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麦A淀粉和B淀粉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李明菲,安迪,郑学玲,卞科[1](2020)在《小麦A/B损伤淀粉-面筋蛋白混合体系流变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矮抗58(AK58)小麦粉为原料分离A/B淀粉及面筋蛋白,采用行星式球磨机,将A/B淀粉分别球磨0、5、10、15、20 h,以制备不同损伤程度的损伤淀粉。将处理后的损伤淀粉和面筋蛋白按84∶16的质量比混合,得到不同淀粉损伤程度的系列淀粉-面筋蛋白混合粉。对淀粉-面筋蛋白混合粉的糊化特性、糊特性、热特性及混合粉面团的流变学特性、微观结构进行测定,探索小麦A/B损伤淀粉对淀粉-面筋蛋白混合体系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球磨时间越长,损伤淀粉含量增大; RVA结果表明,淀粉-面筋蛋白混合粉的峰值黏度、衰减值、回生值均降低,溶解度和溶胀势均升高。B淀粉混合粉的黏度低于A淀粉混合粉,随着损伤程度的增加,A淀粉糊化焓逐渐降低,且B淀粉混合粉的焓值小于A淀粉混合粉。淀粉-面筋蛋白混合粉面团流变学特性研究表明,混合粉面团的弹性模量(G’)和黏性模量(G″)均低于原粉面团。随着淀粉损伤程度的增加,混合粉面团的弹性模量和损耗因子(tanδ)逐渐降低。B淀粉与面筋蛋白混合粉面团的黏性、弹性均小于原面粉面团,而混合粉面团的抗形变能力大于原面粉面团。CLSM结果表明,B淀粉与面筋结合更紧密。
赵坤[2](2020)在《普通小麦和糯小麦A、B淀粉的多层次结构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对淀粉多层次结构的研究较为零散,未有成体系的从大到小的系统性的研究。因此本课题以非糯质普通小麦的A型及B型淀粉、糯小麦的A型及B型淀粉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多层次结构特性。以期更好地了解淀粉微观结构的具体信息,为淀粉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普通小麦的A淀粉外表面局部微观呈凹凸的“沟壑”样形貌。普通小麦的B淀粉表面微观形貌较为平整。糯小麦B淀粉外表面最粗糙有凹坑存在。淀粉颗粒中心部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荧光现象暗于四周,且糯小麦淀粉荧光亮度弱于普通小麦淀粉。四种淀粉晶型均为A型。普通小麦A淀粉和糯小麦A淀粉为质量分形结构,普通小麦B淀粉和糯小麦B淀粉为表面分形结构。糯小麦淀粉的结晶度较高,内部结构更为致密,结晶结构更稳定,有序化程度高。B型淀粉比A型淀粉的半结晶片平均重复距离小,片层结构更为致密。糯小麦B淀粉由三种分子量级不同的支链淀粉构成。构成糯小麦淀粉的两组份的分子量皆高于普通小麦淀粉,构成普通小麦A淀粉的两组分的分子量高于普通小麦B淀粉。(2)通过抑制淀粉颗粒在糊化过程中的溶胀程度,建立了外壳与小体的提取分离方法。外壳结构呈片状及网兜状,且有孔洞存在。普通小麦B淀粉外壳、糯小麦A淀粉外壳、糯小麦B淀粉外壳中均存在球状颗粒。普通小麦A淀粉外壳、普通小麦B淀粉外壳的偏光十字现象完全消失,糯小麦淀粉外壳仍有少部分颗粒呈现偏光十字现象,但十字变模糊不完整。外壳的荧光亮度弱于小体,表明主要是支链淀粉分子组成外壳结构。四种外壳均失去原A型结晶特征。外壳的内部厚度较原淀粉减小,四种外壳均为质量分形结构。普通小麦淀粉外壳由支链淀粉、中间级份以及直链淀粉构成。糯小麦淀粉外壳由两组分子量不同的支链淀粉构成。(3)普通小麦A淀粉小体呈聚合球状、串珠状及长条丝棒状三种形式。普通小麦B淀粉小体多为颗粒状,仅可见小部分呈纺锤形的串珠型小体。糯小麦A淀粉小体有不规则球状、长条棒状以及长链串珠状等形态。糯小麦B淀粉小体存在较多的球形颗粒。糊化程度与粒径大小的不同等都会对提取的小体形态及数量造成影响。普通小麦A淀粉小体结构表面显示高低起伏不平的“山峰”样微观形貌。普通小麦B淀粉小体表面较为平缓,有“波浪状”沟壑出现。糯小麦A淀粉小体呈现球状凹凸样的表面形貌,高低起伏明显。糯小麦B淀粉小体表面最为平缓。普通小麦A淀粉小体和普通小麦B淀粉小体的体积平均粒径大于对应的外壳结构。附着在条棒状小体上的颗粒状小体具有最明亮的荧光强度。小体的荧光亮度较外壳结构强,表明小体中直链淀粉含量高。小体失去原A型结晶峰型。小体的内部厚度较原淀粉增大,高于相应的外壳结构。表明组成内部结构的小体与构成外壳层的小体的尺寸与结构存在差异。外壳层是由尺寸较小的小体在表层排列构成,结构较为紧密,而疏松排列的尺寸较大的小体形成颗粒内部的壳层结构。普通小麦A淀粉小体、糯小麦A淀粉小体、糯小麦B淀粉小体均为质量分形结构,普通小麦B淀粉小体为表面分形结构。普通小麦B淀粉小体表面较为粗糙,普通小麦A淀粉小体结构最为致密,接近规则排列结构,而糯小麦A淀粉小体结构最为疏松,接近表面相似排列的结构。普通小麦A淀粉小体由支链淀粉组分和直链淀粉构成。普通小麦B淀粉小体由支链淀粉组分与直链淀粉组分及低分子量组分三部分组成。糯小麦A淀粉小体主要由支链淀粉组成,糯小麦B淀粉小体由支链淀粉组分和中间级分构成。小体的分子量均明显小于外壳的分子量。
王宝婷[3](2020)在《小麦A-、B-型淀粉对面团特性及馒头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国内外关于小麦A-、B-型淀粉粒的研究大多数是对其形成机理和理化性质的研究,以及对面包、面条品质的影响,将小麦胚乳淀粉颗粒单独提取并分离纯化为A-、B-型淀粉粒来研究其对馒头品质的影响在国内鲜为报道。本课题以小麦粉为原料,采用分离重组的方法从原料粉中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A-、B-型淀粉、蛋白质、水溶物三种组分。按照原料粉中总淀粉、粗蛋白、水溶物三种组分的干基比对分离得到的各个组分进行重组,并在总淀粉配比不变的情况下调整A-型淀粉和B-型淀粉两者的重量比值。具体方案为:总淀粉中的A-、B-型淀粉比例呈梯度变化,重组粉1-12中小颗粒的B-型淀粉占全淀粉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5%、10%、15%、20%、25%、30%、35%、40%、45%、50%、60%。以原粉作为对照,通过对重组粉的基本品质、面团流变学特性、馒头品质、淀粉特性变化规律的探究,为进一步研究淀粉在面团和面粉制品中的作用以及为我国小麦品质改良和食品加工提供方向和理论参考依据。结果如下:1、对分离得到的A-、B-型淀粉进行颗粒形态、粒径分布、结晶度、溶解度和膨胀势、糊化特性以及重组粉的基本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A-型淀粉颗粒呈圆盘状或透镜状,粒径为4.5μm-49.62μm,峰值粒径为20.05μm,B-型淀粉颗粒呈球形或多角形,粒径多小于10μm,峰值粒径分别为1.08μm、5.17μm、31.44μm。A-型淀粉结晶度大于B-型淀粉,A-型淀粉的溶解度、糊化温度、灰分含量、粗蛋白含量显着小于B-型淀粉,但膨胀势、粘度指标、衰减值、回生值、粗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直支比均显着大于B-型淀粉。重组粉的粗蛋白含量、灰分含量呈上升趋势,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降落数值呈小范围内波动趋势。2、对重组粉的面团流变学特性、面团的水分分布、面团的微观结构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B-型淀粉占总淀粉比例的增大,重组粉吸水率显着升高;重组粉面团的稳定时间呈下降趋势;弱化度无明显变化规律;重组粉1-9(B-型占比为0%-40%)的粉质指数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醒发时间从45 min至90 min再至135 min过程中,重组粉的拉伸面积呈波动性变化趋势;醒发时间为45 min时重组粉的拉伸阻力、最大拉伸阻力及拉伸比例皆小于90 min和135 min;重组粉的延伸度则呈现出下降趋势。重组粉的P值呈逐渐上升的趋势;L值、G值与之相反,呈逐渐下降的趋势;W值无明显的变化规律;P/L值呈上升趋势;Ie值呈逐渐下降趋势,且重组粉7-12的Ie值均是0。重组粉Hm值、h值、H’m值、V总、V损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现出三段“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Hm值、h值整体呈下降趋势;R与V总、V损之间有着完全相反的趋势;Tx无明变化规律,呈现出波动性。重组粉的结合水、自由水比例呈现出三段“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半结合水呈现出与其相反的变化趋势。当B-型淀粉占比在25%-40%范围内时,面团的内部网络结构呈现出紧密、连续的状态。3、对重组粉所制作的馒头的高径比、比容、色泽、感官评价、质构特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B-型淀粉占总淀粉比例的增大,馒头比容呈下降趋势;高径比呈现出先上升后趋于平缓的变化规律。馒头芯色度值L*呈下降趋势;a*、b*值呈上升趋势。当B-型淀粉占总淀粉的比例为15%-25%时,能得到总评分比较接近原粉的馒头,但其内部结构比原粉差;当B-型淀粉占比为30%-35%时,重组粉馒头的总评分要高于原粉。馒头的硬度和咀嚼性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接着又下降”的趋势;粘附性呈现上升性趋势;弹性和内聚性呈小范围内波动性变化;回复性呈现出两段“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4、对重组粉中总淀粉的破损淀粉含量、热力学性质、糊化特性、流变学特性、结晶特性、分子结构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B-型淀粉占总淀粉比例的增大,破损淀粉含量呈上升趋势。淀粉的糊化温度呈上升趋势,粘度指标均呈下降趋势;衰减值、回生值具有小范围波动性,整体呈下降趋势。淀粉的T0、TC皆呈现出小范围内上升的变化趋势;TP呈现出略微上升的趋势;?H总体变化较为规律,B-型淀粉占比0%-10%时呈波动性变化,B-型淀粉占比15%-60%时呈下降趋势。淀粉流变特性测定中,模量基本都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在测试频率范围内所有测试样品的G’始终大于G’,tanδ值均小于1。淀粉的结晶度呈逐渐下降趋势。淀粉的红外吸收光谱并无明显的变化规律,1047/1022 cm-1的比值呈波动性变化,整体为下降趋势。
冯春露[4](2019)在《萌动小麦粉气流分级产品品质分析和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小麦萌动后,小麦内部部分品质变差,食用价值降低,造成无法正常应用等问题,本课题研究萌动小麦粉气流分级后产品品质分析和应用,探索气流分级后面粉(F1>45μm、F2为20-45μm、F3<20μm)的淀粉特性、蛋白特性、面团特性及面制品的变化,系统分析气流分级后萌动小麦粉品质的差异。研究结果如下:通过萌动小麦粉气流分级后产品淀粉特性的分析可以得出,分级后,与萌动粉相比,F1和F2的α-淀粉酶活性降低,F3升高;降落数值随粒度的减小而显着降低;F1破损淀粉和还原糖含量降低,F2和F3增高;F1的A、B淀粉及直/支比与萌动粉相似,F2的A淀粉、支链淀粉最多,F3的B淀粉最多;由淀粉糊化性质可知,F1淀粉的粘度和回复值较萌动粉显着升高,F3显着降低;且与萌动粉相比,F1的溶解度显着降低,F2和F3显着升高;F1和F2凝沉性和冻融稳定性降低,F3相反;由淀粉的糊化温度以及差示扫描量热(DSC)特性知,糊化温度为F3>F2>F1>萌动粉>正常粉。通过萌动小麦粉气流分级后产品蛋白特性的分析可以得出,分级后,与萌动粉相比,F1与F2的蛋白酶活性降低,F3增高;且F1、F3的总蛋白含量升高,F2降低;F1、F2的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降低,F3增加,且F1的醇溶蛋白增加,F2、F3无显着差异;F1、F2的二硫键含量显着升高,F3降低;通过面筋质量可知,F1为中筋粉,F2为低筋粉,F3蛋白含量虽高,但面筋质量较差;由麦谷蛋白大聚体(GMP)粒度及粘弹性可知,随着粒度的减小,GMP整体粒度下降,且粘弹性减小;由面粉SDS-PAGE电泳图知,随着粒度的减小,部分亚基条带颜色明显变浅,且没有新条带产生;通过对面筋蛋白的功能特性测定,F1、F2的持水性、持油性、起泡性较萌动粉降低,F3相反,且F1的乳化性较萌动粉增加,F2、F3降低。通过萌动小麦粉气流分级后产品面团特性的分析可以得出,观察面团网络微观结构可知,F1的面团网络结构较萌动粉明显改善,F2孔洞最大最多,F3面团孔洞较多,但结构细密;由粉质特性可知,较萌动粉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粉质指数相比,F1显着升高,F2、F3显着降低;由拉伸特性可知,除延伸度外,F1和F2的拉伸面积、拉伸阻力、拉伸比例均高于萌动粉,F3相反;由发酵特性可知,随着粒度的减小,面团的最大高度、最终高度以及总产气量降低,且出现孔洞的时间延后;由水分分布可知,分级后,随着面粉粒度的减小,面团的结合水含量降低,半结合水含量增多。通过萌动小麦粉气流分级后产品制品品质的分析可以得出,虽然分级后F1馒头色泽较暗,但内部品质与正常粉无显着差异,即F1可作为馒头粉使用;通过感官评价以及质构评价市售蛋糕粉和F2的蛋糕胚以及市售油条粉和F3的油条证明,外观及内部品质至少与其中一种市售粉无显着差异,说明F2、F3可分别作为蛋糕粉、油条粉使用。综上,气流分级是一种可提高萌动小麦粉利用率的有效物理措施,可为萌动小麦粉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许美娟[5](2018)在《反复/连续韧化处理对谷类、薯类和豆类淀粉结构、理化及功能性质的影响》文中提出现阶段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连续韧化处理对淀粉结构、理化和功能特性的影响,这种韧化处理方式对淀粉性质的改变是有限的,反复韧化是一种新型的处理方法,希望通过此方法为淀粉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一种新思路,提高其在工业中的应用。本研究以小麦A、B淀粉、红薯淀粉、马铃薯淀粉、红小豆淀粉以及绿豆淀粉为原料进行反复和连续韧化处理,对比在相同韧化处理时间下两种不同韧化处理对不同种类淀粉特性的影响,探讨颗粒结构、各种理化性质和功能性质之间的相互联系,为淀粉的物理变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普通小麦淀粉、部分糯小麦淀粉和糯小麦淀粉都由较大颗粒的A淀粉和较小颗粒的B淀粉组成。糯小麦原淀粉颗粒表面粗糙,压痕和凹陷现象比普通小麦淀粉和部分糯小麦淀粉明显。随韧化次数和时间的增加三种小麦淀粉颗粒表面凹陷程度均加深,糯小麦淀粉这种凹陷现象更为明显,并伴随孔洞出现。小麦A淀粉主要呈透镜状或圆盘状,而B淀粉主要为球形或不规则多边形,且颗粒易团聚。糯小麦原淀粉不含直链淀粉,荧光强度弱,普通小麦淀粉和部分糯小麦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高,中央腔易被APTS染色。在相同韧化处理时间下反复韧化的普通小麦淀粉和普通小麦B淀粉样品比连续韧化样品具有更高的结晶度、结晶有序性和糊化焓,更低的溶解度、膨胀力、峰值黏度;而连续韧化的糯小麦淀粉、普通小麦A淀粉、部分糯小麦A淀粉和糯小麦A淀粉、部分糯小麦B淀粉和糯小麦B淀粉比反复韧化样品具有更高的结晶度、结晶有序性和糊化焓,更低的溶解度、膨胀力、峰值黏度。韧化前4次和48h,反复韧化的部分糯小麦淀粉的结晶度、晶体结构有序性和糊化焓比连续韧化样品的值高,溶解度、膨胀力、峰值黏度比连续韧化样品的值低。反复韧化的普通小麦淀粉、A淀粉和B淀粉的SDS+RS含量高于相同韧化处理时间下连续韧化样品的SDS+RS含量,而反复韧化的部分糯小麦A淀粉、B淀粉和糯小麦A淀粉、B淀粉SDS+RS含量均小于相同韧化处理时间下连续韧化样品的值,部分糯小麦淀粉则是在韧化6次和72 h前反复韧化样品的SDS+RS含量大于相同韧化处理时间下连续韧化样品的值,而在此之后反复韧化样品的SDS+RS含量小于相同韧化处理时间下连续韧化样品的SDS+RS含量。(2)红薯淀粉呈椭圆形、球型和多边形,表面光滑,无孔洞和裂纹。马铃薯淀粉颗粒呈球形、卵形和多边形,表面光滑,淀粉颗粒粒径较大,偏光十字明显。反复/连续韧化处理后红薯淀粉仅有部分颗粒表面出现凹痕和孔洞,两者的偏光十字位置、清晰度和明暗程度在两种不同韧化处理后没有视觉上的变化,马铃薯淀粉和红薯淀粉颗粒的中央腔直链淀粉含量高,易被APTS染色。在反复/连续韧化处理之后红薯淀粉和马铃薯淀粉颗粒的轮纹结构、清晰度均没有发生改变。在同样韧化处理时间下,反复韧化的红薯淀粉在处理4次和48 h前比连续韧化的样品拥有更高的结晶度、结晶有序性和糊化焓,但随后出现相反的结果。在同样的韧化处理时间下,反复韧化马铃薯淀粉样品的To,Tp和Tc(除了2次和24 h)、结晶度、糊化焓和SDS+RS含量大于相同处理时间下连续韧化样品的To,Tp、Tc,结晶度、糊化焓和SDS+RS含量,但马铃薯淀粉中并不是所有反复韧化样品的晶体有序性都优于连续韧化样品的晶体有序性。(3)红小豆淀粉呈椭圆形、圆形和不规则形状,表面光滑,没有孔洞、裂纹和破裂,但大部分原淀粉有细槽和压痕。反复和连续韧化处理后部分颗粒出现孔洞,且随韧化次数增加和韧化时间的延长这种现象更明显。绿豆原淀粉表层光滑,有较浅的沟壑,大的颗粒呈现椭圆形,小的颗粒则是圆形。随韧化次数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绿豆淀粉颗粒表面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在反复/连续处理后红小豆淀粉和绿豆淀粉的中央腔和轮纹清晰度在视觉没有明显的差异。在相同的韧化时间下,反复韧化红小豆淀粉的结晶度相对低于连续韧化样品的结晶度(除了2次和24 h),在4次和48 h以前,反复韧化样品的To,Tp,Tc和?H高于连续韧化样品的值,而再此之后有一个相反的趋势。在同样韧化处理时间下,反复韧化的绿豆样品比连续韧化样品具有更高的结晶度、晶体有序性、To、Tp、Tc、ΔH、RS、SDS和RS+SDS,更低的峰值黏度、溶解度、膨胀力和RDS。
宫冰[6](2018)在《反复/连续湿热处理对不同晶型淀粉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以淀粉为原料的化工产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原淀粉因自身性质存在不足,极大地限制了原淀粉广泛的应用,所以为了扩大其应用范围并改善其性能,采用多种方法对淀粉进行改性。湿热处理是对淀粉进行热处理的过程,一般水分含量较低(18%35%),而温度较高(高于糊化温度)。湿热处理影响淀粉性质的因素为:淀粉的种类、来源及处理条件。湿热处理是一种很有潜力、环境友好型的改性方法。本试验以三种小麦A、B、全淀粉(普通小麦、部分糯小麦和糯小麦)、马铃薯淀粉、红小豆淀粉和绿豆淀粉为材料,对反复/连续湿热处理进行对比,探究反复/连续湿热处理对不同晶型淀粉颗粒的结构特性、理化性质和酶解特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小麦全淀粉(普通小麦、部分糯小麦和糯小麦)呈圆形或椭圆形,颗粒分为较大的A型和较小的B型,颗粒表面光滑;其中,小麦A淀粉呈圆形或扁豆形,小麦B淀粉呈圆形或多角形;马铃薯原淀粉呈卵形或橄榄形,颗粒较大,表面光滑;红小豆淀粉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有少量裂纹;绿豆淀粉较小颗粒多呈圆形,较大颗粒呈椭圆形,表面有少量裂纹。在反复/连续湿热处理之后,淀粉颗粒被破坏,出现凹坑,并开始聚集,随着连续湿热处理时间和反复湿热处理次数的增加,淀粉颗粒表面的凹坑增加,破坏程度增加,聚集体逐渐增加;反复/连续湿热处理后的淀粉颗粒中心出现空心区域,并且随着处理时间和次数的增加,空心区域的直径和深度增加;反复/连续湿热处理后,偏光十字部分消失,并且随着处理次数和处理时间的增加,偏光十字消失的数量逐渐增多;经湿热处理后,明亮的荧光区域变暗,脐点区域变得更暗,并且淀粉颗粒的边缘和生长环逐渐变得模糊不清。三种小麦A淀粉、B淀粉、全淀粉和绿豆淀粉的晶体类型均为A型;马铃薯淀粉的晶体类型为B型;红小豆的晶体类型为C型。在反复/连续湿热处理之后,三种小麦A、B、全淀粉和绿豆淀粉的晶型没有发生改变,仍为A型;马铃薯淀粉的晶型由B型转变为C型;红小豆淀粉的晶型由C型转变为A型。经反复/连续湿热处理后,三种晶型的淀粉的结晶度均呈下降趋势,随着湿热处理次数和时间的增加,不同淀粉的变化趋势不同。由傅里叶红外光谱图可知,经反复/连续湿热处理后,三种小麦A淀粉、B淀粉、全淀粉和马铃薯淀粉的光谱发生了蓝移;红小豆淀粉和绿豆淀粉的光谱发生了红移。反复/连续湿热处理对三种小麦A、B、全淀粉(普通小麦、部分糯小麦和糯小麦)、马铃薯淀粉、红小豆淀粉和绿豆淀粉的碘蓝值、碘结合力和最大吸收波长均有一定的影响。在反复/连续湿热处理之后,三种晶型的淀粉的冻融稳定性变差;持水性增加;SDS含量逐渐增加;RS含量逐渐下降;膨胀力在温度较高时与原淀粉相比均降低;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回生值与原淀粉相比显着降低。(2)未经处理的三种小麦A、B、全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均为:普通小麦>部分糯小麦>糯小麦,相对结晶度为:普通小麦<部分糯小麦<糯小麦,三种小麦淀粉的各种理化特性和消化特性均与其直链淀粉含量和结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直链淀粉含量越高,淀粉颗粒的碘蓝值越高,溶解度越高,膨胀力越低,峰值黏度越低;淀粉的结晶度越大,其持水率和析水率越小,热焓值越大,抗性淀粉含量越高。与连续湿热处理相比,反复湿热处理对不同晶型的淀粉的结构特性、理化特性和酶解特性的影响更显着,这是由于反复湿热处理中存在着连续湿热处理所没有的冷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淀粉颗粒的结构变得更加稳定,并且加强了重组的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直链淀粉与直链淀粉之间的联系。此外,在冷却过程中,淀粉中的水分子会被重新分配,为下一次循环中结构的变化奠定基础。
吴俊男[7](2018)在《小麦籽粒后熟期间碳水化合物变化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和机理探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选用ZM366、ZM27、YM15三种不同筋力的新小麦,研究后熟期间小麦籽粒的容重、籽粒特性、蛋白含量、加工特性、小麦粉品质变化以及关键糖组分含量和结构的变化,并利用相关性分析,研究储藏时间对小麦籽粒和小麦粉品质变化的影响,以及糖组分含量和结构变化与小麦后熟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如下:三种小麦经过后熟作用,籽粒容重、硬度、含水量、籽粒平均粒径等特性变化显着,容重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不同品种小麦籽粒平均重量和粒径变化趋势规律基本一致;小麦籽粒的粗蛋白含量变化不显着(P>0.05);小麦加工特性和小麦粉品质得到优化,都表现为出粉率升高,α-淀粉酶活性降低,沉降值升高,面筋指数增加。在后熟过程中,ZM366和YM15的角质率下降、粉质胚乳所占比例增大,ZM27的变化不明显。小麦在后熟期间,小麦粉的吸水率、耐搅拌稳定性以及小麦粉的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后熟对于小麦粉的流变学特性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三种小麦的峰值粘度总体都呈下降趋势,三种小麦的衰退值都呈现下降趋势,ZM366和ZM27最终黏度都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YM15变化不大,三种小麦峰值时间增加,糊化温度下降趋势;ZM366和ZM27小麦粉的T0、Tp、Tc总体变化不大,YM15小麦粉的T0、Tp、Tc呈现下降趋势;后熟期间三种小麦弹性模量升高,抗形变能力变强,韧性增加;在拉伸测定中,三种小麦在后熟过程中拉伸面积、拉伸阻力、最大拉伸阻力、拉伸比例和最大拉伸比均呈现上升趋势,延伸度呈现下降趋势。三种小麦粗淀粉含量在后熟过程中有少许的波动。整体均有略微下降的趋势;三种小麦直链淀粉含量趋势一致,直链淀粉含量在15 d到90 d有上升的趋势,120 d后基本趋于稳定;支链淀粉呈波动趋势;三种小麦粉损伤淀粉含量都呈现下降趋势,在90d后达到稳定;经过正交和响应面优化,得到小麦粉中可溶性糖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75°C、提取时间44min、料液比1:10;三种小麦后熟初期,可溶性糖含量急剧下降,基本都在90d左右达到稳定;在可溶性糖单组份分析中,三种小麦蔗糖、乳糖和葡萄糖含量都呈现下降的趋势,ZM366和ZM27麦芽糖也呈现下降的趋势,YM15变化不大;三种小麦在后熟过程中,木聚糖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三种小麦后熟初期还原糖含量迅速下降,90d后趋于稳定,总糖含量变化趋势一致;损伤淀粉含量都表现随着后熟的过程而下降;ZM366淀粉相对结晶度呈现下降趋势,在90d达到稳定,ZM27和YM15相对结晶度变化不大;小麦淀粉的分子骨架上并没有产生新的官能团,后熟期间淀粉的化学结构没有发生改变;热特性测定中,淀粉在后熟期间,ZM366和ZM27淀粉的T0值变化不大,YM15淀粉T0值呈显着下降趋势,90天左右达到稳定;流变扫描中,三种小麦淀粉G’升高;在后熟过程中,ZM366 A淀粉结晶度呈上升趋势,120d达到最大,ZM2715-60d呈现上升趋势,90d略有下降,之后趋于稳定,YM15 A淀粉结晶度变化不显着;A、B淀粉分子结构测定中,A淀粉和B淀粉峰谱的形状和位置无明显的变化。经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新小麦储藏时间与小麦籽粒特性、加工特性、α-淀粉酶活性、小麦粉糊化特性、粉质特性、可溶性糖含量、木聚糖含量、破损淀粉含量、以及淀粉特性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小麦达到生理后熟和工艺后熟后,出粉率能达到71%左右,降落数值强筋小麦在490左右,弱中筋在420左右;面粉粉质测定强筋小麦面粉吸水率达到62%左右,弱中筋在52%-54%;破损淀粉含量强筋小麦在24%左右,弱中筋在16.5-18.4%。
吴桂玲,李文浩,刘立品,张伟,张国权[8](2016)在《脂类和颗粒结合蛋白对小麦A、B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文中提出淀粉颗粒中的脂类和颗粒结合蛋白对其理化和结构性质存在一定影响,研究了小麦A、B淀粉经脱脂、脱蛋白处理后其化学组成、颗粒形态、糊特性等性质。结果表明:脱脂处理对小麦A、B淀粉的晶体类型、溶解度、膨胀度、起始温度、峰值温度、终值温度、热焓值、峰值黏度、谷黏度、衰减值、最终黏度、峰值时间、成糊温度均无显着性影响,相对结晶度降低。脱蛋白处理使小麦淀粉溶解度和膨胀度随温度的增长趋势显着增加,相对结晶度、起始温度、峰值温度、终值温度、峰值黏度、衰减值、回生值显着增大,谷黏度和峰值时间显着降低,对晶体类型、热焓值无显着影响。脱蛋白处理对小麦A、B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显着高于脱脂处理。
吴桂玲,李文浩,郭洪梅,高金梅,黄倩,张国权[9](2015)在《脱脂脱蛋白处理对小麦A、B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阐明脂类和颗粒结合蛋白对小麦A、B淀粉理化和结构性质的影响,以豫麦49-198为试验材料,采用面团法制备小麦淀粉,沉降法分离小麦A、B淀粉,并对其进行脱脂脱蛋白处理,研究了处理前后小麦A、B淀粉组成、颗粒结构、溶解度与膨胀度、糊特性、热特性等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的小麦A、B淀粉相比,脱脂脱蛋白处理后小麦A、B淀粉颗粒表面较光滑,分散程度较均匀,偏光十字的位置和形状无显着性差异,清晰度显着增加;溶解度和膨胀度随温度的增长趋势显着增加;起始温度、峰值温度、终值温度、透明度、峰值黏度、衰减值、回生值显着增加;冻融稳定性、峰值时间显着降低;热焓值无显着变化。这为小麦A、B淀粉更好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鲁平[10](2015)在《安农糯小麦品系主要淀粉性状及A、B淀粉粒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选取7个安农糯小麦品系为试验材料,以非糯小麦品种扬麦13为对照,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近红外参数,粉质参数和RVA参数以及其他品质指标的测定,并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从成熟籽粒胚乳中分离纯化出总淀粉粒、A淀粉粒和B淀粉粒,并测定其RVA参数、透明度和凝胶稳定性;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发育过程中,籽粒淀粉形态变化及成熟胚乳中A、B淀粉的显微构造。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近红外参数、粉质仪参数和RVA参数、直链淀粉含量、直/支比等的品种(系)间差异均达极显着;近红外仪参数中,糯小麦品系除了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显着高于扬麦13(CK)外,千粒重、容重、硬度、出粉率、沉降值等性状值均不同程度的低于对照;粉质仪参数中,糯小麦品系的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弱化度和粉质质量指数等性状显着高于对照,稳定时间和对照相近。2、7个糯小麦品系的直链淀粉含量,除了安农4521为12.66%外,其余都在0.011.95%之间;对照品种扬麦13的直链淀粉含量为27.49%。RVA参数中,糯小麦品系面粉糊化过程中的峰值粘度、低谷粘度、最终黏度、反弹值、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值均不同程度的小于对照,其稀懈值大于对照。直链淀粉含量、直/支与最终黏度、反弹值、峰值时间呈极显着正相关,与低谷粘度达显着正相关。3、在小麦淀粉糊化过程中,糯小麦品系峰值粘度表现为A淀粉>总淀粉>B淀粉。糯小麦品系总淀粉、A淀粉和B淀粉的糊化温度比较接近,对照扬麦13总淀粉的糊化温度小于A、B淀粉的。对于浓度1%的淀粉糊,在0h时,糯小麦品系和对照的淀粉透明度表现为总淀粉>A淀粉>B淀粉。随着储藏时间增长,在24h时糯小麦品系总淀粉、A淀粉和B淀粉的透明度有所下降,在48h、72h时反而有所上升。在相同条件下,经过24h的沉降,淀粉凝胶稳定性表现为B淀粉>A淀粉>总淀粉。4、糯小麦品系胚乳使用扫描电镜对淀粉粒观察其发育过程得出,在花后510d,胚乳中可见到一些体积较小的A型淀粉粒;1015 d数量和体积都有所增加,并以淀粉粒体积增大为主;B型淀粉粒在花后15 d已经形成,但此时B型淀粉粒的数量较少;花后20 d到成熟之前B型淀粉粒的数量和体积均呈逐步增长趋向。5、糯小麦品系成熟籽粒胚乳淀粉粒的扫描电镜(1000x)观察发现,其淀粉粒直径分布为0.9634.92 um。与对照扬麦13相比,糯小麦品系A型淀粉粒的形状较扁平,表面没有对照光滑;与扬麦13相比,糯小麦B型淀粉粒的形状更无规则,且更容易发生聚集现象。此外,在5000倍数下观察,与对照扬麦13相比,发现糯小麦A型淀粉粒上有更多孔洞;发现这些孔洞结构从A型淀粉粒表面一直延伸到其内部,其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二、小麦A淀粉和B淀粉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麦A淀粉和B淀粉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小麦A/B损伤淀粉-面筋蛋白混合体系流变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方法 |
1.3.1 样品的制备 |
1.3.1. 1 谷朊粉的制备 |
1.3.1. 2 损伤淀粉的制备 |
1.3.1. 3 混合样品的制备 |
1.3.2 基础指标的测定 |
1.3.3 热力学特性(DSC)测定 |
1.3.4 流变学特性的测定 |
1.3.5 微观结构观测 |
1.3.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混合粉的基本理化特性 |
2.2 球磨处理对小麦损伤淀粉含量的影响 |
2.3 球磨处理对淀粉-面筋混合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2.4 球磨处理对淀粉及淀粉-面筋混合粉糊特性的影响 |
2.5 球磨处理对淀粉-面筋混合粉热特性的影响 |
2.6 淀粉损伤程度对淀粉-面筋蛋白混合粉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
2.7 小麦淀粉损伤程度对淀粉-面筋蛋白混合粉面团微观结构的影响 |
3 结论 |
(2)普通小麦和糯小麦A、B淀粉的多层次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淀粉 |
1.1.1 普通小麦淀粉 |
1.1.2 糯小麦淀粉 |
1.2 淀粉多层次结构研究概述 |
1.2.1 淀粉的多层次结构理论 |
1.2.2 壳层与小体结构研究概述 |
1.2.3 淀粉分子结构研究概述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 |
1.3.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普通小麦与糯小麦A、B淀粉完整颗粒结构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原料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3 试验试剂 |
2.2.4 试验方法 |
2.3 结果分析 |
2.3.1 小麦淀粉颗粒的微观形貌 |
2.3.2 小麦淀粉颗粒的粒度分布 |
2.3.3 小麦淀粉颗粒的内部结构 |
2.3.4 小麦淀粉颗粒的结晶结构与性质 |
2.3.5 小麦淀粉颗粒的半结晶层状结构 |
2.3.6 小麦淀粉颗粒纳米尺度超微结构 |
2.3.7 小麦淀粉分子量分布 |
2.3.8 小麦淀粉颗粒傅立叶红外光谱 |
2.4 小结 |
第三章 普通小麦和糯小麦A、B淀粉外壳结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试验试剂 |
3.2.4 试验方法 |
3.3 结果分析 |
3.3.1 不完全糊化法提取外壳结构 |
3.3.2 酶解处理与冷冻处理淀粉研究破损程度不同淀粉的壳层结构 |
3.4 小结 |
第四章 普通小麦和糯小麦A、B淀粉的小体结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试验试剂 |
4.2.4 试验方法 |
4.3 结果分析 |
4.3.1 淀粉小体表面微观形貌 |
4.3.2 淀粉小体结晶结构与性质 |
4.3.3 淀粉小体粒度分布 |
4.3.4 小体内部结构 |
4.3.5 淀粉小体层状结构 |
4.3.6 小体纳米尺度超微结构 |
4.3.7 淀粉小体分子量分布 |
4.3.8 淀粉小体傅立叶红外光谱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小麦A-、B-型淀粉对面团特性及馒头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小麦淀粉颗粒的分类 |
1.2.2 不同类型小麦淀粉颗粒的差异性 |
1.2.3 小麦淀粉粒对面团特性的影响 |
1.2.4 小麦淀粉粒对加工品质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不同比例A-、B-型淀粉对小麦粉基本品质特性的影响 |
1.4.2 不同比例A-、B-型淀粉对面团特性的影响 |
1.4.3 不同比例A-、B-型淀粉对馒头品质的影响 |
1.5 创新点 |
2 A-、B-型淀粉对小麦粉基本品质特性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样品的制备 |
2.3.2 A-、B-型淀粉颗粒形态及粒径分布的测定 |
2.3.3 A-、B-型淀粉X-射线衍射的测定 |
2.3.4 A-、B-型淀粉基本指标及组分含量的测定 |
2.3.5 A-、B-型淀粉溶解度、膨胀势的测定 |
2.3.6 A-、B-型淀粉糊化特性的测定 |
2.3.7 重组粉的制备 |
2.3.8 原粉及重组粉基本理化指标的测定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A-、B-型淀粉颗粒形态及粒径分布的测定 |
2.4.2 A-、B-型淀粉X-射线衍射的分析 |
2.4.3 A-、B-型淀粉基本指标及组分含量的分析 |
2.4.4 A-、B-型淀粉溶解度、膨胀势的分析 |
2.4.5 A-、B-型淀粉糊化特性的分析 |
2.4.6 原粉及重组粉基本理化指标的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A-、B-型淀粉对面团特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原粉及重组粉面团流变学的测定 |
3.3.2 原粉及重组粉面团水分分布的测定 |
3.3.3 原粉及重组粉面团微观结构的测定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原粉及重组粉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分析 |
3.4.2 原粉及重组粉面团水分分布的分析 |
3.4.3 原粉及重组粉面团微观结构的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A-、B-型淀粉对馒头品质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原粉及重组粉馒头的制作方法 |
4.3.2 原粉及重组粉馒头高径比、比容的测定 |
4.3.3 原粉及重组粉馒头色泽的测定 |
4.3.4 原粉及重组粉馒头感官评价的测定 |
4.3.5 原粉及重组粉馒头质构的测定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原粉及重组粉馒头高径比、比容的分析 |
4.4.2 原粉及重组粉馒头色泽的分析 |
4.4.3 原粉及重组粉馒头感官评价的分析 |
4.4.4 原粉及重组粉馒头质构的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A-、B-型淀粉对小麦粉中淀粉特性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原粉及重组粉中破损淀粉含量的测定 |
5.3.2 原粉及重组粉中淀粉糊化特性的测定 |
5.3.3 原粉及重组粉中淀粉热力学特性的测定 |
5.3.4 原粉及重组粉中淀粉流变学特性的测定 |
5.3.5 原粉及重组粉中淀粉的X-射线衍射的测定 |
5.3.6 原粉及重组粉中淀粉的傅里叶红外光谱的测定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原粉及重组粉中破损淀粉含量的分析 |
5.4.2 原粉及重组粉中淀粉糊化特性的分析 |
5.4.3 原粉及重组粉中淀粉热力学特性的分析 |
5.4.4 原粉及重组粉中淀粉流变学特性的分析 |
5.4.5 原粉及重组粉中淀粉X-射线衍射的分析 |
5.4.6 原粉及重组粉中淀粉傅里叶红外光谱的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萌动小麦粉气流分级产品品质分析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萌动粉的研究现状 |
1.2.1 萌动粉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萌动粉品质改良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1.3 气流分级技术 |
1.3.1 气流分级技术分类及原理 |
1.3.2 气流分级的特点 |
1.3.2.1 应用范围广 |
1.3.2.2 分级精度高 |
1.3.2.3 分级效率高 |
1.3.3 气流分级技术对物料组分的影响 |
1.3.3.1 气流分级后产品淀粉分布 |
1.3.3.2 气流分级后产品蛋白质分布 |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2.1 研究萌动小麦粉气流分级后产品淀粉特性的分析 |
1.4.2.2 研究萌动小麦粉气流分级后产品蛋白特性的分析 |
1.4.2.3 研究萌动小麦粉气流分级后产品面团特性的分析 |
1.4.2.4 研究萌动小麦粉气流分级后产品制品品质的分析 |
第二章 萌动小麦粉气流分级产品基本指标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条件 |
2.2.1.1 实验材料 |
2.2.1.2 小麦萌动 |
2.2.1.3 气流分级示意图 |
2.2.2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粒度分布 |
2.3.2 面粉微观特征 |
2.3.3 水分 |
2.3.4 灰分 |
2.3.5 粗脂肪 |
2.3.6 色泽 |
2.3.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面粉粒度分析 |
2.4.2 面粉微观特征分析 |
2.4.3 面粉基本指标 |
2.4.4 面粉色泽 |
2.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萌动小麦粉气流分级产品淀粉特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主要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淀粉的提取 |
3.3.2 α-淀粉酶活性 |
3.3.3 降落数值 |
3.3.4 破损淀粉含量 |
3.3.5 还原糖含量 |
3.3.6 淀粉微观特征 |
3.3.7 直链淀粉与直/支链淀粉含量 |
3.3.8 溶解度 |
3.3.9 凝沉性 |
3.3.10 冻融稳定性 |
3.3.11 淀粉粘度 |
3.3.12 DSC测定 |
3.3.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α-淀粉酶活性、降落数值、破损淀粉及还原糖含量的分析 |
3.4.2 淀粉微观特征的分析 |
3.4.3 直链淀粉与直/支链淀粉含量的分析 |
3.4.4 淀粉溶解度的分析 |
3.4.5 淀粉凝沉性的分析 |
3.4.6 淀粉冻融稳定性的分析 |
3.4.7 淀粉糊化特性的分析 |
3.4.8 淀粉DSC特性的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萌动小麦粉气流分级产品蛋白特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主要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蛋白酶活性的测定 |
4.3.2 粗蛋白、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含量的测定 |
4.3.2.1 粗蛋白含量的测定 |
4.3.2.2 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含量的测定 |
4.3.3 总巯基、游离巯基和二硫键含量的测定 |
4.3.4 面筋的测定 |
4.3.5 GMP含量及其性质的测定 |
4.3.6 SDS-PAGE电泳 |
4.3.7 面筋蛋白的提取 |
4.3.8 面筋蛋白的功能特性 |
4.3.8.1 面筋蛋白持水性的测定 |
4.3.8.2 面筋蛋白持油性的测定 |
4.3.8.3 面筋蛋白起泡性以及泡沫稳定性的测定方法 |
4.3.8.4 面筋蛋白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的测定方法 |
4.3.9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蛋白酶活性的分析 |
4.4.2 总蛋白、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含量的分析 |
4.4.3 巯基及二硫键含量的分析 |
4.4.4 面筋含量和质量的分析 |
4.4.5 GMP特性的分析 |
4.4.5.1 GMP粒径的变化 |
4.4.5.2 GMP流变学特性的变化 |
4.4.6 SDS-PAGE结果的分析 |
4.4.7 蛋白功能特性的分析 |
4.4.7.1 持水性和持油性 |
4.4.7.2 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 |
4.4.7.3 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萌动小麦粉气流分级产品面团特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实验材料 |
5.2.2 主要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面团网络微观结构的测定 |
5.3.2 发酵特性 |
5.3.3 粉质特性 |
5.3.4 拉伸特性 |
5.3.5 面团水分分布 |
5.3.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蛋白网络微观结构的分析 |
5.4.2 粉质特性的分析 |
5.4.3 拉伸特性的分析 |
5.4.4 发酵特性的分析 |
5.4.5 面团水分分布的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萌动小麦粉气流分级产品制品品质分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设备 |
6.2.1 实验材料 |
6.2.2 主要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制作成品 |
6.3.1.1 制作馒头 |
6.3.1.2 制作蛋糕胚 |
6.3.1.3 制作油条 |
6.3.2 馒头高径比、比容测定 |
6.3.3 馒头色泽的测定 |
6.3.4 感官评价的测定 |
6.3.4.1 馒头感官评价的测定 |
6.3.4.2 蛋糕胚感官评价的测定 |
6.3.4.3 油条感官评价的测定 |
6.3.5 质构特性的测定 |
6.3.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馒头高径比和比容的测定结果 |
6.4.2 馒头色差的测定结果 |
6.4.3 感官评价的测定结果 |
6.4.3.1 馒头感官评价的测定结果 |
6.4.3.2 蛋糕胚感官评价的测定结果 |
6.4.3.3 油条感官评价的测定结果 |
6.4.4 质构的测定结果 |
6.4.4.1 馒头质构的测定结果 |
6.4.5.2 蛋糕胚质构的测定结果 |
6.4.5.3 油条质构的测定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创新点与展望 |
课题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反复/连续韧化处理对谷类、薯类和豆类淀粉结构、理化及功能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不同种类淀粉概述 |
1.1.1 小麦淀粉 |
1.1.2 红薯淀粉 |
1.1.3 马铃薯淀粉 |
1.1.4 红小豆淀粉 |
1.1.5 绿豆淀粉 |
1.2 淀粉韧化处理概述 |
1.2.1 淀粉韧化处理方法 |
1.2.2 韧化处理对淀粉性质的影响 |
1.3 韧化淀粉的应用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技术路 |
第二章 反复/连续韧化对小麦淀粉结构、理化及功能性质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剂 |
2.2.3 仪器与设备 |
2.2.4 试验方法 |
2.2.5 数据处理 |
2.3 结果分析 |
2.3.1 反复/连续韧化处理对小麦淀粉结构、理化及功能特性的分析 |
2.3.2 反复/连续韧化处理对小麦A淀粉结构、理化及功能特性的分析 |
2.3.3 反复/连续韧化处理对小麦B淀粉结构、理化及功能特性的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反复/连续韧化对薯类淀粉结构、理化及功能性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剂 |
3.2.3 仪器与设备 |
3.2.4 试验方法 |
3.2.5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反复/连续韧化处理对红薯淀粉结构、理化及功能特性的分析 |
3.3.2 反复/连续韧化处理对马铃薯淀粉结构、理化及功能特性的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反复/连续韧化对豆类淀粉结构、理化及功能性质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剂 |
4.2.3 仪器与设备 |
4.2.4 试验方法 |
4.2.5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反复/连续韧化处理对红小豆淀粉结构、理化及功能特性的分析 |
4.3.2 反复/连续韧化处理对绿豆淀粉结构、理化及功能特性的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反复/连续湿热处理对不同晶型淀粉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淀粉 |
1.1.1 小麦淀粉 |
1.1.2 马铃薯淀粉 |
1.1.3 绿豆淀粉 |
1.1.4 红小豆淀粉 |
1.2 湿热处理概述 |
1.2.1 湿热处理对淀粉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 |
1.2.2 湿热处理在淀粉改性中的应用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湿热处理对小麦淀粉的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试验试剂 |
2.2.4 试验方法 |
2.2.5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淀粉基本组成 |
2.3.2 湿热处理对小麦A淀粉的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 |
2.3.3 湿热处理对小麦B淀粉的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 |
2.3.4 湿热处理对小麦全淀粉的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湿热处理对马铃薯淀粉的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试验试剂 |
3.2.4 试验方法 |
3.2.5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淀粉基本组成 |
3.3.2 湿热处理对马铃薯淀粉的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湿热处理对豆类淀粉的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试验试剂 |
4.2.4 试验方法 |
4.2.5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淀粉基本组成 |
4.3.2 湿热处理对红小豆淀粉的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 |
4.3.3 湿热处理对绿豆淀粉的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小麦籽粒后熟期间碳水化合物变化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和机理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小麦后熟期间小麦粉品质变化 |
1.2.2 小麦后熟期间关键糖组分变化 |
1.2.3 小麦后熟期间关键酶类变化 |
1.3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1.3.1 课题研究的目标 |
1.3.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新小麦后熟期间籽粒特性及品质的变化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小麦容重的测定 |
2.3.2 小麦粗蛋白含量的测定 |
2.3.3 籽粒特性的测定 |
2.3.4 籽粒显微结构观察 |
2.3.5 制粉试验 |
2.3.6 面粉白度的测定 |
2.3.7 面粉色泽特性的测定 |
2.3.8 面粉水分含量的测定 |
2.3.9 小麦粉灰分的测定 |
2.3.10 面粉粗蛋白含量的测定 |
2.3.11 面粉沉降值的测定 |
2.3.12 降落数值的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小麦籽粒的容重 |
2.5.2 小麦籽粒粗蛋白含量 |
2.5.3 小麦籽粒特性的测定 |
2.5.4 小麦籽粒的超微结构 |
2.5.5 小麦后熟期间的出粉率 |
2.5.6 小麦后熟期间面粉的白度和色度 |
2.5.7 小麦后熟期间小麦粉蛋白含量的测定 |
2.5.8 小麦籽粒后熟期间面粉水分和灰分 |
2.5.9 小麦籽粒后熟期间面粉沉降值 |
2.5.10 小麦后熟期间小麦粉降落数值 |
2.5.11 小麦后熟期间小麦粉面筋数量及质量 |
2.5.12 新小麦储藏时间与小麦籽粒品质和加工特性的相关性 |
2.6 小结 |
第三章 新小麦储藏期间小麦粉品质测定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面粉粉质特性的测定 |
3.3.2 面粉糊化特性的测定 |
3.3.3 面粉热力学特性的测定 |
3.3.4 面粉流变学特性的测定 |
3.3.5 面团拉伸特性的测定 |
3.4 数据分析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小麦后熟期间小麦粉粉质特性 |
3.5.2 面粉糊化特性的测定 |
3.5.3 小麦后熟期间小麦粉热力学特性的测定 |
3.5.4 小麦后熟期间小麦粉流变学特性变化 |
3.5.5 小麦后熟期间小麦面团拉伸特性的测定 |
3.5.6 小麦籽粒后熟期间储藏时间与小麦粉品质的相关性 |
3.6 小结 |
第四章 小麦籽粒后熟期间关键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直支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
4.3.2 总淀粉含量的测定 |
4.3.3 破损淀粉含量的测定 |
4.3.4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4.3.5 单组分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4.3.6 木聚糖含量的测定 |
4.4 数据分析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新小麦储藏期间直支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
4.5.2 小麦后熟进程中粗淀粉含量的变化 |
4.5.3 破损淀粉含量的测定 |
4.5.4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4.5.5 单组分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4.5.6 木聚糖含量的测定 |
4.5.7 新小麦储藏时间与小麦关键糖组分含量相关性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小麦后熟过程中关键糖组分结构特征变化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小麦籽粒后熟期间还原糖与总糖含量的变化 |
5.3.2 淀粉中破损淀粉含量的测定 |
5.3.3 淀粉微观结构 |
5.3.4 淀粉晶型的测定 |
5.3.5 淀粉分子结构的测定 |
5.3.6 淀粉糊特性的测定 |
5.3.7 淀粉热力学特性的测定 |
5.3.8 淀粉流变学特性的测定 |
5.3.9 A、B淀粉晶型的测定 |
5.3.10 A、B淀粉分子结构的测定 |
5.4 数据分析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新小麦储藏期间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的变化 |
5.5.2 淀粉中破损淀粉含量的测定 |
5.5.3 淀粉微观结构 |
5.5.4 淀粉结晶度和晶型的测定 |
5.5.5 淀粉分子结构的测定 |
5.5.6 淀粉糊特性的测定 |
5.5.7 淀粉热力学特性的测定 |
5.5.8 淀粉流变学特性的测定 |
5.5.9 A、B淀粉结晶度以及晶型的测定 |
5.5.10 A、B淀粉分子结构的测定 |
5.5.11 小麦关键糖组分含量和特性与小麦粉特性相关性分析 |
5.6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脱脂脱蛋白处理对小麦A、B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材料与试剂 |
1.2仪器与设备 |
1.3试验方法 |
1.3.1小麦淀粉的制备与A、B淀粉的分离 |
1.3.2小麦A、B淀粉的脱脂脱蛋白处理 |
1.3.3淀粉化学组成 |
1.3.4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1.3.5偏光十字观察 |
1.3.6溶解度与膨胀度 |
1.3.7热力学特性 |
1.3.8透明度 |
1.3.9冻融稳定性 |
1.3.10黏度特性 |
1.4数据处理与分析 |
2结果与分析 |
2.1淀粉基本组成分析 |
2.2颗粒形态 |
2.3溶解度与膨胀度 |
2.4淀粉热特性 |
2.5透明度 |
2.6冻融稳定性 |
2.7淀粉黏度特性 |
3结论 |
(10)安农糯小麦品系主要淀粉性状及A、B淀粉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糯小麦概述 |
1.1.1 糯小麦的概念 |
1.1.2 国内外关于糯小麦的研究进展 |
1.2 糯小麦近红外参数和粉质参数与小麦品质的研究 |
1.2.1 近红外参数的研究 |
1.2.2 粉质参数的研究 |
1.3 糯小麦糊化特性与小麦品质的研究 |
1.3.1 直链淀粉含量 |
1.3.2 淀粉糊化性状 |
1.3.3 国内外关于淀粉糊化特性研究进展 |
1.4 小麦A、B型淀粉粒的研究 |
1.4.1 国内外关于小麦籽粒胚乳淀粉粒粒度的研究进展 |
1.4.2 小麦籽粒胚乳形成与发育过程中淀粉粒的形态变化研究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供试材料 |
3.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
3.3.2 近红外仪参数和粉质仪参数测定 |
3.3.3 面粉、淀粉糊化特性测定 |
3.3.4 安农糯小麦品系淀粉粒的扫描电镜观察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直链淀粉含量和直/支量比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
4.2 安农糯小麦品系近红外参数与粉质参数分析 |
4.2.1 近红外参数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
4.2.2 糯小麦品系面粉粉质参数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
4.3 安农糯小麦品系面粉、淀粉糊化特性研究 |
4.3.1 面粉RVA参数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
4.3.2 面粉糊化特性的相关分析 |
4.3.3 糯小麦品系淀粉RVA参数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
4.3.4 糯小麦品系淀粉糊透明度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
4.3.5 糯小麦品系淀粉凝胶稳定性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
4.4 安农糯小麦品系籽粒胚乳发育过程中淀粉粒的形态变化 |
4.5 安农糯小麦品系成熟籽粒胚乳中A、B型淀粉粒的显微观察 |
4.5.1 A型淀粉粒的显微观察 |
4.5.2 B型淀粉粒的显微观察 |
4.5.3 糯小麦品系A型淀粉粒中孔洞及通道特性 |
5 讨论 |
5.1 关于糯小麦品系近红外参数、粉质仪参数的研究 |
5.2 关于糯小麦品系糊化特性与直链淀粉含量的关系 |
5.3 关于糯小麦品系胚乳发育过程中淀粉粒的形态变化 |
5.4 关于糯小麦品系胚乳中A、B型淀粉粒的显微观察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小麦A淀粉和B淀粉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麦A/B损伤淀粉-面筋蛋白混合体系流变学特性研究[J]. 李明菲,安迪,郑学玲,卞科.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2]普通小麦和糯小麦A、B淀粉的多层次结构研究[D]. 赵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3]小麦A-、B-型淀粉对面团特性及馒头品质的影响[D]. 王宝婷.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2)
- [4]萌动小麦粉气流分级产品品质分析和应用研究[D]. 冯春露. 河南工业大学, 2019(02)
- [5]反复/连续韧化处理对谷类、薯类和豆类淀粉结构、理化及功能性质的影响[D]. 许美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01)
- [6]反复/连续湿热处理对不同晶型淀粉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机制[D]. 宫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01)
- [7]小麦籽粒后熟期间碳水化合物变化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和机理探究[D]. 吴俊男. 河南工业大学, 2018(11)
- [8]脂类和颗粒结合蛋白对小麦A、B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J]. 吴桂玲,李文浩,刘立品,张伟,张国权. 中国粮油学报, 2016(08)
- [9]脱脂脱蛋白处理对小麦A、B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J]. 吴桂玲,李文浩,郭洪梅,高金梅,黄倩,张国权. 现代食品科技, 2015(10)
- [10]安农糯小麦品系主要淀粉性状及A、B淀粉粒的研究[D]. 鲁平. 安徽农业大学,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