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江水电站增容改造工程设计

新安江水电站增容改造工程设计

一、新安江水力发电厂增容改造工程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张志会[1](2019)在《苏联专家与新安江水电站工程建设》文中指出新安江水电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五"计划补增的重要水电站。在官方宣传中,苏联专家对该电站建设的作用较为模糊。基于大量档案和文献资料,本专题研究以新安江水电站为案例,管窥苏联专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大中型水电站工程建设中的角色与影响力的转变过程。苏联专家在地质勘测、工程设计及工程建设等不同阶段对新安江水电站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帮助。"大跃进"运动期间,苏联专家对水电站建设中的急促冒进提出警示却并无作用。苏联专家撤走后,通过贯彻"八字方针",中方努力进行"填平补齐"和"技术革新",保障了工程的顺利完工。

王仓仓[2](2019)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导淮委员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晚清以降,自然灾害频仍,加之西方列强的入侵及内乱从生,使得导淮事业停滞不前。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一方面鉴于淮河流域灾情日益严重,一方面也为了发展该地区的经济,特与1929年7月在南京成立了导淮委员会。该会成立以后,即着手对淮河流域进行水利勘测,并制定了《导淮工程计划》,确立了“以全局论,先去害,继兴利”,“以局部论,害先去其重者,利先兴其大者”的导淮原则。自1931年开始,导淮委员会根据以上计划,开展了排洪、灌溉和航运等工程的建设。至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该会随中央政府西迁,导淮工作处于停滞状态。在此期间,导淮委员会由于经费拮据,虽未能完全按照导淮计划实施导淮工程,但是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完成了航运工程包括邵伯船闸等7处、排洪工程包括杨庄活动坝等6处、灌溉工程包括安丰塘灌溉区等4处以及与其他机构合办的水利工程包括整理六塘河等6处。西迁以后,导淮委员会根据中央政府“以军事建设为中心”的要求整理了綦江、乌江和赤水河三条重要水道,以求开发西南交通,便利抗战物资的运输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为了更为方便整理以上水道,导淮委员会先后成立有綦江水道工程局、乌江水道工程局和赤水河水道工程局。至1945年因抗战胜利回迁南京止,相继开展有綦江初步整理工程与渠化工程、乌江水道龚滩至涪陵初步整理工程和赤水河航道第一期治标工程等多项水利工程。这些工程的建设,较好的改善了西南水利交通状况,有利支援了抗战。自1945年9月起,导淮委员会开始进行人员与机构回迁,此项工作至1946年8月基本结束。与此同时,该会亦开始对淮河流域的水利工程进行复建,以恢复其灌溉、航运与排洪功能。而为了顺利开展复建工程,导淮委员会特制定了《淮域善后救济工程实施计划》,并与苏、皖两省府暨救济分署等机构召开了淮域复堤工程会议,以明确各方导淮职责和合作办法。复建工程主要包括淮河流域和运河流域两大部分,分别由淮域复堤工程局和运域复堤工程局负责实施。其后经过一年多左右的工作,淮域复堤工程总规划1122.1公里,修复1079.8公里,基本按计划完成,而其他如疏浚工程也都按照先前规划得以顺利完成。运域复堤工程中的苏北运河工程、运河闸坝工程和鲁南运河堤防工程也取得较大进展。至1947年7月,导淮委员会改组为淮河水利工程总局,余下淮河复堤工程由淮河水利工程总局继续办理。另外由于当时中国教育尤其是水利教育落后,导致水利相关人才极度缺乏。导淮委员会为了加快导淮进程,提高工程质量,一方面自办有导淮工程训练班与护闸闸警训练班、导淮讲习会和导淮委员会附设高级水利科职业学校等水利教育机构,一方面派遣水利人员赴欧美等国考察相关水利。通过以上教育措施,导淮委员会培养了一批中高级水利人才,较好的推动了导淮工程的开展。此外,导淮委员会成立以后,由于中央政府财政紧张,该会不得不从各方筹集工程建设经费。1927年至1937年间的经费,主要来源于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以及向中国银行和中央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1937年至1945年间的经费,主要来源于经济部和盐务总局等机构拨款。1945年至1947年间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拨发的工粮。另外,导淮委员会还通过整理土地和征收船只过闸费亦获得一部分经费。总体而言,导淮委员会从1929年成立至1947年改组成为淮河水利工程总局,历时18载,辗转于多省,在财政紧张和战乱的状况下,为完善建淮河流域和西南水利防洪体系的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使得这些地区的交通运输等各项事业有了一定发展,也为我国培养了一批水利专业人才。同时,导淮委员会的治淮工作与同期的黄河水利委员会、扬子江水道整理委员会的治黄与治江工作共同构成了南京国民政府整理全国水利的建设版图。大大推动了全国水利网的建设,促进了贸易的发展。不过,导淮委员会在导淮的工作中也出现了给工人发放劣质粮食等恶劣现象,严重影响了工人的身心健康和导淮事业的进程。

郑晓光[3](2017)在《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开发研究(1949-1976)》文中提出本文对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开发进行了历史考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水利水电事业,注重延揽、重用民国时期有留美背景的水电科技精英群体,派遣优秀青年赴苏联学习水电工程科技,同时注重自行培养人才,为水电科技精英从事水电开发创造了一系列良好的条件。从而激励起水电科技精英群体为国为民奉献、掀起水电建设新高潮的热情和干劲,新中国大中型水电站建设迅速迎来高潮,取得卓越的成就。本文着重探讨水电科技精英的学术养成、科技实践分布、群体特征、科研创新活动及成果,评述水电科技精英在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开发中的历史作用。力图以水电科技精英群体的实践活动为主线,从一个新的视域展示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事业发展的脉络,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本文认为,民国时期培养的水电人才为新中国水电开发奠定了重要的人才基础;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科技精英在水电开发体制的创立、政策的制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决策咨询作用;水电科技精英在河流泥沙、高速水流、高含沙水流等水电基础科研方面,成果卓越,部分科技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水电科技精英在岩溶等复杂地质环境下,主持建造多种坝型的高坝,使中国坝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在水电科技精英的艰苦创业、不懈努力下,中国自行建造的大中型水电站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为改革开放后水电开发更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钟徐楼芳[4](2016)在《跃进的代价:新安江水力发电工程质量事故的来龙去脉(1957-1960)》文中认为1957年4月,新安江水力发电工程正式动工。这一得到苏联专家和技术、设备帮助的大型水电工程上马不久,就赶上了毛泽东发动的以“多、快、好、省”为方针,并以全面赶超英美为目标的工农业“大跃进”运动。受此运动影响,该工程历时三年的建设并不顺利。从这年年底开始,新安江的跃进指标就随着“大跃进”目标的提出而一再加码,但指标加码的同时,无论水电部,还是浙江省,却都难以保质保量地满足工程加速所需的物资供应。再加上“大跃进”导致工程建设的领导体制发生改变,中央、主管部委和浙江省委三者重叠管理,部管质量,省抓速度和施工的情况,也造成了不少麻烦。这些都不能不埋下工程质量事故的隐患。好在,1958年底,中共中央发现“大跃进”造成了工业建设的种种混乱局面,开始着手整顿。虽然这时“大跃进”的基本方针未变,在新安江的纠偏一时并没有取得成效,但是次年4月后中央进一步做出决定,要求工业建设全面缩短战线,集中力量,保证重点。再加上6月间主管部委叫停了浙江省赶进度的施工办法,终于使新安江水电工程获得了两个多月的整改时间。这对扭转工程质量十分必要,可以说极大地阻止了一系列严重的质量事故的发生。

盛剑辉,李海玲[5](2016)在《浅析电力系统分析与规划》文中认为通过现状分析,结合实际情况的变化,研究工作中过去的案例,浅谈电力系统分析与规划在工作中的应用。在发电厂电源输出功率发生变化时,对应的出线厂功率也会发生变化,系统潮流分配发生改变,因此要重点解决各出线间的电能平衡问题。

闫营臣[6](2014)在《新安江电厂新监控简介及程序优化》文中提出新安江水力发电厂设备的操作方式正在进行新一轮的监控改造工作,由老监控系统向新系统的过度阶段,借助这次系统改造的契机,进一步优化全场设备的程序,本文主要介绍新监控系统程序软件的应用及主变冷却器程序的优化。

崔健康,闫营臣[7](2014)在《新安江水力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改造的实现》文中认为主要介绍了新安江水力发电厂NEPTUN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过渡方案实现过程,可供类似水电站监控系统改造方案设计参考。

孙正,陈尊杰[8](2014)在《新安江电厂5号机PSS模型建立及参数整定》文中认为通过对新安江电厂5号水轮发电机组的励磁系统进行参数测试与整定建立了电力系统稳定计算用电力系统稳定器(PSS)的函数模型,并确定了模型参数,现场运行实践表明,所建模型及其参数能满足系统稳定运行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郑贤喜,童端宇,鲁昌生[9](2013)在《PSS(电力系统稳定器)在新安江电厂的应用》文中提出本文介绍了PSS定义、原理及作用,分析了新安江电厂二种不同的励磁系统PSS模型的区别.通过PSS试验得出了电厂PSS投入运行,增加了系统的阻尼,对系统中可能出现的0.2~2.5Hz区域间低频振荡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王康敏[10](2013)在《困境与解困:20世纪60年代新安江移民入赣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是以文书档案及地方志文献的搜集和研究为基础,对新安江移民入赣相关的文献进行整理与研究。新安江移民安置问题在“大跃进”时期已经产生,并已出现外流情况,随着势态的发展,到“文革”时期,重迁已经不可避免,所以有了十万新安江移民入赣这一事件。在这一特殊时期,国家、浙赣两省及地方县市在对待新安江移民入赣这一事件上所持态度是不同的。由于这批入赣的新安江移民的安置及安置经费等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也迫使移民为了维护其利益采取了一些过激的行为。历经二十年的空白期,国家才着手处理新安江移民遗留问题并开始加大对水库移民的扶持,新安江移民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因此陷入困境,国家解决移民遗留问题并扶持水库移民,这也是一个解困的过程。背井离乡并历经多次迁移,这对新安江移民来说是一段血泪史,然而这批移民能够在江西立足并融入当地社会,所以这也是一段移民的奋斗史。本文将借助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方法,在通过对移民村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了解移民村基本的社会变迁状况,并分析移民村经济得到发展的原因。入赣新安江移民问题的研究将对我国水库移民等类似工作及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一点的借鉴作用。

二、新安江水力发电厂增容改造工程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安江水力发电厂增容改造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苏联专家与新安江水电站工程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 在苏联专家指导下进行工程勘测和选址
2 苏联专家对水电站坝型和水电机组的设计提供指导
3 “大跃进”时期苏联专家的反应与水电站的工程质量问题
4 通过贯彻“八字方针”水电站顺利完工
5 结 语

(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导淮委员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由来
    二、选题论证
    三、学术史述评
    四、学术要点
    五、相关界定
第一章 导淮委员会的成立
    第一节 导淮的经过
        一、民国以前之导淮
        二、北京政府时期之导淮
    第二节 民国初期导淮计划
        一、入江计划
        二、入海计划
        三、江海分流计划
    第三节 淮河流域苏皖治淮机构
        一、安徽省
        二、江苏省
    第四节 导淮委员会组建
        一、导淮委员会内部机构沿革
        二、导淮委员会的人事变动
        三、附属机关
    小结
第二章 全面抗战之前:积极开展导淮工程
    第一节 导淮第一期工程计划的制定
        一、勘测淮河流域
        (一)工程测量
        (二)工程勘查
        二、导淮第一期工程计划
        (一)排洪工程计划
        (二)灌溉工程计划
        (三)航运工程计划
    第二节 导淮工程的实施
        一、工程的实施
        (一)航运工程
        (二)排洪工程
        (三)灌溉工程
        二、土地整理
        (一)土地测量
        (二)土地征租与征地
        (三)土地验照注册
        (四)土地整理的设计
    第三节 征收船闸使用费
    小结
第三章 全面抗战初期:办理綦江工程
    第一节 整理綦江水道工程
        一、綦江水道初步整理工程
        (一)计划的制定
        (二)工程的实施
        二、綦江渠化工程
    第二节 大常水力发电厂及代水泥厂制造厂的建设
        一、大常水力发电厂的建设
        二、代水泥制造厂的建设
    第三节 闸坝的管理修缮与征费
        一、闸坝的管理与修缮
        二、船闸使用费的征收
    第四节 綦江水道工程工费
    小结
第四章 全面抗战中期:整理乌江水道
    第一节 乌江工程前期准备
        一、乌江工程局的组织演变
        二、查勘测量乌江水道
        三、水位站和水文站的设立
        四、乌江工程施工方案及计划
    第二节 乌江工程的实施
    第三节 乌江工程工人的招募与管理
    第四节 乌江工程的工料采购与经费支出
        一、乌江工程工料的采购
        二、乌江工程经费
    小结
第五章 全面抗战后期:疏浚赤水河水道
    第一节 赤水河工程计划的制定
    第二节 赤水河水文测验
    第三节 赤水河水道工程的实施
    第四节 赤水河工程工人的招募与管理
    第五节 赤水河工程的经费与工具材料的管理
        一、赤水河工程的经费支出
        二、赤水河工程工具材料的管理
    小结
第六章 “百废待举”:导委会复建淮域工程
    第一节 “新旧交替”——开展复员工作
        一、复员的准备工作
        二、“青史留名”——刻碑造亭
        三、綦江各机关欢送导淮委员会复员
    第二节 淮域水利工程复堤计划的制定
        一、《淮域善后救济工程实施计划》的制定
        二、加强合作——淮域复堤工程会议
        三、通海河工程经费保管委员会
        四、导淮委员会公地佃租清查办法
    第三节 、淮域复堤工程的实施
        一、复堤工程局的设立
        二、淮域复堤工程局的工程实施
        (一)依实际修改工程计划
        (二)工程的实施
        三、运域复堤工程局的工程实施
        (一)苏北运河工程的实施
        (二)鲁南运河堤防工程的实施
        (三)运河闸坝工程的实施
        (四)灾工与工粮
    小结
第七章 导淮委员会工程教育
    第一节 水利教育机构
        一、导淮工程训练班与护闸闸警训练班
        二、导淮讲习会
        三、导淮委员会附设高级水利科职业学校
        (一)学校组织
        (二)教学
        (三)人事及经费
    第二节 出国考察与实习
        一、经委会派员赴外实习水利
        二、考察美国水利工程
    小结
第八章 导淮工程与中英庚款
    第一节 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的设立
    第二节 导淮借款
    第三节 导淮借款所建工程效用
    小结
第九章 导淮与治黄、治江比较及对导委会评价
    第一节 导淮与治黄、治江相比较
        一、民国治黄机构及治黄工作
        二、民国治江机构及治江工作
        三、导淮与治黄、治江相比较
    第二节 对导淮委员会的评价与思考
        一、办理导淮工程
        二、整理西南水利
        三、复堤淮河工程
结语
附录
    一、导淮委员会大事记
    二、导淮委员会工程图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3)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开发研究(1949-197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相关研究述评
    三、本论题研究方法和主要依据的资料
    四、本论题研究的基础数据来源
    五、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新中国水电开发事业肇始的人才基础
    第一节 民国时期水电科技精英的学术养成、工程实践
    第二节 国民政府与美国合作培养水电人才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培养水电人才的发端
第二章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事业的起步
    第一节 水电科技精英参与新中国水电事业的始创
    第二节 培养新中国的水电人才
    第三节 水电科技精英在新中国第一座大型水电站建设中的探索
    第四节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建国初期水电科技创新
第三章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
    第一节 水电科技精英与“水主火辅”政策的出台
    第二节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
    第三节 水电科技精英在“大跃进”及调整时期的水电科技创新
第四章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的余波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初期水电科技精英群像
    第二节 水电科技精英参与三线建设中的水电开发
    第三节 水电科技精英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水电建设中的成就
余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跃进的代价:新安江水力发电工程质量事故的来龙去脉(1957-1960)(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与资料
第二章 “大跃进”之前埋下的隐患
    第一节 新安江工程的起步
        (一) 建国初期浙江省的水电建设
        (二) 央地分工的双重领导模式
    第二节 质量与速度的对立
        (一) 干部群体之间的矛盾
        (二) 质量危机初现
第三章 制造混乱的工程“跃进”
    第一节 工程质量的大滑坡
        (一) 水电建设跃进会议中的新安江
        (二) 上海勘测设计院的纠偏努力
    第二节 省委清算右倾保守
        (一) 副职干部换马,跃进指标加码
        (二) 省检查组论证新指标
第四章 事故整改的成与败
    第一节 “压缩空气”成了无用的药
        (一) 水泥断供危局
        (二) 重大事故的发生与隐瞒
    第二节 质量问题的转机与侥幸
        (一) 缩短战线,保证重点
        (二) 从“一切为了蓄水”到“以质量为中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浅析电力系统分析与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新安江电厂扩容送出工程背景
2 问题的提出
3 改造方案及扩容后新安江电厂出线概况
    3.1 方案一:开关站的下游侧改建方案
    3.2 方案二:开关站的上游侧改建方案
4 校验计算
5 结语

(10)困境与解困:20世纪60年代新安江移民入赣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 研究内容、目标和方法
    (三)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一、 新安江移民入赣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原因
    (一) 从新安江水库建设到“大跃进”时期的移民安置
    (二) “文革”时期的移民重迁进入江西
二、 新安江移民入赣的过程
三、 新安江移民入赣安置问题
    (一) 移民安置方案的实施
    (二) 移民安置经费的拨付与落实问题
    (三) 移民问题凸显
四、 80 年代末期对移民遗留问题的处理及后期扶持
    (一) 入赣新安江移民遗留问题的处理
    (二) 国家对水库移民后期扶持
五、 移民村案例分析:资溪县乌石镇新月畲族村
    (一) 新月畲族村的基本情况
    (二) 社会生活变迁
    (三) 社会变迁原因分析
六、 浙赣两省文献中记载新安江移民的反差及其思考
    (一) 方志记载的反差比较
    (二) 相关专题报告文学之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新安江水力发电厂增容改造工程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苏联专家与新安江水电站工程建设[J]. 张志会.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19(04)
  • [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导淮委员会研究[D]. 王仓仓.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3]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开发研究(1949-1976)[D]. 郑晓光.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4]跃进的代价:新安江水力发电工程质量事故的来龙去脉(1957-1960)[D]. 钟徐楼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0)
  • [5]浅析电力系统分析与规划[J]. 盛剑辉,李海玲. 技术与市场, 2016(04)
  • [6]新安江电厂新监控简介及程序优化[A]. 闫营臣.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信息化专委会、水电控制设备专委会2014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4
  • [7]新安江水力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改造的实现[A]. 崔健康,闫营臣.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信息化专委会、水电控制设备专委会2014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4
  • [8]新安江电厂5号机PSS模型建立及参数整定[A]. 孙正,陈尊杰.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信息化专委会、水电控制设备专委会2014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4
  • [9]PSS(电力系统稳定器)在新安江电厂的应用[A]. 郑贤喜,童端宇,鲁昌生.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信息化专委会、水电控制设备专委会2013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3
  • [10]困境与解困:20世纪60年代新安江移民入赣问题研究[D]. 王康敏. 江西师范大学, 2013(03)

标签:;  ;  ;  ;  ;  

新安江水电站增容改造工程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