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徽大别山原麝受特别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胡梧挺[1](2018)在《唐代东亚麝香的产地及其流向——以渤海国与东亚麝香交流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药材是一种具有特定产地和疗效的特殊资源,因此,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古代世界,药材常常作为一种贸易品流通于各地区间。就唐代东亚地区而言,以唐朝为中心的东亚各国间就存在药材交流,而渤海国由于地处东北亚交通线的核心地带,又与唐、日本等长期交往,因此,在当时东亚药材的流通中也占有相当的地位,其与唐及日本的药材交流也见于中日史籍的记载。遗憾的是,由
胡梧挺[2](2018)在《唐代东亚麝香的产地及其流向——以渤海国与东亚麝香交流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药材是一种具有特定产地和疗效的特殊资源,因此,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古代世界,药材常常作为一种贸易品流通于各地区间。就唐代东亚地区而言,以唐朝为中心的东亚各国间就存在药材交流,而渤海国由于地处东北亚交通线的核心地带,又与唐、日本等长期交往,因此,在当时东亚药材的流通中也占有相当的地位,其与唐及日本的药材交流也见于中日史籍的记载。遗憾的是,由于史料记载的不足与研究视野的不同,国内外学界虽然对渤海国的药材问题有
王陈成[3](2018)在《大别山地区林蛙属(Rana)物种界定研究及布氏泛树蛙(Polypedates braueri)在安徽的分布确定》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关于两栖动物的新物种与新分布的记录不断被报道。这些新的发现主要是由于早期对于物种的鉴定与分类大多拘泥于形态学度量指标的相互比较。而在比较过程中,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以及度量标准的不一致,在物种的鉴定分类中存在很多的误判。现今,由于分子标记的广泛应用,物种的鉴定分类达到了新的高度,对于物种的鉴定也不仅仅局限于形态学相关度量指标的比较。本次实验的研究工作主要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通过形态学比较与分子水平上系统发生关系的研究探讨大别山地区林蛙属物种的种类归属问题;(2)通过系统发生关系的研究,探究泛树蛙属物种的在安徽地区的分类与分布问题,同时对研究物种进行微卫星筛选工作。关于大别山地区林蛙属物种分类问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次实验为对大别山地区林蛙属物种的归属问题做出正确判断,共收集林蛙样品43只,通过形态学特征鉴定以及系统发生关系分析对该地区林蛙物种进行鉴定。在形态学特征比较中发现该地区除已被确定的中国林蛙的存在外,还发现存在着一种不同于所有已知林蛙属物种的林蛙。疑似新种的林蛙在形态学方面区别于其他林蛙属物种的特征如下:①相对较大的体型(SVL:雄性50.9-62.8 mm,N=8;雌性53.0~68.3 mm,N=2);②吻端钝尖;③背侧褶宽厚平直,从颞部直至胯部;④吻棱的线条明显;⑤面颊部黑色三角区域覆盖于鼓膜之上;⑥鼓膜直径与眼直径相等;⑦头部的长度与宽度几乎相等;⑧在个体的前臂,跗骨,背面的大腿以及胫骨有数条横向灰褐色的条纹;⑨背部的皮肤光滑,在前臂以及后肢上有细小的疣粒;⑩指端无扩张,相邻的手指长度Ⅲ>Ⅰ>Ⅳ>Ⅱ,指间无蹼,脚趾2/3蹼,蹼式Ⅰ2-1-Ⅱ2+-1+Ⅲ3-2Ⅳ2-2+Ⅴ。除对形态学各个特征以及相关指标的综合比较外,本实验基于多基因(12SrRNA、16SrRNA、Cytb、ND2、BDNF、Tyr 与 RAG1)对林蛙属的系统发生关系分析显示林蛙属内物种主要分为7个大支,研究中的疑似新种在系统发生关系树中单独成支,聚在长肢林蛙种组内,与寒露林蛙互为姐妹群,与原先认为的林蛙属物种系统关系相距较远。形态学比较与分子鉴定,将该地区发现的林蛙属物种定义为新种,并将其命名为大别山林蛙(Rana dabieshanensis sp.nov.)。由于树蛙属与泛树蛙属两个属内所隶属的物种之间的相关间断性特征较少,两个属间的区别特征难以被界定。对此,不同的学者对这两个属内的某些物种的归属问题存在各自的见解。据文献记载,大别山地区的树蛙科物种共有四种:黑点树蛙、大树蛙、安徽树蛙与斑腿泛树蛙。考虑到树蛙属与泛树蛙属两个属的部分物种在形态学上难以区分,遂,本实验旨在从分子水平对大别山地区树蛙科物种进行分类。系统关系的结果显示该地区的泛树蛙属物种与黄山地区发现的布氏泛树蛙属物种聚在一个大支系中,与凹顶泛树蛙、斑腿泛树蛙以及无声囊泛树蛙在系统关系上距离较远。且遗传距离的计算也显示出相同的结果。在调查过程中并未发现曾经记录的斑腿泛树蛙,通过系统发生关系确定该记录是由于形态学的相似性较高而对布氏泛树蛙的误判。考虑到布氏泛树蛙分布面积较广,几乎覆盖整个南中国地区,为了对该物种进一步开展保护遗传学研究,本实验对该物种的3碱基微卫星位点进行分离与筛选工作。共筛选得到的13对微卫星引物,并使其在21个个体上进行研究,扩增片段大小在112~267bp,等位基因(Na)的范围在2~5,其期望杂合度(HE)与观测杂合度(HO)的范围分别在0.463~0.712、0.174~0.957。
赵唱[4](2018)在《贺兰山马麝的营养采食策略和微生境选择及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马麝(Moschus sifanicus),属偶蹄目、反会亚目、麝科、麝属,为西北、西南高地型物种。自2002年11月起,马麝已升为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I级野生保护动物。贺兰山是野生马麝的一个重要的分布区,其特有的地理位置:周边被沙漠、黄河及城市阻断,使得贺兰山马麝的种群数量波动不受种群迁徙的限制,但由于麝香的稀有及高昂的价格,使其一度遭受到毁灭性猎杀。目前为止贺兰山地区的马麝几乎绝迹,濒临灭绝。要开展对贺兰山马麝的保护工作尚缺乏相关的基础数据,本次对贺兰山马麝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是一项抢救性的研究工作,通过研究马麝食物组成、营养采食策略、栖息地选择与利用及生境适宜性评价等方面,首次系统的对贺兰山马麝的生存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这对贺兰山马麝种群的保护与恢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维护贺兰山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科学指导。根据2014-2016年调查马麝在贺兰山出现的情况,结合2013年全年在贺兰山地区布设的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马麝出现位置,对马麝活动区域中的采食植物种类进行了调查,并采集了马麝活动区域内可采食的植物标本及马麝的粪便,利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对各季节食物组成进行了研究分析,利用营养成份的测量方法对马麝食物营养成分和食性选择策略进行了研究,利用痕迹检验法、样方法和足迹链跟踪法对马麝各季节生境选择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分析各季节选择与利用生境的差异性,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结合3S技术对贺兰山马麝生境适宜性进行了评价。我们将两年的粪便样本数据按照季节组合一起,保证每个季节70个,共计280个独立样本;按青草期和枯草期分别每期采集19科31种植物样本;测定马麝的利用生境样方750个,对照样方307个。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贺兰山马麝的食物组成、季节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麝全年共取食植物类别共有19科31种(属)植物。采食各科植物中,蔷薇科(22.92%)、豆科(11.59%)、忍冬科(9.6%)、杨柳科(8.40%)和菊科(7.13%)所占比例较高,组成了马麝全年的主要食物。全年采食倾向于以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为主,其中密齿柳、内蒙野丁香、秦氏黄芪为四个季节主要食物中的共有食物。全年取食种类差异不大,各季节均特有不同的大宗食物。取食种类上,春、夏两季最高,为31种(属)。其中秋季Shannon-Wiener指数H’高于其他三个季节,均匀度指数J’秋季最高为1.28,冬季其次,春夏季接近;食物生态位宽度B值秋季和冬季高于其他两个季节,并且秋季的生态位宽度高于冬季。(2)对贺兰山马麝在枯草期(冬季)和青草期(夏季)的各营养成分及相关因子进行分析并通过对蛋白质、能量、单宁和食物组分进行建立CCD优化响应曲面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枯草期,马麝通常选择粗蛋白含量高,能量高、粗脂肪高、单宁含量低的植物为食;在青草期,马麝通常选择灰份含量高、粗脂肪含量高、低蛋白、低能量、单宁含量低的植物为食。对于冬夏两季贺兰山马麝的采食策略研究得知,马麝对食物的选择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而非单一因素决定的结果,并且粗蛋白、能量和单宁含量都是影响马麝采食的主要因素。同时也说明,马麝对食物的选择是一个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过程。马麝在不同季节选择食物是会受到植物的可获得性及其适口性的影响,在植物种类数量均丰盛的情况下,更倾向于选择鲜嫩多汁的植物的茎叶、草本及苔藓植物。在气候,环境等因素不断变化直至限制到马麝群体的采食时,随着选择范围不断变小,马麝也会选择适口性相对较差但却容易获取的食物,比如乔木的树皮、灌木角质化的表皮以及纤维较粗的高海拔草本植物,在食物短缺的冬季,马麝依然会将这些更容易获得的食物作为其采食的首选对象。(3)对贺兰山马麝各季节的生境选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食物、隐蔽级、人为干扰是决定马麝生境选择的重要因子,不同季节马麝对生境因子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差异:春季马麝对利用生境中的13种生境因子有选择性,趋向于在以青海云杉林为主要优势乔木并兼有杜松、油松、山杨、灰榆等混合型的山地针叶林中生活,喜欢在高海拔、高密度低乔木、远距离的高灌木、水源距离远、裸岩距离远同时隐蔽级高的阴坡活动。夏季马麝对利用生境中的12种生境因子有选择性,趋向于在以青海云杉林为优势乔木的山地针叶林的阴坡或半阴坡半阳坡的中坡位觅食,并且更趋向于高密度乔木、低密度灌木、高海拔、水源距离近、人为干扰距离远且隐蔽级高的栖息地活动。秋季马麝对利用生境中的12种生境因子有选择性,趋向于选择海拔更高的以优势乔木为青海云杉林的混合型山地针叶林中,偏爱阳坡中坡位,并兼顾隐蔽级高、裸岩距离远、人为干扰距离远,灌木密度低、高密度的高大乔木生境。冬季马麝对利用生境中的13种生境因子有选择性,马麝更趋向于选择山地针叶林和亚高山草甸灌丛中的半阴半阳破,偏爱选择以青海云杉林为主的混合林中,灌木距离大、乔木密度高、灌木密度大、坡度大、裸岩距离远、海拔高度高、乔木距离远以及植被盖度低的生境。研究表明,贺兰山马麝在青草期栖息地海拔较枯草期偏低,这与马麝所采食的植物分布、光照、地形地貌均有一定关系。随着季节的变化,受到食物、人为干扰、隐蔽级、交配、哺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贺兰山马麝对栖息地的选择与利用对策也发生一定的改变。(4)对贺兰山马麝生境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贺兰山马麝生境适宜性评价的环境因子有13个,针叶林、距水源距离、距护林点距离、海拔高度、距矿区距离、距道路距离是对马麝生境分布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坡向、草地、阔叶林、灌丛和坡度次之,高山草甸和荒漠对模型的贡献值最低,对马麝的生境选择影响也最小。随着坡度增大、距矿区距离、距道路距离、距护林点距离增大,马麝的生境适宜性也逐渐增大,随着距水源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在海拔高度为1 400-2 800 m之间时,生境适宜性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大,超过2 800 m以后生境适宜性则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说明马麝喜欢选择在远离人为干扰的区域内并且喜欢在山体陡峭的地区活动。马麝的适宜生境主要集中在宁夏贺兰山的南部、内蒙古贺兰山中部及北部地区,宁夏贺兰山北部、内蒙古贺兰山南部少数地区适宜性生境呈斑块化分布,适宜性生境面积为120.24 km2,约占研究地区总面积的3.27%。人为干扰小,高海拔、陡坡、针叶林是影响贺兰山地区马麝选择生境的主要因素,要尽快采取措施,加大保护力度,建立生态廊道,提高马麝的生境质量,以促进种群发展。
萧野[5](2017)在《从数万只到数百只 大别山原麝:散发异香惹灭顶之灾》文中研究指明在安徽、湖北及河南三省相邻的大别山区,生活着散发浓烈异香的原麝。它们不爱集群,恋家,抗敌能力弱,对人类的盗猎和砍伐森林行为无力反抗,从上世纪50年代以前的数万只减少到如今数百只,令人唏嘘。为保护这一珍稀物种,原麝已由国家Ⅱ级野生保护动物上升为国家Ⅰ级野生保护动物。都不长角雄兽有獠牙麝,"似獐而小,有香",所以又名"香獐",但它们并不属于鹿科,而是麝科麝属物种。它们体重约813公斤,外表最大的特点是不管雌雄都不长角。雄麝和雌麝均
张致胜[6](2016)在《建立皖西大别山森林康养园的对策》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根据皖西大别山现有森林康养所具备的基础资源条件,提出了在皖西大别山建立森林康养园的总体空间布局、基地建设、产业发展,以及进行森林康养系列产品开发设想,从而进一步提出了打造皖西大别山森林康养园的对策。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7](2016)在《林业部门管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文中研究指明
穆文靖[8](2016)在《食物对原麝采食生境选择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绝大部分动物而言,食物资源是其最常见的限制因子,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食物的质量和数量是如何影响动物对采食生境的选择及其分布的。2013年9月和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布设野外样线调查共计71条,并在每条样线上间隔200m布设100m2(10m×10m)的样方共计424个,其中夏季布设样方153个,冬季布设样方261个,对原麝食物质量和数量对其采食生境选择影响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利用野外观察和粪便分析研究,初步确定的研究地区原麝采食植物种类有44种。其中确定的夏季原麝采食食物种类为24种,冬季食物种类为20种。2、通过测定100m2(10m×10m)样方内原麝可食食物的数量和质量在不同林型、海拔、坡度、坡向的差异,我们建立了夏冬季原麝可食食物质量和数量与林型、海拔、坡度、坡向的多元线性混合模型(GLMM)。并计算出原麝夏季高食物数量分布量的生境面积占38.69%,低食物数量分布生境的生境生境面积占61.31%。冬季高食物数量分布量的生境面积占26.00%,低食物数量分布生境的生境生境面积占74.00%。夏季原麝高质量生境的生境面积占36.66%,低质量生境的生境面积占63.34%。冬季高质量生境的生境面积占27.72%,低质量生境的生境生境面积占72.28%。3、通过原麝夏冬季活动点与食物质量和数量的分布关系,我们预测出食物质量和数量对原麝采食生境选择的影响结果。在夏季,原麝对采食生境的选择由食物数量决定,即选择该地区可食食物蛋白质高的生境,而食物的数量对其采食生境的选择影响较小;在冬季,原麝对采食生境的选择由食物数量决定,即选择该地区可食食物的食物丰富度高的生境,食物的质量对其采食生境的选择影响较小。4、通过对呼中保护区原麝夏冬季食物质量和数量对采食生境选择的研究结果,保证原麝采食生境的完整性、林下石蕊和兴安杜鹃等原麝可食植被不被破坏对逐步恢复原麝野生种群非常重要。
鲍悦,孙佳明,张辉[9](2015)在《原麝的资源现状及养殖保护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全球的麝香市场需求缺口量很大,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针对中国而言,每年麝香的需求量近1 000 kg。全国人工养殖的麝,每年仅能提供710 kg的麝香,但其数量远不足以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尤其是医药和日化工业。对我国主要的原麝资源进行系统且详尽的总结,并对原麝的人工饲养进行简要的阐述。
潘涛[10](2014)在《基于线粒体控制区的商城肥鲵谱系地理学和保护遗传学研究》文中认为商城肥鲵为我国特有的有尾两栖动物,也是大别山区的特有种,其分布区极其狭窄。本研究利用Genebank中的商城肥鲵和新疆北鲵的线粒体基因全序列成功设计出扩增线粒体基因组控制区(mtDNA D-loop)的引物,并扩增了来自大别山区的白马尖-鹞落坪-明堂山(BYM)、天堂寨-马鬃岭(TM)、王寨-黄柏山-九峰尖(KHJ)、金刚台周边地区(JGT)四个地理种群175个商城肥鲵样品的D-loop序列,分析了它的遗传多样性、谱系地理学模式和保护遗传学等方面,得出如下的一些主要成果:(1)商城肥鲵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在TM种群中,有10个单倍型,其单倍型多样性为0.7853士0.0587,核苷酸多样性为0.0050士0.0034,都显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而与它相比,在KHJ种群中,仅有2个单倍型,其单倍型多样性为0.1079士0.0680,核苷酸多样性为0.0001士0.0003,都显示出很低的遗传多样性。综合来看,四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中,TM种群的最高,而KHJ种群的最低,其他两个种群居中。另外,总体上与其他濒危动物,如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等相比,商城肥鲵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对较低。(2)商城肥鲵目前的谱系地理分布格局是源自空岛效应的结果经系统发生分析和关系网络图可以看出商城肥鲵的谱系关系主要呈南北的分歧,而北方的两个种群各是一个聚类,而南方的两个种群分为三个聚类,最南边种群的聚类处在三个聚类的种间位置。这个结果也得到其他一些分析的支持,如AMOVA。据分析,这样的谱系地理格局是由低海拔区域的不适应的环境条件对商城肥鲵的分布造成隔离所形成的,也就是空岛效应的结果。(3)商城肥鲵的历史种群曾遭受冰期的影响错配分布的结果显示商城肥鲵四个种群都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单峰;但是,种群增长指数和中性检验(Tajima’s D和Fu’s Fs)的结果都指示部分商城肥鲵种群存在种群扩张;BSP分析显示出商城肥鲵在末次盛冰期活动时间(1.5-2.5万年)经历了一个种群波动。除此之外,由Beast算出的种群共组时间(TMRCA)也是在更新世的中期。因此,结合冰期-间冰期的交替出现所带来的气候变化和景观变化,我们得出商城肥鲵的历史种群曾遭受更新世冰期的影响。(4)商城肥鲵相关保护单元的划分基于上述的研究结果我们得出南边两个种群(BMY和TM)应视为一个进化显着单元(ESU),而北方的两个种群(KHJ和JGT)应分别视为一个进化显着单元(ESU);但因南边两个种群之间的隔离已经完全形成,所以在确定管理单元(MU)应分别作为一个管理单元,另外两个北方种群也应分别作为一个管理单元。除了上述四个主要结论之外,也简单分析了大别山区物种多样性、特异性的原因。大别山区地理位置独特,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气候温和适中。综合这三个因素,造就了大别山区形成了当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谱系地理学模式,如大量特有种的存在和南北山系之间物种的分化。
二、安徽大别山原麝受特别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徽大别山原麝受特别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3)大别山地区林蛙属(Rana)物种界定研究及布氏泛树蛙(Polypedates braueri)在安徽的分布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大别山地区环境简介以及相关研究进展 |
1.2 林蛙属(Rana)简介及研究进展 |
1.3 泛树蛙属简介及研究现状 |
1.4 两栖动物形态学与系统发生关系的研究概况 |
第二章 大别山地区林蛙的界定研究 |
2.1 大别山地区林蛙属物种界定 |
2.1.1 样品采集 |
2.1.2 实验室工作 |
2.1.3 形态学鉴定结果 |
2.1.4 长肢林蛙种组检索表的编写 |
2.1.5 讨论 |
2.2 大别山地区林蛙物种真实性的分子系统学分析 |
2.2.1 样品DNA抽提 |
2.2.2 引物设计 |
2.2.3 基因扩增及测序 |
2.2.4 序列的拼接比对与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2.3 结果分析 |
2.3.1 序列分析结果 |
2.3.2 系统发生关系的构建与相关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大别山地区布氏泛树蛙的鉴定与研究 |
3.1 安徽地区泛树蛙属属内物种的物种鉴定 |
3.1.1 样品采集 |
3.2 树蛙属物种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3.2.1 实验室工作 |
3.3 结果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布氏泛树蛙微卫星分子标记的筛选 |
4.1 微卫星位点的筛选 |
4.1.1 DNA文库的构建 |
4.1.2 微卫星片段组装 |
4.1.3 微卫星检测与引物设计 |
4.1.4 微卫星引物的筛选 |
4.2 结果 |
4.2.1 样品DNA抽提结果 |
4.2.2 微卫星基因扩增与分型结果 |
4.3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4)贺兰山马麝的营养采食策略和微生境选择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麝类概况 |
1.1.1 麝类的分类渊源 |
1.1.2 研究物种简介 |
1.1.3 我国麝类的种群资源 |
1.1.4 麝类的经济价值及致危因素 |
1.2 麝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麝类的食性研究 |
1.2.2 麝类的生境选择研究 |
1.2.3 麝类的家域研究与栖息地评价 |
1.2.4 麝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1.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2 研究地概况 |
2.1 地理位置及范围 |
2.2 地质地貌 |
2.2.1 地貌特征 |
2.2.2 地质变迁 |
2.3 气候特点 |
2.4 水文环境 |
2.5 土壤分布 |
2.6 植物多样性与植被类型 |
2.7 野生动物资源 |
3 贺兰山马麝的食物组成 |
3.1 前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植物样品及马麝粪样的采集 |
3.2.2 显微装片的制备 |
3.2.3 显微片的镜检与计算 |
3.2.4 食物组成与食物多样性分析 |
3.3 结果 |
3.3.1 春季食物组成 |
3.3.2 夏季食物组成 |
3.3.3 秋季食物组成 |
3.3.4 冬季食物组成 |
3.3.5 马麝食性的季节性差异 |
3.4 讨论 |
3.4.1 误差来源及改进策略 |
3.4.2 贺兰山马麝对食物的适应 |
3.5 本章小结 |
4 贺兰山马麝冬季与夏季食物营养策略的比较 |
4.1 前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植物样品的采集保存 |
4.2.2 测量方法 |
4.2.3 数据处理 |
4.3 结果 |
4.3.1 冬季与夏季食物的各营养成分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比较 |
4.3.2 贺兰山马麝冬季与夏季采食策略主要因素分析 |
4.4 讨论 |
4.4.1 食物中的各营养成分及物质对马麝食物选择的作用 |
4.4.2 贺兰山马麝的食物选择及综合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5 贺兰山马麝的微生境选择 |
5.1 前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野外样线与样方的布设 |
5.2.2 各生境因子的测定方法 |
5.2.3 数据处理 |
5.3 研究结果 |
5.3.1 马麝春季微生境选择研究 |
5.3.2 马麝夏季微生境选择研究 |
5.3.3 马麝秋季微生境选择研究 |
5.3.4 马麝冬季微生境选择研究 |
5.3.5 马麝在枯草期与青草期觅食地微生境选择比较研究 |
5.4 讨论 |
5.4.1 马麝春季栖息地的选择 |
5.4.2 马麝夏季栖息地的选择 |
5.4.3 马麝秋季栖息地的选择 |
5.4.4 马麝冬季栖息地的选择 |
5.4.5 马麝枯草期与青草期栖息地的选择 |
5.5 本章小结 |
6 贺兰山马麝的生境适宜性评价 |
6.1 前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最大熵模型的选用 |
6.2.2 数据的采集与提取 |
6.2.3 模型检验与生境等级划分 |
6.3 研究结果 |
6.3.1 最大熵(MAXENT)模型预测 |
6.3.2 对模型预测结果的检测 |
6.3.3 环境变量对马麝分布的影响 |
6.3.4 贺兰山马麝生境适宜性分布 |
6.4 讨论 |
6.4.1 生境因子的选取与评价结果 |
6.4.2 生态位模型的选用与模型数据的输入 |
6.4.3 对贺兰山马麝的保护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6)建立皖西大别山森林康养园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皖西大别山森林康养基础资源概况 |
1.1 森林资源 |
1.2 自然山水(湿地)景观资源 |
1.3 历史人文资源 |
1.4 旅游资源 |
1.5 森林生态养生资源 |
2 皖西大别山森林康养的空间发展布局 |
2.1 着力打造森林康养红色文化教育园 |
2.2 着力打造森林康养的禅修文化养生园 |
2.3 着力打造森林康养传统地域文化博览园 |
2.4 着力打造森林康养慢生活森林生态文化体验园 |
2.4.1 构建一体化“绿道”网络 |
2.4.2 构建系列化森林生态文化景点小区 |
2.4.3 构建相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 |
3 皖西大别山森林康养系列开发设想 |
3.1 建立皖西大别山森林康养基地 |
3.2 发展森林康养产业 |
3.3 提供森林康养产品 |
4 打造皖西大别山森林康养园的对策建议 |
4.1 充分认识和关注森林康养的重大意义 |
4.2 准确定位和编制一个好的规划 |
4.3 打造精品,树立森林康养的特色品牌 |
(8)食物对原麝采食生境选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概况 |
1.2.1 种群数量及分布概况 |
1.2.2 食性研究概况 |
1.2.3 生境选择研究概况 |
1.2.4 营养生态学研究 |
2 研究地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 |
2.4 水文 |
2.5 植物区系 |
2.6 野生动物资源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地区原麝采食食物多样性与景观因子关系研究 |
3.1.1 植被类型划分 |
3.1.2 海拔、坡度、坡向提取 |
3.2 食物物种多样性与植被类型、海拔、坡度、坡向关系研究 |
3.2.1 可食植被数据收集和食性分析 |
3.2.2 粪便收集及粪便食性分析 |
3.2.3 原麝食物种类确定 |
3.2.4 食物多样性与植被类型、海拔、坡度、坡向关系分析 |
3.3 食物数量和质量与原麝生境选择关系研究 |
3.3.1 食物干物质重量与林型、海拔、坡度和坡向之间关系 |
3.3.2 食物蛋白含量与林型、海拔、坡度和坡向之间关系 |
3.3.3 食物干物质重量分布与原麝采食生境选择研究 |
3.3.4 生境质量对原麝采食生境选择的研究 |
3.4 不同季节食物数量和质量对原麝采食生境选择差异分析 |
4 结果 |
4.1 原麝食物多样性与植被类型、海拔、坡度、坡向关系 |
4.1.1 原麝食物种类 |
4.1.2 原麝食物多样性与生境因子分布关系 |
4.2 食物数量(干物质重量)与原麝生境选择关系的研究 |
4.2.1 原麝活动点 |
4.2.2 食物数量与林型、海拔、坡度和坡向四个因子中相关性 |
4.2.3 食物数量对原麝采食生境选择的影响 |
4.3 食物质量(100m~2生境内蛋白含量)与原麝生境选择关系的研究 |
4.3.1 原麝活动点 |
4.3.2 食物质量与林型、海拔、坡度和坡向四个因子中相关性 |
4.3.3 食物质量对原麝采食生境选择 |
4.4 不同季节食物数量和质量对原麝生境选择差异分析 |
4.4.1 夏季食物数量与质量原麝活动关系 |
4.4.2 冬季食物数量与质量原麝活动关系 |
5 讨论 |
5.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
5.2 原麝可食食物质量和数量与原麝采食生境相关分析 |
6 原麝种群保护、恢复建议 |
6.1 原麝种群密度过低原因 |
6.2 原麝保护和恢复建议 |
6.2.1 管理条约 |
6.2.2 公众保护意识 |
6.2.3 原麝采食生境的保护 |
6.2.4 建设工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原麝的资源现状及养殖保护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原麝的资源现状 |
1.1 黑龙江 |
1.1.1 分布与数量 |
1.1.2 生境 |
1.2 吉林 |
1.2.1 分布与数量 |
1.2.2 生境 |
1.3 辽宁 |
1.3.1 分布与数量 |
1.3.2 生境 |
1.4 新疆 |
1.4.1 分布与数量 |
1.4.2 生境 |
1.5 内蒙古 |
1.5.1 分布与数量 |
1.5.2 生境 |
1.6 山西 |
1.6.1 分布与数量 |
1.6.2 生境 |
1.7 安徽 |
1.7.1 分布与数量 |
1.7.2 生境 |
2 原麝的养殖 |
2.1 饲料 |
2.1.1 粗饲料 |
2.1.1. 1 青绿饲料 |
2.1.1. 2 干饲料 |
2.1.1. 3 多汁饲料 |
2.1.2 精饲料 |
2.1.2. 1 玉米 |
2.1.2. 2 大豆 |
2.1.2. 3 绿豆 |
2.1.2. 4 麦麸 |
2.1.3 动物性饲料 |
2.1.4 矿物质饲料 |
2.2 饲养方法 |
2.3 饲养管理 |
3 保护对策 |
(10)基于线粒体控制区的商城肥鲵谱系地理学和保护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谱系地理学 |
1.1 谱系地理学定义 |
1.2 谱系地理学研究内容与进展 |
1.3 谱系地理学研究进展 |
2 保护遗传学 |
2.1 保护遗传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
2.2 保护遗传学的产生发展 |
2.3 保护遗传学研究领域 |
2.3.1 物种保护相关单元确定 |
2.3.2 遗传多样性 |
2.3.3 近交、远交衰退 |
3 分子标记的选用 |
4 大别山区简介 |
4.1 大别山区地理环境 |
4.2 关于大别山物种的研究背景 |
5 第四纪冰期综述 |
6 商城肥鲵概况 |
6.1 分类历史简介 |
6.2 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与分布 |
6.3 资源现状 |
第二章 基于控制区对商城肥鲵的遗传多样性及谱系地理学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1.2 样品采集与保存 |
1.3 溶液及凝胶配制 |
1.4 总DNA提取 |
1.5 引物设计 |
1.6 目标片段扩增、测序 |
1.7 数据整理和分析 |
1.7.1 序列拼接与比对 |
1.7.2 遗传多样性分析 |
1.7.3 遗传结构与谱系地理学分析 |
1.7.4 种群动态分析 |
2 结果 |
2.1 样品采集情况 |
2.2 线粒体基因扩增与测序结果 |
2.3 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结果 |
2.3.1 遗传多样性分析 |
2.3.2 遗传结构分析 |
2.3.3 谱系地理学分析 |
2.3.4 种群动态分析 |
3 讨论 |
3.1 商城肥鲵的遗传多样性 |
3.2 商城肥鲵的谱系地理学研究 |
3.3 商城肥鲵种群动态分析 |
3.4 商城肥鲵的保护遗传学分析 |
3.5 关于大别山区物种特异性分析 |
第三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目录 |
四、安徽大别山原麝受特别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1]唐代东亚麝香的产地及其流向——以渤海国与东亚麝香交流为中心[J]. 胡梧挺. 唐史论丛, 2018(02)
- [2]唐代东亚麝香的产地及其流向——以渤海国与东亚麝香交流为中心[A]. 胡梧挺. 唐史论丛(第二十七辑), 2018
- [3]大别山地区林蛙属(Rana)物种界定研究及布氏泛树蛙(Polypedates braueri)在安徽的分布确定[D]. 王陈成. 安徽大学, 2018(10)
- [4]贺兰山马麝的营养采食策略和微生境选择及评价研究[D]. 赵唱.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2)
- [5]从数万只到数百只 大别山原麝:散发异香惹灭顶之灾[J]. 萧野. 环境与生活, 2017(06)
- [6]建立皖西大别山森林康养园的对策[J]. 张致胜. 安徽林业科技, 2016(06)
- [7]林业部门管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J].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 森林与人类, 2016(11)
- [8]食物对原麝采食生境选择的影响研究[D]. 穆文靖. 东北林业大学, 2016(02)
- [9]原麝的资源现状及养殖保护对策[J]. 鲍悦,孙佳明,张辉. 吉林中医药, 2015(07)
- [10]基于线粒体控制区的商城肥鲵谱系地理学和保护遗传学研究[D]. 潘涛. 安徽大学,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