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世后我国服装行业对毛纺面料质量的要求(论文文献综述)
卢灿生[1](2020)在《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纺织服装业是民生产业,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型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开放六个方面,论述了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纺织服装行业是整个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整个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而易见的重要意义。本文第一章论述了选题的背景、选题的意义,研究的难点、方法和技术等,第二章回顾了指导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研究,这是制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政策依据之一。第三章分析了纺织服装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接下来的各章是对已有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效果、市场状况的评价,以及国外发达国家经验的借鉴,并提出了下一步的政策建议。除了第一、第二章和第三章外,其余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四章基于碳排放与水耗的生态环境效率分析对全国层面纺织服装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并基于以上两点进一步对粤港澳大湾区层面服装业生态环境作了分析。从行业能耗及碳排放比较与行业能耗及碳排放对经济影响比较对行业生态环境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纺织服装行业碳排放量对经济增长作用相比其他行业更为明显;经济增长对纺织服装行业碳排放量影响相比其他行业而言不甚明显。通过以上三组分析比较,可以发现纺织服装行业生态环境效率总体提升,但也显示出较为明显的区域和产业特征。第五章从纺织服装行业政策历史脉络分析及纺织服装行业政策评价对纺织服装行业产业政策演化及评价进行了概述。采用邹至庄检验方法(Chow test)判断加入WTO是否显着利于我国出口和行业发展。分析表明行业内部受益于国际贸易配额制政策也存在差异。总体上粤港澳大湾区9市纺织服装行业发展较为受益于贸易配置政策。第六章通过数据模型对比分析了供给侧因子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与服装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异,得出纺织服装行业全行业供给侧改革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不甚明显。借用DEA及MALMQUIST指数分解法,参照Joshi(2010)对印度纺织服装行业企业研究,对广深莞纺织服装行业效率进行测算和分解。得出,广深莞纺织服装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内部分异较为明显。2000-2016年,广深莞纺织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趋同走势;纺织服装服饰业呈现趋异走势;皮革毛皮羽毛制鞋业呈现趋异走势。本章的最后部分比较了深圳、广州和东莞的全要素生产率,因为广东省中深圳和广州在纺织服装方面的发展最为典型。第七章从纺织服装行业消费者效用分析和纺织服装消费影响因素尤其价格因素看待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状况,以此评价消费者对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认可程度。利用2007-2016年中国大陆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多元统计分析、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服装消费及时尚滞后原因,得出城镇居民服装消费及时尚度普遍偏低且受到诸多宏观层面因素稳健性影响这一基本结论,对中国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和国家以服装为载体布局“一带一路”战略具有启示意义。并针对全文分析及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几点改进中国城镇居民服装消费时尚的措施:第一,提高社会保障措施优化居民消费结构。第二,研判时尚发展规律布局纺织服装消费城市和网络空间。第三,强优势补短板提高纺织服装行业有效供给能力。第四,重点改进影响要素保证纺织服装消费可持续性。第八章通过对日本、美国、意大利、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进行分析并借鉴。得出政府规划战略和政策引导、时尚教育和培训、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和高端技术的启示。在借鉴国外和我国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有关的经济理论和前面的分析结果,未来我国要实现的服装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应该建立和完善以下各方面的政策:一、提高企业满意度;二、提高政府满意度;三、提高社会公众满意度;四、提高消费者满意度。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应该遵循的原则:一、生态文明优先;二、区域协调发展;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四、“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五、创意设计人才战略。
蒋龙[2](2008)在《我国纺织品营销战略》文中提出纺织产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纺织业原本具有的一些产业优势正在不断弱化,世界纺织巨人的地位受到威胁。同时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配额时代的到来,我国的纺织产业也迎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如何抓住机遇,克服劣势,发挥优势,将比较优势变成竞争优势,将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这正是我国纺织产业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通过对纺织品消费市场分析、竞争对手分析、我国纺织产业现状分析、SWOT分析等方面的分析,得出了我国纺织产业营销战略探索性的选择。
居新宇,刘兴,潘钦栋,徐海云,张珣涛,穆祥滨[3](2007)在《2006纺织行业大盘点》文中认为辞旧迎新之时,回顾中国纺织业的2006,总感觉有一种深远的意味。2006既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中国“入世”的第五年,从此入世的5年过渡期正式结束,这两个历史性的标记给2006的中国纺织业注入了特别的含义。事实上,行业的发展也印证了这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个重要的年份,拥有2000万从业职工的中国纺织业取得了新的突破,行业的生产规模和效益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出口创汇水平也实现了显着的突破。2006年前11个月,我国累计出口纺织品服装1306亿美元,较上一年同期增加258亿美元,同比增长24.67%。作为一个世界纺织大国,我们已经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成绩,然而,对于我们要打造世界纺织强国的目标,依然有很长的道路要走,需要一步一步去完成。为此,本刊编辑部在2006结束之际,策划了一个“Top10”的系列报道,从中国纺织行业的全局出发,归纳2006行业的各个领域发生的“十大”,包括棉纺、毛纺、麻纺、家纺、化纤、丝绸、服装、纺机等领域的大事。这既是对2006的记忆和总结,也是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思考和借鉴样本。中国纺织业已经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基础,相信只要坚持总结经验,坚持创新,建成世界纺织强国的日子并不遥远。
赵绪福[4](2006)在《产业链视角下中国农业纺织原料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的农业纺织原料不仅品种繁多而且产量巨大,主要包括棉花、麻类、毛类和蚕茧。它们既是农业中的主要经济产品,也是纺织工业中天然纤维的来源,直接关系着我国农业经济和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目前,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纺织品配额取消,中国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化学纤维对农业纺织原料的替代性同益增强,这些新形势和环境变化为我国农业纺织原料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关联理论等为基础,利用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等基本知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产业链视域下研究中国农业纺织原料产业的生产和发展。 本文首先在相关理论和研究基础上对产业链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阐述其结构和不同形念,形成关于产业链研究的基本分析架构。在对农业纺织原料及纺织纤维进行区别和比较的基础上,根据农业纺织原料的技术经济流程,给出了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的概念和结构,并对互相联系着的天然纤维产业链、纺织产业链和化纤产业链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为对产业链的运行过程进行整体把握,文章从两个角度对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进行了全面分析:一是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解剖。即分别对农业纺织原料的生产、初加工、流通和贸易、纺织加工、服装加工、纺织品服装的商贸和消费等进行考察,了解其产业活动内容、产业主体、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二是对产业链的各种流程形态进行分析。即从整链的角度考察产业链的物流、信息流和价值流,分析各种流程形态的涵义、特征、在各环节的分布和运行状况,归纳出产业链的一些基本运行规律。 在分环节和分形态讨论的基础上,文章对我国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的实际运行绩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考察了化纤产业链的发展与现状,说明其对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的影响。文章对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印度等国家的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进行了比较分析,说明其演变过程和结构形态的差异,以及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针对我国产业链特征和存在问题,提出产业链优化的概念,并阐述其优化内容和途径。根据当前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面临的发展环境和形势,提出农业纺织原料发展的基本思路。 文章的主要创新之处:一是对一系列概念进行梳理和界定,对农业纺织原料的技术经济流程进行了全程考察,将农业纺织原料和天然纤维进行区分,并与初加工有机联系起来,通过一系列技术转换系数,给出了产业链中比较系统的可用数据;二是计算出物流在各环节的数量分布,揭示出物流的性状和数量变化特征,以及物
赵志强[5](2006)在《凯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必要性及其风险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融资问题是企业发展中必然面对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作为凯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管理人员,本人对凯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所面临的融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凯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属于纺织服装行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凯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规模快速增长,盈利能力不断增强,产品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公司综合竞争力得以提升。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行业。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拥有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虽然纺织服装行业市场前景广阔,但作为较早市场化的行业之一,纺织服装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是每一个纺织服装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 凯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纺织服装行业内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为进一步发展,凯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必须进行投资,以不断延伸产业链、丰富产品品种、增强企业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融资问题就是目前面临的首要问题。 融资的方式很多,但考虑企业自身特点、行业竞争状况及投资者的利益等因素,凯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的最佳融资方式就是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综合考虑了投资者的利益,可及时抓住行业发展机遇,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凯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投资者带来良好的回报。 尽管如此,凯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还存在项目投资风险、财务风险、可转换公司债券特有风险等一系列风险,但凯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能力通过一系列措施来防范和化解这些风险。
陈彪[6](2005)在《重棉一厂发展战略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棉纺织行业是中国纺织工业的支柱行业,创业最早,规模最大,基础最好。但由于多年来低水平重复建设引发的过度竞争,加之冗员过多、包袱沉重,近年来,棉纺织工业已成为国有工业中困难最大、亏损最严重的行业。棉纺织行业也因此被有些人定义为“夕阳工业”。但通过科学细致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棉纺织业仍然有着很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 以后,作为对国际市场依赖度较高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的纺织工业,加入WTO 将充分享受《纺织与服装协议》(ATC)带来的完全贸易自由化;而国外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引进,大量外资的进入,又有利于我国纺织工业的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及产品创新;同时,巨大的竞争压力还将有利于推动国有棉纺织企业的改革、改组及改造工作,激发企业的活力。在这种背景下,棉纺织企业应当找准企业的核心能力,通过发展多元化战略,培育和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主要业务的快速扩张。重庆华诚第一棉纺织厂是具有八十多年历史的重庆国有棉纺织骨干企业。近十多年来,由于受市场疲软、社会负担和债务沉重,企业机制不活以及企业自身战略上的失误等诸多因素影响,长期处于亏损状态。面对WTO 给我国纺织服装业带来的巨大机遇,如何修炼企业的核心能力以保证在竞争中快速、良性成长,是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和内部资源分析,制定了发展服装成品的相关多元化战略。论证了该战略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降低风险、取得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企业高速成长方面的积极作用。并围绕对该战略的讨论,研究企业应对环境变化时调整核心能力定位的方法,挖掘通过多元化战略获取新的核心能力的途径,并对多元化经营的战略匹配分析、资源匹配分析、多元化经营利益分析、多元化产业关联分析、多元化行业吸引力分析等进行了探讨。
路丹峰[7](2004)在《入世后中国服装纺织业发展分析》文中认为中国加入WTO给许多行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服装纺织行业也不例外。中国历来就是一个纺织大国,改革开放后,又成为服装、纺织面料的出口大国。纺织服装业的发展状况与我国经济水平、国民收入、农业发展速度及劳动就业状况等都密不可分。中国加入WTO后,给我国的服装纺织业既提供了机会,也造成一定的威胁;既有诸多的不利因素也有更多的有利条件。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从内部优势S(Strength),内部劣势W(Weakness),外部环境机会O(Opportunities)及外部环境威胁T(Threats)四个方面来分析加入WTO后中国服装纺织业发展。本文内容如下:第一章简单介绍WTO对中国服装纺织业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二章叙述中国服装纺织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第三章是服装纺织业的国际比较,从中外服装纺织业的发展比较和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趋势分析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第四章是加入WTO后中国服装纺织业的SWOT分析。先介绍中国服装纺织业的特点,然后分别从1)中国服装纺织业的优势;2)中国服装纺织业的劣势;3)WTO给中国服装纺织业提供的机遇;4)WTO给中国服装纺织业造成的威胁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五章中国服装纺织业发展的战略对策,主要是针对WTO带来的种种弊端,中国服装纺织应采取战略对策,以更好的促进我国服装纺织业的发展。第六章用案例分析进一步证明加入WTO后的中国服装纺织业前景广阔,具有更大的国际竞争力。第七章结论,对本文的内容进行综述,并指出本文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阮钢[8](2004)在《纺织行业即将迎来出口风暴》文中研究指明2005年中国纺织工业将进入无配额时代,整个纺织品与服装出口市场将有望迎来出口高潮。为此,纺织行业厉兵秣马各做准备,部分子行业已经提前进入繁荣期;在行业出口高速增长等因素的驱动下,上游的纺织机械行业增幅最大,但涨势开始回落;中游纺织业内各子行业收入与利润增长率出现分化,其中的棉纺业受原料价格回落等利好因素影响,将进入收益回升阶段;下游的纺织品、服装企业业绩也将出现分化,行业投资建议上游的纺机行业和中游的原材料生产企业已经进入收获阶段,绩优企业可作为短期投资目标。积极关注下游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各子行业龙头企业可作为未来的投资对象。
李红丽[9](2003)在《入世对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纺织产业是我国一个劳动密集程度高和对外依存度较大的产业,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对保证我国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解决社会就业及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面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绿色贸易壁垒进一步增强的国际经济环境,我国能否持续稳定的发展纺织品服装出口,亟待认真研究。为此需要客观而准确地分析我国纺织品产业和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国际环境变化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我国纺织业国际比较竞争优势所在,并提出相应的提升对策。这些对于制定和调整我国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以及纺织行业政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从我国纺织品主要出口国产业与贸易的现状及变动趋势入手,首先,结合传统贸易理论对我国纺织品贸易的区域分布和贸易贡献率进行了分析;其次,结合国际竞争的新理论和传统出口贫困增长理论分析了我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现状,并运用我国纺织品出口额占该产品国际贸易值比重、我国主要纺织品贸易条件指标、我国纺织品净出口指标和我国纺织品贸易国际竞争力系数等四个指标对我国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详细的评价;最后,结合关税同盟的创造与转移理论对入世后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在加入WTO新形势下提升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我国纺织品服装的进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今后应努力开发欧洲、北美和其他非配额限制市场,以分散我国对外贸易的市场集中度,降低国内经济对某一区域经济的依赖性;发挥服装业绝对优势的同时,不断完善服装的产品结构,创建我们自己的品牌和市场营销网络,倡导企业联合优化;对化纤、印染等弱势行业,政府应加大投资支持力度,增强企业的产品技术开发能力,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等方式,缩短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面对绿色贸易壁垒和知识产权问题,纺织服装企业应加强环保意识,转变传统的“服装无专利”的观念,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从而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应变能力和竞争力;等等……。
智宝定[10](2003)在《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纺织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生产和出口急剧增加,为国家出口创汇、资本积累及创造就业等诸多方面作过巨大的贡献。但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后,我国纺织业就步入异常严峻的困难时期,作为最先实现体制转轨和最早进入国际市场竞争的纺织业开始受到一系列问题的困扰:生产能力持续严重过剩、国有纺织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行业持续亏损。为什么我国纺织业生产和出口额年年增加却年年持续亏损?这就需要分析和研究我国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问题,因为随着贸易自由化的进一步深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每一个特定产业来说,国际竞争力是其综合实力的体现,国际竞争力决定了其是否强大,是不是能长期保持和扩大盈利。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将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相结合,对我国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多方面分析和评价,并进一步分析影响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变动的因素以及加入WTO对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最后提出提升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对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和结构调整等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这一部分是全文的基础部分,主要介绍有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以及我国纺织业发展的概况。有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指导笔者进行本文分析和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核心部分,首先从竞争能力、竞争潜力、竞争实力、竞争环境四个方面来综合分析和评价我国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出我国纺织业目前在世界仍然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我国纺织业各分行业国际竞争力水平是不平衡的、我国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存在弱化的趋势、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主要是靠粗放型增长获得的四个结论;然后在此基础上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来分析影响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指出资本密集度提高、棉花流通体制改革、规模经济扩大等因素促进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科技创新不足、国内市场竞争不足、环保问题以及亚洲金融危机等因素阻碍我国纺织业国际力的提高;最后再分析加入WTO对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分为对纺织业总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和对纺织业内各分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第三部分,在上文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保持和提升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对策建议。
二、入世后我国服装行业对毛纺面料质量的要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入世后我国服装行业对毛纺面料质量的要求(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含义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一、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三、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三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研究方法 |
一、关键问题 |
二、研究方法与关键技术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内容创新 |
二、研究方法创新 |
三、研究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经济发展理论在中国的研究 |
一、对经典经济发展理论的解读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理论 |
三、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 |
第二节 纺织服装行业问题研究进展 |
一、纺织服装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
二、纺织服装行业出口竞争力研究 |
三、服装品牌、企业管理和网络因素研究 |
四、能源、碳排放、水足迹研究 |
五、纺织服装行业改革的研究 |
六、贸易战略和政策研究 |
七、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 |
八、纺织服装行业价值链的研究 |
九、科技进步与纺织服装 |
十、纺织服装与回收利用 |
十一、纺织服装行业其他方面研究 |
第三章 当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基本态势 |
第一节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特点 |
一、从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 |
二、从加工制造转变为自主制造和智能制造 |
三、从依靠传统市场转变为传统市场与新型市场并举 |
四、产量与质量持续增长 |
第二节 纺织服装行业的经济社会贡献 |
一、市场绩效 |
二、经济贡献 |
三、社会贡献 |
四、环境贡献 |
第三节 纺织服装行业面临的风险 |
一、纺织服装企业规模 |
二、纺织服装企业盈利能力 |
三、纺织服装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
四、纺织服装企业投资回报能力分析 |
第四章 我国纺织服装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社会相关 |
第一节 全国层面纺织服装的生态环境分析 |
一、基于碳排放的生态环境效率分析 |
二、基于水耗的生态环境效率分析 |
第二节 粤港澳大湾区层面纺织服装业生态环境分析 |
一、基于碳排放的生态环境效率分析 |
二、基于水耗的生态环境效率分析 |
第三节 行业生态环境效率比较分析 |
一、行业能耗及碳排放比较 |
二、行业能耗及碳排放对经济影响比较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开放政策评价:政府相关 |
第一节 纺织服装行业政策演化及评价 |
一、纺织服装行业政策历史脉络分析 |
二、纺织服装行业政策评价 |
第二节 加入WTO对纺织服装业影响评价 |
一、研究方法 |
二、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
三、数据来源 |
四、实证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国外政策对纺织服装业影响评价 |
一、理论基础与模型设定 |
二、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六章 纺织服装行业供给侧改革效果评价:企业相关 |
第一节 引言及文献综述 |
第二节 理论假设与模型构建 |
一、理论假设 |
二、模型构建 |
第三节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四节 纺织服装行业供给侧改革效果评价 |
一、行业供给侧改革现状分析 |
二、行业效率测度及分解分析 |
三、供给侧因子对行业效率的影响分析 |
第五节 纺织服装供给侧改革结论与建议 |
第七章 纺织服装行业消费影响的定量分析:消费者相关 |
第一节 纺织服装行业产品消费者效用评价分析 |
第二节 纺织服装行业消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理论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二、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及处理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八章 境外的经验启示及我国的战略与原则 |
第一节 发达国家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借鉴 |
一、发达国家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经验 |
二、发达国家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启示 |
第二节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 |
一、提高企业满意度 |
二、提高政府满意度 |
三、提高社会公众满意度 |
四、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
第三节 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应该遵循的原则 |
一、生态文明优先 |
二、区域协调发展 |
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
四、“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 |
五、创意设计人才战略 |
参考文献 |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件 |
(2)我国纺织品营销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纺织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
1.1.1 纺织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 |
1.1.2 纺织品出口收入是我国重要的外汇收入 |
1.1.3 纺织产业能极大地提高我国人口的就业 |
1.1.4 纺织产业是高关联产业,对经济的拉动很大 |
1.1.5 纺织产业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先导产业 |
1.2 研究框架与思路 |
第二章 我国纺织产业现状分析 |
2.1 我国纺织产业自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及现状 |
2.1.1 我国纺织业的整体生产情况 |
2.1.2 我国纺织业的进出口情况 |
2.2 我国纺织产业的发展产业环境展望 |
2.2.1 经济环境展望 |
2.2.2 市场环境 |
2.2.3 政策环境 |
2.2.4 贸易环境 |
2.2.5 技术环境 |
2.3 我国纺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
第三章 我国纺织产业的市场环境分析 |
3.1 纺织品消费市场分析 |
3.1.1 我国纺织品消费市场分析 |
3.1.2 美国纺织品消费市场分析 |
3.1.3 欧盟纺织品消费市场分析 |
3.1.4 日本纺织品消费市场分析 |
3.2 竞争对手分析 |
3.2.1 美产业现状分析国纺织 |
3.2.2 墨西哥纺织产业现状分析 |
3.2.3 越南纺织产业现状分析 |
3.2.4 印度纺织产业现状分析 |
第四章 我国纺织产业的SWOT 分析 |
4.1 SWOT 理论介绍 |
4.2 我国纺织产业SWOT 分析 |
4.2.1 行业内在优势 |
4.2.2 行业内在劣势 |
4.2.3 行业外部机遇 |
4.2.4 行业外部挑战 |
第五章 我国纺织品营销竞争战略的选择 |
5.1 宏观层面(国家战略) |
5.1.1 产业调整战略 |
5.1.2 贸易战略 |
5.1.3 产品结构战略 |
5.1.4 技术结构调整战略 |
5.1.5 技术改造战略 |
5.1.6 产业集群战略 |
5.1.7 区域互补战略 |
5.2 微观层面(企业战略) |
结束语 我国纺织产业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2006纺织行业大盘点(论文提纲范文)
关键词 |
1“十一五”纲要 |
2换届 |
3品牌 |
4劳模 |
5出口退税 |
6走出去 |
7创新 |
8欧洲展 |
9社会责任 |
10两岸合作 |
棉纺 |
1棉纺织行业“十一五”规划发布 |
2棉纺织行业“十一五”科技进步指导意见发布 |
3棉花进口配额增发之争 |
4配额外进口棉继续执行滑准税 |
5全国棉纺业织布工技能赛 |
6帮扶新疆 |
7产业预警发布行业自律书 |
8名牌培育建设 |
9棉纺西进运动 |
10行业展会及科技活动风起云涌 |
纺机 |
1CITME和ITMA ASIA合并 |
2经纬集团“华芳项目行动”启动 |
3中国纺机器材协会举行换届改选 |
4纺机“十一五”发展指导性意见发布 |
5我国自主创新聚酯成套设备出口国外 |
6第十届中国国际纺机展举办 |
7苏拉全球最大规模工厂中国设立 |
8纺机巨头聚会纺织装备制造业高峰论坛 |
9首次大规模参加印度纺机展 |
10推动纺机产品可靠性工作 |
家纺 |
1行业外交卓有成效 |
2西部开发行硕果累累 |
3设计层面多点开花 |
4天年杯’2006中国功能性家用纺织品论坛举办 |
5品牌建设结硕果 |
6家纺展和各地方展收获多 |
7 召开床品龙头企业闭关会议 |
8全国家用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
9职业技能鉴定步入正轨 |
10北京中家纺市场开业 |
丝绸 |
1丝绸行业明确“十一五”发展任务 |
2中印丝绸最大宗反倾销案落幕 |
3东桑西移工程正式启动 |
4茧丝价格非理性波动 |
5全国茧丝绸生产统计系统投入运行 |
6高档丝绸标志深入推广 |
7国际丝绸论坛提升中国丝绸形象 |
8丝绸博览会开拓消费市场 |
9推进丝绸产品设计工作 |
10生丝电子检测标准加快起草 |
麻纺毛纺 |
1《中国麻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发布 |
2麻纺国际会议论剑中国麻业 |
32006成为麻时尚推广元年 |
4麻纺面料企业与服装企业开展衔接 |
5欧洲亚麻原料大幅提价冲击中国亚麻纺织企业 |
6麻业峰会共探发展路 |
7国际毛纺织会议共商发展大计 |
8毛纺织协会与服装设计师协会携手合作 |
9半精纺热席卷行业 |
10毛纺名牌大丰收 |
化纤 |
1 PTA期货合约挂牌上市 |
2 《中国化纤工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发布 |
3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召开3 |
4 锦纶长丝入选中国名牌 |
5 商务部对氨纶反倾销做出最终裁定 |
6 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聚酯短纤做出反倾销初裁 |
71, 3-丙二醇生产技术研发成功 |
8中国聚酯涤纶成套工艺装备走出国门 |
9芳纶1313实现工业化生产 |
10新三釜聚酯装置自主开发成功 |
服装 |
1劲霸男装广告涉嫌误导 |
2中山装欲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
3上海关闭襄阳路市场 |
4罗峥获得第十届中国国际时装周金顶奖 |
5亚洲服装圆桌会议在京召开 |
6汉服成年轻人追捧 |
7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评选启动 |
8Zara首进中国内地上海淮海路开店 |
9吉芬走秀巴黎 |
10中国小姐宋赢得第18届由世界模特小姐大赛国际总决赛冠军 |
(4)产业链视角下中国农业纺织原料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一、研究背景、意义及目的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三、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产业链的理论基础及其科学内涵 |
一、与产业链相关的理论基础 |
二、国内外对产业链及其相关概念的论述 |
三、产业链的概念和内涵 |
四、产业链的结构、形态及其研究目的 |
五、农业产业链及其特征 |
第三章 农业纺织原料及其产业链的基本概述 |
一、纺织纤维原料的概念与结构 |
二、与农业纺织原料相关的产业链构建 |
三、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的参与者及贯穿领域 |
四、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的基本特征 |
第四章 中国农业纺织原料生产分析 |
一、农业纺织原料生产的产业属性和产业主体 |
二、中国农业纺织原料生产规模 |
三、农业纺织原料生产区域分布 |
四、农业纺织原料生产的投入产出与科技进步 |
五、农业纺织原料在农业经济中的地位和存在问题 |
第五章 与农业纺织原料相关联的后续产业环节分析 |
一、农业纺织原料初加工行业 |
二、农业纺织原料的流通与贸易 |
三、纺织加工业 |
四、服装制造业 |
五、纺织品服装的商贸与消费 |
第六章 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的物流、信息流和价值流 |
一、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的物流 |
二、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的信息流 |
三、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的价值流 |
四、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运行的基本规律 |
第七章 中国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运行绩效、问题与挑战 |
一、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运行绩效 |
二、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三、化纤产业链及其对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的影响 |
第八章 国外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的现状与启示 |
一、美国的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 |
二、澳大利亚的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 |
三、日本的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 |
四、印度的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 |
五、各国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的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第九章 产业链优化与中国农业纺织原料发展 |
一、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优化的意义、途径与原则 |
二、农业纺织原料产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形势及其影响 |
三、对纤维的供需预测 |
四、农业纺织原料发展的基本对策 |
第十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一、基本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凯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必要性及其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公司概况 |
2.1 公司历史沿革 |
2.1.1 历史沿革 |
2.1.2 历次股本变动情况 |
2.2 公司组织结构 |
2.3 公司主营业务的基本情况 |
2.3.1 公司主要业务的构成 |
2.3.2 公司主要产品和服务及其生产能力 |
2.3.3 公司主要产品和服务的主要用途 |
2.3.4 公司主要产品和服务的工艺流程 |
2.3.5 公司主要产品和服务的主要生产设备的基本情况 |
2.3.6 公司主要产品的成本构成及主要原材料和能源供应 |
2.3.7 公司主要产品和服务的销售情况 |
2.4 公司的研究开发情况 |
2.4.1 研究开发机构的设置 |
2.4.2 研究开发人员的构成 |
2.4.3 正在及即将从事的研究项目情况 |
2.4.4 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 |
2.5 公司的技术创新机制和企业文化建设 |
3 公司所在行业分析 |
3.1 公司所处行业的基本情况 |
3.1.1 国际纺织服装业发展状况 |
3.1.2 我国纺织服装业基本情况 |
3.1.3 我国纺织服装业未来发展的环境及方向 |
3.2 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
3.2.1 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
3.2.2 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
3.2.3 进入纺织服装行业的主要障碍 |
3.3 公司面临的主要竞争状况 |
3.3.1 公司竞争优势 |
3.3.2 公司的竞争劣势 |
3.3.3 市场销售的变动情况及趋势 |
3.3.4 公司的竞争地位 |
4 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必要性分析 |
4.1 发行可转债的必要性 |
4.1.1 纺织服装行业的竞争特点及公司的业务发展状况决定了公司需要筹集长期性资金进行新的项目投资 |
4.1.2 在公司可选择的长期性资金的获得方式中,可转债融资是最佳选择 |
4.2 公司业务发展目标 |
4.2.1 公司业务发展计划 |
4.2.2 实现业务目标的假设条件及面临的主要困难 |
4.3 募集资金与投资项目之间的关系及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 |
4.3.1 前次配股未实施项目 |
4.3.2 组建新服装生产基地项目 |
4.3.3 完善生产工序,提高管理效率项目 |
4.3.4 可转债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对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影响 |
5 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风险因素及其应对策略 |
5.1 特别风险及对策 |
5.1.1 可转债转股后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摊薄的风险及对策 |
5.1.2 大股东控制风险及对策 |
5.2 市场风险及对策 |
5.2.1 市场消费趋势变化的风险及对策 |
5.2.2 市场竞争风险及对策 |
5.3 原材料供应风险及对策 |
5.4 国际市场的风险及对策 |
5.4.1 参与国际竞争的风险及对策 |
5.4.2 汇率风险及对策 |
5.5 募集资金投向的风险及对策 |
5.5.1 投资项目因市场、技术等因素变化导致的风险及对策 |
5.5.2 项目管理和组织实施的风险及对策 |
5.5.3 股权投资及与他人合作的风险及对策 |
5.6 财务风险及对策 |
5.6.1 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波动的风险及对策 |
5.6.2 短期偿债压力较大的风险及对策 |
5.6.3 难以持续融资的风险及对策 |
5.6.4 各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不足的风险及对策 |
5.7 政策性风险及对策 |
5.7.1 行业政策风险及对策 |
5.7.2 税收政策风险及对策 |
5.7.3 环保政策风险及对策 |
5.8 管理风险及对策 |
5.8.1 规模扩大引致的管理风险及对策 |
5.8.2 内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健全的风险及对策 |
5.8.3 内部控制制度失效的风险及对策 |
5.8.4 人力资源风险及对策 |
5.9 技术风险及对策 |
5.9.1 技术进步的风险及对策 |
5.9.2 产品研究开发风险及对策 |
5.10 可转债特有风险及对策 |
5.10.1 可转债赎回、回售及到期不能转股的风险及对策 |
5.10.2 可转债的风险及对策 |
6 经验与体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重棉一厂发展战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有关多元化战略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 |
2.1 竞争战略 |
2.1.1 行业结构分析 |
2.1.2 行业内部结构及演变分析 |
2.1.3 成熟行业 |
2.2 基于资源和能力的竞争优势 |
2.2.1 核心竞争力定义和特征 |
2.2.2 核心竞争力的识别 |
2.3 多元化经营 |
2.3.1 多元化战略分类 |
2.3.2 相关多元化成长方向 |
2.3.3 相关多元化经营的收益 |
2.3.4 相关多元化经营的风险 |
2.3.5 相关多元化战略的资源匹配分析 |
3 重棉一厂外部环境分析 |
3.1 一般环境分析 |
3.1.1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棉纺织业的影响 |
3.1.2 体制问题导致国有棉纺织企业经营困难,总体竞争力不强 |
3.1.3 纺织科技发展落后,影响了我国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 |
3.1.4 我国棉纺织业资源的低价优势正在逐步消失 |
3.1.5 入世后我国棉纺织品享受的权利与义务 |
3.2 棉纺织行业竞争分析 |
3.2.1 进入威胁 |
3.2.2 竞争者威胁 |
3.2.3 替代品威胁 |
3.2.4 供应商威胁 |
3.2.5 购买者威胁 |
3.2.6 行业分析小结 |
3.3 相关行业分析 |
3.3.1 我国服装业的现状及特点 |
3.3.2 我国服装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
3.3.3 服装是纺织品发展的高级阶段 |
3.4 我国棉纺织业和服装业面临的机遇和威胁 |
4 重棉一厂企业资源与能力分析 |
4.1 企业简况 |
4.1.1 历史沿革和发展 |
4.1.2 主营业务范围及经营状况 |
4.1.3 人力资源与组织 |
4.1.4 科技力量及产品研发 |
4.1.5 财务分析 |
4.1.6 市场营销 |
4.2 重棉一厂资源和能力分析 |
5 重棉一厂的战略分析 |
5.1 重棉一厂的战略目标 |
5.2 企业优势、劣势及机会、威胁分析 |
5.3 发展服装成品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5.3.1 重棉一厂服装成品经营战略的长期利益 |
5.3.1.1 服装成品多元化战略中的共享活动 |
5.3.1.2 服装成品多元化战略可以增强企业现有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
5.3.1.3 发展服装将成为重棉一厂新的利润增长点 |
5.3.2 服装成品的短期利益 |
5.3.2.1 可以解决企业的富裕人员 |
5.3.2.2 可以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 |
5.3.3 服装多元化战略的资源匹配分析 |
5.4 重棉一厂战略方案的提出 |
6 重棉一厂发展服装成品多元化战略的实施 |
6.1 实施方法及步骤 |
6.2 发展服装的注意事项 |
6.3 发展服装成品的风险及应对方法 |
6.3.1 进入风险 |
6.3.2 筹集资金风险 |
6.3.3 影响主业的风险 |
6.3.4 企业管理的风险 |
6.3.5 文化冲突风险 |
6.3.6 人力资源匮乏风险 |
6.3.7 竞争者模仿的风险 |
6.3.8 市场退出风险 |
6.4 发展服装成品的战略定位 |
7 保持我国纺织服装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
7.1 产业政策 |
7.2 贸易政策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7)入世后中国服装纺织业发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1.1 加入 WTO 对中国服装纺织业的影响 |
1.2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章 中国服装纺织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2.1 中国服装纺织业发展回顾 |
2.2 经济发展中的服装纺织业 |
2.3 计算机辅助服装设计 |
2.4 服装市场营销 |
2.5 近年来服装纺织业的出口变化 |
第三章 服装纺织业的国际比较 |
3.1 中外服装纺织业发展比较 |
3.2 服装纺织业国际竞争趋势分析 |
第四章 加入 WTO 后中国服装纺织业的 SWOT 分析 |
4.1 中国服装纺织业的特点分析 |
4.2 SWOT 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运用 |
4.3 中国服装纺织业的优势 |
4.4 中国服装纺织业的劣势 |
4.5 WTO 给中国服装纺织业带来的机遇 |
4.6 WTO 给中国服装纺织业造成的威胁 |
第五章 服装纺织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
5.1 引言 |
5.2 面对 WTO 带来的种种弊端,中国服装纺织业采取的战略对策 |
第六章 实证分析 |
第七章 结论 |
7.1 论文综述 |
7.2 论文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入世对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纺织品国际竞争力的现实意义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纺织业贸易现状及变动趋势分析 |
2.1 我国纺织品主要出口国纺织业现状及变化趋势 |
2.1.1 美国纺织产业现状及结构变化趋势 |
2.1.2 日本纺织产业现状及结构调整措施 |
2.2 我国的纺织产业基本现状分析 |
2.3 我国主要纺织品贸易的区域分布及成因分析 |
2.3.1 贸易竞争力的传统理论 |
2.3.2 我国主要纺织品出口区域分布及成因分析 |
2.3.3 我国主要纺织品进口区域分布及成因分析 |
2.4 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总体情况与贸易贡献率分析 |
第三章 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评估分析 |
3.1 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状况 |
3.1.1 结合国际竞争力的新理论分析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概况 |
3.1.2 运用出口贫困化增长理论分析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基本现状 |
3.1.3 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国际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综合分析 |
3.2 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分析 |
3.2.1 我国纺织品出口额占该产品国际贸易值比重分析 |
3.2.2 我国主要纺织品贸易条件指标分析 |
3.2.3 我国纺织品净出口指标分析 |
3.2.4 我国纺织品贸易竞争力系数指标分析 |
第四章 加入WTO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与对策 |
4.1 入世对我国纺织产业的影响 |
4.1.1 入世给我国纺织服装工业的积极影响 |
4.1.2 入世后我国纺织服装业面临的冲击和挑战 |
4.2 加入WTO我国纺织品国际竞争力重要因素变化分析 |
4.2.1 环境与制度变化因素 |
4.2.2 调整产业结构压力的增强 |
4.2.3 成本变动因素更具有国际市场的特征 |
4.3 加入WTO我国纺织品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关税同盟的创造与转移理论 |
4.3.2 纺织品相关协议的执行情况对纺织业影响 |
4.3.3 国际环境变化的因素 |
4.3.4 国内行业发展水平的因素 |
4.4 加入WTO新形势下提高我国纺织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5.2 主要结论 |
5.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文献回顾 |
1.3 论文结构 |
1.4 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2 有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 |
2.1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含义 |
2.2 有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 |
3 我国纺织业的发展概况 |
3.1 世界纺织业的发展 |
3.2 我国纺织业的行业构成及特点 |
3.3 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回顾 |
4 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与国际比较 |
4.1 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2 我国纺织工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与国际比较 |
4.3 对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结论 |
5 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
5.2 影响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其它因素 |
6 加入WTO对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6.1 《纺织品服装协定》(ATC协议)的实施情况 |
6.2 加入WTO对我国纺织工业整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6.3 加入WTO对我国纺织工业主要分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7 提升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
7.1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纺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7.2 用高技术武装纺织业,促使我国纺织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化 |
7.3 开辟国际新市场,同时注意开发国内市场,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
7.4 实施名牌战略,提高产品和企业知名度,提高纺织业品牌竞争力 |
7.5 研究环境标志制度,发展环保产品,提高我国纺织业的环境国际竞争力 |
7.6 采用政府干预、行业协会自律和产业政策诱导相结合方式管理纺织业出口秩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入世后我国服装行业对毛纺面料质量的要求(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D]. 卢灿生. 深圳大学, 2020(11)
- [2]我国纺织品营销战略[D]. 蒋龙. 天津大学, 2008(09)
- [3]2006纺织行业大盘点[J]. 居新宇,刘兴,潘钦栋,徐海云,张珣涛,穆祥滨. 中国纺织, 2007(01)
- [4]产业链视角下中国农业纺织原料发展研究[D]. 赵绪福. 华中农业大学, 2006(02)
- [5]凯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必要性及其风险分析[D]. 赵志强. 南京理工大学, 2006(02)
- [6]重棉一厂发展战略的研究[D]. 陈彪. 重庆大学, 2005(08)
- [7]入世后中国服装纺织业发展分析[D]. 路丹峰. 天津大学, 2004(07)
- [8]纺织行业即将迎来出口风暴[J]. 阮钢. 证券导刊, 2004(32)
- [9]入世对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及对策[D]. 李红丽. 郑州大学, 2003(04)
- [10]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智宝定. 南京农业大学, 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