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刨花板单层热压机的故障及改进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翟宇丽[1](2013)在《基于绿色制造的多层热压机机架优化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在人造板生产中,热压是主要生产工序之一,多层热压机是年产量10万立方米以下生产能力常用的热压机设备,在我国普遍使用。课题依托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数据融合的人造板热压工艺过程优化控制机理研究”,进行了“基于绿色制造多层热压机机架优化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基于绿色制造的理念,对多层压机的机架、实施喷蒸热压的热压板结构和板坯厚度控制装置进行了优化和设计。针对BY164×22/20多层热压机框式组合机架,以中间框片组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受力分析,建立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在框片组满足刚度和强度的前提下,对其一些参数进行了优化,和原机架相比,减轻了质量,节约了材料。基于喷蒸热压技术,与传统热压技术相比,在热压时间、板坯性能、甲醛释放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喷蒸热压板,就是在传统的热压板上加工一排排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喷蒸孔,并在喷蒸装置上添加抽离蒸汽的真空装置。传统多层热压机一般采用厚度规控制板坯厚度,存在较大弊端。在分析研究移动式弹性厚度规的工作原理和三种位置控制装置,即旋转编码器、差动式变压器和光栅尺式位置控制器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采用移动式弹性厚度规和位置控制系统联合使用的厚度控制装置,提高了多层压机压板的定位精度。通过对多层热压机机架的优化、新型热压板的设计和板坯厚度控制装置的研究,降低了多层热压机机架的质量和减少了原材料的消耗,生产的板坯预固化层小,板坏力学性能有所提高,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热压板闭合位置精度,为降低大型人造板设备的质量,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实现了绿色制造和绿色环保的理念。
于海英[2](2013)在《MDF热压过程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模型建立与仿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热压是中密度纤维板(MDF)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序之一,对产品质量和产量起着决定性作用。热压过程工艺状况复杂多变,受到各种go艺因素和干扰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包含多变量的非线性过程,使对于热压过程的板坯内部参数检测、过程控制的研究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多层压机的MDF热压过程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分层体系、功能模型与融合方法,以提高数据检测精度和决策的可信度。在深入分析MDF热压工艺过程机理,工艺参数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理论应用于热压过程的检测与决策,构建了分层融合体系和功能模型,为热压过程的数据融合方法研究提供了框架结构。研究了数据层、特征层和决策层的融合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了仿真。热压试验和仿真结果证明了融合模型及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针对观测数据的随机噪声和疏失误差,在数据层融合中,采用基于置信距离的数据.一致性检验方法,确定传感器最优融合数。提出了一种具有在线学习能力的白适应加权最小二乘算法,对板坯内部温度数据进行估计,各传感器的信息权重直接反映了传感器的动态误差情况,克服了由于某个传感器误差偏大对系统估值造成的不良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总体估值精度明显高于任一传感器的局部估值精度和算术平均算法的精度。本文运用单因素对比试验和多因素正交试验,计算各因素对于性能指标的影响因子,得到各因素对于性能影响的定性关系。同时建立了工艺因素与性能参数有限样本集,针对小样本预测建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参数的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建立了热压成品性能预测模型,相对于网络搜索和交叉验证选参方法,数值拟合精度和模型泛化性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针对热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为了定量表示相关模糊概念和数据,有针对性地构建了产品等级评定、热压状态评价和控制决策的模糊识别框架,运用海明距离法构造了证据的基本概率赋值,将模糊集理论和证据理论进行综合应用实现了决策,弥补了人工经验进行决策的不确定性,提高了决策的可信度。课题将数据融合理论、智能控制理论与MDF热压工艺过程的检测与决策相结合,研究成果为板材成品力学性能指标的预测、工艺参数设定和优化、控制规则决策,提高人造板生产工艺理论的研究水平和实际热压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实现木材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和技术保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雷伯西[3](2012)在《Kuster连续热压机的维护》文中提出主要通过对连续热压机原理、特点、构件等方面的介绍,整体把握连续热压机性能,并对其日常维护做了重点分析,探讨解决方法。
陆安进,朱典想[4](2012)在《浅谈单层热压机的特点及其技术改进》文中认为本文对人造板生产中的单层热压机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包括单层压机的特点、典型单层压机的工艺布局及单层压机的技术改进。
韩宇光[5](2012)在《刨花板连续平压自动纠偏智能控制算法研究》文中认为人造板是高效利用木材资源的重要方法之一,刨花板吸音性和隔音性较好,密度均匀,抱钉力很好,横向抗压能力强,防潮性能较强;刨花板表面光滑平整,纹理与实木板材基本相似,厚度偏差较小,耐磨损,抗老化,美观,大方,可进行刷油漆和各种贴面处理。在刨花板的生产过程中,热压过程是生产工序中极为重要的环节。热压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刨花板成品的质量,其中包括物理性能以及外观的好坏,同时,很重要的是也影响到产品的成本。所以近10年,我国学习吸收西方连续平压机的生产技术后,自主研发生产了连续平压机,连续平压机压力较为恒定,板厚生产均匀,砂光量极小,大大的节约了能源和成本。本文针对连续平压机热压过程中的控制过程进行适当改善,对连续平压机控制系统从不同角度进行优化。由于热压过程中的复杂性,非线性,以及滞后性等特性,利用传统PID控制办法对热压过程进行控制,系统能够逐渐进入稳定状态,但是控制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超调,这对于整机设备的安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同时进入稳态的时间也较长,所以我们采用模糊PID控制方法,模糊控制是基于熟练技术人员的经验而获得的控制依据,所以对系统中的非线性以及迟滞的问题有了很好的改善,模糊控制鲁棒性较强,但是对于系统过程中出现的动态变化的参数调优性较差,因此采用BP神经网络PID控制对系统进行在线辨识,对PID参数进行动态的调节,达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对外部的干扰处理能力较弱,鲁棒性较差,最后利用模糊神经网络PID控制的综合使用对系统的动态在线辨识以及干扰都有了较好的处理,系统能够迅速进入稳定且基本消除了超调,以上控制方法都通过MATLAB进行了仿真和动画模拟,同时利用了MATLAB中的GUI人机界面进行参数的设计,同时编写了S函数对系统进行了Simulink仿真,证明了各方法的优越性和缺陷。
陈文溪[6](2011)在《AD公司刨花板生产线效率改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建筑装修行业的发展,作为人造板之一的刨花板在材料应用领域里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壮大,于是引进国外的高产量、自动化、连续性生产线已经成为近年来人造板发展的一种新的趋势,正在逐渐地改变国内刨花板生产线小规模、劳力密集型、自动化程度低的传统结构,形成具有规模效益的优势。AD公司作为国内第一条设计产能为22万立方米/年、引进德国最新设备的刨花板生产线,在行业里担当起“开拓者”的角色,为林业产品加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由于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木质原材料紧缺、劳动力成本的提升,面对内外部环境的压力,促使公司采取各种可行的措施来改善生产线的运行系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本论文的研究以公司的实际运行情况作为背景,运用工业工程中相关理论,对生产线流程进行数据收集、资料整理、分析,找出影响生产线效率的原因,在分析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流程分析、生产平衡法、工程经济,以及生产现场工作条件环境改善等理论方法对所收集的材料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尤其对各个车间工段的实际产能进行计算,进行生产线平衡分析,最终发现刨片车间的实际产能没能满足压机的设计产能要求,成为生产线的“瓶颈”。接着对解决生产线“瓶颈”问题的可行性方案进行分析和选择,同时对方案实施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发现新增两台全新环式刨片机对生产线的所存在的问题的解决起到很大的作用,使生产线单位产能提高了3.06 m3/h,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本文通过分析对员工现场工作条件环境的改善来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提高其工作效率,在实践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基于此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公司根据现实情况,采用各种措施不断地改善生产效率,经过一年的实践,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得到明显地提高,也降低单位成本。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正确地应用工业工程理论对刨花板生产线生产效率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作用,使公司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市场的需要。
李先宁[7](2011)在《典型刨花板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及节能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能源的短缺、环境污染的加剧,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国家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的约束性指标。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刨花板工业发展迅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无论国内生产企业之间,还是与国际同规模的生产线相比,刨花板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刨花板能源消耗约占其生产成本的30%,鉴于国内刨花板生产能源利用现状,降低其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潜力巨大。刨花板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是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管理等水平的综合体现。本论文通过查阅文献、企业调研等,在我国不同规模刨花板生产企业的能源消耗基础上,分析其节能减排的潜力。本论文以某典型刨花板企业为研究对象,在一定的统计期内全面统计、分析、计算了该企业能源消耗情况,得出了该企业生产刨花板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的数据。参照国内外刨花板能源消耗的相关标准,对其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并分析其高能耗的原因及工序,提出相应的节能方案和不同规模刨花板企业借鉴的节能方案。本篇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参照相关标准,得出该典型企业刨花板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166.69kgce/m3,达不到三级水平,节能潜力比较大。2、论文从优化工艺、改进设备、节约热能、节约电能和加强企业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节能方案的研究,参照清洁生产审核的部分内容,得出了针对该企业的9项无、低费清洁生产方案和13项中、高费清洁生产方案,供企业参考实施。3、参照对典型刨花板企业进行的清洁生产方案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刨花板行业一般性的清洁生产方案22项,供刨花板企业参考实施。本论文的研究能为现有刨花板企业计算本厂刨花板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提供理论依据,找到自身的节能潜力和节能方案;同时对新建刨花板企业在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方面提供一些理论参考:能够为未颁布和已经在征求意见中的标准提供一些参考数据。
闫承琳[8](2011)在《人造板连续平压机温度控制系统及网络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热压工序是人造板生产线所有工段中的咽喉部位,在很大程度上,热压机工作能力决定了人造板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其技术性能决定了人造板产品的质量。但人造板连续平压机不是单一的压力机械,它是一个技术集约度极高的,涉及木质材料、机械、微电子、计算机、液压、蒸汽、仪表等相关领域的机电一体化热压设备。对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包括对速度、压力、温度、板厚、跑偏等的高精度检测与监控,对每个子系统及其内部各运行部件协调动作的逻辑控制和连锁控制,对生产现场大量实时数据的通信、分析、显示、处理和管理,故障及时处理等要求。国外生产的连续平压机控制系统已经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控制技术和方式,其在人造板的产量增大、原料节约、高效、高质和节能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结合我国人造板生产线现状与发展需求,根据连续平压机系统要求,在掌握网络信息技术及其通信设备的数据通信、控制单元工控机和单片机微处理器的数据处理和抗干扰能力等的基础上,论文重点研究了整个控制系统的网络通信,开发出了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论文比较全面地分析了连续平压热压工艺的理论机理,又根据其机体庞大、控制点数量多、通信量大、传输距离长、以及控制复杂等特点,把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热压工艺需求、热压机工作原理充分的结合起来,构建了基于RS485现场总线的连续平压机集散控制系统。利用RS485总线实现了中央监控层主控机与现场监控层温度控制系统、入口角度控制与板坯测厚系统,液压控制系统、钢带运动控制系统、出口毛板厚度检测与调整控制系统等5个子系统的数据通信。利用大屏幕触摸式人机交互界面,实现了大量实时数据的可视化输出和集中监视。利用数据库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存储、分析与管理,使得现场控制与生产、数据管理都具有了实时性的同时,还使得数据管理与现场数据通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分离。通过与局域网的网络连接通信实现,系统可以与工厂局域网内其他设备、外网上远程用户进行通信,实现数据信息一定程度的共享。针对连续平压机加热系统四个区域分别独立加热的特点,选择单片机作为现场控制器,设计实现了它的温度控制系统。即通过单片机集群控制器与其对应触摸式液晶屏和其他外部设备的连接通信,实现在现场4个温度控制单元的人机交互界面上,操作人员只需设定几个简单的工艺参数,加热系统即可自动安全运行,并实现实时监控、显示和报警等;而且实时数据同时传送至中央监控层主控机用于其他操作。根据加热系统板坯加热工艺原理,论文通过取得热压板温度误差、进油温度和进给温度三者与比例调节阀开度之间的变化关系,设计实现了温度控制的敏捷算法,使得二次循环温度控制系统可以快速进入温度稳定输出状态,进行正常生产。运行结果显示,温度误差已基本控制在±1℃以内,最高实现了温度的精度±0.5%控制,使得温度控制系统具有敏捷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快速升温达到平衡状态为整个连续平压机生产线的高效、节能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利用集群控制器及其电路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实现了对微处理器中多任务的合理、有效分配,解决了系统的抗干扰问题,并为系统的扩展设定了一定的冗余。针对温度控制系统多任务、实时性强的特点,论文在软件设计上利用基于windows消息机制的分时技术和模块层次化方法,通过合理的软件结构分层、任务模块划分以及任务调度,实现了基于单片机系统的实时多任务控制,并保证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温度控制系统这种软硬件设计的充分结合,使得系统的扩充和重构非常容易实现。而对于温度控制系统的每个单元,基于它们在控制任务完成的自主性、控制输出的主动性,以及反应性和交互性在一定程度的实现,使得温度控制系统具有了智能化系统的主要特征。把这种方法利用在其它子控制系统上,可以进一步实现整个连续平压机集散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液压等其它控制子系统的实现可以在这个系统网络结构上,利用温度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方法,敏捷快速完成相关系统功能,进而完成连续平压机控制系统。
李春玉[9](2009)在《刨花板热压机横梁有限元分析》文中指出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刨花板热压机的发展概况以及研究现状,结合企业的RCB14004刨花板热压机的研发,针对刨花板砂光量过大的问题,对其横梁强度以及上、下热板的变形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该刨花板热压机长约18.5m,宽2.5m,重量可达600t,日产量为240m3,体积庞大。属于单件小批量生产的设备。文章首先分析了刨花板热压机的结构特点,对其进行必要的简化,在ANSYS软件中建立了热压机上下横梁的有限元模型。然后分析其受力状态,分别计算出了上下横梁的强度,以及上下热板的挠度。找出了影响上下热板变形的关键因素:热载荷。根据这一结果,在保证横梁强度满足设计要求的条件下,对热压机的结构参数和温差控制提出了改进方案,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这给合理选择刨花板热压机的钢板厚度等参数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可以防止采用经验类比法造成的材料浪费。不论是对刨花板热压机的生产厂家还是使用单位,都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胡万明[10](2009)在《浅析中国人造板机械新技术的应用概况》文中研究指明简要介绍了现阶段人造板机械制造行业有影响力的新技术,描述了人造板机械制造行业新技术的应用概况及发展的方向。
二、刨花板单层热压机的故障及改进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刨花板单层热压机的故障及改进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绿色制造的多层热压机机架优化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多层热压机的发展 |
1.2.1 国内外多层热压机的发展概况 |
1.2.2 国内外多层热压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1.2.3 国内外多层热压机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4 论文主要内容 |
2 多层热压机机架结构的优化 |
2.1 BY164×22/20多层热压机的机架 |
2.1.1 BY164×22/20热压机机架组成及主要技术参数 |
2.1.2 热压机框片组受力分析 |
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
2.2.1 框片组的分析流程 |
2.2.2 模型的建立 |
2.2.3 导入创建的模型 |
2.2.4 划分网格 |
2.2.5 施加载荷与约束 |
2.2.6 结果后处理 |
2.2.7 结果分析 |
2.3 目标驱动法对框片组的优化 |
2.3.1 优化设计变量的选择 |
2.3.2 定义约束条件函数 |
2.3.3 优化结果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多层热压机喷蒸热压技术的热压板设计 |
3.1 喷蒸热压技术 |
3.2 多层热压机的喷蒸热压技术与传统技术的比较 |
3.2.1 热压时间的比较 |
3.2.2 产品性能的比较 |
3.2.3 甲醛释放量的比较 |
3.2.4 喷蒸热压机的优势 |
3.3 喷蒸热压板的结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多层热压机的板坯厚度控制装置研究 |
4.1 厚度规 |
4.1.1 移动式弹性厚度规的参数 |
4.1.2 移动式弹性厚度规的工作原理 |
4.2 位置控制装置 |
4.2.1 位置控制的基本原理 |
4.2.2 旋转编码器位置控制装置 |
4.2.3 差动式变压器位置控制装置 |
4.2.4 光栅尺位置传感器 |
4.3 板坯厚度控制装置的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MDF热压过程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模型建立与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多层压机热压过程研究现状 |
1.2.1 热压过程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2.2 热压过程工艺参数及内部环境变化规律的分析与研究 |
1.3 多层压机热压过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2 多层压机热压工艺过程分析 |
2.1 热压工艺 |
2.1.1 传统热压工艺 |
2.1.2 改进的热压工艺 |
2.2 主要工艺因素对纤维板性能的影响 |
2.3 热压过程传热机理与模型的建立 |
2.3.1 热压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
2.3.2 热传递及板坯内部温度模型 |
2.3.3 热压过程温度实用数学模型 |
2.3.4 热压过程压力变化规律 |
2.4 本章小结 |
3 热压过程数据融合体系及数据层融合方法研究 |
3.1 数据融合的基本原理 |
3.1.1 工业过程的数据融合过程 |
3.1.2 数据融合的关键技术 |
3.1.3 数据融合方法 |
3.2 数据融合模型和体系结构 |
3.2.1 数据融合的功能模型 |
3.2.2 数据融合的结构模型 |
3.3 MDF热压过程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结构 |
3.4 热压过程数据获取及一致性检验 |
3.4.1 多传感器系统参数估计问题的基本描述 |
3.4.2 基于置信距离的数据一致性检验 |
3.5 基于自适应加权最小二乘算法的数据层融合方法 |
3.5.1 最小二乘算法的一般原理 |
3.5.2 加权最小二乘算法 |
3.5.3 自适应加权最小二乘法的融合估计 |
3.6 数据层融合算法仿真分析 |
3.6.1 温度数据单次融合实验 |
3.6.2 实时检测数据融合实验 |
3.7 本章小结 |
4 热压过程特征层融合方法研究 |
4.1 支持向量机建模原理 |
4.1.1 用于线性回归的SVM |
4.1.2 用于非线性回归的SVM |
4.2 SVR拟合的模型构建与仿真分析 |
4.3 基于粒子群SVM的性能预测模型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5 热压过程决策层融合方法研究 |
5.1 基于证据理论的推理方法 |
5.1.1 证据理论的基本原理 |
5.1.2 证据理论的组合规则 |
5.1.3 基于证据理论的决策 |
5.1.4 证据理论存在的问题 |
5.2 基木概率赋值的构造方法 |
5.2.1 基于目标类型数和环境加权系数构造基本概率赋值 |
5.2.2 基于统计证据构造基本概率赋值 |
5.2.3 基于海明距离构造基本概率赋值 |
5.3 基于模糊集的证据理论融合方法 |
5.3.1 模糊集理论基础 |
5.3.2 证据理论向模糊集合的推广 |
5.3.3 信任函数的扩展 |
5.3.4 基于模糊集合相似度的证据组合规则 |
5.4 基于证据决策融合的热压工艺过程评价方法研究 |
5.4.1 成品性能等级评价的样本选择 |
5.4.2 成品性能等级评价的证据获取与证据组合 |
5.4.3 热压过程状态评价的样本选择 |
5.4.4 热压过程状态评价的证据获取与证据组合 |
5.5 热压过程控制决策融合研究 |
5.5.1 压力控制原理 |
5.5.2 温度控制原理 |
5.5.3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厚度控制融合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中密度纤维板热压试验研究 |
6.1 试验系统组成 |
6.1.1 数据采集与融合系统 |
6.1.2 热压设备及仪器 |
6.2 单因素试验 |
6.3 多因素试验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Kuster连续热压机的维护(论文提纲范文)
一、连续热压机概况 |
二、连续平压热压机特点 |
(一) 人造板流水线全程连续化: |
(二) 板材生产厚度均匀: |
(三) 耗能低, 生产率高: |
(四) 原材料消耗低, 产品质量好: |
(五) 综合效益高: |
三、连续平压热压机的作用原理 |
四、连续平压热压机具体构造部件 (以滚子链型为例) |
(一) 滚子链: |
(二) 热压板: |
(三) 连续平压机的自动管理系统: |
五、Kuster连续热压机的日常维护 |
(一) 润滑: |
(二) 连续压机钢带跑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
(三) 同闭油缸密封件的检查更换: |
六、总结 |
(4)浅谈单层热压机的特点及其技术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 单层压机的特点 |
1.1 单层压机简介 |
1.2 单层压机与多层压机的比较 |
1.3 单层压机与连续压机的比较 |
2 单层压机工艺布局 |
3 单层压机技术改进 |
3.1 热压机结构改进 |
3.1.1 加装机械同步装置 |
3.1.2 压力油缸的改进 |
3.1.3 其它结构改进 |
3.2 单层压机控制系统的改进 |
3.3 压制产品厚度控制改进 |
3.4 辅助设备的改进 |
4 总结 |
(5)刨花板连续平压自动纠偏智能控制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课题的来源 |
1.1.2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人造板机械设备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连续平压机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国内人造板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2 刨花板连续平压自动纠偏控制系统 |
2.1 刨花板概述 |
2.2 刨花板生产工艺流程 |
2.2.1 刨花板多层热压工艺 |
2.2.2 刨花板连续平压工艺 |
2.3 刨花板连续平压自动纠偏控制系统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自动纠偏系统传统PID控制及仿真 |
3.1 传统PID控制 |
3.2 对传统PID控制的剖析 |
3.3 从PID控制得到的经验 |
3.4 常规PID控制及其MATLAB仿真实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刨花板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系统及仿真 |
4.1 模糊控制自适应基本描述 |
4.1.1 模糊控制概述 |
4.1.2 模糊逻辑控制器结构 |
4.1.3 自适应控制基本描述 |
4.2 基于模糊自适应的PID控制 |
4.2.1 确定模糊控制数据库 |
4.2.2 模糊控制规则的设计 |
4.2.3 模糊控制推理算法 |
4.2.4 解模糊化设计 |
4.2.5 仿真结果及实验分析 |
4.3 MATLAB实验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自动纠偏系统BP神经网络PID控制及仿真 |
5.1 BP神经网络理论分析 |
5.1.1 神经网络基本概述 |
5.1.2 BP神经网络理论分析 |
5.2 连续平压BP神经网络PID控制系统 |
5.3 MATLAB实验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自动纠偏系统神经网络的模糊PID控制 |
6.1 BP神经网络模糊控制理论分析 |
6.2 BP神经网络模糊PID控制 |
6.2.1 神经网络模糊PID控制器器结构 |
6.2.2 模糊化模块 |
6.2.3 学习算法 |
6.3 MATLAB实验仿真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AD公司刨花板生产线效率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生产线平衡的文献综述 |
1.2.2 关于工作条件环境改善的文献综述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AD公司的生产现状和问题分析 |
2.1 行业介绍 |
2.1.1 刨花板的发展历程 |
2.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2.2 AD公司的生产状况 |
2.2.1 AD公司的简介 |
2.2.2 AD公司的生产工艺流程介绍 |
2.3 AD公司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D公司刨花板生产线平衡 |
3.1 生产线瓶颈分析 |
3.1.1 生产线总体产能分析 |
3.1.2 各个车间产能分析 |
3.1.3 生产线瓶颈分析总结 |
3.2 改善方案的选择 |
3.2.1 刨片车间成为生产线瓶颈的原因分析 |
3.2.2 改善方案的分析 |
3.3 改善方案的实施和效果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D公司生产现场工作条件环境改善研究 |
4.1 AD公司现存的现场工作条件环境问题 |
4.2 工作条件环境改善分析和改进 |
4.2.1 员工倒班条件的改善 |
4.2.2 制板车间工作环境的改善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典型刨花板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及节能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 |
1.1.1 我国木材加工行业的现状 |
1.1.2 我国人造板工业和刨花板行业生产现状 |
1.1.3 国外刨花板生产现状 |
1.1.4 国内外刨花板能源消耗比较 |
1.1.5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1.1.6 国内外刨花板节能减排的研究现状 |
1.1.6.1 国外刨花板节能减排的研究现状 |
1.1.6.2 国内刨花板节能减排的研究现状 |
1.2 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课题研究内容 |
1.2.2 课题研究方法 |
1.2.2.1 蒸气消耗量计算方法 |
1.2.2.2 电力消耗量计算方法 |
1.2.2.3 汽油、柴油消耗量计算方法 |
1.2.2.4 水消耗量计算方法 |
1.2.2.5 压缩空气量计算方法 |
1.2.2.6 厂区供电线路和供热管网的损耗计算方法 |
1.2.2.7 合格刨花板量 |
1.2.2.8 刨花板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计算方法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课题的创新点 |
2. 刨花板节能降耗分析 |
2.1 案例分析 |
2.1.1 黑龙江龙乡林业股份有限公司清洁生产案例 |
2.1.2 某省人造板企业清洁生产案例 |
2.1.3 上海银河人造板有限公司清洁生产案例 |
2.2 我国刨花板节能潜力分析 |
2.3 影响刨花板能源消耗的因素 |
2.3.1 规模 |
2.3.2 装备技术水平 |
2.3.3 生产管理水平 |
2.3.4 其他 |
3. 某典型刨花板企业案例分析 |
3.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3.2 企业生产状况 |
3.3 刨花板生产工艺流程图 |
3.4 刨花板生产设备平面布局图 |
3.5 刨花板生产线主要设备清单 |
3.6 刨花板生产线设备装机功率 |
3.7 刨花板生产线能源消耗计算 |
3.7.1 蒸气消耗量的计算 |
3.7.2 导热油热能消耗量的计算 |
3.7.3 电力消耗量的计算 |
3.7.4 热能中心电力消耗量的计算 |
3.7.5 水消耗量的计算 |
3.7.6 柴油消耗量的计算 |
3.7.7 冷凝水回收热量的计算 |
3.7.8 刨花板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的计算 |
3.8 能耗水平比较分析 |
3.9 各工段能耗比例分析及节能途径 |
4. 刨花板节能清洁生产方案的研究 |
4.1 刨花板生产工艺流程 |
4.2 典型刨花板企业节能途径与方案 |
4.2.1 优化工艺流程 |
4.2.1.1 裁边、热压废边角料回收系统的优化 |
4.2.1.2 砂光机除尘系统的优化 |
4.2.2 通过技改、维护和管理改进工艺设备 |
4.2.2.1 削片机 |
4.2.2.2 刨片机 |
4.2.2.3 干燥机 |
4.2.2.4 筛选、分选和打磨设备 |
4.2.2.5 拌胶机 |
4.2.2.6 铺装机 |
4.2.2.7 单层热压机 |
4.2.2.8 裁边机 |
4.2.2.9 砂光机 |
4.2.2.10 气力除尘系统 |
4.2.2.11 空气压缩机 |
4.2.3 节约热能消耗 |
4.2.3.1 蒸气管路的维护 |
4.2.3.2 导热油管路的维护 |
4.2.3.3 干燥机排湿余热的回收利用 |
4.2.3.4 冷凝水的回收利用 |
4.2.4 节约电能消耗 |
4.2.4.1 无功功率补偿,提高功率因数 |
4.2.4.2 谐波整流技术 |
4.2.4.3 交流电动机变频调速技术 |
4.2.4.4 照明系统的节电设计 |
4.2.5 加强企业管理 |
4.3 刨花板节能清洁生产方案 |
4.3.1 典型刨花板企业节能清洁生产方案 |
4.3.2 刨花板行业节能清洁生产方案 |
5. 总结和建议 |
5.1 总结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8)人造板连续平压机温度控制系统及网络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2.3 重点解决问题 |
第二章 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2.1 系统分析 |
2.1.1 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特征 |
2.1.2 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
2.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2.1 系统控制方式与组成 |
2.2.2 控制系统网络结构构建 |
2.2.3 系统总体实现功能与特征 |
2.3 温度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2.3.1 连续平压机加热系统分析 |
2.3.2 温度控制系统的需求分析 |
2.3.3 温度控制算法设计 |
第三章 温度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现场控制层硬件设计 |
3.1.1 现场控制层硬件设备实现功能 |
3.1.2 单片机微处理器的选择 |
3.1.3 系统硬件的模块化设计 |
3.1.4 硬件电路模块化设计的实现 |
3.2 主控制器硬件电路设计 |
3.2.1 电源模块 |
3.2.2 主控制模块 |
3.2.3 模拟量采集处理模块 |
3.2.4 模拟量输出模块 |
3.2.5 开关量输入模块 |
3.2.6 开关量输出模块 |
3.2.7 外扩EEPROM存储模块 |
3.2.8 通信模块 |
3.2.9 人机交互模块 |
3.2.10 电路板设计 |
3.3 温度采集扩展控制器的硬件电路设计 |
3.3.1 温度采集扩展控制器实现功能 |
3.3.2 ATmega16微处理器主控制模块 |
3.3.3 信号采集处理模块 |
3.3.4 与主控制器的通信模块 |
3.3.5 电路板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3.4.1 硬件电路抗干扰关键问题解决方法 |
3.4.2 模块化电路设计方法 |
第四章 主控机软件设计 |
4.1 中央监控层硬件通信连接 |
4.2 主控机监测系统软件实现功能 |
4.3 VC++下MFC程序设计方法及其流程 |
4.3.1 系统开发软件平台 |
4.3.2 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
4.3.3 VC++下MFC的程序设计流程 |
4.4 主控机通信设计 |
4.4.1 可视化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4.4.2 系统数据串行通信的实现 |
4.4.3 主控机网络通讯的实现 |
4.5 数据库的访问和建立 |
4.5.1 液压系统数据库的访问 |
4.5.2 温度控制系统数据库建立 |
4.5.3 温度变化曲线的绘制 |
4.6 小结 |
第五章 敏捷化智能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
5.1 系统软件实现功能 |
5.2 群集控制器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5.2.1 集群控制器端.功能分配 |
5.2.2 模块层次化的软件结构设计 |
5.2.3 集群控制器软件设计 |
5.3 主控制器软件设计 |
5.3.1 初始化模块 |
5.3.2 开关量控制模块 |
5.3.3 串.通信模块 |
5.3.4 模拟量输出模块 |
5.3.5 外扩EEPROM数据存储和读取模块 |
5.4 温度采集扩展控制器模块软件设计 |
5.4.1 模拟信号处理的主程序设计 |
5.4.2 A/D转化设计实现 |
5.4.3 软件滤波方法的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运行效果 |
6.1 中央监控层主控机系统运行效果 |
6.2 温度控制系统运行效果 |
6.2.1 参数设定运行效果 |
6.2.2 实时监控运行效果 |
6.2.3 硬件应用效果 |
6.3 系统整体运行效果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9)刨花板热压机横梁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刨花板机械的发展概况 |
1.2.1 国内刨花板机械的发展概况 |
1.2.2 国外刨花板机械的发展概况 |
1.3 刨花板热压机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目的 |
1.5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2.1 单元的选择 |
2.2.2 材料属性的定义 |
2.2.3 网格的划分 |
2.2.4 约束和加载 |
第3章 刨花板热压机横梁有限元分析结果 |
3.1 载荷及约束 |
3.2 计算结果 |
3.2.1 应力结果 |
3.2.2 上横梁热板挠度 |
3.2.3 下横梁热板挠度 |
3.3 分析结果 |
第4章 刨花板热压机横梁改进及分析 |
4.1 改变内外钢板厚度分析一 |
4.1.1 钢板厚度修改后模型应力结果 |
4.1.2 上横梁热板挠度 |
4.1.3 下横梁热板挠度 |
4.1.4 结果 |
4.2 改变内外钢板的厚度分析二 |
4.2.1 修改后模型应力结果 |
4.2.2 上横梁热板挠度 |
4.2.3 下横梁热板挠度 |
4.2.4 结果 |
4.3 改变内外钢板的厚度分析三 |
4.3.1 修改后模型应力结果 |
4.3.2 上横梁热板挠度 |
4.3.3 下横梁热板挠度 |
4.3.4 结果 |
4.4 改变内外钢板的厚度分析四 |
4.4.1 修改后模型应力结果 |
4.4.2 上横梁热板挠度 |
4.4.3 上横梁热板挠度 |
4.4.4 结果 |
4.5 改变温度载荷分析 |
4.5.1 修改后模型应力结果 |
4.5.2 上横梁热板挠度 |
4.5.3 下横梁热板挠度 |
4.5.4 结果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四、刨花板单层热压机的故障及改进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绿色制造的多层热压机机架优化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D]. 翟宇丽.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3)
- [2]MDF热压过程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模型建立与仿真研究[D]. 于海英.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1)
- [3]Kuster连续热压机的维护[J]. 雷伯西. 现代物业(上旬刊), 2012(07)
- [4]浅谈单层热压机的特点及其技术改进[J]. 陆安进,朱典想. 木工机床, 2012(02)
- [5]刨花板连续平压自动纠偏智能控制算法研究[D]. 韩宇光. 东北林业大学, 2012(01)
- [6]AD公司刨花板生产线效率改善研究[D]. 陈文溪.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7)
- [7]典型刨花板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及节能方案研究[D]. 李先宁.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8]人造板连续平压机温度控制系统及网络技术研究[D]. 闫承琳.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03)
- [9]刨花板热压机横梁有限元分析[D]. 李春玉. 吉林大学, 2009(07)
- [10]浅析中国人造板机械新技术的应用概况[J]. 胡万明. 木材加工机械, 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