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足语文本质检测语文素养——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评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媛媛[1](2021)在《高考语文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研究(2011-2020)》文中认为语文在高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语言建构与运用”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列出,可见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性。“语言文字运用”作为高考语文全国卷的四个板块之一,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考查方式众多,题型灵活,一直是高考试题研究的重点,语言文字运用教学也是课堂教学中的难点。由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性,本文旨在通过对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研究,探寻试题的考点和命题特点,指导语言文字运用教与学的实践。本论文以2011—2020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为研究对象,主要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分析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的考点。将语言文字运用题分为词语运用,辨析与修改病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修辞手法,语言表达,标点符号这七大类,结合具体的试题分析归纳出各个题型涉及的考点。第二部分是分析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命题特点。基于试题考点研究,通过分析命题依据的规律性,探寻出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的题型趋于灵活多样、选材更加广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更高的命题特点。第三部分是探究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研究对现实的指导。在前两个部分的分析研究基础上,结合具体可实施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探究试题研究对教与学的现实指导。在教师教学方面,一是注意有效引导,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二是课堂渗透,教考结合;三是设置课外活动,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学生学习方面,一是要夯实基础,注重日常积累;二是做题时要仔细审题,掌握做题技巧。本论文的研究不只是为了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本身,也不单是为了应试,更重要的是探索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为语言文字运用教学提供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张永乐[2](2021)在《文章学视野下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教学研究 ——以2011-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为例》文中指出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教学是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同时该类文本不仅在告诉学生某种现象,某个原理,更希望通过这些阐述建立读者与文本之间的联系,因此论述类文本具有指导性和引导性。本文在文章学视野下立足教学实践对2011——2020新课标全国卷中的论述类文本试题进行分析,充实了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的教学理论研究,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具体论证如下:绪论部分对本文的选题缘起、选题目的和意义、论述类文本研究现状、文章学研究现状及文章学中的论述类文本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一章通过对文章学基础理论的阐释得出文章学在论述类文本教学中的功能表现,有认知、思辨、实用、美育四种功能,并结合功能表现从学生角度分析得出文章学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提升学生文本意识;从教师角度分析得出文章学可以促进教学视角的转变、充实语文课程教学。第二章主要在文章学视野下对论述类文本试题现状进行解读。从文章的原理层、体式层、操持层三个层面分析文本试题的侧重方向,接着又针对文本试题的语境分析、文本结构、主客体间的互动等难点进行分析,为论述类文本教学提供指导。第三章主要论述文章学理论在论述类文本试题中的基本应用。(1)论述类文本结构布局与文序论——整体序与部分序、客观序与主观序的有机统一;(2)论述类文本言辞与文辞论——语言表述的严谨、语言繁与简的协调;(3)论述类文本内容与文道论——文本信息的获取、价值观的感知;(4)论述类文本价值观表达与文评论——真、善、利、美,真的体现:阅读论述类文本后学生认知思维的提升;利的应用: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实用性与应用性;善的引导:论述类文本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美的体验:论述类文本阅读升华学生的精神世界。第四章主要论述文章学对论述类文本教学的启示。在思维教学方面:通过思维意识的对象化、思维意识的意向化、思维意识的形式化来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在思维训练方面:通过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法来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在审美教育方面:通过理解文本进行文章感知、参与实践加强生活感知、回归原文辅助综合感知、站稳人民立场、运用求实的哲思理念、充盈文化艺术修养来凸显审美教育;在价值理念方面:通过体味文章学激发求知欲、感触文章学发挥思想教育性来追寻文章内在的价值理念。
李钰[3](2021)在《高考语文情境化试题命制研究 ——以2016年至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为例》文中提出
徐斌[4](2021)在《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教学对策探究 ——以近十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文件指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在新课标中,将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排在首位,表明新课标对语言文字基础性地位的重视。高考是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的方向标,是评价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对语言的理解与运用,而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敏度感和表达力。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开展以及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高考语文试卷中“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制发生了变化,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趋势下,如何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所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的理念落实到高考试题中,如何使高中语言文字运用试题与语文教学改革相适应,如何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和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成为本文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分为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论文的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进行概述。这部分主要分为两方面的内容,首先回顾并梳理了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发展历程,对试题的演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清楚试题的变化趋势。其次分析了高考考试改革背景下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影响。第二章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题进行探究。第一节论述了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题依据,掌握试题的命制情况。第二节以2011年至2020年的高考试卷为研究对象,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进行命题分析,从题型、考查形式、语言材料、解题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三节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题进行总结。第三章主要总结了高中语言文字教与学的现状,分析教师在当前语言文字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考试和认识情况。第四章是本论文的重点章节,在全面分析高中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特点以及教学现状的基础之上上升到对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实践性思考,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高中语言文字运用试题、语文教材以及语言文字的教学相联系,从学生应如何提升语言文字能力,教师应如何对待语言文字的教学以及应如何有效利用语言文字资源这三方面提出一些见解,探讨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教学对策,希望对教师语言文字的教学提供启迪,对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些帮助。
张东肖[5](2021)在《思辨能力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于高考语文视角》文中提出核心素养教育的背景下,思辨能力成为讨论的热词,无论是在学科教学、教育评价还是社会需求上看,思辨能力都是培养人与发展人关注的重点。新颁布的高中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都体现了对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视。近年来,为研究语文思辨能力相关问题而召开的年会和申报的课题越来越多。可是就目前来说,已知现有的研究成果和公布的课题成果大多是出于一线教师的经验总结,要形成完备的理论体系还有一定的距离。另外,研究主要集中于思辨能力的培养与教学,关于思辨能力评价的相关研究则比较少,使得在语文学科领域中思辨能力评价的研究还存在欠缺。基于此,本论文选择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文献研究、定量和定性结合研究的两种研究方法来探讨语文学科领域内思辨能力评价的发展,以期能够全面系统地对思辨能力评价进行认识。同时,高考作为全国影响力最大的升学类考试,发挥着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导教学的关键作用,以高考语文视角切入进行研究不仅能对思辨能力评价提供最有力的支撑,还能对教育教学中培养思辨能力形成良好的引导。论文第一章主要是在宏观上为思辨能力评价提供研究背景与理论依据。国内上层教育政策与国际广阔视野是开展思辨能力评价研究所处的背景,选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大纲作为论文研究的基础。在充分梳理把握思辨能力考查背景与考查基础之上,构建出语文学科领域思辨能力框架,为论文中基于高考语文视角研究思辨能力评价提供理论基础,也是实践研究的理论指导。第二章从高考试题本身出发,就问题设计、测试形式与文本内容三个角度开展,再结合思辨能力框架中的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与探究思维能力的三个维度,以此总结高考语文中思辨能力评价的发展趋向和思辨能力评价在高考语文中典型试题表现。涉及到“分析论证提问方式”“客观题题型设置”“非连续性文本形式”“开放性答案设置”“情景考查载体”“话题价值导向”等具体语文测试特点。第三章总结思辨能力评价在高考语文中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论证逻辑考查单一、质疑批判意识考查重视不足、对探究能力考查有限。要想真正提高思辨能力考查水平,还必须针对问题发掘背后的原因。第四章则针对问题吸取国内外已有的相关命题经验,基于语文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分别在选材、命题与答案设置上都提出了具体示例,力求在提高论证逻辑考查水平、加强对批判质疑考查、增强发现能力与主观探究考查上做出努力,希望能为提高思辨能力在高考语文中的评价水平提供思路。
杨正艳[6](2021)在《高中语文实用文阅读教学研究》文中指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的颁布与实施,“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作为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之一提了出来,“实用文”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实用文与文学类文本、论述类文本有着本质区别,它是一种有着较强实用性与针对性且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文体,其文体类型可分为社会交往类、新闻传媒类和知识性读物类,属于现代文阅读范畴。实用文阅读教学具有极高的价值,对于学生个人来说,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提高阅读与表达交流水平,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对社会而言,实用文的学习有助于减少社会成员的“功能性文盲”,提高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提高综合素养,推动社会进步。但我们发现目前高中语文实用文阅读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对实用文阅读教学不重视、教学方法单一、阅读与应用联系不紧密、教研分离、教学内容难以确定、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功利化倾向严重、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不过关、学生主动学习意识薄弱、自制力差、学生兴趣与实用文语言特点不匹配等。为了使实用文阅读教学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针对当前高中语文实用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实习实践,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在教师专业素养上,通过教研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教师根据实用文文体特征、教材单元导语、课后习题、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确定实用文阅读教学内容,确保实用文教学质量。在教学策略上,采用群文阅读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则要摆正心态,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敢于实践,增强应用能力。高考方面则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尽力完善实用文的考查类型及题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高中语文实用文阅读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李锐[7](2021)在《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Ⅲ古代诗文阅读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高中教育中,语文学科是三大主科之一,高考语文是对高中阶段语文学科学习成果的一个测评反映。因云南省近五年语文高考试卷均是用的全国卷Ⅲ,故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全国卷Ⅲ近五年高考语文的古代诗文阅读题。并以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每一年的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考试大纲》为参考的文件依据,对近五年全国卷Ⅲ古诗文阅读板块中古文阅读题、古代诗歌阅读题和名句名篇默写题的选材和命题进行分析和总结。研究结果如下:一、经过对民国时期的高考试卷和新中国成立之后的高考试卷中古诗文阅读题进行分析,得出新中国成立之后文言文和古诗两种传统文化要素一直出现在语文高考试卷中,但文言文阅读的题型多且量大,分值在特定的时间段之内占比也非常高。其他题型在后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文言文阅读基本未发生过改变,十分稳定,这便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性。高考语文试卷发展至二十一世纪后,古诗文阅读才形成一个板块,这个板块包括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句名篇默写。高考语文试题的命制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得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总体向着更加合理且成熟的方向发展。二、通过对近五年全国卷Ⅲ古诗文阅读板块的选材与题型分析,总结出近年来语文高考古代诗文阅读的命题通过试题材料来展现“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核心观点,旨在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力。为了将全国卷Ⅲ的古诗文阅读板块与其他地区的试题进行一个比对,故对全国一二卷、江苏北京卷、新高考(山东和海南)卷六个地区的试卷的古诗文阅读板块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全国卷Ⅲ古诗文阅读板块的难度在几个地区的试卷里适中,文言文阅读选材会继续选自正史中的人物传记,诗歌阅读将会从唐宋诗歌里进行选材,名句名篇默写均出自新课标中规定的重点背诵古诗文。三、结合对全国卷Ⅲ的试题研究,提出针对古诗文的教学策略与备考策略。在日常教学中,首先要从教学设计入手,将文言文的基础字词语法等知识点融入到新颖的活动中,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古代的文化和精髓。其次在备考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
周萱[8](2021)在《高考语文情境化写作命题研究 ——以近十年新课标全国卷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雷琦[9](2021)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考语文命题的研究 ——以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卷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晏飘[10](2020)在《贵州历年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用类文本阅读作为高考的重要题型之一,是考核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载体,并已逐渐引起教育工作者和一线教师的重视。但目前实用类文本阅读无论是从深度、广度来看,研究都还不够。本文以恢复高考以来贵州历年高考阅读试题为例,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命题依据、命题原则、文本材料、试卷题型、考查标准等进行详细的归纳整理并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针对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解答和教师教学等问题进行研究,对应提出建议,冀此为一线教师和学生在该类文本的教学和解题方面提供有益参考。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对贵州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进行研究。绪论部分对近年来与实用类文本阅读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同时对研究意义进行陈述、对相关研究概念进行必要的界定。正文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主要梳理贵州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命题依据、命题原则,各个时期以及高考改革的各个阶段,高考语文阅读试题的历史演变过程,总结贵州高考语文卷选用情况。第二章主要从考查的能力层级、选文的来源、文本呈现方式以及试题的题目类型、分值变化等方面对贵州省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根据近几年考试中学生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失分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策略。第三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对一线教师教学实用类文本提出可行的建议,以提高一线教师在实用类文本体裁教学中的教学效果。
二、立足语文本质检测语文素养——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评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立足语文本质检测语文素养——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1)高考语文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研究(2011-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考点分析 |
第一节 词语运用题考点分析 |
第二节 辨析与修改病句题考点分析 |
第三节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题考点分析 |
第四节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题考点分析 |
第五节 语言表达题考点分析 |
第六节 标点符号题考点分析 |
第二章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命题特点分析 |
第一节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命题依据的规律性 |
第二节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命题特点分析 |
第三章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研究对现实的指导 |
第一节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研究对教师教学的指导 |
第二节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研究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文章学视野下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教学研究 ——以2011-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目的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3.1 论述类文本研究 |
3.2 文章学研究 |
3.3 文章学中的论述类文本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文章学在论述类文本教学中的基本阐释 |
1.1 文章学的基础理论 |
1.2 文章学在论述类文本教学中的功能表现 |
1.2.1 认知功能 |
1.2.2 思辨功能 |
1.2.3 实用功能 |
1.2.4 美育功能 |
1.3 文章学对论述类文本对教学的积极作用 |
1.3.1 学生层面:激活与提升 |
1.3.2 教师层面:教学模式与教学课程 |
第二章 文章学视野下的论述类文本试题透析 |
2.1 基于文章学视野的试题呈现形式 |
2.1.1 题型考察的多层性 |
2.1.2 文本选取的实践性 |
2.2 基于文章学视野的试题难度分析 |
2.2.1 语境分析造成的难度 |
2.2.2 文本截取造成的难度 |
2.2.3 缺乏双向互动造成主客体的构建难度 |
第三章 文章学理论方法在论述类文本试题中的基本应用 |
3.1 文章学与论述类文本内容 |
3.1.1 文章学中的文道论 |
3.1.2 文本内容与文道论的照应 |
3.2 文章学与论述类文本结构 |
3.2.1 文章学中的文序论 |
3.2.2 论述类文本结构布局与文序论的统一 |
3.3 文章学与论述类文本言辞 |
3.3.1 文章学中的文辞论 |
3.3.2 论述类文本言辞与文辞论的呼应 |
3.4 文章学与论述类文本表达 |
3.4.1 文章学中的文评论 |
3.4.2 文本价值表达与文评论的交融 |
第四章 文章学对论述类文本教学的启示 |
4.1 践行思维教学 |
4.1.1 通过试题文本讲解,培养文章学思维意识 |
4.1.2 通过试题文本分析,训练文章学思维方法 |
4.2 凸显审美教育 |
4.2.1 通过试题文本深思,感悟文章学提升审美感知 |
4.2.2 通过试题文本剖析,结合文章学触发审美情感 |
4.3 追寻价值理念 |
4.3.1 通过试题文本解说,体味文章学激发求知欲 |
4.3.2 通过试题文本领悟,感触文章学发挥思想教育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文章学视野下的论述类文本教学实录 |
致谢 |
(4)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教学对策探究 ——以近十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高考语言文字运用类试题分析研究 |
(二)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命题趋势 |
(三)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教学策略研究 |
三、研究的创新点及重难点 |
(一)创新点 |
(二)重难点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统计分析法 |
(三)问卷、访谈调查法 |
第一章 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概述 |
第一节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发展历程 |
一、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初始阶段(1977—1984) |
二、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发展阶段(1985—2006) |
三、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创新阶段(2007—2016) |
四、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成熟阶段(2017 年至今) |
第二节 高考考试内容改革背景下的语言文字运用试题 |
一、新课改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影响 |
二、高考评价体系对高考内容改革影响 |
第二章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题探究 |
第一节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题依据 |
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
二、 《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 |
第二节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题分析 |
一、语文高考试卷语言文字运用试题题型分析 |
二、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语言材料 |
三、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发展趋势 |
第三章 高中语言文字运用教与学现状 |
第一节 高中语言文字运用教师教学现状 |
一、缺乏国际视野及对新课标理念理解 |
二、教师对高考试题重视程度各有不同 |
三、必修与选修课程没有很好的相结合 |
第二节 高中语言文字运用学生的学习现状 |
一、考试情况与分析 |
二、问卷调查与分析 |
第四章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教学对策 |
第一节 落实新课标,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
一、建构学生的知识基础,用语言表达培养语感 |
二、科学的逻辑思维训练,要增强合作探究能力 |
三、注重具体情境的设计,创建学生的审美体验 |
四、从传统提升文化涵养,在现实挖掘人文精神 |
第二节 端正教学观念,提高语言文字运用教学地位 |
一、推动育人方式转变,注重研究高考试题新动向 |
二、转变教学的方式,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 |
三、实现教师专业化,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
第三节 丰富教学资源,积累语言文字运用基础知识 |
一、结合日常教学,充分利用必修与选修教材 |
二、关注试题命制,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 |
三、开发隐性资源,打开视野并积累素材来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5)思辨能力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于高考语文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五、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高考语文重视思辨能力考查的背景与基础 |
第一节 高考语文重视思辨能力考查的背景 |
一、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与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的总体要求 |
二、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与《新课标》的发布 |
三、国际权威教育测评对思辨能力考查的重视 |
第二节 高考语文对思辨能力考查的基础 |
一、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对思辨能力培养要求 |
二、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思辨能力考查的具体指向 |
第三节 高考语文思辨能力评价框架构建 |
第二章 思辨能力评价在高考语文中的实践 |
第一节 问题设计上对思辨能力考查的倾向愈发明显 |
一、分析论证提问方式的实证逻辑 |
二、客观题题型设置的推理逻辑 |
第二节 文本内容隐含着思辨能力考查倾向 |
一、情境为考查载体的反思审视 |
二、话题价值导向中的评价判断 |
第三节 测试形式多样化对思辨能力考查提出更高要求 |
一、非连续文本形式的创新设置 |
二、开放性答案形式中的个性多元 |
第三章 高考语文在思辨能力考查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论证逻辑考查单一 |
一、选材忽视论证思维多样性 |
二、客观题在论证思维考查上存在缺陷 |
第二节 质疑批判意识考查重视不足 |
一、选材缺乏必要的争议点 |
二、 设题上忽略消极因素 |
第三节 对探究能力考查有限 |
一、试题开放度有待提升 |
二、部分答案缺乏弹性空间 |
第四章 高考语文对思辨考查的建议 |
第一节 立足思维测试,提高论证逻辑考查水平 |
一、落实客观题对论证能力的考查 |
二、以主观题形式明确考查论证思维过程 |
三、选取多种论说样式文本 |
第二节 吸取命题经验,加强对批判质疑考查设置 |
一、选录双篇关系对比文章 |
二、直接摘录瑕瑜互见文章 |
三、抓住消极因素设题 |
第三节 注重发现能力,增强探究试题开放性 |
一、强调个性阅读与创意解读 |
二、探究题命制注重动态生成 |
三、参考答案设置多元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高中语文实用文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一章 高中语文实用文的界定及高考考查类型 |
第一节 实用文及其分类 |
一、实用文的概念 |
二、实用文的特征 |
三、实用文的分类 |
第二节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实用文选文统计 |
一、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实用文选文数量统计 |
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实用文选文排列和文体类型分析 |
第三节 实用文高考考查类型 |
一、高考语文实用文阅读考查分析 |
二、高考语文实用文写作考查分析 |
第二章 高中语文实用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
第一节 高中语文实用文阅读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一、高中语文实用文阅读线下教学现状分析 |
二、高中语文实用文阅读线上教学现状分析 |
第二节 高中语文实用文阅读学生学习现状调查分析 |
一、高中语文实用文阅读学生线下学习现状分析 |
二、高中语文实用文阅读学生线上学习现状分析 |
第三节 高中语文实用文阅读教学现状原因分析 |
一、教材编排方面 |
二、教师教学方面 |
三、学生学习方面 |
第三章 高中语文实用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
第一节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确定实用文教学内容 |
一、教研结合,提高专业素养 |
二、确定教学内容,确保教学质量 |
第二节 优化教师实用文教学方式 |
一、读写结合,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
二、开展实用文群文阅读教学 |
三、开展实用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
第三节 调整学生心态,理论联系实际 |
一、摆正心态,树立主动学习意识 |
二、敢于实践,增强应用能力 |
第四节 丰富高考考查类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一、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
二、完善实用文的考查类型与考查题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中语文实用文教学现状调查(教师版) |
附录2 高中语文实用文学习现状调查(学生版) |
附录3 《我有一个梦想》混合式教学设计 |
附录4 《 别了,不列颠尼亚》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落日》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
致谢 |
(7)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Ⅲ古代诗文阅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一章 高考语文试题古诗文阅读板块的演变发展 |
第一节 1977 年以前古诗文阅读题的演变 |
第二节 1977年后古诗文阅读题的演变 |
第二章 近五年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板块命题依据 |
第一节 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 |
第二节 以历年考试大纲为命题依据 |
第三章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Ⅲ古诗文阅读板块选材分析 |
第一节 文言文阅读题的选材来源 |
第二节 古代诗歌阅读题和名句名篇默写题的选材来源 |
第四章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Ⅲ古诗文阅读板块题型分析 |
第一节 文言文阅读题的题型分析 |
第二节 古代诗歌阅读题和名句名篇默写题的题型分析 |
第五章 全国卷Ⅲ与其他卷古诗文阅读板块选材、题型比较 |
第一节 全国卷Ⅰ和卷Ⅱ古诗文阅读板块的选材分析 |
第二节 江苏卷、北京卷和新高考卷古诗文阅读板块的选材分析 |
第三节 其他卷与全国卷Ⅲ古诗文阅读板块的异同比较 |
第六章 全国卷Ⅲ的古诗文阅读板块教学和备考策略 |
第一节 古诗文教学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
第二节 古诗文的教学方法探究 |
第三节 古诗文的复习备考策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贵州历年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概念界定与创新之处 |
四、研究目标与方法 |
第一章 贵州历年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试题命题依据及历史沿革 |
第一节 贵州历年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试题的命题依据 |
第二节 贵州历年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的命题原则 |
第三节 贵州历年高考语文卷选用情况 |
第四节 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的演变进程 |
第二章 高考语文卷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分析 |
第一节 考查能力层级的分析 |
第二节 实用类文本阅读内容和命题情况分析 |
第三节 贵州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失分原因 |
第四节 实用类文本阅读命题规律及趋势 |
第三章 高考背景下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策略 |
第一节 联结必修和选修教材的内容 |
第二节 分体裁进行阅读教学 |
第三节 教师教学准备精细化 |
第四节 学生知识储备及解题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立足语文本质检测语文素养——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评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考语文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研究(2011-2020)[D]. 刘媛媛.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2]文章学视野下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教学研究 ——以2011-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为例[D]. 张永乐.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3]高考语文情境化试题命制研究 ——以2016年至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为例[D]. 李钰.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4]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教学对策探究 ——以近十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为例[D]. 徐斌.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5]思辨能力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于高考语文视角[D]. 张东肖.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6]高中语文实用文阅读教学研究[D]. 杨正艳.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0)
- [7]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Ⅲ古代诗文阅读题研究[D]. 李锐.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8]高考语文情境化写作命题研究 ——以近十年新课标全国卷为例[D]. 周萱.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考语文命题的研究 ——以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卷为例[D]. 雷琦.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10]贵州历年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研究[D]. 晏飘.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