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程比结论更重要(论文文献综述)
李世骐[1](2020)在《休闲农业中顾客参与对其购后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休闲农业是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而顾客参与对于休闲农业的经营和发展又具有重要意义。休闲农业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在于参与性产品的设计和供给。关于休闲农业中的顾客参与是否及如何影响顾客的购后行为,是学界关注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鉴于此,本文以休闲农业中顾客的参与和购后行为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顾客参与在休闲农业中的特征和影响,并尝试从体验经济的视角解释这些特征和影响,同时也反过来检验体验经济和体验营销的相关理论的适应性,并进行理论的应用和拓展。因此,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对顾客参与在休闲农业中的特征进行提炼和归纳出发,对休闲农业中的顾客参与进行新的维度划分,进而找出在休闲农业中与顾客参与相关的潜在关键变量,包括后置变量、前置因素、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在此基础上,结合体验经济和体验营销理论、购后行为理论、感知价值理论、计划行为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和动机理论,分别对顾客参与和这些关键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假说,并建立模型。本文运用问卷调查、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和层次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有关变量进行数据收集,并对模型中的假说进行实证检验。一、本文提炼和归纳了休闲农业中顾客参与的特征,并逐个进行了分析、阐述。通过文献分析和对休闲农业企业的实际调查,作者认为,休闲农业中的顾客参与具有休闲性、二元性、片断性、体验性和多样性等五项特征。这些特征是休闲农业与农业的紧密联系及其体验经济性质在顾客参与中的体现,对于研究休闲农业中的顾客参与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二、本文讨论和分析了顾客参与的维度,并结合其特征对这些维度进行了新的划分,从新的角度体现出顾客参与在休闲农业中的独特之处,丰富研究顾客参与的维度。研究发现,休闲农业中的顾客参与除了传统上的参与深度,还具有参与时间的维度,它们是组成顾客参与的两个一级维度。在参与深度中,除了传统上的信息交流、人际互动和责任行为,还具有创新行为的维度,它们是组成参与深度的四个二级维度。而且,参与时间和参与深度及其四个二级维度之间均不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维度。三、本文分析和考察了顾客参与影响购后行为的路径和机制,深化了对休闲农业中顾客行为的理解。研究发现,休闲农业中的顾客参与能够正向影响顾客满意、口碑和重游意愿等购后行为,其中顾客参与的每一个维度都至少对一个购后行为产生了正向影响,信息交流和人际互动对购后行为的影响最广泛,也最显着,创新行为和参与时间次之,责任行为的影响最小。在顾客参与对购后行为的影响中,顾客感知价值起到了完全中介的作用;而在顾客参与对顾客感知价值的影响中,需要层次、参与动机和印象等变量又起到了调节作用。此外,在顾客参与和购后行为的关系中,还存在着由顾客的自我服务偏差所导致的归因问题,这使得结果的好坏负向调节参与深度对购后行为的影响。但同时,参与过程的完整性和参与过程与结果的连续性又可以弱化自我服务偏差的这一影响。四、本文系统整理和检验了可能在休闲农业中影响顾客参与的前置因素,拓展对顾客参与前因的认知。研究发现,休闲农业中的顾客参与同时受到两个层次、三种类型的前置因素的影响。一是顾客涉入、角色压力和心理授权等直接因素,二是顾客内在的个人特征和外在的企业营销组合要素等,可能同时影响顾客参与及其直接因素的,更为基础的因素。其中,心理授权正向影响参与深度的所有维度,是最重要的直接因素;参与时间则受到顾客涉入和角色压力的正向影响。体验机会正向影响顾客参与的所有维度,是最重要的外在基础因素;活动类型、任务难度、感官刺激、员工权力和地理距离等分别对不同的顾客参与维度具有不同程度的显着影响。同时,各直接因素分别受到多个外在基础因素的显着影响;顾客涉入和心理授权甚至在一些外在基础因素对顾客参与的影响中起到了中介作用。五、本文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为休闲农业企业有效管理顾客参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企业要在加强对顾客参与的认知和重视程度的基础上,对顾客参与进行引导与管理,包括设定明确的管理目标;根据管理目标和内在基础因素对顾客参与的影响选择目标市场;通过设计和调整外在基础因素引导顾客参与;以及利用印象、完整性和连续性等要素确保顾客参与对购后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的主要创新有:第一,对休闲农业中的顾客参与进行特征的提炼和维度的重新划分。它们既可以作为对休闲农业中参与性产品的评价指标,也体现出顾客参与在体验经济中的独特之处,拓展和补充了有关顾客参与维度的研究,具有创新性。第二,用自我服务偏差解释顾客参与和购后行为之间的关系变化。本文正视了参与结果与参与深度的潜在关系,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具有新意。第三,系统整理和考察可能在休闲农业中影响顾客参与的因素。鉴于顾客参与在不同的服务场景中可能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本文对两个层次、三种类型的多个潜在因素进行了整合、分析和考察,有一定创新。
郑蓉建[2](2020)在《谷氨酸发酵过程的软测量建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物产业(含发酵食品、发酵化学品、发酵医药品、发酵能源等)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医药和化工等领域。谷氨酸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氨基酸,主要通过发酵生产。在发酵过程中,重要生化参数(如菌体浓度、基质浓度、产物浓度等)的实时获取,对于过程的控制与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发酵过程具有强烈非线性、时变性、强耦合等特征,关键生化参数无法在线检测,目前生产中大都采用实验室取样分析方法来得到。为此,软测量技术通过建立过程在线易测辅助变量与难测主导变量(重要生化参数)之间的数学模型,来实现对发酵过程重要生化参数的预测估计,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在过去几十年里,软测量技术已经成为过程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在工业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61273131)“生物反应过程的在线支持向量机建模与优化”,以典型生化过程——谷氨酸发酵过程为研究背景,结合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实际生产操作机理,对谷氨酸发酵过程中难于在线测量的关键生化参数的软测量建模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谷氨酸发酵过程关键生化参数无法在线检测给发酵优化控制带来困难问题,建立了改进遗传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辨识的谷氨酸分批流加非结构动力学模型。在发酵过程常用的Logistic模型、Luedeking-Piret等方程基础上建立了谷氨酸分批流加非结构动力学模型,分别采用非线性规划、基本遗传算法、改进遗传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辨识,并对不能在线测量的重要生化参数如菌体浓度、基质浓度和产物谷氨酸浓度进行拟合和估计预测,谷氨酸发酵实验和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建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2)针对高度非线性、时变性的谷氨酸发酵过程动力学模型存在批次性、预测精度差、机理建模困难问题,基于生化过程多阶段特性,提出多阶段支持向量机回归的数据驱动软测量模型、并应用于谷氨酸发酵过程产物浓度的预测。为此,首先建立了基于移动窗的皮尔逊相关系数结合线性回归的发酵过程阶段分割方法,分割结果与常规离线化验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其次,基于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建立多阶段支持向量机回归的产物谷氨酸浓度预测软测量模型。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多阶段模型相比全局单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能力。(3)针对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运算时间过长、谷氨酸发酵过程影响因素存在耦合等问题,在分析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偏最小二乘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谷氨酸发酵过程软测量模型。首先通过相关系数矩阵对输入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变量间存在较强相关性;进一步采用方差膨胀因子对变量的多重共线性进行诊断,结果表明变量间存在中等程度共线性,需要对输入相关变量进行筛选。为此,利用偏最小二乘找出对预测模型输出变量重要的输入变量,降低预测模型输入变量维数、消除相关性、简化模型,以提高预测模型的精度。进一步,运用耦合模拟退火算法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参数进行优化,谷氨酸发酵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预测精度高,可为谷氨酸发酵过程操作及时调整及优化控制提供有效指导。(4)针对支持向量机回归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等参数化回归软测量建模存在过拟合、参数设置困难、不能刻画预测结果不确定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特征关联性的输入变量选择、超参数自适应获取、输出具有概率特性的自相关决定高斯过程软测量模型,并应用于谷氨酸发酵过程。首先应用高斯过程回归模型进行训练,同时在贝叶斯框架下,确定协方差函数中的超参数,利用训练好的高斯过程回归模型进行预测。其次,分析了谷氨酸浓度对发酵参数的感度发现,发酵时间、CO2释放速率CER、O2消耗速率OUR对谷氨酸浓度影响最大。进一步,分析了预测值的不确定性即方差和模型输入在线变量之间变化关系,当发酵罐温度T、CO2释放速率CER、O2消耗速率OUR异常变化时,发现预测值的方差随之发生明显变化,可利用预测值的方差异常变化作为发酵过程状态或传感器异常的指示器。谷氨酸发酵实验和仿真研究表明,所建基于特征关联性的自相关决定高斯过程回归的软测量模型可以实现对谷氨酸浓度的较高精度预测,且预测结果具有较小的置信度区间,满足发酵过程实时控制需要。(5)谷氨酸发酵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化过程,在无法根据发酵过程复杂内部机理建立准确的动力学模型的条件下,要实现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基于对谷氨酸发酵过程机理分析和研究,运用软测量技术建立了难测参数的软测量模型,设计和优化了谷氨酸发酵过程溶氧控制,将所建软测量模型应用于谷氨酸发酵过程异常批次的识别,并基于罗克韦尔公司开发的RSLogix5000编程软件平台开发了一套谷氨酸发酵过程软测量建模及优化控制系统。通过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能满足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实际运行需求,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胡剑[3](2020)在《探索规律认知结构:发现、建模到运用》文中研究说明"数学发现"是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而不是照书本的样子,把获知的事物组织起来的一种活动,是学生基于自己的数学知识和已有经验而生成的"再创造"的过程,是对数学现实不断体验和领悟的"数学化"过程。文章以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的教学为例,认为在探索规律认知结构中,从发现规律,到建立模型,最后到实际运用,学生参与其中,过程比结论更重要。
冯鹏程[4](2020)在《人工智能、去技能化与劳动就业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文中提出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随之而来的技术革命和生产组织变革,日益对经济增长、劳动技能、就业、收入分配乃至世界格局产生深刻影响。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的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本积累成为可能,连带着也使得那些为了生产和消费而创造出来的“长寿”且往往不可移动的“死”劳动越来越多,“活”劳动遭遇“死”劳动的控制力、排挤力和剥削力也越来越强。相比之下,资本主义“幼年”时期,劳动和知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为知识源于劳动经验的积累,具体来说,源于那些工匠和手艺人;从资本挤进家庭开始,从劳动之间的简单协作开始,从劳动不再是个人行为而是社会行为开始,知识和劳动就此开始分解,且从未停止过。例如:工场手工业分工的结果是,生产过程的智力同工人相对立;而“大工业则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与劳动分离开来”,并迫使科学向技术转化,迫使技术为资本服务;自动化技术则把机器连接成一个生产系统,生产线就成为“自动的”了,而过去机器的布局都要遵从于操作流程,以便完成机器间工件的交接。这一番演变可以说成是资本对小到机器动作、大到劳动过程控制的加强,是对工匠技艺的摧毁,是对工人和技术之间的纽带的撕裂。总之,技术革命使得劳动过程比过去越来越复杂,而工人的技能不是随之提高,而是降低到劳动过程的水平以下;而且,相比之下,他们每个人需要知道和理解的比过去单独干活的工人不是多些,而是少得多。这亦是布雷弗曼笔下的“概念”与“执行”分离的结果。布雷弗曼(1979)认为“劳动过程的每一个步骤,尽可能地脱离专门知识和专门训练,都变成简单的劳动。与此同时,对那些还能有专门知识和能受专门训练的少数人,就尽可能地摆脱简单劳动的负担。”从资本支配的意义上讲,资本应用技术分工的好处在于,掌握和巩固“概念”的各个环节,以实现对“执行”进行有等级的控制。而资本驱动下的科技进步,始终在导演着这一劳动的概念和执行的“分离”——具体来讲,工业革命以来,技术变迁遵循了从机械化到自动化,继而到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化这一发展轨迹,在这一进程中,劳动日渐明显地呈现出布雷弗曼意义上的“概念”的高技能劳动和“执行”的低技能劳动的极化分离趋势,而且,还未等到劳动分工的好处消失殆尽,概念与执行分离的原则就会再次跳出来。长此以往,劳动质的划分和量的比例将呈现幂律分布,而且,头部将不断“萎缩”,尾部将不断“膨胀”。这就预示着,就业的不断分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是必然趋势,而概念与执行的分离又是主要依靠技术革新实现的,自然,就业分化和收入不平等看起来就成了技术革新的必然产物。事实上,就技术变迁对劳动技能、就业和收入分配的影响,马克思早已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分析工具,尤其是马克思的劳动过程理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和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比如,马克思的劳动过程理论,本身讨论的就是劳动的组织管理与控制、劳动的去技能化以及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关系等问题;在此基础之上,马克思进一步推导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人口的相对过剩——作为分析技术进步的整体而言,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对分析人工智能现象有其突出的适用性和价值:从资本有机构成出发,人工智能对劳动就业的影响,本质上只是一种技术构成变动及其相应的价值构成变动现象,其目的就是直接针对活劳动的构成及其所对应的劳动资料的总量与结构的变化,而且也是一种全局性和系统性变动的整体思考;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意味着,活劳动相对死劳动的占比下降以及活劳动的相对过剩。但相对于劳动经济学和增长理论的研究而言,这些理论的人工智能这一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前的应用价值并未得到有效体现。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尝试从劳动过程理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和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出发,对这一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时代,低技能所对应的常规性操作和高技能对应的非常规性认知岗位不断增加,而中等技能所对应的常规性岗位的不断流失;就业极化导致的技能要求的提高非但没有否定劳动的去技能化,恰恰相反,技能要求的提高预示着劳动去技能化的不断加深,尽管技术的进步和迭代演化仍会不断激发对高技能工作的需求,这不仅仅源于客观意义上技能内容的变化,还源于布雷弗曼笔下的“过度教育”和“社会化控制”的需要,但从根本上说,仍源自资本的逐利性,这将驱使着资本不断追求对劳动过程的控制权,从而使劳动阶层不断历经着提高技能、去技能和再技能的轮回往复。研究还发现,人工智能并不能带来大失业。即使推测的技术进步可以带来对劳动的大冲击乃至完全替代,也不能保证企业最终选择新技术。因为这不仅仅取决于我们分析的因素,如机器替代劳动力的成本以及对应的工资率的调整额度,也不单单取决于个人所处的部门和职位,还取决于阶级斗争、制度建设和政府抉择等因素。但,我们必须清楚的是,问题并不在于新技术以及用智能机器人代替劳动本身,而在于人工智能技术“置身于”资本为其所专设的社会环境中了,在于被资本——准确的说是资本家——当作生产剩余价值、加强劳动剥削并替代劳动的手段。就未来技术是否会带来大失业,我们不得而知。但,文章就自动化和智能化有利于概念与执行的分离,有利于资本和少数高技能劳工,是否会带来工资的极化进行了验证——在技术创新的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将高技能自动化技术引入增长模型,解释了就业极化并不会带来工资极化,因为当偏向性的技术无利可图时,资本家将转而开发技能无偏性技术,以抑制高技能劳工技能溢价的上升,但资本与劳动间的收入不平等会进一步深化,这源于资本对技术的控制,源于概念与执行的分离,源于对劳动剥削的加强。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本文研究了人工智能带来的企业生产过程与组织变革:过去几十年,人工智能及其次级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等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作为一种新技术范式的典型技术特征,人工智能提高了组织间信息获取与信息传递的效率和灵活性,有效地解决了组织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人工智能通过挖掘组织间数据异质性与关联性价值,给出生产与管理的决策,促使组织的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的同时,使得组织的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发生结构性变革,进而重塑组织内与组织间的关系,引发组织形态的变迁;第二,在低技能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导入高技能自动化技术和鲍莫尔成本病,研究人工智能对资本与劳动、高技能劳动和低技能劳动间的收入分配问题,结果表明,低技能自动化确实扩大了高技能劳工和低技能劳工的收入差距,但随着低技能自动化技术的完成和高技能自动化技术的普及,对技能溢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第三,求证了技能要求的提高与劳动去技能化的一致性:技能要求的不断提高非但没有否定劳动的去技能化,恰恰相反,技能要求的提高预示着劳动去技能化的不断加深,尽管技术的进步和迭代演化仍会不断激发对高技能工作的需求,这不仅仅源于客观意义上技能内容的变化,还源于布雷弗曼笔下的“过度教育”和“社会化控制“的需要,但从根本上说,仍源自资本的逐利性,这将驱使着资本不断追求对劳动过程的控制权,从而使劳动阶层不断历经着提高技能、去技能和再技能的轮回往复;第四,尝试将西方经济学尤其是西方经济学的模型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相融合。比如,将广义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与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的融合,求证人工智能是否会带来大规模失业——分析了大失业实现的条件以及大失业所面临的反制力量;第五,本文试图将劳动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研究相融合:针对新技术发展对技能这一问题的影响进行讨论和评述——过去有布雷弗曼的统计维度(职业分类),现在也需要新统计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澄清;恰恰,政治经济学中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缺乏统计验证,借鉴和融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就显得尤为必要。因此,文章尝试将劳动经济学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方法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其中,难免出现内容衔接和过渡上的问题,但文章研究思路明确——首先梳理相关研究,讨论两个学科对技能定义、技能评价指标(技能溢价和技能要求)和技能测度方法的异同;进一步,站在劳动经济学的角度,讨论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就业结构和技能溢价的变化与去技能化之间的逻辑关系。
刘春琼[5](2020)在《基于时间序列分形方法的近地层臭氧生成对其前体物的敏感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总体上取得了显着成效,但近地层臭氧(O3)污染却日趋严重。近地层O3主要是由污染源排入大气中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等在高温及光照条件下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次污染物。近地层O3生成与前体物之间呈现非线性响应关系,学者们通常将近地层O3污染分为“NOx敏感区”、“VOC敏感区”和“混合敏感区”。O3生成对其前体物的敏感性对于制定有效的O3污染控制策略有着重要的指导性意义。由于O3前体物排放源等资料不完善、对O3生成机理认识的不充分,目前基于大气化学输送过程的数值模型对于近地层O3的物敏感性模拟仍存在很大的困难和不确定性。为此,本研究试图基于复杂性科学的理论,运用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的分形方法,基于城市大气环境实测数据,从宏观的、整体论的视角为近地层O3生成对其前体物的敏感性研究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和方法。本文以我国台湾省为研究区域,分别针对台湾南部和北部典型区域不同环境功能区开展对比研究。由于台湾地区环境空气总VOC的主要监测指标为非甲烷总烃(NMHC),因此本研究中的O3前体物VOC主要针对NMHC。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首先,针对2014~2018年期间我国台湾南北区域的交通站点(鳯山和中坜)及一般站点(楠梓和中山),利用功率谱分析法、去趋势波动分析法(DFA)和多重分形方法去验证O3、NOx和NMHC时间序列的非线性分形特征和多重分形结构;(2)在此基础上,应用耦合去趋势波动分析法(CDFA)研究O3及其前体物之间耦合相关性的多重分形特征;基于多重分形参数建立了一种新的非线性敏感性指标体系(CSD和R)来定量刻画近地层O3生成与其前体物之间的非线性响应关系(O3-NOx-NMHC敏感性),并和传统的经验动力学(EKMA)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进一步对四个站点在2018年度O3-NOx-NMHC敏感性的时间演变动力过程和日变化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3)针对2013~2018年期间台湾南部的桥头和潮州站点,基于CDFA方法建立一种新指标(PDB)用于定量刻画前体物NMHC中异戊二烯对近地层O3生成的贡献程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不同NO2/NO比率下O3生成对异戊二烯的敏感性。(4)最后,针对台湾中西部的朴子站点,以O3重要前体物质(苯和甲苯)为例,应用PDB指标定量刻画苯(甲苯)对近地层O3生成的贡献程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2007~2016年期间每年冬季PM2.5浓度值与PDB值在白天和夜间的相关性分别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揭示大气中PM2.5对苯系物光化学降解的影响。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功率谱分析和DFA分析,发现近地层O3、NOx和NMHC时间序列具有分形特征中的长期持续性,即其浓度波动在时间尺度上前后并不是独立的,存在一定的“记忆性”。而且,三个时间序列在时间演化中具有明显的多重分形结构特征,多重分形程度在夏季和冬季呈现出了南北区域的差异性。区域和季节的差异性表明O3污染在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其浓度波动在演变过程中在不同时间尺度各层次的复杂性程度不同。(2)基于本文提出的非线性敏感性指标体系(CSD和R)研究O3-NOx-NMHC敏感性的四季变化结果表明:鳯山、中坜在春、夏和秋季以及中山在春夏季的O3-NOx-NMHC敏感性几乎均明显地属于“NMHC敏感”特性,到了冬季都处于“混合敏感区”;由于产业布局的差异,而楠梓站点近地层O3生成在夏秋二季呈现明显的“NOx敏感”特性,而在春冬季节处于“混合敏感”区或弱“NMHC敏感”区。利用传统的经验动力学EKMA曲线法结果和CDFA方法结果比较发现:南北两个一般站点楠梓和中山,CDFA方法得到的近地层O3敏感性结果和EKMA曲线所得的结果完全一致;而在南北两个交通站点,两种方法所获得结果的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相比于EKMA曲线法,CDFA方法用于研究近地层O3生成对其前体物的敏感性特征所需要耗时更短、不确定性更小、区域普适性更强。(3)基于非线性敏感性指标体系研究O3-NOx-NMHC敏感性在高精度时间尺度上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我国台湾北部两个站点和南部两个站点具有显着的差异性。由于南北区域产业布局和气象因素的差异性较大,导致南部区域的两个站点近地层O3生成对前体物的敏感性的转换过程比北方区域要复杂。另外,针对2018年夏季和冬季O3-NOx-NMHC敏感性的日变化特征研究发现:鳯山、中山和楠梓在夏季和冬季近地层O3对前体物敏感性的日变化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征。尤其是中坜站点,近地层O3对前体物的敏感性在时间点上存在从上午“NMHC敏感”到下午“NOx敏感”的转换,其他站点敏感性的日变化几乎没有转换的现象,这可能和当地区域当地污染源排放、气团老化的程度、大气垂直混合高度和水平输送等过程有关。(4)基于CDFA方法研究异戊二烯与近地层O3生成之间的非线性相关关系,发现:在年际变化中,近几年桥头站点O3生成对异戊二烯的敏感度在春夏二季略有上升的趋势,趋势不是很明显;而潮州地区春、夏和秋节整体却呈现下降的趋势。通过对2013年~2018年每年夏季,大气中NO2/NO的比率对近地层O3生成与异戊二烯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大气中NO2/NO<6时,异戊二烯对近地层O3生成的贡献较大;当NO2/NO>6时,异戊二烯对近地层O3生成的贡献极小,即在此状况下,大气中异戊二烯浓度即使持续升高,近地层O3生成对其敏感性几乎不变了。(5)基于CDFA方法研究大气中PM2.5对苯系物光化学降解的影响,发现:台湾中西部的朴子站点在2007~2016年期间每年冬季,苯和甲苯的PDB值在白天均大于夜间,且甲苯在白天和夜间的差异性尤为显着。PM2.5浓度值与PDB值在白天和夜间的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白天,苯和甲苯的PDB值与PM2.5浓度呈现正相关;而夜间,两者几乎不相关。这说明尽管PM2.5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会对太阳辐射产生散射和阻挡作用,从而一定程度地削弱大气光化学反应,但总体而言,PM2.5的表面非均相反应会导致它促进苯和甲苯在近地层O3光化学耦合体系中发生光解的作用更为主要。这是影响自然条件下近地层O3生成的重要前体物(苯和甲苯)光化学行为的主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时间序列分形方法不仅能够较为充分地揭示某个时间尺度范围内的近地层O3对其前体物的敏感性特征,还能呈现出其在较高精度时间尺度上的演变动力过程和在小时间尺度内的转换过程。这对于理解O3的生成过程与机理具有重要意义。相比于传统的方法,时间序列分形方法更加简单易行。随着我国大气环境观测技术的进步以及观测体系的不断完善,有关O3及其前体物(特别是VOC组分)的观测资料将更加丰富和可靠,因此,本方法可望在我国未来的O3污染防治工作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高灯州[6](2020)在《长江口潮滩湿地土壤氧化亚氮排放及其影响机制》文中研究说明氧化亚氮(N2O)是重要温室气体之一,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备受关注。河口潮滩湿地是海陆交互的关键地带,其生态系统复杂多样,且是大气中N2O的重要自然来源之一,但其产生和消耗过程动态尚不明晰。盐度梯度、潮汐波动、盐沼植被和底栖动物活动是河口潮滩湿地最为显着的特征,也是调节潮滩湿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循环的重要因素。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加剧,河口近岸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威胁。系统研究盐度梯度、盐沼植被、潮汐水淹频率和底栖动物影响下潮滩湿地土壤N2O排放过程动态特征对于更好地认识河口湿地N2O循环及其对海平面上升、盐水和植物入侵以及潮滩退化等环境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以长江口为研究区,利用同位素自然丰度技术,围绕河口盐度梯度、植被类型、水淹频率以及蟹类活动影响下潮滩湿地土壤N2O产生和消耗过程开展研究,揭示N2O排放的主要驱动力,以期为全球变化背景下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氮循环及N2O温室减排提供科学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长江口盐度梯度下,潮滩湿地土壤N2O排放速率介于0.70-2.15μmol m-2 h-1,从至咸水淡水,N2O排放总体呈增加趋势,且夏季大于冬季。N2O同位素特征值δ15Nbulk、δ18O和SP(δ15Nα-δ15Nβ)分别为-4.49-6.65‰、42.39-53.17‰和7.26-8.78‰,δ15N-N2O从咸水至淡水呈下降趋势,δ18O-N2O有所增加,而SP-N2O无明显变化规律。总N2O产生和消耗速率沿长江口盐度梯度的分布特征与N2O排放相似,而N2O还原(消耗)比例由咸水至淡水有所降低,这驱动着长江口盐度梯度下N2O排放的空间变异特征。还原-混合和混合-还原场景下细菌反硝化(硝化细菌反硝化和反硝化)对N2O产生的贡献分别为96.62–99.63%和78.22–97.36%,而羟胺氧化贡献分别为0.77–3.38%和2.64–21.78%。从长江口咸水至淡水区域,细菌反硝化过程对N2O的贡献有所降低,羟胺氧化的贡献则略有增加。沿长江口盐度梯度,碳氮可利用性基质、pH、盐度和硫化物等的变化影响着硝化与反硝化过程以及总N2O产生和消耗,进而调节N2O排放。(2)夏季芦苇和互花米草湿地土壤N2O排放速率总体上低于裸滩和海三棱藨草湿地,而冬季无明显差异。芦苇、互花米草和海三棱藨草湿地δ15N-N2O显着高于裸滩,而芦苇和互花米草湿地SP-N2O总体大于海三棱藨草和裸滩湿地,但各群落站点间δ18O-N2O无明显差异。芦苇和互花米草湿地总N2O产生和消耗速率及其消耗比例高于裸滩和海三棱藨草湿地。同位素分析(混合-还原场景)结合乙炔抑制表明,反硝化作用(69.83–80.09%)是N2O来源的主导过程,羟胺氧化(4.52–12.62%)和硝化细菌反硝化(13.87–21.58%)也有实质性作用。外来物种互花米草入侵总体上降低了反硝化对N2O源的贡献,但一定程度增加了羟胺氧化和硝化细菌反硝化的贡献。植被通过影响土壤孔隙含水量、pH、硫化物和碳氮含量,改变微环境,进而调控N2O产生和消耗及其排放。(3)沿潮滩高程,随着潮汐水淹频率增加,土壤N2O排放速率总体降低。δ15N-N2O总体随水淹频率增加而增加,而δ18O-N2O和SP-N2O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总N2O产生和消耗速率随水淹频率增加也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N2O还原(消耗)比例逐渐增加。增加的N2O消耗程度是N2O排放速率随水淹频率增加呈降低的关键驱动力。随水淹频率增加,细菌反硝化对N2O的贡献有所增加,而羟胺氧化的贡献总体逐渐降低。潮汐水淹频率引起土壤氧化还原环境和碳氮基质可利用性的变化是N2O排放速率空间变异的重要影响因素。(4)室内短期培养实验表明,蟹类活动总体上促进了土壤N2O排放。为期30天培养后,螃蟹组总N2O产生和消耗速率总体上高于对照组,但N2O还原(消耗)比例无明显变化。螃蟹活动一定程度增加了羟胺氧化对N2O产生的贡献,但降低了细菌反硝化的贡献。螃蟹扰动改变土壤紧实性和通透性以及碳氮可利用性含量是影响N2O排放过程动态变化的主要潜在因素。(5)总体上看,长江口盐度梯度、植被类型、潮汐水淹频率和蟹类活动影响下土壤N2O排放过程动态具有明显变异特征。同位素自然丰度分析能够为河口湿地N2O产生和消耗过程提供重要信息,有助于加深N2O排放动态的认识。研究结果也表明河口波动厌氧-好氧潮滩环境中,硝化过程和N2O还原(消耗)在其N2O释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张宇星[7](2020)在《单嘴精炼炉水模型中示踪剂传输过程的数值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善真空精炼装置中的混匀条件对提高钢液的纯净度和脱气有重要作用。过去学者用水模型研究各种因素对混匀时间的影响时,他们却忽视了加进去的示踪剂对流场分布产生的影响。为此,本课题基于工业生产时的130吨单嘴精炼炉(SSRF)的原型,采用STAR-CCM+软件对以1:5的几何比例创建的数值模型中的流场分布、示踪剂的传输过程和混匀现象做了深入的研究。用数值模拟方法(欧拉-欧拉方法)研究了被动标量、KCl溶液示踪剂和纯水示踪剂(与水模型中液相同属性)在水模型中的传输过程,分析示踪剂的密度和加入量对流场的影响。研究结果概括如下:(1)示踪剂在单嘴精炼炉水模型中的传输过程包括一个主循环流和两个侧循环流。主循环流即加入真空室的示踪剂沿着浸渍管向下流向钢包底部后沿着气柱流回到真空室。两个侧循环流即在吹气孔所在的对称面两侧,在偏心侧浸渍管和钢包的间隙区域分别沿着钢包液面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俯视图)流动到另一侧壁面和浸渍管的间隙区域,再流到钢包底部。(2)相比纯水示踪剂,150 m L KCl示踪剂从真空室向钢包底部、从钢包底部向偏心侧壁面传输过程较快。然而对于20和150 m L KCl示踪剂,当示踪剂入口位于真空室顶部偏心侧位置时,150 m L KCl示踪剂从真空室向钢包底部及偏心侧壁面传输过程较快;当示踪剂入口位于真空室顶部远离偏心侧位置时,20和150 m L KCl示踪剂传输至钢包底部偏心侧的时间基本相同。由于在钢包偏心侧底部存在死区,从钢包偏心侧底部向上传输以及后续混匀过程,示踪剂间的差异不大。(3)对比在真空室顶部左侧和右侧加入示踪剂的方案:前者在真空室顶部加入点附近质量分数较为集中,流到钢包底部后向四周均匀扩散。在钢包底部偏心侧壁面处,后者示踪剂的浓度较高,受死区的影响更大,其对应的浓度-时间曲线的峰值更高。左侧加入方案的示踪剂到达钢包顶部的时间早于右侧加入的情况,且其质量分数主要集中在钢包顶部远离偏心侧壁面处,之后示踪剂直接向下传输至钢包底部远离偏心侧,此处的示踪剂浓度-时间曲线的增加速率较快。
邵月[8](2020)在《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新目标强调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为目标,强调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这就给了探究式教学很大的发展和提高的空间。则本文以改进和提高探究式教学方式为内容。全文由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引言部分包括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正文部分包括五个部分:第一个大部分是探究式教学法概述及其应用的必要性。首先厘定探究式教学法的含义,概述出探究式教学法的教学特色;其次从三个方面阐明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应用的必要性。第二个大部分主要介绍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应用的现状。这部分通过对调查问卷设计情况的说明以及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在对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应用中取得成绩的概述基础上,重点阐述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应用中存在的四个方面问题。第三个大部分主要分析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四方面原因,包括学生缺乏对探究学习的正确认识、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待更新、课本资源利用具有一定局限性、学校教学受到传统教学方式与观念的影响与制约。第四个大部分是提出了加强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对策,主要包括提升学生对探究学习的认识、提高教师探究学习的素质、营造学校探究式教学环境等。第五个大部分是探究式教学法课例展示。通过具体课程案例的展示,呈现出探究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具体设计,彰显上文所分析的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现实意义,同时有助于优化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实际操作。结语部分是本论文的小结,主要将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概括总结,提出了本文研究对象的重要意义以及今后还需继续努力的方向。
杨文静[9](2020)在《“双一流”大学理科新生学习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H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础科学研究水平是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创新的基石。高等理科教育为基础科学研究事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科技创新人才,因此它的改革和发展对推送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有重大作用。在我国“双一流”高校中,理科专业本科生作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行为,成为亟需回答的问题。因此,研究这一群体进入大学后的学习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双一流”高校理科专业本科新生的学习行为现状,深入了解影响新生学习行为的主要因素,为提高其适应能力提供建议。本研究基于阿斯汀和帕斯卡雷拉的理论模型,构建了“输入—过程—输出”的研究框架,将理科新生的学习行为分为课程学习行为、课外拓展性学习行为以及线上信息利用行为和线下互动求助的行为,其影响因素包括感知的课堂学习环境和校园学习环境。在此基础上,本文对H大学506名理科新生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呈现了理科新生学习行为的现状及内部差异,进而剖析了影响理科新生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一、“双一流”高校理科新生总体学习行为处于较低水平,课程学习行为投入水平高于课外拓展性学习行为,信息利用学习行为投入水平高于互动求助行为的投入水平;二、大学期间担任学生干部会对其总体学习行为、课程学习行为、信息利用行为以及互动求助行为造成显着的正向影响,H大学数学专业理科新生的学习行为投入程度显着低于其他专业理科新生;三、高考成绩、高考科目,以及户口类型不会对理科新生学习行为造成显着差异;四、感知的课程学习环境会对理科新生的学习行为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五、校园支持变量会微弱地影响理科专业本科新生的学习行为。基于上述结论,对于理科专业本科新生的学习行为而言,在大学中所接受的教育过程对学习行为产生的影响比其进入大学前外部条件的影响更重要。其中,课堂学习环境是影响理科新生学习行为最重要的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双一流”高校理科专业本科新生的学习行为投入,高校应通过推进院系、专业层面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供适合其发展的学习环境,提高本科课堂教学的质量,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提升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
LEE/KAYEON(李佳娟)[10](2019)在《外生因素对全球金融治理的影响 ——基于主体、制度和观念的分析》文中认为当前经济全球化已取得不可逆转的进展,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经济的相互依赖日益加深。随着全球化的进展,扩散的世界市场使各种行为者崛起,这影响到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特别是1997年的亚洲经济危机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充分显示了全球化引发的经济危机扩散的危险性。多次反复出现的经济危机提醒人们:预防和应对这种危机需要国际合作。该论文旨在分析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治理主体、制度、观念变化的影响,从而引导外生因素对制度变革的影响的理论内涵。本论文将外生因素限定在全球金融危机方面,主要研究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治理的主体、制度、观念的路径影响。在主体方面,七国集团(G7)扩容为二十国集团(G20),金融稳定论坛(FSF)和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等多个旨在进行全球金融监管和标准化制订的国际组织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新兴国家的崛起和新登场的网络深刻地影响着全球金融治理的进程和结构。在制度层面,全球金融监管新标准应运而生。这种标准化主要由二十国集团提出,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分区域国际组织制定,由各成员国和市场行为者执行。在观念方面,由于经济不景气,英国的Brexit和美国的本国优先主义等保护主义观念开始重新出现。本论文正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即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框架和全球金融治理应"治理什么"的内容。进一步梳理了对主体、制度、观念的经济民族主义、经济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不同观点。第二部分是关于全球金融治理中“谁”治理的内容。首先,将全球金融治理的行为者分为国家和非国家层面并进行分析,然后将金融危机后发生变化的全球金融治理标准化行为者按照提倡者、制定者和执行者进行重新分类和考察。第三部分是从制度角度对全球金融治理进行研究。将全球金融治理的制度划分为美国主导时代、七国集团主导时代、二十国集团主导时代,分析外生因素对制度变化的影响。第四部分是从观念角度对全球金融治理进行研究。本部分将阐述工业化后支配全球经济的自由主义观念的变化,以审视自由主义规范的形成、扩散以及内化的过程。进而分析外生因素对观念变化的影响。第五部分综述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治理产生的影响及其局限性。此外,着眼于未来,随着第四次产业革命时代的到来,预计Fintech等技术的发展将改变全球金融生态,因此,论文对Fintech等技术的发展将对全球金融治理产生的影响进行了阐述,作为今后继续研究的空间。本论文特别通过历史制度主义路径依赖模式分析了主体、制度、观念变化的途径及其相互作用。全球金融治理的主体、制度、观念是相互联系的。在全球治理中,主导性的国家中心行为者努力从上到下推广制度和观念,而非国家行为者则可以作出接受或不接受的选择,非国家行为者也是制度与观念自下而上推广的重要行为者。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和行为者的变化,制度和观念的途径也发生了变化,全球金融危机是敦促制度不断完善并确保制度的可持续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从这一点来看,研究外生因素对制度路径变化的影响非常重要。但是,总体来看,主体、制度、观念的方向性变化不是很明显,因为工业化以后保持的自由主义观念成为维持现行制度和机制的重要基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金融治理的制度变革实际上起到了完善甚至加强现有体制的作用,而不是改革。本论文只是对现有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将来,危机后凸现的新兴国家崛起和科技的发展,还将使全球金融治理在主体、制度、观念方面面临更多新的变化,这些新的变化将是本人今后继续研究的课题。
二、过程比结论更重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过程比结论更重要(论文提纲范文)
(1)休闲农业中顾客参与对其购后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休闲农业的意义 |
1.1.2 休闲农业的产生、发展和现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6 研究模型和数据 |
1.7 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理论基础 |
2.1.1 体验经济和体验营销理论 |
2.1.2 购后行为理论 |
2.1.3 感知价值理论 |
2.1.4 计划行为理论 |
2.1.5 需要层次和动机理论 |
2.2 休闲农业的研究进展 |
2.3 顾客参与的研究进展 |
第3章 顾客参与的特征与维度 |
3.1 休闲农业中顾客参与的特征 |
3.1.1 休闲性 |
3.1.2 二元性 |
3.1.3 片断性 |
3.1.4 体验性 |
3.1.5 多样性 |
3.2 休闲农业中顾客参与的相关变量及维度 |
3.2.1 潜在的前置变量 |
3.2.2 潜在的后置变量 |
3.2.3 潜在的调节变量 |
3.2.4 顾客参与的维度 |
3.3 测量休闲农业中的顾客参与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顾客参与对购后行为影响中的中介因素研究 |
4.1 对顾客参与影响购后行为的理论分析 |
4.1.1 以往研究中顾客参与和购后行为的关系 |
4.1.2 休闲农业中顾客参与影响购后行为的维度和路径 |
4.2 顾客感知价值和购后行为的测量 |
4.2.1 顾客感知价值的维度及测量 |
4.2.2 顾客满意、口碑和重游意愿的测量 |
4.3 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检验 |
4.4 顾客参与通过感知价值影响购后行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顾客参与对感知价值影响中的调节因素研究 |
5.1 对潜在调节效应的理论分析 |
5.1.1 需要层次在顾客参与对感知价值的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
5.1.2 参与动机在顾客参与对感知价值的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
5.1.3 印象在顾客参与对感知价值的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
5.2 需要层次、参与动机和印象的测量 |
5.3 调节效应模型的实证检验 |
5.4 顾客参与对感知价值的影响受到其他变量的调节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顾客参与对购后行为影响中的归因问题研究 |
6.1 对潜在归因问题的理论分析 |
6.1.1 自我服务偏差对参与深度和购后行为关系的影响 |
6.1.2 休闲农业中可能弱化自我服务偏差的因素 |
6.2 结果、完整性和连续性的测量 |
6.3 受到调节的调节效应模型的实证检验 |
6.3.1 结果的调节作用 |
6.3.2 完整性和连续性的调节作用 |
6.3.3 不同情况下的弱化作用 |
6.4 参与深度对购后行为的影响受到自我服务偏差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顾客参与的前因研究 |
7.1 对潜在前置因素影响顾客参与的理论分析 |
7.1.1 直接影响顾客参与的因素 |
7.1.2 更为基础的因素 |
7.2 前置因素的测量 |
7.2.1 直接因素的测量 |
7.2.2 外在基础因素的测量 |
7.3 顾客参与的影响因素模型的实证检验 |
7.3.1 直接因素对顾客参与的影响 |
7.3.2 外在基础因素对顾客参与及其直接因素的影响 |
7.4 顾客参与同时受到直接和间接因素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1.1 顾客参与在休闲农业中具有新的特征与维度 |
8.1.2 休闲农业中顾客参与影响购后行为的路径和机制 |
8.1.3 休闲农业中的顾客参与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 |
8.2 对策建议 |
8.2.1 加强对顾客参与的认知 |
8.2.2 分四步引导与管理顾客参与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调查问卷 |
附录B: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2)谷氨酸发酵过程的软测量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谷氨酸产业的发展现状 |
1.2.1 谷氨酸物化性质及发展历史 |
1.2.2 国内外谷氨酸产业现状 |
1.3 软测量技术 |
1.3.1 软测量建模概述 |
1.3.2 软测量建模步骤与内容 |
1.3.3 软测量建模方法 |
1.3.4 软测量技术应用 |
1.4 发酵过程软测量建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基于机理模型的发酵过程软测量 |
1.4.2 基于数据驱动的发酵过程软测量 |
1.4.3 混合模型软测量 |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谷氨酸发酵过程动力学建模 |
2.1 引言 |
2.2 发酵过程基础数学模型 |
2.2.1 发酵过程合成和和代谢分解反应 |
2.2.2 发酵过程典型数学模型 |
2.2.3 发酵过程比反应速率模型 |
2.3 谷氨酸发酵过程代谢(流)网络分析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2 发酵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
2.3.3 代谢网络模型的简化、计算和求解 |
2.3.4 基于代谢网络结构模型的谷氨酸浓度预测 |
2.4 谷氨酸发酵分批流加非结构动力学建模 |
2.4.1 非线性规划确定非结构动力学模型参数 |
2.4.2 遗传算法确定非结构动力学模型参数 |
2.4.3 改进遗传算法确定非结构动力学模型参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多阶段支持向量机回归的谷氨酸发酵过程软测量 |
3.1 引言 |
3.2 支持向量机 |
3.2.1 支持向量机分类 |
3.2.2 支持向量机回归 |
3.3 多阶段分割算法 |
3.4 基于多阶段支持向量机回归的谷氨酸浓度软测量 |
3.5 结果与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偏最小二乘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谷氨酸发酵过程软测量 |
4.1 引言 |
4.2 偏最小二乘 |
4.2.1 PLS原理与计算方法 |
4.2.2 模型提取成分的确定 |
4.3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
4.4 基于耦合模拟退火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软测量 |
4.4.1 模拟退火算法 |
4.4.2 耦合模拟退火算法 |
4.4.3 耦合模拟退火优化参数算法 |
4.4.4 基于CSA优化的LSSVM软测量预测算法 |
4.5 基于PLS-LSSVM的谷氨酸发酵过程软测量 |
4.5.1 PLS-LSSVM软测量预测模型实现流程 |
4.5.2 辅助变量选择 |
4.6 结果与讨论 |
4.6.1 模型性能评估指标 |
4.6.2 PLS与 LSSVM模型比较 |
4.6.3 SVM和 LSSVM预测模型比较 |
4.6.4 PLS-LSSVM简化模型性能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高斯过程的谷氨酸发酵过程软测量 |
5.1 引言 |
5.2 高斯过程模型 |
5.2.1 无参预测 |
5.2.2 高斯过程回归 |
5.2.3 协方差函数 |
5.2.4 高斯过程的模型选择 |
5.2.5 高斯过程稀疏化 |
5.3 基于PLS-GP的谷氨酸发酵过程软测量 |
5.3.1 基于PLS-GP的软测量模型架构 |
5.3.2 训练数据的准备 |
5.3.3 输入变量选择 |
5.3.4 协方差函数的确定 |
5.3.5 结果和讨论 |
5.4 基于预测方差的谷氨酸发酵过程异常状态分析 |
5.4.1 基于预测方差的自主动高斯过程模型 |
5.4.2 基于预测方差的谷氨酸发酵过程异常状态分析 |
5.5 基于自相关决定高斯过程的谷氨酸发酵软测量 |
5.5.1 基于特征关联性的自相关决定变量选择 |
5.5.2 结果和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谷氨酸发酵过程软测量建模及优化控制系统的开发 |
6.1 引言 |
6.2 谷氨酸发酵过程软测量实施系统软件构架 |
6.3 谷氨酸发酵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 |
6.3.1 溶解氧控制 |
6.3.2 温度控制 |
6.3.3 pH值控制 |
6.3.4 压力的控制 |
6.3.5 泡沫的控制 |
6.4 谷氨酸发酵过程溶解氧的优化控制 |
6.4.1 材料与方法 |
6.4.2 DO控制算法 |
6.4.3 结果和讨论 |
6.5 监控系统设计 |
6.6 Matlab与 RSView32 通信的实现 |
6.7 软测量应用实例——谷氨酸发酵过程异常批次识别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3)探索规律认知结构:发现、建模到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现”之旅——体验探寻的过程 |
二、“建模”之悟——过程比结论更重要 |
三、“运用”之需——对号入座来自建模 |
(4)人工智能、去技能化与劳动就业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人工智能与经济增长 |
二、人工智能与劳动就业 |
三、人工智能与收入分配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技术创新理论 |
二、劳动过程理论 |
三、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
四、失业理论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人工智能的技术-经济特征 |
第一节 人工智能的定义 |
一、人工智能的定义 |
二、人工智能的分类 |
第二节 人工智能的组成 |
一、算法 |
二、数据 |
三、芯片 |
第三节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
一、第一阶段(1956-1980):人工智能的诞生 |
二、第二阶段(1980-1997):早期产业化 |
三、第三阶段(1997-至今):人工智能大爆发 |
第四节 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与应用 |
一、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 |
二、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 |
第五节 人工智能的经济特征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分工与就业结构变化 |
第一节 数据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资料 |
一、数据作为一种商品 |
二、数据的生产与流通 |
第二节 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与劳动分工 |
第三节 数字经济与数字劳工 |
一、制造业和服务业中的数字劳工 |
二、媒介产业中的数字劳工 |
第四节 人工智能时代的就业极化现象 |
一、常规性工作的收缩 |
二、非常规性工作的膨胀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工智能时代:劳动的组织管理与控制 |
第一节 企业组织的扁平化 |
第二节 企业生产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
一、企业生产的数字化 |
二、企业生产的网络化 |
第三节 生活资料的生产资料化 |
一、对私人数据生产工具的占有和使用 |
二、对私人其他生活资料的占有和使用 |
第四节 劳动的局部性与片面性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工智能与劳动的去技能化 |
第一节 关于劳动去技能化的争议 |
第二节 去技能的技能含义及其测度 |
一、技能的定义 |
二、技能的测度方法 |
第三节 技能溢价与去技能化 |
第四节 技能溢价与总体技能要求变化 |
一、高技能溢价与总体技能要求 |
二、代表性行业相对工资的再核算 |
第五节 再技能化与去技能化——劳动自主权的得与失 |
第六节 去技能化理论被证伪了吗? |
第六章 人工智能对不同技能劳动部门有机构成的影响 |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资本有机构成之间的逻辑关系 |
第二节 人工智能对资本技术构成变动的影响 |
第三节 人工智能对常规劳动部门有机构成的影响 |
第四节 人工智能对非常规操作劳动部门有机构成的影响 |
一、一般性非常规操作劳动部门有机构成变动:以教育行业为例 |
二、共享经济模式下非常规操作部门有机构成变动 |
第五节 人工智能对非常规认知劳动部门有机构成的影响 |
一、弱人工智能时代 |
二、强人工智能时代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冲击 |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大失业的争论 |
第二节 人工智能时代的相对过剩人口及其表现形式 |
第三节 人工智能会带来大失业吗?条件及其反制力量 |
一、模型的构建 |
二、大失业:实现条件及其反制力量 |
第四节 经验数据的检验 |
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速度变慢 |
二、人口增长率下降 |
三、总体检验 |
四、人工智能时代:失业的若干新特征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从自动化到智能化:就业极化与收入不平等 |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逻辑关系 |
第二节 综述与经验数据的考察 |
第三节 理论模型 |
一、最终产品的生产 |
二、第一阶段:低技能自动化的完成 |
三、第二阶段:高技能自动化的应用 |
四、高技能自动化技术创新的一般均衡 |
五、资本与劳动之间的收入不平等 |
第四节 部门间技能溢价:基于鲍莫尔-福克斯效应的考察 |
一、自动化与技能溢价 |
二、技能溢价与鲍莫尔-富克斯假说 |
三、资本-劳动之间的分配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人工智能对劳动就业的挑战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人工智能对劳动就业的挑战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时间序列分形方法的近地层臭氧生成对其前体物的敏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近地层O_3生成对其前体物敏感性的划分 |
2.2 近地层O_3对其前体物敏感性的研究方法进展 |
2.2.1 经验动力学分析法 |
2.2.2 空气质量模型 |
2.2.3 基于观测模型(OBM)方法 |
2.2.4 相关敏感性方法在我国的应用研究现状 |
2.3 复杂性科学理论方法在近地层O_3污染研究中的应用 |
2.4 评述 |
第3章 研究数据与方法 |
3.1 研究数据来源 |
3.1.1 研究区域概况及监测站点 |
3.1.2 台湾地区空气质量监测概述 |
3.1.3 本文研究数据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3.2.1 分形理论概述 |
3.2.2 功率谱法 |
3.2.3 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方法(DFA)法 |
3.2.4 多重分形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方法(MFDFA) |
3.2.5 去趋势耦合波动分析法(CDFA) |
第4章 近地层O_3及前体物浓度的时间演变和分形结构特征 |
4.1 O_3、NO_x和NMHC浓度的时间演变及空间差异性特征 |
4.2 O_3、NO_x和 NMHC浓度时间序列的非线性特征检验 |
4.2.1 正态性检验 |
4.2.2 非平稳检验 |
4.3 O_3、NO_x和 NMHC时间序列的分形特征 |
4.3.1 功率谱分析 |
4.3.2 DFA分析 |
4.3.3 多重分形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近地层O_3生成对其前体物的敏感性分析 |
5.1 基于EKMA曲线法的O_3-NMHC-NO_x敏感性分析 |
5.1.1 初始条件设置 |
5.1.2 研究结果与讨论 |
5.2 基于CDFA方法的O_3-NMHC-NO_x敏感性分析特征 |
5.2.1 建立非线性敏感性指标 |
5.2.2 O_3-NMHC-NO_x敏感性的季节性变化 |
5.3 EKMA曲线法与CDFA方法所得结果的比较分析 |
5.3.1 两种方法结果的比较 |
5.3.2 讨论 |
5.4 O_3-NMHC-NO_x敏感性的时间演变过程 |
5.4.1 引言 |
5.4.2 滑移窗口的建立 |
5.4.3 研究结果 |
5.4.4 讨论 |
5.5 O_3-NMHC-NO_x敏感性的日变化特征 |
5.5.1 引言 |
5.5.2 研究结果 |
5.5.3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NO_2/NO比率对O_3与异戊二烯关系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相关物种浓度的时间演变及空间差异性特征 |
6.3 O_3-异戊二烯-NO_x体系耦合敏感度指标的建立 |
6.3.1 引言 |
6.3.2 基于多重分形参数建立非线性耦合指标 |
6.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6.4 不同NO_2/NO比率下O_3对异戊二烯的敏感性 |
6.4.1 引言 |
6.4.2 滑移窗口的建立 |
6.4.3 研究结果 |
6.4.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复合污染大气中PM_(2.5)对O_3与苯系物关系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O_3-苯(甲苯)-NO_x体系耦合敏感度指标的建立 |
7.2.1 O_3-苯(甲苯)-NO_x光化学体系的多重分形结构 |
7.2.2 基于多重分形参数建立非线性耦合指标 |
7.2.3 苯和甲苯PDB指标的年际变化 |
7.3 PM_(2.5)对O_3前体物(苯和甲苯)光降解作用的影响 |
7.3.1 研究结果 |
7.3.2 讨论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6)长江口潮滩湿地土壤氧化亚氮排放及其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N_2O主要产生和消耗过程 |
1.2.2 N_2O产生和消耗过程辨析方法 |
1.2.3 河口湿地N_2O排放动态研究 |
1.2.4 N_2O排放的影响因素 |
1.2.5 尚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河口盐度梯度下潮滩湿地土壤N_2O排放特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区概况 |
2.1.2 实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
2.1.3 样品测定与分析 |
2.1.4 数据处理与统计 |
2.2 结果分析 |
2.2.1 土壤理化性质及硝化和反硝化速率变化 |
2.2.2 土壤N_2O排放速率及其同位素特征变化 |
2.2.3 土壤总N_2O产生和消耗速率变化 |
2.2.4 土壤N_2O产生途径变化 |
2.2.5 土壤N_2O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河口潮滩湿地植被对土壤N_2O排放动态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区概况与样品采集 |
3.1.2 样品测定与分析 |
3.1.3 数据处理与统计 |
3.2 结果分析 |
3.2.1 植被对土壤地球化学性质的影响 |
3.2.2 植被对土壤关键氮转化过程的影响 |
3.2.3 植被对土壤amoA和 nirS基因丰度的影响 |
3.2.4 植被对土壤N_2O排放速率及其同位素特征的影响 |
3.2.5 植被土壤N_2O产生和消耗过程的影响 |
3.2.6 植被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 讨论 |
3.3.1 植被对土壤N_2O排放动态的影响 |
3.3.2 不同植被湿地土壤N_2O源辨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河口潮滩湿地土壤N_2O排放沿水淹梯度变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
4.1.2 样品测定与分析 |
4.1.3 数据处理与统计 |
4.2 结果分析 |
4.2.1 土壤理化因子沿潮滩水淹梯度分布特征 |
4.2.2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氮代谢相关基因沿潮滩水淹梯度分布特征 |
4.2.3 土壤关键氮转化过程沿潮滩水淹梯度分布特征 |
4.2.4 土壤N_2O排放速率及其同位素沿潮滩水淹梯度分布特征 |
4.2.5 沿潮滩水淹梯度土壤N_2O产生和消耗过程辨析 |
4.2.6 N_2O排放过程沿潮滩水淹梯度分布特征的驱动力分析 |
4.3 讨论 |
4.3.1 氮转化关键过程沿潮滩水淹梯度变化 |
4.3.2 土壤N_2O排放沿潮滩水淹梯度分布及其影响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河口潮滩湿地土壤N_2O排放对蟹类活动的响应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
5.1.2 样品测定与分析 |
5.1.3 数据处理与统计 |
5.2 结果分析 |
5.2.1 螃蟹活动对土壤理化指标的影响 |
5.2.2 螃蟹活动对土壤硝化和反硝化过程的影响 |
5.2.3 螃蟹活动对土壤N_2O排动态的影响 |
5.2.4 螃蟹活动对土壤N_2O排放影响的驱动因素分析 |
5.3 讨论 |
5.3.1 螃蟹活动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硝化和反硝化的影响 |
5.3.2 螃蟹活动对土壤N_2O排放动态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单嘴精炼炉水模型中示踪剂传输过程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RH真空精炼技术 |
1.1.1 RH真空精炼技术概述 |
1.1.2 国内外RH真空精炼研究现状 |
1.2 单嘴精炼炉 |
1.2.1 单嘴精炼炉的提出及发展 |
1.2.2 单嘴精炼炉的冶金特性 |
1.2.3 国内外单嘴精炼炉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数值计算方法 |
2.1 水模型尺寸 |
2.2 理论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 |
2.2.1 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 |
2.2.2 模型假设 |
2.2.3 欧拉-欧拉多相流方程 |
2.3 网格和边界条件 |
2.4 数值求解过程 |
第3章 单嘴精炼炉中钢液流动行为的数值模拟 |
3.1 模型检验和验证 |
3.1.1 模型检验 |
3.1.2 模型验证 |
3.2 水模型中的流场分布 |
3.3 小结 |
第4章 示踪剂入口位于真空室顶部偏心侧时的计算结果 |
4.1 水模型中的示踪剂的传输过程 |
4.2 KCl示踪剂和纯水示踪剂传输过程及浓度-时间曲线对比 |
4.2.1 KCl示踪剂和纯水示踪剂在水模型中的传输过程对比 |
4.2.2 加入KCl示踪剂后流场的比较 |
4.2.3 KCl示踪剂和纯水示踪剂在水模型中的传输过程的浓度-时间曲线对比 |
4.3 加入不同量的KCl示踪剂在水模型中传输过程及浓度-时间曲线对比 |
4.3.1 加入20 m L与150 m L KCl示踪剂后水模型的流场对比 |
4.3.2 KCl溶液示踪剂在真空室顶部的传输过程对比 |
4.3.3 KCl溶液示踪剂在浸渍管向下传输到钢包底部的对比 |
4.3.4 KCl溶液示踪剂在钢包顶部的传输过程对比 |
4.3.5 20 m L KCl与150 m L KCl溶液示踪剂的浓度-时间曲线对比 |
4.3.6 不同剂量KCl溶液示踪剂之间的浓度-时间曲线对比 |
4.3.7 不同剂量KCl溶液示踪剂之间的混匀时间对比 |
4.4 小结 |
第5章 示踪剂入口位于真空室顶部远离偏心侧时的计算结果 |
5.1 水模型中的示踪剂的传输过程 |
5.2 KCl示踪剂和纯水示踪剂传输过程及浓度-时间曲线对比 |
5.2.1 KCl示踪剂和纯水示踪剂在水模型中的传输过程对比 |
5.2.2 KCl示踪剂和纯水示踪剂在水模型中的传输过程的浓度-时间曲线对比 |
5.3 加入不同量的KCl示踪剂在水模型中传输过程及浓度-时间曲线对比 |
5.3.1 KCl溶液示踪剂在真空室顶部的传输过程对比 |
5.3.2 KCl溶液示踪剂在浸渍管向下传输到钢包底部的对比 |
5.3.3 KCl溶液示踪剂在钢包顶部的传输过程对比 |
5.3.4 不同剂量的KCl溶液示踪剂的浓度-时间曲线对比 |
5.4 小结 |
第6章 混匀时间的对比 |
6.1 数学模型与物理模型的对比分析 |
6.2 右侧加入与左侧加入浓度-时间曲线在真空室顶部监测点的对比 |
6.2.1 示踪剂加入量为20mLKCl |
6.2.2 加入示踪剂为150 m L KCl和150 m L纯水 |
6.3 右侧加入与左侧加入浓度-时间曲线在钢包底部监测点的对比 |
6.3.1 示踪剂加入量为20mLKCl |
6.3.2 加入示踪剂为150 m L KCl和150 m L纯水 |
6.3.3 左侧加入与右侧加入在钢包底部的传输过程对比 |
6.4 右侧加入与左侧加入浓度-时间曲线在钢包顶部监测点的对比 |
6.4.1 示踪剂加入量为20mLKCl |
6.4.2 加入示踪剂为150 m L KCl和150 m L纯水 |
6.4.3 左侧加入与右侧加入在钢包顶部的传输过程对比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创新点 |
2.不足之处 |
一、探究式教学法概述及应用的必要性 |
(一)探究式教学法的基本概述 |
1.探究式教学法的含义 |
2.探究式教学法的教学特色 |
(二)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必要性 |
1.符合人才社会发展的需要 |
2.培养创新型人才 |
3.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
二、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现状 |
(一)调查问卷设计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对象 |
(二)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应用中取得的成绩 |
1.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 |
2.教师应用探究式教学法的意识和技能有所增强 |
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 |
(三)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教师欠缺对探究式教学资源的开发 |
2.教师对探究式教学方式理解和运用不恰当 |
3.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不足 |
三、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教学受到传统教学方式与观念的影响与制约 |
(二)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待更新 |
(三)学生缺乏对探究学习的正确认识 |
四、加强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对策 |
(一)营造学校探究式教学环境 |
1.顺应新课标下探究式教学改革趋势 |
2.开发更多探究式教学课程资源 |
3.创造探究式教学技能提升的良好环境 |
(二)提高教师探究教学的素养 |
1.提高探究教学的综合能力 |
2.树立探究式教学的正确观念 |
3.建立自我发展的长期目标 |
(三)提升学生对探究学习的认识 |
1.加强对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引导 |
2.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动机 |
3.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 |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五、探究式教学法课例展示 |
(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例展示 |
(二)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现状调查研究问卷(学生篇) |
附录二 :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现状调查研究问卷(教师篇) |
致谢 |
(9)“双一流”大学理科新生学习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H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学习行为 |
(二)理科新生 |
三、文献综述 |
(一)大学生学习行为的群体差异研究 |
(二)大学生影响力模型 |
(三)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
(四)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五)文献评述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假设 |
三、研究方法 |
四、调查工具与实施 |
(一)问卷设计 |
(二)样本选取 |
(三)实施过程 |
(四)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 |
(五)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第三章 理科新生学习行为现状及差异分析 |
一、总体学习行为现状及差异 |
(一)学习行为的特征 |
(二)学习行为的差异分析 |
二、课程学习行为现状及差异 |
(一)课程学习行为的特征 |
(二)课程学习行为的差异分析 |
三、课外拓展性学习行为现状及差异 |
(一)课外拓展性学习行为的特征 |
(二)课外拓展性学习行为的差异分析 |
四、信息利用行为现状及差异 |
(一)信息利用行为的特征 |
(二)信息利用行为的差异分析 |
五、互动求助行为现状及差异 |
(一)互动求助行为的特征 |
(二)互动求助行为的差异分析 |
六、研究结论 |
(一)理科新生在学习行为及其子行为上投入程度不同 |
(二)理科新生学习行为在不同群体中存在显着差异 |
(三)数学专业新生的学习行为的投入水平显着低于非数学专业理科新生 |
第四章 理科新生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总体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探究 |
(一)感知的课堂学习环境与总体学习行为的相关性 |
(二)校园支持与总体学习行为的相关性 |
(三)总体学习行为的多元回归分析 |
二、课程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探究 |
(一)感知的课堂学习环境与课程学习行为的相关性 |
(二)校园支持与课程学习行为的相关性 |
(三)课程学习行为的多元回归分析 |
三、课外拓展性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探究 |
(一)感知的课堂学习环境与课外拓展性学习行为的相关性 |
(二)校园支持与课外拓展性学习行为的相关性 |
(三)课外拓展性学习行为的多元回归分析 |
四、信息利用行为的影响因素探究 |
(一)感知的课堂学习环境与信息利用行为的相关性 |
(二)校园支持与信息利用行为的相关性 |
(三)信息利用行为的多元回归分析 |
五、互动求助行为的影响因素探究 |
(一)感知的课堂学习环境与互动求助行为的相关性 |
(二)校园支持与互动求助行为的相关性 |
(三)互动求助行为的多元回归分析 |
六、研究结论 |
(一)感知的课程学习环境对学习行为有显着影响 |
(二)校园支持对学习行为的影响较小 |
第五章 研究结论 |
一、结果与讨论 |
(一)“过程”比“输入”更重要 |
(二)“课堂学习环境”很重要 |
二、对策与建议 |
(一)提供适合理科学生发展的本科教育环境 |
(二)提高本科教育课堂教学质量水平 |
(三)推行院系、专业层面的本科教育改革 |
三、研究创新与研究展望 |
(一)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二)本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附录Ⅲ |
后记 |
(10)外生因素对全球金融治理的影响 ——基于主体、制度和观念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研究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际政治理论中主体、制度、观念的文献综述 |
2.新制度主义文献综述 |
3.历史制度主义的外生因素文献综述 |
4.关于全球金融治理的文献综述 |
(三)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主要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主要创新及其不足之处 |
1.主要创新 |
2.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概念的不同界定及基本理论 |
一、全球金融治理的概念与面临的挑战 |
(一)全球治理的概念 |
(二)全球金融治理的目标 |
(三)全球金融治理本身的挑战 |
二、主体、制度、观念的不同视角 |
(一)经济民族主义视角 |
(二)经济自由主义视角 |
(三)马克思主义视角 |
三、外生因素对制度变化的作用 |
(一)外生因素产生作用的路径 |
(二)历史制度主义与路径依赖 |
(三)在制度变化中的主体与观念互动 |
小结 |
第二章 全球金融治理不同主体及其影响 |
一、全球金融治理不同主体及其互动 |
(一)国家与非国家主体对全球金融治理的作用 |
(二)全球金融治理多边协商机制中的主体互动 |
二、全球金融治理标准化行为者的分类 |
(一)全球金融治理标准提倡者 |
(二)全球金融治理标准制定者 |
(三)全球金融治理标准执行者 |
三、外生因素对主体路径变化的影响 |
(一)外生因素与主体变化 |
(二)多边协商机制与主体互动 |
小结 |
第三章 全球金融治理制度的变化 |
一、全球金融治理的制度变迁及其挑战 |
(一)全球金融体系及其运作机制 |
(二)全球金融治理的制度变迁 |
(三)全球金融治理的变化与挑战 |
二、在多边协商机制中的制度变化 |
(一)美国主导时代(1944-1975) |
(二)七国集团主导时代(1975-2008) |
(三)二十国集团主导时代(2008-) |
三、外生因素对制度路径变化的影响 |
(一)外生因素与制度变化 |
(二)金融危机后制度变迁的案例分析 |
小结 |
第四章 观念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作用及变化 |
一、观念对制度的功能 |
(一)观念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二)国际规范的内化 |
二、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观念路径分析 |
(一)古典自由主义 |
(二)凯恩斯主义 |
(三)内嵌式自由主义 |
(四)新自由主义 |
三、金融危机对观念变化的影响 |
(一)亚洲与世界金融危机引发的观念变化 |
(二)全球金融治理中的观念扩散及作用 |
小结 |
第五章 外生因素作用下全球金融治理的展望 |
一、后危机时代全球金融治理的局限性 |
(一)主体、制度、观念三者合力的影响 |
(二)全球金融治理的局限性 |
二、今后继续研究的空间:金融科技对全球金融治理的影响 |
(一)银行中心金融体系与市场中心金融体系 |
(二)金融科技发展状况 |
(三)Fintech发展对全球金融治理的影响 |
小结 |
结论 |
中英文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四、过程比结论更重要(论文参考文献)
- [1]休闲农业中顾客参与对其购后行为的影响研究[D]. 李世骐.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1)
- [2]谷氨酸发酵过程的软测量建模研究[D]. 郑蓉建. 江南大学, 2020(01)
- [3]探索规律认知结构:发现、建模到运用[J]. 胡剑. 基础教育研究, 2020(11)
- [4]人工智能、去技能化与劳动就业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D]. 冯鹏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5]基于时间序列分形方法的近地层臭氧生成对其前体物的敏感性研究[D]. 刘春琼. 南京大学, 2020(04)
- [6]长江口潮滩湿地土壤氧化亚氮排放及其影响机制[D]. 高灯州.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单嘴精炼炉水模型中示踪剂传输过程的数值模拟[D]. 张宇星. 太原理工大学, 2020
- [8]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研究[D]. 邵月.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1)
- [9]“双一流”大学理科新生学习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H大学为例[D]. 杨文静.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10]外生因素对全球金融治理的影响 ——基于主体、制度和观念的分析[D]. LEE/KAYEON(李佳娟). 吉林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