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育与发展上海的创意产业(论文文献综述)
卢玉鹏[1](2020)在《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宝山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和消费热点,其对经济的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上海市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地,其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其经济效益日益突出。宝山区作为传统的工业区,文化创意产业方面体现出产业融合日益增强的特点。为了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上海市和宝山区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扶持政策,旨在通过政府引导的方式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从整体上看,宝山区实施的各项扶持政策,在培育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提升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质量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执行情况会直接影响政策效益的发挥。因此本文聚焦宝山区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执行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情况、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不足及创新之处。第二章主要对厘清相关概念以及介绍理论基础,介绍文化创意产业及产业政策的概念,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第三章主要包括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及执行情况,包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情况,政策演变过程和执行情况。第四章重点分析宝山区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的内容,执行的模式,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第五章对宝山区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第六章对国内外案例进行分析,提炼经验。第七章提出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执行改进的对策与建议。通过本文写作,运用史密斯政策模型,对宝山区现行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从政策本身、执行主体、目标群体、政策环境进行分析,发现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政策设计存在不足、执行机构权责不清、目标群体对政策认知不足、政策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根据存在问题的原因,得出完善政策体系、提高执行机构政策执行能力、提高目标群体参与度、改善政策环境的建议。
王楚[2](2021)在《3T理论视角下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工业化时代的退却,创意经济时代开始萌发,在这个时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对地区的经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与之相伴的是创意能力对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决定性作用,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已然成为城市的战略发展需求。在新时代下,我国城市想要在国际社会占据主导地位,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是关键。上海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是受国际社会认可的中国城市,提升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将会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走向世界的好机会。3T理论是理查德·弗罗里达提出的着名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理论,它将人才、技术和宽容度作为驱动创意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3T要素本身内在也存在着紧密联系,宽容的城市环境能够吸引创意人才进入,创意人才的聚集能够带来技术的创新,而创意人才和技术的作用也会增加城市的宽容度。本文基于3T理论,研究三项创意指标对我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程度大小,从而得出提升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对策。本文先是运用定性分析方法,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结合相关统计数据,说明了上海文化创意产业所处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以及内部的优势劣势、外在的机会威胁,分析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并从创意人才、技术和宽容度角度出发,例举说明了上海的主导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反映出了部分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成效和面临的问题。而后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在“3Ts”创意评价指数、中国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等国内外创意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文以3T理论的三项指标为主要依托,根据我国国情,参考历年统计年鉴数据,构建出我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并通过城市间的横向对比与时间轴上的纵向对比,按照评价指标收集与整理统计数据,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构建判断矩阵,得出影响我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以及上海与其他城市相比的优劣势,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如何提升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综上,通过本文的研究,明确对我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具有影响的因素,全面分析上海文创产业发展现状,设计出适用于我国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和计算模型,有针对性地给出提升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加速发展,走出国门,走向国际,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价值。
孔祥翔[3](2020)在《利用自贸试验区发展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下,全球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逐渐从“技术”向“知识”转变,以“创意”和“创新”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也成为目前国际上最具发展活力和生命力的产业之一,其发展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软实力的强弱。因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与其他产业高度融合发展的特点,其发展不仅可以催生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可以带动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自1998年开始,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历经了2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上海的支柱性产业,其发展的整体态势较好,但是在产业链的完善、品牌的国际化以及品牌的国际竞争力等方面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上海自贸区的成立与建设,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契机,以开放倒逼产业改革,探索制度改革和制度建设新模式。本文利用SWOT分析与SWOT定量分析模型,对影响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各个关键因素做了深入的分析,认为在自贸试验区背景下,可以对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战略进行重新选择与组合,其战略定位应该与上海自贸试验区“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战略定位趋同,着力打开国际市场,培育国际性的文化创意品牌。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主管部门应该抓住自贸试验区的机遇,为全市乃至全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经验借鉴。
曹玉华[4](2019)在《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空间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软实力竞争的大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随着“文化强国”、“创新驱动”等国家发展战略的深化实施和文化产业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经济的新增长点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从经济、社会和文化三个维度全面推动着处于转型关键时期的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并成为推动我国城市转型发展和支撑城市经济体系持续更新的重要引擎。从理论角度来看,区域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与地理学交叉的学科应将文化创意产业纳入到研究体系中,这既是对经济、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文化转向趋势的回应,也是在以创意经济为主导的后工业时代背景下,对其自身研究体系的更新与补充。以地理学的新产业区理论、经济学的新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等为指导的相关学科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空间问题的研究为本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而西方理论和研究成果应用于我国发展实际的适用性问题则为本文提供了理论创新的可能性。从现实角度来看,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和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的一员,苏州市具备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先天条件和比较优势,而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又是解决苏州市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等城市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对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其空间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促进该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推动城市空间的转型与重构和城市品牌文化形象的塑造,进而实现由“苏州制造”向“苏州创造”的顺利转型,并可为我国类似城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在运用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城市经济学等学科的经典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以“现状描述——机理分析——理论回归”为主线,结合各种规范研究方法,对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空间演化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第1章绪论)。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本文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提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及可能的创新点。第二部分:理论分析(第2章)。梳理当前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在总结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等共识的基础上,从产业组织和产业空间两个角度提出产业演化和空间演化相互作用的理论机制,并以此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第三部分:实证研究(第3章至第7章)。系统阐述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外部条件,采用比较研究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从产业规模和结构、产品消费以及产业园区等方面总结该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其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以2012-2017年间的企业数量为样本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性和核密度分析方法,着重分析苏州市四个细分类型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演化过程和影响因素;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总结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国内外典型国家和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中,基于集聚视角提出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并结合实际状况,进一步提出促进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具体对策与建议。第四部分:结论与展望(第8章)。全面梳理和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概括本文存在的不足和将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就产业发展条件和水平而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较为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和和相关支撑产业体系及产业政策体系等为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就产业空间分布及演化特征而言,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总体表现出区际间的不均衡性和区内以产业园区、产业基地、旅游景区和公共文化设施等形式表现出来的一定程度的空间集聚性。同时,通过分类比较研究发现,企业区位选择偏好、产业自身特性和布局影响因素以及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规模等是导致苏州市不同细分行业类型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和演化特征及其差异性形成的主要原因。当前,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布局与资源分布和利用程度的不匹配以及产业集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科技因素的作用,推进文化创意产业高级化进程是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优化、产业集聚区建设乃至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提升的关键所在。
许赞炜[5](2019)在《福州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特征及机制分析 ——基于台中市的比较》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文化创意产业逐步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国内外学者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撑条件、各个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空间布局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了探讨。但选用细分行业的文化创意企业为对象的研究较少,关于各行业文创企业布局演化规律的研究更为少见,且大多数研究仅着眼于单一区域的探讨,对不同区域之间的比较研究极少涉及。本文选用福州市作为分析对象,主要选择台中市为比较对象,探讨了福州市文化创意发展条件、政策背景、产业现状、细分行业的文创企业空间分布等多方面的特征及差异。本文利用大数据搜集办法,使用福州市及台中市2018年文化创意企业POI及相关统计数据,借助热点地图、比较分析、灰色关联等方法,对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条件及空间布局及演化机制进行了分析,其主要结论包括:从区域竞争角度上看:福州拥有良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与较高的产业增长速度,但总体规模及对经济拉动能力要弱于长三角、珠三角主要城市。从演化特点来看:福州与台中均在城市中心具有连片的集聚区,并在城市外围呈多点分散发展的特征。但台中市城市外围的集聚热度处于逐渐下降的趋势,而福州市则是城市中心集聚和城市外围多核集聚的热点程度同步上升;在不同行业类型企业的布局特征中,两市均拥有CBD依托型企业,但福州市企业对产业园区有更大偏好,而台中市企业则对教育资源、文化资源更为敏感。从企业经营特点来看:福州市的文化创意企业拥有更大的规模,且更新换代较快,台中市企业规模更小且基本稳定。从影响因素上看,经济繁荣程度和居民消费水平对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影响最为明显,财政支持和技术市场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外贸易情况的关联度则相对较低。
曾霞[6](2019)在《武汉创意产业的空间格局与网络绩效研究 ——以工程设计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知识经济时代,培育创意产业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创意产业在地理空间分布上呈现出集聚的特征,其经济社会特点则表现为“地方空间”向“流动空间”的网络化发展趋势,对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意城市有着重要的意义。武汉市作为我国曾经重要的重工业城市,面临的城市产业升级、城市土地空间优化等问题十分突出。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驱动下,培育创意产业,打造世界级“设计之都”就成了武汉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对武汉创意产业空间和网络绩效进行研究,以期为武汉创意产业空间布局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并为提升武汉创意产业的创新水平提供有效的对策建议。本文以武汉都市发展区为研究范围,突破传统的以产业园为研究对象的局限,将研究深入到具体的个体企业这一尺度。以“工程设计业”为例,研究围绕创意产业空间格局、产业区位影响因素、产业网络结构、产业网络绩效评价展开。首先明确研究问题,并从创意产业空间和创意产业网络两方面进行理论归纳和文献综述。然后,基于工程设计业,采用ArcGIS中的空间分析方法,探讨创意产业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其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再者,从创意产业网络出发,借助网络分析工具Gephi 0.9.2和ArcGIS工具,探讨产业网络结构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SPSS相关性分析进行产业网络绩效评价。最后,结合前文分析,提出武汉创意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和产业网络联系强化的策略。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一是基于工程设计业的武汉创意产业空间格局呈现“斑块状”集聚特征,面、线、点三种空间分布形态,以及垂直于长江发展趋势。二是影响创意产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硬件要素”(包括城市内部交通、公共交通)和“软件环境”(包括高校及科研机构、文化设施等)两方面。这些区位因素与创意产业网络中的主要节点的区位行为具有较高的耦合性。三是基于工程设计业的武汉创意产业网络,整体呈现出低密度、开放式、小世界的特征。从空间分布上看,由“地方空间”向“流动空间”发展,不同空间层次和不同维度特征差异显着。产业网络中国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校处于核心地位。并且,产业网络存在细分门类集聚抱团特征。四是基于工程设计业的武汉创意产业网络绩效评价得出,经济绩效上,创意企业之间建立的网络联系与企业经济绩效存在正向效应。创新绩效上,创意企业与各网络主体的联系状况与企业的创意能力是显着相关的。并且,不同空间尺度的联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是有差异的,过大或过小的网络联系空间尺度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五是对于武汉创意产业空间格局和网络的优化,需注重“硬件要素”和“软件环境”营造;借助“技术邻近”强化不同空间层次联系强度,构建“两区多片”引导产业细分门类集聚;以“创新人才”驱动企业创新,以“联盟平台”促进企业联动。
孙刚[7](2018)在《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40年的发展,上海制造业已完成初步积累,但现阶段上海制造业整体技术力量还相对薄弱,竞争力不强,上海制造业正面临迫切的转型升级任务;自21世纪初以来,上海创意产业逐渐发展起来,而今上海已经成为我国内陆城市中创意产业发展最繁荣、最活跃的城市,但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瓶颈也越来越突显;产业融合能够引起产业边界模糊化,促使产业规模、产业形态、企业组织等发生变化,并最终形成新的产业形态,产业绩效得以提升,产业转型升级得以实现。基于以上背景和问题,本文首先对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综述,对产业融合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整理和总结;然后,本文结合产业发展背景从产业融合发展的驱动力、载体、机理模式、融合过程、耦合机制、融合效应等方面对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再然后,笔者利用SWOT等定性分析方法对上海制造业和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机遇、困境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企业发展战略、价值链角度对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上汽公司、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进行了深入分析,采用投入产出法对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的融合度进行了测度,并对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国际环境、机遇、困境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接着,本文基于前文理论分析部分构建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证模型,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相关性分析法等定量分析方法对产业融合绩效进行了研究;最后,笔者基于前文研究内容从企业、政府、产业三个层面对如何促进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了力所能及的对策建议。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得出,产业融合度的提高对上海制造业产业绩效提升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制造业与创意产业发生融合是技术创新、市场开放度、市场结构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上海要抓住产业转型的机会,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引导和调节功能,企业要承担起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体责任,才能使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更好更快地融合发展,并最终提高制造业产业绩效,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
高峰[8](2017)在《现代产业形态下中国艺术衍生品品牌培育研究》文中认为艺术衍生品主要指由艺术品的符号价值衍生,具备大众化、商品化的艺术消费品。其概念最早来源于西方现代博物馆商品,伴随着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而被广泛了解。品牌作为一种具有文化属性的符号标识,其市场价值则主要由代表物质属性的使用价值与表现文化属性的符号价值共同组成。艺术衍生品与品牌的结合,既可以提升艺术衍生品符号价值的象征意义,同时品牌所包含的文化理念与精神内涵也进一步强化了艺术衍生品的情感体验。现代产业形态下,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德国法兰克福学派代表马克斯·霍克海默与西奥多·阿道尔诺在《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用“文化工业品”一词指工业生产方式下的文化产品。其认为,由于资本入侵所造成的文化质变使得人类原有的创造性审美活动转变为现代工业化的文化产品。艺术衍生品作为现代技术与文化融合的成果,则成为文化工业品的重要类别。艺术衍生品产业以产业价值链上游环节的符号授权与研发设计为核心,基于相关特征要素的品牌培育行为,既可以提升艺术衍生品的品牌价值,增强其品牌竞争力和品牌信誉度,也是艺术衍生品企业实现品牌差异化,以及艺术衍生品产业走向品牌国际化的必然选择。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主要以现代产业形态下中国大陆地区的艺术衍生品品牌培育为关注重点,开篇通过对现代产业形态下艺术衍生品品牌培育的特征分析,明确了艺术衍生品所包含的符号价值、体验经济与品牌形象等品牌关联特征,总结了艺术衍生品产业及其产业链构成所具有的规模商品化、符号品牌化、产品授权化与产业关联化等品牌化发展特征,为后续有关艺术衍生品品牌培育的对策分析以及相关品牌培育模式的建构奠定特征基础。其次,本文通过对现代产业形态下国内艺术衍生品品牌培育的阶段、现状与问题研究,系统分析了艺术衍生品品牌培育的三个发展阶段及其价值意义。并通过对国内艺术衍生品不同培育主体品牌发展现状的论述,基于品牌培育的不同发展阶段,总结归纳了国内艺术衍生品品牌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结合品牌培育不同阶段所涉及的品牌定位、品牌塑造、品牌传播、品牌延伸、品牌整合和品牌维护等品牌培育基础性理论的回顾,分析得出针对国内艺术衍生品品牌培育自身发展特点、存在问题的建议对策与未来趋势。最后,在上述相关问题归纳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针对艺术衍生品品牌培育的创建、成长与成熟三个主要阶段,基于相应的品牌塑造、品牌传播与品牌整合等品牌培育理论,总结得出以现代产业形态下国内艺术衍生品品牌培育自身特征为基础的艺术衍生品品牌艺术授权、艺术衍生品品牌分众传播,以及艺术衍生品品牌生态链三个相关品牌培育的具体模式。并通过相关典型案例的透视,试图为国内艺术衍生品的品牌培育提供有益启示。
蒋婷婷[9](2016)在《基于软创新的文化创意产业创新系统研究》文中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下文简称文创产业)的创新不仅有助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甚至于对国家竞争力的提升也大有裨益。而开展基于软创新的文创产业创新系统研究既能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又将是学科创新的重要使命。基于此,本文从软创新的视角出发,以我国文创产业创新为研究对象,遵循理论研究回顾、创新历史与现状、主体创新系统、场域创新系统、产业创新系统、创新指数评价及优化路径的逻辑思路,从下列不同角度探讨文创产业创新的演化和影响因素及其内在作用机理:1、辨析文创产业及其创新系统的概念并构建理论框架体系本文第二章按照文创产业——文创产业创新——文创产业创新系统的逻辑顺序,逐层梳理过往文献。并基于研究主题,对相关概念内涵作出进一步阐释。借助科学图谱及知识可视化软件(Citespace3.9.R4),绘制文创产业研究的知识图谱,归纳国内外研究脉络及演化进程,并对研究论文的关键词、共被引等情况进行评述,展望了该领域研究趋势。2、阐明软创新的意义及其对文创产业创新系统研究的影响经合组织的奥斯陆手册仅从产品和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和功能上考察创新的绩效,忽略了基于文化、审美和情感的大量“软创新(Soft Innovation)”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创产业的创新。基于以上观点,本文第三章在总结文创产业软硬创新内涵、特性、主客体、层次、影响因素及其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围绕文创产业软创新活动的概念、意义、形式以及测量方法展开研究。通过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将进一步完善传统理论对于创新内涵的理解。3、分析文创产业主体创新支撑系统本文第四章、第五章分析了文创产业的行为者网络及其产业创新主体系统的构成要素。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Social Network Analysis),运用UCINET6.23软件对我国文创产业主体创新系统系统进行中心性、凝聚子群和合作网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政府研究机构和高校对网络的贡献程度较大,起到了关键的主体作用,拥有相对较大的信息优势,控制着整个产学研机构文创项目的申请情况。而知识产权归属、成果转化、利益分配等政策的束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产学研合作走向深入。企业是高校和政府研究机构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载体,其对创新网络的贡献度也有待进一步提高。4、分析文创产业场域创新支撑系统城市是文创产业活动的主要场域。本文第六章在总结国内外文创城市及其竞争力评价现有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兼容区域发展实际和统计习惯,构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文创场域创新系统模型。并以上海为例就物质基础、空间构建、文化个性、政策导引等4大类34个指标与典型创意城市伦敦、纽约、巴黎、东京进行实证对比、排名。采用里克特七点尺度量表(Likert Scale)、地理信息系统Arcgis10.2空间分析软件、结构方程模型AMOS17.0软件对我国文创场域创新系统进行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并结合典型文创城市发展经验,针对我国文创城市建设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对策建议。5、构建基于软硬协同的我国文创产业创新系统及其创新能力评价从当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理论来看,对于文创产业及其创新系统的研究基本都是从一般性产业创新体系中进行适当衍生,在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上尚未形成明确思路。本文第七章以复杂系统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创新系统理论等为工具,在总结文创产业软硬创新内涵、特性、主客体、层次、影响因素及其互动模式的基础上,从主体创新系统、场域创新系统等角度,构建了符合我国文创产业实践的创新系统理论模型及其创新指数测度模型。结合联合国权威报告和我国统计局最新数据,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测算了2013年我国31个省市区文创产业创新能力的单项得分及综合排名。针对文创产品和服务国际竞争力比较所呈现的产业创新突出问题,从培养文创阶层、释放创新需求、夯实物质基础、尊重文化个性、合理空间布局和灵活政策引领等六大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采用“以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需求为导向,探索前沿理论问题”的创新性研究模式,根据“文创产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大胆探索了“文创产业创新系统”这一前沿领域,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理论研究与“文创产业”发展实践的结合。从软创新的角度来重新诠释文创产业创新,这在整个创新体系研究中都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不仅丰富了相关的研究,而且进一步完善了创新内涵及其评价标准,有利于推动文创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2、研究内容的创新本论文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详细研究和论述:(1)文创产业创新内涵、构成要素和特征是什么?其在知识存在、知识创造、创新类型和创新搜索策略方面与其它产业有何异同?(2)软创新的存在性及其对传统创新理论的拓展体现在哪些方面?(3)我国文创产业创新系统的现状如何?产业创新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有哪些?(4)怎样全面测度和提升文创产业主体、场域和整体的软硬协同创新能力?(5)如何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提出我国文创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等等。通过切实分析文创产业的具体特点以及影响该产业创新的核心因素,为构建其创新系统提供相关依据和分析框架,丰富与完善产业创新基本理论,为我国文创产业创新实践提供技术支撑和政策借鉴。3、研究方法的创新本文采取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基本研究方法,基于软创新理论、创新系统理论、知识管理理论、社会网络理论、需求消费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来剖析文创产业创新模式,探索软、硬创新对文创产业创新系统的复合作用机理,深入研究软创新思想在物质基础、空间构建、个性养成和政策导引等方面对文创产业创新系统的影响。基于复杂系统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行为经济理论,归纳文创产业创新系统的内涵和特征,探索文创产业创新系统的类型。同时,从创新主体、创新价值链、创新场域这三个方面,即“点”、“线”、“网”三个角度,全面构建符合我国文创产业创新体系特征的运行机制理论。交叉应用文化管理学、技术经济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地理学、统计学等成熟学科理论方法以及结构方程模型Amos17.0软件、社会网络分析Ucinet6.23软件、知识可视化图谱Citespace3.9.R4软件、地理信息系统Arcgis10.2软件、计量统计Spss20.0软件等研究工具,对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先验假设和后验确认,提炼出文创产业创新系统的演化规律。从文创阶层、文创需求、物质基础、文化氛围、空间构建和政策引领等六大方面方面总结出区别于一般性产业创新系统的文创产业创新系统及其评价指标体系,为软硬创新耦合的我国文创产业创新系统的构建和发展提供充沛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工具。
刘冠军[10](2013)在《我国转型期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后工业化社会和体验经济时代背景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主导产业,越来越呈现出发展潜力大、产业融合性强、资源消耗低与科技含量高的特性。在全球化与文化经济语境下,文化创意产业实现自身跨行业、跨地区和跨国界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全球文化创意相关产业每天创造220亿美金的效益,而且以5%的速度增加。文化创意产业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的发展状态,随着参与主体的扩大和互动,一个以知识、文化和创意为基础的新经济体系正逐步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凭借自身特殊、优良与多维的经济特性,已经超出了它原始内涵与行业范畴,演化成了重构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形态的特殊力量形态,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博弈体系中的构造性元素。美国依托版权和高科技为战略制高点,欧洲建设“创造性的欧洲”作为战略目标,日本首推动漫大国为战略方向,韩国成立“文化产业振兴院”为战略手段,都是在根据文化创意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和新兴业态演变规律来实现创新发展的。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仅仅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与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发展中国家也对文化创意产业空前重视和大力推崇。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将文化产业明确定位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明确要求:重点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全局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大力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就目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研究现状来看,虽然创意概念在全球范围日益升温,文化创意企业和文化创意园区在许多国家和城市陆续组建,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但是,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梳理,可以看出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研究水平远远落后于实践发展,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尚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如对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定义纷繁芜杂,不加区分;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范围界定也是千差万别,从实际研究需要纵向切割产业划分;注意到了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广泛的关联性,但是对创意产业对其他产业带动的作用机制没有进一步的分析,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意识到文化创意产业在推动经济增长中巨大作用,但是没有深入研究这种巨大的推动作用是通过何种途径和方式实现的;特别是当前的研究忽略了经济发展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促进作用,以及两者的互动发展、相互促进的发展特点。这对于深入研究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无疑是一种不足和缺憾。因此,本文拟就搭建一个我国转型期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机理的理论框架进行初步系统化研究,对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内在互动机理进行深入、细致、多层面、双向性、互动化研究。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概念丛林”入手,结合历史考察与逻辑分析的方法对其概念的来源与演化进行研究,在得出文化创意产业本质内涵与实践意义的基础上,进而剖析其产业特性与价值创造机理。以演化经济学为视角,基于文化创意产业产业特性与价值创造机理,利用价值链理论分析工具,在微观、中观与宏观三个层面上展开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演化创新发展抽象内部逻辑和具体实践影响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理清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内在逻辑,构建出两者互动的理论模型。然后,展开对我国经济发展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以及世界经济发展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比较分析,为其后的机理分析夯实经验研究的现实基础。在经过理论模型构建与实践经验研究之后,就深入文化创意产业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互动机理的理论研究。最后,在文化创意产业特性和互动机理的研究结果的指导下,提出一种全新的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构建思路。本文的研究结构是按照上面研究思路逻辑展开的,共由五大块组成:研究准备、理论模型、经验分析、机制研究与政策安排。首先,研究准备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这一部分主要是就本文研究展开准备工作,一方面就相关的背景给予介绍,对其理论与实践意进行阐释。另一方面进行相关国内外相关进行梳理与评述,介绍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理论模型部分,包括第三章。这一部分对理论模型构建过程与内在逻辑进行论述。主要是将文化创意产业本质内涵和实践意义作为理论分析的逻辑起点,利用文化创意产业特性和价值创造展开逻辑分析,把“创意引入—创意扩散—创意放大”作为理论分析的视角,利用价值链分析工具,论述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整合提升、分解优化、横向延长、纵向增厚、首尾链接、网状扩散,最终形成外形庞杂、内部紧密联系的、互动演化发展的价值创造星系模式,在微观、中观与宏观三个层面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演化创新发展进行理论研究。最后,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演化创新发展抽象内部逻辑和具体实践影响,理清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内在逻辑,构建出两者互动的理论模型。再次,经验分析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这一部分对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国内外实践发展进行经验研究。第四章是我国经济发展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由我国经济增长现状与发展方式转变引出文化创意产业兴起历史逻辑,在体制改革视阈下的文化发展方式转变来理解文化创意产业的演进制度逻辑,进而理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演进脉络与整体现状。接着,将研究视角投向当前产业发展的横向剖面态势——新兴业态的焦聚分析与产业空间发展扫描——各区域发展状况分析。最后,在发展立体化分析与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对未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进行趋势预测。第五章是世界经济发展典型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分析,首先,回顾世界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动力、梳理产业发展历程、摸清产业布局、分析产业整体特点与判断产业发展趋势。接着,在全球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性分析基础上,对典型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介绍,并进行发展背景、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重点、发展管理、发展政策以及发展特点的比较分析,理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律,对其发展经验做出科学的判断。最后,分析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演化趋势和总结经验启示。然后,机理研究部分,包括第六章和第七章。这一部分对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机理进行理论研究。第六章是文化创意产业推动经济发展内在机理分析,由五个视角分别展开,拓展与转化:资源嬗变机制、提升与整合:价值创造机制、支持与嵌入:技术耦合机制、增长与融合:结构演变机制、引致与推动:制度变迁机制,这五个内在机制,全面的解释的文化创意产业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第七章是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内在机理分析,由四个视角分别展开,经济基础支撑机制、市场环境培育机制、制度体系保障机制、需求结构拉动机制,这四个内在机制,全面的解释经济发展促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在机理。这样,就在前文构建出的两者互动理论模型研究与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国内与国外实践发展进行经验研究的基础上,理清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内在逻辑。最后,政策安排部分,包括第八章。这一部分是对我国转型期文化创意产业政策考量。首先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回顾的基础上,对其展开反思与总结。接着,基于本研内容与结论,构建出一个全新的我国转型期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思路:以政策本质与文化创意产业特性为政策出发点,把产业政策需求与转型发展需要作政策目标,用互动机理理论与国际发展经验支持政策内容的政策安排思路。
二、培育与发展上海的创意产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培育与发展上海的创意产业(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宝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既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写作思路 |
1.3.3 创新之处及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概述 |
2.1 核心概念 |
2.1.1 文化创意产业 |
2.1.2 产业扶持政策 |
2.1.3 政策执行 |
2.2 理论基础 |
2.2.1 政策执行的史密斯模型 |
2.2.2 史密斯模型对本文研究的适用性分析 |
第三章 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及其执行现状 |
3.1 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概况 |
3.1.1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
3.1.2 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 |
3.1.3 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阶段特征 |
3.2 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的发展历程 |
3.2.1 以行业规范建设为主(2000-2005) |
3.2.2 以实施文化产业建设为主(2006-2012) |
3.2.3 以政策资金扶持为主(2012至今) |
第四章 宝山区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及执行情况 |
4.1 宝山区的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 |
4.1.1 以产业发展资金管理联席会议作为执行平台 |
4.1.2 以重点项目落地为引导方向 |
4.1.3 以特色园区培育为目标 |
4.2 宝山区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的史密斯模型分析 |
4.2.1 宝山区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执行的方案设计 |
4.2.2 宝山区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执行主体机构 |
4.2.3 宝山区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执行目标群体 |
4.2.4 宝山区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执行的政策环境 |
4.3 宝山区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执行的典型案例 |
4.3.1 H公司项目案例 |
4.3.2 F公司政策资金案例 |
4.3.3 上述案例的问题与启示 |
第五章 上海市宝山区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5.1 宝山区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执行中的主要问题 |
5.1.1 政策设计不成体系,政策层次不足 |
5.1.2 政策执行机构权责不清,效率较低 |
5.1.3 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有抵触情绪对其认知不足 |
5.1.4 政策执行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有待改善 |
5.2 宝山区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执行问题的原因分析 |
5.2.1 政策内容模糊导致执行缺乏支撑 |
5.2.2 政策执行主体多元,沟通协调不畅 |
5.2.3 政策目标群体的参与途径少 |
5.2.4 政策执行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 |
第六章 国内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执行的经验与启示 |
6.1 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经验 |
6.1.1 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 |
6.1.2 借鉴与启示 |
6.2 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借鉴 |
6.2.1 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执行 |
6.2.2 借鉴与启示 |
第七章 优化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执行的对策与建议 |
7.1 在政策方案设计层面,完善政策体系 |
7.1.1 完善政策配套执行规章,保障政策执行有迹可循 |
7.1.2 明确分解政策执行部门的权责 |
7.1.3 将政策执行结果纳入执行机构的评价 |
7.1.4 优化政策执行流程,简化手续 |
7.2 在政策执行主体层面,提高政策执行的能力 |
7.2.1 提高政策执行信息化水平 |
7.2.2 加大对执行人员的专业性培训 |
7.2.3 合理补充第三方专业力量 |
7.3 在政策目标群体方面,提高各类群体的参与度 |
7.3.1 拓宽政策参与渠道 |
7.3.2 深化与目标群体的互动交流 |
7.3.3 充分考虑目标群体的利益 |
7.4 改善政策环境,促进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有效执行 |
7.4.1 营造参与型政策环境 |
7.4.2 通过评估反馈机制优化政策环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3T理论视角下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1.1 理论背景 |
1.1.1.2 实际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实践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1.4 预期目标及难点 |
1.4.1 预期目标 |
1.4.2 研究中的难点 |
2 相关理论的文献述评 |
2.1 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理论的文献述评 |
2.1.1 文化创意产业 |
2.1.2 创意经济 |
2.1.3 创意城市 |
2.2 3T理论的文献述评 |
2.2.1 人才 |
2.2.2 技术 |
2.2.3 宽容 |
2.3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相关理论的文献述评 |
2.3.1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 |
2.3.2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3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宏观视角下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微观视角下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
3.2.1 优势 |
3.2.2 劣势 |
3.2.3 机会 |
3.2.4 威胁 |
4 3T理论视角下上海主导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
4.1 时尚产业 |
4.2 演出产业 |
4.3 旅游产业 |
5 3T理论视角下我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模型 |
5.1 我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 |
5.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1.2 指标体系构建 |
5.1.3 指标解释说明 |
5.2 ANP模型构建 |
5.3 样本说明与数据预处理 |
5.4 实证分析结果 |
5.5 结果解读 |
6 上海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
6.1 增强创意人才团队建设 |
6.1.1 吸引创意人才集聚 |
6.1.2 培育创意人才 |
6.2 鼓励科技创新发展 |
6.2.1 加大尖端技术领域投入 |
6.2.2 完善地方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
6.3 保持宽容的城市环境 |
6.3.1 发挥独特的海派文化优势 |
6.3.2 加强国际文化贸易交流 |
6.3.3 打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录与表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成果 |
致谢 |
(3)利用自贸试验区发展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情况 |
1.2.2 国内研究情况 |
1.2.3 已有文献的不足之处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主要创新 |
第2章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和基本理论 |
2.1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 |
2.1.1 创意产业及相关概念 |
2.1.2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分析 |
2.2 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与特征 |
2.2.1 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 |
2.2.2 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 |
2.3 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理论 |
2.3.1 创意经济理论 |
2.3.2 文化经济学理论 |
2.3.3 产业经济学理论 |
第3章 自贸区时代: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
3.1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
3.1.1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 |
3.1.2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
3.1.3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
3.2 上海自贸试验区内文化创意产业的制度建设现状 |
3.2.1 对外开放制度创新 |
3.2.2 扩大开放负面清单 |
3.2.3 革新治理制度 |
3.2.4 联动创新示范区 |
第4章 自贸试验区背景下上海文化创意产业SWOT分析 |
4.1 优势分析 |
4.1.1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完善 |
4.1.2 上海市科技创新水平高 |
4.1.3 上海自贸试验区政策红利 |
4.1.4 文化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 |
4.2 劣势分析 |
4.2.1 缺乏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和文化企业 |
4.2.2 文化创意产业链不完善,盈利模式相对不成熟 |
4.2.3 文化领域金融服务不健全 |
4.3 机遇分析 |
4.3.1 世界创意经济整体发展向好 |
4.3.2 国家文化战略支持 |
4.3.3 新型文化业态催生新的增长点 |
4.3.4 “长三角”区位优势 |
4.4 威胁分析 |
4.4.1 政府管制缺乏弹性 |
4.4.2 国际文化贸易壁垒 |
4.4.3 知识产权法仍需完善 |
第5章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SWOT定量分析模型 |
5.1 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 |
5.2 建立IFE矩阵和EFE矩阵 |
5.2.1 建立IFE矩阵和EFE矩阵的步骤 |
5.2.2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外部因素评价分析 |
5.3 计算SWOT力度 |
5.3.1 单个因素的影响力度的计算与分析 |
5.3.2 总因素的影响力度计算与分析 |
5.4 确定战略类型和强度 |
5.4.1 建立SWOT战略四边形 |
5.4.2 确定战略类型 |
5.4.3 确定战略强度 |
5.5 确定战略内容 |
5.5.1 创新驱动战略 |
5.5.2 产业集聚战略 |
5.5.3 “走出去”战略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利用自贸试验区发展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对策建议 |
6.2.1 完善文化领域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
6.2.2 健全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体系 |
6.2.3 改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营商环境 |
6.2.4 文创产业发展和城市规划相结合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后记 |
(4)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空间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研究背景 |
1.1.1 文化创意产业是世界各国经济的新增长点 |
1.1.2 文化创意产业是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引擎 |
1.1.3 文化创意产业是苏州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意义 |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3.1 文化和创意 |
1.3.2 文化创意产业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进展 |
2.1 理论基础 |
2.1.1 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 |
2.1.2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1.3 文化创意产业组织理论 |
2.1.4 产业空间集聚理论 |
2.2 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研究进展 |
2.2.1 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
2.2.2 文化创意产业组织研究 |
2.2.3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研究 |
2.3 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研究总结与述评 |
2.4 小结 |
第3章 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
3.1 历史文化资源 |
3.2 文化基础设施 |
3.3 人力与科教资源 |
3.4 支撑产业 |
3.4.1 金融业 |
3.4.2 高新技术产业 |
3.5 平台建设 |
3.6 产业政策及其空间引导 |
3.6.1 文化产业政策 |
3.6.2 政策空间引导 |
3.7 小结 |
第4章 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测度及分析 |
4.1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构建 |
4.1.1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模型的构建 |
4.2 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及处理 |
4.3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测度与分析 |
4.3.1 城市文化创意指数测度 |
4.3.2 城市文化创意指数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特征与空间分布 |
5.1 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特征分析 |
5.1.1 产业增长 |
5.1.2 产业结构 |
5.1.3 产业布局 |
5.1.4 文化创意产品消费 |
5.1.5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
5.2 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 |
5.2.1 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 |
5.2.2 基于不同门类的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特征 |
5.3 小结 |
第6章 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格局演化分析 |
6.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6.1.1 研究方法 |
6.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 基于细分行业类型的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格局及其演化分析 |
6.2.1 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格局的总体判断 |
6.2.2 广告会展业空间格局演化分析 |
6.2.3 建筑设计业空间格局演化分析 |
6.2.4 影视制作业空间格局演化分析 |
6.2.5 动漫游戏业空间格局演化分析 |
6.3 小结 |
第7章 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
7.1 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7.1.1 产业空间分布与资源利用程度不相匹配 |
7.1.2 产业集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 |
7.2 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经验与启示 |
7.2.1 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 |
7.2.2 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启示 |
7.3 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发展的总体思路 |
7.4 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7.4.1 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 |
7.4.2 规划引领,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 |
7.4.3 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 |
7.4.4 功能优化,推进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2018版和2012版《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新旧对照表 |
附录2: 苏州市居民文化消费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5)福州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特征及机制分析 ——基于台中市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及拟解决关键问题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与述评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2 文献综述 |
2.3 文献评述 |
第3章 福州市与台中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条件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条件 |
3.3 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条件与其他城市的对比 |
3.4 台中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条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福州市与台中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之比较 |
4.1 发展历程 |
4.2 发展政策支持 |
4.3 发展概况 |
4.4 优势行业及企业经营状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福州市与台中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之比较 |
5.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5.2 福州市文化创意企业总体的空间布局特征及其演化 |
5.3 基于细分类型的福州市文化创意企业的空间布局特征及演化 |
5.4 福州市文创企业空间分布与台中之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
6.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6.2 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结论 |
7.2 结论与讨论 |
7.3 政策与建议 |
7.4 研究不足之处与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表目录 |
图目录 |
个人简历 |
(6)武汉创意产业的空间格局与网络绩效研究 ——以工程设计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培育创意产业成为城市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战略 |
1.1.2 创意产业空间区位的特殊性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 |
1.1.3 创意产业网络化发展趋势影响产业创新水平的提升 |
1.1.4 “设计之都”助推武汉创意产业升级发展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2 相关概念及基础研究 |
2.1 相关概念 |
2.1.1 创意产业 |
2.1.2 创意产业网络 |
2.1.3 产业网络绩效 |
2.1.4 工程设计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创意城市的相关理论 |
2.2.2 产业空间集聚的相关理论 |
2.2.3 创新网络的相关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关于创意产业空间的研究 |
2.3.2 关于创意产业网络的研究 |
2.4 相关研究评述 |
2.4.1 研究创意产业需区分不同门类及具体案例 |
2.4.2 研究创意产业网络在不同空间层次上的差异性 |
2.4.3 研究创意产业网络对主体创新的作用 |
3 基于工程设计业的武汉创意产业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 |
3.1 武汉市创意产业的总体情况与研究门类 |
3.1.1 武汉市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
3.1.2 研究产业门类选择 |
3.2 武汉工程设计业的基本概况 |
3.2.1 发展历程 |
3.2.2 规模特征 |
3.3 武汉工程设计业的空间格局 |
3.3.1 集聚特征——“斑块状”集聚显着 |
3.3.2 密度分布——面、线、点三种分布形态 |
3.3.3 方向分布——垂直于长江方向延伸 |
3.4 影响工程设计业空间分布的地理区位因素 |
3.4.1 地理区位因素重要性系数计算方法 |
3.4.2 地理区位因素的重要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工程设计业的武汉创意产业网络结构与绩效 |
4.1 创意产业网络的构建 |
4.1.1 创意产业网络框架 |
4.1.2 创意企业调研取样说明及处理方法 |
4.2 创意产业网络结构特征 |
4.2.1 创意产业网络密度 |
4.2.2 创意产业网络的空间层次结构 |
4.2.3 创意产业网络的企业中心性分布 |
4.2.4 创意产业网络的组团划分 |
4.3 创意产业网络结构与产业区位的耦合分析 |
4.3.1 创意企业区位的综合评价 |
4.3.2 创意企业区位的单因子评价 |
4.4 创意产业网络绩效评价 |
4.4.1 经济绩效 |
4.4.2 创新绩效 |
4.5 本章小结 |
5 武汉创意产业空间格局和网络的优化策略 |
5.1 基于区位影响因素的优化策略 |
5.1.1 完善“硬件要素”的配套,分类投资城市基础设施 |
5.1.2 注重“软件环境”的营造,分区打造校企创意空间 |
5.2 基于产业网络结构的优化策略 |
5.2.1 借助“技术邻近”的优势,分空间层次强化网络联系 |
5.2.2 构建“两区多片”的格局,分产业门类引导产业集聚 |
5.3 基于网络绩效提升的优化策略 |
5.3.1 注重“创意人才”的培育,驱动企业创新 |
5.3.2 发挥“联盟平台”的作用,促进企业联动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1.1 基于工程设计业的武汉创意产业空间格局特征 |
6.1.2 影响武汉工程设计业空间分布的区位因素 |
6.1.3 基于工程设计业的武汉创意产业网络结构特征 |
6.1.4 基于工程设计业的武汉创意产业网络绩效评价 |
6.1.5 武汉创意产业空间格局和网络的优化策略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讨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7)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框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基础理论 |
2.1 产业发展相关研究 |
2.2 产业转型升级相关研究 |
2.2.1 产业转型升级内涵综述 |
2.2.2 产业转型升级国内外研究 |
2.3 制造业转型升级相关研究 |
2.3.1 制造业发展存在问题研究 |
2.3.2 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研究 |
2.3.3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系研究 |
2.3.4 制造业集聚显着性研究 |
2.3.5 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
2.4 创意产业发展相关研究 |
2.4.1 创意产业内涵综述 |
2.4.2 创意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
2.4.3 创意产业集群研究 |
2.4.4 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
2.5 产业融合相关研究 |
2.5.1 产业融合内涵综述 |
2.5.2 产业融合驱动力研究 |
2.5.3 产业融合类型研究 |
2.5.4 产业融合测度研究 |
2.5.5 产业融和效应研究 |
2.5.6 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相关研究 |
2.6 基础理论 |
2.6.1 分工理论 |
2.6.2 产业链整合理论 |
2.6.3 创新理论 |
2.6.4 产业绩效理论 |
第三章 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机理分析 |
3.1 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驱动力分析 |
3.1.1 产业结构升级是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的内部驱动力 |
3.1.2 市场需求增加是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外部驱动力 |
3.1.3 政府制度和政策是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保障 |
3.2 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载体分析 |
3.2.1 功能集聚区 |
3.2.2 科技企业孵化器 |
3.2.3 工程技术中心 |
3.2.4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3.2.5 窗口平台 |
3.2.6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
3.3 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模式、过程及层次分析 |
3.3.1 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模式分析 |
3.3.2 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分析 |
3.3.3 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层次分析 |
3.4 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机制分析-基于波特钻石模型 |
3.4.1 制造业生产要素与文化创意要素相互作用 |
3.4.2 制造业需求与文化创意产业相互作用 |
3.4.3 制造业相关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相互作用 |
3.4.4 制造业发展战略与文化创意元素相互作用 |
3.5 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效应分析 |
3.5.1 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 |
3.5.2 加快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 |
3.5.3 推动创意经济发展、实现多产业协调发展 |
3.5.4 提升上海创新能力、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
第四章 上海制造业和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案例分析 |
4.1 上海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
4.1.1 上海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
4.1.2 上海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SWOT分析 |
4.1.3 上海制造业发展趋势分析 |
4.2 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4.2.1 上海发展创意产业取得的成绩 |
4.2.2 上海发展创意产业面临的机遇 |
4.2.3 上海发展创意产业存在的瓶颈 |
4.3 上汽公司案例分析 |
4.3.1 上汽公司案例选择依据 |
4.3.2 上汽公司发展历程 |
4.3.3 上汽公司“制造+创意”的做法—基于企业发展战略角度 |
4.4 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案例分析 |
4.4.1 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案例选择依据 |
4.4.2 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简介 |
4.4.3 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制造+创意”的做法—基于价值链角度 |
4.4.4 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的启示 |
第五章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现状分析 |
5.1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度分析 |
5.1.1 测度方法 |
5.1.2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 |
5.1.3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度的横向比较 |
5.1.4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度的纵向比较 |
5.2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分析 |
5.2.1 第三次工业革命曙光初现,创意要素融入产品制造成为时代趋势 |
5.2.2 全球产业分工发生重要变化,产业链分工转移日益明显 |
5.2.3 实体经济备受关注,再工业化成为国际经济发展新趋势 |
5.2.4 制造与服务加速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成为产业发展趋势 |
5.3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优势分析 |
5.3.1 上海制造业有较大的体量 |
5.3.2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 |
5.3.3 逐渐完善的政策和良好的环境 |
5.3.4 部分制造业企业为发展制造业创意产业提供了借鉴 |
5.4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困境分析 |
5.4.1 经济宏观压力较大 |
5.4.2 对产业融合发展没有形成社会共识 |
5.4.3 研发设计能力有限,研发设计资源分散 |
5.4.4 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有待加强 |
5.4.5 服务平台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
第六章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模型及实证研究 |
6.1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以及变量说明 |
6.1.1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
6.1.2 变量说明 |
6.2 上海制造业技术创新分析 |
6.2.1 上海制造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 |
6.2.2 上海制造业技术创新评价结果 |
6.3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度和制造业绩效的关系分析 |
6.3.1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度和制造业绩效的相关分析 |
6.3.2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度对制造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
6.4 实证结果分析 |
6.4.1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趋势良好 |
6.4.2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度对制造业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明显 |
6.4.3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是多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 |
第七章 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
7.1 企业层面 |
7.1.1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
7.1.2 培育自主品牌 |
7.1.3 重视人才培养 |
7.1.4 寻求跨国合作 |
7.1.5 做强做大企业 |
7.2 产业层面 |
7.2.1 支持跨产业并购 |
7.2.2 鼓励跨产业战略联盟 |
7.2.3 引导产业集群发展 |
7.2.4 提高产业链附加值 |
7.2.5 推进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7.3 政府层面 |
7.3.1 放松管制 |
7.3.2 深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
7.3.3 完善政策支撑体系 |
7.3.4 深化国企改革 |
7.3.5 普及“制造业创意产业”理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8)现代产业形态下中国艺术衍生品品牌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架构与创新点 |
四、关于研究方法的阐释 |
五、研究范围及相关问题说明 |
六、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一章 现代产业形态下艺术衍生品品牌培育的主要特征 |
第一节 基于品牌历史进程的现代特征分析 |
一、中外品牌发展的历史进程回顾 |
二、现代产业形态下品牌的定义、载体与基本特征 |
第二节 现代产业形态下艺术衍生品的品牌关联特征分析 |
一、艺术衍生品与品牌都以符号价值的塑造为核心 |
二、艺术衍生品与品牌同样强调体验经济的传播导向 |
第三节 现代产业形态下艺术衍生品产业的品牌化发展特征分析 |
一、艺术衍生品产业的产品授权化使其品牌塑造定位明确 |
二、艺术衍生品产业的生产规模化符合品牌传播的需要 |
三、艺术衍生品产业的产业关联化为其品牌整合提供便利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内艺术衍生品品牌培育的阶段、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一节 现代产业形态下国内艺术衍生品品牌培育的阶段划分 |
第二节 现代产业形态下国内艺术衍生品品牌培育的发展现状分析 |
一、以博物馆、美术馆为培育主体的艺术衍生品品牌培育现状 |
二、以画廊、艺术网站为培育主体的艺术衍生品品牌培育现状 |
三、以艺术博览会为培育主体的艺术衍生品品牌培育现状 |
四、以艺术家为培育主体的艺术衍生品品牌培育现状 |
五、以产业链关联企业为培育主体的艺术衍生品品牌培育现状 |
第三节 现代产业形态下国内艺术衍生品品牌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国内艺术衍生品品牌创建阶段的培育资金投入问题分析 |
二、国内艺术衍生品品牌创建阶段的人才对接问题分析 |
三、国内艺术衍生品品牌创建阶段的品牌授权问题分析 |
四、国内艺术衍生品品牌成长阶段的目标群体定位问题分析 |
五、国内艺术衍生品品牌成长阶段的推广渠道问题分析 |
六、国内艺术衍生品品牌成长阶段的品牌发展规划问题分析 |
七、国内艺术衍生品品牌成熟阶段的品牌管理与经营体系问题分析 |
八、国内艺术衍生品品牌成熟阶段的产业链融合问题分析 |
九、国内艺术衍生品品牌成熟阶段的行业管理与政策支持问题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艺术衍生品品牌培育的理论建构探索与对策趋势分析 |
第一节 国内艺术衍生品品牌创建阶段的品牌定位与品牌塑造 |
一、艺术衍生品品牌定位的特征分析与具体步骤 |
二、艺术衍生品品牌塑造的产品类别与主要流程分析 |
第二节 国内艺术衍生品品牌成长阶段的品牌传播与品牌价值评估 |
一、艺术衍生品品牌传播的组成要素与具体模式 |
二、艺术衍生品品牌价值评估的适用原则及其方法选择 |
第三节 国内艺术衍生品品牌成熟阶段的品牌延伸、品牌整合与品牌维护 |
一、艺术衍生品品牌延伸的类别划分与实施步骤 |
二、艺术衍生品品牌整合的基本策略与具体流程 |
三、艺术衍生品品牌维护应采取的主要方式 |
第四节 针对国内艺术衍生品品牌培育不同阶段存在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
一、加强艺术衍生品品牌培育的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 |
二、个性差异化艺术衍生品品牌文化的塑造 |
三、建立以品牌体验为中心的艺术衍生品品牌传播模式 |
四、实施“互联网+”平台下的艺术衍生品低成本营销 |
五、强化艺术衍生品产业链各环节的品牌生态效应 |
六、提升政府部门在艺术衍生品品牌培育中的引导作用 |
第五节 基于理论建构与建议对策的国内艺术衍生品品牌培育发展趋势分析 |
一、依托品牌艺术授权资源进行艺术衍生品的研发制造 |
二、实现“互联网+”下的艺术衍生品品牌分众传播 |
三、形成政府引导下的艺术衍生品产业品牌生态系统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产业形态下国内艺术衍生品品牌培育的具体模式 |
第一节 现代产业形态下国内艺术衍生品品牌培育的模式规划 |
第二节 现代产业形态下国内艺术衍生品品牌艺术授权模式的实现 |
一、国际主要品牌授权机构业务模式分析 |
二、品牌艺术授权IP资源的国内外相关法律保护 |
三、现代产业形态下艺术衍生品品牌艺术授权的具体流程 |
四、现代产业形态下艺术衍生品品牌艺术授权的确认原则 |
第三节 现代产业形态下国内艺术衍生品品牌分众传播模式的实现 |
一、现代产业形态下品牌分众传播的组成要素 |
二、艺术衍生品品牌分众传播的差异性传播主体 |
三、艺术衍生品品牌分众传播的互动性传播内容 |
四、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艺术衍生品品牌分众传播模式 |
五、作为二次传播主体的艺术衍生品品牌分众传播受众 |
第四节 现代产业形态下国内艺术衍生品品牌生态链模式的实现 |
一、艺术衍生品品牌生态链的组成环节 |
二、现代产业形态下艺术衍生品品牌生态链的内部生成 |
三、现代产业形态下艺术衍生品品牌生态链的外部表现 |
四、现代产业形态下艺术衍生品品牌生态链的主要特征分析 |
五、构建现代产业形态下国内艺术衍生品品牌生态链的意义所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艺术衍生品品牌培育模式的典型案例透视及其启示 |
第一节 艺术衍生品品牌艺术授权模式的典型案例透视及其启示 |
一、艺奇开展品牌艺术授权的内部组织结构 |
二、艺奇品牌艺术授权的主要业务类别 |
三、艺奇品牌艺术授权的经营策略 |
四、艺奇品牌艺术授权业务的具体实施流程 |
五、艺奇品牌艺术授权内外部资源的整合措施 |
六、通过分析艺奇品牌艺术授权模式获得的启示 |
第二节 艺术衍生品品牌分众传播模式的典型案例透视及其启示 |
一、HT品牌培育的主要发展轨迹 |
二、HT品牌分众传播的层级化品牌构成 |
三、HT品牌分众传播的差异化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 |
四、HT针对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特征所采用的多元化分众传播模式 |
五、HT品牌塑造策略下的分众传播模式带来的启示 |
第三节 艺术衍生品品牌生态链模式的典型案例透视及其启示 |
一、义乌动漫衍生品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
二、义乌动漫衍生品品牌生态链的上游环节构建 |
三、义乌动漫衍生品品牌生态链的中游环节构建 |
四、义乌动漫衍生品品牌生态链的下游环节构建 |
五、义乌动漫衍生品产业品牌生态链带来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 |
致谢 |
(9)基于软创新的文化创意产业创新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 |
2.1 基本理论 |
2.1.1 经济增长理论 |
2.1.2 需求消费理论 |
2.1.3 产业创新理论 |
2.2 文创产业 |
2.2.1 概念辨析 |
2.2.2 行业结构和发展模式 |
2.2.3 产业特征 |
2.3 文创产业创新 |
2.3.1 国外文创产业创新的知识图谱分析 |
2.3.2 国内文创产业创新的知识图谱分析 |
2.4 文创产业创新系统 |
2.4.1 产业创新系统 |
2.4.2 与特定产业结合的实证 |
2.4.3 文创产业创新系统 |
2.5 研究述评与展望 |
第三章 软创新的存在性及其对创新理论的拓展 |
3.1 奥斯陆手册与创新的发展 |
3.2 软创新的实践 |
3.2.1 隐性创新 |
3.2.2 非功能性创新 |
3.2.3 软创新对TPP创新的拓展 |
3.3 软创新对文创产业发展的意义 |
第四章 我国文创产业创新现状分析及启示 |
4.1 系统背景与变迁机会 |
4.1.1 我国文创产业现状 |
4.1.2 国际文创产业实践 |
4.1.3 文创产业创新系统的变迁机会 |
4.2 知识基础与技术范式 |
4.2.1 产业创新基础 |
4.2.2 关键共性技术 |
4.2.3 技术范式 |
4.2.4 示范工程 |
4.3 行为者网络 |
4.3.1 本土文创企业 |
4.3.2 跨国公司 |
4.3.3 政府 |
4.3.4 其他行为者 |
4.4 系统运行规则与动力 |
4.4.1 制度 |
4.4.2 需求 |
4.4.3 系统运行与协同演进 |
第五章 我国文创产业主体创新系统分析 |
5.1 创新主体的构成 |
5.1.1 高等院校 |
5.1.2 政府研究机构 |
5.1.3 企业 |
5.2 我国文创产业产学研创新网络运行评价 |
5.2.1 社会网络分析法理论基础 |
5.2.2 主体子系统的社会网络图谱评价 |
5.2.3 评价结果分析 |
第六章 我国文创产业场域创新系统分析 |
6.1 文创场域创新理论 |
6.1.1 文创场域的要素和演进 |
6.1.2 文创场域竞争力及指数评价 |
6.2 文创产业场域创新系统模型构建——以上海为例 |
6.2.1 物质基础 |
6.2.2 空间构建 |
6.2.3 文化个性 |
6.2.4 政策导引 |
6.3 文创产业场域创新系统运行评价 |
6.3.1 结构方程模型基本原理及步骤 |
6.3.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6.3.3 调查问卷设计 |
6.3.4 调查问卷的收集与整理 |
6.3.5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6.3.6 评价结果分析 |
第七章 基于软硬协同的文创产业创新系统模型构建及评价 |
7.1 文创产业创新系统的模型构建 |
7.1.1 文创产业的软硬协同创新机理 |
7.1.2 文创产业创新系统模型的构建 |
7.2 各省市区文创产业创新能力评价 |
7.2.1 指标选取原则 |
7.2.2 指标选取依据 |
7.2.3 指标模型建立 |
7.2.4 实证分析 |
7.3 文创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 |
7.3.1 产业整体竞争力 |
7.3.2 文创产品竞争力 |
7.3.3 文创服务竞争 |
7.3.4 国际比较与评价 |
7.4 我国文创产业创新政策建议 |
7.4.1 培养文创阶层 |
7.4.2 释放创新需求 |
7.4.3 夯实物质基础 |
7.4.4 尊重文化个性 |
7.4.5 合理空间布局 |
7.4.6 灵活政策引领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之处 |
8.3 研究局限性 |
8.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成果 |
致谢 |
(10)我国转型期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1 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概念 |
1.2.2 文化创意产业的提出 |
1.2.3 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初步思考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相关研究评述 |
1.4 本文研究思路、框架与研究方法 |
1.4.1 基本思路 |
1.4.2 论文框架 |
1.4.3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
1.5.1 主要创新 |
1.5.2 研究不足 |
2. 理论基础 |
2.1 精神生产理论 |
2.1.1 早期经济学家的精神生产理论 |
2.1.2 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 |
2.2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
2.2.1 经济增长理论 |
2.2.2 经济发展理论 |
2.2.3 评述与启示 |
2.3 创新理论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演化经济理论 |
2.3.3 新熊彼特学派 |
2.3.4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
2.3.5 创新理论的启示 |
3. 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机理分析的理论框架 |
3.1 理论分析的逻辑起点:文化创意产业本质 |
3.1.1 相关概念的深入讨论 |
3.1.2 相关概念的整合分析框架 |
3.1.3 文化创意产业本质内涵和实践意义 |
3.2 理论分析的逻辑展开:文化创意产业特性和价值创造剖析 |
3.2.1 文化创意产业特性 |
3.2.2 文化创意产业价值创造剖析 |
3.3 理论分析的视角选择:创意引入——创意扩散——创意放大 |
3.3.1 微观层面:文化创意与微笑曲线——创意引入 |
3.3.2 中观层面:文化创意产业与产业重构——创意扩散 |
3.3.3 宏观层面:创意经济与发展方式转变——创意放大 |
3.4 理论分析的关键环节:构建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内在逻辑 |
3.4.1 文化创意产业推动经济发展 |
3.4.2 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创意产业 |
3.5 理论分析的逻辑结果:一个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机理模型的构建 |
4. 我国经济发展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4.1 我国经济增长现状与发展方式转变 |
4.1.1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中的结构失衡 |
4.1.2 发展方式转变与文化创意产业兴起 |
4.2 体制改革与文化创意产业演进 |
4.2.1 体制改革视阈下的文化发展方式转变 |
4.2.2 文化发展方式转变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演进 |
4.3 文化创意产业总体势态透视 |
4.3.1 产业演进脉络 |
4.3.2 整体现状分析 |
4.4 文化创意产业新兴业态焦聚 |
4.4.1 新媒体行业 |
4.4.2 动漫行业 |
4.4.3 设计行业 |
4.5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发展扫描 |
4.5.1 产业实体呈现空间集聚 |
4.5.2 产业发展形成地域梯度 |
4.5.3 产业内涵彰显城市特征 |
4.6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研判 |
4.6.1 实践阶段总结 |
4.6.2 发展趋势预判 |
5. 世界经济发展典型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国际比较分析 |
5.1 全球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分析 |
5.1.1 兴起动力探析 |
5.1.2 发展历程回顾 |
5.1.3 产业格局剖析 |
5.1.4 总体特点描述 |
5.2 典型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态势分析 |
5.2.1 英国态势分析 |
5.2.2 美国态势分析 |
5.2.3 澳大利亚态势分析 |
5.2.4 日本态势分析 |
5.3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分析 |
5.3.1 发展背景比较分析 |
5.3.2 发展理念比较分析 |
5.3.3 发展模式比较分析 |
5.3.4 发展重点比较分析 |
5.3.5 发展管理比较分析 |
5.3.6 发展政策比较分析 |
5.4 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演化趋势与经验启示 |
5.4.1 发展演化趋势 |
5.4.2 发展经验启示 |
6. 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的内在机理分析Ⅰ——文化创意产业推动经济发展 |
6.1 拓展与转化:资源嬗变机制 |
6.1.1 文化资源对经济资源的拓展 |
6.1.2 从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的转化 |
6.2 提升与整合:价值创造机制 |
6.2.1 文化创意产业价值新理论探究 |
6.2.2 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重构 |
6.2.3 基于对比视角的文化创意产业价值创造内在机制分析 |
6.3 支持与嵌入:技术耦合机制 |
6.3.1 分工视角下技术—文化关系的演变 |
6.3.2 文化创意与技术创新的内在区别 |
6.3.3 技术创新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 |
6.3.4 技术创新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嵌入 |
6.4 增长与融合:结构演变机制 |
6.4.1 产业结构演变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
6.4.2 文化创意产业自身增长与成为主导产业的潜质 |
6.4.3 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融合 |
6.4.4 文化创意产业对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重构 |
6.5 交替与互动:制度变迁机制 |
6.5.1 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 |
6.5.2 文化创意产业制度内涵 |
6.5.3 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创意产业制度创新 |
6.5.4 文化创意产业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分析 |
7. 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的内在机理分析Ⅱ——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创意产业 |
7.1 经济基础支撑机制 |
7.1.1 经济总量壮大奠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础 |
7.1.2 经济结构软化构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 |
7.1.3 经济形态演化契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内涵 |
7.1.4 发展方式转变拓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空间 |
7.2 市场环境培育机制 |
7.2.1 产业要素供给 |
7.2.2 市场机制成熟 |
7.2.3 创意氛围营造 |
7.2.4 政府因势利导 |
7.3 制度体系保障机制 |
7.3.1 体制改革赋予产业“合法性” |
7.3.2 现代企业制度重塑市场主体 |
7.3.3 知识产权制度保障产业发展 |
7.4 需求结构拉动机制 |
7.4.1 需求与文化需求 |
7.4.2 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互动中的需求结构转变 |
7.4.3 需求结构拉动文化创意产业演进的内在逻辑 |
8. 我国转型期文化创意产业政策考量 |
8.1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回顾 |
8.1.1 产业合法性确认以前的产业政策 |
8.1.2 产业合法性确认以来的产业政策 |
8.2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反思 |
8.2.1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经验总结 |
8.2.2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问题发现 |
8.3 我国转型期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新思路 |
8.3.1 以政策本质与文化创意产业特性为政策出发点 |
8.3.2 把产业政策需求与转型发展需要作为政策目标 |
8.3.3 用互动机理理论与国际发展经验支撑政策内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四、培育与发展上海的创意产业(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宝山区为例[D]. 卢玉鹏.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3)
- [2]3T理论视角下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研究[D]. 王楚. 东华大学, 2021(01)
- [3]利用自贸试验区发展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问题研究[D]. 孔祥翔. 吉林财经大学, 2020(07)
- [4]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空间演化研究[D]. 曹玉华. 苏州大学, 2019(06)
- [5]福州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特征及机制分析 ——基于台中市的比较[D]. 许赞炜.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武汉创意产业的空间格局与网络绩效研究 ——以工程设计业为例[D]. 曾霞.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7]上海制造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D]. 孙刚.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8(04)
- [8]现代产业形态下中国艺术衍生品品牌培育研究[D]. 高峰. 上海大学, 2017(02)
- [9]基于软创新的文化创意产业创新系统研究[D]. 蒋婷婷. 上海交通大学, 2016
- [10]我国转型期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机理研究[D]. 刘冠军. 西南财经大学,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