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化-动力耦合重力波模式及其应用——Ⅰ.模式的建立(论文文献综述)
周煜林[1](2021)在《强震前后电离层扰动星地联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卫星时代的到来,通过电磁卫星对地球电离层各参量进行监测和分析已经成为地震预报的重要手段,在地震预报方向应用十分广泛。我国于2018年2月成功发射张衡一号电磁卫星,大量监测数据亟待处理。同时我国针对地基台站的观测也早已展开,已经有几十年的数据积累。目前地震预报的方法多数均为单一数据,将卫星数据和地基数据结合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尚不成熟,很多有效的电离层震前扰动并未被充分利用。本研究使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CMONOC)和美国喷气动力实验室(JPL,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提供的GPS TEC数据、张衡一号卫星观测的电子密度、1Hz磁场数据以及SWARM卫星观测的1Hz磁场数据对震前电离层电子密度和磁场异常扰动现象进行分析,提高电离层地震前兆信息的提取和识别能力,为星地联合地震预测提供新思路。本文主要通过滑动四分位、极化比分析、滑动平均算法、小波变换对上述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针对不同的研究参量,我们选取了印度尼西亚的两次震例进行详细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震前电离层TEC异常扰动本文基于CMONOC和JPL提供的GPS TEC数据和张衡一号卫星观测的电子密度,采用滑动四分位算法对2019年8月2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南部海域Ms6.8地震前震中区域与其磁共轭区电离层TEC进行分析,并对印度尼西亚地震与其磁共轭区(中国四川地区)电离层TEC异常扰动的关联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1)通过滑动四分位法对CMONOC和JPL提供的GPS TEC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发现2019年8月2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南部海域Ms6.8地震前一周(即7月25日)在震中区域和其磁共轭区域(即中国四川地区)上空均出现了剧烈的、大规模的TEC异常扰动现象。2)以张衡一号卫星2019年7月、8月所有重访轨道(去除空间天气指数超限的轨道)观测到的电子密度作为背景,发现7月25日震中附近一轨的电子密度数据在震中区域(10°S-5°N)及其磁共轭区(15°N-30°N)均形成了电子密度峰值,且在(10°S-30°N)范围内电子密度均高于背景值。该结果与JPL观测的异常范围相对应。3)为验证四川地区TEC异常与印度尼西亚强震之间的关联性,我们对2011-2019年99次印尼6.0级以上地震进行统计,发现:在空间上,印尼西部(即与中国四川地区经度对应地区)强震与四川地区的TEC异常扰动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时间上,由印尼强震引起的四川地区TEC异常扰动现象集中出现在震前10天至震后4天的白天,主要是在6:00(LT)-11:00(LT)时间段,在7:00(LT)和10:00(LT)出现的频次最多,其余时间段TEC异常频次较低,夜间很少观测到与印尼强震相关的异常。2.震前地球磁场异常扰动基于SWARM B星和张衡一号1Hz磁场数据,采用极化比分析、滑动平均算法和小波变换三种方法对磁场数据进行处理,并从时间域和频率域两个方面对2018年8月5日印度尼西亚松巴哇岛Ms6.9地震前磁场异常扰动信号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通过2018年3-9月SWARM卫星磁场数据极化比值时间序列,发现在2018年6月13日苏门答腊岛Ms6.4地震和8月5日印度尼西亚松巴哇岛Ms6.9地震的孕震期(约为震前15天)极化比值均出现一个低谷区。2)对2018年8月5日印度尼西亚松巴哇岛Ms6.9地震前极化比值低谷区时段轨道的磁场数据进行窗口为53s的滑动平均发现,在7月29日SWARM B星在震中附近一轨数据在(5°S-12°S)和(18°N-29°N)(即震中区域和其磁共轭区域)范围内捕捉到磁场X分量(南北向分量)和Y分量(东西向分量)ULF频段的磁场异常扰动信号,证明本次地震在ULF频段产生了磁场异常信号且该信号可以沿磁力线传播至另一半球。张衡一号卫星磁场数据经过窗口为53s的滑动平均和两次拟合作差后同样也捕捉到了该异常扰动信号。3)经过小波变换之后,张衡一号和SWARM B星ULF频段磁场数据在0.05-0.1Hz频段出现明显的异常增强。其中SWARM B星在(8°S-12°S)和(22°N-28°N)(即震中区域及其磁共轭区域)均观测到了磁场X分量和Y分量的异常增强,而张衡一号卫星仅在震中区域的磁Y分量观测到了异常增强。
王豫科[2](2021)在《中层大气动力学的微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气候变化、环境演变等重大环境问题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是近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研究的热点。尽管对流层的数据可以作为季节性天气预测的数据来源,但中层大气的气象数据在气候变化预测中也变得愈发重要。从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数据模型增加了对平流层甚至是中间层的大气动力学研究。与对流层相比,中层大气演化速度更慢,来自中层大气的向下传输影响可能导致地表的持续且可预测性的变化。所以对中层大气特性进行观测并分析其对对流层天气状况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臭氧分子主要存在于平流层,能吸收太阳发出的高能紫外线,是保护地球生物的重要的自然屏障。一氧化碳主要存在于中间层和热层低层,由于其化学寿命长且化学活性低,所以是中层大气良好的示踪剂。因为分布的高度不同,对这两种分子进行协同观测可以比较全面的提供中层大气化学、物质相互输送、大气动力学、以及太阳辐射对大气组成的影响等重要信息,为对中层大气中的现象进行更加深刻的描述提供不可或缺的数据支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不同高度大气中不同种类分子的测量手段有很多,其中地基微波辐射测量技术因为可以实现对大气中分子辐射谱线的日夜观测,无需人为监护,观测受天气影响小以及设备造价相对较低等优点备受各国大气研究领域人青睐。现今微波辐射遥感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已建立的遥感技术可以用于测量平流层和中间层中一些气体的垂直分布。风速信息对中层大气动力学研究尤为重要,对风速的研究既能够揭示大气环流运动变化的本质,又能对地表和对流层天气变化做出合理的解释。目前国际上对中层大气、大气环流波动及对其未来变化预估数值模型等研究投入了大量且深入研究,我国对中层大气及其与低层大气动力学的过程研究以及数值模拟研究投入少,导致观测资料缺乏,相关科研工作推动进程缓慢。为了推动中层大气研究,研究生期间主要进行了以下方面研究:1.参与国内首台用于探测中层大气的地基微波辐射计RSO3CO-120-1的设计过程与平台建设和运行。该台辐射计利用频率开关技术实现了对中层大气中臭氧和一氧化碳在110-116GHz频段的旋转跃迁谱线的日夜观测。系统总噪声在臭氧和一氧化碳的观测频率下分别为560K和760K。该台辐射计结构紧凑,体积小,方便移动,可作为独立观测单元进行长时间稳定观测。辐射计可以远程操作,几乎不需要维护。(1)设计了适用于该台微波辐射计的观测循环,实现了对谱线的日夜观测;(2)对辐射计接收的谱线数据,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线校正方法。利用2020年8月24日暴雨天的数据进行了信号通道和参考通道的增益变化研究,确定了除去待测分子信号贡献的基线在两个通道的比值。该方法显着减小了臭氧信号在边带的不对称性。臭氧谱线的不对称性的均方差由之前的0.269变为0.126;(3)使用倾斜曲线测量,实现了对对流层不透明度的测量。经过基线校正和对流层校正后的谱线很好地显示了臭氧含量的日夜变化以及一氧化碳丰度的季节性变化。2.基于ARTS软件和Qpack反演软件包,研究了适用于长春地区的大气谱线正向传输模拟过程以及谱线的反演算法,提供了基于分子辐射谱线和多普勒效应计算风速的方法。(1)经过正向模拟可知O3谱线噪声均方差为0.0652K,而CO谱线的噪声均方为0.1444K。(2)对观测获得的O3和CO谱线进行反演模拟,反演的分布结果可以很好反映出冬天O3的次级峰。与Aura MLS数据对比发现O3和CO的反演数据和卫星观测数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3)对其平均内核矩阵研究发现,在该算法下臭氧的置信区间为30km~81km,一氧化碳的置信区间为55km~89km。这样的反演算法同样可以应用于其他分子,例如O2和H2O的分布反演。这种持续的测量在未来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臭氧层的演变、O3和CO的年际变化、极地涡旋及Brewer-Dobson环流等大气现象对中纬度地区的影响。3.利用位于乌克兰哈尔科夫(36°E,50°N)的微波辐射计观测的CO谱线原数据,反演获得了中间层的CO分布和风速信息,结合Aura MLS数据、ERA-interim数据、MERRA-2再分析数据以及NCEP/NCAR再分析数据等,研究了2017/2018年北半球平流层爆发性增温(SSW)现象对中纬度地区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2018年北半球SSW期间,CO分布、纬向风、中间层和平流层的温度均显示出垂直震荡;微波辐射计记录到在2月10日中间层风速从10m/s的西风变为10m/s东风的逆转,并且记录到了中层大气中CO含量的波动情况。(2)微波辐射计观测的CO变化和Aura MLS的CO数据显示,两者具有相似的变化。哈尔科夫地区的CO变化可以通过行星波活动变化和极地涡旋变化引起的水平空气质量的重新分布解释。(3)对中纬度中层大气中行星波的变化研究发现纬向风的逆转对行星波的结构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中纬度中间层发现了行星波1波在SSW发生前后由向东运动转变为向西运动的现象;(4)在SSW发生后的十天后,在哈尔科夫地表发现了异常低温的现象。本文创新点:本文提出中国首台中层大气观测地基微波设备的数据校正方法以及反演方法;利用微波辐射计记录了2018年SSW期间中间层风速反转事件;首次研究了中纬度中层大气行星波频谱演变。
吴小影[3](2021)在《长三角地区城镇化空间关联结构演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要素的流动从城乡间的缓流转变为城市群尺度的快速流动,城市群已成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城市群是一定区域范围内众多城市相互作用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整体,其空间结构依赖于城镇化各要素流动所形成的关联状态。城市群空间结构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区域一体化目标与城镇化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高度契合,如何把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诸多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引入到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中来,挖掘城市群结构演变过程中的驱动机制,对推动城市群健康发展,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长三角城镇化已达到较高水平,城市群空间结构正处于发展和整合的关键时期,面临区域一体化和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城市群内部组织发展是否有序、结构是否合理亟需在全球化和经济循环格局变化下,对城市群内多中心、多圈层组织结构的竞合发展和演变过程进行研究,构架城市群空间整合重组的识别体系,并进一步提出优化调控策略,这对探索中国特色城市群发展演变过程和规律认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和复杂网络分析入手,从人口、土地、经济三个表征城镇化发展的因素入手,对长三角地区城镇化综合水平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并通过空间距离构建城镇化空间关联模型,从节点特征、网络特征、社区特征和尺度重组理论视角对长三角地区空间关联结构的分化和组合特征及演化进行分析,并对不同时期长三角地区城镇化空间关联结构演变的驱动因子和机理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空间结构优化路径和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长三角地区城镇化综合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等级性,其空间结构演变过程呈现出“单极独立发展、多核竞合发展、周边延续发展”的特征。长三角地区城镇化综合水平在时间上呈现高位序—规模分布特征,正态分布趋势明显,居中间位序的城镇数量较多,城镇化综合水平的发育体系较为稳定和成熟;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保持稳定,整体区域东西方向差异大于南北方向,呈现五个等级,除上海稳居第一等级外,其它等级均呈现较为明显的等级变动性,空间极化特征凸显。从局部特征来看,长三角城镇化综合水平呈现空间关联性,空间集聚趋势不断加强,空间差异逐渐增强;从各城镇与邻域城镇的协同增长关系来看,具有较高的空间整合性,多数城镇并未发生明显跃迁,空间协同增长的路径依赖特征明显;省内差距较大的省份具有较为强烈的不稳定和动态性,省内差距较小的省份具有较为稳定和相对静态的局部空间结构。(2)长三角地区城镇化空间关联强度不断增大,形成以上海为一极,南京、杭州为核心,合肥、苏州、宁波等为中心,其它地级市为落点,县市为基本单元的多层次多中心嵌套网络结构形态。在城镇节点上呈现出等级分布特征,在省级层面上形成具有明显落差的梯度格局,在县市层面上各等级城镇的变动性较大,整体上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圈层分布格局,逐渐摆脱“长尾分布”的特征。长三角地区城镇化空间关联强度的结构形态呈现出从骨架架构、雏形出现、发育完善到趋向成熟的演变特征,自然形成具有规律性的核心层、次核心层、非核心层及外围层的层级结构,在发育过程中,上海、南京、杭州的辐射范围均突破行政区域范围界线,整体区域“群”的连接性和内部个体的关联性均具有明显提升,而合肥作为省域范围内的独立性中心性城市,对其它地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微弱。(3)长三角地区城镇化空间关联结构具有明显的社区组团分布特征,呈现出均质化发展模式、单中心发展模式、双中心发展模式和多中心发展模式四种发展模式。长三角地区共形成沪—苏锡常社区、杭—甬社区、金—义社区、温州社区、南京社区、合肥社区、徐—淮社区和盐—连社区8个社区,各社区内部不断进行分化和组合。在尺度重组理论下,采用“自下而上”的划分方法,以时间为演化线索逐层逐级归并,得到长三角地区整体结构的社区重组演化过程,形成“双核多中心的演变模式”、“一极一核多中心的演变模式”和“一极一副两核四中心的演变模式”,最后一种模式在2010年形成之后直到目前依然保持稳定状态。社区结构的演变过程是在自身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与周边城镇竞合选择的结果,这将为研究城市群、都市圈等地域形式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价值和现实借鉴意义。(4)长三角地区城镇化空间关联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受行政、市场、产业和金融四个方面的交互驱动,对行政力量的依赖性最强。文中筛选出的8个驱动因子均呈现出显着性影响,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支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因子在长三角地区城镇化空间关联结构演变中起关键作用,并具有空间差异性。各驱动因子之间的交互解释力均高于单一因子解释力,并且随时间变化均呈不断增强趋势,形成以行政支持因子为交互中心的双因子增强交互类型和以产业结构因子为交互中心的非线性增强类型,行政和产业因子与其它因子的互动效果明显。多层面、多要素因子的交互作用和协调发展共同构成长三角地区城镇化空间关联结构演化的驱动机理,各驱动因子与关联强度变化是双向互动关系,其中行政支持是推进城镇化空间关联强度的重要基础,市场力量越来越成为其中坚力量并占据主导,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金融资本是其良好运行的重要保障和补给。今后随着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建设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其驱动机理将更加充满复杂性和多面性。(5)长三角地区城镇化空间关联结构演变过程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城镇节点的中心度断层趋势明显,离散化程度较大;城镇化空间关联网络空间指向性的路径依赖特征突出;部分社区结构还有待于优化,区域一体化的参与感有待提升。主要建议的优化路径和对策包括:深化区域城镇化空间关联结构演变规律认识;要从空间关联的视角考量区域空间结构布局与优化;空间布局中要关注处于边缘位置的中小城镇及其发展;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要因时、因地制宜;区域一体化发展要注重协调性和均衡性、提高成员参与性与利益共享。
王赤,窦贤康,龚建村,傅绥燕,张绍东,张晓敏,曹晋滨,杨惠根,吴健,王劲松,夏利东,邓晓华,肖伏良,方涵先[4](2021)在《空间物理学最新进展与展望》文中指出空间物理学是人类进入空间时代后迅速发展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国内外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本文简要介绍空间物理领域近年来取得的重要进展、重要成果、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冯文[5](2020)在《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是造成海南岛大范围洪涝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2000年、2008年和2010年10月份海南岛东半部的三次重大洪涝灾害就是由该类暴雨引发的。为了系统研究此类暴雨形成、加强和维持的机制,增进对热带地区暴雨的认识,本文利用海南省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卫星、多普勒雷达以及NCEP、ECMWF ERA5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了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深入探讨了暴雨过程中多尺度天气系统的相互作用,深对流触发、发展和维持的机制,以及中尺度系统的动力、热力学特征,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从气候统计上发现,海南岛降水随时间变化分布形态与越南中北部地区较为相似,但与华南其他各区存在较大差异,双峰结构不明显,随着暴雨级别的提高,单峰现象愈加显着。全年降水峰值出现在秋汛期内,且近50%的大范围极端降水事件都出现在秋汛期,其中由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日占全年总数高达58%。秋汛期特大暴雨降水强度地理分布非常有规律性,整体呈一致的东多西少的态势。40年平均风场分析发现低空偏东强风带在南海北部的出现和逐候加强是秋汛期内最显着的环流特征,其形成的机制是秋季南北海陆热力差异增大导致海陆之间相对涡通量的增大,于南海中北部对流层低层诱导出强的辐合风速,形成带状偏东风急流。(2)从多个个例的合成场上发现,南亚高压、中纬西风槽、副热带高压和南海热带扰动的相互作用,是秋汛期特大暴雨形成的主要环流背景。暴雨发生期间,北半球亚洲区内ITCZ异常活跃,南海季风槽和印度季风槽南撤速度缓慢,比常年平均异常偏北偏强。南亚高压的位置比常年同期明显偏东偏南,东亚中纬槽,副热带高压的强度也比常年明显偏强。造成暴雨增幅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支流,副高南侧的偏东气流和大陆冷高压东南侧的东北气流。(3)从不同强度个例的对比分析发现,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天气系统配置均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对流层上层,南亚高压正好位于南海北部上空,高层存在稳定的辐散区;对流层中、低层,热带扰动、中纬槽后冷高压和副高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南海北部地区南北向和东北-西南向梯度加大,海南岛上空锋区结构建立,涡旋增强和维持,同时诱发偏东低空急流。海南岛正处这支偏东低空急流的出口区左侧,风向风速辐合明显。强的秋汛期暴雨降水个例的急流核强度、长度、厚度,以及急流上方的风速梯度远大于弱个例。最强降水日中强个例的低空急流核正好位于海南岛东部近海上空,在水平方向上稳定少动,垂直方向和风速上则脉动剧烈,有利于强降水激发。弱个例的急流核在水平方向上东西振荡明显,在垂直高度和风速上变化很小,不利于强降水在固定区域的维持。(4)从个例的模拟分析中发现,湿中性层结、非绝热加热和水平运动导致的锋生以及不同高度的垂直风切变对深对流的形成、发展和维持至关重要。中性层结的形成是弱冷锋后的稳定层结区向热带扰动外围偏南风所带来暖湿气团的不稳定层结区过渡带来的垂直层结变化的结果。暴雨过程中非绝热加热项和水平运动项在局地锋生的过程中贡献最大。低层和中层风切变影响下的回波结构变化和移动方向、速度有助于解释回波“列车效应”的形成机制。通过对惯性重力内波方程组的线性和非线性求解,发现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中中尺度涡旋生成和加强,与水平风切变、积云对流潜热释放、垂直风切变或低空急流以及冷空气有关。其中强盛的对流凝结潜热加热对热带中尺度涡旋垂直运动振幅的增强起主要作用,有利涡旋的发展和维持。(5)地形敏感试验结果表明,海南岛地形高度的变化对东部暴雨量级有显着影响。由于地形存在,迎风坡前强烈抬升的气流凝结形成降水导致大量凝结潜热释放,潜热释放又反馈增强对流区暖心结构,进而加强其垂直运动,对对流形成正反馈效应,这也是海南岛东部出现强降水的重要原因。
赵仕霖[6](2020)在《基于云平台的城市雨洪数值模拟系统及其可视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增强,近年来极端降雨事件频发,再加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城市雨洪引发的灾害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城市雨洪数值模型作为研究城市雨洪问题的重要工具,对城市排水规划设计及城市内涝灾害预测预警能够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国内外学者在城市雨洪模型和软件开发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然而能够进行城市雨洪全过程模拟的软件还不多,我国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系统更是微乎其微。基于云平台的水利数值模拟系统已经崭露头角,然而它们大多是在客户端/服务器(C/S)架构模式下开发搭建的,这些研究都没有充分利用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带来的便利,没能体现出云计算的优势以及云服务、云共享的概念。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借助于HTML5、WebGL、云计算等高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开发了一套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下的、基于云平台的城市雨洪数值模拟系统。主要的研究工作及成果简述如下:(1)基于有限体积方法,分别建立了适用于城市地表汇流模拟的二维浅水方程高分辨率数值模型以及适用于城市复杂河网、排水管网水流模拟的一维水动力模型。深入研究了模型之间的耦合机制,实现了模型的侧向耦合以及垂向耦合。建立了考虑降雨、地表径流、排水管网、下渗与截留共同作用下,更加完整的城市雨洪水动力耦合模型,实现了城市雨洪全过程模拟。通过一系列的算例模拟,证明模型是可靠的。(2)利用HTML5、JavaScript、WebGL等技术,从三维视角出发,建立了网络环境下流场三维可视化系统,实现了在浏览器中展示多要素同步叠加的流场细节。提出了一种利用WebVR技术展示水动力模型计算结果的新方法,设计并研发了流场三维虚拟现实系统。提出了利用纹理样式化粒子代替三维球体的方法,优化了浏览器渲染流场的性能。以瓯江河口的流场三维可视化为例,证明了研究成果具有工程实用价值。(3)根据前端工程化的思想,基于开源生态社区,提出了基于Vue的三维WebGIS解决方案。以城市雨洪模型和流场可视化成果为基础,研发了 B/S架构下基于云平台的城市雨洪数值模拟系统,实现了无需安装软件,借助于浏览器就能够完成城市雨洪数值模拟的全部过程。选取成都市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对象,从自动化建模、远程计算、流场可视化等方面详细展示了研究成果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从模型模拟结果以及系统可视化效果两个角度证明了系统能够有效应用于城市雨洪的实际工程中。
韦越[7](2020)在《阿拉伯木聚糖玉米纤维胶的改性及乳液稳定性和界面流变学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多年来是世界上玉米的第一大消费国和第二大生产国。2019年我国玉米消费量达2.75亿吨,产量为2.61亿吨。玉米纤维是玉米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低值副产物,约占原料质量的20%。玉米纤维胶(corn fiber gum,CFG)则是从玉米纤维中提取的一种天然多糖,具有高度支化的阿拉伯木聚糖结构。CFG具有替代阿拉伯胶,用作乳化剂、增稠剂、粘合剂、成膜剂等的巨大潜力,是具有很高开发前景的可再生自然资源。作为一种天然来源、无毒、环境友好和来源充裕的天然大分子乳化剂,CFG满足了“清洁标签”的要求和日益严格的消费需求。目前,CFG功能特性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乳化性质。乳液是一种具有多尺度结构的复杂体系,各尺度之间性质的相关性,特别是微观尺度的界面膜流变学性质在宏观乳液本体稳定性中的作用尚不清晰。因此,采用多尺度方法研究微观界面与宏观乳液本体性质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此外,蛋白质胶体的稳定性也一直是食品或饮料工业中的技术性挑战问题。深入理解多糖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稳定机理,从而为植物蛋白基饮料配方的开发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也极具研究意义。本文在通过化学改性成功制备两类CFG衍生物的基础上,结合这两类衍生物在稳定水包油乳液、植物蛋白分散液以及疏水活性物质方面的应用,着重研究了改性产物的乳化性能,特别是乳液界面流变学性质与乳液稳定性的关系以及改性多糖对蛋白质胶体的稳定机理。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为进一步提高CFG的物化性能,拓宽其应用范围,首先对CFG分别进行了疏水和亲水改性,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酯化度(degree of esterification,DE,0?6.1%)的辛烯基琥珀酸酐改性的玉米纤维胶酯(OSA-CFG)和不同取代度(degree of substitution,DS,0?0.69)的羧甲基化玉米纤维胶(CMCFG),并对这两类衍生物的结构进行了详细表征。2.以具有不同DE的OSA-CFG为模型乳化剂分子,采用多重技术手段和多尺度方法,研究并揭示了界面流变学性质与乳液本体稳定性之间的关系,阐明了乳化稳定机理。研究发现,与未改性CFG相比,疏水基团的引入使OSA-CFG更能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形成界面弹性和粘度更高的更厚的界面膜,制得液滴更小、分布更均匀、本体稳定性更好的乳液。不同尺度间的耦合分析结果显示,乳液稳定性与液滴尺寸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界面粘弹性与乳液本体稳定性之间也存在良好的相关性。本研究首次将传统流变仪与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结合运用以研究多糖乳化剂的界面流变学性质,有效扩大了研究的频率范围,获得了重要的流变学参数,并证明宏观和微观技术的良好一致性。采用多尺度方法,有效地将未改性和酯化改性CFG的界面流变学性质与乳液本体稳定性相关联。这种相关性为通过界面流变学性质的调控来有效预测和控制本体性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途径。3.对CMCFG与未改性CFG、高酯果胶(HMP)、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和魔芋葡甘露聚糖(KGM)提高豌豆浓缩蛋白分散液(PPD)稳定性的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详细分析了它们不同的稳定机理。通过粒径、zeta电位、表观粘度和不稳定性指数对比研究了多糖类型、DS、浓度和p H对PPD的稳定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这些多糖均可提高PPD的稳定性,静电排斥、空间位阻效应和连续相高粘度为主要的稳定因素。由于CFG溶液的粘度低,需要在高浓度(?10%)下才能赋予PPD良好的稳定性,而HMP、CMC和KGM在较低浓度(?1%)下即可很好地稳定PPD。此外,一定程度的羧甲基改性可有效提高CFG稳定PPD的能力,进而提高CFG的利用率。本研究深化了对多糖稳定蛋白质的认识,为植物蛋白基饮料配方的开发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4.成功制备了一种基于豌豆浓缩蛋白(PPC)和CMCFG的新型植物来源的核-壳型复合纳米颗粒,并研究了其包埋和控制释放姜黄素(Cur)的性能。在p H 7.0或3.5制备的负载Cur的复合物能显着提高被包埋Cur的热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化学稳定性和控制释放特性。此外,将Cur负载于核-壳型复合物中有效提高其水溶性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植物来源的PPC和CMCFG形成复合物作为Cur的包埋和递送载体具有巨大的潜力,从而在食品、化妆品和制药工业中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隋翊[8](2020)在《超设计基准荷载作用下核岛厂房动力响应特性的精细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核电是我国经济与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然而核电厂一旦发生核泄漏事故,其后果不堪设想,对人类生命安全及生存环境会造成灾难性影响。美国9.11事件及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后,各国更加重视核电厂在运行服役期内可能遭受的超设计基准事件的威胁。我国也相继出台相应的法律规范,要求核电厂必须考虑大型商用飞机的恶意撞击问题,同时在超设计基准自然灾害事件发生时必须提供适当的裕量。因此,研究超设计基准荷载作用下核岛厂房动力响应特性及损伤机理,探究相应的优化与加固措施是核电工程防灾减灾的重要内容。针对核电厂在全寿命周期内可能遭遇到的飞机恶意撞击及超设计基准地震等极端荷载,本文系统而详细地开展了大型商用飞机撞击核岛屏蔽厂房的损伤演化析,撞击过程中厂房内部结构的振动响应,覆盖层地基与桩基加固中核岛厂房的地震动力响应特性,超设计基准地震作用下的桩基破坏及加固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得到了具有科学研究价值与实际工程应用意义的研究成果。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如下:(1)在结合比例边界有限元方法(Scaled Boundary Finite Element Method,SBFEM)及八分树(Octree)网格离散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并验证了结构化网格与八分树网格组合粘接的精细化建模技术。组合粘接技术克服了原有方法在离散圆形结构与细长构件时的不足,进而建立了飞机撞击问题中包括反应堆厂房内部结构的计算模型,以及极端地震问题中核岛厂房-群桩-覆盖层地基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极强的网格离散和计算能力,所建立的模型单元质高量少,且对模型修改有极高的适应性,与传统的前处理方案相比,效率可提高几十倍。(2)开展了屏蔽厂房在大型商用客机恶意撞击下的损伤演化分析。综合考虑了撞击区网格尺寸、撞击区形状、撞击高度、屏蔽厂房基础结构及土-结构相互作用(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SSI)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撞击区域采用飞机实际投影面积可以保证结构变形和塑性损伤演化的准确性,发现筒体与锥形穹顶交界处为不利的撞击位置,非岩性地基与岩性地基结果相差达到了 30%左右,不可忽略SSI效应对损伤结果的影响。(3)研究了在大型商用客机撞击过程中核岛厂房内部结构的振动响应规律。揭示了地基-结构相互作用在撞击过程中对核岛厂房内部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及原因,并结合相应的评价标准进行了安全评估。结果表明,分析AP1000核岛厂房内部结构响应时,必须要考虑地基与结构相互作用,同时厂房内部关键点处的加速度响应谱谱值超出相关建议的安全范围。(4)建议了地震作用下考虑不同地基类型和桩基效应的地基截取范。结合非线性地震波动输入方法,并充分考虑了 SSI效应,分别确定了岩性地基、覆盖层地基和桩基加固方案中地基的合理截断范围,并探究了地震作用下结构-地基相互作用及桩-土相互作用效应对核岛厂房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和现有规范相比增加地基分类,在满足工程计算精度的要求下显着减少了自由度数量,为使规范更加经济、高效提供了建议。(5)研究了核岛厂房-桩基-覆盖土层体系在地震激励下非线性动力响应特性。系统分析了桩单元类型、桩-土接触效应、不同地基深度、人工边界类型以及土体泊松比等因素对核岛厂房动力响应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桩-土接触非线性效应对桩基内力分布有显着的影响,覆盖层地基中竖向楼层谱随泊松比变化发生了显着的改变,桩基加固后,以嵌岩桩承受了主要的竖向荷载,动力响应对土体泊松比的变化不再敏感。(6)研究了超设计基准地震动作用下核岛厂房桩基的损伤破坏模式及机理。结合广义塑性模型考虑土的动力强非线性、塑性损伤模型模拟桩基的损伤破坏,实现了在超设计基准地震作用下桩基的损伤破坏演化过程的模拟,阐明了厂房楼层谱在桩基发生损伤破坏后的变化规律,并建议了针对性的抗震设计方案。研究表明,结果准确合理的描述了桩基在地震中的损伤破坏演化过程及规律,桩基在发生损伤破坏后楼层谱值峰值频率从较高段(3 Hz~4 Hz左右)移动到较低频段(1 Hz~2 Hz左右),且峰值响应在较高频段下降而在较低频段增加。
何宇飞[9](2020)在《基于SWARM和DEMETER卫星电子密度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震电离层现象是地震孕育过程中所发生的复杂物理或化学过程在电离层中的响应。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这种现象被不断地报道,引起越来越多关注,被认为是用于监测地震活动的比较有前景且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许多国家已经发射了专用于地震监测的卫星,实现了在卫星高度上的电离层原位测量,开展了大量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地震的复杂特性,电离层的高动态变化,观测数据的多源性,分析方法的差异,至今关于地震电离层耦合机制尚未得到统一的认识,将地震电离层现象应用于地震预报预测中依然是个很大的难题。因此,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开展,去发现具有明显的短临特性,探索地震孕育与电离层变化之间的内在规律。法国于2004年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专门服务于地震和火山监测的DEMETER卫星,获得了大量的观测资料,开创了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的新局面。欧洲航天局于2013年又成功发射了由三颗卫星组成SWARM卫星星座,开启了空间立体式同步观测,大大的提高了观测效率和观测数据的空间分辨,也为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本论文基于两种不同轨道运行方式的DEMETER单颗卫星和SWARM星座三颗卫星观测数据,分别利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开展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研究工作,探索不同轨道运行方式下卫星电离层观测资料的背景信息,尝试针对单颗卫星和星座多颗卫星的电离层观测数据异常信息的提取方法,并基于不同的扰动参数,开展震例和统计研究,取得了如下新的认识和结论:(1)对以往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中的震例研究和统计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获得了关于地震电离层现象的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即地震电离层异常出现在震前的时间随着震级的增大而增长,电离层异常现象出现的震中距随着震级的增大而增大,地震电离层异常主要分布在地震震中南北两侧。(2)基于DEMETER卫星和SWARM星座观测数据,从空间分布和时间序列两个方面进行观测数据背景分析,得到观测数据空间分布随月份、季节及年度的变化,观测数据的时间序列存在的多种周期成分,并随着纬度的变化起主导的周期有所差异。在地磁纬度位于-10°~10°的范围内,卫星高度的电离层中也发现了F2层中存在的“年度异常”、“半年度异常”、“春秋分不对称异常”等现象。同纬度不同经度研究区域的时序曲线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夜间的时序曲线相关更好。不同轨道高度的两颗卫星观测数据空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数值差异较大。相邻轨道的两颗卫星观测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一致,但在正午时段磁赤道两侧,两星观测数据存在显着差别。(3)基于DEMETER卫星观测数据,对其运行期间全球7级以上和我国大陆6级以上的地震开展震例研究,发现有70%以上的地震能观测到震前异常变化,有增强的异常,有减弱的异常,并以增强异常为主。对多地震事件综合分析的结果显示,在震中区域存在着增强的异常变化,并且该异常变化主要集中出现在震前0~25天。依据地震参数分类的统计得到异常随震级增大其幅度增强,随震源深度增加异常减弱,并且南北半球的异常位置也有所不同。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尝试对异常进行定量的评估,异常具有大于3σ的显着特性,并利用随机事件的分析结果,对综合分析和统计分析的结果进行检验,验证了异常与地震事件的相关性。(4)基于SWARM星座观测数据,提取了轨道观测中的快速扰动变化,对典型的震例进行震例分析,并探寻该类型扰动与地震的相关性。利用SWARM三颗卫星轨道的差异,对扰动在空间存在的范围及其可能的空间传播特征进行分析和计算,辨别其是否与地震孕育有关的电离层扰动现象。为进一步证实该类扰动与地震的相关性,对地震区和非震区、地震前和地震后的该类扰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震区与非震区扰动的差别不显着,震前扰动相对于震后扰动在次数上具有优势,而相近数量的随机事件分析结果,震前震后扰动次数相近,说明与地震的震前活动有一定的关联。(5)对比单颗卫星和星座观测的结果,对未来基于卫星星座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提出更有助于认识电离层背景变化特征,有利于识别地震电离层现象的星座轨道设计方案,为我国未来基于卫星星座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及其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吕凤天[10](2020)在《基于星表纹理及车轮振动的星球车地面力学特性估计方法》文中认为星球车良好的自主移动能力是星球探测任务的必要条件,而星球表面的复杂环境会对星球车的自主移动造成几何学风险和非几何学风险。所谓几何学风险,主要是指巨型岩石、陡坡,该类风险可以通过地形高程信息轻易进行检测;而非几何风险主要由轮地相互作用引起,如陷车等,检测相对困难。基于视觉的地面定性分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星球车识别非几何风险,但该方法缺乏对地面力学特性的定量评估;星球车不同类型地面上行驶时,轮地作用类型通常是不同的,对应的轮地作用模型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分析轮地作用力及估计地面力学特性参数时,需要根据实际地面环境选择相应的轮地作用模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研究了星球车行驶过程中接触区域的地面力学特性辨识及拟通过区域地面力学特性估计问题。为了提高星球地面分类精度,本文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地面图像灰度分布及变化特点,提出了星表多尺度灰度梯度等级特征、星表多尺度边界强度等级特征、星表多尺度频域幅值均值特征、星表多尺度频域幅值矩特征及星表多尺度频谱对称度特征,结合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特征、Gabor纹理特征及空间域统计纹理特征,构建了星表纹理特征向量,基于该向量,采用四种分类算法对火星地面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星表纹理特征向量比经典图像纹理特征向量的分类精度高,四种算法中随机森林的分类精度最高,达到了94.7%。星球车在不同类型地面上行驶时,轮地作用模型是不同的,为了实现轮地作用模型的选择,本文将轮地作用类型分为三类:两着地轮刺必相邻、两着地轮刺可非相邻及轮刺进入土壤,建立了三种轮地作用类型下的车轮振动模型,揭示了每种轮地作用类型下车轮振动的特点,提取了模型中4个非速度耦合的车轮振动特征,利用振动特征构建了轮地作用类型识别特征空间,根据三种轮地作用类型的边界条件,分析了轮地作用类型的特征空间域,提出了轮地作用类型的识别方法,通过实验证明了轮地作用类型识别精度达到了92%,为轮地作用模型选择奠定了基础。针对星球车移动过程中的多类型地面的力学特性参数辨识问题,本文根据轮地作用类型识别结果,选择了轮地作用模型,进而提出了多种类型地面的力学特性参数辨识方法。对参数辨识所需的车轮滑转率和沉陷量进行了估计,建立了基于车轮-地面图像的滑转率估计模型,提出了车轮前进位移和车轮旋转角度的估计方法,进而计算车轮滑转率,实验证明了滑转率估计误差小于9%;定义了复杂地面中的车轮沉陷量,建立了沉陷量估计模型,利用车轮-地面图像对沉陷量进行了检测,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强的光照适应能力;结合车轮滑转率和沉陷量检测方法,利用星球车实验样机进行了硬地、沙地及砾石地面的地面力学特性参数辨识。结合星表纹理特征和力学特性参数,实现了星球车拟通过地面力学特性估计系统的构建,创建了地面特性数据库,并建立了地面力学特性推理机制,利用星表纹理信息推理地面力学特性,对地面力学特性几何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另外,提出了该系统的自学习更新策略,使得系统能够根据星表纹理特征识别出新类型地面样本,并将该类型地面的星表纹理信息和地面力学特性信息更新到系统中。搭建了星球车地面力学特性估计实验平台,对拟通过地面力学特性估计系统的自学习能力及地面力学特性估计能力进行了实验验证。本文提出了星球车行驶过程中接触区域及拟通过区域地面力学特性估计方法,为星球车进行高保真仿真及考虑地面力学的路径规划提供了基础。
二、光化-动力耦合重力波模式及其应用——Ⅰ.模式的建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光化-动力耦合重力波模式及其应用——Ⅰ.模式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强震前后电离层扰动星地联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文章内容安排 |
第二章:地震电离层前兆概述 |
2.1 地震活动概述 |
2.1.1 地震成因及震级 |
2.1.2 孕震区域 |
2.2 近地空间环境和圈层耦合 |
2.2.1 岩石圈(Lithosphere) |
2.2.2 大气层(Atmosphere) |
2.2.3 电离层(Ionosphere) |
2.2.4 磁层(Magnetosphere) |
2.2.5 LAI耦合 |
2.3 地震电磁扰动特征 |
2.3.1 地震电磁前兆及主要参量研究 |
2.3.2 电离层的震级敏感性及震前电离层扰动现象时间特征 |
2.3.3 震前电离层扰动空间特征 |
第三章 电离层TEC与地球磁场数据概述及获取 |
3.1 电离层TEC基本概述及数据获取 |
3.1.1 电离层TEC基本概述 |
3.1.2 电离层TEC数据获取 |
3.2 地球磁场概述及观测数据获取 |
3.2.1 地磁指数简介 |
3.2.2 张衡一号卫星简介 |
3.2.3 SWARM卫星简介 |
第四章 印尼地震电离层共轭效应研究 |
4.1 电离层TEC数据处理方法 |
4.2 2019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南部海域M_s6.8地震震例分析 |
4.2.1 研究背景 |
4.2.2 探测结果 |
4.2.3 印度尼西亚地震与川滇地区TEC异常统计分析 |
4.3 本章总结及分析 |
第五章 震前地球磁场异常扰动研究 |
5.1 电磁波频率选取及处理方法 |
5.1.1 电磁波频率选取 |
5.1.2 地磁场数据处理方法 |
5.2 张衡一号卫星数据预处理 |
5.3 2018年8月5日印度尼西亚松巴哇岛M_s6.9震例分析 |
5.3.1 时空域处理结果及分析 |
5.3.2 频率域处理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总结及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文章 |
(2)中层大气动力学的微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地球大气介绍 |
1.2.1 大气成分 |
1.2.2 大气结构 |
1.3 中层大气动力学 |
1.3.1 极地涡旋 |
1.3.2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SSW) |
1.3.3 行星波 |
1.3.4 Brewer-Dobson环流 |
1.4 观测分子简介 |
1.4.1 臭氧简介 |
1.4.2 一氧化碳简介 |
1.5 分子辐射谱线基本原理 |
1.5.1 黑体辐射 |
1.5.2 大气辐射谱线 |
1.5.3 谱线增宽 |
1.5.3.1 自然增宽 |
1.5.3.2 多普勒增宽 |
1.5.3.3 压力致宽 |
1.5.3.4 Voigt谱线 |
1.5.4 大气微波传输 |
1.6 大气计算中的数学方法 |
1.6.1 傅里叶变换 |
1.6.2 小波分析 |
1.7 大气数据库介绍 |
1.7.1 Aura MLS数据库 |
1.7.2 ERA-Intrim再分析数据 |
1.7.3 NCEP/NCAR再分析数据 |
1.7.4 NCEP GDAS-CPC数据 |
1.7.5 MERRA-2 数据库 |
1.7.6 HITRAN数据库 |
1.8 微波技术发展 |
1.9 本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微波辐射计数据校正研究 |
2.1 引言 |
2.2 O_3/CO微波辐射计 |
2.2.1 辐射计电路结构 |
2.2.2 辐射计观测循环 |
2.2.3 辐射计观测原理 |
2.2.3.1 热冷负载校正 |
2.2.3.2 迪克开关——频率切换 |
2.2.3.3 谱线基线校正 |
2.2.3.4 对流层衰减校正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分子日夜谱线的对比 |
2.3.2 不同月份的CO谱线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辐射传输正向模拟与数据反演研究 |
3.1 引言 |
3.2 大气传输模拟与反演 |
3.2.1 大气传输正向模型——ARTS |
3.2.2 光谱数据反演 |
3.2.2.1 最大后验估计法 |
3.2.2.2 反演算法的数学分析 |
3.2.2.3 误差分析 |
3.2.2.4 平均内核矩阵 |
3.2.2.5 风速反演原理 |
3.2.2.6 反演时参数的设定 |
3.3 反演结果分析 |
3.3.1 分子信号模拟结果 |
3.3.2 分子垂直分布反演 |
3.3.3 AVK和模拟误差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层大气动力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2017-2018 年冬季SSW期间中纬度大气现象研究 |
4.2.1 SSW对中纬度高层大气的影响 |
4.2.1.1 SSW对中层大气中CO含量影响 |
4.2.1.2 SSW对中间层纬向风速的影响 |
4.2.1.3 SSW期间中纬度大气温度的变化 |
4.2.2 SSW期间中纬度行星波谱分析 |
4.2.2.1 纬向波迁移分析 |
4.2.2.2 波谱变化分析 |
4.2.2.3 CO变化的小波分析 |
4.2.3 SSW对中纬度地表气候的影响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引用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长三角地区城镇化空间关联结构演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城镇化是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方面 |
1.1.2 城市群是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主体形态 |
1.1.3 区域空间结构演变是区域多要素相互作用的重要体现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理论基础 |
2.1.1 中心地理论 |
2.1.2 增长极理论 |
2.1.3 核心—边缘理论 |
2.1.4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2.1.5 城镇化理论 |
2.2 概念辨析与界定 |
2.2.1 城市化与城镇化概念辨析 |
2.2.2 城市群概念争鸣与发展 |
2.2.3 城镇化空间关联结构概念界定 |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3.1 城镇化发展的研究进展 |
2.3.2 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
2.3.3 空间关联结构研究进展 |
2.4 研究评述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与方法 |
3.1 长三角地区空间范围的历史演变 |
3.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2.1 数据来源 |
3.2.2 研究方法 |
第4章 长三角地区城镇化综合水平的时空演变 |
4.1 城镇化综合水平的测度方法 |
4.1.1 城镇化综合水平指数 |
4.1.2 位序—规模法则 |
4.1.3 趋势面分析 |
4.1.4 空间变差函数 |
4.1.5 LISA时间路径 |
4.1.6 LISA时空跃迁 |
4.2 城镇化综合水平的测度结果特征 |
4.2.1 城镇化综合水平的时间变化特征 |
4.2.2 城镇化综合水平的空间变化特征 |
4.3 城镇化综合水平的时空演变过程 |
4.3.1 空间分布格局 |
4.3.2 全局尺度的时空动态特征 |
4.3.3 局部尺度的时空动态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长三角地区城镇化空间关联结构复杂性特征及演变过程 |
5.1 城镇化空间关联方法体系与模型构建 |
5.1.1 城镇化空间关联模型 |
5.1.2 复杂网络分析 |
5.1.3 社区发现 |
5.2 城镇化空间关联结构的复杂网络分析 |
5.2.1 节点特征与演变过程 |
5.2.2 网络特征与演变过程 |
5.2.3 社区特征与演变过程 |
5.3 尺度重组理论下的城镇化空间关联结构演变过程 |
5.3.1 “尺度重组”的内涵界定 |
5.3.2 不同尺度下城镇化空间关联结构的重组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长三角地区城镇化空间关联结构演变的驱动机制与对策探讨 |
6.1 研究方法 |
6.1.1 地理探测器 |
6.1.2 地理加权回归(GWR) |
6.2 城镇化空间关联结构的驱动因子解析 |
6.3 城镇化空间关联结构的驱动因子分析 |
6.3.1 驱动因子的地理探测结果 |
6.3.2 驱动因子作用的空间差异 |
6.4 城镇化空间关联结构的演变机理分析 |
6.5 关联结构演变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优化路径 |
6.5.1 主要问题 |
6.5.2 优化路径与对策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可能的创新点 |
7.3 存在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空间物理学最新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际重要进展与成果 |
1.1 太阳爆发活动及其传播 |
1.2 磁层动力学过程 |
1.3 电离层特征与扰动 |
1.4 中高层大气动力学 |
1.5 行星空间物理与日球层物理 |
1.6 空间天气预报方法与模式 |
2 国内重要进展与成果 |
2.1 太阳爆发活动及其传播 |
2.2 磁层动力学过程 |
2.3 电离层特征与扰动 |
2.4 中高层大气动力学 |
2.5 行星空间物理与日球层物理 |
2.6 空间天气预报方法与模式 |
3 展望与结语 |
(5)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东亚低纬地区暴雨研究进展 |
1.2.1 夏季风的撤退对东亚低纬地区暴雨的影响 |
1.2.2 华南暖区暴雨 |
1.2.3 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5 资料、方法和定义 |
1.5.1 资料 |
1.5.2 方法 |
1.5.3 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定义 |
第二章 海南岛秋汛期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
2.1 海南岛秋汛期降水总体特征 |
2.1.1 概况 |
2.1.2 海南岛降水与华南各区及周边邻近地区降水分布的差异 |
2.1.3 海南岛秋汛期不同量级强降水的分布特征 |
2.1.4 海南岛秋汛期不同类型强降水的分布特征 |
2.1.5 海南岛秋汛期降水分布的地域特征 |
2.2 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 |
2.2.1 年代际分布 |
2.2.2 月际分布特征 |
2.2.3 特大暴雨日空间分布特征 |
2.2.4 最大降水量极值空间分布特征 |
2.2.5 秋汛期特大暴雨短、中、长过程的频数分布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影响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大尺度环流特征 |
3.1 海南岛秋汛期逐候环流特征 |
3.1.1 对流层上层 |
3.1.2 对流层中、低层 |
3.2 秋汛期南海中北部偏东低空急流形成的机理 |
3.2.1 南海中北部低空急流特征 |
3.2.2 南海中北部低空急流形成的热力、动力学机制 |
3.2.3 南海中北部低空急流对海南岛降水的影响 |
3.3 典型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的天气学特征对比分析 |
3.3.1 个例降水概况 |
3.3.2 天气系统配置 |
3.3.3 典型个例的环流异常特征 |
3.4 不同强度秋汛期暴雨个例的对比分析 |
3.4.1 不同强度秋汛期暴雨个例过程概况 |
3.4.2 环流形势和动力特征对比分析 |
3.5 1971-2010 年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合成场分析 |
3.5.1 合成方法 |
3.5.2 环流合成场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典型个例的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机制 |
4.1 过程概况 |
4.1.1 雨情 |
4.1.2 环流系统配置 |
4.2 暴雨过程中热带中尺度涡旋系统发生发展的热力、动力学分析 |
4.2.1 热带中尺度涡旋的云图演变 |
4.2.2 热带中尺度涡旋生成发展的热力、动力学分析 |
4.3 深对流触发、发展、维持的机制 |
4.3.1 最强降水日中尺度雨团与地面流场演变特征 |
4.3.2 湿中性层结对深对流形成、维持的影响机制 |
4.3.3 局地锋生过程及其对对流组织发展的影响 |
4.3.4 垂直风切变对对流发展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形对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影响 |
5.1 地理分布特征 |
5.2 个例挑选和模拟方案设计 |
5.2.1 个例暴雨实况和环流形势 |
5.2.2 模式和试验设计 |
5.2.3 模拟结果检验 |
5.3 模拟结果分析 |
5.3.1 降水量的差异 |
5.3.2 水平风场的差异 |
5.3.3 大气垂直结构的差异 |
5.3.4 地形变化对水平局地锋生的影响 |
5.3.5 水汽输送和辐合强度的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基于云平台的城市雨洪数值模拟系统及其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极端降雨与城市化进程 |
1.1.2 城市雨洪灾害频发 |
1.1.3 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城市雨洪模拟技术 |
1.2.2 基于Web的流场三维可视化 |
1.2.3 云平台技术 |
1.3 问题的提出 |
1.3.1 城市雨洪数值模拟方面存在的问题 |
1.3.2 流场可视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论文组织结构 |
2 城市雨洪水动力耦合模型构建与验证 |
2.1 引言 |
2.2 地表水流模型 |
2.2.1 控制方程 |
2.2.2 有限体积法离散 |
2.2.3 数值通量计算 |
2.2.4 高阶精度格式构造 |
2.2.5 降雨、入渗源项 |
2.2.6 源项处理 |
2.2.7 时间积分 |
2.2.8 干湿界面处理与边界条件 |
2.3 管网—河网水流模型 |
2.3.1 基本方程 |
2.3.2 Preissmann窄缝方法 |
2.3.3 有限体积法离散 |
2.3.4 高阶精度格式构造 |
2.3.5 边界条件 |
2.3.6 稳定性条件 |
2.4 模型耦合 |
2.4.1 地表与排水管网耦合 |
2.4.2 地表与河网耦合 |
2.5 模型验证 |
2.5.1 树状河网算例 |
2.5.2 环状河网算例 |
2.5.3 有压管网恒定流 |
2.5.4 管道水击算例 |
2.5.5 明满流过渡 |
2.5.6 90°弯道溃坝水流 |
2.5.7 地表水流向管网 |
2.5.8 溃坝洪水流经管网区 |
2.5.9 城市地区排水管溢流 |
2.5.10 河道—蓄滞洪区侧向耦合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WebGL和WebVR的流场可视化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关键技术介绍 |
3.2.1 HTML5 |
3.2.2 JavaScript |
3.2.3 WebGL |
3.2.4 WebVR |
3.3 三维虚拟现实场景的建立 |
3.3.1 建立场景的方法 |
3.3.2 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 |
3.3.3 剖面绘制 |
3.3.4 示踪球及迹线表达 |
3.3.5 矢量场可视化 |
3.4 案例研究 |
3.4.1 案例介绍 |
3.4.2 案例研究结果 |
3.5 性能优化 |
3.6 工程应用 |
3.7 本章小结 |
4 B/S架构的城市雨洪数值模拟系统设计、实现及云端部署 |
4.1 引言 |
4.2 前端技术方案 |
4.2.1 前后端分离技术 |
4.2.2 MVVM开发模式 |
4.3 前端开发框架 |
4.3.1 框架与库的区别 |
4.3.2 前端框架的发展 |
4.3.3 前端框架的选择 |
4.4 基于Vue.js的三维WebGIS开发 |
4.4.1 前端工程化 |
4.4.2 WebGIS功能 |
4.4.3 前端技术集成方案 |
4.5 系统分析与设计 |
4.5.1 系统总体架构(B/S架构) |
4.5.2 系统功能设计 |
4.5.3 数据库设计 |
4.6 系统实现 |
4.6.1 开发环境 |
4.6.2 用户界面设计 |
4.6.3 移动端适配 |
4.6.4 主要功能模块实现 |
4.7 云平台技术的应用 |
4.7.1 云服务器的选择 |
4.7.2 云服务器的申请 |
4.7.3 系统部署 |
4.8 本章小结 |
5 系统在成都市城市雨洪数值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区域概况 |
5.2.1 计算范围 |
5.2.2 地形地貌 |
5.2.3 流域水系 |
5.2.4 排水管网 |
5.2.5 水文气象 |
5.3 自动化建模 |
5.3.1 流域模型建立 |
5.3.2 多维模型建立 |
5.3.3 模型耦合 |
5.3.4 降雨资料设置 |
5.4 远程计算 |
5.5 可视化展示 |
5.6 结果分析 |
5.6.1 模型验证 |
5.6.2 可视化对比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阿拉伯木聚糖玉米纤维胶的改性及乳液稳定性和界面流变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多糖乳化剂及其功能化改性 |
1.2.1 玉米纤维胶的提取、结构、性质及应用 |
1.2.2 多糖乳化剂的功能化改性 |
1.3 乳液的多尺度结构及其稳定性 |
1.3.1 乳液的多尺度结构及稳定与失稳机理 |
1.3.2 界面膜的形成及其粘弹性 |
1.3.3 界面流变学性质的多尺度测定 |
1.3.3.1 宏观界面流变学测试技术 |
1.3.3.2 微观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测试技术 |
1.3.4 界面流变学性质与乳液物理稳定性的关系 |
1.4 多糖乳化剂对蛋白质胶体的稳定作用 |
1.4.1 多糖乳化剂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
1.4.2 多糖乳化剂对酸性乳体系的稳定作用 |
1.4.3 多糖-蛋白质复合物用于稳定活性物质 |
1.5 课题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玉米纤维胶衍生物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2.2.2 辛烯基琥珀酸玉米纤维胶酯的制备 |
2.2.3 羧甲基玉米纤维胶的制备 |
2.2.4 FT-IR表征 |
2.2.5 NMR表征 |
2.2.6 酯化度及取代度测定 |
2.2.7 形貌观察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辛烯基琥珀酸玉米纤维胶酯的结构表征 |
2.3.2 羧甲基玉米纤维胶的结构表征 |
2.3.3 形貌观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辛烯基琥珀酸玉米纤维胶酯稳定水包油乳液的多尺度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3.2.2 界面张力测试 |
3.2.3 界面剪切流变测试 |
3.2.4 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测试 |
3.2.5 乳液制备 |
3.2.6 粒径及zeta电位测定 |
3.2.7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
3.2.8 表观粘度测试 |
3.2.9 物理稳定性评价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辛烯基琥珀酸玉米纤维胶酯的结构表征及酯化度分析(分子尺度) |
3.3.2 酯化度对界面张力的影响(微观尺度) |
3.3.3 酯化度对界面吸附动力学、吸附量及界面膜流变学性质的影响(微观尺度) |
3.3.4 酯化度对乳液粒径及zeta电位的影响(介观尺度) |
3.3.5 酯化度对乳液连续相粘度的影响(宏观尺度) |
3.3.6 酯化度对乳液物理稳定性的影响(宏观尺度) |
3.3.7 多尺度相关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玉米纤维胶及其羧甲基衍生物对豌豆蛋白分散液的稳定作用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4.2.2 豌豆浓缩蛋白溶解度的测定 |
4.2.3 远紫外CD光谱测定 |
4.2.4 豌豆浓缩蛋白/多糖混合物分散液的制备 |
4.2.5 Zeta电位及粒径测定 |
4.2.6 表观粘度测试 |
4.2.7 物理稳定性评价 |
4.2.8 形貌观察 |
4.2.9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豌豆浓缩蛋白的基本表征 |
4.3.1.1 pH对豌豆浓缩蛋白溶解度及zeta电位的影响 |
4.3.1.2 pH对豌豆浓缩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 |
4.3.2 玉米纤维胶与典型多糖稳定剂稳定豌豆浓缩蛋白分散液性能的对比研究 |
4.3.2.1 豌豆浓缩蛋白/多糖混合物分散液的zeta电位及粒径 |
4.3.2.2 多糖溶液及豌豆浓缩蛋白/多糖混合物分散液的表观粘度 |
4.3.2.3 豌豆浓缩蛋白/多糖混合物分散液的物理稳定性 |
4.3.2.4 形貌观察 |
4.3.3 玉米纤维胶与其羧甲基衍生物稳定豌豆浓缩蛋白分散液性能的对比研究 |
4.3.3.1 豌豆浓缩蛋白/多糖混合物分散液的zeta电位及粒径 |
4.3.3.2 多糖溶液及豌豆浓缩蛋白/多糖混合物分散液的表观粘度 |
4.3.3.3 豌豆浓缩蛋白/多糖混合物分散液的物理稳定性 |
4.3.3.4 形貌观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豌豆蛋白-羧甲基玉米纤维胶复合物对姜黄素的稳定作用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5.2.2 负载姜黄素的核-壳型豌豆浓缩蛋白-羧甲基玉米纤维胶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 |
5.2.3 粒径和zeta电位测定 |
5.2.4 FT-IR表征 |
5.2.5 姜黄素包埋率和负载量的测定 |
5.2.6 形貌观察 |
5.2.7 X射线衍射表征 |
5.2.8 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 |
5.2.9 体外释放特性测定 |
5.2.10 热稳定性测试 |
5.2.11 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
5.2.12 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核-壳型豌豆浓缩蛋白-羧甲基玉米纤维胶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
5.3.2 复合纳米颗粒的包埋率和荷载量 |
5.3.3 复合纳米颗粒的形貌观察 |
5.3.4 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及其在模拟胃肠道消化液中的稳定性 |
5.3.5 复合纳米颗粒中姜黄素的体外释放特性 |
5.3.6 姜黄素的热稳定性 |
5.3.7 复合纳米颗粒的抗氧化活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 |
(8)超设计基准荷载作用下核岛厂房动力响应特性的精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核电工业发展历程 |
1.1.2 超设计基准事件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核电工业精细化研究的发展趋势 |
1.2.2 大型商用飞机撞击核电厂的研究进展 |
1.2.3 核电厂抗震分析的研究进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研究工作 |
2. 高效的跨尺度精细化建模方法 |
2.1 引言 |
2.2 AP1000核电厂 |
2.3 基于比例边界有限元(SBFEM)的跨尺度离散方法 |
2.3.1 弹性静态控制方程 |
2.3.2 几何边界的比例变换 |
2.3.3 径向节点位移函数 |
2.3.4 基于多面体的比例边界的形函数 |
2.3.5 八分树(Octree)网格离散技术 |
2.4 基于SBFEM-Octree方法的计算模型 |
2.4.1 计算模型的建立过程 |
2.4.2 计算软件 |
2.4.3 算例验证 |
2.5 结构化网格与八分树网格组合的建模方法 |
2.5.1 现有的八分树离散方法的不足 |
2.5.2 组合的建模方法的实现路线 |
2.5.3 算例验证 |
2.6 基于组合建模方法下飞机撞击问题中的计算模型 |
2.6.1 外部屏蔽厂房采用结构化网格离散 |
2.6.2 内部结构采用八分树网格离散 |
2.7 基于组合建模方法下桩基加固方案中的计算模型 |
2.7.1 增加核岛厂房内部结构及桩基础的计算模型 |
2.7.2 桩基础与周围土体的跨尺度连接 |
2.8 本章小结 |
3. 大型商用飞机撞击核电厂的损伤演化分析 |
3.1 引言 |
3.2 计算模型及相关参数 |
3.2.1 AP1000核岛厂房的计算模型及材料参数 |
3.2.2 飞机荷载时程曲线 |
3.3 撞击区域面积形状的确定 |
3.3.1 传统撞击区域形状的研究方法 |
3.3.2 撞击后的损伤结果的对比分析 |
3.4 不同区域单元密度的分析研究 |
3.4.1 撞击区的单元密度 |
3.4.2 过渡区的单元密度 |
3.5 核岛厂房结构的精细化对损伤结果的影响 |
3.5.1 AP1000核岛厂房的基础结构 |
3.5.2 基础效应对损伤分布的影响 |
3.6 不同撞击高度的损伤结果 |
3.6.1 不同撞击高度的计算模型 |
3.6.2 不同撞击高度的损伤特征与分布结果 |
3.7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效应) |
3.7.1 不同厂址建设的需要 |
3.7.2 非岩性厂址条件下损伤结果 |
3.8 本章小结 |
4. 核电厂内部重要结构在飞机撞击过程中的动力响应分析 |
4.1 引言 |
4.2 计算模型 |
4.2.1 核岛辅助厂房 |
4.2.2 增加内部结构的核岛厂房计算模型 |
4.3 飞机对核岛辅助厂房的撞击研究 |
4.3.1 里拉(Riera)曲线的撞击结果 |
4.3.2 弹-靶耦合分析中的撞击曲线 |
4.4 反应堆厂房内部结构在撞击过程中的响应 |
4.4.1 选取内部结构的观测点 |
4.4.2 各观测点楼层反应谱结果 |
4.5 SSI效应对反应堆厂房内部结构响应的影响 |
4.5.1 增加地基后的整体计算模型 |
4.5.2 SSI效应对内部结构响应的重要性 |
4.6 本章小结 |
5. 地震作用下核岛厂房与地基的相互作用 |
5.1 引言 |
5.2 核岛厂房计算模型 |
5.3 波动输入方法简介 |
5.3.1 地震动等效节点荷载 |
5.3.2 非线性耦联人工边界 |
5.3.3 非线性地震波动输入方法 |
5.4 岩性地基条件下核岛厂房的抗震分析 |
5.4.1 核岛厂房刚性地基的响应结果 |
5.4.2 岩性地基条件下的合理的截断范围 |
5.4.3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对结果的影响 |
5.5 覆盖层地基条件下核岛厂房的抗震分析 |
5.5.1 覆盖层地基上核岛厂房的计算模型及材料参数 |
5.5.2 覆盖层厂址条件下地基的合理截断范围 |
5.5.3 覆盖层地基对核岛厂房的动力响应影响 |
5.6 桩基加固后核岛厂房动力响应的研究 |
5.6.1 桩基加固方案 |
5.6.2 桩基加固后地基合理的截断范围 |
5.6.3 桩基加固后对核岛厂房动力响应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6. 地震作用下桩-土相互作用特性的分析研究 |
6.1 引言 |
6.2 采用不同单元类型模拟桩基础 |
6.2.1 梁单元模拟桩基的计算模型 |
6.2.2 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 |
6.3 桩-土接触面的存在与否的影响 |
6.3.1 桩-土接触面 |
6.3.2 桩-土接触面效应对结果的影响 |
6.4 土体泊松比对动力响应结果的影响 |
6.4.1 泊松比的潜在影响 |
6.4.2 不同工况结果的对比分析 |
6.5 不同地基高度对结果的影响 |
6.5.1 不同地基高度的计算模型 |
6.5.2 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超设计基准地震作用下桩基的损伤分析及加固方案 |
7.1 引言 |
7.2 超设计基准地震动 |
7.3 材料模型与参数 |
7.3.1 广义塑性模型 |
7.3.2 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 |
7.3.3 桩-土接触面模型 |
7.4 超设计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 |
7.4.1 原状土覆盖层地基 |
7.4.2 桩基加固方案 |
7.5 考虑桩基破坏效应后的动力响应 |
7.5.1 地震作用下桩基的损伤情况 |
7.5.2 考虑损伤效果后对动力响应的影响 |
7.6 针对性的桩基加固方案 |
7.6.1 加固方案的制定 |
7.6.2 加固后的计算结果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基于SWARM和DEMETER卫星电子密度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现状 |
1.2.1 同震电离层扰动 |
1.2.2 震前电离层扰动 |
1.2.2.1 震例研究 |
1.2.2.2 统计研究 |
1.2.2.3 耦合机制的研究 |
1.3 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总结 |
1.3.1 主要研究参量总结 |
1.3.2 电离层异常特征总结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二章 地震电离层现象概述 |
2.1 地震活动概述 |
2.1.1 地震成因及震级 |
2.1.2 地震过程及前兆现象 |
2.1.3 地震孕育区 |
2.2 电离层概述 |
2.2.1 电离层 |
2.2.2 电离层活动特征 |
2.3 电离层对地震的响应 |
2.3.1 地震电离层现象对震级敏感性 |
2.3.2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 |
2.3.3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多样性和瞬时性 |
2.3.4 地震电离层现象在电离层各分层中的响应特征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基于DEMETER卫星数据的分析 |
3.1 DEMETER卫星及数据 |
3.1.1 DEMETER卫星简介 |
3.1.2 DEMETER卫星数据 |
3.2 DEMETER卫星观测数据的背景特征 |
3.2.1 空间分布背景的构建方法及特征分析 |
3.2.2 固定区域的观测数据时间序列构建方法及其变化特征 |
3.2.2.1 时间序列构建方法 |
3.2.2.2 数据随纬度的变化特征 |
3.2.2.3 数据随经度的变化特征 |
3.2.4 结论与讨论 |
3.3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震例研究 |
3.3.1 空间分布分析方法 |
3.3.2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
3.3.3 典型震例分析与总结 |
3.4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统计研究与验证 |
3.4.1 基于多地震事件分类的分析 |
3.4.1.1 异常的空间分布分析 |
3.4.1.2 异常的时间序列分析 |
3.4.2 基于随机事件的验证 |
3.4.3 基于多地震事件的定量评估 |
3.4.3.1 异常空间分布的统计分析 |
3.4.3.2 异常时间序列的统计分析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基于SWARM星座数据的分析 |
4.1 SWARM星座及数据 |
4.1.1 SWARM星座简介 |
4.1.2 SWARM星座数据 |
4.1.3 SWARM星座卫星轨道的差异 |
4.2 SWARM星座观测数据的背景分析 |
4.2.1 固定研究区域观测数据的时序分析 |
4.2.2 观测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 |
4.2.3 基于三颗卫星轨道差异的特征分析 |
4.2.4 结论与讨论 |
4.3 地震电离层快速扰动的分析方法及震例研究 |
4.3.1 快速扰动的分析方法 |
4.3.2 震前的快速扰动现象 |
4.4 快速扰动现象与地震活动的相关性研究 |
4.4.1 快速扰动的空间分布特征 |
4.4.2 太阳和地磁活动的影响 |
4.4.3 有震区与无震区的对比分析 |
4.4.4 地震前与地震后的对比分析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耦合机制 |
5.1 常见的耦合机制模型 |
5.1.1 重力波模型 |
5.1.2 电动力学模型 |
5.1.3 电磁辐射模型 |
5.1.4 化学模型 |
5.2 地震电离层耦合途径 |
5.2.1 重力波途径 |
5.2.2 电动力学途径 |
5.3 基于耦合机制对震例研究结果的分析 |
5.3.1 对DEMTER卫星震例研究结果的分析 |
5.3.2 对SWARM星座震例研究结果的分析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果总结 |
6.2 DEMETER和 SWARM的研究对比 |
6.3 创新点 |
6.4 展望 |
6.4.1 星座观测设想 |
6.4.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发表文章 |
(10)基于星表纹理及车轮振动的星球车地面力学特性估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星球车研究现状 |
1.3 接触地面感知研究现状 |
1.4 拟通过地面预测研究现状 |
1.5 星表特征提取研究现状 |
1.6 地面力学特性参数辨识研究现状 |
1.7 相关文献分析及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
1.8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星表纹理特征提取的地面分类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地面分类策略分析 |
2.3 面向多类型地面的星表多尺度纹理特征分析与提取 |
2.3.1 星表图像时域特征分析 |
2.3.2 星表图像频域特征分析 |
2.3.3 星表多尺度纹理特征提取 |
2.4 经典星表纹理特征提取 |
2.4.1 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星表纹理特征提取 |
2.4.2 基于Gabor滤波的星表纹理特征提取 |
2.4.3 基于图像空间域统计特性的星表纹理特征提取 |
2.5 星表纹理特征向量构建及地面分类方法研究 |
2.5.1 星表纹理特征向量构建 |
2.5.2 基于k近邻算法的地面分类 |
2.5.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地面分类 |
2.5.4 基于朴素贝叶斯算法的地面分类 |
2.5.5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地面分类 |
2.6 地面分类方法对比与分析 |
2.6.1 地面分类评价标准 |
2.6.2 火星地面数据集 |
2.6.3 基于地面分类的星表纹理特征权重分析 |
2.6.4 星表纹理特征向量与经典纹理特征向量的地面分类比较 |
2.6.5 多种分类方法的地面分类结果比较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车轮振动特征提取的轮地作用类型识别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星球车振动系统建模与分析 |
3.2.1 车轮振动系统建模与分析 |
3.2.2 整车振动系统建模与分析 |
3.3 基于轮地作用类型的车轮振动位移建模 |
3.3.1 面向轮地作用模型选择的轮地作用类型界定 |
3.3.2 车轮振动位移建模 |
3.3.3 车轮振动位移模型简化 |
3.4 非速度耦合的车轮振动统计特征分析与提取 |
3.4.1 车轮振动加速度分析 |
3.4.2 车轮振动统计特征分析 |
3.4.3 车轮振动特征的速度影响因子剔除方法 |
3.4.4 基于加速度频谱的振动特征提取 |
3.5 车轮振动特征空间构造与轮地作用类型识别 |
3.5.1 车轮振动特征空间构造与分析 |
3.5.2 轮地作用类型的振动特征空间域分析 |
3.5.3 轮地作用类型识别方法 |
3.6 轮地作用类型识别实验研究 |
3.6.1 单轮实验分析 |
3.6.2 整车实验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轮地作用类型识别的多类型地面力学特性参数辨识 |
4.1 引言 |
4.2 多类型地面下轮地作用模型选择方法研究 |
4.2.1 松软地面车轮前进轮地作用模型 |
4.2.2 硬质地面车轮前进轮地作用模型 |
4.2.3 软-硬地车轮前进统一轮地作用模型 |
4.2.4 基于轮地作用类型的车轮前进轮地作用模型选择规则 |
4.3 多类型地面的力学特性参数辨识方法及实现 |
4.3.1 地面力学特性参数辨识模型 |
4.3.2 多类型地面力学特性参数辨识流程及实现 |
4.4 基于单目视觉的星球车车轮滑转率估计 |
4.4.1 车轮滑转率定义及估计模型建立 |
4.4.2 基于单目视觉的松软地面车轮前进位移估计 |
4.4.3 基于单目视觉的砾石/硬质地面车轮前进位移估计 |
4.4.4 基于单目视觉的车轮旋转角度估计 |
4.4.5 车轮滑转率估计方法实现及实验研究 |
4.5 基于单目视觉的松软地面车轮沉陷量估计 |
4.5.1 基于轮地作用边界的车轮沉陷量定义 |
4.5.2 典型地面工况下车轮沉陷量定义合理性分析 |
4.5.3 基于单目视觉的车轮沉陷量估计模型建立 |
4.5.4 车轮沉陷量估计方法实现及实验研究 |
4.6 多类型地面力学特性参数辨识实验研究 |
4.6.1 星球车实验系统简介 |
4.6.2 星球车实验样机车轮滑转率检测结果 |
4.6.3 星球车实验样机车轮沉陷量检测结果 |
4.6.4 地面力学特性参数辨识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面分类及参数辨识相结合的拟通过地面力学特性估计 |
5.1 引言 |
5.2 拟通过地面力学特性估计系统设计 |
5.3 基于地面力学特性参数值域分析的地面特性数据库构建 |
5.3.1 地面力学特性参数值域分析 |
5.3.2 地面特性数据库创建 |
5.4 基于地面分类的地面力学特性推理机构建 |
5.5 基于纹理特征提取及参数辨识的系统自学习策略研究 |
5.5.1 基于星表纹理特征提取的新类型地面判别 |
5.5.2 基于敏感参数辨识的地面力学特性参数值域更新判别 |
5.5.3 拟通过地面力学特性估计系统自学习流程 |
5.6 拟通过地面地形重构方法及力学特性几何空间分布研究 |
5.6.1 地面深度图像成像模型建立 |
5.6.2 基于双调和插值算法的地形空间重构方法 |
5.6.3 地面力学特性几何空间分布分析 |
5.7 星球车地面力学特性估计实验平台构建及实验验证 |
5.7.1 星球车实验系统简介 |
5.7.2 地面模拟环境平台构建 |
5.7.3 基于光照亮度估计的图像预处理 |
5.7.4 拟通过地面力学特性估计系统的自学习能力验证 |
5.7.5 拟通过地面力学特性估计实验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光化-动力耦合重力波模式及其应用——Ⅰ.模式的建立(论文参考文献)
- [1]强震前后电离层扰动星地联合分析[D]. 周煜林.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1(01)
- [2]中层大气动力学的微波研究[D]. 王豫科. 吉林大学, 2021(01)
- [3]长三角地区城镇化空间关联结构演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D]. 吴小影.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空间物理学最新进展与展望[J]. 王赤,窦贤康,龚建村,傅绥燕,张绍东,张晓敏,曹晋滨,杨惠根,吴健,王劲松,夏利东,邓晓华,肖伏良,方涵先. 空间科学学报, 2021(01)
- [5]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D]. 冯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6]基于云平台的城市雨洪数值模拟系统及其可视化研究[D]. 赵仕霖.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7]阿拉伯木聚糖玉米纤维胶的改性及乳液稳定性和界面流变学研究[D]. 韦越.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8]超设计基准荷载作用下核岛厂房动力响应特性的精细化研究[D]. 隋翊.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9]基于SWARM和DEMETER卫星电子密度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D]. 何宇飞.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0(03)
- [10]基于星表纹理及车轮振动的星球车地面力学特性估计方法[D]. 吕凤天.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