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om的50种不允许──技术篇(论文文献综述)
刘增强[1](2017)在《清代度量衡知识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度量衡,在一个国家的政治管理、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科学技术的基础,是一个文明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中国传统度量衡起源很早,至迟在春秋时已形成严密的计量体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具有独特礼乐特征的度量衡文化,表现在多种构思巧妙的度量衡器具上。虽然,随着王朝的兴替,器具淹没存留不定,但历代典籍对度量衡制度、器物形制的记载,从未间断。后代据存世古器和史籍文献的片断记忆,多次尝试恢复度量衡古制,当然也曾因时制宜的创制。有清一代,作为中国最后一个王朝,在国家度量衡制度、管理上,仍然因循前朝,并以不滋扰百姓为其宗旨,在度量衡制度建设方面并无显着建树,似无足观。然而,前辈度量衡史家,对清代部颁度量衡器的形制、量值标准、制度建设及管理等方面,仍然作了有益的总结,取得了重要成果。而本文则转换视角,基于对清代复兴古学与西学渗透并存的学术特点的认识,试图从学术史角度,讨论清代度量衡的知识存在状态和演化情形。由于清人在这方面工作众多,本文仅做了初步的研究,选取律学中、经学中、西学下的部分工作进行梳理,希望对理清清代度量衡学术和深化认识有所裨益。第一章,首先对度量衡的一般认识和明末至清末的总体学术背景做了交待;接着简要介绍了西方度量衡和近代计量发展的情况。在这一章,重点梳理了清代以前中国度量衡相关文献,分析了民国以来学者对古代度量衡的研究成果。其中,着重讨论了前人对明末至清末度量衡的研究情况,并尽可能的介绍与度量衡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如律与度量衡关系、民间度量衡及海关度量衡、清宫仪器、物质比重、清代测量以及科技翻译中的度量衡问题。总之,本章尽可能的梳理清人学术之外的度量衡研究成果,以作为后面研究清代度量衡学术之基础。第二章,探讨清代学者律学中的度量衡研究。首先讨论了清人对律与度量衡关系的认识,发现康熙及之后的官方表述不打算脱离《汉书·律历志》以黄钟律为根本、度量衡为其用的藩篱,这也是清代大多数律学家的一般认知;而仍有一些律学家有不同的观点,江永从早期的以象数为本、度量衡为范、律生于度数之中的认识到宗承朱载堉的观点,认为律度相互为用而无相生关系。揭示安清翘超越前此众家的认识,律与度本无相生,也无须相互未用,律仅是一种数学比率,这是一种与今人观点相近的认识。本章又从度、量、衡三个方面梳理了清人的研究。在考度方面,指出康熙累黍工作与朱载堉的异同之处,并揭示了康熙考尺度时曾使用西法验证;首次梳理江永考古尺的工作,指出其在朱载堉学说之外,坚持以人体起度、用水银校准并完善数学计算等不同认识;首次讨论了孔尚任及之后清代学者群体对建初铜尺的狂热追踪及鉴赏考证;揭示了钱塘在考证历代尺度上,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及前人成果,驳乱反正,认清了周尺、汉尺的不同,在清人尺度考证上成就最高,其汉尺尺度与今日所得基本相同。在容量考证方面,本章梳理并重新解读了江永、戴震、钱塘、徐养原、成瓘、邹伯奇对《考工记》“栗氏量”的考证工作,提出了与前人不同的观点,并发现成瓘试图解释《九章算术·商功章》粟斛、米斛、菽麻麦斛斛积的工作;全面梳理了钱塘因律考律的工作,认为其汉斛研究是闭门造车之举,但其对《隋书·律历志》所载晋以来及唐宋造律考律工作能追溯源流并纠正史书错误,功力独到;并考察了孔继涵所作周代、汉代容量与清代量值折算表。在权衡考证方面,梳理了江永、钱塘、孔继涵所得古今量值,指出清人使用传统的以黍定权、以钱定权、以米定权,虽有实验验证,但均为间接方法,与今人依据出土古权直接测量所得,差距很大。第三章,选取《小尔雅》“度量衡”三篇作为窗口,考察清代经学研究中的度量衡问题。首先介绍了《小尔雅》的版本、体例以及清代注解情况。接下来,围绕戴震以《小尔雅》中度量衡进位关系的混乱为判据、贬低《小尔雅》的观点,以此讨论了莫栻、王煦、胡承珙、胡世琦、葛其仁、宋翔凤对“度量衡”三篇的解读,发现王煦和胡承珙、胡世琦的解读最详尽,对《小尔雅》的维护最有力;并介绍了诸家的生平和着述情况以见其人学术工作之概况;同时,探讨了诸家的研究方法;并揭示了胡世琦《小尔雅义疏》参考了胡承珙的工作;另外,对胡世琦、洪亮吉、段玉裁围绕《小尔雅义疏》书信交流的情况,做了分析。本章还统计分析了这些注家注释《小尔雅》度量衡三篇时所引用的文献,发现以经部文献最多,而经部中又以三礼文献最多,并专门讨论了《考工记》、《汉书·律历志》、《说文解字》、《春秋》的引用情况。指出清代诸家注解《小尔雅》“度量衡”主要使用经部文献,是为读经、读礼服务的。也可以认为,清代考据家眼中的“度量衡”是存在于经学和及其礼学中的,这是其知识存在的状态。同时,本章讨论了清人注解《小尔雅》的缘由及其价值,认为注解缘由是随清代考据学之潮流,提升《小尔雅》的地位;也考察了这些注家对《小尔雅》度量衡三篇并没有区别对待,而是基于名物之学的训诂研究;至于其价值,仍然是经学之羽翼,潜在的目标是求古礼以治世。最后又介绍了晚清学者邹伯奇补充《小尔雅》度量衡三篇的工作,笔者对其内容作了分类,并逐条考察了其内容,认为邹伯奇与此前诸家不同,对经学中的度量衡,已区别对待,有客观的度量衡标准意识,并形成认知体系。第四章,论述晚清西学东渐影响下,洋务运动时期、维新变法时期及庚子事变后政体改革中,清代学者的度量衡研究状况。首先讨论了冯桂芬在洋务时期,以今文经学家托古改制的目标,撰述《校邠庐抗议》,提出《一权量议》;但在此后的丈量田亩实践中,遇到阻碍而无法统一步弓,最终妥协,并以清代官方文献为准,施行新旧两套办法,取得相对统一;并统计分析了戊戌变法中朝廷官员对冯桂芬《一权量议》的签注意见,揭示了庚子事变后的意见与戊戌时期截然不同。接着,研究了叶在扬的《度量衡新议》,指出其着作综合中、西两种办法,取长补短,以数理协和为宗旨创制新度量衡,是出于对时局的忧虑和强烈的民族自尊;文章对其着作做了详细分析,纠正一些错误;并交代了该着作产生的时代背景;最后揭示了清末政府颁定度量衡改革办法和章程时参考了叶在扬的着作,并推断叶氏可能直接参与了清末度政改革。本章最后,对清末众多的中西度量衡用表,作了考察,介绍了其基本情况、对各表翻译名词作了统计、分析了中西尺度折算的数据来源;并讨论了这些数表的流传和影响,指出其对民国时期划一度量衡的工作作了铺垫。最后一章,对前面三章的工作作了总结,同时提出并讨论清代度量衡学术研究的若干问题。如,清代学者的学术旨趣、度量衡知识的存在情状及在时间向度的演化、度量衡研究者之间的知识共享和交流、清代学者的研究方法及其研究成果、官方学术对民间学者的影响等等。文章最后,分析了本文的不足,并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有待深化、拓展的内容。本文仅仅是对清代度量衡学术的初步研究,还有很多工作可以从事,研究清人的度量衡学术,对认识清代学术的整体面貌,将有助益。
吕庆峰[2](2013)在《近现代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中国葡萄酒产业从1892年张裕酿酒公司成立到2012年正好120年历史。历经1949年前战乱、1949年后经济困难、十年文革三个时期巨大创伤,新生的中国葡萄酒产业一直在风雨飘摇中勉强维持生命。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至今,国民经济迅速起飞,中国葡萄酒产业随之进入迅速发展轨道。历经三十年快速发展,中国葡萄酒产业如今已达到生产量世界第六、消费量世界第五的排名。在当今葡萄酒文化世界里,中国葡萄酒文化的声音仍然很微弱,我们虽然已是葡萄酒生产大国,但还不是葡萄酒生产强国。近现代中国葡萄酒作为工业是从西方传入,现在的葡萄酒文化主要是指以法国葡萄酒文化为蓝本西方葡萄酒文化,但中国也有很深厚葡萄用于酿酒的历史积淀。在当代中国葡萄酒产业,由于对传统的全盘否定而导致对“本原性”或“起源性”问题的漠视,“中国”生活形式的内在韵律和自我指向始终没有能够被揭示、发挥、确立出来。从产业化角度系统研究近现代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历程,是重建中国葡萄酒文化自身历史连续性的问题,是重建讨论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历史知识和价值框架的连续性,是对中国葡萄酒产业的自我审视。重建中国葡萄酒文化历史的连续性,重建讨论中国葡萄酒产业历史知识和价值框架的连续性,不是为了历史而历史,而是为了中国葡萄酒产业的未来,是从研究上确立中国葡萄酒文化的努力。只有抱着这样的历史意识和文化政治眼光,中国葡萄酒产业历史经验正面的、积极的、建设性和创造性价值才有可能被挖掘出来。从产业化发展的角度系统研究中国葡萄酒产业历史,也为以后更进一步深入研究葡萄产业化栽培、葡萄酒酿造工艺发展方向、葡萄酒产业集聚化发展问题、葡萄酒产业国际化未来研究打下基础,也有助于以后将中国葡萄酒产业纳入产业经济学、文化学、政策学的体系和框架进行专门研究。本研究以葡萄酒产业链条为横轴,以近现代百余年葡萄酒产业链条各环节发展历程为纵轴,综合运用历史学、产业经济学、文化学的理论方法来研究近现代葡萄酒产业发展历程,并展望中国葡萄酒产业国际化发展前景。本文研究的重点及所得出的结论如下:(1)系统梳理中国葡萄酒产业从诞生到当前的发展历史,采用“横排竖写”的方式为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历史作传。将原料栽培、酿酒和设备、流通和市场到产业化道路的葡萄酒产业问题从产业诞生到21世纪初的历史系统梳理,力求建立起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历史的完整性。(2)在观照中国葡萄酒产业存在的时间和空间背景并仔细审视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历程后,展望中国葡萄酒产业未来国际化前景。葡萄酒消费在中国将持续高速增长很长时间、中国葡萄酒文化将会确立、中国葡萄酒产业必将进入主要出口国行列。中国葡萄酒产业必须提高水准、锻炼国际眼光,主动参与行业国际竞争、提升在世界葡萄酒市场的竞争力并逐步实现葡萄酒产业的国际化。(3)伴随中国葡萄酒市场消费量剧增,吸引大批国内外财富集团投资中国葡萄酒业。大量国外投资和进口酒涌入一方面为中国带来成熟技术和管理经验,另一方面也给国产葡萄酒生产提出挑战。中国葡萄酒产业必须尽快提高产品质量水准和文化水准,提升在世界葡萄酒市场的竞争力,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实现葡萄酒产业国际化发展。(4)从文化政治意义来讲,中国葡萄酒文化只有抵抗才有现代性,中西方文化迥异,经济发展模式、土地制度、饮食结构相差甚大,一旦全盘接受西方葡萄酒文化及其发展模式,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就丧失了个性,失去自己的独特性就等于放弃对自身普遍性的追求,从而就没有未来的路可走。中国葡萄酒产业通向未来的路,必须要回到自身存在的本原,并具把自身特色都表现出来的意志,就是最终要创造出鲜明的中国葡萄酒文化。中国葡萄酒产业的未来之路必须经由对自身历史的系统化、理论化研究,这样才会少走弯路,对外来的现成的葡萄酒文化的单纯模仿不是路。如果我们总是在模仿西方葡萄酒文化,追赶法国葡萄酒产业,那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最高只能达到其复制品或者叫赝品的程度,永远也不可能达到等同或超越它们的高度。中国葡萄酒产业要发展壮大,必须从自身历史找到自觉、自信,从而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张建芬[3](2011)在《外资并购中无形资产评估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数量及规模迅速扩大,外资并购已经成为外商投资的重要方式,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在外资并购中,遇到一些较为棘手的问题,其中包括无形资产评估方法的科学性,评估范围的全面性,民族品牌、中华老字号、企业传统秘方的保护等问题。本文拟通过对上述问题有针对性的研究,力求对今后外资并购中无形资产评估法律制度的构建提出建议,以更大限度地保护我国原有的自主品牌和我国民族工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章是外资并购中无形资产评估存在的问题及法律分析。首先从介绍外资并购的现状入手,指出外资并购中无形资产评估存在的评估方法不科学、评估范围不全面、对民族品牌保护不利等问题,同时辅以典型案例予以例证,然后进行相应的法律分析,提出对无形资产价值进行准确评估的前提是对无形资产的概念及外延要有充分的了解和正确认识,并对无形资产评估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外资并购中民族品牌大量消亡的案例,对民族品牌消亡的原因进行法律分析。第二章是外资并购中无形资产评估方法。通过对《美国评估准则》、《欧洲评估准则》和《国际评估准则》的介绍和分析,梳理出评估准则中阐释的无形资产评估方法,然后从不同评估方法的评估思路为切入点,分别对无形资产评估的收益法、市场法和成本法的利弊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无形资产评估有影响和指导意义的预期收益原则、资产的最佳使用原则、供求原则和利益主体变动原则四项重要原则。第三章是外资并购中无形资产评估范围。通过借鉴国际评估准则中无形资产的评估范围,同时结合外资并购实践中的具体案例,指出无形资产的评估范围应当包括知识产权、销售网络、集合劳动力、非竞争条款、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等,首次提出应将商业秘密、集合劳动力、非竞争条款列入外资并购中无形资产评估的范围,这是本文的创新之处。第四章是外资并购中无形资产评估法律制度构建。在本章中,针对目前外资并购中无形资产评估存在法律制度滞后、评估机构管理混乱、民族品牌保护不利等现状,从立法和行政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包括法律法规体系构建、无形资产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的管理、外资并购中知识产权的特殊保护以及外资并购的行业监管和反垄断审查等内容,力求在今后的外资并购中能够对中国企业及国家经济安全起到更好的保障作用。
郭震旦[4](2010)在《“八十年代”史学谱》文中提出“八十年代”是一个变革的年代。在这一变革为主旋律的年代,革故鼎新也成为历史学最大声的呼号。中国社会在这一特定时段发生的断裂与重组,其所引起的冲击与震荡,也完全同步体现在史学研究的断裂与重组上来。与共和国的脚步共振,“八十年代”的史学是以一场嫉恶如仇的思想解放运动拉开序幕的。砸碎枷锁,冲破禁锢历史学精神的现代经学牢笼,成为“文革”结束后一个时期、乃至整个“八十年代”的主旋律。劫后余生,历史学家们以一种勇闯地雷阵的决绝向着“文革”史学泛滥成灾的封建主义、教条主义发起最猛烈的进攻,在突破种种明枪暗箭的阻挡之后,终于廓清了长久笼罩在史学上的封建主义、教条主义的迷雾,使早已被“四人帮”的蒙昧主义折磨得奄奄一息、仅剩下意识形态外壳的史学重新获得生机。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无疑给已经从灾难中复苏的中国史学提供了最强的推动力,史学领域的思想解放遂向纵深挺进。一大批史学家开始对“文革”史学进行了大张旗鼓的清算与讨伐,踏上了从学术上重建中国历史科学的征程。从此,中国史学展开一个新的篇章,跨入一个新的纪元。一个个学术坚冰被融化,一个个学术禁区被突破。“回到马克思去”逐渐成为史学界的思潮。这一思潮贯通整个八十年代,在长达十年的时间段中,史学界紧紧扭住流行唯物史观对人类文明史的严重曲解,实现了历史发展动力,历史创造者等几个重大理论问题上的突破,从而拆除了流行唯物史观框架的支柱,使史学彻底摆脱了现代经学的控制。正在史学界“拨乱反正”高歌猛进之时,出乎意料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展开,刚刚从“文革”中复苏过来的史学却不期然陷入了巨大的焦虑和难以把控的失重之中,一场裹挟甚广的“史学危机”开始蔓延史学界。1983至1988年,对“史学危机”的讨论成为史学界最集中、最热烈的话题,也成为整个“八十年代”史学最重大的事件之一。这是刚刚获得新生的史学的一次“硬着陆”,也是共和国转型期所经历的“阵痛”在历史学界的反映。不过,正是这场危机影响到其后新时期史学的基本走向,一些与建国后前30年史学完全不同的因素开始在这场危机中破土抽芽。获得“重生”的史学正是以这次危机为契机获得了“重构”。这场危机首先肇因于史学与急剧转型的社会之间的错位。面对正在发生转型的社会,史学完全失语,彻底丧失了对现实的阐释力,完全成为一场伟大变革的看客,成为一个“多余的人”。“八十年代”的这场史学危机是全面性的,无论从史学理论、史学观念、史学方法,还是从史学价值、史学功能、史学范式上来说,“八十年代”的史学严重脱离了转型期的社会。于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对历史学自身的全面检讨开始了。首先,建国30年来史学研究的指导思想成为质疑的对象。学术界普遍认为,在时代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后,老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所形成的知识“范型”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在历史的发展面前,有些过时了,新时代要求史学家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再学习。第二,危机来源于方法论的贫困。第三,危机表现于研究领域的极度狭窄和集中。由于受到苏联史学模式的影响以及国内意识形态的需要,建国后史学研究的范围主要集中在“五朵金花”。第四,危机在于史学与现实的疏离。危机孕育着生机。正是因为“史学危机”的逼迫,才促使历史学界调整史学的内部结构,开始了艰难的改革之路,并在范型转换、理论建设、方法论构筑、研究领域拓展等方面全面实现新的跨越,从整体上刷新了历史学的面貌,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八十年代”的史学理论研究是呈现“井喷”之势的。1987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主办《史学理论》创刊,其后大批史学概论教材开始出版,如葛懋春、谢本书主编的《历史科学概论》,白寿彝主编的《史学概论》,吴泽主编的《史学概论》,姜义华、瞿林东、赵吉惠、马雪萍合着的《史学导论》,李振宏着《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等,这些着作的出版,推动着史学理论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八十年代”的史学理论研究一个重大突破主要体现在历史认识论上获得飞跃,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历史认识被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所代替的窘迫。在方法论上,建立历史学自己的方法论体系,在唯物史观提供的研究方法之外,探索新的方法论途径也成为整个史学界的共识。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将自然科学与历史科学联姻的努力,而在引入历史学的自然科学方法中数系统论声势最为浩大。这一时期,外国史学理论也开始大量涌入。新时期以来中国史学理论研究的变迁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就来自于西方史学理论的引进。外国史学理论为“八十年代”中国史学理论的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这也算是改革开放经济领域引进西方技术在历史研究领域的反映。如果说理论建构构成“八十年代”史学重构的一翼的话,那么,在写作实践上回归历史现场则构成另外的一翼。随着80年代之前的史学体系的瓦解,过去完全被排除出历史书写框架的一些历史内容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社会史研究的复兴。社会史的复兴,最能代表20世纪后20年史学研究的新趋势、新潮流,是当代史学的一个标志性领域。中国社会史的兴起对史学体系的转换居功至伟。它至少在以下几点构建了新的范式:一、采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大量吸收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地理学、心理学、医学、人口学、文化学、统计学、民俗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以达至其构建总体史的目标。二、大大拓宽了与国际史学对接的通道。大量西方学者的理论模式被引入到中国社会史的研究中来。三、研究领域的大幅度转换,由精英的历史转向普通民众的历史,由政治的历史转向日常社会生活的历史,由一般历史事件转向重大的社会问题。社会史的兴起,对于中国史学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八十年代”的史学留下了巨大遗产。概括来说,有以下几点:一、史学研究的“去意识形态化”。这是“八十年代”留下的最大遗产。在这一时期,史学终于摆脱了现代迷信的禁锢,冲破现代经学的牢笼,解除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枷锁,冲破了重重禁区,打破了一系列陈旧史学观念的束缚。二、史学走向多元化,统一的史学形式已经不复存在,无论是史学观念、史学理论,还是史学方法,都体现出多元共生的特征。三、“八十年代”史学产生了众多的理论贡献。
徐文贤[5](2001)在《因特网矿业信息资源及其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联机条件下,通过对因特网中英文主要矿业/矿物加工相关搜索引擎和矿业/矿物加工相关数据库系统与数据库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主要矿业/矿物加工学科相关搜索引擎和数据库系统与相关数据库。 中文搜索引擎的考查表明,收录矿业/矿物加工网站量较高的前几名为中文雅虎、中经网络信息导航、香港世页、搜狐、常青藤和北极星,这几种搜索引擎可基本满足矿业/矿物加工网站搜索的要求。英文矿业/矿物加工相关搜索引擎收数据量相差很大,收录网页数量在100万以上的为HotBot、AltaVista、Lycos、Yahoo!,其次为Infoseek、Excite。在利用英文搜索引擎查找矿业/矿物加工网站时,选用HotBot、AltaVista、Lycos和Yahoo!基本可以满足矿业/矿物加工网站搜索要求。 中文矿业/矿物加工信息系统与主要数据库为清华同方公司的中国学术期刊、万方公司的科技期刊和重庆维普期刊数据。三者在中文全文期刊方面重复量较大,但各有特点,不同的部分可互为补充。在商务和机构、人物、学位论文、会议文献等方面,万方数据系统收录较多。英文矿业/矿物加工文献信息包含在多个数据库系统之中,相互之间互有包含,但各有独有数据库,没有一个数据库系统可以代替其它所有数据库系统。OCLC FirstSearch中的矿业/矿物加工信息主要包含在综合书目数据库之中,适于提供跨专业、跨学科方面的交叉领域文献。Ei、Dialog和CSA(Cambridge Scientific Abstracts)中含有专业程度较高的矿业/矿物加工相关文献数据库。Ei和CSA在中国大陆设有镜像站点,查找起来较为方便,费用相对较低。此外,UnCover可为矿业领域提供全文文献,USPTO提供免费专利信息检索。 所得上述结果对矿业/矿物加工领域教学科研人员利用因特网文献信息资源有重要参考作用。
二、.com的50种不允许──技术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om的50种不允许──技术篇(论文提纲范文)
(1)清代度量衡知识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前人相关研究与文献综述 |
1.2.1 西方度量衡史及近代计量史的研究简述 |
1.2.2 明末之前中国度量衡相关史料及研究简述 |
1.2.3 对明末至清末中国度量衡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
1.3 概念界定 |
1.4 本文的目标及研究思路 |
1.5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律学与度量衡:清代学者律学研究中的度量衡问题 |
2.1 清代对律与度量衡关系的讨论 |
2.1.1《律吕正义》、《律吕正义后编》及嘉庆御制诗中的认知 |
2.1.2 江永对律与度量衡的认识 |
2.1.3 钱塘《律吕古谊》所述观点 |
2.1.4 安清翘《律吕心得》之见解 |
小结 |
2.2 清代学者对古代尺度的考订 |
2.2.1 清代学者古尺考订的基础:朱载堉考历代尺度 |
2.2.2《律吕正义》及其后编论古尺 |
2.2.3 江永的考订 |
2.2.4 孔尚任及钱塘的考订 |
2.2.5 陈澧《声律通考》中的考订 |
2.3 清代学者对量之考订 |
2.3.1 清代官方文献历代量考 |
2.3.2 江永对古代量值的讨论 |
2.3.3 戴震、徐养原、成瓘、邹伯奇对栗氏量形制的探讨 |
2.3.4 钱塘因律考量 |
2.3.5 孔继涵《同度记》推算古今量值 |
2.4 清代学者对权衡之考订 |
2.4.1 清代官方文献论历代权衡 |
2.4.2 江永宗承朱载堉论权衡 |
2.4.3 钱塘因律考权 |
2.4.4 孔继涵《同度记》推算古今权重 |
第3章 经学与度量衡:清代学者注解《小尔雅》度量衡三篇研究 |
3.1《小尔雅》编辑体例、度量衡三篇内容及注本简介 |
3.1.1 编辑体例 |
3.1.2 度量衡三篇内容 |
3.1.3 注本简介 |
3.2 清代学者注解《小尔雅》之成果 |
3.2.1 莫栻《小尔雅广注》 |
3.2.2 王煦《小尔雅疏》 |
3.2.3 胡承珙及胡世琦《小尔雅义证》 |
3.2.4 宋翔凤《小尔雅疏证》及葛其仁《小尔雅训纂》 |
3.3 清代诸家注疏《小尔雅》度量衡三篇所引用文献 |
3.3.1 清代诸家注解《小尔雅》引文统计分析 |
3.3.2 清代其它学者对度量衡相关引文的统计 |
3.4 清代诸家注解《小尔雅》之缘由及价值 |
3.5 乾嘉经学之余绪:邹伯奇《补小尔雅释度量衡》 |
3.5.1 邹伯奇及其着述 |
3.5.2 邹伯奇对度量衡的关注 |
3.5.3《补小尔雅释度量衡》着述方式及内容 |
3.5.4 小结 |
第4章 西学与度量衡:晚清度量衡礼乐特征蜕变后的研究 |
4.1 晚清官绅对度量衡统一的认识:围绕冯桂芬及其《一权量议》讨论 |
4.1.1 冯桂芬及其《校邠庐抗议》 |
4.1.2 冯桂芬《一权量议》及其划一度量衡的思想演变 |
4.1.3 戊戌时期朝廷官员对划一度量衡的看法 |
4.1.4 庚子事变后《一权量议》的影响 |
4.1.5 余论 |
4.2 叶在扬对中西度量衡的研究与清末度量衡的改制——以《度量衡新议》为中心 |
4.2.1《度量衡新议》着者的一度误解 |
4.2.2 叶在扬对度量衡划一的理论探讨 |
4.2.3《度量衡新议》产生的时代背景 |
4.2.4《度量衡新议》与《画一章程》关系 |
4.2.5 小结 |
4.3 清末度量衡用表浅谈 |
4.3.1 清末度量衡表简介 |
4.3.2 中西度量衡表术语统计 |
4.3.3 各表数据分析 |
4.3.4 中西度量衡表用途及影响 |
4.3.5 小结 |
第5章 结语 |
5.1 清代度量衡知识的存在状态 |
5.2 清代度量衡知识在时间向度的演化 |
5.3 清代学者对于度量衡的学术旨趣 |
5.4 清代学者研究度量衡的方法 |
5.5 清代学者研究的成就 |
5.6 度量衡研究者之间知识共享及交流 |
5.7 官方学术对民间学者的影响 |
5.8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近现代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与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本研究的学术价值 |
1.2.2 本研究的实践价值 |
1.3 随产业成长而发展的学术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论文框架 |
1.4.3 研究方法 |
1.5 本研究创新点 |
1.6 有待于深入研究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世界葡萄酒业替进历程与中土葡萄酒历史积淀 |
2.1 世界葡萄酒文化中心转移变迁 |
2.1.1 猿酒萌芽 |
2.1.2 苏美尔时期 |
2.1.3 古埃及时代 |
2.1.4 古希腊时代 |
2.1.5 古罗马时代 |
2.1.6 法兰西时代 |
2.2 中国本土葡萄酒业历代积淀 |
2.2.1 新石器时代葡萄和葡萄酒遗迹 |
2.2.2 商周文字记载的葡萄与葡萄酒 |
2.2.3 先秦时期欧洲种葡萄传入可能性分析 |
2.2.4 汉代葡萄酒业开端 |
2.2.5 魏晋南北朝葡萄酒文化兴起 |
2.2.6 唐代葡萄酒文化灿烂绽放 |
2.2.7 宋代葡萄酒商品化发展 |
2.2.8 元代葡萄酒上升为祭祀用酒 |
2.2.9 明代葡萄酒业缓慢发展 |
2.2.10 清代葡萄酒业重大转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近现代百余年中国葡萄种植业蓬勃发展 |
3.1 原生葡萄种质资源开发 |
3.1.1 本土种质资源调查 |
3.1.2 葡萄种质资源保存 |
3.1.3 葡萄种质资源鉴评 |
3.1.4 原生种质资源利用 |
3.1.5 葡萄种质资源创新 |
3.1.6 葡萄属植物分类研究进展 |
3.2 酿酒葡萄域外品种引入历史 |
3.2.1 1949年前引种概况 |
3.2.2 50、60年代从苏联和东欧引种 |
3.2.3 70年代始向西欧引种 |
3.2.4 改革开放后出现引种高潮 |
3.2.5 21世纪后引种逐渐科学 |
3.3 酿酒葡萄品种区域化选育实践 |
3.3.1 区域化选种实践 |
3.3.2 区域化育种实践 |
3.4 酿酒葡萄栽培技术发展 |
3.4.1 苗木繁育技术发展 |
3.4.2 栽植技术变迁 |
3.4.3 栽培架式趋于规范 |
3.4.4 整形修剪技术进步 |
3.4.5 树体管理方式进步 |
3.4.6 土肥水管理科学化 |
3.4.7 化学调控谨慎使用 |
3.4.8 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得以重视 |
3.4.9 特殊栽培的发展 |
3.4.10 病虫害防治安全化 |
3.4.11 生物动力和有机栽培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中国葡萄酒酿造工艺现代化改新历程 |
4.1 葡萄酒现代工艺革新 |
4.1.1 葡萄酒典型性认识过程 |
4.1.2 发酵工艺日趋科学 |
4.2 酿酒人才队伍演变 |
4.3 酿造设备逐渐现代化 |
4.3.1 压榨设备的更新换代 |
4.3.2 发酵设备的更新换代 |
4.3.3 过滤设备的更新换代 |
4.3.4 灌装设备的更新换代 |
4.3.5 传送设备的更新换代 |
4.3.6 其它酒种类型设备的更新换代 |
4.4 葡萄酒生产标准推行 |
4.4.1 生产标准逐渐完善 |
4.4.2 原产地域保护实施 |
4.4.3 葡萄酒法律不断出台 |
4.4.4 不断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葡萄酒产业化发展道路 |
5.1 葡萄酒生产规模壮大 |
5.1.1 酿酒葡萄种植面积扩大 |
5.1.2 葡萄酒生产能力增长 |
5.1.3 葡萄酒生产企业增多 |
5.2 产业链条不断完善 |
5.2.1 原料供应基地化 |
5.2.2 配套企业专业化 |
5.2.3 流通渠道多元化 |
5.2.4 学院制人才培养体系形成 |
5.2.5 产业功能升级 |
5.2.6 葡萄酒文化普及 |
5.3 葡萄酒产业集聚发展趋势 |
5.3.1 葡萄酒产业集聚的演进路径与分布现状 |
5.3.2 葡萄酒产业积聚动力机制简要分析 |
5.3.3 葡萄酒产业集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5.4 葡萄酒产业组织日趋合理化 |
5.4.1 改革开放后葡萄酒消费的三次转折 |
5.4.2 葡萄酒消费市场格局 |
5.4.3 葡萄酒产业市场集中度 |
5.4.4 葡萄酒行业市场绩效 |
5.4.5 葡萄酒企业品牌成长 |
5.4.6 企业管理体制变革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葡萄酒产业国际化前景展望 |
6.1 何谓葡萄酒产业国际化 |
6.1.1 客户国际化 |
6.1.2 团队国际化 |
6.1.3 机制国际化 |
6.2 葡萄酒产业如何实现国际化 |
6.2.1 地域化酿酒 |
6.2.2 制定清晰可行的标准 |
6.2.3 培养国际化人才 |
6.2.4 形成中国葡萄酒文化 |
6.2.5 建立国际化制度体系 |
6.2.6 培育强大品牌 |
6.3 葡萄酒产业国际化前景展望 |
6.3.1 新旧世界主要国家葡萄酒简史 |
6.3.2 中国葡萄酒产业国际化前景展望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外资并购中无形资产评估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外资并购中无形资产评估存在的问题 |
一、无形资产评估范围不全面 |
(一) 无形资产漏评问题 |
(二) 无形资产漏评问题的法律分析 |
二、无形资产评估方法不科学 |
(一) 方法选择不正确 |
(二) 预测收益不准确 |
(三) 无形资产评估的特点 |
三、对民族品牌保护不利 |
(一) 外资并购中民族品牌大量消亡 |
(二) 民族品牌消亡的法律分析 |
第二章 无形资产评估方法 |
一、国际现有的评估方法 |
(一) 美国评估准则评估方法分析 |
(二) 欧洲评估准则评估方法分析 |
(三) 国际评估准则评估方法分析 |
二、无形资产评估方法分析 |
(一) 收益法的利弊分析 |
(二) 市场法的利弊分析 |
(三) 成本法的利弊分析 |
三、影响无形资产评估价值的重要原则 |
(一) 预期收益原则 |
(二) 资产的最佳使用原则 |
(三) 供求原则 |
(四) 利益主体变动原则 |
第三章 无形资产评估范围 |
一、知识产权 |
二、销售网络 |
三、集合劳动力 |
四、非竞争条款 |
五、商誉 |
六、其他无形资产 |
第四章 外资并购中无形资产评估法律制度构建 |
一、法律法规体系构建 |
(一) 无形资产评估管理法 |
(二) 外资并购中无形资产评估管理办法 |
(三) 外资并购无形资产评估准则 |
二、无形资产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的管理 |
(一) 评估机构的级别设置 |
(二) 评估责任终身制 |
(三) 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考核、公示制度 |
(四) 审计机构对评估报告的审计监督 |
三、外资并购中知识产权的特殊保护 |
(一) 民族品牌和中华老字号的特殊保护 |
(二) 传统秘方的特殊保护 |
四、外资并购的行业监管和反垄断审查 |
(一) 行业监管 |
(二) 反垄断审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八十年代”史学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重生与重构:"八十年代"的中国史学 |
前言 |
一、重生:冲破现代经学牢笼 |
二、社会转型下的失重:“史学危机” |
三、史学理论的繁荣 |
四、回归历史现场 |
五、结语:“八+年代”的史学遗产 |
"八十年代"史学年谱 |
一九七六年 |
一九七七年 |
一九七八年 |
一九七九年 |
一九八○年 |
一九八一年 |
一九八二年 |
一九八三年 |
一九八四年 |
一九八五年 |
一九八六年 |
一九八七年 |
一九八八年 |
一九八九年 |
一九九○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因特网矿业信息资源及其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国外信息化发展概况 |
1.2 中国信息化的成就和现状 |
1.2.1 电话网容量和普及率 |
1.2.2 计算机网络用户发展 |
1.3 信息资源建设与利用 |
1.3.1 因特网检索系统概述 |
1.3.2 信息资源建设 |
1.3.3 网上信息提供与利用 |
1.3.4 矿业信息的研究与利用 |
1.3.5 矿业信息资源研究 |
2 搜索引擎选择与评价 |
2.1 搜索引擎的类型 |
2.2 搜索引擎的选择 |
2.3 搜索引擎算符 |
2.4 搜索引擎的选择与检索操作技巧 |
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2.6 小结 |
3 中文矿业相关搜索引擎 |
3.1 中文搜索引擎的发展 |
3.2 中文矿业相关搜索引擎 |
3.2.1 雅虎中文Yahoo!(http://cn.yahoo.com) |
3.2.2 Globepage(http://www.globepage.com) |
3.2.3 华页指南(http://www.c3s.org.sg/) |
3.2.4 常青藤(http://www.tonghua.com.cn/) |
3.2.5 中经网络信息导航(http://infonavi.cei.gov.cn) |
3.2.6 网易(http://www.yeah.net) |
3.2.7 天网(http://pccms.pku.edu.cn:8000/gbindex.htm) |
3.2.8 搜狐(http://www.sohu.com/) |
3.2.9 北极星(http://www.beijixing.com.cn) |
3.2.10 悠游((http://www.goyoyo.com/) |
3.2.11 搜索客(http://www.cseek.com/) |
3.2.12 我是野虎(http://www.5415.com/) |
3.2.13 司南(http://www.yippee.com.cn) |
3.2.14 蕃薯藤(http://www.yam.com.tw/) |
3.2.15 若比邻(http://www.robot.com.cn/) |
3.3 中文搜索引擎矿业信息网站及比较 |
4 英文矿业相关搜索引擎 |
4.1 英文矿业相关搜索引擎 |
4.1.1 Yahoo!(雅虎)(http://www.yahoo.com) |
4.1.2 Alta Vista(http://www.altavista.com) |
4.1.3 Infoseek(http://www.infoseek.com) |
4.1.4 Excite(http://www.exite.com) |
4.1.5 Lycos(http://www.lycos.com) |
4.1.6 HotBot(http://www.hotbot.com) |
4.1.7 Open Text(http://www.opentext.com) |
4.1.8 WebCrawler(http://webcrawler.com) |
4.2 英文矿业相关搜索引擎比较 |
5 因特网中文矿业相关数据库系统 |
5.1 中文文献信息系统 |
5.1.1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
5.1.2 万方数据库系统 |
5.1.3 维普数据库 |
5.2 中文文献信息系统矿业信息分布及分析 |
6 英文矿业相关信息数据库系统 |
6.1 OCLC FirstSearch及其数据库 |
6.1.1 OCLC与FirstSearch |
6.1.2 FirstSearch的特点与应用环境 |
6.1.3 FirstSearch的数据库 |
6.1.4 OCLC的特点 |
6.2 Ei~[128,129,130] |
6.2.1 Ei概况 |
6.2.2 数据库服务 |
6.2.3 参考咨询服务 |
6.2.4 网络资源导航服务 |
6.2.5 Ei社区服务 |
6.2.6 Ei Compendex Web使用 |
6.3 Dialog系统~[131,132,133,134,135] |
6.3.1 概况 |
6.3.2 DIALOG数据库索引 |
6.3.3 DAILOG系统基本检索指令 |
6.3.4 DIALOG系统运算符 |
6.3.5 DIALOG系统检索结果的输出 |
6.3.6 Dialog系统中的矿业相关数据库 |
6.4 英国剑桥数据库系统 |
6.4.1 概况 |
6.4.2 CSA检索方式 |
6.5 UnCover数据库 |
6.6 USPTO免费专利数据库 |
6.6.1 专利数据库及检索方式 |
6.6.2 可检索项目及其编码 |
6.6.3 专利检索途经 |
6.7 小结 |
7 结论 |
7.1 中文矿业相关搜索引擎 |
7.2 英文矿业相关搜索引擎 |
7.3 中文信息系统与数据库 |
7.4 英文信息系统与数据库 |
7.5 进一步的研究 |
7.5.1 搜索引擎收录数据的交迭 |
7.5.2 各系统中数据库的分布情况 |
7.5.3 建立矿业文献专业网站或导航数据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com的50种不允许──技术篇(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度量衡知识形态研究[D]. 刘增强.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04)
- [2]近现代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研究[D]. 吕庆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8)
- [3]外资并购中无形资产评估法律问题研究[D]. 张建芬. 中国政法大学, 2011(10)
- [4]“八十年代”史学谱[D]. 郭震旦. 山东大学, 2010(09)
- [5]因特网矿业信息资源及其利用研究[D]. 徐文贤. 中南大学, 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