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FCA:打造中国网上统一金融认证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李健楠[1](2020)在《互联网金融新时代C银行手机银行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以燎原之势快速发展,在移动支付、理财、融资、供应链等多个领域全面侵蚀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给传统金融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同时,由于监管不足,发展过快,导致很多互联网金融平台资金链断裂、跑路等情况屡屡发生,监管逐步重视,行业快速整合。但国内的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新时代的营销方面依然跟不上互联网的变化,营销热点常常被支付宝、微信、京东金融等抢占,因此需要在不断加强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建设的同时,改变营销方式、提升营销效率成了最终实现数字化发展的关键一步。本文的研究以互联网营销战略理论为依据,以互联网金融新时代的变化特点为背景,以C银行的手机银行营销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调研、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运用PEST模型、五力模型、SWOT模型等研究工具对C银行手机银行的营销所面临的内部与外部环境进行分析,进而找出C银行手机银行营销的机会与威胁、优势与劣势。进而以7P营销理论为分析基础,从产品、价格、渠道、推广、有形展示、人员和服务7个策略方向提出C银行手机银行营销策略的设计建议。产品策略包括厘清产品定位、打造爆款产品,内部差异化等。价格策略包括差异化定价、心理因素定价等。渠道策略包括依托场景建立生态圈,打造开放银行,线上线下拓客等。推广策略包括注重实用新媒体营销、大数据营销和整合营销传播设计。有形展示策略包括利用VR/AR技术和优化线下网点展示以实现无形服务的有形展示。人员策略上优化银行人员结构和建立营销创意“智库”以支持营销;服务过程策略上,绘制客户旅程地图及建立标准化营销服务流程的方式加强营销过程管理。最后,根据营销策略的设计制定了相关保障措施,主要归结为“五大构建”:构建敏捷组织、数字化企业文化和人员队伍、智能化平台、大数据平台和数字化运营与风控。通过上述落实,进一步夯实C银行内部管理基础,加快数字化转型,抓住互联网金融新时代变革机遇,提升市场价值。
杨寒露[2](2020)在《苏州银行直销银行品牌定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数字科技在金融领域的深入运用以及利率市场化冲击,国内商业银行加快了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布局,纷纷推出直销银行,呈现百舸争流之势。2017年3月,苏州银行顺应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成立数字银行总部,推出了直销银行业务,创设“起点银行”品牌,积极探索线上银行经营模式。本文详细阐述苏州银行直销银行品牌营销管理现状,指出当前苏州银行直销银行存在品牌价值认识不足、管理体系不完善、定位不够清晰、传播手段简单、整合营销尚未形成合力、品牌关系维护欠缺、客户认知认同感偏低等品牌管理问题。其次,运用PEST分析法、SWOT分析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深入剖析苏州银行直销银行品牌营销环境,指出苏州银行直销银行品牌管理具备区位优势突出、客户金融数据相对完善、机制灵活、科技实力雄厚等优势,也存在渠道协同不佳、互联网化能力相对偏弱、品牌宣传专职人才缺乏、品牌知名度不高等劣势,面临政策利好、技术赋能、用户线上化迁移等市场机遇,也经历严监管增加业务不确定性、账户验证及代扣通道约束、行业竞争激烈等挑战。接着本文基于STP理论,明确苏州银行直销银行目标客群,即习惯互联网生活、有一定存款和理财意愿、对利率敏感、时间有限、“懒”、追求便捷的偏年轻化人群,根据目标客群特点,重新对苏州银行直销银行品牌形象、产品布局进行设计,并从B端C端、线上线下制定品牌营销传播计划。最后,为确保苏州银行直销银行品牌策略取得预期实施效果,从组织、机制、人员、资金、技术五个维度提出成立总部品牌管理委员会、打造品牌驱动型组织、构建PDCA品牌全面质量管理机制、加强人才培养、设置品牌营销管理专项资金、推进大数据运用等具体落地保障措施,为苏州银行直销银行品牌定位提供思路。
董潮恩[3](2019)在《我国商业银行零售渠道转型研究 ——基于对盈利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近年来,由于受到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金融科技广泛运用,以及客户金融消费行为变化等许多因素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尤其是零售渠道发展模式正面临着巨大冲击,出现了银行客户流失,市场份额下降,盈利增速放缓等经营难题。为了应对上述经营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挑战,持续提升银行零售业务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正在积极探索零售渠道转型策略和路径,加紧实施零售渠道转型战略和行动,努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本文首先梳理了有关商业银行零售渠道转型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及理论。其次,介绍了商业银行零售渠道概念及现有零售渠道分类,对零售渠道转型驱动机理进行具体分析,认为我国商业银行零售渠道转型是内外部经营压力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并且利用图表,数据等方式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当前零售渠道转型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三,通过分析和比较美国富国银行、法国巴黎银行,澳大利亚联邦银行等三家国际领先银行在零售渠道转型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成功经验,本文认为国际领先银行零售渠道转型是其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背景下开展经营转型的重要内容,它们成功经验对我国商业银行零售渠道转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第四,在前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我国16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了实施零售渠道转型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影响,实证结果也说明了零售渠道转型确实能够较大幅度提升商业银行整体盈利能力。因此,从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角度看,我国商业银行加快推进零售渠道转型是必要的。最后,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商业银行零售渠道进一步转型的政策及建议,包括:加快对传统零售渠道的转型升级,进一步拓展创新型零售渠道,推动零售渠道数字化转型以及进一步加强零售渠道之间的融合发展等。
雷刚[4](2012)在《金融业基于PKI的可重用公钥证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融领域的数字化应用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各种金融数字化应用也对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作为金融信息安全基石的PKI技术。在现有PKI结构下,公钥和其证书认证关系仍然保留一对一的模式,一份公钥就需要一份证书。由此产生的结果是。在公钥应用与日俱增的情况下公钥需求量巨大,公钥证书数量也相应陡增。然而激增的公钥证书需求将导致PKI服务器数量的大量增加,网络结构更为复杂化,公钥证书管理系统运行效率愈发低下,公钥证书维护困难。更加严重的是PKI证书服务器的建设成本和PKI服务网络的建设成本将分摊到每一份公钥证书上。用户大量的公钥应用需求会导致其申请大量的公钥证书,用户将承担这些公钥证书的花费,这会抑制用户使用公钥的动力,不利于公钥应用的推广和普及。从而影响到整个互联网上公钥安全应用的推广,加剧网络安全发展滞后于网络发展的态势。因为公钥证书持有者存在这样的关系:公钥归属于不同的公钥证书,公钥证书又归属于合法的持有人。那么能否在不改变现有PKI构架的基础上改进用户公钥证书在审核、发放、更新、注销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优化PKI系统公钥证书的管理运行效率,并降低单个用户的公钥证书使用费用,这将对PKI技术的普及与深入应用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现实应用价值。既然这样我们希望能有一个功能强大的公钥证书,针对一个人或一机构只颁发一份该证书,它能动态的认证这一个人或一个机构所持有的全部公钥,这便是可重用证书管理系统的设计初衷。根据对中国金融认证中心证书管理系统的研究,本文从数字证书认证的本质出发提出全新的优化、改进PKI证书服务系统效率的思路和方法——基于PKI的可重用证书方案。论文的可重用证书方案将以PKI下单个证书服务系统的改进和优化为重点,继承PKI服务器间现有的信任链结构和网络互联模型。为实现这一目的,证书申请者将选择一对自己的主公-私钥。将主公钥连同自己的身份信息发送给PKI的CA中心,通过认证CA中心将签发关于用户主公钥的数字证书,用户获得主公钥证书后能利用主公-私钥自主生成用户子公-私钥(用户能自由选择子公-私钥的生成数量和生成时间),并利用这些子公-私钥参与实际的公钥应用。验证者能通过用户主公钥证书来验证并确定子公钥的归属。利用这种思想可以减少PKI系统直接管理的用户公钥证书总量,此时PKI系统是面向用户提供证书服务,而传统方式下是面对不同的公钥提供证书。这样能有效减少PKI证书服务器数量,提高证书管理效率,为优化PKI服务器网络连接性能创造有利条件,还能增加用户公钥选择自由度(包括不同应用选择不同公钥,不同时间使用不同公钥)。可以预见可重用证书的研究将对金融领域的公钥数字证书使用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存在可观的预期收益和研究价值。
陈宽飞[5](2012)在《基于PKI的银行认证系统设计》文中提出随着internet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普及,网络信息技术在很多领域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与此同时信息安全也成为应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网络的各种威胁中,身份认证、数据保密、访问控制等一系列信息安全问题比较突出。如何在开放的Internet网络环境下完整、有效地传输敏感数据成了其中的关键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PKI(公钥基础设施)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本文以宁波CA中心基于PKI的宁波银行数字认证项目为实践基础,分别论述了PKI系统的体系结构、相关标准以及发展状况,在项目的需求分析与设计、开发及实施等阶段对基于PKI的银行认证系统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论述了银行应用系统在使用PKI系统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其中对关键节点、设计方案提出了改进措施,强化安全认证技术,并论述了在PKI认证系统开发中的两个核心即身份认证、安全传输,重点详细阐述了基于PKI技术的金融企业RA中心的设计思路及数据库构架,最后完成了基于PKI的认证系统的整体设计并在实际应用中部署实现。本系统中选用安全中间件是采用J2EE架构所开发的,系统后台采用C#开发实现,RA的系统架构与数据库设计基于数据库Oracle10i,基本实现了包括加密传输、以数字证书为身份认证介质,同时能够为银行的客户及员工提供身份认证。还能够为银行应用系统的安全提供支撑服务。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我们按照项目开发流程进行开发。在各个阶段进行过程中,我们注重文档的质量,在提高系统维护便利度的同时,也提高了基于PKI的银行认证系统的可靠性及与银行业务体系的切合度。
李晓峰[6](2011)在《中国金融认证中心PKI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PKI技术是信息安全技术的核心,也是电子商务的关键和基础技术。CA即证书授证中心,是一个负责发放和管理数字证书的权威机构,它作为电子商务交易中受信任的第三方,承担公钥体系中公钥的合法性检验的责任。CA中心为每个使用公开密钥的用户发放一个数字证书,以实现公钥的分发并证明其合法性。近年来,国家在PKI行业技术标准方面非常重视。由国家信息中心主办的中国PKI论坛正在进行相关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本论文是参加CFCA国产863攻关工程重大项目CFCA PKI-CA技术研究开发,通过实践应用工作的全面总结,主要是围绕设计和实现入侵容忍证书签发系统的推广实施方案。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提出了一种改进的ElGamal签名方案。ElGamal签名方案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数字签名方案,其理论基础是大数分解的困难性。ElGamal的主要问题是数字签名方案是非确定性的,即对同一明文消息,选取不同随机参数将获得不同的签名,并且每一个签名都只能选定一个随机数,这给ElGamal数字签名方案的安全性带来很大的隐患。为提高签名方案的安全性,本文首先对ElGamal型数字签名算法进行改进,主要通过采用两个随机数来加强随机数与私钥之间的关联,使得通过密文来反推随机数以及密钥更加困难。通过与基本ElGamal型数字签名算法和一种改进型的ElGamal型数字签名算法相比较,本章提出的算法能够更为有效地抵抗诸如密钥攻击、同态攻击等攻击手段,但同时算法复杂度没有变化,这提高了ElGamal型数字签名算法的安全性。(2)提出了一种新的不可否认协议。在PKI体系中利用不可否认协议来防止另一方事成后成功否认曾经发生过的交易事实。PKI中的数字签名、数字时间戳等技术为电子证据的生成提供了必要的支撑。本文详细分析了3种典型的不可否认协议,得出TTP的介入方式是影响不可否认协议的关键因数;相对于线内TTP和线上TTP,离线TTP由于仅在仲裁时才需要TTP介入,从而对TTP的性能要求最低,因此一般具有更低的信息交互次数和更高的协议计算性能。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保证公平性的离线TTP不可否认协议。本协议通过引进了放弃子协议,双方都可单方面灵活有效地终止协议而不破坏公平性。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协议具有信道可恢复性、公平性和不可否认性。同时由于TTP离线工作,这样减小了带宽,使协议的运行具有高效性。(3)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证书撤销机制。证书撤销机制是PKI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数字证书用户的身份信息改变时,用户应马上向CA申请撤销证书,CA也应立刻把此证书的状态标识为撤销状态。数字证书状态被标识为撤销状态表明了证书有效期的结束。本文分析了广泛应用的几种证书撤销机制,提出了一种增量CRL和OCSP相结合的证书撤销算法,该算法适合应用于类似CFCA的大型CA的证书撤销。(4)详细分析和设计了CFCA-PKI系统,给出了详细的改进方案。详细讨论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国入侵容忍证书签发系统安全CA的改进方案,包括系统结构和原理、工作协议和CA系统安全性分析。给出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国入侵容忍证书签发系统安全CA改进方案的系统结构,并讨论了方案的特点。实现了在新的系统方案下的证书相关系统。
侯宏海[7](2011)在《中国网上银行创新途径研究》文中指出网上银行又称网络银行、在线银行,是指银行通过Internet向客户提供开销户、查询、转账、投资理财等银行服务项目,使客户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够安全便捷地管理活期和定期存款、支票、信用卡及个人投资等。自从1995年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的诞生,网络银行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都普遍重视网络银行业务的发展。改革发展至今,中国银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整体竞争能力和现代化水平都有所提高,随着我国金融业的竞争更加激烈、白热化,网上银行作为竞争的焦点备受瞩目。本文以我国网上银行的金融创新途径作为研究对象,全文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引言,介绍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二章,介绍国内网上银行的发展现状。第三章,分析国外网上银行的发展现状,借鉴其发展经验。第四章,围绕我国网上银行在技术安全性、客户服务、电子商务和交易渠道发展,论述中国网上银行创新途径研究。第五章,基于网上银行创新的不断深入,提出了支持中国网上银行持续创新的相关措施。本文采用比较研究、实证研究、个案分析、整体研究等不同的方法,对网上银行创新途径进行多角度研究探讨。紧扣当今网络金融发展主题,从网络安全、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移动互联网等角度研究网上银行的创新与发展,并对国内“微博”,超级网银等新兴互联网应用进行了探讨。
张春鹤[8](2010)在《银行网上支付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拟从支付的本质着手,通过对网上支付活动中银行的作用、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及SWOT分析等提出银行在网上支付的发展方向。通过对网上支付活动中银行的作用、流程、角色分析、存在的问题及SWOT分析等提出银行在网上支付的发展方向。随着计算机的普遍使用,互联网络的高速发展,网上支付的发展从B2B,C2C,到时证书支付及目前流行的第三方支付,基本解决了个人支付的问题,第三方支付给网上交易带来了极大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为适应这种技术和手段的发展,银行必须提供相应的服务同时也要规避其中的各类风险。通过全面市场分析、业务分析,以银行网上支付系统中以现有银行的网上支付平台为基础,实现客户、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实时、信息全面、有效风险控制的网上支付模式。本论文从网上支付的发展、市场分析及对银行网上支付系统的需求分析提出银行网上支付的架构设计,同时对网上支付发展中的问题及发展趋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主要内容为:首先介绍了支付与电子支付的概念、网上支付的发展及网上支付市场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网上支付系统的体系结构,接着通过对网上支付案例分析对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关系分析,银行网上支付中的作用、风险分析和措施;并对银行网上支付进行了SWOT分析,对网上支付系统涉及的不同对象的不同业务流程进行了分析并说明了其业务实现过程,包括:应用方案设计、业务功能设计、B2C支付流程设计、支付平台结算并展示了部分编码等;提出了网上支付发展趋势分析。
张炜[9](2010)在《网络银行监管的制度经济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网络银行是科技进步与金融产业创新相结合的产物,它以其低成本、高效益、方便快捷等特点,显示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网络银行正在成为金融机构拓宽服务领域、实现业务增长、调整经营战略、促进金融发展的重要手段。但与此同时,网络银行业务的开放性也给银行业带来了比传统银行更大的风险。因此,加强网络银行监管,防范和控制网络银行的风险成为一项急需解决的重要的新课题。本文对网络银行的出现原因和发展历史以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作了相关梳理。界定了网络银行的定义并总结了网络银行的特点,认为网络银行的产生就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与管理创新紧密结合的产物,其竞争优势在于网络银行具有成本、信息、差异性、规模、功能等方面的独特的优势。分析了网络银行演变的具体原因,为论文后面的研究奠定基础。从风险监管的角度出发对网络银行监管的内生需求和外生需求进行具体的分析,进而得出网络银行监管的理论依据,为全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只有充分认识网络银行的风险,对网络银行风险的类型和成因详尽分析,找到网络银行风险监管的重点,才能进而采取有效的监管手段防范和控制网络银行风险,促进网络银行的健康发展。以网络银行监管中各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为基点,以建立网络银行的有效监管模型为目标。分析了网络银行监管机构与网络银行、网络银行与股东之间的关系,通过博弈对各方主体的基本利益取向和行为趋向作出界定,认为监管机构应当加强网络银行监管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具体的操作规范。特别是在网络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的选择上,应当选择市场兼并为主的方式,避免由于网络银行经营不善而破产导致的社会动荡所带来的危害。从制度的视角来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网络银行监管制度,认为国际上基本上存在有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两种监管模式。在介绍西方发达国家网络银行监管发展现状和其具体的监管制度安排的基础上,总结出它们的监管特点和找出可以被中国网络银行监管所借鉴的经验。通过对中国网路银行监管制度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如:多头监管现象严重、监管手段落后、法律法规不完善、持续性监管尚未开展、技术规范和网上安全认证系统不完善、不统一、信用机制不健全、市场环境不完善、金融业的网络建设缺乏整体规划等。为此,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基础之上,中国应当选择一个由多机构的监管主体、谨慎性的监管方式、风险性的监管内容和持续性的监管手段构成的网络银行监管模式。在制度创新方面,本文重点论述了中国网络银行监管的基本原则和目标,以及完善中国网络银行监管的具体措施。指出中国网络银行监管应当在组织制度上建立起专门的网络银行监管机构,明确其职能和责任。建立统一的CA认证,以确立统一的行业标准。并在具体可操作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网络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完善中国征信体系建设、网络银行市场准入制度、网络银行市场退出制度。
康金伟[10](2010)在《我国网络银行风险防范策略探析》文中研究说明网络银行以其方便、快捷、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改变了传统银行的管理体系和业务运作模式,近年来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由于其虚拟性,网络银行在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风险和挑战。网络银行在国际国内发展时间不长,关于其风险防范方面的问题研究还不够,因此,选择该主题作为本文研究方向。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指出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理论框架、方法和思路,然后对网络银行重要概念、网络银行的特征、网络银行模式及操作流程、网络银行的优势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我国网络银行风险防范现状。介绍了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现状和服务形式,分析了我国网络银行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风险,提出了我国网络银行风险防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国外网络银行风险防范启示。介绍了国外网络银行发展情况,重点对美国和欧洲的网络银行风险防范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总结提出了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第四部分:我国网络银行风险防范策略。针对我国网络银行发展面临的风险和风险防范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快我国网络银行技术更新、加强对网络银行的安全认证、建立和完善网络银行内控管理制度、完善网络银行外部环境、加强监管等五个方面提出了风险防范对策。第五部分:交通银行网络银行风险防范案例。通过交通银行网络银行风险防范的实际作法,介绍了当前国内网络银行风险防范的具体举措,并提出了建议。希望本文对国内网络银行风险防范能够做出一点有益的贡献。
二、CFCA:打造中国网上统一金融认证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FCA:打造中国网上统一金融认证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金融新时代C银行手机银行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工具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互联网金融 |
2.1.2 金融科技 |
2.2 市场营销组合理论综述 |
2.2.1 4P组合理论 |
2.2.2 7P组合理论 |
2.3 互联网营销理论综述 |
2.3.1 4Is营销理论 |
2.3.2 移动营销41模式理论 |
2.4 相关研究综述 |
2.4.1 国外研究综述 |
2.4.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3章 C银行手机银行营销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C银行简介 |
3.2 C银行手机银行营销现状分析 |
3.2.1 目标市场与定位 |
3.2.2 营销方式 |
3.2.3 营销组织 |
3.2.4 营销效果 |
3.3 C银行手机银行营销存在的问题 |
3.3.1 手机银行产品-渠道-客户营销协同不足 |
3.3.2 无法匹配客户个性化需求 |
3.3.3 营销活动无法有效触达客户 |
3.4 C银行手机银行营销问题成因 |
3.4.1 手机银行产品定位不清导致协同不足 |
3.4.2 数据挖掘能力不足导致无法发掘个性化需求 |
3.4.3 互联网营销思维不足导致触达难 |
第4章 C银行手机银行营销环境分析 |
4.1 外部环境 |
4.1.1 宏观环境 |
4.1.2 行业环境 |
4.1.3 C银行手机银行五力模型分析 |
4.2 内部环境 |
4.2.1 C银行特点 |
4.2.2 C银行手机银行战略定位 |
4.3 SWOT分析 |
4.3.1 优势与劣势 |
4.3.2 机会与威胁 |
4.3.3 SWOT分析结论 |
第5章 C银行手机银行营销策略设计 |
5.1 产品策略的提升 |
5.1.1 厘清产品定位,促进渠道协同 |
5.1.2 产品差异化策略,打造爆款效应 |
5.1.3 产品内部差异化,设计不同版本 |
5.1.4 提升客户体验 |
5.2 价格策略的提升 |
5.2.1 差异化定价策略 |
5.2.2 利用心理因素定价 |
5.2.3 提高流失门槛定价 |
5.3 渠道策略的提升 |
5.3.1 依托场景构建生态圈 |
5.3.2 Ⅱ、Ⅲ类账户线上线下获客 |
5.3.3 打造开放式银行 |
5.4 推广策略的提升 |
5.4.1 注重新媒体营销 |
5.4.2 大数据营销 |
5.4.3 把握实时互动营销 |
5.4.4 整合营销传播设计 |
5.5 人员策略的提升 |
5.5.1 优化银行的人员结构 |
5.5.2 建立手机银行营销创意“智库” |
5.6 服务过程策略的提升 |
5.6.1 绘制客户的旅程地图 |
5.6.2 建立标准化营销服务流程 |
5.7 有形展示策略的提升 |
5.7.1 利用VR/AR技术实现有形展示 |
5.7.2 优化线下网点有形展示方式 |
第6章 C银行手机银行营销策略的实施保障 |
6.1 打造敏捷组织,构建机制保障 |
6.1.1 管理机构建立高效、弹性、敏捷的组织架构 |
6.1.2 银行网点层面,加速网点转型 |
6.2 融入数字思维,构建数字化企业文化和人才队伍 |
6.2.1 建立开放、创新的互联网文化 |
6.2.2 人才驱动,打造数字化人才队伍 |
6.3 建设科技生态,构建智能化平台 |
6.3.1 建立数字化前中后台系统支撑 |
6.3.2 持续推动场景创新 |
6.3.3 持续优化数字化赋能 |
6.4 建立大数据平台,构建数据挖掘能力 |
6.4.1 定位平台发展 |
6.4.2 夯实数据基础 |
6.4.3 完善客户画像 |
6.4.4 定位偏好产品 |
6.4.5 选择高频场景 |
6.5 加速协同迭代,构建数字化运营与风控体系 |
6.5.1 强化集中运营 |
6.5.2 建立立体全面的数字化风险控制体系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苏州银行直销银行品牌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工具与方法 |
1.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直销银行相关理论 |
2.1.1 直销银行概念 |
2.1.2 直销银行发展历程 |
2.1.3 直销银行理论 |
2.2 品牌营销管理相关理论 |
2.2.1 品牌及品牌定位概念 |
2.2.2 品牌定位理论发展演进 |
2.2.3 品牌营销相关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国外关于银行品牌建设的研究 |
2.3.2 国内关于银行品牌建设和直销银行业务的研究 |
第三章 苏州银行直销银行品牌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苏州银行直销银行简介 |
3.1.1 苏州银行概况 |
3.1.2 苏州银行直销银行发展历程 |
3.2 苏州银行直销银行品牌管理现状 |
3.2.1 客群画像 |
3.2.2 品牌口号 |
3.2.3 产品布局 |
3.2.4 品牌营销传播方式 |
3.2.5 品牌管理团队 |
3.2.6 同业排名 |
3.3 苏州银行直销银行品牌管理存在的具体问题分析 |
3.3.1 品牌价值认识不足,管理体系不完善 |
3.3.2 品牌定位不够清晰,落地模糊 |
3.3.3 品牌传播手段简单,整合营销尚未形成合力 |
3.3.4 品牌关系维护不够,缺乏连续性 |
3.3.5 品牌知名度偏低,客户认同感和传播意愿不强 |
第四章 苏州银行直销银行品牌营销环境分析 |
4.1 外部环境分析 |
4.1.1 基于PEST分析法的宏观环境分析 |
4.1.2 行业环境分析 |
4.2 内部环境分析 |
4.2.1 苏州银行组织架构 |
4.2.2 科技实力 |
4.2.3 母行苏州银行的品牌建设 |
4.2.4 创新氛围 |
4.3 SWOT分析 |
4.3.1 优势 |
4.3.2 劣势 |
4.3.3 机遇 |
4.3.4 挑战 |
4.3.5 整体分析 |
第五章 苏州银行直销银行品牌定位策略制定 |
5.1 苏州银行直销银行目标市场细分研究 |
5.1.1 直销银行客户市场细分 |
5.1.2 选定目标市场 |
5.2 确定品牌定位类型 |
5.2.1 苏州银行直销银行1.0版的品牌定位与口号分析 |
5.2.2 苏州银行直销银行新品牌定位 |
5.3 品牌价值塑造 |
5.3.1 品牌形象 |
5.3.2 新产品体系打造 |
5.4 品牌整合营销传播 |
5.4.1 营销主题策划 |
5.4.2 营销推广的策略和阶段考虑 |
5.4.3 渠道融合深化推广 |
5.4.4 线上线下深入场景推广 |
第六章 苏州银行直销银行品牌定位实施的管理保障 |
6.1 组织保障 |
6.1.1 发挥苏州银行事业部制优势,创建总部品牌管理委员会 |
6.1.2 定期开展苏式品牌教育活动,打造品牌驱动型组织 |
6.2 机制保障 |
6.2.1 制定苏州银行直销银行品牌管理制度,规范流程 |
6.2.2 建立PDCA品牌质量管理体系,定期检视 |
6.2.3 打造数字总部特色的绩效管理体系 |
6.3 人才保障 |
6.3.1 强化互联网思维,加快品牌复合型专业人才引进 |
6.3.2 定向培养,形成品牌专业化人才队伍 |
6.4 资金保障 |
6.4.1 建立科学、合理、灵活的品牌建设资金预算 |
6.4.2 推进品牌建设资金专户管理 |
6.5 技术保障 |
6.5.1 借助母行,提升直销银行团队科技能力 |
6.5.2 运用大数据精准营销,实现“找对人、找到人、说对话、出对价”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访谈提纲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我国商业银行零售渠道转型研究 ——基于对盈利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0.2 相关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
0.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0.5 可能的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渠道转型驱动机理分析及实践 |
1.1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渠道转型驱动机理分析 |
1.1.1 外部驱动机理分析 |
1.1.2 内部驱动机理分析 |
1.2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渠道转型实践 |
1.2.1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渠道转型现状分析 |
1.2.2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渠道转型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商业银行零售渠道转型国际比较分析 |
2.1 美国富国银行(WELLS FARGO)零售渠道转型比较分析 |
2.1.1 基本情况 |
2.1.2 WELLS FARGO零售渠道转型主要措施 |
2.1.3 零售渠道转型主要特点 |
2.2 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零售渠道转型比较分析 |
2.2.1 基本情况 |
2.2.2 BNP PARIBAS零售渠道转型主要措施 |
2.2.3 零售渠道转型主要特点 |
2.3 澳大利亚联邦银行(CBA)零售渠道转型比较分析 |
2.3.1 基本情况 |
2.3.2 CBA零售渠道转型主要措施 |
2.3.3 零售渠道转型主要特点 |
2.4 商业银行零售渠道转型国际比较的借鉴意义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渠道转型对盈利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
3.1 变量选取 |
3.1.1 样本来源及说明 |
3.1.2 变量选取及处理 |
3.2 研究变量检验 |
3.2.1 描述性统计 |
3.2.2 平稳性检验 |
3.2.3 协整检验 |
3.3 模型构建 |
3.3.1 模型建立 |
3.3.2 模型检验及结果输出 |
3.4 稳健性检验 |
3.4.1 稳健性检验说明 |
3.4.2 检验结果 |
3.5 总体实证结果分析 |
3.6 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实证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渠道进一步转型的政策及建议 |
4.1 加快传统零售渠道转型升级 |
4.2 进一步拓展创新型零售渠道 |
4.3 推动零售渠道数字化转型 |
4.4 加强零售渠道之间整合与协同发展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金融业基于PKI的可重用公钥证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数字证书对金融信息安全的意义 |
1.2 金融领域数字证书建设现状 |
1.3 基于PKI可重用证书的研究意义 |
1.4 论文的原创性说明和结构 |
2. 公钥基础设施PKI |
2.1 密码学理论基础 |
2.1.1 对称密码体制 |
2.1.2 非对称密码体制 |
2.1.3 数字签名 |
2.1.4 数字证书 |
2.1.5 安全套接层协议SSL |
2.1.6 数字信封 |
2.2 PKI体系结构 |
2.2.1 PKI的概述 |
2.2.2 PKI标准化进程 |
2.2.3 PKI/CA的组成 |
2.2.4 PKI的信任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3. 金融业PKI现状分析 |
3.1 国内PKI体系建设 |
3.2 数字证书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
3.2.1 网上银行 |
3.2.2 网上税务 |
3.2.3 网上证券 |
3.2.4 电子政务 |
3.2.5 电子印章商务平台 |
3.2.6 其它应用 |
3.3 国内金融PKI |
3.3.1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 |
3.3.2 CFCA的组织架构 |
3.4 金融业可重用证书需求分析 |
3.4.1 金融业现有PKI体系瓶颈 |
3.4.2 现有解决方案 |
3.4.3 可重用证书方案应用前景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PKI的可重用证书方案 |
4.1 可重用证书方案的设计思想 |
4.2 可重用证书的功能需求 |
4.3 可重用证书的安全需求 |
4.4 基于PKI可重用公钥证书设计方案 |
4.5 本章小结 |
5. 可重用公钥证书详细设计 |
5.1 参数描述 |
5.1.1 重要定理 |
5.1.2 系统参数 |
5.2 算法实现 |
5.2.1 主公钥证书的申请 |
5.2.2 用户子公钥的生成 |
5.2.3 用户子公钥的验证 |
5.2.4 子公钥验证的可行性证明 |
5.3 可重用公钥证书性能分析 |
5.3.1 PKI角度 |
5.3.2 用户角度 |
5.3.3 验证者角度 |
5.4 安全分析 |
5.4.1 安全分析一 |
5.4.2 安全分析二 |
5.4.3 安全分析三 |
5.4.4 安全分析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5)基于PKI的银行认证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1 PKI 体系综述 |
1.1.2 PKI 体系的核心服务 |
1.1.3 基于 PKI 的认证系统组成 |
1.2 PKI 体系应用背景 |
1.2.1 PKI 体系应用现状 |
1.2.2 金融行业 PKI 应用现状 |
1.2.3 目前主要的应用类型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基于 PKI 的银行认证系统相关技术 |
2.1 密码技术 |
2.2 安全中间件的开发技术 |
2.2.1 中间件的主要功能 |
2.2.2 中间件的特性 |
2.3 数字证书技术 |
2.3.1 数字证书结构 |
2.3.2 数字证书签发 |
2.4 身份认证及访问控制技术 |
2.4.1 身份认证技术 |
2.4.2 访问控制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银行认证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 |
3.1 认证系统的需求分析 |
3.1.1 系统的性能需求 |
3.1.2 系统功能性需求 |
3.1.3 认证系统业务流程 |
3.2 认证系统的流程设计 |
3.2.1 CA 的类型 |
3.2.2 系统流程设计 |
3.3 系统的其它设计 |
3.3.1 RA 管理系统模块划分 |
3.3.2 数据库表功能设计 |
3.3.3 系统界面设计 |
3.3.4 RA 设计小结 |
3.4 客户端证书载体的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 PKI 的银行认证系统的实现 |
4.1 CA 的实现 |
4.1.1 CFCA 证书服务 |
4.1.2 RA 管理系统实现 |
4.1.3 本地 CA 算法实现 |
4.2 其他辅助设计实现 |
4.2.1 系统权限控制 |
4.2.2 数据安全措施 |
4.2.3 网络安全措施 |
4.3 项目管理工具的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认证系统测试 |
5.1 系统测试环境要求 |
5.1.1 软件要求 |
5.1.2 硬件要求 |
5.2 验证方法 |
5.3 系统测试结果 |
5.3.1 性能测试结果 |
5.3.2 系统功能验证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中国金融认证中心PKI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CFCA概述 |
1.1.2 CFCA技术国产化 |
1.1.3 CFCA PKI关键技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公钥基础设施PKI概述 |
2.1.1 PKI体系结构 |
2.1.2 PKI的组成和功能 |
2.1.3 PKI的标准 |
2.2 数字证书 |
2.2.1 X.500目录服务 |
2.2.2 证书的定义和格式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ELGAMAL数字签名方案研究 |
3.1 预备知识 |
3.1.1 公钥密码体制 |
3.1.2 零知识证明 |
3.1.3 椭圆曲线密码体制 |
3.2 ElGamal签名方案描述 |
3.3 ElGamal签名方案安全性分析 |
3.3.1 针对私钥的攻击 |
3.3.2 随机数的隐患 |
3.4 改进ElGamal签名方案 |
3.4.1 算法基本思想 |
3.4.2 算法具体步骤 |
3.5 改进后算法的分析 |
3.5.1 安全性分析 |
3.5.2 时间复杂度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PKI不可否认协议研究 |
4.1 PKI对不可否认机制的支持 |
4.1.1 数字摘要 |
4.1.2 数字时间戳协议 |
4.2 不可否认机制 |
4.2.1 电子证据 |
4.2.2 不可否认协议 |
4.3 典型不可否认协议的分析 |
4.3.1 Inline TTP协议 |
4.3.2 Online TTP协议 |
4.3.3 Offfline TTP协议 |
4.4 改进的公平不可否认协议 |
4.4.1 协议描述 |
4.4.2 算法分析 |
4.4.3 争端解决 |
4.4.4 效率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PKI证书撤销机制研究 |
5.1 证书撤销机制概述 |
5.2 典型的证书撤销算法 |
5.2.1 证书撤销列表CRL |
5.2.2 在线证书状态协议OCSP |
5.2.3 证书撤销树CRT |
5.3 CFCA中的证书管理机制 |
5.4 CFCA中的证书撤销机制 |
5.4.1 改进的证书撤销机制 |
5.4.2 用户证书撤销流程 |
5.4.3 证书状态信息查询流程 |
5.5 改进机制性能分析 |
5.5.1 性能分析 |
5.5.2 安全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CFCA-PKI系统的改进及实现 |
6.1 方案系统结构 |
6.2 证书申请和证书撤销流程 |
6.3 方案优点 |
6.4 子系统实现 |
6.4.1 AutoRA |
6.4.2 密钥导入接口Key Import Interface |
6.4.3 RAAgent的功能扩展 |
6.4.4 LDAP查询服务器 |
6.4.5 证书申请 |
6.4.6 证书撤销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未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中国网上银行创新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2 中国网上银行的发展现状 |
2.1 网上银行简介 |
2.1.1 网上银行的概念 |
2.1.2 网上银行业的分类 |
2.1.3 网上银行业务介绍 |
2.2 网上银行的特点与优势 |
2.2.1 网上银行的基本特点 |
2.2.2 网上银行的优势 |
2.2.3 网上银行与传统银行的比较优势 |
2.3 中国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状况 |
2.3.1 国内网上银行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
2.3.2 国内网上银行产品及范畴 |
2.3.3 中国网上银行发展特点分析 |
2.3.4 中国网上银行运行状况 |
2.4 中国网上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 |
2.4.1 网络安全有待提高 |
2.4.2 顾客面狭窄 |
2.4.3 盈利机制有待形成 |
2.4.4 法规建设与监管滞后 |
3 国外网上银行发展与借鉴 |
3.1 国外网上银行发展现状 |
3.1.1 国外网上银行发展概述 |
3.1.2 美国网上银行 |
3.1.3 德国网上银行 |
3.1.4 韩国网上银行 |
3.1.5 日本网上银行 |
3.2 国外网上银行发展之借鉴 |
4 中国网上银行创新途径 |
4.1 技术创新是网上银行发展的基础 |
4.1.1 网上银行的系统架构 |
4.1.2 客户端安全认证 |
4.1.3 Web2.0构建新一代网上银行 |
4.2 以客户为中心创新网上银行 |
4.2.1 可用性测试提升客户体验 |
4.2.2 客户细分满足客户需求 |
4.2.3 微博创新网上营销 |
4.3 网上银行与电子商务相结合 |
4.3.1 网上银行与电子商务 |
4.3.2 网上银行与第三方支付 |
4.4 网上银行的交易渠道创新 |
4.4.1 超级网银整合网银资源 |
4.4.2 网上银行整合电子渠道 |
4.4.3 移动互联网上银行 |
5 支持中国网上银行持续创新的相关措施 |
5.1 完善相关法规建设 |
5.1.1 法律法规建设现状 |
5.1.2 我国网上银行存在的法律风险 |
5.1.3 我国网上银行法律风险法律制度的完善 |
5.2 积极倡导科技支持创新 |
5.2.1 安全体系不断完善 |
5.2.2 提高对新技术敏感性 |
5.3 其他措施推动网上银行创新发展 |
5.3.1 继续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
5.3.2 积极宣传培养用户良好的上网习惯 |
5.3.3 做好市场营销,以创新赢得市场 |
结论 |
后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论文摘要 |
(8)银行网上支付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重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3 自己做的主要工作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设计思想和技术背景 |
2.1 系统体系结构的发展 |
2.1.1 C/S 结构 |
2.1.2 B/S 结构 |
2.1.3 C/S 和 B/S 之比较 |
2.1.4 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架构) |
2.2 中间件与WebSphere |
2.2.1 中间件 |
2.2.2 WebSphere |
2.3 Java |
2.3.1 Java 发展历史 |
2.3.2 J2EE |
2.3.2.1 J2EE 的四层模型 |
2.3.2.2 J2EE 应用程序组件 |
2.3.2.3 客户层组件 |
2.3.2.4 web 层组件 |
2.3.2.5 业务层组件 |
2.3.2.6 企业信息系统层 |
2.3.3 J2EE 的核心 API 与组件 |
2.4 CA 与数字证书 |
2.4.1 CA 的组成与功能 |
2.4.2 数字证书 |
2.4.3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 |
2.5 ActiveX 控件 |
2.5.1 ActiveX 控件的签名证书申请 |
2.5.2 ActiveX 控件的下载安装 |
2.6 小结 |
第三章 网上支付系统分析 |
3.1 支付与电子支付 |
3.2 银行与电子支付 |
3.2.1 电子支付 |
3.3 网上支付的发展 |
3.3.1 互联网发展情况 |
3.3.2 电子商务发展情况 |
3.3.3 网络金融 |
3.3.3.1 网上银行 |
3.3.3.2 网络炒股 |
3.3.3.3 网上支付 |
3.4 网上支付市场分析 |
3.4.1 电子支付的发展 |
3.4.2 电子支付平台的结构 |
3.4.3 电子支付的相关政策 |
3.4.4 B2B 电子支付 |
3.4.5 C2C 电子支付 |
3.5 网上支付 SWOT 分析 |
3.5.1 优势分析(Strength) |
3.5.1.1 银行的优势 |
3.5.1.2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优势 |
3.5.2 劣势分析(Weakness) |
3.5.2.1 银行的劣势 |
3.5.2.2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劣势 |
3.5.3 机会分析(Opportunity) |
3.5.4 风险分析(Threat) |
3.5.4.1 银行的风险 |
3.5.4.2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风险 |
3.6 银行网上支付战略分析(SWOT) |
3.7 网上支付系统的功能分析 |
3.7.1 对私业务 |
3.7.2 对公业务 |
3.8 小结 |
第四章 网上支付系统实现 |
4.1 概述 |
4.2 基本概念 |
4.3 网上支付应用方案设计 |
4.3.1 网上支付总体架构 |
4.3.2 网上支付业务模块设计 |
4.4 网上支付业务功能设计 |
4.4.1 基础平台建设 |
4.4.2 B2C 个人支付 |
4.4.3 后台处理 |
4.5 支付功能设计 |
4.5.1 B2C 支付功能 |
4.5.2 B2B 支付功能 |
4.6 支付平台结算功能设计 |
4.6.1 商户对帐 |
4.6.2 商户划款结算 |
4.7 网上支付接口实现 |
4.7.1 商户软件环境要求 |
4.7.2 网上支付接口实现流程图 |
4.7.3 部分功能编码 |
4.7.3.1 商户端配置说明 |
4.7.3.2 订单处理模块 |
4.7.3.3 商户签名生成模块 |
4.8 网上支付功能的扩展 |
4.9 客户密码加密控件 |
4.9.1 背景 |
4.9.2 客户密码加密控件防护原理 |
4.9.3 密码输入控件 |
4.9.4 安全控件的调用 |
4.9.5 安全控件的实施 |
4.10 小结 |
第五章 网上支付应用研究 |
5.1 电子支付流程分析 |
5.1.1 B2B 支付流程 |
5.1.2 C2C 支付流程 |
5.1.3 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 |
5.2 银行在网上支付中的作用、风险分析和措施 |
5.2.1 银行在第三方支付中的作用 |
5.2.2 银行在网上支付中的风险 |
5.2.3 银行在网上支付中采取的措施 |
5.3 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关系分析 |
5.3.1 二者在多领域内的竞争 |
5.3.2 银行在介入第三方业务时的困难 |
5.4 小结 |
第六章 网上支付系统的发展和展望 |
6.1 网上支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6.1.1 安全问题 |
6.1.2 认证与标准问题 |
6.1.3 支付方式的统一问题 |
6.1.4 法律问题 |
6.2 电子支付的发展 |
6.2.1 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各自做强 |
6.2.2 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竟合 |
6.2.3 银行与第三方支付互相渗透、融合 |
6.2.4 电子支付市场业务模式演变 |
6.2.5 渠道的影响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本课题的主要成果 |
7.2 系统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网络银行监管的制度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金融电子化与电子金融 |
1.3.2 网络银行或网上金融 |
1.3.3 网络银行风险及监管研究 |
1.3.4 监管技术支持的研究 |
1.3.5 网络银行用户与消费者保护问题的研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采取的研究的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网络银行发展概述 |
2.1 网络银行的概念与特点 |
2.1.1 网络银行的概念 |
2.1.2 网络银行的特点 |
2.2 网络银行的演变过程与原因分析 |
2.2.1 网络银行的演变过程 |
2.2.2 网络银行演变的原因分析 |
2.3 网络银行发展现状与展望 |
2.3.1 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 |
2.3.2 网络银行的发展展望 |
2.4 小结 |
第3章 网络银行监管的内生与外生需求 |
3.1 网络银行监管的内生需求 |
3.2 网络银行监管的外生需求 |
3.3 网络银行监管的理论依据 |
3.3.1 银行监管的理论溯源 |
3.3.2 建立在制度基础上的金融监管三种理论模式 |
3.3.3 网络银行监管的理论依据 |
3.4 小结 |
第4章 网络银行监管中各主体间的博弈关系 |
4.1 监管机构与网络银行间的博弈 |
4.1.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4.1.2 建立模型 |
4.1.3 博弈分析 |
4.2 网络银行退出机制博弈分析 |
4.2.1 模型的建立 |
4.2.2 博弈模型的说明 |
4.2.3 博弈模型分析 |
4.2.4 博弈分析的启示 |
4.3 网络银行与其股东之间的博弈 |
4.3.1 假设条件 |
4.3.2 模型的建立 |
4.3.3 参与人的成本收益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西方国家网络银行的监管制度安排 |
5.1 美国网络银行的监管制度安排 |
5.1.1 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机制 |
5.1.2 美国网络银行的监管制度安排 |
5.2 欧盟网络银行的监管制度安排 |
5.3 西方发达国家网络银行风险监管的特点 |
5.4 美欧等西方国家网络银行监管规范的借鉴 |
5.5 小结 |
第6章 中国网络银行监管的制度安排分析 |
6.1 中国网络银行监管制度的现状分析 |
6.1.1 目前中国网络银行监管的目标 |
6.1.2 中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体系 |
6.1.3 市场准入的监管 |
6.2 中国网络银行监管制度的缺陷 |
6.2.1 中国网络银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 |
6.2.2 中国网络银行监管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6.3 中国网络银行监管的趋势分析 |
6.3.1 由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转变 |
6.3.2 监管日趋重视内控协调制度和行业自律机制的配合 |
6.3.3 机构型监管向功能型监管转变 |
6.3.4 完善谨慎性监管法律制度 |
6.3.5 越来越注重加强网络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 |
6.4 中国网络银行监管模式的选择 |
6.4.1 监管主体——多元化 |
6.4.2 监管方式——谨慎性监管 |
6.4.3 监管内容——风险性管理 |
6.4.4 监管手段——持续性监管 |
6.5 小结 |
第7章 中国网络银行监管的制度创新 |
7.1 网络银行监管的原则和目标 |
7.1.1 适合中国国情的网络银行监管原则 |
7.1.2 坚持积极审慎的原则 |
7.1.3 依法监管原则 |
7.1.4 适度监管原则 |
7.1.5 全面持续的监管原则 |
7.1.6 效率原则 |
7.1.7 网络银行监管的目标 |
7.2 网络银行监管的组织制度 |
7.2.1 监管机构的确立 |
7.2.2 建立全国权威的安全认证,统一认证标准 |
7.3 网络银行监管的制度组合 |
7.3.1 信息披露制度 |
7.3.2 征信法律体系建设 |
7.3.3 网络银行市场准入机制 |
7.3.4 网络银行市场退出机制 |
7.4 小结 |
第8章 结束语 |
8.1 本文基本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
8.2.1 主要的创新点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我国网络银行风险防范策略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4 重要概念界定 |
1.4.1 网络银行定义及分类 |
1.4.2 网络银行的特征 |
1.4.3 网络银行模式及操作流程 |
1.4.4 网络银行的优势 |
第2章 我国网络银行风险防范现状 |
2.1 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现状 |
2.2 我国网络银行服务形式和内容 |
2.3 我国网络银行主要风险 |
2.3.1 技术风险 |
2.3.2 网络安全风险 |
2.3.3 操作风险 |
2.3.4 缺乏法律保障形成的风险 |
2.3.5 基本风险 |
2.4 我国网络银行风险防范主要问题 |
第3章 国外网络银行风险防范启示 |
3.1 国外网络银行发展 |
3.2 国外网络银行风险防范 |
3.2.1 美国网络银行风险防范 |
3.2.2 欧洲网络银行风险防范 |
3.3 国外网络银行风险防范启示 |
第4章 我国网络银行风险防范对策 |
4.1 加快技术更新 |
4.2 加强安全认证 |
4.2.1 数字认证现状 |
4.2.2 加快数字认证建设 |
4.3 完善内控制度 |
4.4 改善运营环境 |
4.4.1 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
4.4.2 完善社会信用制度 |
4.4.3 建立网络银行存款保险 |
4.5 加强外部监管 |
4.5.1 监管策略与制度框架 |
4.5.2 完善监管措施 |
第5章 交通银行网络银行风险防范案例 |
5.1 业务发展简况 |
5.2 安全体系架构 |
5.2.1 系统可靠性 |
5.2.2 负载均衡技术 |
5.2.3 连接可靠性 |
5.3 交易安全措施 |
5.4 安全监控措施 |
5.5 企业账务安全管理 |
5.6 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CFCA:打造中国网上统一金融认证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金融新时代C银行手机银行营销策略研究[D]. 李健楠. 山东大学, 2020(05)
- [2]苏州银行直销银行品牌定位研究[D]. 杨寒露. 兰州大学, 2020(01)
- [3]我国商业银行零售渠道转型研究 ——基于对盈利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D]. 董潮恩. 厦门大学, 2019(02)
- [4]金融业基于PKI的可重用公钥证书研究[D]. 雷刚. 西南财经大学, 2012(04)
- [5]基于PKI的银行认证系统设计[D]. 陈宽飞.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1)
- [6]中国金融认证中心PKI关键技术研究[D]. 李晓峰. 东北大学, 2011(07)
- [7]中国网上银行创新途径研究[D]. 侯宏海.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1(01)
- [8]银行网上支付发展研究[D]. 张春鹤.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3)
- [9]网络银行监管的制度经济学分析[D]. 张炜. 武汉理工大学, 2010(11)
- [10]我国网络银行风险防范策略探析[D]. 康金伟. 河北大学,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