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罗河铁矿的物质成分(1975)(论文文献综述)
毛佩全[1](2021)在《近水体斜坡道掘进安全分析与防控方法研究》文中提出
李志朝,王剑,郏威,张敏哲,彭青松,王勇[2](2021)在《罗河铁矿全尾砂胶结充填配比优化试验研究》文中提出针对罗河铁矿充填料浆浓度波动大,充填料浆灰砂比等关键指标难以控制,并最终影响充填体质量等问题,开展了罗河铁矿全尾砂胶结充填配比优化试验,对充填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测定。同时采用全面法试验,对不同质量浓度和不同灰砂比的全尾砂流动性、流变及其强度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罗河铁矿全尾砂-74μm占比达59.87%,属于细粒级尾砂;由于胶固粉中添加了表面活性物质,能够提高料浆的流动性,导致灰砂比越大,料浆的流动性越好;质量浓度为66%~68%时,料浆屈服应力均在100 Pa以内;在满足自流输送和强度要求的前提下,推荐罗河铁矿一步骤充填料浆质量浓度为68%,灰砂比为1∶10,二步骤充填料浆质量浓度为68%,灰砂比为1∶16。
周涛发,范裕,陈静,肖鑫,张舒[3](2020)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关键金属矿产研究现状与进展》文中指出关键金属已成为全球争夺的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其矿化特点和成矿规律等研究受到高度关注.长江中下游是我国重要的铁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产出多个大中型斑岩-矽卡岩铜金铁矿床和玢岩型铁矿床.矿床中除了主要成矿元素铜、金、铁和硫富集成矿,关键金属资源种类很多,目前可利用的主要有镉、钴、硒、碲和铼等,它们是我国战略亟需,且有待重点研究和突破的关键金属资源.近年来长江经济带内大型矿业公司对伴生关键金属的综合利用日益重视,矿床中关键金属的开发利用亟待理论和技术支撑,因此开展成矿带内关键金属矿产综合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经济意义.在系统收集成矿带矿床中关键金属已有研究成果和资料的基础上,对成矿带内矿床中关键金属富集特征进行了调查评价,绘制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含共伴生关键金属元素矿床分布图,初步总结了矿床主矿种和伴生关键金属元素的对应关系.通过对成矿带内斑岩-矽卡岩型铜铁金矿床中镉、钴、硒、碲和铼等关键金属元素矿产的赋存状态及富集特征进行总结,明确了上述关键金属元素的主要寄主矿物和其中含量特征.在综合分析成矿带关键金属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成矿带斑岩-矽卡岩型矿床中关键金属下一步重点关注和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
马倩[4](2020)在《榍石激光原位U-Pb和Sm-Nd同位素分析及其在三江地区新生代富碱岩石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榍石是岩浆岩与变质岩中常见的副矿物之一,是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热液活动等地质过程时空演化研究的重要对象。榍石通常含有中等含量的U(10~>100 μg g-1)和较高含量的 Nd(500~5000μg g-1),其 U-Pb 和 Sm-Nd 同位素体系具有较高的封闭温度,可以用来进行U-Pb定年和Sm-Nd同位素示踪。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激光剥蚀(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方法,因其制样要求简单、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已经成为原位微区微量元素分析、U-Pb定年和Sm-Nd同位素分析的重要工具。缺乏基体匹配的标准物质是限制该技术广泛使用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选择了年龄在1840~20 Ma之间的六件目前广泛使用的榍石标准物质(Khan、BLR-1、OLT1、Ontario、MKED1、YQ82)和六件天然榍石样品(T3、T4、TLS-36、NW-IOA、Pakistan、C253),采用电子探针分析和激光原位微区同位素方法检验其均匀性,研发合适的榍石原位微区U-Pb年代学和Sm-Nd同位素分析标准物质,解决成分不同的标准物质和样品之间存在的基体效应问题。电子探针主量元素分析、激光原位微量元素分析和U-Pb定年结果表明,榍石BLR-1、OLT1、Ontario、MKED1、T3和Pakistan的具有均一的主量、微量元素组成和U-Pb年龄,是原位微区U-Pb定年的理想标准物质。本文采用同位素稀释-热电离质谱(Isotope Dilution-Thermal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ID-TIMS)定年技术对榍石Ontario、T3和Pakistan的U-Pb年龄进行准确标定,获得榍石Ontario的207PbP06Pb、207Pb/235U和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 1048.4±3.3 Ma(2σ,n=9)、1044.8±2.0Ma(2σ,n=9)和 1043.1±2.8 Ma(2σ,n=9);获得榍石T3的207Pb/206Pb、207Pb/235U和206Pb/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096.6±2.1 Ma(2σ,n=9)、1097.1±3.6Ma(2σ,n=9),和 1096.7±5.5Ma(2σ,n=9);获得榍石 Pakistan 的 U-Pb 谐和年龄为 20.77±0.05 Ma(2σ,n=10),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0.79±0.08Ma(2σ,n=10)。激光原位Sm-Nd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榍石BLR-1、OLT1、Ontario、MKED1和T3的Sm-Nd同位素组成在空间上极为均匀,是理想的原位微区Sm-Nd同位素分析标准物质。本文采用ID-MC-ICP-MS技术标定其Sm-Nd同位素比值,获得 BLR-1 的 147Sm/144Nd 和 143Nd/144Nd 比值分别为 0.1921 和 0.512815±0.000004(2σ,n=1);Ontario 的 147Sm/144Nd 和 143Nd/144Nd 比值分别为 0.1928± 0.0011(2SD,n=4)和 0.512833± 0.000008(2SD,n=4);获得 T3 的147Sm/144Nd 和143Nd/144Nd 比值分别为 0.1958±0.0009(2SD,n=4)和 0.512611±0.000012(2SD,n=4)。因榍石OLT1数量有限,未使用溶液方法对其标定,采用LA-MC-ICP-MS方法长期反复对OLT1进行测试,获得其147Sm/144Nd和143Nd/144Nd 比值分别为 0.1237±0.0020(2SD,n=184)和 0.512214±0.000041(2SD,n=184)。采用建立的方法和研发的标准物质对三江地区富碱侵入岩(桃花、宁蒗-永胜、哈播、铜厂、十里村)中榍石微量元素、U-Pb年龄和Sm-Nd同位素进行了激光原位测定。测试结果表明三江富碱岩石中榍石微量元素具有典型岩浆榍石的特征。采用LA-ICP-MS方法获得石鼓黑云二长斑岩、宁蒗-永胜黑云二长斑岩、哈播黑云角闪正长岩、铜厂正长斑岩和十里村角闪正长斑岩中的岩浆榍石U-Pb年龄分别为 37.9±2.4Ma(2σ,n=21)、32.5±0.6Ma(2σ,n=40)、35.5±0.4Ma(2σσ,n=33)、33.7± 0.7Ma(2σ,n=19)和 35.6±1.5 Ma(2σ,n=42),与前人获得的锆石年龄一致,表明榍石的结晶年龄可以代表富碱侵入岩的侵位时代。此外,利用榍石Zr饱和温度计计算了榍石的结晶温度,限定了富碱岩浆发生分离结晶时的温度在667~846℃之间。本文采用LA-MC-ICP-MS方法获得富碱岩体中榍石的εNd(t)在-6.8~-2.1之间,和全岩的Nd同位素特征基本一致,表明这些富碱岩石具有相似的岩浆来源,结合前人的全岩Sr、Pb同位素和锆石Hf同位素,表明这些富碱岩石是由富集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发生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同时同化混染少量的地壳物质,形成于印度-亚洲大陆板块碰撞、岩石圈大幅度缩短增厚的构造背景。铜厂岩体的εNd(t)明显低于其他富碱岩体,表明铜厂正长斑岩的岩浆源区更为富集,或岩浆同化混染过程中有更多壳源物质加入。就本文的三江地区新生代富碱岩石而言,榍石U-Pb年龄可以代表岩体的侵位时代,其Sm-Nd同位素与全岩Sm-Nd同位素组成基本一致,代表了岩浆结晶时的Nd同位素组成。因此通过对榍石进行激光原位分析,可以在矿物颗粒尺度上同时获取化学组成、年代学和同位素组成等重要地质信息,为矿物和岩石的成因演化提供重要参数。
刘海[5](2020)在《皖江经济带地热系统成因及开发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皖江经济带地处安徽省中南部,受断裂构造及其活动性控制,隆起山地和断陷盆地相间发育,为区内地热资源的成生与赋存创造了有利的地质条件,造就了该区较为丰富的地热资源。本文以皖江经济带地热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区内地热资源分布规律、地热地温场及地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阐明了区内地热系统控制因素与形成条件,揭示了地热水的补给来源、赋存环境及其在循环过程中的水~岩相互作用、混合作用等;厘清了地热资源形成的盖层、热储层、来源及通道等要素特征,构建了本区的地热系统成因概念模型;基于地热系统成因分析,对区内地热资源进行了分区,圈定了典型地热田,评价了其地热资源量和地热水质量,提出找热靶区,可为皖江经济带乃至安徽省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系统研究了皖江经济带地热资源发育规律。本区地热资源发育受地壳厚度、区域地质构造、地层岩性以及断裂构造等因素控制。区内地热资源主要发育在地壳厚度较薄、大地热流值较高的庐枞盆地、大别山隆起、巢湖穹断褶带等构造单元内,热水多出露在北东向、近东西向控热断裂构造和北西向导水断裂构造控制的交汇处。(2)研究区地热资源的热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上地幔传导热,大别山隆起区、庐枞盆地等构造活动强烈地区存在岩石放射性元素锐变热以及岩浆活动的余热。大地热流值在33.56m W/m2~156.42m W/m2之间(均值79.20 m W/m2),地热地温梯度在1.59℃/100m~5.49℃/100m(均值3.41℃/100m),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分布趋势。根据测温曲线升温特征,将其划分为线性升温型、稳定不变型、跳跃突变型以及先升后降型四种地温增温类型。线性增温型和稳定不变型热量传递表现为热传导形式,跳跃突变和先升后降型热量传递表现为热对流形式。(3)研究区热水水化学类型变化多样且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庐枞盆地、定远盆地以及巢湖穹断褶带等构造单元水化学类型为SO4-Ca?Mg、HCO3-Ca?Mg型;大别山隆起、江南台隆等构造单元水化学类型为HCO3-Na、HCO3?SO4?Na型;合肥盆地等中新生代盆地水化学类型为Cl?SO4-Na型、Cl-Na型。隆起山地地热水水岩相互作用程度较低,TDS较低,沿水流路径主要发生长石矿物、碳酸盐、硅酸盐、硫酸盐等矿物溶解作用,沉积盆地地热水水岩相互作用有所提高,TDS较高,水岩相互作用表现为岩盐溶解和离子交换吸附作用。(4)研究区发育碳酸盐岩类、碎屑岩类、岩浆岩类、变质岩类四类热储。合肥断陷盆地碎屑岩类热储温度为60℃~70℃,定远盆地碳酸盐岩类热储温度在50℃~75℃之间,庐枞断陷盆地碳酸盐岩类热储热储温度为75~100℃,大别山隆起及江南台隆岩浆岩与变质岩热储温度在110℃~120℃,巢湖穹断褶带碳酸盐岩类热储温度在60℃~100℃之间。热储埋深在931.80~2641.69m之间,热储循环深度在961.80 m~2671.37m。各热储地热水主要接受现代大气降水补给,补给区高程在416.67~1183.33m,沉积盆地碎屑岩类热储处于封闭状态,存在少量“古沉积水”,地下冷水混合不明显;碳酸盐岩类、岩浆岩类及变质岩类热储等隆起山地热储处于半开放~开放状,冷热水混合作用强烈,地下冷水混合混入比例在60%~88%之间。(5)构建了沉积盆地型地热系统和隆起山地型地热系统2类地热系统成因概念模型。沉积盆地地热系统热储层(碎屑盐岩类、碳酸盐岩类)连续分布,且有较厚的隔热盖层,热水经深循环在正常地温梯度下由地壳内部获得热量后沿岩层断裂主要以热传导方式上涌,经地热钻孔揭露而形成地热资源。隆起山地型地热系统热储(碳酸盐岩类、花岗岩类、变质岩类)发育于断裂带中,大气降水(或地表水)沿着导水断裂至其交汇的深大断裂而向深部循环,在深部高温、高压的驱动下,地热能被流体携带着主要以热对流方式向地表运移,在断裂交汇处形成温泉或人工钻孔揭露。(6)估算研究区地热资源总储量为1.35×1015KJ,可开采量为2.63×1014KJ,开采资源量可达2.95×107W。大别山隆起、巢湖穹断褶带可作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靶区。
谭颖峰[6](2020)在《高水压下井壁混凝土硫酸盐腐蚀规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在深部地下空间和深埋矿产资源开发国家战略推进下,近20年来,西部地区建设了大量的深大井筒,所处的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含水层众多、深部地层水的矿化度一般较高,其中时常出现富含腐蚀性水的地层。近年来,井壁受地下水腐蚀灾害越来越多,造成了重大损失,井筒服役环境复杂,同时井壁混凝土处于高水压环境下,掌握高水压环境下井壁混凝土的腐蚀规律是进行腐蚀防治的前提,其理论和实际意义重大。针对高水压作用下井壁混凝土硫酸盐腐蚀问题,综合采用室内试块试验、理论分析、工程实测方法开展研究,获得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为获得含硫酸盐高压水作用下井壁混凝土腐蚀后的SO42-浓度、腐蚀传输速率规律,试验中为降低检测误差,尽可能降低混凝土中粗骨料对测试分析的影响,采用水泥砂浆试块进行了有压腐蚀试验,测定一定腐蚀龄期后,腐蚀试样不同深度处SO42-含量。为加速混凝土的腐蚀速率,采用10%的硫酸钠溶液作为腐蚀介质(采用高浓度腐蚀溶液为常用试验方法),试验中选取不同的腐蚀介质水压力(0MPa、2.5MPa、5MPa)和不同的砂浆水灰比(0.4、0.5、0.6),测定不同腐蚀深度(5mm、15mm、25mm、35mm)处SO42-含量。研究表明,压力越高,同深度处腐蚀离子含量越高,水灰比越大,腐蚀越显着;高水压致使硫酸根离子的传输速率和传输深度大大提高,水压为5MPa比水压为0MPa时,腐蚀试样5mm深度处,水灰比0.4、0.5和0.6腐蚀试件的SO42-含量提高了6.03、6.21和6.60倍;水头压力改变了SO42-原有的传输模式,SO42-不再单独以浓度差扩散的方式进行传输,而是以一种压力差驱动的渗流和浓度差驱动的扩散耦合传输。(2)基于菲克第二定律和能斯特-普朗克方程,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虑了腐蚀介质水压力和水灰比的影响,建立了硫酸根离子含量随时间、深度变化的分布模型,并且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水压力0MPa、2.5MPa时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程度较好,水压力5MPa时计算值与实测值有一定的误差,建立的分析模型能够反映浓度场-压力场耦合作用下的硫酸根离子的传输特性,分析成果为高水压下硫酸根离子的传输规律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3)针对高水压环境中的井壁内缘腐蚀物软化和泥化现象,采用室内腐蚀试样试验方法,研究高水压作用下的混凝土碳硫硅钙石型硫酸盐腐蚀规律。试验中采用10%的硫酸钠溶液作为腐蚀介质、选取砂浆水灰比0.5、不同的腐蚀介质水压力(0MPa、2.5MPa、5MPa)、不同石灰石粉掺量(石灰石粉/胶凝材料比为0、15%和30%),采用XRD、SEM/EDS和FT-IR等微观测试方法对腐蚀120d后腐蚀产物进行物质组成及成分检测分析,获得了腐蚀龄期0、30d、60d、90d、120d腐蚀试样强度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石灰石粉的掺量越大,试块的强度变化越大,最终强度也越低;5MPa水压下腐蚀120d时,掺量为0%、15%和30%的强度损失率分别为51.16%、57.92%和59.38%;水压对试块腐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加快了腐蚀速率,腐蚀试件的总体强度与腐蚀龄期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这是由于SO42-与水化产物发生反应,试块中的孔隙不断得到填充,但随着腐蚀的进行,生成物把孔隙填满后产生巨大的内应力,导致试块产生微裂隙,最终微裂隙相互贯通使试块开裂。在无压状态下,砂浆的主要腐蚀产物为石膏;腐蚀溶液压力为2.5MPa时,腐蚀产物为石膏、钙矾石或碳硫硅钙石;腐蚀溶液压力为5MPa时,主要的腐蚀产物为钙矾石或碳硫硅钙石,不同腐蚀介质水压力作用下腐蚀产物有差异。腐蚀溶液压力为5MPa时,试样表面和内部的腐蚀产物也不尽相同,表面主要以碳硫硅钙石为主,内部主要以钙矾石为主。(4)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某矿副井井筒服役约10年后,基岩段井壁内表面出现不同程度腐蚀,对腐蚀区域腐蚀产物、地下水水质进行取样分析,获得了腐蚀产物的主要物质组成为石膏、钙矾石和碳硫硅钙石等,井壁腐蚀区域地下水中的硫酸根离子含量达2328mg/L。根据井壁内表面生成的不同腐蚀产物,分析了其腐蚀物生成机理,副井井筒内缘混凝土处于干湿循环、年温度变化(-5~20℃)的复杂服役环境中,分析认为水压差驱动的渗流和浓度差驱动的扩散耦合作用是导致井壁内缘混凝土的腐蚀破坏的主要原因,多种因素作用下生成的腐蚀产物——碳硫硅钙石致使井壁内缘软化和泥化。结合高水压下混凝土试件试验的腐蚀规律研究,初步分析认为井壁外缘在高水压作用下腐蚀速率可能更快,腐蚀可能更严重,应引起足够重视,提出了井壁外缘硫酸盐腐蚀技术路线。本文研究获得了高水压作用下井壁混凝土的腐蚀规律,研究成果为研究高应力状态、高水压深井井壁腐蚀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成果对加深井壁服役环境下的腐蚀机理认识和腐蚀防治均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该论文有图78幅,表21个,参考文献100篇。
张伟[7](2020)在《黄河口和长江口沉积绿帘石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识别》文中指出黄河和长江的入海物质在陆海相互作用与物质通量交换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黄河和长江每年输入的巨量泥沙是中国东部陆架海区主要的物质来源,对中国东部陆架海区泥质沉积体形成以及海洋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影响。绿帘石是重矿物中含量较多的矿物,数量上仅次于角闪石,常常为第二多的透明重矿物,且绿帘石抗风化能力较强,属于较稳定矿物,且绿帘石族类矿物化学成分的研究对岩石成因和物源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为了研究黄河口、长江口和南黄海沉积物的物源特征,用电子探针对沉积物中的绿帘石进行了单矿物主要元素分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对绿帘石群体矿物进行了主、微量元素分析。研究表明黄河口与长江口沉积绿帘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可作为一种物源信号来揭示其搬运和扩散模式,反映源区的物源信息,建立可靠的物源识别指标,为我国东部海区河源物质识别提供科学依据。为研究黄河口和长江口沉积物的物源特征,本文用电子探针对黄河口(5件)、长江口(7件)和南黄海(4件)沉积物中的绿帘石进行了单矿物主要元素分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对黄河口(4件)、长江口(5件)和南黄海(3件)绿帘石群体矿物进行了主、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1)黄河口、长江口和南黄海沉积绿帘石以粒状为主,颜色多为黄绿色,部分浅黄色、浅灰色;磨圆大多为次棱角状,少数为次圆状。绿帘石单矿物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黄河口、长江口和南黄海沉积绿帘石主要元素地球化学数值类似,均具有高Fe、Na,低Al、K的特征,三者整体离散程度较低,但南黄海的样品较黄河和长江离散程度较高。(2)利用绿帘石单矿物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计算得到黄河口沉积绿帘石的化学式为Ca(2.050-3.426)Fe3+(0.106-0.606)Al(0.833-1.716)[Si(3.486-4.300)O12]OH;长江口沉积绿帘石的化学式为Ca(1.908-3.336)Fe3+(0.094-0.607)Al(0.911-1.691)[Si(3.542-4.420)O12]OH;南黄海沉积绿帘石的化学式为Ca(2.050-3.419)Fe3+(0.096-0.626)Al(0.859-1.720)[Si(3.455-4.079)O12]OH。计算三者的绿帘石的Xps值大多为0.19~0.30,并且TiO2含量大都小于0.2%,表明绿帘石族矿物主要为绿帘石,少量为斜黝帘石,其成因多以岩浆成因为主,热液成因次之,变质成因较少。不同成因绿帘石的多少与河流中上游地区的地质条件密切,黄河口的沉积绿帘石大多数来自流域外的黄土、沙漠和戈壁,母岩相对复杂;长江口沉积绿帘石多数来自长江中上游地区,广泛发育的岩浆、热液活动、变质作用以及热液蚀变是绿帘石主要成因,因此判断其源岩类型以岩浆岩为主,变质岩次之。(3)绿帘石群体矿物湿法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三者群体主要元素与单矿物的特征吻合,群体微量元素中Sr、V、Cr、Zr、Pb、REE等富集显着,其中REE明显富集。通过计算微量元素浓度的差异,黄河口沉积绿帘石具有高Rb、Ba的地球化学特征,长江口沉积绿帘石具有高Sr、Pb、Mo的地球化学特征,亲石元素Zr/Hf、Nb/Ta的比值可有效区分物源,Sr、Rb、Ba、Pb、Mo元素浓度含量和亲石元素Zr/Hf、Nb/Ta的比值可作为区别黄河和长江物源来源的有效识别的指标。三者群体稀土元素REE的分配模式表现为右倾斜、LREE富集、HREE平坦型。其中,黄河口和长江口中Ce和Eu的显着差异,可作为物源识别的有效指标。(4)沉积绿帘石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可用于黄河和长江沉积物的物源识别。利用绿帘石单矿物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计算了三者的化学式与其成因,绿帘石群体矿物湿法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群体微量元素中Sr、Rb、Ba、Pb和Mo元素浓度含量、亲石元素Zr/Hf、Nb/Ta的比值和δCe和δEu异常的差异等可作为物源识别指标。研究表明南黄海沉积绿帘石的物源识别指标较黄河口与长江口更为接近,判断南黄海中的绿帘石大部分物质来源多来自长江流域。
赵新福,曾丽平,廖旺,李婉婷,胡浩,李建威[8](2020)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玢岩铁矿研究新进展及对矿床成因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宁芜和庐枞火山岩盆地中发育了大量与早白垩世(约130 Ma)陆相火山-侵入岩有关的玢岩铁矿。这类矿床的特征为具有磁铁矿-磷灰石-阳起石(透辉石)矿物组合,在国际上一般被称为铁氧化物-磷灰石型(Iron O xide-Apatite,IOA)或基鲁纳型(Kiruna-type)矿床。玢岩铁矿的概念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以来,其成因就一直存在争议,主要有矿浆、岩浆热液及矿浆-热液过渡的观点。近年来的高精度年代学揭示出宁芜和庐枞盆地内玢岩铁矿在约130 Ma集中爆发成矿。矿物学、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次火山岩体,且成矿早期流体具有高温(550~780℃)和超高盐度(可达90%NaCleq)的特点。这些特点与成矿岩体及周围火山岩在成矿早阶段发育大规模钠质蚀变相吻合;但同时S-Sr等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表明在铁成矿过程中还有外来壳源(如膏盐层物质)流体的加入。一些研究工作还表明玢岩铁矿与夕卡岩型铁矿具有相似的热液蚀变演化过程,暗示两者或许存在某些成因联系,很可能是相似流体与不同性质围岩及在不同温度下水岩交代产物。这些新的证据为探讨玢岩铁矿的成矿作用过程和成因机制提供了新的制约,也带来了新问题。本文从成岩成矿年代学、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早期流体性质、玢岩铁矿与夕卡岩铁矿及其外围新发现的金铜矿化的成因联系等角度,对近年来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玢岩铁矿研究的主要新进展进行初步总结。当前IOA型矿床的成因研究成为国际上矿床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除了长期争论的矿浆成因和岩浆热液成因,最近提出多个了岩浆-热液复合成矿模型,如岩浆磁铁矿-气泡悬浮模型及富水铁熔体的上升、脱气和侵位成因模型。将IOA型矿床成因争论的焦点逐渐聚焦在岩浆到岩浆后(岩浆热液)阶段,铁质究竟是以含铁岩浆热液、铁矿浆(Fe-O或P-Ca-Fe-O),还是岩浆磁铁矿微晶或其他未知的形式来富集成矿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文章对以上的新模型进行简要介绍和评述,并与长江中下游的矿床进行对比。
李旋旋[9](2020)在《安徽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形成机制及成矿指示研究》文中指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对其地质条件、成矿规律和成矿规模的研究较为深入,取得了公认的理论研究成果。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期的构造、岩浆和成矿作用形成了多个断垄区和断凹区,发育有玢岩型、斑岩-矽卡岩型、热液脉型铜铁金多金属矿床。庐枞中生代陆相火山岩盆地位于长江中下游断凹区,地处扬子板块的北缘,郯庐断裂带的南段,具有丰富的金属矿产如玢岩型铁矿床、热液脉型铜铅锌矿床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如明矾石矿床等,其中,位于盆地西北部最大的矾山明矾石矿床构成了该盆地内典型的酸性蚀变岩帽,该巨型酸性蚀变岩帽的成因及其与盆地内金属矿床之间的关系亟待进行研究解决。因此,本文主要选取庐枞盆地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收集、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样品采集和室内分析测试工作,综合运用蚀变岩石学、矿物学、同位素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矿物原位高精度微区元素分析等方法,对矾山酸性蚀变岩帽开展系统的地质、地球化学、成因及找矿指示研究。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主要由砖桥组火山岩蚀变而成,通过短波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从大矾山明矾石矿区向西南和南部砖桥镇附近蚀变具有水平分带特征,依次发育硅化、黄铁矿化、高级泥化、泥化蚀变,其中,硅化主要以多孔状和块状石英为主,多孔状石英分布在大矾山矿区,块状石英主要分布在牛头山地区;黄铁矿化以含铁矿物为主,如黄铁矿、赤铁矿、针铁矿等,在大矾山矿区分布较广;高级泥化蚀变主要以明矾石、石英、高岭石、地开石、叶腊石、珍珠陶土等矿物为主,亦分布在大矾山矿区;泥化蚀变以石英、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伊利石、黄钾铁矾的矿物组合为特征,主要在远离大矾山矿区的东南地区较为发育。基于详细的岩石学和矿物学观察,该区形成酸性蚀变岩帽的流体可分为热液早阶段、热液晚阶段及表生期三个阶段,明矾石在每个期次或阶段均有存在。热液早阶段产于安山岩中的IA1型明矾石和产于凝灰岩中浸染状IA2型明矾石广泛分布在大矾山明矾石矿区的地表及深部,是流体交代围岩中长英质矿物的产物;热液晚阶段充填在开放空间的ⅠB型明矾石分布在大矾山矿区;而表生期由氧化作用形成的Ⅱ型明矾石在地表零散广泛分布。根据明矾石矿物含量和全岩地球化学特征,将酸性蚀变岩帽中的蚀变岩分为硅质蚀变岩、明矾石蚀变岩、粘土蚀变岩三种,分别对应牛头山地区和大矾山矿区的硅化、大矾山矿区的高级泥化、外围的泥化蚀变。三种岩性中元素含量变化特征逐渐不明显,代表了水岩反应程度逐渐减弱,流体的酸性逐渐被围岩中和。对明矾石和黄铁矿开展的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中热液明矾石主要形成于180~220℃的岩浆热液环境下,流体主要来自于混有少量大气水的岩浆水。IA型明矾石40Ar-39Ar定年厘定了热液明矾石形成于131Ma,亦即矾山酸性蚀变岩帽的形成时代,并在33Ma时(金红石原位LA-ICP MS U-Pb定年)有表生氧化作用的叠加。矾山酸性蚀变岩帽形成于岩石圈减薄、伸展的构造背景下,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第二期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通过明矾石的电子探针分析和激光等离子质谱分析,热液期由早到晚明矾石中Na、Ca、Sr、Ba含量逐渐降低,表明围岩和温度均是影响因素,而温度起到关键作用。LREE、U含量的逐渐降低和p XRF分析中Cl含量的逐渐升高,表明在蚀变过程中流体虽相对富氯,但元素却逐渐亏损。结合不同热液阶段流体中元素含量逐渐减少的化学特征和流体包裹体结果显示的蚀变流体即为原始流体的特征,表明形成矾山酸性蚀变岩帽的热液蚀变流体活动方式较为单一。由深部岩浆分异而来的热液流体在上升过程中发生SO2歧化反应,于浅部形成多孔状石英和明矾石,整个阶段流体从弱酸、高温经过强氧化性、强酸、温度降低到低温和中性环境的方向演化。蚀变过程中,较低的温度条件不利于金属元素溶解于络合物中,成矿物质于深部沉淀,潜在矿床位于酸性蚀变岩帽的底部。通过矿物组合、流体环境、硫同位素特征等方面的详细对比表明,庐枞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与盆地内的玢岩铁矿成矿系统无关。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与国内外典型的富矿酸性蚀变岩帽,如福建紫金山高硫型铜金矿床、菲律宾Lepanto高硫型矿床-Far Southeast斑岩矿床等,在大地构造背景、地质特征、矿物地球化学特征、流体特征等方面具有众多的相似性,表明庐枞盆地可能存在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与矾山酸性蚀变岩帽有关的岩浆岩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中明矾石短波红外光谱1480nm峰值、全岩地球化学特征、明矾石地球化学特征等,在空间上对热液蚀变中心或矿化方向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这些特征表明,金银矿化可能位于大矾山明矾石矿床的深部,而铜矿化可能位于大矾山明矾石矿床的东北部。对众多明矾石地球化学数据的详细分析和验证,Ca+Sr+Ba-Na/(Na+K)图解可以用来判断明矾石在酸性蚀变岩帽中所处的空间位置(如流体通道或水平区域位置),或酸性蚀变岩帽是否具有找矿潜力。结合庐枞盆地其他明矾石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物学特征,初步为在庐枞盆地的巴家滩-雾顶山-井边-磨盘山-石门庵、矾母山和钱铺一带寻找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提供了方向。
洪浩澜[10](2019)在《宁芜盆地典型铁矿床成矿作用研究》文中提出宁芜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最重要的铁矿床聚集地,是玢岩铁矿成矿理论的发源地,发育多种产出形式多样的铁矿床。然而,玢岩铁矿床是国内学者所提出来的概念,在国际上并没有受到广泛接受,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在铁矿床成因研究对比的深入,很多学者认为盆地内的玢岩铁矿床(梅山、凹山、高村、姑山)可以定义为铁氧化物-磷灰石型(IOA)矿床。然而与典型IOA型矿床相比,宁芜盆地的玢岩铁矿床除发育磷灰石外,还明显发育强烈的类矽卡岩化蚀变,具有鲜明的成矿特色,它们与国外典型IOA型矿床成矿作用之间的异同尚缺乏研究和对比。同时,膏盐层对玢岩铁矿床成矿作用的贡献已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同,然而伟晶磁铁矿-磷灰石-阳起石发育与有无膏盐层的影响、膏盐层在成矿过程中的参与机制仍需深入探讨。玢岩铁矿床发育特色蚀变类型及蚀变分带,尽管前人已对该类型矿床进行了大量矿物学、全岩地球化学以及同位素分析等研究工作,但矿床范围内矿化蚀变具有很大的不均一性,其成分和其他成矿条件的变化没有很好地得到揭示,这影响了对玢岩铁矿床成矿过程和流体演化深刻认识。随着盆地内多个矿床勘探开发及露天开采,使得系统的开展空间采样和成分变化特征研究成为可能,这在很大程度上将促进了成矿作用研究的深入,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对玢岩铁矿床的认识。前人通过详细的研究,建立了经典的宁芜玢岩铁矿床“三类八式”模式,其中高村式代表产于岩体内部的浸染状矿化,是多个矿床式中最为普遍发育的一类,矿化蚀变受岩体控制最明显,与成矿岩体时空关系最为密切,也是多个玢岩铁矿床的共性所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能够为研究玢岩铁矿床成矿作用提供重要的信息。因此,本论文选择该矿集区内两个典型和重要的“高村式”矿床,即高村铁矿床和和尚桥铁矿床,在野外采坑和钻孔中进行系统的网格采样,在岩相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高精度矿物原位微区微量测试工作,开展系统的年代学和成矿作用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的进展和认识:高村铁矿床成矿闪长玢岩成岩时代为131.6±2.6Ma,和尚桥铁矿床成矿闪长玢岩成岩时代为128.8±1.1Ma,它们的成岩时代都在130Ma左右,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第二期铁成矿时代一致。高村及和尚桥铁矿床以发育细脉浸染状磁铁矿石为主,局部发育磁铁矿-磷灰石-阳起石脉体,磁铁矿-磷灰石-阳起石脉为后期热液脉体沿构造裂隙穿切早期浸染状矿石,磁铁矿微量元素特征显示三组合脉体中磁铁矿呈现高V,Ti(高村Ti含量平均24148ppm,V含量平均3299ppm;和尚桥Ti含量平均10919ppm,V含量平均2042ppm)特征且显着高于细脉浸染状磁铁矿(高村Ti含量平均11149ppm,V含量平均1437ppm;和尚桥Ti含量平均6036ppm,V含量平均1553ppm),表明磁铁矿-磷灰石-阳起石脉形成温度应当高于浸染状磁铁矿,为初始高温热液阶段形成,推断矿床存在至少两期岩浆热液活动。高村和和尚桥铁矿床磁铁矿-磷灰石-阳起石脉中的磁铁矿Mg、Mn、Al含量与Ti,V等元素含量具有一致的变化趋势,显示出这些元素在磁铁矿结晶过程中受围岩影响较小。两个矿床中浸染状、脉状、角砾状磁铁矿Ti,V等元素含量具有大体一致的变化范围,表明矿床中浸染状、脉状、角砾状磁铁矿为同期岩浆热液形成。本区铁矿床磁铁矿-磷灰石-阳起石脉中磁铁矿Ti+V含量较高,全部位于Al+Mn vs.Ti+V图解中Fe-Ti,V区域,但是该类磁铁矿产出的地质特征与地球化学特征与岩浆熔离型磁铁矿存在显着差异,形成于非常高温的热液环境;浸染状和脉状磁铁矿主要位于Fe-Ti,V和Kiruna区域,少量位于斑岩和矽卡岩区域,也是由高温岩浆热液形成,同时显示出受围岩的影响更强。高村石英-磁铁矿-黄铁矿脉中磁铁矿位于矽卡岩和IOCG区域,形成于热液演化后期中低温热液环境。磁铁矿中V,Ti,Al,Mn等特征微量分布及变化特征与成矿温度直接相关,能够有效指示矿区热源中心。高村铁矿床浸染状磁铁矿网格采样分析结果显示,矿化中心位置V,Ti,Al,Mn含量较高,且磁铁矿V,Ti,Al,Mn高值区域与矿床中磁铁矿-磷灰石-阳起石脉体的产出位置对应,可能对应了矿床第二期热液成矿的高温热液通道。和尚桥铁矿床东部呈现磁铁矿Ti,Al,Mn含量的高值,对应矿区的热源中心。磷灰石微量元素组成可能受形成过程中不同的地球化学条件的制约,使得磷灰石成为研究热液过程的理想矿物。本次工作选择产于闪长玢岩上部的高村、和尚桥铁矿床、产于闪长玢岩顶部与安山岩围岩接触位置的梅山矿床、产于闪长玢岩与三叠纪沉积地层接触位置的姑山矿床,通过岩浆磷灰石主微量元素特征探讨岩浆上升侵位成矿过程中膏盐层的影响。三种不同位置的磷灰石中的V含量指示,和尚桥岩体的氧逸度高于高村、姑山和梅山;岩浆磷灰石与热液磷灰石F-Cl含量对比可以看出,高村、和尚、梅山矿床中的岩浆磷灰石Cl含量均高于热液磷灰石,仅姑山矿床岩浆磷灰石例外,岩体磷灰石F和Cl特征表明,和尚桥、高村和梅山岩体在上升侵位过程中同化了膏盐层,和尚桥矿床相比于高村矿床存在更多膏盐层物质的加入,膏盐层对姑山矿床的影响更多发生在热液成矿过程中而不是岩浆侵位过程。宁芜矿集区磁铁矿-磷灰石型矿床与世界其他其地区尤其是安第斯铁成矿带的IOA型矿床地质特征存在一定差别和联系,矿床成矿时代均主要为早白垩世,成矿过程中从早到晚,空间上由深至浅,发育钠长石化、透辉石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和高岭土化蚀变,岩浆源区同样为富集的交代地幔,磁铁矿微量元素特征对比显示矿床应为高温岩浆热液形成。同位素特征和矿物主微量元素特征指示宁芜矿集区磁铁矿-磷灰石型矿床在成矿作用过程中受膏盐地层影响显着,而安第斯铁成矿带内磁铁矿-磷灰石型矿床受膏盐地层影响不明显。综合以上成果,本次研究进一步明确了高村式铁矿床和凹山式铁矿床之间的关系,当成矿流体与三叠系膏盐层作用较强时,对应形成大量类矽卡岩矿物,矿化类型是以交代围岩形式形成的浸染状磁铁矿(和尚桥);随着新一期流体上升,同化地层组分变弱,成矿作用仅受岩浆-热液过程控制,对应形成类矽卡岩矿物较少,磷灰石增多,矿化类型是以充填形式形成的伟晶状磁铁矿-磷灰石-阳起石三组合,流体及浅表构造活动较弱时,仅在岩体内部的裂隙中充填成矿(高村),流体及浅表构造活动较强时,则会在岩体顶部构造薄弱部位形成大量块状矿石(凹山)。
二、罗河铁矿的物质成分(1975)(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罗河铁矿的物质成分(1975)(论文提纲范文)
(2)罗河铁矿全尾砂胶结充填配比优化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充填材料物理化学性质 |
1.1 全尾砂物理化学性质 |
1.2 胶固粉物理化学性质 |
2 试验方案设计 |
2.1 流动性试验分析 |
2.2 流变试验分析 |
2.3 强度配比试验分析 |
3 充填配合比建议 |
4 结论 |
(3)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关键金属矿产研究现状与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关键金属勘查与研究现状 |
2 成矿带关键金属矿产分布特征 |
3 成矿带关键金属赋存状态及富集特征 |
3.1 钴的赋存状态及赋存特征 |
3.2 硒和碲的赋存状态及赋存特征 |
3.3 镉的赋存状态及赋存特征 |
3.4 铼的赋存状态及赋存特征 |
4 研究展望 |
(4)榍石激光原位U-Pb和Sm-Nd同位素分析及其在三江地区新生代富碱岩石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 完成的工作量 |
2 研究现状 |
2.1 榍石原位微区U-Pb年代学 |
2.2 榍石原位微区Sm-Nd同位素分析 |
2.3 三江地区富碱岩石时空分布和岩石成因 |
2.4 三江地区富碱岩石中的榍石应用 |
3 分析测试方法 |
3.1 样品制备 |
3.2 背散射图像和电子探针主量元素分析 |
3.3 激光原位微区微量元素和U-Pb定年分析 |
3.4 ID-TIMS U-Pb定年分析 |
3.5 激光原位微区Sm-Nd同位素分析 |
3.6 同位素稀释法Sm-Nd同位素分析 |
4 榍石激光原位U-Pb定年、Sm-Nd同位素分析方法及标准物质研发 |
4.1 样品描述和实验结果 |
4.1.1 Khan |
4.1.2 BLR-1 |
4.1.3 OLT1 |
4.1.4 Ontario |
4.1.5 MKED1 |
4.1.6 YQ82 |
4.1.7 T3 |
4.1.8 T4 |
4.1.9 TLS-36 |
4.1.10 NW-IOA |
4.1.11 Pakistan |
4.1.12 C253 |
4.2 讨论 |
4.2.1 普通铅含量与榍石成因 |
4.2.2 榍石激光原位U-Pb定年标准物质评估 |
4.2.3 榍石激光原位Sm-Nd同位素分析的基体效应 |
4.2.4 榍石激光原位Sm-Nd同位素标准物质评估 |
4.3 小结 |
5 三江地区富碱岩石中榍石地球化学、年代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
5.1 区域地质背景和样品岩相学特征 |
5.1.1 桃花岩体 |
5.1.2 宁蒗-永胜岩体 |
5.1.3 哈播岩体 |
5.1.4 铜厂岩体 |
5.1.5 十里村岩体 |
5.2 实验结果 |
5.2.1 榍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5.2.2 榍石激光原位U-Pb年代学 |
5.2.3 榍石激光原位Sm-Nd同位素 |
5.3 讨论 |
5.3.1 榍石微量元素特征及成因 |
5.3.2 榍石Zr饱和温度计 |
5.3.3 榍石U-Pb年代学和岩体侵位时代 |
5.3.4 榍石Sm-Nd同位素地球化学与富碱岩石源区 |
5.4 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5)皖江经济带地热系统成因及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热系统成因类型划分 |
1.2.2 地下热水流动模式及成因研究 |
1.2.3 地热流体热储环境 |
1.2.4 控热因素 |
1.2.5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1.2.6 研究区地热研究现状 |
1.2.7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皖江经济带地热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水文 |
2.1.3 地形地貌 |
2.2 地质背景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2.3 岩浆岩 |
2.3 水文地质特征 |
2.3.1 水文地质单元 |
2.3.2 含水系统特征 |
2.3.3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
2.4 地壳深部构造特征 |
2.4.1 地壳物理场特征 |
2.4.2 莫霍面变化特征 |
2.4.3 居里面变化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热资源分布及形成条件 |
3.1 地热资源概况 |
3.2 地热资源分布特征 |
3.2.1 地壳厚度制约地热资源分布 |
3.2.2 构造演化活动对地热资源的控制作用 |
3.2.3 断裂构造控制地热资源出露 |
3.2.4 褶皱构造对地热资源的控制作用 |
3.3 地热田形成条件 |
3.3.1 地表温度异常特征 |
3.3.2 地热田分区特征 |
3.3.3 典型地热田形成条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温场及大地热流特征 |
4.1 测温及热导率测试 |
4.2 地温场特征 |
4.2.1 地温梯度特征 |
4.2.2 水平地温特征 |
4.2.3 垂向地温特征 |
4.2.4 地温传递控制模式 |
4.3 大地热流特征 |
4.4 地温场控制因素分析 |
4.4.1 区域构造演化控制热源分配 |
4.4.2 地质构造控制地温场分布 |
4.4.3 岩浆余热对大地热流的影响 |
4.4.4 地壳岩石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热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热流体形成机制研究 |
5.1 样品采集和测试 |
5.2 地热流体宏量组分特征 |
5.2.1 地热流体宏量元素含量 |
5.2.2 地热流体化学类型 |
5.2.3 宏量组分相关性特征 |
5.3 微量组分特征 |
5.3.1 微量组分含量 |
5.3.2 微量组分相关性 |
5.4 地热流体同位素特征 |
5.4.1 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
5.4.2 地热流体滞留时间及赋存环境 |
5.4.3 地热流体补给效应分析 |
5.5 地热流体水岩相互作用研究 |
5.5.1 水岩相互作用程度 |
5.5.2 矿物饱和指数特征 |
5.5.3 主要离子形成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热系统成因模式研究 |
6.1 地热系统形成要素特征 |
6.1.1 热储与盖层特征 |
6.1.2 地热流体通道 |
6.1.3 热源与水源 |
6.2 地热系统热储温度估算 |
6.2.1 阳离子地热温标 |
6.2.2 SiO_2地热温标 |
6.2.3 地球化学热动力温标 |
6.2.4 热储温度范围 |
6.3 热储深部循环特征 |
6.3.1 热储埋深 |
6.3.2 循环深度特征 |
6.4 地热系统成因模式研究 |
6.4.1 成因类型划分 |
6.4.2 沉积盆地型地热系统成因模式 |
6.4.3 隆起山地型地热系统成因模式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
7.1 地热资源分区 |
7.2 地热资源量评价 |
7.2.1 地热资源储量 |
7.2.2 地热资源可开采热量 |
7.2.3 地热流体开采资源量 |
7.3 地热水质量评价 |
7.3.1 理疗热矿水评价 |
7.3.2 生活饮用水评价 |
7.3.3 地热水腐蚀性评价 |
7.3.4 碳酸钙结垢评价 |
7.4 地热勘查靶区评价 |
7.4.1 评价指标选取 |
7.4.2 评价因子权重确定 |
7.4.3 勘查靶区划分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6)高水压下井壁混凝土硫酸盐腐蚀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高水压下混凝土中SO_4~(2-)传输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设计 |
2.3 试验步骤 |
2.4 腐蚀试件不同深度SO_4~(2-)含量检测研究 |
2.5 水压作用下SO_4~(2-)传输机理及模型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3 水头压力下混凝土碳硫硅钙石型硫酸盐侵蚀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设计 |
3.3 试验步骤 |
3.4 试验方法 |
3.5 砂浆试件的外观形态分析 |
3.6 受腐蚀砂浆试件抗压强度影响分析 |
3.7 腐蚀产物的微观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4 某矿副井井壁腐蚀破坏研究 |
4.1 工程概况 |
4.2 井壁腐蚀破坏情况调查 |
4.3 井壁混凝土腐蚀物检测以及分析 |
4.4 井壁外缘腐蚀的数值计算 |
4.5 井壁腐蚀防治技术路线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黄河口和长江口沉积绿帘石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黄河流域概况 |
2.1.1 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
2.1.2 水文与流沙特征 |
2.1.3 流域地质背景 |
2.2 长江流域概况 |
2.2.1 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
2.2.2 水文与流沙特征 |
2.2.3 流域地质背景 |
2.3 黄海海区概况 |
2.3.1 海区地形特征 |
2.3.2 海区地质环境 |
2.3.3 海区矿物组合特征 |
第3章 样品来源及方法 |
3.1 样品来源 |
3.2 分析方法 |
3.2.1 矿物分离与鉴定 |
3.2.2 单矿物分选 |
3.2.3 绿帘石单矿物颗粒成分化学分析 |
3.2.4 绿帘石群体矿物湿法化学分析 |
第4章 黄河口、长江口和南黄海绿帘石矿物特征分析 |
4.1 绿帘石族矿物特征 |
4.2 黄河口、长江口和南黄海绿帘石矿物特征 |
4.3 绿帘石在黄河口和长江口重矿物组合中的特征 |
4.4 小结 |
第5章 黄河口、长江口和南黄海绿帘石单体矿物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
5.1 绿帘石单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
5.1.1 绿帘石单矿物主要元素丰度特征 |
5.1.2 绿帘石单矿物主要元素相关分析 |
5.2 绿帘石化学式计算 |
5.3 绿帘石成因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黄河口、长江口和南黄海绿帘石群体地球化学特征 |
6.1 黄河口、长江口和南黄海绿帘石群体主要元素特征 |
6.2 黄河口、长江口和南黄海绿帘石群体微量元素特征 |
6.2.1 黄河口、长江口和南黄海绿帘石群体微量元素丰度特征 |
6.2.2 黄河口、长江口和南黄海绿帘石群体微量元素特征值 |
6.2.3 黄河口、长江口和南黄海绿帘石群体微量元素中亲石元素特征 |
6.2.4 黄河口、长江口和南黄海绿帘石群体微量元素相关分析 |
6.3 黄河口、长江口和南黄海绿帘石群体稀土元素特征 |
6.4 小结 |
第7章 讨论、结论与展望 |
7.1 讨论 |
7.1.1 黄河口沉积绿帘石来源探讨 |
7.1.2 长江口沉积绿帘石来源探讨 |
7.1.3 南黄海沉积绿帘石来源探讨 |
7.1.4 黄河口和长江口沉积绿帘石物源判别意义 |
7.2 结论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9)安徽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形成机制及成矿指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课题来源 |
1.1.1 选题依据 |
1.1.2 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酸性蚀变岩帽研究现状 |
1.2.1 酸性蚀变岩帽的研究方法 |
1.2.2 酸性蚀变岩帽的形成环境 |
1.2.3 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研究历史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取得的成果及创新点 |
1.6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2.1 断裂构造 |
2.2.2 褶皱构造 |
2.2.3 火山构造 |
2.3 岩浆岩 |
2.4 区域地球物理场 |
2.4.1 区域重力场特征 |
2.4.2 区域磁场特征 |
2.5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样品及测试方法 |
3.1 样品采集方法 |
3.2 短波红外光谱(SWIR)分析 |
3.3 扫描电镜(SEM)分析 |
3.4 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 |
3.5 流体包裹体测温 |
3.6 全岩地球化学(WRG)分析 |
3.7 电子探针(EPMA)和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 |
3.8 明矾石~(40)Ar-~(39)Ar定年分析 |
3.9 金红石原位LA-ICPMS U-PB定年分析 |
3.10 稳定同位素(S、H、O)分析 |
第四章 酸性蚀变岩帽地质特征 |
4.1 矾山矿区地质特征 |
4.1.1 地层 |
4.1.2 构造 |
4.1.3 岩浆岩 |
4.2 蚀变矿化特征 |
4.2.1 明矾石化和明矾石矿体 |
4.2.2 其他蚀变特征 |
4.3 短波红外光谱研究(SWIR) |
4.3.1 SWIR矿物识别 |
4.3.2 SWIR特征参数 |
4.4 矿物组成 |
4.4.1 蚀变矿化期次 |
4.4.2 矿物特征 |
4.5 蚀变分带特征 |
第五章 酸性蚀变岩帽地球化学特征 |
5.1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5.1.1 样品特征 |
5.1.2 酸性蚀变岩帽的岩性分类 |
5.1.3 地球化学特征 |
5.1.4 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
5.1.5 pXRF特征 |
5.2 明矾石地球化学特征 |
5.2.1 明矾石种类 |
5.2.2 不同类型明矾石元素特征 |
5.2.3 明矾石元素地球化学行为控制因素 |
5.2.4 明矾石空间特征 |
5.3 年代学特征 |
5.3.1 明矾石~(40)Ar-~(39)Ar定年 |
5.3.2 金红石LA-ICP-MS U-Pb定年 |
5.3.3 酸性蚀变岩帽的形成时代 |
第六章 酸性蚀变岩帽形成机制 |
6.1 流体包裹体 |
6.1.1 流体包裹体特征 |
6.1.2 均一温度和盐度 |
6.1.3 压力条件 |
6.2 稳定同位素 |
6.2.1 样品特征 |
6.2.2 硫同位素组成 |
6.2.3 氢、氧同位素 |
6.3 矾山酸性蚀变岩帽的形成机制 |
6.3.1 物理化学条件 |
6.3.2 流体演化特征 |
6.3.3 形成机制 |
第七章 酸性蚀变岩帽成矿潜力指示 |
7.1 区域酸性蚀变岩帽 |
7.1.1 分布及产出特征 |
7.1.2 成矿地质条件 |
7.1.3 明矾石成因类型 |
7.1.4 形成环境 |
7.2 酸性蚀变岩帽与庐枞盆地玢岩铁矿的关系 |
7.2.1 年代学 |
7.2.2 围岩蚀变 |
7.2.3 物理化学条件 |
7.2.4 硫的来源 |
7.2.5 玢岩铁矿床蚀变带中明矾石的形成机制 |
7.3 与典型酸性蚀变岩帽对比 |
7.3.1 地质特征 |
7.3.2 流体特征 |
7.3.3 明矾石光谱学及成分特征 |
7.3.4 明矾石地球化学判别 |
7.4 酸性蚀变岩帽找矿指示 |
7.4.1 庐枞盆地矾山矿区 |
7.4.2 庐枞盆地其他地区 |
7.4.3 庐枞矿集区综合找矿模型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存在问题 |
8.1 主要结论 |
8.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1 )参加的学术交流与科研项目 |
2 )发表论文 |
附表1 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 |
附表2 庐枞盆地矾山酸性蚀变岩帽XRF分析结果/PPM |
附表3 庐枞盆地矾山酸性蚀变岩帽明矾石电子探针分析结果 |
附表4 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明矾石LA-ICP-MS分析测试结果 |
附表5 庐枞盆地矾山酸性蚀变岩帽矿物短波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结果 |
附表6 庐枞盆地矾山酸性蚀变岩帽矿物流体包裹体测温数据 |
(10)宁芜盆地典型铁矿床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课题来源 |
1.2 研究现状 |
1.2.1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宁芜盆地玢岩铁矿床 |
1.2.2 磁铁矿-磷灰石(Kiruna, IOA)型矿床 |
1.2.3 玢岩型铁矿床和磁铁矿-磷灰石型铁矿床对比 |
1.2.4 磷灰石及磁铁矿矿物微区原位分析测试研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6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
1.7 论文的创新点 |
1.8 论文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地质背景 |
2.1.1 地层 |
2.1.2 构造 |
2.1.3 岩浆岩 |
2.2 宁芜矿集区地质特征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2.2.4 矿产 |
第三章 典型铁矿床地质特征 |
3.1 高村铁矿床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1.4 矿体 |
3.1.5 围岩蚀变 |
3.1.6 矿石特征 |
3.1.7 矿物特征 |
3.1.8 成矿期次 |
3.2 和尚桥铁矿床 |
3.2.1 矿区地层 |
3.2.2 构造 |
3.2.3 岩浆岩 |
3.2.4 矿体 |
3.2.5 围岩蚀变 |
3.2.6 矿石特征 |
3.2.7 矿物特征 |
3.2.8 矿物特征及成矿期次 |
第四章 成矿岩体矿物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特征 |
4.1 高村铁矿床辉长闪长玢岩 |
4.1.1 矿物地球化学学特征 |
4.1.2 年代学特征 |
4.2 和尚桥床辉长闪长玢岩 |
4.2.1 矿物地球化学学特征 |
4.2.2 年代学特征 |
第五章 磷灰石矿物标型特征 |
5.1 高村铁矿床热液磷灰石成分特征 |
5.1.1 主量元素特征 |
5.1.2 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 |
5.2 和尚桥铁矿床热液磷灰石特征 |
5.2.1 主量元素特征 |
5.2.2 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 |
5.3 成矿岩体岩浆磷灰石特征 |
5.3.1 样品特征 |
5.3.2 主量元素 |
5.3.3 微量及稀土元素 |
5.3.4 讨论 |
第六章 磁铁矿矿物标型特征 |
6.1 高村铁矿床磁铁矿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
6.1.1 不同类型磁铁矿特征 |
6.1.2 磁铁矿微量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
6.2 和尚桥矿床磁铁矿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
6.2.1 不同类型磁铁矿特征 |
6.2.2 磁铁矿微量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
6.3 讨论 |
第七章 成矿作用 |
7.1 宁芜矿集区玢岩铁矿与世界上典型成矿带的对比 |
7.2 高村及和尚桥矿床与宁芜盆地内及国外其他典型IOA型矿床的对比 |
7.2.1 成矿物质来源 |
7.2.2 高村及和尚桥铁矿床成矿作用过程 |
7.2.3 矿床成因 |
7.2.4 成矿模式 |
第八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附录1 本论文图版中矿物缩写 |
附录2 高村磁铁矿主要微量元素LA-ICPMS测试数据表 |
附录3 和尚桥磁铁矿主要微量元素LA-ICPMS测试数据表 |
附录4 宁芜梅山、凹山、姑山,南美El Laco、 Los Colorados、Carmen de Fierro、Fresia、Bronce等矿床典型样品磁铁矿主要微量元素LA-ICPMS测试数据表 |
附录5 梅山、和尚桥、姑山岩浆磷灰石主要微量元素LA-ICPMS测试数据表 |
附录6 高村、和尚桥、梅山、姑山、凹山矿床热液磷灰石主要微量元素LA-ICPMS测试数据表 |
四、罗河铁矿的物质成分(1975)(论文参考文献)
- [1]近水体斜坡道掘进安全分析与防控方法研究[D]. 毛佩全.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罗河铁矿全尾砂胶结充填配比优化试验研究[J]. 李志朝,王剑,郏威,张敏哲,彭青松,王勇. 金属矿山, 2021(06)
- [3]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关键金属矿产研究现状与进展[J]. 周涛发,范裕,陈静,肖鑫,张舒. 科学通报, 2020(33)
- [4]榍石激光原位U-Pb和Sm-Nd同位素分析及其在三江地区新生代富碱岩石中的应用[D]. 马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5]皖江经济带地热系统成因及开发利用研究[D]. 刘海.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6]高水压下井壁混凝土硫酸盐腐蚀规律研究[D]. 谭颖峰.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7]黄河口和长江口沉积绿帘石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识别[D]. 张伟. 鲁东大学, 2020(01)
- [8]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玢岩铁矿研究新进展及对矿床成因的启示[J]. 赵新福,曾丽平,廖旺,李婉婷,胡浩,李建威. 地学前缘, 2020(02)
- [9]安徽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形成机制及成矿指示研究[D]. 李旋旋. 合肥工业大学, 2020
- [10]宁芜盆地典型铁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 洪浩澜.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