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鄂尔多斯盆地富县探区上古生界气藏形成条件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何身焱[1](2019)在《宜川—富县地区马家沟组上组合天然气成藏条件研究》文中认为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陆上沉积盆地,拥有非常丰富的油气资源。宜川-富县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东南部,区内下古生界有宜参1井、宜15井等几口井获得了工业气流,显示了良好的勘探潜力。论文以宜川-富县地区马家沟组上组合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的烃源岩特征、沉积相特征、储集层特征及生储盖组合等成藏条件,通过解剖研究区典型产气井,总结了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建立了成藏模式,结合研究区的成藏主控因素优选了成藏有利区。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宜川-富县地区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广覆式分布,有机质成熟度高,处于过成熟阶段,烃源岩厚度为5080m,生气强度为(2540)×108m3/km2;下古生界发育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有机质丰度TOC在0.15%0.25%之间,整体丰度偏低,有机质的类型以Ⅰ型和Ⅱ1型为主,有机质成熟度高,处于过成熟阶段,生气强度为(5.010.0)×108m3/km2。(2)宜川-富县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沉积时期为陆表海条件下的局限碳酸盐岩台地,马五段上组合主要发育膏云坪、含膏云坪、泥云坪、云坪;岩石类型以泥微晶白云岩、粉细晶白云岩、岩溶角砾白云岩为主;溶孔、膏模孔、裂隙(缝)为主要的储集空间,但孔隙度和渗透率比较低,为特低孔低渗储层。(3)宜川-富县地区马家沟组上组合的区域盖层为泥岩和铝土岩,厚度分布稳定,封闭性好;生储盖组合类型为上生下储的风化壳古岩溶型;圈闭类型主要为不整合圈闭和岩性圈闭。(4)宜川-富县地区气源对比分析表明,马家沟组上组合气源以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为主,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烃源岩为辅。马家沟组上组合具有良好的上、下古生界“源-储”输导体系、有利的沉积相和岩溶古地貌;结合研究区的成藏主控因素优选了宜川地区、富县地区、宜川-富县南部地区3个成藏有利区。
李智学,李明培,申小龙[2](2018)在《陕西省上古生界煤成气资源成藏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鄂尔多斯盆地煤成气开发理论与经验,为摸清陕西省煤成气赋存规律及有利区域,研究了陕西省上古生界烃源岩特征、煤成气成分和生储盖等条件,分析了陕西及周边成熟煤成气田勘探区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陕西省上古生界烃源岩厚度大,显微煤岩组分以镜质组、半镜质组和惰质组为主,烃源岩变质程度较高,生储盖条件较好,具备大量生烃的条件。将烃源岩厚度、镜质组最大反射率Ro,max、生气强度、埋藏深度等作为判断陕西省煤成气藏开发潜力的经验参数,指出志丹—子长一线以南至黄陵以北的区域具有发现较好的煤成气藏的潜力。
杨玲婕[3](2018)在《富县地区上古生界烃源岩评价及有利区优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是中石化天然气的重要勘探地区,其上古生界太原组和山西组烃源岩评价对该区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论文在上古生界烃源岩发育环境和分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从有机质类型、有机质丰度、有机质成熟度三个方面对富县地区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评价,结合天然气成藏条件分析和典型气藏解剖,研究了天然气富集的主控因素,对天然气有利目标区进行了优选。富县地区地层太原组与山西组以镜质组和惰性组为主,腐泥组和壳质组含量较少,有机质类型以Ⅲ-Ⅱ2型为主。煤有机碳的含量高,生烃能力强。暗色泥岩次之,生烃能力相对较强,对天然气的供应能力仅此于煤。有机质成熟度呈现由北到南,自东向西逐渐增大的趋势,基本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烃源条件、储层条件、源储组合、构造背景、盖层特征及运移特征条件对天然气运聚成藏有影响。通过典型气井解剖,富县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富集主控因素为沉积微相、储层物性、烃源岩厚度、储层厚度及储层展布。根据富县地区上古生界勘探现状和烃源岩评价结果,建立评价标准,将富县地区划分为牛武、宜川、黄陵、洛川四个天然气生成有利区带。建立有利区评价标准,结合烃源岩和砂体厚度分布,确定了Ⅰ类有利区主要分布于牛武地区中部,Ⅱ类有利区主要分布牛武地区南部,Ⅲ类有利区主要分布富县区块黄陵地区和洛川地区东部。
陈占军[4](2016)在《苏里格气田不同区带盒8段、山1段气藏成藏要素差异性及含气控制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气藏特征复杂,不同区带成藏条件具有差异性。为了深入认识不同区带气藏含气控气因素的差异性及其与含气性的关系,本文以油气成藏理论为指导,以钻井、测井、分析化验及生产资料为依据,分析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气藏不同区带、不同层段的源储配置关系、储层成岩演化与天然气充注动力的差异性,分析储层的含气物性下限、含气差异性的控制机理,并对气藏的形成机理及开发响应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取得如下认识: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气藏中区储层物性最好,其次为西区,东区储层物性最差;盒8段储层物性整体好于山1段。各区带盒8段与山1段储层中溶孔比重最大,中区溶蚀作用最强,东区次之,西区最弱。盒8段、山1段储层孔隙主要为中孔、微孔,喉道主要为微喉、细喉。苏里格气田东、中、西区上古生界储层在主成藏期之前,受浅埋压实作用、深埋压实作用以及胶结作用的影响,物性变差并达到致密级别,主成藏期东区盒8段与山1段储层的孔隙度分别为7.59%、7.05%,中区盒8段与山1段储层的孔隙度分别为8.06%、7.89%,西区盒8段与山1段储层的孔隙度分别为7.95%、7.70%,中区盒8段与山1段砂岩成藏期孔隙度最高。主成藏期后至今,由于剥蚀作用使地层卸压回弹,东区储层孔隙度增加约0.60%,中区储层孔隙度增加约0.51%,西区储层孔隙度增加约0.31%,孔隙卸压回弹增加量与区域抬升剥蚀程度具有正相关关系。在综合分析前人盆地演化、热演化史、生烃史及成藏要素时空组合特征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泥岩压实法以及上部与下部限定的新思路对储层获得的充注动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烃源岩生烃增压产生过剩压力,在源岩与储层间形成流体势差,流体势的运移消耗作用是气藏充注动力的主要来源,浮力起次要作用;储层获得的充注动力与区域生烃强度呈正相关关系,东区的充注动力大于中区,中区充注动力大于西区;充注动力随充注作用的消耗向源岩之外逐渐降低,山1段充注动力一般大于盒8段。充注动力的空间分布特征表明上古生界气藏主要为垂向充注,局部存在一定侧向充注。在对不同区块不同层位充注动力恢复及变化规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人成藏研究成果,建立了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气藏的逐级充注的新模式。本文研究认为储层的含气性除受储层物性外,还受源储配置关系、充注动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控制。储层含气性与储层物性呈正相关系,在其它成藏地质要素相近时,储层直接盖层越发育,天然气聚集能力越强,储层的含气饱和度越高;储层获得充注动力越大,含气饱和度越高;在同等物性条件下,近源储层容易获得较高的含气饱和度。山1段储层相对近源,充注动力一般大于盒8段,虽然整体物性较盒8段差,但整体气饱和度高于盒8段。采用统计方法与成藏机理法分别分析了苏里格气田不同区带盒8段、山1段储层的含气物性下限,研究结果表明:含气物性下限受充注动力、储层物性、孔喉结构以及源储配置的共同控制。储层的含气物性下限具有动态特征:充注动力越大,能够充注的孔喉越小,含气物性下限越低;盒8段储层的含气物性下限一般大于山1段;各区带盒8段、山1段储层的含气孔隙度下限介于1.5%~2.5%,渗透率下限介于0.005×10-3μm2~0.01×10-3μm2,中区的含气孔隙度下限最低。苏里格气田盒8段与山1段气藏具有“非均质的致密储层、准连通的圈闭分布,不统一的成藏系统”,天然气与地层水以“弥漫”的形式分布于储层之内;不同的储层之间、同一储层的不同部位之间含气饱和度具有差异性,气藏类型为具有“非均质离散”特征的致密气藏。
李浩[5](2015)在《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古生界烃源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层系较多,烃源岩类型多样。盆地北部地区经过多年勘探,已发现苏里格、榆林、大牛地等大型上古生界气田,然而盆地中部地区勘探起步较晚,烃源岩的系统研究十分薄弱。虽然近年来盆地中部延长气田天然气储量逐年递增,但是其天然气地质基础研究薄弱,相关资料稀少,极大地制约了该区更深层次的勘探工作。而烃源岩对天然气藏的形成与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该区尚未对上古生界烃源岩开展全面、系统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生排烃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因此,本文在大量新探井岩心样品资料的基础上,对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古生界烃源岩的展布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和生排烃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成果不但有助于深化对鄂尔多斯盆地中部烃源岩地球化特征的认识,而且还为进一步研究该区天然气运聚成藏特征及天然气勘探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以煤系烃源岩生烃理论为指导,通过将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盆地热演化史与烃源岩生排烃特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进行了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古生界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生排烃特征的综合研究,明确了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其生排烃特征与规律,讨论了主要的生排烃阶段,确定了生排烃中心,为进一步研究该区天然气的运移与聚集规律提供了依据。在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对鄂尔多斯盆地中部石炭系-二叠系的本溪组、太原组和山西组的沉积相进行了分析,认为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主要包括一套陆相及海陆过渡相沉积的泥岩、煤和灰岩。研究区泥岩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煤主要发育于山西组和本溪组,其分布呈中部地区相对较薄,向东部和西北部煤厚度逐渐增加的特征;灰岩主要发育于太原组顶部,厚度较薄,分布范围较小,仅部分井可见。通过分析研究区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特征,对烃源岩进行了详细的综合评价,认为成熟煤是其天然气最为主要的源岩;泥岩也具有较强的生烃能力,其贡献仅次于煤,其中山西组泥岩属于中等-很好的烃源岩,太原组和本溪组泥岩为好-极好的烃源岩:而灰岩的贡献能力则相对较小。研究区泥质烃源岩的有机碳含量总体呈现南低北高的特点,大部分地区有机碳含量高于0.5%。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古生界泥质烃源岩干酪根类型主要以Ⅲ型(腐殖型)为主,还有少量Ⅱ型和Ⅰ型,其源岩母质主要来源于陆源生物及少量的水生生物,具有明显的多元性特征。研究区有机质热演化成熟度较高,普遍达到过成熟干气阶段,且在南部富县—延长一带镜质体反射率最高达3.0%以上,其周缘以环带状逐渐降低。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层系所经历的热演化阶段分析认为,上古生界各套烃源岩自沉积后所经历的温度逐渐增高,在中、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末期间处于大量生排烃期,天然气生排烃强度达到顶峰,早白垩世之后随着地层温度的降低,烃源岩的生排烃速率明显降低并趋于停止。研究区上古生界现今煤系烃源岩的累计生烃强度为(25~65)×10gm3/km2,累计排烃强度为(15~60)×108m3/km2。生排烃中心主要位于陕北地区绥德-安塞-延长一带,生排烃中心现今煤系烃源岩的累计生烃强度为(40~65)×108m3/km2,累计排烃强度为(35~60)×108m3/km2。
马超,王巍,王延鹏[6](2014)在《鄂南富县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富县地区上古生界的构造、烃源岩、储集岩、盖层等方面的详细分析,认为上古生界具有良好的成藏条件,圈闭类型为岩性圈闭。依据烃源岩与岩性圈闭的关系,将上古生界成藏组合划分为源内型和近源型两类,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建立了上古生界天然气的成藏模式。成藏研究表明,富县地区岩性气藏分布主要受烃源岩和储集岩分布控制,富县地区东北部是烃源岩和多层系叠合砂体发育区,是勘探评价的有利目标。
赵晓东[7](2014)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流体动力演化及对下古生界成藏的影响》文中指出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下古生界天然气资源丰富,自靖边气田发现以来,奥陶系风化壳成为重要的勘探目标。气源分析表明,下古生界气藏天然气主要来源于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因此通过分析上古生界的流体动力演化历史,结合砂体输导体及不整合输导体的分析结果,对天然气从上古生界到下古生界的运移过程和运聚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分析异常压力成因,通过等效深度法计算最大埋深时期过剩压力,并以此为约束条件结合各项基础数据、参数进行盆地数值模拟,得出目的层位流体压力各时期分布特征与演化过程。通过沉积相展布、物性特征、构造演化等工作细致研究本区砂岩、裂缝、不整合输导体的分布、输导能力、空间配置,划分有效输导体。通过天然气组分及同位素特征示踪天然气运移方向,利用包裹体及其他成藏条件演化判定成藏期次。结合成藏期流体动力特征与有效输导体分布及其他成藏要素分析天然气运移过程、成藏机理。研究表明,本区下古生界气藏成藏于侏罗纪-早白垩世。天然气在上古生界生成后在过剩压力与气势作用下沿砂体-裂缝输导体运移。因砂体输导体的限制天然气运移以研究区南部、西部、东侧小范围的垂向运移为主,就近侧向运移为辅。天然气到达本溪组底部后由研究区西南部古岩溶高地及东部古沟槽铝土岩缺失区进入马家沟组沿不整合面运移。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内异常流体压力不发育,天然气以在物性较好的隆起处短距离运移为主,志丹、延安、富县等地区在成藏期发育继承性隆起,是可能的运移指向区。
胡林楠[8](2013)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藏成藏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藏低孔、低渗、低丰度、大面积分布的特点,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测井、录井、单井实验、试气等资料的整理分析,综合运用构造地质学、沉积岩石学、油层物理学、天然气地质学、储层地质学、成藏地球化学、流体动力学、成藏动力学等多学科最新理论知识,并结合地质综合分析与先进的实验分析技术,采用现今特征与历史分析相结合、静态资料与动态变化相结合的基本思路,从基础地质研究、气藏基本特征研究入手,分析了研究区上古生界天然气藏烃源岩分布、天然气运聚特征及成藏特征与成藏模式,并综合分析了天然气藏的富集规律和气藏类型,得出结论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藏属于“准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相对较高的生烃强度是气藏形成的前提和物质基础,区域上控制了天然气分布的范围;各个气藏内部以及不同气层段之间,储层非均质性强,物性较好的优质储层为天然气充注和储存提供了条件;局部较高的直接盖层厚度保证了气藏的最终形成。
赵雪娇[9](2012)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下古生界天然气成藏动力及输导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延长探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中东部地区,近年来在前石炭纪岩溶斜坡部位的奥陶系古风化壳岩溶储层内有了天然气勘探的重要发现,马家沟组储集岩主要为细粉晶云岩,气源以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的烃源岩为主。本文主要通过成藏动力、输导体系与天然气成藏的基础地质条件等的配置关系,总结天然气成藏模式。该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也对下一步天然气的勘探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主要根据成藏动力和输导体系的研究理论,以测井、录井、取心及相关测试资料为基础,结合普通薄片、扫描电镜、荧光测试等技术手段,利用等效深度法恢复最大埋深时期的过剩压力,通过过剩压力与过剩压力差来探讨天然气垂向运移动力的大小;分析砂体与裂缝输导体的分布特征,不整合风化壳岩溶储层孔、洞、缝发育情况与储层特征,最后在成藏动力和输导体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天然气成藏的基础地质条件,总结天然气的成藏模式。研究表明,在成藏关键时期,延长探区石炭-二叠系地层发育的较大过剩压力为天然气垂向运移的主要动力,由于浮力与毛细管压力的阻力较小,上下相邻层位间的过剩压力差决定天然气向下运移动力的大小;动力条件、砂体展布与古物性条件的限制,使天然气不适合沿砂体进行长距离侧向运移,裂缝输导体为天然气向下运移的主要通道;上下古生界间的不整合一般发育三层结构,局部铝土岩缺失发育二层结构,探区东部不整合面上的砂砾岩起到侧向输导天然气的作用,古地貌高部位与古沟槽等铝土岩缺失部位为天然气进入风化壳的途径,半风化岩石的孔、洞、缝孔隙空间极为发育,天然气进入风化壳后在裂缝的沟通作用下向古地貌高部位运移成藏。由于构造稳定与储层物性较差的特点,地层抬升后,气藏内部的流体只是在附近进行了小幅度的调整,形成了现今的气藏。
陈占军[10](2012)在《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上古生界致密气成藏机理与分布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所取得资料,运用沉积学、石油地质学、测井地质以及油气成藏理论等多学科综合分析,同时参照对比甜人已取得的成果,对y的层段地层特征、生烃特征、天然气运移方式、气藏保存条件、气藏类型、控气因素以及气水分布机理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认为区内上古生界地层内具有良好的成藏要素组合,存在较大规模油气成藏的可能》生烃模拟结果表明,研究区生烃强度主要介于30-50x108/k2m之问,生烃强度大于253xl08m/k2m的区域基本覆盖全区,区内具有大由积生烃的特点,通过对储层特征、生烃特征等诸多地层特征以及气水分布规律研究认为,区内天然气以近距离垂向运移、就近成藏为主,大规模长距离水平向运移不发育。同时,口的层段砂体间接触关系多样,彼此间含气性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所以导致气藏的空间展布特征十分复杂,藏与藏之间多呈准连续形态接触,结合目的层段储层致密的特点,认为研究区气威类型为准连续型致密砂告气》此次还报据研究结果预测了成藏有利区。
二、鄂尔多斯盆地富县探区上古生界气藏形成条件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鄂尔多斯盆地富县探区上古生界气藏形成条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宜川—富县地区马家沟组上组合天然气成藏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国内外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
1.2.2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成藏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1.6 取得的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第3章 烃源岩特征 |
3.1 上古生界烃源岩特征 |
3.1.1 有机质丰度 |
3.1.2 有机质类型 |
3.1.3 有机质成熟度 |
3.1.4 烃源岩厚度及生烃强度 |
3.2 下古生界烃源岩特征 |
3.2.1 有机质丰度 |
3.2.2 有机质类型 |
3.2.3 有机质成熟度 |
3.2.4 烃源岩厚度及生气强度 |
第4章 沉积相及储集层特征 |
4.1 沉积相特征 |
4.1.1 沉积相划分标志 |
4.1.2 马五期沉积相划分 |
4.1.3 沉积相展布特征 |
4.2 储集岩石学特征 |
4.3 储集空间类型和储层物性 |
4.3.1 储集空间类型 |
4.3.2 储层物性 |
第5章 生储盖组合特征及圈闭类型 |
5.1 盖层特征 |
5.2 生储盖组合特征 |
5.3 圈闭类型 |
第6章 天然气成藏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
6.1 天然气来源 |
6.2 典型产气井解剖和气藏分布特征 |
6.2.1 宜参1 井产气井解剖 |
6.2.2 宜8 井产气井解剖 |
6.2.3 宜15 井产气井解剖 |
6.2.4 气藏分布特征 |
6.3 成藏主控因素 |
6.3.1 有利的沉积相和岩溶古地貌 |
6.3.2 良好的“源-储”输导体系配置 |
6.4 成藏模式 |
6.5 有利区预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陕西省上古生界煤成气资源成藏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上古生界烃源岩及煤成气成分特征 |
1.1 烃源岩厚度 |
1.2 煤的显微煤岩特征 |
1.3 煤的变质程度 |
1.4 煤成气成分特征 |
2 上古生界煤成气储集和封盖地质条件 |
2.1 储集条件 |
2.2 封盖条件 |
2.3 烃源岩生气强度 |
2.4 致密砂岩气藏埋深 |
3 陕西省煤成气藏赋存规律 |
4 结论 |
(3)富县地区上古生界烃源岩评价及有利区优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2章 富县地区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 |
2.1.2 鄂尔多斯盆地的含油气系统划分 |
2.2 富县区块地质特征 |
2.2.1 富县区块概况 |
2.2.2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3 富县地区勘探概况 |
第3章 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3.1 烃源岩发育环境 |
3.2 烃源岩分布特征 |
3.2.1 太原组煤层 |
3.2.2 太原组暗色泥岩 |
3.2.3 山西组煤层 |
3.2.4 山西组暗色泥岩 |
3.3 有机质类型 |
3.4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
3.4.1 评价标准 |
3.4.2 有机碳 |
3.4.3 生烃潜力 |
3.4.4 其它有机质丰度指标 |
3.5 有机质成熟度 |
第4章 天然气富集主控因素及有利区优选 |
4.1 天然气成藏条件分析 |
4.1.1 烃源条件 |
4.1.2 储层条件 |
4.1.3 源储组合 |
4.1.4 构造背景 |
4.1.5 盖层特征 |
4.1.6 运移特征 |
4.2 天燃气富集主控因素研究 |
4.2.1 典型气藏解剖 |
4.2.2 天然气富集主控因素 |
4.3 有利区优选 |
4.3.1 勘探现状分析 |
4.3.2 有利区优选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苏里格气田不同区带盒8段、山1段气藏成藏要素差异性及含气控制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区勘探开发现状 |
1.3 成藏研究现状 |
1.3.1 生烃特征研究现状 |
1.3.2 苏里格气田储层研究现状 |
1.3.3 上古生界气藏的成藏时间及期次 |
1.3.4 气藏的成藏机制研究现状 |
1.3.5 充注动力研究现状 |
1.3.6 研究现状总结 |
1.4 研究中存在问题 |
1.4.1 储层与含气性关系 |
1.4.2 充注与成藏模式 |
1.4.3 气藏控制因素 |
1.4.4 气藏的类型 |
1.5 研究技术路线及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内容 |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7 特色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区域概况 |
2.2 气藏地质概况 |
第三章 储层物性、孔喉结构关系及差异性研究 |
3.1 储层物性 |
3.1.1 研究资料及方法 |
3.1.2 储层物性特征 |
3.1.3 不同区带物性特征与对比 |
3.1.4 纵向物性特征与对比 |
3.2 不同区带孔喉结构特征 |
3.2.1 孔喉基本特征 |
3.2.2 高压压汞研究孔喉特征 |
第四章 不同区带成岩演化及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4.1 物源特征 |
4.2 岩石学特征 |
4.2.1 岩石类型 |
4.2.2 碎屑成分 |
4.2.3 岩屑类型 |
4.2.4 填隙物组分 |
4.3 成岩作用类型 |
4.3.1 压实作用 |
4.3.2 胶结作用 |
4.3.3 溶蚀作用 |
4.3.4 交代作用 |
4.4 成岩作用序列 |
4.4.1 成岩作用顺序分析 |
4.4.2 包裹体特征 |
4.4.3 成岩序列及强度 |
4.5 成岩作用及物性关系 |
4.5.1 成岩作用定量分析 |
4.5.2 压实作用与储层物性关系 |
4.5.3 胶结作用与储层物性关系 |
4.5.4 溶解作用、裂隙与储层物性关系 |
4.6 储层物性恢复 |
4.6.1 成藏期孔隙度恢复 |
4.6.2 早成岩A末期孔隙度 |
4.6.3 中成岩阶段孔隙度恢复 |
4.6.4 孔隙度演化恢复 |
第五章 源储配置关系及差异性研究 |
5.1 苏里格西区源储配置关系 |
5.1.1 西区源储配置剖面分析 |
5.1.2 西区典型井苏54井源储配置分析 |
5.1.3 西区典型单井苏373井源储配置分析 |
5.2 苏里格中区源储配置关系 |
5.2.1 中区源储配置剖面分析 |
5.2.2 中区典型单井苏24井源储配置分析 |
5.2.3 中区典型单井苏28井源储配置分析 |
5.3 苏里格东二区源储配置关系 |
5.3.1 东二区源储配置剖面分析 |
5.3.2 东二区典型单井召50井源储配置分析 |
5.3.3 东二区典型单井召51井源储配置分析 |
5.4 苏里格东一区源储配置关系 |
5.4.1 东一区源储配置剖面分析 |
5.4.2 典型单井召19井源储配置分析 |
5.4.3 典型单井召25井源储配置分析 |
5.5 重点单井苏东011-104井源储配置关系 |
5.6 源储配置关系的差异性小结 |
第六章 充注动力及差异性研究 |
6.1 生烃强度 |
6.2 充注动力 |
6.2.1 气藏充注模式研究 |
6.2.2 充注动力研究思路 |
6.2.3 充注动力计算方法 |
6.2.4 计算方法及公式 |
6.2.5 典型井计算结果 |
6.2.6 结果筛选及分析 |
6.3 气藏剖面充注动力实例分析 |
6.3.1 计算过程 |
6.3.2 实例剖面计算结果 |
6.3.3 实例剖面结果分析 |
6.4 充注动力研究小结 |
第七章 含气物性下限研究 |
7.1 物性下限研究的内容 |
7.1.1 物性下限的内涵 |
7.1.2 本次研究的内容 |
7.1.3 “含油气物性下限”的含义 |
7.2 含油气下限的研究方法 |
7.2.1 统计法 |
7.2.2 成藏机理法 |
7.3 物性下限研究结果对比 |
7.4 储层含气物性下限的验证 |
第八章 含气性及控气机理研究 |
8.1 储层对含气性的控制作用研究 |
8.1.1 储层物性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 |
8.1.2 孔喉结构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 |
8.2 成藏组合及充主动力对含气的控制作用研究 |
8.2.1 充注动力、源储配置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 |
8.2.2 召19井盒8段储层含气性深入分析 |
8.2.3 充注方式及含气性控制作用 |
8.2.4 含气综合因素研究 |
8.3 气藏类型及含气机理分析 |
8.3.1 气藏宏观特征 |
8.3.2 气藏局部特征 |
8.3.3 气藏压力与成藏系统 |
8.3.4 气藏类型及形成机理 |
8.3.5 开发动态及响应机理 |
8.3.6 单井采收率与井距探讨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古生界烃源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烃源岩展布特征研究现状 |
1.2.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现状 |
1.2.3 热演化史与生排烃史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5 创新点 |
1.6 说明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构造特征 |
2.2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2.1 地层划分对比方法 |
2.2.2 主要对比标志 |
2.2.3 地层特征 |
2.2.4 地层划分结果 |
2.3 沉积相特征 |
2.3.1 本溪期沉积相特征 |
2.3.2 山西期沉积相特征 |
2.3.3 石盒子期沉积相特征 |
2.4 储盖组合特征 |
2.4.1 储盖组合概况 |
2.4.2 储盖组合类型 |
2.5 天然气特征 |
2.5.1 烃类组分特征 |
2.5.2 非烃组分特征 |
第三章 烃源岩展布特征 |
3.1 纵向分布特征 |
3.2 平面展布特征 |
第四章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4.1 有机质丰度特征 |
4.1.1 有机碳含量 |
4.1.2 氯仿沥青“A” |
4.1.3 生烃潜量 |
4.2 有机质类型特征 |
4.2.1 干酪根稳定碳同位素 |
4.2.2 干酪根显微组分 |
4.2.3 干酪根元素组成 |
4.2.4 可溶有机质族组成 |
4.3 有机质成熟度特征 |
4.3.1 镜质体反射率 |
4.3.2 最大热解峰温 |
4.3.3 饱和烃色谱 |
第五章 烃源岩生排烃演化特征 |
5.1 烃源岩热演化特征 |
5.2 生烃特征 |
5.2.1 生烃动力学参数选取 |
5.2.2 生烃强度特征 |
5.3 排烃特征 |
5.3.1 排烃原理及参数选取 |
5.3.2 排烃强度 |
5.4 天然气资源量评价 |
5.4.1 天然气资源量计算方法 |
5.4.2 天然气聚集系数的确定 |
5.4.3 上古生界天然气资源量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鄂南富县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天然气成藏条件 |
1.1 烃源岩特征 |
1.2 储集岩特征 |
1.3 盖层特征 |
1.4 运移特征 |
1.5 圈闭类型 |
2 成藏组合 |
2.1 源内型成藏组合 |
2.2 近源型成藏组合 |
3 成藏模式 |
4 结论 |
(7)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流体动力演化及对下古生界成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含油气盆地流体动力研究现状 |
1.2.2 油气成藏动力综合数值模拟技术 |
1.2.3 输导体研究进展 |
1.2.4 鄂尔多斯古生界气藏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及取得的认识 |
1.4.1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4.2 主要结论和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沉积-构造特征 |
2.2 烃源岩特征 |
2.3 储层特征 |
2.4 盖层特征 |
第三章 古流体动力特征及演化 |
3.1 异常压力成因 |
3.2 泥岩压实研究 |
3.3 最大埋深时期过剩压力 |
3.3.1 最大埋深时期过剩压力计算 |
3.3.2 过剩压力剖面特征 |
3.3.3 过剩压力平面特征 |
3.4 古流体动力演化 |
3.4.1 盆地数值模型 |
3.4.2 参数准备 |
3.4.3 过剩压力演化 |
3.4.4 流体势特征及演化 |
第四章 输导体特征 |
4.1 上古生界砂岩输导体 |
4.2 裂缝输导体 |
4.3 下古生界不整合输导体 |
4.3.1 不整合识别与结构 |
4.3.2 铝土岩展布 |
4.3.3 半风化淋滤带特征 |
第五章 下古生界天然气成藏特征 |
5.1 奥陶系顶面构造演化 |
5.2 流体动力对成藏的影响 |
5.3 动力与输导体配置 |
5.4 天然气成藏示踪 |
5.4.1 横向运移示踪 |
5.4.2 纵向运移示踪 |
5.5 成藏期次及成藏史特征 |
5.6 成藏过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藏成藏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上古生界气藏地质特征 |
2.1 地层与构造特征 |
2.1.1 地层特征 |
2.1.2 构造特征 |
2.2 气藏地球化学特征及烃源岩特征 |
2.2.1 气藏地球化学特征 |
2.2.2 烃源岩分布及评价 |
2.3 上古生界致密储层特征 |
2.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2.3.2 孔隙结构特征 |
2.3.3 物性特征 |
2.3.4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
2.3.5 储层成岩作用 |
2.4 气水分布及产能特征 |
第三章 天然气运移特征 |
3.1 气藏现今压力系统 |
3.2 天然气运移 |
3.2.1 天然气运移动力 |
3.2.2 天然气运移通道 |
3.2.3 天然气运移方式 |
第四章 成藏演化与成藏模式 |
4.1 气藏成藏期次 |
4.2 储层致密化与天然气成藏 |
4.3 成藏过程及成藏模式分析 |
第五章 成藏富集规律及气藏类型分析 |
5.1 成藏富集规律 |
5.1.1 生气强度对天然气富集的控制作用 |
5.1.2 储层物性对天然气富集的控制作用 |
5.1.3 现今构造对天然气富集的控制作用 |
5.1.4 保存条件对天然气富集的控制作用 |
5.2 成藏规律综合分析 |
5.3 上古生界气藏类型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9)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下古生界天然气成藏动力及输导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来源与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成藏动力 |
1.2.2 输导体系 |
1.2.3 奥陶系风化壳气藏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1.6 取得的主要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构造-沉积特征 |
2.3 古岩溶与古地貌 |
2.4 生储盖条件 |
2.4.1 烃源岩条件 |
2.4.2 储集层特征 |
2.4.3 风化壳气藏封盖层 |
第三章 天然气垂向运移的动力 |
3.1 关键时期的确定 |
3.2 天然气运移的阻力与动力 |
3.3 关键时期古压力的恢复 |
3.3.1 泥岩压实研究 |
3.3.2 最大埋深时期的过剩压力 |
3.4 过剩压力分布特征 |
3.4.1 单井过剩压力特征 |
3.4.2 过剩压力剖面分布特征 |
3.4.3 过剩压力平面分布特征 |
3.4.4 过剩压力差分布特征 |
3.5 过剩压力的影响因素 |
3.6 过剩压力与天然气成藏 |
第四章 不同类型输导体及其特征 |
4.1 上古生界砂岩输导体 |
4.2 裂缝输导体 |
4.2.1 上古生界裂缝类型及特征 |
4.2.2 上古生界裂缝分布特征 |
4.2.3 下古生界裂缝类型及特征 |
4.2.4 裂缝形成的时代与方向 |
4.3 不整合输导体 |
4.3.1 不整合空间结构 |
4.3.2 不整合空间结构与油气运聚 |
4.4 风化壳岩溶储层 |
4.4.1 风化壳的分带性及与油气的关系 |
4.4.2 岩溶储层类型 |
4.4.3 岩溶储层岩性分布 |
4.4.4 岩溶储层的物性特征 |
4.4.5 岩溶储层的控制因素 |
4.5 输导体配置关系 |
4.5.1 输导体在时间上的配置 |
4.5.2 输导体在空间上的配置 |
小结 |
第五章 下古生界天然气的成藏模式 |
5.1 有利的成藏条件 |
5.1.1 有效的烃源岩及油气的生成 |
5.1.2 较好的储集层 |
5.1.3 成藏动力条件 |
5.1.4 有利的输导体配置 |
5.1.5 良好的盖层及保存条件 |
5.1.6 圈闭条件 |
5.2 天然气成藏阶段划分 |
5.3 天然气成藏模式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上古生界致密气成藏机理与分布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2.1 地层的划分 |
2.2.2 地层的展布 |
2.2.3 沉积特征 |
2.2.4 构造特征 |
第三章 成藏要素特征 |
3.1 生烃特征 |
3.1.1 前人研究 |
3.1.2 本次研究依据及计算方法 |
3.1.3 计算结果 |
3.2 储层特征 |
3.2.1 储层砂体岩石学特征 |
3.2.2 储层砂体物性特征 |
3.2.3 储层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
3.2.4 储层砂体剖面展布特征 |
3.3 盖层特征 |
3.3.1 地层泥质岩层厚度与泥地比 |
3.3.2 裂缝发育对封盖作用的影响 |
3.4 圈闭特征 |
3.4.1 构造圈闭 |
3.4.2 岩性圈闭 |
3.5 运移特征 |
3.5.1 生烃增压对运移的影响 |
3.5.2 储层展布对运移的影响 |
3.5.3 裂缝发育与运移影响 |
3.5.4 其它待考证地质特征 |
3.6 保存特征 |
3.6.1 本溪组 |
3.6.2 山西组 |
3.6.3 盒 8 段 |
第四章 气藏主控因素 |
4.1 本溪组气藏主控因素 |
4.2 山西组气藏主控因素 |
4.3 盒 8 段气藏主控因素 |
第五章 气藏类型分析 |
5.1 气藏特点 |
5.1.1 气藏与构造关系 |
5.1.2 气藏与圈闭关系 |
5.1.3 储层致密特征 |
5.1.4 气水分布特征 |
5.1.5 气藏连续性特征 |
5.1.6 目的层疑似多种气藏 |
5.2 本区气藏类型 |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四、鄂尔多斯盆地富县探区上古生界气藏形成条件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宜川—富县地区马家沟组上组合天然气成藏条件研究[D]. 何身焱.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2]陕西省上古生界煤成气资源成藏规律研究[J]. 李智学,李明培,申小龙. 煤炭科学技术, 2018(11)
- [3]富县地区上古生界烃源岩评价及有利区优选[D]. 杨玲婕.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4]苏里格气田不同区带盒8段、山1段气藏成藏要素差异性及含气控制因素研究[D]. 陈占军. 西北大学, 2016(05)
- [5]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古生界烃源岩研究[D]. 李浩. 西北大学, 2015(03)
- [6]鄂南富县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特征分析[J]. 马超,王巍,王延鹏.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4(05)
- [7]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流体动力演化及对下古生界成藏的影响[D]. 赵晓东. 西北大学, 2014(08)
- [8]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藏成藏规律研究[D]. 胡林楠. 西安石油大学, 2013(04)
- [9]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下古生界天然气成藏动力及输导体系研究[D]. 赵雪娇. 西北大学, 2012(01)
- [10]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上古生界致密气成藏机理与分布规律[D]. 陈占军. 西安石油大学, 2012(06)