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炮眼封堵技术在孤东油田特高含水期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九龙[1](2021)在《非均质厚油层挖潜剩余油有效驱动单元渗流理论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大部分水驱油田普遍进入了开发中后期阶段,长期的注水开发导致储层水淹严重,形成了油水优势渗流通道,但是储层内仍然存在大量的剩余油,同时储层层间和层内的非均质性又加剧了这种矛盾,给挖潜带来了巨大的难度,归根结底是受储层构型(韵律、夹层遮挡、井控受限等因素)的限制,储层内部精细剩余油形成的机理和分布特征不明晰,进而不能提出有效的挖潜方法,现有流动模型也无法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特别对于大庆油田的非均质厚油层储层,构型影响下高含水期剩余油储量巨大,约占剩余可采储量的53.7%,如何实现这部分剩余油的有效挖潜成为我国目前和未来提高原油产量的重要努力方向。为了搞清厚油层不同非均质构型条件下储层的油水分布规律,揭示剩余油形成机理,本文在“十二五”国家重大专项提出二维有效驱动单元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基于渗流力学和流函数模型,将注采单元划分为4个区域:Ⅰ类(高速流动有效驱)、Ⅱ类(低速流动有效驱)、Ⅲ类(高速流动无效驱)、Ⅳ类(低速流动无效驱)。通过引入两个形状函数表征非均质构型的三维空间特征,实现三维流动与三维空间特征的融合,建立了考虑重力的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数学模型、非稳态条件下沿流线方向上两相流动的饱和度模型,结合驱替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揭示了注采单元内油水流动特征和饱和度(流线)变化规律。然后通过分别构建韵律、夹层以及注采不完善三类非均质储层的三维形状函数,结合流线密度和流线速度分布来表征了不同非均质构型条件下储层驱替单元内部有效驱动单元随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化特征,弄清了驱替过程中含水率和油水饱和度随4类有效驱动单元转换的变化特征,进而明确了不同非均质条件下储层剩余油产生的区域和油水饱和度分布规律。依据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数学模型,进行了大量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韵律储层受重力和纵向非均质性等因素的影响,在高渗透层形成优势渗流通道后,有效驱动的范围快速减小,导致整片状的剩余油产生,通过有效驱动单元模型可以跟踪含水率变化过程中4类驱动单元的变化范围,进而明确了不同韵律特征、不同韵律级差和不同储层厚度条件下剩余油产生的区域和规模;(2)夹层的存在改变厚油层层内和层间的流场分布,导致片状剩余油的产生,并且随着夹层延伸长度、夹层倾角等因素的影响驱动单元控制范围也发生变化,通过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可以明确了不同夹层条件下剩余油产生的区域和规模。(3)注采不完善性条件下,不完善区域形成压力平衡去无法实现有效驱动,导致散状剩余油的产生,通过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分析,明确了井网不完善、射孔不完善条件下剩余油随驱动单元变化产生的区域和饱和度分布。最后针对大庆油田厚油层三大类型六种模式储层剩余油分布的特征和剩余规模,基于流场转置方法利用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模型提出了针对韵律型、夹层遮挡型以及注采不完善型三类主要剩余油类型储层的有效挖潜措施以及具体的挖潜方法和参数设置。根据目标区大庆南中西二区储层构型特征以及开发现状,对整个区块进行有效驱动的单元的划分,最终划分出3788个驱动单元,然后依据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分区域、分层位制定针对性的有效挖潜剩余油方案,结果显示调整后区块整体采收率提高4%左右,实现了剩余油的有效挖潜,本研究的成果对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的进一步挖潜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刘宏宇[2](2021)在《大庆萨南油田南十区块水驱精细挖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庆萨南油田南十区块经过40多年的开发,已处于特高含水期,区块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剩余油高度零散,南十区先后实施了三次井网加密调整。累积产油2106×104t,现阶段,生产井的综合含水率已达到92.56%,采出程度56.14%,剩余油潜力巨大,在现开发阶段,如何挖掘各类油层潜力,提高油层动用程度,是实现特高含水期水驱持续稳产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随着油田含水率的不断上升,剩余油的分布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由之前的连续分布转变为高度分散的分布。所以,需要才有精度更高且更准确的油藏描述方法。首先,建立南十区块井震结合分层次精细油藏描述的方法,在小断层解释、单砂体识别及剩余油空间定量表征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建立区块地层三维地质模型,从多角度研究剩余油分布,建立剩余油分布模型。其次,通过层系井网协同重组、注采系统调整、细分注水、措施改造等多种方式,建立了一套适应特高含水期非均质多层砂岩油田多套层系井网下的注采关系的定量评价和精细调整技术,以达到控制产量递减和含水上升,调整区块压力系统,增加可采储量和提高水驱采收率的目标。再次,发展形成适合不同类型剩余油分布特点的精细注采结构调整技术,拓宽了挖潜的空间。发展完善精细注采结构调整技术,量化细分注水标准,创新集成细分注水和层内挖潜配套工艺,减缓三大矛盾。最后,通过研究攻关与现场实践,达到“萨南油田南十区块三年产量不降、含水不升,外围区块产量递减和含水上升速度大幅减缓”的目标,带动了萨南油田整体开发水平的大幅提升。探索出一条特高含水期改善开发效果的新途径,为多层砂岩油田水驱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郑艳茹[3](2020)在《油田开发中不同封堵方式适应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xx油田开发中常用的封堵方式有3种,分别为机械封堵、炮眼封堵、水泥封堵。机械封堵费用低,原理是应用可钻封隔器卡在油层之间的夹层上实施封堵,由于可钻封隔器卡在套管中,部分井在测试和压裂时受限;炮眼封堵的费用中等,原理是应用特殊的化学药剂将射孔的孔眼封堵,套管内无阻塞物,测试和压裂不受限,但是受化学药剂的特性影响,不能封堵较长的井段;水泥封堵费用高,原理是应用水泥浆将待封堵井段封堵,再将套管内的水泥塞钻出,套管内无阻塞物,测试和压裂不受限,该方法不仅能封堵常规井,还能封堵其它两种封堵方式不能封堵的井况复杂井。因此,要分析研究三种封堵方式适应性,既满足生产需要,又节省生产成本。
李宜坤,李宇乡,彭杨,于洋[4](2019)在《中国堵水调剖60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记述了中国油田油井堵水、注水井调剖,以及调驱、深部液流转向等技术的起源、试验、发展、成熟、更替的过程。在这60年中,油井机械封隔器分层堵水技术、水玻璃-氯化钙化学堵水技术、聚丙烯酰胺-黏土注水井调剖技术、膨胀颗粒深部调剖、弱凝胶调驱技术、聚合物微球深部液流转向技术、区块整体调剖PI、RE、RS决策技术,以及近十年发展的水平井化学及机械控水技术、选择性堵水技术等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随着油气田开发程度的加深,高温、深井、裂缝、海上等油藏的堵水调剖技术,水平井、气井的堵水技术,以及智能化学剂技术、高效选择性堵水技术、聚驱后的调驱技术等将会成为研究的重点。
赵海峰[5](2019)在《基于井间连通性反演的二元复合驱剂窜预测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已成为我国高含水油田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方法,但开发过程中化学剂易沿注采井间高渗透区域发生窜流,造成大量化学剂无效产出,影响化学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效果。为监测剂窜情况并针对性制定防窜措施,目前多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化学剂产出浓度进行预测,但该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建模复杂、模拟耗时等缺点。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建立了一套基于井间连通性反演的二元复合驱剂窜预测方法,可为矿场准确简便预测化学剂窜流提供有效技术手段,有利于调剖防窜措施的合理制定。本文基于系统分析思想和叠加原理,考虑注采井间连通程度、连通系统时滞和衰减性等特征,建立了注采井间动态连通性数学模型,通过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利用注采数据反演得到注采井间连通系数,典型油藏反演结果表明连通系数与油藏地质特征相符。基于传质扩散渗流理论,考虑扩散、吸附、化学降解、不可及孔隙体积等因素,建立了一注一采化学剂产出浓度解析模型,并运用Laplace变换求得化学剂浓度解,该方法与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相比具有输入参数少、计算速度快等优点,在此基础上结合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进行了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基于化学剂产出浓度曲线特征分析,建立了二元复合驱产剂浓度定量表征模型,模型参数物理意义明确,且能够较好拟合化学剂产出浓度解析解。采用注采井间动态连通性模型反演得到井间连通系数,借鉴流管法思路采用二元复合驱产剂浓度表征模型利用已有的部分化学剂产出浓度数据反演得到各流管内计算参数,采用化学剂产出浓度解析模型计算各流管产剂浓度,通过多流管叠加后预测得到生产井后续产剂动态,继而对窜流程度进行预测,综合形成二元复合驱剂窜预测方法。孤东油田二元复合驱先导试验区实际应用表明所建方法与产剂浓度监测数据拟合精度较高,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凌钰峰[6](2019)在《GD油田特高含水阶段水窜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油田进入特高含水阶段后综合含水率高,大量生产井含水率在95%甚至98%以上,仅通过含水率已经无法区分生产井的水淹情况。因此研究特高含水阶段水窜规律将有助于评价油田开发情况,并在进行决策时提供必要的依据。由于水窜规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因此分为3大部分进行研究:1)平面水窜方向,2)水驱突破时间,3)水驱波及体积。由于在特高含水阶段油井已经普遍水淹,产出含水率极高,通常方法难以有效区分不同井的水淹程度。试井虽然能获得井间关系但影响正常生产,且只能获得短时间内的关系,一旦井网调整可能就需要重新进行试井测试。因此利用生产动态数据来分析注采关联状况,依此确定水井注入水在非均质油层中的真实流动方向及分配比例,可以有效地发现水窜通道位置。而井间连通性已经有着很多的研究,不论是静态方法还是动态方法均有多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可以用来计算研究。在平面连通关系的研究基础上,利用丙型水驱曲线,对其进行理论推导,并对推导结果进行定性分析,从而得到了一种判别水驱突破的方法;对理论推导进行定量计算,从而对基于丙型水驱曲线的水驱波及体积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使其能够在更广泛的范围使用。最终建立了在考虑外来流体入侵的情况下,利用注采井生产数据计算井间连通性的方法,用来判断水窜通道的位置。以丙型水驱曲线为基础建立了水驱突破时间的判别方法和水驱波及体积的计算方法。为了方便研究成果的应用,编写了软件用于判别水驱突破时间和计算水驱波及体积。最后对GD七区西一个井组使用研究成果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研究成果能够有效地分析出井组内主要窜流通道并计算出其不同时刻水驱波及体积。
韦自健[7](2019)在《基于DLVO理论的低矿化度水驱机理及适用性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砂岩和碳酸盐岩的大量室内岩心实验和矿场应用都已证实,低矿化度水驱可在二、三次采油阶段中有效地改变岩石润湿性,提高原油采收率。低矿化度水驱相比其他提高采收率技术而言,具有驱油效率高,易注入地层,简单易操作,低成本低污染等优点,一经提出便引起了石油行业的广泛关注。低矿化水驱增产机理众多,其中润湿性改变被公认为低矿化度水驱最主要的机理,但对于何种因素主控润湿性改变还没有明确的定论。另有学者提出,合理利用微粒运移机理,能有效地改善储层岩石物性与吸水剖面,从而实现均衡驱替和提高采收率的效果。本文基于胶体稳定性DLVO(Derjaguin-Landau-Verwey-Overbeek)理论与扩散双电层理论,建立了表征岩石-水膜-油滴界面间分离压力和黏土颗粒间受力的数学模型,从微观角度出发分析了低矿化度水驱矿化度、离子价型、水驱速度等因素对界面间分离压力和黏土微粒间受力的影响。结合Young-Laplace方程、相互作用势能理论与最大滞留浓度方程,计算了不同低矿化度水驱下的稳定水膜厚度、岩石润湿角和微粒运移量,对岩石润湿性与储层渗透率随低矿化度水驱的变化形成了准确预测,从而建立了低矿化度水驱与储层岩石渗流特性间的表征关系。为探究润湿性改变的主控机理和准确实现油藏数值模拟的方法,开展了岩心驱替实验历史拟合与数值模拟研究。针对纵向非均质油藏特高含水期层间干扰严重的问题,耦合微粒运移机理,开展了特高含水期转注低矿化度水驱数值模拟研究。根据孤东油田七区西52+3砂层组油藏实际区块的地质条件,建立了概念模型,耦合低矿化度水驱润湿性改变与微粒运移这两种提高采收率机理,开展了低矿化度水驱段塞注入参数优化研究,并优选出最佳开发方案。最后结合油田实例应用,综合评价了优选后方案在油藏区块中的实际开发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降低注入水矿化度与二价阳离子浓度可增加岩石-水膜-原油界面间和黏土颗粒间的静电斥力作用,产生较厚的稳定水膜并引起黏土微粒的失稳与运移,从而导致岩石润湿性向亲水转变和储层渗透率下降。通过分离压力计算、改变油水相渗曲线参数与残余油饱和度,可以较好地拟合岩心驱替和岩石润湿角测量实验数据,充分验证了双电层膨胀是低矿化度水驱润湿性改变背后最主要的机理。特高含水期转注低矿化度水驱后,能有效地调节吸水剖面并缓解层间干扰问题,相比常规海水驱提高约3%的原油采收率,进而达到提高层间均衡动用程度与原油采收率的效果。本文可为低矿化度水驱配伍体系优化、油藏适用性筛选与开发潜能评价等研究工作提供初步的理论指导。
任建芳[8](2018)在《枣园油田官109-1断块二元驱先导试验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对全球的经济发展进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将地层中经过水驱后的残余油尽可能地开采出来,成为开采过程中的难题,因此化学驱技术的研究及运用势在必行。官109-1断块经过近12年开发,含水达87.3%,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但采出程度仅为7.11%,剩余油分布较为分散,是三次采油的最佳时期。本文首先介绍了枣园油田官109-1断块的地质开发特点,从其构造特征、储层特征、岩石润湿性、油藏描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水驱剩余油潜力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官109-1断块高温高盐、中低渗油藏特点,在该区块开展化学驱试验,将为该类油藏提高采收率以及改善开发效果探索一条新的技术途径。为了优选出适合高温高盐油藏的二元驱体系,首先收集了多种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药剂,通过大量的室内实验对其基本性能进行了筛选评价,经过对比分析,确定了主体药剂为缔合聚合物AP-P3和表面活性剂PS-001,其中缔合聚合物具有低分子量、高增粘性、高抗温性、高抗盐性等特点,符合官109-1断块高温高盐油藏的需求。同时对缔合聚合物AP-P3和表面活性剂PS-001进行了配伍性评价,实验表明:该二元体系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抗剪切性、抗吸附性,对原油具有较好的洗油能力。此次先导试验解决了高温高盐高粘油藏注入化学驱的关键难点,通过采用“曝气+化学法”的方法,对现场污水起到了除铁、杀菌的作用。同时通过选用抗盐能力强的缔合聚合物来缓解聚合物的降解反应,同时提高了二元体系的耐温耐盐性。最后对于中低渗、稠油提高驱油效率提供了一条途径。现场应用中,为了验证前期室内实验筛选的二元驱体系与官109-1断块高温高盐油藏配伍性及相关配注工艺可靠性,先对试验区家新45-7井开展了单井试注工作。试注中该“缔合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与家五站污水具有良好的配伍性,体系热稳定性高,井口粘度、返排液粘度都达到了方案的设计要求。2016年12月二元驱配注站全面投注(7注12采),体系各项指标符合方案设计要求,通过现场应用形成了相关化学驱配套工艺技术,现已累计注入二元体系35万方,截至目前实现增油1.08,万吨。
顾百峰[9](2018)在《逆向挤压充填技术在孤东油田的应用研究及适用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孤东油田是国内着名的出砂油田,主力油层馆陶组含油层系形成于上第三纪的河流沉积,其埋藏浅,泥质含量高,胶结疏松及油稠等因素造成了油层出砂严重,阻碍油田的可持续开发。防砂治砂一直是井下作业的主要内容,如何延长油井的防砂有效期,降低防砂对油层渗透率的影响是防砂工艺研究的主要攻关方向。挤压砾石充填防砂引入后,在一段时间内有效地解决了制约孤东油田防砂与解除地层堵塞矛盾的难题。但通过多年来的现场应用分析,发现存在降低油层渗透率明显、后期处理难度大及部分特殊井不适用等缺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以孤东油田典型疏松砂岩油藏为工艺应用对象,通过数据统计,结合应用现状,对比分析现有防砂工艺特点,存在的缺点。提出逆向挤压充填防砂工艺技术,介绍了工艺技术原理,详细讲述现场实施过程,重点与常规挤压充填防砂工艺技术对比,通过室内试验阐明两种防砂工艺存在的区别。主要包括不同油藏类型开发、施工过程及后期处理等方面,说明逆向挤压充填工艺技术的优点。同时,针对现场应用发现的问题,结合理论,多次对比时间,优选充填砂粒径,合理优化施工参数,完善配套设备,提高工艺适用性。提出延伸工艺:不动管柱混排及二次补砂工艺技术,虽还处于试验应用阶段,现场应用也较少,但为工艺下步探索发展指明的道路,也为孤东油田防砂工艺探索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意义。
朱博健[10](2018)在《高耗水层识别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注水开发的深入,油田高耗水层现象越来越普遍,想要进一步提高开发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探寻一种经济有效的高耗水层识别方法。鉴于此,本文简要回顾了高耗水层识别技术的发展过程,阐述高耗水层的定义、成因。然后结合工区资料说明高耗水层表现特征。在充分调研区域地质、测井、开发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资料分析工区注水开发面临的问题。分析储层基本规律,对储层参数做出解释,为后续高耗水层模型构建做好数据建设。然后基于吸水剖面拾取高耗水层样本,以层为约束提取相应层段的特征参数作为模型输入,构建机器学习识别模型,识别高耗水层。本方法先以动态吸水剖面资料为基础提取高耗水层层位信息。然后以层数据为约束构建多维度静态参数样本集,动静结合。通过数据挖掘算法,输出高耗水层的识别模型。用此模型对高耗水层样本进行验证,准确率达到95%。应用于实际工区本方法识别的高耗水层与petrel工区孔渗带展布以及岩性展布对应很好,说明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二、炮眼封堵技术在孤东油田特高含水期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炮眼封堵技术在孤东油田特高含水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非均质厚油层挖潜剩余油有效驱动单元渗流理论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非均质厚油层研究现状 |
1.2.2 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形成机理研究现状 |
1.2.3 流动单元法研究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分布现状 |
1.2.4 剩余油挖潜方法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2 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受控因素实验研究 |
2.1 实验模型设计原理 |
2.2 实验设备与实验步骤 |
2.2.1 实验设备 |
2.2.2 实验步骤 |
2.3 不同非均质条件水驱特征研究 |
2.3.1 正韵律非均质模型水驱特征 |
2.3.2 反韵律非均质模型水驱特征 |
2.3.3 含夹层非均质模型水驱特征 |
2.3.4 夹层和韵律双非均质模型水驱特征 |
2.4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重力对厚油层剩余油影响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非均质厚油层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数学模型研究 |
3.1 有效驱动单元的定义 |
3.2 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数学模型建立 |
3.2.1 三维油水两相流动的模型 |
3.2.2 三维流函数法研究流体在驱动单元中流动 |
3.2.3 有效驱动单元三维流函数法的饱和度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4 有效驱动单元确定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分布特征方法研究 |
4.1 韵律条件下储层流线表征模型及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特征 |
4.1.1 单韵律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 |
4.1.2 复合韵律流线及饱和度分布 |
4.2 夹层条件下储层流线表征模型及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特征 |
4.2.1 夹层存在条件下储层有效驱动单元理论模型 |
4.2.2 注水井钻遇夹层时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 |
4.2.3 注水井未钻遇夹层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 |
4.3 注采不完善条件下储层流线表征模型及饱和度分布特征 |
4.3.1 注采完善程度对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的影响 |
4.3.2 井网完善程度对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有效驱动单元的流场重构及剩余油挖潜方法研究 |
5.1 构型影响下剩余油分布特征 |
5.2 构型影响下厚油层剩余油挖潜方法 |
5.2.1 韵律型剩余油挖潜方法 |
5.2.2 夹层遮挡型剩余油挖潜方法 |
5.2.3 井网未控制型剩余油挖潜方法 |
5.2.4 其他类型剩余油挖潜方法 |
5.3 本章小结 |
6 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在实际矿场中的应用及分析 |
6.1 区块地质特征 |
6.2 区块开发现状 |
6.3 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
6.3.1 无效驱替情况严重,开发效益差 |
6.3.2 综合含水高、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控水挖潜难度大 |
6.4 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在实际区块应用分析 |
6.4.1 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模型在典型井组中的应用验证 |
6.4.2 实际区块整体挖潜方案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创新点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目标区块有效驱动单元分区、分井划分结果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大庆萨南油田南十区块水驱精细挖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南十区开发概况 |
0.4 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一章 南十区地质概况及开发状况分析 |
1.1 南十区地质概况 |
1.1.1 南十区地理位置 |
1.1.2 南十区地层及构造特征 |
1.1.3 南十区油层物性 |
1.1.4 南十区油层流体性质 |
1.2 南十区开发状况分析 |
1.2.1 开发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题及成因 |
1.2.2 精细挖潜目标及现状 |
第二章 井震结合分层次精细油藏描述 |
2.1 密井网条件下井震结合精细构造描述 |
2.1.1 井震结合精细标定 |
2.1.2 实现断点快速时深转换 |
2.1.3 分析断层地震响应特征以指导断层剖面识别 |
2.1.4 建立正断层组合构造样式识别复杂区块断层组合 |
2.2 井震结合沉积研究 |
2.2.1 南十区块沉积特征 |
2.2.2 沉积微相识别修正研究 |
2.3 单砂体识别及内部构型定量表征 |
2.3.1 曲流河复合河道内部单一河道砂体识别 |
2.3.2 单一河道砂体内部点坝砂体识别 |
2.3.3 点坝砂体的识别与建筑结构分析方法 |
2.3.4 厚油层内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 |
2.3.5 对河道砂体非均质性的认识 |
第三章 特高含水期精细高效挖潜研究 |
3.1 精细挖潜整体思路研究 |
3.2 多套层系井网条件下精细注采系统调整 |
3.2.1 多层系井网下单砂体注采关系定量评价 |
3.2.2 特高含水期注采井网精细调整 |
3.2.3 多井网协同重组完善注采关系调整 |
3.2.4 薄差层强化注采研究 |
3.3 针对不同类型剩余油特点的精细注采结构调整 |
3.3.1 精细措施挖潜配套 |
3.3.2 层内精细挖潜配套工艺 |
第四章 南十区精细挖潜现场试验效果分析 |
4.1 稳油控水目标的实现 |
4.2 油层动用程度显着提高 |
4.3 单井经济效益分类评价结果得到提高 |
4.4 产液结构转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3)油田开发中不同封堵方式适应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不同封堵方式选择影响因素 |
2 水井的封堵方式设计 |
3 油井的封堵方式设计 |
4 结论及认识 |
(5)基于井间连通性反演的二元复合驱剂窜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二元复合驱研究现状 |
1.2.2 井间连通性反演研究现状 |
1.2.3 化学驱剂窜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第2章 注采井间动态连通性反演方法研究 |
2.1 注采井间动态连通性模型建立 |
2.1.1 物理模型建立 |
2.1.2 数学模型建立 |
2.2 注采井间动态连通性模型求解 |
2.3 典型油藏计算实例 |
2.3.1 均质油藏 |
2.3.2 含封闭断层油藏 |
2.3.3 含高渗条带油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化学剂产出浓度计算方法研究 |
3.1 化学剂产出浓度解析模型建立 |
3.1.1 物理模型建立 |
3.1.2 数学模型建立 |
3.2 化学剂产出浓度解析模型求解及验证 |
3.2.1 解析模型求解 |
3.2.2 解析模型验证 |
3.3 化学剂产出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二元复合驱剂窜预测方法研究 |
4.1 二元复合驱产剂浓度表征方法研究 |
4.1.1 产剂浓度表征模型建立 |
4.1.2 表征模型参数影响因素分析 |
4.1.3 表征模型参数回归关系建立 |
4.1.4 表征模型验证 |
4.2 二元复合驱剂窜预测方法建立 |
4.3 典型油藏计算实例 |
4.3.1 均质油藏 |
4.3.2 含封闭断层油藏 |
4.3.3 含高渗条带油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二元复合驱剂窜预测方法矿场应用 |
5.1 二元复合驱先导试验区概况 |
5.2 注采井间动态连通性反演 |
5.3 二元复合驱剂窜预测 |
5.3.1 聚合物窜流预测 |
5.3.2 表面活性剂窜流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GD油田特高含水阶段水窜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平面水窜通道识别 |
1.2.2 波及体积计算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平面水窜通道识别 |
2.1 井间连通性方程 |
2.1.1 一注一采系统 |
2.1.2 多注一采系统 |
2.1.3 连通性计算方程最终形式 |
2.2 方程参数求解 |
2.3 数值模拟验证 |
2.3.1 均质油藏 |
2.3.2 有高渗条带的油藏 |
2.3.3 有封闭断层的油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驱突破判别方法研究 |
3.1 水驱突破时间判别方法提出 |
3.2 水驱突破时间判别方法的理论基础 |
3.3 现场应用实例 |
3.3.1 孤东中14-斜检11 井岩心驱替实验 |
3.3.2 坨135 块NHT135X11 井组 |
3.3.3 孤东七区30-206 井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驱波及体积计算 |
4.1 波及体积计算方法理论的建立 |
4.2 现场实例应用 |
4.2.1 坨135 块西区 |
4.2.2 孤东七区32-226 井组 |
4.2.3 孤东七区33-166 井组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驱波及体积计算软件编制及矿场验证 |
5.1 水驱波及体积计算软件编制 |
5.1.1 软件概述 |
5.1.2 软件安装 |
5.1.3 软件使用 |
5.1.4 软件卸载 |
5.2 矿场实例验证 |
5.2.1 孤东七区西概况 |
5.2.2 调堵试验区35-226 井组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基于DLVO理论的低矿化度水驱机理及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1.4 研究成果 |
第2章 低矿化度水驱润湿性改变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 |
2.1 低矿化度水驱岩石-水膜-原油系统的界面反应 |
2.1.1 岩石-水膜-原油系统扩散双电层结构和Zeta电势分布 |
2.1.2 水膜的稳定性和胶体DLVO理论 |
2.2 岩石-水膜-原油系统界面反应物理模型与分离压力数学模型 |
2.2.1 岩石-水膜-原油系统界面反应物理模型 |
2.2.2 岩石-水膜-原油系统分离压力数学模型 |
2.3 岩石-水膜-原油系统润湿性表征与稳定水膜厚度推断 |
2.3.1 Young-Laplace方程 |
2.3.2 相互作用势能Δω理论与稳定水膜厚度推断 |
2.3.3 润湿性表征 |
2.4 岩石润湿性改变与储层渗流特性的数学表征 |
2.4.1 岩石润湿性改变对相对渗透率的影响 |
2.4.2 低矿化度水驱对储层流体渗流性质影响的实例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低矿化度水驱微粒运移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 |
3.1 低矿化度水驱的岩-电微观反应 |
3.1.1 黏土扩散双电层结构和Zeta电势 |
3.1.2 黏土微粒与稳定性的DLVO理论 |
3.2 黏土微粒运移数学模型 |
3.2.1 黏土微粒受力分析 |
3.2.2 黏土微粒临界滞留浓度 |
3.3 黏土微粒运移与储层渗流特性的数学表征 |
3.3.1 黏土微粒运移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 |
3.3.2 低矿化度水驱对储层岩石渗流性质影响的实例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低矿化度水驱提高采收率机理的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
4.1 低矿化度水驱基本数学模型 |
4.2 耦合润湿性改变提高采收率机理的低矿化度水驱数学模型建立与求解 |
4.2.1 低矿化度水驱润湿性改变提高采收率机理数学模型的建立 |
4.2.2 参数处理 |
4.2.3 一维岩心驱替实验物理模型的建立 |
4.2.4 数值方程的离散处理与求解 |
4.2.5 实例计算分析 |
4.3 耦合微粒运移提高采收率机理的低矿化度水驱数学模型建立与求解 |
4.3.1 低矿化度水驱微粒运移提高采收率机理数学模型的建立 |
4.3.2 参数处理 |
4.3.3 数值方程离散处理与求解 |
4.3.4 多层非均质油藏渗流物理模型的建立 |
4.3.5 实例计算分析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低矿化度水驱注入参数优化与开发方案优选 |
5.1 油藏地质概念模型建立 |
5.1.1 油藏地质参数和岩石流体参数 |
5.1.2 低矿化度水驱基本参数 |
5.1.3 常规高矿化度水驱开发效果预测 |
5.2 低矿化度水驱段塞注入参数优化研究 |
5.2.1 低矿化度水驱段塞注入时机优化 |
5.2.2 低矿化度水驱段塞尺寸优化 |
5.2.3 低矿化度水驱段塞矿化度优化 |
5.2.4 低矿化度水驱段塞注入速度优化 |
5.2.5 低矿化度水驱后置段塞矿化度优化 |
5.2.6 低矿化度水驱后置段塞注入速度优化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低矿化度水驱开发方案实例应用 |
6.1 研究区地质概况与地质模型建立 |
6.1.1 地质概况 |
6.1.2 地质模型建立 |
6.1.3 流体模型建立 |
6.2 数值模型建立及历史拟合 |
6.2.1 数值模型建立 |
6.2.2 生产历史拟合 |
6.3 低矿化度水驱开发方案实例应用结果 |
6.3.1 低矿化度水驱段塞开发方案-恒速变矿化度 |
6.3.2 低矿化度水驱段塞开发方案-恒矿化度变注入速度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致谢 |
(8)枣园油田官109-1断块二元驱先导试验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先导试验区地质开发特征研究 |
2.1 试验区选区 |
2.2 油藏地质特征研究 |
2.2.1 构造特征 |
2.2.2 储层特征 |
2.2.3 岩石润湿性 |
2.2.4 流体性质 |
2.2.5 油藏压力和温度 |
2.2.6 储量分布 |
2.2.7 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 |
2.3 水驱开发效果评价 |
2.3.1 试验区开发历程 |
2.3.2 试验区开发现状 |
2.3.3 开发效果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二元驱体系实验研究 |
3.1 研究前准备工作 |
3.2 驱替剂的研究与筛选 |
3.2.1 聚合物的研究与筛选 |
3.2.2 表面活性剂的研究与筛选 |
3.2.3 聚/表二元体系配伍性研究 |
3.2.4 聚/表二元渗流特征研究 |
3.3 岩芯驱油实验及结论 |
3.3.1 岩芯驱油实验 |
3.3.2 二元体系室内实验结论 |
3.4 二元驱数值模拟研究 |
3.4.1 模型选择 |
3.4.2 模拟规模 |
3.4.3 模拟参数准备 |
3.4.4 静动态历史拟合 |
3.4.5 试验区静动态拟合 |
3.4.6 优化注入参数 |
3.4.7 开发效果预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矿场试验 |
4.1 矿场实施方案 |
4.1.1 注入参数 |
4.1.2 配注方案设计 |
4.1.3 开发指标预测 |
4.2 矿场试验及跟踪分析 |
4.2.1 单井试注 |
4.2.2 试验区投注 |
4.2.3 矿场跟踪分析调整 |
4.2.4 实施效果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逆向挤压充填技术在孤东油田的应用研究及适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技术现状 |
1.2.2 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关键及现场配套工艺研究 |
1.4 研究思路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概况 |
2.2 油藏地质 |
2.2.1 构造特征 |
2.2.2 地层与沉积特征 |
2.2.3 储层与流体特征 |
2.2.4 油藏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孤东油田防砂工艺分析 |
3.1 胜利油田防砂概况 |
3.2 孤东油田防砂工艺的发展 |
3.3 重点防砂工艺研究应用现状 |
3.3.1 防砂提液一体化工艺 |
3.3.2 主河道低液井防砂工艺 |
3.3.3 边滩低液井防砂工艺 |
3.3.4 存在的问题 |
3.4 主导防砂工艺实施现状 |
3.5 主导防砂工艺存在的瓶颈问题 |
3.5.1 绕丝筛管砾石挤压充填防砂工艺简介 |
3.5.2 常规绕丝挤压充填砂量参数 |
3.5.3 常规绕丝防砂存在问题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逆向挤压充填技术工艺原理 |
4.1 工艺发展现状 |
4.2 逆向挤压充填技术工艺原理 |
4.2.1 工艺原理 |
4.2.2 工艺特点 |
4.2.3 充填工艺施工过程 |
4.3 逆向挤压充填工艺技术特点 |
4.3.1 与常规挤压充填的工艺区别 |
4.3.2 两种防砂工艺充填效果对比 |
4.3.3 逆向挤压充填工艺具有的优势 |
4.4 逆向挤压充填工艺技术的配套完善 |
4.4.1 以往现场施工现状及存在问题 |
4.4.2 开展的研究及成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逆向挤压充填技术应用及适用性分析 |
5.1 逆向挤压充填技术现场应用分析 |
5.1.1 套变井的应用 |
5.1.2 多层合采、厚层井的应用 |
5.1.3 卡封一体化井的应用 |
5.2 逆向挤压充填工艺技术参数优化 |
5.2.1 防砂砾石参数实验分析 |
5.2.2 充填防砂堵塞分析及充填参数优化 |
5.3 逆向挤压充填技术适用性研究 |
5.3.1 工艺适用分析 |
5.3.2 改进工艺提高适用性 |
5.4 下步工艺探索方向 |
5.4.1 不动管柱混排工艺技术 |
5.4.2 二次补砂工艺技术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10)高耗水层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及高耗水层概述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研究区开发特征 |
2.3 高耗水层概述 |
2.3.1 高耗水层的定义 |
2.3.2 高耗水层的成因 |
2.3.3 高耗水层的表现特征 |
2.3.4 高耗水层基本识别技术 |
第3章 研究区储层测井解释 |
3.1 资料预处理 |
3.1.1 研究区域资料概况 |
3.1.2 测井曲线深度校正 |
3.1.3 测井曲线的标准化 |
3.1.4 录井岩性归位 |
3.2 储层基本规律分析 |
3.3 储层参数求取 |
第4章 高耗水层识别模型构建 |
4.1 高耗水层样本拾取 |
4.2 高耗水层特征参数提取 |
4.3 识别模型构建 |
第5章 模型在实际资料中的应用 |
5.1 高耗水层识别 |
5.2 识别结果分析验证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炮眼封堵技术在孤东油田特高含水期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非均质厚油层挖潜剩余油有效驱动单元渗流理论研究及应用[D]. 王九龙.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2]大庆萨南油田南十区块水驱精细挖潜研究[D]. 刘宏宇. 东北石油大学, 2021
- [3]油田开发中不同封堵方式适应性分析[J]. 郑艳茹.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20(05)
- [4]中国堵水调剖60年[J]. 李宜坤,李宇乡,彭杨,于洋. 石油钻采工艺, 2019(06)
- [5]基于井间连通性反演的二元复合驱剂窜预测方法研究[D]. 赵海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6]GD油田特高含水阶段水窜规律研究[D]. 凌钰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7]基于DLVO理论的低矿化度水驱机理及适用性研究[D]. 韦自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8]枣园油田官109-1断块二元驱先导试验研究与应用[D]. 任建芳.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9]逆向挤压充填技术在孤东油田的应用研究及适用性分析[D]. 顾百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10]高耗水层识别方法研究[D]. 朱博健.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