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海水”与徐“火焰”(论文文献综述)
陈婧[1](2020)在《无名氏小说的传奇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无名氏是中国文学史上颇具神秘色彩和传奇命运的现代作家,从书本外的经历到书本中的故事,从风靡文坛的爱情小说《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到被历史尘封的长篇巨作《无名书》,都让无名氏成为了现代文坛中与众不同的存在。从前期写作言情小说高调登场到后期潜在写作成为文坛的失踪者,随着20世纪80年代国内外学者对无名氏研究地不断推进,无名氏作为文坛“迟到的归来者”逐渐被大众认识,研究也呈多元化趋势发展,大多数的学者将无名氏归入“后浪漫派”的行列,本文基于此发现他擅长书写“现代罗曼史”,设定奇人、奇事、奇情、奇境,既有浪漫主义的个性化抒情,又加入了现代主义的个性化叙事方式,编织了一段段都市传奇,也因此形成了独具无名氏个人特色的叙事模式——传奇叙事。笔者通过相关学术研究发现传奇是中国小说写作中长久以来的传统叙事模式,无名氏小说中的传奇叙事受中国古代传奇传统影响具有历时性的特征,随着时代发展,无名氏小说创作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故笔者需要联系时代背景,并回归文本内容重新认识无名氏小说中的传奇叙事概念。在此基础上运用叙事学理论分析无名氏小说文本中的传奇表现和叙事手法的运用,进一步探讨无名氏小说传奇叙事的意义。因此本文针对无名氏小说传奇叙事问题的讨论可细分为绪论,综论、结论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围绕论文的选题缘由与意义讨论。一方面笔者通过对无名氏小说创作情况及研究现状的梳理,发现无名氏小说传奇叙事还有待深入探究。另一方面,笔者探讨了中国传统传奇叙事与现代小说传奇叙事承袭转型问题,为探讨无名氏小说的传奇叙事提供了理论依据,再回归小说文本归纳无名氏个性化传奇叙事的特点。综论部分是论文研究的重点,分为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无名氏小说传奇叙事的形成,探讨作家个人经历以及中西方文化交融对无名氏小说创作的影响。第二个方面,无名氏小说中的传奇表现,对文本内容中的传奇表现进行划分。第三个方面,无名氏小说中传奇叙事手法分析,分别从传奇人物、传奇情节、传奇情境分析叙事手法的运用。第四个方面,无名氏小说传奇叙事的意义,探讨无名氏传奇叙事模式在主题创新与审美意蕴上的表现,进一步思考作家运用传奇叙事想要传达的文化内涵。结论部分从整体上对论文进行简要概述总结,归纳论文的价值与不足。
王爱红[2](2020)在《中国现当代“海丝文学”初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上丝绸之路作为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与文化遗产,为古今中外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与丰富的精神滋养。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内涵是通过海路进行的中外文化交流与互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相互碰撞、交流与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元的海丝文化,诞生了大量描写和表现中外交往的文学作品及文学现象。现代海丝文学既继承了古代海丝文学跨地域、跨民族、跨国别、跨文化交流的历史传统,又融入了强烈的现代意识。论文从跨文化视角研究海丝文学,通过系统梳理中国海丝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和跨文化旅行等理论和方法,分析现代海丝文学的重要现象和代表作家作品,力图揭示现代海丝文学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美学意蕴。第一章,回顾海上丝绸之路和海丝文学的历史,界定海丝文学的概念与范畴。海上丝绸之路产生于中外文明的相互吸引,在政治外交和商贸求法的推动下,它不仅成为中外物质交往的海上通道,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海上大动脉,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和繁荣。海上丝绸之路的内涵和历史演变决定了海丝文学的概念与范畴。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神话、诗歌、游记、小说等众多文学形态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学。第二章,梳理现代海丝文学的发展脉络。现代海丝文学经历了“经世致用”的晚清海丝文学、启蒙与审美兼具的民国海丝文学、歌颂与展望并存的共和国海丝文学的演变过程。晚清的海外行旅使国人逐渐认识到中国处于“世界之中”,开创了走向世界、探索新知的一代风尚。民国海丝文学继承晚清经世致用和启蒙任务,其创作主体又普遍有自觉的美文追求。共和国海丝文学逐渐走向个性化、个人化,对海员及海军等形象的塑造为中国文学画廊增添了新鲜的人物形象。第三章,分析现代海丝文学中的海洋题材与海港城市。现代海丝文学的海洋书写呈现出崭新的生命气质和文化精神,成为激活海上丝绸之路的现代性密钥。海上丝绸之路沿途不同区域的海洋风景,不仅使创作者迸发了表现海洋风景的激情,更起到了唤醒自我的功能,使作家的生命哲思得到进一步升华。现代海丝文学中的海港城市是中外作家重要的书写对象,上海作为现代中外文化交流的最前沿阵地,是中国城市化、现代化最集中的体现者。在中外作家的合力书写中,上海呈现为兼具原始与现代的矛盾综合体形象。第四章,探究旅外知识分子笔下的欧美形象。欧洲和美国是现代知识分子海外书写的最主要的地区和国家,也是影响现代中国的发展历史和现代化进程的最重要的外源力量。现代海丝文学关于欧美的书写,为欧美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和欧美形象的确立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涵盖对自我与他者关系的想象和思考,铭刻了旅外作家在中外文化碰撞、磨合、会通过程中的艰难心路历程。第五章,考察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使者留学生和移民形象。现代留学作家群所经历的屈辱体验激发了这一群体对留学生形象的批判与反思。从海峡两岸的留学生形象到新世纪以来移民形象的创作更迭,体现了创作主体从文化冲突的落寞与挣扎到自觉寻求文化融通的转变。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为当代作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创作源泉,张炜的徐福东渡叙事体现了海丝历史题材的文学创新。现代海丝文学,一方面记录了现代中国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的不同于古人的海外行旅体验与世界想象,是现代中国认识世界、建构他者的过程,另一方面反映了自我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借助他者重构自我认知,从而获得独特的心灵体验与现代审美经验,是通过世界认识自我、重塑自我的过程。海丝文学作为他者与自我的叙说与重塑,具有异质性、跨界性、互动性的文化特点,期间伴随着自我与他者的疏离、对立与互融的过程,是中外文化的碰撞、冲突、磨合、创造的见证和结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跨文化对话。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现代海丝文学所反映出的跨文化对话是不均衡的、不对等的,尚未形成平等的对话精神和共存意识。
李向东,何幼斌[3](2019)在《宁夏香山群徐家圈组顶部石灰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时代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宁夏香山群徐家圈组顶部的薄层石灰岩以其含有的古生物化石已成为解决香山群时代归属的关键地层单元,而香山群自20世纪40年代发现以来的时代争议,已经严重地阻碍了该地区及北祁连地区早古生代大地构造、地层和古地理等项研究工作的开展。本文通过薄层石灰岩碳-氧稳定同位素测温结果、稀土元素及相关微量元素测试结果的分析,对其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碳、氧同位素测温结果显示温度范围分布一般在52.4~61.7℃之间,平均为57.5℃;(2)稀土元素具有明显的Eu正异常(较强)和Ce负异常(较弱);(3)在微量元素U-Th图解中全部落入热水沉积区,在Zn-Ni-Co图解中大部分落入热水沉积区,所有样品均远离水成沉积区。结合沉积环境与沉积特征的相关研究成果,认为徐家圈组顶部的薄层石灰岩具有区域扩散型热水沉积岩特征,其成因可能与远离热液喷溢区的热液羽有关。参照北祁连地区大地构造的相关研究成果,薄层石灰岩最有可能形成于大洋向岛弧的转换时期或弧后扩张时期,即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晚期至晚奥陶世艾家山早期。
杨冰华[4](2019)在《敦煌西夏洞窟营建所涉佛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西夏统治时期敦煌洞窟营建及所涉佛事活动一直是学界研究的薄弱环节。这一问题的原因与西夏史籍的失载以及藏经洞封闭造成相关营建文书缺失有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运用历史文献考据、艺术史图像证史等理论与方法,充分利用敦煌西夏洞窟中保留的壁画、题记以及黑水城等地出土文书等材料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本文结构主要包括绪论、七个章节和结语三部分。首先,绪论主要对研究缘起、研究对象、学术史回顾、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等问题做必要说明与限定。正文按照研究材料将内容分为莫高窟和榆林窟两部分。作为崇信佛教的国度,西夏统治时期在敦煌进行了大量洞窟营建及寺院建设活动。皇庆寺是莫高窟的一座重要寺院,就其命名缘由学界均认为其因营建于元皇庆年间而得名。通过对黑水城等地出土佛经等材料以及西夏史籍的梳理,认为该寺是西夏乾佑二十年(1189)仁宗皇帝嵬名仁孝登基五十周年之际,敦煌以嵬名智海、翟嵬名九等人为代表的佛教领袖为其庆贺所建。除寺院之外,西夏在敦煌也重修了很多洞窟,不过由于与前期艺术题材存在很大相似性,目前具体洞窟分期还存在较大争议。莫高窟第38窟新发现一则题记,文章就其时代、作者及题记在洞窟断代问题上的价值做了解读。该题记由金元之际东夏僧人道洪书写,他极有可能是一名工匠,按照当时流行的印度波罗样式造像风格,在该窟建造一身降魔触地印菩提像。另外,莫高窟第61窟是曹氏归义军时期营建的洞窟,西夏乾佑十五年(1184)、乾佑二十年(1189)、天庆二年(1195)仁宗及皇后罗氏三次大规模举行法事活动,借此殊胜时机,敦煌佛教领袖巧妙地重修了该窟甬道壁画。西夏之所以选择此窟是因为主室西壁大幅五台山图契合了其五台山文殊信仰需求;榆林窟第29窟图像题材与蒙元时期西夏遗僧一行慧觉编撰的《华严忏仪》可以较好地对应起来。因而,该窟可能是西夏时期的一座华严道场。国师、禅定高僧、净土变、文殊变与普贤变以及密教金刚手菩萨、不动明王在法会中扮演不同角色,信众在往生净土、密教护持等资荐下,最终到达莲华藏世界。敦煌石窟群是西夏佛教活动中心之一,信众往往前往那里巡礼圣迹,礼佛修行。西夏天赐礼盛国庆五年阿育王寺惠聪巡礼僧团一行七人在榆林窟修行四十余日,并在第15窟、第16窟题写了珍贵的发愿文题记。对此题记在前人释读基础上重新做了录文,并就其内容从惠聪僧团成员的民族成分、多样化身份、僧团修行活动等方面做了解读。西夏时期瓜州地区民族成分复杂,惠聪一行中的弗兴、安住等人可能是中古遗留的粟特人后裔;僧团成员身份包括赐紫僧、出家弟子、在家弟子以及白衣行者、行婆等多种身份。另外,西夏作为偏居西北内陆的割据势力,干旱少雨的自然环境使其农业生产活动长期处于薄弱状态。文章以榆林窟第3窟文殊变与普贤变为研究材料,对西夏时期瓜沙地区祈雨活动做了解读。该窟窟门两侧绘制的文殊变与普贤变上书写清代嘉庆年间祈雨活动题记,其原因可能与文殊变中出现五身龙王像有关。西夏之所以接收宋地传播而来具有龙王像的图像样式是因为恰好契合了其祈雨需求。总之,西夏统治时期敦煌洞窟营建所涉佛事活动研究还存在很多盲区。由于史料缺失等诸多主客观条件限制使这一成果未能很好地系统化,采用专题式的讨论模式则避免了面面俱到而无法深入的弊端。
赵文国[5](2019)在《理论与批评 ——中国电影叙事伦理研究(1978-1989)》文中指出电影叙事伦理研究近年来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但无论是理论探讨还是批评实践,都还处于摸索阶段。本论文试图从理论与批评两方面对中国电影叙事伦理进行探讨,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文献法、跨学科研究、影片精读等。论文分为理论探讨与批评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从四个方面对电影叙事伦理进行归纳探讨。首先是叙事伦理研究的内涵。叙事与伦理之间的互文关系使叙事伦理研究成为可能,其内涵有二:一是作为一种文艺批评方法,二是涉及人文关怀的叙事表达研究。其次,电影叙事伦理研究的定位。电影叙事伦理研究不是电影叙事学研究的延伸,也不是电影道德批评的继续,而是在电影叙事学的基础上,将叙事学研究从注重形式的研究转移到“叙事与伦理”间的关系研究上;电影叙事伦理批评在批评目的、批评标准、批评方式等方面不同于传统的电影道德批评。作为电影伦理学的一部分,电影叙事伦理研究的终极目标是维护人类共同的文化价值。其三,电影叙事伦理研究的方法。具体包括伦理学方法、“故事伦理”与“叙述伦理”两分法、修辞伦理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四种。其四,电影叙述伦理的研究。内容包括一、电影中的时间与伦理关系研究。电影中时间安排受到时间政治的影响,同时也颠覆着时间政治;电影中的时间变形、扭曲影响着观众对电影意义的解读;二、电影中视点与伦理关系研究。叙事视点与镜头视点对观众的伦理判断发生着影响,叙事视点与镜头视点之间的复杂关系又进一步丰富着影片的意义。下编部分笔者以80年代电影为例,从叙事伦理角度进行文本批评,试图呈现80年代电影叙事与伦理之间的关系,以及电影表达启蒙伦理诉求时所能达到的程度。一、“伤痕电影”以对普通人在“文革”中的日常生活抒写代替此前电影对革命英雄的讴歌,将伦理诉求从革命英雄伦理变为政治启蒙伦理。二、改革影片通过国家伦理大叙事表达自上而下、作为整体的改革事业,很少关注作为个体的人在改革中的欲望、动机、精神困境等;情节设计上,往往将矛盾冲突放在改革者与反改革者、老一辈与青年人之间,通过对比叙事,表达改革的伦理正当性。三、《沙鸥》、《野山》、《红衣少女》等影片诉说个人意识的觉醒,通过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表达“我该如何生活”的伦理诉求,诉求程度参差不齐;四、农村题材电影在表达文化启蒙诉求时,叙事价值上呈现出冲突与迷茫:一方面试图以个人叙事、对比叙事的方式关注个人价值,一方面却在人物形象塑造、影像表达上呈现出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怀旧;一方面想要表达现代化的伦理诉求,一方面却对传统伦理的秩序感与温馨感恋恋不舍。理知上面向未来,情感上却回顾传统。五、“王朔电影”以“亵神的幽默”、要求平庸(非崇高)的权利表达了过度浪漫的个人主义。情节上纯情女孩拯救者形象、闭合式的故事结局设计使得王朔电影一方面嘲讽一切价值,消解一切意义,一方面却在寻找新的权威;一方面是个人主义的极端彰显,一方面却是个人主义的彻底失败。这种分裂的个人主义在表达启蒙的同时也消解着启蒙,在言说个人的同时也遮蔽着个人,最终陷入价值混乱的尴尬境地。另外,巴赞电影理论的伦理诉求影响着80年代的电影创作,可视为对电影自身的一次启蒙,笔者也将其纳入到下编的讨论之中。
马红雪[6](2019)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徐志摩诗歌爱情概念隐喻研究》文中提出隐喻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思维方式,爱情作为无法清晰界定的抽象概念,必须通过隐喻的方式进行构建和理解。徐志摩是着名的爱情诗人,他十年的诗歌创作生涯中与爱情概念相关诗歌占全部诗歌约41%,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徐志摩诗歌中爱情概念的隐喻建构和理解突破徐志摩诗歌传统研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统计分析徐志摩诗歌中爱情概念的相关隐喻表达,主要可以概括为人、植物、冰、火、水、月亮、声音、星星、神明、成双成对、大自然等十余种来源域。每种来源域通过经验相似和完型心理向目标域进行投射,基于不同的身体经验、生活经验、情感经验、社会经验等完成映射。概念隐喻映射完成了来源域和目标域在心理表层上的单向映射,而隐喻概念整合则从心理空间多向、动态整合角度展现爱情隐喻两个输入空间之间精细组合的运作过程,“爱情是人”和“爱情是自然”分别有选择性地提取人和自然的部分特征匹配到爱情的特征上去,经过完善逻辑得到爱情和人、爱情和自然之间的概念整合,最终推论爱情概念和人生概念、自然概念空间开放、多维调动,得出徐志摩一生执着追求爱、美、自由,徐志摩爱情诗歌创作中爱情理想、人生理想、自然理想是其爱情概念的一体三面的结论。而徐志摩诗歌爱情概念隐喻表达受历史传统文化和直接经验文化双重影响,国内外教育背景和文化传统加上五四社会运动、文学界革命和直接生活经历等共同推动了徐志摩诗歌爱情概念隐喻表达的建构。文章分章节主要解答徐志摩诗歌中爱情隐喻是什么,怎么样进行映射连通,如何动态进行隐喻概念的整合等问题,并分析徐志摩爱情隐喻表达的认知文化理据。第一章引言。综述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理论,国内诗歌隐喻研究历程和研究背景,以及徐志摩诗歌的研究现状,并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语料。第二章概念隐喻。充分说明爱情概念采用隐喻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阐释爱情隐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徐志摩诗歌中的爱情隐喻表达和爱情隐喻类型,并分析爱情隐喻从目标域向来源域的映射。第三章概念整合。在第二章概念隐喻的单向映射基础上,细化完善爱情隐喻的概念整合过程,推理分析“爱情是人”、“爱情是自然”的动态概念整合过程,以及“爱情”、“人生”、“自然”三者的整合。第四章文化认知分析。在徐志摩爱情概念隐喻表达和隐喻类型的充分观察和隐喻映射和概念整合的推理论证基础上,从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认知角度,分析爱情隐喻表达的社会文化认知理据。第五章结语。对全文结论、创新和不足之处做归纳总结,并对继续研究提出展望。
张彬彬[7](2019)在《天然红海榄单木胎生繁殖体产量预测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红海榄在生产上较多地采用自然繁殖造林的方式,所以胎生繁殖体是红海榄造林极其重要的基础物质,红海榄胎生繁殖体的生产数量及其质量将直接影响到造林质量,因此,开展红树林胎生繁殖体产量的预测研究,是科学地组织红树林生产、造林及红树林生态系统经营的重要基础工作。本文选择了我国分布有典型天然红海榄纯林群落的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廉江市高桥镇、海南省临高县、海口市东寨港、文昌市清澜港等五个地区作为研究分区,分两个年度采集天然红海榄胎生繁殖体以及收集相关影响指标的数据,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找出主导的影响因子,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构建三种不同的预测模型,最终通过方差分析,观察残差分布图以及独立样本检验结果比较从而筛选出最优预测模型。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与高桥红树林保护区样地的天然红海榄单木胎生繁殖体产量有显着相关关系的测树因子包括树高、地径、冠幅和一级侧枝粗;徐闻县大汉三墩区的天然红海榄单木胎生繁殖体产量与种型指数、树高、地径、冠幅以及枝下高5个测树因子有相关关系;海口市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的天然红海榄单木胎生繁殖体产量与冠幅、地径、一级侧枝数和一级侧枝粗4个测树因子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着相关;文昌市清澜港红树林保护区天然红海榄单木胎生繁殖体产量与种型指数、地径、冠幅和一级侧枝粗的Pearson相关系数达到显着水平及以上;临高县彩桥红树林保护区天然红海榄单木胎生繁殖体产量与冠幅、树高和枝下高3个测树因子的Pearson相关系数达到了显着水平及以上;综合5个研究区的测树因子与单木胎生繁殖体产量进行的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地径、一级侧枝粗以及种型指数与天然红海榄单木胎生繁殖体产量相关,加入立地因子考虑后,发现全氮含量、碱解氮含量、全钾含量和全磷和地径、一级侧枝粗以及种型指数均与天然红海榄单木胎生繁殖体产量显着相关。(2)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构建天然红海榄单木胎生繁殖体产量预测模型,并采用独立样本检验对预测模型的适用性进行检验;所得到的细分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均在80%以上,基于测树因子的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为78%,确定系数高达0.794;基于立地因子和测树因子的综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达到80%以上。所构建的预测模型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3)选用新一期的样本数据为基础进行预测模型的实践检验,通过预测值与实际值的方差分析,观察和比较各个预测模型的残差分布图以及计算误差和精度检验指标发现:在所有模型中,基于测树因子的预测模型的残差分布情况不均匀,首先排除;其次,根据误差和精度检验指标的计算结果发现各个研究区的细分预测模型与基于立地因子和测树因子的综合预测模型的误差和精度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在误差和精度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的情况下,由于综合模型较细分模型更能克服地域异质性,故最终选择基于立地因子和测树因子的天然红海榄单木胎生繁殖体产量综合测模型为最优预测模型。
闫谊[8](2019)在《李青萍绘画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李青萍,中国第一代从事现代绘画艺术探索并长期坚持的艺术家。早年接受西方艺术教育,并取得了相当高的艺术成就,20世纪40年代,活跃于艺术界,热心革命和教育事业。20世纪50年代,因政治、社会原因从中国美术史上“消失”,之后一直蛰居于家乡湖北荆州,生活艰辛。20世纪70年代末,政治自由后,消失了近30年的李青萍绽放了其第二次艺术生命。其晚期的作品以早年接受的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想为基础,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荆楚地域文化、民间艺术,结合自己对生命的深刻体验和感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李青萍的艺术创造,不仅成为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代表,而且成为整个女性文化史上的一个个性鲜明、极具典范意义的艺术个案。纵观20世纪中国艺术史,时代和认识的局限,遮蔽了一代与李青萍人生、艺术经历类似的艺术家,也遮蔽了他们的艺术史地位。作为学术研究对象,对李青萍及其绘画艺术的专题探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对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尽可能全面、系统的探寻,有助于充分展示西方绘画艺术在中国的传播、接受和演进轨迹。本文在对李青萍的艺术生涯与艺术观念梳理、勾勒和开掘的基础上,尽可能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李青萍的绘画艺术。重点对其晚期作品的题材、绘画主题、绘画语言和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全方位展示李青萍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艺术风格,着重从社会时代、历史文化、荆楚地域文化和民间艺术、女性意识、师承以及学养、个人独特的性格等方面,阐释李青萍绘画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同时力图在多维的视野中,将李青萍和西方抽象表现主义、同时代的抽象艺术家以及女性艺术家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开掘李青萍极其富于个性特征的绘画艺术风格,凸显李青萍绘画艺术的特殊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中国20世纪的现代艺术史坎坷曲折,在具体的演进发展过程中,李青萍是一条潜藏的暗线,是一个极富代表性的历史缩影,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艺术案例,是一个无论如何都回避不了的人物,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本文正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以中国时代、社会变迁和美术史发展为历史背景,将李青萍艺术生涯分为五个阶段,展现和归纳李青萍的生平、李青萍绘画艺术创作的基本状况,以及李青萍的艺术观念。第二章从绘画作品的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等几个方面系统阐释李青萍晚期抽象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从个性化的绘画语言、宇宙生命意识的绘画主题、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精神取向等方面展现其艺术的独特性和艺术价值。第三章主要分析李青萍绘画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从社会时代、历史文化、荆楚地域文化和民间艺术、女性意识与女性艺术、师承和教育、个人因素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李青萍晚期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形成的原因。李青萍独具特色的、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时代的绘画风格是中国油画艺术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的一种暗流,是顺应历史时代发展的,是西方现代艺术在中国的顺势融合及发展。第四章立足于多维比较视野,探究和归结李青萍绘画艺术的个性特质,在同西方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同时代的中国抽象主义艺术家、同时代的女性艺术家的比较分析中,进一步呈现李青萍绘画艺术的独特价值。第五章全面论析李青萍绘画艺术的历史地位与当代启示,从中国现代艺术和女性艺术两个维度对李青萍及其艺术做出基本的历史定位。从社会文化意义、中国油画艺术的历史发展、中西融合的艺术创造以及女性艺术等多方面阐释李青萍绘画艺术的意义。基于对“李青萍现象”的关注,深入剖析李青萍绘画艺术对当代艺术的启示。李青萍绘画艺术与人生追求引发了我们对主体性概念等人类文化价值的深切思考:面对生命的变幻无常,李青萍以无比纯真的赤子之情,在弥漫着政治变动、战乱纷争、人情淡薄的人世生活中谱写出了旖旎、激愤而极富于个性特质的审美乐章。她怀抱对人世的怆痛和思考,于纯粹的艺术的世界里找到了可以倚持、相信的审美理想。如此一来,艺术从主流规范的限制中解放了出来,艺术的色彩、线条、题材、构图,都从“意义”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自由随性的翱翔发展。李青萍的艺术,不是矫情的装饰,而是从生命内里呼叫出的痛彻心肝的情感迸发。作为一位经历丰富而特殊的画家,李青萍的一生,不仅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而且在中国现代艺术,特别是油画语言的探索和开拓上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因此,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应该有李青萍重要的一席之地。作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李青萍在一种相当复杂的极端环境下,执着地追求精神和艺术的世界,她超越物质、超越功利的艺术精神给我们这个充满物欲社会的艺术工作者做出了典范。作为一名女性艺术家,李青萍的艺术创造和人生经历正契合了中国20世纪女性解放的社会潮流,她的经历也启发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让女性艺术家实现真正的自由和解放,如何确立当代女性艺术家应有的社会文化价值。这,实际上也正是本课题有待开掘的研究领域。
王晓娜[9](2018)在《光谱与色谱技术结合示踪溶解有机物在长江-东海的组成、来源及转化》文中提出溶解有机物(DOM)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之一,DOM的组成对水体环境中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DOM的组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系统的源汇角色及碳的循环流动。河流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连接,大量的陆源有机物通过河流输送到近海生态系统,河流—河口—近海体系还受到强烈的人为活动干扰。在不同的因素作用下(例如水文条件、光照),DOM的组成和活性在河流—河口—近海体系的输送过程中发生很大的改变。对于河流—河口—近海体系内DOM组成的研究,有助于系统的认识不同的DOM组分在输送过程中的转化规律。目前对于不同水环境中DOM组成的研究已经有所开展,但将光谱技术与色谱技术相结合,系统地对DOM组成在河流—河口—近海体系内的变化研究却鲜有报道。本文以长江、长江口和东海为研究对象,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技术测定了有色荧光溶解有机物(CDOM),利用气相色谱测定了溶解态木质素,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溶解态黑碳(DBC),并对DOM在长江—长江口—东海的组成、来源和转化进行了探讨,讨论了不同DOM组分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一)定量分析了DOM在长江中下游的转化。在不同的水文条件下,长江流域内DOM的来源、组成、降解途径具有显着的差别:在洪水期,长江流域的溶解有机碳(DOC)和CDOM的浓度都高于平水期,土壤冲刷是长江流域DOM的主要来源。在平水期,长江中下游浮游植物的现场生产向水体中添加了类蛋白组分。长江中下游溶解态木质素的浓度在洪水期和平水期没有显着的差别,但是三峡大坝蓄水导致的上游来水比例的不同以及农业活动的周期性,导致长江流域木质素的紫丁香基酚类与香草醛基酚类比值(S/V)和紫肉桂基酚类与香草醛基酚类比值(C/V)在洪水期和平水期具有显着的差别。在平水期,淡水絮凝及光降解是长江中下游DOM的重要降解途径;在洪水期,长江中下游DOM的降解途径主要是微生物降解和光降解。除了受到三峡大坝工程的控制外,在平水期地下水对长江中下游DOC和CDOM的收支也具有重要影响,其输送通量与洞庭湖输送通量相当。(二)徐六泾DOM的组成和含量受到流域冲刷的影响:通过连续观测一个水文年内徐六泾DOM组成的变化,计算了DOM不同组分向东海的输送通量。长江经徐六泾每年向东海输送的DOC通量为1.18×106 t C,约占全球河流输送DOC通量的0.45%。长江每年的DBC输送通量为71.95×103 t C,溶解态木质素的输送通量为6.93×103 t C,约三分之二的DOM输送发生在丰水期。流域冲刷会向水体中添加悬浮颗粒物,徐六泾DOM各组分的含量与悬浮颗粒物的浓度均存在正相关关系,表明流域冲刷是徐六泾DOM的重要来源。目前的研究认为DBC主要来源于土壤中黑碳的溶出,徐六泾DBC占DOC的比例(DBC/DOC)随着大通流量的增大而逐渐增加,这与黑碳会优先从土壤中淋洗出有关。此外,DBC难降解的性质也是丰水期DBC/DOC增大的原因。徐六泾溶解态木质素占DOC的比例在丰水期和枯水期没有显着的区别。综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和本次的研究发现,在全球的大河流体系中V系列木质素单体的含量与流域森林覆盖率显着正相关,表明森林覆盖率是影响大河流体系中溶解态木质素含量的重要因素。(三)细化了长江口最大浑浊带对DOM的改造影响。在夏季长江口航次中,由于都受控于咸淡水混合过程,DBC浓度与CDOM浓度成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在盐度1520区域,由于光限制的解除以及浮游植物的生长,DOM的组成发生了显着的改变,光降解程度增大,海源有机物含量增多。在2011年7月的航次中,最大浑浊带的沉积物再悬浮以及伴随的吸附解吸过程,显着改变了DOM的组成。在最大浑浊带区域,颗粒有机碳、颗粒态木质素和溶解态木质素的含量均增大,颗粒态木质素增加的幅度更大,表明沉积物再悬浮过程中向水体内添加了大量的陆源有机物。然而,DBC在最大浑浊带存在显着的清除,而对应区域沉积物中黑碳的含量略有增加,推测DBC被再悬浮的颗粒物吸附,进而在沉积物中埋藏。在最大浑浊带DBC的含量减少了11±23%,溶解态木质素含量增加了42±27%,表明DOM中的惰性组分(如DBC)倾向于向沉积物中迁移,而相对活泼的组分(如木质素)则倾向于向溶解态中迁移,从而导致在最大浑浊带区域惰性有机物的埋藏量增加。(四)长江冲淡水、台湾暖流和黑潮对东海陆架区DOM的分布和收支起重要作用:沿岸河流向东海输送了大量的陆源DOM,其中长江的径流输入约占沿岸河流DOM总输入的80%。东海陆架区DOM的分布主要受到盐度较低、DOC浓度较高的长江冲淡水和盐度较高、DOC浓度较低的黑潮水和台湾暖流的混合的影响。浮游植物的生长、光降解以及微生物过程也影响东海陆架区DOM的分布。利用不同的水量交换数据建立了东海DOC、溶解态木质素和DBC的收支模型,估算了不同组分在东海陆架区的收支情况。收支模型研究表明台湾暖流输入是东海陆架区DOM的最重要来源,其次为黑潮水的输入。虽然河流输入和大气沉降输入的DOM总量相较于台湾暖流、黑潮水的DOM输入量小,仅占东海陆架区DOC总输入量的3.4%。但是河流和大气输入的DOM中陆源有机物的比例较高,约占溶解态木质素总输入量的14.8%和DBC总输入量的7.4%,丰富了对东海陆架区DOM来源和收支的认识。本文通过对长江、徐六泾、长江口和东海陆架区DOM的研究表明,陆源有机物在由流域输送往边缘海的过程中受到水文条件、流域冲刷、物理混合、最大浑浊带改造、光照和微生物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DOM的组成发生显着的改变,陆源有机物分子优先被降解,DOM的芳香性降低。利用不同的DOM组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陆源有机物在输送过程中的转化。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10](2018)在《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促进中国筑路机械学科的发展,从土石方机械、压实机械、路面机械、桥梁机械、隧道机械及养护机械6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筑路机械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土石方机械方面综述了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技术等;压实机械方面综述了静压、轮胎、圆周振动、垂直振动、振荡压路机、冲击压路机、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等;路面机械方面综述了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稳定土拌和设备等;桥梁机械方面综述了架桥机、移动模架造桥机等;隧道机械方面综述了喷锚机械、盾构机等;养护机械方面综述了清扫设备、除冰融雪设备、检测设备、铣刨机、再生设备、封层车、水泥路面修补设备、喷锚机械等。该综述可为筑路机械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二、王“海水”与徐“火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王“海水”与徐“火焰”(论文提纲范文)
(1)无名氏小说的传奇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一)无名氏小说的创作概况及研究现状 |
(二)“传奇叙事”略识 |
二、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无名氏小说传奇叙事的形成 |
第一节 无名氏的个人经历 |
一、文学视野的建立 |
二、小说素材的积累 |
第二节 中西方文化对无名氏创作的影响 |
一、中西方文化观念的影响 |
二、中西方文学创作理念的影响 |
第二章 无名氏小说中的传奇表现 |
第一节 唯美浪漫的爱情故事 |
一、爱情的悲欢离别 |
二、才子佳人的配对 |
三、柏拉图式的恋爱观 |
四、理想浪漫的约会场所 |
第二节 异域风光的书写 |
一、华山仙境 |
二、俄国风情 |
三、都市的诡异 |
第三章 无名氏小说的传奇叙事手法分析 |
第一节 传奇人物的塑造 |
一、人物形象前后的反差 |
(一)圣女与妖女 |
(二)绅士与怪客 |
二、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 |
(一)人物自我对话 |
(二)内心世界的表达方式 |
第二节 传奇情节的设定 |
一、故事套故事的技巧 |
(一)故事时空的自由变幻 |
(二)叙事视角的自由转换 |
二、邂逅型爱情模式 |
(一)志怪艳遇型邂逅 |
(二)偶然与误会 |
第三节 传奇情境的营造 |
一、文字的华丽铺陈 |
(一)营造诗情画意的仙境 |
(二)营造神秘诡谲的氛围 |
二、特殊意象的神秘隐喻 |
(一)大海的意象 |
(二)蛇的意象 |
第四章 无名氏小说传奇叙事的写作意义 |
第一节 传奇叙事创造性转变 |
一、读者审美趣味的迎合 |
二、雅俗文化的融合 |
第二节 现实与理想的思考 |
一、爱情悲剧的反思 |
二、事态人生的真相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中国现当代“海丝文学”初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三、研究意义及思路、方法 |
(一) 现代海丝文学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
(二)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概念与范畴: 海上丝绸之路与海丝文学 |
第一节 发生学意义上的海上丝绸之路 |
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生 |
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
第二节 海丝文学的概念与内涵 |
一、海上丝绸之路的内涵 |
二、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航线、港口及影响 |
三、海丝文学概念与范畴 |
第三节 海丝文学的古代演变 |
一、秦汉时期的海丝文学 |
二、隋唐时期的海丝文学 |
三、宋元时期的海丝文学 |
四、明清时期的海丝文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海丝文学的现代演进 |
第一节 “经世致用”: 晚清时期的海丝文学 |
一、知识分子海外行旅与文化想象 |
二、外交官、使臣的海外考察与文化选择 |
三、康梁海外游历与文化反思 |
四、晚清海丝文学的价值与局限 |
第二节 启蒙与审美:民国时期的海丝文学 |
一、海外游历与海丝文学的政治诉求 |
二、文化行旅与海丝文学的审美追求 |
三、流寓体验与海丝文学的家国情怀 |
四、走向世界的文化心态 |
第三节 歌颂与展望:共和国时期的海丝文学 |
一、蓝色行走与海员书写 |
二、蓝色守卫与海军形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洋、海港与海丝文学 |
第一节 海洋风景的发现 |
一、海上行旅与风景的发现 |
二、海洋风景与自我的发现 |
三、海洋风景与个性的表达 |
第二节 海港城市与国家想象 |
一、旅外知识分子的上海还乡叙事 |
二、旅华作家笔下的上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旅外体验与海丝文学 |
第一节 旅欧体验与欧洲形象 |
一、欧洲之行与梁启超的“中西化合” |
二、旅欧体验与徐志摩的康桥情结 |
三、邹韬奋笔下的欧美书写 |
四、储安平、萧乾笔下的欧洲形象 |
第二节 旅美体验与美国形象 |
一、进步与堕落:胡适、吴宓日记中的美国形象 |
二、中西合璧:林语堂与《唐人街》中的美国形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留学生、移民与海丝文学 |
第一节 海外寻梦与留学生、移民形象 |
一、屈辱与批判:留学体验与留学生形象 |
二、落寞与抗争:海峡两岸的留学生形象 |
三、越界与融通:移民形象与移民史的书写 |
第二节 徐福东渡移民史的当代重构 |
一、文学版的“徐福文化集成” |
二、“徐福东渡”的叙事艺术 |
三、徐福形象的文化意蕴 |
本章小结 |
余论 |
一、西镜东像:异国形象与本土镜像 |
二、跨文化互动与文化磨合 |
三、文化自觉与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宁夏香山群徐家圈组顶部石灰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时代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研究方法 |
3 岩性特征 |
4 碳、氧同位素测温 |
4.1 原始性评估 |
4.2 古温度计算 |
5 稀土元素及相关元素特征 |
5.1 稀土元素原始性评估与特征 |
5.2 Ce和Eu异常及相关微量元素特征 |
6 解释与讨论 |
6.1 沉积古环境分析 |
6.2 热水沉积成因分析 |
6.3 沉积时间的制约 |
7 结论 |
(4)敦煌西夏洞窟营建所涉佛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概念限定 |
(一) 敦煌石窟 |
(二) 西夏洞窟 |
(三) 瓜沙二州 |
(四) 佛事活动 |
三 研究史回顾与展望 |
(一) 供养人画像与西夏洞窟营建研究 |
(二) 物质生活图像与西夏洞窟营建研究 |
(三) 瓜沙佛教信仰与西夏洞窟营建研究 |
(四) 瓜沙佛事与西夏洞窟题记研究 |
四 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
(一) 研究资料 |
(二)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目的及构想 |
第一章 敦煌西夏石窟概述 |
第一节 敦煌西夏石窟分期 |
第二节 敦煌西夏石窟主要窟形 |
一 莫高窟、榆林窟 |
二 东千佛洞石窟 |
三 五个庙石窟 |
第三节 敦煌西夏石窟主要题材 |
一 显教图像 |
二 密教图像 |
第四节 敦煌西夏石窟与多元民族文化交流 |
一 宋 |
二 辽 |
三 回鹘 |
四 吐蕃 |
第二章 西夏统治瓜沙时期的寺院营建——以莫高窟皇庆寺为例 |
第一节 莫高窟皇庆寺简述 |
第二节 速来蛮西宁王之前的元代敦煌 |
第三节 莫高窟第61窟与皇庆寺的营建 |
第四节 西夏仁宗时期佛教活动与皇庆寺营建 |
第五节 皇庆寺位置管窥 |
小结 |
第三章 莫高窟第38窟道洪题记所见夏末元初敦煌石窟营建 |
第一节 道洪题记的时代 |
第二节 沙门道洪的身份 |
第三节 道洪建菩提像复原 |
一 唐代的菩提像 |
二 印度波罗样式的降魔触地印佛像 |
第四节 道洪题记与洞窟营建时代的关系 |
小结 |
第四章 莫高窟第61窟与西夏皇室 |
第一节 甬道北壁供养人像两个问题 |
一 供养人身份诸说献疑 |
二 供养人重绘现象 |
第二节 甬道南壁炽盛光佛变与夏仁宗转轮王塑造 |
第三节 甬道壁画与夏仁宗、罗太后关系探析 |
第四节 莫高窟第61窟与西夏五台山文殊信仰 |
第五节 甬道北壁供养人重绘原因蠡探 |
小结 |
第五章 西夏时期瓜沙地区佛教圣迹巡礼活动研究——以阿育王寺惠聪巡礼僧团为例 |
第一节 惠聪巡礼僧团发愿文题记释录 |
第二节 惠聪巡礼僧团成员身份探析 |
一 民族成分 |
二 惠聪巡礼僧团的多样身份 |
第三节 惠聪巡礼僧团的修行活动 |
第四节 惠聪巡礼僧团修行活动的赞助来源 |
小结 |
第六章 榆林窟第3窟文殊变与西夏祈雨习俗 |
第一节 文殊变、普贤变清代题记探析 |
第二节 追寻龙王庙 |
第三节 “踏郡众姓”解析 |
第四节 文殊变龙王像出现原因试探 |
一 宋西夏之前的祈雨活动 |
二 宋代的祈雨活动 |
三 西夏的祈雨活动 |
补论 |
一 水月观音的大幅水面 |
二 水月观音的两种构图 |
三 水月观音中的唐僧取经图 |
第七章 榆林窟第29窟与西夏华严道场 |
第一节 榆林窟第29窟营建年代补论 |
一 研究史回顾 |
二 赵麻玉家族供养人画像的武官身份 |
三 西夏文供养人题记中的沙州监军司 |
四 榆林窟第25窟西夏文题记探析 |
第二节 一行慧觉与《华严忏仪》 |
第三节 榆林窟第29窟与《华严忏仪》 |
一 真义国师鲜卑智海 |
二 禅定高僧 |
三 文殊变与普贤变 |
四 药师经变、阿弥陀经变、水月观音 |
五 金刚手菩萨、不动明王和六字真言 |
六 中心佛坛 |
小结 |
结语 |
图版说明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敦煌西夏石窟分期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理论与批评 ——中国电影叙事伦理研究(1978-198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上编 理论篇 |
第一章 叙事伦理研究内涵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叙事伦理研究的可能性及其内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电影叙事伦理研究定位 |
第一节 电影叙事学研究的转向 |
第二节 电影伦理(道德)批评的超越 |
第三节 中国电影伦理学的提出 |
第四节 电影叙事伦理研究的终极目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影叙事伦理研究方法 |
第一节 伦理学方法 |
第二节 “故事伦理”与“叙述伦理”两分法 |
第三节 修辞(关系)伦理研究法 |
第四节 比较研究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影叙述伦理 |
第一节 电影叙事时间与伦理 |
第二节 电影中视点的伦理 |
本章小结 |
下编 批评篇 |
第五章 电影自身的启蒙 |
第一节 巴赞电影理论的引进与误读 |
第二节 “真实”作为一种伦理 |
第三节 人道主义的伦理诉求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政治启蒙:伤痕与反思 |
第一节 革命伦理的余绪 |
第二节 日常生活伦理叙事 |
第三节 “伤痕电影”叙述伦理的探索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经济启蒙:改革的伦理正当性 |
第一节 道德完美的改革者 |
第二节 带污点的改革者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人的启蒙:主体意识的觉醒 |
第一节 “潘晓问题”与《沙鸥》 |
第二节 “我该如何生活”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文化启蒙:传统与现代 |
第一节 家族伦理的反思 |
第二节 叙事价值的迷茫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启蒙的余绪:王朔电影 |
第一节 亵神的幽默 |
第二节 要求平庸(非崇高)的权利 |
第三节 过度浪漫的个人主义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徐志摩诗歌爱情概念隐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1.1.1 诗歌隐喻和整合研究背景 |
1.1.2 国内诗歌隐喻的研究背景 |
1.1.3 徐志摩诗歌隐喻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语料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语料 |
2. 徐志摩诗歌中的爱情概念隐喻 |
2.1 隐喻、诗歌隐喻和爱情隐喻 |
2.2 爱情概念隐喻基础 |
2.2.1 隐喻蕴涵和相似 |
2.2.2 完型心理基础 |
2.2.3 经验基础 |
2.3 爱情概念隐喻的表现类型 |
2.3.1 基本隐喻 |
2.3.2 诗性隐喻 |
2.4 爱情隐喻的来源域和目标域 |
2.4.1 基本隐喻映射 |
2.4.2 诗性隐喻映射 |
3. 概念整合下的徐志摩爱情隐喻构建 |
3.1 爱情隐喻的概念整合空间 |
3.1.1 概念整合空间 |
3.1.2 徐志摩爱情隐喻的整合空间 |
3.2 爱情隐喻的概念整合过程 |
3.2.1 “爱情是人”的隐喻概念整合 |
3.2.2 “爱情是自然”的隐喻概念整合 |
3.2.3 爱情、人、自然三者的整合 |
4. 徐志摩诗歌爱情隐喻的社会文化认知分析 |
4.1 文化认知分析 |
4.1.1 文化模型与隐喻 |
4.1.2 文化模型对爱情隐喻的影响 |
4.2 社会认知分析 |
4.2.1 社会背景与心理空间 |
4.2.2 社会背景对爱情隐喻的影响 |
5. 结语 |
5.1 结论与创新 |
5.1.1 结论 |
5.1.2 创新点 |
5.2 不足与展望 |
5.2.1 不足之处 |
5.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天然红海榄单木胎生繁殖体产量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林木种子产量预测的国内研究进展 |
1.3.2 林木种子产量预测的国外研究进展 |
1.4 课题来源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概况 |
3 材料与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3.3 技术路线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区域的单木胎生繁殖体产量预测模型构建 |
4.1.1 胎生繁殖体产量与测树因子的相关分析 |
4.1.2 胎生繁殖体产量预测模型的构建 |
4.1.3 测树因子与胎生繁殖体产量的通径分析 |
4.2 基于测树因子的单木胎生繁殖体产量预测模型构建 |
4.2.1 胎生繁殖体产量与测树因子的相关分析 |
4.2.2 胎生繁殖体产量预测模型构建 |
4.2.3 胎生繁殖体产量预测模型检验 |
4.2.4 测树因子与胎生繁殖体产量的通径分析 |
4.3 基于测树因子与立地因子的单木胎生繁殖体产量综合预测模型构建 |
4.3.1 胎生繁殖体产量与测树因子和立地因子的相关分析 |
4.3.2 胎生繁殖体严重综合预测模型构建 |
4.3.3 胎生繁殖体产量综合预测模型检验 |
4.3.4 测树因子和立地因子与胎生繁殖体产量的通径分析 |
4.4 单木胎生繁殖体产量预测模型的比较及筛选 |
4.4.1 胎生繁殖体产量预测模型的比较 |
4.4.2 胎生繁殖体产量预测模型的筛选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8)李青萍绘画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不断超越,为美而生:李青萍的艺术人生与艺术观念 |
第一节 与苦争渡,托之丹青:李青萍的艺术人生 |
一、艺术起步期(1911——1941年) |
二、艺术发展期(1942——1952年) |
三、艺术沉寂期(1952——1978年) |
四、艺术恢复期(1979——1986年) |
五、艺术黄金期(1986——2004年) |
第二节 从“工具”到“表现”:李青萍的艺术观念 |
一、李青萍早期的革命英雄主义艺术观:“艺术是具有深刻社会性质的工具” |
二、李青萍晚期的艺术思想及其蜕变——“为艺术而生,为自由而死” |
第二章 大象无形,道通为一:李青萍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 |
第一节 李青萍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题材内容 |
一、记忆重组的风景、人物与花卉题材作品 |
二、亦虚亦实的纯抽象作品 |
第二节 李青萍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主题和价值取向 |
一、宇宙轮回,生生不息:李青萍抽象主义绘画的主题 |
二、天人合一,主客融通:李青萍抽象主义绘画的价值取向 |
第三节 李青萍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艺术形式 |
一、婉约松动,浑厚老辣的笔触 |
二、水墨氤氲,浪漫凝重的肌理 |
三、谲诡奇玮,异彩纷呈的色彩 |
四、浩瀚莫测,驰骋无边的构图 |
第四节 李青萍绘画艺术的整体风貌 |
第三章 兼收并蓄,同于大道:李青萍抽象表现主义绘画艺术风格的成因 |
第一节 知人论世,相生相成:社会时代的原因 |
一、西方艺术与艺术思想的传播 |
二、现代新美术教育的兴起 |
三、社会生活因素 |
第二节 融汇中西,法天象地:历史文化的原因 |
一、中西艺术文化的滋养 |
二、地域文化和民间艺术 |
三、女性意识与女性主义 |
第三节 薪火相传,博采众长:师承和学养 |
一、早期的教育 |
二、师承授受 |
第四节 超越自我,艺术重生:个人因素 |
一、“深海体验”的精神状态 |
二、自身主体性的超越 |
第四章 特色独具,实现超越:多维比较视野中的李青萍绘画艺术 |
第一节 西方绘画语言的中国化: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比较 |
一、形成比较的根据 |
二、与杰克逊·波洛克之比较 |
第二节 苦难与创造:与同时代的中国抽象主义艺术家之比较 |
一、与吴大羽之比较 |
二、与沙耆之比较 |
三、与赵无极、朱德群之比较 |
第三节 超越性别:与同时代中国女性艺术家之比较 |
一、绘画题材之比较 |
二、艺术风格之比较 |
三、审美观念之比较 |
第五章 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李青萍绘画艺术的历史地位与当代启示 |
第一节 苦心孤诣,卓然而立:李青萍绘画艺术的历史地位 |
一、中国抽象艺术之先驱 |
二、中国现代艺术之女性代表 |
第二节 画无定法,融合转换:李青萍绘画艺术的重要贡献 |
一、李青萍绘画艺术的社会文化意义 |
二、李青萍绘画与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 |
三、融合中西的艺术创造 |
四、独具特色的女性艺术 |
第三节 自我超越,离形去知:李青萍绘画艺术的当代启示 |
一、关于“李青萍现象” |
二、李青萍绘画艺术的当代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9)光谱与色谱技术结合示踪溶解有机物在长江-东海的组成、来源及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陆源有机质的示踪方法 |
1.2.1 有机物的分析手段 |
1.2.2 有色溶解有机物 |
1.2.3 溶解态木质素 |
1.2.4 溶解态黑碳 |
1.3 河流、河口和近海体系有机质示踪的研究进展 |
1.3.1 CDOM在河流、河口和近海体系的研究 |
1.3.2 溶解态木质素在河流、河口和近海体系的研究 |
1.3.3 DBC在河流、河口和近岸体系的研究 |
1.4 长江—东海体系陆源有机物的研究意义和现状 |
1.5 河流—河口—近海体系DOM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
1.6 本文的研究目标以及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 |
2.1.1 长江 |
2.1.2 长江口 |
2.1.3 东海 |
2.2 样品采集与保存 |
2.2.1 DOC和 CDOM样品采集与保存 |
2.2.2 木质素、DBC样品采集与保存 |
2.3 样品测定 |
2.3.1 DOC样品测定 |
2.3.2 CDOM样品测定 |
2.3.3 木质素样品测定 |
2.3.4 DBC样品测定 |
2.3.5 其他参数测定 |
2.4 统计与制图 |
第三章 不同水文条件下长江流域内溶解有机物组成的变化 |
引言 |
3.1 样品采集 |
3.2 实验结果 |
3.2.1 水文条件 |
3.2.2 整体参数 |
3.2.3 CDOM参数 |
3.2.4 溶解态木质素 |
3.2.5 箱式模型计算 |
3.3 讨论 |
3.3.1 长江DOM的来源 |
3.3.2 将光学参数与化学参数相结合 |
3.3.3 DOM在长江流域内的转化及其控制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参数示踪长江徐六泾DOM组成的时间变化 |
引言 |
4.1 样品采集与分析 |
4.2 实验结果 |
4.2.1 水文条件 |
4.2.2 DOC的变化 |
4.2.3 DBC的变化 |
4.2.4 CDOM的变化 |
4.2.5 溶解态木质素参数的变化 |
4.3 讨论 |
4.3.1 DOM的来源 |
4.3.2 丰水期和枯水期DOM的差异 |
4.3.3 CDOM与 DBC以及溶解态木质素的相关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夏季长江口DOM的组成及其控制因素 |
引言 |
5.1 样品采集 |
5.2 实验结果 |
5.2.1 2011 年7 月长江口航次 |
5.2.2 2012 年7 月长江口航次 |
5.3 讨论 |
5.3.1 DOM参数的相关性 |
5.3.2 DOM组成在咸淡水混合过程中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
5.3.3 最大浑浊带对有机物的改造作用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东海陆架区DOM组成及其影响因素 |
引言 |
6.1 样品采集 |
6.2 实验结果 |
6.2.1 春季东海航次的水文特征 |
6.2.2 夏季东海航次的水文特征 |
6.2.3 东海DOM的水平分布 |
6.2.4 春季典型断面的DOM分布 |
6.2.5 夏季典型断面的DOM分布 |
6.3 讨论 |
6.3.1 东海DOM组成的影响因素 |
6.3.2 东海DOM的收支模型 |
6.4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 |
7.1 主要结论 |
7.2 与其他地区对比 |
7.3 论文创新点 |
7.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引言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
1 土石方机械 |
1.1 推土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肖茹硕士生, 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统稿) |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1 国外研究现状 |
1.1.1. 2 中国研究现状 |
1.1.2 研究的热点问题 |
1.1.3 存在的问题 |
1.1.4 研究发展趋势 |
1.2 挖掘机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团队、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提供初稿;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统稿) |
1.2.1 挖掘机节能技术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刘昌盛博士、郝鹏博士, 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 中南大学胡鹏博士生、林贵堃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1. 1 传统挖掘机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
1.2.1. 2 新能源技术 |
1.2.1. 3 混合动力技术 |
1.2.2 挖掘机智能化与信息化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胡鹏、周烜亦博士生、李志勇、范诗萌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2. 1 挖掘机辅助作业技术 |
1.2.2. 2 挖掘机故障诊断技术 |
1.2.2. 3 挖掘机智能施工技术 |
1.2.2. 4 挖掘机远程监控技术 |
1.2.2. 5 问题与展望 |
1.2.3 挖掘机轻量化与可靠性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王德军副总工艺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3. 1 挖掘机轻量化研究 |
1.2.3. 2 挖掘机疲劳可靠性研究 |
1.2.3.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2.4 挖掘机振动与噪声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4. 1 挖掘机振动噪声分类与产生机理 |
1.2.4. 2 挖掘机振动噪声信号识别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4. 3 挖掘机减振降噪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4. 4 挖掘机振动噪声存在问题与展望 |
1.3 装载机 (吉林大学秦四成教授, 博士生遇超、许堂虹提供初稿) |
1.3.1 装载机冷却系统散热技术研究 |
1.3.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2 研究发展趋势 |
1.3.2 鱼和熊掌兼得的HVT |
1.3.2. 1 技术原理及结构特点 |
1.3.2. 2 技术优点 |
1.3.2. 3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4 中国研究现状 |
1.3.2. 5 发展趋势 |
1.3.2. 6 展望 |
1.4 平地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赵睿英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1.4.1 平地机销售情况与核心技术构架 |
1.4.2 国外平地机研究现状 |
1.4.2. 1 高效的动力传动技术 |
1.4.2. 2 变功率节能技术 |
1.4.2. 3 先进的工作装置电液控制技术 |
1.4.2. 4 操作方式与操作环境的人性化 |
1.4.2. 5 转盘回转驱动装置过载保护技术 |
1.4.2. 6 控制系统与作业过程智能化 |
1.4.2. 7 其他技术 |
1.4.3 中国平地机研究现状 |
1.4.4 存在问题 |
1.4.5 展望 |
2压实机械 |
2.1 静压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2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2.2 轮胎压路机 (黑龙江工程学院王强副教授提供初稿) |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 热点研究方向 |
2.2.3 存在的问题 |
2.2.4 研究发展趋势 |
2.3 圆周振动技术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1 双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
2.3.1. 2 单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
2.3.2 热点问题 |
2.3.3 存在问题 |
2.3.4 发展趋势 |
2.4 垂直振动压路机 (合肥永安绿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宋皓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
2.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2 存在的问题 |
2.4.3 热点研究方向 |
2.4.4 研究发展趋势 |
2.5 振动压路机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杂志社万汉驰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5.1. 1 国外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
2.5.1. 2 中国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
2.5.1. 3 特种振动压实技术与产品的发展 |
2.5.2 热点研究方向 |
2.5.2. 1 控制技术 |
2.5.2. 2 人机工程与环保技术 |
2.5.2. 3 特殊工作装置 |
2.5.2. 4 振动力调节技术 |
2.5.2. 4. 1 与振动频率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4. 2 与振幅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4. 3 与振动力方向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5 激振机构优化设计 |
2.5.2. 5. 1 无冲击激振器 |
2.5.2. 5. 2 大偏心矩活动偏心块设计 |
2.5.2. 5. 3 偏心块形状优化 |
2.5.3 存在问题 |
2.5.3. 1 关于名义振幅的概念 |
2.5.3. 2 关于振动参数的设计与标注问题 |
2.5.3. 3 振幅均匀性技术 |
2.5.3. 4 起、停振特性优化技术 |
2.5.4 研究发展方向 |
2.6 冲击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6.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6.2 研究热点 |
2.6.3 主要问题 |
2.6.4 发展趋势 |
2.7 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 (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 长安大学刘洪海教授、贾洁博士生, 国机重工 (洛阳) 建筑机械有限公司韩长太副总经理提供初稿;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统稿) |
2.7.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7.2 热点研究方向 |
2.7.3 存在的问题 |
2.7.4 研究发展趋势 |
3路面机械 |
3.1 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谢立扬高级工程师、张晨光博士生、赵利军副教授提供初稿) |
3.1.1 国内外能耗研究现状 |
3.1.1. 1 烘干筒 |
3.1.1. 2 搅拌缸 |
3.1.1. 3 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与管理 |
3.1.2 国内外环保研究现状 |
3.1.2. 1 环保的宏观管理 |
3.1.2. 2 沥青烟 |
3.1.2. 3 排放因子 |
3.1.3 存在的问题 |
3.1.4 未来研究趋势 |
3.2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周小浩硕士生提供初稿) |
3.2.1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近几年销售情况 |
3.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2. 1 国外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发展现状 |
3.2.2. 2 中国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发展现状 |
3.2.2. 3 国内外行驶驱动控制技术 |
3.2.2. 4 国内外智能化技术 |
3.2.2. 5 国内外自动找平技术 |
3.2.2. 6 振捣系统的研究 |
3.2.2. 7 国内外熨平板的研究 |
3.2.2. 8 国内外其他技术的研究 |
3.2.3 存在的问题 |
3.2.4 研究的热点方向 |
3.2.5 发展趋势与展望 |
3.3 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冯忠绪教授、赵凯音博士生提供初稿;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统稿) |
3.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1. 1 搅拌机 |
3.3.1. 2 振动搅拌技术 |
3.3.1. 3 搅拌工艺 |
3.3.1. 4 搅拌过程监控技术 |
3.3.2 存在问题 |
3.3.3 总结与展望 |
3.4 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
3.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4.1. 1 作业机理 |
3.4.1. 2 设计计算 |
3.4.1. 3 控制系统 |
3.4.1. 4 施工技术 |
3.4.2 热点研究方向 |
3.4.3 存在的问题 |
3.4.4 研究发展趋势[466] |
3.5 稳定土厂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李雅洁研究生提供初稿) |
3.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5.1. 1 连续式搅拌机与搅拌工艺 |
3.5.1. 2 振动搅拌技术 |
3.5.2 存在问题 |
3.5.3 总结与展望 |
4桥梁机械 |
4.1 架桥机 (石家庄铁道大学邢海军教授提供初稿) |
4.1.1 公路架桥机的分类及结构组成 |
4.1.2 架桥机主要生产厂家及其典型产品 |
4.1.2. 1 郑州大方桥梁机械有限公司 |
4.1.2. 2 邯郸中铁桥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4.1.2. 3 郑州市华中建机有限公司 |
4.1.2. 4 徐州徐工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
4.1.3 大吨位公路架桥机 |
4.1.3. 1 LGB1600型导梁式架桥机 |
4.1.3. 2 TLJ1700步履式架桥机 |
4.1.3. 3 架桥机的规范与标准 |
4.1.4 发展趋势 |
4.1.4. 1 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
4.1.4. 2 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 |
4.1.4. 3 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 |
4.2 移动模架造桥机 (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陈一馨讲师, 山东恒堃机械有限公司秘嘉川工程师、王龙奉工程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统稿) |
4.2.1 移动模架造桥机简介 |
4.2.1. 1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分类及特点 |
4.2.1. 2 移动模架主要构造及其功能 |
4.2.1. 3 移动模架系统的施工原理与工艺流程 |
4.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4.2.2. 1 国外研究状况 |
4.2.2. 2 国内研究状况 |
4.2.3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及存在的问题 |
4.2.3. 1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 |
4.2.3. 2 中国移动模架存在的问题 |
4.2.4 研究发展的趋势 |
5隧道机械 |
5.1 喷锚机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谷立臣教授、孙昱博士生提供初稿) |
5.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1. 1 混凝土喷射机 |
5.1.1. 2 锚杆钻机 |
5.1.2 存在的问题 |
5.1.3 热点及研究发展方向 |
5.2 盾构机 (中南大学易念恩实验师, 长安大学叶飞教授, 中南大学王树英副教授、夏毅敏教授提供初稿) |
5.2.1 盾构机类型 |
5.2.1.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1. 2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热点 |
5.2.1. 3 研究发展趋势 |
5.2.2 盾构刀盘 |
5.2.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2. 3 存在的问题 |
5.2.2.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3 盾构刀具 |
5.2.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3.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3. 3 存在的问题 |
5.2.3.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4 盾构出渣系统 |
5.2.4. 1 螺旋输送机 |
5.2.4. 2 泥浆输送管路 |
5.2.5 盾构渣土改良系统 |
5.2.5.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5. 2 存在问题与研究热点 |
5.2.5. 3 研究发展趋势 |
5.2.6 壁后注浆系统 |
5.2.6.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6. 2 研究热点方向 |
5.2.6. 3 存在的问题 |
5.2.6.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7 盾构检测系统 |
5.2.7.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7.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7. 3 存在的问题 |
5.2.7.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8 盾构推进系统 |
5.2.8.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8.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8. 3 存在的问题 |
5.2.8.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9 盾构驱动系统 |
5.2.9.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9.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9. 3 存在的问题 |
5.2.9. 4 研究发展趋势 |
6养护机械 |
6.1 清扫设备 (长安大学宋永刚教授提供初稿) |
6.1.1 国外研究现状 |
6.1.2 热点研究方向 |
6.1.2. 1 单发动机清扫车 |
6.1.2. 2 纯电动清扫车 |
6.1.2. 3 改善人机界面向智能化过渡 |
6.1.3 存在的问题 |
6.1.3. 1 整车能源效率偏低 |
6.1.3. 2 作业效率低 |
6.1.3. 3 除尘效率低 |
6.1.3. 4 静音水平低 |
6.1.4 研究发展趋势 |
6.1.4. 1 节能环保 |
6.1.4. 2 提高作业性能及效率 |
6.1.4. 3 提高自动化程度及路况适应性 |
6.2 除冰融雪设备 (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统稿) |
6.2.1 国内外除冰融雪设备研究现状 |
6.2.1. 1 融雪剂撒布机 |
6.2.1. 2 热力法除冰融雪机械 |
6.2.1. 3 机械法除冰融雪机械 |
6.2.1. 4 国外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
6.2.1. 5 中国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
6.2.2 中国除冰融雪机械存在的问题 |
6.2.3 除冰融雪机械发展趋势 |
6.3 检测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张军讲师提供初稿) |
6.3.1 路面表面性能检测设备 |
6.3.1. 1 国外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
6.3.1. 2 中国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
6.3.2 路面内部品质的检测设备 |
6.3.2. 1 新建路面质量评价设备 |
6.3.2. 2 砼路面隐性病害检测设备 |
6.3.2. 3 沥青路面隐性缺陷的检测设备 |
6.3.3 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
6.4 铣刨机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
6.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4.1. 1 铣削转子动力学研究 |
6.4.1. 2 铣削转子刀具排列优化及刀具可靠性研究 |
6.4.1. 3 铣刨机整机参数匹配研究 |
6.4.1. 4 铣刨机转子驱动系统研究 |
6.4.1. 5 铣刨机行走驱动系统研究 |
6.4.1. 6 铣刨机控制系统研究 |
6.4.1. 7 铣刨机路面工程应用研究 |
6.4.2 热点研究方向 |
6.4.3 存在的问题 |
6.4.4 研究发展趋势 |
6.4.4. 1 整机技术 |
6.4.4. 2 动力技术 |
6.4.4. 3 传动技术 |
6.4.4. 4 控制与信息技术 |
6.4.4. 5 智能化技术 |
6.4.4. 6 环保技术 |
6.4.4. 7 人机工程技术 |
6.5 再生设备 (长安大学顾海荣、马登成副教授提供初稿;顾海荣副教授统稿) |
6.5.1 厂拌热再生设备 |
6.5.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1. 2 热点研究方向 |
6.5.1. 3 存在的问题 |
6.5.1. 4 研究发展趋势 |
6.5.2 就地热再生设备 |
6.5.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2. 2 热点研究方向 |
6.5.2. 3 存在的问题 |
6.5.2. 4 研究发展趋势 |
6.5.3 冷再生设备 |
6.5.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3. 2 热点研究方向 |
6.6 封层车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杨光兴硕士生提供初稿) |
6.6.1 前言 |
6.6.2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2. 1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简介 |
6.6.2. 2 国外研究现状 |
6.6.2. 3 中国研究现状 |
6.6.2. 4 研究方向 |
6.6.2. 5 存在的问题 |
6.6.3 稀浆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3. 1 稀浆封层技术简介 |
6.6.3. 2 国外研究现状 |
6.6.3. 3 中国发展现状 |
6.6.3. 4 热点研究方向 |
6.6.3. 5 存在的问题 |
6.6.4 雾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4. 1 雾封层技术简介 |
6.6.4. 2 国外发展现状 |
6.6.4. 3 中国发展现状 |
6.6.4. 4 热点研究方向 |
6.6.4. 5 存在的问题 |
6.6.5 研究发展趋势 |
6.7 水泥路面修补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窦建明博士生提供初稿) |
6.7.1 技术简介 |
6.7.1. 1 施工技术 |
6.7.1. 2 施工机械 |
6.7.1. 3 共振破碎机工作原理 |
6.7.2 共振破碎机研究现状 |
6.7.2. 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6.7.2. 2 中国研究发展现状 |
6.7.3 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
6.7.3. 1 研究热点 |
6.7.3. 2 发展趋势 |
7 结语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
四、王“海水”与徐“火焰”(论文参考文献)
- [1]无名氏小说的传奇叙事研究[D]. 陈婧.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中国现当代“海丝文学”初论[D]. 王爱红.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3]宁夏香山群徐家圈组顶部石灰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时代意义[J]. 李向东,何幼斌. 地球化学, 2019(04)
- [4]敦煌西夏洞窟营建所涉佛事研究[D]. 杨冰华.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5]理论与批评 ——中国电影叙事伦理研究(1978-1989)[D]. 赵文国.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6]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徐志摩诗歌爱情概念隐喻研究[D]. 马红雪.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7]天然红海榄单木胎生繁殖体产量预测研究[D]. 张彬彬.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8]李青萍绘画艺术研究[D]. 闫谊.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9]光谱与色谱技术结合示踪溶解有机物在长江-东海的组成、来源及转化[D]. 王晓娜. 华东师范大学, 2018
- [10]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J].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 中国公路学报,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