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贫困的民族社会学思考——以川甘滇藏地区为例

反贫困的民族社会学思考——以川甘滇藏地区为例

一、反贫困的民族社会学思考——以川甘滇藏区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黎雪[1](2020)在《何为和谐民族关系:木里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族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一种,随着更大范围的经济一体化,交通、网络、通信的迅速发展,关系网络向外向内延伸,社会单元间的联系加强。在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的今天,民族关系成为国家建设与发展需面对的重要议题之一。为提供和谐民族关系研究县域典型案例,本文以木里藏族自治县民族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考察,定量与定性的相互映证,梳理木里和谐民族关系的形成、发展与现状,总结其经验价值。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研究分建国前后对木里和谐民族关系形成的历史基础、曲折发展进行梳理。主要考察了木里建置沿革与多民族分布、世居民族的源与流;从“自下而上”的民间互动,回溯了民间经济、政治、文化往来;从“自上而下”的王朝力量,回顾了中央王朝有利于地方民族关系的政治建构。建国以来,木里民族关系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研究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大跃进”“文革”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三个阶段,分别探讨了木里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民族关系发展道路上遭受的挫折、经济社会文化变迁与民族关系的发展。从实证的视角,笔者开展了民族关系田野调查。研究首先阐明了田野调查中衡量木里和谐民族关系的核心要素和影响因素、相关的内涵界定、问卷设计与田野开展情况。调查主要把各民族人口构成及相对规模、居住格局、日常交往、族际通婚、语言使用、民族心理作为木里和谐民族关系考察的六个核心因素。人口结构中的民族关系,包括木里各民族人口构成与相对规模、人口普查结果中反映的社会结构性差异;居住格局中的民族关系,包括各民族地理空间的分布、城乡分布情况、微观个体的邻里关系;日常交往中的民族关系,包括生活场所、工作场所、学校场所、娱乐场所中的民族交往;族际通婚中的民族关系,则基于2015年至2017年乔瓦镇婚姻登记数据、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木里县婚姻登记数据,分析包括族际婚的数量及占比、族际婚中的性别差异、教育边际效应对族际婚的影响;语言使用中的民族关系,包括对民族语言文字使用、汉语言文字使用、双语教育普及的考察;民族心理中的民族关系则通过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民族偏见与歧视的调查情况来呈现。同时,本文对和谐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即外部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人文社会环境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木里主要经济指标、脱贫攻坚的成绩和挑战、语言环境、宗教环境、教育状况等问题。民族关系的认识维度,从历时与共时、国家与民间、结构与互动的不同维度展开。历史积淀和现实建构共同生成木里民族关系,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继承延续;民间交往和国家力量共同生成木里民族关系,其发展离不开“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两股力量;同时,民族关系也是结构与互动的统一,既通过民族成员的互动交往折射关系的具象情况,又通过赖以生存的外部结构环境影响其发展态势。新时代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善少数民族权利保护、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等路径构成和谐民族关系的时代要求。针对木里当地实际,研究提出夯实和谐民族关系的发展基础,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经济发展“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因地制宜探索地方发展模式的路径。

黄进,刘伟,候蔺[2](2019)在《四川省社会学学科发展70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章回顾了四川省社会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四川省社会学学科恢复重建所走过的路程。从恢复发展期(1978—1990)、快速进步期(1991—2000)和全面发展期(2001年至今)三个阶段及学科建设与学术成果两个方面,对四川省社会学学科始终立足西部、对话国际、力争前沿,以研究西南地区社会运行与发展的基础理论与规律,回应不同时期的社会问题与人口问题,探索西部地区社会工作实务的理论、方法与路径,记录西部地区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群的日常生活机理与民风民俗等方面做出了深入的描述与分析。

陈光燕[3](2016)在《我国西南地区农村妇女多维贫困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特殊群体之一,农村妇女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农村妇女发挥了主导作用;更体现在常年的生产过程中,农村妇女在家庭经济收入、牲畜饲养方面的突出贡献。然而,农村妇女在为家庭做出巨大贡献的情况下,却面临着自身经济收入较少、技能难以得到提升、社会地位较低、思想观念难以与时俱进等诸多维度的贫困剥夺。农村妇女的多维贫困加深了现今我国西南地区的多维贫困状况,影响了区域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找到农村妇女多维贫困制约因素,解决好区域妇女多维贫困问题,对于深入研究我国西南地区多维贫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因此,本研究以我国西南地区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和重庆市为研究区域,着重研究了我国西南地区农村妇女多维贫困状况,致贫原因和治理路径,以期能够为我国西南地区多维贫困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本研究运用精准扶贫理论、多维贫困理论、反贫困理论和社会性别理论,在对我国西南川渝云贵四省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单维贫困、多维贫困以及贫困的分解等方面对该地区农村妇女多维贫困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同时,研究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对该区域农村妇女多维贫困致贫原因进行了分析。基于现状和原因的分析,研究从治理重点和难点、治理政策路径两个方面对我国西南地区农村妇女多维贫困治理路径进行了探讨。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结果,研究从农村妇女多维贫困程度、影响因素和治理难度三个方面得出了结论,并给出了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和方向。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西南地区农村妇女存在严重的多维贫困。虽然整体上我国西南农村妇女多维贫困状况有所减轻,但区域农村妇女贫困剥夺维度数量大,贫困程度依然很深。特别是在社会地位、文化程度、工作情况等方面,区域农村妇女受到的贫困剥夺最严重,不同区域农村妇女受到的贫困剥夺有差异,但基本主要集中在社会地位、文化程度等维度上。(2)制度、文化和留守农村因素对区域农村妇女贫困影响大。传统户籍制度、计划生育机制和教育制度对我国西南地区农村妇女贫困影响较为显着。文化因素,如藏传佛教因素等,是区域农村妇女多维贫困的一个重要致贫因素。而留守农村导致的一系列权利缺失,进一步加剧了区域农村妇女多维贫困状况。(3)权利剥夺、自身能力不足和思想观念滞后加剧了妇女贫困程度。西南地区农村妇女每个维度的贫困剥夺都有不同的致贫原因,但笔者通过分析发现,权利剥夺和自身能力不足、思想观念滞后是最重要的原因,并且贯穿于区域农村妇女每个维度的贫困剥夺,是我们在区域农村妇女多维贫困治理中不得不面临的棘手问题。(4)农村妇女多维贫困治理难度大。当前我国西南地区农村妇女扶贫中政府力量还难以充分发挥,社会和市场力量还较为薄弱,贫困个体主动性不强。面对区域农村贫困妇女多维需求,传统以增收为主的贫困扶持模式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同时,认为今后的研究应在“农村妇女多维贫困治理各组成部分的系统化研究;农村妇女多维贫困治理机制的构成要件、运行方式、实现模式、实践操作、精准度与效度评价;政府、市场、社会、社区、农户在农村妇女多维贫困治理中的功能边界、角色定位”三方面给予重点关注和探讨。

郝龙[4](2014)在《时代叙事:回汉两家庭的六十年生计策略变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家庭生计策略选择为基本切入点,讲述了回汉两个家庭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生计发展故事,在致力于展现家庭作为能动的行动者一面的同时,更侧重于描述和分析不同阶段上家庭与国家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变动状况。通过结合回汉两个家庭的个案资料,本文在英国国际发展署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基础上,对生计资本、生计策略等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完善了能力、资格、机会等其他生计要素类型;通过对处于不同民族身份、文化和社会环境下的两个家庭,在面对相同或相似政策条件时所做出的生计策略的对比研究,提出了生计倾向概念,强调文化、历史、地域等因素对实践策略选择的影响;将可持续生计目标转化为生计层次概念,并建立起相应的分析模型,由此构建起一个更为完善全面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

迟玉花[5](2013)在《当代藏区村落社会研究 ——甘肃卓尼郭大村调查》文中提出英国着名民族学人类学教授、结构功能学派的领袖人物A·拉德克利夫·布朗(A. Radcliffe Brown)与我国民族学奠基人吴文藻先生一致认为:为了对人们的生活进行细致的研究,研究者有必要在最初阶段,将一个村子作为研究单位。循着这样的思路,本论文将研究视点落到了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申藏乡的一个有53户人家的藏族村落——郭大村。通过对农牧兼营的郭大村村落社区的田野调查,笔者运用民族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从微观处入手详细考察描述了改革开放前后,郭大村人在经济生活模式、社会基本结构、教育的获得、精神世界的建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社会分层与流动等方面的现状与变迁。在解剖“麻雀”的过程中,通过纵向的比较研究,分析郭大村人生产和生活方式变迁的起因与过程,探察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在印证“文化的本质在于适应,适应带来发展”这一理论的同时,尝试提出了科学处理和解决郭大村城乡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的方法。论文共分八章内容。第一章绪论。在较为详细地提供了关于田野点——中国西北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申藏乡郭大村的地理定位和文化图景的民族志描述基础上,记叙本项研究的时代背景、理论主题与基本关切点,同时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村落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在评论其得失的基础上,表明:在坚持民族学、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本项研究在·个村落社区现代化的进程中,试图以扎实的民族志研究为推手,促进中国藏族村落民族志的发展。第二章郭大村藏族居民的生产方式。通过详细描述郭大村藏族居民传统的半农半牧业经济生产方式,以及在现代化进程中对于土地和牧场,即农、牧业的取舍,论证了郭大村人面对现代化所进行的“自觉选择”。在充分分析半农半牧业经济生产方式的利弊,以及基于传统和现实的情况,郭大村人应该做出“联合”——农农联合、牧牧联合、农牧联合的选择,以此来提升农牧业经济实力。第三章郭大村藏族居民的生活方式。基于对郭大村人日常收入和人情礼信支出的详细描述,表明在现代化的今天,郭大村人仍例行着祖辈相传的传统人情礼俗,这是村落居民相互间维系个人情感和亲属、邻里关系的重要方式。民居的建盖和家用电器及小型农用机械化的使用,既显示出现代化对提高郭大村人生活水平的直接作用,也显现出贫富差距的拉大这一需引起关注的世纪难题。最后,以在郭大村村落家庭中有代表性的3个家庭作为个案,详细叙述了他们的生计方式和家庭状况,笔者认为,传统的生计模式不能使郭大村人致富,应整理思路,改变观念,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第四章郭大村的社会结构。此章以郭大村的历史及社会特征、村落社会及村规民约、村人的婚姻家庭、社会分层与流动等社会结构深描为主线,意在说明文化变迁对郭大村社会结构的影响。第五章郭大村藏族居民的文化教育。“双语”教育、传统寺院教育、现代学校教育是本章研究的重点。寺院教育在培养藏族知识分子、传播藏族文化和知识、塑造民族精神等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脱离广大群众、不能普及大众知识、文化知识与科学技术相分离等局限性。人力资本是21世纪各种资源要素中最重要的资源,普及科学技术及生产生活等皆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有效支撑,而郭大村人受教育程度现状堪忧,文盲率高达56%,与现代化的社会要求极不匹配。应汲取以往发展教育的经验和教训,采取各种办法,努力提高郭大村藏族居民的文化素质。第六章郭大村藏族居民精神世界的建构:宗教信仰。该章对郭大村人的宗教信仰、郭大村主寺恰盖寺、村民与寺院的互动、村民宗教支出、宗教的调适做出描述与分析,指出,为适应现代化的脚步,村民与宗教在积极的调试中获得了各自的发展。第七章郭大村藏族居民的日常生活与文化传承:民俗与娱乐。郭大村村民的民俗娱乐在传统的承继与现代化的变迁中悄悄地发生着改变,但是,作为凝聚村民的粘合剂,民俗娱乐将会在改变中得到继承。第八章结语:研究结论与反思。陈述本项研究的初步结论,对郭大村人的文化适应、政府施政中应注意的问题作出了符合民族志事实的解释,进而指出,文化自觉是社区发展和实现“我们的现代化”的前提,并对本项研究作为一项村落民族志研究作出辩护和反思。此外,各章节中与郭大村相关的图片,笔者都在每一章的最后给予了展示。

刘爱文[6](2011)在《甘南藏族社区变迁研究 ——以碌曲县郎木寺镇郎木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以来藏族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迁,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期,藏族社区社会变迁的研究近年来成为人类学、社会学和地理学关注的热点,研究藏族社区的变迁对于推动藏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维护地区长治久安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甘南藏族自治州的郎木村社区作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关于社区研究的范式和方法,采用社会学与地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方式,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深度交谈、访问和考察等手段展开研究。通过研究郎木村社区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时代背景下社区生产、生活、文化、人口和家庭等方面的变迁,分析推动社区变迁的驱动力因素,并探讨当前社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部分;简要论述了文章的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通过对于研究区域的确定来引出研究主题;回顾国内外关于社区变迁的相关研究,尤其是关于藏族社区的研究。交代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思路框架。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至第四章;第二章通过文献和访问等方法概述了郎木村社区的自然环境概况、社会经济概况和历史沿革以及早期社区文化的形成;第三章以改革开放为时间节点通过社区的人口、部落组成、政治经济生活、宗教生活、社区教育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改革及以前郎木村社区的变迁,并按照时间顺序将变迁分为1955年以前的部落时期、19561965年的社区解放初期、19661976年的文革时期、19771990的改革开放时期四个阶段;第四章以调查问卷资料为基础,通过对调查对象的统计与分析,从社区的人口、家庭生活、婚姻与生育、日常生活、经济生活、文化教育、社区空间结构、社区认同等几个方面对90年代以来的社区变迁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第三部分包括第五和第六章;第五章通过政策、经济和多元文化三个层面的因素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影响郎木村社区变迁的驱动力机制以及社区居民对于各种驱动因素的响应;第六章总结了文章的基本脉络,提出了郎木村社区在当前发展变迁中面临的问题,并对国家政策推动、生态环境胁迫与旅游发展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下的社区可持续发展与文化传承进行了反思和展望。

范远江,马代琼[7](2007)在《创新是四川藏区扶贫开发的新选择》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四川藏区如何持续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乃是当前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急需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首先阐述四川藏区的地位及扶贫开发的历程,然后分析四川藏区扶贫开发工作的现状,并明确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模式选择,最后提出新阶段四川藏区扶贫开发工作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范远江[8](2006)在《四川藏区扶贫开发态势及思路创新》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四川藏区如何持续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乃是当前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急需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首先阐述四川藏区的地位及扶贫开发的历程,然后分析四川藏区扶贫开发工作现状,并明确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模式选择,最后提出新阶段四川藏区扶贫开发工作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北大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9](2002)在《五届中国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的回顾与展望》文中提出

郎维伟[10](2000)在《反贫困的民族社会学思考——以川甘滇藏区为例》文中提出

二、反贫困的民族社会学思考——以川甘滇藏区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反贫困的民族社会学思考——以川甘滇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何为和谐民族关系:木里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选择木里藏族自治县民族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三、研究价值
    四、研究综述
    五、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六、研究创新及难点
    七、木里藏族自治县基本概况
第一章 木里民族关系形成的历史基础
    第一节 木里多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
        一、建置沿革与多民族分布
        二、木里世居民族的源与流
    第二节 木里多民族交往的民间互动
        一、经济交往与民族关系
        二、政治交往与民族关系
        三、文化交往与民族关系
    第三节 中央王朝有利于地方民族关系的政治建构
        一、中央王朝的土司制度
        二、中央王朝的改土归流
        三、木里历史对民族关系的当代启示
第二章 建国以来木里民族关系的曲折发展
    第一节 新中国的建立与木里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
        一、人民政权的建立
        二、民主改革的推行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实施
        四、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
    第二节 “大跃进”“文革”时期木里民族关系遭受挫折
        一、左倾思想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二、“文革”对民族关系的破坏
        三、民族政策的拨乱反正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木里社会经济文化变迁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一、工业化、市场经济和社会关系结构变化
        二、民族旅游带来的社会多元及关系结构改变
        三、大众传播媒介与多民族关系的扩展及互动方式变化
        四、木里经济的支柱产业:林业和水电
第三章 木里民族关系核心要素的实证考察(上)
    第一节 民族关系要素理论确认
        一、衡量民族关系的核心要素和影响因素
        二、有关和谐民族关系的内涵界定
        三、问卷设计与田野调查的开展
    第二节 人口结构中的民族关系
        一、各民族人口构成及相对规模
        二、人口普查结果反映的社会结构性差异分析
    第三节 居住格局中的民族关系
        一、各民族地理空间分布
        二、各民族城乡分布情况
        三、微观个体的邻里关系
第四章 木里民族关系核心要素的实证考察(下)
    第一节 日常交往中的民族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交往观的当代意义
        二、木里民族交往现状
        三、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木里举措
    第二节 族际通婚中的民族关系
        一、乔瓦镇族际婚分析:基于2015年-2017年乔瓦镇婚姻登记数据
        二、木里县族际婚分析:基于2018年1月-2019年6月木里婚姻登记数据
        三、木里人口较多民族族际婚特点
    第三节 语言使用中的民族关系
        一、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
        二、汉语言文字的使用
        三、民汉双语教育的普及
    第四节 民族心理中的民族关系
        一、国家与民族认同
        二、多层次的民族认同
        三、民族偏见与歧视
第五章 木里民族关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民族关系与经济发展
        一、主要经济指标及增速分析
        二、木里经济发展政策建议
    第二节 民族关系与反贫困
        一、脱贫攻坚的成绩与困难
        二、木里脱贫攻坚政策建议
    第三节 民族关系与人文环境
        一、语言环境宽松
        二、藏传佛教世俗化现象
        三、教育状况改善及热点问题评析
第六章 木里构筑起和谐民族关系及其价值
    第一节 木里和谐民族关系经验性价值
        一、历时与共时的统一
        二、国家建构与民间交往的统一
        三、结构与互动的统一
    第二节 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路径
        一、完善少数民族权利保护
        二、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三、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四、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第三节 夯实和谐民族关系的基础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县
        二、民族工作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经济发展“利益共享,责任共担”
        四、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五、因地制宜,探索木里发展新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四川省社会学学科发展70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述
    (一)社会学学科发展简史
    (二)社会学科传入四川及其在四川的传播
二、四川社会学科的学科建设
    (一)恢复发展期(1978—1990)
    (二)快速进步期(1991—2000)
    (三)全面发展期(2001年至今)
三、学术成果
    (一)恢复发展期(1978—1990)
    (二)快速进步期(1991—2000)
    (三)全面发展期(2001年至今)
        1.传统优势研究深耕细作
        2.基层治理领域成果丰硕
        3.社会发展与社会工作蓬勃兴起
        4.灾害社会学研究独树一帜
        5.民俗学研究富有特色
        6.人口学研究成果丰硕

(3)我国西南地区农村妇女多维贫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贫困
        1.2.2 反贫困
        1.2.3 农村妇女
        1.2.4 西南地区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创新
        1.5.2 研究不足
2. 妇女反贫困理论基础
    2.1 精准扶贫理论
    2.2 多维贫困理论
    2.3 贫困治理理论
    2.4 社会性别理论
3. 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及其比较
    3.1 多维贫困测度方法
        3.1.1 基于公理化多维贫困测量方法
        3.1.2 基于能力化的多维贫困测量方法
    3.2 多维贫困测度方法比较
4. 西南地区农村妇女多维贫困实证研究
    4.1 数据来源
    4.2 样本分布
    4.3 维度选取与剥夺值的确定
        4.3.1 维度的选取
        4.3.2 剥夺值的确定
        4.3.3 权重设置
    4.4 贫困测算与分解
        4.4.1 单维贫困测度结果
        4.4.2 多维贫困测度结果
        4.4.3 多维贫困指数的分解
        4.4.4 本章小结
5. 西南地区农村妇女多维贫困原因分析
    5.1 宏观角度分析
    5.2 微观角度分析
    5.3 本章小节
6. 西南地区农村妇女多维贫困治理路径探讨
    6.1 多维贫困治理的重点和难点
        6.1.1 多维识别难题
        6.1.2 多元帮扶难题
        6.1.3 动态监管难题
        6.1.4 融入扶贫难题
    6.2 农村妇女多维贫困治理政策路径
        6.2.1 搭建平台,合力推进
        6.2.2 精准识别,动态监管
        6.2.3 精确对接,个性帮扶
        6.2.4 严格考核,提升成效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西南地区农村妇女存在严重的多维贫困
        7.1.2 制度、文化和留守农村因素对区域农村妇女贫困影响大
        7.1.3 权利剥夺、自身能力不足和思想观念滞后加剧了妇女贫困程度
        7.1.4 西南地区农村妇女多维贫困治理难度大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加的科研活动

(4)时代叙事:回汉两家庭的六十年生计策略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民族社会学的“家庭”视角
        (二) 民族家庭研究
        (三) 家庭策略研究
        (四) 生计研究
    四、田野点与研究方法
        (一) “回”家的木场村与“汉”家的西南关
        (二) 研究方法
    五、难点与不足
第二章 家庭生计策略的理论构建
    一、家庭、民族与国家的互构
    二、家庭结构与家庭策略
    三、家庭生计策略分析的基本理论
        (一) 家庭生计
        (二) 家庭生计要素
        (三) 家庭生计策略
第三章 引:红太阳照亮全中国(1950-1980)
    一、“社会主义大厦的螺丝钉”:一种对立的理想类型
    二、“大锅饭”与“开小灶”:民族差异的缺位
    小结
第四章 启:摸着石头过河(1981-1990)
    一、承包地上的买卖人:“回”家羊皮与“汉”家集
    二、村办企业中的“汉”家人
    小结
第五章 转:市场经济的波涛汹涌(1991-2000)
    一、单位制的“红绿灯”:“回”家停,“汉”家行
    二、走上“个体户”之路:“回”家向前,“汉”家向后
        (一) “汉”家的多元化生计发展策略
        (二) “回”家的辅助型生计发展策略
    小结
第六章 承:流动不定的新时代(2001-2010)
    一、回汉家庭生计与时代主义新要素
    二、市场、民族与生计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一、从叙事到理论:家庭生计策略分析的基本框架
    二、从理论到方法:策略分析与“事件——过程”研究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当代藏区村落社会研究 ——甘肃卓尼郭大村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理论范式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核心概念及其运用
    第四节 研究内容概述
    第五节 村落社区研究综述
    第六节 田野地点的选择
    第七节 郭大村历史沿革
第二章 郭大村藏族居民的生产方式
    第一节 郭大村藏族居民的农业生产
    第二节 郭大村藏族居民的牧业生产
    第三节 郭大村藏族居民半农半牧业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四节 郭大村藏族居民的其他经济活动
    附图
第三章 郭大村藏族居民的生活方式
    第一节 郭大村藏族居民的日常收入和人情礼信支出
    第二节 郭大村藏族民居
    第三节 郭大村藏族居民使用家用电器情况
    第四节 郭大村藏族居民的3个家庭
    附图
第四章 郭大村的社会结构
    第一节 郭大村的历史记忆及社会特征
    第二节 郭大村村落社会
    第三节 郭大村藏族居民家庭
    第四节 郭大村藏族居民的婚姻
    第五节 社会分层与流动
第五章 郭大村藏族居民的文化教育
    第一节 现代教育中的“双语”教育
    第二节 传统教育中的寺院教育
    第三节 郭大村藏族居民受教育情况调查
    第四节 发展藏族现代教育的经验与感悟
第六章 郭大村藏族居民精神世界的建构:宗教信仰
    第一节 郭大村藏族居民的宗教信仰
    第二节 郭大村主寺恰盖寺院
    第三节 郭大村藏族居民与恰盖寺院的互动
    第四节 郭大村藏族居民的宗教支出
    第五节 宗教的调适与变革
    附图
第七章 郭大村藏族居民的日常生活与文化传承:民俗与娱乐
    第一节 民俗与娱乐综述
    第二节 “斡阁玛戛”习俗解读
    附图
第八章 结语:研究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结论与问题
    第二节 反思与发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完成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附录1:对郭大村前任大队支书付完玛的访谈
    附录2:对恰盖寺院囊欠管家成来的访谈
    附录3:二十世纪甘肃藏族研究概述
    附录4:郭大村改革开放前后部分原始经济资料

(6)甘南藏族社区变迁研究 ——以碌曲县郎木寺镇郎木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区域选择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2.4 研究框架
    1.3 理论基础
        1.3.1 人类生态学理论
        1.3.2 现代化理论
        1.3.3 变迁理论
        1.3.4 国家——社会理论
    1.4 社区的概念
    1.5 研究综述
        1.5.1 国外社区研究综述
        1.5.2 少数民族社区研综述
        1.5.3 藏区社区研究综述
第二章 郎木寺社区概况
    2.1 郎木寺社区自然环境概况
        2.1.1 郎木寺的地理区位
        2.1.2 郎木寺生态环境状况
    2.2 郎木寺社区社会经济状况
    2.3 郎木寺社区的历史沿革
    2.4 郎木寺社区早期的文化
第三章 改革开放及以前的郎木寺社区变迁
    3.1 部落时期的郎木寺社区(1955 年以前)
        3.1.1 部落时期郎木寺社区的人口构成
        3.1.2 郎木寺社区的部落组成
        3.1.3 部落时期的社区政治生活
        3.1.4 部落时期的社区宗教
        3.1.5 部落时期的社区经济生活
        3.1.6 部落时期的郎木寺社区的教育状况
    3.2 郎木寺解放后的社区变迁(1956-1965)
        3.2.1 解放初期社区的政治社会生活
        3.2.2 郎木寺解放初期社区的生产
        3.2.3 郎木寺解放初期的社区宗教
        3.2.4 郎木寺解放初期的教育
    3.3 文革时期社区变迁(1966-1976)
        3.3.1 文革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
        3.3.2 文革时期社区的宗教生活
    3.4 改革开放时期社区的变迁(1977-1990)
        3.4.1 改革开放时期郎木寺社区的经济生活
        3.4.2 改革开放时期郎木寺社区的宗教生活
        3.4.3 改革开放时期社区的教育
第四章 1990 年以来郎木寺的郎木寺社区
    4.1 社区的人口
        4.1.1 社区人口的增长
        4.1.2 社区人口的民族与性别构成
        4.1.3 社区人口的文化程度与职业构成
        4.1.4 社区人口的户口类别和迁居性分析
    4.2 社区的家庭生活
        4.2.1 藏族家庭的概念范畴
        4.2.2 郎木社区家庭结构与规模
    4.3 社区的婚姻生活与生育
        4.3.1 藏族婚姻制度概述
        4.3.2 郎木社区的婚姻途径
        4.3.3 郎木社区居民的婚姻观念
        4.3.4 郎木社区的生育
    4.4 社区的日常生活
        4.4.1 服饰与饮食
        4.4.2 节庆风俗与宗教生活
        4.4.3 社区的宗教生活
        4.4.4 独特的生态伦理观念与丧葬习俗
    4.5 社区的经济生活
        4.5.1 社区生产生活
        4.5.2 居民的收入与消费
    4.6 社区的文化教育
        4.6.1 社区教育状况
        4.6.2 居民对文化教育的认知变化
    4.7 社区居住空间与空间结构
        4.7.1 郎木社区居民的居住空间
        4.7.2 郎木社区空间结构
    4.8 社区认同感分析
        4.8.1 郎村社区认同的根源
        4.8.2 基于社区居民的生活满意度调查
第五章 社区变迁的驱动力机制分析
    5.1 来自政府与政策层面的推动
        5.1.1 经济政策
        5.1.2 生态环境政策
    5.2 经济层面的驱动
        5.2.1 现代牧业经济的发展
        5.2.2 旅游作为新兴主导产业对社区的推动
    5.3 多元文化的驱动
        5.3.1 独特的宗教文化对社区发展变迁的推动
        5.3.2 外来多元文化的介入对社区变迁的驱动
第六章 结语
    6.1 总结
    6.2 问题
    6.3 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郎木寺社区个案访谈录
附录二 郎木社区蔬菜价格调查
附录三 “甘南典型藏族社区变迁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四 科研成果与课题参与
致谢

(7)创新是四川藏区扶贫开发的新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1.四川藏区的基本特点
    2.四川藏区的贫困及其成因
二、四川藏区的扶贫开发历程
    1.扶贫开发历程
    2.四川藏区扶贫开发历程
三、对四川藏区扶贫开发现状的思考及对策
    1.扶贫战略突出投入和改造第一产业, 为农牧民脱贫创造条件, 构建新农村
    2.改进扶贫开发资金的投入与管理, 使富民和富县相协调
    3.抓综合扶贫, 促综合效益
    4.发挥成都市对四川藏区的辐射作用

(9)五届中国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研讨班之缘起
文化自觉与人类学者的使命
迈向21世纪的跨文化对话
百年的荣耀与责任
文化理解与民族社会学
美人之美, 和而不同

(10)反贫困的民族社会学思考——以川甘滇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扶贫战略突出投入和改造第一产业, 为农牧民越温脱贫创造条件。
    2、把扶贫到村到户作为攻坚重点。
    3、改进扶贫开发资金的投入与管理, 使富民和富县相协调。
    4、抓综合扶贫, 促综合效益。
    5、形成反贫困的一系列共识。

四、反贫困的民族社会学思考——以川甘滇藏区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何为和谐民族关系:木里的案例研究[D]. 黎雪.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2]四川省社会学学科发展70年研究[J]. 黄进,刘伟,候蔺.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 [3]我国西南地区农村妇女多维贫困问题研究[D]. 陈光燕. 四川农业大学, 2016(04)
  • [4]时代叙事:回汉两家庭的六十年生计策略变迁[D]. 郝龙. 兰州大学, 2014(10)
  • [5]当代藏区村落社会研究 ——甘肃卓尼郭大村调查[D]. 迟玉花. 兰州大学, 2013(10)
  • [6]甘南藏族社区变迁研究 ——以碌曲县郎木寺镇郎木村为例[D]. 刘爱文. 西北师范大学, 2011(04)
  • [7]创新是四川藏区扶贫开发的新选择[J]. 范远江,马代琼.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7(03)
  • [8]四川藏区扶贫开发态势及思路创新[A]. 范远江. 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 2006
  • [9]五届中国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的回顾与展望[J]. 北大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 西北民族研究, 2002(01)
  • [10]反贫困的民族社会学思考——以川甘滇藏区为例[J]. 郎维伟. 天府新论, 2000(S1)

标签:;  ;  ;  ;  ;  

反贫困的民族社会学思考——以川甘滇藏地区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