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联合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和白内障

超声乳化联合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和白内障

一、超声乳化及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并白内障(论文文献综述)

黄颉,吴伟霞,刘阳园,刘细娇,林芬明,林瑞杰[1](2021)在《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超声乳化术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湛江奥理德眼科医院于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间接诊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小切口组和超声乳化组,各44例。超声乳化组行超声乳化术,小切口组行ECCE。比较两组视力、眼角膜内皮细胞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两组视力较术前均明显提高,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内皮六角形细胞比例较术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视力、角膜内皮六角形细胞比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术与ECCE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效果、安全性相当,均可改善患者视力,对眼角膜内皮细胞损伤无明显差异,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术式治疗。

刘凤桐,刘彦铄,仇秀娟[2](2021)在《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技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轴变化及视觉质量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技术(PHACO)联合人工晶体(IOL)植入术后眼轴变化及视觉质量。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北京市平谷区医院收治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2例(54眼)与对照组41例(51眼),研究组采取PHACO-IOL术治疗,对照组采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IOL植入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眼轴长度,术前及术后2周视力质量。结果研究组术后视力在0.5~0.6及1.0~1.5所占人数比为50.00%、11.11%,显着高于对照组的23.52%、0,而在<0.1、0.1~0.4所占人数比为16.6%、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25%、39.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前、术后1周、3月及术后1年眼轴长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周,2组患者夜间视物、看电视、阅读书写及精细操作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术后上述评分[(2.83±1.25)、(3.05±1.18)、(2.83±1.05)、(2.97±1.20)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1.76±0.74)、(2.11±0.86)、(1.83±0.56)、(1.92±1.0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PHACO联合IOL术能促进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改善视觉质量,且不增长眼轴长度,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

姜慧敏[3](2021)在《Toric人工晶体联合四孔囊袋张力环植入在高度近视合并散光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在高度近视合并散光的白内障手术中,植入4孔囊袋张力环和2孔囊袋张力环对术后视力、残余散光、Toric人工晶体旋转稳定性以及后囊膜浑浊情况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收集我院2019年6月到2019年12月散光合并高度近视的白内障患眼共33例,纳入术眼的术前角膜散光≥1.5 D,眼轴长≥25.5 mm。随机分为两组(A组16例,B组17例),术前将术眼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A组和B组。术前使用IOL Master计算Toric人工晶体球镜度数,使用Pentacam获得角膜散光的相关参数,将术眼K1、K2值及其轴位、切口位置、人工晶体球镜度数、预计术源性散光值输入Alcon提供的在线计算器,计算出所需Toric人工晶体型号及需放置的轴位。裂隙灯下对Toric人工晶体的预计轴位和手术切口位置进行标记。所有术眼均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并由同一位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和同一套仪器设备完成,A组的术眼在白内障摘除后,于囊袋内植入4孔囊袋张力环,接着植入Toric人工晶体;而B组的术眼将在白内障摘除后,于囊袋内植入2孔囊袋张力环。随访术后6个月,分别检查Toric人工晶体位置、术后视力、残余散光度数以及后囊膜浑浊情况。结果:33例术眼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术眼的囊袋内均植入Toric人工晶体与囊袋张力环,手术过程中没有后囊膜破裂、眼内出血及虹膜损伤等情况出现。随访至术后6个月,Toric人工晶体和囊袋张力环依旧位于囊袋内,角膜透明,瞳孔对光反射良好,没有眼内炎、视网膜脱离、继发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出现。检查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A组术后裸眼视力为0.54±0.19,最佳矫正视力为0.20±0.13;B组术后裸眼视力为0.66±0.18,最佳矫正视力为0.27±0.15。术后两组间的术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0.05)。A组和B组的平均残余散光值分别为0.56±0.22 D和0.92±0.24D,A组术后残余散光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0.001)。术眼充分扩瞳后,在裂隙等下观察Toric人工晶体的轴位,并与目标轴位进行比较,A组Toric人工晶体平均旋转度为1.00°±0.73°,B组为3.53°±1.46°,A组旋转度数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0.001)。用裂隙灯检查后囊膜浑浊情况,两组均未出现2级及以上的后囊膜混浊。结论:1.Toric人工晶体可以有效矫正角膜散光,提高术后视力及视觉质量。2.对于高度近视伴散光的白内障患者,在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Toric人工晶体植入术时,囊袋张力环的使用可以增加Toric人工晶体的稳定性,并且4孔囊袋张力环的效果优于2孔囊袋张力环。两种囊袋张力环植入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残余散光度数及术后Toric人工晶体的旋转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囊袋张力环可以使Toric人工晶体与后囊膜之间贴附更加紧密,防止晶状体上皮细胞向后囊膜迁徙,减少了后囊膜浑浊的发生率。

姜春辉,袁烨,郭宣妮[4](2020)在《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7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予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研究组予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术后2个月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观察手术前后散光度、最佳矫正视力、中央角膜厚度、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变化并比较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后2个月较手术前两组在夜间视物、看电视、阅读书写、精细操作和生活质量水平上显着上升,且研究组以上指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2个月较手术前两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中央角膜厚度均显着上升,而散光则均显着下降,且研究组以上指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疗效确切,可提高视觉质量,缓解角膜厚度,改善预后。

杨丽亚,杨旭,王绪保,张春梅,郭丽[5](2020)在《高度近视白内障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分析高度近视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我院2018年6月~2019年1月收治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方法治疗,研究组给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视力恢复优良率为96.0%,对照组优良率为74.0%,组间差异明显(χ2=9.4902,P<0.05)。研究组治疗后眼压和视力水平改善情况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发生并发症2例,对照组中12例发生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0%和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056,P<0.05)。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症状,改善患者视力水平,提高患者手术效果,且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疗效和安全性,可加强应用。

王洪亮[6](2020)在《囊袋张力环植入在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囊袋张力环植入术后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收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收治的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48例48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4例24眼。试验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联合囊袋张力环植入,对照组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手术均顺利完成,IOL均囊袋内植入。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并比较2个组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人工晶状体(IOL)偏心量、术后IOL倾斜度、主观视觉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个组患者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患者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0.122,P=0.729)。2个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0.006,P=0.939)。术后1个月、3个月2个组患者IOL水平偏心量、垂直偏心量及总偏心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试验组IOL在水平方向倾斜度和总倾斜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IOL在垂直方向倾斜度和总倾斜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主观视觉质量评分分别为2.85±0.24、3.30±0.36和3.43±0.42,对照组分别为2.34±0.23、2.65±0.44和2.57±0.39,均较术前的1.31±0.22和1.19±0.17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试验组术后主观视觉质量评分均大于相应时间点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1.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与否,治疗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均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2.囊袋张力环植入应用于超高度并发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后对患者的眼压,角膜内皮细胞数目无影响。3.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植入囊袋张力环后能够维持晶状体稳定性。4.通过对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术后的临床观察,植入囊袋张力环,术后能获得良好的视觉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图13表7参43

艾家玲[7](2020)在《两种不同类型的人工晶状体植入对白内障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及中医证型分析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植入蔡司三焦点人工晶体(AT LISA tri839MP)或福来视-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体(SBL-3)术后视觉质量的对比分析,探究不同类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对白内障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及其中医证候分型特点。方法:回顾性、非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不同类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其中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88例(125眼)、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42例(56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AT LISA tri839MP三焦点人工晶体组的患者40例(60眼),SBL-3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组的患者48例(65眼);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AT LISA tri839MP三焦点人工晶体组的患者27例(37眼),SBL-3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组的患者15例(19眼)。观察术前及术后1天、1周、1月的裸眼远视力、中视力、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等效球镜,对比敏感度,并对其中医证型进行分析。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植入AT LISA tri839MP IOL或SBL-3 IOL术后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2.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T LISA tri839MP组术后1天、1周、1月远、中视力高于SBL-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天、1周、1月近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最佳矫正远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T LISA tri839MP组和SBL-3组术后等效球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T LISA tri839MP组和SBL-3组术后在暗视条件下3cpd、6 cpd的空间对比敏感度,AT LISA tri839MP组优于SBL-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暗视条件下12cpd、18cpd时两组的对比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比敏感度对数函数下面积(AULCS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植入AT LISA tri839MP IOL或SBL-3 IOL术后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等效球镜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4.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AT LISA tri839MP组术后1天、1周、1月远、中视力高于SBL-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天、1周近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近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最佳矫正远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 LISA tri839MP组和SBL-3组术后等效球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 LISA tri839MP组和SBL-3组术后在暗视条件下3cpd的空间对比敏感度,AT LISA tri839MP组优于SBL-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暗视条件下6 cpd、12cpd、18cpd时两组的对比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比敏感度对数函数下面积(AULCS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中医证型分布表明:证型以肝肾亏虚、脾虚气弱型居多。结论:1、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和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植入AT LISA tri839MP IOL、SBL-3 IOL术后的远、中、近距离视力均明显提高;2、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和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植入AT LISA tri839MP IOL、SBL-3 IOL术后视觉质量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前者能提供更好的远、中视力,对比敏感度;3、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中医证型主要为肝肾亏虚、脾虚气弱。

范巍[8](2020)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合并白内障及高度近视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病例的长期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论文旨在对比飞秒激光与传统超声乳化两种手术方法对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FECD)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与中央角膜厚度(CCT)变化情况,评估此类患者在不同白内障手术方案下的角膜内皮功能;并探索FECD合并白内障患者接受飞秒激光技术的最佳手术适应症,以期重新定义术前“安全区”中央角膜厚度,避免不必要的角膜内皮移植;本研究通过飞秒激光技术,量化撕囊口直径,测量高度近视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术后远、中、近视力,近立体视功能、旋转稳定性等指标,评估Toric IOL在高度近视的安全性及必要性,并探究术后Toric IOL轴位旋转的最佳评估方法。方法:1、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我院轻度或中度(Kramcher法分级2至4期)FECD合并白内障患者18例(31眼),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飞秒激光组10例(15眼)与传统超乳组8例(16眼),对比两组术中累计超声乳化能量(CDE)及术前、术后3天、1月、3月、6月、12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中央角膜厚度(CCT)、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等指标;2、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我院FECD合并白内障患者23例(30眼)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乳手术,按照Krachmer法裂隙灯分级将FECD患者分为3组:轻度组:6例(10眼);中度组:11例(14眼);重度组:6例(6眼),测量术前CCT、ECD、周边3mm角膜厚度(PCT3mm)、PCT4mm与FECD分组的相关性,并评估术后3天、1月、3月、6月CCT及并发症情况;3、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我院双眼高度近视白内障合并角膜规则散光,并双眼均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分为三组:A组:飞秒激光联合Toric IOL植入组20例(40眼),B1组:飞秒激光联合IQ IOL植入组20例(40眼),B2组:传统超声乳化联合Toric IOL植入组20例(40眼)。对比三组患者术前角膜散光、目标残留散光及术后7天、1月、3月最佳矫正远视力、裸眼中视力、裸眼近视力、实际残留散光、近立体视锐度、Toric IOL轴位旋转度、全眼高阶像差、全眼球差等指标。结果:1、飞秒激光组通过预劈核模式,术中CDE(4.50±2.43)较传统超乳组(7.17±2.80)显着减少(P<0.05),术后1月、3月、6月、12月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显着低于传统超乳组(P<0.05);术后1月、3月、6月CCT飞秒激光组亦显着低于传统超声乳化组(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各随访期内ECD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尽管两组患者术后中央角膜厚度逐渐降低,但术后所有随访期内两组CCT均大于术前(P<0.05)。随访12月内,两组均未出现大疱性角膜病变或其他术中并发症。2、术前ECD、术前PCT3mm、术前PCT4mm在FECD的轻度组与中度组、轻度组与重度组组间比较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但对于中度组与重度组的FECD患者,术前ECD、PCT3mm、PCT4mm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术前CCT对于FECD轻、中、重度组患者,两两比较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进一步相关分析发现,术前CCT与FECD分期线性相关性最强(r=0.882,P<0.05);而术前ECD、术前PCT3mm、术前PCT4mm与FECD分期相关性较弱(r分别为-0.503,0.682,0.577,P<0.05),且PCT受年龄因素影响明显,越靠周边角膜与年龄相关趋势越大。3、当术前CCT小于640μm时,FECD合并白内障患者接受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术后6月随访期内获得良好的视觉质量,未出现角膜内皮失代偿者,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不必要的角膜内皮移植术。4、通过飞秒激光技术,对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术中CDE(5.43±2.52)显着低于传统超乳组(7.64±3.07),EPT(32.22s±9.36s)亦较传统超乳组(41.77s±9.03s)显着减少,减少了高度近视眼术中眼部损伤。5、高度近视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植入Toric IOL,较不矫正散光组,显着改善了术后7天、1月、3月裸眼中、近视力,Titmus近立体视锐度及残留散光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少了术后对眼镜的依赖程度;而术后7天、1月、3月最佳矫正远视力、全眼高阶像差及全眼角膜球差两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6、高度近视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植入Toric IOL,术后各随访期等效球镜、残留散光、最佳矫正远视力较术前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通过Len SAR飞秒激光系统囊膜标记技术,术后3月Toric IOL旋转度为(4.08°±2.25°),显着低于传统术中手工标记及术后裂隙灯光带轴向定位法(5.95°±2.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3月,囊膜标记法轴位旋转度30眼(75%)<5°,未出现轴位旋转超过10°患者,裂隙灯光带法20眼(50%)<5°,39眼(97.5%)<10°,1例轴位旋转为12°。结论:1.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较传统超乳相比,通过预劈核模式,降低了术中CDE,减少了FECD患者术后中央角膜厚度,降低了角膜内皮丢失率,是减少此类患者术后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的有效手术方法;2、在白内障合并FECD患者中,尽管白内障术后CCT逐渐降低,但术后12月随访期中CCT均大于术前水平,预示FECD患者行白内障手术角膜内皮失代偿风险较高;3、对于接受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的FECD患者,当术前CCT小于640μm时,术后6月随访期内获得良好的视觉质量,未出现角膜内皮失代偿者;重新定义了FECD患者术前“安全区”中央角膜厚度,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不必要的角膜内皮移植术;4、术前CCT与裂隙灯主观法评价FECD分期相关性最强,是一个预测FECD预后及手术适应症的可重复性客观指标;5、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通过飞秒激光技术,量化了撕囊口直径,与传统手术相比,降低了术中CDE、EPT,减轻了对眼部组织的损伤;6、高度近视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植入Toric IOL,能有效矫正角膜规则散光,提高了术后裸眼中、近视力及近立体视功能,减少了高度近视患者术后对眼镜的依赖程度;7、通过Len SAR飞秒激光系统囊膜标记技术,与传统术中标记、术后裂隙灯光带法轴向定位相比,显着提高了术后Toric IOL轴向定位的精准度,可作为Toric IOL术前标记、术后轴位旋转度观察的新方法。

许澈[9](2020)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植入单焦点人工晶体手术前后眼轴变化及术后视觉质量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探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植入单焦点人工晶体手术前后眼轴是否发生变化,为患者术前生物学测量及人工晶体度数的选择提供参考。2.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植入单焦人工晶体术后视觉质量进行评价,判断不同因素对患者术后视功能的影响,探讨双眼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人工晶体最佳预留度数,微单视设计对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第一部分:选择2016年10月到2019年10月于我院确诊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单焦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81例(116眼),依据眼轴长度将患者分组:A组(22mm≤眼轴<24mm)25眼,B组(24mm≤眼轴<26mm)12眼,C组(26mm≤眼轴<28mm)19眼,D组(28mm≤眼轴<30mm)19眼,E组(30mm≤眼轴<32mm)23眼,F组(眼轴≥32mm)18眼;利用IOL Master测量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7天、1月、3月、6月眼轴长度,分析患者手术前后眼轴变化情况。第二部分;选择第一部分患者人群中行双眼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30例(60眼),随访患者术后7天、1月、3月是单眼、双眼裸眼远、中、近视力及最佳矫正远视力,并于患者术后3月进行VF-14-CN量表问卷调查及记录视力情况。根据患者术后3月最佳矫正远视力进行分级,分为视力良好组(BCVA>0.5)24例41眼,与低视力组(BCVA≤0.5)12例19眼,利用统计学分析性别、年龄、术前眼轴长度对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根据患者术后3月时残余屈光度分为3组:A组:-1.5D<屈光度≤-0.5D(10人);B组:-2.5D<屈光度≤-1.5D(11人);C组:-2.5D≤屈光度<-3.5D(9人),随访3组术后双眼视力、视觉质量评分差异;根据患者术前植入人工晶体度数的设计情况分为常规度数组15人;微单视组15人,随访两组术后视觉情况的差异。统计学方法:所有分析在SPSS25.0上完成,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不服从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第一部分:所有组别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眼轴与术前眼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术后眼轴长度随着时间呈下降趋势。A、B、C、D组内患者术后7天、1月、3月、6月的眼轴变化无统计学意义;E、F组内患者眼轴术后1月、3月、6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6组间术后6月较术前眼轴的改变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术前眼轴的延长,眼轴的变化值呈增大趋势。第二部分:最佳矫正视力>0.5有41眼,≤0.5有19眼;术前眼轴长度是影响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的独立因素(OR:18.412,95%CI:2.200154.081)。术后屈光度比较:A、B、C组术后双眼BCVA、UCIVA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组双眼UCDVA较B、C组好,C组双眼UCNVA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C组术后视觉量表量化总得分比较无差异,项目中近视功能B、C组优于A组,余项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常规度数组与微单眼视组患者术后3月双眼BCVA无明显差异;微单眼视组患者术后双眼UCDVA、UCNVA、UCIVA均优于常规组患者,差距有统计学意义。微单视组与常规组患者术后视觉量表量化得分差距有统计学意义;项目中近视功能、视觉适应微单视组优于常规组;微单视组患者术后脱镜率达到60%,常规组为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第一部分: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单焦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眼轴缩短;眼轴<30mm眼在术后一周眼轴变化达到稳定,眼轴≥30mm眼在术后一月眼轴变化达到稳定;眼轴改变程度和术前眼轴长度有关,术前轴长越长,术后眼轴缩短的程度越大。第二部分:术前眼轴长度是影响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单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力恢复的独立因素,术前眼轴越长,术后BCVA越差。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屈光度预留-1.5-3.5D能获得较好的视觉效果。微单视设计可以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裸眼视力与视觉质量,患者术后脱镜率高。

毛馨遥[10](2020)在《非球面人工晶状体与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对高度近视患者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文中提出研究背景与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我国近视人群数量的不断增加,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患者的视力和视觉质量产生了较大影响。目前,临床针对于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主要依靠进行治疗,以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为主。由于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眼轴较长,角膜屈光力增加且存在正球差,术中植入球面人工晶状体对视觉质量的改善情况不尽如人意。近年来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的发展以及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的应用,高度近视并内障患者的术后视觉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本研究通过视觉质量分析系统和视功能生存质量(VF/QOL)量表比较分析了非球面人工晶状体与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对高度近视患者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8例52眼,研究组38例54眼。所有患者均完善术前检查,超声乳化术后对照组患者植入折叠式球面IOL,研究组植入折叠式非球面IOL。对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视觉质量、高阶像差、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视功能和生存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相比于术前均升高,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患者术后1d、7d和时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OSI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d、7d的MTF cut-off值和SR值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MTF cut-off值和S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d、7d、1月、3月、6月时两组OV100%、OV20%和OV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3.0mm和6.0mm瞳孔直径下,研究组患者tHOA和SA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oma和Tref oi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高频段12cpd时,研究组对比敏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d、6cpd和18cpd时敏感度上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3pd、6cpd、12cpd和18cpd时眩光敏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日常活动、视觉适应和立体视觉3个维度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视野和周边视野2个维度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相当,自理能力相似,社交和心理直接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和球面人工晶体植入均能改善患者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且两种方法效果相当;2.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相比于球面人工晶体植入对减少术后高阶像差效果更佳;3.联合应用客观的视觉质量分析系统和主观的视功能生存质量VF/QOL量表能够在评估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改善方面发挥作用,但开发客观的视功能生存质量评价量表,是必要的。

二、超声乳化及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并白内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声乳化及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并白内障(论文提纲范文)

(1)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入选标准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视力
    2.2 角膜内皮细胞情况
    2.3 并发症
3 讨论

(2)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技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轴变化及视觉质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视力检查情况
    2.2 眼轴长度变化情况
    2.3 视觉质量情况
3 讨论
4 结论

(3)Toric人工晶体联合四孔囊袋张力环植入在高度近视合并散光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3.研究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白内障患者散光矫正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4)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视觉和生活质量比较
    2.2 两组散光等指标比较
    2.3 两组并发症比较
3 讨 论

(5)高度近视白内障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疗效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比较
    2.2 两组眼压与视力变化比较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3 讨论

(6)囊袋张力环植入在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说明清单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研究对象
        1.1.2 主要检测仪器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1.2.2 术中准备
        1.2.3 术后护理
        1.2.4 测量方法
        1.2.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个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个组最佳矫正视力比较
    2.3 两个组患眼手术前后眼压比较
    2.4 两个组患者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比较
    2.5 两个组患者手术后IOL偏心量比较
    2.6 两个组患者手术后IOL倾斜度的比较
    2.7 两个组患者手术前后主观视觉质量评分比较
    2.8 两个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情况
3 讨论
    3.1 本研究对超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患者研究的意义
    3.2 超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的手术方式的选择
    3.3 囊袋张力环在超高度近视眼科中的应用
    3.4 囊袋张力环在超高度近视中的使用安全性
    3.5 囊袋张力环对囊袋内人工晶状体稳定性的影响
    3.6 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术后视觉质量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囊袋张力环在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读研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着及科研获奖

(7)两种不同类型的人工晶状体植入对白内障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及中医证型分析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植入不同类型人工晶状体术后的视觉质量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检查仪器设备
        1.3 术前检查
        1.4 手术方法
        1.5 术后评估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视力(LOGMAR视力)
        2.3 等效球镜
        2.4 对比敏感度
        2.5 中医证型
    3 讨论
第二部分 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植入不同类型人工晶状体术后的视觉质量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仪器设备
        1.3 术前检查
        1.4 手术方法
        1.5 术后及随访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视力(LOGMAR视力)
        2.3 等效球镜
        2.4 对比敏感度
    3 讨论
    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1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8)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合并白内障及高度近视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病例的长期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患者临床分析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实验对象
        1.1.2 实验方法
    1.2 结果
        1.2.1 FECD合并白内障患者发病率及基本资料情况
        1.2.2 术后数据分析
        1.2.3 术前、术后中央角膜厚度对比
    1.3 讨论
    1.4 小结
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FECD患者手术适应症分析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对象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术前基本资料
        2.2.2 相关性分析
        2.2.3 中央角膜厚度(CCT)与并发症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三、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高度近视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应用
    3.1 对象和方法
        3.1.1 对象
        3.1.2 方法
    3.2 结果
        3.2.1 A组(飞秒激光联合Toric IOL)与B1组(飞秒激光联合IQ IOL)对照
        3.2.2 A组(飞秒激光联合Toric IOL)与B2组(传统超乳联合Toric IOL)对照
    3.3 讨论
    3.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飞秒激光与数字导航系统研究现状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植入单焦点人工晶体手术前后眼轴变化及术后视觉质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植入单焦人工晶体手术前后眼轴变化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植入单焦人工晶体术后视觉质量分析及不同屈光度、微单视对视觉效果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VF-14-CN量表问卷调查
附录B:个人简历
附录C: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10)非球面人工晶状体与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对高度近视患者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病例来源
    2 纳入标准
    3 排除标准
    4 分组
    5 方法
        5.1 术前准备
        5.2 手术方法
        5.3 术后处理
        5.4 观察指标
        5.4.1 裸眼视力
        5.4.2 最佳矫正视力
        5.4.3 视觉质量
        5.4.4 高阶像差
        5.4.5 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
        5.4.6 视功能和生存质量评价
    6 技术路线
    7 统计方法
研究结果
    1 手术前后裸眼视力
    2 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
    3 手术前后视觉质量
    4 术后高阶像差
    5 术后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
    6 术后视功能和生存质量比较
讨论
    1 非球面和球面人工晶状体对视力的影响
    2 非球面和球面人工晶状体对OQAS各参数的影响
    3 非球面和球面人工晶状体对高阶像差的影响
    4 非球面和球面人工晶状体对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的影响
    5 非球面和球面人工晶状体对视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1 人工晶状体概念
    2 人工晶状体分类
    3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在高度近视白内障中的应用
    4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在高度近视白内障中的应用
    5 IOL度数的计算与选择
    6 手术方式
    7 术后处理
    8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超声乳化及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并白内障(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观察[J]. 黄颉,吴伟霞,刘阳园,刘细娇,林芬明,林瑞杰.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1(05)
  • [2]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技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轴变化及视觉质量分析[J]. 刘凤桐,刘彦铄,仇秀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07)
  • [3]Toric人工晶体联合四孔囊袋张力环植入在高度近视合并散光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D]. 姜慧敏.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4]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J]. 姜春辉,袁烨,郭宣妮. 贵州医药, 2020(12)
  • [5]高度近视白内障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疗效观察[J]. 杨丽亚,杨旭,王绪保,张春梅,郭丽.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0(11)
  • [6]囊袋张力环植入在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的应用研究[D]. 王洪亮.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7]两种不同类型的人工晶状体植入对白内障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及中医证型分析的临床研究[D]. 艾家玲.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合并白内障及高度近视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病例的长期临床分析[D]. 范巍.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9]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植入单焦点人工晶体手术前后眼轴变化及术后视觉质量分析[D]. 许澈. 蚌埠医学院, 2020(01)
  • [10]非球面人工晶状体与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对高度近视患者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D]. 毛馨遥. 成都医学院, 2020(08)

标签:;  ;  ;  ;  ;  

超声乳化联合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和白内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