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AR影像仿真与水下地形反演的阻尼牛顿-行作用法(论文文献综述)
顾燕[1](2013)在《潮间带地形遥感动态监测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潮间带处于海陆交界,是研究现代海岸动态和环境变迁的参照物,同时也是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主要地带。潮间带除受海陆双重动力影响外,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也越来越多,地形复杂的潮间带变化更为频繁。在此情况下,对潮间带地形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掌握潮间带地形的变化情况非常重要。传统地形测量方法周期长、范围小、消耗大且获取的地形资料有限,无法满足潮间带地形动态监测需求;而遥感监测方法具有快速大面积同步监测的特点,能够提供较长时间跨度和短时间周期的地形变化。遥感技术已被广泛用于潮间带地形动态监测研究并成为主要的动态监测手段,但是目前多局限于对某个遥感监测方法的研究。潮间带地形变化有潮流作用带来的长期变化,也有开发利用带来的中期变化,更有突发气象事件如风暴潮等带来的短时变化;对潮间带地形的动态监测有大空间尺度的监测如对辐射沙脊群的动态变化监测,有中尺度空间的监测如对港口航道附近地形变化的监测,也有小尺度微地貌的监测如对最小地貌单元纳潮盆地的动态监测。单一的遥感监测方法无法获取这些不同尺度的地形变化,也无法得到完整和全面的动态变化信息。本文提出建立潮间带地形遥感动态监测体系来解决这一问题,即通过分析不同监测方法的特点,借助系统科学理论,建立潮间带地形遥感动态监测体系,从多维度、多视角监测潮滩,以期获得潮间带地形的动态变化情况,掌握潮间带的地形演变规律,为潮间带开发利用提供实时的地形数据,提供宏观和微观不同比例的监测,在港口航道水下地形监测、滩涂围垦工程监测和生态环境保护中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支持,为主管部门进行分析、做出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本文根据潮间带的特点,研究不同的遥感监测方法和方法组合,并针对遥感监测方法评价建立子体系,从而建立适合潮间带地形的遥感动态监测体系,达到对潮间带地形的全面动态监测。研究结论如下:①潮间带地形遥感动态监测体系的主要要素为监测对象、监测方法、监测结果和评价子体系,体系研究过程为:监测对象分析、监测方法分析、监测体系技术研究和评价子体系研究。②从地貌特点、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三个方面进行了适用对象分析,从数据源、技术成熟度和监测结果处理程序三个角度总结了各遥感监测方法的使用成本。结果表明:可见光水深法适合大范围水下地形的长期动态监测,含水量法适合小范围出露潮滩的短期动态监测,沙脊特征线法适合中范围沙脊的各时间尺度动态监测,潮汐水道中轴线法适合中范围潮汐水道各时间尺度动态监测,纳潮盆法适合小范围出露潮滩短期动态监测;纳潮盆法使用成本较高,可见光水深法和含水量法使用成本中等,沙脊特征线法和潮汐水道中轴线法使用成本较低。③提出用方法组合来弥补单一方法的局限,获得更全面和更详细的监测结果。方法组合有互补型组合和优化型组合两种。互补型方法组合有:可见光水深法和含水量法组合,沙脊特征线法和潮汐水道中轴线法组合;优化型方法组合有:含水量法和纳潮盆地法组合,含水量法和沙脊特征线法组合,可见光水深法和潮汐水道中轴线法组合④建立了潮间带地形遥感动态监测体系的评价子体系,对整个体系进行质量控制和精度评价,内容包括:增补了遥感类技术规范,补充了遥感监测方法的技术依据;提出自然因子和经济因子两个评价指标用来对遥感监测方法选择进行评价,确保监测方法选择的合理;针对不同的遥感监测方法,提出不同的精度评价指标控制遥感监测方法的应用质量,也给出了各方法的精度范围;从监测对象地貌特征出发,提出了适用的动态监测指标,从三维和二维的角度对地形变化进行分析。⑤对潮间带地形遥感动态监测体系进行了应用分析,提出了可以提高精度和控制经济成本的遥感影像的选择方法,即综合考虑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提出了适合潮间带这一特殊地貌的遥感影像预处理方法,包括FLAASH辐射校正方法和LGCP法几何校正。⑥在监测具体的某一潮间带时,对于近岸浅海地形,运用可见光水深法和含水量法的方法组合;对于近岸滩涂,运用含水量法和纳潮盆法的方法组合;对于沙脊群,运用沙脊特征线法和潮汐水道中轴线法。并选择南黄海辐射沙脊群为监测对象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流程为监测对象分析、监测方法选择与执行、精度评价、最后得到监测结果,系统地完成了体系应用,证实了该体系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性和较广的应用范围。
毕晓蕾[2](2010)在《基于极化信息的浅海水下地形SAR探测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下地形是合成孔径雷达(SAR)海洋应用的重要要素之一,雷达的极化方式是影响水下地形SAR成像的重要因素,现有的水下地形SAR探测模型尚未综合考虑极化方式对微波成像的影响。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维度微波成像的海洋遥感应用研究”为依托,通过研究水下地形SAR成像对不同波段、不同极化和不同入射角的微波响应特性,建立基于极化信息的浅海水下地形SAR探测模型,充分利用SAR影像中的极化信息,开展了水下地形全极化SAR探测,提高了水下地形SAR探测精度。主要的研究成果有以下几点:(1)分析了台湾浅滩区域的Radarsat-2全极化SAR影像的极化特征和水下地形特征,对全极化SAR水下地形成像机理有了深入的认识。采用极化白化滤波法抑制全极化SAR影像的相干斑噪声,提高了影像质量。(2)建立了水下地形SAR成像仿真模型,分析了水下地形SAR成像对雷达波段、极化方式、入射角和波向角等信息的响应特性。(3)建立水下地形全极化SAR探测模型,分别开展了水下地形全极化SAR和单极化SAR探测实验。结果表明,全极化SAR探测结果优于单极化SAR探测结果,说明了充分利用全极化信息可以有效地提高探测精度。(4)分析了不同海面风向和不同初始潮流场对单极化SAR和全极化SAR探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证明,当初始潮流流向、海面风向和水下地形梯度基本一致时,水下地形SAR探测效果最好;而且,在相同条件下,全极化SAR的探测结果都优于单极化SAR的探测效果,进一步说明了充分利用极化信息可以有效地提高水下地形探测精度。
杨俊钢[3](2007)在《多源多时相SAR资料反演水下地形的同化模型》文中研究说明合成孔径雷达(SAR)是重要的微波传感器之一,在海洋遥感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浅海水下地形SAR探测是SAR海洋应用的重要部分之一,发展业务化水下地形SAR探测技术是水下地形SAR探测研究的最终目标。现有的水下地形SAR探测是基于单景SAR影像开展的,探测结果不能全面反映水下地形。因此,发展一种基于多源多时相SAR影像的水下地形反演方法是该研究方向的前沿问题。本文基于水下地形SAR成像机制和袁业立(1997)导出的海波高频谱解析表达式,首次建立了基于多源多时相SAR影像的水下地形反演的同化模型与算法,并通过该模型在台湾浅滩水下地形SAR探测中的应用检验了该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本文还开展了已有的浅海水下地形SAR探测技术(浅海水下地形单景SAR影像反演)在台湾浅滩水下地形探测中的应用研究,以及反演初始水深对水下地形SAR反演结果影响的研究。此外,本文还对中国近海水下地形SAR成像能力进行了分析。在浅海水下地形SAR探测技术应用于台湾浅滩研究方面,基于7景SAR影像开展了台湾浅滩单景SAR影像反演计算,反演结果表明同一水下地形不同时相SAR影像反演结果不能全面反映真实地形特征。在反演初始水深对水下地形SAR反演结果影响研究方面,通过不同初始水深条件下台湾浅滩水下地形SAR反演结果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初始水深影响水下地形反演结果的准确性,初始水深的选取需要较粗的实际水深的支持;在多源多时相水下地形SAR反演同化模型研究方面,建立了多源多时相水下地形SAR反演的同化模型与算法,通过基于多源多时相SAR影像的台湾浅滩五种不同情形水下地形反演计算,证明了多源多时相水下地形SAR反演同化模型和算法是可行的,并给出了基于多源多时相SAR影像的水下地形反演计算中SAR影像的选取原则。在中国近海浅海水下地形SAR响应能力分析方面,基于对中国近海潮汐潮流状况、水下地形概况和已有中国近海SAR影像中水下地形特征等的分析,总结出中国近海适合开展浅海水下地形SAR探测的区域主要有:渤海海域、苏北近海海域、台湾海峡海域和南沙群岛海域。
杨俊钢[4](2004)在《基于SAR影像的风向反演与水下地形探测实用性算法》文中提出SAR是微波遥感重要的传感器之一,在海洋科研的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应用。浅海水下地形SAR影像探测是其海洋应用之一。SAR成像时刻海面风向是浅海水下地形SAR探测的重要参数之一,以前主要是靠经验来确定。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种利用粗网格浅海水下地形信息及其SAR影像确定海面风向的方法——最大相关系数法,并通过双子礁SAR影像成像时刻海面风向反演进行了验证。在确定了海面风向后,本文利用浅海水下地形SAR探测模型和算法,以双子礁为研究区域开展了浅海水下地形SAR影像仿真与反演研究。 双子礁SAR影像仿真计算时,因双子礁区域较小且缺少潮汐调和常数,故将其潮汐潮流数值计算分为三部分:整个南海、南海中部和双子礁海域潮汐潮流数值计算,将较大区域的计算结果作为较小区域计算的初始条件。在潮汐潮流计算的基础上,本文计算了不同微尺度波波向(风向)下的双子礁仿真SAR影像,并据此分析了微尺度波波向对SAR影像可视度的影响。 在双子礁SAR影像仿真的基础上,本文利用一景ERS-1 SAR影像和两景RADASAT SAR影像进行了双子礁水下地形SAR影像探测研究。反演结果具有较高精度,平均绝对误差达到4.36m,平均相对误差达到12%。通过双子礁水下地形SAR影像探测研究,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浅海水下地形SAR影像探测模型与算法的实用性,为实现浅海水下地形SAR业务化探测奠定了基础。
杨俊钢,张杰,孟俊敏,宋玮[5](2003)在《南沙双子礁水下地形多时相SAR探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简单介绍了SAR影像水下地形成像原理和基于袁业立SAR探测水下地形成像理论建立的水下地形SAR探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南沙双子礁三景不同时相SAR影像进行水下地形探测研究。比较了它们的探测结果,并分析了误差及产生原因。通过地形探测实验证明本文所应用的探测模型和算法是可行的,并初步总结了何种条件下得到的SAR影像可用于水下地形探测。
崔经汉,陈国庆,张杰[6](2003)在《SAR影像仿真与水下地形反演的阻尼牛顿-行作用法》文中认为研究了浅海SAR影像仿真与水下地形反演的数值方法。将仿真与反演问题模型处理为相互独立的依赖于时间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动力系统,使反演问题模型仅依赖于SAR影像灰度值,计算可一次性完成,计算过程中无须与正问题进行数据交互,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仿真与反演的一种新的一致性优化算法:阻尼牛顿-行作用法.数值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对SAR影像仿真问题具有高效、可靠、计算稳定的特征;对水下地形反演问题也有较强的数值稳定性和较高的计算精度。本文3个算例反演出的地形与实际地形之间的相关系数都优于0.72029.
二、SAR影像仿真与水下地形反演的阻尼牛顿-行作用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AR影像仿真与水下地形反演的阻尼牛顿-行作用法(论文提纲范文)
(1)潮间带地形遥感动态监测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潮间带地形动态监测研究现状 |
1.2.2 遥感监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遥感监测体系建立原理与方法 |
2.1 体系建立原理 |
2.1.1 体系的基本理论 |
2.1.2 体系构建基本思想 |
2.1.3 体系建立的基本条件和原则 |
2.2 体系建立方法 |
2.2.1 体系建立的方法介绍 |
2.2.2 体系结构 |
第三章 遥感监测方法 |
3.1 可见光水深法 |
3.1.1 原理 |
3.1.2 技术方法 |
3.1.3 特点 |
3.2 含水量法 |
3.2.1 原理 |
3.2.2 技术方法 |
3.2.3 特点 |
3.3 沙脊特征线法 |
3.3.1 原理 |
3.3.2 技术方法 |
3.3.3 特点 |
3.4 潮汐水道中轴线法 |
3.4.1 原理 |
3.4.2 技术方法 |
3.4.3 特点 |
3.5 纳潮盆法 |
3.5.1 原理 |
3.5.2 技术方法 |
3.5.3 特点 |
3.6 小结 |
第四章 遥感监测体系技术研究 |
4.1 适用对象分析 |
4.2 使用成本分析 |
4.3 局限性 |
4.4 方法组合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遥感监测体系评价子体系 |
5.1 概述 |
5.2 技术规范 |
5.2.1 测绘技术规范 |
5.2.2 地形技术规范 |
5.2.3 遥感技术规范 |
5.3 遥感监测方法选择评价 |
5.3.1 自然因子 |
5.3.2 经济因子 |
5.4 遥感测量精度评价 |
5.4.1 水深法评价指标 |
5.4.2 含水量法评价指标 |
5.4.3 沙脊特征线法评价指标 |
5.4.4 中轴线法评价指标 |
5.4.5 纳潮盆法评价指标 |
5.5 动态监测指标 |
5.5.1 地形变化动态监测指标 |
5.5.2 沙脊型潮滩变化监测指标 |
5.5.3 潮汐水道变化监测指标 |
5.6 小结 |
第六章 遥感监测体系应用研究 |
6.1 体系中遥感影像的选择和预处理 |
6.1.1 遥感影像的选择 |
6.1.2 遥感影像预处理研究 |
6.2 体系应用分析 |
6.2.1 潮间带地形监测 |
6.2.2 近岸滩涂动态监测 |
6.2.3 沙脊群演变监测 |
6.3 案例分析——沙脊群演变监测 |
6.3.1 监测对象分析 |
6.3.2 监测方法选择 |
6.3.3 监测方法执行 |
6.3.4 精度评价 |
6.3.5 监测结果 |
6.4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创新与特色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极化信息的浅海水下地形SAR探测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合成孔径雷达(SAR)发展现状 |
1.3 水下地形SAR遥感研究进展 |
1.3.1 水下地形SAR成像理论研究进展 |
1.3.2 水下地形SAR探测研究进展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海表面微波散射 |
2.1 波谱模型 |
2.1.1 PM谱和HSW谱 |
2.1.2 RA谱 |
2.1.3 Yuan高频谱 |
2.1.4 Fung半经验谱 |
2.2 海表面电磁散射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极化SAR影像水下地形信息处理 |
3.1 电磁波极化特性及表征 |
3.1.1 极化散射基础 |
3.1.2 极化散射矩阵 |
3.1.3 Mueller矩阵 |
3.1.4 Stokes矩阵 |
3.2 全极化SAR影像信息解析 |
3.2.1 几种基本极化散射机理 |
3.2.2 水下地形全极化SAR影像极化特征分析 |
3.2.3 全极化SAR影像水下地形特征分析 |
3.2.4 全极化SAR影像信息增强处理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雷达参数的浅海水下地形SAR影像仿真 |
4.1 水下地形SAR成像机理 |
4.1.1 水下地形与流经水下地形的潮流之间的相互作用 |
4.1.2 海表面流与海面微尺度波之间的相互作用 |
4.1.3 雷达工作微波和海面微尺度波之间的相互作用 |
4.2 仿真模型 |
4.3 仿真计算 |
4.3.1 初始条件和模型参数 |
4.3.2 极化响应特性分析 |
4.3.3 波段响应特性分析 |
4.3.4 入射角响应特性分析 |
4.3.5 波向响应特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下地形全极化SAR探测 |
5.1 水下地形SAR探测模型 |
5.1.1 单极化SAR探测模型 |
5.1.2 全极化SAR探测模型 |
5.2 探测实验 |
5.2.1 探测区域与数据 |
5.2.2 探测步骤 |
5.2.3 探测结果与分析 |
5.3 初始条件对水下地形SAR探测结果的影响 |
5.3.1 海面风向对探测结果的影响 |
5.3.2 初始潮流对探测结果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多源多时相SAR资料反演水下地形的同化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合成孔径雷达(SAR)简介 |
1.2 水下地形SAR成像原理介绍 |
1.3 水下地形SAR探测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1.4 本文思路与篇章结构 |
第二章 浅海水下地形SAR探测技术在台湾浅滩的应用 |
2.1 研究区域与数据 |
2.1.1 研究区域 |
2.1.2 SAR影像数据 |
2.1.3 实测水深数据 |
2.2 水下地形SAR影像反演模型和算法 |
2.2.1 反演模型 |
2.2.2 粗水深SAR影像灰度值计算 |
2.2.3 反演算法 |
2.3 台湾浅滩水下地形SAR反演 |
2.3.1 SAR影像数据预处理 |
2.3.2 台湾浅滩粗水深SAR影像灰度值计算 |
2.3.3 台湾浅滩水下地形SAR反演计算 |
2.4 台湾浅滩水下地形SAR反演结果分析 |
2.4.1 反演结果与实测水深比较 |
2.4.2 不同时相SAR影像反演结果比较 |
2.5 小结 |
第三章 水下地形SAR反演初始水深对反演结果影响的研究 |
3.1 初始水深对反演结果影响的研究 |
3.2 小结 |
第四章 多源多时相水下地形SAR反演的同化模型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多源多时相水下地形SAR反演同化模型与算法介绍 |
4.2.1 多源多时相水下地形SAR反演同化模型的建立 |
4.2.2 潮流场变换系数的确定 |
4.2.3 多源多时相水下地形SAR同化反演算法 |
4.3 多源多时相SAR影像的选取 |
4.4 台湾浅滩多源多时相水下地形SAR同化反演计算 |
4.4.1 SAR影像的选取 |
4.4.2 水下地形SAR同化反演计算 |
4.4.3 同化反演结果分析 |
4.4.4 不同情形同化反演结果比较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近海水下地形SAR响应能力分析 |
5.1 中国近海潮汐潮流状况分析 |
5.1.1 渤海、黄海和东海潮汐潮流状况 |
5.1.2 南海潮汐潮流状况 |
5.2 中国近海浅海水下地形分布情况分析 |
5.3 中国近海SAR影像与SAR影像快视图分析 |
5.3.1 江苏近岸海域 |
5.3.2 福建近岸海域 |
5.3.3 台湾浅滩海域 |
5.3.4 南沙群岛岛礁区海域 |
5.4 中国近海浅海水下地形SAR响应区划 |
5.4.1 渤海海域 |
5.4.2 苏北近海海域 |
5.4.3 台湾海峡海域 |
5.4.4 南沙群岛海域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下一步工作 |
6.1 结论 |
6.2 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和课题工作情况 |
致谢 |
(4)基于SAR影像的风向反演与水下地形探测实用性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浅海水下地形SAR探测研究背景 |
1.1 浅海水下地形SAR探测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 浅海水下地形SAR探测原理 |
1.3 浅海水下地形SAR探测模型与算法 |
1.3.1 浅海水下地形SAR影像仿真 |
1.3.2 浅海水下地形SAR影像反演 |
第二章 基于SAR影像的风向反演研究 |
2.1 海面风场反演的意义与遥感方法 |
2.2 基于SAR影像的海面风向反演 |
2.2.1 风向反演原理 |
2.2.2 风向反演方法 |
2.3 双子礁SAR影像成像时刻海面风向反演 |
第三章 南沙岛礁区双子礁水下地形SAR影像探测研究 |
3.1 双子礁及其SAR影像数据概况 |
3.1.1 双子礁概况 |
3.1.2 双子礁SAR影像数据概况 |
3.2 双子礁水下地形SAR影像仿真研究 |
3.2.1 南海及南沙潮汐潮流概况 |
3.2.2 双子礁海域潮汐潮流数值计算 |
3.2.3 双子礁仿真SAR影像计算 |
3.3 双子礁水下地形SAR影像反演研究 |
3.3.1 双子礁水下地形SAR影像反演计算 |
3.3.2 双子礁水下地形SAR影像反演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下一步工作 |
4.1 结论 |
4.2 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浅海水下地形SAR探测原理 |
附录2 浅海水下地形SAR探测模型与算法 |
附录3 论文成果与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SAR影像仿真与水下地形反演的阻尼牛顿-行作用法(论文提纲范文)
1 SAR影像仿真与水下地形反演动力学模型 |
1.1 仿真模型 |
1.1.1 海流模式 |
1.1.2 灰度值函数-SAR影像仿真 |
1.2 反演模型 |
2 数值方法 |
2.1 SAR影像仿真模式的差分方程 |
2.2 水下地形反演模式的差分方程 |
2.3 求解仿真与反演模式的阻尼牛顿-行作用法 |
3 数值实验 |
(1) 计算区域网格取20×20, 取微尺度波波向与x轴的夹角θ=0。 |
(2) 计算网格取20×20, 取微尺度波波向与x轴的夹角θ=45 |
(3) 计算区域网格取20×20, 取微尺度波波向与x轴的夹角θ=0。 |
4 结 语 |
四、SAR影像仿真与水下地形反演的阻尼牛顿-行作用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潮间带地形遥感动态监测体系研究[D]. 顾燕.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6)
- [2]基于极化信息的浅海水下地形SAR探测模型[D]. 毕晓蕾. 中国石油大学, 2010(04)
- [3]多源多时相SAR资料反演水下地形的同化模型[D]. 杨俊钢.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7(05)
- [4]基于SAR影像的风向反演与水下地形探测实用性算法[D]. 杨俊钢. 内蒙古大学, 2004(04)
- [5]南沙双子礁水下地形多时相SAR探测[A]. 杨俊钢,张杰,孟俊敏,宋玮. 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 2003
- [6]SAR影像仿真与水下地形反演的阻尼牛顿-行作用法[J]. 崔经汉,陈国庆,张杰. 海洋科学进展,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