量与总被引国际影响力的演变特征
        3.1.3 中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战略地位演变特征
        3.1.4 中国体育科学研究机构国际影响力特征
        3.1.5 中国体育科学高影响力研究成果的期刊分布特征
        3.1.6 中国在不同体育科学研究方向的国际影响力特征
    3.2 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特征分析—中美两国特征比较
        3.2.1 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3.2.2 中美国际体育科学合作论文的整体概况
        3.2.3 中美国际体育科学合作的特征解析
        3.2.4 社会合作网络结构的对比分析
        3.2.5 主要合作国家领域分布的对比分析
    3.3 小结
4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专利技术研发特征
    4.1 我国体育专利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时空分布特征
        4.1.1 数据来源与检索
        4.1.2 我国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的时间分布特征
        4.1.3 我国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空间分布特征
    4.2 基于专利质量的中外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特征比较-以运动鞋相关专利为例
        4.2.1 数据检索和处理方法
        4.2.2 指标选取
        4.2.3 整体发展对比分析
        4.2.4 专利质量对比分析
    4.3 基于专利战略的中外体育专利技术研发特征比较-以运动鞋相关专利为例
        4.3.1 数据来源及相关术语说明
        4.3.2 国家专利战略分析
        4.3.3 核心企业专利战略分析
        4.3.4 国外专利战略特征分析
    4.4 小结
5 我囯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融合发展
    5.1 我国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运行机制
        5.1.1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范围界定
        5.1.2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内容
        5.1.3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管理模式
        5.1.4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保障机制
    5.2 我国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课题研究特征分析
        5.2.1 数据检索及研究方法
        5.2.2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课题研究的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5.2.3 竞技体育科研攻关课题研究的内容分析
    5.3 小结
6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
    6.1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的跟踪观测
        6.1.1 体育科技创新投入的跟踪观测
        6.1.2 体育科技创新活动的跟踪观测
        6.1.3 体育科技扩散活动的跟踪观测
        6.1.4 体育科技进步总指数与体育产出指数跟踪观测
    6.2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发展的贡献与影响分析
        6.2.1 数据指标的选择与来源
        6.2.2 体育科技进步对竞技体育发展的贡献率分析
        6.2.3 我国体育科技进步与竞技体育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主要学习经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致谢

(7)青藏高原地区冬季来流对大型风力机功率及尾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风力机气动特性的研究方法
        1.2.2 风力机来流对功率与尾流的影响的研究
        1.2.3 基于激光雷达的风力机外场实验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课题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大型风力机外场实验方案
    2.1 实验目的及内容
    2.2 外场实验条件介绍
    2.3 实验方法及安装布局
    2.4 激光测风雷达的对比选型
        2.4.1 机舱式激光测风雷达
        2.4.2 地基式激光测风雷达
    2.5 实验设备安装及测量
        2.5.1 实验所需工具及安全设备
        2.5.2 激光雷达的安装过程
        2.5.3 实际测量过程
第3章 实验、数值模拟及数据分析的基本理论
    3.1 相干雷达测风基本原理
        3.1.1 大气后向散射
        3.1.2 多普勒频移测速原理
    3.2 雷达测量风速反演原理
        3.2.1 机舱雷达反演原理
        3.2.2 地面雷达反演原理
    3.3 数值计算基本理论
        3.3.1 叶素动量理论
        3.3.2 致动线理论
        3.3.3 大涡模拟
    3.4 数据分析的基本理论
        3.4.1 测量的不确定度
        3.4.2 小波分析
        3.4.3 相关函数理论
        3.4.4 湍流尺度
第4章 测量过程及测量结果分析
    4.1 激光雷达的稳定运行分析
        4.1.1 雷达发射激光的时间步长
        4.1.2 雷达发射激光的扫略角
        4.1.3 激光雷达的空间探测结果
    4.2 雷达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分析
    4.3 实验的不确定性分析
        4.3.1 激光雷达测量不确定性的影响因素
        4.3.2 激光雷达测量风速的不确定度计算
    4.4 实验主要测量参数及变化规律
第5章 不同来流条件下,风力机的输出功率及尾流的变化
    5.1 基于小波分析,分析来流对功率及尾流的影响
    5.2 来流、风力机输出功率、尾流的时程数据相关性分析
        5.2.1 来流与输出功率的相关性
        5.2.2 来流与不同位置处尾流风速的相关性
    5.3 来流湍流尺度对风力机输出功率的影响
第6章 不同来流风速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值对比
    6.1 模拟高原地区大气边界层与实验结果的对比
        6.1.1 计算域及边界条件
        6.1.2 大气边界层的平均特性
        6.1.3 大气边界层的脉动特性
    6.2 模拟高原地区风场与实验结果对比
        6.2.1 计算域及边界条件
        6.2.2 风轮前来流特性
        6.2.3 风力机输出功率及尾流特性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B 部分图表数据补充

(8)甘青藏区“控辍保学”政策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甘肃A县和青海B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1.研究的缘起
        2.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的意义
    (三)文献综述
        1.核心概念界定
        2.相关研究综述
        3.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四)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1.理论基础
        2.理论分析框架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与研究分析框架
        2.研究对象的选取
        3.研究方法
二、甘青藏区“控辍保学”政策实施现状
    (一)甘青两县简况
        1.两县县情简况
        2.两县“控辍保学”政策内容概况
    (二)甘青两县调查结果
        1.依法控辍保学情况
        2.机制控辍保学情况
        3.质量控辍保学情况
        4.扶贫控辍保学情况
        5.保障控辍保学情况
        6.组织宣传控辍保学情况
三、甘青藏区“控辍保学”政策实施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一)甘青藏区“控辍保学”政策实施的成效
        1.控辍目标提前达成
        2.控辍机制合理并执行严格
        3.保障控辍措施具有针对性
        4.家长思想观念发生转变
        5.教师管理方式的转变
    (二)甘青藏区“控辍保学”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潜在辍学问题依然存在
        2.劝返生“学不好”是普遍现象
        3.学生学习出口没有彻底打开
        4.政策目标群体对“控辍保学”政策的认知程度偏低
四、甘青藏区“控辍保学”政策实施中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取得成效的原因分析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政策执行过程中宣传力度不足、手段不合适导致学生和家长“知不了”
        2.组织机构中人员的不足导致家长、学生“知不了”
        3.执行者实施时的偏向导致“留不住”、“学不好”、“升不了”
        4.农牧区学校教育提升不足导致学生“留不住”、“学不好”
        5.初中普职融合教育发展缓慢导致学生“升不了”“就不了”
        6.导致学生辍学的自然、经济、社会、学校、家庭、自身原因分析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对策建议
        1.提升主体和客体的内推力
        2.外部环境改善形成支持力
    (三)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9)青藏铁路沿线不同深度冻土温度分布式监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章节安排
第二章 分布式64点不同深度冻土温度监测分析
    2.1 冻土的水热物理特性
    2.2 温度传感器选择、测试与封装
    2.3 不同深度的温度模拟信号有线传输
        2.3.1 多通道信号传输技术
        2.3.2 复用通道信号传输技术
    2.4 多通道与单通道多点冻土温度监测系统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分布式64通道冻土温度监测系统设计
    3.1 系统功能与技术指标
        3.1.1 系统功能
        3.1.2 技术指标
        3.1.3 系统整体框架
    3.2 硬件设计
        3.2.1 64通道热敏电阻分布模型
        3.2.2 四线制热敏电阻电压监测方法
        3.2.3 64通道冻土温度信号切换电路
        3.2.3.1 64通道控制方法
        3.2.3.2 通道切换电路设计
        3.2.4 电源设计
    3.3 软件设计
        3.3.1 64通道冻土监测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3.3.2 40路继电器开关控制电路程序设计
        3.3.3 冻土温度数据校正方法及程序设计
        3.3.3.1 冻土温度数据校正方法
        3.3.3.2 温度数据校正方法程序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布式单通道冻土温度监测系统设计
    4.1 系统功能与技术指标
        4.1.1 系统功能
        4.1.2 技术指标
        4.1.3 系统整体框架
    4.2 硬件设计
        4.2.1 单通道热敏电阻采集群模型
        4.2.2 64路冻土温度电压调制电路
        4.2.3 二阶乘法混频电路
        4.2.3.1 465kHz本地振荡器
        4.2.3.2 中心频率465kHz带通滤波器
    4.3 软件设计
        4.3.1 单通道冻土温度监测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4.3.2 程控滤波器滤波程序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64通道与单通道冻土温度监测系统测试
    5.1 系统测试
        5.1.1 系统测试平台
        5.1.2 模拟冻土环境下系统性能测试
        5.1.2.1 64通道冻土温度监测系统性能测试
        5.1.2.2 单通道冻土温度监测系统性能测试
        5.1.2.3 两个系统性能对比分析
        5.1.2.4 与现有多通道温度采集器的性能对比
    5.2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3.1 基本概念界定
        3.1.1 文化
        3.1.2 铁路文化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3.1.4 文化自信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四、Sino-Japanese Teamwork Probes Environment Changes on Tibetan Plateau(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第四纪孢粉研究五十年[J]. 唐领余,沈才明,吕厚远,李春海,马庆峰.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1(12)
  • [2]柴达木盆地西北缘上干柴沟组泥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古环境古气候意义[D]. 马万里. 兰州大学, 2021(09)
  • [3]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教材活动系统教学策略研究 ——以2019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为例[D]. 杨丹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4]GPS在我国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展望[J]. 王坦,李瑜,张锐,师宏波,王阅兵. 地震研究, 2021(02)
  • [5]高原鼠兔个体和种群对捕食风险的响应及其栖息地植物群落的变化[D]. 周睿. 甘肃农业大学, 2020
  • [6]我国体育科技进步及其对竞技体育的促进效应研究[D]. 张元梁.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7]青藏高原地区冬季来流对大型风力机功率及尾流的影响[D]. 王印.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8]甘青藏区“控辍保学”政策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甘肃A县和青海B县为例[D]. 钟桢.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9]青藏铁路沿线不同深度冻土温度分布式监测系统设计[D]. 张金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10]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标签:;  

中日团队合作探索青藏高原环境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